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与慢性胃炎的关系分析

时间:2022-07-31 05:05:09

慢性咽炎与慢性胃炎的关系分析

【摘 要】目的:调查慢性咽炎与慢性胃炎的关系。方法:收集208例典型慢性咽炎患者并发慢性胃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咽炎并发慢性胃炎的病例有143例,发病率为68.75%。结论:慢性咽炎病人多伴有慢性胃炎,我们认为慢性咽炎与慢性胃炎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治疗上如能同时从胃的调养等方面去考虑效果更佳。

【关键词】慢性咽炎;电子纤维喉镜;慢性胃炎;电子胃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22-02

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对于耳鼻咽喉科医师来说慢性咽炎是个棘手的疾病。临床中观察到慢性咽炎除与饮食、精神因素、职业等因素有关系外,与慢性胃炎的关系非常密切,即大部分慢性咽炎患者伴有慢性胃炎,尤其是病史较长的严重的慢性咽炎患者伴有慢性胃炎的机率更高。现就本科室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两年间到我科门诊和住院部诊治的208例典型慢性咽炎患者,其中143例慢性咽炎伴有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到我科门诊就诊的208例典型慢性咽炎患者,其中伴有慢性胃炎患者143例,男72例,女71例,男女比例约1:1,无明显性别差异;年龄25岁~86岁(平均年龄45岁±0.5岁),40岁以上年龄段多见;病程1个月~5年,平均1.5年;病史半年以内有125例,占60.09%,并发慢性胃炎有68例,发病率为54.40%;病史半年以上有83例,占39.91%,并发慢性胃炎病例有75例,发病率为90.36%,从临床资料看慢性咽炎病史越长合并慢性胃炎的机率越高,有慢性咽炎病史半年以上者几乎都合并有慢性胃炎,而且临床中还观察到慢性咽炎的病程越长,症状体征越重,慢性胃炎的病程也越长,症状体征也越重,所以我们应为慢性咽炎与慢性胃炎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统计分析:对两组并发慢性胃炎率比较,疗程小于半年组中125例中,并发慢性胃炎68例,并发率为54.4%;病程大于或等于半年组83例中,并发慢性胃炎75例,并发率达90.36%,通过X2检验,X2=30.0245>6.63,两组显著性差异(P

1.2 诊断标准

有慢性咽炎的典型症状、体征:主诉咽干、咽痒、干咳、咽异物感、时有咽部疼痛,部分病人有咽中痰多且粘稠难咳出,并排除鼻、咽、喉、食管和颈部的其它疾病;检查见咽粘膜慢性充血,咽粘膜肥厚或光亮,咽后壁及舌根部滤泡增生;电子纤维喉镜检查如上述所见,并排除咽喉部其它疾病。

有慢性胃炎的典型症状、体征:主诉上腹痛、上腹胀、食欲减退、嗳气、反酸、恶心等;电子胃镜下见胃粘膜有红斑、粘膜粗糙不平、有出血点或出血斑、粘膜糜烂、胆汁反流现象,严重者胃粘膜灰暗、皱襞细小。

1.3 治疗措施

208例典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104例(其中72例合并有慢性胃炎),其中男72例,女72例;年龄26岁~86岁,平均45岁±0.53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1.5年;治疗时间1个月~6个月,平均3个月。

对照组104例(其中71例合并有慢性胃炎),其中男72例,女72例;年龄25岁~85岁,平均45岁±0.48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1.5年;治疗时间1个月~6个月,平均3个月。

治疗组和对照组从合并慢性胃炎例数、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时间来看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3.1 饮食调节:治疗组和对照组相同。

根据不同的人群,饮食调节的方法不同。将此类病人大体分为三大类:进食较少,忌口较多,食欲不好的病人,我们将这一类病人归结为营养不足型;暴饮暴食,嗜油腻、甘甜食物的病人,我们将这类病人归结为营养过剩型;嗜烟酒,嗜干燥、生冷、过热、过硬、煎炸、辛辣、过咸食物,我们将这一类病人归结为过度刺激型。

营养不足型:不忌口,除干燥、生冷、过热、过硬、煎炸、辛辣、过咸食物外都可以进食,尤其是营养丰富的鸡肉、猪肉、鸭肉、鱼肉、牛肉、羊肉、鸡鸭蛋等要注意补充,多炖汤喝(如鸡汤、猪骨汤、羊汤等),汤里可加红枣、枸杞、党参、黄芪、淮山等补气血等食物来炖。

营养过剩型:规律饮食,按时进餐,不能暴饮暴食,勿过饥过饱,进食的量以七八分饱为宜,睡前3小时不宜进食,多吃粗粮、新鲜蔬菜、新鲜水果,低脂肪饮食。

过度刺激型:避免刺激性食物或容易使咽、胃粘膜受刺激的食物的刺激,如干燥、生冷、过热、过硬、煎炸、辛辣、过咸等食物;避免刺激性药物对胃粘膜的刺激,如水杨酸钠、消炎痛、阿司匹林、激素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磺胺类药物,宜清淡饮食,食物应新鲜、易消化并富含营养,多吃含植物。

1.3.2 药物治疗

(1)治疗组:

①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1瓶(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注射,1次/日,共7天。7天后改用复合维生素B片(任意厂家)口服,3次/日,2片/次,一般用维生素治疗1个月。

②伴有出血现象如牙龈出血、咽喉粘膜出血、大便出血等加用维生素C口服,3次/日,0.2g/次。

③有禁食、忌食某些食物或从小养成不良的偏食习惯者,有不科学烹调如加热时间过长、温度过高等习惯者脂溶性维生素也同时缺乏,加用脂溶性维生素2瓶(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注射,1次/日,共7天。

④伴咽痛、胃痛、口臭等“内热”现象者加用金莲花胶囊1.4g,3次/日,共用7天。

⑤伴易怒、焦虑、睡眠不佳者加用艾司唑仑片1~2mg,睡前服用,用药时间为2~4周。

⑥兰索拉唑片30mg,1次/日,共用2~4周。

(2)对照组:除不用兰索拉唑片外,①②③④⑤治疗方法同治疗组。

1.3.3 行为调节:治疗组和对照组相同。

慢性咽炎病人多是病程长,多次就诊不愈,反复发作病人,所以容易伴有焦虑及抑郁症状,统计208例慢性咽炎病人,伴有焦虑及抑郁症状者140例,半数以上病人伴发焦虑及抑郁症状,因此对慢性咽炎病人进行心理疏导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对这类病人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疏导:

①耐心倾听病人诉说,予病人行电子纤维喉镜、电子胃镜检查排除喉癌、下咽癌、胃癌等咽喉部、胃部其他疾病,排除病人有癌症的担忧。

②耐心解释慢性咽炎、慢性胃炎是常见病、多发病,鼓励病人保持乐观精神,不用过分担忧。

③指导病人正确处理家庭负担、工作压力及个人情感问题。

④建议病人培养良好爱好:务农者注意劳逸结合;非务农者结合自身身体素质,培养有益于健康的运动爱好,如打羽毛球、打排球、打篮球、跑步、散步、跳绳、游泳、跳舞等等,避免长时间沉溺于打牌、打麻将等。

1.4 疗效判断

慢性咽炎:依据王璁等所定标准[1]。①痊愈:自觉症状消失、体征消失。②显效:自觉症状大部分消失、体征明显好转。③好转:自觉症状好转、体征好转。④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慢性胃炎:疗效判定依据《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制定[2]。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所见粘膜组织改变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胃镜所见粘膜组织改变减轻或范围缩小;无效:临床症状稍有减轻或减轻不明显,胃镜所见粘膜组织学无改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慢性咽炎及慢性胃炎疗效均通过X2检验比较两个样本率之间有无差别。P

2 结果

统计学分析:两组显效率比较,治疗组中显效62例,有效10例,显效率达86.11%;对照组中显效45例,有效24例,显效率达63.38%,通过X2检验,X2=9.8055>6.63,两组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3.1 慢性咽炎与慢性胃炎的病理特征

咽为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慢性咽炎的病理特点是咽粘膜慢性充血,粘膜下结缔组织及淋巴细胞增生,慢性肥厚性咽炎者形成咽喉壁颗粒状的隆起、咽侧索增厚现象[3]。

胃也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慢性胃炎的过程是胃粘膜损伤与修复的一种慢性过程,主要病理学特征是炎症、萎缩和肠化生。炎症表现为粘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慢性炎症过程中出现胃粘膜萎缩,主要表现为胃粘膜固有层腺体数量减少或消失,并伴纤维组织增生、粘膜肌增厚,严重者胃粘膜变薄。萎缩常伴有肠化生[4]。

咽和胃均属消化系统,共同的病理特征是粘膜的慢性炎症、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严重时腺体减少或消失现象。

3.2 慢性咽炎与慢性胃炎的因果关系

中医学认为慢性咽炎属“梅核气”、“喉痹”范畴,有“虚火喉痹”之称。《黄帝内经》及《内贯》的理论认为,咽、食道、胃同属胃系,有管腔相通,经络相连,当胃与食道有病变时,可反应至咽部的论述。中医理论说明,胃为本、咽为苗,胃有病而上见于苗窍,观其苗窍即可知胃本之病变,甘凤云等在临床中对于慢性咽炎的病人,从胃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5]。

研究发现慢性胃炎患者因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常引起胆汁反流,而胆汁反流可能是慢性咽炎的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胃食管反流引起反流性咽喉病的发病机制不明,可能机制是反流物的损害、神经反射的异常调节、细胞因子、激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6]。

解佳伟在《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综述》一文中认为脾胃失调是导致慢性咽炎的病因之一。文中阐述不同原因使脾胃失调,脾失健运,津液不能上达咽部[7]。

从解剖特点、病理特征、中医的辨证关系分析,慢性咽炎与与慢性胃炎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系,慢性咽炎时间长了可引起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时间长了也可以引起慢性咽炎,两病常同时存在。由于两病之间关系密切,而中医理论认为慢性胃炎是“因”,慢性咽炎是“果”,所以治疗和预防上我们首先以饮食调节为主;其次以因饮食的不合理导致的维生素缺乏、“上火”、胃酸过多等进行药物调节;再次因慢性咽炎、慢性胃炎病人多是病程长,多次就诊不愈,反复发作病人,所以容易伴有焦虑及抑郁症状及睡眠不佳表现,所以从心理疏导给予调节,并在睡前给予艾司唑仑口服治疗以达到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及中枢性骨骼肌松弛作用。本文在临床中观察到慢性咽炎与慢性胃炎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并从病因上给予以上所述的方法进行调节、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使这两种慢性病难治病变得相对容易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璁,汪吉宝.临床医师手册.耳鼻咽喉科分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5.

[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2):172-175.

[3] 孔维佳,周梁,许庚,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6.

[4]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81.

[5] 甘凤云,李红英,龙海玲.慢性咽炎从胃论治的临床体会[J].江西中医药,2009,40(10):27.

[6] 朱畅.胃食管反流病与慢性咽炎的关系[J].临床医学,2009,29(4):58.

[7] 解佳伟,贺千里.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综述[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6):57.

作者简介:

蒙慧菊,女,1970年12月出生,壮族,广西来宾市人,耳鼻咽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慢性疾病发病相关因素及对策。

上一篇: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下一篇:康惠尔水胶体敷料用于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