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19 03:26:01

国民教育

国民教育范文第1篇

公民教育和国民教育是现存社会中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的一种基本教育,其教育的成效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该国或地区公民在国际生活中的地位和声誉。香港回归中国以后,针对原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整和创新。回归前港英政府在港推行疏离式的子民教育,回避“国家”、“民族”等观念,导致香港青少年在思想上缺乏国家民族意识。因此,香港特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公民教育问题上,着力弥合长达150年英国殖民统治造成的香港与大陆的裂痕,满足广大香港居民“寻根”的要求。特别是在青少年公民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先后经历了一个从普通公民到中国国民,再从中国国民到优秀公民的教育历程。 一、从公民到国民:国情的认同 “回归”不仅是土地的归属,更重要的是人心回归及民众身份的重新定位。香港回归前,港英当局对香港居民推行的是一种疏离国家的子民教育,这种教育缺少国家和民族的观念,实质上是一种服从于殖民统治需要的奴化教育,它以培育“世界公民”为幌子,却让公民对自己的祖国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完全淡化了中国国民意识。因此,香港回归后,摆在特区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让香港民众重新对自己的国民身份进行定位,对青少年进行特殊的公民教育。回归十多年来,香港特区政府和相关部门为了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公民观,更准确、更完整、更系统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国情,感受和体会“一国两制”,更好地完成从公民到国民的转变,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教育框架———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鉴于回归前港英当局对香港民众实行的淡化国家和民族意识的教育,早在回归之初,特区政府就把突出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国家意识,让广大青少年较快地认同自己的国民身份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香港首任特别行政区长官董建华在1997年7月1日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到:“香港与祖国一脉相连……热爱国家,热爱民族……重新接上中华民族的根……”香港教育评议会建议,1997~2007年间,公民教育的重点应着意于民族情感和国家情怀的培养,以便进一步融入中国社会。1999年,特区政府制定《21世纪教育蓝图———教育制度检讨》的咨询文件,提出教育要培育一群对社会、国家、民族作出承担和面向国际社会的国民。2001年,一份对香港未来十年课程发展方向有决定意义的《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的文件,指出德育及公民教育是香港未来的课程发展需要推行的四个关键项目之一,强调要培养学生国民身份认同等重要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民身份认同的中国公民。2002年,香港课程发展议会颁布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指引》,提出要培养积极的价值观和态度,包括“坚毅、责任感、尊重他人、国民身份认同及承担精神”等。2006年,香港政府成立了国民教育中心,专门负责推动中小学生的国家民族意识教育。2007年10月,143名香港中学生被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委任为“国民教育大使”,负责在校内宣传国民教育概念,推广全港性的国民教育活动,以增强年轻一代的公民意识[1]。将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纳入教育框架,有效地促进了香港青少年对祖国的认识和了解,并逐步演化成对国家的强烈归属意识。 (二)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 香港在回归前,年轻人普遍对国家和民族了解不足。当时学校推行国民教育的重点,都集中于学科知识探讨,较少将“培养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作为发展方向,香港青少年对自己国民身份的理解比较模糊。香港回归之后,特区政府坚定地认为,国民教育应从小做起。因而要求教育统筹局着力提高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鼓励学生继承中国的文化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的爱国心,期望他们为国家作出贡献,社会也开始期望年轻一代能够逐步形成清晰的国民身份认同,并为香港实施“一国两制”作出贡献。近年国家的蓬勃发展成为世界的焦点,也为香港国民教育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香港近年来的课程改革强调了培养学生民族认同的重要性。例如,将“认识自己的国民身份,致力于贡献国家和社会”列为七个学校课程宗旨之一;将“国民身份认同”确立为“德育及公民教育”的五个优先培养的价值观之一,并提出“国民身份认同”作为其中一个首要培育的价值观,从认知、情感与实践三个层面,积极推动国民教育。 1997年,香港教育署改革小学阶段课程,设常识科,将以往的社会科、科学科和健康教育科合并成为一个综合学科,增加了有关香港、中国内地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等内容,包括六个学习范畴。其中,第五个范畴为“国民身份认同与中华文化”,主要讲授中国地理、历史和中华文化,帮助学生认同自己的国民身份,培养对民族和国家的归属感及责任感。从1998年开始,将普通话列为小学的核心课程之一,更广泛地使用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同时,将中国历史作为学校科目,重编教科书以反映政治现实。1998年,香港课程发展议会编订了中学公民教育科课程指引,专门设有“国家民族社会范畴”的内容[2]。2009年推行新的高中课程,加强学生认识及认同国民身份的学习元素,如通识教育科的必修部分设有“现代中国”的学习单元,涵盖“中国的改革开放”及“中华文化与现代生活”两个课题。地理科、历史及中国历史科等选修科目,也从不同角度扩展学生对国家的认识。 从台湾学者陈铿任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香港的教科书中对学生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民族知识培养,主要目的在于告诉学生作为中国人的事实、中国目前的现状、中国与香港的关系等,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对祖国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告诉学生,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中国日益发展成为世界强国,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强烈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对民族国家的理性认同。不同团体的调查显示:香港学生对国民身份的认同一直在稳步提升。根据大专院校调查,推行课程改革以来,大约85%小学生、70%中学生在国民身份认同方面已有长足进步。#p#分页标题#e# (三)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为提高香港青少年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和意识,特区政府和相关组织通过各种有效途径,逐步增加培养青少年学生对《基本法》、对国家及民族认同感的教育,努力把香港青少年培养成独立、有担当的年轻人。例如,国民教育中心采用“多感官体验学习法”来设计教学内容,内设多个主题“课室”,包括介绍中国过去所经历过的战争的“烽火轩”、介绍中药的“百草轩”、介绍国旗与各省份的“龙情轩”、介绍国家历代名人的“点将轩”及介绍中国武术等的“国艺轩”,并设置电影室与资料室;中心同时设有展览厅,多个主题展览包括“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人民生活的变化”、“经济发展规划”、“当代杰出华人”及“中国科技发展和成就”等;中心还配合课程发展需要,举办国民教育日营,透过展览与工作坊,让学生认识国情,进行品德学习,提升素质。综合而言,这些途径主要有: 1.真实生活感受和演练 也称“生活事件方式”策略,即选择绝大部分学生在成长和个人发展的某个阶段最常经历的事件和社会问题,作为进行公民教育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在学期间及将来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事件及课题,培养他们正面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态度。这种方式把学生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讨论真实的生活经验和个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有意义的讨论并反思自己的价值观、态度、需要和兴趣。这种“从生活中学习”的方式,在国家民族教育中得到广泛运用。 2.配合课堂教育的联课活动 香港许多中小学通过联课活动,发展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所谓联课活动,是在明确的学习目标下,不分班级、不分年级甚至不分学校进行课外活动,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辅导活动发展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如介绍中国文化的活动、筹款活动等,内容多种多样。 3.政治礼仪教育方式 香港一些学生把唱国歌和升国旗仪式作为重要的公民教育礼仪形式。在殖民统治时期,香港当局对爱国教育惯于采取压制政策,除了五所“爱国学校”在艰难的条件下坚持升国旗外,大部分学校都是飘扬着米字旗,校园里到处是女皇像。随着米字旗的降下,香港的政治地位发生根本转变,学校通过升国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已是新时期学校德育的全新内容。许多学校开始采用内地集会方式,升国旗、唱国歌的礼仪教育方式逐步走进校园。2007年6月的调查显示,香港人中只有50%的人会唱国歌,不过在校学生会唱国歌的比例已经增加到84.4%,显示了教育的确有其“功效”[3]。 4.内地考察与体验交流 香港学校举办此类活动的形式非常丰富。如通过到内地名山大川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培育学生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通过到内地高等学府及其他机构作实地考察,促进学生建立对国家的自豪感。香港教统局不仅直接鼓励师生到内地体验当地生活,还推行多种资助形式鼓励学校到内地参观交流。例如,设立“认识中国文化活动”和“赤子情•中国心”资助计划,让学校按学生的能力和需要,自行计划到内地学习交流,通过亲身接触祖国、认识国情,进一步拉近学生与祖国的距离,培养深厚的国家情怀。如2006年7月举行了“VTC中国体验计划2006”活动,80名香港专业教育学院的大专生,暑期在北京进行为期8个星期的工作体验。 二、从国民到公民:大国的风范 一个具有大国风范的公民,既应该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充满自豪感,也应该对整个世界和人类怀有责任感和爱心。香港回归后的青少年爱国教育,在重视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国家和民族意识的基础上,也非常关注不让自己的青少年陷入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泥潭,特别注意引领、培养和造就具有世界视野的优秀公民,但这已经不再是过去港英政府培养的服从和守秩序的“世界公民”,而是作为一个有着5,000年灿烂文明史的泱泱大国的中国公民,是充满自信心、自豪感、有力量、文明程度高的公民典范。正如教育委员会主席郑慕智所指出的那样:香港特区回归,青少年需要加深了解和认识中国,认同中国国民身份,在正确建立道德观和人生观的同时,加强国家民族观念,并兼具备国际视野。 (一)全面理解现代公民角色 全面理解现代公民角色的内涵,要培养既充满民族自信、国家意识,又具有大国风范的世界公民,其公民教育就不能局限于理解和获得知识,而更应该侧重对人的价值、态度、信念和能力的培养。公民的价值、态度、信念和能力被视为公民基本素质的四个方面,应该是学校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目前在香港的大多数学校里,公民教育与德育实际上是相互交融、同时进行的。 注重个人品行的培养,注重现代公民价值观和态度的培育(见表1),是现阶段香港公民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为了能有效地帮助儿童与青少年建立积极和正面的价值观,新课程改革提出以“生活事件”作为公民教育主要的学习内容,即以学生熟悉的事情作为切入点,以互动和有趣味的学习模式,鼓励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价值观点和态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或是让学生将自己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带入课堂做反思和讨论,不断改善和提升自己的价值观在现代世界中的普适性意义。 (二)积极拓展国际公民视野 为了达到青少年公民教育的良好效果,香港主张采取多种途径实施公民教育。因为,公民教育本质上不单涉及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反思和行动将公民价值观、信念和能力加以内化,从而在家庭、邻里社会、地区社会、国家民族社会以及在全球环境中实践出来。 采取多途径推行公民教育的做法更为符合现代公民教育的特点。#p#分页标题#e# 目前,香港学校普遍通过四种途径以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一是正规课程,即学校在学时表内安排特定的课时引入公民教育作为独立课程,进行公民知识的讲授,如《政府及公共事务科》、《经济与公共事务科》、《公民科》、《社会科》等。二是非正规课程及隐蔽课程,即教师在不同的科目中渗透一些相关的价值思考和活动。如在中国历史课中加入中国近年所取得巨大成就和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的内容,培育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和对国民身份的认同等。三是主题周、集体活动及班主任课,通过举办一系列培育学生品德的活动,如“礼貌周”、“敬师周”、班际比赛和各种学习活动,改善学生的行为和态度。四是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到医院、老人院等地进行探访和义务服务;参观戒毒中心和惩教署、旁听立法会议、出席金紫荆广场的升旗仪式等;举办一些训练学生独立能力和坚强意志的活动[5]。这些活动有效地深化了学校公民教育的效果,特别是对广大青少年在更广泛的国际视野中接受现代公民教育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三)热忱承担全球公民责任 能否勇于和有能力承担新时代赋予的公民责任,是衡量和检验公民教育成败的试金石。21世纪的香港是一个知识型经济的社会,随着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不仅要拥有知识和技术,还要懂得与别人和睦相处,有责任心和正确的生活态度。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需要,香港特别行政区在2001年6月发表了《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的报告书,推行新的课程改革。此次改革推行的四个关键项目中,青少年公民教育被列为首要发展项目,并尊重种族、文化的多样性,提倡共同努力解决全球问题;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青少年爱国教育课程的目的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发展自我教育、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香港青少年公民教育把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作为重点,并突出了两个目的:一是希望学生具备抗拒社会各种诱惑的能力,在良莠纷呈的社会价值观中仍能坚持正确的原则和生活态度;二是希望能提升青少年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以充满自信、不卑不亢的态度与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交往,既有能力为增进国家的福祉做贡献,又能热忱承担全球公民责任。 三、香港青少年公民教育的思考 (一)政府主导 香港青少年公民教育一直都是在特区政府主导下进行的。特区政府认为,培养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为此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制定各项政策,促进和推动国民教育的发展。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在1997年发表的《九年强迫教育检讨报告》一书中,建议当局根据回归后的政治情势加强学生对中国、中国历史及中国文化的认识,并促进学生对“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了解,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二是提供经费,制定计划,保障国民教育的推进。2005年,香港教统局拨款1,400万港元让学校推进国民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爱国观念,并采取六项措施推动国民教育。包括培训教师,提高对国民教育的认识及改进方式方法;结合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内有关国民教育的元素;提供有关认识祖国的资助计划;制作学与教的资料及教具等[6]。三是举办形式多样的国民教育的活动。如举行“历届奥运金牌选手访港团与学生真情对话”活动,激励学生学习奥运冠军坚韧不拔的精神,进一步提升对国家责任的承担以及对国民身份的认同;继举办2003年“神州五号”、2005年“神州六号”升空学习系列活动之后,2008年12月邀请“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代表团访港,为“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揭幕,与香港大学生、中小学生座谈,出席“全港欢迎‘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代表团大汇演”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对祖国成就的自豪感;在北京举办国情教育课程班“国民教育之旅———北京研习体验”等;推行“赤子情•中国心”资助计划,拨款资助学校举办认识当代国情及中国文化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提升青少年的现代公民素质,不断拓展青少年的国际视野,把公民教育的目标定位在热爱祖国和自己的民族,并具有大国风范的现代世界公民上。多次问卷调查显示,90%以上的师生认为参加这些活动能加深对国情的认识、增强国民身份认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二)社会参与 社会参与是香港回归后对青少年公民教育的一大特色。诚如香港现任特别行政区长官曾荫权所指出的那样:加强市民的国民身份认同感是一项全方位的工作,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必须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除政府部门积极推行国民教育外,香港社会团体、民间机构也不遗余力地为提高国民身份认同、加强国情教育献计献策、出钱出力。回归初期,针对香港国民教育在理念、教材、设施等方面的缺陷,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呼吁加强国民教育,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香港国民教育中心得以成立。2005年6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物局、香港公民教育委员会、青年事务委员会和香港电合举办香港首届“国民教育国际交流研讨会”,主题是“认识自己的根源和身份”[7]。民间机构“公民薪传网络”经常举办大型国民教育活动,倡导建构一个沟通政府与民间、整合各方面力量的国民教育平台,以“发扬中华文化、培养家国意识、推动公民承担”为宗旨,汇聚各种社会资源,配合时代需要,全面推行国民教育。有些香港宗教团体在所开办的学校中,也大力推行国民教育。如香港天主教教育事业处为天主教下属中学制作了《香港情•中国心》教材。这套教材以国民教育为重点,使学生从客观认识、感情和理性层面认识中国,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国家民族观念,以认同自己的文化和国家。香港的舆论媒体也为国家民族教育的施行推波助澜,关注和报道国民教育的成效。 (三)系统推进 对青少年进行公民教育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正如美国比较政治学家阿尔蒙德所指出的,影响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即家庭、聚居区、教会、学校系统、正式组织、大众传媒、政党、立法机关、行政机构,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等运动和变革都会影响到公民的政治社会化。香港特区的青少年公民教育充分考虑到了政治社会化的这一特点,在推行青少年公民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渗入课程、课外活动、校风建设等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模式,不断提升公民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另一方面重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力量的配合,通过调动和发挥各种团体力量的优势,特别是社会传媒的积极作用,以及挖掘青少年公民教育的各种可利用资源,鼓励社会机构和团体广泛参与,共同营造公民教育的社会氛围[8]。这是现代整体思维方式和系统理论在青少年公民教育政策和推行模式上的运用,也是香港青少年公民教育带给我们的有益启示。#p#分页标题#e#

国民教育范文第2篇

六月的天气让人倍感焦灼,但比天气更令人焦灼的是每年都会来临的高考。

有关“英语2017年退出高考”的传闻在此之前成为大众热点,这一话题无论何时都会撬动人们的敏感神经。即使家中没有孩子参加高考,但亲戚、朋友、同事的孩子仍有可能参与其中。与此同时,去年数百万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的困境今年依然在重复上演。

这不得不使我们思考,当下中国教育改革面临的困境。

从规范“幼升小”、“小升初”,到三令五申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再到高考改革,弱化“一考定终身”……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使得公众对于教育的满意度有所提高。但另一方面,中学教育依然无法突破应试窠臼,高等教育依然面临就业难题,这些现实问题拷问的正是教育改革的成效。

也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比大学更受关注的却是幼儿园。2014年“中国教育小康指数”的调查显示,公众对于学前教育的关注度首次超过了高等教育。此前数年的调查中,学前教育从未超越高等教育,公众关注焦点的这一转移值得引起人们深思。

我们为此调研了已经开始尝试做父母的“80后”(详见本期中国教育小康指数),部分“80后”父亲希望能够给孩子创造民主的家庭氛围、和子女成为“哥们儿”,并愿意做孩子的精神导师。“80后”们普遍怀念没有学习压力的快乐童年,厌恶应试教育下的小学与中学教育模式,因此当他们做了父亲,在教育子女上会表现出一定的抗争性,即尽力延缓应试模式到来的脚步。

这种教育理念的变化,体现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上。《爸爸去哪儿》这样的节目大受欢迎,正是击中了当下年轻一代的软肋。教育的真谛是什么?两百多年前法国文学家、教育家卢梭就一语道破:“发现儿童”。

幼儿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为未来准备多少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而是在幼儿园里,就传授给孩子自立、自足的意识,掌握与同龄者沟通、交流的能力,学会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从事。

但令我们尴尬的是,幼儿园的教育可能会面临现实的“教育”。

人们痛恨教育不公平,但在面临“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的时候,却又会使出浑身解数,参与到这种不公平的竞争中,使得“拼爹”、“拼钱”、“拼权”的现象愈演愈烈。这种认知和行动的悖反,正是造成教育混乱的根由。教育理念和现实的错位正在撕裂家庭和学校的关系,并使人们将教育失败的原因推向学校和社会。

国民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GDP;教育;贝叶斯;数据

中图分类号:F12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026-02

一、模型的提出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国际上正处在在从前两年的金融危机往上攀升的恢复期。我们国家中央政府前年也提出了4万亿RMB的投资激励计划,各地方政府几乎无一例外地提出了相应的投资计划,据说达到了20万亿RMB,有很多计划仍在实施当中。看看当时各地方政府的计划,无非不是修路就是造房子,难道就没有些别的吗?这么多的投入难道就不该从长远做起吗?只为了眼前的利益是短视的。如果这么多钱,用当中的一小部分投入到教育部门中来,是不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国家的财政每年的增长都超过了GDP的增长,政府手头的钱有很多,但是正如党和政府所说,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国家还不富裕,要把好不容易积累的财富投入到最能发挥效用的地方去。而国家也提出要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一流大学,所以本文想讨论一下教育的投入问题,主要探讨一下教育与GDP的关系问题?虽说从感觉上讲,人们的文化素质高,国家的发展水平就高,但是还是感觉,我们将通过贝叶斯回归模型,对此问题进行定量的分析,看看是不是明显的正相关。

二、贝叶斯计量模型的建立

根据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和相关的研究结论,在考虑数据的可得性下,我们可以选择地区人均EGDP(元)来作为被解释变量,各省市每10万人中高等教育在校人数RS和人均教育经费JF(元)为解释变量。为什么这样选择?很明显,如果以地区GDP为被解释变量,那么地区大小就会对模型有影响,所以取人均EGDP作为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也是同样的道理,都是人均的概念,每10万人中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其实也是一个受教育的比率。数据来自统计年鉴,取的是全球经济危机前的2006年的数据,这样的数据更具有代表性。看看EGDP分别与RS,JF之间的线性关系如何(如下图)。

可见EGDP与JF有着明显的线性相关性,而与RS的也存在线性相关性,不过有明显的单调递增型的异方差。通过建立模型:EGDP=β1+β2RSt+β3JFt+μi

其中,β1,β2,β3待估参数,μi为随机干扰项。

为了得到模型参数的贝叶斯估计(WinBUGS程序在附件中),先进行5 000次迭代,预热后再进行20 000次迭代。

WinBUGS运行结果见下表,不难得到的β1均值为2.509。95%置信区间为(0.3912,4.65)。β2的均值为6.499。95%置信区间为(4.719,6.497)。不难得到β3的均值为5.565。 95%置信区间为(1.527,5.579)。

则可得到模型:EGDP=2.509+6.499*RS+5.565*JF

同时我们对参数进行后验分析,还可以得到参数后验分布图(见下图)。

对参数的收敛性进行判断。在模型的分析过程中,收敛性诊断是很重要的,模拟时绝不能简单通过大量迭代作为预迭代。在判断收敛性方面,WinBUGS可通过对参数进行链式迭代分析来判断,当参数模型收敛时,则迭代图形结果趋于重合。本例中通过输入初始值分别进行25 000次迭代分析,可以看出链的轨迹以及在收敛性诊断图中是趋于重合的(见下图)。

所以模型得到的参数结果是符合要求的。

三、模型的经济学检验

此模型为线性模型,是为了说明人均GDP与受高等教育比和人均教育经费的支出之间的关系,而RS是每十万人中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单位与EGDP都不一样,故RS前面的系数不能说是对GDP的贡献,只能说是一种相互关系。但其意义很明显,那就是如果RS提高的1%的话,那么EGDP也将增加6.499个百分点。JF是指人均教育经费支出,和EGDP有很明显正向的关系及JF增加1%那么EGDP增加5.565个百分点。对于β1是为了使模型截距为正,符合现实。故模型的变量参数都是符合经济理论也同经验判断一致。

四、对模型的讨论与政策建议

由模型可知,人均GDP与教育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提高高等教育人数比率,以及加大教育经费的支出都能够对GDP起正向拉动作用。无论从政府的财政收入还是从国家的外汇储备来讲,我们国家的政府手中的钱还是相当充裕的,不然美欧等政要就不会相继来访,邀中国政府企业去投资了。与其去寻找投资机会,为什么我们不加大教育投资呢。而从我根据手头的《经济学人》2006年版的便携本《数据中的世界》列出一组统计数据。以教育投资在GDP中所占的比例计算,排前十名的是莱索托(10%)、也门(10%)、古巴(9%)、丹麦(8.4%)、沙特(8.3%)、马来西亚(7.9%)、纳米比亚(7.9%)、瑞典(7.6%)、以色列(7.3%)、挪威(7.2%)。在西方主要工业国家中,美国是5.7%,日本是3.5%,英国是4.8%,法国是5.7%,德国是4.6%。在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韩国为4.9%,新加坡为3.7%,香港为4.1%。再看几个崛起的大经济体,印度是4.1%,巴西是4.3%,中国仅为2.1%。虽然因统计标准不一样,数据存在着差异,但至少我们国家在教育的投资相对于其他主要国家偏低的事实却是不争的事实。当然政府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九年制义务教育免费等,而且还在制定很多教育支出计划,这些都是中央政府所为。在现在的经济背景下,中国各省市仍然可以从刺激经济增长的经费中拿出相当部分投入教育建设当中,如提高对学生的补助、教育设施的投入、科研经费的增加等等,这样会提高各学历层在人口中的比例,提高中国的科研实力,同时也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打下一定的基础。这些都是功在千秋的支出,而不是短期的GDP拉动。故应了一句政府1987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说的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所以无论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资金,如果实在都没有找到投资的出路的话,那么都来投资教育吧。

参考文献:

[1]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K].

[2]刘乐平.基于WinBUGS软件的贝叶斯计量经济学[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7,(2).

国民教育范文第4篇

根据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今天我代表局党委作一个辅导报告,题目是《坚定信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全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之所以确定这样一个主题,一是为了促进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二是抛砖引玉,倡导大家议教育谋发展,集思广益,汇聚全体干部群众的智慧,推动我市教育健康快速跨越式发展。下面我讲三个层次内容:

一、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增强又好又快发展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它不仅是我们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战略,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南,也是我们做好具体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推动各领域改革创新的战略性思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国内外形势,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教育使命、任务、目标的认识,进一步把握“怎样办教育,办怎样的教育”等本源性问题,增强干好事业谋求发展的信心和勇气。

大力发展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为根结底是人的发展。是通过人们思维的进步和变革社会能力的增强来实现的,而教育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在增进知识、培育能力、健全人格、传承文明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育改变人生,教育使人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核心生产力。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提高人科学和谐发展意识和能力,重视教育才能兴国、兴省、兴市。大力发展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范畴,教育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地位,只有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道德文明素养全面提高,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始终朝着科学和谐目标发展,才能实现民族复兴。大力发展教育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当今时代,国与国之间竞争,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应对环境制约趋紧,金融危机挑战加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升级,靠科技支撑,靠人才资源带动,教育事业必须担当社会“发动机、智力库、动力源泉”的使命。

放眼国内外形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投资知识、推动创新、发展教育正成为国家和城市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放眼世界,围绕教育改革与创新,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发展教育的自觉意识愈益鲜明。欧盟近几年提出要重组欧洲优势,成为世界最具活动和竞争力的知识社会,到2010年,把欧盟的教育培训体系建成全世界优质教育的样板,成为世界其它地区学生和研究人员深造的首选目标。面对挑战,美国把教育创新视为21世纪成功的唯一因素,以确保“继续领导新世界”。日本确立了教育立国意志,呼吁发起第二轮“教育振兴改革”,推动第二次“经济崛起”。韩国提出建设“教育福利国家”的构想,要把长期维持于国民生产总值4%的公共教育政财投入提高到5%。了解世界教育改革的大势,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发展教育的信心和勇气。

考察我市教育发展现实,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责任意识和进取意识。*教育的发展轨迹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教育改革充满活力,什么时候就是国民经济蓬勃发展之时;另一方面,越是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的阶段,对教育的要求越高。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一直扮演着改革者、领跑者的角色,汲取着市场经济大潮激扬而起的改革智慧和勇气,*教育一路小跑发展至今。从率先创建教育强市,率先研究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和启动素质教育实验,到在浙中地区率先完整提出“均衡、协调、优质、高效”八字发展策略,开展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市创建,*教育始终奔驰在科学和谐发展轨道。这一阶段特别是“十五”、“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由传统农业县向国际商贸城市转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为加快城乡同步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提升人力资源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城市发展处于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日益雄厚的经济实力基础,日益优厚的教育发展环境、日益提升的百姓对新时期教育的期待,日益深化的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形势,为教育科学发展提出更多的时代性课题。*教育势必要在国际商贸名城建设过程中奋发进取、有所作为。

二、全面总结教育发展成果,增强教育发展的信心与勇气。

近十五年来,*教育围绕“构建国民教育体系,让青少年有书读,让百姓受教育”的核心,深化改革,推进创新,以科学的策略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大拓展,教育质量的大提高,社会效益的大提升。

以满足青少年有书读,百姓受教育需求的国民教育体系日臻完善。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率先完成“两基普九”任务后,我市以高标准普及九年*教育乃至普及十五年教育为目标,不断规划,建设和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启动了三轮教育布局调整,特别是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底线,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核心的第三轮布局调整,更是全面提升了城郊、镇街和农村山区教育条件。基础教育条件全面优化,“读书难,受教育难”已成为历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健康迅速。自1999年适时启动城镇职校搬迁建设以来,我市合理设置职校定位,规划建设布局,发展品牌特色,构建起职业教育规模适当、专业合理、学校发展科学协调的“一强多优”职教格局,几所职校全部布局在城区和中心镇,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富有内涵的教育成果,逐步改变社会“重普教、轻职教”的传统观念,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了广阔、多样的舞台。学前教育坚持科学的发展道路,不断推进创新和发展。组建了三元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以政府主导,事业化运营的方式,保持了学前教育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学前教育公益性性质不断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拓展。城乡一体、公办民办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积极推动“学习型社会”创建,成人教育渗透到市民生活的每一环节,丰富了市民生活,提升了城市品位。回顾历史,可以充满自豪地说,*教育时刻紧跟着时展步伐,应和着城市发展的脉搏,满足着城市提升壮大的需要。

以提升现代教育品质,提高群众满意程度的教育内涵发展卓有成效。以“均衡、协调、优质、高效”八字方针为指针,启动了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市创建工作,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日臻完善,城乡教育二元割裂,差距明显的现状已根本改变。教育发展方式日益科学,素质教育内涵不断得到深化,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农村学校课外艺术活动研究与实践、体育艺术“2+1”活动等不断丰富着学校教育的内涵,一大批学校从构建与城市精神相一致的教育文化中,挖掘品质提升的动力与活力,学校文化建设蔚然成风。*教育正迎来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条件最为优越、发展活力最为充沛、发展势头最快最好的黄金时期。

总结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最重要的是我们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一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充分考虑群众期盼,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致力构建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二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要求,努力推进城乡教育、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三是着眼人的全面发展,深化素质教育实践,为每位受教育者终身长远发展和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竞争能力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些经验同样是指导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武器。

但面对国际商贸名城建设对教育的新需求,面对百姓的新期待,我们工作和事业上还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

(一)教育与经济社会结合还不紧密。面向经济发展办学,面向社会治教的意识还不浓厚。评价教育自身的标准比较单一,较多地偏重在普通教学的升学效果上。特别是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转型,提供人才支撑,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研究还不够,计划经济色彩比较浓厚。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不出,培养出的人才还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很难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教育服务社会能力还不强。

(二)发展还不平衡。显性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在不断得到化解,隐性的学校间差距仍非常突出,“择校热”仍一定程度存在,学校硬件均衡基础上的软件优质、均衡尚未破题。学校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三)教育结构还不尽完善、合理。学前教育体系还未建成,公民办教育和谐发展的格局没有形成;民办教育发展不够理想。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配合衔接还不尽合理。

(四)模式转化不理想。素质教育主题地位还远未落实,推进素质教育已有好的环境,但“课业负担过重”、“片面强调升学”等实质性问题还未根本触及,推进素质教育的考试评价、质量监测、学校发展制度有待完善。质量提高不快,富有*特色的教育创新发展方式还未形成,教育教学改革还有待深化。

高质量发展*教育,靠老思路、老经验、老办法无疑不行,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眼光,新的思维,新的标准来衡量、规划和发展,需要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全面发展理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未来的*教育要讲究科学定位。必须站在建设“三中心、两高地”国际商贸名城和宜创宜居的现代化城市的大局来思考,具有立足*、引领浙中、放眼全国的意识和魄力。要坚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把教育置于城市发展的远景来前瞻考虑,确定教育发展的方向、规模、结构和特色。*教育未来发展,应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高品位,与国际商贸名城相匹配,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未来的*教育要强化改革创新。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克服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的怠惰思想、消极思维,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成效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大胆探索。以创新推动教育新转型、新跨越。

未来*教育要追求科学发展。要努力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努力适应百姓多方面需求,努力顺应青少年成长规律。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完善教育规模、结构、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充实发展内涵,提高教育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品位。

要时刻从群众利益、需求出发,找思路,找重点,找方向,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

三、放眼未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迎接*教育新一轮跃升。

当前我市教育已到了高位跃升的关键阶段,一方面教育自身的发展要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教育重点要由侧重“均衡协调”向侧重“优质高效“转变,另一方面,城市发展也要求教育在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内容等方面作出调整和变革。

(一)坚持解放思想,明确发展定位。

最近教育部正着手制定《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并就一些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公开征求意见,总理提出:发展教育,规划先行,要努力使规划的制定的过程成为集思广益、凝聚智慧、科学决策的过程。就*而言,教育“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已过半。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之前,我们要对未来若干年的发展作前瞻思考,以国内教育发展先进水平为参照,以*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发展特点为基础,理清未来发展的脉络。力争通过三五年努力,由教育基本现展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各级各类教育均达到较高水平。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位列全省县市区前茅。0-3岁婴幼儿受教育率实现较大增长,小学、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残障儿童入学率保持100%,4-6岁幼儿入园率、高中阶段入学率保持99%以上。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和谐发展,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结合更加紧密,教育供给服务能力、人才支持能力、知识贡献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建立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城市为支撑的终身教育体系。

(二)坚持全面协调,统筹兼顾,实现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表现在教育事业上,一是满足百姓要求教育公平的愿望,统筹城乡教育,推进城乡融合,加快均衡发展。结合市委市政府推进综合城乡配套改革机遇,以完善制度科学、特色鲜明、机会均等、资源共享的教育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为重点,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同步融合、协调发展。

当前要深化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市创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深入实施教育布局调整,加快教育现代化装备,推进“标准化、法人化”建设,推进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引领、反哺农村教育,加强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提高城乡教育均衡程度。到2012年,通过扩建、改造、新建,使全市公办初中调整到21所,基本形成农村每个镇街设置初中1-2所的格局;公办小学调整到70所,满足百姓就近入学意愿。特别要借助推行*教育段绩效工资的机会,进一步完善城乡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教师交流机制、区域教教研协作机制、城乡学校协同发展机制。同时完善招生、质量监测、学校评价等有关制度,努力消除“择校”,推进均衡发展。

二是处理好教育体系内部的协调问题。处理好眼前和长远,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处理好结构、规模的关系,推进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稳步优质、高效发展基础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完善区域高中格局,进一步满足我市城乡百姓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努力培育优质高中资源,认真探索*高中教育发展的方向、途径和特色,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充分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构建城乡一体、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的学前教育体系。落实政府责任,追求优质化,体现公益性,努力拓展学前教育资源。在每个镇街建成公办示范性中心幼儿园,城区发展现代化示范性小区幼儿园集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明确学校定位,发展特色专业,实现错位发展,加强职教资源整合,打造实用人才培养高地。稳步发展成人社区教育和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城市。

实现教育统筹兼顾,在开拓教育未来发展空间上,还要我们发展国际性教育。大力拓展国

际教育资源,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三)坚持以人为本,丰富教育内涵。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落实到教育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环节,使教育始终洋溢着人文关怀,充满着文化的气息。

一是全面深化素质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德育贯穿于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领域,提高实效性,加强针对性,大力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建立健全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质量监控、评估标准和评价机制,完善考试招生制度,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夯实学生成长知识和智慧根基。坚持“健康第一”理念,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升学生体能素质水平,加强艺术教育,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大力完善适应不同个性特长、学生自主发展的评价体系,创造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基于我市我市已经高标准普及十五年教育的背景,探索和创新素质教育推进途径和模式,是未来一个时期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是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养。大力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修养,提高其教育教学的本领。实施“领雁工程”,推进学校校本研修制度,加强教师教育和培训,推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完善教师准入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名师培养,不断选拔学科带头人,培养教育家校长。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建立师德的监督机制,奖惩机制,弘扬机制。当前要认真解决百姓反映强烈的超度带生和违规办班问题,按照“以制度管理为基础,学校管理为主,行政监督惩处为辅,教师自律为根本”的原则,加强师德水平建设。加强教育政风行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发展环境,形成开拓创新、奋发进取,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三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应该看到,先进教育理念以及与城市精神相一致的教育文化是*教育迈向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是我市教育提升品质的迫切需要。鼓励学校从自身资源出发,努力培养核心价值观,发展教育特色,培育教育品牌。让每一所学校充满着文化气息,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力争培育一批理念新、质量优、品牌亮的优质学校。

(四)深化改革创新,突破发展瓶颈。

解放思想是事业进步的源泉,改革创新是事业成功的根本动力。当前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各级政府有关教育的精神,努力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内涵发展方面推进创新改革。

一是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制度创新。健全完善发展教育的政府投入、社会支持相关机制,要努力形成一些制度,在政策上引导各部门、各镇街、社会各方面关心和支持教育。在经费、土地、人员等方面优先供给教育。全面落实法律规定的经费投入“三个增长、两个提高”,形成推动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落实政府责任发展公办教育,激发社会力量活力,鼓励、扶持和发展民办教育,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优势互补、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打造民办教育名校品牌学校团队。

三是推进教育管理体制创新。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校关系,扩大学校办学自,实现现代学校管理法制化、民主化、科学化。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统筹教育的行政、业务和资源管理,提高教育效能、效益。

三是推进教育发展模式创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评价、质量监测、教师发展等方面深化改革创新,努力形成*特色。归根结底是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提高教师素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育质量。要侧重追求提高质量,研究内涵式发展的新道路、新方法,建设一批理念新、质量优、特色亮的品牌学校。

国民教育范文第5篇

根据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今天我代表局党委作一个辅导报告,题目是《坚定信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全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之所以确定这样一个主题,一是为了促进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二是抛砖引玉,倡导大家议教育谋发展,集思广益,汇聚全体干部群众的智慧,推动我市教育健康快速跨越式发展。下面我讲三个层次内容:

一、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增强又好又快发展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它不仅是我们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战略,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南,也是我们做好具体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推动各领域改革创新的战略性思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国内外形势,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教育使命、任务、目标的认识,进一步把握“怎样办教育,办怎样的教育”等本源性问题,增强干好事业谋求发展的信心和勇气。

大力发展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为根结底是人的发展。是通过人们思维的进步和变革社会能力的增强来实现的,而教育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在增进知识、培育能力、健全人格、传承文明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育改变人生,教育使人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核心生产力。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提高人科学和谐发展意识和能力,重视教育才能兴国、兴省、兴市。大力发展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范畴,教育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地位,只有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道德文明素养全面提高,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始终朝着科学和谐目标发展,才能实现民族复兴。大力发展教育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当今时代,国与国之间竞争,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应对环境制约趋紧,金融危机挑战加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升级,靠科技支撑,靠人才资源带动,教育事业必须担当社会“发动机、智力库、动力源泉”的使命。

放眼国内外形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投资知识、推动创新、发展教育正成为国家和城市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放眼世界,围绕教育改革与创新,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发展教育的自觉意识愈益鲜明。欧盟近几年提出要重组欧洲优势,成为世界最具活动和竞争力的知识社会,到2010年,把欧盟的教育培训体系建成全世界优质教育的样板,成为世界其它地区学生和研究人员深造的首选目标。面对挑战,美国把教育创新视为21世纪成功的唯一因素,以确保“继续领导新世界”。日本确立了教育立国意志,呼吁发起第二轮“教育振兴改革”,推动第二次“经济崛起”。韩国提出建设“教育福利国家”的构想,要把长期维持于国民生产总值4%的公共教育政财投入提高到5%。了解世界教育改革的大势,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发展教育的信心和勇气。

考察我市教育发展现实,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责任意识和进取意识。*教育的发展轨迹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教育改革充满活力,什么时候就是国民经济蓬勃发展之时;另一方面,越是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的阶段,对教育的要求越高。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一直扮演着改革者、领跑者的角色,汲取着市场经济大潮激扬而起的改革智慧和勇气,*教育一路小跑发展至今。从率先创建教育强市,率先研究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和启动素质教育实验,到在浙中地区率先完整提出“均衡、协调、优质、高效”八字发展策略,开展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市创建,*教育始终奔驰在科学和谐发展轨道。这一阶段特别是“十五”、“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由传统农业县向国际商贸城市转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为加快城乡同步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提升人力资源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城市发展处于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日益雄厚的经济实力基础,日益优厚的教育发展环境、日益提升的百姓对新时期教育的期待,日益深化的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形势,为教育科学发展提出更多的时代性课题。*教育势必要在国际商贸名城建设过程中奋发进取、有所作为。

二、全面总结教育发展成果,增强教育发展的信心与勇气。

近十五年来,*教育围绕“构建国民教育体系,让青少年有书读,让百姓受教育”的核心,深化改革,推进创新,以科学的策略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大拓展,教育质量的大提高,社会效益的大提升。

以满足青少年有书读,百姓受教育需求的国民教育体系日臻完善。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率先完成“两基普九”任务后,我市以高标准普及九年*教育乃至普及十五年教育为目标,不断规划,建设和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启动了三轮教育布局调整,特别是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底线,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核心的第三轮布局调整,更是全面提升了城郊、镇街和农村山区教育条件。基础教育条件全面优化,“读书难,受教育难”已成为历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健康迅速。自*年适时启动城镇职校搬迁建设以来,我市合理设置职校定位,规划建设布局,发展品牌特色,构建起职业教育规模适当、专业合理、学校发展科学协调的“一强多优”职教格局,几所职校全部布局在城区和中心镇,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富有内涵的教育成果,逐步改变社会“重普教、轻职教”的传统观念,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了广阔、多样的舞台。学前教育坚持科学的发展道路,不断推进创新和发展。组建了三元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以政府主导,事业化运营的方式,保持了学前教育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学前教育公益性性质不断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拓展。城乡一体、公办民办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积极推动“学习型社会”创建,成人教育渗透到市民生活的每一环节,丰富了市民生活,提升了城市品位。回顾历史,可以充满自豪地说,*教育时刻紧跟着时展步伐,应和着城市发展的脉搏,满足着城市提升壮大的需要。

以提升现代教育品质,提高群众满意程度的教育内涵发展卓有成效。以“均衡、协调、优质、高效”八字方针为指针,启动了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市创建工作,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日臻完善,城乡教育二元割裂,差距明显的现状已根本改变。教育发展方式日益科学,素质教育内涵不断得到深化,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农村学校课外艺术活动研究与实践、体育艺术“2+1”活动等不断丰富着学校教育的内涵,一大批学校从构建与城市精神相一致的教育文化中,挖掘品质提升的动力与活力,学校文化建设蔚然成风。*教育正迎来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条件最为优越、发展活力最为充沛、发展势头最快最好的黄金时期。

总结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最重要的是我们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一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充分考虑群众期盼,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落实全面协调

可持续的要求,致力构建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二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要求,努力推进城乡教育、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三是着眼人的全面发展,深化素质教育实践,为每位受教育者终身长远发展和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竞争能力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些经验同样是指导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武器。

但面对国际商贸名城建设对教育的新需求,面对百姓的新期待,我们工作和事业上还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

(一)教育与经济社会结合还不紧密。面向经济发展办学,面向社会治教的意识还不浓厚。评价教育自身的标准比较单一,较多地偏重在普通教学的升学效果上。特别是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转型,提供人才支撑,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研究还不够,计划经济色彩比较浓厚。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不出,培养出的人才还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很难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教育服务社会能力还不强。

(二)发展还不平衡。显性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在不断得到化解,隐性的学校间差距仍非常突出,“择校热”仍一定程度存在,学校硬件均衡基础上的软件优质、均衡尚未破题。学校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三)教育结构还不尽完善、合理。学前教育体系还未建成,公民办教育和谐发展的格局没有形成;民办教育发展不够理想。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配合衔接还不尽合理。

(四)模式转化不理想。素质教育主题地位还远未落实,推进素质教育已有好的环境,但“课业负担过重”、“片面强调升学”等实质性问题还未根本触及,推进素质教育的考试评价、质量监测、学校发展制度有待完善。质量提高不快,富有*特色的教育创新发展方式还未形成,教育教学改革还有待深化。

高质量发展*教育,靠老思路、老经验、老办法无疑不行,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眼光,新的思维,新的标准来衡量、规划和发展,需要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全面发展理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未来的*教育要讲究科学定位。必须站在建设“三中心、两高地”国际商贸名城和宜创宜居的现代化城市的大局来思考,具有立足*、引领浙中、放眼全国的意识和魄力。要坚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把教育置于城市发展的远景来前瞻考虑,确定教育发展的方向、规模、结构和特色。*教育未来发展,应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高品位,与国际商贸名城相匹配,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未来的*教育要强化改革创新。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克服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的怠惰思想、消极思维,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成效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大胆探索。以创新推动教育新转型、新跨越。

未来*教育要追求科学发展。要努力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努力适应百姓多方面需求,努力顺应青少年成长规律。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完善教育规模、结构、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充实发展内涵,提高教育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品位。

要时刻从群众利益、需求出发,找思路,找重点,找方向,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

三、放眼未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迎接*教育新一轮跃升。

当前我市教育已到了高位跃升的关键阶段,一方面教育自身的发展要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教育重点要由侧重“均衡协调”向侧重“优质高效“转变,另一方面,城市发展也要求教育在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内容等方面作出调整和变革。

(一)坚持解放思想,明确发展定位。

最近教育部正着手制定《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并就一些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公开征求意见,总理提出:发展教育,规划先行,要努力使规划的制定的过程成为集思广益、凝聚智慧、科学决策的过程。就*而言,教育“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已过半。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之前,我们要对未来若干年的发展作前瞻思考,以国内教育发展先进水平为参照,以*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发展特点为基础,理清未来发展的脉络。力争通过三五年努力,由教育基本现展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各级各类教育均达到较高水平。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位列全省县市区前茅。0-3岁婴幼儿受教育率实现较大增长,小学、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残障儿童入学率保持100%,4-6岁幼儿入园率、高中阶段入学率保持99%以上。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和谐发展,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结合更加紧密,教育供给服务能力、人才支持能力、知识贡献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建立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城市为支撑的终身教育体系。

(二)坚持全面协调,统筹兼顾,实现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表现在教育事业上,一是满足百姓要求教育公平的愿望,统筹城乡教育,推进城乡融合,加快均衡发展。结合市委市政府推进综合城乡配套改革机遇,以完善制度科学、特色鲜明、机会均等、资源共享的教育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为重点,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同步融合、协调发展。

当前要深化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市创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深入实施教育布局调整,加快教育现代化装备,推进“标准化、法人化”建设,推进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引领、反哺农村教育,加强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提高城乡教育均衡程度。到2012年,通过扩建、改造、新建,使全市公办初中调整到21所,基本形成农村每个镇街设置初中1-2所的格局;公办小学调整到70所,满足百姓就近入学意愿。特别要借助推行*教育段绩效工资的机会,进一步完善城乡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教师交流机制、区域教教研协作机制、城乡学校协同发展机制。同时完善招生、质量监测、学校评价等有关制度,努力消除“择校”,推进均衡发展。

二是处理好教育体系内部的协调问题。处理好眼前和长远,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处理好结构、规模的关系,推进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稳步优质、高效发展基础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完善区域高中格局,进一步满足我市城乡百姓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努力培育优质高中资源,认真探索*高中教育发展的方向、途径和特色,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充分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构建城乡一体、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的学前教育体系。落实政府责任,追求优质化,体现公益性,努力拓展学前教育资源。在每个镇街建成公办示范性中心幼儿园,城区发展现代化示范性小区幼儿园集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明确学校定位,发展特色专业,实现错位发展,加强职教资源整合,打造实用人才培养高地。稳步发展成人社区教育和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城市。

际教育资源,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三)坚持以人为本,丰富教育内涵。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落实到教育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环节,使教育始终洋溢着人文关怀,充满着文化的气息。

一是全面深化素质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德育贯穿于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领域,提高实效性,加强针对性,大力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建立健全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质量监控、评估标准和评价机制,完善考试招生制度,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夯实学生成长知识和智慧根基。坚持“健康第一”理念,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升学生体能素质水平,加强艺术教育,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大力完善适应不同个性特长、学生自主发展的评价体系,创造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基于我市我市已经高标准普及十五年教育的背景,探索和创新素质教育推进途径和模式,是未来一个时期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是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养。大力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修养,提高其教育教学的本领。实施“领雁工程”,推进学校校本研修制度,加强教师教育和培训,推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完善教师准入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名师培养,不断选拔学科带头人,培养教育家校长。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建立师德的监督机制,奖惩机制,弘扬机制。当前要认真解决百姓反映强烈的超度带生和违规办班问题,按照“以制度管理为基础,学校管理为主,行政监督惩处为辅,教师自律为根本”的原则,加强师德水平建设。加强教育政风行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发展环境,形成开拓创新、奋发进取,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三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应该看到,先进教育理念以及与城市精神相一致的教育文化是*教育迈向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是我市教育提升品质的迫切需要。鼓励学校从自身资源出发,努力培养核心价值观,发展教育特色,培育教育品牌。让每一所学校充满着文化气息,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力争培育一批理念新、质量优、品牌亮的优质学校。

(四)深化改革创新,突破发展瓶颈。

解放思想是事业进步的源泉,改革创新是事业成功的根本动力。当前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各级政府有关教育的精神,努力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内涵发展方面推进创新改革。

一是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制度创新。健全完善发展教育的政府投入、社会支持相关机制,要努力形成一些制度,在政策上引导各部门、各镇街、社会各方面关心和支持教育。在经费、土地、人员等方面优先供给教育。全面落实法律规定的经费投入“三个增长、两个提高”,形成推动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落实政府责任发展公办教育,激发社会力量活力,鼓励、扶持和发展民办教育,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优势互补、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打造民办教育名校品牌学校团队。

三是推进教育管理体制创新。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校关系,扩大学校办学自,实现现代学校管理法制化、民主化、科学化。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统筹教育的行政、业务和资源管理,提高教育效能、效益。

三是推进教育发展模式创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评价、质量监测、教师发展等方面深化改革创新,努力形成*特色。归根结底是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提高教师素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育质量。要侧重追求提高质量,研究内涵式发展的新道路、新方法,建设一批理念新、质量优、特色亮的品牌学校。

国民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军国民教育思想;近代中国;身体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1-0115-03

Abstract: Literature was used to review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Educational Thoughts of Military Training in Modern China. The ideals of some educator of Military Training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were discussed, and the practi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Educational Thoughts of Military Training was explored.

Key words: educational thoughts of military training; modern China; physical education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帝国主义的入侵,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心理上的冲击。伴随着战败和亡国的焦虑情绪,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试图通过他们所能掌握的文化、符号和言谈的资本,对国民身体教育做一次根本的改造[1],使身体与国家民族的发展不再处于相互脱离的状态。

蔡锷将军虽不是鼓吹身体改造思想的第一人,但由其署名(笔名奋翮生)在《新民丛报》所发表的《军国民篇》,可以说是发动了军国民化身体运动,主张以身体的军事开发作为诉求,试图从全民的教育着手,彻底改造全体的国民;随后在蒋百里、梁启超以及蔡元培的呼应下,“军国民教育思想”成为当时鼓吹身体改造思想的主流思想。那么,“军国民教育思想” 到底有哪些主要的代表人物和观点呢?在军国民教育思想下近代中国的身体教育又有哪些实践活动?

1 奋翮生

奋翮生(本名蔡锷)在《军国民篇》所论述的军国民教育,就军国民的历史、内涵、中国缺乏军国民的原因、当时列强的军备以及军国民建造的方法等五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大声疾呼“居今日而不以军国民主义普及四万万,则中国其真忘矣”[2]来引起当时政府的注意。

《军国民篇》介绍军国民主义的历史,指出,“军国民主义,昔滥觞于希腊之斯巴达,于近世诸大强国。欧西人士,即妇孺之脑质中,亦莫不深受此义。盖其国家以此为全国国民之普通教育,国民以奉斯主义为终身莫大之义务。”[3]在蔡锷看来,日本之所以能独获为亚洲独立的国家,得以睥睨于东洋,是由于其国人脑质中,含有一种特别的天性,而这种天性就是“大和魂”,即日本的尚武精神。《军国民篇》援以日本人的看法,认为军人的智慧,军人的精神,军人的本领,不应仅限于军人,全国的国民都应该拥有,其主张全民皆兵的想法,溢于言表。

蔡锷列出了教育、学派、文学、风俗、体魄、武器、掷声(音乐)及国势等层面,检讨中国军国民不振的原因。其中,在教育方面,感叹欧美各国的教育是在陶铸青年的才力,使青年将来能具备有军国民的资格。而当时中国的教育,则是在摧残青年人的才力,使其能具备奴隶的资格。因此,“以腐坏不堪的奴隶,战彼勇悍不羁的国民,乌见其不败耶!乌见其不败耶!”[4]指出教育的重要性。

在体魄方面,蔡锷就中国的体弱是这样描述的:“人称四万万,而身体不具之妇女居十之五,嗜鸦片者居十之一二,埋读窗下久事,龙种惫甚而若废人者居十之一,其他如跛者、聋者、盲者、哑者、疾病零丁者,以及老者、少者,合而计之,又居十分之一二,宗而核之,其所谓完全无缺之人,不过十之一二而已。此十分之一之中,复难保其人人孔武可恃,以此观之,欧美各强弃弹战而取拳斗,亦将悉为所格杀矣。”[5]因此,蔡锷提出用“体操”来改善中国的体弱,实施方法则是凡关系体育的项目(竞漕、击剑、竞走、击球、海泳、打靶、相扑、竞马、竞射以及竞轮等),奖励的措施应该要面面俱到。

蔡锷从列强(德、法、俄、意、奥、日、美)的现役军人与全国人口比较表以及陆、海军费与人口比例表,推论当时列强,都是以扩张军备为国家的重要任务。但蔡锷认为“迄今以往,吾不欲中国之竞言军备,而欲其速培养中国国民能成为军人之资格,资格既备,即国家不置一卒,而外虏无越境之虞。偶有外衅,举国皆干城之选矣。”[6]意在指实施军国民教育可以抵抗列强的军备。

蔡锷认为“欲建造军国民,必先陶铸国魂。”[7]而所谓国魂,是指:国家建立之大纲,国民自尊自立之种子,其于国民之关系也,如战阵中之司令官,如航海之指南针,如枪炮之照明,如星星之北斗,夜光不足喻其珍,干将不足喻其锐,日月不足喻其光明,海岳不足喻其伟大,聚数千年之训诂家而不足以释其字义,聚凌云雕龙之词人骚客,而不足以形容其原貌,聚千百之理化学士,而不足以剖化其原质。孟子之所谓浩然之气,老子之所谓道[8]。

可见,军国民教育的方法,是陶铸国魂当先的教育。事实上,蔡锷的《军国民篇》,内容多以原则性建议为主,对军国民教育并未提出具体可行的办法。然而,蒋百里所翻译的《军国民之教育》一文,则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军国民教育的内容,而且对军国民教育普及的途径也作了具体的论述。

2 蒋百里

本名方震,别号百里。1882年(光绪八年9月2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祖父和父亲都是读书人,并且都有著作,具有书香门第的传统。父亲早逝,幼年生活相当贫困。17岁中秀才(戊戌那一年),1900年赴日本留学,就读日本士官学校时与蔡锷同窗,经由蔡锷的介绍,认识了梁启超。1905年(光绪31年)毕业返国后,曾任盛京(沈阳)督练公所总参议。奉派赴德国实习军事,1910年(宣统二年)返国。曾任保定军官学校校长、将军府将军、陆军大学校长,1938年11月4日病逝广西宜山县,享年57岁[9]。

蒋百里在《军国民之教育》指出军国民教育,虽然是倡行于斯巴达,但是现今斯巴达教育已盛行于世界。“军务者国民之负债也,国防者国民之义务也,今日之战争,国民全体之战争,而非一人一姓之战争,其胜也国民享其利,其败也国民受其祸,是故苟不行全国皆兵主义于吾国,则终不得谈天下事。”[10]他指出军国民教育是重在精神教育的培育,教育目标为爱国心、公德心、名誉心以及素质与忍耐力。而军国民教育为达成教育目标,应该从学校、社会与家庭三方面来进行。特别是学校方面的论述,提出了很多体育实践的思想雏形。

蒋百里认为“学校者,国民之制造所也,国风之渊源也,而国民职业之预备校也。苟欲组织全体以军人乎,则当先自学校始;欲使将来国民有如何之起业心,如何之锻炼力,如何之军人气质精神,则当先知学校教育之方针。”[11]所以,蒋百里认为学校的课程应该有:

体操:“宜由简入繁,由易以入难,而尤当视生徒年龄之高下,智识之程度以为准。不取躁急而取渐进,一举一动,必使熟达及确实而后止。小学校以小队教练为终,中学校以中队运动为终。”

体操外之活动游戏:“如行军、野外演习、射击、击剑、旅行、竞舟、登山等活动游戏为少年所乐为也,宜因其势而利导之,因地而制宜,必以振起尚武之精神为目的。”

此外,还包括军事上智识之普及。总而言之,蒋百里指出,“一学校即一军队,一国家即一军队,苟使全国国民皆知军事之乐,则不怕敌之乘风破涛而来。”[12]至于变学校为军队的办法,蒋氏则强调:第一、小学校以小队教练为极度,期五年,其教授为学校正教员及下士。第二、中学校、师范学校以中队教练为极度,其教授以休职将校及下士任之。第三、高等学校、高等师范学校,以演习至大队为止,且教兵制战术战略之一部,及国防上各要务。学校教育采小学校、中学校(师范学校)以及高等学校(高等师范学校),三级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以达到变学校为军队的目的。

蒋百里所翻译的《军国民之教育》,除了丰富军国民教育的内容,而且对于普及军国民教育的途径作了具体论述外,蒋氏在文章中与蔡锷一样,对陶铸“国魂”的问题也进行了探讨,并且也认为中国的病根是在无国魂。1903年,与蔡锷有师承关系的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论尚武》一文,呼应《军国民篇》的主要观点。

3 梁启超

梁启超在《论尚武》一文中指出,中国人不像东西各国重视国魂教育,是因为:中国轻武之习,自古然矣,鄙谚有之曰,“好铁不打针,好人不当兵”。其所谓军人者,直不啻是恶少无赖之代名词,其号称武士者,直视为不足齿之伧父。夫东西诸国之待军人也,尊之、重之、敬之、礼之、馨香尸祝之。一入军籍,则父母以为荣,邻里以为荣,宗族交游以为光宠,皆视此为人生第一名誉之事,故举国人之精神莫不萃于此点。一切文学、诗歌、戏剧、小说、音乐,无不激扬蹈厉,务激发国民之勇气,以养为国魂。而中国凡所接触于耳目者,无一不颓损人之雄心,锁磨人之豪气,恶风潮之所漂汤,无人不中此恶毒,如疫症之传染,如肺病之遗种,虽有雄姿英发之青年,日摩而月之,不数年间,遂颓然如老翁,靡然如弱女[13]。

所以梁启超特别强调用尚武精神,来挽救颓危的国势。因此,梁启超从传统教育的阙失,检讨中国民族不能尚武的理由,特别主张养成国民具有尚武的精神,是国家得以强盛的途径,而养成尚武的精神要素有心力、胆力和体力三方面。体力方面:“体魄与精神有密切之关系。有健康强固之体魄,然后才有坚忍不屈之精神。是以古之伟人,其能负荷艰巨,开拓世界者,类皆负绝人之异质,耐非常之艰苦。欧洲诸国,靡不汲汲从事于体育,体操而外,凡击剑、驰马、蹴鞠、习射、击枪、游泳、竞渡诸戏,无不加意奖励,务使举国之人,皆具军国民之资格。望我同胞练其筋骨,习于勇力,无奄然颓惫以坐废也。”[14]

梁启超强力地批判中国的文弱,并且指出:近年国家讲求武事已数十年,购船练兵,置厂制械,整军经武,如今,人却称我为病夫,乃是因为仅注重“形式之武”,而非“精神之武”所致。在列强各国“汲汲从事于体育,务使举国之人皆具军国民之资格。”而能雄视于世界的情势下,积极地主张“望我同胞练其筋骨,习于勇力。”[15]乃是希望全体国民都能具有尚武的精神,以达到教育救国的目的。

军国民教育思想,在《新民丛报》先后有蔡锷、蒋百里相继发表言论,梁启超撰文同声应和后;留日学生所办刊物,亦竞相提倡,以为呼应,如《游学译编》、《湖北学生界》及《浙江潮》等刊物,都陆续发表有关军国民教育的相关文章,极力鼓吹;军国民教育思想在各界舆论的鼓吹下,成为清末的主流教育思潮。1912年蔡元培任教育总长后,发表新教育意见,其中则是以军国民教育首当其冲。

4 蔡元培

蔡元培1912年任教育总长后,所发表的《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成为民国初年制订教育政策的理论根据。在文章中蔡元培首先指出军国民教育主张乃是应时势的需要,认为今后的教育宗旨应具备五项:(一)军国民教育;(二)实利主义教育;(三)公民道德教育;(四)美感教育;(五)世界观教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以及公民道德教育,是达成政治目的的工具,是隶属政治的一环;而美感教育与世界观教育则能不受政治现实的拘束,完成教育的思想,开启国家教育的新纪元。

蔡元培的军国民教育论述,有关身体教育的阐述有:以西洋之教育证之,希腊人之教育为体操与美术,即军国民主义与美育也。以教育界之分言三育者衡之,军国民主义为体育。游戏,美育也;兵式体操,军国民主义也;普通体操,则兼美育与军国民主义三者。蔡元培的军国民教育主张乃是应时势的需要,与光绪末年受日本影响的军国民教育思想有所不同。其提倡的军国民教育,是以道德为根本,其用意在于戟止私门,防止对外侵略,而确保国家独立与和平;并认为实施军国民教育须以道德为其基础,否则将误入歧途,引发兵戎之灾[16]。这种以道德教育为基础,自卫卫国的军国民教育思想,在学校教育体系里提倡体育,使人人都有当兵的资格,纯粹自卫,而不主张侵略,是蔡元培军国民教育思想的特殊[17]。

5 军国民思想浪潮下的身体教育实践

蔡锷、蒋百里及梁启超的军国民教育论述影响着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之《学务纲要》中,“各学堂一体练习兵式体操,以肄武事”的规定以及1906年《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中,所确立的“尚武”教育目标;而蔡元培的论述,则因其任教总长而获得落实。这股军国民教育思想,落实在制度化的教育体制中,试图将学校设定成为尚武爱国的教化场所,改造学生身体成为政治化的身体,使得教育的发展能力和国家力量的培训连在一起。

1904年(光绪三十年)《奏定中学堂章程》中规定:“凡教体操者,务使规律肃静、体势整齐、意气充实、运动灵活。”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的教育宗旨,于“尚武”项中亦云:“体操一科,幼稚者以游戏体操其身体,稍长者以兵式体操严整其纪律,而尤时时助以守秩序、养威重,以造成完全之人格,出入教室,肃若军容”。而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中德规定:“在使身体各部发育均齐,四肢动作机敏,咸知守规律、尚协同之公义。”同年《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中规定:“在使身体各部均齐发育,动作机敏,举止严肃,使知尚协同、守规矩之有益。”[18]

1912年《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中规定:“在使儿童身体各部平均发育、强健体质,活泼精神,养成守规律、尚协同之习惯。”同年《中学校令施行规则》中规定:“在使身体各部分平均发育、强健体质,活泼精神,养成守规律、尚协同之习惯。”《师范学校规程》中还规定:“在使身体各部分平均发育、强健体质,活泼精神,养成守规律、尚协同之习惯。”[19]

1916年《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中规定:“在使儿童身体各部分平均发育、强健体质,活泼精神,养成守规律、尚协同之习惯。”[20]总之,清末民初的学校教育对于体操的教授要旨,均是在使身体各部分均齐发育,动作机敏,举止严肃,以养成尚协同守规律的习惯,达到服从与纪律的训练,变学校为军队的目的。

而儿童军加入学校服从与纪律的训练,则是在1915年,当时第二届远东运动会在上海举行,上海童子军约有三四百人,在大会场内表演会操,因步伐整齐,精神饱满,受到现场观众的注目,再者,协助会场维持秩序、救护以及收入场券等工作,颇能显示特殊的精神与人格,以致引起在座的各省市教育专家的注意与赞许,认为童子军教育是训练儿童青年的良善方法,回籍以后,即仿效试办。[21]中国童子军应时代与环境的需要,遂因此而传遍于全国各地,加入改造学生身体的行动行列。

当时体操课程中,兵式体操非但与普通体操并驾齐驱,且有凌驾之势,实施兵式体操的年龄由壬寅学制18岁,癸卯学制12岁一路再将至壬子学制11岁。而且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以前我国并无培养体育师资的专门学校,故师资来源混杂而且供不应求,各校体操教员多为武备人员(军人)担任[22]。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学部审定高等小学教科书,其中游戏法系选择多活泼精神,以增长军国民教育兴味为目的,体操课内容包括游戏、普通、兵式、器械等各种操法,以统一各校体操课程;另1911年(宣统三年)陆军部请饬明订军国民教育折云:“京外普通各学堂课本应请学部按照军国民教育宗旨特为编订”,亦经奏准办理。民国成立后,重编教科书,小学教科书的编辑要点仍偏重军国民教育,规定应表彰中华固有的国粹特色,以启发国民爱国心,还应注意体育及军事智识,以发挥尚武精神。1916年由陆军部编纂完成兵式训练教科书,令各中学校购买以备教课用。另1917年批准《实验拟战游技》一书为师范学校、高等小学校及国民学校体操用书,在锻炼上收活泼强健之效,在训练上得顺从勇敢诸美德,寓国家思想于游戏之中,使学生得之于不知不觉之际。清末民初的体操内容偏重兵式体操,而清末文学校多以木枪实施兵式体操,民国以后始拨得少数废枪,在当时所谓“兵式体操”与军队的基本教练无异,其实今日全国中等以上学校所接受的军事训练教育,又何尝不是滥觞于此[23]。

除此之外,学校运动会活动,从清末新式教育开始,由单一学校运动会扩展到校际、区域性的比赛,如在官立学堂中实施运动会者计有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天津北洋大学堂主板的校际邀请赛,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天津各学校联合运动会,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山东的“烟台阖滩运动会”,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两广学务处在广州举行的校际运动会。[24]1904年(光绪三十年)江苏吴淞镇的蒙小学堂曾举办过幼童运动会,[25]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京师大学堂也办理了首届运动会。运动会内容方面,初等学堂有团体体操、团体舞蹈、兵式体操及团体竞赛;中等学堂有团体体操、兵式体操、团体竞赛、田径比赛及球类比赛;高等学堂有团体竞赛和田径比赛;女学堂则有团体体操和团体舞蹈;表明兵式体操及普通体操是初等、中等学堂举办学校运动会的内容项目之一,而中等以上学堂才有机会接触西洋式的田径和球类运动,但尚不普遍。然而,清末时期,对学校运动会并不重视,直到1912年教育部通令各校宜组织运动社团随时训练,并于每年春秋两季酌开学校运动会,是政府首度以行政命令提倡运动会。

可见,学校运动会活动,在清末民初时期,因为教育宗旨及体操课程内容均受军国教育思想的影响,兵式体操就成为运动会不可或缺的项目。而此时期举办运动会的宗旨,认为是可以诱导国民养成尚武精神,增进国家军事上的观念并起其竞争之心,所以学校运动会应注重兵操及特殊种类(如拳术、刀棍类)的运动;而在联合运动会时,各校注意国技及兵式教练,并主张各校应严守步兵操典的一致性,因为学生练习兵操,可作为军人的预备,有助于军队人数的不足,群起而捍卫国家,运动会成为实行军国民教育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24.

[2] [3][4][5][6][7][8]曾业英.蔡松坡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9] 张之杰.环球百科全书. [M].台北:彭园出版社,1984.

[10][11][12]蒋百里,军国民之教育[J].新民丛报,1902,22:33-52.

[13][14][15]梁启超著,黄评注.新民说(醒狮丛书全一册) [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16][17]蔡元培.蔡元培文集(教育上)[M].台北:锦绣出版社,1995.

[18][19][20][21][23]顾明远主编.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22]吴文忠.中国近百年体育史[M].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1

[24]俞宏.中国近代早期的一次大型运动会-两广学务处校际运动会[J]体育文史,1933,(4):35-36.

[25]各省教育汇志 [J].东方杂志1904:120-124.

国民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孙中山 国民教育思想 现代化 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092.6 【文献标识码】A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伟大的革命家,他领导了辛亥革命,了腐朽无能的晚清政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是一个具有时代标志性的历史人物。孙中山一生非常重视教育,教育思想在他的民主革命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其三民主义的重要内容。

近代中国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复杂性,以及孙中山自身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得孙中山的国民教育思想具有一些独具特色的内容。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适乎世界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孙中山主张通过教育丰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中国人改造世界的能力、提高中国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真正实现中国人在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在他那里,国民教育是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使中国走向繁荣强盛的重要路径。

孙中山国民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逐步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国家沦丧、民族独立不复存在,民生凋敝、积贫积弱的现实,激发着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救国之路。在探寻救国之路的历史过程中,一批先进人士逐步意识到国家衰败同优秀人才的匮乏和科学教育的缺失具有密切关系。孙中山的国民教育思想就是在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伴随着近代中国历史的曲折跌宕的发展,孙中山国民教育思想也历经了一个逐步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从晚清至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孙中山在民主革命的实践中始终积极探索国民教育的本质,不断结合中国的实际并且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教育和培养人才的理念,构成了整套的国民教育思想体系。

甲午前后,孙中山在对洋务派的一些口号批评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现代的教育思想理念。他针对洋务派的富国强兵口号进行了批评,他清醒地认识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不在于船坚利炮和机器生产,而在于通过教育培养现代化的人才。他直陈洋务运动的要害就是没有现代化需要的各式人才。中国积贫积弱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人的现代化才是国家现代化的根基。要想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首先必须培养具有近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才。所以,他认为当务之急就是大力发展国民教育,普及各种科学知识,培育现代化的各式人才,进而从根本上解决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面貌。他认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强盛,无不是教育发达,人才涌现的国家。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清政府持续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普遍遭到知识界的质疑。

洋务运动的失败也再次使孙中山对国民教育陷入深沉的思考。1895年孙中山在《拟创立农学会书》中,再一次强调了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对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如果要实现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繁荣昌盛就必须做到“学校振兴,家弦户诵,无民非士”。

与此同时,他还把“立学校,以育人才”规定为兴中会的大事之一。这一时期孙中山把发展国民教育事业,培养人才同推进民主革命、挽救民族危亡有效统一起来。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都离不开各式人才的培养。他把教育提高到治国的根本地位,只有“教之有道”,才能实现国家富强。他认为教育是人类的重要社会活动,是实现民族发展和国家昌盛的重要手段。

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的努力下,经过辛亥革命,了晚清政府,结束了封建专制政体,创立了中华民国。民国初建,最急需的就是各类建设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教育。孙中山在历经革命的反复失败和挫折后,不断思考和探索,逐渐认识到人才和知识对于革命和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因此,他主张大力发展国民教育事业,积极培养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人才,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他指出:“民国新造,凡有教育,应予提倡,乃足以启文明而速进化。”①随后,他还强调教育对于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价值所在。他认为教育是一个国家文明传承、振兴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内在源泉,孙中山强调发展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新生的民国建设服务,教育的工具理性作用在他看来更为重要。孙中山认为在民族革命、民主革命任务完成之后,国家的主要工作就是民生建设。改善人民生活、开展民生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而人才有需要教育的培养,所以在民国初年,国家亟需发展的时刻,教育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工具性职能就显得特别突出。毋庸置疑,在这里孙中山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务民族、国家、社会。

应当指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孙中山逐渐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意识到教育的价值理性所在。孙中山在强调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的同时,也认识到了教育对于平等人格的树立、个人道德的教化、社会观念的引导具有重要作用。1912年5月,他在广东女子师范第二校的讲演中说道:“今民国既已完成,国民之希望甚大,然最要者为人格,我中国人民受专制者已数千年……今欲回复其人格,第一件须从教育始。”②他指出“勉求学问,琢磨道德,以引进人群,愚者明之,弱者强之,苦者乐之而已。”③

孙中山始终认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离不开各式人才,所以他提出“教育立国”的口号,民主主义革命所需要的理论都需要教育来传播和引导。历经革命各种挫折和体验的孙中山,逐渐强调国民教育的价值属性在于研究各种“学问”,例如建设学问、文明学问、道德学问。他认为,革命的破坏已经过去,现在需要的是建设,所以就应当研究建设、文明、道德的学问,反对和铲除“野蛮学问”,中华民国的人民应该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人都是主人翁,人人都要替国家做事的,所以建设一个新地方,首先在办教育”。④

由此可见,孙中山强调教育要研究文明学问,要促进全社会道德境界提高,只有人的道德素质提高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孙中山本以为民国建立之后国家建设可以走上正轨,民族复兴的目标指日可待,然而现实却总是事与愿违。随着1915年二次革命的失败,孙中山再次陷入了深沉的思索之中。这时的孙中山在讲国民教育时,无不把教育的“内求于心”的价值功能放在第一位,突出教育要首先解决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问题,在这里他更加强调教育的价值功能性。

孙中山国民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注重教育公平,主张普及各种教育。孙中山特别强调教育的普及意义,注重教育的公益性质。1912年中华民国创立之后,孙中山对社会主义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并对教育公平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他指出,同是作为社会上的人,富贵家庭子女可以接受教育,而贫困家庭不能接受教育,这是社会的不平等,“社会主义学者主张教育平等,凡为社会之人,无论贫贱,皆可入公共学校”。⑤人不能选择出生在富贵之家还是贫贱之家,作为个体的人如果因为所出生家庭的富或贫,就决定其是否能够受教育,这是不公平的。

由于国民教育的不公平还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公平,这在根本上与社会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价值理想是相背的。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保障社会的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判断一个社会是否公平的重要标尺。因此,政府需要大力投入经济资源,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进而实现社会公平。

孙中山还主张按照因材施教的方式尽可能大地使每个人都接受教育,发挥其聪明才智,甚至可以分设各科专业,即使先天资质有些问题的学生也应该尽力满足他们受教育的愿望,为国家培养出大量合格的建设人才。⑥

孙中山还从近代中国教育的严重不公和极端落后的现实国情出发强调普及教育的重要性。1912年孙中山在杭州演讲时说,教育严重不公是由于教育不能普及。他指出:“吾国虽自号文物之邦,男子教育,不及十分之六,女子教育,不及十分之三,其中有志无力者,颇不乏人。其故在何?国家教育不能普及也。”因此,只有实现教育的公平,保证每一个人受教育的权利,在实践中建立和完善公平的教育制度,才能使民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才能做到消除贫困落后,从而达到国富民安。

强调教育救国的实用价值。近代历史发展表明,教育在推进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教育日益成为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自世界进入近展轨道后,各国都高度重视科学教育。孙中山有着长期在欧美、日本等国家的海外生活经历,他认识到教育对于一个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他始终认为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只有教育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尤其像任人宰割、受人欺侮的中华民族。

孙中山明确指出,凡是真知卓识,都是通过科学总结和验证而来的,都是真知识。我们现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重要的就是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制度、培养优秀人才的制度,这样我们可以节省追赶发达国家的时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也写道:“今日文明已进于科学时代,凡有兴做,必先求知而后从事于行,则中国富强事业,非从事业于普及教育,使全国人民皆有科学知识不可。”⑦

孙中山还强调教育救国是基于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更新。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就是国家将知识分子束缚在考据、诵经、解读经典的范围之内,严重钳制知识分子的思想、抑制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孙中山意识到传统教育的弊端所在,明确提出传统教育方式已经不合时宜,并不能培养出真正的现代化建设人才,过去教育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到远离社会现实的经典考证、解读和传诵之中,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新式的教育应该研究新思想和创造新技术,通过新知识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护国运动之后,孙中山在杭州的一次演说中指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问题。他还对传统的学经讲典、劳神费时、于事无补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和批判。孙中山反复强调以发展教育为手段来救国,但是他强烈反对将受教育作为升官发财的工具。他指出:“吾国人最喜做官,不问其所学如何,群趋于官一途,所学非所用,是犹以疱人治衣,安能尽职。”⑧早年留学西方的孙中山深知西方教育的先进性,为西方教育的先进思想和教学方法所深深折服,并与其英国老师康德黎保持长期友情。

孙中山倡导学习西方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他认为,欧美各国的繁荣发达主要得益于他们教育发达、人才辈出,人人都热衷于学习。正是发达的国民教育实现了西方欧美各国的成就。孙中山经常对广大学生表达自己的期望,认为中国的未来一定在广大青年的身上。1919年“五四”运动后,孙中山在接见安徽的学生代表时说:“中国的未来,中国的命运,都落在你们这一代青年的身上了。你们要学科学,要爱国。”应当指出,孙中山认为国民教育具有一定工具理性,但工具服务的目标是救国而不是当官。

与传统教育相比,孙中山所提倡的现代教育是为了唤醒民众,实现民族启蒙,积极参与民主革命,腐朽的满清政权,建立中华民国,实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可以说,孙中山的国民教育思想在晚清民国时期具有先进性,代表着新生力量。

重视人格教育的价值理性。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为了传承知识、思想和文明,而其最根本的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孙中山在漫长的民主革命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教育的内在本质应当是人格教育。重视人格教育,他把立志、恒心、至诚和爱国、为民、无私等人格教育放在教育的核心地位,说明他开始由先前的教育工具理性向教育价值理性转变。

国民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法国 国民教育 主体权利

【中图分类号】G512 【文献标识码】A

法国国民教育制度确立于19世纪初期,这也正是西欧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众多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在不同领域都留下了丰富的教育思想,成为以后各种教育理念的源头。认真梳理这些珍贵资料,并加以批判式的继承,以期为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关研究

为清楚界定“国民教育”概念,下面通过对比概念之间的差异来进行归纳:

其一,民众教育也就是大众教育,以提高民众的社会福利,维护国家的政治利益为目标,发端时间为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使用母语在人民大众中开展初等教育,这一概念的重点在于强调教育目的。

其二,普及教育指国家对学龄儿童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这一过程不区分儿童的种族、肤色、、性别和能力,这一概念的重点在于强调教育的手段。

其三,国民教育实质就是一种民众教育,同时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政治色彩,这一概念的重点在于强调教育的对象,即民族国家中的全体人民,体现了“受教育权”的政治意义。

其四,国家教育则包含“教育控制权”的政治意义,是相对于非国家机构掌握教育权而言,这一概念的重点在于强调国家的教育权力意志。由此可以进行如下归纳:国民教育就是在国家权利机构的统一管理下,通过普及教育的形式实施的民众教育②。

国外关于国民教育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教育史领域,主要代表人物有库柏莱、蕾丝纳、布鲁巴赫、鲍温、格林等人。库柏莱在《教育史》(1920)一书中把教育看成是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文明史的角度来考察教育在文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书中有两个重要观点:一是民众教育的开端时间,滥觞于宗教改革以及文艺复兴,一改教会高于《圣经》的局面,把《圣经》的地位抬高到教会之上,由此大众接受初等教育就有据可循了①,进而使得初等学校开始以母语进行教学;二是19世纪上半叶,国家控制教育的观念兴盛起来,在世界各地开展了国家控制和建立学校的运动。

蕾柏丝在《1789年以来的民族主义和教育》(1923)一书中从政治的角度,归纳了推动教育发展的三个要素:民族主义、民主和工业革命。布鲁巴赫在《教育问题史》(1966)一书中对“民族主义与教育”进行了论述,以“民族主义”来分析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成为趋势。鲍温在《西方教育史》第三卷(1981)从思想意识角度分析了欧美国家国民教育产生的根源。

国内有关国民教育方面的文献不甚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有:朱旭东的《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前期欧美国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研究》,主要探究了教育家孟德斯鸠、夏尔维修、卢梭、拉夏洛泰等人的代表作和理论,把人、民族、国家三要素作为研究基础,勾勒出教育同人、民族、国家之间的联系②,揭示了国民教育对国家的生死存亡、繁荣和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第一章便以大篇幅论述了法国国民教育理论,并将其称为“国民教育的思想库”。

法国国民教育体系的确立推动了法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使法国走上教育现代化的道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西方各国的思想家受此启发和影响,借鉴形成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国民教育理论。

瑞士裴斯塔洛齐的自然教育理论受益于卢梭的思想,英国欧文的性格形成理论继承了孟德斯鸠和爱尔维修的理论,华盛顿建立“国立大学”的尝试是对狄德罗的追随。因此,法国国民教育思想推动了西方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是西方国民教育思想的源头,具有研究价值。

法国的国民教育

社会转型不仅发生在经济领域,也发生在非经济领域如教育、政治等方面。现代化过程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教育普及化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特征。18世纪初,法国学校大都受到天主教会的控制。在初等教育方面,基督教学校兄弟会在向贫穷和不幸的孩子提供慈善教育,一些修女会向女孩提供初等教育。耶稣会和奥拉托利会修道士控制着中等教育。18世纪中期,百科全书编纂者开始动摇政府对教育体系的绝对控制。他们信奉新的人道主义民主思想,并坚持认为教育应该是全面的、免费的、强制的、非宗教的。这种思想此后成为法国大革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革命者开创的更加民主的社会,教育逐渐被认为是实现和维持新社会的一种工具。1789年,由三级议会起草的诸多建议要求减少公共教育的古典课程,强调现代的和实践的课程。在国民会议期间,米拉波和塔列朗为世俗教育起草了计划,目的在于培养爱国人才而非宗教人才。孔多塞为世俗学校制订了一个完整的国家体系,规定为所有的孩子提供免费的、强制的、普及的平等教育机会。

法兰西共和国建立之后,国家议会进行了许多努力,建立了一个国家管理的教育体系,并通过没收财产和取缔教学团体来摧毁教会学校。1794年的《拉卡纳尔法》规定,每所初等学校应容纳一千人,以法语来讲授读、写、算和自然地理知识。通过讲授爱国歌曲、爱国故事,讲解《人权宣言》来灌输共和思想。1795年的法律规定,数以千计的社区都应该建立教授读写算的初等和中等学校,对12~18岁的孩子讲授古典科目和现代科目。

法国国民教育制度确立的直接因素

政治层面:法国大革命。18世纪初,法国是欧洲强国,但在路易十六统治期间逐渐失去了在欧洲的统治地位。经济危机是由来已久的不满情绪的催化剂,并且是引发大革命的重要的直接因素。在18世纪80年代,农业已经显露出危机的迹象,小麦价格不振,另一方面,葡萄生产过剩带来的严重危机造成行情急剧下跌,与此同时,1786年的英法商约使法国工业受到竞争的威胁。1788年,农业出现灾难性歉收,多年的价格停滞之后突然爆发了饥荒,城市和农村都出现了骚动。1789年4月,巴黎的圣安托万区爆发了一场反对工场主的骚乱。从这一刻起,社会战争进一步放大了政治危机,而政治危机最关键的因素是赤字。

国内若干小派别使国家分裂;殖民地经济灾难爆发导致政府开支增加、赋税加重、国内社会不平等现象持续,最终导致了大革命的爆发。路易十六被迫召开了三级会议,第三等级宣布成立国民议会,废除封建特权,起草了《1791年宪法》。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废除长子继承制,解放农奴,没收教会的土地,并通过人民选举将神职人员转变为国家官员,禁止教堂的宗教教育。法国大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统治,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1789年通过的《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强调了自由,表达了“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的理念。人权,特别是财产权,除经正当法律程序外,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国大革命引发了民主思潮,尽管受到国王、复辟分子、反动派的阻挠,但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力量仍非常强大。

经济层面: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其影响直接波及到法国,使法国深受影响,并长期保持了在欧洲的地位。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土壤。工业革命对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这就要求劳动者提高素质,教育是满足这一条件的最直接有力的手段。德塞利尼曾说过:“机械的改进只有依靠有学识的工人才有切实的可能性。”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从事家庭手工业以及小农场主的数量锐减,随之而来的贫民人数激增,出现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政治问题,教育被认为是有效医治社会问题的良药。安托万・普罗斯特的著作《法国教育史(1880-1967)》引起了人们对学校体制与经济、社会事实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密切关注。工业化以科学为先导,使人们切实感受着文化科学的魅力,在社会上涌现出一股崇尚知识的热潮。

思想层面:启蒙运动。基督教会和封建贵族在欧洲统治了上千年,工商业也未充分发展,17世纪时法国处在路易十四统治之下,当时正是封建贵族和教会高级僧侣联合专制统治的鼎盛时期。文化和教育被天主教的耶稣会僧侣所控制,一般民众则处于愚昧状态。启蒙运动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并持续了近一个世纪,以法国为中心,以法语为共享语言,法国成为西欧各国启蒙运动的典范,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当时进步的思想家、教育家宣扬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愚昧主义,提倡普及文化教育,其中以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人为先锋。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第四章论述了教育问题,把教育置于与政体的关联当中,主要论述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他认为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以及专制政体的原则各有不同,分别侧重品德、荣誉和恐怖,与之相应的教育也应有不同的目标。他抨击专制政体教育,赞扬君主政体教育,向往共和政体教育。在近代思想家中,孟德斯鸠第一次明确指出了教育与国家的关系,认为教育是国家不可忽视的重大事业。

卢梭比孟德斯鸠更激进,根据他的“社会契约”,所有公民的意愿才是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利。天赋权利不仅限于生命的权利、自由的权利和拥有财产的权利,而且还包括所有人对幸福和福利的追求。由于政府的目标是提高大众福利,因此政府必须代表所有公民的意愿,而不仅仅是代表财产所有人的意愿。

法国国民教育制度确立的深层因素

经济层面:劳动生产率。西欧的乡村早在原始积累前就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能够产生出资本积累的绝不是个体农民的普遍贫困,而是个体农民的相对富足。个体农民在生产、消费、剩余领域的积累状况,也就是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构成了中世纪农业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西欧资本主义正是基于原始积累的成功,而这一成功的标志则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储蓄率成正比③。

政治层面:法律保障。社会财产积累依赖于法律保障机制,保障机制分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前者指个人财富及社会财富积累的结构性保障,后者指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法律政治制度的逐步发展和完善。④这一机制至关重要,其中蕴含着西欧社会最深层、最具典型的特质。

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西欧劳动生产率增长,与法律政治制度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西欧中世纪的法律是在习惯法的基础上改造的,其特点在于不是自上而下的规定,而是自下而上的传播。农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法律的保护,需要缴纳的地租和赋役量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农奴虽然仍旧受到剥削和压迫,但他们已经在法律的范围获得一定的权利。正因为如此,即便农奴制度对农奴来说相对残酷,但农奴逐渐有了个人财产的积累,这一做法从根本上削弱了中世纪制度的统治基础。

个人权利保障了个体财产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和增长。个体权利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法律政治制度,与主体权利(subjective right)观念的关系极其密切。主体权利概念从12世纪起逐渐成型,融合了日耳曼先人的马尔克制度、罗马法和基督教思想,初步形成了近代的西方文明。

思想层面: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开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一系列伟大思想解放运动之先河。人文主义狭义上是对希腊罗马思想文化的崇尚,强调人的现实生活意义,广义指与神学相对的人文学术。人道主义以及个人主义是人文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人文主义认为人生而平等,应按能力和知识分贵贱,人天生具有追求个人现世幸福的欲望,现世幸福包括现世的利益和荣誉,追求智慧、知识和个人能力的多方面发展,是人的本性之一。于是中世纪晚期的西欧出现了一股“教育热”。人文主义教育一改中世纪时期宗教控制教育的局面,开启了国家控制教育的先河。人文主义教育已经涵盖了新时期教育的元素,如充分尊重个人自由,反对禁欲主义,以人的天性为出发点从而进行教育,相信人的价值和力量,开启了近代教育。

继文艺复兴之后产生了两大运动: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而人文主义又是宗教改革的先导。基督教新教的传播,鼓励人们直接阅读《圣经》,主张个人与上帝直接对话,促进了文化的普及。胡格诺教派用法语传教,更便于本国人接受,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形成。夏尔维修肯定人人的智力平等,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可完善性,平庸之辈和和取得最高文化成就者之间的差别归因于教育。

主体权利。主体权利实质是一种身份权利或等级权利,它有两层含义,一是中世纪的个人权利,二是某个等级或团体的集体权利,是个体与社会共同发展,物质与精神双向互动的结果。主体权利的观念浸透了西欧社会的每一寸肌肤。它为社会底层做出抵抗提供了可能,使其在农奴制最残酷的社会中,也能实现一定程度的反抗,所以西方社会几乎没有出现像东方一样的专制政体。

现代权利脱胎于原始权利的母体,是原始权利不断转化、发展的结果。我们耳熟能详的“人性解放”、“个性自由”、“人权宣言”等概念,都充分体现着主体权利的思想;在历史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更是在主体权利的意识推动下走向成功的。如果没有主体权利的理念,这些观点的提出、里程碑事件的发生,可能就变得不确定了。只有出现真正独立、自由的个体,才会产生民族国家,产生国民教育的思想。

(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本文系2015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翻转课堂在高校法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B15JY083)

【注释】

①②朱旭东:“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前期欧美国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5年。

③④侯建新:“西欧与中国社会转型比较初论”,《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10期。

国民教育范文第9篇

国民教育的发展,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既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的基础。在竞争激烈、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的现代社会,教育更加社会化、全面化、开放化。

在一个文明社会,接受教育是每个国民的权利,也是基本的人权之一。从长远来看,提高国民掌握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以及各种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离开多种形式、多个层次的教育培训是根本办不到的。应当看到,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因而也就相应需要更多的教育和训练。对于这一点,马克思在创立劳动价值学说时就已经看到了。在《资本论》中,他强调指出,从事复杂劳动的人“比普通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价值。既然这种劳动力的价值较高,它也就表现为较高级的劳动,也就在同样长的时间内物化为较多的价值。”

随着社会生产对劳动质量和复杂劳动的更高要求,人们要想以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需要、积累财富,就必须通过较高的技术手段提高产品的交换价值,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与此同时,资本所有者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也更加重视对人力资本的利用以及通过技术进步而获得的超额价值。因此,社会环境更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接受系统培训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门人才的数量和比例也会不断增加。这些都进一步刺激和带动了国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在当今社会,作为传递知识、技能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教育的社会作用日益显著,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教育的市场在不断扩大,教育消费的层面也不断拓展。这些都意味着应该发展更多更好的教育,应该提供更多与教育相关的服务。

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其教育和人才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经济发达国家之所以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不仅在于其所拥有的大量资金和市场份额,而且突出地表现在其科技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发达上。在当今,人们开始超越传统的工业文明观去理解和诠释国民教育的作用。在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发达国家,包括劳动者在内的全民的受教育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了**年义务教育的水平,有的甚至提出让所有愿意受高等教育的青年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应该说,普及性的义务教育以及为国民所提供的终身再学习的机会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点。发达国家的经济是拥有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的经济。发达的教育水平不仅提高了其现有的人口的素质,而且提高了未来国民的素质。综合起来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实质上是科技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差距,是人才数量和人才培养和塑造方式上的差距。

应该看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全国人均受教育程度从1990年的六年提高到了现在的八年,基本建成了结构较为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当今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教育和科技事业的长足进步。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就要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提高国民的素质。然而,要跟上世界潮流、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中国的教育事业还面临着相当艰巨的任务。我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农村的落后面貌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进一步加大教育的投入,完善各种形式的教育手段,尽快建立健全一套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在今后20年,国民教育的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实现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的跨越,使国民教育的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国民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通过教育和训练,使国民素质得以提高,也提高了市场经济活动中人力资本的价值。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不仅为现实社会提供了大批合格的普通劳动者,更为社会上各类人才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辟了广阔的渠道。从绝大多数人的需要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着眼,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发展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国民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价值观 文化 国民教育

价值观问题的重要性,既不因古今而不同,也不因中外而不同。现代的暂且不论,中国古代讲“文以载道”即已涉及价值观,而东西方社会之间价值观的不同,也经常为人们所讨论。很多问题在其错综复杂的表象后面,都有深刻的价值观基础和涵义。价值观问题的重要性,不仅在关于价值观的讨论中表现出来,而且也在关于价值观的教育中表现出来。从一定意义上说,价值观教育更为重要,它具有更为突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使得一切关于价值观的讨论都落到实处,也使得这些价值观的意义真正体现出来。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在包括哲学讨论、文化建设、国际政治交往等诸多领域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来。

价值观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

进入21世纪新阶段以来,价值观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受到较以往更多的关注。在社会生活中,价值观一词也得到广泛使用,各种实际运用走向常态化。当下,在学术理论界乃至一般文化人当中,很少有人能回避这一问题,或者否认价值观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加强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时度势,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进行专题研究,作出全面部署。全会的召开带动了全社会对文化问题的研究和关注。文化问题在政治层面突出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在社会层面,更加聚焦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在学术层面,则被追溯到各种价值观问题的研究。

在强调文化问题的氛围中,价值观问题成为社会各方面普遍关心的热点,关于价值观问题的研究也成为“显学”。无论在理论思维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价值观问题都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价值观的凸显缘于文化大讨论的深化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国规模较大、相对较集中、持续时间较长的文化讨论主要有两次。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八十年代,第二次发生在21世纪以来的头十多年,两次讨论可以说是先后在新时期之始和新世纪之始,分别围绕“要不要改革开放”和“要不要继续改革开放”之合法性和价值观的认知展开。正是在这两次文化大讨论中,讨论了很多价值观问题,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大量新的问题,价值观的意义得以突出和强调。

特别是21世纪初期发生、目前仍在继续的这一次文化讨论,作为长期以来文化建设明显滞后的逻辑反拨,加上来自基层和民间社会蕴积已久的文化自觉,特别是由于党和政府从理论建构到实际建设的大力推动,其在参与规模、深入程度、实际成效等方面,都堪称空前。

具体而论,这轮文化大讨论之所以能够展开,文化和价值观的作用能够受到重视,主要缘于正反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从肯定性的意义上,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不走历史上某些西方国家那种野蛮崛起的老路,就既要大力发展军事、经济等硬实力,又要积极发展文化、科技等软实力,努力加强文化建设,重视发挥价值观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否定性的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物质生活和和精神生活齐富有,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还要努力制止和防范与此相伴生的道德滑坡和价值失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团结全体人民,形成坚实的道德基础和价值观共识。

文化的实质就是价值观

现实社会中,文化形态各异,透过现象看本质,文化的实质就是价值观。换言之,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每一种文化都有着特定的价值观,都是特定价值观的具体表现。一方面,一定的文化孕育了一定的价值观,可以说文化是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所在;另一方面,一定的文化又凝聚着一定的价值观,可以说价值观还是文化的中心和内核所在。要认识文化,关键是要认识其价值观。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任务由来已久,却特别凸显于提出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大任务之后,而且还更加聚焦于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上,吸引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兴趣,集中了干部群众的热烈讨论。回顾这一真实的历史过程,可以有助于认识为什么价值观问题凸显于文化讨论,也有助于正确理解在文化与价值观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那么,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该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现实依据、重大意义、深远影响?目前,围绕这些问题的讨论正在热烈进行,并朝着新的深度和广度拓展。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在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之实质的意义上,当前要真正深化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亟需深刻认识价值观的特点。

价值观既反映一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需求和意识形态,又反映一定社会存在和客观规律,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是政治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因此,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是一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但也包含超出此范围的、大量的社会内容,具有适应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价值或公共伦理,可以说就是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因为,我们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特别是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抓好文化建设,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把价值观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加以重视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我们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然价值观建设如此重要,那么抓好价值观教育也至关重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国民教育、价值观教育具有公共性的特征,同时也具有突出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的特点。通过教育形成的特定的国民性,体现了一个国家整体的对外形象、公民的特殊禀赋、民族的精神气质,正是国民教育之功、价值观教育之效。西方国家对于通过国民教育进行特定价值观的灌输,历来毫无顾忌、从不掩饰。所谓非意识形态化,他们从来不用于自身,反而是他们攻击别的国家的理论武器和道义法器。

当前,把价值观教育纳入国民教育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计。国民教育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计划经济年代,我们社会比较封闭,极左思潮盛行,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低,导致了社会生活中的泛政治化倾向。随着改革开放深入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人民民主建设稳步推进,社会开放程度日益提高,一些人不能正确看待这种变化,又从泛政治化走向非政治化,主张所谓非意识形态化,这种极端的思维方式,是典型的形而上学。

价值观本来就是公共性与政治性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结合,关键是对此统一或结合,要有一个合理的度的把握。以价值观教育为核心的国民教育,其目的就是形成共识,凝聚人心。当前,价值观领域“理想冲突”、多元并存的复杂格局,既表征着现阶段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形势,也孕育着今后价值观教育发展的契机和动力。重视价值观教育,并将其纳入国民教育,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人民,努力培育全社会的价值认同,构建社会价值或公共伦理,同心而思,同向而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上一篇: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范文 下一篇:狼性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