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漏税的处罚规定范文

时间:2023-10-31 11:47:56

企业漏税的处罚规定

企业漏税的处罚规定篇1

    一 、 漏税存在的法理

    税收收入这一蛋糕大部分还是纳税人自行申报上来的多。余下的一块中,在《征管法》“法律责任”里以偷、逃、骗、抗税来调节——从范围上看,所调整的不是余下的全部,而是余下的部分。以前的《税收征管条例》是有过漏税概念的,近两部《征管法》只是没有了漏税的字样,但这并没有否认漏税的存在。

    ( 一)、从调整的内涵看

    1、第一部税收法规《税收征管条例》设定了“偷税”、“抗税”、“逃税”、“漏税”行为。

    其重要的一点是行为相互之间各有内涵,在法律上形成了互不包容的调整范围。近两部《征管法》没有了漏税字样,但更重要一点是它们原有的内涵并没有改变,就是说没有了漏税的字样但漏税的内涵并没有加在“偷税”、“抗税”、“逃税”、“骗税”上,而是不在以上调整范围之中。

    2、界定某一行为是否违法,要看是否符合违法设定的条件的内涵,而不是说因为《征

    管法》上没有漏税字样就都是偷税了。《征管法》是《征管法实施细则》的上位法。原《征管法》并不否认漏税,否则新的《征管法》如不改变原《征管法》偷税的内涵,新《征管法》第六十四条及其《细则》第八十一条就不能成立。“杀人罪”无论是故意或过失都是在“罪”的前提下,所以其法规、规章、文件不能改变“罪”的属性;同样如果查补的都为偷的内涵,怎么还能有“善意”(本人指非故意)取得虚开发票的表述呢?

    (二)、从调整的范围和对象看

    有人认为漏税不是“法言法语”便否认漏税这一现象的存在,这是缺乏法律思维使然。持这种观点的人一定有这样的观点:应纳税额=申报额+偷税+逃税+骗税+抗税。其实不然,把应纳税额画一个圆,纳税人申报后余下的部分在法律上只有通过法律概念化或文字表述才能成为其调整的范围或调整对象。

    1、社会上的现象是否构成法律调整的范围或对象就看其是否是在法律上有所设定,比如刑法其所调整的是罪,它就要对构成罪的予以概念化或表述。罪是它调整的范围,它不需要对非罪的现象进行列举而要有“法言法语”。那你能这么认为 “通奸”就是罪吗?用《征观法》上没有漏税的逻辑,“通奸”也是罪,因为刑法没说“通奸”不是罪啊?!“通奸”不是刑法上的“法言法语”,那能说这个现象不是法律概念就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吗?相反,没有漏税字样其意思是漏税这一客观现象恰恰在不是其调整的对象,不能同偷税混为一谈。

    2、任何一部法律都有其目的。就《征管法》而言纳税人申报后形成的不缴的结果有着各中各样的原因,《征管法》就要对不缴或少缴的现象中其要调整的进行概念或文字表述予以设定,不是其调整对象就不设定。《征管法》对这种不缴或少缴的结果处罚的调整分对有主观故意和非主观故意造成的不缴或少缴的设定。主观故意形成的不缴或少缴是指“欠、偷、逃、抗、骗税。非主观故意形成的不缴或少缴是指《征管法》六十四条二款”不进行纳税申报造成的不缴或少缴“。因此,应纳税额=申报额+偷税+逃税+骗税+抗税+漏税(六十四条二款”不进行纳税申报造成的不缴或少缴“)。漏税的含义是通过文字表述完成的。新旧两部《征管法》在漏税的处理上有所不同,旧征管法除加收滞纳金外对漏税没设定处罚,新《征管法》六十四条二款是对漏税的诠释。《征管法》六十四条二款的行为就不是该移送的法定范围

    (三)、从调整的立法技巧看

    1、“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罚无明文规定不为罚”。立法的惯例是用排除的方式即确定了法律调整的范围,不在其范围的就不再列举。比如界定罪的时候,不要把“非罪”一一列举。这种立法是指有了税收违法行为的时候,要用违法事实来对照“法条”,符合了哪条就用哪条去调整。不符合“偷税”、“抗税”、“逃税”、“骗税”条件的就不是它们的调整范围,那剩下的就有漏税了。

    3、法律讲调整的范围,其有不同的调整方法。一种方法是给出概念,明确调整范围,

    同时有又恐人们混淆而明确哪些不是给予列举;另一种是给出所要调整的概念而确定调整范围,其他不予列举。

    (1)、《税收征管条例》采用的是给出“偷税”、“抗税”、“逃税”的概念又画蛇添足排出了漏税不是其调整范围的方法。

    (2、)第一、二部《征管法》对于不缴或少缴的现象给出了“偷税”、“抗税”、“欠税”、“骗税”、“逃税”的概念,这就是调整的范围。不在其调整范围就不列举而余下了漏税。比如刑法的罪,其调整是靠刑法分则给出的罪名,“非罪”并没有列举。我们看看下面的话语是不是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张三、李四、王五是先进工作者,杨六不是”:“张三、李四、王五是先进工作者。”第一句话是按《税收征管条例》立法方式表述的,明确了是与不是的范围;第二句话是按第一、二部《征管法》的立法逻辑说的,它确定了是的范围,不在其范围的(杨六)不是其调整对象就没列举。这两句话是同一意思,就是说“杨六”这个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种立法技巧在新征管法中得以充分体现。

    (3)、这一立法技巧是调整什么说什么。原征管法第“四十条”在偷税设定上条

    含有刑法的内容(如偷税占应纳税10%等),这不是征管法所要调整的,因此新征管法删除了这类表述。同样新旧两部征管法因为漏税不是按偷税调整的,所以没有像《税收征管条例》那样,在其调整范围以外进行例举。很多法律都是按调整什么就对其调整的对象采用概念或文字表述的。这一立法技巧,保证了法律的严密性。避免了第一部《税收征管条例》中某些东西又像漏又像偷的问题。

    (4)、即便是《税收征管条例》不用排除的方法给出漏税的概念,也并没意味着没有

    漏税存在的空间。就像设定“强奸罪”一样,法上明确不明确“通奸”不是它调整的范围,现实中都不能看成是“强奸”而否认它的存在。

    (四)、《征管法》中漏税含义的表述

    在《征管法》中,漏税是通过文字表述完成的:

    (1)《征管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五年。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征管法》中,在“法律责任”里设定未缴、少缴税款的特定违法行为同“税款征收”设定的一般违法行为是不同的。漏税的追征期最长为五年。如果“非欠即偷”就不需在税款的追征期上采取两个标准。

    (2)、《征管法》第六十四条二款规定:“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这里须指出的是,纳税人以不进行纳税申报的手段实施的税收的违法行为与“经机关税务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是两中不同的违法行为:偷税行为是主观故意行为,而不申报并不全是主观故意行为。有些不申报是因纳税人法制观念淡薄、对税法规定不了解所致;有些不申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申报,是延期申报的反映;有些根本就不知道应纳税而不申报。因此本规定未设定按偷税罚款。本条调整的

    (五)、从《国际税收协定》上看

    《国际条约》优于国内法。《国际税收条约》是我国法律的一个渊源,是根据我国基本法律制定的。就《税收协定》而言是根据刑法和征管法有关规定制定的。刑法和征管法不否认漏税,否则不会不顾损害我过的基本法律制度而另起炉灶用"漏税"字样。

    我国政府对外签定的《税收协定》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我国政府和保加利亚共和国政府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协定的议定书生效及执行的通知》(二00三年二月十一日 国税发[2003]11号)都是采用漏税字样的。谁能解读其漏税含义?

    (六)、从《税务稽查工作规程》上看

    《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第十三条规定了税务稽查对象具四种情形应立案查处:

    1、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以及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非法提供银行帐户、发票、证明或者其他方便,导致税款流失的;

    2、未具有本条第一条第一项所列行为,但查步税款在5,000元至20,000元的(具体标准由省级税务机关确定);

    3、私自印制、伪造、倒卖、非法代开、虚开发票,非法携带、邮寄、运输或者存

    放空白发票,伪造、私自制作发票监制章、发票防伪专用品的;

    4、税务机关认为其他需要立案查处的。

    《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第十三条二款规定的稽查立案情形是:“未具有本条第一项所列行为,但查补税额在5000元至20000万元以上的。”这一层次的查补税款为非偷、逃、骗、抗税行为的税款。不是偷,不是逃,不是抗,不是骗。 还能是什么?如果不采用《国际水税收协定》中的漏税,哪位朋友还能发明叫什么税……偷税是要按立案程序查处的,因为涉及了对纳税人行为的定性;漏税数额到了规定的标准也要按立案程序查处,因为量的变化会对纳税人减少利益。

    (七)、《税务干部法律知识读本》(谢旭人主编第384页)

    偷税行为与一般未缴少缴税款行为。

    1、二者区别在主观方面表现不同:偷税行为主观上为故意,且有非法牟利的目的。一般未缴少缴税款行为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工作疏忽造成的,并且不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如征管法第52条第1款、第2款规定的情况。

    2.偷税罪与一般偷税行为的界限。

    二者在主观方面、客观行为方式上完全相同,其界限是数额是否较大,即偷税数额是否达到法定标准。

    应注意到,这是税务官员的第一次在判定偷税上使用“故意”二字。是符合法理的解释,希望能有影响力。这才漏出真正依法判定偷税的曙光。

    二、正确判定偷税和漏税

    与《刑法》中的偷税罪相衔接,非主观故意不构成“危害税收征管罪”,《征管法》 第六十四条二款是漏税的诠释。违反《征管法》第六十四条不负刑事责任(不能移送),但有等同于偷税处罚的自由裁量,这足以有法可依了,为何动辄偷税且自找不移送的罪名呢?税务机关很大一部分的工作是考虑如何把纳税人没缴上的税款征收上来。因此,这部分如何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依法治税和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生动体现。

    拨开对偷税认识的一头雾水,正确认识偷税与漏税,需要用法律观念来武装我们的头脑:不唯上,不唯权,不唯书,只唯法。我们要从法律层面来界定偷税,不管是什么机关的文件,也不管其权力有多大,也不管其有什么理论。

    (一)、偷税只能由税收法律来设定

    1、偷税只能由税收法律设定,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无权设定偷税

    法律的法定原则是“法无明文不为罪,罚无明文不处罚”,只有符合《征管法》第六十三条即“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进行虚假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的”是偷税。执法的基本原则是法制原则,只有符合以上所列行为才能认定偷税。不符合以上所列条件的就不是偷税。

    2、同税收法律有同等法律效力的偷税设定是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2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54次会议通过)法释〔2002〕33号;最高人民法院公告。这是一种同法律有同等法律效力的司法解释。比如其对“虚假的纳税申报”的解释是:“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规定的”虚假的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向税务机关报送虚假的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或者其他纳税申报资料,如提供虚假申请,编造减税、免税、抵税、先征收后退还税款等虚假资料等。”

    国税发[1997]91号:“征得最高人民法院同意,不申报不缴纳税款的为偷税”。这种文件看似是一种变相的司法解释,虽征得最高人民法院同意,但发文机关是行政机关,本质上不是一种司法解释。随着法制化进程的加快,这种不规范的文件也不会存在。真正的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来源于有立法权的机关和司法部门。

    (二)、只有符合《征管法》六十三条所列偷税手段才能判定偷税

    1、有一点必须明确,就偷税而言税务机关只能就具体行为是否符合《征管法》六十三条所列偷税手段从而判定是否为偷税。其没有权力来设定某一类行为是否为偷税。像税务机关的“定期定额户定额超20%至30%不申报调整按偷税处理”、“购进货物未验收入库、未付款申报抵扣进项税额,按偷税论处”之类的文件,这些都是越权立法。偷税只能由税收法律来设定,除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外,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无权设定偷税。同《刑法》规定的“抢劫罪”的情节和手段而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无权再规定“抢劫罪”的情节和手段一样,税务机关也无权抛开《征管法》再设定某种形式是偷税。“购进货物未验收入库、未付款申报抵扣进项税额,按偷税论处”之类的文件是税收政策的败笔。

    2、走出“非欠即偷”的认识误区,只有符合《征管法》六十三条所列行为才能认定偷税。不符合以上所列条件的就不是偷税。判定偷税一定要归结到《征管法》所列的偷税手段上,归结到“立法解释”或“司法解释”对偷税的设定上。在《征管法》偷、逃、抗、骗税调整范围以外形成的不缴或少缴的税款,不管采用漏税字样是否贴切,但并不是查补的税款都为偷税。我们注意到《征管法》六十四条二款就是来调整偷、逃、抗、骗税调整范围以外形成的不缴或少缴的税款。我们从税款的追征期可以看出如果“非欠即偷”就不需在税款的追征期上采取两个标准。《征管法》第七十七没有设定有六十四条行为可以移送,也就是说漏税没有量化的标准不负刑事责任。而偷税达到一定的量化标准负刑事责任。

    (三)、判定偷税要遵循有不缴或少缴的结果

    无论是原《征管法》还是新《征管法》定性偷税是“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也就是说定性偷税处罚的主旨要遵循有不缴或少缴的结果。还需要明确的是,进行偷税处罚的行为必须是尚不构成偷税罪的行为,这是一个基本原则。除“免于刑事处罚”外,构成了危害税收征管罪,税务机关就不应给予税务行政处罚了,这是刑法调整的范畴。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虚报亏损补税罚款问题的批复》(1996年11月12日国[1996]635号)关于企业虚报亏损如何处罚问题:“企业虚报亏损是指企业年度申报表中所报亏损数额多于主管税务机关在检查中按税法规定计算出的亏损数额。企业多报亏损会造成以后年度不缴或少缴所得税款,主管税务机关依据《征管法》的规定认定其为偷税而应处以罚款的,可将查出企业多报的亏损额视为查出相同数额的应税所得,再按法定税率计算出相应的应纳所得税额,以此作为罚款的依据。”

    2、《一般纳税人发生偷税行为如何确定偷税和补税、罚款的通知》(国税发[1998]66号)经查实后,“销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的按实际补缴税款,如果销项、进项均查有问题,偷税额的确定为瞒报的销项税额和多列的进项税额之和并依此做为处罚基数。”

    在税务稽查实践中往往受错误的观念影响,只要企业的申报数额同税务稽查不一致,就进行处罚。这里关键是是否对“不一致”能认定偷税,只有认定偷税的才能处罚,如果认定不了偷税就绝对不能处罚,只能是补税或进行调整。

    3、国税发〔1996〕635号文件和国税发〔1998〕66号件违背了定性偷税以不缴或少缴的税款进行处罚的主旨。更主要的是把查补的税款建立在全是偷税的基础上

    (四)、有主观故意是判定偷税的基石

    有不缴或少缴税款结果还不够,用证据证明有主观故意才是定性偷税的关键。有人认为《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看不出有主观故意的字样,其实《征管法》和《刑法》的中偷税一样,其主观故意含盖在偷税手段上。有无主观故意是确定偷税的关键;定案的依据要用证据证明。

    (五)对偷税认识的误区

    现实中对偷税的认识有很多误区,一是查补的税款都为偷,二是不遵循法律对偷税的设定而自行以规章或文件设定偷税,三是判定偷税不遵循少缴的结果,四是不考虑主观故意,偷税在刑法和《征管法》的一致性被人为地割裂开来,五是够移送的仍在处罚 .

    现在,“非欠即偷”的观念仍横行在依法治税的舞台上,痼疾顽深,损害了不少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税务机关最常出现的一句话就是“《征管法》上没有漏税了。”这种认识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现实中有许多漏税的现象。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0]42号一条(三)款规定:“对非赢利性医疗机构自产自用的制剂,免征增值税。” 根据《消费税条例细则》第四条规定,医院若生产酒精之类的消费税应税产品用于医疗服务应属《消费税条例细则》中的用于其他方面的提供劳务,不但要缴纳增值税,还要缴纳消费税。就是说很多的医疗机构都没有申报缴纳这部分税款。类似这种对税收政策不熟悉而非故意不申报缴纳税款的则不属于偷税的范畴。

    当前,税务机关在定性偷税上需要“救命稻草”,因为税务机关的某些定性偷税赢在了诉讼时效上。我们不希望“税务王海”的出现才去正视这个问题。在定性偷税上我们不要怕纳税人无主观故意,税务机关的本事就是要用证据证明偷税的故意。税务人应敞开胸怀面对漏税现象,打击真正的偷税者,真正依法治税,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企业漏税的处罚规定篇2

移送至司法机关的涉税案件112件,查处50万元以上案件69件,其中查处100万元以上案件39件,比2003年同期增长了95%。仅南京华新瑞公司就虚开31份江苏省南京市工商企业通用发票,金额累计2847.9万元,非法抵扣进项税金284.79万元;另外,该公司还偷税、少交税款146.4万元[2]。

如何才能有效控制企业偷税漏税行为,能否通过建立一种统一的征税“制度”来有效遏制这种行为,使得既能刺激经济发展,又能使税务部门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税收收入?下面我们将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与博弈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企业偷税漏税的原因,最后建立一种适当的征税制度,利用这种制度,政府可以有效控制和约束企业的偷税漏税行为,并且使得税收收益最大。

一、制度分析什么是制度(institution)?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是:制度是由人制定的规则,它们抑制着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和机会主意行为,制度为一个共同体所共有,并总是依靠某种惩罚而得以贯彻。[3](p32)为了更方便地分析企业税收政策,下面我们先举一个类似性质的例子,通过这个例子来分析论证制度运用于类似事例中的合理性,以及较之于一般法律的优越性,最后再运用制度来分析企业税收政策。

某城市交通要道甲(从A站到B站)经常发生堵车现象。市交通部门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另外修了一条道路乙(从A站到B站),但平均而言,走乙道要比走甲道多花十分钟的时间。

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分析,交通部门发现甲道堵车现象并没有得到很大缓解,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多花十分钟的时间走弯路。于是,交通部门在甲道设置一个收费站,凡经过甲道的车辆必须交纳费用20元。此举执行之后,甲道交通压力得到明显缓解,堵车现象很少发生。很显然,交通部门此举并没有违反相关法律。通过在甲道设一个收费站,这样即能缓解交通压力,又能获得额外的收入。

反之,如果通过安排交通警察或沿路设栅栏等方式,则要增加投入,虚耗成本,并且也不见得有效;另一方面,通过收费这一方式来疏散交通,可以为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需要。有些人赶时间,他们宁愿缴20元钱以节省这十分钟的时间,而有些人不赶时间,则觉得与其缴20元钱不如多走十分钟。这样一来反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福利,因为人家觉得值才会愿意出这20元钱,即每个人的收益都大于成本。熊秉元先生也举过类似事例:“某知名企业家在往返台北和桃园机场之时,为了争取时间,所以一路都高速飞驰,而且专走高速公路的路肩。这么做虽然要缴‘超速’和‘行驶’路肩的罚款,但是对他而言,罚款和省下的时间相比,还是合算”[4](p197-198)。

比较上述两个事例,您会发现有什么不同吗?企业家的行为是守法还是违法?如果我们把第一个事例改叙为:交通部门规定车辆从A站到B站必须走乙道,如果走甲道的话,需先缴罚款20元。此时,如果车辆先缴20元罚金,然后再走甲道,是违法还是守法呢?熊秉元先生解释说:“在闯快车道这件事上,我的确是违反交通规则;但是,事后依法缴罚金,也当然是遵守法律。如果我拒缴罚金,甚至拿起武器来革命,那才是违反整个法律秩序。因此,如果闯快车道而愿意缴罚金,其实还是支持基本的秩序”[4](p197-198)。

可见,在当今社会的“有些”方面,政府通过制定适当合理的制度是可以做到效益与成本兼顾。通过用制度来约束各个行为主体,运用一定的惩罚手段,使其对所面临的成本与收益作比较分析,选择对自己利益最大的方案,从而使整个社会效用达到帕累托最优,这是制度在处理类似问题上较之于一般法律的优越性。上例中交通部门完全可以通过立法制定规则:“凡闯快车道均须缴纳金额x元”,使闯快车道“合法化”,来控制某一段时期内闯快车的车辆数。关键在于是如何设定x的大小,从而做到既能有效控制交通秩序,又能使交通部门成本降至最低或者说整体收益达到最高。

因为不可能用死刑来杜绝闯快车道的现象,总有人有急事不得不闯快车道,比如:某个企业家赶时间去处理一笔价值一亿美金的交易,如果去晚了交易就取消了。如果强行禁止企业家闯快车道,把他拘留几个小时,则可想而知,会给社会造成多么大的损失,这样的话机会成本太高了。但是,这个罚金也不能设得太低,否则大家都乐意去闯快车道,那就永无宁日了。

企业漏税的处罚规定篇3

    【关键词】偷税 识别 防范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政权,都是建立在赋税的基础之上。如果离开了赋税的支持,其后果不堪设想。目前,企业偷漏税现象比较普遍,给国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企业为了达到偷漏税目的,处心积虑地采取多种形式,想方设法地使用各种手段。

    一、企业偷漏税的主要手段

    (一)在生产费用核算方面造假

    (1)将不属于产品成本负担的费用支出,列入成本项目,这样违反了成本费用开支范围,从而少计了利润,达到了少交税的目的。(2)将应由福利费用开支的费用列入成本项目。这样违反了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加大了成本,减少了利润,达到少交税的目的。(3)将费用开支标准任意提高,如缩短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或扩大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来提高折旧率,这样加大了折旧额,增大了产品成本,少计了利润,减缓了所得税。

    (二)在产成品成本核算方面造假

    (1)有意加大产成品成本。如企业为了少交税而采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指上一步骤转入下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以“直接材料”或专设的“半成品”项目综合计入其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结转法),有意减少计入“半成品”的成本,从而加大计算产成品成本。(2)把新开发产品试制费,记入产品成本,加大产成品成本。(3)企业不采用分类法进行产品成本核算,将副产品作为账外物资,生产费用全部记入主要产品成本,从而加大产成品成本。

    (三)在损益方面造假

    收入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取得的营业收入,在一定费用成本下,收入增大,利润则增多,相应税则加大;反之相应税减少。因此,企业为偷漏税,在收入上做手脚。如:故意隐瞒收入。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款的征收过程中,企业采取隐瞒收入的手段,即收入不入账,达到偷漏税的目的。在营业税的征收过程中,由于营业税征收面广,涉及到整个第三产业,征收范围同个人消费联系比较密切,是收入中现金比重较大的,有的人消费后很少需要发票,使纳税单位可以隐瞒这部分收入,达到偷税的目的,特别是娱乐业和服务业问题比较严重。

    销售成本、费用、支出和税金都是利润的抵减项目。因此,企业为偷漏税,在此方面做文章。主要做法有:(1)混淆期间费用与生产成本的界限,将已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生产费用,再次计入期间费用账户,使当期利润减少,从而当期少纳税。如从事商品流通业务的纳税人购入存货抵达仓库前的包装费、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如果已被计入存货成本,不得再次计入销售费用。(2)任意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这样提高了企业费用,减少了当期利润。(3)虚列有关费用支出,人为降低利润水平。(4)利用“汇兑损益”账户,人为调节利润水平。对“应收账款”、“外币账户”有意按低于账面汇率的期末汇率计算期末人民币余额,这样当期发生汇兑损失,从而当期利润减少。

    (四)在利润核算方面造假

    例如免税期内虚作销售,虚作利润,致使下一纳税期年度利润大幅度下降或出现亏损,从而达到避税目的,这一现象多发生在工商统一税率较低,利润率较高的合资企业中。压价委托销售,转移利润,这一现象多发生在合资企业和稳定的代销商之间。

    (五)在票上作假

    发票管理历来是税务部门管理和检查的重点,发票开出是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销售产品,取得收人据以纳税的依据,但有些单位和个人置国家税法于不顾,特别是一些个体企业,私营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铤而走险,采取大头小尾,抽芯开票,乱买乱卖增值税发票的办法偷漏税款。

    二、企业偷漏税的防范

    (一)加强税法宣传,提高纳税意识

    凡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依法注册登记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有生产、经营活动及所形成的所得都应按规定依法纳税。主要方法有:一是加强税法宣传教育,把税法纳入普法教育的内容,不仅在全体公民中进行学习教育,而且将其作为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及财会人员任职的条件之一;二是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使税法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每个公民都意识到税收对社会,对自身的重要性,强化全民族的纳税意识,逐步树立依法纳税光荣,偷漏税可耻的社会新风尚,培养公民依法纳税的自觉性。

    (二)加快税收立法进度,加重违法处罚程度

    加快税收基本法的立法进程,同时对处于主体税种的所得税、流转税要进一步改革并加以完善,堵塞税法先天形成的漏洞。同时加重对违反税法的处罚程度,特别是对偷漏税案件的处理规定,应从严处治,对违反税法,以各种非法行为偷漏税者加以重罚;对那些公然以审视法的偷漏税者,决不能心慈手软,迁就姑息,要严加处治,杀一儆百,使偷漏税者,谈税色变,心惊胆颤。此外,对纳税单位发生偷漏税的行为,应对其直接责任人及该单位领导也应从重处罚,不能因为他们为了集体或企业的利益而逃避或减轻法律的制裁。

    (三)合理运用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

    1.收入类评估分析指标

    如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这一指标超出预警值范围,可能存在少计收入和多列成本等问题,运用其他指标进一步分析。

    2.成本类评估分析指标

    用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这一指标分析单位产品当期耗用原材料与当期产出的产成品成本比率,判断纳税人是否存在账外销售问题、是否错误使用存货计价方法、是否人为调整产成品成本或应纳所得额等问题。如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这一指标超出预警值范围,可能存在销售未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3.费用类评估分析指标

    如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这一指标与预警值相比,如果相差较大,可能存在多列费用等问题。如果基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变动率这一指标与前期相差较大,可能存在税前多列支营业(管理、财务)费用问题。成本费用率这一指标用来分析纳税人期间费用与销售成本之间的关系,与预警值相比较,如相差较大,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期间费用问题。成本费用利润率这一指标与预警值相比,如果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异常,可能存在多列成本费用等问题。

    4.利润类评估分析指标

    如果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其他业务利润变动率这两项指标若与预警值相比相差较大,可能存在多结转成本或不计、少计收入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04.

    [2]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经济法基础.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1.

企业漏税的处罚规定篇4

关键词:税收征管;黄金税案;税收风险

中图分类号:F8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7-0142-02

引言

国家税务总局在以往的“税收风险研究”基础上,于《“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完善防范税收执法风险机制”。可见,如何提高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自身执法风险防范意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税务机关不可回避的话题。从各级税务机关的层面来看,作为行政机关,面对千差万别的情况,会产生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因而税务行政机关必然存在风险。仅就税收行政行为而言,税务机关的风险源自两大方面,一是纳税人的不遵从行为,二是税务人员的不当行为。

笔者将从某国税局于2011年破获的税案①入手,从纳税人的不遵从行为和税务人员的不当行为两个方面,分析我国税务机关当前在增值税征管过程中所面临的税收风险。

一、案情简介

2011年10月,某国税局对外公布,经过一年多的调查,波及全国30多个省市、开具虚假增值税专用发票6 700余份、涉税金额达到46亿的涉税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共计查补税款1 274万元、罚款1 274万元。

(一)纳税方作案原理

以骆某为首的犯罪分子通过注册104家无任何实际业务的空壳公司,从黄金销售公司购买黄金,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一方面,由于黄金回收环节冶炼环节是免税的,犯罪分子便通过黄金加工市场或黄金回收中心变现回笼资金;另一方面,利用增值税防伪税控认证系统不能比对汉字的漏洞,犯罪分子变更其中货物品名、销货方单位、购货方单位,保留其数字信息,将黄金的购进发票变为煤炭购进发票,然后通过电话或网络联系,卖给需要增值税发票的煤炭企业,从而牟取非法利益。煤炭企业则通过伪造的煤炭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进项抵扣,套取国家大额税款。

(二)税务机关检查过程

1.初步调查,发现涉税疑点

税务稽查人员首先通过查账发现,2009—2010年两年间黄金销售企业收入呈爆发型增长,而毛利率、税负率却直线下滑,超出正常预警范围。以某黄金销售为例,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03亿元,2010年为6.7亿元,税负率却从0.8%降到0.1%。

2.提请公安机关介入,成功获取涉案资料

2010年8月,28名税务稽查干部和公安局经侦支队的20名民警,同时对14家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其中6户黄金经销企业、8户接受黄金销售企业开具发票的受票企业,仅2008—2010年上半年开具和接受的发票就多达6 700余份,涉案企业遍及广州、深圳等全国30多个省市。

3.及时发函,掌握真假发票信息

根据掌握的账簿资料,稽查人员决定从发票对比入手。面对海量的数据,稽查人员理出了思路:对记账联与抵扣联逐一发出协查函核实其对应情况,省内发票以接发传真的形式比对,省外发票则通过发票协查系统发函比对。发现焦点逐渐集中在记账联与抵扣联严重不符:同一发票号码,真假两张发票,两个货物品名,黄金发票变成煤炭发票。此外还发现,向黄金企业购买黄金的104家企业注册地都指向同一座沿海城市。调查组立即赶往该城市国税稽查局,主管税务机关信息中心递上的资料显示,104户企业注销或走逃92户,除了个别几户,大都联系不上,因此无法从购货方取得相关证据。

4.税、银合作,检查资金流向

从事前掌握的资料中,稽查人员仔细罗列出案件涉及的当地72家大大小小的开户银行。随后,税务机关与这些开户银行逐一取得联系,并在当地稽查局的密切配合下,调取了涉案企业全部的资金交易记录。稽查人员对交易记录比对之后,发现了资金流的怪圈。购买黄金的资金从不同的商贸企业汇入黄金销售企业,但余款却转入同一个人的账户,或是返回原来的商贸公司后又进入同一个人的账户,或是同一笔资金在不同的商贸公司间来回流动。种种迹象表明,表面上是104户企业,实际上则操纵在少数几个人手里。

5.深入调查取证,查明案件事实

稽查人员深入购卖变更后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某洗煤厂检查,取得重大突破。通过账务检查,发现该洗煤厂有原煤购进业务,有过磅单、化验单,但是煤款却以现金支付,而且账面上甚至有上万元的应付款长期挂账,这显然不符合常理。进一步协查发现,该洗煤厂从未从抵扣联所显示的煤运公司购进原煤,洗煤厂却提供了与该煤运公司的供货合同、银行账号、企业业务人员姓名相同的同一税号增值税发票。经中国人民造币研究中心鉴定,其抵扣联为伪造假票,即该洗煤厂涉嫌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

二、案情及税收风险分析

(一)案情分析

1.纳税人资格的认定导致抵扣链条中断

我国增值税体制将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其中,一般纳税人实行凭票扣税的计税方法,对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简易征收管理办法。① 小规模纳税人孤立于增值税的抵扣体系之外,一般纳税人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就无法进行进项抵扣,导致税负增加。

在本案例中,购买虚假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洗煤厂老板向稽查人员交代:“近两年,煤炭市场火爆,来订煤的络绎不绝。需求量大时,我们就会从一些小煤窑购进煤炭,由于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无法抵扣,每年都要承担一大笔税收,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菲的数目。”从此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是增值税纳税人资格的认定导致抵扣链条中断带来了一般纳税人对虚假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需求,市场一旦有了需求就会有供给。

2.防伪税控认证子系统存在漏洞,形成巨大的利益诱惑

在本案例中,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防伪税控认证子系统存在不能对比汉字内容这一漏洞,通过电话和网络联系到需要发票的煤炭企业,将发票以可抵扣税款的6%—7%的价格卖给对方,从而牟取非法利益。增值税进项抵扣认证系统上的漏洞使得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导致国家税款的巨额流失。

3.法律的约束力和威慑力不足以与巨大的利益诱惑相抗衡

我国对于偷税行为的法律制裁有失合理性,也不利于对犯罪行为形成威慑力。一方面,对于尚不构成刑事犯罪的偷税行为,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处以0.5—5倍的罚款,由于罚款弹性很大,所以购买虚假发票的企业只需打通相关部门的关系即可将其罚款数额降至最低,导致处罚并不能真正起到惩处犯罪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税务人员素质水平及地方保护主义等多种原因,执法不严的现象普遍存在,对于增值税违法企业采取“以罚代打”或者“只罚不打”的执法态度。因此,制度和人为的双重因素削弱了法律对偷税行为的约束力及威慑力,导致犯罪分子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铤而走险。

(二)税收风险分析

1.纳税人的不遵从行为

从本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洗煤厂为了降低本企业的税负而涉嫌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使其税收风险转化为现实,并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正是因为经济诱惑、技术缺陷、制度漏洞及法律欠缺等多种因素,才导致了纳税人发生不遵从行为。纳税人应在法律范围内降低本单位税负以节约企业资金,起到规避税收风险的作用。此外,我国目前对行贿、受贿的行为惩罚力度相对薄弱,很多企业便采取“寻租” 以达到降低税负或在违法行为败露后缴纳较少的罚款的目的,这也成为税收风险的因素之一。

2.税务人员的不当行为

尽管在本案例中尚未发现税务人员协同作案,但是这种情况在以往案例中却屡见不鲜。一方面,部分企业在违法的事前、事中、事后的任一环节对相关税务人员进行直接或变相的利益诱惑,以换取违法行径败露后的从轻处罚,使得素质较低、警惕性较差的税务人员走向违法道路;另一方面,基层税务机关直接面向企业,其税务人员面对大量管户难以真正做到“户户掌控,面面俱到”,一旦其下属管户出现违法行为,税务人员则难辞其咎。针对此等情况,我国税收法律既要相对限制涉税处罚的“人罚”空间,又要出台保护税务人员合理利益的相关规定,增强税务人员的执业风险意识。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该税案的深层次分析发现,现阶段由于我国增值税征管体系不仅存在技术层面的缺陷,也存在制度层面的漏洞,以及管理界的通病——“人为因素”,所以税务机关在税收征管过程中面临较多税收风险。针对此种情况,税务机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规避税收风险:一是健全和完善税收法律体系,防范政策风险;二是强化税收管理、规范执法行为,防范管理风险;三是提高税收执法人员综合素质,防范业务风险;四是完善监督制约机制,防范执法风险。

参考文献:

[1] 向东.税收“行政执法风险”辨析[J].税收经济研究,2011,(4):53.

[2] 苑新丽.税收执法风险来源及其防范对策[J].地方财政研究,2011,(8):44.

[3] 梁军,蒋震.推定课税的税收风险分析及对策[J].税务研究,2011,(7):59.

[4] 侯卉.增值税专用发票监控的反思[J].税务研究,2005,(3):76.

企业漏税的处罚规定篇5

在强制执行和主动遵从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是CRA进行税务审计的基本原则。加拿大纳税遵从的现状大致是:自愿遵从占58%,偶尔不遵从占35%,不遵从占7%.CRA由此也把遵从管理归纳为三类:自愿遵从、辅助遵从和强制遵从,并根据风险评估和工作需要划分每一类遵从管理上应该配置的现有资源比例。

自我评估(SelfAssessment)是加拿大税收体系的基石。加拿大改进和完善纳税申报制度,以纳税人自我评估为主,税务部门税务审计为辅,从而把税务部门从评估的重负中解脱出来。自我披露制(VoluntaryDisclosure)规定,加拿大联邦税务机关有权对符合规定的自我披露的纳税人免予处罚或,纳税人只需补缴相应的税款即可。该制度不仅为纳税人提供了自我纠错的机会,而且通过给予其更多信任与公平待遇,有力推动了全社会树立诚信纳税意识,提高了税收征管效率。2001年4月。CRA开始针对不同纳税人采用不同策略,对于大型企业一般两至三年检查一次,对于中小企业则实行选择性抽查方式,并根据纳税信用和风险确定检查的次数与力度。中小企业税务审计是CRA整体遵从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通常是指所有的个体经营户、中小规模的公司、合伙企业及信托制企业。在加拿大,总收入在100万元以下的为小企业,总收入在100万元~2.5亿元的为中型企业。加拿大全国约有450万家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的90%以上,雇佣人口占加拿大劳动力市场的60%.中小企业贡献超过60%的GST(GoodsandServicesTax,商品及服务税)和HST(HarmonizedSalesTax,统一销售税),在加拿大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CRA税务审计的具体范围涵盖所得税、GST/HsT及其退税申请、地下经济活动(现金交易、缺少第三方报告或不采取源泉扣缴等)、办公室审查项目以及消费税项目。目前CRA审计工作的重点是中小企业所得税和GST/HST审计,其审计人员数量占总数的75%,覆盖面包含加拿大境内99%的中小企业。

二、加拿大税务审计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CRA内部根据功能和区域分为中央11部和5个大区管理部。中央11部包括纳税遵从部、行政申诉部、机关战略与业务发展部、纳税服务与欠税管理部、评估与优惠服务部、法律政策与管制事务部、财务与管理部、公共事务部、人力资源部、机关审计评估部和信息技术部。其中纳税遵从部的主要职责是通过认证和执法行为来鼓励依法纳税。具体工作是通过检查审计来确认遵从,调查骗税行为。制定并实施遵从战略以及管理自我披露项目。该部下设9个处:中小企业处、国际和大企业处、执行和披露处、科研与实验开发处、风险评估与业务管理处、遵从战略与研究处、人力资源处、劳动力发展处,审计业务服务处。其中的中小企业处具体负责税务审计任务,由审计操作组、省级纳税遵从服务组、审计战略组和非居民管理组构成。其主要目标包括:将把各行业的强制执行行为控制在合理水平;扩大对高风险行业的审计范围;通过风险评估、服务和教育增强纳税遵从;确认不遵从案件并采取适当的矫正措施。

2004~2005年,CRA通过各种解决非纳税遵从问题的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税务审计),增收近102亿美元。共完成税务审计(审计、检查和审查)318337件,完成其他强制执行任务(犯罪调查,违法行为等)3989件。

三、加拿大税务审计的程序

(一)选案及处理风险的方法

选案过程就是一个风险处理过程。CRA认为不遵从行为表现为:不申报或不进行GST/HST登记:错误的报告收入和成本;不缴纳税款。导致不遵从的原因可能各种各样,但都应纳入风险管理。CRA总部通过计算机运行的全国风险评估系统对纳税申报表进行统一审核来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专家们选案时要考虑的因素是综合的。包括恢复能力(PotentiaIforRecovery)、对不良记录的掌握情况(KnownAreasofAbuse)、第三方信息(ThirdPartyInformation)、趋势分析(TrendAnalysis)和比率分析(RatioAnalysis)等,以此来确定审计范围和方案。

(二)税务违法案件的惩处

加拿大对于税务违法案件的惩处要依据当事人的主观意图而定,主观意图的范围从非故意延伸到故意。加拿大所得税法163(1)(ITA)规定的处罚情形是:通常、以第一次发生的时间为基准年。在基准年内发生的不予惩罚。第二次发生必须惩罚的数额为漏报税额的10%。

加拿大所得税法163(2)(ITA)和消费税法285(ETA)规定的民事处罚的主观意图需要把握的标准和情形是:重大过失的程度超过对于理性注意义务的疏忽;纳税人已经知道或应该知道他/她提供信息的目的就是为了少缴税。明显的疏忽相当于故意:有意识地漠不关心是否做到纳税遵从:故意装作不知道:鲁莽和肆意;发生在申报过程中的过错。

对一般疏忽的处罚。所得税法163(2)(ITA)中规定对于错误申报或漏报,处以100加元以上,按最高边际税率计算的税款的50%处以罚款。消费税法285(ETA)规定对于错误申报或漏报,处以250加元以上,净应纳税款的50%罚款。

骗税的后果:

1.对骗税的调查可引起刑事;

2.定罪可包括处以偷税款50%以上、200%以下的罚款,或者另加5年以下徒刑;

3.刑事档案可予公开。

四、加拿大税务审计对我国税务稽查制度的启示

(一)建立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信任

加拿大《纳税人权利宣言》明确规定:法律认为纳税人是诚实的,除非有证据证明事实上有相反的情况。这就是税法上的诚实推定权。诚实推定权是现代税法赋予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现代社会基本人权的体现。另外加拿大的自我披露制度旨在为纳税人提供自我纠错的机会,给予纳税人更多信任和公平待遇,同样值得借鉴。现代公法理论认为,在一个稳定发展的进步社会中,行政权与公民权必须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树立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法律地位平等的观念,处理好强制执行和主动遵从之间的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二)在税务审计中引入风险管理机制

风险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三个环节。CRA通常首先根据纳税人往年收入、其他收入来源等数据,验证纳税人申报的收入、扣除额和抵免额是否合理,确定其逃避税收的情况,进行风险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选案并设计出有效的审计方案。应该借鉴加拿大税务审计所运用的风险管理理念,根据目前我国税务管理的现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机制。

(三)强调税务审计的科学性和对审计战略的运用

企业漏税的处罚规定篇6

关键词:利润;操纵;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4-0212-01

企业操纵利润是指企业的管理层出于某种动机,利用法规、政策的空白,甚至通过违法、违规等各种手段操纵企业利润的行为。操纵利润的行为严重侵害企业的健康发展。我们要认真地分析并加以解决。

一、企业操纵利润行为的原因

(1)利益驱使。现代企业制度下,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结构下,股东与经营者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但不管怎样,股东与经营者都想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果股东对经营者制订了利润指标,且利润指标同经营者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那么经营者就可能为了自身利益,通过操纵利润的方式来追求业绩,以期多发奖金,保住自己的位置或者得到提升。(2)客观环境。企业的客观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的组织机构、企业的职位设立、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一旦企业的客观环境出现了问题,就会为企业日后操纵利润埋下隐患。(3)监督不力。监督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外部监督主要是来自于税务部门、金融机构的监督,有时还会有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等等。内部监督则是企业内部的有关工作人员对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监督。但是在实际的监督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使监督流于形式化,这就使得操纵利润的行为有可乘之机。(4)融资贷款。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机构和借款人出于尽量减少风险和自我保护的目的,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愿意放贷给亏损企业和缺乏信誉的企业的。企业为了追求良好的外在形象会通过操纵利润的行为来虚增利润,以期获得金融机构和借款人的信贷资金,同时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投资,使企业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5)税收获利。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再将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相应的税率来计算得出的。所得税是企业的一项重大的成本。有些企业为了偷税、漏税或者推迟纳税时间,就会采取操纵利润的行为,虚减收入、虚增成本,以期虚减利润,减轻税收负担,获得变相利益。(6)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的提供者通常会比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了解更多的有关企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并且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比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会计信息的获取时间等方面也存在着优势,因此信息不对称是永远存在的。这就使得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难以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加以及时、准确的评价,企业管理当局也有能力掩盖其真实的信息,从而使得企业操纵利润的行为成为了可能。(7)会计准则自身的缺陷。会计准则自身存在一些缺陷,有些会计政策、方法可供企业管理当局自主选择,企业管理当局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必然会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就为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了可能性。此外,会计准则有些方面落后于会计实践,导致某些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出现了“无据可依”的现象,这也为企业操纵利润的行为提供了空间。(8)纳税环境的恶化。在实际生活中,公民的纳税意识十分淡薄。人们不以偷税、漏税为耻,反以偷税、漏税为荣,许多企业甚至将能否把假账做得滴水不漏做为企业招募会计人才的重要衡量标准。另外,税收法制体系还不够完善,征管手段和征管技术落后,无疑为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了弹性空间。(9)违法、违纪成本过低。我国的《刑法》和《会计法》都对会计做假行为做出了处罚规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普遍存在着执法不严、惩治力度不够的现象,不能起到惩戒的作用。当企业操纵利润的行为败露后,司法介入欠缺,注重经济处罚,较少进行行政、刑事处罚,或者用经济处罚来代替行政和刑事处罚。违法违纪的成本低、风险小,使得企业操纵利润的现象有禁不止。

二、企业操纵利润行为的危害

企业操纵利润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无论是对税务部门、金融机构,还是对社会、政府以及国家等都存在着极大的危害。

(1)造成国家的税收流失。一些企业通过各种途径来操纵企业的利润,偷逃税款,化公为私,有的还利用税收制度上的弹性地带为企业谋取福利,使得国家的税收大量流失。(2)增加金融机构的风险。金融机构会依据企业的盈利状况选择是否向企业提供贷款。若依据被人为操纵后的利润对企业放贷的话,企业很可能虚盈实亏,金融机构的资金就可能会收不回来,金融机构的风险增大。(3)滋生不正之风。企业本着操纵利润这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很可能会向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行贿,有些工作人员就会接受贿赂,这种不正之风会造成恶性循环,败坏社会风气。(4)增添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虚假利润容易造成繁荣的假象,引发通货膨胀,从而很可能会引发社会动荡,这无疑增添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必然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对经济生活也将构成许多隐患。(5)影响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国家会依据有关的会计信息来制定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如果企业操纵利润,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那么必然会影响政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就会导致经济管理和决策的失误。

三、解决企业操纵利润行为的对策

(1)修订完善会计准则。要不断修订完善会计准则,形成比较完备的会计准则体系,避免会计处理中的真空地带,防止“无据可依”现象的出现。尽量减少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克服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本身的不确定性,使会计准则更加具体和更具操作性。(2)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建立健全法制体系,加大对企业操纵利润行为的法律处罚力度,使相关责任人的违法、违纪成本数倍于其获得的经济利益,这样使他们没有经济利益可图,而且还会因为操纵利润的行为倾家荡产,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对企业操纵利润行为的震慑作用。司法机关也应当介入监管,对有关的责任人要绳之以法。(3)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及时的发现舞弊,从而有效地减少企业操纵利润的行为。因此,在会计核算和管理中必须实行不相容的职务相互分离。要合理设置企业的内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范围、权限和职责,避免出现一人多岗、一岗多职的现象。强化企业内部监督约束机制,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切实有效地执行。(4)加强企业的外部监管。加强企业的外部监管,主要依靠包括税务部门、金融机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证券监管部门等在内的社会监督,促进企业严格遵守会计规范,形成有效的外部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黎仁华.谈谈会计报表粉饰的审计策略[J].财会月刊,2002.

[2]阎务达.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财务指标特征研究[J].财务与会计,2001.

企业漏税的处罚规定篇7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截至7月底,各地税务、公安机关共查获假发票1574万份,税务机关共查处违法受票企业9779户,查实接受虚开、非法代开发票48880份,追缴税款3.33亿元。

假发票的猖獗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的社会经济秩序,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局长马毅民此前曾透露,“虚假发票大量存在且屡禁不绝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较大的需求和‘买方市场’”。还有专家认为,我国实行“以票抵税”的发票税收制度存在很大漏洞,加上税收机制和法制不健全,也是假发票猖獗的症结。

制售假发票产业化

制售假发票组织严密、手段隐蔽,甚至形成产业化。犯罪分子在制售过程中分工明确,印制、运输、接货、批发贩卖、零售贩卖层次分明,内部甚至还有人员专门负责对印制设备进行技术维修,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生产链。在这条畸形的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专业化程度之“高”,防范手段之“妙”,从业人员之“滥”,令人触目惊心。

贩卖假发票的犯罪团伙往往依托相对固定的销售网络,依据发票的“需求”定产,然后通过托运、长途客运等途径,以“人货分离”方式运输,经中间“批发商”分销,由众多“下线”人员负责销售,逐渐形成了“以销定产与批量生产相结合”、“异地印刷与长途贩运相结合”、“网络推销与街面兜售相结合”的作案模式。

这些犯罪分子专业分工明确、单线联系,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街头广告等形式,广泛散布贩卖、虚开、代开发票等信息。然后进行贩卖或根据买方市场的实际需要,注册虚假公司进行套票,而后以真实发票为样本,大量印制“重号”或同一号段的假发票,进行真票和假票代开,作案手段极为隐蔽。

制造和销售假发票的利润相当可观。一般而言,印制厂印制一本假发票的成本是块八毛钱,而流到市场上的卖价是200元左右。

除了制售假发票者外,还有一些虚假注册的“公司”套取真发票高价倒卖。在破获的一些案件中,很多这样的皮包公司连办公地点都没有,登记的固定电话根本无法接通。有的干了几个月后,重新伪造身份证办理新公司,又开始新一轮的违法活动。

市场需求旺盛

假发票可分为三种,一是真票假开,二是假票真开,三是假票假开。正是因为有庞大的消费群体,贩卖假发票的违法犯罪活动才越来越活跃。而“买方市场”背后的巨大利益是促使这桩买卖经久不衰的原因。

假发票之所以能成为“产业”,背后是旺盛的需求。同时,假发票模仿程度高,足以乱真,连税务和财会人员也难辨真伪。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些人就会铤而走险,使用假发票,从而也为印制、贩卖假发票提供了滋生土壤。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财务人员说:“只要做假账的存在,代开发票这个产业就活得滋润,而企业、个人几乎都需要这个产业的存在。”以一个年营业额100万元的餐饮经营户为例,如果营业收入中有50万元开具假发票,则可逃税2.5万元,营业额100万元的娱乐业经营户一年则可逃税10万元。

假发票“买方市场”不断扩大。近年来,一些从事建筑安装、交通运输、餐饮服务、商业零售等行业的不法单位和个人,为了虚列交易成本、掩盖资金流向、隐瞒非法所得、实现逃税避税,购买、使用虚假或非法代开的发票。此外,一些单位和个人为了达到平衡预算、财务造假、逃税骗税、洗钱走私、滥发奖金、挥霍公款、贪污贿赂等目的,也购买假发票或让他人代开发票。

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特别是拥有公共消费或财政经费拨款的单位:利用车辆维修、工程建设等类型的假发票截留资金形成“小金库”,进行违规支出,逃避审计。有的贪污公款,用假发票直接抵冲账面开支。一些出差人员利用假发票来报销一些不存在的餐饮、住宿、交通费等消费。

“以票抵税”漏洞不小

目前,我国税收征管方式的设计很不严谨。税收制度多是站在方便管理者征收的角度设计,不是从方便国民的角度和方便企业的角度出发,从而留下了以票抵税漏洞。

税务机关由于过分强调“以票抵税”,使得发票成为企业之间进行商务活动的唯一凭证,只要取得发票,就代表着一项交易活动的存在或终结。这样,发票就成为整个税收体系中最重要的链条,同时也是最薄弱的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企业的收支情况都会因为发票的取得而改变。企业如果想偷逃税款,只要取得发票,便万事大吉,即便干非法之事也可以堂而皇之。

另外,部分行业由于面对群体的特殊性,不需要或很少开具发票。而税务机关普遍存在“查税看票”的情况,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资金收支情况很少进行监管,导致了税收的流失。

同时,普通发票未纳入金税工程管理范围,使用广泛,防伪性差,管理上存在缺失和漏洞,成为了犯罪分子追求不法利益的新目标。有专家指出,伪造的人民币和增值税专用发票之所以没有大面积泛滥,就是因为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形成了闭环。而普通发票的使用流程是单向的,普通发票由税务机关发售后到纳税人使用,再到受票方入账,即完成整个流程。开具的发票不能回到税务机关,发票在开具和使用环节也得不到有效监控,发票开具的真实性更是得不到验证,监管空白由此产生。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一漏洞,使用假发票进行税前列支、抵扣税款,大肆偷逃税款。

惩戒力度不够

除假发票印制、贩运和买卖过程较隐蔽,难以取证等因素外,惩戒力度不够,也是制售假发票行为屡禁不止的一个关键因素。

国家税务总局征管司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目前我国税收法规不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在实施中也暴露出了处罚偏轻的问题。十多年前制定的法规对各种违规行为的界定比较笼统,对制造、出售、开具和使用假发票的行为处罚标准低、弹性大,不利于打击此类违法犯罪行为。

此外,按照检察机关的规定,目前制售假发票定罪有两个条件:一是印制假发票,二是销售假发票达到一定数量。除了这两种情形外,持有、运输假发票都不能定罪。因此,一些假发票贩子钻法律的空隙,在贩卖假发票时,身上携带的发票数量都不超过50份,导致公安机关难以对他们进行处罚。而出售假发票的都是最下线,即使抓获,往往因为抓不住上线或对售出的发票份数无法核实,不能进行刑事处罚,致使销售假发票现象屡打不绝。

另外,要大面积地对假发票一查到底,也是一件很难的事。原因就在于地方不配合行动。如果重拳打击此类违法行为,一些企业很可能会“逃到”其他地方去。这样做对于地方财政收入“得不偿失”。

刑法中规定,非法出售发票罪情节严重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

我国现行法律对于制售假发票犯罪的处罚相对较轻,在高额非法利润的驱使下,很多人甚至是一些被公安机关打击处理过的犯罪分子,继续从事发票犯罪活动。这也是屡打不绝的重要原因。

企业漏税的处罚规定篇8

一、存在问题

(一)财务核算不规范

一些房地产企业建账不规范,未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建立健全财务核算体系。如对收取的定金及销售车库、地下室房款,挂在往来账上,未按预收帐款处理,不按规定开具房地产销售发票,以自制或购买的收款收据收取售房款隐瞒收入,造成预售款不申报或者滞后申报,占压税款;商品房出租收入,不申报营业税和房产税;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预付施工企业工程款时未按规定及时取得发票,这严重影响了工程成本的及时结转。

(二)行业税收管理措施不到位。

1、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问题

目前对企业所得税征管,有核定征收、查帐征收。很大一部分企业税收征收方式一次鉴定后多年不变,甚至在纳税人的财务核算状况发生变化后仍未进行变更,导致稽查查处上的尴尬。比如,在检查某纳税人时,其企业所得税鉴定的征收方式是查账征收且好几个纳税年度未变,但其日常申报时又是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且实际上其财务制度往往又不健全或无法进行查账。

2、土地增值税清算问题

我市很大一部分房地产企业认定为查账征收,但基本未对土地增值税进行清算。按照规定房地产全部竣工决算、销售完毕要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利用种种手段钻这一政策“空子”,迟迟不进行决算,或留下几套“尾房”,不进行销售,逃避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影响了土地增值税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对清算要求账务核算健全、严格按项目进行账务处理,结转成本核算收入,而企业往往不能及时结转成本,提供扣除项目的依据不足,计算程序复杂,税务部门大多按核定征收率进行预征土地增值税。在征管上存在较大的漏洞。

3、税款所属期问题

稽查部门在检查时,发现往往因纳税人缴纳税款的所属期划分不清而无法对往年少缴税款的行为进行处理处罚,纳税人的税收违法行为也因此逃避了应有的处罚。这种情况在检查房地产企业中经常发生,因行业特点或种种原因(如纳税人逃避处罚,税务机关在年关所谓的调库)导致纳税人当年实现的税款到次年缴纳,在纳税申报时又以次年的所属期申报且征收部门开具的完税凭证上注明所属期也是次年的,稽查部门检查难以区分又不好延伸检查,对往年实现到次年缴纳的税款很难准确进行处理,导致房地产企业存在违法事实但难以进行处罚的矛盾被动局面。

4、印花税漏申报问题

印花税虽然是小税种,但在稽查过程中,发现绝大部分企业都存在漏征行为,好多企业对小税种印花税不被重视。如签订货物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等不知道要申报缴纳印花税,主要原因是财务人员对印花税的计算申报从思想上不够重视,往往只关注营业税等正常税收申报,而对印花税等小税种疏忽,另一方面是财务人员对印花税的有关具体规定也不甚了解。

二、加强房地产业税收征管的建议

1、提前介入房地产企业税收管理

在房地产企业税收专项检查中,许多企业漏缴了印花税、土地使用税。这与房地产税收管理滞后分不开的。我们对房地产企业的税收管理往往是从销售环节才介入,原因是与政府有关部门信息不沟通,导致税务部门的管理明显弱于其他管理部门,而房地产企业从立项开始就产生地方税收,注册资金、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建安合同、规划设计等合同均要缴纳印花税,取得土地使用权要缴纳土地使用税。另外,要加强对印花税和土地使用税政策的宣传力度,注重宣传方式,让纳税人形成习惯从而提高遵从度。

2、实行房地产专业化管理

要规范房地产业的日常税收管理,强化项目跟踪和后续管理,建立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源监控制度。要实行项目管理,建立房地产开发项目税收管理台帐要加强纳税辅导,要加大对项目的巡查巡管力度,,房地产企业预收定金、预收房款时必须开具正式发票,对商品房出租的,要督促企业并入收入纳税,加强对地下室、车库发票的控管,实行以票控税,促使购房者主动向房地产开发商索取不动产销售发票。项目结束后及时对其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对账务不健全的也要带率核定征收土地增值税。应进一步发文件明确车库、地下室土地增值税适用的核定征收率。

3、加强房地产业纳税申报的管理

不能把房地产业作为税款调剂的“蓄水池”,而应当要求企业正常纳税申报,不得要求对以前年度税款延迟到以后年度申报,以免影响税务检查对已交税款的确认,即使要调剂税款,今年的税款最迟也要到明年1月份之前申报入库,建议市局加大对房地产业纳税申报的督促督查力度,对随意调剂税款的,要依法从严处理。另外,对企业有困难,今年税款确需推迟到明年交税的,也要履行延期审批手续,没有履行手续的,一律按规定加收滞纳金。

4.加强对企业所得税的管理

要加强对房地产行业成本核算的审查。对在成本核算时,不分项目设立成本明细,而将完工和未完工的多个项目成本混在一起,造成账面亏损以及利用关联关系转移利润,通过虚开建安发票加大建安工程造价的,要从严查处。要加强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学习,加强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业务培训和相关报表填写的辅导。要重视对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的认定,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应一年一定。

5.加强对分红收入个人所得税的控管

要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商个人股东利润分配个人所得税的征管,这是监控难点,也是税源重点,要力争取得征管突破。鼓励公民对税收违法行为的举报,建议修改举报案件管理办法,除给实名举报者给予奖励外,对匿名举报查证属实的,也要给予适当的奖励。

6、加强税收征管查的联系

上一篇:货币政策力度范文 下一篇:法官纪律处分条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