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传球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07 11:37:48

篮球传球教学设计

篮球传球教学设计篇1

一、做好大学篮球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篮球教学具有自己的特点,这项体育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不需要局限在课堂上进行教学。高校的教育和教学与社会密切联系,是贯彻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重要途径。做好大学体育的篮球教学,可以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也是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途径。篮球运动对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集体合作沟通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等,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篮球运动可以帮助学生改善其心理品

质,特别是老师的鼓励,游戏带给他们的兴趣等,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所以,高校体育教学应该把篮球教学作为一个重点内容。

二、高校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充分体现健康教育观念

高校的篮球教学,其内容、方法等方面依然存在着滞后的情况,特别是对学生健康教育观念的培养和形成,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篮球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应该保证学生掌握必要的篮球运动技巧,同时培养学生的终身篮球运动

习惯。但是实践中,教学情况却不容乐观。这主要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关。

(二)教学模式与内容老化

作为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篮球在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

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运动没有在全民中普及开来和我国的体制有关系,篮球重视技术传授,忽视学生中的运动普及;教学注重了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素质的提高;重视比赛,忽视了篮球运动带给人的乐趣和享受。教学模式程序化,呈现出落后的态势。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技术传授保留在基本姿势、控球、运球、传球、投篮的动作分解及综合上。所以缺乏新意的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提高高校篮球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篮球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技术和能力的齐头并进,不能向某一方面倾斜。在教学中,要树立新观念,以健康训练为主,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主,使篮球在全体学生中产生广泛吸引

力,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持运动技能、身体素质、意志品格、综合体育能力提高的教学理念。力争把这些内容全部贯穿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并将技术和技能的教学,与学生的健康运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篮球运动中享受乐趣,从而陶冶情操,提升品位,锻炼意志,强健筋骨。

例如,在篮球投篮教学中,可采用“一分钟跳投”等游戏让学生体会投篮的节奏感,提高投篮命中率。在游戏开始前,教师要告诉学生正确的技术动作并且做示范,在游戏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投篮

的基本动作,在游戏结束后应当对学生进行点评,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那些技术不好的学生继续努力。

(二)利用游戏进行篮球教学

游戏是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喜欢的活动方式,游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篮球运动,更适合以游戏的形式进行。

1.游戏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技术水平设计形式

对于技术标准、活动量等,都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游戏要适合篮球运动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体侧、头上、胯下传球的接力游戏,对于女同学可以采用力量、耐力、竞争能力的培养。比如,投篮的训练,分组进行竞赛,固定距离和固定方式进行投篮竞赛,投中多者为胜。

2.根据篮球课的结构形式安排游戏

一堂体育课,通常都有预备开始、基本动作学习、结束等三步骤。篮球的教学也要和这个步骤吻合。所以,篮球的游戏设置,要结合课堂教学的步骤和环节进行。安排的目的是保持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篮球运动技巧。游戏的设置可以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开始阶段的游戏要注意提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中间部分的游戏设置要注意技能和技巧的学习和掌握;结尾的游戏设置要注意趣味性和娱乐性,使学生感到意犹未尽。

例如,运动的游戏设计:首先设计一人运两球的游戏,看谁能在双手拍球前进中走得更远。这种形式的训练,让学生始终保持了旺盛的兴趣,竞争力的存在,延长了学生学习篮球运动中的有意注意时间。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3.篮球课堂开展针对性对抗游戏

体育游戏的功能特征决定了它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特殊地位。篮球本身就是对抗性体育活动,具有很强的游戏性。因此,根据篮球课的特点设定对抗性篮球体育游戏不但可以使单调、枯燥的技术练习变得生动活泼,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激活学生学习篮球的主动性,促进其篮球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比如,笔者用“两传一抢”游戏来进行篮球传接球教学,目的是训练学生的传球速度,让他们掌握隐蔽传球技术。笔者一般将学生分成三人小组,其中两人面对面相距三四米站立,第三个人在中间准备抢球。游戏一开始,两边的传球者用各种方式互相传球,努力不能让抢球者得逞,而站在中间的抢球者则想尽办法迅速做出反应来抢球,当某一传球方传的球被抢球者抢获,则互相置换游戏角色继续进行。如此设计,将篮球战术融于游戏,避免了单一练习的枯燥性,能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训练,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掌握动作技能,提高课堂效率。

高校的体育教学,特别是篮球教学,一定要把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衡量和评价一节体育课优劣的标准。教师要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深化篮球运动的技能和技巧,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篮球传球教学设计篇2

关 键 词:学校体育;篮球课程;项目课程;高校

中图分类号:G807;G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6-0074-04

篮球运动是集对抗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体育项目,既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国内学者从教学视角对篮球教学改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都没涉及到深层内核改革,因此有必要重新对篮球教学改革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剖析,对篮球教学实践效果进行反思。本研究从知识分类学和项目课程理论的视角,重新审视高校篮球课程改革。

1 我国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1.1 高校篮球教学现状

在课程内容上,当前高校篮球教学形成以技术教学为主的内容体系。高校篮球教学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篮球发展史和裁判规则,实践知识主要包括篮球技术(多以移动、运球、传接球、投篮、运球上篮为主,部分学校还包括持球突破、抢篮板球)、基础配合(掩护)等主要内容,涉及到战术教学内容少;课程内容(教材编写)的组织上,也是按上述内容罗列,长期以来形成以技术教学为主的内容体系。上述教学内容基本与中学教学内容雷同,造成学生对篮球课的兴趣逐渐减少[1]。无论是篮球课程内容,还是学习顺序均以进攻技战术为主,直接导致学生形成重进攻、轻防守的篮球意识,与现代篮球注重攻守平衡训练理念大相径庭,从根本上颠覆了篮球育人和篮球文化传承的课程功能。

在课程实施上,高校篮球教学基本形成传统教学定势,其特征表现为教学顺序上依附于技能为主,教学方法以示范和无目的的教学比赛为主,练习方法以重复训练为主,教学组织上重队形,形成了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篮球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紧紧盯在篮球技术的传授上,以致每一堂课学生们都在简单模仿,这种用技术教技术、为技术教技术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损害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2]。这种重形式、重教法、轻学法、轻能力培养的篮球教学模式,违背了学生主体、情境教学的教学理念;而且在教学设计上,技术与基础配合内容多,战术内容少,技术练习与战术训练没建立任何联系,这种多技能、轻战术、少比赛及活动开展的篮球教学,不利于学生形成整体观的篮球和全局的篮球意识,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评价上,高校篮球教学考核内容主要为投篮和运球上篮,评价内容结构上仅达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五大目标之一的运动技能目标,形成以技能为主导的、“工具理性”式的评价体系,课程评价上的导向性直接导致篮球运动本身的价值及课程目标严重缺失。

从我国高校篮球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学效果差,学生持不满意态度。调查表明:95%的学生喜爱篮球运动,但同时也有85%的学生对篮球课程不屑一顾[3];仅有25%的学生认为篮球教学是提高篮球技术水平的主要途径,75%的学生对学校篮球教学是提高自己篮球技术水平的主要途径持否定态度[4]。

1.2 高校篮球教学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1)以学科体系模式组织课程内容,没体现实践知识体系的特点。

学科体系是按知识的系统逻辑顺序组织教学内容,主要为学科课程开发及静态知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而篮球课程是开放性的、综合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篮球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必须以实践性知识为主组织课程内容和开展教学,更强调学生应用技能的能力。传统理论与实践关系模式表现为实践知识是叠放在理论知识之上,表示理论知识是实践知识的基础,实践只不过是理论演绎的结果,认为只有充分掌握了理论知识才能进行实践,才可能发展实践能力。篮球课程无论从课程内容组织,还是教学的逻辑顺序上无不体现了上述传统观念。这种脱离现代篮球运动实战,按照现行的技术理论体系组织教学的现状,其结果仅仅是使学生学会了篮球运动的某些动作(技能),而没有学会打球,在教学训练中普遍幻想的那种“只要动作做对了就会成功”的因果关系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3]。这种教学内容不切实际,教学效率低下,必须进行结构性的改革。

2)没有理解技能与能力的概念内涵及相互关系。

技能是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技能的本质是程序性知识,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5]。技术是人类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手段、方法和技能的总和,技术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能力是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从心理学来看,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和使活动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6]。按以上定义,通常讲的篮球技术实质是操作技能(动作技能),篮球基础配合则是操作技能的组合,不仅如此,篮球是开放性技能主导项目,完成各类动作技能必须同时有心智的参与,需要操作思维和实践中的直觉思维,因此学生能力的形成不是技能的简单应用,而是技能、心智、情境等综合活动和复杂的转换过程,技能只是能力形成的条件,仅依靠动作技能的重复练习是不能提高能力的,而目前高校篮球教学基本是以动作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学体系,这就是技能主导的教学体系下学生经过一年的篮球课程学习后还是不会打球的根本原因所在,这种复杂结构的转换,必须解构传统篮球课程内容结构或内容组织形式,重构以篮球实战为基础的内容结构。

3)没有深刻领会课程的内涵与精神实质。

从现代课程涵义的演进上看,课程横向上是老师、学生、课程资源与情境组成的生态系统[7],纵向上是从国家、地方到学校、教师、学生的课程,而且现代课程是由静态向动态扩展的。对高校篮球课程而言,必须考虑各自学校的特点和学生需求,需各高校及教师等多元参与,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导下对篮球课程进行二次开发与设计。

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有其学科基础,任何课程开发必须以知识论、学习论和教学论为理论基础,科学组织课程内容。其中知识论用于理解篮球课程内容性质、来源与结构,篮球知识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而且篮球实践活动的实质是程序性知识和默会知识等的有效整合;学习论指学生如何学习的心理过程,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动作技能学习的基础,构建主义心理学强调学生主动性参与和问题解决,情境认知心理学强调实践活动重要性,共同构成学生能力形成的理论依据,成为篮球课程主要的心理学基础,从而技能、认知、情境是篮球课程教学的核心要素;教学论从教师角度研究教学设计,这是传统以教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依据。

课程思维是指课程开发、设计或改革的工作逻辑顺序,课程开发多采用演绎模式,即以泰勒的课程原理为指导,按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和评价的课程思维逻辑路径展开。传统的演绎模式为课程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但从课程改革的实践来看,许多课程改革从怀疑课程内容及内容组织的合理性开始,上述已对篮球课程“技能主导”的内容提出质疑,如要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势必打破传统的篮球课程内容体系或内容组织顺序,转变以能力为本,以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这种以任务式知识结构中任务处于焦点,与任务直接相连接的是实践知识,其次是理论知识,是对实践知识的解释。能力与任务之间的关系上,能力可表述为完成相关任务,任务的结构与组织比任务本身更重要,这样使得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而不是知识的地位结构成了课程知识构造的基本依据,以此理论为基础,可将篮球课程内容与内容的组织作为篮球课程改革的逻辑起点,即采用以篮球战术聚焦篮球技术与基础配合的自上而下的组织篮球教学内容。

2 基于项目课程理论的高校篮球课程设计

2.1 项目课程及其相关概念

项目课程源自17—18世纪课程教学中以实验研究、案例研究、沙盘演习等组织教学。我国学者将项目课程是定义为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7]。基于上述概念,项目课程的实质是以一个或多个项目组织课程内容,是课程内容组织的一种模式,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课程。项目课程起源于职业教育,但已不是职业教育的专利,而成为一种有着深厚理论基础的课程模式。

项目课程中的项目是指具体产品、服务或决策。对于篮球课程内容,项目的确定体现为战术体系的形成。篮球战术是为取得比赛的胜利,队员根据一定的战术指导思想,以篮球技术为基础,在战术意识的支配下,按照一定的阵势,全队有组织、有策略地进行协同配合的方法和原则[8]。按篮球战术的定义,每一种战术形成都可以看做一个产品,如快速进攻体系、防守体系是一个综合性项目,阵地防守、阵地进攻等均可以作为一个项目。

项目、任务与技能间的关系,项目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任务是指工作过程的一个环节,项目是按照工作任务要求进行一系列操作所获得的结果。以人盯人防守这个项目为例,防溜底、防突破、防挡拆和掩护、防内线、防策应和夹击等是任务,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各种操作技能(篮球技术)和瞬时判断、经验、决策等智慧技能。

2.2 篮球课程项目(课程内容的组织)的设计与序化

项目课程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项目的设计与排序是最重要的环节。项目设计主要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这是影响课程目标达成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课程开发最为复杂的问题。篮球课程中项目设计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即依据篮球运动的客观规律,篮球运动是一项以对抗为核心的攻防体系,涉及到攻防体系的任一环节都会影响篮球的制胜规律。2)认知性原则。即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能力的形成机制规律来组织课程内容的项目顺序。3)实战原则。即以篮球比赛实战为依据,注重结合实战的基本技术训练,强调简单、精确、对抗、实用,通过实战来学习篮球,紧密联系比赛实际是符合实战训练的核心[9]。4)适度性原则。篮球课程内容多,因此必须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特别是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依据篮球课程目标、学生的需求与认知规律、知识的性质等选择和组织适量的课程内容。

项目序化是指篮球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或逻辑顺序,包括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高校的篮球课程设计中,比较关注篮球知识与篮球技术等具体知识、技能,认为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能,就具备了能力,不重视让学生以什么结构获得这些知识。在项目课程理论指导下,篮球课程内容必须重视内容的结构设计,使由教学生“知道什么”转向让学生知道“做什么”。依据项目设计的原则,以知识论和学习论为基础,根据篮球的竞技规律和实战特点,重构篮球课程内容(见图1)。

把篮球课程内容划分为阵地进攻、从攻转守、阵地防守和从守转攻等4个项目,任何一个项目既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同时一个项目的结束即是下一项目的开始,在篮球比赛中,任何一个环节做的不好,都可能影响比赛的结果,这4个项目构成了自循环的、封闭式的篮球知识体系。设计项目时,根据实际需要或按实用的思路,可以把综合性或大项目分成子项目,如快速进攻体系可以分解为快攻和抢攻两个子项目,阵地防守也可分为人盯人防守、区域联防、紧逼防守等子项目。按项目课程理论重构的篮球知识体系,既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每一个项目,又有利于从项目顺序结构上重新认识篮球规律,从而形成了篮球运动的过程观、全局观和整体观。

2.3 篮球课程实施

1)按项目结构构建篮球课程结构。

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以来,大部分高校采用选项课的教学模式,高校篮球教学不断探索篮球分层次教学改革,即按学生的技能水平分班组织教学,具体实施上分为两类,即同一学期分为初、中、高3个不同等级的3个层次班级,或是第1学期为初级班,经过考核合格后第2学期到中级班学习的教学模式。事实上,一方面学生的技能水平本身不太好甄别,传统意义上篮球有8大技术之多,而且篮球比赛中5人位置不同,技术要求也不一样,另外分层教学的考核标准设计也是一个难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分层次教学理论上设计非常好,但实际操作非常困难。按分层次教学设计篮球教学实质上还停留在传统的以学科体系组织教学的模式,要真正转向让学生“知道做什么”,可采用项目式篮球课程内容组织篮球课程教学,按上述构建的循环式篮球内容结构,每个项目可以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即每学期安排一个项目内容,如第1学期课程内容安排项目1(阵地进攻),具体内容可选择一个子项目,如1-3-1进攻等;第2学期内容安排项目3(阵地防守),具体内容可选择一个子项目,如2-3区域联防;第3学期到第4学期为综合项目,增加攻守转换项目。

2)学期课程的内容设计。

循环式篮球内容结构课程内容打破了传统按篮球技术、基础配合和战术的顺序组织知识模式,转向围绕项目或任务组织知识和技能,每学期篮球课程都是以一个项目为主要学习内容,按单个项目及其任务的学习需要选择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即按项目-任务-知识与技能的顺序进行项目内容开发。以第1学期学习为例,由于阵地进攻是一个大项目,可选择其中一个子项目的内容进行教学,如1-3-1进攻项目,经分析该项目包括外线与内线(罚球线策应中锋)配合进攻、内线与内线或外线之间的进攻、内线(策应中锋)的进攻、外线队员的进攻等典型的任务,其中内线(策应中锋)进攻任务包括中距离投篮、突破上篮或分球、给内策应中锋和底线两侧外线队员传球等技能,外线队员进攻任务包括传球、溜底、突破和投篮等技能,技术理论知识包括阵地进攻、传球、溜底、突破和投篮等的定义等,还包括进攻队员的移动路线、进攻点及原则与要求等知识。

3)篮球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课程有5个领域目标,篮球课程的学习目标不仅要获得或掌握技术、战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还要达到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目标,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能力形成的实质是知识与任务建立联系,能力的形成机制是通才实践活动的构建[7]。对于篮球运动来说,能力的形成就是建立战术、任务与技能(基础配合)的联系,学生是在完成各类任务的过程来学习篮球技战术知识的,学与做融为一体,在做中学。在学期课程中以战术实践知识为主要内容,单元内容设计上围绕以完成任务需要的典型技能和基础配合为主要内容,在教学组织上,采用分组教学、合作学习的形式,并以比赛为主要教学手段,组织各种课外竞赛活动,把课堂教学与课外俱乐部、社团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课内外一体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丽娟. 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理论的现状与发展[J]. 科技创新导报,2012(7):170.

[2] 潘如福,邓国良. 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32(11):143-144.

[3] 李杰凯. 论篮球教学训练中技术概念界定及其分类的理论误区[J]. 体育科学,2008,28(1):82-88.

[4] 曹竟成. 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改革探析与尝试[J]. 体育与科学,2002,23(5):73-75.

[5] 姚寿广. 示范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 王利明,陈小荣.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技术[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7] 徐国庆. 职业教育课程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 张勇. 现代篮球战术体系的系统研究[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16.

篮球传球教学设计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B-0045-01

一、教学设计

教材:(1)三步上篮。(2)立卧撑。

本课任务:(1)篮球教学:三步上篮。(2)素质练习:立卧撑。(3)提高篮球技术及活动能力,增强力量素质。(4)提倡互帮互学。

场地器材:篮球场1个(4个篮框),篮球15个。

教学过程分为“开始准备部分”“基础部分”“结束部分”,具体设计如下:

(一)开始准备部分

开始准备部分用时5分钟,主要内容包括:(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及任务。(3)组织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包括徒手操及“赛龙舟”游戏。

练习徒手操时,全班成四列体操队形,进行肩绕环运动和腕、踝关节运动。训练要求:(1)精神饱满,各8×2拍。(2)队伍整齐。(3)执行常规(略)。

开展“赛龙舟”游戏:队伍最后的队员持球,运球至队伍最前面背向头顶传球给排在队伍最前面的队员,该队员接球后继续往后传至最后一位队员,依此类推。要求:(1)动作到位,将身体活动开,2次。(2)队伍最前面的队员必须背向头顶传球。队伍整齐、传接稳当、速度快的队伍为优胜队。

(二)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用时30分钟,主要内容包括三步上篮教学和素质练习(立卧撑)。

1.三步上篮教学

要领:面对篮框站立,运球行进靠近篮框4~6米间,左脚向前跨一步―接球―右脚跨一步―左脚向前踏跳腾空―投篮(左脚踏跳,右手投篮为例)。

重点:学会三步上篮的跑篮步子。

难点:把握三步上篮的起步与持球时机。

组织:(图序)

教法:示范、讲解,分解―连贯,巡回辅导。

练习:短距离三步传接球分解动作。(如图二)(1)第一拍:左脚向前一步支撑(同时右手运球一次双手持球),右膝向前提起(提示拍、持球停留2秒。重复做3次)。(2)第二拍:手持球,右脚向前一步。(3)第三拍:左脚向前一步,将球传出,右脚着地。(4)将以上动作连贯。(提示:逐渐增加距离、加快速度,最后一步右脚前摆提膝跳起。)(5)三步上篮投框动作(如图三)。(提示:中途组织学生相互观摩、示范,如图四。)

要求:(1)分解―连贯时,逐次加快步子、速度。(2)注意安全:前方队员持球离去,后续队员方可行进投篮。(3)每组选一名同学进行动作示范。

2.素质练习:立卧撑

要领:(略)

组织:成班体操队形。

教法:示范动作,讲解要求。

要求:(1)身体不适者可免做或少做,每组动作完成后,放松30秒。(2)由慢到快,注意臂缓冲。

(三)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用时5分钟。

组织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1)手臂上下摆动两次8×4拍。(2)左右慢四踢腿8×4拍。(3)“放飞理想”整理运动8×9拍。

组织:成四列体操队形。

要求:(1)自然、放松,与呼吸配合。(2)配乐:萨克斯音乐《望春风》。

放松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小结,并提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三步上篮,学习少年拳第二套)。

二、设计说明

本次课的开始准备部分是以肩、腕、膝关节活动开始引导学生进入课堂,随后组织弘扬民族体育精神的“赛龙舟”游戏。游戏设计以加强学生的运球、传球、接球能力为目的,促使学生活动身体,使其达到良好的运动状态,这对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本节课中,除运球和简单的传球、接球、原地投篮外,其他内容均为教学新内容(游戏、三步上篮、立卧撑、放松操等)。因此,针对每一项教学内容,教师都要进行示范,提出具体的要求。尤其是主要内容三步上篮的教学,除进行讲解、示范、分解―连贯的练习外,还要组织学生互学互练,及时纠正其错误动作,促使其掌握动作要领。

课的结束部分是伴随轻松、悠闲、舒缓的乐曲进行整理活动。在此期间,学生们可放松筋骨、调节呼吸、领略音乐的美妙和展现自己的舞姿。

篮球传球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篮球 模块教学 高中体育 有效性

与传统篮球教学相比,篮球模块选项教学具有更大的优势和良好效果。其是依据新课标要求设置教学目标,以分组教学为活动形式,以让所有学生都能树立篮球学习信心,并通过努力较原有基础有更大进步和提高为教学目的的新型教学模式。其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运动特长,增强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进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结合笔者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以高中篮球模块教学水平(一)为研究对象,以实际教学实验数据为依据,以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篮球模块教学作较为系统地探究,并略抒管见。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论文的调查研究对象为,本校高一级部六个班160名男生。实验时间为一个学期,即2010年9月~2011年6月。

本论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对比、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其一,文献资料法。查询有关模块教学尤其是篮球模块教学的论文和材料,对其进行系统整理,汲取作为本课题观点依托和思路借鉴的内容。其二,问卷调查法。从学生感兴趣的篮球项目、教学组织、学习情况等方面设计问卷。实施篮球模块教学之前,即实施传统篮球教学时,发放问卷(一)160份,回收152份,有效率95.0%。实施篮球模块教学实验结束后发放问卷(二)160份,回收158份,有效率98.8%。其三,对比法。通过问卷调查和篮球四项基本技术的成绩测试,对比实施篮球模块教学前后学生在篮球兴趣与体质方面的区别。

二、数据统计研究

在实施篮球模块教学之前,本人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学生在篮球方面的兴趣、爱好与愿望。接着,对问卷进行统计与分析,制定出篮球模块教学实施方案。实施模块教学即将结束时,又进行了同样的问卷调查。

从表1中可以看出,非常喜欢篮球课的学生只占28%,不喜欢和非常不喜欢篮球课的则占到了46%,接近一半的比例;主动参与篮球活动的学生也仅有38%;大部分学生对篮球模块教学持无所谓的态度。而表2中的数据则显示出,实施篮球实施篮球模块教学之后,非常喜欢篮球课的学生提高到90%,不喜欢和非常不喜欢篮球课的仅有3%;主动打篮球的学生的百分比提高了一倍;学生对篮球模块教学的支持率发生了很大改观,上升到94%,等等。

也就是说,实施篮球模块教学之后的各项数据均远远高于实施传统篮球教学时的数据。亦即,篮球模块教学比传统篮球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

与此同时,在实施篮球模块教学过程中分别对学生的传球技术、运球技术、移动投篮技术以及半场比赛进行了考察,并且将之与实施篮球模块教学之前的成绩进行了对比。如下面表格中所示:

观察表5,可以清晰地看到,实施篮球模块教学能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其一,能极大地提高篮球教学中的优秀率,实施篮球模块教学后的优秀率明显高于传统篮球教学,就是明证。其二,更有助于较为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篮球智商,利于其熟练掌握各项篮球基本技术。以达到良好以上成绩的百分比为参照,其与传统篮球教学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比如。实施篮球模块教学后其良好以上的百分比为34.1%,远远高于传统教学的16.88%。其三,在有效提高优秀率与良好率的同时,更能大幅降低甚至基本杜绝不合格现象。比如,实施篮球模块教学后其的不合格率仅为4.35%,与传统教学的17.5%相比有明显下降。

三、篮球模块教学的几点思考

在高中实施篮球模块教学,已成为当前学校篮球教学改革的一种发展趋势。对各个学校的体育教学来说,都要顺应这一教学改革趋势,但与此同时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实施,切不可盲目照搬。

篮球传球教学设计篇5

摘 要 学校体育课篮球训练是中学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学生篮球水平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学习、借鉴其它教练员先进的训练方法,指出了有效提高训练效果的五点思考:全面系统的规则学习是基本任务,规范高效的基本功训练是重中之重,灵活实效的意识培养是关键之举,良好稳定的心智养成是有效手段,科学合理的训练管理是重要抓手。

关键词 职高学生 篮球业余训练 方法 基本功

随着篮球运动在中国的普及,篮球运动逐步成为青少年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各级各类学校中也逐步建立起校篮球队。篮球的教学、训练和比赛使队员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有效提高他们各感觉器官的功能。它对于中学生的上下肢、骨骼、肌肉的发展,提高内脏器官功能及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的发展均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教学训练中要针对中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培养。本文通过学习、借鉴其它教练员先进的训练方法,并结合自己在教学训练中的经验,对有效提升当前中学生篮球队业余训练效果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球队运动水平。

一、全面系统的规则学习是提高篮球训练效果的首要任务

从现有体育课的篮球教学中可以了解目前中学体育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篮球基本知识以及技战术,如三步上篮、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等,而忽视了篮球规则的重要性。假设一场中学生篮球比赛中,裁判吹了一个犯规,而球员不是很知晓规则,甚至模棱两可,从而有可能导致防守松懈让对方轻易得分。其实真正会打篮球的既懂技战术又了解篮球规则,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全面而深刻理解篮球运动的内涵,打下较扎实的篮球知识。篮球规则的学习可以通过教师的课前讲解和训练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的穿插讲解以及学生在教学。

二、规范高效的基本功训练是提高篮球训练效果的重中之重

篮球技术是篮球战术的基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教练员在进行基本技术训练的过程中,不重视基本技术的训练,对学生技术动作训练要求不够严格等问题,致使学生掌握的基本技术不够全面、准确。规范合理的基本功训练是提高篮球训练效果的重中之重。其任务就是让学生形成正确、合理的技术动作,为其以后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加强运球技术训练

运球技术是篮球运动中主要的基本技术之一,它不但是个人攻击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全队在比赛中发动快攻和调整位置的一种手段,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间配合的重要的桥梁。可以说,一个队的队员如果在比赛中不会带球、控制球,那么这支球队肯定输球,可见运球是篮球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球练习包括体侧运球、行进间高手运球、行进间低手运球、“之”字型以及绕“8”字型运球等经常使用的技术动作。有的人把只能一只手熟练掌握球的队员比喻成“残疾人”,因此,教师在安排训练时要重点抓好队员的左右手运球能力,这样才能在篮球比赛中突破对手。运球训练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四个阶段进行训练,即熟悉球性、原地的各种运球和推拉球、行进间的运球、突破。教师应在每个阶段对队员提出不同的要求,逐步提高队员对球的感知能力,从而提高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

(二)加强传接球的训练

传、接球和运球一样,是篮球竞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它是进攻队员存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基本技术。传、接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进攻战术配合质量。因此,在训练中可以重点要求队员注意球的飞行路线、落点和接球的手法。传球的手法主要有双手和单手胸前传球、单手肩上传球。每节训练课都要进行十五分钟的传、接球练习,主要是行进间的传、接球上篮,还有原地的双人双球练习。传、接球的训练步骤应建立在正确的动作概念上,从原地传、接球开始,再进行移动传、接球的练习。使传球、接球与脚步动作结起来,不断提高对抗强度,提高传、接球的运用能力。

(三)加强投篮技术训练

投篮是比赛中唯一得分的手段,是一切进攻技战术的最终目标,是全部攻守矛盾最集中的焦点。所以,学生们要提高投篮的命中率,就必须掌握正确的投篮动作,投篮技术动作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要提高投篮的命中率,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投篮手法和全身的协调用力。投篮技术有贴身投篮和时空差投篮。贴身投篮的动作方法包括挤投、勾手投篮、侧身投篮、贴靠投篮、挤靠后的侧身投篮和扣篮。时空差的投篮动作方法包括运球急停跳投、后仰投篮、运球后的撤步投篮等十种。投篮的技术方法有中远距离原地定位投篮、移动投篮、配合投篮、对抗投篮、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半场投篮练习等。

(四)加强抢篮板球技术训练

研究表明,抢篮板球的多少对胜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抢篮板球多的球队获胜几率达到86%。当前世界强队都非常重视抢篮板球技术训练,把抢篮板球次数的多少作为评价球队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积极拼抢进攻的篮板球是一种重要的进攻行动,是争夺球权的重要方法。它不仅增加本队进攻次数和补篮机会,而且鼓舞士气、增强信心,对防守队员也具有一定的“杀伤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战术意义。抢篮板球技术训练的相关练习有跳起空中抢球练习、抢篮板球后传活动目标练习、抢篮板球后补篮或二次投篮练习、两人对抗篮板球练习、二对二抢篮板球练习、原地三对三抢攻、守篮板球等练习。抢篮板球的训练要由易到难,学生们先掌握基本的抢篮板球技术,再慢慢地把抢篮板球技术与其他技术结合起来练习。

(五)加强防守技术训练

中学生篮球运动水平较低,在比赛中往往注重进攻,而忽视了防守的重要性。要强调攻击性防守,有效制止对手进攻的威胁。攻击性防守队员必须要有压倒对方的气势,能够主动地去控制对方的进攻。在比赛中个人的防守技术是全队防守的基础,教师必须要求学生们提高个人的进攻和防守能力。防守分为防守无球队员和防守有球队员,防守无球队员是一个连续的移动和争夺球的过程,要具备多种防守移动步法,要求在移动的整个过程中有较低的身体重心。

三、灵活实效的篮球意识培养是提高篮球训练效果的关键之举

良好的个人篮球意识,能为比赛创造和抓住许多投篮机会;能隐蔽、多变、及时、准确地传球,使对方防不胜防;能根据对方的特点及其所处的位置和行动意图,及时作出判断,合理抢占有利位置,限制对方的行动,达到防守的目的等。抓好职高学生篮球意识是提高篮球训练效果的关键之举。

(一)注重提高队员的综合素质

只有随着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队员才能对篮球运动规律的认识比较深刻,对技术战术的理解比较透彻,才能在比赛中正确运用技战术。学生除了进行篮球专项理论知识的学习外,要加强一般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培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必然是德才兼备的,所以在青少年时期,既要加强文化课的学习,又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二)注重在个性训练中培养战术意识

由于篮球比赛十分激烈、瞬息万变,没有扎实的技术规格要求,就不可能打下牢固的技术基础,建立正确的技术定型。然而,每个动作在运用中从结构特点到运用方式上不可能一成不变,同一动作在球场上不同位置,不同时间、不同制约条件下都可能造成动作结构、形态上的变异,实质上就是要求在正确动作“规格”基础上做到更具有实战性、合理性和实效性。欧美国家许多教练员们认为,以技术训练中的要点是既练动作方法又练运用应变意识,这对形成良好篮球意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我们在教学训练中要抓住技术内容进行运用与应变意识的渗透,把学、练与用、变结合,并坚持反复强化,使运动员有正确的反射性行动。并在战术背景下练习各种技术,使队员在技术训练的点点滴滴中,不断进行意识积累和加工提炼,逐渐产生和形成一种正确的“潜意识”,正是这种“潜意识”促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做出许多平时训练中不可想象的高难度技术动作,并打出一些非常巧妙配合。

(三)注重实战能力的培养

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运动员参加实际的比赛,以丰富临场经验,提高合理运用技术战术的能力。除了让学生上场比赛以外,要注意安排学生的场下观摩,场下观摩是提高篮球意识的必要手段。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观摩自己代表队和优秀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分析训练和比赛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战术意识。

(四)注重发挥教练员的主导作用

在实施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注意发挥其主导作用。教练员要把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本质特点、关键环节等各个方面,通过形象的、正确的示范,准确简明的传授给学生,使他们明确在不同情况下不同位置的具体要求;同时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准确地指出并加以解决,通过教练员的主导作用将篮球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每次训练课之中,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战术意识。

四、良好稳定的心智养成是提高篮球训练效果的有效手段

篮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强、竞争激烈的体育运动项目,心理素质的好坏是身体素质、战术意识得以发挥的关键和保证。一支球队、一名队员除技术战术水平过硬外,临场心理素质的好坏往往起关键作用。中学球队学生由于处于青春期,心理素质及情绪控制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加强对心理素质的培养,一方面提高队员的自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加队员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情绪控制能力的培养,注意营造队内良好的心理环境,并通过训练和比赛相结合,学校与家庭相配合等互动的教育培养以利于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同时,在训练中要反复强调“取胜” “你是最棒的”两个概念。使他们树立起“一定要成功”,“一定要取胜”的信心,鼓励队员在队内形成良性的竞争,让队员有紧张感。在每次训练或比赛时,要求队员相互提醒,相互鼓励,但是,千万不能相互指责或谩骂,以免影响士气。同时创造良好的比赛氛围,培养良好比赛心理。

五、科学合理的训练管理是提高篮球训练效果的重要抓手

教练员(教师)是运动训练过程的直接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在训练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是运动员的教育者和指导者。要全面提高篮球训练效果就,就应该重视教练员(教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和设计新颖有趣的训练方法。

训练计划是对训练过程预先做出的总体设计,是运动员(或运动队)由现实状态向目标状态前进的“领航图”,是对运动训练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必要基础。它是运动训练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运动训练过程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之一。训练计划要有预见性,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训练目标,使训练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训练计划分为多年的、全年的、阶段的、周和课的。其中包括全队、小组和个人的计划。教练员在训练工作中,为了更好地体现科学性、系统性、计划性,积累训练工作资料并认真总结经验,并在多年规划的基础上,还要定好年度计划,阶段计划,周计划,并具体安排课时计划,落实到每一节训练课中去。 因此,能够做到科学地制定计划,是教练员理论知识、技战术素养、决策思维和训练工作等素质的综合体现,它是教练员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有不少教练员没有先写计划后训练的习惯,认为队伍缺什么就练会什么,这样更机动,更灵活。这对队伍的长远建设是百害而无益的。中学业余篮球运动队和专业队的分别,要求教练员更加注重训练方法的创新,趣味性。例如在训练中可以设计各种游戏,练习中也可以比赛的形式进行。以提高队员训练的积极性。这样一来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队伍的训练水平较快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继文.浅谈青少年篮球教学训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71-72.

[2] 曾伟.中学篮球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体育师友.2007(3):19-20.

[3] 古先斌.浅谈青少年业余篮球训练[J].山西体育科技.2007(11):48-49.

篮球传球教学设计篇6

三人制篮球起源于美国,俗称“街头篮球”。 三人制篮球运动一直就是大众喜欢的一种运动方式,现代NBA全名星周末还专门安排三对三斗牛赛,其中的艾弗森等著名的球员都有街头篮球史。

随着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三人制篮球作为篮球竞赛的一种形式,受到篮球爱好者的广泛喜爱。目前,社会各界自发组织的三人制篮球赛正在各地蓬勃发展,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千千万万的爱好者,对全面提升我国篮球运动的整体水平和促进我国篮球事业的普及与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本人认为三人制篮球在学校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三人制篮球运动易组队,设施简易(半个篮球场),规则、技战术相对简单,运动强度和运动量适中,加之目前我国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学生的篮球基础落后、篮球爱好者与日俱增、场地供需矛盾突出之现状,三人制篮球以其独有的游戏性、趣味性、短周期性等特点,具有普及性、对抗的激烈性、运动负荷适度性等特点。三人制篮球不仅仅在街头、社区有先天优势,在学校推广、普及更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本校1~6年级60个班全体学生及全体教师

2.2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调查问卷法、资料整理法

3.三人制篮球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的策略

3.1开设三人制篮球校本课程,促进篮球运动校本化

三人制篮球校本教材,整个校本课程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三人制篮球教学内容安排,第二部分是三人制篮球的评价内容和标准,第三部分是三人制篮球的竞赛规则、裁判手势和比赛常见的问题解答。

精心设计三人制篮球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明确教学时数和考核标准,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三人制篮球的技术特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三人制篮球的基本技术和技能。

本次研究重点分为三个学段:第一,一、二年级掌握基本的运球动作:双手交换运球,熟练、协调做出双手胸前传接球、行进间运球、投篮动作,以及简单的运球规则,篮球场地的介绍。第二,三、四年级掌握直线运球、曲线运球、单双手传球、单双手篮下(任何点)投篮、简单的“一过一”战术,三人制篮球(半场)的基本规则及场地介绍、以“一过一”战术为主的三人制球赛,并组织校季专项技能竞赛。第三,五、六年级掌握“二大步上篮”动作、“一过二”战术、三对三比赛(男女)、基本的篮球规则、有战术配合的三人制球赛,并组织校季联赛。

3.2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是三人制篮球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的关键,是引领者,所以提升专业素养是重中之重。每周进行篮球专业知识的培训,从基本动作的传授讲解,到三人制篮球比赛规则,或者研讨三人制篮球开发的实践操作和进展如何。目前,学校体育教学、课余训练、篮球比赛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3.3增添体育设施,满足学生活动需要

我校是一所一校三址的学校,分为三个校区,一、二年级是一校区,三、四年级是二校区,五、六年级是三校区,每学年学校都分配150只篮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分配给大课间活动、日常篮球教学、篮球比赛等活动。另外,学校还添置篮筐、篮架、移动篮筐、篮网等器材,这都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让学生的日常活动有了保障,使三人制篮球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3.4重在普及,贵在坚持

三人制篮球的开发,重在普及学生的篮球水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篮球这一项技能。学生通过六年的三人制篮球的学习,篮球技能必然更上一层,那么就离不开“坚持”。坚持每周一节篮球课,坚持每天的大课间篮球活动,坚持每学期一次的三人制篮球比赛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三人制篮球的普及中提升。

3.5建设学校三人制篮球文化,营造三人制篮球氛围

学校利用宣传栏、专题网站、学校广播站,大力宣传三人制篮球知识,让全校师生全面了解三人制篮球的文化内涵。布置篮球文化角,在墙壁上展出三人制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的图片和文字;同时,张贴校篮球达人照片及校联赛比赛的情况。组织开展三人制篮球主题活动,内容有绘制手抄报、黑板报,或三人制篮球知识竞赛等活动,来营造三人制篮球学习氛围。

4.结果与分析

4.1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

三人制篮球运动集跑、跳、投于一体,在运动中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相互配合的团队精神,是一项有益于青少年学生的体育项目。由于三人制篮球运

具有紧张激烈的对抗性,并伴有一定的生理负荷,这就要求篮球活动的参与者克服内心障碍和外部障碍,以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和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4.2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平时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迅速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通过公开课教学、公开课教学评比评优、课题研讨等活动,在实践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4.3形成了以三人制篮球为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

作为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载体,我校对三人制篮球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目的在于更好地利用本校教育资源,结合本校特点,构建鲜明的学校体育特色,形成特色的体育文化。

我校的体艺“2+1”工程中就是篮球,我们以这为契机,充分挖掘三人制篮球课程,细化三人制篮球教材,深化篮球教学,形成以三人制篮球为特色带动其他体育教学方面的窗口化学校。为了打好小学阶段的篮球训练中学生的基本功,提高训练水平,提高训练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重点研究在篮球训练中方法的探索,以基础动作的教学作为重点,为小学生三人制篮球项目的后继发展提供坚实基础,逐渐形成以三人制篮球为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我校通过3年多的努力,在校园中基本形成“在普及中提高,在提高中成特色”的三人制篮球的特色之路。学校以三人制篮球建设为抓手,推动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整体发展,实现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三人制篮球校本化的不断发展 ,学校体育的生命力不断彰显,师生在浓郁的三人制篮球氛围中感受着篮球文化,使校园三人制篮球文化品位不断提升。

5.2建议

5.2.1加大三人制篮球培训的力度,使每一位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更大的提升

5.2.2注重课程的连续性,制定更为详细的学年计划、单元计划,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三人制篮球的学习,提高体能和技能,感受三人制篮球的魅力

篮球传球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高校;篮球教学;教学质量

前言

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体育教学一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体育成绩的好坏同样是衡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而在体育教学中篮球运动一直常年深受学生喜爱,但是高校的篮球教学质量却始终不尽人意,如何提高高校篮球教学质量也成为了高校教学的重点内容。

一、基于人文关怀的立场创建和谐篮球教学环境

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人文关怀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在教学中将是应尊重学生的特性,对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重视,应采用科学的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在进行高校篮球教学中,人文关怀理念同样适用,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应做好教学设计等工作,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考虑学生主体地位等问题,从而引领学生建立高标准的篮球素养。在篮球教学中应基于人文关怀的理念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教学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在篮球学习中的实际需求进行课堂用具的选购,采取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发扬民主教学的优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收集大家的意见,然后对相关意见进行整合应用,从而为和谐篮球教学氛围的营造奠定基础,使篮球教学的质量得以提升。

二、学校应做好篮球室内外基础设施的建设

篮球室内外基础设施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篮球教学作为高校体育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领导就必须给予其高度的重视,并做好相关基础教学设施的建设与维修工作。具体来说,校方应更具篮球教学以及篮球活动的实际需求完善篮球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维护工作。其次,如果校方的经济条件允许,应安排学校体育部或者其他团体联合举办篮球竞赛,并承接校内外各种规格的篮球体育比赛,通过实际使用发现基础设施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添置、维修,确保篮球基础设施的基础功能得到完善。

三、高校篮球教学的管理及教学交流工作应逐渐强化

为了提高高校篮球教学质量,就必须对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完善。通过对现行篮球教学管理制度及措施的调整以及健全,有助于为教师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标准进行篮球教学的设计与实践管理。通过落实教学责任制度的方式,有助于保证篮球教学预期目标与教学效果的完美实现。通过随机教学检查以及实施教学监控的方式,将有效的提高教学管理的效果。通过对教学管理措施的进一步强化,有助于提升篮球教学的质量,及时的了解学生对篮球知识的了解、运用情况,也能够为教师考核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参照。在教学过程中应完善篮球教学激励制度,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对教师进行适当的奖励与提拔,对教学质量及效果差的教师给予警告或者处罚。在篮球教学中单一的依靠管理是无法提升教学质量的,所以应鼓励教师多与学生开展交流活动,增强彼此之间感情,消除彼此的间隙,从而为教学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条件。

四、完善篮球教学师资队伍培养工作

高校篮球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的引导者,教师自身的篮球技能与教学综合能力影响了篮球教学的最终质量。所以,高校在进行篮球教学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就必须重视高素质篮球教师队伍的打造。高校在高素质篮球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中,首先应吸引招聘外界优秀篮球教学人才,扩充现有师资队伍、提高现行教学水平。其次高校可以立足于目前的发展实际,充分发掘和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对现有的篮球师资力量进行整合,通过教育、培训、交流的方式,如“年轻教师培养工程”“篮球新秀培养计划”“名师培养计划”等诸多方法,去提升他们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教学技能,实现师资建设的优化与升级。通过提高高校篮球师资队伍的综合能力与教学素养依旧无法彻底提升篮球教学质量,高校领导还需要重视对篮球教师教学心态与事业心的调整。为他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教师在篮球教学工作中的责任心,引导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责任,从而为教师提供源源不断的教学动力,使篮球教师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篮球教学工作当中,为高校篮球教学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

五、进一步扩充篮球教学形式

高校在进行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应摒弃传统的、固有的教学思想,应紧随时展潮流,结合社会发展新思想对现行的篮球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思想进行积极的调整。应基于新课标的规范下,采取具有科学性、高效性的篮球教学方法与教学进行篮球课堂及时间教学,从而有效的提高高校篮球的教学效果,如情景式教学、任务驱动是教学、篮球游戏教学、分组教学、开放式教学和“运动处万”教学等,这些多元化的篮球教学万法不仅为篮球拓展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进一步开阔了篮球教师的教育视野。在进行高校篮球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采用内外兼施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教学观念的积极转变,适应社会发展、满足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篮球专业知识的兴趣清、培养学生篮球运动的创新精神。所以为了能够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篮球运动的魅力彻底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教学手段的增加、教学氛围的调整,便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篮球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篮球专业知识及技能的自信心。

六、完善高校篮球教学质量评估过程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篮球教学质量,就必须完善篮球教学质量的评估。具体来说,高校可寻找当地的教育部门等进行联合评估,将学校篮球教学的实际开展状况以及教学工作报告提供给相关单位,共同开展篮球教学质量的客观评估工作,从而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可靠性、有效性。另外,根据评估部门制定的《高校篮球教学质量指标体系》,与评估人员做必要的访谈交流。篮球评估工作完成后,高校应在第一时间在校内对篮球教学质量评估报告进行研讨,针对评估结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做好原因的发现、解决办法的制定,并通过问题解决办法的落实,提高高校的篮球教学的整体质量。

七、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校篮球教学的过程中,篮球教师应顺应时代教育发展需求,积极的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篮球学习氛围,从而提高高校篮球的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磊.我国高校篮球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4年01期.

[2]高学涛.浅析提高高校篮球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J].科技信息,2011年23期.

篮球传球教学设计篇8

关键词:幼儿篮球;拍球;传球

一、关于拍球

班级幼儿在2014年入园,年龄都在3~4岁。刚进来时,他们几乎没有接触过球类游戏,不知道应该怎样拍球。我们给小朋友制定的目标是能连续拍球几十个。是不是我们的目标订的太高了呢?在学期结束的时候有一个同年级组的小班拍球擂台赛,参与比赛的幼儿双手交替拍球最多的人超过了180次,平均在120次以上。可以说我们制定的目标还是偏低的,那么小朋友的拍球能力究竟在哪里?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关于小班拍球情况的统计表,再制定一个更加精确的目标。我们制定这个目标是而为了帮助小朋友更好的掌握排球技巧,让他们更自如地控制住球,享受拍球的乐趣,增加自信心。最终的目标是能让幼儿快乐地玩篮球,享受篮球带给他们的一切。

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哪个班级,学会单手拍球的人数都达到了85%,只有少部分人不会拍球。学会双手交替拍球的人在62.5%~75%不等。所以将学会连续拍球制订成小班幼儿球类活动的目标是符合实际的。根据幼儿实际能力,我们将目标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小班第一学期目标是能连续单手拍球。第二阶段,小班第二学期目标是能连续交替换手拍球。为达到以上的目标,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的教育建议,禁止枯燥的机械训练这一条,总结了以下教学要点。

首先,利用好晨间活动中的集体活动、自由活动时间。一般一周安排一次集体活动,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和示范,其余时间小朋友根据喜好自由练习。根据制订的计划慢慢推进,大部分幼儿都能在小班这个年龄段学会拍球。

其次,教师的示范作用不容忽视。示范体现在两个方面:(1)教师的拍球动作会积极地影响幼儿的动作。(2)教师对篮球的态度和兴趣也会影响幼儿对篮球的态度。如果这个班级的教师能和小朋友一起玩球,一起拍球,那么这个班级的拍球技能肯定是比较好的。

二、关于传接球

《指南》中要求中班小朋友能自抛自接球。这个要求其实是篮球中最基本的传球技能,只不过《指南》的要求是将球自己传给自己。相对拍球而言,传球的困难还是比较大的。因为有两个不可控制的因素:(1)球下落的时候有速度有冲击力,所以不好接。(2)如果扩展到两人之间的传球,需要配合。发展幼儿抛接球的能力是中班幼儿的教学目标,传接球能力具体要发展到哪一步,现在还不清楚。不过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尝试练习的情况,总结了以下三个策略:

1.自抛自接由轻到重

把球抛出去简单,把球接住就有困难了。如果小朋友直接将球往上抛,接起来就有些困难,一不小心还会把自己给砸伤,这样,他们尝试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该怎样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寻找替换物是一个好办法。可以先用塑料球来进行尝试,因为塑料球比较轻,抛上去后下落的冲击力不是很大,幼儿会大胆地接球。他们在尝试几次后,就能成功地接住球,这样会增加内心的成就感,反过来继续促使他们做这样的尝试,变得越抛越有信心。下一步是用纸球替换塑料球,刚换上纸球的时候,可以刚好符合幼儿的抓握习惯,让他们抓起来很舒服。等到他们纸球也抛得很熟练的时候,换更大的纸球,纸球一直可以大到和篮球一样大。最后再换成篮球,小朋友在这个时候抛篮球,就会有信心,抛起来也会得心应手。总结一下自抛自接球:从塑料球到合适的纸球到大的纸球再到篮球。

2.同伴间传球由慢到快、从下到上

给同伴传球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首先,幼儿的力气不够,小班的时候基本不作尝试,距离太近的手递手传球不能作为真正的传球游戏。其次,同伴传球至少要两个人,一个人要传得准,另外一个还要接得好,其中一个小朋友能力不够或者主观上不想玩传球游戏,那么传球游戏就玩不起来。最后,成功的传球经验会激励幼儿继续尝试,同样,失败的传球经验也会影响幼儿传球的兴致。因为幼儿情绪控制较差,不愉快的经验对幼儿产生影响时间比较长。所以传球游戏最好的情况是小朋友越玩越想玩,越传球越准,而不是走向反方向。总结了两个小经验就是先控制速度,刚开始慢一点然后慢慢加快,让幼儿找到传球、接球最舒服的速度。另外传接球的路线:贴着地面地面反弹球空中传球。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传接球失败的机会,让幼儿尽可能获得传接球成功的快乐。

3.几种可行的传球游戏

利用游戏的方法教给幼儿传接球是唯一可行的办法。通常可以组织15到20个幼儿进行集体练习,这些幼儿可根据不同需要分成不同的站位情况玩传接球游戏。

(1)面对面传球

面对面传球队列要求较简单,两排小朋友相对而站,然后我把球传给你,你把球传给我。根据幼儿掌握的情况,适当增大或减小两排人之间的距离,控制好幼儿传接球的难度。这种传接球的方式最重要的是让小朋友爱上传接球,有初步的传接球的感觉。大部分人能出色地完成。

(2)斜角传球、三角传球

斜角传球和面对面传球的区别在于:幼儿站的位置是错位的,从第一个幼儿把球传给斜对面的人之后,那个人将球传给下一个斜对面的好朋友,这样球能流动起来。

三角传球是三名幼儿站成三角形,其中一个人可以向任意的两个方向传球。

这两种传球方法球都动起来了,不向面对面传球那样死板,幼儿比较喜欢尝试,当然这两种传球方式是建立在初步学会传球的基础上。

(3)围圈传球

围圈传球:数名幼儿围成一圈,其中一个人拿到球后将球传给圈上的任何一个小朋友,这个小朋友拿到球后再将球传给圈上任意一个其他的小朋友。这个游戏在进行的时候,传球者最好能大声地叫出接球者的名字,这样的效果更好。

三、关于投篮

人类本能具有投射的欲望,这可能与原始社会的射猎相关,幼儿保留了这种肌体意识。只要和幼儿讲清楚要求,给幼儿创造合适的投篮环境,他们会很积极去尝试投篮,也会乐此不疲一次又一次地去投篮。

投篮需要创设的条件:合适的篮筐高度。

幼儿投篮的篮球架最好是塑料的可升降的。塑料是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在投篮的时候即使撞到篮球架上也不会出现意外。可升降是为了控制投篮的难易程度,小班的时候适当放的低一点,中班、大班逐步增加篮筐的高度。

幼儿学习的投篮方式有单手投篮、双手投篮、两步上篮。

先从双手投篮来说,本来想先教给幼儿,用一个手托住篮球,另外一个手在旁边扶住,然后再把球投出去。但是幼儿很难接受,他们往往会两个手将球托住把球投出去。因为幼儿觉得这种方法命中率最高。后来一些幼儿开始尝试双手将球推出去,这些幼儿的力气都比较大。到中班的下学期,一些幼儿会出现单手投篮的情况,但是命中率较低。

两步上篮教给幼儿的时间点在中班的下学期。幼儿出现最多的错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把球抱起来。其次是动作的连贯性较差,跑了几步自己不清楚。对于他们出现的错误要及时指出,挑选出一些动作做得比较好的小朋友进行示范。到中班学期末,一半的幼儿能学会两步上篮。

四、关于比赛:比赛规则、场地设置、后勤保障

1.比赛规则

幼儿三人制篮球比赛规则:

(1)执行半场三次犯规下场,本场比赛不能再参加比赛;

(2)哪里出界,对方球员就近在哪里发球;

(3)坚决不允许走步及两次运球;

(4)对于故意推人犯规和严重犯规者吹罚技术犯规,严重警告,出现两次要罚下场,对方进行两罚一掷;

(5)半场累计4次,全场累计8次犯规,再犯规进行罚球,罚进得一分。

2.场地设置

场地最好设置在塑胶质地的地面上,长度为12米,宽度为8米。边线用明显的红线标出,中间设置一个圆圈,两边离篮下两米各有一条罚球线。

3.后勤保障:计分员可请边各队的幼儿担任。一名教师担任计时员,上下半场各十分钟,当然时间从中班到大班可适当调整。拉拉队员也需要一名教师进行引导,有节奏的为自己的队伍加油,看到精彩的地方要鼓掌。

我班是在中班下学期开展的篮球比赛,小朋友们全情投入,比赛也非常激烈。幼儿通过比赛也发现自己篮球技术有很多的不足。小朋友的好胜心不容置疑,但有时候也会受到自身能力限制而手足无措。比赛中出现的问题有:(1)运球走步,抱着球走。(2)多次出现抢球犯规。(3)球集中在一个人的手上。(4)传接球的失误率高。对于出现的问题,有些问题幼儿会自己在玩的过程中解决,有一些需要教师指导。原则是:在做的过程中慢慢解决,切忌打消幼儿玩篮球的积极性。

总之,幼儿篮球是完全可行的。在篮球比赛之前要给与幼儿适当的训练,包括:拍球训练、传球训练、投篮训练。训练以各种游戏的方式进行,不能强加于幼儿,不能枯燥的简单练习。幼儿在篮球比赛中获得的快乐远远超过其他活动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上一篇:抽象思维能力训练方法范文 下一篇:宣传文化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