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大局观意识教学范文

时间:2023-11-06 11:32:13

篮球大局观意识教学

篮球大局观意识教学篇1

关键词: 篮球运动 小学生 意识培养

1.前言

世界篮球运动总的发展趋势是技术、战术、身体素质、全面对抗向更高层次发展,十分重视攻与守的平衡;篮球意识更加强调“全面性”;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智能结构、实践经验等因素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我国篮球运动在各大中小学广泛开展,虽说我国篮球成绩已进入奥运会的前八强,但是还是能清楚地发现我国球员与外国球员之间存在的差异,尤其在球性和意识等方面还存着很大差距,而今篮球意识决定着比赛胜负越来越明显,由此可见,衡量一名优秀篮球运动员的标准,不仅要看他是否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他是否具备良好的篮球意识,而篮球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就要求我们从小学生抓起,加强篮球意识方面的训练,来推进我国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

2.现代篮球运动发展趋势

纵览篮球运动的发展历史,篮球运动的普及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与日俱增,并表现出高大队员普及化;技术、技能全面化;队员位置模糊化;攻、守、转换速度快,更加注重进攻节奏防守凶狠;对抗激烈身体接触频繁;防守形式变换多、打法更加灵活;更加注重智慧与技战术身体素质等综合能力的结合,篮球球场越来越“小”、比赛时间越来越短、攻守转换越来越快、攻防队员身体接触越来越多、比分越来越接近、对抗结局不到最后一分钟很难见分晓,这些归根结底源于篮球意识。

2.1高大队员普及化,技术全面化,位置趋向模糊化。

如今一个篮球运动队队员的身高在比赛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队伍身高“高大化”已成为世界强队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世界强队普遍重视队伍的整体身体平均高度的增长,这是篮球运动项目特征决定的,在篮球场地面积、篮筐高度恒定的情况下,高大队员在争抢篮板、封盖时具有高空优势,攻、防面积扩大,在对抗中所起的作用显而易见。传统意义上的位置分工日趋模糊,中锋、前锋、组织后卫、攻击后卫已没有绝对的位置区别,一个队员往往能够胜任多个不同位置的职能,在此基础上更强调身高、力量和灵活性相互统一,技术全面与身高兼备,这不仅是当今高水平男子篮球运动员的显著特征,而且是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2.2攻、守、转换速度快,对抗激烈身体接触频繁。

篮球竞赛规则对进攻有时间限制,一次进攻必须在24s内结束,世界篮球运动强化了“快”的意识,掀起了全面“快”的浪潮,比赛中高速运球、传球变幻莫测,攻守转换速度快,对抗程度激烈,球员发挥稳定,代表着当今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今后的趋势有可能还要将进攻时间限制得更短些,这便给篮球运动提出了更快的要求,从而形成各种快的技、战术方法。篮球比赛是在十分激烈的身体接触和对抗中进行的,运动员的技战术运用是在推、拉、挤、挡甚至在猛烈的冲撞中完成,对抗从跳球的第一秒就开始,你争我夺,寸步不让,每球必争,深刻揭示了对抗的激烈性在篮球运动中的不可避免和客观存在性。

2.3防守形式变换多,打法更加灵活。

由于篮球比赛中防守的攻击性和破坏性日益增强,防守区域的不断扩大,局部区域两三个人的机动进攻正逐渐被世界强队广泛采用,战术的简练性、实效性增强,“人球为主”的攻击性、多变性防守运用更加普遍,贴身防守更加凶狠。随着队员身体素质、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快攻形式的多样,攻守转换意识的增强,进攻战术运用将更加简练、实用,防守动作更加积极、主动和凶狠,防守者往往利用贴身紧逼、积极抢球,以身、心、技等全面的具有强攻击性的防战术主动攻击对手,给对手施以重压,增加了进攻的难度,特别是在限制区内绝不允许队员自由地活动,否则必须发生剧烈的身体接触和猛烈的冲撞,增强了比赛的进攻难度,同时也使比赛更具观赏性。

3.小学生篮球意识培养因素

3.1小学篮球意识培养的机制。

篮球意识要从小学时期抓起,小学时期是少年儿童长身体、长智慧的时期,大脑的发育已在12岁时就接近了成年,他们的好奇心很强,求知欲旺盛,模仿能力也强,接受新事物快,比较易于形成新的条件反射,是学习新事物、培养能力的最佳时期,此时,对他们进行篮球意识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在小学时期,学生只是初步地懂得一点篮球技术,对篮球朦朦胧胧地了解,没有经过系统科学的篮球意识的培养,小学篮球运动员的潜能就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只有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初期,发展心理机能,才能培养出大而不呆、高而不笨、技术好、意识强的优秀运动员,简单地说就是既要学习技术,更要学会灵活运用技术。

3.2主观因素对小学生篮球意识培养的影响。

主观兴趣对学生的活动有导向作用,只有对篮球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不断地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及技战术,并能在学习、训练中克服种种困难,不怕苦,不怕累,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篮球意识的不断完善,兴趣的激发,会使学生拥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从而提高活动的效果。否则,主观兴趣不大,学生就会消极地对待篮球这项的运动,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会影响着篮球意识的提高。

3.3学生个人的身体素质对篮球意识的影响。

身体素质通常包括力量素质、耐力素质、速度、柔韧性和灵敏性等素质。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不要说培养好的篮球意识,连打篮球都会有问题:没有力量素质,就会缺乏对抗性;没有耐力,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比赛;没有速度,就不可以发起快攻。可见,身体素质直接促进或限制意识的培养。

3.4教师、教练执教水平因素。

作为一名篮球教师、教练,在教授小学生篮球运动时除了本身应当具有良好的运动能力外,执教的能力也应具有较高的水平。执教水平高的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现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纠正错误的技战术意识形成,从而提高学生对正确技战术的理解;执教水平低的教师,则不能及时发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一错再错,导致技战术水平难以提高或提高得很慢。

3.5训练环境及训练时间的因素。

训练环境及训练时间这些客观因素虽然不是主要因素,但是它们也会对篮球意识的培养造成一定的影响。好的环境及场地器材,会有利于运动员更好地发挥个人技战术水平,而且有利于在此基础上对场上情况作出更加适宜的反应动作,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篮球意识,反之篮球意识的提高则会减慢。训练时间的安排也要有科学性,小学生运动员不同于专业的职业球员,他们还要学习文化知识,训练时间的安排情况也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情绪,从而影响技战术水平的发挥。

4.小学生篮球意识培养的途径

小学生篮球意识存在于教学训练的各个环节之中,能否在教学训练的每个环节中认真分析和研究,并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抓住这些环节,效果大不一样,在此过程中,方法是最重要的,如果方法得当,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

4.1意识在技术训练中培养。

篮球技术是篮球意识培养的基础,每一个篮球基本技术动作都有一定要领和运用要求,小学生有较强的可塑性,技术动作正确、规范,对今后篮球意识的形成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训练的过程中要注重示范,在每一个动作示范前先讲解正确的方法、要领及要求,并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模仿,这样就容易使学生从小就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定型,从而对篮球意识的形成产生良好的作用。

4.2意识在战术中培养。

在篮球战术训练中培养配合意识。一个好的球队和篮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整体意识,教练员首先要使队员明确为谁打球,为什么打球,球队和自己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应该做一个怎么样的队员。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本队打法特点和阵地配合的战术路线,掌握传切、掩护、策应、突分等基础配合战术手段,在配合的基础上,培养强烈的个人进攻意识,果断、不失时机地捕捉战机实施个人进攻。个人进攻和整体战术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掌握好火候,才能谓之意识强,反之则意识弱。

4.3观察能力的培养。

篮球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对任何一个技术动作的运用和应变,都取决于能否周密地在瞬间作出正确的判断。运动员要具有良好的意识,首先,要培养眼睛余光的观察力,用余光对场上双方的情况进行观察,并用于与同伴之间的沟通,比如在运球中的突破分球,使自己与同伴之间捕捉战机,进行默契交往。

4.4培养良好战斗作风。

培养运动员勇猛顽强和良好的战斗作风,教师在训练时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创造各种复杂条件,培养运动员不灰心、不泄气、不服输并有自控力的心理品质,做到顺境中不松懈,逆境中不气馁,相持中不急躁、不紧张的战斗作风。教师可通过让队员打开局落后球、打领先球、打逆境球、打决胜球等,来培养他们的战术作风和心理状态。

4.5在比赛和观摩中培养篮球意识。

教师在培养篮球意识的过程,要创造条件让运动员参加实际比赛,尤其要多与强队和不同风格的队比赛,同时有机会可以让队员观摩别的队的比赛,分析对方训练和比赛的情况。观摩比赛是培养篮球意识的重要一环,见多识广的运动员,通过大脑积极的思维和分析,可扩大眼界,增加信息的来源,往往一次成功的观摩学习,会使运动员的意识有意想不到的提高。

5.结论

小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绝不仅仅是以上所述的几个方面,篮球意识是衡量一个学生篮球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将篮球意识从小抓起,有计划、有目的、有措施、科学化地融入到训练和比赛中。良好的篮球意识是合理运用技战术的保证,同时还可以弥补基本技术的不足,延长运动寿命,这是篮球运动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篮球运动规律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旭.从NBA季后赛探析当代竞技篮球发展的新趋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9-52.

[2]孙继新.面向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整体实力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2):263-264.

[3]王武年.当全世界高水平男子篮球运动防守战术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1576-1578.

[4]石军红.对题高中学生篮球战术意识的几点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08,(8):64-65.

篮球大局观意识教学篇2

【关键词】高职;篮球;比赛教学法;技能

篮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不仅能提高篮球技能,还能提升身体素质、反应能力等综合素质。对于高职篮球教学来说,存在着复杂性、困难性,因此需要不断分析与探索,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比赛教学正在教学中被实践应用,以期改变篮球教学的困境,提升教学水平,达到教学目的。

一、比赛教学法概述

(一)比赛教学法的内涵及内容

比赛教学法是指在比赛的条件中(与正式比赛相同)进行教学与训练,来提升篮球技能与篮球意识,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由于比赛的高强度性与紧急性,学生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比赛中提升各项技能,并适应比赛环境。比赛教学法在其他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在篮球教学中的尝试,其包含的内容也是多样的,即身体锻炼、技能巩固与提升、篮球意识的培养、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

(二)比赛教学法的特点

首先,通过比赛教学,模拟正式比赛的环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当中,在比赛中提升篮球技能,体会篮球竞赛的乐趣,加强篮球意识,在比赛中提高竞争能力与创新能力。其次,在比赛中,学生既充满激情,又磨练了意志。在比赛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篮球的兴趣。最后,在比赛中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

(三)比赛教学法的重要作用

第一,比赛教学法有助于改变传统篮球教学的枯燥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对于篮球初学者,在熟练掌握篮球技能之前,需要重复千万遍相同的动作,这个过程是枯燥乏味的,因此,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初学者至关重要,通过比赛,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水平与他人的优缺点,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第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感兴趣的前提下,教学才更加有效。研究表明在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下学习效果最好,而比赛教学有助于提高大脑的兴奋度和注意力,使篮球教学更容易达到教学目标,提升篮球技能。此外,比赛就有输有赢,通过输赢的判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荣誉感,提升其好胜心,进而增进了学习兴趣。

二、比赛教学法在高职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职篮球教学中实施比赛教学法,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比赛,例如:技术性比赛(包括运球比赛,传接球比赛,投球比赛)、半场比赛、全场比赛。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状态、兴趣以及教学时间等,合理安排各种形式的比赛。比赛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比赛打到教学目标,包含如下:

(一)在比赛中学习篮球规则

不论是篮球运动员还是篮球观看者,都要首先了解篮球规则,只有在明白篮球规则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进行比赛,以免红牌下场,或是胡乱看热闹。对于篮球初学者来说,在篮球规则的讲解时,其内容是枯燥的,学生没有兴趣接受。但是在比赛中,教师通过学生的动作、行为给予及时的纠正,告诉其正确的规则。由于篮球比赛是有输赢的,而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其荣誉感与好胜心强,若有犯规行为及时告知,并处罚,对于其团队的输赢有影响,那么团队成员为了赢得比赛,就会谨慎行动,避免犯规,进而深刻掌握篮球规则。篮球规则看似不起眼,但是在正式比赛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如果在关键时刻,重要队员因犯规下场,对于整个团队的士气以及成功率都有很大的打击;如果一个队员,其篮球技能高超,但是在没有明确规则的前提下,就有可能被罚下场。单纯的在课堂上讲解,老师不了解其接受水平,学生同样不明确其接受程度,或许明白,但是只有在赛场上,才能真正检验其掌握程度,并在不断的比赛强化中,深刻地灵活应用规则。

(二)在比赛中学习篮球技能

篮球是一项高技能型运动项目,尤其是对于专业篮球运动员来说,需要较高水平的篮球技能,因此,在篮球教学中,学习篮球技能是重要内容。由于篮球的高对抗性,只有在比赛的情况下有利于篮球技能的学习、巩固与提升。在篮球教学中,技能训练包括投球、接球、传球、运球、篮板等,如果单单依靠平时训练锻炼这些技能,不断重复相同的动作,对于学生来说既无趣又枯燥,很难让学生真正掌握技能。针对学生的技能训练,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组织专门的技能性比赛的形式,把学生分为几组,让组员内部相互指导练习,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对于获胜的小组成语给予奖励(物质或精神奖励)。无论是运球比赛、投球比赛,还是接传球比赛,通过小组对抗赛,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积极性,在小组互助与比赛对抗中,学习巩固提升技能。

(三)在比赛中增强篮球意识

篮球是一项复杂的运动项目,不仅需要篮球技能,更需要形成篮球意识,即运动员通过赛场上的局势变化迅速判断出正确的战略战术。篮球运动员学习篮球的目的不只是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为了在赛场上尽情比赛,那么在赛场上就需要篮球意识。现代篮球教学中已经认识到篮球意识的重要性,但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课传授,不能达到篮球意识传递的目的,因此只有在比赛中才能培养篮球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半场赛或全场赛,在比赛场上培养学生的赛场的感知性、预见性、战术正确性,提高篮球意识。在激烈的赛场上,不断提高自身对赛场局势的判断以及正确战略战术的应用,及时改变自己的行动配合整个团队。

(四)在比赛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篮球是一项集体项目,需要绝对的集体精神,坚决杜绝个人主义等不和谐因素。在比赛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了解,增进感情,培养集体协作精神。另一方面,由于篮球比赛的对抗性,有时会出现不和谐的语言攻击或肢体冲突,那么这时,教师应高度重视,教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即使在正式的比赛中输了比赛,也不至于失去人格与精神。

三、比赛教学法在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运用比赛教学法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第一,比赛的进行要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第二,掌握好比赛的时机,对于技能性比赛可以反复出现,对于全场或半场比赛,应该出现在教学后期;第三,比赛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包括场地、器材等。

在高职院校的篮球教学中应用比赛教学法,一方面增进了课堂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篮球技能等综合素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及其他因素,不断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增强比赛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曾建.浅谈比赛教学法在高职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华章.2013,08(9):22-23.

[2] 张成龙.比赛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篮球课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27(1):15-16.

篮球大局观意识教学篇3

摘 要 本文主要以篮球教学的发展规律为本质依据,提出高校公共体育的篮球课应以教学比赛为中心的观点,对当今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从学科发展及学生发展的实际对问题作出科学的分析探究,以期完善篮球基本技术,提升大学生的篮球意识,丰富校园文化,促进高校篮球朝着深层次、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高校公共体育 篮球 教学比赛 教材 教法

一、提出问题

(一)教材

纵观当今高校体育教材的现状,彻底打破了某套某版一统天下的局面,呈现出数量繁多百花争艳的大好局面。但细看各教材中篮球项内容的编写却与中小学校学生所用的教材中的编写思维大致无异,主要体现为内容重复无新意的问题。这完全不符合大学生的现实状况,不能促进大学生去发现、去创造。更不能实现高校篮球项目朝高水平发展的奋斗目标 。

(二)教法

通过对部分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的观摩,发现绝大多数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都是以篮球基本技术的教学及练习为主,且教学方法大多都是按照讲解、示范、练习、纠错等非常传统的步骤来进行。这样的教法是百分之百的合理的,但是,对于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富于拼搏,敢于超越的大学生来讲,这样的内容选择及教法的使用就显得与他们很不匹配,认真敬业的老师无意识中就压抑了学生激情四射的篮球梦想乃至人生理想。

二、分析问题

(一)教材

当今的高校体育教材大多是以各校自选或各任课教师自选为主,有一些高校也针对自身特点编写了校本教材。但就这些教材中篮球内容的编写方面来看,对教学比赛的涉及较少,专门把教学比赛作为章节来编写的更是几乎没有。上大学是我的梦想,打篮球是我的梦想,这曾经是多少年轻的高校学子为之奋斗的目标。大学作为大多数人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实现梦想的关键时期。大学阶段的篮球教材中应该有大量的篇幅来突出教学比赛,因为篮球比赛才是篮球最引人入胜的本质所在。篮球运动起源于游戏,而最终还是以篮球游戏的本质为发展的最高境界。篮球基本技术在中小学的教材中已经写的够全面够优秀了,大学教材中还把重点放在基本技术方面,只能说明编写者对大学生的解读不够全面,对篮球本质的研究不够深入透彻。对抗是篮球游戏的本质,是篮球发展的关键,大学阶段的篮球教学内容如果还不注重对抗及比赛,哪要等到大学毕业才以比赛为重,那不成了学生们的自学自悟了吗?比赛和对抗都省略或抹去了,那么我们的学校体育还叫体育吗?学校教育还有意义吗?所以,高校篮球教材中必须有教学比赛的专门章节,而且应该作为重点章节。其它方面的内容,如基本的技战术,书写的前提就一定是要围绕比赛,为教学比赛服务。在内容的选择及深度方面,可考虑写得既有普遍性,又有让学生去深入思考的欲望和冲动。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去创造去发挥,更好地提升篮球水平,丰富校园篮球文化促进我国篮球事业的蓬勃发展,让体育教材真正成为对学生有用的教材,对学生有用的教材才能体现出编写者的水平,才能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一切生的教育理念,才能体现出编写者为学校、学生、社会作贡献的职业道德修养。。

(二)教法

高校体育教师在篮球科目的教学中,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特点,对教法应该好好反思并确实作出改进。大学生的教学方法与中学生应该有明显的区别,而大多老师恰好是区别不明显。运球、投篮、运球投篮、传接球及传接球投篮等等这些内容,对大学生来讲大多可能还是没有完全掌握,但是这些内容都是在大学阶段以前的体育教学中学过练过的基本技术,在大学阶段,这些内容最好不要作为新内容来进行教学,安排作为复习内容来进行巩固提高是很好的,最好是在以教学比赛的形式中让学生去实践去感悟,去发现自我基本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去找寻自我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教师要鼓励他们在这个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过程中,敢于表露自己的疑点及困惑,敢于与教师及同学进行沟通交流,这样,便可达到通过比赛完善基本技术的目的。反过来,基本技术的完善提高,比赛的水平又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这个技术与比赛相得益彰的循环中,使学生不断磨练意志,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升修养。培养他们的篮球意识及团队意识,完善人格,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奋斗不止。

三、解决问题

(一)教材

教材的编写不一定都是田径、球类、武术、体操、游泳、等等各体育项目的综合,太多、太杂的内容让人看到的是教材的重复和不深入。教材可以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按运动项目来编写,但又要有别于体育类专业学生的教材。公共体育篮球教材的编写应该以教学比赛为重点,编写中应注意教学比赛的宗旨是:“教学比赛一定要体现出服务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及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思路”。如果是综合类的体育教材,假设其中包含篮球项目,也应当坚决贯彻这一思路。因为是课堂教学比赛,所以完全应该有区别于国际篮球规则统领下的篮球比赛。当然,有时也没有必要严格区别。教材中对场地、器材、人数等比赛的组成因素,都要让它们成为在教学比赛中让人发挥灵感作用的重要因素,能够不同程度地激发师生的遐想,能够让师生在教材的引导下,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创造出有大学校园特色的篮球运动,促进中国篮球运动的科学发展。

(二)教法

有了教学观念的转变,有了针对性教材作为方向的指引,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就要看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了,这是展露真工夫的环节。这里就要完全从形式上和层次上展现出大学与中小学的明显区别,要能体现出大学老师的风采以及对大学的理解,能够为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和精神动力。教学比赛的成败关键,那就是更讲究教师的理念和设计,如果教师篮球专业水平低或责任心不强,教学比赛就有可能沦为学生随意组合的自由比赛,这种比赛教师、学生都轻松,但实质毫无价值,是教师无能以及缺乏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教师的工作首先要有统一的计划安排,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所有的教学设计都紧紧围绕“对抗”这一关键词来展开。对抗可以考虑人数相等的攻防,也可以考虑人数不等的攻防,场地范围可大可小,投篮区域可按身高及技术特点区别对待,投篮的得分值也可根据情况来设定,每次课都要有具体可行的对抗内容,同时对应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这样的教学,才是以人为本的大学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挥洒激情,张扬个性。

四、结语

(一)高校篮球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篮球的发展水平。高校为学生篮球水平的提升做好保障、搭建平台,其实质是为国家篮球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二)高校篮球的教材应围绕教学比赛为主要内容展开,与大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相匹配,应有较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站得高,看得远。

(三)高校老师的教法应围绕对抗这一关键词展开,重点激发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唤醒篮球梦、人生梦,为大学生人生梦想的实现提供满满的正能量和大大的推动力。

篮球大局观意识教学篇4

关键词: 中学生 篮球意识 篮球训练

现代篮球运动,除具备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惊人的身体素质,稳定的心理素质,高超的技术和技能外,还必须具备在技、战术中表现出来的篮球意识。世界篮球强国的运动员在身高、速度、技术、战术、身体素质等方面已经比较接近,因而篮球意识的作用和重要性就越来越明显的表现出来。 我国篮球运动员在平均身高和力量方面与世界强队尚存一定差距,而我们要赶上和成为世界强队,必须强化篮球意识,进而充分发挥快速、灵活、准确的优势。篮球意识培养是长期训练、比赛的积累,中学篮球教学训练是培养学生篮球意识重要时期,教师、教练员的教学、训练方法和技巧是其中关键一环。

一、篮球意识的涵义

人的意识是指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篮球作为一个复杂多变的集体性对抗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能够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各项技、战术,这种能力在运动中的体现就是意识,被称为篮球运动的灵魂。篮球意识取决于运动员对篮球规律的理解、掌握程度,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篮球意识和丰富的比赛经验,才能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情况下,通过观察判断,随机应变的支配自己的行动,更好地发挥个人乃至全队的力量。

二、中学篮球教学训练中篮球意识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学篮球教学与训练,只重视技术和身体的训练,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很多体育运动学校不仅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荒废了文化知识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训练中,只注重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正确与否,不关心技术动作本身的特点、作用、运用时机。学生只是机械重复的练习,没有在对抗条件下实战演习;由于在技术教学时没有注意意识的培养,战术教学就特别费劲抓,以及缺乏专门的训练,学生在比赛时,常表现出“措手不及”或“出乎意料”,有的甚至不能完成已经掌握的技术动作。

三、篮球意识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重视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由于受现代科学的日益发展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的影响,体育科学也迅速发展而且正逐步向着综合性发展,所以仅仅靠身体素质和技、战术的训练,显然是跟不上篮球运动发展趋势的。没有知识,就难以论证、思维和创造,而具有广泛知识的人才易于产生独创的意见,更易于理解运动训练的科学原理、篮球发展趋势和比赛的规律。

在技术训练中反复进行篮球意识的熏陶与渗透,篮球意识的培养是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而技术训练是培养篮球意识的的基础。因为技术训练中的每个动作方法都有其特点、应用范围和其独特的战术价值,他们是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中的意识活动的基础和基本条件。

在战术训练中强化篮球意识,篮球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对篮球战术本质和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技术的灵活运用、运动员的合理配备都和战术意识密切相关。首先是个人战术意识的形成,运动员要有熟练全面的技术和观察判断能力,根据对手的情况做出及时正确的措施。这种正确的措施就是运动员战术意识能力的表现,因此合理运用战术意识的能力需要在训练中长期的进行引导教育和熏陶。其次是个体与整体战术融合意识的培养,现代篮球战术的发展,已逐步从整体向局部二三人之间战术配合展开,所以教学训练中应注重二三人之间战术意识的培养。

在比赛中培养和提高,各种比赛和实战才会增加经验的积累,而经验是意识形成和提高的基础,通过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场上观察、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场上意识。

四、小结

本文针对中学篮球训练教学中技术、战术、比赛各个教学阶段出现的意识培养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从理论、技术、战术、比赛等几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希望我们广大教师能够用正确的思想充实自己、指导教学,发扬其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具有正确、良好的篮球意识,并且在整体上有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林江.浅谈篮球运动员的篮球意识及其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5)

[2]孙民治.篮球[M].三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王国亮.篮球运动员如何加强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J].四川体育科学,2004(4).

篮球大局观意识教学篇5

【 关键词 】技术运用 观念 示范 问题

1、多媒体技术的重要作用

篮球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能够灵活地掌握和运用各项技术、战术的要领,同时也需要长期训练和比赛的积累,而教练员训练教学也是直接影响运动员成败的关键一环。因此,我就结合这点浅谈一下多媒体技术在篮球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1提高学生观察、理解和解决能力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分析对比,可以提高学生观察和理解能力。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把各种不同的运动技术,技术难点、重点,常见错误动作制作成课件,在学生上课时让学生观看,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比较,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的观察、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体育教师要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对教育的深刻认识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能否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体育教师的多媒体信息素质,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才能站在时展的前沿,把握时代脉搏,迎接新时代的挑战,真正成为实现现代化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生力军。

2、多媒体技术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

2.1在理论课讲授中的运用

传统的篮球课教学,只是教师单纯的口授或局限于应用传统媒体(如挂图、板书)进行讲授,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授课效果不理想。而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而且能实现大小、远近、快慢、虚实之间的转换,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同时还具多重感官刺激、信息量大、传递方便、使用方便、交互性强等特点,还可以从各个角度、不同侧面、多说角、全方位、动态地表达篮球理论课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例如给学生讲篮球场地的大小及在不同的区域中采用的技术和注意事项时,可将相关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将篮球场地模拟图画出来,并把不同区域标识为不同的颜色。使用鼠标点击某一个区域时,让这个区域能够自动的变大。并会不停的闪烁;在对不同的区域进行介绍时,可把每一个区域都定义成热区,当使用鼠标点击某一个域时,此区域的颜色应能够自动的改变,并在旁边弹出一个文本框,文本框会渐渐的变大,这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文本框中的讲解内容,同时还可以配以解说词,加强学生的印象;对于每一个区域所采用的技战术和注意事项,当用鼠标点击某一个区域时,会反复的播放一段经典的比赛录像,(NBA)并加以解说,使学生充分的了解相关的知识,使他们准确的掌握有关的知识,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学习技术动作效果明显

首先,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较快掌握要学习的技术动作。在篮球技术教学时,运动员在学习运动技术动作的初期主要靠教师的示范与讲解。教师的示范动作只有做得优美、大方、准确、轻松、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才能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身体动作形象。但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由于身体素质等诸多原因有些动作可能自己做不来或掌握的不准确,这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此类问题。在学生上课做动作练习时,把学生做的动作拍摄成录像,通过剪辑将学生。自己完成的技术动作与正确的技术动作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自我评价,从而找出不足。应用多媒体的信息组织方式正符合篮球运动的需要,它可以实现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非线性的信息传输与交流。多媒体不仅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还能帮学生建立思维、改善思维、减少思维过程中的弯路,较快地接近学习目标。

2.3多媒体技术在篮球战术的学习及运用

应用多媒体技术使篮球战术的学习和应用变得极为方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战术的演示,另一个是战术的配合。应用多媒体技术练习战术,可以真正做到“纸上谈兵”,用操作方式练习战术,可以使战术练习达到最大程度的逼真效果。

2.4新技术、新战术的创造

篮球运动的教学与训练中经常要进行新技术、新战术的创造。而多媒体技术是最好的创造工具,改变了用学生、运动员亲身做实验的局限,可以更加方便地用组合、拼接、创意、改造等方式进行创造。由于可以随意改造动作的幅度、方向、速度等,使创新的机会大大增加,并可以在理论上快速地给予新战术、新技术以完整的概念。

3、更新体育教学观念

体育教师不可能像专业教练员一样,只负责一个项目。当篮球队在进行训练时,必定需要指导学生掌握专项的运动动作技术,这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运动员在学习掌握运动技术动作的初期主要靠教师的示范与讲解。教师的示范动作如果做得优美、大方、准确、轻松、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才能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身体动作形象。但是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由于身体素质等诸多的原因,有些动作可能自己也不会,这时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难题。

4、体育教师示范的飞跃

在篮球教学中示范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它是教师演练动作给学生看,使学生对动作产生一种直观的印象,方便学生进行模仿和学习常用的方法。有完整动作示范、局部动作示范、镜面示范、正误对比示范等。由于时空因素等对示范的影响,使示范的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而用多媒体方法改进动作示范,可以使示范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示范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师对示范动作进行控制,如示范的节奏、幅度、局部动作展示、速度等都是可以调控的,对于学生认识动作要点及本质,这是极为有益的。

篮球大局观意识教学篇6

【关键词】 篮球 篮球意识 培养

前 言

篮球运动是一项相当普及的体育运动,大到世界级篮球赛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小到校园的小型对抗赛也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一项运动。篮球比赛的特点是素质、技战术、智慧、心理意志的全面对抗,在消耗之中拼搏取胜,在一定时间条件下双方对抗,相互攻守转化。对一个运动员来说,在比赛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变化往往在瞬间,具有突然性。因此,运动员不但要有全面的技术能力,而且要有应付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在全面观察场上情况的基础上,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通过思维活动及时采取相应的、恰如其分的对策,合理的运用身体、技术和战术配合能力,以便有效的发挥自己的长处,制约对手。可见,对运动员篮球意识的训练、培养和全面衡量就成为运动训练和比赛的核心。

1篮球意识的概念及规律

"意识"是指人的大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管现象。"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从事篮球实践活动中经过大脑积极思维过程而产生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性的特殊机能和能力。它是篮球运动员在长期篮球实践活动的认识过程中提炼积累起来的一种正确心理和生理机能的反射性的总称。它反映在实践比赛中,就是自觉地适应比赛,机智地观察、判断战术的变化,能动的左右战局。如果缺乏"篮球意识"就会表现出生硬、盲目的技术动作,刻板、机械地进行战术配合;狭隘、片面地领会战术和策略,以及在比赛中喜爱单干,不善于合作,缺乏预见性和应变能力。 简而言之,篮球意识是篮球运动员对篮球运动比赛规律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它被认为是篮球运动员最宝贵的"精髓",是比赛指导正确行动的"活的灵魂"。

篮球意识的形成有它一定的规律,需要经过较长时期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并在无数次激烈的比赛中,不断地积累知识和经验而逐步形成的。它随着运动员篮球技能的形成过程而产生,也随着篮球技术、战术的发展过程而提高,并形成自己的特点、规律和构架。可见,实践是"正确篮球意识"的源泉,"正确篮球意识"的形成是从感觉阶段的概念、判断到推理阶段的决断过程。反映到心理学上,就是从感觉到知觉的过程。运动员在比赛中行动正确与否,绝大部分情况下取决于感觉、知觉和思维加工的正确与否。思维的加工认识正确,形成的意识就强,回顾国内外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的那种超群才干,无不充分体现他们具有良好的"正确篮球意识"。

2 在技术训练中渗透篮球意识,培养正确篮球意识

2.1潜移默化与渗透

一名篮球运动员从开始接触篮球活动到结束篮球比赛生涯,都需要教练员不断地采取各种途径进行篮球意识的培养。而这种培养在基础技术训练中就必须重视潜移默化进行意识熏陶,把学、练与用,应变结合起来,运动员在比赛中用"正确篮球意识"作指导,使技术、战术在应用与应变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这里所说的潜移默化,就是要抓住技术内容进行运用与应变意识的渗透,并坚持反复强化,使运动员有正确的反射性行动。这种意识渗透往往是不知不觉,点点滴滴进行意识积累加工提炼,逐渐产生和形成一种正确的"潜意识",正是这种"潜意识"促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做出许多平时训练中不可想象的高难技术动作,打出平时训练中未曾练习的巧妙配合。

2.2培养运动员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培养"正确篮球意识"的门窗,是形成"正确篮球意识"的重要条件。实践证明,篮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对任何一个技术动作的运用与应变,都取决于能否周密的再瞬间内作出正确的观察和判断。为此,在技术训练的初期就必须重视观察习惯、观察能力的培养,特别在两个技术动作以上的组合性技术衔接中,积极正确引导运动员善于观察,对形成"正确篮球意识"并提高在这一意识指导下运用与应变技术、战术的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在观察中,运动员视野范围的大小决定观察效果的优劣,视野宽阔,接受各种方向、角度、距离、速度的各种刺激就愈多,反射速度就会不断加快,"正确意识"形成的范围就愈宽广,球场经验积累就愈丰富。在这里特别强调,提高余光观察能力,提高前后距离的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判断的准确度。

2.3培养运动员的眼、手、脑并用的能力

现代篮球运动要求视野的广度,反应的速度(对方意图的判断,个人技术运用的合理性),战术的运用(个人、集体攻防战术的变化策略和反应)等方面。对每个队员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在训练中眼、手、脑也是分不开的,应从理论上去提高、去认识、去培养、去锻炼,才能具有很强的能力,才能使体力、智力得到发展。具体办法是,使运动员认识到感觉是思维的起点,思维来源于感觉,战术思维是依赖感觉与客观外界的实战比赛产生联系而成形成的,这就需要眼、手、脑并用来完成。

2.4在基础技术训练中培养"正确篮球意识"

基础技术中的每个动作方法都有一定的个性特点,应用范围及规格要求。这些既是形成各个技术动作运用意识的基础,又是取得良好技术效果的保证。由于篮球比赛十分激烈,瞬息万变,没有扎实的技术规格化要求,就不可能打下牢固的技术基础,建立正确的技术定型。然而每个动作在运用中从结构特点到运用方式上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同一动作在球场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不同制约条件下都可能造成动作结构、形态上的变异,这实质上就要求在正确动作规格基础上做到更具有实践性、合理性和时效性。这是形成"正确篮球意识"决不能忽视的环节。另外,同一技术动作在不同条件下存在着差异,这并不意味可以放松基础的共性训练。因为球场上动作的运用是综合而连续性很强的活动,所以教练员在重视个性训练的同时还要重视与个性相关联的共性训练,对丰富运动员篮球专项知识,培养"正确篮球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

2.5在对抗条件下的技术训练中培养"正确篮球意识"

篮球运动员掌握技术动作是由不会到会,由会到比赛中熟练运用并由运用到善于应变,必须遵循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一般训练原则,然而又不能机械地受原则所局限。因为运动员掌握任何一个动作的目的并不是到球场上去作技术模式,而在于真正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攻击能力和应变能力。

因此教练员能否采取有效手段缩短运动员在非对抗条件下练习和正确掌握动作的时间,不仅反映训练水平,而且也是促使运动员在掌握基本动作规格要求下,引导他们时时具有"对抗观念",善于自我设计"对抗因素",创造"对抗条件"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不断通过自我熏陶,在形成独特的技术特点,从而促进"正确篮球意识"的逐步形成。

2.6掌握真假技术动作与"正确篮球意识"的关系

在篮球比赛中我们常常要求运动员在运用技术动作时,根据不同情况做到动作上的真假变化,以求迷惑对手。这种要求实质上是为了培养运动员在激烈的攻守对抗过程中具有"篮球意识"中的"空间差"、"时间差"和"位置差",这能使运动员更好的主动制造攻击机会,提高攻击效果,增强运用与应变技术能力。

3 在战术训练中紧密结合篮球意识训练

3.1掌握战术结构特点及配合规律

篮球比赛中攻守战术都有共同的结构特点和普遍的配合规律及形式。而任何一个具体的配合方法中,都有个性特点和特殊的配合规律。例如阵地进攻:掌握阵地进攻中各种战术配合最基本的共性结构特点;掌握阵地进攻中配合的普遍规律;掌握阵地进攻中基本的配合形式;以上阵地进攻中的战术配合的结构特点,配合规律。基本配合形式不外乎:掩护、策应、传切等基础配合上的各种人员多少、方向、位置、角度、路线以及配合时间、空间上的变化。只有当运动员既掌握战术配合的一般规律,同时又掌握自己队伍具体战术配合的特殊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建立配合的概念,意识才能符合实际而又清晰、牢固,并有助于他们在实践中继续创新上升。

3.2明确战术位置及其职责,掌握战术行动规律

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要求战术配合富于机动性、应变性。随之提出打破战术分位固定化,消除锋,卫界限。这无疑是最理想的,是篮球运动发展中带某种趋势性要求,应力求符合这一要求。然而上述要求与比赛实际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只能做到相对的不固定。消除锋卫界限,主要是在训练中不要把运动员过早地固定得太死,即体现在掌握技术全面些,攻击位置灵活些,活动范围宽广些,以适应临场对手的各种制约手段,因此打破锋卫界限并不是不要一定的位置分工。各种战术结构及位置上的要求不同,加上运动员个人技术、意识、身体等各种因素上的区别,对运动员明确位置分工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形成各种战术位置上专门意识的重要环节。应力求在战术训练中做到全队战术行动有明确统一的要求,提出共同的行动准则;不同位置上的队员有特殊要求和个人战术行动的标准。例如:快攻反击时,全队行动要做到由守转攻队形疏散快,一传快,球推进快;全队行动要有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作风;要掌握节奏,讲究配合,主意应变,提高成功率。如中锋队员不仅要完成防守篮板球的数量任务,而且在抢到篮板球后发动快攻时要限制"意识失误"和"技术失误"的数量;前锋队员从队伍疏散、跑位节奏、路线以及与球的角度,应变行动上明确各种不同要求。这样就促使运动员从战术行动的现象深入到战术配合的实质中去,不断地开动脑筋,能动地结合自己的特点设计完成教练员交给的战术任务和指标要求。使运动员在各自位置上建立起牢固的动作习惯条件反射,形成"正确的篮球意识"。

3.3重视在战术训练中培养视觉的选择性

为了保证运动员在双方战术制约下行动反应的准确性,除在正确意识指导下进行一般视觉分析综合外,还必须培养正确的视觉选择能力,这样才能做出瞬间判断的正确行动。战术配合中的视觉反应,由于对抗条件的不断改变,对运动员视觉选择性的反应力要求更高,它不同于在较正确情况下一般观察后的印象记录,它要求运动员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把视线集中在特别引人注意的位置、区域和人物身上。这是培养运动员战术应变意识的正确基础。所以在战术训练中不仅强调扩大视野,还要善于把场上其他九名队员的配合行动收入自己的视野范围内,从中进行观察选择与分辨,然后对下一步行动做出决策。

3.4在针对性战术训练中培养独立作战的应变力、攻击力

灵活运用与应变篮球技术,战术的能力,是反映运动员是否具备有良好的"篮球意识"的又一标志。培养运动员独立作战能力,其实质就是培养他们"正确篮球意识"的反应力。在通常情况下,技术全面熟练,配合意识良好,必须运用技术、战术的针对性强,应变与攻击力强。所以许多教练员往往根据实战中的典型战例,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运用于平时战术训练中,借以提高他们这种能力。如按照一定的战术布置位置,组成后卫与后卫,后卫与前锋,中锋与前锋,或后卫之间的两三个人的进攻和防守的基础配合,以使运动员在攻守制约下,能动地,针对性运用与应变配合方法,提高独立作战能力。值得指出的是:有些教练总想求得一种培养良好意识的捷径,对那些进攻中两三人掩护、策应、传切、突分、补防、围守等基础配合,不予重视,这是不对的。由于攻守双方战术运用的招数摆脱不掉上述基础配合的内容,所以必须加强基础配合训练。另一种有效地针对性训练是:根据比赛对手的特长、特点,预先制定作战方案,编制训练计划,要求战术配合从全局到局部区域,位置,人员上,都必须具有明确的针对性要求,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4狠抓作风训练是培养正确篮球意识的重要保证

"正确的篮球意识"与良好的比赛作风都是运动员头脑中必备的精神素质,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侧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不仅要面对比分的落后和领先,还要面对比赛中的焦灼纠缠,这就要求运动员除了要有扎实的基本技术和牢记团队战术配合外,还要有优秀的心理素质以及过硬的比赛作风,领先时不骄傲,落后时不气馁,比分胶着时头脑冷静,正确处理突发事件,运用正确的技、战术,赢得比赛。我国篮球运动发展过程中曾提出了"积极主动、勇猛顽强、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十六字方针,它既是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经验总结,又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的发展方向。十六字方针的含义,既反映我国运动员具备的和将要培养的特点,又深刻反映了正确篮球意识、良好作风和精神风貌。

5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要围绕有助于形成"正确篮球意识",掌握技术、战术这一目的,建立特殊的知识结构,以增强运动员的阅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丰富想象力。当前国际篮球劲旅的结构之一,是十分重视运动队伍的文化知识结构,如果仅以身体条件为立足点,而忽视知识基础和接受知识的能力,挑选和组建队伍,或者在整个训练中只重视技术、战术、身体素质的训练,而忽视提高运动员科学文化知识和篮球专项理论知识水平,就跟不上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朱雷亚 论篮球运动"场区意识"与培养篮球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第六期

2杨建昆等 试谈篮球技、战术训练中如何培养篮球意识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5月第22卷第3期

3孙民治 篮球运动高级教程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267

4 赵丽霞 浅析教学课与篮球意识的培养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6月第25卷第2期

篮球大局观意识教学篇7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街头篮球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4.057

Abstract Aft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basketball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and take "Happy Sports" as the goal of training. This paper in basketball cours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take street basketball teaching ideas and methods, enable students in the whole learning process more easy to master the basic skills of basketball, better to culture students "lifelong sports" concept.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street basketball; course teaching

0 引言

街头篮球起源于美国,在第二十一世纪初进入中国体育市场。街头篮球以其花哨的运球、传球和投篮动作,吸引了大多数年轻人不由自主地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正因街头篮球自身主要是以学生的自由发挥、强调自我,极具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为主体,使其主体在整体的篮球运动中具备了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而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往往更加善于去接受外来的一些新鲜事物,这个年龄阶段也喜欢在运动中积极地去表现自己的特点和想法,从而在主观意识上能够快速提高自己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顽强毅力。

1 高职院校篮球课程教学现状

1.1 传统教学方法陈旧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内容在选择上较为保守和传统,其教学方法和手段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主体需求和兴趣,对新课改的教学计划和新《纲要》的指导思想的认识也较为片面。在整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只考虑以篮球运动中的竞技性标准作为教学依托,全然忽视了对学生们在篮球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导致传统的篮球教学内容缺乏一定的普遍性和实用性。目前的篮球教学往往只注重使学生在篮球技术和战术生搬硬套式的灌输,过分强调学生的固态思维和套路的形成,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结构的多样化需求和体验式认同。综上所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将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抑制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学习热情,并改变其在学习过程中以“终身体育”为教学目标的初衷。

1.2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大多数学生早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篮球技术概念,对于篮球基本技能的重复性学习往往会感到没有新的驱动力,显得过于枯燥乏味,对传统的篮球课程学习提不起兴趣,学生往往期待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教学比赛,在实战中体验篮球所带来的乐趣。目前,高职院校传统的篮球教学课程仍然是以模仿模式为主导,教师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多地要求学生的技术动作无比规范,框架式地去学习篮球的竞技战术、动作技术精度等,势必将会导致学生在整体的篮球教学过程中无法充分展示自身的个性、能力、特点,其自身想法受到了诸多限制,不能满足其“终身体育”的需求。兴趣是学生完成篮球课程任务的前提条件,但现阶段传统的篮球教手段使学生的需求与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1.3 整体考评体系不完善

一直以来我国在传统教学思维模式下,其高职院校的篮球教学理念一直受到竞技性体育的深刻影响和约束,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篮球教学考核手段和数据较为偏重于学生的个人竞技指数。传统的篮球课程评和评价体系更局限于设施环境的标准和充分遵守竞赛规则之中,大多数篮球教学考核往往都是普通的竞技性性指标数据的测量,以及相对固态的统计指标来体现学生对篮球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情况。但是,传统的篮球竞技性考核手段及指标所体现出来的考试成绩无法立体、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每位学生所掌握的实际熟练程度和具体情况,一味地通过分项目的测量参赛容易造成“身体素质最终决定体育分数”的现象,迫使许多体质较差的学生,最终选择放弃参与篮球运动的意愿。

2 街头篮球教学的特点

2.1 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街头篮球是在遵循参与者共同意愿和遵守共同自我商议尺度的情况下,彻底打破了传统篮球比赛的规则和场地约束。在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点带面、以面带全地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能够实时地根据自己的特点、能力和想象来进行运球、传球、跑位及投篮等动作,街头篮球元素将能够充分展示学生在运动中的自我意愿。在篮球课程的授课方式上加强教学手段的随意性和开放性,在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学氛围中促使学生自发地提高其身体素质和对篮球运动的理解。

2.2 满足学生的需求性

街头篮球实际上是以休闲娱乐为主体的一项体育运动,学生通过自主理解和认知,通过夸张花哨的运球、突破、传接、跑位、投篮来激发其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个人技能和团队合作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自我喜好,进行分组实战演练,这种手段既弥补了高职院校篮球教学在纯理论和竞技性指标和参数作为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主体的不足,又弱化了纯竞争战术训练的概念,提高学生的自我需求和自主运动的积极性。

2.3 促进学生的参与性

高职院校传统的篮球课程考核和认定形式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位学生对其具体的掌握状况,往往容易造成“身体素质最终决定考核分数”的现象。在整体考核过程中,许多体质素质条件比较差的学生在面对课程考核时会持续产生恐惧和厌烦的情绪,容易选择出现放弃篮球运动的意愿。在整体考核形式和组成部分中,摄入部分街头篮球的内容,将使学生对篮球的参与形态、身体素质和运动功能带来更多的自由选择,能够大力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街头篮球在高职院校篮球课程教学中开展的措施

3.1 革新教学方法,分层实施教学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篮球课程仍然以传统的“模仿”教学模式为主体,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将在教师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但学生往往一味地以模仿为学习目标,将难以主动、积极地自主进行课程的学习,缺乏互动性的教学氛围,局限了学生的自我思考,导致学生不能得到全面、深刻地认识到篮球运动的优势。同时,由于部分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机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掌握的篮球运动基础水平也会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遂高职院校的篮球整体教学形式要根据科学的教育原则和动态思维方式作为指导思想,建立客观、全面、完整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框架。

通过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过程中摄入街头篮球的手段和内容,将使学生在整体的篮球课程学习过程中,真正地从自我出发,能够根据不同的自我需求,针对学生的篮球技能掌握程度进行分层教学,并结合篮球技战术特点和实时效果进行分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篮球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在传统的篮球教学过程中,适度摄入街头篮球的教学手段并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下进行全程观测和引导,使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来掌握其篮球技术,并将其所需求的篮球运动战术理念有机地融合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

3.2 拓宽组织形式,改变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的篮球课程教学方法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时机、目标范围、课时分配和场地规模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和布局。高职院校传统的篮球课程教学,对学生在篮球课程学习过程中,其对学生在持球、运球、传球、投篮等基本动作是否规范,跑位、战术分配是否按照教大纲要求过于侧重,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篮球运动本身自由和随机性的运动特点,这势必会导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只注重规范的动作,却忽略了学生自发的灵活运用这些技术动作,其所传递的信息量无法满足学生的自我需求,从而整体教学最终无法达到课程的目标性和实效性;高职院校传统的篮球课程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篮球动作的精髓,无法充分合理地运用技战术动作。因此,如何合理选择适应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快速提高学生的技能和战术水平,是我们在整体教学改革中所要面临的挑战。

目前,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过于依赖通过大量的重复性、机械性和定点式的练习来规范学生的动作,又寄希望学生在整体的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这势必需要我们在篮球课程环节上进行切合时宜的调整。以学生的自我需求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为辅助的教学原则来安排技战术练习和教学。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过程中摄入街头篮球的手段和内容,通过学习夸张的运球,花哨的突破,灵活的跑位、巧妙的投篮等练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3 建全考核评价内容与制度

课程考核方法及评价方式是对学生掌握某种课程知识及能力的一种认定手段,高职院校传统的篮球课程考核和评价,往往只注重学生跑步、跳跃、投掷等环节的竞技性指数,通过精度、高度、时间等一些简单和刚性的指数来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这种考核评价方法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约束了学生的自我全面发展。

改革现阶段传统的篮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首先就要改革篮球教学的考核认定体系和机制,在考核和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竞技性数据指标的最终评价,还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特别是对学生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和综合战术、灵活运用和考勤等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进一步量化评价指标。正确运用“一体化”教学及考核方式,将对学生有着非常深远的促进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凯飞.街头篮球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1(7).

[2] 胡安义.对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现状的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3] 吴建春.论街头篮球的特征与价值[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3).

[4] 尹青山.浅析街头篮球文化在我国的流行与延伸[J].辽宁体育科技,2004(5).

[5] 李定.我国街头篮球运动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6).

[6] 孟凡钧.高校体育教学中对“街头篮球”的引入[J].内江科技,2011(3).

篮球大局观意识教学篇8

Abstract Aft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basketball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and take "Happy Sports" as the goal of training. This paper in basketball cours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take street basketball teaching ideas and methods, enable students in the whole learning process more easy to master the basic skills of basketball, better to culture students "lifelong sports" concept.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street basketball; course teaching

0 引言

街头篮球起源于美国,在第二十一世纪初进入中国体育市场。街头篮球以其花哨的运球、传球和投篮动作,吸引了大多数年轻人不由自主地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正因街头篮球自身主要是以学生的自由发挥、强调自我,极具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为主体,使其主体在整体的篮球运动中具备了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而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往往更加善于去接受外来的一些新鲜事物,这个年龄阶段也喜欢在运动中积极地去表现自己的特点和想法,从而在主观意识上能够快速提高自己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顽强毅力。

1 高职院校篮球课程教学现状

1.1 传统教学方法陈旧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内容在选择上较为保守和传统,其教学方法和手段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主体需求和兴趣,对新课改的教学计划和新《纲要》的指导思想的认识也较为片面。在整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只考虑以篮球运动中的竞技性标准作为教学依托,全然忽视了对学生们在篮球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导致传统的篮球教学内容缺乏一定的普遍性和实用性。目前的篮球教学往往只注重使学生在篮球技术和战术生搬硬套式的灌输,过分强调学生的固态思维和套路的形成,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结构的多样化需求和体验式认同。综上所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将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抑制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学习热情,并改变其在学习过程中以“终身体育”为教学目标的初衷。

1.2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大多数学生早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篮球技术概念,对于篮球基本技能的重复性学习往往会感到没有新的驱动力,显得过于枯燥乏味,对传统的篮球课程学习提不起兴趣,学生往往期待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教学比赛,在实战中体验篮球所带来的乐趣。目前,高职院校传统的篮球教学课程仍然是以模仿模式为主导,教师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多地要求学生的技术动作无比规范,框架式地去学习篮球的竞技战术、动作技术精度等,势必将会导致学生在整体的篮球教学过程中无法充分展示自身的个性、能力、特点,其自身想法受到了诸多限制,不能满足其“终身体育”的需求。兴趣是学生完成篮球课程任务的前提条件,但现阶段传统的篮球教手段使学生的需求与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1.3 整体考评体系不完善

一直以来我国在传统教学思维模式下,其高职院校的篮球教学理念一直受到竞技性体育的深刻影响和约束,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篮球教学考核手段和数据较为偏重于学生的个人竞技指数。传统的篮球课程评和评价体系更局限于设施环境的标准和充分遵守竞赛规则之中,大多数篮球教学考核往往都是普通的竞技性性指标数据的测量,以及相对固态的统计指标来体现学生对篮球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情况。但是,传统的篮球竞技性考核手段及指标所体现出来的考试成绩无法立体、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每位学生所掌握的实际熟练程度和具体情况,一味地通过分项目的测量参赛容易造成“身体素质最终决定体育分数”的现象,迫使许多体质较差的学生,最终选择放弃参与篮球运动的意愿。

2 街头篮球教学的特点

2.1 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街头篮球是在遵循参与者共同意愿和遵守共同自我商议尺度的情况下,彻底打破了传统篮球比赛的规则和场地约束。在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点带面、以面带全地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能够实时地根据自己的特点、能力和想象来进行运球、传球、跑位及投篮等动作,街头篮球元素将能够充分展示学生在运动中的自我意愿。在篮球课程的授课方式上加强教学手段的随意性和开放性,在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学氛围中促使学生自发地提高其身体素质和对篮球运动的理解。

2.2 满足学生的需求性

街头篮球实际上是以休闲娱乐为主体的一项体育运动,学生通过自主理解和认知,通过夸张花哨的运球、突破、传接、跑位、投篮来激发其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个人技能和团队合作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自我喜好,进行分组实战演练,这种手段既弥补了高职院校篮球教学在纯理论和竞技性指标和参数作为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主体的不足,又弱化了纯竞争战术训练的概念,提高学生的自我需求和自主运动的积极性。

2.3 促进学生的参与性

高职院校传统的篮球课程考核和认定形式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位学生对其具体的掌握状况,往往容易造成“身体素质最终决定考核分数”的现象。在整体考核过程中,许多体质素质条件比较差的学生在面对课程考核时会持续产生恐惧和厌烦的情绪,容易选择出现放弃篮球运动的意愿。在整体考核形式和组成部分中,摄入部分街头篮球的内容,将使学生对篮球的参与形态、身体素质和运动功能带来更多的自由选择,能够大力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街头篮球在高职院校篮球课程教学中开展的措施

3.1 革新教学方法,分层实施教学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篮球课程仍然以传统的“模仿”教学模式为主体,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将在教师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但学生往往一味地以模仿为学习目标,将难以主动、积极地自主进行课程的学习,缺乏互动性的教学氛围,局限了学生的自我思考,导致学生不能得到全面、深刻地认识到篮球运动的优势。同时,由于部分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机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掌握的篮球运动基础水平也会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遂高职院校的篮球整体教学形式要根据科学的教育原则和动态思维方式作为指导思想,建立客观、全面、完整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框架。

通过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过程中摄入街头篮球的手段和内容,将使学生在整体的篮球课程学习过程中,真正地从自我出发,能够根据不同的自我需求,针对学生的篮球技能掌握程度进行分层教学,并结合篮球技战术特点和实时效果进行分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篮球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在传统的篮球教学过程中,适度摄入街头篮球的教学手段并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下进行全程观测和引导,使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来掌握其篮球技术,并将其所需求的篮球运动战术理念有机地融合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

3.2 拓宽组织形式,改变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的篮球课程教学方法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时机、目标范围、课时分配和场地规模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和布局。高职院校传统的篮球课程教学,对学生在篮球课程学习过程中,其对学生在持球、运球、传球、投篮等基本动作是否规范,跑位、战术分配是否按照教大纲要求过于侧重,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篮球运动本身自由和随机性的运动特点,这势必会导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只注重规范的动作,却忽略了学生自发的灵活运用这些技术动作,其所传递的信息量无法满足学生的自我需求,从而整体教学最终无法达到课程的目标性和实效性;高职院校传统的篮球课程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篮球动作的精髓,无法充分合理地运用技战术动作。因此,如何合理选择适应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快速提高学生的技能和战术水平,是我们在整体教学改革中所要面临的挑战。

目前,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过于依赖通过大量的重复性、机械性和定点式的练习来规范学生的动作,又寄希望学生在整体的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这势必需要我们在篮球课程环节上进行切合时宜的调整。以学生的自我需求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为辅助的教学原则来安排技战术练习和教学。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过程中摄入街头篮球的手段和内容,通过学习夸张的运球,花哨的突破,灵活的跑位、巧妙的投篮等练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3 建全考核评价内容与制度

课程考核方法及评价方式是对学生掌握某种课程知识及能力的一种认定手段,高职院校传统的篮球课程考核和评价,往往只注重学生跑步、跳跃、投掷等环节的竞技性指数,通过精度、高度、时间等一些简单和刚性的指数来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这种考核评价方法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约束了学生的自我全面发展。

上一篇:高中语文学习指导方法范文 下一篇:校园危化品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