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分析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2:01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篇1

[关键词] 日化企业;财务风险;意见和建议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1. 024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1- 0046- 02

0 引 言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伴随着风险一同出现的,企业需要同时考虑到收益性、经济性和风险性,那么在企业盈利的同时,对于企业各个方面风险的管理也必然会的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财务风险的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

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尽量降低可能发生的损失,从而做到最大限度地规避损失,获得收益。所以,研究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学者开始进行风险方面的研究,研究的方面主要在财务风险的定义、特征、衡量方法和管理上。目前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但大多是理论性的研究,对于制度改善、财务预警体系也有了一些措施。但具体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还不成熟,我们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以做到将财务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国外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大概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在之后的二三十年间已经将这种理念推广开来。到现在,西方国家已经有了系统的理论,并且建立了相关的职能。与国内的研究不同,国外的研究侧重的是风险发生后应对和摆脱风险的策略,至于财务风险的成因、发展过程则缺少理性分析和实证研究。

2 行业宏观环境风险分析

从产业特点来看,日化产业有着自身的特点:①生活必需品 ,可以预见的长期没有替代产品的威胁;②市场广泛、规模大;③发展时期长、技术成熟、进入门槛低等。这些特点影响到企业运行发展的各个过程。

现在我们以驱动产业竞争的五种力量来分析产业结构。这五种力量分别是: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替代威胁、行业内现有的企业竞争程度、供应者和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利润是对投资者的一个直接信号,也是吸引潜在进入者的主要原因。潜在进入者主要在两个方面减少现有者的利润:第一,从现有者的市场份额中瓜分一部分利润;第二,进入者加剧了现有的竞争,激发企业加速竞争,降低市场价格,对于日化行业来说,潜在进入者需要有大量的设备和技术投入,资金的需求量过大。并且日化行业的大牌风向已经形成,进入壁垒高。

由于日化行业的生产和使用有很长的历史,行业的发展也已经进入了成熟期,是消费者认可的产品。并且牙膏、洗面奶、化妆品等众多产品依赖于社会文化,被替代的可能性很小,被细分具体化的产品会很多。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直接替代品,简介的替代品发展也很缓慢,所以替代品的威胁很小。

产业内现有的竞争通常是通过价格竞争、广告战、产品引进和增加服务等方式表现出来。行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往往都是很激烈的。由于行业内企业众多、产品差异化小等原因,行业目前的竞争较为激烈。

功能与成本,这是客户讨价还价时的两个重要方面。对于购买者来说,希望买到的产品物美价廉。由于产品差异小、替换成本高等原因,行业内的企业目前处于劣势。

随着行业内兼并重组的加剧和国家政策的不断刺激,日化企业如果想获得较大的竞争力,一方面可以扩大市场范围,另一方面进入上下游,减少成本带来的劣势。目前中国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下:主张向个性化消费转变;从外资主导向中外合资转变;城乡并重发展;现代立体渠道发展;向全球定位转变。转型的中国日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3 日化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的意见和建议

鉴于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与突发性,以及内外部因素对财务风险的综合影响,在企业财务活动中,财务人员应当同时做好对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的应对。

优化资本结构。在企业的资本决策中科学的安排负债比率,最大限度地利用财务杠杆效应是筹资管理的重要问题。最大限度的使用财务杠杆作用,可以降低资本成本,获得杠杆收益,利用货币的时间价值创造企业财富,发挥资本结构的优势。

拓宽融资渠道。我国政府鼓励日化企业发展,大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因而必须要依赖资金支持。在筹集大量资金的目标下,融资方式的选择就十分重要。由于行业资金需求量大,企业应扩宽融资渠道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筹资,扩大资金来源,减少单一来源所带来的风险。根据项目不同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尽力减少融资带来的财务风险。

大胆使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风险。以规避风险为目的,以期货、期权等互换风险的工具应运而生。金融工具本身就具有规避风险的能力,利用外汇、利率、股票期权合约等方式回避市场风险,实现资产保值。但是这些工具有具有自身的弊端,因此企业应谨慎使用。

提高风险管理意识。财务人员应该提高对风险的警惕意识的同时,要注意建立财务预警体系,通过短期预警和长期预警结合的方式,尽量减少财务风险造成的损失和危害。

对于一些由于企业自身因素造成的内部风险,应该建立长效的监督机制,并促进财务流程的科学化规范化,例如资金流动的规范与监督,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等。另外,在财务活动当中,应尽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因为这些信息对于企业的决策、资金安全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于新花.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 [J]. 会计之友,2009(2):23-24.

[2]韩姗姗.浅析中国日化行业的现状[J].法治与社会,2009(20):240-241.

[3]施华玉.对我国日化产业国际发展之路的研究[J].中国商贸,2015(2):127-129.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篇2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北京 102488)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日益认识到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衡量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并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财务风险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本文通过阐述财务风险分析相关概念以及论述对其在企业中应用使大家对财务风险分析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http://

关键词 :财务报表分析 偿债能力 财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6-0170-02

企业的偿债能力问题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内容,是财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有无偿债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关键。下面我们通过对八一钢铁公司的应用举例具体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资金保障程度。我们在此处选用流动比率作为评价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

流动比率=

2013年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621,521.00/1,589,860.00=0.3909

通常认为,流动比率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短期债权人的安全度也越高。但是流动比率多少才合理,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行业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历史比较和类似企业比较来评价[1]。

(一)流动比率的趋势分析

下面是八一钢铁公司连续五年的资料,对流动比率进行趋势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该公司五年内流动比率呈波浪状起伏,在2011年达到最高值,后三年持续降低,而且这种降低的速度逐渐加快,在2013年达到最低值,说明八一钢铁的短期偿债能力在逐年下降。

(二)流动比率的同业分析

全国钢铁企业有很多,而上海宝钢作为钢铁行业的标杆企业最适合与其相比,下面以上海宝钢连续五年的资料为例,对该企业的流动比率进行同业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该企业连续五年流动比率均低于上海宝钢,说明八一钢铁的短期偿债能力处于较低水平。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现金保障程度。我们将选用资产负债率、产权比例、利息保障倍数对八一的长期偿债能力做出评价。

2013年八一钢铁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83.9784%

产权比例=(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00%=515.0923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120.2013

通常,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例越大说明企业偿债能力小,面临的财务风险大。利息保障倍数越大,说明该企业不能偿还债权人债务的可能性越小。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是40%-60%,不过这不是一个绝对数,不同的行业负债率的合理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我们也通过趋势和同业的比较来评价八一的长期偿债能力。

(一)趋势分析

下面是对八一连续五年内三个指标的趋势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八一连续五年内三个指标均呈波动状,2010年和2011年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达到五年内较好,利息保障倍数也在这两年最大,说明在2010年和2011年八一长期偿债能力强,面临财务风险小。而八一在2013年三个指标均达到五年最不良水平,原因是2013年八一钢铁负债大幅提高,其中流动负债从928877增加到1589860,增加了近70%,使得八一负债总体水平大幅提高。2013年八一的长期偿债能力不容乐观,八一的管理人员应快速找到原因调整战略,否则未来发展前景堪忧。

(二)同业分析

我们依旧选择上海宝钢作为八一钢铁公司同业比较的对象:

从上表可以看出,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反映的长期负债能力八一钢铁均差于上海宝钢,在八一钢铁2013年达到五年最低时上海宝钢并未如此,说明八一钢铁的这种情况是企业内部存在问题而非整个行业实际情况所致。八一应认识到这一点,并及时做出调整。另外,上海宝钢的利息保障倍数五年内波动较大,在2013年甚至达到负数,而八一钢铁五年内利息保障倍数虽然低但较上海宝钢整体来说稳定。

三、偿债能力分析的意义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有助于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企业投资者通过判断其自身所能承担的风险与可获得的财务杠杆利益,来进行投资决策。一个投资者决定是否向某企业投资时,不仅仅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还要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投资者不光关注其投入的资产能否增值,更关注其投入的资产能否保全。因此,投资者对企业偿债能力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助于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2]。

2、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有助于债权人进行正确的借贷决策。企业的偿债能力是债权人最为关心的,偿债能力对债券人的利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企业的偿债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债权人的信贷资金和利息能否收回。所以,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对债权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有利于企业经营者进行正确的经营决策。对企业经营者来说,企业保持一定的偿债能力非常重要。偿债能力不足,企业日常现金支付困难,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经营者要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必须保证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畅通和顺利进行,而企业各环节的畅通关键在于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速度。

4、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有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的强弱是反映企业财务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企业的偿债能力状况是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综合反映,通过对偿债能力的分析,可以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这对于正确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说明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原因,找出企业经营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找出正确的解决措施,都是十分有益的。

http://

参考文献:

[1] 财务报表分析 程 隆 云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2] 财务报表分析 袁淳 张新玲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篇3

关键词:财务风险 财务分析 防范 预测 控制

一、当前我国企业普遍采用的财务分析方法

(一)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顾名思义,就是将一组或一组以上可进行对比的数据或指标,两两对比、分析、考察,从而判断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与当前企业的财务风险。通常企业在进行对比分析时,多是将本期数与计划数、本期数与上期数、企业数据与行业数据、本部门实际数与其他部门实际数等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

(二)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是指将某一项财务指标看做一个整体,以其某个组成部分的数据作为分子,除以该项整体财务指标,以计算其结构比率。通过对结构比率的分析,不仅能够了解各个因素的比重和结构,还能对各个因素的结构和成分进行合理性评价,并且找出各个因素的变化规律。

(三)因素分析法

某一个数据指标的影响因素可能有多个,因素分析法就是将某一个数据指标分解成多个具体的因素。之后按照某一顺序从某个因素开始,作为替换变量逐一替换。在替换的过程中,当其他因素不为替换变量时,均看作为确定因素。通过因素分析,可以测算出某个数据指标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各个因素对指标变动的影响程度。

(四)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在参照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将表中相关财务数据的两期或多期连续的数据比率或指标以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的形式进行对比分析,以获得其增减变动的数额、方向、幅度等信息,以揭示企业的现金流变化情况和运营情况,是一种趋势变化分析方法。

二、我国企业财务风险来源与类型

(一)偿债风险

偿债风险基本是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一项财务风险。偿债风险的来源有两个方面,详见表1。

(二)收益变动风险

由于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变化,竞争也逐日加剧。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企业在运营中会面临收益变动风险。企业为了降低资金成本,往往采用负债融资模式。同时还能依靠财务杠杆放大企业收益。但是同时,却也使企业的风险被放大。

(三)现金风险

企业现金持有量的不足容易给企业带来现金风险。倘若企业现金持有量过少,那么企业的正常支出将不能被保证,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生存维系,还会对企业信誉带来一定影响。然而,倘若企业的现金持有量过多,企业的机会成本会被增加,企业的利润率将会受损。因此,企业现金持有量过多或过低都会引起现金风险。

(四)应收账款风险

应收账款,是企业应收而未收的款项。通常是由于回收时间的不确定性或者回收金额的不确定性所引起。详见表2。

三、合理利用财务分析预防财务风险

(一)将财务分析提高到战略高度,结合企业战略防范财务风险

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不能单纯的为了财务分析而分析,应在分析之前明确企业战略,从战略的高度进行财务分析,有所侧重。具体而言,企业通常有两种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战略的选择不同,财务分析指标的侧重也将不同。倘若企业选择成本领先战略,那么其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会发现企业的毛利率较低,同时周转率则较高。企业可在成本领先的战略之下,薄利多销。同样,倘若企业选择差异化战略,那么其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会发现企业毛利率较高,周转率较低,主要是因为企业采取了差异化的战略,注重产品特色,价格制定较高。因此,企业所选择的战略不同,财务分析结果有很大差异,对此企业应有所侧重,有所针对的防范财务风险。

(二)充分利用企业财务报表数据进行财务分析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1、资产分析

一般而言,在企业资产中,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比重通常较大。因此,加强对二者的财务分析较为重要。倘若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率”较低,那么可能表明企业的销售渠道位于下流,企业应以打通销售渠道作为其当务之急。同时还能间接减少其销售费用。此外,倘若企业“固定资产比例”过高,企业应围绕资产分布和利用情况,防止资产闲置和产能过剩。

2、损益分析

企业的收入通常是销售收入。其他收入虽然也是收入的构成,但是比例一般较小。因此,企业在进行收入分析时,主要可以对产品销售收入以及与其相关的产品单价和销售数量展开分析。其中,销售数量的分析,可以以产品类别、地区等进行划分,分别予以分析。同理,企业的成本构成主要是营业成本,以及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在对成本进行分析时,企业可以按照产品类别、销售区域、部门进行分析,从而有效控制成本,防范财务风险。

(三)严格进行成本控制分析

成本控制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一项重点。企业唯有控制好成本,才能真正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分析中,始终要围绕企业的整体控制目标,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成本的升降原因进行分析与揭示,及时查明成本的影响因素。

其次,要明确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和能够引起财务风险的潜在成本风险控制点,分重点的制定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和操作规范。就方法而言,可以参考《管理会计》知识,利用“本、量、利”的分析模型,对变动成本、盈亏平衡点、边际贡献等进行分析和测算,做好全成本核算管理,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将财务风险防范于未然。

(四)利用 SWOT 模型进行分析

企业的财务数据通常是对企业过去的信息进行反映。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是为了未来持续经营。“SWOT”模型能够在依据企业现实的基础上,遵照企业决策的同时,防范财务风险,有助于企业未来持续经营。在 SWOT 模型中,S,即为strength,表示企业的优势;W,即为weight,表示企业的劣势;O,即为optunity,表示市场中的机遇;T,即为Threats,表示来自于市场中的威胁。通过利用SWOT模型进行财务分析,能够获知和明确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比如,资金的充足情况、产品的市场占有情况等。从优势和劣势两方面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发挥其优势因素为企业发展和运营创造机会,以及避免其劣势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把优势劣势变成对未来机遇和威胁的判断,从而有效规避企业财务风险,促进公司战略和决策的制定。

(五)加强企业现金流量情况的分析

企业在利用财务分析防范财务风险的过程中,还应对现金流量信息进行充分的重视和分析。以往,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多以“收益”为中心。当前,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企业的财务分析也应有所转变,应逐渐向“现金流量”为中心转变。重点分析企业是否能够通过其自身的经营活动获得足够的现金流量,以及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情况是否具备较高的效率。同时,企业还应在利用外部融资之后的企业运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进行分析,评价其筹资策略情况,以及企业的现金流量的动态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金美子,吴秀兰.浅谈现代财务分析方法[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05)

[2]朱小霞.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经济师. 2011(08)

[3]兰启聪,毕玉平.财务分析与风险防范[J].商场现代化. 2010(29)

[4]杨大红.论融资结构的财务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9(17)

[5]于静,李兰英.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3)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篇4

论文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企业并购也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较为鲜明的主题。企业并购作为一项实现企业战略、促进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由于各种原因,在并购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风险,其中又以财务风险最为突出.财务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的始终,是决定并购是否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

1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概述

1.1 企业并购的概念

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或收购的统称,是并购企业实现自身扩张和增长的一种方式,一般以企业产权作为交易对象,并以取得被并购企业的控制权作为目的。以现金、有价证券或者其他形式购买被并购企业的全部或者部分产权或者资产作为实现方式。

1.2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的概念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并购活动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企业发生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可能性,是并购价值预期与价值实际严重负偏离而导致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

在某种意义上,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一种价值风险,是各种并购风险在价值量上的综合反映,是贯穿企业并购全过程的不确定因素对预期价值产生的负面作用和影响。

2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分类

2.1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所谓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是指在并购过程中,由于对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而导致并购企业财务状况出现损失的可能性。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并购交易的精髓,目标企业的估价取决于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未来收益的大小和时间预期。

导致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

第一,财务报表风险。财务报表是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依据,如果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本身不够真实或者经过粉饰美化,那么计算出来的目标企业的价值就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第二企业管理论文,利润预测风险。目标企业以前年度的财务数据对了解该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但是,并购企业真正关注的是目标企业的未来收益能力,并以此为主来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

第三,贴现系数风险。通过预测企业未来价值增值的方法来评估企业价值,贴现率的估计就是一个关键问题,而这种估计由于存在很强的主观性,往往会造成结果的不正确。

2.2 流动性风险

并购占用并购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源,将导致并购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降低。并购后,并购企业可能由于债务负担过重,缺乏短期融资,导致出现支付困难。当并购企业采取现金收购时,首先考虑的是资产的流动性。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的质量越高,变现能力越强,并购企业越能顺利、迅速地获取收购资金论文开题报告范例。这同时也说明,并购活动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源,从而降低了并购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调节能力,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2.3 融资风险

并购的融资风险主要是指能否按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保证并购的顺利进行,如何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金渠道在短期内筹集到所需的资金是关系到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并购对资金的需要决定了企业必须综合考虑各种融资渠道。

如果企业进行并购只是暂时持有,待适当改造后重新出售,这就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短期资金才能达到此目的。这时可以选择资本成本相对较低的短期借款方式,但还本付息的负担较重,可能会陷入财务危机。如果买方是为了长期持有目标公司,就要根据目标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持续经营的资金需求,来确定收购资金的具体筹集方式。并购企业应针对目标企业负债偿还期限的长短,维持正常的营运资金,使投资回收期与借款种类相配合,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2.4 整合风险

在整合期间,财务风险的形成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其表现形式可分为:

第一,企业财务组织机制风险。是指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由于相关的企业财务机构设置、财务职能、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组织更新、财务协力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使并购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发生背离,因而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第二,资本运营风险。并购完成后企业在进行资产经营过程中,要对企业的资产、成本、财务运作、负债、盈利等财务职能按照协同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实施财务整合和科学监控,以实现企业的并购目的。但由于宏观环境和具体环境的不可确定性,以及企业内部财务行为的管理失误企业管理论文,而使企业并购后未能实现预期的并购目的,会导致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

第三,盈利能力风险。实施并购后企业资本是否能实现保值增值、能否带来预期的投资回报是并购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企业并购后的盈利能力风险,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持续生存问题,同时也关系到管理者和其他股东的未来收益与债权人长期债权的风险程度。

3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3.1 尽量获取目标企业全面准确的信息,降低企业估价风险

中小企业对并购前财务风险的防范,应采取以下对策:

3.1.1 对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

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并购过程中首要信息来源与重要价值评估依据。其数据的真实性对评估结果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了防范价值评估风险,首先就要对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审查。对目标企业的各项资产、负债进行清理。评价目标企业的会计计量和确认及会计处理方法是否符合相关准则和规定,财务状况、财务比率是否恰当,是否有人为操纵利润的情况。

3.1.2 采用恰当的估价方法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

目标企业的估值定价是非常复杂的.一般需要各种估价方法进行综合运用,采用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对同一目标企业进行评估,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并购价格。并购企业可根据并购动机、并购后目标企业掌握资料信息的充分与否等因素来决定采用合适的评估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清算价值法、市场价值法、现金流量法。总之,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应当根据并购的特点,选择较为恰当的并购估价模型。

3.2 合理确定融资结构

在企业并购中,合理确定融资结构,应当将风险控制放在首位,然后考虑成本最小化。因为一旦融资失败,将会导致企业并购的财务危机,这样成本最小化也就失去了意义。并购融资结构中的自有资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要保持适当的比例,但在选择融资方式时要考虑择优顺序。

具体而言:(1)测算企业可利用自有资金的数量和时间。准确预测企业可以利用的自有资金的数量和时间,对于合理使用自有资金,优化企业并购融资结构至关重要。(2)推算企业偿债的能力和负债融资的风险临界规模。准确测算企业的偿债能力,并根据偿债能力确定融资的风险临界规模,对于合理确定负债融资规模和避免财务风险具有重要作用。(3)确定并购的股权融资规模。

3.3 增强杠杆收购中目标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稳定性杠杆

收购的特征决定了偿还债务的主要来源是整合后目标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首先,目标企业必须是经营风险小,产品有较为稳固的需求和市场,发展前景较好,才能保证收购以后有稳定的现金流来源。其次,收购前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的长期债务都不宜过多,这样才能保证预期较稳定的现金流量能够支付经常性的利息支出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最后,并购企业最好在日常经营中能提取一定的现金作为偿债基金以应付债务高峰的现金需要,避免出现技术性破产而导致杠杆收购的失败。

3.4.整合期财务风险的防范

企业实施并购后,财务必须实施一体化管理。目标企业必须按并购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整合。中小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财务整合的必要性来自于财务管理在公司运营中的重要作用。任何企业如果没有一套健全高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就不可能健康成长。许多中小企业之所以被并购,正是由于财务管理不善企业管理论文,成本费用居高不下,资产结构不合理,反映到产品成本上便是无竞争优势。

其次,财务整合是发挥企业并购所具有的财务协同效应保证。财务协同效应主要是指并购给企业财务方面带来的各种效益。一般表现在:通过并购实现合理避税,预期效应对并购的巨大刺激作用。这些都需要在财务整合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最后,财务整合是实现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有效控制的途径,更是实现并购战略的重要保障。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生产经营实施有效控制,并做出及时、准确的决策,重要的前提是具有充分的信息。一般而言,并购双方的会计核算体系、定额体系、考核体系、财务制度等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并购企业客观要求统一会计口径,才能实施有效控制。

4 结论

并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扩张的一个重要工具。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并购比内部扩张更能有效地促进企业成长。在并购中,企业财务管理是整个并购过程中重要且关键的一环。在并购中,企业应该重视财务管理环节,要意识到财务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尽量减少风险。这样,才能为成功的并购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政府与企业都应树立忧患意识,通过促进优势企业并购快速提高我国的整体竞争能力,并在未来开放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包丽琼,浅谈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企业管理2008.9

[2]陶学伟,企业并购融资风险控制探讨财会通讯2009.1

[3]王宗光,常文芳,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其度量模型探析财会通讯2009.02

[4]游婉瑜,浅析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规避财会研究2008:186-187

[5]王会恒,高伟,并购财务风险分析及控制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78-80

[6]施金影,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问题的思考财会通讯2008.12:107-108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篇5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1

一、电力企业面临的内、外部财务风险

(一)内部财务风险

1.电力企业资产管理效果差

资产是一家企业的“生命”,电力企业十分重视对资产的管理。有效的资产管理能使企业较好的降低财务风险。电力企业是资产密集型企业,如何有效管理存货,降低存储成本;如何合理摊销固定资产,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等,这些都是企业财务部应当思考的问题。然而我国电力企业较多的关注在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对其经济价值并未重视。这种倾向致使企业不能有效管理资产,未能产生经济利益最大化效果。另外,也不利于对企业成本费用的核算,因为其真实性会受到质疑,企业后期在账务核算上会有争议。此外,部分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使用权限不明,各个部门相互使用,一旦固定资产出现故障,则推脱责任。还有些电力企业存在大量不良资产,导致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加大,这些都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负面的影响。

2.财务人员未完全遵守财务制度

目前,财务人员不能严格按照已制定好的财务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原因在于缺乏对其有效的监督和未执行奖罚措施。尽管财务部对财务流程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财务人员在思想上松懈,部分单位负责人也对财务制度的执行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一些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另外有的单位负责人在企业管理中习惯于人治,不讲法治,对财务制度建设持冷漠态度。碰见问题更多的是以灵活性为理由从而避开内部控制,最终导致有好的制度却未能合理执行。

(二)外部财务风险

1.易受国家政策影响

电力企业作为特大型中央企业,国家政策的制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发展。因此它面临宏观层面的政策导向性的财务风险,比如政府实施调整电价政策风险。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的电力输送仍未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电力企业每年都得进行电网的建设和改造,这都需要电网通过电价来调整资金进而对其投入。一旦禁止电力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当地电价,企业的资金不能及时收回,将易导致企业的现金流断裂,企业无法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建设电力输出设施。致使两败俱伤。

2.资本市场不完善

相比国外发的资本市场,我国的资本市场相对落后,这就导致电力企业希望做大做强时,由于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需要去进行融资,但企业的融资渠道较单一,一种是外部融资,主要向银行贷款,另一种是靠企业内部的留存收益,大部分企业还是会选择第一种,即向银行贷款来保证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这样使电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财务风险增大。

3.自然风险相对高

因为电力企业的设备等都在室外,这样就容易收到自然风险的侵害,如地震,水灾,火灾,风灾等自然现象而导致资产受损,导致企业的营业外支出增加,极大的影响的电力企业的利润,导致财务风险加大。

二、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上述在对财务风险归纳之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对其防范,是电力企业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

(一)完善内部控制结构

从公司的组织结构上去防范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做到逐步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逐渐形成决策、授权、执行和监督的基本框架。同时,在此基础上加强电力企业的各个职员的财务风险的认识,通过完善治理机构来建立起财务风险控制系统。另外,企业经营管理者应着重塑造企业文化,通过有计划地制定和实施企业文化战略,不断提升诚信建设,最终促进管理者素质和品质提高,使企业众志成城,目标一致,从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二)设法加大融资力度

众所周知,电力企业是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电力供需矛盾仍较为突出,因此需要大量资金去添加电力设备和对设备更新改造,这就对电力企业的融资提出了挑战。电力企业一方面要争取到各方面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拓宽融资渠道,比如通过,电力企业可采取剥离优良资产上市融资,获得电力投资所需资金。

(三)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电力企业应设立财务风险预警部门,召集具有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等专业背景的人才,以便规避企业在财会税收政策的风险。同时根据整个行业和自身经营情况,对企业的财务制度、税务筹划等方面钻研,以便降低在这些方面的风险系数。分析企业现阶段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和企业发展的变动趋势,在此基础进行全面有效的预测和评估,能够使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并发出预警,主动地采取应对措施。

(四)总结抵御自然风险经验

针对自然风险的防范,要确保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电力企业根据以往的电力生产和建设总结出经验,以便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做好恢复工作,确保电力生产额安全稳定运行。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应寻求转移自然风险损失的办法,降低风险等级。

参考文献:

[1]范海娟.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现代商业,2012(18).

[2]莫娟.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分析与防范[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篇6

关键词:电力企业 财务风险 风险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255-02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它不仅关系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稳定发展,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社会的生产生活等日常活动对电力的依赖性不断增大,对供电的稳定可靠性和电能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都将促进电力行业的迅猛发展。

电力行业是高技术、高资金投入的行业,资金短缺是电力企业普遍面临的财务问题,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不容忽视。有效管理与控制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将保证电力事业的可持续经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1 财务风险的相关理论简述

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是企业的财务活动在未来会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是企业经营的总风险在财务活动上的集中表现[1]。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有着诸多不可控的内外部因素,这些因素将导致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情况产生偏离。财务风险是普遍客观存在的,它具有不确定性、客观性、相对性、多样性、复杂性、机遇与风险并存等特征[2]。

1.1 财务风险的评估原则

财务风险评估应遵循如下三个原则:评估结果可能发生变化;评估结果只是估算值;评估方法是依据一般规律而定的。财务风险的变异性主要是指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经常、定期地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评估值只是一个估算值,仅作为财务风险的参考值,而非精确数值;财务风险因时间、企业类型、地点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应避免限定在一般的简单逻辑中。

1.2 财务风险的评估方法

财务风险评价是根据企业的相关财务数据,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收益之间的变动与关系,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3]。财务风险可结合定量与定性的方法来度量,当前的主要风险度量方法有:杠杆分析法、概率分析法、风险价值度量法、综合评价法、风险率度量法等。见表1。

2 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不同于一般企业,电力企业具有高资金和技术需求,其财务风险主要来自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部分,具体风险成因如表2所示。

3 电力企业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电力企业的风险指标选取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内容的动态性与相对稳定性结合的原则、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原则、重要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统计上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原则。电力企业的财务主要是从偿债能力、运营能力、获利能力、外部风险和发展能力这五个层面进行评价工作的。

偿债能力变量主要是由电力企业的已获利息倍数、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和长期资产的适合率来反映的;反映企业的运营能力的变量主要是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获利能力是企业财务分析的重点,主要指标有销售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电力企业的发展能力一般选取净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等指标来反映;外部风险主要是指自然灾害风险、利率变动风险、环保政策风险、电价变动风险等外部风险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对比,电力企业可选取上述四项外部风险评价指标与15项财务指标来构建其财务风险的评价的指标体系。

4 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规避策略

规避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可建立财务风险规避制度,将财务风险的结果管理变为财务风险的过程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实时掌控企业的风险状况,实现财务风险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全面控制体系。电力企业的风险规避可从内部风险规避和外部风险规避两个方面展开。

4.1 内部财务风险规避措施

(1)构建电力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将企业可以实时地收集、分析、管理其财务信息,从而有效地控制企业的财务活动,优化资源配置。

(2)通过“债转股”等金融手段,丰富企业融资方式。

(3)完善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风险意识,落实内部风险控制的责任制。

(4)开拓电力的营销市场,探索电力期货。电力企业可研究并开发电力期货市场,使得市场的竞价方式成为电力产品规避风险的工具。

(5)完善电力企业的投资风险管理制度。综合考虑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市场发展趋势等外部因素,科学建立长效的投资管理机制,并对投资项目进行重点的可行性分析。

(6)建立长效的财务预警系统,加强电力资金的监管力度,落实资金风险的相关责任。

(7)强化电力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监控资产负债率,优化资本结构。

(8)提高资金的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建立标准的成本系统,严格控制成本预算。

(9)提高电力企业的资产使用效率,强化资产折旧的管理。

4.2 外部财务风险规避措施

电力企业应实时关注国家的相关政策,认真分析研究政策倾向,争取相关的优惠政策。在还债压力下,电力企业应争取国家优惠的贷款利率政策;在巨大的用电需求下,争取国家的相关电价政策。参与制定电力市场的竞价上网电价方案,采取防范电力市场风险的措施。

防范自然风险。在灾害前,衡量电力企业的工作环境,预测可能的风险,并制定防范措施。电力企业应做好风险的预案规划,并定期进行演习;通过购买自然风险的保险,来适当转移自然灾害的资金损失。

5 结语

该文通过梳理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通过分析电力企业的内部风险成因和外部风险成因,指出构建电力企业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最后从内部的财务风险和外部财务风险两方面提出相应风险规避措施,以期对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谷棋,刘淑莲.财务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75.

[2] 冷炎,高丽丽,张庆华.ERP环境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篇7

[关键词]企业;财务资金;风险;防控

[DOI]10.13939/ki.zgsc.2015.46.176

1 财务资金风险的含义与特点

1.1 财务资金风险的含义

财务资金风险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风险,由于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各个生产经营管理因素具有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会造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担负一定的债务和资金损失威胁。财务资金风险会造成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下降,同时,由于这种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也给企业消除风险、提升竞争能力创造了机会。

1.2 财务资金风险的特点

财务风险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一定会发生的,同时又无法准确预测,因此它的存在是客观的、普遍的和不确定的。参与到市场竞争的企业,其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财务资金的风险问题,但是在企业的具体运营过程中,企业很难对每一个环节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提前的预支和彻底排除。此外,这种风险还具有两面性,它可以造成企业的损失,也给企业正确规避风险、提高收益带来了机会。

2 企业财务资金风险的类型

2.1 资产负债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会采取资产购置的方法进行生产资料的筹集。资产购置有多种类型和方式,但是一般情况下资产购置给企业发展所带来的风险较小。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和资不抵债是资产负债中风险较大的两种形式。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如流动负债大于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中的应收款项和存货比例过大等情况,会造成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偿债能力下降,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资金风险。如果是资不抵债,就说明企业累计亏损严重,存在破产的风险。

2.2 企业收益

企业的收益情况是衡量企业财务情况的重要指标,收益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再生产能力和财务资金的安全。企业的收益主要是来自于企业的经营收益,经营收益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目的。经营收益是在收入减去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成本费用之后剩下的部分,但是要判断企业财务资金风险的程度,还需要结合企业的经常收益和期间收益进行分析。经营收益减去财务费用就是经常收益,经常收益加上营业收益之外的收益就是期间收益。如果一个企业经营收益良好,但是经常收益亏损,则说明该企业的债务规模比较大,经营收益不足偿付债务利息,经营规模加大导致财务资金风险变大。如果经营收益和经常收益较高,而期间收益亏损,就说明该企业资产的非经常性损失超过了经营的利润,这就会导致企业经济效益无法得到提升。如果经营收益本身就有亏损,就说明该企业产生生存危机,财务资金风险明显。期间收益持续亏损造成累计结余赤字,就说明企业自身持有的资本比例大幅下降,财务资金的危机严重。

3 企业财务资金风险的防范措施

3.1 建立风险防范处理机制

企业应该明确财务资产风险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过程中,加强风险防范措施和处理机制。在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过程中,要加强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尽量减少企业自身管理所带来的风险。要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全面的分析和了解,提高企业风险预测能力和处理能力。同时,面对财务资金风险的不确定性,企业要建立风险基金,从而保障企业能在风险发生时,及时弥补损失,降低风险造成的企业生产经营问题的发生概率。

3.2 控制筹资风险

资金的筹集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如果没有足够的筹集资金,企业就无法运营,更无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但是,在当前的筹资过程中,企业多是通过资金借入、所有者投资的方式,一旦债务性筹资发生,企业也就随即产生新的债务。如果生产经营不善,债务就会放大企业财务资金风险。为此,企业要合理控制筹资的比例,减少对借入资金的依赖。所有者投资容易出现盲目跟风现象,这会扩大企业财务资金的不稳定。

3.3 控制资金回收风险

资金回收的主要内容是对应收账款的回收,由于购买单位的经营情况和信誉情况的不确定性,这就导致资金回收的风险。应收账款同时也是企业的收入来源,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通过对产品的销售,实现产品的经营利润。但是如果有些购买单位不能及时有效付款或者成为坏账,就会导致企业的直接资金损失,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为此,要对应收账款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对购买单位的信誉、经营能力进行综合的考察,建立全面的企业信用等级,对信用好的单位要保持稳定的合作,对偿还能力较差的企业要对其经营情况做有效的评估,保证企业在减少风险的基础上,提高利润。

3.4 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足够的资金是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基础,资金越多,企业能够承受的财务资金风险也就越大。在企业进行财务资金风险防范时,要针对企业的资金流动和使用作出科学的规划,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之外留出足够的风险防范基金。财务会计人员要定期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和财务现状,对管理者反馈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出管理建议。对企业近期的收益、投资等情况进行合理的预算编制,根据编制内容,正确预测企业财务资金的数量和走向,然后根据判断确定预留资金和可能出现的风险。对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短期借款、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确定合理区间值,建立指标预警系统,并根据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定期指标调整和异常指标分析。

3.5 加强企业的财务资金管理

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当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竞争环节,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可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减少资金使用中不必要的浪费、损失,同时也是有效防范财务资金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合理的财务资金管理也可以优化企业资源分配,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收益,扩大企业的资本积累,给企业在应对财务资金风险时提供资金支持和发展保障。

4 结 论

如果企业想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获得有效的发展,就不得不面对普遍存在的财务资金风险。财务资金风险的存在既会造成企业生产经营的困境,也给企业有效规避风险,扩大自身优势创造了机会。通过对各种财务资金风险类型的分析和判断,做好对风险的防范和判断,提高企业自身的风险应对能力,是当前企业在面对财务资金风险时,保持和扩大自身发展优势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黄旭东.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5,25(2):88-91.

[2]王秀丽.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管理世界,2014(33):78-80.

[3]杜文慧.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5(30).

[4]张祖武.企业财务资金风险的防范途径[J].中国市场,2015(22).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篇8

关键词:博弈论;海外并购;财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3005002

0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经济行为。一方面我国继“引进来”战略以后,倡导“走出去”经济发展战略,为了中国企业更加顺利的实施海外并购,近些年来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另一方面由于美欧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的中国具有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强,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中国企业的参与。海外并购作为企业迅速获得市场份额和优势资源等的发展战略,得到中国企业的青睐。截止到201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金额达到378.19亿美元,比去年环比增长211.3%。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并购都达到了企业的战略目的,超过一半的并购在某种意义上来讲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财务风险作为企业并购过程中的最重要风险之一,贯穿于并购活动的始终。无论是投资、融资、分配等企业的各项财务管理活动都需要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进行海外并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同国别之间的差异都会使财务风险的管理过程更加困难。国内外许多学者在研究海外并购风险时,大多数是基于整体风险框架研究或者单一案例研究,对每种风险研究并不深入,本文对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研究时,更加侧重于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度量和控制;对于财务定价的财务风险,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进行有关财务风险的分析,试图从一种新的角度来阐释财务风险,并为企业在并购实践中提供新的分析财务风险的工具。

1 文献回顾及本文的理论框架

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胡克(2000)研究指出,企业并购融资后的偿还能力减弱是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杜晓君、刘赫(2012)认为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并购中的融资、支付和定价。赵宪武(2012)文中指出,并购融资引起的并购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是导致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全红雷(2014)在文中指出财务风险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因金流不足、债务负担过重。

对于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国外有学者建议根据被并购企业公开的财务数据进行计算并预测其价值和财务风险的程度。为了减少对被并购企业价值评估的失误,国外学者建议可以采取换股的支付方式减少并购中的财务风险。还有很多国外学者采取统计模型的研究方式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并提出对策建议。国内学者陈共荣(2002)文中指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控制财务风险的根源。李德平(2005)研究指出规避财务风险的最根本途径是保持并购后企业有平稳增长的现金流。唐炎钊(2008)通过分析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提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包括并购前的价值评估、并购中的对价融资方式选择以及支付方式选择等。周路路、赵曙明等(2012)认为企业并购以后的重组和整合非常关键,并购活动中的决策者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尽可能地降低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袁天荣、杨宝(2013)基于整体风险框架研究,将财务风险的控制分为现金流充足控制、收益率保证、偿债能力保证。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三位经济学家提出信息不对称理论,而在企业的海外并购中,信息不对称体现的更为显著,并购和被并购企业处于不同国家,解决这一问题更加棘手。博弈论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主体在进行决策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满足自己利益最大的条件作出最优决策的理论。企业海外并购的双方可以视为博弈主体,并购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可以视为双方的策略或行为。双方在并购中都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且参与一方做出决策会影响对方策略的选择。

可以看出,企业海外并购的整个过程虽然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风险评估控制难度,但是可以利用博弈论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帮助并购企业减少和控制风险。

2 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种类

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本文在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时,采用常见分类方式将财务风险划分为目标企业的估价风险、融资和支付对价方式选择风险以及并购后财务整合风险。可以看出,识别被并购企业真实价值并对进行正确估计是海外并购财务风险识别和控制的第一步。

3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被并购企业价值评估

3.1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并购过程

在进行外海并购时,被并购方对自身企业了解比并购方多,所以并购方一般在博弈中是信号的接受者,被并购方是信号的传递者。双方对并购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整个并购过程博弈的存在。

进行海外并购是一个双方进行多次磋商并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由于信息的传递,在整个过程中先行动者的行为会对后行动者的行为选择产生影响。所以将并购过程看做是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过程。

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参与并购企业双方是博弈的两个参与主体,主体其中一方先行动,其行动结果会作为信号传递给后行动参与者。无论是那方先行动,其在选择策略时都是基于双方各种信息下的自身利益最优,并会考虑对方对该策略做出的选择。后行动方接收信号后,进行分析,调整自己的策略选择。然后循环该博弈过程,直到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3.2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价值评估假设

并购方根据自身企业发展的战略计划,并对拟并购企业已披露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提出并购要求。并购方对披露信息进行分析时,信息是否真实有效、市场传递是否充分、分析是否合理都会影响并购方的判断。并购过程中信息不断披露,并购方不断改进并购估价参数,最终获得相关参数并选用一定评估模型对其价值进行评估。

根据以上并购及价值评估过程做出以下假设:

假设1:参与主体为并购方和被并购方,双方是理性的经济人,即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决策目标;用字母A1、A2代表参与双方;

假设2:被并购企业真实经营绩效分为好、坏两种;用Pg、Pb表示;

假设3:被并购企业报价有高低两种,分别用Bh、Bl表示,这里的高低是相对于被并购方经营绩效的好坏而言;且概率为P(Bh)=P1、P(Bl)=P2,易知P1+P2=1;

假设4:被并购企业的真实价值为价值高和价值低两种,用Vh和Vl表示;易知Vh>Vl;

假设5:最终并购方可以根据自身估价和对方报价的比较,选择并购和不并购。假设并购为策略M1,不并购为策略M2;

假设6:若被并购企业绩效差但预高报价,需要对企业进行包装,成本为C1,;若并购企业这种行为并发现,即并购企业选择不并购,其会受到相关部门和国家惩罚为C2;且假定一旦并购失败,被并购方会破产倒闭,成本C3;

假设7:若并购成功,被并购方绩效好时并购方因为并购未来收益会增加IN1,绩效好时会增加IN2;

假设8:双方受益的衡量用净收益指标。

3.3 价值评估过程博弈模型

在海外并购实务操作中,价值评估过程一般为:

(1)双方初步确定并购意向;

(2)并购企业根据被并购企业公开披露信息进行分析,确定其价值区间;

(3)被并购企业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行报价;

(4)并购企业对对方报价进行分析,对自己确定的价值区间做出修正;反复(2)到(4)的过程;

(5)并购企业根对方最后报价作出决策,选择并购或者放弃并购。

根据分析可知:

若被并购企业通过定价方式传递其经营业绩的好坏,那么并购决策过程就变得十分的简单。即被并购企业报价为高价时,其经营绩效好;反之其经营绩效差。并购企业可根据对方的报价选择并购或者不并购。

若被并购企业在经营绩效差时,还存在一定概率进行高价位报价,经分析可知,虽然存在并购失败被惩罚的可能性,但是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得需求,被并购企业均会选择高价位报价。此时并购过程决策就变得十分的复杂。一旦并购失败,被并购方将承受更大的损失,所以基于博弈分析建议企业在进行并购报价时,应根据自身企业的经营绩效如实报价。

4 融资和支付对价方式选择风险的博弈分析

并购方选择进行并购,那么并购方融资和支付对价方式的选择便是企业进行决策的另一个博弈的过程。以融资方式为例,企业可以选择的融资方式有:内部和外部融资两大类。首先企业应在对本企业全面财务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最合适的融资方式。选择时,企业主要考虑的因素有:本企业各项活动创造的现金流、企业的中长期业务预算体系资金融资方式、企业的信用评级等。随着更加多样化、更加灵活的融资方式的出现,并购方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决策也随之增加。所以整个融资过程是并购方金和资金提供者之间的博弈,双方的博弈信息透明度较高,博弈过程也较为简化。这主要是并购方对不同资金提供者的选择问题。

5 并购后财务整合风险的博弈分析

财务整合是并购后财务管理的核心,从财务的角度并购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并购后企业的财务整合能力和整合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海外并购的财务整合与传统的企业财务整合有很大的区别。整合面临的财务环境更急复杂,财务风险更加广泛和多样化。

从博弈的角度分析和控制财务整合风险,从以下方面进行:(1)对并购双方企业进行整体财务目标的制定,确保整体利益最大的前提下满足个体的合理财务需求。(2)基于企业总体财务目标,整合企业总体财务资源,规划整体财务管理的各项活动,即融资、投资、经营、分配活动等。(3)为了整个整合阶段顺利进行,配备高素质财务人员,并制定完善的财务制度体系。

总之海外并购完成后必须从全球战略出发,从跨国公司总体战略出发,进行财务管理理念的更新,合理配置和使用各种有限的资源,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周绍妮,文海涛.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2013,(10):7582,97.

[2]桑一,刘晓辉.能源企业海外并购战略与风险识别分析――以中海油并购尼克森为例[J].财务与会计,2014,(01):2021.

[3]宋秀珍,徐霞.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民营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研究――以美的电器并购开利拉美为例[J].会计之友,2013,35:4347.

[4]王晓东.中国公司海外并购经济效果研究――基于万华收购宝思德的案例[J].财会通讯,2014,(09):119121.

上一篇:逆向思维培养方法范文 下一篇: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感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