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的基本文化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10 11:23:05

社会转型期的基本文化特征

社会转型期的基本文化特征篇1

关键词:应急管理体系;中国特色;转型期;发展;和谐

一、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各类危机发生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相关研究表明,一个国家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是各种社会问题及突发事件的高发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规范需要调整或重建,社会不太安定、突发性事件频发。中国2008年人均GDP已达到3000美元。事实上,近年来,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呈现加速上升,应急管理所需资源增大,相对于每年由于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约占GDP总量的5%的损失,中国用于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总预备费只有预算支出的1%-3%,预留比例显得有些不足。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形成和演变也更为复杂,更具深层次原因,衍生更多不确定性的影响。因此,强化公共安全保障、建立健全重大公共安全事件预警与应急管理体系是中国政府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需求。

二、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立的简要回顾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中央政府也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国家批准了“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支持开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已设立重大项目“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重点支持应急管理的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研究。

在整个体系建立上,2003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成立了应急预案工作小组,重点推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和应急体制、机制、法制建设工作。2004年将制订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为2004年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体制建设上,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公共安全建设列为专节(第四十一章),应急管理工作首次被列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一案三制”建设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这是中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设置了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国务院总值班室),承担国务院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和国务院总值班工作,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发挥运转枢纽作用。2007年,全面建立了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在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上,2004年国务院第376号令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6年1月8日国务院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7年11月1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相继出台的还有《防洪法》、《防震防灾法》、《安全生产法》、《传染病防治法》、《海上交通安全法》、《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等。

三、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

(一)中国特色

应急管理的本质依然是管理,管理对象本身的特性决定了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必须适应管理对象的特质,因此,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落脚于中国具体的国情,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中国的应急管理面对的问题。

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是指应急管理的最为基础的体制方面具有典型的中国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特征,应急管理的对象有着显著的中国独特的特征,包括地理自然条件特征、人文特征、经济特征和社会特征,并且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知识化、城镇化、加速的社会转型期交织在一起)又同时对这些因素特征施以影响(见图1)。尤其是,在本身已经具有的相对于应急管理的中国独特的因素之外,中国的应急管理工作还面对一个广阔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即转型期。转型期问题已经深入广泛地和以上列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因素相伴相生。

(二)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

应急管理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具有多主体、多因素、多尺度、多变性的特征。从各国的实践看,突发公共事件处理成败的关键,其一是反应迅速;其二是资源整合,两者并重。在应急管理体系中,应急管理体制具有先决性和基础性。从2003年的SARS到2008年的大雪灾、汶川大地震,再到2010年的玉树地震,可以看出,中国独特的政治体制所决定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巨灾、重特大公共事件中表现出的凝聚力、指挥力、执行力显然是优秀的。30多年的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证明,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能够充分满足应急管理所要求的特质,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集结最优质最多的资源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并能够长期地做好善后工作。为进一步适应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必要随着客观情势的变化和基于未来的建设,继续深入进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建立公共管理型、服务型政府。

(三)独特的地理自然特征

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自然灾害基本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灾害的种类非常多,除了火山以外,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国都存在。二是分布的地域非常广,中国70%以上的城市,50%的人口均受到地震、洪涝、海洋等灾害的威胁。三是发生的频率非常高,受季风性气候影响,基本上每年都会有洪涝或干旱灾害。四是灾害的损失非常严重。每年受灾害影响的人口大体在2亿左右,约占全国人口的1/7。2009年民政部《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通报》称,全国各类自然灾害更是共造成约4.8亿人(次)受灾,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3.7亿元。但同是一个年份,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表示,2009年是十年内全球最低自然灾害年。

中国独特的地理自然条件是形成中国自然灾害基本特点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即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的交汇处。二是中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三是中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四是季风气候不稳定。

近年来,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有较大关系,生态环境的破坏则加剧了潜在的环境危机的爆发。有明显的南北不同和东西分异。生态资产的明显短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已成为推动自然灾害在空间上蔓延、在时间上加剧的重要原因。

(四)传统文化特征

中国文化传统倡导以人为本,注重天地人和谐的理念,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这些传统文化理念和精神无疑在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动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凝聚人心作用。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也就决定了其执政理念、政策和制度与西方国家是有所区别的,反映在应急动员的组织实施、领导体制、组织机构上,更有利于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几次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动员的实践充分说明,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取得救灾胜利的重要条件。

(五)经济发展特征

中国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阶段,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由于中国人均资源较少,而能源消耗强度较高,经济增长又较快,经济发展方式长期难以实现根本性扭转,能源、资源、运输供给长期偏紧。经济增长对基础能源的强劲需求,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再加上中国的安全生产基础一直较为薄弱,一些地方和企业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居高不下,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由于教育的缺失,人们对利益、财富的渴求已经忽略了基本的道德。“阜阳奶粉事件”造成的大头娃娃、狂犬问题疫苗等食品、药品的生产经营中市场秩序混乱、源头污染严重、监管力量薄弱等问题日益突出。

(六)社会特征

近期,、报复社会事件如南平事件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目前中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各行业、各群体之间发展及收入的不平衡。二是社会处于急速转型期。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迅速推进过程中,社会结构加速分化,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而目前中国的利益表达、协调和解决机制还不健全。同时,社会转型过程中旧的制度规范逐渐失效、而新的制度规范尚未最终形成,不能给处于混乱状态的人们的行为、思想、观念法制化、人性化的引导。三是政府信任的流失。公共服务供给的不足及民生问题的凸显、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和腐败等现象的存在,集聚了大量的“怨气”,人民群众容易在突发性事件中爆发对政府的不满。

四、小结

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风险、矛盾交织并存,使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综合起来看,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形成与演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多种致灾因子和不同的承灾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多种因素、多个条件的复合叠加,使突发公共事件呈现复杂多变、综合性强的特点;导致应急管理工作较之以前具有更强的复杂性、艰巨性、严重性和放大性。因此,中国的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应该充分考虑到中国的具体国情,构建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振明.中国应急管理的兴起――理论与实践的进展[J].东南学术,2010(1).

2、钱刚毅,佘廉,张凯.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预警及应急管理:现实挑战与发展建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6).

3、中国去年自然灾害造成四点八亿人次受灾[EB/OL].省略/gn/news/2010/01-13/2068363.shtml,2010-01-13.

4、2009年自然灾害为十年内最低[EB/OL].cn.省略/article/CNEnv

News/idCNCHINA-1335420091215?feedType=RSS&feedName=CNEnvNews.

5、专家称近年中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损失严重[EB/OL].省略/html/article/201004/19/404956.

shtml,2010-04-19.

6、张志刚,陈延敏.文化:影响应急动员的重要因素[EB/OL].chn.省略/xwpdxw/gdylxw/2010-04/12/content_4177574.htm,2010-04-12.

7、马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应急管理工作[J].求是,2009(2).

8、闪淳昌,周玲.从SARS到大雪灾: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发展脉络及经验反思[J].甘肃社会科学,2008(5).

9、钟开斌.“一案三制”: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09(1).

社会转型期的基本文化特征篇2

关键词:社保基金征收;制度转型;内审监管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9.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3.5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121-03

社保基金征收管理层次的规范化对省级统筹征收社保基金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促进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基金保值增值,迫切需要进一步健全社保基金管理制度。所以,社保基金征收体系内控监管制度转轨就成为各级社保基金征收管理工作关注的焦点。建立和完善社保基金征收体系内控监管制度转轨模式是社保基金征收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的概念

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实行的是以社保省级统筹基金保值增值,以基础数据为高效利用资源和规范化社保财务制度管理为基础,是以低费用、高标准、高层次为基本特征的社保省级统筹基金规范化管理运行模式。是继基本养老保险金计发办法改革、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体系制度改革后,社保经办业务运行管理中的又一重大创举。

按照广泛认同的社保基金管理办法的合理化解释,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是一种正在兴起的新型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创新管理模式,其核心任务是在社保省级统筹基金全面征收的基础上,通过社保基金政策管理运行机制构建框架和创新改革,推动高效社保基金保值增值运营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社保省级统筹基金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操作运营与合理化社保省级统筹基金投资发放运用,促进整个社保省级统筹基金朝着健康化、高效能、高规模运行管理层次和规范化管理档次提升的模式转型发展。社保基金征收管理实质是为了社保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资金的高效利用、社保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资金安全运营政策的制度创新、为社保业务经办提供“安全网”、“减震器”。

二、社保基金征收体系内控监管制度转轨的条件

现阶段,社保业务经办机构作为社保省级统筹基金管理的主体部门之一,发展社保基金征收体系的条件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不利条件

一是社保省级统筹基金财务管理资源缺乏应有的升级换代机制。各级社保经办机构省级统筹基金安全有效管理结构是“钱多、政策少、制度缺乏”。资料表明:各级社保经办机构省级统筹基金资源占整个社保资金来源的91.3%,其中基本养老保险金省级统筹收入约占整个社保基金收入的52.3%;工伤生育基金占17.8%。长期的社保基金低层次运营管理模式是各级社保经办机构改革创新基本养老金省级统筹基金管理结构的制约因素。

二是社保基金征收体系正处在内控监督制度疲软期。当前各级社保经办机构社保基金征收体系发展疲软,但社保基金征收管理的财务信息化、参保人员缴费积极性的提升,要求社保省级统筹基金规范化管理,而且要管理上档次,同时对政策理论、业务操作系统化有了更高要求。

三是社保基金征收体系信息化技术水平落后。由于社保基金征收体系信息化技术水平落后,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社保省级统筹基金管理呈现粗放式特点,社保基金征收体系信息化技术利用效率较低。社保统筹基金管理过程中的业务支出费用均高于主要社保业务经办管理事项的标准要求。

(二)有利条件

一是通过社保基金征收体系结构性调整、信息化技术管理创新和改善多层次管理运行模式等途径,实现社保省级统筹基金管理最大效用的安全运营使用。

二是能降低社保省级统筹基金管理运营中的费用成本。相对于东部发达城市社保省级统筹基金管理,西部管理层次落后的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在社保基金征收体系管理成本费用较高。为了遏制高费用的社保基金征收业务经办管理模式继续发展,杜绝社保基金业务征收人员人头费用偏高等具体问题,《社保基金征收管理暂行办法与内审条例》明文规定,在办理省级统筹范围内的社保基本养老金业务经办事项时,社保业务经办机构有义务向基金转移部门及内审部门提供参保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基金缴纳基础数据明细账。规定能够降低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社保省级统筹基金管理运营中的费用成本,根据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社保省级统筹基金管理运营中的费用成本不超过社保省级统筹管理基金平均发展水平,而现行社保业务经办机构社保省级统筹管理基金平均升级的指数化平均工资,则相对发展不平衡,存在地区性差异,进而推后了管理效能的成功实现。

三是社保基金征收体系与内控管理制度接轨后发优势。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社保基金征收体系与内控管理制度接轨制度创新过程中构建新社保基金征收体系与内控管理制度接轨平台的成本要比改造更新旧社保基金征收体系信息化设备成本低。

(三)两个重要优势

一是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在“十二五”社保基金征收体系与内控管理制度接轨平台规划中,提出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社保基金征收体系与内控管理制度接轨平台业务成本费用降低13%、主要社保基金征收体系业务管理费用总量增高15%的目标要求,以提升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社保基金征收体系管理层次。为实现这一目标,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都在认真落实这一措施,各级社保行政主管部门也从社保政策制度上和管理经费上对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提升社保基金征收体系管理层次的管理费用给予补贴支持。

二是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新型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政策法规即将颁布,这将为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改革,创新社保基金征收体系与内控管理制度接轨平台发展提供重要的政策指引。

三、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其与内控监管制度成功接轨的对策

(一)构建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其与内控监管相互衔接制度

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与内控监管相互衔接是以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为基础,运用社保基金征收管理财务强制性调控手段,对社保省级统筹基金进行宏观管理控制。社保省级统筹基金宏观管理控制的有效手段是多样性的,社保统筹基金管理与运行模式具有联合信息资源共享、基金保值增值、基金内控稽核自主化控制职能。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作为社保基金新生管理调控部门,采用强制性宏观控制模式和内审监管稽核机制,是实现各级社保经办机构的社保基金积累最大化与社保业务经办关系双赢的最好选择。当然,业内人士同时指出,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其与内控监管相互衔接作为新生社保业务,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加之业务管理程序不规范,将不可避免地阻碍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成功利用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其与内控监管相互衔接机制,这一切应将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与调整。

(二)强化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其与内控监管相互衔接技术创新,解除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发展桎酷

发展是用比较高级的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其与内控监管相互衔接,加大管理投入,配备合理的社保基金管理信息化系统设施;增强自主管理创新能力,推广先进内控监管适用技术,开发节约的、现代化的新型信息化管理技术。同时在发展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的过程中,实施社保基金规范化运作,创新社保基金有效管理模式,注重界定新型 “阳兴化操作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内涵,强调“阳光管理层次”的透明度,从观念上解除“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管理不规范的效应,实现社保基金征收高效化管理运营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变。另外,培育社保基金规模化发展市场,争取在重点参保行业和参保企业率先取得制度上的突破。总之,应综合地运用经济、技术等手段,实现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内控监管相互衔接技术制度创新的发展。

(三)调整优化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其与内控监管相互衔接技术创新结构,构筑社保基金征收管理转型体系

当前西部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与东部发达城市社保业务经办机构呈现不同的社保基金征收管理转型体系、发展方向和领域。东部发达城市社保业务经办机构由于进入后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信息化时代,传统社保基金征收制度管理已经萎缩,东部发达城市的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70%主要存在于社保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业务经办领域。而西部落后的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工作正处于制度化、规范化发展阶段,社保基金征收管理资源环境和社保业务内控稽核体系相互衔接压力非常大。因此,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减少社保基金征收管理资源环境和社保业务内控稽核体系相互衔接主要压力在社保省级统筹业务经办基金管理领域;大幅度降低社保基金征收管理流程中产生的费用总值,是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近期内减缓社保基金征收管理资源环境和社保业务内控稽核体系结构转型压力的核心任务。

(四)推进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其与内控监管相互衔接技术制度创新,确立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制度发展体系

积极助推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其与内控监管相互衔接技术制度创新发展,关键是制度创新和社保基金征收政策法律的支持。为此,需要各级社保经办机构与各方面进一步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政策条件。加强宣传引导,推动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其与内控监管相互衔接技术制度创新领域的法规建立;构建一套健全的政策支撑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出台新型社保基金征收管理转型体系的倾斜政策,对社保基金征收管理转型给予支持。

四、结束语

发展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其与内控监管相互衔接技术制度创新,有利于将传统的社保基金征收管理模式向规范型社保基金征收管理转型体系发展模式的转变。它以规范为发展方向,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其与内控监管相互衔接技术制度创新为途径,旨在实现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和内控监管相互衔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和社保业务经办内控管理模式都是侧重于减少社保基金管理过程中的管理费用无序化浪费;管理成本的减量化、再利用的资源化;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其与内控监管相互衔接技术制度创新在涵盖社保内控稽核制度、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模式、社保省级统筹管理模式要求的基础上,抓住了应对业务成本费用偏高、信息技术含量较低、管理层次较为复杂、管理手段不尽完善以及更高层次可持续发展问题。总之,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应该抓住机遇,依据自身条件积极探索,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内控稽核审计制度、社保基金财务管理制度等阳光化基金安全运营保值增值体系,优化当前的社保省级统筹基金征收管理结构,积极引进先进信息化创新型技术与业务经办操作设备,加快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与内控监管相互衔接技术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 林义.社会保险(第二版)[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社会转型期的基本文化特征篇3

按照经典的社会学理论,社会化是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适应社会生活,体认社会规范,最终成为合格的社会性个体的过程。但是,从这个学科的专业含义出发,很难推演出我们通常所说的“住房社会化”的要义。正如住房政策界一些专家指出,住房社会化,实际上指的是解除单位在住房经营管理上的责任,特别是在住房使用范畴上,居住区空间从“单位小区”转化为居民多元化的社会性住区,从而“去单位化”。专家学者近来所做的最新研究表明,纵观已经的房改,可将旧住房体制到“新住房体制雏形”的改革阶段视为“一次房改”,其时区大致在1980年至2001年;而从新住房体制雏形到其基本完善的整个转换阶段,则属于“二次房改”,其前期在2001年至2011年,中后期始于2012年,并将延续较长时间。应该说,“一次房改”后,这种住房“单位制”模式转型为“社会制”,大体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住房社会化的基本含义。

然而,住房社会化是以住房商品化为前提条件的,并不具有同住房商品化一样的根本性特征地位。理由是,比较房改前后住房建设管理诸环节中的各行为主体的主要变化,便可发现“去单位化”的住房社会化,其源动力来自住房商品化或市场化,是对它们的适应性调整。所谓的住房社会化,实际上源之于住房商品化,只不过因建管主体面向整个社会,被习惯性地称之为住房社会化而已,故而其不具有住房商品化的根本特征、元特征的地位。但是,在住房商品化改革的基础上,在经营管理主体方面生发了住房社会化的表达诉求,从另一侧面揭示住房体制转轨的面貌,而成为房改某一方面的特征,有其存在的理论价值。

正确把握房改中住房社会化的含义,厘清其与住房商品化之间的根本特征和派生特征的关系,对于新形势下推动高校教职工住房制度改革健康发展,仍有着积极的意义。当然,需要指出,这里的房改,主要是住房制度改革或住房体制改革之义,而不包括整个房地产制度改革或房地产体制改革的所有领域。

高校住房改革,是高校后勤改革乃至高校整体改革的重要组分,也是全部房改中的重要组分。局部改革显然应与整体改革和谐对接,但是,高校的房改有其特殊性,特别是在明晰住房社会化与住房商品化的逻辑关系后,更能发现其改革的特殊性。

一方面,由于高校住房不同于社会上一般的住房领域,所以,经过多年的房改,高校教职工住宅小区内的住房,总体上仍然不是普通的商品房,而大体上呈现准商品房、公共住房的混合格局,因而需要体认,高校教职工住宅并不必然地对应着社会上普通商品房小区所采用的社会化物业公司商业管理模式。之所以如此,是与高校的特殊性紧密相关。高校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有特殊性,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有特殊性,高校学生的学习、科研和生活也有特殊性。也正是基于这些特殊的校情特征,无论是国发的房改文件(国发〔1998〕23号文),还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房改文件(教发〔1998〕23号文),都强调了高校住房改革的特殊性。两类文件也都特别地明确要求,建在校园内或毗邻校园,与教学区、办公区难以完全分割开来的住房(或在学校近期和远期规划区范围内),不得出售和简单地上市交易。此外,还要求高校留有一定比例的公房,作为租赁型教师公寓、周转房。这就决定了大多数高校教师住房并非普通商品房,即使是在对本校教职工出售长期自有使用权的那些高校教师住房,因为再次出售时,一般也只能售给本校,所以充其量只能算是准商品性住房。在上述契合高校校情的独特房改制度约束下,当前绝大部分高校住房产权,也就自然地呈现准商品性、公共性的多元格局。既然高校教职工住宅区的住房,并非普通的商品房,自然也就使得其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在相当程度上不同于普通商品房小区所采用的物业公司管理模式,因而,其正常的维修服务,不一定都必须交给社会化的商业性物业公司。

我们发现,这个改革原则,尤其适用于那些位置偏远、维修管理成本较大,一般的商业性物业公司不愿涉足的利润较薄的高校新校区。此种情况下,可借鉴有关高校成立自管型教职工住房物业组织,并辅之以热心高教公益事业的学生骨干,共同参与管理的阶段性模式,从而在因校制宜、因阶段制宜、因地制宜的原则下,持续保证高校拥有整洁的卫生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安全稳定的治安秩序、宁静有序的教学科研环境,以及契合教师职业工作特征的宁静安谧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进而为高校整体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条件。

另一方面,需要强调,也正是因为诸多高校教师住宅总体上仍呈现的准商品房、公共住房的格局,所以,不能简单地以管理教职工的住房职能机构是否来自于社会组织,或商业性物业公司,来界定各个具体高校的房改是否贯彻了国家房改精神,以及不能以社会上一般的住房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大趋向,要求高校教师住宅区,特别是教师公寓或周转房小区,不能随意地任由社会其他人员租住。

社会转型期的基本文化特征篇4

关键词:社会转型;生态文明;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221-03

收稿日期:2013-09-25

基金项目: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当前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13YJC710047)

作者简介:赵凡(1964-),男,江苏苏州人,讲师,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生态文明的理念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既有模式缺陷总结之后提出的新型发展模式,然而这种模式与当下中国社会所处的阶段即社会转型有何关系,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社会转型概念的哲学界定、特征、主体、客体

社会转型概念,从哲学角度看,是表征人类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概念,体现着社会结构及其社会形态的变迁,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前进上升运动。没有社会转型,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和文明。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人的依赖性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次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创造条件。”[1] 在这里,马克思依据社会主体人的生存发展状况,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划分为转型更替的三大形态: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与这三种社会形态相联系存在着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种宏观的经济运行形式。以这种经济运行形式为基础,形成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三种社会形态的理论,是哲学上社会转型的理论。社会转型既包括社会制度的更替,即彻底的转型、质变,也包括同一社会形态中社会制度内部的转型、量变。

既然社会转型表现为一种结构性的变化,那么基于这一变化,社会转型便会表现出如下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即它不是社会某些局部的变化,而是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变迁,它的表现、影响涉及到人们社会生活和精神观念的方方面面。(2)它是历史发展中的一种连续性中断,是历史发展两个前后相续阶段之间的过渡、转折和跃迁。(3)这种历史性转折和连续性中断并不是对历史、传统的虚无化和完全否定,而是历史发展过程辩证否定的一个环节,它遵循“扬弃”的法则,是历史进程中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4)社会转型所表征的两种社会范型的转换、两个历史阶段的嬗递有一个中间环节、区间,即转型期,是两种社会范型或两个历史阶段之间彼此交叉、渗透、共存、此消彼长的过渡期,过渡期本身也是一个过程。(5)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可称为转型社会。转型社会涵蕴着新与旧、传统与现代、旧同一性与新同一性之间的矛盾性和冲突性;涵蕴着新旧转换过程中的“旧辙已破,新轨未立”的无序性、多变性、不确定性和失范性;涵蕴着社会系统结构自组织力量对这种无序性和失范性的整合要求。

社会转型的主体是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构成的,社会规律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除了原始的自然界以外,现实世界的一切存在形式,都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马克思指出:“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人类在创造自己的历史过程中,促成了社会转型,也就有了社会发展规律。在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之前和实践活动之外,没有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就没有社会转型。一切社会转型不是自发地实现的,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的。当然,有些是主动完成的,有些是被动实现的。因此,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的人。由于人类社会是多质因素构成的复杂性有机体,人在实践活动中,只能近似正确地认识掌握社会发展规律,这就决定了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失误,社会历史经历曲折反复性。

社会转型的客体,即社会转型的对象是社会结构。构成社会结构的主体内容有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及意识结构三个层面。首先是经济结构,广义的经济结构指生产方式内部的结构,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的结构,是指劳动者的素质结构,掌握科学技术程度,现代化的劳动能力及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劳动工具的现代化水平;劳动对象的范围及领域等等。生产关系结构,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结构,即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形式;产品分配结构及消费结构。社会经济结构还包括农、轻、重的比例结构;社会三大产业中从业人员的比例结构及所创造产值的比例结构;农业生产中的种植结构等等。社会政构就是政治的上层建筑,包括政党组织、国家政权及军队等一系列机构和设施,上层建筑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国家政权的各级组织结构,政府管理运行结构等等。社会意识结构包括指导思想、思维、价值、法权、伦理道德及观念等等。总之,社会转型的客体是社会结构的各个层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人既是社会的主体,推动社会转型;人又是社会的客体,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包含着人自身思维观念的一系列转变。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化和不断完善,必将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解放。

二、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

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过程中不断地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共生的进步状态,它表征着人类群体在处理自身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所达到的觉醒程度和实践水平。通过重点分析社会转型及其结构特征,可以明确社会转型强调的是社会结构的整体转型,而不是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转变。因此,社会转型必然导致社会系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结构的变迁,而这些变迁必然也会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既是社会转型的基本内容又影响社会转型的方向

社会结构包括生态结构,而在生态结构领域,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等实践活动则构成了生态文明。社会转型的实质是社会结构的整体转型,因此生态文明理所当然是社会转型的组成部分。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及其与生态结构的相互关系在前文中己有论述。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组分的性质直接规定或限定着系统功能的类型和范围,没有具备必要特性和素质的组分,就没有所期望的系统功能。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社会转型的一方面、一部分,影响和规定着社会转型的性质和方向。生态文明建设对社会转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转型能否顺利进行,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质的转变进而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条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系统众多关系中的最基本的关系。人类通过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获取生产生活所需的材料。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人们形成了不同的改造自然的实践方式。因此某种程度上,人类社会转型就是人的活动方式或类型的转变。但是,无论人类采取何种实践方式去改造或“征服”自然,他都不能摆脱人类对自然环境依赖性与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在自然面前,人类虽然不是被动的存在物,但是自然的先在性和人对自然的依赖性是永远不可改变的。自然界始终以其必然性的方式支配和控制着人类。而生态文明建设从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出发,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为手段,旨在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

其次,生态文明改变了社会转型的方向。社会转型也就是现代化的实现过程。现代化的完成并不只是一种模式、一条路径、一种价值目标,转型任务也并不是一蹴而成。西方发达国家虽然在20世纪初己完成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转型任务。而西方社会的社会转型是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不仅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工业化、现代化的经验成果,也对其无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无限制的增长追求和西方模式的理性主义原则提出了批判性的质疑,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必然会影响社会转型的价值目标。后发国家在其现代化进程中必定重视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危机的“前车之鉴”,把生态文明与社会转型结合起来,走一种新型的生态现代化的转型路程。对于当前中国来说,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方位和目标必定是实施生态导向的现代化,即使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相“脱钩”,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完成从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双重转型。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社会转型的平稳实现。社会转型期是一个结构分化与重组同时进行的,一个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发展时期。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分化与重组极易导致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和不确定。社会分化与成长,使得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更容易被激活,引发社会矛盾,甚至导致社会动荡。如果转型带来的这些不利的因素和风险,无法得到有效的化解,可能出现的局面是经济社会的倒退,也就是一种倒退型的社会转型。生态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利于社会转型的有序推进。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在反思和批判近代工业文明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思维以及人类中心主义等错误观念的基础上,以正确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为前提,力图改变高消耗、高排放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结构,把人类实践活动对自然的改造控制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引导人们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社会转型期生态文明对于克服社会转型带来的矛盾和冲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粗放式经济增长导致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根治。其次,生态文明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为转型期主客体之间的价值观的冲突,各利益群体之间的不同利益诉求的和解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最后,生态文明所主张的要考虑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甚至尊重和善待自然生命的权力等观念弥补了现代社会政治缺陷、扩展了政治文明的内容。总之,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能够促进社会转型的平稳过渡和良性运行。

(二)社会转型构成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外生变量

首先,社会转型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智慧并不是工业革命以后才有的新事情。其实自从有了人类并以其特有的社会性的实践活动改造、利用生态环境时就产生了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对它的反思。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只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期,生态环境问题空前严重,成为整个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难题,建设生态文明才逐渐提上国家的议事日程的。在资本主义形成过程中,由于内燃机的发明,煤炭、石油的使用,发生了产业革命,环境破坏也就日趋严重。应该说,全球规模的环境破坏从20世纪开始,可以说,20世纪是“全球规模环境破坏的世纪”。因此,是社会转型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其次,社会转型的性质、类型的不同也会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同路径。由于各个国家社会结构、历史传统等的不同,现代化道路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例如,按照导致社会转型因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因素,可以把社会转型分为内源性社会转型和外源性社会转型两种类型。按照社会转型的主导因素是政治、经济、还是文明等,可以把社会转型分为政治主导型、经济主导型、文明主导型社会转型等。而社会转型类型的不同必然要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同特点。西方发达国家的转型基本上是内源性的社会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先进的经验可借鉴,因此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是社会转型导致了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又促使人们反思工业文明,从而建立生态文明,是一种社会转型在前,而生态文明跟随其后的关系。而外源性社会转型国家的特点是,转型的压力和动力主要来自外界因素,自身内部的变革和创新不足以导致自发的转型,因此,外源性转型国家转型顺序一般是文化和政治变革在前,经济、生产力的转型比较滞后。这对外源性转型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造成的影响是,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鲜明的自上而下政治力量推动的特点,这样能够避免早发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付出的生态环境破坏的代价,少走一些弯路。

再次,社会转型决定了转型期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性。纵观世界各国的社会转型,没有两个国家的社会转型是完全相同的,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文化习俗、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和社会制度等的不同,他们所选择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建设方式等都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对于后发外源性社会转型国家来讲,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是其不可绕行的发展目标,因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社会转型的根本基础。社会转型的特殊性决定了此类转型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应关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因此,推动工业化的同时注重节能减排,科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注重空气质量的提高、保证安全饮水及卫生设施的普及与绿色产品市场空间的拓展等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目标。洪大用在分析中国环境问题与社会转型的关系时提出:“实际上,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构成了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特殊背景,并给当代中国环境问题打上了特殊的转型期的烙印……”[3]同样,社会转型也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性,给生态文明建设打上了特殊的转型期的烙印。

最后,社会转型对生态文明构成了双重影响。目前学界有一种一边倒的思想倾向,认为生态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就是席卷全球的工业化浪潮。工业社会是“大量生产一大量消费一大量废弃”。这种生产模式和生活模式使得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史无前例的程度。因此,工业社会是最反自然,与生态文明对立的。但是,我们要注意两种概念的区分,生态文明与生态破坏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生态破坏程度与生态文明程度之间,不存在正反比例关系。并不是说生态环境破坏越低生态文明程度就越高。如果是这样,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干涉和破坏程度最低,那么自然原始社会人的生态文明程度最高了。但事实上是,在原始社会时期生态文明、生态意识只处于萌芽阶段。同样,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时期,虽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严重,但并不能说明生态文明程度是最差。社会转型对生态文明既构成了挑战,也孕育了机遇。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社会转型期的基本文化特征篇5

关键词:非物质社会;可持续性;产品设计;契机

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写到:人类将无生命的和未加工的物质转化成工具,并给予它们以未加工的物质从未有的功能和样式。而这种功能和样式是非物质性的:正是通过物质才创造出这些非物质的东西[1]。而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信息化、数字化成为了时代的标志,非物质社会也随之凸显,人类生活的基础正由物质属性向虚拟属性转变。

1非物质社会

当代著名的未来学家之一尼葛洛庞帝(Negroponte)在他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了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我们的生活曾经是原子的世界,但事实上比特(bit)逐渐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2]。所谓“非物质社会”就是以信息化、数字化为主要特点的服务型的社会。非物质社会主要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并且以知识为中心的社会,相对于物质社会而言,它主要是一个“基于提供服务和非物质产品的社会”[3]。非物质社会中人们的注意力已经由物质的层面向非物质的层面转移,即知识、信息、知识、体验、美感、智慧等因素,随着大众传媒、电子服务技术以及远程通讯技术的普及,非物质性的影响已经波及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

2非物质社会的特征

(1)技术特征。非物质社会的发展本质上是由技术所驱动的,可以说“非物质社会”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而这类技术的主体则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由于计算机芯片技术的发展,很多传统产品被数字化产品所取代。此外,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非物质化的形成,局域网、无线网技术的产生让人们无时无刻不处在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之中,这种物理环境的改变也导致了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变化。(2)文化特征。随着非物质社会的发展,社会组织越来越分散,例如,车友、棋友等社交群体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组织相对分散但交流更加频繁的社交圈。同时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也随之加快,由于网络化进程的加快,“SNS”类型的社交网络越来越多,每个人在网络中都有平等的话语权,这样使得交流更为开放,言论更为自由。再有文化将越来越具有大众化的特质,互联网加速了大众传播的速度,快餐式的消费理念随之孕育而生,进而大众文化与传统的精英文化相交融,二者之间的关系亦越来越模糊。最后交互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非物质社会中人们的交往不需要面对面,科学技术的运用使得人们之间的联系时刻保持通畅。(3)经济特征。非物质社会中经济特征主要表现在虚拟性、体验性以及个性化的趋势。当今网络与商业的结合催生出电子商务行业的蓬勃发展。由于中间环节的减少,买卖双方的摩擦也相对减小,使得交易更为顺畅,“虚拟化、自由化、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成为其特点[4] 。体验性主要是指一种可以让用户体验产品的营销模式,是一种开放式的互动经济形成。而个性化是指由于技术的发展,当今的产品目标用户可以精确到以个人为对象,这样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这也是非物质社会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

3产品的非物质性

产品本身就具有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种属性。由于当今计算机以及芯片技术的飞速发展,产品的体积逐渐减小,同时内在的结构也更为简单。产品的非物质性主要还体现在产品内在的软件功能的多样化,个性化方面。而产品的非物质性最重要的体现则是在产品的服务和信息层面上。这也是未来产品的发展趋势,用户购买的使用价值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来自于产品本身,而是来自于产品后续所提供的服务价值和信息价值。并且产品的服务已经或者将会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形成一个消费者-产品-商家之间的良性循环。

4产品设计可持续性的契机

随着非物质社会的深化,设计必然也带有了非物质特性。产品设计将从有形(tangible)的设计向无形(intangible)的设计转变;从物(material)的设计向非物(immaterial)的设计转变;从产品(product)的设计向服务(service)的设计转变;从实物产品(product)的设计向虚拟产品(less Product)的设计转变[4]。也就是说非物质社会中的设计相对于传统设计将会在多方面产生很大的变化。(1)设计方式改变的契机。传统的产品设计模式大多是,笔、尺、纸、实体模型,并且在设计的推敲和修改过程中较为麻烦,设计与制造之间的兼容也存在着众多不确定性。而随着非物质社会的到来,这种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如不久前刚推出的Catia V6软件,它可以在三维空间中进行手绘操作,并且所绘制的空间线条可以转换为三维的模型的结构线,进而可以迅速生成模型。类似这样的功能,在众多CAID软件中已经越来越普及,这样将会大大提高了产品设计的精度,缩短整个产品开发的周期,扩大设计师能力运用的范围。同时在产品设计的协同模式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于网络技术的普及,设计师的协作范围越来越广,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均可以实现共同工作的目的,进而大大提高了产品设计的工作效率。相对于传统的设计模式,非物质设计方式将大大减少设计成本,降低产品设计过程所带来的资源消耗,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2)设计观念改变的契机。非物质社会使得设计师对于产品设计的策略和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由于非物质的影响,设计的对象已经超越了产品的物质层面,凡是与人有关的都可能需要设计,在这里技术是基础,但不是最本质的东西,只有心理、生理层面所产生的精神性、体验性、审美性的需求才是人们最本质的需求。同时在物质性到非物质性的转变也反映了一种设计价值和社会观念的转变。人――产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设计在这些关系中所起到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3)设计推广模式改变的契机。网络化是非物质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信息时代带来了传播的革命。多渠道、网络化的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广告式的单一传播模式,同时数字媒体技术使得产品的推广更为真实和有效,例如虚拟的展示技术的实现可以让消费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具有个性化的用户定制设计也已成为可能。数字化、网络化的设计推广将更为便捷和广泛,这也大大降低了设计的传播成本以及营销成本,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和资源的消耗。

5结语

非物质社会的发展是科技、文化、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作为科技、文化载体的产品将直接受其影响,非物质性的产品设计强调的是产品的服务系统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这种设计理念将会使人类能够长期地、可持续地发展下去。而作为一种发展战略和交叉性的课题,产品中的非物质性与可持续性还需要更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

参考文献:

[1] 滕守尧.非物质社会设计[M].非物质社会.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30.

[2] 赵江洪.设计艺术的含义[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3]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 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6.

[4] 虞.非物质社会的产品设计语言[D].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作者简介:周飞(1987―),男,江苏南通人,主要研究方向:产品交互设计,用户研究。

社会转型期的基本文化特征篇6

【关键词】公路运输;现代化发展;经济

1.公路运输现代化的含义与特征

我们根据现代化的特征,将公路运输现代化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去概括,即静态和动态条件下公路运输现代化的概念是不同的。在运输需求一定的情况下(静态),从社会资源最佳配置的角度考虑,公路运输现代化是指通达性与运输效率的一种均衡状态。当这两种效用相同时,公路的社会总成本最低,此时的公路里程就是实现了基本现代化的公路规模,这时公路建设的社会资源配置最合理。当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运输需求和公路总里程都随时间而变化时(动态),将公路的人口密度和运输强度先后达到极值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达到满足当时工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要求的状态称为公路运输现代化。

2.公路运输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公路交通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开始于1949年,因为在那之前的相当长一个时期,中国公路对国民经济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表现为数量少、等级差、不完整,国内机动车保有量太少。因此,本文研究的公路运输发展的时间段是从建国以来,直至实现公路运输现代化,分为三个阶段。

2.1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

20世纪50、60年代,根据当时形势需要和条件,公路建设基本是在原大车道、便道上修补改造进行,也有相当部分是人民在进军途中一边行军一边施工的应急公路。之后,根据战备国防需要,依靠国家边防公路建设投资和“民工建勤”等方式,全国公路通车里程增长较快,达到89万km,其中干线公路23.7万km,县乡公路58.6万km,企事业单位专用公路6.6万km。虽然公路等级普遍很低,但与当时国内汽车工业水平相比,特别是与缓慢的经济发展要求相比,总体上尚能适应。

2.2 1978~2020年的转型期

本文将公路运输现代化的转型期定义为:公路运输周转量和运距持续快速增长并最终达到公路运输现代化各个指标的过程。

(1)客运周转量分析。从1978~2007年,中国公路客运周转量从1978年的521.3亿人km,增加到2007年的11506.8亿人km。增长了21.1倍,远高于整个客运业的平均发展速度。现已稳居运输产业客运周转量的老大地位,在整个客运产业中占据半壁江山。

(2)货运周转量分析。公路的货运周转量从1978年的274.1亿吨km,增加到2007年的11354.7亿吨km,增长了40.4倍。虽然远远高于货运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但到2007年,公路货运周转量也就仅占整个行业货运总周转量的11%。

(3)平均运距分析。公路的客运平均运距从1978年的35km,增加到2007年的56km。货运平均运距从1978年的32km,增加到2007年的69km。分别增长了60%和115%。通过以上对公路运输现代化转型期几个重要指标的定量分析,我们将转型期分为三个阶段。

①初长期。这一阶段国民经济恢复较快,对公路运输的需求迅速增长,各种交通紧张问题凸现,交通运输系统内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突出的问题除了公路里程仍然不足以满足国民经济的增长需求之外,公路等级低、效率低下的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所有这些造成了中国公路运输业转型的初长期发展缓慢。

②成长期。由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运输产业的结构调整和竞争加剧,加速了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国家明确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实现了我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③完善期。14490亿人km,公路货运周转量将达到10687亿吨km;到2021年,公路客运的年周转量将达到28313亿人km,公路货运周转量将达到15946亿吨km;这时的客运市场将进一步饱和,增长速度变慢,远景的市场容量已经基本上等于逻辑上界。

2.3本世纪中叶将实现公路运输高度现代化

到2021年,我国的公路客运和货运周转量几乎均达到上界,因此,从2021年到21世纪中叶,我国公路运输现代化水平将缓慢增长,到2050年将与那时的发达国家并驾齐驱。

3.公路发展的规律

3.1发展进程

前面已经将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大致分了三个阶段,也阐述了这三个阶段各自的特征,因此可以刻画出我国公路运输整个发展阶段的曲线。若将公路运输现代化的转型期作更细致的划分,可以看出在公路运输现代化转型阶段,表现出跟整个公路运输发展阶段的自相似性。自相似现象直观的表现为整个时间范围内的结构相似。

3.2发展规律

通过前面对我国的公路发展历史进程和所具备的特有转型期的特征描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公路运输发展规律。第一,公路规模初期的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公路的人口密度的增长速度。第二,公路运输的发展一般总是要经历一个人口的增长速度或客货运强度的增长速度高于路网增长速度的阶段。第三,若公路运输适应经济、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等的发展,基本上就会缓慢增长;若滞后于经济、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等的发展,就会“拖”经济、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等的发展;即公路现代化是没有止境的。

3.3公路发展的各阶段作用

规律一是在公路运输转型阶段的初长期中体现出来的,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路规模增长速度高于当时公路人口密度的增长速度;规律二适用于转型阶段的成长期,这个阶段是公路运输高速发展的阶段;规律三适用于转型的成熟期,因为在这个阶段,我国公路运输网络的规模已达到了一定程度,要继续高速发展公路运输,唯有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规律四则适用于转型的完善期,因为那时影响公路运输发展的已经不是速度、能力、范围等,而是是否符合那时的生活要求,因此要以提供更为舒适、更为方便的交通条件为目标去发展公路运输;规律五则适用于整个公路运输发展阶段,因为此规律可以作为指导公路运输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和发展内容的理论原则。

社会转型期的基本文化特征篇7

关键词:社会变迁;包装风格;包装艺术;设计艺术;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J254.2文献标识码:A

Critique of Packaging Style in Social Transition Context

DAI Xue-hong

(School of Art Education,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Jiangsu 21201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伴随中国社会的深刻变迁,商品包装设计有了显著变化。不同时期的商品包装设计具有深刻的时代印记,研究社会变迁过程中包装设计的风格和基本特征,可以勾画出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对和谐社会的包装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一、不同社会模式下包装设计的特点

包装设计受到社会政治形态、经济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同时也表现出特定社会的艺术特征。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商品包装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社会学者把社会模式分为开放型和封闭型两种类型[1],在此,我们把包装设计分为“封闭型”社会包装设计与“开放型”社会包装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两种社会模式下商品包装设计的不同特点。

1.封闭型社会的包装设计

封闭型社会是相对封闭的、孤立的,很少与外界接触的,几乎不受外来文化影响的社会。其社会结构是封闭的、刚性的、难以渗透和静止的[2]。这样的社会缺乏促进变革的因素,社会发展缓慢,社会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都停留在自我封闭的基础上。封闭型社会的商品包装除了满足功能性方面的要求之外,其他几乎没有,这个时期的包装设计有以下特点:

(1)单一的特性

封闭型社会有限的资源和技术限制了包装设计的发展,商品的包装只是采用袋子和绳子捆扎,几乎无包装设计可言。消费者对商品的包装也没有过多的诉求,他们渴望的是实惠。

(2)时代的特性

封闭型社会的包装设计几乎没有任何外来元素,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也非常稳定,即使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传统风格的设计也不易改变。在封闭型社会中,消费者的思想和意识也是封闭的、孤立的,具有明显的排外性,这样的意识形态,决定了包装设计只能是传统的,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一致的包装设计。各种商品包装的所谓“新颖”,无非是在质量方面作出进一步的改进,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变得雅致和精美。[3]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封闭型社会的包装设计有它自己的独创性,形式简单、反装饰性、强调功能化、系统化和理性化的特点,这种风格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状况。

封闭型社会的包装设计,采用的包装材料主要是天然材料,如随处可见的草编篮、樱桃树叶以及竹叶等,这些材料坚韧,可对包装物品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也尽显当时包装的独特品质。造型上,平衡与和谐的形态结构,是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人们所极力追求的。构图上,利用吉祥图案和色彩作为设计的元素,以醒目的字体作为设计主题,来直接表达商品的特性。

2.开放型社会的包装设计

在开放型社会中,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我国的改革开放使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温饱问题的解决和物质条件的改善,使人们的消费意识、生活需求和审美情趣也随之改变。

我国的改革开放以1992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包装设计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包装设计的发展与社会的开放程度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1)包装设计的转型和调整期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外来文化的进入,中外文化的碰撞,此时的包装设计具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在改革开放初期的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包装设计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从模仿到跟进的转变。包装设计从全面引进、照抄,到模仿、仿造、局部改进。如月饼、喜糖等食品的包装采用跟进式设计,在整体的策略上也采取国外主流设计的方式。

(2)包装设计的全面繁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越来越挑剔,价格、质量、品牌以及设计方式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问题。中国市场的需求结构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包装设计在注重实用化的同时,更强调人性化、情趣化,同时包装的精致化、高档化、品味化也日趋强烈。与此同时,为了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满足社会的需求,包装特别注重多功能性、观赏性、应景性,呈现出多样的风格。

设计师一方面适应追求西式风格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在文化上继承和创新,重新整合后注入新的艺术元素,设计出具有民族精神美感,又具有创新造型和结构的商品包装设计。

二、开放社会模式下包装设计风格改变的原因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对商品包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信息时代技术的改进、视觉文化的转向、消费观念的变化、繁荣的经济发展都促使包装设计向新的方向发展。影响商品包装风格上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视觉消费意识的出现是包装设计发展的原动力

当今的开放社会已步入了消费的社会,消费社会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经济的产物,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超越了传统的消费意识形态。在消费社会中,视觉消费行为的出现是因为这种行为本身所带来的无穷欲望,商品包装的造型、色彩、合成图案及现代先进技术手段正好满足了消费者的部分欲望,也就是满足了消费者的视觉需求。视觉消费是通过视觉展开的种种消费活动,各类商品或服务形象是这一活动的媒介,这些形象借助于各种大众媒介来运作,由此构成了消费者与商品或服务的形象之间复杂的交互关系。而商品的包装形象恰恰体现了这种关系,包装形象推动和促进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消费行为也越来越依附于包装形象。具体来说,为促进包装的视觉消费,包装设计采用多种方法来让消费者接受,满足消费者心理的和精神的需求:

第一,视觉化的商品包装不但展示了商品的功能,也产生了交流的功能。由于包装在被观看的过程中,包装外观便具有认同和体现消费者身份的功能,视觉消费成为消费社会中消费行为的重要层面。所以视觉化的商品包装不但展示了商品的功能,而且也产生了交流意义的功能。

第二,商品的包装不仅包含包装本身所引起的视觉注意,而且还包含了一定意义的生产和交往,消费者就是意义的生产者,包装因而成为一种具有潜在意义的话语结构。所以,视觉消费是对关注包装形象的目光的注释和追踪,是对欲望的生产和满足,无论是实际的满足,还是虚幻的满足。

第三,视觉消费是一种体验性消费,主要是在心理和精神上满足消费者,是通过对包装形象设计的自我形象展示来满足消费者的视觉。

2.技术进步是包装设计发展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社会的发展和消费意识形态的变化使人的视觉不断发展和延伸,可视性要求与视觉欲望不断攀升,这就要求要有新的视觉事物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原有技术的进步和新技术的发展使这种需要的实现成为可能。计算机硬件和扫描仪、打印机等附属设备以及图像处理软件的飞速发展,不但改变了设计方式,使设计方式由原有的手工制作变成现在的电脑绘图,而且设计出来的作品更加丰富多彩,设计速度也大为提高。这些都使设计师不断设计出更加新颖的作品,新的视觉花样层出不穷,同时也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技术的变革导致了虚拟现实的出现,它浮现在物质现实之上,却又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和意识形态。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导致了传统观念的深刻变革,虚拟的现实技术把图像处理得更加真实,这种图像建立了一种“拟文化”,这种“拟文化”就给人们产生一种“虚拟的真实”,有的设计甚至使用图像来代替真实,它使真实的意义流失,造成对真实的颠覆,尤其当视觉图像经过处理加工之后,这种“虚拟”的真实,甚至能使包装的内容物真实地表现出来。

3.文化的视觉转向推动包装设计的发展

当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了视觉文化的时代,电影、广告、摄影、设计、多媒体等互为汇流。“视觉文化”强调图像镶嵌于更为广阔的的文化之中,图像是一种文化形态,可以把文化看作是镶嵌图像效果的一系列有意义的社会实践[4]。在这个充满着新奇变异的图像消费社会里,包装设计中的图像被不同的人为了不同的目的而以各种方式设计,从而影响了包装设计的效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图像作为包装设计的主题和图像的大众化和日常生活化,设计重心开始转移,转移到以视觉性为中心的研究领域。当代社会正处于一个图像生产、流通和消费急剧膨胀的“非常时期”,处于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图像资源富裕乃至“过剩”的时期,我们终日受到视觉图像的“逼迫”。一方面是视觉的需求和视觉欲望不断攀升;另一方面,当代文化越来越高度视觉化和媒体化,为人们的视觉提供了更高质量和更具诱惑力的图像,相应地,人们对视觉外观的眼光也变得越来越挑剔。

视觉文化并不依赖于图像本身,而是依赖于将存在加以图像化或视觉化。视觉元素已成为当代包装设计的核心要素,成为创造、表征和传递意义的重要手段。

文化的视觉转向表现在文字转变图像上。文字曾经是包装设计的主体,在封闭型社会里,文字是包装设计的核心,但在图像的霸权时代,图像占据了首要的位置,因为图像比文字更具诱惑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读图时代”成为了我们“阅读”的主要领域,读图成为了一种时尚。图像凌驾于文字之上,它体现视觉文化时代的特征,从阅读文字的智性快乐转向图像的感性直观,足以说明当今社会和文化的转向。

4.包装形象社会地位的改变

随着设计思维与设计理念的不断改变,商品包装采用“超好”形象来展示。将著名人物、名贵物品等作为设计的内涵,来展示这种商品的社会地位,这是“超好”形象展示的具体体现。一个人拥有一件商品并不只是看重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同时更是对商品交换价值和象征价值的期待。德波说:人们与商品的关系已经从传统的“占有关系”转向“炫耀关系”。其实就是对商品的消费展示向别人炫耀成显示,而这种炫耀性要以商品的外观来展示,所以当今的包装极度注重外观的形象。正如约翰•伯格所说:“艺术是一种富足的象征;它属于优越的生活,是这个世界赋予富人和美人装饰物的一部分。”消费者通过购置具有某种形象的商品,传达了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即夸耀性消费,它是消费社会的一个固定形态,也是许多消费活动中永远不会改变的一个特征。

三、社会变迁过程中包装设计艺术变化的几点思考

开放社会的包装设计艺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商品的销售和消费。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商品包装设计的艺术随之变化,但无论作何变化,商品包装设计的下述基本原则应充分体现:

1.“媚俗”性

现代包装设计依托于大众文化兴起和蔓延,大众文化“已被证明有其自身的特征:标准化、俗套、虚伪,它是一种取媚于消费者的商品”。包装设计也是如此,“它是媚悦消费者,而且是附加在被售商品上的‘另一种商品’,依附在商品内容上的‘形式化的商品’或‘商品的形式化’”[5]。由此可见,包装设计具有“媚俗”的特征。

但这种取媚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不择手段,也不能为了商业利益而机关算尽。

2.“以‘消费者’为本”的原则

设计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应当“以‘消费者’为本”,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洞察消费者的内心世界,从而设计出真正以消费者为主的包装设计。当然要“洞察消费者的内心世界,不能闭门造车,要通过调查获得启发。”[6]

在传统的包装设计理念中,设计首要考虑的是“实用性”和“适应性”的原则,而后再考虑诸如“审美性原则”等等。中国传统社会中,强调人的切身利益和功利需要,这显然是非常合理的。按照墨家的理念:“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7]。这句话说明应先满足实用性后再满足审美性的原则。设计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能被“消费者”所理解和传达,凸显的是消费者的自身。因此,设计不能一味追求审美,忽视商品本身的价值。

3.为“大众消费者服务”的原则

设计要为“大众”设计,不能只为少数人设计。莫里斯曾经说过:“我所能理解的真正艺术就是人在劳动中的愉快的表现。”真正的艺术是为人民所创造又为人民服务的,因此,设计要为人民服务,是设计师履行职业职责的精神动力和设计原则。

包装设计为大多数老百姓设计,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利益,不能一味追求过度审美的原则,满足少数人的利益,从而失去了市场,失去商品本身所要传递的意义。包装设计要为大众服务,这才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才是好的设计。

4.设计应以“实事求是”为原则

所谓“实事求是”,是指从实际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由于文化的视觉转向,包装设计提供给大众的是经过新技术加工的视觉形象,有些视觉图像虽然最初反映商品的基本属性,但也会掩盖和歪曲基本事实,使商品与包装的视觉传递信息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现在许多内容物和包装造型本身存在很大的差异,包装结构、包装视觉等不能恰当的表现内部产品,常常夸大事实,表里不一,这种设计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这与“实事求是”的原则背道而驰。

包装设计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展变化,一方面是技术手段的高科技化与信息传达的高效率化,另一方面则同样面临着视觉传达技术在新的水平上与社会发展的文明法则对立的潜在的危险。这些潜在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产品包装设计技术的滥用,包装产业所带来的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商业宣传技巧的非道德化、商业信息传播的“误导综合症”等等[8]。未来的包装设计如何发展还要看社会向何方向发生变迁,但设计师应该牢记墨子的古训:“利于人为之巧,不利于人为之拙”[9],这也是包装设计发展的永恒主题。(责任编辑:冯健民)

参考文献:

[1]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280.

[2]何光喜、王奋宇.创新型国家的社会结构基础[J].科学进步与对策, 2009,(19): 1-4.

[3]滕守尧.艺术社会学描述[M].南京:南京出版社, 2006.130.

[4]韩丛耀.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

[5]腾守尧、聂振斌.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学与设计[M].南京:南京出版社, 2006.75.

[6]翁向东.本土品牌战略[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31.

[7]胡子宗.墨子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468.

[8]郭廉夫、毛延亨.中国设计理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8.42.

社会转型期的基本文化特征篇8

我们根据现代化的特征,将公路运输现代化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去概括,即静态和动态条件下公路运输现代化的概念是不同的。在运输需求一定的情况下(静态),从社会资源最佳配置的角度考虑,公路运输现代化是指通达性与运输效率的一种均衡状态。当这两种效用相同时,公路的社会总成本最低,此时的公路里程就是实现了基本现代化的公路规模,这时公路建设的社会资源配置最合理。当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运输需求和公路总里程都随时间而变化时(动态),将公路的人口密度和运输强度先后达到极值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达到满足当时工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要求的状态称为公路运输现代化。

2公路运输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公路交通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开始于1949年,因为在那之前的相当长一个时期,中国公路对国民经济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表现为数量少、等级差、不完整,国内机动车保有量太少。因此,本文研究的公路运输发展的时间段是从建国以来,直至实现公路运输现代化,分为三个阶段。

2•1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

20世纪50、60年代,根据当时形势需要和条件,公路建设基本是在原大车道、便道上修补改造进行,也有相当部分是人民在进军途中一边行军一边施工的应急公路。之后,根据战备国防需要,依靠国家边防公路建设投资和“民工建勤”等方式,全国公路通车里程增长较快,达到89万km,其中干线公路23.7万km,县乡公路58.6万km,企事业单位专用公路6.6万km。虽然公路等级普遍很低,但与当时国内汽车工业水平相比,特别是与缓慢的经济发展要求相比,总体上尚能适应。

2•21978~2020年的转型期

本文将公路运输现代化的转型期定义为:公路运输周转量和运距持续快速增长并最终达到公路运输现代化各个指标的过程。(1)客运周转量分析。从1978~2007年,中国公路客运周转量从1978年的521.3亿人km,增加到2007年的11506.8亿人km。增长了21.1倍,远高于整个客运业的平均发展速度。现已稳居运输产业客运周转量的老大地位,在整个客运产业中占据半壁江山。(2)货运周转量分析。公路的货运周转量从1978年的274.1亿吨km,增加到2007年的11354.7亿吨km,增长了40.4倍。虽然远远高于货运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但到2007年,公路货运周转量也就仅占整个行业货运总周转量的11%。(3)平均运距分析。公路的客运平均运距从1978年的35km,增加到2007年的56km。货运平均运距从1978年的32km,增加到2007年的69km。分别增长了60%和115%。通过以上对公路运输现代化转型期几个重要指标的定量分析,我们将转型期分为三个阶段。①初长期。这一阶段国民经济恢复较快,对公路运输的需求迅速增长,各种交通紧张问题凸现,交通运输系统内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突出的问题除了公路里程仍然不足以满足国民经济的增长需求之外,公路等级低、效率低下的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所有这些造成了中国公路运输业转型的初长期发展缓慢。②成长期。由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运输产业的结构调整和竞争加剧,加速了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国家明确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实现了我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③完善期。14490亿人km,公路货运周转量将达到10687亿吨km;到2021年,公路客运的年周转量将达到28313亿人km,公路货运周转量将达到15946亿吨km;这时的客运市场将进一步饱和,增长速度变慢,远景的市场容量已经基本上等于逻辑上界。

2•3本世纪中叶将实现公路运输高度现代化到2021年,我国的公路客运和货运周转量几乎均达到上界,因此,从2021年到21世纪中叶,我国公路运输现代化水平将缓慢增长,到2050年将与那时的发达国家并驾齐驱。

3公路发展的规律

3•1发展进程

前面已经将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大致分了三个阶段,也阐述了这三个阶段各自的特征,因此可以刻画出我国公路运输整个发展阶段的曲线。若将公路运输现代化的转型期作更细致的划分,可以看出在公路运输现代化转型阶段,表现出跟整个公路运输发展阶段的自相似性。自相似现象直观的表现为整个时间范围内的结构相似。

3•2发展规律

通过前面对我国的公路发展历史进程和所具备的特有转型期的特征描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公路运输发展规律。第一,公路规模初期的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公路的人口密度的增长速度。第二,公路运输的发展一般总是要经历一个人口的增长速度或客货运强度的增长速度高于路网增长速度的阶段。第三,若公路运输适应经济、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等的发展,基本上就会缓慢增长;若滞后于经济、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等的发展,就会“拖”经济、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等的发展;即公路现代化是没有止境的。

3•3公路发展的各阶段作用

上一篇: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范文 下一篇:行为科学理论基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