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的防控范文

时间:2023-10-30 17:23:59

慢性病的防控篇1

【关键词】社区;典型慢性病;糖尿病;防控

近年来,全球疾病谱和死因谱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传统的烈性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慢性病在疾病谱和死因谱中的位置逐年上升,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以心脏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占主要位置的趋势,慢性病已成为21 世纪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困扰人们,致残率、致死率都非常高。所以,对这些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实现以预防慢性病发生与发展为目的的重要工作方式。本文就如何加强社区典型慢性病-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浅析如下:

1典型慢性病-糖尿病的概念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一般具有下述特点:①患病率高,而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②临床治疗效果较差,预后不好,并发症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③病程迁延持久,是终生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④病因、病情复杂,具有个体化的特点;⑤诊断治疗的费用较高,治疗的成本效益较差,对卫生服务利用的需求高。

2探索社区典型慢性病-糖尿病预防与控制的途径

一是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典型慢性病-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对社区35岁以上人员建立健康档案,运用信息化技术,基本建立了社区慢性病人群健康档案,对慢性病患者病情进行逐一记录,筛查和随访。笔者负责的社区有慢性病患者2112人,占社区总人口12%。其中心脑血管病患者985人,糖尿病患者1089人,恶性肿瘤患者38人,同时患两种疾病的有365人。

二是转变卫生服务方式,加强的典型慢性病-糖尿病预防与控制。在慢性疾病发病中,有资料显示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占44.7%,环境因素占18.2%。多年的实践证明,对待典型慢性病-糖尿病,单纯采取医疗手段,往往收效甚微,投入大量的卫生资源,却不能有效控制发病率和死亡率。典型慢性病-糖尿病的发病必然和生活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把预防工作渗入到人们生活行为方式的各个领域中去,从社会经济、文化、心理到个人的生活行为方式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彻底改变工作方法,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同时进行必要的治疗,将是防治慢性疾病的一种有效而又节省卫生资源的策略。

3完善社区典型慢性病-糖尿病预防与控制的措施

一是确立以社区为单位的防控机制。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基础的群众基础机构。为我们居住在一个固定区域的居民群体范围内的居民,起着一种媒介桥梁作用,与居民群众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关联基层组织。社区对疾病的预防控制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因此,确立以社区为单位的防控机制,不仅对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全社会的健康促进也有决定意义。

二是实行三级预控机制。从心理和社会方面对慢性疾病进行全方位的预防,是控制慢性疾病的有效途径,也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开展健康教育,做好糖尿病三级预防,是社区控制典型慢性病-糖尿病应当选择的对策。以一级预防为主,二、三级预防并重,实现病人管理、高危人群管理和全人群管理相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危险因素干预相结合的综合防控工作机制。

三是确立社区防控目标。阻止糖尿病的发生和糖尿病发生后阻止及延缓其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危害。建立有效的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方法,通过确立管理对象,危险因素评估及干预,随访管理和转诊等措施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与帮助。

四是加强社区全人群的健康教育。做到早预防、早治疗,利用各种渠道,在社区全体人群中广泛宣传糖尿病防治知识,提高社区广大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旨在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各种危险因素,改变个体和群体的行为、生活方式,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4丰富典型慢性病-糖尿病的社区管理方法

我们通过广泛开展糖尿病筛查工作,着力提升糖尿病防控能力和水平,我社区卫生服务点对全社区群众开展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筛查,加强对糖尿病病例的社区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4.1加大糖尿病预防和控制有关知识的宣传力度。运用各种手段,抓住各种机会,广泛宣传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的有关知识。通过印制宣传手册,发放健康报纸,策划专题宣传栏和播放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将糖尿病的病发原因、症状、预防措施、治疗手段以及病发症等知识告知广大社区居民。同时,在社区居民日常就诊和社区随访就诊过程中,加大糖尿病有关知识的宣传。

4.2加强对糖尿病病例的社区管理。

4.2.1确定管理对象因症就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通过检测血糖在就诊者中发现和诊断糖尿病患者。高危人群筛查:根据糖尿病高危人群界定条件,在高危人群中进行血糖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指:年龄在40岁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者;曾患妊娠糖尿病的妇女;娩出过巨大儿的妇女;高血压者;高血脂者。社区卫生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社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健康体检等。

4.2.2建立和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对管理对象及时建立管理档案。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现病史、家族史、既往史、用药情况、生活行为等;体检记录、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情况;随访管理计划及随访记录等。

4.2.3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随访目的(1)根据对患者制定的个体管理计划实施干预和管理,进行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帮助患者建立患者自我管理,视病情发展进行转诊帮助,实现连续、动态管理。(2)对患者进行病情监测,定期为患者进行病情、并发症和相关危险因素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随访内容(1)了解患者病情,评估治疗情况。(2)了解行为改变情况,调整非药物治疗方案,教会患者改变和消除行为危险因素的技能,进行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动态监测;(3)了解患者就诊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药物治疗的效果。对于治疗有效的患者,督促其坚持用药;对于效果不佳的患者,督促其到综合医院调整治疗方案;(4)督促定期化验检查:根据糖尿病分类管理要求,督促患者定期检查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相关并发症,发现患者出现靶器官损害可疑情况,督促患者到医院进一步治疗;(5)进行患者自我管理技能指导,了解、检查患者自我管理的情况,对其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支持。

随访要求(1)常规管理,管理对象:血糖水平比较稳定;无并发症或并发症稳定的患者;不愿参加强化管理的患者。随访要求:对常规管理的患者,要求每年随访至少6次。每次随访都应了解患者的症状、体征、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变化,以及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患者自我管理等情况。(2)强化管理,管理对象: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患者应实行强化管理:已有早期并发症;自我管理能力差;血糖控制情况差;其他特殊情况如妊娠、围手术期、1型糖尿病等(包括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治疗上有积极要求;相对年轻,病程短者。随访要求:要求每年随访至少12次,内容与常规管理相同。

4.2.4糖尿病病例社区管理的评估指标建立糖尿病病例社区管理评估指标,一般包括建档率,规范管理率,控制率,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等。按照评估指标,定期对管理成效进行评估,并完成评估报告。

总之,只有坚持不懈地探索与实践,真正在社区落实新的医学模式,转变卫生服务方式,加强典型慢性病-糖尿病防控有关知识的广泛宣传,根据社区居民实际情况,创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措施,深入地把握防治规律和防治方法,是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发展社区医学理论的必由之路。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这一全球性的卫生发展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冬梅.雷琪智著.《糖尿病必读手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 蔺惠著.《糖尿病社区护理与自我管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3] 杨金奎著.《常见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手册:糖尿病管理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

[4] 李立明著.《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系统研究结题报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慢性病的防控篇2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县督查办《关于对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巩固创建工作推进情况开展督查的通知》(**督查发〔2018〕29号)和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文件要求,我会结合考核评估指标体系中县妇联职能职责,认真开展巩固创建工作,现将目前工作情况情况汇报如下:

一、推进情况

(一)高度重视,确保工作迅速有效推进

我会高度重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迎检工作,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压实责任,落实专职工作人员负责。

1.领导高度重视,全部部署工作。在全县启动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巩固创建工作后,迅速成立以单位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制定印发工作方案,把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纳入本单位党组议事内容,定期交流信息,掌握工作进展,研究解决问题。

2.落实专人专职负责巩固创建、资料归档工作,专职工作人员按时参加工作推进会和培训会,认真学习领会慢性病综合防控区管理办法和建设指标体系,向全会干部职工传达会议精神。

3.将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经费纳入单位财政预算,强化工作经费保障,实行实报实销制度,有利于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上下联动,创新开展“三减三健”宣传教育

县、乡、村三级妇联组织上下联动,传统宣传渠道与网络新媒体“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减盐、减油、减糖”的健康生活宣传教育。

1.开展职工健康教育。本单位职工全部12名职工开展“三减三健”专项教育,每年制作2期宣传专栏,确保每位职工熟记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和健康骨骼核心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并能够向基层妇女干部、亲戚朋友宣讲健康生活常识。

2.开展家庭主妇宣传引导。组织全县各乡镇(街道)妇联主席开展“三减三健”知识培训,乡镇(街道)对社区妇女干部、社区妇女干部对辖区家庭主妇逐级开展“三减”知识宣讲。今年以来,我会组织培训乡镇妇女干部30人次,乡镇培训社区妇女干部1255人次,社区妇女干部开展家庭主妇培训3万余人次,受益家庭主妇28758人。

3.多形式、多渠道宣讲“三减”知识。广泛运用“**妇联”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疾病预防、减盐减油减糖、健康生活等信息,各级妇联通过知识讲座、院坝会、街头宣传、悬挂宣传标语、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向全县广大市民宣传健康知识,促进妇女群众更加关注身体健康状态,提高自身健康意识和慢性病预防能力,从源头减少慢性病发病率。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宣传教育活动222场次,新媒体信息17条。

(三)加强管控,积极创建无烟单位

我会积极开展无烟单位创建活动,所在党政大楼被命名为无烟机构,设置控烟监督员、完善禁烟标识,深入推进控烟工作。

1.成立控烟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控烟工作,并把控烟工作纳入工作计划,通过制定单位禁烟制度,完善办公室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印发控烟宣传资料,向职工传达吸烟危害。

2.设置控烟监督员和巡查员。定期开展办公室控烟督查,确保办公室区域无烟缸、无烟头,认真摸底排查职工吸烟情况。经查,我会全部12名干部职工无一人有吸烟行为或吸烟史。

(四)工间健身,完善职工体检全过程管理

通过举办运动会、参加健身活动和常态化开展工间操,提高职工健康状况,每年开展健康体检。

1.开展工间健身活动。制定本单位工间操健身活动制度,结合工会活动组织单位职工开展健身竞赛活动,强健体魄,进一步践行“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的健康理念。

2.举办“我健康,我快乐”妇女节趣味运动会,全县100余名社会各界妇女代表参加活动,充分展示了妇女干部们健康向上、团结拼搏的精神面貌。同时,组织单位职工参加庙会万人跑酷、南天湖景区开园彩虹跑等健身活动。

3.每年组织全体职工开展健康体检,了解职工身体状况,建立职工健康台账,对血糖、血压、血脂偏高等可能存在慢性病风险的职工开展健康指导。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单位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健康教育培训,健康指导时缺乏专业知识技能,对“三减三健”等健康生活知识掌握熟练度不够,在针对单位职工、基层妇女干部和社区妇女群众进行教育宣传时,存在照本宣科现象。二是乡镇(街道)妇联主席皆为兼职,常常一人身居数职,在人员安排和时间安排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会将结合慢性病综合防控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继续扎实推进示范区巩固创建工作,在“三减三健”专项行动中下功夫、抓落实,加强对乡镇(街道)、村(社区)妇联的技术指导和工作监督,进一步增强对单位职工的健康指导和健康教育培训,完善迎检资料整理归档,确保我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县妇女联合会     

慢性病的防控篇3

关键词:社区; 慢性病管理;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使得我国患有慢性病的人群明显增多。慢性病对人们的危害巨大,如果防治不及时,将会对社会、经济、群众生命等各方面造成巨大的危害。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防治慢性病的最有效途径。在社区及社区的家庭开展慢性疾病的预防具有明显优势,社区与社区内的家庭将成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最好平台。社区开展慢性病防控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有效地对慢性疾病进行防控,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全程的、全面的、针对性的医疗服务。而目前我国社区慢性病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社区慢性病防控工作开展受到阻碍,本文针对慢性病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慢性病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社区内人员自我保健意识薄弱,对慢性病危害性认识不到位,特别是青年、中年人,对自我保健意识的缺乏,对慢性病认识不足,导致社区大部分人员对慢性病将会给人们未来健康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使得日常自我保健意识薄弱,社区人员自我保健意识不高,对慢性病危害性认识不到位,使得社区慢性病防控工作开展难以实行。其次社区用于慢性病防治资金不足。目前社区慢性病防控工作所需经费完全靠国家、政府,等上级部门拨款维持,而每年国家对社区慢性病防控工作拨款不足,这部分资金被用于针对几种主要慢性病与导致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管理与干预,资金渠道的缺失,使得社区慢性病防控工作举步维艰。同时社区对慢性病管理的信息系统不完善,虽然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使用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络直报信息系统,但对系统使用及利用率不高,这一问题也严重制约社区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人员配置不足严重制约着慢性病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基层从事慢病管理的专业人员少,且兼职过多而承担的工作任务繁重。慢性病管理工作的现状多为,“一人多职,一人多能”,多数工作人员兼顾老年人管理、负责居民建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慢病管理、死因监测工作等。人员严重不足,制约着慢性病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工作人员最低每人负责0.2万人口监测管理工作,而有些地区每名工作人员最高负责3.8万人口的监测管理工作。同时由于人员队伍不稳定,导致培训难度加到,经验丰富人员不足,总体专业技能素质不高,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慢性病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这一问题则严重影响着对患者指导工作的准确性及实际工作中的实效性。

各级医疗机构在慢性病人管理上的双向转诊制度不完善,未建立良好的运作机制,导致上下级医疗机构衔接、责任不明确,影响者慢性病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策

社区慢性病防控管理工作应当防控结合,加强对慢性病患者治疗与管理,同时做好慢性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做好慢性病的预防工作。对慢性病患者及慢性病高危人群实施积极有效的干预,可以使慢性病的患病几率降低35%以上,所以社区慢性病防控人群,应扩大到慢性病高危人群。

3.1 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设置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栏,介绍慢性病的危害性,介绍慢性病的防治措施,定期进行信息更新。对社区内固定居住人员进行慢性病防治知识普及,发放关于慢性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手册,重点介绍慢性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建立社区内居民的良好生活习惯,有效控制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开设咨询点,为患者解答慢性病如何防控,如何防治,定期举行慢性病相关知识讲座,提倡社区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社区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

3.2 建立完善的上下级医院转诊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上下级定点医院转诊制度,建立专职机构,负责连接上级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双向转诊。同时规范管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明确转诊条件,建立系统的转诊程序,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社区实际情况的操作办法,做到可操性强,双向转诊。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小病社区防控,大病医院治疗,康复社区调养。

3.3做好技能培训

首先应当做好公卫人员慢病管理流程及工作思路建立的培训。加强公卫人员及临床人员慢性病诊断、治疗、随访等基础工作的技能培训,加强健康体检相关基础技能的培训。应有上级条件较好且经验丰富的医疗机构对下级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基础技能与随访管理技能的培训。

3.4建立上下级医疗机构筛查机制,

对35岁以上初诊病人首诊测血压、测血糖的制定进行筛查,提高慢性病筛查的真实性。根据门诊、住院筛查的病例情况,将高危人群完善登记,做好随访。

3.5细化分工

将公卫人员慢性病管理工作细化分级,根据门诊、住院筛查的病例情况,将高危人群完善登记,做好随访。将慢病的随访、生活指导、追踪等工作落实给公卫人员及村医生;将重点人群的辅检项目落实给辅检科室,建立经费使用预算和辅检报告质量要求,规范辅检报告的质量。建立“医”“防”结合机制。

3.6 实现社区居民自我健康管理

开展社区慢性病控制工作一定要明确其主要目的是什么。在防控工作中做到目明确、全员参与、增强意识、积极提高。在开展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中一定要明确开展工作的目的,制定完善的计划,通过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危害宣传等多样式的活动,调动社区全员的积极性,做到全员参与,重点宣传高危人群及患者,培养社区群众自我健康管理意识,提高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能力。指导患者掌握针对自身病症的监测、监控方法,如果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防控、防治方案。社区卫生服务中信服务人员要针对患者及高危人群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给予健康指导,培养患者及高危人群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社区宣传栏相应的板块中添加关于健康生活习惯的相关知识,提倡健康生活,宣传合理饮食、合理搭配饮食结构,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有效的对慢性病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慢性病的发病几率及高危人群不断增长,这一问题已经严重威胁我国群众健康,同时也是我国群众健康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慢性病管理在慢性病防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管理促进社区慢性病防控工作长期顺利的实施,进一步对慢性病的发展及高危人群进行防控。

参考文献

[1]吴静艳.社区高血压等慢性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药学,2010,7(6):64-66

慢性病的防控篇4

(征求意见稿)

为健全规范、协同、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对沂源县地方病防治工作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特制定县慢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工作规则。

一、机构设置

第一条  领导小组是县政府议事协调机构,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全县地方病防治工作统筹协调、指导推进、督促落实。

第二条  领导小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1名。

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政府分挂卫生健康副县长担任,成员由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

第三条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健康局,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县卫生健康局据局长担任,

第四条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确定1个牵头处室、1名联络员。

第五条  领导小组成员需要调整,由所在单位提出意见,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报领导小组组长批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需要调整,由所在单位及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工作职责

第六条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一)负责组织领导、推动全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慢病防治示范县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县委、县政府有关部署要求。

(二)宣传贯彻有关慢性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三)制定我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工作规划与计划。

(四)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督促落实相关部门的职责,协调解决实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中的困难和重大问题。部门合作建立的信息沟通共享、激励问责、质量控制等3个基本运行机制情况。

(五)宣传、普及慢性病防治科学知识,组织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合作和交流等相关事宜。

(六)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七条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一)县直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共同职责

1.深入广泛开展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宣传,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制定并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每天每人不少于20分钟,提高职工身体素质。

3.机关、企事业单位为职工提供每1年1次体检的单位覆盖率达到50%以上,对体检中发现的高危人群、慢性病患者要实行健康指导与管理。

4.辖区100%的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设置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禁止烟草广告,建设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计生机构、无烟学校覆盖率均达100%(医疗机构院内售烟为一票否决指标)。各镇(街道)、各单位都要按县爱卫办的要求做好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无烟单位建设工作。

5.做好单位内部职工慢性病防控知识培训,设置慢性病防控宣传栏。

6.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健身保健活动,建立、配备、完善健康保健相应设施。

7.辖区各机关、学校、企事业食堂和公共餐厅推广健康饮食制度。

8.设立联络员,落实创建办的各项工作安排,做好各项登记、记录及资料收集上报。

9.在单位建立健康加油站,并规范运行。

(二)县政府办公室

1.召开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工作推进会。

2.把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纳入政府长期工作计划及经济发展规划。

3.制定全县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标准和实施方案。含慢性病防控内容的综合健康报告,综合健康报告主要结果用于政府工作报告。

4.成立全县慢性病综合防控领导小组,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并明确各成员单位慢性病防控工作任务和职责,及时召开领导小组协调会、联络员会议。

5.将慢性病防控相关工作内容纳入目标管理,建立多部门工作协调制度。

6.慢性病防控融入各部门政策规章制度,有烟草控制、降低有害饮酒、减盐、控油、控制体重、全民健身等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疾病管理相关的政策规章制度。

7.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力量参与,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8.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融合。

9.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与辖区社区文化建设、健康城市建设、文明创建、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等相关项目有机衔接整合,以达到1+1>2的实际效果。建立协同工作机制。

10.对相关单位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并督促落实。督导各部门各单位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对完不成工作任务的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三)县总工会、县直工委

1.成立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广泛开展工作场所工间健身活动(时间不少于20分),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工作场所工间健身制度,开展工间健身活动单位覆盖率不低于90%。

3.每年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至少1次健身竞赛活动。

4.每1年1次体检并开展健康指导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员工数超过50人的企业的覆盖率≥50%(有体检汇总、体检报告、高危人群筛查、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登记、管理等)

5.开展针对党员、工会会员,预防慢性病知识的宣传、普及和健康教育。

6.有条件的单位体育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比例≥50%。

7.完成健康单位建设工作,至少建立1个健康加油站。

8.及时上报以上活动开展情况。

(四)县委宣传部

1.成立慢性病综合防控宣传工作领导小组。

2.做好慢性病综合防治宣传组织领导工作。

3.协调各新闻媒体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宣传工作,包括创建工作宣传和慢性防治知识宣传。

4.负责全县领导干部、党员,学习、宣传慢性病防控知识。

(五)县发改局

1.成立慢性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负责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六)县财政局

1.成立慢性病综合防控资金使用管理领导小组。

2.将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经费纳入政府持续性预算、决算管理,并及时拨付到位。

3.及时落实慢性病中央投入专项经费和地方配套专项工作经费。

4.对慢性病专项经费使用情况开展督导检查,确保专款专用。

(七)县教体局

1.成立教育系统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工作任务职责分工明确到位,制定慢性病防治工作方案、计划,做好年度工作总结。

2.健康学校建设达到15个以上。

3.各托幼机构、小学成立牙病防治领导小组,并按要求开展牙病防治工作。落实慢性病示范县创建中儿童龋齿的充填和儿童窝沟封闭工作任务,辖区内实施儿童窝沟封闭学校比例≥60%,辖区12岁儿童患龋率低于25%。

4.幼儿园、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覆盖率达100%,健康教育课包括营养均衡、口腔保健、健康体重、视力保护等内容,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课程≥6学时。

5.开展健身保健活动,完善健康保健相关资料。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比例达到100%。

6.无烟学校覆盖率达到100%。

7.学生健康体检率≥90%,结合学校实际以保健室为中心,设立学生、老师健康保健自测室(角),并配备适当设备。

8.每1年开展1次系统内职工健康检查,对体检中发现的高危人群、慢性病患者要实行健康指导与管理。

9.制定并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每天每人不少于20分钟,提高职工身体素质。

10.严格按照考核标准及时上报健康单位资料。

11.辖区开展群众性健身运动,有5个及以上的群众健身团体配有健康指导员和志愿者,每年至少开展1次多部门组织的集体性健身活动。

12.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比例100%,有条件的单位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比例≥5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50%。

13.及时上报慢性病工作开展情况信息和图文资料。

(八)县文广新局

1.成立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创建宣教工作领导小组,做好慢病防控示范县复审的宣传工作。

2.制定每年度慢病宣传媒体传播计划,负责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公益广告牌等大众媒体宣传慢性病综合防控知识,每月不少于2次。

3.在辖区内网吧、电影院、KTV等公共场所开展健康知识的宣教活动。

4.组织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设置两个专栏宣传慢病防治知识、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

5.及时上报有关信息及图文资料。

(九)县公安局

1.成立慢性病死亡监测漏报调查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一名专兼职公安干警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

2.提供辖县内居民户籍准确信息。

3.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开展死因监测漏报调查工作,按照要求落实死因监测各项工作任务,及时上报死亡监测各项数据和报表。

(十)县住建局

1.成立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干预领导小组,将健身场所纳入建设规划。

2.在县创建专家组的指导下,在广场、步道等适宜场所建立方便群众健身的配套设施(健康自测步行长廊等)。

3.定期组织建筑工地务工人员学习防病知识及防病技能。

4.所有工地临街围墙至少要有1块以上1.5米×2米健康教育宣传墙画。

(十一)市医保局沂源分局

1.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等相关政策。提高签约患者的医疗保障水平和残疾人、流动人口、低收入等人群医疗救助水平的具体措施。

2.配合县卫计委开展肿瘤、死因、心脑血管疾病及社区诊断等漏报调查工作。

3.及时上报有关信息及图文资料。

(十二)县民政局

1.成立慢性病死因监测漏报调查领导小组。

2.协助县卫生健康部门做好死亡漏报调查工作,协调各社区居委会、镇政府、村委会开展死因调查工作,并及时上报死因调查情况。

3.充分利用社会福利资金为镇(街道)和村(社区)提供群众健身设施。

4.负责全县重症慢性病人及因病致贫家庭的救助。

5.安排指导本辖区群体防控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6.及时上报有关信息及图文资料。

(十三)县统计局

负责为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辖区人口及相关统计信息。

(十四)县卫生健康局

1.制订创建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公共政策、规划、技术指导方案和工作计划,组织并指导各部门落实创建工作,并开展督导检查。

2.成立慢性病防控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组。

3.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联系机制,定期召开各相关部门协调会,落实措施。

4.制订实施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建设的方案,明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责,建立完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等的工作机制,推进慢性病防、治、管的整合。

5.加强慢性病防控队伍建设: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职能有独立的慢性病防控科室,配备专职人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承担所在区域慢性病防控工作。二级以上医院配备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履行相应的公共卫生职责。对各医疗卫生单位慢性病防治专业人员开展培训,指导医疗机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落实防控责任。

6.在医疗机构设置慢性病监测的专业岗位,收集、整理数据资料。

7.各医疗卫生单位配备慢性病防控专职人员,开展慢性病人监测工作,及时上报监测结果,并积极做好宣教、随访等工作。

8.制订专家技术组指导示范县工作计划,并做好记录。

9.组织推广成熟的慢性病防控经验措施。

10.组织开展辖区慢性病防控督导、考核、评价。

11.各医疗卫生单位配备适当设备,设立居民健康自测点。

12.医疗机构首诊测血压率≥90%,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重点癌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重大慢性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具备血糖、血脂、简易肺功能测定和大便隐血检测等4种技术并提供服务的乡镇卫生院的覆盖率≥50%,提高加强个人健康档案与健康体检信息的利用,发现高危人群登记率100%,高危人群纳入健康管理率≥50%,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率≥90%。

13.开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慢性病分级诊疗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30%。

14.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卫生服务、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应用互联网+、健康大数据提供便捷、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务。

15.辖区各乡镇卫生院有中医综合服务区,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

1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根据省级医保药品报销目录,配备使用一定数量或比例的药品。

17.辖区每5年开展一次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

18.创新特色案例达2个,案例撰写符合要求。

19.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专项行动。

20.完成健康单位建设工作。健康医院、健康乡镇卫生院100%覆盖。

21.组织实施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控烟工作。

(十五)县商务局、县工信局

1.成立慢性病综合防控领导小组。

2.在企业单位推广、落实工间操健身制度。

3.督促企业单位落实每1年1次的职工健康体检制度。

4.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针对工会会员预防慢性病知识的宣传普及和健康教育。

(十六)县交通局

1.成立慢性病综合防控领导小组。

2.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慢性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3.做好车站、交通工具(车辆)、公交站台的慢性病知识公益宣传。

(十七)县自然资源局

在城市规划中要确保慢性病综合防控支持性环境建设的规划。

(十八)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1.成立慢性病综合防控领导小组。

2.创建健康食堂、健康餐厅每类至少达到20个以上。

3.组织大型餐饮健康宣传活动,开展居民饮食安全、饮食健康知识的宣传和健康促进工作,并组织餐饮单位积极开展保健、养生食谱和菜肴推广活动。

4.组织从业人员开展健康知识培训及健康体检。

5.宣传食品营养标签用途,出台推广食品营养标签相关政策。

6.销售企业执行食品营养标签的加工食品比例达到80%以上。

7.出台推广食品营养标签相关政策,食品加工企业执行加工食品营养标签的比例不低于80%,并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营养标签的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

8.鼓励食品生产厂家开发低糖、低脂和低盐等有利于健康的食品,加强监管和培训。

9.组织大型商场、超市配合卫生部门开展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

10.根据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要求,每年至少创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食品加工示范企业”6家以上,“无烟食品加工企业”覆盖率为100%。

11.每年至少创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商场(超市)”2个以上,“无烟超市”、“无烟商场”覆盖率为100%,辖区内超市设置低盐低脂肪食品专柜的覆盖率50%及以上。

(十九)县行政执法局

1.成立慢性病综合防控户外宣传工作领导小组。

2.每年在公共场所设立2快及以上户外广告牌(含电子屏),并提供有关的合作协议、照片。(播放慢病防治知识、健康素养知识及慢病防控技能)。

3.督促户外电子屏广告单位落实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在文化广场、体育场、汽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每天不少于4次流动播放慢性病防治知识,相关内容由卫生健康部门提供,工作完成后照片留档备查。

4.协助卫生计生部门在广场等场所开展健康宣传日活动,每年至少2次。

5.根据县创建慢性病防控示范县专家组的指导,完成3个健康公园和3个健康步道的创建工作,并及时对其进行维修维护。

(二十)县科技局

1.将慢性病相关知识纳入科普宣传的内容,组织开展慢性病、平衡膳食健康讲座,每月2次在电视台播放。

2.负责慢性病科研方面的技术支持、指导和科研项目的立项、引进等。

(二十一)县融媒体中心

县融媒体中心无偿开设慢性病防控知识的宣传、知识讲座专栏节目以及宣传音像制品的制作与播放,每月至少2次。

(二十二)县妇联

1.成立慢性病综合防控领导小组。

2.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组织妇女同志参加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每月1次。

3.积极组织开展“两癌”筛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适龄人群每2年至少接受1次肿瘤筛查。

(二十三)县残联

积极为慢性病残疾人提供医疗救助。

(二十四)团县委

1.积极发展健康生活方式推广志愿者,在青少年中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组织团员和青少年积极参加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每年至少5次。

2.通过各单位的团组织,在单位内部积极推动“健康生活从青年做起”的健康生活表率活动,每年至少3家。

(二十五)各镇(街道)人民政府

1.成立慢性病综合防控领导小组,并明确各成员工作任务和职责。

2.支持并协助卫生院做好社区诊断、死因调查、慢性病人管理等入户调查工作。

3.支持并协助辖区卫生院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活动及居民健康促进干预等工作。

4.辖区内开展健康家庭、健康社区建设活动,且开展健康家庭活动的健康社区占辖区社区总数的40%以上。

5.设立自助式健康检测点的社区覆盖率不低于40%。合理布局、设置健康自测点或健康加油站,每个村委会设健康小屋(健康教育室)一处(落实房屋20平米以上)并有健康自测设施。

6.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居民健身设施完好,提高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社区15分钟健身圈的覆盖率>90%,设备完好10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平米。

7.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比例100%。

8.健康教育活动室在当地社区的覆盖率达100%,健康宣传栏社区覆盖率≥90%,内容至少2个月更新1次,社区健康讲座每年≥4次,每次不少于50人。

9.积极推动本辖区的健身活动,每个村委会在辖区内设健康步道1处,并有明显提示牌。

10.组建3个以上群众性健身活动团体,每月至少组织开展2次活动。

11.辖区内开展健康家庭、健康社区建设活动,且开展健康家庭活动的健康社区占辖区社区总数的40%以上,同时积极开展健康学校、单位、餐厅的建设工作。

12.及时上报创建信息。

三、议事规则

第八条  领导小组实行全体会议、专题会议制度。

第九条  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由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副组长、全体成员参加。根据工作需要,可邀请有关单位负责人列席。

主要任务是是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决策部署;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专项任务落实情况,分析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措施建议;研究部署重点工作任务。

第十条  领导小组专题会议。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会议由领导小组组长或其委托的副组长主持召开,也可由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委托办公室主任主持召开。主要任务是研究部署领导小组全体会议议定事项或其他专项工作事项。

第十一条  会议方案、议题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拟定,呈报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审定。

第十二条  领导小组会议议定事项经领导小组组长或会议主持人审定后,以会议纪要形式印发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或地方执行

四、工作制度

第十三条  工作报告制度。领导小组向县政府报告工作情况,主要汇报全县慢性病防治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各镇(街道)、各成员单位的经验和做法,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工作建议。重要工作情况及时汇报。

每年12月底前,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书面形式,向领导小组报告工作职责履行情况。

第十四条  考核制度。代表县政府,对各镇(街道)和各相关部门慢性病防治目标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第十五条  工作督查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并按程序报批后组织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督查,督促检查慢性病防治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各镇(街道)和各部门任务完成情况。

第十五条  信息通报和交流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工作进展情况,报送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抄送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将重要工作信息及时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十六条  公文处理制度。领导小组发文,由领导小组组长签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由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签发。

五、附则

慢性病的防控篇5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我国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应开展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降低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从而达到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最终目标。

近年来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对我国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慢性病防治工作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我国的慢性病流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才能达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目标。

1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疾病谱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997年全国死因顺位统计,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为城镇居民的前三位死因,占总死因的62.11%[1]。我国慢性病造成的早死占全国潜在寿命损失的63.00%。可见,我国正面临着慢性病的严重挑战。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的增加、传染病的进一步控制和死亡率的下降,以及城市化、工业化等导致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增加和生活水平行为方式的变化,提示我国慢性病在今后一段时间将继续呈上升的趋势。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带来居民对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的增加,成为卫生费用过度增长的主要因素,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及控制慢性病,将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影响。

2慢性病防治策略

2.1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是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有效手段

2.1.1慢性病的流行特点决定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最佳的控制手段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既与人口年龄等生物因素有关,同时也与生活方式等外在环境因素有关。研究发现,人口年龄结构与外环境因素对慢性病患病率影响分别为19.24%和80.76%。可见,环境因素是影响慢性病患病率的决定因素,而这些因素是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进行干预的。

2.1.2国内外成功的个案为我们提供了实践依据1965~1975年,美国行为干预试验使冠心病患病率下降35%,脑血管病患病率下降48%;首钢1974~1988年行为干预使脑中性发病率从155/10万降至58/10万,死亡率从84/10万降至18/10万[2]。

2.1.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具有最佳成本效益比预防与治疗费用相比,前者只为后者的数1/10到数1/100,正如美国疾控中心总结多年慢病防治经验后说:只要做到不吸烟、不酗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美国男子平均寿命可延长10年左右,而如果单靠加大高精尖医疗技术的投入,延长寿命1年则需花费几百或上千亿美元。

2.2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慢性病防治的最佳途径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可使社区医生与居民建立长期、稳定的健康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可充分利用与病人及家属接触的每一次机会进行健康教育,使居民认识慢性病的危害、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掌握正确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同时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及时发现病人,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与康复,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存质量。这样使三级预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2.3协调各有关部门,为慢性病防治工作营造支持环境

慢性病防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仅靠卫生部门难以完成如此重任。要以“大卫生”的观念,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慢性病防治的重视和支持,在政府领导下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密切协同作战,建立起内外协调协作机制,形成慢性病防治的合力,推动慢性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2.4充足的经费是慢性病防治工作开展的重要保证

经费短缺是制约慢性病工作深入开展的受限因素,政府要加大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投入,给予专项经费,同时争取社会各界对慢性病工作的支援,各方面共同努力筹措资金,将其用于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健康教育等活动中,使居民得到更好的保健服务,从而使医疗费用的开支也能减到最低的限度。

2.5注重人才培养,建立一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慢性病防治专业队伍

由于我国慢性病工作起步晚,所以专业人才缺乏,为适应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需要,增强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各级疾控部门要定期组织对业务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慢性病发展的趋势、慢性病防治知识及我国慢性病防治策略等相关知识,同时各社区要配备有丰富临床经验及预防保健常识的全科医生,这样才能提供社区居民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为一体的全科医疗服务,使全科医生成为社区服务的主体[3]。

综上所述,开展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争取公共政策的支持,以卫生部门为主协调各部门共同努力,加大经费的投入,注重人才的培养,加大防病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降低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达到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顾秀英,胡一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M].北京:中国协和大学出版社,2003.56.

[2]张璐,孔灵芝.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世界卫生组织报告[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1):25.

慢性病的防控篇6

一、政府牵头,多部门合作,高质量通过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复审工作。

一是县政府把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作为惠及民生的系统工程来抓,县慢性病综合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人员变动,及时更新了以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宣传部、发改局、卫计局、财政局、教体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慢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政府办印发了《2019年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复审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二是县考核办分解下达了2019年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复审工作目标任务,县政府、各镇、各部门签订了2019年度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目标责任书。各部门坚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针,依托本单位实际制定了控烟、减盐、降低有害饮酒、控油、控制体重和全民健身等相关政策制度。三是县卫计局根据全县各医疗卫生机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划片包抓各镇卫生院慢性病业务培训。县疾控中心作为全县慢性病综合防控业务指导单位,在自身专业技术人员紧张的情况下,调配3名业务骨干专职从事慢性病防控工作。四是示范县巩固提升不断加强,全县迎检慢性病示范县复审工作,经过不懈努力,我县被重新确认为部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在巩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建设成果、完善体系机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等方面成效显著,工作成绩突出。我县被国家卫健委命名为十佳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并作为中西部唯一县区在上海举办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推进会上做经验交流发言。

二、镇府倡导,全民参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深入人心。

一是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筹建职工健身活动场所,购置活动器材。认真落实工间操健身制度,使干部职工每天运动时间均超过20分钟。先后组织举办了职业男篮对抗赛、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环湖健步行,及全县庆五一职工工间操大赛等赛事共11次,全民健身浓厚氛围。二是全面实施以“合理膳食、平衡营养”宣传活动以来,有关部门组织联合行动,开展专项检查,积极推广营养标签,大力宣传平衡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减油限盐等健康生活方式行动10余场次。三是全县控烟活动氛围浓厚。坚持控烟工作周巡查、常宣传制度,全县共建成无烟单位43个,全县无烟单位覆盖率为100%。四是我县今年成功创建为省级全民健身示范县,特别在政府履职、活动开展、设施建设、赛事活动、健康指导等方面起到了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今年健康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新创建健康学校2所,健康村5个。

三、加强培训,细化考核,慢性病防控工作规范化运行。

一是强化目标责任制管理。中心结合工作实际,按照注重细节、业务量化、便于管理的原则,签订了慢性病综合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公卫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由县局与各医疗卫生单位签订。把慢性病作为疾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很大比重。二是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中心全年共开展慢性病防控工作专题培训8次,培训人员480人次。特别是以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培训为主题,举办了全县基层专干及乡医知识培训会,全年共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新指标、国家公共卫生项目规范(第三版)及四大监测工作为内容的慢性病专题培训会4场次,培训工作人员120人次,促进了我县县镇村三级疾控人员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三是督促县级医疗机构(县医院、中医院、妇保院)对镇慢性病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分片技术培训两次,促进了全县慢性病防控知识的交流,全面提高了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对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指导能力。四是考核采取季度考核与重点督导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共开展重点督导6次,按季度对各单位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严格按照工作量兑现公卫经费,对督导和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时限,限期督促整改。五是组织人员修订了《千阳县基本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方案》和《千阳县疾控工作指南》,提高和规范了全县慢病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

四、立足实际、形式多样,健康教育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我县采取电视、广播、手机短信、宣传栏、知识讲座和慢性病主题健康宣传日设点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的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依托农村庙会、集市等机会,结合法定节假日城区主要公共休闲场所人流量大的特点,组织人员采用设置展板、发放宣传资料、播放音像资料、免费检测健康指标、接受群众咨询等形式,进行设点宣传,形成常态化健康教育机制。二是慢性病防治技术人员深入学校,对全县所有中小学、托幼机构的保健老师进行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对学校的健康教育覆盖率、幼儿园健康讲座覆盖率、小学儿童龋齿填充率、符合适应症儿童窝沟封闭率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三是慢性病防控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制作了居民健康素养66条等内容的健康知识手册2000本,发放到每个贫困户手中,努力遏制因慢性病返贫现象的发生。制作慢性病防治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国家公共卫生项目宣传版面20余个,对深度贫困村(段家湾村、上店村、坪上村、白村寺村)主要进行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四是据统计,2019年全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知识大型户外广告牌共设置6块、设置宣传栏134个、更换内容430期、悬挂条幅200余条、印制宣传单80000余张、张贴宣传画6000余张、发放知识手册5000本、播放音像资料6000余小时、设点宣传100余场次。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利用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宣传活动,提高了全县人民群众的慢性病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五、扎实筛查,早期干预,高危人群干预初见成效。

一是各医疗单位严格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各单位在门诊大厅全部建立了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开展高危人群筛查,对筛查出的高危人群和患者分类登记,根据不同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及早发现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管理。二是积极落实干预措施,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工作原则,全面落实干预措施。

今年全县288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共4655人进行了全面健康体检。对查出的慢性病高危人群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干预活动,患者全部落实了责任医护人员,给予规范化管理。

六、积极探索,认真工作,慢性病监测数据质量不断提升。

一是截止12月底,全县共报告死亡个案881例,估算年粗死亡率7‰,报告及时率97%,审核率100%,多死因链填写完整率100%。报告肿瘤发病367例,肿瘤发病率292/10万,定期开展死亡及肿瘤漏报病例的补报工作。二是按照省市统一安排,于今年1月份将2017年全县发病死亡肿瘤数据上报省疾控中心,并在4月份对2015年发病和死亡的肿瘤数据进行在整理后上报国家肿瘤数据库。按照要求开展了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工作,全年共上报心脑血管事件4058例。三是监测点工作规范开展。县人民医院、南寨中心卫生院、柿沟卫生院坚持每月上报慢性病报告卡、月报表、死亡报告卡,中心汇总后上报到市中心。经统计全年共登记管理高血压1035例、糖尿病262例、脑卒中249例、冠心病541例、恶性肿瘤367例。

七、明确要求,细化服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不断加强。

慢性病的防控篇7

梁晓峰表示,我国的监测与评估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部分指标信息没有全国的数据,如脑卒中、急性心梗的新发和现患病例人数,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病例的管理人数等;绝大多数指标缺乏省级代表性的数据;慢性病监测信息化程度低,与传染病领域有巨大差距;队列研究少,与其他社会决定因素数据交流少等。

卫生部痰病预防控制部门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经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死亡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的构成已经上升至85%,未来10年将消耗财富5580亿美元。

慢性病在我国如此高发,慢病的监测工作是怎么开展的呢?梁晓峰表示,在去年的纽约会议之后,中国反应非常迅速,已经陆续开展了慢性病防控和监测的措施。他介绍,有三个指标和慢病监测非常密切:全人群死因监测、慢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全国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

监测应覆盖病因链的每个环节

粱晓峰表示,慢性病监测应覆盖病因链的每个环节,比如辖区内有多少因慢性病死亡病例?死亡原因是什么?辖区内有多少恶性肿瘤、脑卒中病例、急性心梗事件?辖区内有多少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患者?发现了多少?有多少得到控制?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等等。

WHO全球慢性病监测框架指标有,水果摄入量、超重和肥胖、血糖升高、血压升高、总胆固醇升高等等。梁晓峰表示,这些都是慢性病监测的危险因素。我国开展的并不晚,但苦于经费、资源有限,做的还不是太多。

据了解,十五部委的《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提出了监测工作的三个指标:一是全人群死因监测覆盖全国90%的县(市、区);二是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覆盖全国50%的县(市、区);三是营养状况监测覆盖全国i5%的县(市、区)。

梁晓峰介绍,目前我们有161个死因监测点,这些点承担了很多监测工作。中国预防医学院1990年运行了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有145个疾病监测点,监测人群覆盖3~10万人,总覆盖人口约1000万,但只占全国总人口的不到1%。2003年,全国疾病监测点已经增加到目前的161个,总覆盖人口约730077,占总人口的6%。2008年,我国死因监测采用了死因登记报告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在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方面,2010年纳入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7000万元。监测范围,从2004年的79个监测点,覆盖3万余人,到2010年的162个监测点,覆盖近10万人口。梁晓峰表示,通过对死因及危险因素的监测,相关部门了《死因监测数据收集》和《慢病家危险因素监测分析报告》,为国家的决策提供了保障。

对于营养与健康综合性监测,梁晓峰介绍,2010年-2012年,已经启动了第五次调查。2010年,完成了34个大城市和16个中小城市共50个点的工作;2011年完成了26个中小城市和29个贫困农村共55个点的工作。2012年,将开展45个农村点的工作。

他认为,监测只要长期地观察下来。就能发现存在的问题。比如食盐摄入量监测,我国食盐摄入量虽然没有芬兰下降的那么多,但也在下降。

监测在慢病防控工作中

起到指挥棒的作用

我国目前开展慢病评估主要包括什么呢?粱晓峰介绍,主要是定期《中国慢性病报告》,全面描述不同时期我国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应对策略及措施,防控经验和效果;还通过两会特刊形式宣传慢性病防治工作,近期还开展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5周年活动”。

慢性病的防控篇8

幼儿园2019年慢性病防控工作计划为认真贯彻落实慢性病防治工作总体要求,积极参与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结合幼儿园教育的特点,落实与加强慢性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服务入手,认真组织实施慢性病干预项目,特制定2019年工作计划。

一、建立组织、完善网络、落实责任 为加强对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领导,我园专门成立了慢性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园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协调,负责专门负责项目工作的组织落实。开展综合防治工作具体安排、业务指导、人员培训、质量控制、检查考核等。将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等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明确各部门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与任务,从而建立起了上下贯通、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的慢性病防治网络和工作队伍。

二、摸清底数、建档建卡、实施干预管理。 为了实现对慢性病患者的干预与管理,采取多种途径发现慢病患者。通过师生体检,及时统计,对确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然后报人民医院及时建档管理。 我园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干预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二是要求患者定期随访指导,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用药情况,复查或了解患者血压或血糖控制水平,督促其坚持用药,并根据治疗效果给予相应指导,同时填写慢病管理手册和管理卡;三是实施面对面干预,针对每名患者的病情及其主要病因进行面对面、个体化干预,如指导其戒烟限酒、低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 心理平衡以及盐勺、油壶的具体使用方法等;四是开展防治知识讲座,定期邀请专业人士为师生进行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讲解相关防治知识并接受咨询。

三、广泛宣传,开展教育活动,提高自我防病意识。为提高广大师生特别是慢病高危人群的自我防病能力,根据校内慢性病高危人群特点,利用各种形式如广播、讲座、健康专栏等,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全面落实健康教育课,保证每学期8-9学时,结合地方及学校特点,保证有2课时的慢性病防治健康内容。

四、开展“小手拉大手”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活动。以校园网、宣传展板、家长会等为宣传平台,让学生及家长在学习生活中更便捷、更自觉地提高对慢性病的认识,形成学校、家长、社区的三方全力,建立持久、和谐的健康互动关系。

五、改善师生教学、学习条件,经常督促学生学习习惯。 努力改善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硬件条件,保证空气清新,无噪音,光线充足,学具合格,课桌椅可调,教室微小气候定期监测。要求教师经常性督促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六、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认真组织好户外活动,保证时间,保证项目,要有检查,要有成效。重视学校户外活动工作。

上一篇:公有制和国民经济的关系范文 下一篇:建筑工程市场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