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力度范文

时间:2023-10-31 11:47:55

货币政策力度

货币政策力度篇1

(一)充分认识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增强优惠意识,做好长期应对困难的准番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得到了有效传导,货币信贷总量快速增长,信贷结构继续优化,对扭转经济增长下滑趋势、提振市场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上半年,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7.37万亿元,同比多增4.92万亿元,创改革开放以来历史最高水平。但经济发展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国际国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外需严重萎缩仍是影响国内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矛盾,上半年出口额同比下降2108%,下一步促进出口回升难度仍然很大。产能过剩的矛盾突出,低水平重复建设依然存在,节能减排工作在一些地方存在弱化倾向,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一些地区、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特别是中小企业效益下滑状况短期内难以扭转。财政增收压力较大,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在信贷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贷款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比较突出。

(二)准确把握辖区经济金融运行特点和发展态势,密切关注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从分行辖区情况看,经济金融运行既有全国的共性特征。也有一些地区特点。上半年。四省市区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万亿元,同比增长10.5%。高于全国增速3.4个百分点。其中,天津、内蒙增速均为16.2%,并列全国第一,河北省增长8.7%,山西省尽管仍维持负增长态势,但比一季度回升了3.2个百分点。但在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仍未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外需萎缩对辖区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的压力仍然较大,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的目标面临长期挑战。

一是工业经济出现反弹迹象,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二季度,四省市区工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弹,其中天津和内蒙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1%和18.6%。河北省增速也达到7.3%,山西省虽然仍为负增长,但比一季度有所回升。用电量、货物周转量等经济先行指标也出现好转迹象。但是影响经济复苏的负面因素仍然存在,出口回升、消费快速增长短时间内难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在危机背景下也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等,支撑经济回暖的基础尚需进一步巩固。

二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但大规模投资的长期持续存在较大难度。四省市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都超过了35%,高于全国33.5%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天津和内蒙增速超过40%,投资拉动成为当前经济回暖的主要动力。在短时间内,经济增长靠投资拉动的格局不易改变,但随着政府项目资金需求满足率的提高以及新批项目的减少,大规模投资难以长期持续。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能有所减弱。

三是信贷总量超常增长,但信贷结构及使用效率问题较为突出。上半年,四省市区贷款增加8213.4亿元,是去年全年增量的1.9倍,为历史同期最高增量,但存在一些苗头性问题。一方面,“贷大贷长”现象突出,上半年新增中长期贷款占全部贷款增量的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天津市、山西省前十户企业新增贷款占比分别达到47%和39%,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明显偏少。另一方面,银行存在“提前放款,过量放款”倾向、企业存在“贷款快,用款慢”现象,信贷资金使用效率较低。上半年,天津市贷款量前20户企业新增贷款1351亿元。占全市贷款总量的52.2%。而新增存款高达746亿元,沉淀的派生存款达55.2%。

(三)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筹推进辖区各级行工作深入开展

认真贯彻落实总行会议要求,全面完成好下半年各项工作,各级行要结合地区实际,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坚持统筹兼顾,认真贯彻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作出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决策部署,各级行要认真抓好落实:一是要把握好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继续保持货币信贷的适度增长,促进经济回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及时研究和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窗口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要正确处理好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通过信贷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有保有压,防止盲目扩大产能,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助学、就业等弱势群体的信贷支持,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推进节能减排,既促进近期经济增长,又为经济长远发展打下基础,也为银行资产安全提供保障。三是要妥善处理支持经济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引导商业银行加强贷前审查、贷后管理和风险评估。不仅关注项目自身可能存在的风险。还要关注行业发展、期限结构、贷款集中度以及经济波动的影响。严格执行项目资本金制度,防止变相使用银行贷款作为项目资本金,注意防范各类融资平台风险。

第二,坚持依法履职,树立人民银行的威信和社会公信力。一是要树立促进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加强内外协调,采取综合措施,有效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挥好窗口指导作用,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二是要树立维护金融稳定是中央银行重要职责的理念,从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出发,深入研究全球金融危机对辖区金融稳定的影响,加强区域金融稳定评估。强化监管,敢抓敢管,大胆工作,切实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与安全。三是要树立服务是体现形象的理念,要站在高起点,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提升基层央行的社会公信力。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扎实推进基层央行文化建设、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各级行要结合实际,不断深化基层央行履行职责的核心价值理念,把文化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实践中,推动工作不断发展进步。二是强化作风建设,着力提高实践能力。认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把功夫和精力用到抓落实上,树立正确政绩观和利益观。努力实践共产党人高尚的人生价值。三是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凭良好业绩用干部,以群众公认选干部,真正把善于领导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创新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支持那些敢抓敢管、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干部,关心爱护那些不图虚名、埋头苦干的干部。给肯干事的人以机会,给能干事的人以舞台,给干成事的人以激励,形成风清气正、团结一致、共谋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扎扎实实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

(一)认真贯彻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辖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是着力促进信贷适度增长。指导金融机构信贷均衡投放,按照项目进度合理控制贷款节奏,防止提前贷款、过量贷款以及冲时点、抢规模。严格落实利率、准备金率等政策措施,加大对金融机构执行情况的监管力度。根据实际需求,增加再贷款、再贴现

投放,加强支农再贷款管理。

二是着力推进信贷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强窗口指导,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努力提升信贷支持经济发展的质量。在期限结构上,要重点围绕增加短期贷款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要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暂时困难企业的流动资金支持;在行业结构上,要坚持有保有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对“三农”、自主创新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在企业结构上,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信贷客户的规模结构,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和进出口企业发展。要认真落实金融促进就业、助学政策,增加小额担保贷款和助学贷款。

三是着力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提示。指导和督促商业银行严格执行贷款标准和条件。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强化对信贷增长质量、风险管控的考核,进一步提高对项目贷款的风险评估和管理能力。加大对政府融资平台的调研和监测力度,加快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对地方投资项目资本金情况的监测和风险控制,防范贷款风险。

四是着力提高经济金融运行监测分析水平。继续发挥好金融形势分析会作用,重点加强对辖内货币政策实施、金融机构流动性、信贷投放结构和节奏、经济及金融运行中的各种苗头性问题的监测分析,并结合地区实际开展特色研究,高质量完成下半年重点调研课题,努力形成调研品牌,为上级领导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分行要进一步完善辖区经济金融形势分析季度例会制度和天津市“一行三局”协调机制,加强内部协调和外部联动,增强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各级行要进一步做好信贷政策宣传解释工作,合理引导市场和公众预期。

五是着力推动辖区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积极推荐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成为货币市场成员,支持骨干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指导地方法人机构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建设。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强对辖内金融机构参与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的监督管理,加强对辖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有效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二)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切实维护辖区金融稳定与安全

一是扎实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各级行要把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解决农村信用社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加强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指导,加快央行专项票据兑付进度,强化后续监督,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分行要推动天津农村合作银行改制为天津农村商业银行。

二是密切关注国有金融企业改革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和反映国家开发银行分支机构商业化转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关注农业银行分支机构在不良资产处置、组织架构改革、服务“三农”等方面的进展情况。积极参与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规则制定和全国金融稳定指标体系建设工作。

三是继续加强金融风险监测分析评估。认真做好对辖内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法人金融机构、高风险机构的风险监测,定期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经营情况等进行监测分析。进一步发挥稳定协调机制作用,落实信息共享制度。完善金融应急管理,及时报告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调查了解辖内各类担保机构、村镇银行、互助合作社、典当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运行状况,按照总行部署开展地方涉外企业受危机影响的风险监测,配合地方政府做好非法集资活动的处置工作。加强金融稳定再贷款和人民银行债权管理,依法保障中央银行资产安全。

(三)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树立基层人民银行的形象和权威

在调查统计方面,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加强对经济金融重点问题的分析研究,为上级领导部门提供高效的统计信息服务:在支付结算方面。上线运行电子商业票据系统,推广应用非现金支付工具,保证支付系统安全高效运行。大力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加快整合专业卡市场资源。组织商业银行共同研究预防和打击银行卡诈骗的措施,促进银行卡产业健康发展。分行要认真做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征信管理方面,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反洗钱方面,发挥反洗钱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加强部门间的合作。指导金融机构健全反洗钱内控体系,提高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质量。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现场与非现场监管,加强反洗钱监测分析,加大反洗钱调查力度,积极配合司法机关严厉打击洗钱犯罪:在货币金银管理方面,继续做好现金投放分析预测,改进发行基金调拨管理。确保现金供应和合理券别结构需要。加强人民币流通管理,提高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加强对库的监督管理,保证发行库安全运行。积极配合公安部门推进打击假币犯罪专项整治“09行动”,提高反假货币工作水平;在经理国库方面,深入推进国库横向联网系统建设,继续推动国税、地税和海关缴税无纸化建设,加快财政银联卡缴税系统建设,不断扩大非税收入横向联网覆盖面。强化国库监督检查,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分行要研究将支库转为人民银行直接经理的可行性。

(四)不断改进外汇管理,积极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

各级行要进一步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分析,配合总局做好外汇金宏系统的试点推广工作。继续加大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核查力度,加强对大额数据核查和异常变动数据监测,确保国际收支统计数据及时、完整、准确。继续做好服务贸易外汇非现场监管工作,积极参与总局核销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贸易收付汇核查非现场监管工作制度。大力支持境内企业“走出去”,研究解决境外投资企业后续资金问题。分行要继续推进滨海新区外汇管理改革,加快推进中新生态城外资企业资本金结汇管理改革试点,并力争在天津市全部特殊经济区域推广。各级行要认真做好商业银行外汇业务考核工作,加大对外汇违法违规活动的查处力度,打击非法外汇交易行为,积极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活动。加快推进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五)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保障各项工作安全稳定运行

一是健全完善内控管理机制。分行要积极推广“内控管理与评价信息系统”,加大各项审计工作力度,切实提高内控管理效能。

二是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依法行政。继续规范和完善政务公开信息的主体、内容和形式,逐步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确保政务信息依法、全面、及时、准确公开。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构建依法行政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高依法履职水平。

三是加强会计财务管理。认真落实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对财务预算、固定资产、集中采购、基建项目的管理,继续做好治理“小金库"2K作。按照厉行节约、勤俭办行的财务工作方针,合理安排费用支出。

四是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各级行要层层落实维护稳定工作的领导责任制和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扎实做好安全保卫、保密、计算机安全、网络管理、应急管理、防范“”等工作,确保全行安全稳定。

(六)进一步加强县支行建设,提高辖区人民银行整体履职能力

县支行是人民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履行中央银行职能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根据新形势新

任务的要求,适时调整完善县支行职能,不断推进县支行建设。县支行要结合实际,重点做好货币政策的宣传、传导和效果反馈,研究当地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监测辖内金融风险,做好支付结算与账户管理、国库业务和国库监督管理以及人民币管理和反假货币工作,提供县域和农村金融服务,推进县域和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加强对“三农”、小企业、扶贫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

各中心支行要进一步加强对县支行的管理,合理调整县支行的人员规模与结构,做好现有人员的业务技术和转岗培训。要推进县支行的业务机构和岗位整合,优化内设机构和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职责。要加强县支行的监督机制建设,完善风险防控机制。近期,总行将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市)支行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县支行的职能定位、履职重点以及加强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各中心支行要认真贯彻落实。

(七)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以突出实践特色为抓手,持之以恒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级行党委(党组)要认真总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回头看”情况,继续落实各项整改措施,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在辖区深入推进基层央行履行职责核心价值理念研讨活动,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和时代特色,针对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探讨构建履行央行职责的共同思想基础。进一步强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党委委员联系点制度,建立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抓班子、带队伍、促业务为重点,继续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

二是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持之以恒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继续加强中心组理论学习,充分发挥党校主体班优势,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培训力度,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科学决策能力和领导水平。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用人标准,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加大干部选拔、交流和轮岗力度,培养和锻炼后备干部,进一步调整优化市(盟)中心支行领导班子结构。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学理论,明使命,促履职。创佳绩”、“我与我的祖国”等主题活动,大力促进央行文化建设。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国主义教育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创争”活动,广泛组织开展劳动技术竞赛。把握新形势下青年工作的特点,进一步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货币政策力度篇2

关键词: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协调机制

中图分类号:F8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9—0099—0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依存度的不断增强,特别是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以来,我国金融宏观调控逐渐进人调整期,保持经济增长稳定、币值稳定既是转型调整的保障,又是我国今后发展的策略。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调控面临更复杂的环境和更艰巨的任务,其中的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稳定币值和调控总需求的重要手段,是维持和调控内外贸易均衡的重要工具。我国未来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将会更加复杂,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压力将持续增强,因而需要加强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调控力度,尤其是解决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问题。

一、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不协调的表现

1994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改革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总体看政策操作比较成功,不仅对内的需求管理效果显著,调控能力越来越强,给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注入活力,还有效抵御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但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外依存度的不断上升,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操作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特别是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在实践中面临一定冲突,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外汇储备与货币量的冲突

1994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后确立了强制结售汇制度,在人民币汇率被低估、出口退税优惠政策和外商投资优惠政策等综合因素下,我国国际收支呈直线上升趋势,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占款增加额约占当年基础货币投放增加额的75%,之后由于央行采取对冲操作,1995年和1996年外汇占款占当年基础货币投放的64%和45%。但央行的对冲操作效果并不明显,1994年M:增长率高达34.5%,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达24.1%,1995年和1996年M2也都在25%以上;同时,CPI也大幅超出安全通货膨胀水平。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打破了这种货币供给模式,我国国际收支直线下降,1998年5月出口在维持了23个月增长后首次出现下降,同时资本项目也出现大幅逆差,导致外汇储备急剧减少和外汇占款比例下降。由于1994年以来对以外汇占款为主的货币投放渠道依赖性较强,所以一旦外汇储备减少会给货币政策操作带来较大冲击,1997~2000年CPI基本维持在0~1%之间。外汇储备和货币量问的矛盾是我国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的最直接体现,货币供给机制的外生性程度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现阶段,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3万多亿美元,这给人民币造成一定的升值压力。

(二)资本流动与利率的冲突

1998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受周边国家货币疲软影响呈下降态势,导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对外竞争力减弱,但为了维持亚洲各国的信心,我国坚持人民币名义汇率不贬值,这种做法虽然对亚洲经济的迅速好转起到关键作用,但却使我国的利率水平与美国利率水平出现倒挂,六个月利率和一年期利率水平均低于美国;而在2005~2007年我国经济过热时期,利率水平又高于美国。这给货币政策操作带来极大阻碍,当我国央行采取扩张型货币政策时,由于本外币利率倒挂,国际资本会流出我国,更增加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而当央行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时,资本又选择流入国内,从而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有违货币政策的初衷。现阶段,在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压力下,利率是央行对冲操作的重要政策工具,结果却是利率的提高抵消了货币政策目标,同时造成更多国际资本的流入,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面对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冲突,我国货币监管部门通过加强公开市场操作收回流动性、给予出口退税更多优惠政策保持出口规模、对资本流动进行强制管制和对利率进行频繁调整等方法来缓解矛盾,但这些做法成本较高,同时也限制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

二、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面临的现实问题

建立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有效协调机制,对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既有利于保持和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抵御外部冲击,又有助于缓解当前通货膨胀压力、增强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进而完善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但要实现二者的协调还面临一些现实问题。

(一)内外部因素对人民币升值的持续压力

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外界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增强。究其原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中短期表现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持续的双顺差,持续不断的外汇涌入我国市场给人民币带来升值压力;而长期的升值压力可通过“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来解释,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持续,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在所难免。外部因素中包括我国外汇政策名义锚的转换,2005年7月之前人民币实行的是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由于当时美国频繁采取弱势美元政策来推动国内经济,所以直接导致人民币对于其他货币贬值;2005年7月之后人民币放弃美元名义锚,世界各大经济体普遍要求人民币升值。综合内外部因素来看,人民币长时期会处于升值压力之下。

(二)我国国内市场存在流动性过剩问题且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货币量供给高于需求,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正是由于过多的流动性在商品市场中无法完全消化,有很大一部分资金流入资本市场,推高了资产价格,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我国房价的快速增长和股票指数的攀升是很好的证明。而我国金融市场总体上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类金融机构治理机制尚不健全,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脱节”,对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反应具有非同步性、非均衡性。缺乏实体经济支持的金融资产价格其实是一种泡沫,所以一旦市场总体流动性减少,就会对资产价格造成不小的打击,这也给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提出严峻的挑战。

(三)利率——汇率联动机制失灵

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机制是一国经济内外平衡的重要机制,我国现行利率政策下适合的操作应是中央银行根据国内的经济状况制定利率政策:当需要实行扩张(紧缩)型货币政策以刺激(平稳)国内经济时,采取降低(提高)利率水平的政策,但利率下降(提高)通常会引起资本外流(回流),从而导致本国市场上外币数量减少(增加),外币升值(贬值)、本币贬值(升值),进而又增加(减少)了本旧产品的出口,促使经常项目出现顺差(逆差)和资本的回流(流出)。而在我国现行利率政策和汇率制度下,官定利率的政策效果会被汇率政策的效果所侵蚀,导致我国中央银行不能通过利率的调整来改善国际收支。

三、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有效协调机制的建立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政策着力点会更多地转向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方面,将在兼顾内需管理和对外均衡管理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对外防御和对外影响,迅速提升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提升汇率管理能力,这是我国宏观管理实践中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应在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方面有所突破,建立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有效协调机制。

根据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实际情况和整体宏观经济环境,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有效协调机制的建立,应以“稳增长、稳币值”为政策协调目标,以“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市场不完全开放”为“制度约束”,以“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为核心内容,以“国际收支抵补机制”为重点,以金融创新、金融发展和稳定为政策机制保障,来构建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机制框架(见图1)。根据这一框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短期内加强货币政策工具间的协调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短期有效性和长期中性矛盾比较突出。无论是货币政策工具还是货币政策规则,无论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还是最终目标,都应兼顾动态性和内生性,并在坚持与汇率政策的相容性和稳健性原则基础上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并在货币政策规则的制定上将汇率因素考虑进去,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实行的以货币状况指数(MIC)来对各政策工具进行调整。

(二)逐步推进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

从长期看,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应逐步向更灵活、稳健的方向转变,探索实施一揽子货币独立浮动汇率的可行性,使货币政策真正成为独立有效调控需求、物价乃至汇率的工具,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面临国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和经济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的现状,我国要深刻认识其他国家政策调整和经济不稳定因素对我国的传染路径,以期“内外兼顾”地审视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有效协调。我国央行在汇率传递效率(ERPT)偏低的情况下,应使名义汇率扩大浮动范围,从而给货币政策更大的自主操作空间。

(三)重视财政政策和金融创新工具等在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应寻求依靠市场方法抵补国际收支的有效机制。这涉及外汇收支管理、资本市场创新及汇率制度和汇率目标管理对金融市场条件的约束等。为解决这一难题,央行应依靠财政购汇政策和金融工具创新来调整国际收支,积极探讨以汇率灵活浮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长效机制来替代被动收支抵补操作。

(四)重视金融审慎监管对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操作中的风险控制

金融监管制度既是防范金融危机的主要手段,也是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有效实施的有力保障。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和准备金制度、资本市场流动性监管和外汇市场监管都是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相对独立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为此,要将金融审慎监管同货币政策操作联系起来,加强金融系统对汇率波动的反应能力和化解风险能力,完善协调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所需要的金融监管制度,运用逆周期、最低资本金要求等审慎监管工具对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进行控制与监管,为我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安全网络打好基础。

(五)更加注重货币政策机制、政策规则和操作模式与汇率政策融合的理论研究

货币政策力度篇3

关键词: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有效性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资产价格持续攀升,物价上涨,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如此特殊的经济情况是前所未有的。中央银行已多次实行货币政策,但在目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是否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文献综述

1.西方经济学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

在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中,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认同货币政策的作用,而理性预期学派则提出不同意见。

(1)凯恩斯学派。凯恩斯认为,“有效储蓄之数量乃定于投资数量,而在充分就业限度以内,鼓励投资者乃是低利率。故我们最好参照资本之边际效率表,把利率减低到一点,可以达到充分就业”。可见,凯恩斯虽然偏爱财政政策,但也不否定货币政策的作用。

之后,凯恩斯主义者汉森、萨缪尔森、索罗和托宾等人也肯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随着他们对货币政策作用的认识的加深,他们提出了“逆经济周期调节”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主张。

(2)货币学派。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能够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波动的一个主要根源”,“货币政策能够发挥的第二个作用,是为经济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继续用米尔的比喻,就是使货币政策这架机器运行”,“货币政策有助于抵消经济体系中来自其他方面的主要波动”。由此可知,弗里德曼充分肯定货币政策对稳定经济的作用。

(3)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卢卡斯曾提出过着名的“政策无效性命题”。他指出:“当扩张性货币政策反复推行时,它不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推动力消失了,对生产没有刺激作用,期望生产能扩大,但结果却是通货膨胀,而不是别的。”显然,卢卡斯完全否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

2.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观点

对于货币政策能否发挥调控作用,中国经济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过分突出甚至否定货币政策的有效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认为,“给人的印象,货币政策得心应手,是极有利的工具。但实践证明,过分高估其效能,不是实现不了设想的目标,就是在强力贯彻实施中带来很大的副作用”。

第二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具有非对称性即通货膨胀得力而治理通货紧缩乏力。对外贸易大学的吴军教授认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实践,可以证明再经济衰退阶段的恢复经济增长方面,财政政策的强效应和货币政策的弱效应”。

第三种观点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持肯定态度。南京大学的范从来教授认为,“我国并没有陷入流动性陷阱,投资和消费的利率弹性是存在的,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是具备的”。

二、评价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

弗里德曼说,“我相信,某一货币总量是目前可得的、最好的、货币政策的直接指示器或评价标准。而且我相信:与选择价格水平的做法相比,具体选择哪一种货币总量所带来的妨害则小得多。”可见,弗里德曼认为评价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是货币供应量。

在国内,李春琦等学者在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时,多数也采用货币供应量m2作为评价指标。而崔建军(2006)认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体现在货币政策目标及其实现程度。但其是在封闭的环境下,用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来评价。

考虑到,在我国货币供应量是否应作为中介目标尚存争议,而且经过线性回归的检验,发现货币供应量与cpi的拟合程度不高。中国经济已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市场已不再封闭。所以本

文以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评价标准,即“维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分析货币政策在近期调控中发挥的作用,评价货币政策的效果。

币值稳定,包括对内币值稳定和对外币值稳定。本文通过06年和07年的cpi指数和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考察。而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则通过gdp增长率来评价。

三、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评价

经过数据统计,在这两年中央银行已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年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以达14%,创历史新高,冻结了商业银行大部分资金。年贷款利率也调至7.47%,比06年年初上升了1.89%,明显是要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虽然中央银行频繁地实行货币政策,但物价仍呈上升趋势,超过警戒线3%,这似乎与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背道而驰。

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贸易顺差也持续增长,外汇储备屡创新高。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但现在汇率已上升了一定幅度,中央银行似乎无法控制。

再看gdp增长率,07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11.1%,第二季度为11.9%,第三季度为11.5%,第四季度为11.2%,仍成双位数增长,并没有放慢的迹象。紧缩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

如果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显着,应该能平抑通货膨胀,且不影响经济发展。虽然货币政策在这轮调节过热经济的过程中,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但没有成功地维持币值稳定,人民币仍然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并且日趋严重,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着。

四、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

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有很多,尤其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既有货币政策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有经济环境的制约。主要表现为:

1.货币政策本身的缺点

货币政策存在时滞性。货币政策由制定、执行到产生效果,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市场较完善的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发挥效用需为六个月到一年。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阻塞,由货币政策所推动的货币供给很难达到县域地区。货币市场体系尚存缺陷,市场利率尚没形成,这也影响到货币政策发挥效用。此外,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只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力,没有决策权。所以,货币政策的时滞要比发达国家要长。

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通过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一般很少给中小企业贷款。所以,货币政策的作用影响不到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能够按往常一样进行贷款投资。在我国,中小企业占据市场的大部分。调控不了中小企业,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减弱。

从货币供给性质来看,目前我国处于转轨经济,同时,我国奉行二级银行体制,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体系、企业、居民个人都参与货币创造过程。因此,我国的货币供给同时具有外生性和内生性,而不是纯粹的外生性,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供应量有限,货币政策的效果有所减弱。

2.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制约

本次的通货膨胀属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着。这次的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而食品价格的上涨又引起其他物品的价格上涨。全面的物价上涨,自然引起工资上涨,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多,从而使通胀加剧。即便中央银行能控制货币的供给,但不管货币政策如何紧缩,人们都不可能将购买食品的钱存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紧缩的货币政策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人民币持续升值,外界对人民币产生升值的预期,也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国内外的投资者都抛出美元,买入人民币。中央银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被迫抛出更多的本币,使货币供应量上升,流动性加大,通货膨胀加剧,货币政策产生了反效果。

我国的金融体系不完善,利率的种类很多,有基准利率、同业拆借率、存贷款利率、银行间债券利率等,没有统一的市场利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利率政策的实行。

3.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的情况

根据理性预期学派的观

点,货币政策要超出人们的预期,才能发挥作用。但现在人们对货币政策已有预期,中央银行所制定的货币政策没有考虑到预期因素,所以货币政策没有达到所需要的效果。此时,货币政策在更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警告,真正的调控作用较弱。

中央银行决定执行货币时,已经延误了时机。市场已存在大量货币,紧缩的货币政策很难控制住这种趋势。而且,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或年存贷款利率都是小幅度的调整,到后期才增大幅度,所以货币政策暂时效果微弱。

五、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针对影响货币政策的种种原因,本文将从三方面提出改善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1.尽量减弱货币政策的时滞性

首先,缩短货币政策产生效果的时间。货币政策的时滞性不能完全消除,但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时滞性可以减弱。这就要求中央银行提高对经济情况的预见,制定出有预见性的货币政策。而且中央银行的调控要适时,避免货币政策在经济情况发生转变时才起作用。而且,中央银行要有一定的独立性。虽然和建国初期相比,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是较弱。我国的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没有决策权,执行货币政策要遵照国务院的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实行货币政策的时机。此外,还需商业银行的配合。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要深入县级金融机构,并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使货币政策得到更有效的传导。

2.改善货币政策实施的环境

继续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促使市场利率形成。这有利于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而货币市场的完善则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更有效。因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主要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票据,若利率能够市场化,则利率所反映的市场情况更加真实,有助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的货币政策也更有效。

如果财政政策不和货币政策相配合,这也会使货币政策的效果被抵消掉。考虑到现在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财政政策似乎比货币政策更有效。通过政府补贴、减免税收、政府限价等措施可降低食品生产的成本,控制价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物价上涨的幅度。通过制定对出口的管制,取消部分出口产品的优惠政策,可控制住贸易的持续顺差。财政政策是一种直接调控的政策。所以货币政策应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会事半功倍。

汇率政策是货币政策体系的重要部分。现在人民币被低估,对外贸易持续顺差,造成较多贸易摩擦,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而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日趋严重,政府可考虑放宽对人民币汇率的控制,以缓解通货膨胀问题。人民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扩大国内供给,而且也减少了货币供应量,对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有较大帮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美元走弱,升值是人民币必然的趋势。或许要人民币一次升值较多会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冲击,但政府可根据中国具体国情,让人民币逐步升值,达到人民币真实的价值。

3.提高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

加强金融创新。目前,一般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但这些工具都有各自的缺陷。现在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中央银行很应该创造出适合当前情况的新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冲的力度。

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要考虑到预期因素,每次的货币政策能超出人们的预期之外,将使调控更有效果,也表明中央银行调控的决心,加大了警告作用。

加大货币政策的强度。中央银行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或利率都是小幅上调,效果不大,反而使通货膨胀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增加调控的难度。所以,中央银行可以减少调控的次数,但加大调控的强度。有人认为这种做法会造成经济的“硬着陆”。但以现在的经济情况,市场能承受得了较强的紧缩政策。相反,现在频繁地使用货币政策,效果不大,对市场的警告作用也不大。当货币政策产生累积效应时,也同样会导致经济的“硬着陆”。

中央银行也可以尝试使用窗口指导等货币政策措施,加大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控制,同时督促商业银行承担稳定经济的义务。

六、结语

综上所述,2006到2007年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因其自身缺点和环境影响等原因,所以效果不太显着。货币政策

有效性偏弱,对宏观调控十分不利。以现在的经济形势来看,中央银行必须实行宏观调控以稳定经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迫在眉睫。所以,中央银行要根据现时中国经济的情况,分析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加深对货币政策的认识和研究,克服货币政策的缺点,改善金融环境,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便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只有这样,中央银行才能充分发挥调节经济的作用,有效地控制本次的经济过热,维持经济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崔建军.金融调控理论[j].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崔建军.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孟建华.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和发展[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x].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陈共.财政学[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童适平.中央银行学教程[z].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货币政策力度篇4

【关键词】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有效性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资产价格持续攀升,物价上涨,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如此特殊的经济情况是前所未有的。中央银行已多次实行货币政策,但在目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是否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文献综述

1.西方经济学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

在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中,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认同货币政策的作用,而理性预期学派则提出不同意见。

(1)凯恩斯学派。凯恩斯认为,“有效储蓄之数量乃定于投资数量,而在充分就业限度以内,鼓励投资者乃是低利率。故我们最好参照资本之边际效率表,把利率减低到一点,可以达到充分就业”。可见,凯恩斯虽然偏爱财政政策,但也不否定货币政策的作用。

之后,凯恩斯主义者汉森、萨缪尔森、索罗和托宾等人也肯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随着他们对货币政策作用的认识的加深,他们提出了“逆经济周期调节”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主张。

(2)货币学派。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能够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波动的一个主要根源”,“货币政策能够发挥的第二个作用,是为经济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继续用米尔的比喻,就是使货币政策这架机器润滑运行”,“货币政策有助于抵消经济体系中来自其他方面的主要波动”。由此可知,弗里德曼充分肯定货币政策对稳定经济的作用。

(3)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卢卡斯曾提出过着名的“政策无效性命题”。他指出:“当扩张性货币政策反复推行时,它不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推动力消失了,对生产没有刺激作用,期望生产能扩大,但结果却是通货膨胀,而不是别的。”显然,卢卡斯完全否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

2.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观点

对于货币政策能否发挥调控作用,中国经济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过分突出甚至否定货币政策的有效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认为,“给人的印象,货币政策得心应手,是极有利的工具。但实践证明,过分高估其效能,不是实现不了设想的目标,就是在强力贯彻实施中带来很大的副作用”。

第二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具有非对称性即通货膨胀得力而治理通货紧缩乏力。对外贸易大学的吴军教授认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实践,可以证明再经济衰退阶段的恢复经济增长方面,财政政策的强效应和货币政策的弱效应”。

第三种观点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持肯定态度。南京大学的范从来教授认为,“我国并没有陷入流动性陷阱,投资和消费的利率弹性是存在的,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是具备的”。

二、评价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

弗里德曼说,“我相信,某一货币总量是目前可得的、最好的、货币政策的直接指示器或评价标准。而且我相信:与选择价格水平的做法相比,具体选择哪一种货币总量所带来的妨害则小得多。”可见,弗里德曼认为评价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是货币供应量。

在国内,李春琦等学者在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时,多数也采用货币供应量M2作为评价指标。而崔建军(2006)认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体现在货币政策目标及其实现程度。但其是在封闭的环境下,用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来评价。

考虑到,在我国货币供应量是否应作为中介目标尚存争议,而且经过线性回归的检验,发现货币供应量与CPI的拟合程度不高。中国经济已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市场已不再封闭。所以本文以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评价标准,即“维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分析货币政策在近期调控中发挥的作用,评价货币政策的效果。

币值稳定,包括对内币值稳定和对外币值稳定。本文通过06年和07年的CPI指数和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考察。而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则通过GDP增长率来评价。

三、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评价

经过数据统计,在这两年中央银行已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年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以达14%,创历史新高,冻结了商业银行大部分资金。年贷款利率也调至7.47%,比06年年初上升了1.89%,明显是要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虽然中央银行频繁地实行货币政策,但物价仍呈上升趋势,超过警戒线3%,这似乎与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背道而驰。

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贸易顺差也持续增长,外汇储备屡创新高。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但现在汇率已上升了一定幅度,中央银行似乎无法控制。

再看GDP增长率,07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11.1%,第二季度为11.9%,第三季度为11.5%,第四季度为11.2%,仍成双位数增长,并没有放慢的迹象。紧缩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

如果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显着,应该能平抑通货膨胀,且不影响经济发展。虽然货币政策在这轮调节过热经济的过程中,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但没有成功地维持币值稳定,人民币仍然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并且日趋严重,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着。

四、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

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有很多,尤其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既有货币政策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有经济环境的制约。主要表现为:

1.货币政策本身的缺点

货币政策存在时滞性。货币政策由制定、执行到产生效果,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市场较完善的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发挥效用需为六个月到一年。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阻塞,由货币政策所推动的货币供给很难达到县域地区。货币市场体系尚存缺陷,市场利率尚没形成,这也影响到货币政策发挥效用。此外,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只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力,没有决策权。所以,货币政策的时滞要比发达国家要长。

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通过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一般很少给中小企业贷款。所以,货币政策的作用影响不到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能够按往常一样进行贷款投资。在我国,中小企业占据市场的大部分。调控不了中小企业,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减弱。

从货币供给性质来看,目前我国处于转轨经济,同时,我国奉行二级银行体制,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体系、企业、居民个人都参与货币创造过程。因此,我国的货币供给同时具有外生性和内生性,而不是纯粹的外生性,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供应量有限,货币政策的效果有所减弱。

2.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制约

本次的通货膨胀属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着。这次的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而食品价格的上涨又引起其他物品的价格上涨。全面的物价上涨,自然引起工资上涨,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多,从而使通胀加剧。即便中央银行能控制货币的供给,但不管货币政策如何紧缩,人们都不可能将购买食品的钱存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紧缩的货币政策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人民币持续升值,外界对人民币产生升值的预期,也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国内外的投资者都抛出美元,买入人民币。中央银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被迫抛出更多的本币,使货币供应量上升,流动性加大,通货膨胀加剧,货币政策产生了反效果。 我国的金融体系不完善,利率的种类很多,有基准利率、同业拆借率、存贷款利率、银行间债券利率等,没有统一的市场利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利率政策的实行。

3.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的情况

根据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货币政策要超出人们的预期,才能发挥作用。但现在人们对货币政策已有预期,中央银行所制定的货币政策没有考虑到预期因素,所以货币政策没有达到所需要的效果。此时,货币政策在更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警告,真正的调控作用较弱。

中央银行决定执行货币时,已经延误了时机。市场已存在大量货币,紧缩的货币政策很难控制住这种趋势。而且,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或年存贷款利率都是小幅度的调整,到后期才增大幅度,所以货币政策暂时效果微弱。

五、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针对影响货币政策的种种原因,本文将从三方面提出改善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1.尽量减弱货币政策的时滞性

首先,缩短货币政策产生效果的时间。货币政策的时滞性不能完全消除,但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时滞性可以减弱。这就要求中央银行提高对经济情况的预见,制定出有预见性的货币政策。而且中央银行的调控要适时,避免货币政策在经济情况发生转变时才起作用。而且,中央银行要有一定的独立性。虽然和建国初期相比,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是较弱。我国的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没有决策权,执行货币政策要遵照国务院的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实行货币政策的时机。此外,还需商业银行的配合。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要深入县级金融机构,并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使货币政策得到更有效的传导。

2.改善货币政策实施的环境

继续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促使市场利率形成。这有利于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而货币市场的完善则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更有效。因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主要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票据,若利率能够市场化,则利率所反映的市场情况更加真实,有助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的货币政策也更有效。 如果财政政策不和货币政策相配合,这也会使货币政策的效果被抵消掉。考虑到现在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财政政策似乎比货币政策更有效。通过政府补贴、减免税收、政府限价等措施可降低食品生产的成本,控制价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物价上涨的幅度。通过制定对出口的管制,取消部分出口产品的优惠政策,可控制住贸易的持续顺差。财政政策是一种直接调控的政策。所以货币政策应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会事半功倍。

汇率政策是货币政策体系的重要部分。现在人民币被低估,对外贸易持续顺差,造成较多贸易摩擦,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而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日趋严重,政府可考虑放宽对人民币汇率的控制,以缓解通货膨胀问题。人民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扩大国内供给,而且也减少了货币供应量,对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有较大帮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美元走弱,升值是人民币必然的趋势。或许要人民币一次升值较多会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冲击,但政府可根据中国具体国情,让人民币逐步升值,达到人民币真实的价值。

3.提高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

加强金融创新。目前,一般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但这些工具都有各自的缺陷。现在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中央银行很应该创造出适合当前情况的新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冲的力度。

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要考虑到预期因素,每次的货币政策能超出人们的预期之外,将使调控更有效果,也表明中央银行调控的决心,加大了警告作用。

加大货币政策的强度。中央银行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或利率都是小幅上调,效果不大,反而使通货膨胀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增加调控的难度。所以,中央银行可以减少调控的次数,但加大调控的强度。有人认为这种做法会造成经济的“硬着陆”。但以现在的经济情况,市场能承受得了较强的紧缩政策。相反,现在频繁地使用货币政策,效果不大,对市场的警告作用也不大。当货币政策产生累积效应时,也同样会导致经济的“硬着陆”。

中央银行也可以尝试使用窗口指导等货币政策措施,加大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控制,同时督促商业银行承担稳定经济的义务。

六、结语

综上所述,2006到2007年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因其自身缺点和环境影响等原因,所以效果不太显着。货币政策有效性偏弱,对宏观调控十分不利。以现在的经济形势来看,中央银行必须实行宏观调控以稳定经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迫在眉睫。所以,中央银行要根据现时中国经济的情况,分析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加深对货币政策的认识和研究,克服货币政策的缺点,改善金融环境,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便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只有这样,中央银行才能充分发挥调节经济的作用,有效地控制本次的经济过热,维持经济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崔建军.金融调控理论[J].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崔建军.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孟建华.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和发展[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X].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陈共.财政学[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货币政策力度篇5

一、文献综述

1.西方经济学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

在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中,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认同货币政策的作用,而理性预期学派则提出不同意见。

(1)凯恩斯学派。凯恩斯认为,“有效储蓄之数量乃定于投资数量,而在充分就业限度以内,鼓励投资者乃是低利率。故我们最好参照资本之边际效率表,把利率减低到一点,可以达到充分就业”。可见,凯恩斯虽然偏爱财政政策,但也不否定货币政策的作用。

之后,凯恩斯主义者汉森、萨缪尔森、索罗和托宾等人也肯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随着他们对货币政策作用的认识的加深,他们提出了“逆经济周期调节”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主张。

(2)货币学派。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能够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波动的一个主要根源”,“货币政策能够发挥的第二个作用,是为经济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继续用米尔的比喻,就是使货币政策这架机器运行”,“货币政策有助于抵消经济体系中来自其他方面的主要波动”。由此可知,弗里德曼充分肯定货币政策对稳定经济的作用。

(3)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卢卡斯曾提出过著名的“政策无效性命题”。他指出:“当扩张性货币政策反复推行时,它不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推动力消失了,对生产没有刺激作用,期望生产能扩大,但结果却是通货膨胀,而不是别的。”显然,卢卡斯完全否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

2.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观点

对于货币政策能否发挥调控作用,中国经济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过分突出甚至否定货币政策的有效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认为,“给人的印象,货币政策得心应手,是极有利的工具。但实践证明,过分高估其效能,不是实现不了设想的目标,就是在强力贯彻实施中带来很大的副作用”。

第二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具有非对称性即通货膨胀得力而治理通货紧缩乏力。对外贸易大学的吴军教授认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实践,可以证明再经济衰退阶段的恢复经济增长方面,财政政策的强效应和货币政策的弱效应”。

第三种观点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持肯定态度。南京大学的范从来教授认为,“我国并没有陷入流动性陷阱,投资和消费的利率弹性是存在的,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是具备的”。

二、评价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

弗里德曼说,“我相信,某一货币总量是目前可得的、最好的、货币政策的直接指示器或评价标准。而且我相信:与选择价格水平的做法相比,具体选择哪一种货币总量所带来的妨害则小得多。”可见,弗里德曼认为评价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是货币供应量。

在国内,李春琦等学者在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时,多数也采用货币供应量M2作为评价指标。而崔建军(2006)认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体现在货币政策目标及其实现程度。但其是在封闭的环境下,用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来评价。

考虑到,在我国货币供应量是否应作为中介目标尚存争议,而且经过线性回归的检验,发现货币供应量与CPI的拟合程度不高。中国经济已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市场已不再封闭。所以本文以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评价标准,即“维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分析货币政策在近期调控中发挥的作用,评价货币政策的效果。

币值稳定,包括对内币值稳定和对外币值稳定。本文通过06年和07年的CPI指数和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考察。而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则通过GDP增长率来评价。

三、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评价

经过数据统计,在这两年中央银行已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年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以达14%,创历史新高,冻结了商业银行大部分资金。年贷款利率也调至7.47%,比06年年初上升了1.89%,明显是要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虽然中央银行频繁地实行货币政策,但物价仍呈上升趋势,超过警戒线3%,这似乎与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背道而驰。

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贸易顺差也持续增长,外汇储备屡创新高。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但现在汇率已上升了一定幅度,中央银行似乎无法控制。

再看GDP增长率,07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11.1%,第二季度为11.9%,第三季度为11.5%,第四季度为11.2%,仍成双位数增长,并没有放慢的迹象。紧缩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

如果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显著,应该能平抑通货膨胀,且不影响经济发展。虽然货币政策在这轮调节过热经济的过程中,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但没有成功地维持币值稳定,人民币仍然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并且日趋严重,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著。

四、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

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有很多,尤其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既有货币政策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有经济环境的制约。主要表现为:

1.货币政策本身的缺点

货币政策存在时滞性。货币政策由制定、执行到产生效果,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市场较完善的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发挥效用需为六个月到一年。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阻塞,由货币政策所推动的货币供给很难达到县域地区。货币市场体系尚存缺陷,市场利率尚没形成,这也影响到货币政策发挥效用。此外,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只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力,没有决策权。所以,货币政策的时滞要比发达国家要长。

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通过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一般很少给中小企业贷款。所以,货币政策的作用影响不到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能够按往常一样进行贷款投资。在我国,中小企业占据市场的大部分。调控不了中小企业,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减弱。

从货币供给性质来看,目前我国处于转轨经济,同时,我国奉行二级银行体制,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体系、企业、居民个人都参与货币创造过程。因此,我国的货币供给同时具有外生性和内生性,而不是纯粹的外生性,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供应量有限,货币政策的效果有所减弱。

2.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制约

本次的通货膨胀属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著。这次的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而食品价格的上涨又引起其他物品的价格上涨。全面的物价上涨,自然引起工资上涨,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多,从而使通胀加剧。即便中央银行能控制货币的供给,但不管货币政策如何紧缩,人们都不可能将购买食品的钱存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紧缩的货币政策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人民币持续升值,外界对人民币产生升值的预期,也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国内外的投资者都抛出美元,买入人民币。中央银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被迫抛出更多的本币,使货币供应量上升,流动性加大,通货膨胀加剧,货币政策产生了反效果。

我国的金融体系不完善,利率的种类很多,有基准利率、同业拆借率、存贷款利率、银行间债券利率等,没有统一的市场利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利率政策的实行。

3.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的情况

根据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货币政策要超出人们的预期,才能发挥作用。但现在人们对货币政策已有预期,中央银行所制定的货币政策没有考虑到预期因素,所以货币政策没有达到所需要的效果。此时,货币政策在更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警告,真正的调控作用较弱。

中央银行决定执行货币时,已经延误了时机。市场已存在大量货币,紧缩的货币政策很难控制住这种趋势。而且,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或年存贷款利率都是小幅度的调整,到后期才增大幅度,所以货币政策暂时效果微弱。

五、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针对影响货币政策的种种原因,本文将从三方面提出改善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1.尽量减弱货币政策的时滞性

首先,缩短货币政策产生效果的时间。货币政策的时滞性不能完全消除,但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时滞性可以减弱。这就要求中央银行提高对经济情况的预见,制定出有预见性的货币政策。而且中央银行的调控要适时,避免货币政策在经济情况发生转变时才起作用。而且,中央银行要有一定的独立性。虽然和建国初期相比,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是较弱。我国的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没有决策权,执行货币政策要遵照国务院的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实行货币政策的时机。此外,还需商业银行的配合。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要深入县级金融机构,并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使货币政策得到更有效的传导。

2.改善货币政策实施的环境

继续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促使市场利率形成。这有利于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而货币市场的完善则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更有效。因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主要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票据,若利率能够市场化,则利率所反映的市场情况更加真实,有助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的货币政策也更有效。

如果财政政策不和货币政策相配合,这也会使货币政策的效果被抵消掉。考虑到现在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财政政策似乎比货币政策更有效。通过政府补贴、减免税收、政府限价等措施可降低食品生产的成本,控制价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物价上涨的幅度。通过制定对出口的管制,取消部分出口产品的优惠政策,可控制住贸易的持续顺差。财政政策是一种直接调控的政策。所以货币政策应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会事半功倍。

汇率政策是货币政策体系的重要部分。现在人民币被低估,对外贸易持续顺差,造成较多贸易摩擦,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而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日趋严重,政府可考虑放宽对人民币汇率的控制,以缓解通货膨胀问题。人民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扩大国内供给,而且也减少了货币供应量,对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有较大帮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美元走弱,升值是人民币必然的趋势。或许要人民币一次升值较多会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冲击,但政府可根据中国具体国情,让人民币逐步升值,达到人民币真实的价值。

3.提高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

加强金融创新。目前,一般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但这些工具都有各自的缺陷。现在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中央银行很应该创造出适合当前情况的新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冲的力度。

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要考虑到预期因素,每次的货币政策能超出人们的预期之外,将使调控更有效果,也表明中央银行调控的决心,加大了警告作用。

加大货币政策的强度。中央银行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或利率都是小幅上调,效果不大,反而使通货膨胀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增加调控的难度。所以,中央银行可以减少调控的次数,但加大调控的强度。有人认为这种做法会造成经济的“硬着陆”。但以现在的经济情况,市场能承受得了较强的紧缩政策。相反,现在频繁地使用货币政策,效果不大,对市场的警告作用也不大。当货币政策产生累积效应时,也同样会导致经济的“硬着陆”。

中央银行也可以尝试使用窗口指导等货币政策措施,加大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控制,同时督促商业银行承担稳定经济的义务。

六、结语

货币政策力度篇6

关键词:开放经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调整

开放经济对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

开放经济下外部均衡在货币政策中的地位显著提高。

首先,央行货币政策需要兼顾内外均衡两个目标,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和经济开放度的提高,使得对外经济部门在宏观经济平衡中的影响力显著增大,从而迫使央行在注重内部均衡的同时,也应该给予外部均衡更多的重视。这就要求央行在运用各种政策时,必须注意不同调控手段的综合运用。

其次,开放经济条件下,币值的稳定包括货币的对内稳定和对外稳定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例如,币值的对外稳定受制于国际收支的变化,国际收支又会影响外汇储备,外汇储备又会制约基础货币的投放量,进而影响货币供给,导致币值对内稳定的波动。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扩大和外资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中国外汇储备也迅猛增长。中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在美元贬值、中国的投资环境又较好的背景下,大量国际资本从美国大量流出进而流入我国。外资流入的增加,增大了货币的升值压力,出于自愿或非自愿的原因,央行收购美元投放本国(本地区)货币以降低升值压力,导致的结果就是外汇储备大量增加。虽然我国的外汇储备并非全部由美元构成,但占50%~60%左右的美元币值的变化会极大影响我国对外币值的稳定。随着欧元区在国际经济中崛起,应逐渐增大欧元的外汇储备比重。

再次,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开放度的提高,会加速国际资本在国际间的转移,特别是国际投机资本的频繁流动;这会引起金融交易量的扩大化和形式的虚拟化、会加剧金融秩序的混乱性和整个经济体系的不稳定性。

因此,在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目标将更专注于实现外部经济均衡和国际收支的平衡。

开放经济对我国货币政策运行的影响

开放经济对我国货币政策运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制约、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有效货币政策工具的缺位、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发生变化。

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降低、外在约束增强

1994年汇率并轨以后,我国汇率制度对外宣称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从现实运行看,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实行的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这种汇率制度降低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突出表现在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与美国经济波动的不一致可能带来的宏观冲击。

与此同时,利率的独立性也有限。1994年以来,尽管外汇管制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短期性资本的流入,但在国内实行宏观紧缩、维持较高利率下,国内外利率差趋于扩大,国际资本通过各种渠道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国内货币政策所试图达到的政策目标,显著地降低了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央行在进行利率政策的决策时,被迫越来越关注国际货币、特别是美元的利率走向,在调整利率时努力维持人民币利率与美元利率的适度利差关系。1998年以来,央行连续下调人民币利率,但是美元的利率无形中成为人民币利率下调的一个限度和重要的制约因素。2004年美联邦储备署于6月底上调利率后,我国在面临大量游资流入的情况下,仍然于10月29日宣布加息,这无形中又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国际资本的流入。由此可见,近10年来中国的利率政策严重受制于美国的利率政策,中国利率政策的独立性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指货币供给作为非独立的内生变量,被动受制于客观经济过程,而货币当局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变动。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货币供应越来越内生于国民经济运行,央行除了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控制再贷款、政策性贷款外,已不能完全控制与对外经济活动相关的货币供应及其变动,而是取决于经济增长状况、进出口状况和资本流动状况。即开放经济下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增强制约了央行对货币供应量调控的能力。

对外开放的程度越高,与对外经济活动相关的贷币供应所占的比重越大,货币供应的内生性越强,于是央行控制货币供应的主动性就越低,货币政策在控制货币供应方面的有效性也就越低。近年来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量中,与对外经济活动相关的货币投放所占的比重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目前,央行一般性再贷款占全部资产的比例已从1993年底的72%降到30%左右,央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性和回旋余地大大降低。虽然1998年由于出口的急剧下降,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购买外汇不再是投放的主要渠道,但这反而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开放经济下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增强,央行控制货币供应量能力的下降。

中央银行有效货币政策工具的缺位

在经济开放度不断提高的条件下,面对不完善的经济体制,央行实施货币改策时会面临一个最大的难题:有效货币政策工具的缺位。从我国货币政策实践来看,传统的、占主导地位的直接信贷控制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开放经济的需要,资本的自由流动、货币供给渠道的增多、外汇占款的增加使央行在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时力不从心。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央行通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却因我国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而不能在宏观间接调控中发挥重大作用。

从存款准备金政策看,1998年我国推行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合并了准备金账户和备付金账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13%降为8%。1999年11月,央行再次将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到6%。一般认为,下调准备金率之后,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增加,货币供应量就会增加。但是,贷款是否增加还要取决于商业银行的决策。事实上我国1998年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没有引起货币供应量M2增长。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属力度很大的政策工具,不能频繁使用,并且准备金比率已很低,将来运用这种工具的余地不大。

央行再贷款和再贴现也是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由于我国目前社会信用机制不健全,商业票据使用不广泛,再贴现始终未成气候。再贴现手段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尚不能成为我国主要的货币控制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的运用需要一个完善的市场机制为载体。我国国债期限较长,品种不多,数量较小,使公开市场业务缺乏载体;持有大量国债的商业银行将国债视为低风险、高效益的优质资产,不愿做空头,市场交易不旺,所以调控基础货币的公开市场业务缺乏交易基础。央行在外汇市场上的公开市场操作不是一种主动的干预手段,只是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而被动地吞吐外汇或人民币。

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发生变化

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通常有三个:信贷配给途径、利率途径和国际经济途径。三者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大小取决于开放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对外开放度的变迁。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央行主要依赖信贷配给和利率途径。在开放经济下,央行调节国内利率水平后,一方面,国外市场的套利活动能够影响国内货币总量;另一方面,利率波动引发的国内供求变化会导致国际收支状况的变化,国际收支的变化会影响到宏观经济活动水平。套利活动、国际收支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外汇市场的供求,引起汇率的调整和国内货币供求变化。

当前,国际经济途径对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性趋于上升。从货币供应扩张的角度看,开放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使本币运行“时滞”缩短。在对外开放程度有限的宏观环境下,央行基础货币从投放到扩张要经过从央行到商业银行的一系列信贷活动,以及从银行体系到企业体系的存款——贷款转化过程,具有较长的时滞。开放经济的发展,特别是1994年汇率并轨,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重要渠道,而外汇占款能够通过银行结售汇体系将基础货币迅速转化为企业存款,导致货币供应量扩张速度加快和调控时滞缩短。

开放经济下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

为适应开放经济,我国货币政策的运用涉及到两个层次的“政策协调”,一是与国内其他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二是与其他国家特别是经济大国的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

健全我国的货币政策体系

必须加大货币政策贯彻执行力度,充分发挥货币政策调控金融与经济的作用。逐步建立人民币和境内外汇总量为中国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的体系。同时,要积极关注网络金融、金融创新和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加快利率市场化,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

只有市场化的利率,才能充分影响市场主体以至整个国民经济,才能保障货币政策有效实施。另外,加强汇率政策和利率政策的配合,实现内外部均衡的统一;减轻外汇储备规模的压力,削弱外汇储备与货币供给的内在联系,提高央行在货币调控中的主导地位。

完善市场机制,确立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

要扩大公开市场操作的规模,合理运用央行的再贷款,发挥再贴现等工具在投放基础货币中的作用,运用政策的组合和配套措施扩大基础货币投放。

健全国内金融市场主体,进一步深化我国国有银行的改革

要深化我国国有银行的改革,从总体上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素质和国际竞争能力,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快国有商业银行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塑造理性的金融市场主体。

加强国际货币合作

开放经济下,各国在货币经济领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市场以及政策的“溢出”和“溢入”效应增强,鉴于对全球资本市场和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管辖权的归属模糊不清,人们有必要通过国际货币合作来降低上述效应。

参考文献:

1.姜波克,陆前进著.开放经济下的货币市场调控.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曾宪久著.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货币政策力度篇7

关键词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相机抉择单一规则

1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及其成因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研究的是货币政策能否系统地以及能多大程度上影响产出,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议一直是宏观经济学的热点问题。在这个前提下,紧缩性货币政策具有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的作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具有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作用。早在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即提出了“流动性陷阱”,认为货币政策在大危机面前不如财政政策得力,但他从来没有完全否定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20世纪40年代初,著名经济学家汉森曾言到:“货币武器确实可以有效地用来制止经济扩张。”同时他也注意到:“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萧条所提供的充分证据表明,恢复经济增长仅仅靠廉价的货币扩张是不充分的。”目前的一些实证研究,发现了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当中确实存在显著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性。

货币政策产生非对称性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种是由于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经济行为主体的预期形成机制和作用方式不同,因此导致了货币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第二种是存在银行和资本市场上的各种信贷约束,这些信贷约束只有当货币政策紧缩时,才能够成为紧约束,并且发挥实际作用;第三点是经济当中存在各种名义粘性和实际粘性,例如价格粘性和工资刚性等,这些粘性因素使得价格在经济扩张期间向上变化的灵活性高于经济收缩期间向下变动的灵活性。

2货币政策非对称性下的我国宏观调控模式的选择

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当中,经历了大约4~5个完整的经济周期波动,从1998年开始,连续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刘金全(2002)所作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强于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于产出的促进作用。

1993~1996年我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选择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指标,实际上是在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为了防止社会因货币供给量失控而造成的物价上涨。货币供给量对于物价水平的影响十分显著,要平抑物价,就必须严格控制货币供给的增长。1997年之后的5年内,我国经历了长达5年的通货紧缩的时期,一方面供大于求的过剩经济急需增加货币供给量,以启内需;另一方面银行体系大量存款闲置。央行增加货币供给量的行为也被经济主体规避风险的反向选择所化解,也就是说,在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的作用大大下降了。正是由于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作用的存在,我国应该谨慎选择合适的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调控模式。

凯恩斯和弗里德曼两名经济学界著名的学术泰斗,在调控模式上有着不同的看法。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应实行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逆经济风向行事;由于边际消费倾向的递减和资本的边际效益递减,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因此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定为充分就业。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是稳定的,主张用“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代替凯恩斯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提出以一个长期稳定的货币供给的增长率作为货币政策的操纵目标,最终目标为物价稳定。

相机抉择也叫反周期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的阶段特征以及政策效果来相机抉择使用宏观经济政策。相继抉择通常要考虑以下几点:

(1)逆风向行事。当经济衰退时,通常选择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当经济过热或出现通货膨胀时,通常选择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政策的时滞。经济中存在的不同类型的时滞如数据时滞、认识时滞、立法时滞、执行时滞、作用时滞。政府要及时实行和选择经济调控措施,避免前一轮调控政策在经济风向转换后才发生作用。

(3)政策的组合和协调。通常有双紧双松和一紧一松的政策组合。“单一规则”认为由于货币政策时滞等原因,反周期的干预不仅不能熨平周期,反而会加剧周期波动。其推导逻辑是:消费函数的稳定性,决定货币需求的稳定性;货币需求的稳定性决定货币供给具有稳定性;货币供给的稳定性决定了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必然是“单一规则”。

事实上,世界各国在货币政策调控模式选择上无一例外地奉行“相机抉择”模式。美联储利率的频繁调整是众所周知的;中国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曲线也不是水平的。此外,从中国货币政策表述的繁复多变中容易看出(见表1),我国中央银行基本上时按照“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调控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冲击存在非对称现象,正向的货币冲击效果和负向的货币冲击效果相比,效果相对较弱,这也解释了我国对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的“刹车容易,启动难”现象。

从货币政策操作应力求完善上看:①随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由货币渠道向利率渠道转化的趋势,货币政策不宜简单地以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是否适度来衡量而应把握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之间的关系。应该更加关注最终目标,即物价上涨水平而非中间目标即货币供应量的变化;②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一方面,资本市场投资与银行储蓄存款的替代关系越来越明显,客户保证金对货币层次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大,致使M2指标的全面性受到质疑;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不显著,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尤其是投资与消费的影响并不大。因此,货币政策的操作应主要以实体经济的稳定和增长为目标,同时适当兼顾资本市场的需要;③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预期和信心对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作用日益增强。我国的货币政策实践应适当考虑预期因素的作用,在货币政策决策前,对预期因素的作用有一个“预期”,以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由于货币政策的实施依赖于对未来经济变动的预期,而经济运行具有不确定性,人们理解市场变化、预期的改变以及理解社会公众对货币政策变动的反应在目前力所不及,因此,中央银行适时、谨慎地相机抉择来实施货币政策并采取渐进微调的方式进行操作可能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3新时期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组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不断变动调整,各种不确定性的发生,加剧了我国政策的复杂性。当前我国央行的利率管制,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性、风险约束、非利润约束以及管理权限的高度集中,企业、个人的悲观性经济预期等都成为影响货币政策作用效力的因素。

1998年以来,我国连续几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利用国债资金进行重点建设,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抑制了通货紧缩趋势,而且加快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又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货币供应量方面多数时候进行扩张性操作,有力地支持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到1999年,通货紧缩基本停止,经济恢复到8%的增长速度,可以说,1997年以后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基本上符合经济理论的逻辑和经济现实的要求。问题是在中国2003年经济增长率达到9.1%,从而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后,宏观调控应实施怎样的转向呢?

目前,我国经济不是全面过热,而是带有明显的局部过热的性质,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过快,资源瓶颈越来越明显。针对国民经济中的这些矛盾和问题,原有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利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和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反而有助于加大投资与消费比例的失衡,形成逆向调节。因此,必须及时调整政策的方向,以适应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政策,它们的作用机制、方向和适用的条件均不相同,并且不可相互替代。一般而言,货币政策的行政时差比财政政策短,但财政政策的特点是一旦政策措施确定,其影响比需要经过传导机制渐渐展开作用的货币政策更为直接和迅速。在膨胀和紧缩总需求的作用上,由于财政政策的直接作用,在克服需求不足,促进经济加速方面起到突出作用,而货币政策在抑制货币增长、治理通货膨胀方面的作用是强而有力的。

我国目前面临投资增长过快、局部过热、通胀压力巨大等情况,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不但不能缓解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还会加剧经济的升温,但政策转型又不能过快,而应采取相对中性的政策。在两大政策的配合上,由于经济过热时,要想通过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抑制过旺的需求,克服通货膨胀和经济泡沫,财政政策往往不如货币政策有效。因此,应实现以货币政策为主,合理地选择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主体的作用方向,形成财政货币政策密切配合的相机抉择的政策机制。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金融改革的进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政府必须据此适时调整财政、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另一方面,在心理预期、政治环境、科技进步等外部因素的作用下,财政、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还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今天提出的政策迟早也会有不合时宜的一天,这是经济形势决定政策调整的必然规律。我们的最终目标不是要找到适合中国情况的惟一政策措施,而是要审时度势、积极主动地利用财政、货币政策等工具,真正实现财政、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以持续、稳定地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金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作用和非对称行研究[J].管理世界,2002(3)

2张学功.中国的货币政策:稳定和相机抉择[J].经济师,2006(3)

3李国疆.中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及宏观政策的有效组合[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6)

4邵国华.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J].理论探讨,2005(1)

5崔竹.论财政货币“双稳健”政策的出台及其配合[J].理论学刊,2005(8)

货币政策力度篇8

关键词:货币政策;法律调控

一、货币政策内涵

货币政策是为实现特定经济目标由中央银行采用各种调节及控制货币供应量或者信贷规模的所有政策方针汇总。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和货币政策操作程序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货币政策体系。按照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范围、影响速度及施加影响的方式,货币政策目标可划分三个层次:最终目标,货币政策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所要达成的目标。中介目标,判断货币政策力度、效果以及调整货币政策的重要指示变量。操作目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直接控制对象,距离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最近,可控性极强。

二、对我国货币政策法律调控的考察

(一)货币政策的法律地位

货币政策的法律地位可理解为中央银行能否依法独立地制定并执行货币政策,实施的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即货币政策是否具有独立性。《中国人民银行法》第2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第7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由此看出,被赋予中国人民银行相对独立的权限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有利于保证货币政策独立性,通过稳定币值促进经济增长。

(二)货币政策的时滞

货币政策的时滞指从开始制定政策到最终实现政策目标所需经过的时间。很明显,如果货币政策时滞较短或者央行能够准确预测到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政策工具在实施及传导过程中就容易把握方向与力度,容易确定货币政策效果;如果货币政策时滞较长且不稳定,政策效果就难以观察和预测,政策工具在实施和传导过程中就可能无所适从,也不能灵活调整政策,这样一来达到理想的政策目标就很困难,甚至会导致政策的彻底失败。

(三)合理预期因素的影响

合理预期因素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是指社会单位或个人根据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预测未来经济形势,并对经济形势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显而易见,公众所采取的预防性措施,会使货币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使货币政策归于无效。最后的结果是只有物价上涨而没有产出的增长。

(四)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货币流通速度是影响货币需求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认真观察著名 "交易方程式"MV=PY(其中M代表一定时期内货币需求量;V代表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P代表一般物价水平;Y代表实际国民收入)转变而来的货币需求函数:M=PY/V,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发现,货币需求量不仅取决于名义国民收入,还取决于货币流通速度。虽然费雪认为在短期内可以将货币流通速度视为一个常数,但是现实中V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实际上货币流通速度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重大,即便货币当局对货币流通速度预测误差只有1%,用它去除国民收入预测值之后所得的货币需求预测值的误差也是相当惊人的。因此对于货币流通速度一个非常小的变动,如果政策制定者没有预料到或者在估算这个变动幅度时出现较小的差错,都可能会使货币政策的效果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可能使本来正确的政策走向另一面。

(五)金融制度的变迁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一个长期因素就是制度的变迁,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涉及到各项制度的变革,金融制度的变迁,尤其影响我国货币政策具体实施,并加深我们判断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难度,难以及时作出对应调整,就有可能导致货币政策效果下降甚至失效的情况。概括而言,金融机构的发展促进了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并且提高了全社会经济运行的效率,但也存在着制约货币政策有效实施的因素;再者,我国金融工具的创新影响了货币的周转率,货币的界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货币与其它金融资产之间的区别日益模糊,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与作为储藏手段的货币间的差异逐渐缩小,这就使得货币政策的"微调"效果发生了困难。

(六)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

市场经济是货币政策实施的土壤,然而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只有在一整套严格的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稳定可靠的信用关系,现代市场经济才可能存在,才能保证货币政策的执行。而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依旧不完善,这就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具体表现在:个人和企业信用制度不健全,增加了不良贷款的比率,这些都使银行放贷更为谨慎,不敢轻易向企业放贷;我国统一的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严重滞后,银行不能全面、及时地了解借款人的资信状况,难于对消费信贷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跟踪监督和控制,为了规避风险,银行不得不对借款人采取原始的资信审查手段,这就造成了银行在办理消费贷款业务中层层设防,贷款条件苛刻、贷款手续复杂、担保形式有限等问题,不利于消费信贷的进一步发展,也使得货币政策对消费领域的调节受到制约。

(七)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然而货币政策操作采用全国"一盘棋"的做法,很难顾及到经济结构和发展速度上的区域差异,结果造成了货币政策执行上的"一刀切",使部分货币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不相协调。这种无差别的货币政策,导致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状况进一步加剧,结构性矛盾突出,货币政策与地方利益经常发生了冲突,所以货币政策在执行中容易遇到地方政府不配合和行政干预等一些问题,从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三、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法律调控效果的要点和方式

(一)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排除制度缺陷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取得一系列成就,使得我国的金融体制逐步走向市场化和完善化。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要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

1、不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根据银监会的设计,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要经过一些几步:第一先要处理好不良贷款;二是重组银行机构,使之成为非国有独资的股份制有限公司;三是吸引内地和境外的战略伙伴投资入股;四是公开上市;五是改革激励机制,最后是政府收回投资,逐步让出股份。目前我国国有银行大部分已经迈入了第四步。在改革过程中,也凸现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些问题。国有商业银行必须主动探求改革的道路,积极推动产权改革的同时;还需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真正实现政企分离;建立以长期稳定、盈利为目标的经营管理体制,建立上下级之间科学的授信、授权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拓展信贷业务空间。最重要的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增强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心。

2、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着不少问题:经营机制不完善;不良贷款比率高;金融监管不完善,金融风险大;金融创新能力低,金融工具运用能力差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我国的金融体制运行,降低了金融安全,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影响了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改革。第一,积极推动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进一步化解历史包袱,提高资产质量,稳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第二,农业银行在向商业化、国际化转换的同时,应坚持"不放弃农村,但不局限于农村"的市场定位,利用固有优势,继续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第三,进一步发挥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覆盖农村金融业务的风险和成本,鼓励更多的金融资金投向农村,降低单纯低息贷款所产生的道德风险。第四,创新小额信贷模式,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3、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

应该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进一步发挥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作用,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根据我国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在确保金融市场以及经济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合理确定人民币汇率目标区。并通过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建立向市场发出明确的信号,增强公众对汇率的心理预期,使得市场交易主体能够自由地根据市场信号做出反应。同时,配合其他经济结构调整政策,进一步发挥汇率在实现总量平衡和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中的作用。

(二)健立健全信用制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1、促进征信行业的发展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初级阶段的核心任务就是促进征信行业的发展,我国也不例外,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我国征信行业的发展,建立专业化、规范化、初具规模的征信公司以及相应数据库。同时,尽快设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对现有的资信评估机构进行资格认证,保留并且宣传已经具备专业水平的资信评估企业,形成行业管理章程与制度,规范我国的征信行业。

2、推进相关信用立法的制定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就要推进相关信用立法的制定,为社会征信机构在企业及个人信用信息的搜集、保存、评级、服务等工作上提供最基本的法律保障,改变目前缺乏法律依据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状况。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后要严格执行,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从制度上保障信用秩序。

(三)坚持货币政策的"预调"

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要注意对货币政策进行预调,也就是要具有前瞻性。前瞻性的货币政策就是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技巧和策略上对货币政策进行限制,其本质是货币政策工具的即期目标要同控制通货膨胀率的中长期目标进行结合。

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提高央行的独立决策能力,实现央行对人大直接负责;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直接由人大任命,从目前的咨询议事机构提升为决策机构,并且通过规范的投票表决方式进行决策。加强对金融系统流动性的管理,提高监控金融机构流动性的效率;加强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方法和能力的监管,避免监管资源过多地分配于摸清商业银行风险的大小;建立全面、及时的金融统计系统,监管范围上要拓展到同时注重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兼顾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同时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

(四)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要想获得最大效果,要加强与财政政策的协调,因此必须与财政部进行充分合作与协调。与此相对应,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实际经济环境中,我国政府要根据经济情况需要来灵活搭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经济萧条但不严重时使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相配合;在经济严重通货膨胀时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相配合;在通货膨胀但不严重时,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相配合;在经济严重萧条时,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相配合。

(五)中央银行应该增强差别化货币政策在结构调整中的力度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我国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调,包括产业发展不协调、投资消费比例不协调、收入分配结构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协调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差别化得货币政策,如差别的存款准备金、差别化利率、窗口指导、信贷政策等手段引导资金流向,将资金投向战略领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落后区域等等,以优化经济结构,使经济结构向预期方向转变。我国中央银行应该增强差别化货币政策在结构调整中的力度,从而带动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小安.货币政策规则[M].商务印书馆,2002

[2] 曾宪久.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 范方志、赵明勋.当代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M].上海三联书店,2005

[4] 易定红.美联储实施货币政策的经验及其借鉴意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美]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6][美]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1983

上一篇:海关处罚法实施条例范文 下一篇:企业漏税的处罚规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