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动员的主要目的范文

时间:2023-10-27 17:42:58

国民经济动员的主要目的

国民经济动员的主要目的篇1

[关键词] 国民经济 动员体制 构建

国民经济动员是战争经济准备与经济保障的重要手段,科学的国民经济动员体制对于把经济力导向战斗力,并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具有极端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经济动员体制的弊端

我国传统国民经济动员体制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和调整,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观,但是其本身固有的弊端仍然对国民经济动员带来了众多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

1.传统经济动员体制组织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动员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统一领导、全面规划、分级管理、分工负责。按照这个原则进行管理的情况是:国民经济动员的组织和领导以原国家计委为主,军品动员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计划由原国家计委负责归口。这种组织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对国民经济动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民经济动员能力。

2.国民经济动员管理的主要手段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动员是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经济动员管理的主要手段有:运用政府权力,实行行政干预;采取供给制办法,保证经济动员任务完成;依托单一公有制,采用单一计划调控;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先导,提高完成动员任务的自觉性。这些手段在当时的确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却显得与时代不相融合。

3.动员主体企业的地位不突出。在传统经济动员体制下,企业基本上是一个生产车间。军品动员任务按行业分配到各工业部门,动员企业的选点、定点,或以企业归口部为主,或以国防工业部门和 地方为主,接受国家计委的宏观指导,试制生产计划是由国家计划下达到各部门,各省、市、自治区,经综合平衡后,按国家计划进度要求,分别下达到所属动员企业,动员组织技术措施、所需原材料或由各部门或由省、市、自治区组织实施。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民经济动员所面临的问题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使我国经济动员所有制结构、调节手段、管理方式、企业地位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虽然对增强国民经济动员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些变化也使我国国民经济动员面临一些新的问题,突出表现为:

1.动员目标的政治性与经济利益的多重性的矛盾。国民经济动员是经济活动,但这一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是保障战争的需求和社会的稳定。其“价值取向”主要是政治而不是经济。动员的这一特性,决定了一切动员活动,首先考虑的是国家的政治利益。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它们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这与原来那种强调“国家、企业、个人利益完全一致”的状况不同。在利益多重的情况下,只能用经济的方法,使被动员者的利益得到相应的补偿。

2.动员手段的计划性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的矛盾。动员是为战争服务的,它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对抗性、时效性特别强。因此要求计划周密、衔接紧凑。这只有采取强有力的计划手段才能达到目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的涨落、物流的波动、人才的进出等等,都有比较强的自发性。国家为了达到军事目的,往往要通过其他形式才能实现。

3.动员时间的紧迫性与市场调节的缓慢性的矛盾。动员活动,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对时间的要求都是十分严格的。而市场调节,由于有“看不见的手”的活动,其结果往往要经过迂回曲折的形式表现出来,花费较多的时间。

三、我国国民经济动员体制的构建

基于以上对传统经济和市场经济中国民经济动员不利因素的分析,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动员体制构建,从总体上看,应包括最高决策机构、中央协调机构、执行机构、企业动员机构等。

1.最高决策机构。建立有权威的经济动员决策机构,是保证经济动员高效率运行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经济动员最高决策机构是和国家战争动员决策机构相重叠的。经济动员最高决策机构为非实体机构,需要决策经济动员重大问题时,由国务院决策后交有关机构执行。

2.协调机构。中央协调机构是经济动员最高决策机构的办事机构与咨询机构。一般来讲,其具体职能为:为经济动员最高决策机构提供咨询,起草方针、政策等各类文件,组织调查了解全国可动员资源和生产能力,依据军队需求计划编制经济动员计划草案,组织、协调各部门(行业)和战区实施经济动员等等。

3.执行机构。部门执行机构主要是指中央政府有关部门为贯彻执行国民经济动员最高决策机构的指令,实施部门(行业)经济动员所成立的机构,是连接中央领导机构和(企业)动员机构的中介环节。其主要职能一是保证经济动员最高决策机构颁布的政策、指令在本部门(行业)的落实;二是依据国家经济动员总计划,负责编制本部门(行业)的经济动员计划,并具体负责该计划的实施。

4.执行机构。民经济动员中,地方执行机构与部门执行机构相协调,主要负责本地区动员计划编制,并组织本地区实施经济动员计划,具体承担物资、技术、交通运输与劳务动员。

5.动员机构。动员机构是经济动员的基层机构。建立健全企业动员机构,不仅决定着企业的动员效果,而且决定着国家经济动员的成败。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走向成熟完善,国民经济动员体制的基础――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商品生产和经营者,而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车间”政府由直接下达指令性计划,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转为利用宏观调控等经济管理职能和生产资料终极所有权,实现对经营权的约束。军队由传统经济动员体制下的只向行业部门提需求,与企业进行象征性订货,转变为联系供给、实现需求,军队与企业建立起广泛的经济联系。

参考文献:

[1]王立新刘义昌等编著:《国民经济动员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2]吴景亭:《战争动员》,出版社,2002年

国民经济动员的主要目的篇2

关键词:国民经济动员;军民深度融合;“五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188-02

一、以国家主导为基本前提

首先是在体制机制上主导。体制机制是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基础工程,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动员融合式发展具有根本性、长远性意义。近年来,中国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体制机制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尤其是在编制“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与军队有关部门共同组织编制了《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十二五”规划》,并由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布实施。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在前期的调查研究、理论探索、目标设定、体制与机制设计等方面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2012年,国家工信部与总装备部成立了部际协调小组,明确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组织领导与责任分工。但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关系不顺畅、相关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深化改革的任务仍相当繁重。目前,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隶属国动委,设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从属于各级发改委,大军区也设有经济动员办公室,很多专家学者及一线工作人员建议恢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防司建制,以便于从国家层面加强对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领导,也便于加强对地方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从而为地方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本文也认为这是理顺国民经济动员体制的一个较好的思路。另外,应尽快完善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工作机制,特别是需求认证、重大项目对接、信息共享、绩效评估机制等。

其次是在战略规划上主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国民经济动员军民深度融合,必须从国家层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战略规划和设计,通过战略规划和预案编制,使其建设更加扎实。中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早在2003年开始抓国民经济动员预案编制时就开展了国民经济动员体系的顶层设计,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基本全面覆盖的国民经济动员预案体系,使得全国的国民经济,各省、市、自治区的国民经济动员预案体系结构日趋完整,有些省、市、自治区还编制了市、县级国民经济动员预案,有力地促进了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的工作。未来,应更注重国民经济动员的长远战略规划,科学研究制订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规划计划,搞好各类规划计划之间协调衔接,抓好“七个关键领域”,规划设计好“六个纳入”,使国民经济动员发展战略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国防与军队建设战略相适应,与国家安全环境发展变化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适应,做到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地向前推进。

二、以需求牵引为必要条件

长期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动员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坚持与国防安全需要相适应、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满足军队信息化作战需求。当前,现代信息化战争的体系对抗特征,提出了军队要基于信息系统进行体系作战,而科技强军和信息化体系建军的军事需求,要求国民经济动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这就必须建立军民深度融合的国防科技工业动员基础,发挥国家科技力量潜力为国防提供技术支撑。首先要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和企业有序进入,为科技动员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在很多领域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发展迅速,不仅掌握了许多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而且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了相对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已具备军品生产的技术和管理实力,民营资源的有序进入,必将给军工科研生产增添新的活力。其次大力发展军民结合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动员一体化。大力开发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加快制定两用技术标准,进一步完善两用技术的投入政策,健全两用技术的管理体制,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及其产业化,使两用技术成为国民经济动员的技术支撑点和强大推动力。

满足国家应急需求。中国国土面积大、人口多、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在相对和平的时期,抗灾抢险等“应急”动员将更为突出。因此,把处理日常突发事件和抢险救灾的应急机制纳入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努力提高“平战一体化”水平,是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4・20”芦山地震中,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动员,其应急保障民生能力、维护经济秩序稳定能力和社会协调沟通能力高效发挥,有力地保证了芦山地震抢险救灾的顺利进行,充分表明中国国民经济动员的应急功能已基本完善。今后,国民经济动员应进一步分析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事件各自的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将专项应急功能纳入国民经济动员的整体规划和计划,在预案编制中考虑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特殊需求,做到预先准备、快速反应。

三、以资源共享为基本要求

对现有资源和条件的充分利用,是节约资源的有效途径和便捷方法。国民经济动员军民深度融合要在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服务保障、人才培养以及物资供应等方面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资源的军地共享,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

把国防设施纳入地方基本建设体系。《国防动员法》规定“与国防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和重要产品应当贯彻国防要求,具备国防功能”。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应该依据规定,在平时的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要求,将国防建设纳入经济建设总体规划和布局予以考虑,增强国民经济动员潜力,增强国民经济平战转换能力。在公路、铁路、机场、码头等建设中,及时提出军事运输需求;在大型水利、电力工程等建设中,抓好综合防护体系建设;在广电、通信系统建设中,充分考虑国民经济信息动员需要。

在民用制造生产中储备国民经济生产动员能力。现代信息化条件下军民技术、产品加速融合,要充分动员国家技术力量为国防提供技术支撑,以军带民、以民促军,实现军民技术互补,发挥军民技术双向流动效益。

把国民经济动员保障纳入地方社会服务保障体系。打破军地、部门之间的局限,改变自成体系、自我保障的传统模式,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完成国民经济动员物资、装备、交通、生活、医疗等保障任务。加快国民经济动员社会化保障进程,建立起开放的社会化保障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动员保障能力和水平。

把经济动员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地方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借助地方科技人才数量多、专业全、分布广的优势,有计划地把地方院校和高新企业的技术骨干充实到国民经济动员人才队伍中,提高编组的科技含量和专业对口率;对任务急需而又无法编入的特殊人才,可采取聘用、咨询、协作等形式,使其为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建设服务。

在民用物资储备中增加军民两用动员物资。实现物资储备由军队单方面储备向军民联合储备转变。

四、以市场运作为本质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需求生成、资源配置到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的利润和效益导向来完成的,政府只起宏观调控的作用。市场机制的发展越完备,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越大,能够在市场上完成的商业活动也越多,速度也越快。在利润和效益的导向下,市场机制既能使多元投资、多方技术、多种力量向国防建设汇集,又能使国防建设成果向经济社会领域溢出。市场运作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动力源泉。

要遵循市场规则。健全和完善招投标和资质认证、保密管理、专家评审、审计验收等制度,加强国防知识产权权利归属与利益分配机制建设,鼓励“民参军”和“民”,保障经济动员良好的市场秩序。

要体现市场竞争。逐步降低国防市场进入门槛,规范市场竞争淘汰机制,实行优胜劣汰,确保在竞争中将最先进的技术、最优良的质量、最完善的服务纳入国民经济动员体系。

要利用市场成果。鼓励民营经济体进入国防市场,制定国防市场资金税收优惠政策,给予军品生产企业适当的倾斜,在军民两用技术研发、大型交通工具加改装、民用资源征用等方面,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五、以法律规范为基本保障

国民经济动员的关键是动员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动员工作要在发生战争或者重大危机性事件时,干预和改变国民经济体系的运行机制,干预和改变资源的用途和投入,从而为满足应战、应急需求实现资源的超常规供给。为此,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尤其是在实施国民经济动员时可能会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权利,比如强制要求公民提供国防动员勤务,或者对公民及其他所有制形式的非国有财产进行征收和征用等。《立法法》第8条第5款和第6款分别规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和“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等事项“只能制定法律”。另外,现行部分法规与当前融合式发展要求相矛盾,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私营企业不得从事军工、金融业的生产经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体独资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也都对私营企业等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限制,亟待重新修订。因此,要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防动员法》有关规定,抓紧制定出台《国民经济动员法》等专门性法规及其相关条例规章、实施细则等,进一步做好细化量化工作。尤其是对国防经济资源非国防活动运用、军品订购程序与价格、民间和国际保障力量使用等问题,都要具体明确适用范围、权限审批、调配使用、检查评估、程序方法等,确保经济动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

[2] 于川信.理清“融合”的大思路――关于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顶层设计的思考[J].国防科技工业,2013,(2).

[3] 孔昭君,陈正阳.关于深化和升级国民经济动员机制的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国民经济动员的主要目的篇3

【关键词】高新技术条件;国民经济动员

一、高新技术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的基本理论

国民经济动员,是指国家将为了满足战争或突发性事件的需要,有计划的将经济部门、经济活动和相应的体制从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充分调动国家经济能力,提高生产水平,扩大军品生产,保障战争的需要。通常包括工业、农业、物资、交通运输、财政金融、邮电通信、卫生力量等方面的动员。总的来说,国民经济动员是国家战略动员能力的一种,是一种国家保障机制,在国家战略中处于重要的地位。高新技术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首先由美国科学家提出。高新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高战略地位。高新技术是高端的战略资源,是国家层面的技术。第二,高技术密集。高新技术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第三,高附加值和高风险性。高新技术之所以被各国所重视,关键在于其重大的延展价值。此外,高新技术本身的研发的多是尚未成熟的领域,成败有很大的随机性。进入了21世纪以后,传统的军事思维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高科技战争的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带动整个军事技术的发展和军事思维的改革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特别是近些年来包括海湾战争在内的局部性战争的发生,标志着战争的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此引发了我们关于在高新技术条件下如何构筑国民经济动员战略高垒以应对新挑战的研究。

二、高新技术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的发展重点

首先是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信息化建设。所谓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主要是指在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中通过使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提高动员效率,保证动员工作的顺利展开。高新技术在当前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信息化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广泛运用于社会各行业。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信息化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成本,为国防建设奠定基础。其次是高技术迅猛发展下的动员基础建设。信息社会中,信息和信息技术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也会溶入战争的各个方面。因此,信息化战争的进行,既依赖于军队认真组织实施经济动员潜力调查。最后是高技术战争条件下的应急动员能力建设。信息技术储备以作战急需的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等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信息成果、信息科研的形式储备,主要依托大中型信息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在做好储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信息行业特有的网络、人才、技术优势,逐步建立互相联通、完善配套、先进可靠、运转高效的动员指挥管理系统,在动员潜力调查、动员储备管理、辅助决策、模拟演练中发挥作用,提高应急动员能力。

三、高新技术条件下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的策略分析

首先,转变思想观念,确立国民经济动员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国家安全离不开军事支持,而军事支持又离不开国民经济动员。国家经济动员能够为军事和其他国防手段提供最基础的资源和经济,保障战争的顺利进行。克服“应付局部战争,不必大动干戈”的错误思想,克服“平时经济动员准备抓与不抓关系不大,战时一声令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的错误思想。其次,加强军事技术开发,提高国民经济动员技术含量。军事技术在当代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已经是构成军队战斗力,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往往优先运用于军事,引起军事技术的变革;而军事技术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前,军事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阶段,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军事技术的的发展,加强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建设,着力加强军事技术开发,是提高军事和国家动员能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再次,完善国民经济动员体制,增强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体制建设是加强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的关键,也是使其常态化,制度化的最终目的。国民经济动员在国防动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其他动员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有必要建设完整的国民经济动员体制,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当前,只有加强体制建设,才能提高经济转化能力,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完成对经济资源转化和战争资源的储备,保证国防动员的顺利展开,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参 考 文 献

[1]王其云.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大力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军事经济研究.2006(8)

国民经济动员的主要目的篇4

关键词 任务驱动 国民经济动员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任务驱动”教学法适合于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课程,而国民经济动员任职教育突出业务培训和岗位任职要求,建立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国民经济动员任职教育现实需要和理论契合。本文结合军事经济学院承担国家国民经济动员业务培训任务的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研究探索了将任务驱动教学法有机切入国民经济动员任职教育的教学改革实践。

1 国民经济动员任职教育的现实问题

国民经济动员任职教育注重实践性、时代性、操作性,随着国家对国民经济动员任务提出了要求和新任务,国民经济动员任职教育出现了一些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

(1)国民经济动员任务变化带来培训内容与时代脱节的问题。现阶段,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和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动员任务日益增多,动员领域不断扩大,对动员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以下政府机构改革将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动员人才资源将有较大规模的重组配置,对国民经济动员工作面临全新的要求和更加繁重的任务。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从原来“战时应战”向现在“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平战结合”转变,并且,随着时代进步,其内涵和外延正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要求国民经济动员任职教育必须紧密贴近时代要求,及时调整。

(2)国民经济动员任职岗位需求多元化带来培训内容单一的问题。参与业务培训学员有军队和地方,地方包括省市县三级,包括业务人员、动员干部、军队后勤干部、国动委等角色,有动员专职和兼职人员。而且,不同地域分工不同,承担业务工作也不相同,有些学员业务精通,但也有学员在业务上一片空白。学员来源广泛,经历、阅历不一,认知不同,对象多元,需求多样等对国民经济动员任职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要求任职教育必须具备明确的岗位指向,教学必须突出岗位针对性,还应注重个体针对性,要科学把握教学内容的目标定位,全面统筹教学基本要求与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

(3)国民经济动员任职培训手段和方法落后的问题。目前国民经济动员任职教育的手段和方法较为落后,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方式开展教学还比较普遍,学员主体地位突出不够,实践性内容偏少,教学灵活性不够,教学内容比较陈旧,离岗位任职能力要求差距还很远。同时,教学保障基础设施落后,为了突出学员实践能力,任职教育必须突出实践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从而对教学保障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学平台的现代化需求增高,教学环境的信息化需求增大,训练场地的应用性需求增强。

2 基于任务驱动的国民经济动员任职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针对目前国民经济动员业务培训存在的问题,立足岗位任职要求,针对培训对象多元化特点,为了有效激发学员学习热情,最大程度上达到教育效益,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探索并实践了基于任务驱动的国民经济动员任职教育教学模式。经过实践,基于任务驱动的国民经济动员任职教育教学模式得到了学员普遍认同,产生了良好效益。主要分为五步完成:

第一步:教学任务设计。任务设计属于课前的教学准备;“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任务设计应与实践案例结合。设计的任务分为封闭型和开放型两种,前者任务简单,后者综合性强。“任务”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世界寻找,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任务的兴趣,使之产生探索的欲望。如设计如下任务:某省某市某镇发生洪灾,需要紧急调拨1000吨大米,5000公斤罐头保障分队和受灾民众需要。

第二步:创设情境、提出任务。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自然真实地引出任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任务的理解,明确学习目标。根据某省某市某镇抗洪抢险总任务要求,将培训学员分为省经动办、市经动办、县经动办、动员企业等角色,根据某省现实潜力状况和地理条件,创设洪灾情况和部队应急保障需求,要求这些小组组织协调,发挥主体优势,分别完成动员预案编制到最后完成动员实施方案编制与实施等八类子任务。

第三步:接受任务、分析问题。学生授受任务后,教师帮助分析任务,对任务中涉及的基本理论、原则原理、技术方法、步骤过程、注意事项等知识进行分析、讲解。并让学员熟悉信息系统等辅助工具。

第四步: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后,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学习,完成任务。这是任务驱动教学过程的核心阶段。对于潜力核实、动员任务实施等封闭型任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对于动员预案编制、动员组织结构设置等开放型任务,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并引导学生协作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积极思考。该阶段让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突出了学生的主动性。

第五步:评价任务、归纳总结。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应用信息系统记录学员完成任务的过程和结果,科学评定学生成绩。同时,组织培训学员对实施方案、实施结果和实施过程中的学习认识、学习感受进行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能力。

3 教学模式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任务设计是关键。任务的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要紧贴国民经济动员任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地位和作用,准确把握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人才需求,以国家国民经济动员发展规划为指导,以国民经济动员干部业务操作能力培养为核心。任务设计对于学习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务的设计要从人才培养实际出发,要针对实际需要,不同岗位学员设置不同的任务要求,任务应少而精,体现核心业务,这样的任务可能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

(2)实践案例是灵魂。“任务驱动”教学应与实践案例紧密结合,从学员实际工作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设计实践案例,根据实践案例设计任务,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从而使学员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具有足够的开放性,鼓励学生思考、提问、自学和相互交流学习经验。

(3)总结评价是核心。由于“任务驱动”教学围绕如何有效激发学员主动性而展开,因此,教师及时、科学地总结评价在经济动员任职培训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任务都需要针对培训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凝练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针对国民经济动员业务要求,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学员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以及科技创新纳入到成绩评定中;由单纯结果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员任务完成进行成绩评定。

4 结论

“任务驱动”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所认可。在国民经济动员业务培训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比较适合参训干部的工作能力强、有实践经验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克服了国民经济动员任职培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实践证明,在国民经济动员任职教育中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增强了培训效果,提高了培训效率,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 袁中,刘志玮.把握任职教育规律,推进教学模式转型.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

国民经济动员的主要目的篇5

关键词:抗震救灾 非战争军事行动 多样化军事任务 国民经济动员

1、构建权威高效的经济动员组织指挥体系

当前,我国现有的应急动员体制都是根据事件的不同性质由相关部门进行分类管理,如抗洪抢险的管理职能在水利部门,抗震救灾的管理职能在地震科技部门,抗击卫生疫情的管理职能在卫生部门。国民经济动员机构虽然是一个综合性动员机构,但由于属于议事协调机构,不具备指挥领导职能,在涉及集中控制和调配经济社会资源时,客观上存在运行机制不够顺畅的问题。因此,应加强各类应急救灾体制与经济动员体制的对接,建立集抗击洪水、地震、火灾、疫情等多方面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应急管理体制,统一对人、财、物等各种资源进行指挥和调度。经济动员应着眼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围绕“双应一体”目标,加快实现经济动员体制与国家应急体制的有效衔接。要通过进一步明确经济动员机构的应急职能,完善经济动员的运行体系、法规制度建设。为推进此项工作,某些地区的发展改革部门已将应急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方针,进行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的尝试,相信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2、必须构建规范有序的经济动员预案方案体系

近年来,各级经济动员部门先后组织拟制了国民经济动员综合预案、专业预案和企业预案,水利、卫生、消防、地震等部门也根据各自职责,分别制定了各种应急预案,基本形成了较为全面、完备的应急预案体系。由于缺乏统一规划,这些预案大都自成体系,甚至存在人员、物资等资源调度上的重复。为此,应按照“总体筹划、各有侧重、衔接紧密”的原则,对国民经济动员综合预案与各部门、各行业的专业预案进行整合与衔接,使人、财、物、科技等各种资源在应急处置中发挥最大的配置效益。必须切实搞好规划、计划和预案等经济动员平时准备工作。一是要切实加强经济动员规划、计划建设。要通过加强经济动员规划、计划建设,将经济动员应急功能的开发利用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建立经济动员应急功能开发利用的良性运行机制。二是要切实加强经济动员潜力调查和信息化建设。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经济动员潜力统计调查,及时准确地摸清各类可动员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规模、技术性能和地域分布等情况。要通过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各类动员信息的传输、处理和安全管理,并搞好经济动员信息系统与军队、地方有关部门信息系统的衔接与协调,以提高经济动员工作的整体效能。要运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对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潜力数据收集、传输、储存、管理的数字化,加快构建军地结合、平战结合、上下协调、左右相连、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体系,确保应急处置快速、准确。三是要切实加强经济动员预案体系建设。要以应战和应急需求为牵引,以经济动员潜力状况为基础,建立“责任清晰、任务明确、分层管理、分类保障”的经济动员预案体系,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好预案的动态维护工作。四是做好经济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工作。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要求,是以较小代价获得较大的国防安全效益的途径。国外这方面的有益做法值得借鉴,比如有的国家出台了严格的建筑法规,要求建在土质松软地基上的建筑物之间必须留有一定的空间,避免地震和遭到空袭后房子互相碰撞而倒塌。汶川地震后的重建,也要充分考虑国防建设要求和防灾应急需要。不但要强化经济建设贯彻国防要求技术标准的制定,还要逐步建立相应的项目联审机制,在经济建设项目立项过程中征求军事部门和突发事件有关主管部门的意见,以保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重要产品生产能够贯彻国防和应急要求。

3、必须高度重视战略物资储备体系

战略物资储备是实施快速动员的重要物质基础。经济动员应当针对军事斗争准备和抢险救灾的实际需要,从利战、利军、利民的角度出发,建立军民融合、军民共储、分工负责、储备与周转相结合的战备物资联储联保体系。要进一步理顺储备体制,逐步实现成品储备与生产技术、生产能力、生产原材料等动态储备有机结合,提高储备保障效益。在储备形式上,以储备技术、生产能力、原材料为主,重点搞好生产技术能力储备。在储备布局上,重点加强主要方向、重点地区的军民通用物资实物储备,其他地区在具有战时持续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以储备生产技术和原材料为主。国民经济动员物资储备包括平时建立的储备和战时追加的储备,是国民经济动员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战争初期或完成大项任务中保障经济动员需要的物资基础。搞好经济动员物资储备的具体措施包括:建立以国家为主的储备体制,做到战略物资储备制度化、法制化;在注重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的基础上,实行重点储备;坚持储备与周转相结合,寓物资储备于周转之中;坚持储备成品与储备能力相结合,注重生产能力的储备等。

4、必须建设专业技术保障力量体系

国民经济动员的主要目的篇6

但随着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相关理论的发展,现有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在数据、安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暴露了出来。如何升级原有信息系统,将其建成为一个能全面反映经济动员工作内容、流程,符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思想,比较简易、直观、用户界面友好的,比较实用的系统软件,就成为当前困扰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问题之一。

现有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问题

数据是信息系统的重要内容。做好经济动员潜力资源的数字化,即让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资源成为信息技术可识别的信息,是信息系统升级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而当前录入信息系统的各种数据,包括潜力数据,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动员指标体系不全面;空间数据需要充实、精确;空间数据和潜力数据更新缓慢;军队和地方标准不统一,数据重复调查,加重了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的工作负担。

(二)智能化问题

建设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的目的是利用信息平台为各级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领导提供决策支持,或提供及时有效的动员方案。由于当前国民经济动员决策理论、方法及模型的研究还不完善,直接导致现有信息系统的决策水平低,平时的应用仅限于对数据的各种操作。因而,当前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功能模块开发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加强系统的决策支持功能模块。

(三)实用性问题

实用性是评价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的主要标准之一。一个成功的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应该符合各省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的体系结构、管理模式和运作程序,能满足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一定时期内对信息的需求。然而,现有信息系统在动员的工作范围、工作流程、工作目标等方面的研究和信息系统建设的结合还不够;系统界面风格也还存在不友好、不易操作等问题。这就使得现有信息系统很难提高日常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信息共享、多极互联问题

虽然目前各省市都建了自己的经济动员信息平台,但出于对安全的考虑或者说实现这些平台相互通信的条件还不成熟,这些平台仍处于“信息孤岛”的状态。在横向上,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与国动委其他几个办公室之间,与政府各相关部门之间,网路还未联通,保密措施没有统一标准;在纵向上,国家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和各省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之间、各战区和各省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之间、各省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与各地县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之间,现有网络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军地网络标准不一致,还没有构成统一的网路,从生产企业到作战部队的经济动员链还未建立。这种情况的出现,直接导致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平台的潜力数据资源共享度和利用率低,不能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支持服务。

(五)信息安全问题

经济动员工作涉及军事、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的众多高密级性单位,其安全保密性要求自然很高,而且现代信息战争条件下的经济动员信息系统技术含量相当高,对战争胜负起着关键性作用,也必然要求信息安全可靠。这就要求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的升级要采取多种信息安全保密措施,建立可靠的经济动员信息安全模式,确保动员信息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升级原则

立足“安全管用”设计。按照经济动员平时和战时需要,搭建良好的人——机交互及操作界面,使系统形象、直观、简单、易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用性、稳定性,同时,采取加密机、加密卡、技术防范、管理制度和安全防护、监视监控等防范措施,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安全可靠性;坚持“平战结合”设计。按照“平时服务、及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原则进行设计,明确军队后勤保障与国民经济动员的关系、应急与国民经济动员的关系;依据“规范标准”设计。按照国标、军标及国民经济动员行业标准,采用当前较为先进和成熟的技术,构建数据库体系、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采取统一的网络接口标准、数据转换标准,便于实现国民经济动员“横向共享、纵向互联互通”;着眼“长远发展”设计。借鉴和吸纳现有各种国防动员信息系统的优势,坚持高起点、高效益建设。同时,考虑平时和战时国民经济动员手段的发展更新,注重本系统的开放性、兼容性、前瞻性和可持续性,使系统能够紧跟形势,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升级策略

(一)通过多个步骤分类解决数据问题

1.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数据。首先,要开展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相关标准建设。现在的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国家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颁布的国民经济动员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比较宏观,不能满足进行城市应急动员能力调查的需求。进行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相关标准建设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民经济动员标准体系,为国民经济动员的信息共享提供规范和依据,解决潜力调查数据跨部门、跨地区和跨平台的收集与共享问题。

其次,构建国民经济动员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平台。已建成的各省市动员信息系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各局委办的信息系统之间也都需要规范方便的数据交换服务来消除这种差异,至少做到异构系统数据层面的求同存异。通过构建国民经济动员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平台可以实现跨平台、跨数据库、跨系统的数据采集,采集过程自动化及解决潜力数据动态性问题。

再次,建立横向信息共享机制。仅有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平台在技术层面的数据共享还不够,仍然需要在机制上的支持。试想如果搭建了技术平台,统计局、卫生局等局委办不合作,不提供互联接口,那么,还是无法做到信息共享。所以,必须要建立各局委办的信息共享机制,充实和完善信息系统的数据交互功能,从而切实保证潜力数据的动态性、完整性问题。

2.国民经济动员空间数据的精确性问题。国民经济动员空间数据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多比例尺数据、遥感、航片、三维数据)、动员单位专题图数据(医院分布专题图、加油站分布专题图、生产企业分布专题图等)两类。这种数据的收集比较繁琐,一般都有专业部门进行。

有些信息系统采用邮政编码的方式代替基础地理数据。这种方式精度不够,不利于工作的展开。现在有关部门已经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移动终端设备,动员工作者通过它可以实现信息系统的GPS定位功能、数据采集功能、导航功能、通讯功能、数据下载功能。这样,空间数据的采集就更加方便,并能保证数据的精确性。

(二)智能化问题的解决

首先,加强国民经济动员计算机辅助决策的理论研究。应对国民经济动员决策的理论、方法及模型展开研究,提出一些具体的决策方法和模型,形成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模型库,再利用编程技术将其在计算机上实现,就可以为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支持系统奠定基础,实现国民经济动员计算机辅助决策。

其次,通过逻辑处理、人工智能等智能化信息处理方式,对动员潜力数据进行分析,向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努力使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系统具备类似人脑的智力和自动感知能力,逐步实现国民经济动员的决策、指挥、控制、执行的科学化和自动化,增强国民经济动员组织实施的可操作性和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从而提高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信息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三)实用性问题的解决

实用性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工作要求,是各种信息系统在建设过程中所必须考虑的一种系统性能,它是自动化系统对用户最基本的承诺,所以,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这个性能更加重要,为了提高办公自动化和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中系统的实用性,应该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系统总体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前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各业务层次、各环节管理中数据处理的便利性和可行性,把满足国民经济动员业务管理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采取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技术方案。在总体设计的前提下,系统实施中可首先进行业务处理层及管理中的低层管理,稳步向中高层管理及全面自动化过渡,这样做可以使系统始终与用户的实际需求紧密连在一起;升级后的信息系统应提供二次开发接口,方便用户在现有平台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展和开发;用户接口及界面设计应充分考虑人体结构特征及视觉特征进行优化设计,界面尽可能美观大方,操作简便实用。

(四)构建完备的经济动员信息网络系统

要加强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体系建设,构建一种适应快速动员、精确保障的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以政府的“电子政务网”和军队的“国防干线通信网”为基础,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连接、纵短横宽的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网络体系。在纵向上,国家、总部、战区、省均应建立动员信息处理中心,与军队最高作战指挥机构、各总部、国家有关部委以及军兵种动员机构相联结;在横向上,战区动员信息处理中心应与战区联勤作战指挥机构、战区军兵种部队、所属省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相联结;省级动员信息处理中心应与省级相关部门相联结,形成横向联合、纵向互通的动员网络体系。

(五)分层次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网络层安全。对于网络层的传输安全,采用在网络结构中安装密码设备解决,设备由国家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统一组织采购;数据层安全。用户权限的设置可以精确到某一条数据记录,只能修改自己填报的数据。系统提供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功能层安全。功能权限管理方面,可对系统每个功能的使用人员进行设置和管理。

国民经济动员的主要目的篇7

关键词:国有企业:员工参与:演进与发展

在政府的强力推动和企业的自主行为下,国有企业员工参与既保留了传统的色彩,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正如诺斯所言,“路径依赖意味着历史是重要的,如果不回顾制度的渐进演化,我们就不可能理解当今的选择”, 回顾中国国有企业员工参与在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能够更清晰地探究其演进路径、了解其运行机制形成的根源和后续发展态势,并剖析其“发展”与“不发展”。本文拟结合社会经济背景与劳动关系状况,对国有企业员工参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演进作以分析和总结。

一、 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企业员工参与

1. 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经济与劳动关系背景。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是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和主管部门对国有企业进行外部直接管辖,对企业实行“统收、统支和统配”,国家控制着经济运行中的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的所有环节。企业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管理人员没有经营自,因此,基本上由国家直接经营的国有企业曾一度被称为“国营企业”。

按照劳动关系的一般理论,劳动关系的双方主体一方是雇主或管理方,另一方是雇佣劳动者。但是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双方主体地位都没有真正形成,使劳动关系以劳动行政关系的方式体现出来。一方面,企业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独立的经营自,也不享有独立的用人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劳动者没有独立的劳动力所有权,没有择业自,其职业的选择要服从国家分配,与企业劳动关系的确定按照国家事先设定的规则,没有协商谈判的余地。因此,这个时期的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不是雇佣关系,而是自上而下的行政隶属关系。

2. 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员工参与的状况。政府对国有企业民主管理的主导作用在计划经济时期有着极致的体现,使职工的民主参与管理呈现出政治动员型的特征。按计划经济时期的认知,企业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工人劳动,而行政管理人员管理,形成两大对立的阶级,那就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在劳动者开始真正被吸收参加解决企业劳动组织问题、生产问题和社会关系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变成劳动集体全体成员的共同事务,而不仅是行政管理人员的事务时, 才是社会主义。这种意识形态和认知给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企业员工参与打上了浓郁的政治性烙印。具体体现在:

(1)员工参与具有强烈的政治运动性。国企职工的参与是在企业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理念”的形式,因此作为政治任务通过行政渠道自上而下要求企业完成。如1950年,中共中央和政务院提出进行民主改革的运动,在国营企业中,一般都建立起工厂、车间、班组三级生产管理体系,建立起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议制度,推行企业管理民主化。这种带有明显政治性质的民主运动,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使企业职工全部参与到企业管理活动中来。

(2)员工参与活动具有突击性。民主参与常常作为鼓舞职工大干快干,完成生产任务的重要手段。每当季末年尾生产任务尚未完成或需要超额完成时,或者在政府发动各种生产运动时,民主参与管理便被作为提高员工积极性以及改进生产的法宝来使用,鼓励职工集思广益献计献策进行增产节约、技术革新。

(3)员工参与活动缺乏持续性。由于员工参与不是一种制度存在,而是以政治活动为主要形式,因此,活动持续的时间取决于活动的目的是否达到,当政治运动结束或某一阶段的生产任务完成,民主参与也告一段落。但也有些活动(如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和增产节约运动等)渐渐转变为经常性活动。

(4)员工参与是自上而下由政府推动的。为了“让人民群众参与基层管理”,中央政府和全国总工会在全国范围发动大规模的“民主管理”运动,中央政府以文件作为动员的方式,通过工会系统自上而下地进行推动和全面动员。比如劳动竞赛或合理化建议活动,都是由国家自上而下地进行推动,企业和职工“积极响应”。

因此,计划经济时期的员工参与更像是一项政治任务,在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高度的政治敏感与响应双重推动下,自上而下的管理运动总是能够得到迅速普及。“鞍钢宪法”就是这种政治动员的典型体现,其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两参一改三结合”,即: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技术人员三结合,可以说是对民主管理或员工参与的一次重要探索,但是在“”的时代背景下,它又是计划经济时代政治僭越经济和国家控制社会的典型代表,在执行和推广的过程中沦为政治工具,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各种混乱和问题。

计划经济时期员工参与形式比较简单,主要有:合理化建议、创生产新纪录的劳动竞赛、职工代表大会和工厂管理委员会等。这一时期“民主管理”的基本特征是工人无任何个人权利、个人利益的被运动。当政治、经济管理体制还没有为民主管理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运行和发展条件时,它很难摆脱政治形势、政治斗争的影响。

二、 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国有企业员工参与

1. 经济转型期的社会经济与劳动关系背景。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概略地回顾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能够大致勾勒出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变化和员工参与演进的制度背景。国有企业改革是以强化国有企业的经济功能、提高其经营效率和营利能力为宗旨的。三十多年的国企改革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放权让利(1979~1984)阶段,此阶段与劳动关系问题密切相关的改革措施,一是实行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二是扩大企业的经营管理自,给予企业一定的招工和用工自,试图打破已经执行了20多年的“大锅饭”制度。(2)两权分离阶段(1985~1992),这一时期的主要劳动关系制度集中在“破三铁”(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从根本上撼动了传统的劳动关系。(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实施战略性改组阶段(1993年之后),在这个时期,配合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劳动用工改革,一批有关社会保障的政策和法规陆续出台,启动了劳动关系从企业保障向社会保障改变的进程,以严格的规章制度为基础的劳动控制,开始在国有企业中得以逐渐确立。

经济体制改革使劳动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管理方和员工形成劳动关系的双方主体,劳动关系也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劳动行政关系演变为市场化的雇佣关系。随着国有企业自的提升,管理者的劳动控制权不断增强,管理者和员工的地位分化越来越明显。

2. 经济转型期国有企业员工参与的发展。经济转型期国有企业的员工参与主要表现形式是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职工董事和监事、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合理化建议、质量小组等形式。职工代表大会是我国国有企业员工参与的基本形式,其发展历程是中国整个职工民主管理发展历史的缩影。

职代会是国有企业各类员工参与活动的主线,其他形式的参与如厂务公开、民主评议、职工董事等,都是在职工代表大会的基础上开展的。198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国营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被“”扭曲和职工代表大会得以全面恢复。1986年,三大条例出台,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拥有审议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评议监督权和选举推荐权等五项权力,但是由于强调管理者的权威,忽视了员工话语权,使职代会在实践中处于被忽略的角色。1994年以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带来了“新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与“老三会”(党委会、职代会和工会)之间的摩擦。在两者的冲突和交锋中,产权依据逐渐替代了劳权依据,经营权逐渐覆盖了监督权,“新三会”获得了法律和政策的支持,逐步替代了“老三会”特别是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的权力,使得工会与职代会在企业中的作用愈发萎顿,渐渐沦为形式化的设置。当前,在工会法和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国家开始积极推动工会改革,但是职代会和工会要从企业附庸的地位转为市场化的劳动者利益组织,仍任重道远。

三、 对国有企业员工参与演进与发展的思考

1. 国企员工参与演进中的路径依赖。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呈现出了鲜明的渐进性的特点, 突出体现了改革的路径依赖特征。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而员工参与又是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而也都概莫能外,在路径依赖的作用下,深深地打下了过去的烙印。

在中国的国有企业中,最典型的员工间接参与是职工代表大会,其他间接参与制度都是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延伸,而直接参与则以合理化建议为典型,这些参与方式都是从计划经济延续而来的。其运作方式和运作效果,与过去的传统一脉相承。在制度的推动下,企业的程式化应对使实践的力度小于制度的规定,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归因于路径依赖的惯性。这是由于,一项制度的实际执行效果,不仅在于政策外力的推动,还是国有企业的经营环境、组织结构、文化传统、管理者和员工的价值观念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过去的行为、文化信仰、社会结构和组织都影响着价值观念和社会实施机制的发展,从而压制了背离旧有行为模式的灵活性。职代会和工会制度不同程度地再现了原有的制度,这种参与者结构变化与参与制度变迁的“不同步”现象,反映了典型的“路径依赖”特征。

2. 管理者的控制权与员工参与的此消彼长。员工参与是对管理权的分享,因此员工的参与程度与管理者权威的控制程度是此消彼长的。随着员工参与程度的加深,管理者权威的控制程度在减小,反之,管理者权威的控制程度越强,员工参与的程度也越弱。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不断强化国有企业的经济功能,即追求企业的营利目标。伴随这一目标,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限的日益加大,国有企业管理层的对员工的控制权也越来越大,员工与管理者的地位分歧亦越来越明显。管理者控制权的加大,在某种程度上对国有企业的员工参与产生了驱逐或挤压效应,这一点在职工代表大会的运行与发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营利性目标很弱,政治很强,国有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一度拥有非常大的职权,有权决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厂长经理的任免。进入到经济转轨时期,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形式几乎不变,但是其职权、地位和作用都发生了一定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强化企业经济功能的改革目标。

在市场经济的趋利目标下,政府和社会不再从产权以及管理体制上夸大强调员工的“主人翁”地位,主人翁也已经成为一种精神或意识,停留在员工的责任心和积极主动性的精神内涵上,而不再成为企业内居于主导地位的管理方针或原则。因此,在政治目标让位于经济目标的情况下,管理者权威对员工的控制权不断挤压员工的民主参与,形成目前职代会和工会难以真正发挥代表作用的现状。当然,也有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能在集体协商和员工福利上起到较为积极的作用,这与管理方和员工的力量博弈有关,在力量对比下,管理方做出让步,员工参与的程度就会有所增加,两者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3. 政府推动与企业自发的互补。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是以制度变革为主导的。国有企业的员工参与,不论是间接参与形式还是直接参与形式,都是在国家政策制度的推动下,迅速在国有企业内得到了普及。由于国有企业自身并不是制度选择的主体,而是新制度的具体执行者和操作者, 因此,在被动的制度推动下,由于少了国有企业的自发行为,而往往会在实践中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国有企业的各项制度按照政府政策建立健全,形式完备,但实际的运作效果却并不一定会恰如政策表述的一样,会出现表面制度和实际效果两种不同的表现。在受政府政策外部制度驱动之余,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国有企业内也存在自发的员工参与形式。在现代企业制度和先进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下,国有企业内开始出现了一些自发的员工参与形式,如车间或班组的自我管理小组、自主团队、员工意见调查、意见箱或BBS等员工意见表达系统。

这就形成了国有企业员工参与政府推动为主、企业自发为辅的格局。随着国家对企业和经济的干预逐步减少和国有企业市场化和管理自主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行政化特色将越来越少,更多地融入市场经济色彩,企业自发的员工参与形式将越来越多,员工参与形式趋于多样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将会有所减弱。

4. 形式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并存。在各种所有制类型中,国有企业的员工参与制度是最为完善的,但由于国有企业员工参与大多是在政府政策推动下而广为普及的,这就带来了很多企业为了应付政策而产生的形式主义行为。在职工代表大会、职工董事、厂务公开、合理化建议、质量小组等形式中,都存在流于形式、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现象。

与应对外部制度的形式主义行为相对应的是,在强化企业的经济功能的改革导向下,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受员工授权、全面质量管理等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影响,开始逐渐自发地注重给员工提供参与管理的机会。企业为了赢利,就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要有稳固而和谐的劳动关系为保障,因此,企业自发地给员工提供参与的渠道,如自主管理团队、意见箱、合理化建议、质量小组等。

因此从总体上来说,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员工参与形式主义与实用主义并存,在政府制度的推动下,企业会产生应对行为,使很多参与形式流于表面,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但也有企业基于提高绩效的目的,主动推行相关员工参与实践。这就使得员工参与在不同的国有企业之间随管理者的领导风格、企业文化的不同而盛衰有别。

正如诺思所言,“行动者的观念在制度变迁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国有企业的员工参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最初都是由政府政策予以建立和推广,但实际的运行效果却取决于行动主体的意识形态。因此,在市场经济阶段,员工参与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效果在受到传统路径依赖作用的影响之余,将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有企业管理者的价值观和战略选择。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国企自主性的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地位和权力逐渐得以强化,相形之下,员工的地位和权力逐渐减弱。这种地位和权力的变化带来了国企劳动关系的变革。在变革的漩涡中,员工参与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政府政策仍然处于主导,但正逐渐弱化,道德手段则发生了内涵的变化,员工的“主人翁”地位仅仅是道德上的精神内容,而不再是国有企业管理的主导理念;以经济绩效为目的的员工参与不断强化,员工参与活动越来越注重实效和人性化。国有企业的员工参与“发展”与“不发展”并存,传统的参与制度得到了很多保留和沿袭,但是参与的形式与效果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参考文献:

1. (美)道格拉斯・C・诺斯.刘守英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

2. (苏)布兹加林.科尔加诺夫著.潘大渭译.计划经济中集中管理的民主性.国外社会科学,1986,(10).

3. 徐小洪.中国工会的主体性分析.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论文库,2003.

4. 周叔莲.二十年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1998,(6).

5. 刘元文.相容与相悖――当代中国的职工民主参与研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6. 王全斌.从改革的全局看国有企业改革――兼论改革的渐进路径.管理世界,1999,(4).

7. 约翰.N.德勒巴克等.新制度经济前沿.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8. 冯同庆.中国经验:转型社会的企业治理与职工民主参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崔勋,南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思嫣,南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博士,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上海行政学院人力资源测评中心教师。

国民经济动员的主要目的篇8

21世纪,在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下,国际劳务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首先,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劳务市场需求扩大,流动方向呈现多元化。

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导致国际劳务市场出现了两方面的变化:

一方面,在跨国公司扩大投资和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全球范围内的人员跨国流动更为频繁,对外籍劳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国际劳务市场规模将稳步扩大。

另一方面,人员流动的方向日趋多元化,由过去劳务输出国向输入国的单向流动,到双向流动,许多国家既有劳务流出也有流入。

其次,人口增长放慢和老龄化导致发达国家劳动力短缺。

发达国家受经济增长放缓、人口增长放慢甚至负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劳动力供给逐步减少,加之本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导致对国外劳务需求逐步增加。

第三,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劳务需求行业的变化。

随着进步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务需求行业也不断发生变化,信息产业、生物工程、环保工程、机软件和硬件、电信、、保险、商业流通、业等朝阳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并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建筑、纺织、土木工程等产业,成为新世纪的主流。另外,医护人员、律师、教师、农技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

第四,劳务需求出现“两高一低”新特点。

一是,高技术劳务需求普遍提高,人才短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全球范围内各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普遍短缺,尤其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短缺现象更为严重。

二是,发达国家的脏、累、险工作由于无人问津,而呈现供给不足的现象。

三是,普通劳务需求呈现下降趋势,劳务价格趋低。

第五,一些国家为吸引人才开始放宽移民管制。

在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的压力下,一些国家不得不放宽移民管制,以吸引高技术人才和专业人才。

二、需求现状

1、总体需求

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全球每年的流动劳务约3000 - 3500万人,比20世纪80年代初的2000万人增长了50%以上。

全球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三大板块,即亚洲、欧洲和美洲。

其中亚洲的流动人口约1500万,主要从南亚、东南亚和北非地区向东亚和西亚产油国流动。

欧洲为700 - 800万,主要从西亚、北非和东欧向西北欧流动。

美洲约1000万,主要从南美向美国和加拿大流动。

全球经济和人口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劳动力的流向呈不平衡发展的态势。

首先,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规模巨大,对劳务的需求强劲。

其次,由于这些国家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使得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状况日益严重。

第三,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使得一些产业不得不雇佣外籍廉价劳动力,以维护的竞争力。

相反,广大的发展家,由于经济落后、人口增长较快和劳动力价格便宜而严重过剩,许多国家将对外输出劳务作为一项国策大力推行,这既解决了国内的就业,又为国家赚取了大量的外汇收入。

2、各服务部门的需求情况

部门在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出生率降低和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一些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出现了供不应求,同时由于工资待遇问题,发达国家本国公民不愿再从事这些体力劳动,从而加剧了劳动力短缺,导致发达国家将制造业不断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也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而产生了劳动力短缺。因此工业部门仍是国际劳务市场的最重要部门,但地位趋于下降。

建筑业过去十年,在美国经济和建筑业繁荣的带动下,全球建筑业投资呈现出良好态势。工程规划与设计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和具有良好素质的项目经理供不应求。而普通建筑工人则由于供给过剩而导致工资待遇不断降低。尽管“9·11”事件以来全球经济遭受很大打击,建筑业投资下降,但发达国家、中东产油国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对建筑工人的需求总量依然很大。

医疗服务由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和保健的需求不断提高,因此,各类医护人员的严重短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社区服务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发达国家的社区服务需求不断增多。

运输业该行业劳务以海员为主,全球每年海员劳务的需求量约为100万人,其中高级海员的供应缺口有扩大的趋势。未来特种船舶(如液化石油气船、液化天然气船等)上的高级海员将尤为缺乏,但同时普通海员的过剩比例也在加大。此外该行业的劳务还包括部汽车司售人员和高级航空服务人员,例如,在中东产油国司机大部分来自非产油国的阿拉伯和印度、巴基斯坦。

计算机服务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计算机服务人员严重短缺已成为一些国家今后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这种服务人员的需求是全球性的,包括硬件安装和维修人员,及软件服务人员。

农牧渔业如美国在农忙时节需要大量的季节性农业工人,其中多数来自邻国墨西哥。日本、韩国、中国等渔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近海及远洋渔工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家庭服务人员(即家佣)发达国家的需求量很大,中东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市场也有较大的需求。

其他专业服务人员包括服务、、审计服务、广告、管理咨询服务、包装、会议、翻译、维修服务等,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多。

3、国际劳务的主要市场情况

东亚和东南亚:

这里是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最重要的市场,目前占外派劳务总量的四分之三。其中最大的市场分别是新加坡、韩国、日本、港澳台地区及东盟等。

新加坡: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人数最多的市场。新加坡每年输入外籍劳务超过60万人,其中建筑业约25万人。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近两年对外籍劳务的需求有所缩减,尤其是制造业,但掌握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仍很短缺。由于新加坡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服务业和建筑业的职位空缺仍较多。一般来说,新加坡政府将服务业的职位空缺主要留给本国国民,而建筑业则主要依赖外国劳工。建筑业在新加坡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0%.中国工人因为技术好、理解能力强、劳动效率高而受到新加坡雇主的欢迎。截至去年年底,在新加坡的中国工人近10万人,其中多数从事建筑工作。

韩国:

90年代以后,韩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内劳动力普遍短缺,首当其冲的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小企业,人员不足现象十分普遍。1992年韩国中小企业的平均缺员率为25%,劳动力短缺和劳动成本上升导致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国际竞争力下降。因此韩国政府从1993年10月起实施了外国人产业技术研修制度,引进国外研修生,在指定的企业研修工作,为企业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劳动力。但是由于研修生工资过低、脱岗率较高、合同关系不平等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使得管理公司与派遣机构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韩国企业界发起了以雇佣许可制取代研修制的运动。正在酝酿的《关于外籍劳工雇佣及管理法案》规定,凡获得赴韩工作许可的外籍劳工,将与韩国劳动者一样受到韩国所有与劳动相关的法律的保护。外籍劳工的雇佣期限为1年,可延长2年,因此外籍劳工最长可在韩国合法就业3年。韩国拟按国内就业总数的1 - 15%引进外籍劳工,每年计划引进20 - 30万名。企业在取得政府许可后,须在规定的人数范围内雇佣外籍劳工,并支付与韩国人相同的正常工资和各项法定补贴。实施雇佣许可制后,外籍劳工将通过韩国劳动部和派遣国政府共同认可的机构在韩国正式就业。在实行雇佣许可制的同时,现行的产业研修制度仍将继续保留。据韩国产业院调查,目前韩国国内中小制造企业人力缺口为20.5万名,平均人力不足比率达9.36%.日本:

根据日本政府预测,为了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日本每年需要补充60万劳动力。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目前日本劳动力增长几乎为零,70%的企业感到劳动力短缺,一些脏、苦、累、险的行业无人问津。由于日本禁止企业合法使用外籍劳工,于是各用工部门、企业纷纷通过扩大来日研修生的途径,引进更多的外籍劳工以满足需求。

香港:

经过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的经济高速发展,香港经济逐步转型,劳动密集型项目被技术和资本密集型项目所取代,对普通劳务需求大量减少,而对各种智力型和专业型技术劳务的需求不断增加。1996年香港停止了输入普通劳工的计划,只批准输入具有高技术的人才。香港特区政府目前正在实施一项输入优秀人才计划,该计划放宽了来港工作的内地居民来港工作的入境条件,但要求他们必须有过人的才能或专业知识,并能协助香港形成以知识为本及高附加值的经济体系。这项计划没有名额和行业限制,由需要人才的公司自行决定。香港本地公司可在直接聘用优才后,代其提出来港申请,人才入港后必须受雇于与学历或才能有关的职位。在薪酬方面,该计划没有规定下限,但雇主必须提供一套合理的薪资条件。优秀人才在入港一年后方可改行,但必须是与其才能或专业知识有关的行业。

目前香港可能需要输入优秀人才的行业包括:资讯和通讯科技、、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和供应链管理、健康食品和中成药、中文软件、多媒体科技、材料科技、土木工程、电讯和环境科技等,另外电讯、个人数字助理、无线通讯、显示器、互联网软件及电子商业等领域的人才也是未来10年香港所需要的。

西亚非洲(中东):

中东是我国对外劳务合作起步的地区,一度是我国最重要的劳务市场,但由于多种原因,90年代以后地位逐步下降。目前派出劳务较多的国家是以色列、阿联酋、苏丹、阿尔及利亚等,其中苏丹等北非地区主要是工程项下带动的劳务较多,纯劳务市场较小。由于西亚主要劳务输入国政府都在推行人员本地化的政策,因而其劳务市场规模有逐步缩减的趋势。

以色列:

是目前我国在西亚北非地区最大的劳务合作市场。但是自去年以来,由于巴以冲突,以色列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加上非法劳务的增多,以色列开始大量驱逐外籍劳务。最近以色列总理沙龙决定,立即停止引进所有外籍劳务,直到2003年底。而对那些已经获得引进外籍劳务配额,但尚未抵达的劳务人员,也将不许入境,以色列的雇主只能转而雇佣目前已经在以色列的非法外籍劳务。这项政策将严重影响我国对以色列的劳务合作业务。目前这项决定已遭到以色列人力中介公司和建筑部门的强烈反对。

沙特:

现有人口约2200万,其中外籍劳工近700万,是中东地区最大的劳务市场。外籍人员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以西方国家人员为主。但近年来沙特逐步加快了劳务沙特化的步伐,从2001年9月起,政府强制要求各公司沙特籍人员必须达到30%,规定各公司的人事、接待、处罚、保卫、财务和管理方面的工作不得由外国人担任,这一措施将为沙特青年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各企业的就业人员逐步实现沙特化。这项政策对外国劳务的进入设置了更多的障碍。

科威特:

据科威特计划部统计, 2001年科威特外藉人口为138.7万人,其中外藉劳工127.41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4.2%,而本国劳动力23.8万人,其中93%在政府和国营部门就业。外藉劳工中非阿拉伯人76.7万人,其中印度人29.5万,孟加拉国人15.7万,巴基斯坦人10.1万,斯里兰卡人10万,欧美人不足2万,阿拉伯人50.7万人,其中埃及有27.4万。在政府和国营机构以及公私合营中打工的外藉劳务21.8万,在私营部门打工的外藉劳工69.7万。科威特的劳务市场仍以中低档劳务为主,工资较低。外籍劳务主要从事的行业是商业、餐馆和旅店,占行业分布的56.32%,服务业占14.55%,加工占9%,建筑业占8.69%;保险服务占4.26%.亚洲国家向科威特出口劳务43.1万人,占私营进口劳务市场的61.81%,主要集中在社会服务业、建筑承包业、商业餐饮旅馆业、加工工业和农牧业,有工资低廉的优势。阿拉伯国家向科威特出口劳务占36.66%,主要集中在运输仓储业、金融保险业,工资水平相对较高。

欧洲:

在与美国的竞赛中,欧洲已经在新经济和新技术方面慢了一步,其中人才优势不明显是一项关键制约因素,一些欧洲人纷纷到美国工作。对此,欧洲各国普遍感到应放松移民管制,接纳更多的高技术人才。

德国:

现在已经有大约730万外国人居住在德国,其中最多的是土耳其人,约有200万。据预测,由于人口不断老化且生育率降低,人口负增长,50年后德国人口将会比的8200万人缩减四分之一,德国每年至少要接纳5万名移民才能满足劳工方面的需要。面对劳动力不足的压力,德国政府逐步改变了不开放移民的政策,把吸引外籍人的重点放在高技术人才方面,这些外籍人最多可以逗留五年,以弥补某些特定经济部门的劳工不足。

英国:

英国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显示,英国目前的失业率较低,近年来公共服务行业都饱受人才短缺之苦。在伦敦,三分之二的公司称它们不能找到足够的技术人才,而十年前这些公司仅有15%.人手短缺最严重的六大行业是医护、及通讯技术、、建筑、飞行工程和临床心理。

北美:

美国: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根据美国新移民法规定,针对劳工的移民分为五类,其中四类是以雇佣关系为基础。第一类是优先劳工。第二类是具有特殊才能和持有高等教育文凭人士。第三类是专业人员、技术人员和非技术性工人。这三类移民每年分配的优先劳工签证名额各有4万人。第四类是宗教领袖和其他宗教人士。以劳工关系为基础的移民还包括护士,但它作为特例项目处理。第五类是以投资、创造就业机会为基础。外国劳工进入美国可能加剧劳工竞争,因此,在办理移民的申请程序上,劳工移民不仅受到移民局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也要遵循美国劳工部制定的管理条例,相当部分的劳工移民在得到移民局批准前,先要向劳工部提出劳工申请,即外国劳工认可证明书。

加拿大:

同样也是一个移民国家。它对技术移民采取的是打分制,加拿大移民局于2002年6月11日正式公布了技术移民新法的最终评分标准。满分为100分,75分为及格。近年来,加移民政策出现以下变化:

第一,移民政策以实现社会和经济的整体目标为根本出发点,移民选择标准将重点考察移民对加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及融入加社会的能力。

第二,独立移民选择标准将注重移民融入加社会的潜力,强调移民的语言能力、年龄、教育程度和应聘能力等。

第三,独立技术移民选择和审核加强了对申请者的教育程度和语言能力的要求,移民部每年将确定加劳务市场短缺的职业,重点输入此类移民。

第四,商业移民的选择注重其商业背景和融入加拿大商业社会的能力,投资移民项目将以加强中小型商业企业的风险投资来源来设计,以更好的支持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五,家庭类移民方面,配偶和子女的移民仍然被列为家庭团聚类移民的首位,减少需担保人经济支持的父母、祖父母类老人移民,增加担保人的成年子女、兄弟姐妹移民。

目前加拿大每年能够接纳移民20万至22.5万人,实际移民数大约为18 - 20万人。近几年来,大陆人士前往加拿大移民的人数不断上升,从1998年起,中国已成为移民加拿大人数最多的国家。

三、供给状况

1、总体供给

总体上看,国际劳务市场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主要是普通劳务严重过剩,而高级劳务则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目前,国际上劳务输出较多的发展中国家主要有:菲律宾、墨西哥、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埃及等,中国是一个潜在的劳动力供应大国。

2、服务部门的供给情况

机服务:

印度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印度政府从儿童抓起,加大教育投入,使印度人从小就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使得印度的软件人才供应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另外巴西、中国也是较大的供应国。

海员:

目前世界上海员劳务的主要供给国及最具潜力的国家是菲律宾、印度、波兰、克罗地亚、俄罗斯、乌克兰和中国。

其中,菲律宾是世界海员劳务输出最多的国家,国内拥有100多所海事院校,每年培养数千名海员,而本国远洋船队规模很小,绝大多数海员都被派往国外。菲律宾海员在语言上具有很强优势。但近年来菲律宾的海员外派受到来自印度、中国、波兰、克罗地亚等国的挑战。

印度海事院校以培养高素质的高级海员著称,印度政府和私人部门均非常注意对海事教育的投资, 1998 - 2000年,印度政府共投资6000万美元,而私人企业和机构共投资4000万美元。尽管本国远洋和内河船队规模较大,但受高收入和低税收的驱使,印度高级海员纷纷投奔国外,本国船队反而出现人手短缺现象,只有5700名高级海员和2.3万名普通海员服务于本国船队。相反,其外派高级海员约为1.2万名,普通海员为2万名。

波兰的传统海事教育力量很强,每年海事院校的毕业生数以千计,东欧巨变和前苏联解体,导致大批海员失业和就业困难。因此,波兰的海员积极到国外谋求工作。与亚洲国家相比,波兰海员进入欧洲市场具有地理和交通方面的便利。近年来波兰的海员日益受到西北欧海运国的青睐,挪威、德国等航运大国的船东协会陆续与波兰海员工会签订集体外派协议,波兰海员进入欧洲市场的机会将越来越多。

克罗地亚也具有悠久的航海教育传统,其六所海事院校每年可培养500名高级海员,大部分外派至西欧、北欧。随着近年来东欧经济的不景气和南斯拉夫战火的破坏,海员职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可外派海员人数达五万人,比十年前翻了一番。由于未来液化石油气船、液化天然气船等特种船舶上的高级海员严重短缺,而克海员在特种船舶上有着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因此在该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中国在海员输出方面的明显优势是产量高。中国目前共有船员40多万,全国的五所海事学院和80所中专每年可以培养出5000名高级海员和1万名普通海员。中国贯彻国际海事组织STCW95公约的态度和效果已获认可,并顺利登上“白名单”,为中国海员外派铺平了道路。应该说,中国海员的外派前景比较乐观。但由于语言,中国海员的传统市场在香港、新加坡等亚洲地区,但经过国内劳务合作公司及驻外机构的共同努力,中国海员已经突破了挪威、英国、德国这些公认的最顽强的“防线”,中国海员进军欧美劳务市场的步伐加快。

家庭服务:

主要供给国是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和印尼,其特点是服务意识强,能够吃苦耐劳,而且菲律宾和印度公民的水平较高。在家庭服务方面,中国劳务的供应潜力巨大,但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中国政府不允许中国女性在外国家庭服务,另外语言也是进入该市场的一个障碍。

医疗服务:

印度是世界医护人员的主要供应国,菲律宾的医护输出也很多,其特点是英语好,而且教育程度达到了发达国家所要求的大学本科四年。中国的医护人员众多,供应潜力很大,但目前存在几方面的障碍:

一是,语言障碍;

二是,学历要求达不到发达国家需要的大学本科四年的需要,尽管中国护士在技术上并不比菲律宾和印度同行差,但通常均是三年专科的学历;

三是,难以通过发达国家的资格认证,如“美国海外护士资格认证”(CGFNS)。

3、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主要竞争对手

上一篇:幼儿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下一篇:海洋环保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