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范文

时间:2023-11-14 17:02:24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篇1

【关键词】使用;创设;动态;演示;巧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恰当使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由静态变成动态、由抽象变为具体,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能较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促进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只要将多媒体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相互渗透,补充和完善,引导学生有重点、有目的的进行观察思考,就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我认为多媒体的恰当使用,不仅给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而且使学生的素质在新的课堂气氛中得到提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倡导:“我们不能假设孩子们都非常清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自觉地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数学,也不能单纯依赖教师或家长的权威去迫使孩子们这样做,事实上,我们更需要做的是让孩子们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多媒体教学被越来越多的在课堂上使用。使用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时代的需要,教学改革的需要,而且将会带来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的深刻变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产生兴趣,那么学习就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学生就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数学学习本身是抽象和枯燥乏味的,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进行有效的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还能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下面结合实例,谈谈哪些教学环节使用多媒体教学效果较好。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如何根据需要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这里,我谈谈个人的一点体会:

一、使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学习内容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特别是小学生,因年龄小天生好动,尤其在学习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因素,即: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有参与的可能,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感官,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充满兴趣呢?单纯的讲、读、说、教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相反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和情绪低落,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为学生学习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很容易使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的状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限制,教师很难提供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因此数学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难教、难学的科目。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和情感状态。兴趣是兴奋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巨大内趋力。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效果也会不断提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我们的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达到直观、生动、形象的效果,创设学生积极思维和创造的视听学习环境,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观看生动画面的同时,渐入佳境,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数学思维带来的快乐。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大面额人民币》时,课件出现一个服装店的动态情景视频,视频中人们正在买衣服,这样让学生从再现的生活情景中直观感知了大额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更加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整节课学生都保持愉悦的心情,直观的知识呈现和灵活的练习训练,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参与效果好,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由此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二、使用多媒体突出重难点,使用动态演示

估话说:“力气要用在刀刃上”,教学也是如此。在教学重点、难点处,如能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则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其重点是让学生明确什么叫做分数?怎么表示?用什么表示?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动画画面:双休的一天,同学们去野餐,在优美的音乐的声中,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来到了郊外的一个山坡上,贴近生活化的情境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跟着提出问题:“把8个苹果和4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应分得多少?”这时,课堂气氛很活跃,全班学生都在举手,平时不举手的今天都高高举起了手,当学生回答完后,我用事先做好的动画,再次演示分得的结果,非常直观地显示出“平均分”,加强了学生对“平均分”这个概念的理解。接着提出:“把一个生日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演示“一半”,提出“一半”用什么数来表示?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数学问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再如教学“平移与旋转”这节课的重点是根据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前后位置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与距离(数格子),如果只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掌握,利用多媒体,这节课就好上了。在教学时可以这样设计:电脑演示小旗一格一格向左平移到虚线的位置。让学生走到投影仪前数一数,然后让全班同学数一数,理解平移的方向与位置。利用多媒体教学这一教学手段解决了“纸上谈兵”的问题。化静为动,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平移的方向与位置。而且,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新颖的形式吸引了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现象的使动过程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在观察、猜想、讨论、分类等一系列活动中获得了新知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再现声形,图文并茂。在教学活动中使用这些手段,无疑会收益更大。例如:“角的认识”教学中,动态演示角的形成:先作出一个点,再引出两条射线,使学生很容易理解“从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角”。比较角的大小时,先出示两个角,再利用动画使两个角的顶点和一边分别重合,演示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学生很直观的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从而产生一个动态的效果。

三、使用多媒体淡化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由于人的视觉作用胜于听觉作用七倍,因此只有在多种现代教学媒体参与下的课堂教学才充满生命力,增大教学密度、优化教学过程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信息容量大、检索快、传播效率高的功能,它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多种感觉(如听觉、视觉)进行学习,加快教学速度,不断巩固、深化新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激活课堂教学中的各个要素,全方位地调动和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建立合理的教与学的关系,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大化,效率最大化,促进学生愉悦、高效发展。

教学中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化解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师除了准确点拨、讲解外,还要根据内容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一定能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学生对单位“1”、“平均分”、“几分之几”等分数概念诸多要素有了全面的感知,既而抽象概括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一个班的同学、全校学生总人数都可以看成单位“1”。利用多媒体不断显示这些画面,加深对单位“1”的具体理解。单位“1”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可以平均分成2份、3份、4份……最后到若干份,然后将抽象出来的各个本质属性综合起来就可以得出“分数的意义”。这样不仅淡化了重难点,而且学生参与探索属性的意识也随之增强。又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课,学生通过测量、剪拼,得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这一数学结论。我再次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三个角拼到一起,形成一个平角。分三种情况演示:1个直角和2个锐角、1个钝角和2个锐角、3个都是锐角的三角形,非常直观、形象,学生很感兴趣,加深了对“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的理解。

四、使用多媒体,发展学生的思维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既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又能伴随着图象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愉快的学习情绪。如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使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应用题中用文字表述的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可视图形――线段图,创设了按题意配制的活动物景。通过“变色”、“闪烁”、“移动”等手段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刺激学生注意,寻找条件和问题、单位“1”与几分之几的量的相互关系,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

五、使用多媒体教学,加深概念的理解

数学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引入概念,也是学生在教师谈话下的“引入”,教师根据已有的教材和知识作出一系列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再认和推测性想象,让学生经历数学家发现新概念的最初过程,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而猜测也是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强大动力,因此引入,利用多媒体呈现学生熟悉的情景。如:学习《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时,呈现一个苹果或蛋糕的实物,平均分给2人、3人、4人,要学生来计算它们各分得多少个?学生利用多媒体操作很快完成概念的形成和理解。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篇2

但是,多媒体的不合理滥用,不仅起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课堂重点、难点不能得到突出和突破,浪费教师或课件制作者的大量精力和体力等等。针对上述现象,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笔者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媒体教学不能完全割舍教师的板书

板书是教师配合讲授和练习的需要在黑板上提纲契领地写出来的讲授提纲或者画出来的图表。在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时,教师要板书课题;在引入概念时,要板书定义;在探究规律、研究性质时,要板书定理推论;在分析解题思路时,要板书主要的思考路径;在证题或解题时,要板书证明或解题的过程;在复习与总结时,要板书知识的结构及其内在的联系,以及主要的结论和注意之处。虽然这些层面有的可以用多媒体代替,不过板书是学生模仿的蓝本,像一些数学符号的书写、图形图像的画法等一些基本技能的示范就不宜一开始就使用多媒体代替。如必须让学生明白函数图像的产生过程“列表――取值――计算――描点――平滑连结”之后,才能使用媒体画图像,否则学生对知识的产生过程模糊,在纸上就不能正确地画出函数图像。

二、课件制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运用多媒体课件是为了使学生在多媒体技术创设的优良环境中学习,觉得更有兴趣、更快、更好,同时让他们接受现代教育技术的熏陶。所以,编制课件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水平,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出发,做到内容表达清楚准确、难易适当、趣味性强,问题的提出、回答及反馈易为学生接受,视觉、听觉要合理搭配,声音和画面要精选,以免干扰学生的视听、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三、用多媒体教学要有效突破重点、难点

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事实上,无论一个教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讲轨迹一节内容时,充分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性,就很容易使学生理解轨迹的意义。再如:“顺次连结四边形(或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这是一道常见的题目,以前用传统的方法来讲,要在黑板上画出大量的图形,而且很难讲清楚,笔者用几何画板制作了一个课件,动态地展示了当四边形变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时,顺次连结四边形(或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图形的变化情况,使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了这个规律。不要把一些很容易讲清楚的内容也做成复杂的课件,这样不仅教师费时费神,学生也抓不住重点。

四、用多媒体教学要注意节奏,避免哗众取宠、走马观花

在使用媒体课件教学时,要根据课堂的需要合理使用,不要出现教师在讲解课件的怪现象。课件始终应服务于教学而不是教学围绕着课件,所以,该使用的时候使用,不该使用时不用,避免教师急于向学生展示自己高超的制作技巧,一下子把课件从头到尾演示给学生,学生因此而倾倒,一堂课下来,学生只感到钦佩,而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

五、尽量地让学生参与到课件的制作和操作过程中来

自从多媒体引入到课堂中来,教师一直是课件的操作者,学生虽然受到了多重感官的刺激,但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是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要尽量让学生参与课件的操作和制作过程,如此会使学生不仅是学习者更是研究者,这样的课堂会彻底改观,学生的参与意识会空前高涨,学到的知识当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几何画板”软件当然是首选,据了解,国内已有大批学校开展了“画板”教学,教师和学生一起制作、一起操作、一起研究,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篇3

关键词:激发兴趣 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提高课堂效率 遵循原则

我校是处于农牧区的一所中小学合一的学校,现在社会经济在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教育,自从实行素质教育,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普九”工作的开展,才让我们享受到这种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从2011年春我校才使用了班班通的现代教学手段,自从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我感觉它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所以我认为多媒体教学是很重要的。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过去的教学只是教师站在讲台上一味的讲,枯燥无味,不给学生留一点空间,学生很厌烦,根本不愿意听,教学效果不明显。可是自从是有了多媒体效果非常明显,多媒体教学可将图文、声音、影像融为一体,通过幻灯、投影可以把实物、图片、标本,模型等清晰地,立体地显示课文所描摹的事物,使学生直接感受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掌握事物内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它具有高度的再现性,能使语文教学形象化,充分展示课文中涉及的多种自然景观,人物形象,古今中外的社会历史,为学生观察、了解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提供了直观的感受,有益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和课文的领悟和理解。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再现教材内容场景以及人物活动画面,多姿多彩,生动形象的音响和画面结合起来,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吸引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虽然我校刚刚使用多媒体,但是我感觉它能调动学生各种感知,使他们理解教学内容更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的理解,便于学生的记忆,便于学生的背诵。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短时候内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还可以对教学内容那些难以讲清的事物演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这样可以大大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效地理解和记忆,大大地降低了教学的难度、缩短了教学的时间,增加了教学容量,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如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课文的重点是要使学生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学生很难了解这一点,为了平缓教学的坡度,突破这个难点,课前我布置学生通过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气氛,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录像这一电教媒体,让学生观看火烧圆明园的录像,又如《柳树醒了》这一课我在做课件时,把小柳树都制作成了动画,小学生一看很有新鲜感,同时也明白了小柳树是在春风、春雷、春雨、春燕及小朋友的帮助下醒了,这样本课的教学内容便直观地再现出来,使学生一看就懂,有效地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提高了课堂效率。

另外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小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古诗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媒体并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如古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录像恰当地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草木葱笼,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峦叠障,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录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享受。通过一些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彩。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高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向学生提示学科的基本结构”“是可以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发现的力量。”“自主探索”就是要求学生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课前和课内的自习,发现课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的远东和技巧,通过交流接受新的语文知识和发展学习语文的能力,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也要有一定的原则

自从有了班班通,利用课件教学的老师越来越多,有的老师甚至把它当成每节课必备的工具。但是我认为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我们不能为了多媒体课件而使用多媒体课件,而是应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使用多媒体课件,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所以我感觉利用某个课件是否对教学有帮助。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篇4

一、组织教学得心应手

如在讲“水分散失”一节可以这样来组织教学课的开始,利用电教媒体进行导入,可巧设导语,暴露关键,给学生播下悬念的种子。教学中先用放像机放一段电视剧《少年特工》里小队员在山顶用塑料袋在树枝上取水的片断,配以导语来问:为什么带叶的树枝会有这种现象?一下子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了。课的中间可按学生认识的主线和课堂教学顺序加进“枝叶蒸腾作用”演示实验,用他们多种感官接受来自各种渠道的外界刺激,强化了记忆。这里需要注意:“讲”要讲清,不能讲穿了;“做”要让学生可见又可信;“写”和“画”要精练美观。课的结尾用投影仪将“蒸腾作用”过程及意义打在银屏上,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留下一个美妙的回忆。

二、师生感情日渐浓厚

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输入让一些抽象的理论变得可接受,易相信,从而增加了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知识的可信度。无形之中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他们之间的感情。学习“肾单位”结构时,将红线球用胶带粘在黑板上,再从上面引出二根线头当作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最后在毛线球的下方制一气球为肾小囊。这一过程用实物投影既清楚又直观。这样,讲起课来得心应手,同时也有理有据,形象生动地将复杂的“肾单位”结构简单化了。一节课下来学生都认为:课让老师讲“活”了。对老师的敬佩之情,顿时升华,加深了师生间的感情。

三、学习兴趣充分激活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内在动力。现代化的多媒体综合应用作为教学过程中一种新的时尚,以其形、光、声、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而且能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重点难点有效突出

紧紧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这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要求。当讲到重点、难点时,若配以多媒体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其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实验与投影这些媒体使学生看到感性材料的表象,最终得出正确的理性结论。这样,既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又使本节的重点内容突出,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课堂中可安排一个“小实验”,请学生分别咀嚼萌发和未萌发的绿豆种子,待他们亲自品尝到两者确有不同时,然后及时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边板书边推理,推出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通过视觉、味觉、听觉和思维感官功能,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散了知识难点,化难为易,体现了主体参与教学的原则,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五、教学进程适时调控

画面、录像、投影等教学媒体中的变换、切入、特写、定格、递次显示等技术能调节授课时的教学进度,或放慢速度,或重复讲解,或增删内容。使教学中该强化的内容得到了强化,该淡化的得到了及时的淡化,缩短了信息传递的距离,有效地调控了教学进程。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序化的知识链,大大提高了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效率。

六、教学效果大幅提高

在课堂上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接受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一是语言听觉器官,二是语言视觉器官。课堂教学时只有保证这两条渠道的畅通,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单靠一种听觉或视觉渠道,势必影响和削弱这种效果。只有各种媒体的使用才可增加课堂内容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准确性,也就突出了整个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我们合理配置电教媒体,发挥其优势,以弥补实验的不足。如讲“血液”一节时,在演示实验中观察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后的分层情况时,可用放像机将最后的结果和现象放给学生看。这样不仅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而且结果也非常明显。学生一看便认出:哪一层是血桨?哪一层是血细胞?各部分的比例大约是多少?同时,放大的图像也便于教师的讲解。

综上所述,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当今的教学体制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因为它的魅力在于:方便教师“教”,也帮助了学生的“学”。真可谓是价值连城。

但是滥用生物电化教学也会产生许多消极作用。那么会有哪些消极作用呢?

1.动手能力有所降低。削弱了学生的操作能力。电教能够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但是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形成,只能通过实际训练才能获得。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临时装片制作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只有学生亲自动手做才能达到教学大纲要求,必须经过反复操作才能熟练。如果用观看录像的教法取代学生亲自动手的实践过程,无疑是削弱了学生的操作能力的培养。

2.观察能力提高有限。削弱学生的观察力。录像、幻灯和投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介绍多种动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生态等各方面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重复观察。但却不能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录像等材料是经过加工制作出来的,有很多材料具有片面性,如果单独看录像,不看实物,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会降低甚至会产生一些误解。只有在看录像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自接触大自然,做一做,摸一摸,量一量,闻一闻,尝一尝,才能得到真实完整的知识。如观察蝗虫的形态时,让学生观察实物就比看录像好得多。调查证实,86%的学生认为,单独看录像想象不出来。还有一些动植物的特殊气味和味道,需要闻一闻,尝一尝,才能得到答案。另外,动植物的某些特点,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用不同的观察方法,也会有不同的结论。自然界是丰富多彩的,只有让学生亲身处于大自然中,多观察自然界的生物现象,才能领略到自然界的奥秘。

3.学习方法比较单一。削弱了思想教育和科学方法教育。教学录像一般都是专业知识性很强的,很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思想教育。例如,介绍我国的动植物资源,环境污染等内容时,不能适时地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内容亦缺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等。由于在看录像过程中,学生主要是看和听,结论是给出来的,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不能尝试自己的认识过程,这也不利于科学方法的培养。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篇5

一、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一)提升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多媒体教学中图像和声音以及视频都一应俱全,迎合了初中生年龄段的学习特点,直观动感地将丰富的数学教学内容展现在广大初中生面前。例如在讲解函数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将函数图形与函数公式生动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在对课堂知识感兴趣的同时也牢记住了所学知识。多媒体教学法将多媒体与课本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增强了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二)提高了学习效率

传统数学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并只凭借口授和笔授,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消化知识十分吃力,所以我们应该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法,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的过程中也对课本以外的知识加以了解。运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节省板书规划、避免知识重复传授,使传输等量知识的时间得到缩减,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优化复习及考察方式

在进行相关学习提问和课堂检测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所要考察的知识展示在多媒体上,要求学生必须在短时间内回答教师所拟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师在得到学生回答反馈的同时也使得教师对教学内容能够做出及时调整,不仅可以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估,还能优化整个教学过程。

二、多媒体技术的缺陷

(一)忽视教学基础

众所周知,“听说读写”是当前多媒体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必备功课,但是一些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却忽视了这四者的重要性。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脱离了教学本身,使课堂成了看图听录音的课堂。将课堂知识的基本点和重难点都展现在屏幕上,使学生对课堂笔记的抄写不认真,并忽视教材基本内容。

(二)限制学生学习思维,妨碍综合能力拓展

创造力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虽然能够将教学知识直观形象地传授给学生,但切忌滥用。因为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拓展和培养学生的多向性思维,多媒体初中数学教学法只能起一定的辅助作用,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直观教学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无法达到预期学习效果

一些教师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都会运用多媒体,忽略了教师本身的言传身授。这样的做法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数学教学效果,因为课件演示毕竟很多时候代替不了传统板书和老师讲解。

(四)制作困难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教学,在进行教学前要求要有相应的课件准备。一个符合课堂标准的课件制作是需要从视频、声音以及图像等各方面进行选材并精心制作的。初中教师的软件应用水平有限,相关多媒体教学素材也较为难寻,这些情况限制了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篇6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多媒体把抽象转化为直观

初中数学中有许多较为抽象的概念,如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概念教学过程中,可以用FLASH动画的形式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表示出来,以体现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特点;又比如,学生在理解三角函数值与角的关系时,可以把三角函数值和角的关系放在直角三角形中,设计成因果互动的形式;学生在理解圆中角的相互关系时,我们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变换角的顶点、角的边与圆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从运动的角度去理解圆心角、圆周角、弦切角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这些角之间的相互联系。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形式能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直观形式。

2.运用多媒体体现数学的严密性

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可以通过多媒体很好地体现,我们可以用Powerpoint将每一步推理过程预设动作,通过教师与计算机的互动,一步一步地将推理过程在幻灯片中演示出来,这不仅能很好地体现推理的全过程,而且为每一步推理过程的讲解留出了时间和空间,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与在黑板上进行数学推理相比是一个进步。

3.运用多媒体可以表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初中数学应用于实际的内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表现形式的限制,没有时间和条件把应用的细节很好地表现出来,这对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形成了一定的障碍。把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后,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预先选择好的应用场景用图片或动画的形式详尽地表现出来,通过演示,使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收取大量的数学应用事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到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4.运用多媒体更好的训练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位教师要面对几十名学生,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每一位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是很困难的。将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可交互性,让计算机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学生能及时正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里要注意的是,对课件交互性的设计,一定要全面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否则,将影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正确理解和掌握。

5.运用多媒体教学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由于多媒体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形式,正确地应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更有力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我们还可以通过把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用多媒体的各种形式(如图片、动画、声音、视频图像、表格)等表现出来,使学生以这些形式为媒介,去体会、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6.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要培养创新意识。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及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条件下发现新问题,引导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完成这样的设置是十分困难的,特别是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多媒体利用其具有的独到的优势,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置身于现实。

7.运用多媒体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概念

初中数学中,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的知识点很多,这里仅举一例,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制作成动画,突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这一量变是如何引起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变化,从而让学生领会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动画的演示过程中,还强化了学生对点与圆、点到直线的距离、圆和直线位置关系等数学概念的理解。

8.运用多媒体可以建立初中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初中数学和其他学科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实际上,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身就已经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紧密地融为一体了。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学生可以自然地将信息技术中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数学的学习中。如通过课件的画面、声音,学生还可以受到美术、音乐方面的熏陶。因此,以多媒体为媒介可以很好地建立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制作多媒体

课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

在初中一年级有理数运算的训练课中,学生算对时给出一个笑脸动画,算错时给出一个哭脸动画,并要求学生重新计算。初二时,我们的课件设计就应该着重逐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在设计课件中加入演示几何分析证明过程。初三时,利用课件制作图表等手段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所学知识的能力,如在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小结时,可以以图表的形式将有关知识综合起来。

2.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学生的数学素养主要包括具备准确而迅速的运算能力、正确的空间观念、运用数学方法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利用多媒体本身的特点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在运算能力的培养方面,利用计算机迅速而准确地运算,使学生的运算在计算机的引导下得到提高;通过多媒体图片或动画演示,可以引导学生去认识各种几何体是如何从实际生活中抽象而来的,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空间观念;强大的多媒体功能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和运用数学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注意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应用能力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离不开计算机的,如果我们在课件设计时,脱离了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就会导致学生因计算机知识的障碍而不能完成相应的数学知识的学习。

三、制作初中数学多媒体课件的步骤

课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实施的要素,可以说没有课件就没有计算机辅助教学,所以课件制作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必要步骤。教师要根据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多媒体模式,根据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要求把教材所包括的概念、定理和例题等内容分成许多步骤,这些步骤可以按照初中数学的逻辑顺序排列,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理解能力来安排。要注意课件的教学性、科学性、交互性、集成性、诊断性等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图文声像并茂的呈现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提供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利用多媒体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利用多媒体创建多种学习途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其设计过程可遵循下述策略。

1.课件目标分析

课件目标分析要完成的任务是需求分析,即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课件的任务不外乎是完成一种数学的教学和训练,所以在确定所设计课件的目标时,应对教学目的、教学用途和教学环境提出明确的要求。主要包括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和学习目的分析。

2.教学设计

要使制作的课件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进行教学设计。因此,教学设计是课件设计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教学设计的主要工作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确定课件设计的基本策略与课件的结构,选择课件的教学模式和课件使用的媒体。教学设计的主要步骤是;①教学单元的划分;②确定课件的设计策略(常用的设计策略有:面向问题设计策略、基于学习程序的设计策略、基于学习理论的课件设计策略、面向学习者特性的课件设计策略);③课件结构设计(常用的课件结构有帧型结构、生成型结构、数据库型结构和智能型结构);④教学模式的选择主要包括新概念的引入、知识和技能的讲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模式往往也可以同时应用于同一个课件中。

3.课件系统分析

如何将教学内容在计算机上灵活多样的加以表达,通过课件系统设计使教学内容与课件表现形式有机的统一,从而发挥计算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的优势。这些就是课件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此外还包括总体风格设计、封面设计。屏幕界面设计、交互方式设计、导航策略设计和超文本结构设计等。

4.教学单元的设计

教学单元的设计是在将总体内容划分成大的“教学块”之后,再对每一块内容进行详细设计,包括知识单元的划分、知识点之间关系的确定等,设计的最终结果是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脚本的编写。它包括知识点的确定、知识点教学模式的选择、知识点表示的媒体选择及知识点之间关系的确定和表现顺序的安排。

5.脚本设计

脚本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直接依据,规范的脚本对于保证课件质量水平,提高课件开发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一个好的脚本应该体现课件设计的教学思想,使得计算机课件在技巧的实现和功能的具备上符合教学的目的和需要,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脚本有文字说明和图片两种类型。脚本设计通常包括编号(或文件名)、屏幕内容设计、跳转关系设计、解说配音设计和呈现说明。

6.课件制作的实现

课件制作的实现分为素材准备制作和整体课件的制作两个阶段。根据脚本的要求,必须对课件所需的素材进行选择、加工、处理和制作,可以在现有的素材库中选取,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自行制作。根据脚本的要求,使用相应的课件开放工具,完成整体课件的制作。开发课件使用的工具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编程语言、课件著作工具和积件系统。编程语言可以开发出具有一定智能、运行速度快的课件,具有开发灵活、功能强大等优质,但由于编程语言没有广泛集成多媒体的特征,而且对开发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要求较高,因此,不适合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课件著作工具是指用来集成、处理和统一管理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象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的编辑工具,具有制作方便、设计简便和可靠性强的特点,但在结构上受统一限制的影响,导致课件的教学模式和因材施教的灵活性受到局限。积件系统是创作人员利用现有的积件库,不需要编程,只要按照脚本的要求从积件库中选取所需的积件,或制作新的积件,其具有方便快捷、效率高的特点,但需要教师必须具备充实的积件库,目前已有积件系统面市了。

7.调试评价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篇7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教学;合理使用;提高效率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以辅助教学,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直观化,深奥的知识浅显化,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凸显教学的重点,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能调动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人的情感往往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产生。多媒体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它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学生学习过程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际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再加上学生的阅历匮乏,以及认识世界的能力有限。对于文中介绍的一些内容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的虚拟技术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打破人为因素和自然的限制,变微观为宏观,变抽象为具体,栩栩如生地加以展现,这就有助于突破难点,讲清重点,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创设情境,优化教学。而其强大的交互性,又使演示可自由控制时间,画面可以停留、重复,便于学生观察和教师讲解。”实践证明:多媒体如果用得好,真可以语文课大放光彩。

二、巧用多媒体突破时空,化难为易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动态为静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在教学过程中,一些重点、难点的地方,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让学生深刻理解。那么,此时最好的方法是借助于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合理地处理教材,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如何突出教材重点、突破难点是至关重要。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就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手段。

三、合理使用多媒体,扬长避短

语文科目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不可过多的滥用多媒体这一辅助教学工具。在学生学习自然科学课程时,由于这些科目抽象性比较强,科学理论高度比较深,为了便于学生形象感知和理解,教师在讲课时较多地使用一些多媒体课件,效果会很好。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看来,语文应当是一门特殊的人文科学。它教给学生的绝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图片、字词等知识,更要着眼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复杂教学目标,这些难道仅仅是依赖一些花里胡哨的课件就可以达成的吗?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其核心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如听、说、读、写能力及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让学生自己长期坚持不懈的训练、阅读、积累、思考而逐步形成的,多媒体这一辅助教学手段只是一时辅助而已。有人说用多媒体教学可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我觉得不免有些夸大其辞。比如有人举例说进行“写某个小动物”的作文教学时,播放“某个小动物”的录像,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觉得有些牵强,录像再逼真,能取代学生在生活中的实地观察、切身感受吗?录像只是短暂、有限的画面,能代替长时间、分时段的细致观察、比较和描摩吗?而且,有了课堂上看电视的方便,学生还能养成平时留意周围事物、细心观察的习惯吗?再比如说对想象力的培养,一幅“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壮丽画面摆在那儿,学生只顾“欣赏”美图,目光、情感和想象都框定在这张机械造作的画上,如何再从优美的文学语言中再创造、再想象、再感知《桂林山水》中“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魅力呢?这些精美的画面到底是培养了想象力,还是抹煞了想象力?

学语文说到底是学语言,而语言学习的规律应该是老老实实地去语言中学语言。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教师范“读”,除了声音外,体态和表情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学生听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更有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课文。学生自己“读”,对培养语感,发展语言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这些优势恰恰是多媒体所不具备的。许多教师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像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虽使学生视觉、听觉受到刺激,然而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片面强调诸如图像、声音等形式,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是舍本逐末之举。所以,不管科技如何发展,课程如何改革,语文学习必须牢牢抓住语言学习的规律去进行,仍要注重多读多写多积累及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因此,语文课上不可舍本逐末,不可让过多的课件占用了大量的学语言的宝贵时间。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当用则用,不必用则不用。谁能否认过去一本书、一支粉笔打天下的许多老师也同样打造出了无数精彩的语文课堂,培养了很多语文水平高的学生。只有牢牢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恰当适时地使用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真正优化课堂教学,最大化的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总之,多媒体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其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但请记住: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千万不能喧宾夺主!

参考文献: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篇8

关键词:多媒体;英语教学;课件风格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显示出了它的无穷魅力。譬如,在课文的讲解过程中,可以用简明的图片将课文的大体概况作一解释,辅助学生的课堂学习;将课文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听录音的同时,思考问题;问题的设计尽量贴近课文内容,具有可以同时训练学生听力和对课文理解力的双重功能。但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对多媒体教学手段认识不足,或使用不当,或盲目地认为采用多媒体技术越多效果会越好,一味滥用多媒体技术,便会适得其反。

一、课件风格要和教师教学风格相协调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根据自己设计的逻辑进程,选用适合自己的教法,有效地组织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关键在于课件,因而课件必须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形成了自身固有的、为学生所适应的教学风格。所以,在设计课件的过程中,教师应亲自创作,把自身的风格融入到课件中,体现自己的教育思想,又让学生易于接受。如果因为使用了多媒体,把原本简明的课堂变得更加复杂化,只能使学生满头雾水,不知所措,也就背离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本意,更弱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二、避免把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

恰当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给英语课堂教学在效率上带来质的飞跃。但是,如果刻意追求现代化,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把语言交际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教师就成了“放映员”,结果自然适得其反。

(一)教师在课堂上应发挥主导作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虽有很多优点,但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所具有的主导作用是计算机不可取代的。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必须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大量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才能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计算机多媒体仅仅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即便有很多优势,也只能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而不能反客为主。教师为了教学而使用它,而非为了使用它而教学,是否使用计算机多媒体,取决于英语课堂教学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听或看的目的,使他们有心理准备,调节他们的注意力,并注意及时反馈矫正,以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二)计算机多媒体运用的环节和选用的软件要适时适量

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堂课中尽可能多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甚至误认为,多媒体用得越多,学生参与率就越高,所教授的语言材料越易于让学生掌握。事实上,学生课堂上的无意注意过多,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干扰过大,使得学生获取的语言素材量十分有限,在课堂上缺少语言训练的机会。其实,教师应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与积极因素,由引起学生无意注意到维持他们的有意注意,进而转化为从事学习和创造活动所必需的“有意后注意”。所以,在引入或呈现(presentation)这几个环节可以多使用多媒体,其他环节少用。但不论在哪个环节,教师都应抱定一个目标,那就是使用多媒体的目的是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语言点,“活化教材”,创造真实的情境,使学生会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表达。

三、切合实际地选用媒体、课件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所起的作用是许多传统的教学媒体不可替代的,但这并不等于说计算机多媒体可替代其他一切教学媒体。只有结合使用,才能取长补短,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

(一)避免只重多媒体而忽视常规教学媒体和手段

计算机多媒体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他媒体和教学手段的许多特色功能是多媒体无法完全取代的,如实物、简笔画等在课堂教学中的功便不可忽视。所以,教师不应一味赶潮流,而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和手段,合理使用多媒体与常规媒体和手段,发挥各自的长处。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实际,恰当地选用媒体形式是我们不变的原则。

(二)避免把投影屏幕当黑板

在英语课堂上,好的板书可以让学生记忆深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需要以及学生提出的疑问,随时调整、修改板书内容,让学生对重难点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把投影屏幕完全替代黑板,就会影响学生视觉感知的一贯性,使学生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受到影响;也因屏幕上内容稍纵即逝,影响了学生记课堂笔记。实验证明,课上记笔记的学生回想当时讲过的内容的概率是不做笔记的学生的七倍。所以,完全用屏幕代替黑板,就会影响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辅助优势的发挥。

四、从学生的角度选择多媒体、制作课件

用多媒体展示这些语篇或对话材料,只是把文中情景和有声语言展示给学生,它无法取代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用英语进行的交际操练,更无法取代学生的思维训练。所以,在制作和使用课件时,应以促进学生动脑动口、积极参与为着眼点,切不可为了追求在课堂上多一点现代化教学的气息,而不加选择地使用过多的多媒体课件。

在制作课件时,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时,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教师走。

上一篇:医学专业分析范文 下一篇:遗传学概率问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