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开发边界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18 16:56:26

城镇开发边界管理

城镇开发边界管理篇1

一、边界村区划规划基本情况

海安县位于南通、泰州、盐城三市交界处,分别与如皋、泰兴、姜堰、东台毗邻。全县共有边界村67个,除5个小康示范村和9个经济薄弱村外,53个边界村现有村民小组1290个、农户6.27万户、乡村人口18.96万人,分别占全县总量的25.2%、25.73%和25.14%;辖区总面积297.2平方公里、耕地21.3万亩,分别占全县总量的26.8%和38.6%;:请记住我站域名居民自然居住点2448个,总建筑用地3100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62平方米。

近年来,海安县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工作的组织力度,各边界村也积极参与村级环境整治、集中居住点和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等工作,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集中居住工程开始启动。村庄集中居住点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规划村民集中居住点189个,其中已经建成13个,入住居民694户,已有5个开始建设,预计年底17个村民集中居住点投入使用,2016年将全部投入使用。

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规划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45个,目前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26个,正在建设的8个,预计年内还可以建成11个,其余8个20__年全部建成。生活服务设施较为齐备。现有商业网点289个,卫生服务中心53个,学校19所。配套基础设施逐步到位。供电设施较完善;村村均通自来水,其中5个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29个村普及率98%以上;1个村电话入户率100%,38个村入户率80%以上;1个村有线电视、广播“双入户”率100%,29个村“双入户”率50%以上。

村居环境面貌明显改善。5个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并做到“四有”,即有功能完备的环卫设施,有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有相对稳定的经费保障,有专职的保洁队伍。其余48个村力争20__年底全部到位。开展河道疏浚和清理整治工作,清理河床、河坡垃圾,水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大部分河道达到“三无”标准。

二、存在问题

当前边界村在区划规划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1、各边界村区划基本合理,但部分村需作调整

20__年全县区划调整以来,各边界村经过6年的磨合,发展较为稳定,但由于近年来道路建设切割影响、历史遗留问题等,农民生产生活不太便利,部分边界村区划仍需作调整。如南莫镇严马村、大公镇噇口村、城东镇品建村、孙庄镇谢庄村、雅周镇迮庄村和金庄村、曲塘镇崔母村等分别被宁启铁路、沿海高速、新204国道和江海高速等铁路、公路干线切割,影响了村民的生活生产,不便于镇村管理。李堡镇储洋村31组共10多户村民,50多亩土地,地处大公镇凌东村12组境内,群众的用电、用水、通讯等基本生活都不方便;李灶村有一“飞地”位于东台市唐洋镇境内,3户居民,100多亩土地,地势低洼,长期以来租给唐洋农民种植,收益较差,不便管理。

2、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但部分规划有待完善

目前全县209个村的居民集中区规划已经通过审批,各镇总体规划也正在修编中。但是,各边界村需结合本村实际,进一步修改完善村居规划。如曲塘镇崔母村江海高速、328国道交汇区域的规划,大公镇噇口村沿海高速与204国道的交汇区域的规划,以及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的边界村村级创业园规划等等需要进一步完善修订。

3、农民住房居住条件逐步改善,但布局不尽合理

农民的住房建设品位有所提高,但大多数农民建房没有经过正规的设计,建筑格调单一,外观不协调;住房与副业用房混为一体,环境质量比较差。现有农村居民点大部分沿河、沿路以“一字型、非字型”线形布置为主,平均每条居住线200-800人,人均建筑用地162平方米,远远高于国家规定标准。

4、公用设施建设步伐较快,但部分工程覆盖不全面

近年来,海安县狠抓农村公用设施事业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但由于边界村距镇区较远,位置较偏,交通不太便捷,公用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生产、生活。53个边界村中仍有6个村自来水普及率在90%以下,其中李堡镇5个边界村中有4个村普及率在90%以下,陈庄村普及率仅为60%;3个村电话入户率不足60%;8个村尚未启动有线电视、广播“双入户”工程,6个村尚在计划中,10个村“双入户”率不到50%。雅周镇4个边界村广播通响率仅为40%。不少村缺乏文化和体育设施,甚至有些村体育设施和场所仍为空白,广大农民文化生活匮乏;农村卫生室的设施和医疗水平不能适应农民需求;托儿所、幼儿园配置不足。

5、综合实力逐步增强,但发展较不平衡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边界村经济社会各方面稳步发展,综合实力

逐步增强,但是边界村与边界村、与本镇其他村以及与周边县市相邻村之间的差距还比较明显。一是边界村之间差距较大。由于历史沿革、经济基础、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各边界村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如老坝港镇川港村虽然在边界村中辖区面积最小、人口最少,但各项工作均处于前列,属于“小而强”的边界村;多数边界村社会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发展水平低于全镇、全县的平均水平。二是边界村与本镇其他村之间差距较大。农村“新五件实事”等工程的推进加速了农村公用设施的发展,村庄面貌逐步改善。但是在建设公用设施时,城区、镇区行动要早一些,投入要多一些,力度要大一些,边界村的建设往往成了强弩之末,与其他村的差距逐步拉大。三是部分边界村与周边县市相邻村的差距较大。53个边界村中35个村的公用设施建设情况不及相邻村,28个村与到周边县市相邻中心镇的距离近于到本镇镇区的距离,9个村农民习惯到毗邻村购物、休闲、就业、就医。李堡镇陈庄村与李堡镇区距离达20公里,而与相邻的如皋雪岸镇雪岸村仅隔4公里。白甸镇4个边界村均为农业村,公用设施较为落后,商贸网点零星散落,一河之隔的东台市后港镇是个工业强镇,商贸服务业也较发达,边界村的农民习惯到后港去消费、就业,消费人群的流向进一步拉大了两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6、部分村与周边县市相邻村关系尚好,但时有矛盾冲突

总体而言,边界村与周边县市相邻村交错其间,相处融洽,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但是有些边界村与周边县市相邻村因为道路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田灌溉、勘界等问题产生矛盾纠纷,制约了两村交流合作,影响了双方经济社会发展。如老坝港镇与如东栟茶镇之间的勘界矛盾、西场镇施秦村与如皋雪岸镇两个村之间的进排水矛盾等等。

三、边界村区划规划建议方案

1、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农业、农村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从边界村发展的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开展边界村区划规划调整工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完善社会事业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扎实稳妥地推进边界村建设,进一步巩固基层政权,方便村级管理,减轻农民负担,增强综合实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2、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把满足群众需要、维护群众利益、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作为根本出发点,在政府引导下,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营造安全、方便、舒适的人居环境。村域调整必须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征得村民同意后方可实施。

积极稳妥。大稳定、小调整,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以强带弱,以大带小。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根据各村的经济实力和基础条件,稳步推进边界村区划调整。

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统筹考虑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重视并保护村庄特色;调整合并由于道路征用、兴企创业而区划切割、土地资源匮乏的边界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相互配套,完善已编制的居民集中居住点建设规划,按规划推进边界村集中居住和社会事业建设。

分类指导。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把试点、示范活动与边界村的区划规划结合起来,以点带面,逐步提高。

3、发展目标

合理调整边界村区域规模,进一步理顺行政管理体制,优化资源配置,使海安县各边界村村布局更为科学、合理、有序,公寓式和联体式住宅模式得以广泛推行,基础设施条件与农村面貌全面改善,真正形成居住集中建设、公共设施齐全、社会事业配套、环境绿化美化的新型农村社区,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使村居规模、布局适应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增强边界村的区域辐射力、建设富裕和谐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奠定基础。

4、建议方案

(1)关于区划调整

根据各镇提出的区划规划建议,总体上各边界村区划不作大调整,基本维持20__年以来的区划现状,部分边界村相应调整。①镇郊村调整。对城郊、镇郊的边界村,逐步调整到城区、镇区,融入城区、镇区的总体规划。海安镇、城东镇的部分城郊村逐步过渡到街道社区;老坝港镇的川港村向镇海村合并。老坝港镇川港村辖区面积仅0.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9.4亩,2个村民小组879人,是全县面积、人口规模最小的村,建议调整合并到镇区所在村镇海村,纳入镇区管理。②干线切割调整。对宁启铁路、新长铁路、沿海高速、江海高速等全封闭干线切割村以及新204国道等半封闭道路切割村,为便于管理,减少今后土地使用矛盾,促进均衡发展,可考虑沿干线两侧分割调整,或分别向两翼合并,或局部调整,充分发挥道口优势和高速互通的空间优势,推动整个区域加快发展。③“飞地”调整。建议由县政府出面,组织各相关镇、相关部门协商解决,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⑵关于集中居住点

集中居住点建设根据各镇总体规划,从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注意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保护,合理确定集中居住点的规划范围、建设规模、功能设置及基础设施配套程度,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原有的居民集中居住点建设规划。

⑶关于公共设施布局

树立“村庄整理”的理念,强化村庄布局规划的控制指导,促进农民集中居住和村庄布局优化,节约农村建设用地,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共享率。村级公用设施建设可以借助被撤并的乡政府驻地的原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实行“镇有村用”,增强村级公共服务功能。如老坝港镇建场村、角斜镇沿口村、大公镇北凌村、曲塘镇李庄村、雅周镇王垛村、墩头镇仇湖村等都是乡政府所在地,部分公用设施可继续利用。镇村统筹发展,多元化配置现有村庄人口。以统筹镇村、协调发展为原则,把握城乡统筹发展的时机,引导和鼓励农民向城镇转移。

⑷关于村级创业园

全面放大江海高速、沿海高速、新长铁路、宁启铁路、新老204国道、328省道以及通扬河、栟茶河等公路、铁路、河流的区位优势和辐射效应,从道路框架、产业布局等方面,对相关边界村的村级创业园进行系统规划,并充分考虑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的有效衔接,形成“规划—开发—建设”的促进机制。重点突出产业规划。东部地区边界村滨临海边靠近镇区的鼓励发展海产品养殖、蔬菜、药材种植和加工,根据镇区总体规划兴办村级创业园,发展第三产业。中部地区边界村依托东区西园和高速公路、204国道的优势,鼓励发展工业经济和专业市场,加强对周边县市辐射和影响。西南部边界村大力发展蚕桑、畜禽养殖和深加工。西北地区部边界村利用里下河独特优势发展现代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旅游业,利用“鱼米之乡”的美誉,打造农副产品的品牌,增强自身经济实力。

四、几点建议

1、注重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典型示范效应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确定各边界村区划规划实施的时间,有序推进边界村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基础好、班子强的边界村,尽量“一步到位”,如海安镇通学桥、城东镇油坊头、大公镇贲集、曲塘镇崔母等村要率先发展,在53个边界村中起到示范带头、引领发展的作用;对经济条件一般的边界村,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大拆大建,努力在改变村庄面貌上下功夫;对规模小、交通不便、经济实力差、基础设施不配套的边界村,立足于已有的条件,以低成本、不增加农民负担的方式合理规划布局,改善人居环境。

2、注重以人为本,化解农民生产生活矛盾

一是加强鼓励和支持农民集中建房政策的引导。对建设中通过对老宅基地复垦整治后,净增的土地部分给予经济奖励,并按规定纳入折抵置换指标;对宅基地采取置换政策解决的用地,免收相

关费用。对农村居民建房,可根据规划要求,经批准后先建设,后复垦老宅基地,以解决过渡房问题。二是加快对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研究。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是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建设优化边界村空间布局和实现边界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只有尽快使土地经营权得到流转才能使农业机械化、农村现代化、城市一体化稳步推进,才能实行农民集中居住,才能给边界村留下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加大对边界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边界村处于各类基础设施的未端,发展滞后主要原因在于交通闭塞,存在“出不来、进不去”的现象,要通过加大对道路、桥梁、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缩短他们与中心城镇的距离,接受中心城镇的辐射和影响,促进边界村经济的发展。3、注重交流合作,发挥边界村对外窗口的沟通协调作用

边界村作为重要的交通门户和重要的窗口,必须在服务周边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的发展。一是推进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步伐,主要是信息基础设施、交通设施的高度一体化。二是注重产业的协调与配套,积极引导边界村产业的转移和壮大,带动边界村的发展。加强边界村综合交通与毗邻村相协调,依托海安综合交通枢纽的优势,形成快速物流通道。积极与泰州、盐城两个周边市场联系,在产业和功能上主动协调配套,利用交通优势吸引两市的物流、人流与资金流转向边界村。努力使海安县成为通泰盐三大中心城市相互联系和交流的核心节点,集三市之合力,加速自身发展。三是共同建设,资源共享。与如东、东台共同开发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与生态,共同建设海上;与如皋、如东加强高速公路、铁路建设的协调,形成综合的江海陆联运体系;协调水系的环境保护,共同治理内河水体的污染;加强与邻近地区的发展协调,推动接壤地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的共建共享机制。

4、注重资源节约,保护健康生态家园

一是充分论证、研究、完善村居规划,使种、养殖区、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布局合理,避免重建、拆/:请记住我站域名/建。二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排放,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扩大沼气、太阳能等使用普及率,切实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三是发展生态农业。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工业向集中区集中,减少和避免工业污染源向农村环境的转移扩散,特别是里下河区域要根据海政发[20__]133号文件的规定,对区域内现有的化工、电镀、再生造纸、小炼铝业等企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专项整治,为新一轮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发挥无公害生产基地示范带动作用,建设生态农业开发建设基地,合理控制农药、化肥的施用,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四是开展“生态创建”工作,培育生态文化。组织创建“生态镇”、“生态村”、“生态户”等一系列生态创建工作;通过群众广泛参与,提高镇、村、户的环境质量,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逐步培育生态文化。

5、注重协调服务,优化发展环境

城镇开发边界管理篇2

关键词:新疆;小城镇;空间规划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新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和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截至2012年底,新疆城镇化水平为43.5%,高于西北五省区平均水平,但仍明显低于全国52.6%的平均水平。虽然新疆拥有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独特的文化和风景旅游资源,但是,自然环境资源制约强、结构性缺水严重等问题,都对新疆的城镇发展带来一定的阻力,尤其要发展多个中等级别以上的城镇,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在干旱区自然环境背景下,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对于新疆整体城镇化具有很强的现实可操作性。

1 综述

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衔接大城市与乡村的重要环节。随着近年来新疆小城镇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新疆小城镇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度,其研究领域也涉及多方面。李美荣等通过对有关新疆城镇化发展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统计和分析,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疆城镇化发展的特点研究、新疆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以及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对策研究等三个方面。

已有的研究基本上都是站在全疆的层面,以城镇个体为对象,从宏观的视角研究城镇与城镇、城镇与城市、城镇与地区的关系。这些研究对于把握城镇发展大局、确定城镇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对于单个城镇内部规划发展的空间结构研究却较少涉及。然而,城镇发展的实际运作,都必须以空间作为载体,合理安排发展用地、科学合理地布局各项基础设施,城镇的内部空间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对于地广人稀新疆小城镇来说,空间布局规划面临着很高的难度与很大的困境。

2 新疆小城镇空间发展特点

2.1 镇区依托绿洲沿对外连接道路分布

由于受到水源、风沙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大多数小城镇的镇区紧密依托绿洲分布,并沿对外连接道路两侧形成散点式串珠状的格局。虽然随着跨区域输水工程的实施、人工防护自然灾害能力的提升,恶劣的自然条件对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影响变小。但对于新疆约80%的农业型小城镇来讲,从城镇运营成本的角度考虑,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它们仍将以这样的空间模式发展。

2.2 镇区规模偏小,与乡村联系松散

根据新疆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对全疆建制镇抽样调查,约有49%的建制镇镇区占地规模在1平方公里以下,镇区人口在3000人以下的建制镇占总数的75.8%。直至近年,上述情况并未发生重大的变化。城镇人口规模小,决定了镇区规模小,从而导致镇区向周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非常有限,两方面的联系相当松散。

3 新疆小城镇空间规划的策略与建议

3.1 积极培育若干个增长节点

一般而言,小城镇的空间分布主要有四种类型:群带型、组团型、线型、散点型。根据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来看,这四种类型既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联系的。随着城镇化不断地向前发展,城镇的空间分布形态大体会由散点型逐渐依次向线型、组团型、群带型演变。在城镇发展条件配合的情况下,尤其是得到发展政策的支持的条件下,小城镇的空间发展形态会发生跳跃式的突变。

然而,新疆的自然环境相对比较恶劣,土地承载力及其生态容量十分有限。因此,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考虑,新疆小城镇的发展应以散点型的空间分布形态为主。在城镇内部以适当的间距为基础,积极培育若干个增长节点,以使小城镇发展建设更符合当地 “大分散,小集中”的人口聚居客观特性,更有效地体现其经济辐射作用。

3.2 形成高效合理的扁平化空间网络结构

扁平化最先是一个管理学概念,是指通过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部门和机构、裁减人员,使管理的中间环节尽可能减少,为提升企业效率而建立起来的新型管理模式。扁平化的概念引申到小城镇空间组织结构规划上来,可以理解为在精简空间层级的基础上,更合理地布局城镇增长节点,使其更直接地服务乡村。

新疆小城镇镇区人口规模过小一方面受城镇面积大,总人口数量少的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与现行乡镇行政区划设置较多、乡镇规模过小有较大关系。因此,为更好地促进镇区发展、培育增长节点,应积极探索城镇-乡村两级行政区划的改革,合理确定镇区的强化以及乡村的迁并工作,使城镇与乡村两级结构更趋扁平化,使城镇、乡村的居民能更好、更便捷地享用城镇基础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在若干增长节点的基础上,通过道路交通、绿化景观等形成城镇廊道,构建网络化的、相互联系的空间结构,以使城镇的发展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3.3 打破行政区划边界,注重区域合作

新疆很大一部分小城镇须依托绿洲进行发展,绿洲对这些小城镇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然而,这些大片的绿洲,往往为不同的城镇、团场所有,它们各自的行政边界刚好落在绿洲上。

对于这种情况,相关城镇、团场应该摒除各自行政区划边界的限制,从区域的层面出发,注重区域合作,整合整片具备发展条件的区域进行一体化的通盘规划与发展。一体化最重要的影响是促成了资源、资金、劳动力、项目建设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无障碍流动。一体化发展是城镇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而这对于适宜建设用地非常有限的新疆来说,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本文针对新疆地广人稀、资源与基础设施分布零散等特征,对新疆小城镇内部的空间发展规划思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通过积极培育若干个增长节点,形成高效合理的扁平化空间网络结构和打破行政区划边界、注重区域合作等策略与建议。

在新疆小城镇空间规划的过程中,必须十分注重从新疆的客观实际出发,全面考虑生态基底保护、交通系统、水资源供给等支撑体系的保障,以土地承载力、生态文明为依托,对小城镇的发展进行可持续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新疆统计年鉴(2012).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2] 李美荣, 郭宁, 刘文静. 新疆城镇化发展研究综述[J].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9, (3)

[3] 国家统计局新疆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 新疆农村调查[R]. 乌鲁木齐: 2002

[4] 杜宏茹. 新疆小城镇空间组团发展的战略思考[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18(5)

[5] 雷军, 鲁奇, 张敬东, 杜红茹. 新疆小城镇发展与农村城镇化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14(6)

[6] 李美荣, 郭宁, 刘文静. 基于特色产业发展的新疆城镇化研究[J]. 科技与经济, 2009, 22(4)

[7] 郭宁. 新疆城乡协调发展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285

[8] 李广舜. 对新疆城镇化发展问题的思考[J]. 新疆大学学报, 2008, (3)

城镇开发边界管理篇3

频频开动土地机器大肆生财的小城镇,正在逐步丧失着发展的竞争力,被持续拉高的地价房价,成为了小城镇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的大敌

86.3%,这个曾经让北京引以为傲的城镇化率,现在被推到了质疑的浪尖上。高企的数字背后直接尖锐地呈现着北京中心城区经济高速发展与城市低效管理两极分化的状况,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下、公众参与消极、应急管理滞后等等一系列由此产生的问题广为诟病。

 

而在另一个视角里,分布于北京周边的上百个小城镇,也与这个功能过于集聚而异化了的中心城区显现出巨大的发展落差,无论地处北京任何一个方位,出了中心城区都恍若让人进入了一个大农村,除了大量向城区看齐的各色住宅,以及先天的自然资源禀赋,北京小城镇的城镇化几乎再没什么可供炫耀的资本。

 

与此同时,频频开动土地机器大肆生财的小城镇,也正在逐步丧失着发展的竞争力,被持续拉高的地价房价,成为了小城镇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的大敌。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传统城镇化发展思维正推动小城镇陷入死胡同,新型城镇化寄望于延续原有的思路将难以为继,这或许也是北京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面临的检讨。

长期滞后的层级定位

有人说,“土地财政”快速催熟了中心城区的城镇化,也成为招致小城镇发展迷失的罪魁。

其实,土地作为小城镇发展最简捷的要素,也是政府最得心应手的要素,土地直接掌握在政府手里,只需通过简单的模式便可获得解决眼前问题的发展资金。

而脱离土地的城镇化也根本没有办法实现,因为城市或者城镇总是要建设在土地上,人口的集聚增加也须占有一定的土地指标,城市的工业、服务业等城市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土地的支撑。

 

土地决定着资源的分配与资金的流向,构建于土地开发之上的小城镇发展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伴随土地的城镇化,北京的小城镇人口、产业和空间层级定位并未适时进行转型变化。

 

诸多发展问题的集中显现不能简单地归罪于小城镇政府的急功近利,根源的产生,还在于多年来北京市对小城镇空间层级定位的战略错位。

长期以来,北京将小城镇定位于带动农村地区发展,重点任务放在了转移农业人口上,并没有真正从城镇化的背景下考虑发展小城镇的意义,更没有提高到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考虑小城镇应该担负的功能和发挥的作用,使得北京的小城镇长期处于非常低的层次上寻求发展。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指出,北京将城市发展体系划分为中心城区、新城、小城镇、农村社区,但国际上城镇化比较均衡的区域,城市发展主要强调中心城区和周边中小城市两个层级的同步发展,把小城镇置于城区周边中小城市的开放体系之中,作为建设国际大都市或者世界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去看待,以实现城市的扁平化发展,而北京则将小城镇置于了很低的位势上去考虑,在规划上限定小城镇规模是非常小的,导致很长时间之内,北京的小城镇小战略,甚至小城镇没战略。

 

如此定位带给小城镇的直接后果是,小城镇受规划的制约,根本无法形成规模集聚效应,除了被赋予的转移农村人口职能外,虽在发展初期也曾实施过短期的小城镇带户口政策,但在很大程度上是面对有着高考移民需求的外地人,始终未曾认真地考虑小城镇对北京中心城区人口的分流作用。

 

“北京没有将人口作为城镇化中重要的基础资源去考虑,在规划方面,限定的小城镇人口规模过小,2004年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到,北京市的小城镇到2020年要实现集聚100-150万人,北京事实上有108个小城镇存在,平均下来每个小城镇还不到一万人,这远远达不到小城镇本应具有的规模集聚效应,导致很多的服务业因缺乏服务对象而没办法发展,很多的工业企业在小城镇也找不到投资价值。而另一方面,城区人口集聚的过多,没有合适的区域可以疏解,又导致了中心城区的超负荷运转与管理效率的低下。”冯奎说。

 

而对于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其实北京也曾长期存在集聚人口要不要发展产业的激烈讨论,并在无休止的争论中出现了天通苑、回龙观等等,一个个仅供城区人口居住的“睡城”。

 

像近年来得到全市上下初步重视的小城镇生态、休闲旅游等价值,在早些年也不被各方所认可,即便到今天,这种重视也没有上升到战略高度,政府没有将其作为战略导向去投入更多的资源去大力支持,只是简单地给一些财政资金的引导扶持,重点以改善原有的基础设施条件为主,这尽管对改善当地农民的收入很有帮助,但却导致了资源型城镇的分布极为分散,发展层次普遍偏低,产业发展缺乏附加值,更没有将可以进行整合的资源型乡镇连成一个线路或者片区,其与中心城区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主要是利用交通线路的放射,有一些星星点点的分布和松散的连接。

 

冯奎认为,北京的小城镇之所以出现“卖地求生”的极端化发展方式,就在于缺乏站在世界城市周边中小城市群角度的战略谋划,而是按传统的城镇等级体系去思考小城镇发展,导致北京的上百个小城镇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出现了“头大脖子粗,小脚老太太”的局面。

 

“能引起资本欲望的土地也仅限于城区周边,远离城区的小城镇土地基本没有资本化的价值,这使得北京的发展缺乏一个强劲有力的腰作支撑,这个腰就包括大量的新城和小城镇组成的中小城市群,小城镇应该在其中承担起纽带作用,但现实中这个腰基本不存在,所以才会造成北京中心城区与小城镇之间大起大落的发展落差。”冯奎说。

 

难以为继的“土地财政”

政府通过卖地,获得可观的土地出让金,解决道路、水设施、公园、绿地、地铁等等城市发展的费用,以及最基本的民生改善,对于小城镇发展的启动阶段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现实中这一本应在发展初期采用的传统模式,却自2001年北京市确立重点发展39个小城镇肇始,始终贯穿着小城镇进化至今的三个发展阶段。

2003年,北京市出台政策,只须在小城镇投资购买一定额度的房产,便可实现全家落户,由此吸引了大量的“高考移民”进入,各个小城镇利用自有土地,在北京周边建设了一个个的“睡城”,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小城镇破败的城市面貌;

2005年,小城镇投资落户政策被叫停,小城镇的土地利用开始聚焦于被中心城区房价飞涨挤出的一部分房产消费,并以低廉的土地价格引入大量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包据小产权房在内的小城镇住宅市场开始步入空前繁荣时期,小城镇从物理形态上向城镇化更高水平再进一步;

 

2010年之后,国家对高歌猛进的房价频频调控,已经与城区地价差距不大的小城镇,对资本的吸引力也已大不如前,再加上国家对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的收紧等等,集中土地资源整体开发的城市运营方案开始在小城镇发端。

 

城镇开发边界管理篇4

关键词: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集约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9—0024—08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建设用地不断扩张,虽然在整个土地利用中,建设用地比重不大,并呈高度分散的点线状态,但由于其与耕地具有高度一致的区位利用条件,两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土地利用上的矛盾。表现为工业化、城镇化用地扩张与有限的耕地之间对土地资源的竞争关系,从本质上讲这是城镇中心与乡村腹地的关系在地域上的自然表现。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特别是耕地资源,不仅总量不足,人均更显稀缺,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建设用地)与耕地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实现建设用地的可持续发展,是土地利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设用地的扩张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设用地迅速扩张,从总量、人均和结构等方面看,我国建设用地变化呈现如下特点:

(一)建设用地整体上呈快速扩张态势,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1996~2008年,建设用地和居住用地面积年均增加3350平方公里和2483平方公里,总量也分别从29.05万平方公里和23.95万平方公里增加到33.07万平方公里和26.93万平方公里。与此同时,农业用地和耕地面积则均呈减少趋势,农业用地年均减少2042平方公里,13年间共减少2.45万平方公里;耕地年均净减少6933平方公里(1040万亩,多为农业内部调整减少),共净减少8.32万平方公里(1.248亿亩)。其中,2002—2008年建设用地面积占用耕地面积年均为1926平方公里,是年均新增建设用地的49.2%。

注:2003年建设用地中包含的交通用地和水利用地是按旧口径计算的。

(二)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张迅速,乡村建设用地减少缓慢

2000—2008年城镇建成区面积由5.37万平方公里增加到8.12万平方公里,年均增加3438平方公里,1996~2008年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2万平方公里增加3.63万平方公里,年均增加1342平方公里;而1996~2008年乡村建设用地面积年均减少317平方公里(其中乡建成区和村庄用地面积分别年均减少177平方公里和200平方公里),由14.31万平方公里减少到13.93万平方公里(其中,乡建成区和村庄用地面积分别由0.95万平方公里和13.36万平方公里减少到0.81万平方公里和13.12万平方公里)。从城乡建成区用地比例结构变化看,由2000年的27.1:72.9演变为2008年的36.8:63.2,说明城镇建成区比重呈现不断上升态势。

(三)人均城镇用地呈增长态势,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工业化、城镇化带来城镇用地的扩张以及城镇人口的增加。城镇用地的扩张可用每年城镇用地增长速度表示,称为土地城镇化;城镇人口增长则用每年城镇人口增长速度表示,称为人口城镇化。一般而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和居住空间以及活动范围会不断扩大,城镇人口人均用地面积也会不断提高。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人口人均用地面积呈增长态势。2000—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3.55%,同期城镇土地年均增长速度为5.30%,土地城镇化比人口城镇化快1.75个百分点;从人均城镇用地指标看,2000年我国城镇人均用地面积为117.1平方米/人,2008年增长到133.9平方米/人,年均增加2.1平方米/人。

(四)人均建设用地不多,但建设用地总量较大

2008年,我国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仅为249平方米/人(按世界银行统计口径2005年我国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为517平方米/人),远低于2005年世界人均城镇用地面积1109平方米/人和发达国家人均2075平方米/人的水平。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建设用地总量却较大,2008年达33.0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比重达3.4%,远高于2005年世界城镇用地2.7%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3.8%的平均水平接近。

(五)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村庄和城市,人均用地较高的则为建制镇和乡集镇

处于居民点规模两端的城市、县城与村庄用地总量相对较多,而人均用地量相对较少;处于居民点规模中间的建制镇和乡集镇用地总量相对较少,反而人均用地量相对较多。村庄用地总量最大,但人均用地低于建制镇和乡集镇,原因在于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相对较少。

二、我国建设用地扩张的趋势预测

未来20年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仍处于快速发展的中期阶段。根据总人口、城镇人口的预测结果及人均建设用地、人均居住用地和人均城镇建成区用地的变化趋势和规律,预测未来20年几个关键时点的建设用地、居住用地和城镇建成区用地增长趋势,以及城镇化达到拐点时相对应的建设用地、居住用地和城镇建成区用地的峰值。

(一)按历史和现状的预测

根据历史数据的计算,2000—2008年我国人均建设用地、人均居住用地和人均城镇建成区用地面积分别年均增加1.5平方米/人、1.1平方米/人和2.0平方米/人。按照历史和现状推测,则可假定到2030年人均建设用地、人均居住用地和人均城镇建成区用地面积按上述速度增长,其中可假设,2013~2020年工业化、城镇化高峰发展阶段人均建设用地、人均居住用地和人均城镇建成区用地面积年均增加分别为1.7平方米/人、1.2平方米/人和2.1平方米/人;2021~2030年工业化、城镇化接近拐点发展阶段人均建设用地、人均居住用地和人均城镇建成区用地面积年均增加分别为1.3平方米/人、1.0平方米/人和1.9平方米/人;2031—2050年按平均速度初步计算见表2。

(二)按世界银行数据的预测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2005年世界城镇用地规模达350.5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7%,世界人均城镇用地面积为1109平方米/人,其中中国城镇用地规模达2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9%,人均城镇用地面积为517平方米/人,低于欠发达国家724平方米/人的用地水平。需要指出的是,世界银行报告中有关中国的数据是按照联合国关于城镇和城镇用地的口径调整后得出的,其中城镇用地包含大量的相当于中国城镇的郊区用地,如果扣除城镇郊区用地,则世界银行关于中国城镇用地数据与中国统计的数据大体相当。就未来的趋势看,世界银行关于世界城镇用地的数据表明,世界人均城镇用地面积也是不断增加,经济越发达人均城镇用地面积越多。

根据世界城镇人口年均增长率2.1%推算,目前世界人均城镇用地面积年均增加速度约为2.0平方米/人,根据这个速度可对中国未来建设用地做如下预测:假定到2030年中国人均建设用地、人均居住用地和人均城镇建成区用地面积分别年均增加2.5平方米/人、1.5平方米/人和3.0平方米/人,其中可假设,2013—2020年工业化、城镇化高峰发展阶段人均建设用地、人均居住用地和人均城镇建成区用地面积年均增加分别为2.7平方米/人、1.7平方米/人和3.2平方米/人;2021~2030年工业化、城镇化接近拐点阶段人均建设用地、人均居住用地和人均城镇建成区用地面积年均增加分别为2.3平方米/人、1.3平方米/人和2.8平方米/人;2031—2050年按平均速度初步计算见表3。

(三)按最集约、最节约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要求进行的预测

未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按照最集约、最节约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要求,预测未来我国城镇用地的可能状态。假定到2030年人均建设用地、人均居住用地和人均城镇建成区用地面积分别按年均增加1.2平方米/人、O.8平方米/人和1.5平方米/人来进行预测,其中可假设2013~2020年工业化、城镇化高峰发展阶段人均建设用地、人均居住用地和人均城镇建成区用地面积年均增加分别为1.4平方米/人、0.9平方米/人和1.6平方米/人;2021~2030年工业化、城镇化接近拐点阶段人均建设用地、人均居住用地和人均城镇建成区用地面积年均增加分别为1.0平方米/人、0.7平方米/人和1.4平方米/人;2031—2050年按平均速度初步计算见表4。

总之,从以上三个预测结果可见,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68%时,建设用地面积将分别达到41.31万平方公里、44.53万平方公里和40.25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4.30%、4.64%和4.19%;居住用地面积将分别达到33.27万平方公里、34.57万平方公里和32.23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3.47%、3.60%和3.36%,城镇建成区面积将分别达到17.50万平方公里、19.68万平方公里和16.36万平方公里。

从国际比较看,即使到2030年,按照这三个预测计算的我国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282.5平方米/人、304.5平方米/人和275.2平方米/人,而人均城镇用地面积也分别只有175.6平方米/人、197.3平方米/人和164.2平方米/人,均远低于2005年世界人均城镇用地的平均水平以及最不发达国家人均城镇用地的平均水平,说明无论按照哪种方案预测,中国人均建设用地和人均城镇用地水平都比较集约。

按上述预测,未来20年我国建设用地、居住用地和城镇用地,不论是总量还是人均都将是不断增加的趋势,这是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用地扩张的共同规律和趋势。但在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下,未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用地扩张只能采取最严格的方案,也就是第三个方案,目标到2030年将我国建设用地总量和居住用地总量分别控制在占全国土地总量的4.5%和3.4%之内,其中居住用地不能超过2005年世界最发达国家城镇用地比重的平均水平。

三、国外城市用地扩张模式和控制经验

2008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已达50%,全球已进入城市化时代。其中,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目前,发达国家工业产值总量虽然还在增长,但比重已在逐步下降,城市化水平基本保持在70%—80%左右。发达国家城市用地扩张速度虽然有所缓和,但依然保持继续增长态势,而且由于人口城市化速度的大大下降,土地城市化速度比人口城市化的相对速度显得更快。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正处于快速发展中,工业产值比重不断提高、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速度加快,由此带来的城市用地扩张也处于快速增长之中。

(一)国外城市用地的规模与分布结构

据世界银行《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资料的分析,2005年全球城市化率为49%,全球城市用地面积为350.5万平方公里,占全球有人类活动土地的2.7%,全球人均城市用地面积为1109平方米/人。其中,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已达74%,城市用地面积为186.5万平方公里,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土地总量的3.8%,人均城市用地面积为2075平方米/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为43%,城市用地面积为161.5万平方公里,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土地总量的2.0%,人均城市用地面积为724平方米/人;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为27%,城市用地面积为8.1万平方公里,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土地总量的0.4%,人均城市用地面积为393平方米/人。

(二)国外土地利用的基本模式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用地总量和人均城市用地量也随之不断提高。由于各国人口、土地资源及发展历程不同,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的发展方式也有较大区别,就发达国家而言,基本上为集约模式、分散模式和大多数介于两者之间的模式。

1.人口和土地城市化的集约模式。以欧洲和日本为代表,由于这些国家人多地少,欧洲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历程长,而作为后起国家的日本工业化和城市化追赶速度最快,从而形成了人口和土地城市化的集约模式。2005年,欧洲和日本城市化率分别达到76%和66%,城市用地面积分别为18.1万平方公里和10.4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其土地总面积的16。6%和28.6%,人均城市用地面积分别为1269平方米/人和1235平方米/人(远低于所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2.人口和土地城市化的分散模式。以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和大洋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代表,由于这些国家人少地多,城市化起步稍晚,交通基础设施发达,从而形成人口和土地城市化的分散模式。2005年,北美和大洋洲城市化率分别达到81%和70%,城市用地面积分别为89.6万平方公里和5.1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其土地总面积的4.8%和0.6%,人均城市用地面积分别为3300平方米/人和2096平方米/人(高于所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3.介于人口和土地城市化集约和分散之间的模式。以北欧(如丹麦和芬兰等)和南欧(如意大利和西班牙)等为代表。这些国家地处发达国家的边缘地带,人口和土地面积适中,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比较协调,从而形成了这种中间模式。2005年,北欧和南欧城市化率分别达到84%和66%,城市用地面积分别为18.5万平方公里和19.6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其土地总面积的9.6%和15.1%,人均城市用地面积分别为1953平方米/人和1957平方米/人(与所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基本接近)。

(三)国外城市控制土地扩展的对策

事实上,不论何种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国家,在目前全球人口不断扩张、自然资源日益稀缺、生态环境不断变化,可持续发展面临越来越大挑战的情况下,都很重视以土地为核心的各类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集约利用,其中发达国家在加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方面已经探索出许多好的经验,值得借鉴。

1.城市范围控制。为有效控制城市用地无限向外扩张,英美两国都设定了城市发展边界(UGB)。英国在大城市都设有绿化带,该绿化带既受到法律的保护,又有公众的支持,所以它成了大城市发展的最终边界。在这种情况下,大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增加所导致的用地需求,就只能通过城市再开发和卫星城市建设来满足。美国城市的发展边界与英国城市的绿化带不同,前者是弹性的,可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向外移动,而后者是固定的,只不过美国城市发展边界的变动更具有科学性和严厉性,不是随意的。

2.规划控制(功能区划、许可证制度等)。英国1971年颁布的《城市、农村规划法》规定了土地开发许可制度。一切开发行为包括地下和地面的建筑物、构筑物的新建、扩建、改建,在动工以前必须得到地方规划治理部门的批准。规划还规定,地方计划当局在接到建筑许可申请以后,必须在8个星期内决定是无条件许可,还是有条件许可,还是不许可。假如申请者对决定不服,可以向环境大臣请求再审查。

3.基础设施控制。许多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和美国有关法律规定,城市政府只负责城市区划范围内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对超过规划区范围的任何建设,没有义务提供必须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由此起到了严格控制城市向周边地区盲目扩张的做法。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控制办法与手段,如公众监督、供地计划管理、与城市建设有关的财政税收管理等等。

四、我国建设用地可持续扩张的战略、途径与对策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未来20年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将处于快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并将经历前10年左右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高峰发展)时期和后10年左右的更加宽余社会(接近拐点)时期,最终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任务。相应地,我国建设用地也将经历上述两个阶段,年均新增建设用地将达到高峰。根据这一发展阶段和历史任务,结合资源环境状况和已经选择的建设用地扩张方案,未来我国土地利用战略的指导思想为:遵循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根据我国人多、地少、质差的国情,为确保18亿亩耕地的红线,必须实施世界上最集约、最节约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以实现我国土地资源的充分、高效、全面、合理的开发、整治和利用。

未来土地利用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原则。统筹城乡土地利用指在城乡行政分治条件下,对一定区域内所有的城乡土地实行统一规划,强化用途控制,以及建立统一的土地市场流转体制(打破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发挥土地资源的多种功能和整体效益。第二,市场竞争与政府规划结合原则。市场机制应在土地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要在城乡及各类土地利用者间形成有效市场博弈机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第三,最集约、最节约和最严格原则。由于我国面临人均土地资源少的严峻形势,要求我国土地资源利用要遵循最集约、最节约和最严格原则,才能实现“双保”(指保工业化、城镇化目标,保18亿亩耕地)要求。第四,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相结合,应优先进行旧城改造原则。居民点用地扩张有就近、旧城改造和新建等方式,优先考虑旧城改造,其次是新建和就近扩张,并严格各级城镇标准、用地范围,避免城镇无序发展。第五,因地制宜原则。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情况,制定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模式,不能一刀切。

(二)目标与步骤

1.总量目标。未来20年,应通过城乡建设用地结构调整、“三旧”改造、充分利用非耕地资源和未利用土地资源等措施,确保不突破18亿亩耕地红线。按第三种方案到2030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275平方米/人和人均居住用地面积220平方米/人的标准计算,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40万平方公里以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比重在4.0%以内;居住用地总面积控制在33万平方公里以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比重在3.4%以内,作为居住用地的峰值。为此,每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将控制在1300平方公里(200万亩)以内,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650平方公里(100万亩)以内,净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325平方公里(50万亩)以内;工业用地比重控制在15%以内,居住用地和绿化用地分别扩大到40%和20%。

2.阶段目标。在2013—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处于高峰发展阶段,每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700平方公里(250万亩)以内,净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870平方公里(130万亩)以内,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430平方公里(65万亩)以内;到2020年我国居住用地总面积控制在30.5万平方公里之内;工业用地比重控制在20%以内,居住用地和绿化用地分别扩大到34%和14%。从2021~2030年,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处于接近城镇化拐点和城乡建设用地峰值阶段,每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200平方公里(180万亩)以内,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400平方公里(60万亩)以内,净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200平方公里(30万亩)。

(三)基本途径

1.控制总量。将未来20年我国建设用地和居住用地面积分别控制在40万平方公里和33万平方公里之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比重分别控制在4.0%和3.4%以内。根据国际经验,我国城镇集约用地模式的具体内容包括:必须有一个最集约的土地利用规划,强化规划的刚性要求,强化土地的用途管制;必须实行最严格的城镇用地规模制度,做到城市范围明确化、基础设施用地节约化、工业布局园区化等;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设用地标准和行业用地标准(当然也要适当考虑企业未来扩张的需要);必须大力推行产业园区化、集约化,严格产业园区的范围和功能定位;等等。

2.调整结构。城镇建设用地扩张主要靠建设用地内部的结构调整来解决,部分靠开发未利用土地和农业用地结构调整来解决,将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由2008年的36.8:63.2调整到2030年的60:40。在建设用地中扩张最多最快的是城镇用地。按第三种方案计算,未来20年我国城镇用地还将增加近l倍,也就是到2030年我国城镇用地面积将由2008年的8.12万平方公里增加到16.36万平方公里,新增8.24万平方公里。这些新增城镇用地主要靠建设用地内部结构调整解决,也就是靠居住用地内部结构调整和大大压缩乡村建设用地来解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居住用地内部结构的调整,不仅能够提供大量的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而且还可以提供相当可观的复垦耕地,正如目前在全国(特别是成渝地区)开展的“双挂钩”试点所显示的那样,以县域为单位,将20%—30%的农村建设用地集中起来建设新农村,其余70%—80%的农村建设用地可以整合出来,一部分土地用于县域内城镇建设(以后可以逐步扩大交换范围),另一部分土地则还原成耕地,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城镇用地扩张对耕地的净占用量。

3.优化布局。按照“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则,合理调整城镇体系的内外空间用地布局,将东部、中部和西部建设用地的比重由2008年的45.2:45.3:9.5调整为2030年的40:50:10,这与人口分布更加吻合。在“大分散”上,充分发挥中西部土地资源丰富的特点,利用工业化、城镇化向中西部转移的有利时机,突出中西部地区建设用地的扩张;在“小集中”上,提高城镇的人口承载能力,不断扩大城镇有效利用规模,聚集更多的人口。随着交通运输条件大大改善和土地资源分布状况等因素不断调整,决定未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重点是在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中西部地区。中部人均居住面积比较小,扩张的空间大;西部人口稀少、土地资源丰富,尚有较大的扩张空间。在城镇内部优化布局中,充分利用建筑科技的进步,在中心城区积极发展“高层高密度”建筑群和地下立体基础设施网络;在城镇边缘地区集中建设符合国家用地标准的各类产业园区,改变产业园区过于分散的做法;在郊区严格限制“低层低密度”居住区的发展,大力促进“低层高密度”和“高层低密度”的社区形成。

(四)措施

1.强化国土资源部门对土地资源的统筹协调管理职能,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行政管理机制。我国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是国家统一管理土地资源的行政机构,建设管理部门和农业管理部门分别是城乡土地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具体执行部门,如何协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决定未来我国土地资源全面、高效和集约的开发利用。基本思路是,强化国土资源部门对全国土地资源的统筹协调管理职能,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行政管理机制。具体内容包括淡化土地所有权管理,突出土地利用权的确权、规范和管理,进一步明确国土部门对土地使用权的行政管理职能,建设部门和农业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只行使使用权;强化和改进土地用途管制,如划分土地利用功能区、明确城镇边界、划分各类农业用地(主要是耕地)基本保护范围、建立严格的土地用途变更审批制度等;建立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要求、城乡统一的土地使用权市场,增加土地资源的流动性,扩大空间配置的范围,促进土地开发利用效率的提高。

2.建立新的建设用地体制机制。在建设用地的来源上,一是严格遵循土地用途管制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的作用,使建设用地扩张有序,建设用地获取合法、合理、合价。二是建立新的土地征用制度。首先土地征用主体是国家,其次征用土地的用地是公益性目的,再次是征用价格应当略高于至少不低于市场土地价格,以防止泛征土地。三是进一步改进建设用地年度指标控制制度,按照土地用途管制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适当扩大指标在年际之间和地区之间的调配和转让(也要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在利用土地筹集城乡建设资金上,一是将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一次性收取改变为1年、2年或5年收取,以降低土地出让价格,减少土地开发成本。二是大幅度提高土地使用税。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并有利于开辟一个城乡建设资金来源的稳定渠道。三是在创造必要的资金安全和保障的条件下,扩大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量,进一步开放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投资领域,大力引进社会资金,不断扩大城乡建设资金来源的新渠道。在建设用地存量挖潜和集约利用上,一方面,建立城镇土地集约节约用地的机制,如制定旧城改造的优惠政策、鼓励中心城区的立体化开发、加大产业向各类产业园区集中的步伐等。另一方面,探索有效控制农村建设用地扩张、促进集约化的新农村建设的新机制,如进一步完善鼓励“撤乡并镇”的有关政策、大幅提高土地还耕的补偿标准、进一步提高新农村建设标准和水平等。

3.建立有利于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税收、财政和金融体系。为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与土地经营管理有关的一系列税收、财政和金融政策。在税收上,改革土地利用的直接税和间接税比例关系,提高土地保有成本,降低土地交易成本。另外,及时开征房地产税,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在财政上,建立城市财政与城镇基础设施之间的新型关系,财政资金只管基础设施的运行,而不管投资,城镇基础设施投资主要靠其他途径解决。在金融体系上,建议开办土地银行,统筹经营管理与土地出让、交换和开发有关的所有资金来源和用途。

城镇开发边界管理篇5

一、加强调研,着力思考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发挥区划管理职能作用

加强对统筹区域发展研究。以统筹余慈地区发展为目标,加强调研指导,组建了相关研究课题组,起草了调研提纲,并开展调研。加强与市余慈办的联系,分解落实余慈地区统筹发展年度目标考核任务,做好余慈地区综合交通路网与余慈两地地名规划路网名称的统一落实。

(二)开展行政区划调研。以完善行政区划设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开展有关区域行政区划的基础性调研,掌握区划调整报批工作流程和上报材料要求。根据毛光烈市长在对上海市部分区行政区划调整报道上的批示精神,赴上海市民政局作了专项调研,并完成了批示件办理。完成了市政协委员2件有关区划调整提案的答复办理。慈溪市地名办就去年部分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后异议地段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并形成调研报告。

二、攻坚克难,基本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扩大服务成效

今年是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收尾之年,我市以全面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为目标,开展攻坚克难和创新服务行动,通过采取落实绩效考核、加大专项事务督查力度和加强工作交流等措施,已基本完成了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任务。

(一)地名规范化有序推进

1、地名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各地重视地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慈溪市调整了地名委员会,明确了镇(街道)地名管理职能科室,成立了地名学会,建立健全了地名工作决策、管理和研究队伍。北仑区在镇(街道、乡)建立了地名协管员队伍,加强了基层地名管理力量。

3.开展地名规范化检查。市和有关地区地名办对城区路牌等地名标志的拼写进行了专项检查,对标志上错拼、漏拼及时作了纠正,确保地名标志文字书写规范、拼音正确。镇海区地名办抓住迎接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契机,发动社区干部对城区内路牌、门(楼)牌等地名标志进行纠错检查。

4.无居民海岛名称标准化方案完成报审。有关县(市)、区继续开展无居民海岛名称标准化管理工作,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辖区内无居民海岛甄别和名称论证的基础上,拟定了无居民海岛名称标准化、重名(同音)处理和名称注销方案,并报当地政府审议通过。市地名办积极会同海洋与渔业等部门,严格审核各地上报资料,认真进行分类汇总,并赴奉化、宁海等地,对无居民海岛作了甄别。按照省厅要求,对509个无居民海岛名称的专名、通名分别进行了规范化、标准化处理,制定了全市无居民海岛名称标准化、重名(同音)处理和名称注销方案,报经市政府审核通过。目前,有关材料已上报省政府审批。

(二)地名规划编制基本完成

1.抓好《**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的贯彻实施。为加强地名规划实施力度,落实以保障措施为重点的相关配套政策制度,市地名办分别召开部分市地名委员会成员单位和城区地名工作座谈两个会议,针对《规划》贯彻落实中出现的问题听取不同层面意见,共商对策措施。并走访市规划局、市建委等部门,加强横向联系。3月份,组织县(市、区)民政局同志赴广州、深圳等城市考察学习了地名规划工作,努力提升《规划》的执行力度。

2.全力完成县(市)地名规划编制工作。按照省厅地名公共服务工程考核标准,各县(市)地名规划的完成率必须100%。针对各县(市)地名规划编制进度不一,市局分管局长和业务处长赴象山、奉化等地进行督促指导,要求加快推进地名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规划编制的攻坚任务。目前,象山已完成规划文本的编制并报省地名学会预审,奉化地名规划根据省级预审意见又作了修改并报市级评审。余姚、宁海地名规划完成市级专家评审,已进入向当地政府报审阶段。慈溪地名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三)城乡地名标志设置巩固完善

1.健全城区地

2.农村地名标志设置不断完善。按照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我市各地积极开展农村地名标志设置“回头看”活动。余姚对全市农村门牌进行查漏补缺,宁海开展了完善农村门牌设置试点工作,奉化在2005年完成农村门牌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对辖区所有乡镇、街道的农村地名标志进行全面清理核查,有287个行政村的11万块门楼牌、70路牌、70个村牌等地名标志进行招标、制作,预计于8月份完成制作、安装。

四)数字地名取得新进展

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统一格式、整合共享”的要求,各地完善地名管理信息化系统,提高地名管理的科技化水平。稳步推进地名数字库建设,进一步落实地名数据库动态管理措施,做到新命名一批标准地名就即时录入地名数据库,不但丰富了数据库信息量,更有效地避免全市地名重名现象的产生。实现网站信息的及时更新,上半年更新录入信息500余条,确保地名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即时性。余姚市完成“城区电子门牌录入系统”1000条数据的整理更新。继**、余姚、慈溪、奉化、宁海五家地名网站开通后,象山地名网于6月开通试运行,至此,我市6家独立地名网站已全部建立,更好地发挥了地名宣传和公共服务的基础作用。

与此同时,我市不断探索地名信息化服务新载体,进一步增强和完善地名网络服务功能。江东、海曙等地积极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开展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调研,着手建立仿真三维地名信息系统触摸屏和数字地名软件。

(五)地名服务形式多样化

1.积极慎重做好提供地名证明服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工商登记、房产交易等各类经济活动较频繁,其中涉及门牌地址变更的为数众多。为方便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办事,各县(市)、区积极应对,或通过委托下放地名证明权限,或实地踏勘现场出具证明,或窗口专人负责等方法提高办事效率,解决实际困难。据统计,上半年各地共出具地名证明5000余份。

2.大力做好地名资料的开发与应用。为方便人们出行,便于社会管理,充分发挥地名公共信息基础性作用,全市积极做好地名资料开发和成果应用。《**市政区图》和《城区街巷地名图》编制已完成前期调研并进入审报招标阶段。鄞州、北仑、象山出版政区图、街巷地名图8800份,镇海启动新一轮《地名志》的编纂工作,并已完成初稿的审核。

3.借力借势,扩大地名宣传力度。镇海、慈溪、宁海纷纷抓住文明城市创建和旅游节有利契机,加大地名宣传力度,开展地名路牌专项整治,增加公益广告版面,树立地名权威性和严肃性,充分发扬地名导向和指位作用,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三、完善机制,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创优活动,确保边界地区平安和谐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厅要求,积极开展平安边界创优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平安边界建设创优工作的通知》,对创优工作任务、目标、步骤予以明确。市、县两级界线管理保障经费基本到位,界桩基座硬化及界桩警示牌设置的设计方案经层层选优已经确定,并开始实施。目前,共有10余个市、县级界线界桩落实了基座硬化和警示牌设置工作,慈溪市完成了“余慈线”界桩基座硬化和警示牌设置工作。

通过开展市、县两级界线毗邻双方的定期走访,加强有关界线跨界建设问题的协调督促,落实“四位一体”的界线管理长效机制,有力地推进了平安边界建设。一些地区注重平安边界建设的制度建设,江北区民政局协调区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管界队伍建设,海曙、江北、镇海、鄞州、慈溪、余姚等地相继召开行政区划界线工作培训会议,颁发界桩管理员聘书,明确各级职责。

第二轮界线联检工作全面推进。市级界线“宁台线”和“海鄞线”、“北慈线”等11条县级界线联检工作稳步实施,制定了联检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平安边界创优活动,搞好界线联检工作。

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和管理模式的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不够,不规范的地名时有出现,地名信息化建设进展相对缓慢,地名管理协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平安边界建设配套政策措施研究力度不够,个别县级界线不平安因素尚未消除,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重视并不断解决。

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按照2009年工作要点和省厅要求,下半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积极稳妥做好行政区划工作

1.加大行政区划调研力度。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为原则,继续注重完善行政区划设置的思考和理论研究,加强与发改委等部门的联系,掌握区划调整基础性资料和动向,熟悉相关区划调整的论证、报批等工作程序,发挥好民政部门在区划调整工作中的职能作用。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学习,探索减少层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协调发展的行政区划新格局的模式和机制。

2.加强对统筹区域发展研究。以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注重对统筹区域发展的研究,重点探索培育中心镇的发展,引导小乡镇的产业、人口资源向中心城区集聚,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完成统筹余慈地区发展相关课题的调研。

3、加强对政府驻地迁移的管理。各地要继续加强对辖区内政府驻地迁移的管理,积极做好向各级领导的宣传,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做好辖区内政府驻地建设立项审批和搬迁的报审工作。

二、全面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

2.加大规划实施力度。象山地名规划要根据省地名学会的预审意见,认真修改后争取在7月中旬报市局,由市级专家进行评审;尚未向当地政府报审地名规划的地方要抓紧修改完善工作,力争在8

月底前报当地政府审批。地名规划经批准实施后,有关地区要大力做好地名规划的宣传和组织实施工作,明确相关部门的贯彻执行职责,加强与规划相配套制度建设,建立跨部门的地名规划协同执行机制,确保地名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3.健全地名标志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开展老小区门楼牌的更新和东部新城路标调研工作,推行住宅小区住宅分布平面导向图设置,完善农村门牌设置,提升地名标志规范化、美观化功能。要加强对地名标志质量的监督和检查。

4.探索地名信息化建设新途径。整合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拓展以地名查询触摸屏等地名信息化服务新途径。以地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为原则,完善各级地名网站、电子地图等公共服务功能为重点,加强网站的日常管理和数据库的更新,着力推进地名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地名信息电子政务和公众服务的能力。

三、深入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创优活动

城镇开发边界管理篇6

一、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按照地理位置划分,中国的边境大概可以分为东北段、西北段和西南段,三者之间的内部差异比较大。从紧邻边境的城市分布看,东北边境段城市数量和城市密度都比西北边境段、西南边境段高,城市发展基础较好。从人口密度分布看,东北三省边境地区、云南和广西边境人口密度相对比较高,表明东北三省边境地区、广西和云南边境地区发展的条件比较好。从经济发展基础看,西南边境段和西北边境段的人均GDP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都不及东北边境段高。这意味着,仅从内部的情况看,东北三省边境地区在全国边境地区中发展的基础和发展的条件都是最好的。

但边境地区的发展,不仅要看内部的发展基础和条件,还要看毗邻国家的发展以及两国之间经济合作的情况。与中国陆路边境相邻的国家有15个,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的人均GDP较高外,其余12个国家基本都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边境地区两国经济联系并不紧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尽管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地广人稀,人口和经济要素集聚地也远离我国边境地区,靠近我国的市场容量非常有限,限制了我国边境地区城市规模的扩大。如中蒙边境线的总长4676.8公里,占中国陆路边境线2.2万公里的21.26%,但由于蒙古人口少、人口密度低、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乌兰巴托附近,中蒙边境上只有二连浩特一个城市,城市常住人口也只有7.5万人。相比较而言,与辽宁、云南、广西接壤的国家人口密度比较高,市场规模相对较大,边境线上城市的密集度也较高。毗邻南亚次大陆的边境地区比较有发展潜力,但由于受国际政治和地理条件的影响,优势还没有显现。

因此,从理论上而言,边境地区的发展虽然都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种市场,但东北边境地区、西北边境地区要在加强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发挥毗邻国家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强化对国外资源的利用;而西南边境地区及与南亚次大陆接壤的边境地区,要在强化区域合作中开拓国外市场,促进边境地区的发展。东北边境地区由于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发展的重点就是做大做强,而西北边境地区、西南边境地区由于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有可能培育若干个新的增长极。

二、积极培育增长极,加快边境地区城镇化发展步伐

根据世界银行2009年提出的新经济地理3D分析框架,中国边境地区基本都属于人口密度①(Density)低、距离经济(Distance)中心远、边境分割(Division)相对比较严重的地区。按照世界银行的研究,地方或地区(L)、国家(N)和国际(I)不同的空间尺度,3D的重要程度是有差异的。对跨国区域的研究,如何解决分割的问题最为重要,其次是缩小距离,最后是提高密度。对以国家为单元的研究,如何缩短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距离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提高密度,最后才是解决分割。而对于以区域为单元的研究,如何提高密度才是最重要的,其次是缩短距离,最后才是解决区域内部的分割问题。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每单位面积地区城镇经济产出或全部购买力要远远超出农村地区。因此,提高经济密度的关键就是积极推进城镇化,促进人口在城镇集聚。

2011年,中国45个边境市(盟、州、地区)的城镇化率达到45.97%,整体上已达到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但内部差异比较大,其中,内蒙古边境地区、东北三省边境地区城镇化整体水平比较高,而西南地区、新疆地区城镇化水平整体比较低。不过,除怒江、保山、山南、日喀则、阿里和林芝等地州市外,其余地州市盟的城镇化率均超过30%。在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人口、要素向少数条件较好的地区集中,积极培育增长极,带动边境地区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同时,针对边疆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的问题,也需要遵循“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思路,将经济活动尽量集中到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域。

根据边境两侧城市分布和发展情况,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潜力,除了国务院已经批准的喀什、霍尔果斯、黑瞎子岛等具备成为增长极的条件外,丹东、图们、珲春、绥芬河、黑河、满洲里、二连浩特、伊宁、塔城、日喀则、瑞丽、河口、龙州、凭祥、东兴等紧邻边境②的城市,发展基础也相对较好。建议国家在加大力度支持地州市盟政府所在地积极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同时,有重点的选择若干个紧邻边境的城市,采取共建产业飞地、深化贸工联动、放开跨境旅游、支持基础建设等方式,培育增长极。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边境地区的综合开发与保护

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往往与基础设施的落后有关。如马丁斯在研究欧盟国家内部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原因时发现,边境地区往往成为国家的基础设施网络的断裂点,基础设施(铁路、公路)的密度在边境地区明显减少。边境地区的可进入性比中心城市低30%。加快边境地区的发展需要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将其与经济中心连接起来,并且创造条件将交通基础设施延伸到国外的市场中心或资源富集地。基础设施建设将极大促进口岸城市的发展。从中国国际大通道与城镇发展的关系看,铁路由于运输成本低,腹地范围大,在边境口岸形成的城市规模往往较大;公路因为运输成本高,腹地范围相对较小,边境口岸城市的规模也相对较小;有多种运输方式组合的边境城市,规模通常也较大。

从中国目前大通道建设看,对铁路、公路等陆上交通运输比较重视,对国际河流的开发还相对滞后。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主要的国际河流和湖泊有42条(个),主要分布在西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的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西南的云南省、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在东北地区的主要是边界河流,西南和西北地区主要是上下游的跨国河流。中国国际河流的特点是出境河流多,入境河流少。考虑多种因素,初步认为比较重要的河流和湖泊有15条(个),即额尔古纳河—黑龙江、图们江、鸭绿江、额尔齐斯河、伊犁河、阿克苏河、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元江—红河、乌苏里江、特克斯河、喀什噶尔河、托什干河、兴凯湖。界河的开发利用程度非常低,界河有少量开发,入境河流有部分开发;出境河流基本处于天然状态。同一河流上,中国开发利用程度均远低于境外。加强界河的开发不仅仅是优化多式联运体系,更重要的是通过流域开发促进区域发展。

当然,基础设施建设、流域的开发、经济的发展都需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一方面,中国边境地区基本都是生态脆弱地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和发展的矛盾非常突出;另一方面,边境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往往要承受很大的国际压力,甚至引发国际问题。

四、深化国际次区域合作,鼓励与周边国家融合发展

在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中,边境都被当作经济发展的屏障或壁垒。如廖什从区位结构理论出发,认为边境的存在阻碍了贸易的发展,分割了完整的市场结构,减少了边境地区企业的赢利,限制了企业在边境地区生产的积极性,导致边境地区成为经济活动的荒漠地带。中心地理论的创始人克里斯塔勒也认为,政治边境,特别是周边局势不稳定的地区,实际上是一个人工屏障,它阻碍了合理的经济组织结构,不利于潜在合作区的形成。增长极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也将边境地区看作是人为设置的经济边缘地区。这些理论对相对封闭国家的边境地区而言有指导的意义,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加快发展,部分地区边境的屏蔽效应也开始弱化。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表明,边境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改变了市场结构,降低了面向两个市场的运输距离和运输成本,有利于生产在边境地区的集聚和集中,并且人口和企业自由流动性越强,就越容易形成集聚效应。以美国—墨西哥边境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为例,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边境城市多数产业就业迅速增长,圣地亚哥等四个边境城市的制造业平均就业增长率超过2.25%,而全美国平均为-0.20%,加州为0.62%,德克萨斯州1.38%。墨西哥的工业布局也从墨西哥城向美—墨边境地区转移。到1990年,墨西哥85.6%的出口装配企业位于和美国交界的墨西哥州,墨西哥新的产业中心转移到与美国接壤的北部城市。

因此,不论从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看,还是从美墨边境的实践看,加快边境地区与邻国的一体化发展对促进边境地区的开发开放都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与周边国家,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启动外,西北边境地区、内蒙古边境地区、东北边境地区要在短期内与邻国达成类似于自由贸易的协定,条件并不具备,但可从国际次区域合作开始向纵深推进。一方面,次区域合作以地方政府为主体,政策协调成本比较低,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比较小,另一方面,次区域合作的领域比较广,能够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实际上,自1991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即UNDP)提出筹资300亿美元开发中朝俄三国交界的图们江三角洲以来,中国已重点参与了图们江、澜沧江—湄公河、中国—中亚等国际次区域合作,这对深化次区域内投资、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三个国际次区域也基本涵盖了西北边境部分地区、西南边境部分地区和东北边境部分地区。下一阶段,关键是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然后在条件成熟时,逐步向区域经济一体化方向迈进。此外,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参与南亚国际次区域合作。

注:

①2009年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中提出的密度,其内涵应既包括人口密度,也包括经济密度。

②尽管有的边境城市与毗邻国家有相对应的城市,但考虑国内同类城市之间的竞争性,以及相对应的城市中有一方的规模较小,发展会有很多困难,因此,文中并没有列出这些城市的名称。

城镇开发边界管理篇7

摘要:通过对边城茶洞旅游资源开发的调查发现,目前茶洞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开发中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保护与发展相结合,提升知名度,构建完善的旅游体系等措施,最终实现边城茶洞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边城茶洞 保护 旅游开发

一、边城茶洞古镇的地理位置及旅游资源特征

1、边城茶洞的地理优势

边城茶洞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县的西北部,地处湘、黔、渝三省市的交界地带,西北部以湘西酉水与重庆市的秀山县为界,西南部以湘西酉水与贵州省的松桃县相隔,又因为迈一脚就可能去了贵州,也可能去了重庆,收回脚,又回到了湖南,所以有一脚踏三省之称,茶洞又属湘西四大古镇之一。全镇总面积7965平方千米,地貌以山地为主。这里雨水充沛、阳光充足、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非常丰富。

2、边城茶洞的资源优势

自古以来,边城茶洞有八景:首先是气势磅礴的“酉水回澜”、其次有典雅质朴的“龙凤呈祥”、神秘变化的“虹桥月影”、出神入化的“龟蛇献岁”、清晰优美的“灵泉滴翠”、神秘莫测的“石炉晚烟”、栩栩如生的“仙人石空”以及八排沟里的“水帘百天”;这些景点都值得一游。20世纪30年代,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的问世,让全世界都知道了这个地方—湘西边城茶洞。

二、茶洞旅游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开发现状

近年来,湘西花垣县十分重视发展旅游事业的开发,并提出了三年到五年时间恢复编成原始风貌的规划,政府也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因为,旅游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茶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有山有水,自然资源丰富;茶洞古镇的吊脚楼木屋等历史文化古迹多种多样,民风民俗丰富多彩,但尚未得到外力开发。

2、存在问题

湘西边城茶峒的旅游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开发和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湘西古城镇在迅速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曾经辉煌的传统文化,正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而逐渐消亡。而少量位置偏远,交通不发达的古老城镇,由于经济相对而言比较落后而得以留存下来,但生活质量却与现代化生活严重脱轨,如何解决城镇化过程中,传统文化的继承与现代化生活对立的矛盾,是我们当代建筑规划人员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首先,古镇面临着植被稀落,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边城茶洞森林资源在过去曾遭受过两次较为严重的破坏。当地的石灰岩岩溶山地植被一旦被毁坏,就很难恢复。这一问题会严重影响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其二,现代民居、园林与资源风格不协调,会导致整个古镇的可供观赏范围大大缩小,价值降低。一些新注入的景观,有过多募仿城市园林,脱掉了当地原始古朴的建筑风格。其三,旅游服务体系不完善,处于初级旅游开发阶段,表现在吃、住、行、游、购、娱方面,主要表现在:档次低,住宿条件差,菜肴少,通往景区的交通不便,旅游线路规划不够清晰组合。特色旅游产品开发量少,旅游设施建设少等问题,都忽视了参与性、休闲性、趣味性。当地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也尚未开发。其次,当地景区开发不合理,没有形成统一的整体,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带来的利益意识浅薄,同时也对当地旅游事业的关心与发展给予的支持不够,缺乏维护“大边城”整体利益的形象和观念。

三、边城茶峒古城旅游资源合理开发的建议

1、加强旧城改造,合理治理环境

因湘西茶洞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其牵涉面广,同时也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较为缓慢的过程,所以湘西茶洞古镇改造的慢与快,将直接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停滞与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对茶洞古镇民居改造速度和提高景区 当地居民的综合素质与品德修养。通过运用宣传媒介,强调改造问题与环境问题;保护的重要性,主要解决城中倒垃圾及与排污现象,杜绝在街道上乱丢垃圾乱排污水的现象发生。使茶洞古镇街面环境清爽干净,当地百姓的精神面貌焕发,为边城茶洞古镇今后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加强建设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

2、挖掘优势开发水域资源

水是生命的源泉,说明了喜欢与水清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也说明了人与水的关系无疑就是人与其他自然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有水则兴,无水则衰,而茶洞城就拥有这一天然优势,在边城茶洞古镇的上游,以红卫水库到边城北门有拥有长三千米,宽达120米的平静河面,河的两岸层林叠嶂、风景怡人,而且尚未开发,此区域是挖掘与拓宽景区资源的优势区域。

3、加强媒体宣传力度

古镇首先要加强对外宣传力度,以及区内其他景区与旅游企业的联系,完善景区的宣传渠道与媒体载体。建设自己的网站、网页,突出自身的资源特色,做到宣传有目、多载体、有效果的作用,从而提高当地景区的知名度与吸引力,使边城茶洞古镇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景点,同时也要加强黔、渝周边的共同的旅游合作,通过采用市场运作联合促销法,全力推荐大边城品牌。

4、加大景区投入,引进专业人才

首先,当地政府要在景区的开发上做好引导工作,摆脱当前旅游投资主体单一的局面,积极的引入外资,通过交流会、展览会等大型会议的开展,形成广泛的招商引资战略,及时解决当地景区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其次,边城茶洞要大量的培养与引进有创新能力的旅游专业人才。对现有当地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强化培训,同时制定定期考核,来加强当地的服务设施。在我国,现有的古镇正在迅速的消失,我们应该及时去研究与探寻那些还尚存的古老城镇,规划其恰当的发展定位,为古城镇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尽可能的记录下古城镇的现存状况,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研究资料。茶洞古镇的发展可以从中汲取古人在建设优秀古镇的理念与手法,这也是创造具有湘西地域特色的古城镇发展的必经之路,所以我们应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概括起来,旅游为茶洞古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旅游开发并未使得古镇的到有效保护,也并未使得原著居民的生活质量的到积极改善。今后,边城茶洞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应该是动态的整体保护,边城茶洞古镇自身就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沉淀与积累。所以,我们对边城茶洞的保护也应该是动态的、整体的。所谓动态的我们,不能只是片面地追求眼前的或某一时间的效果,从而过分破坏其内在的连续。而整体性的保护,是指我们保护的范围不应该只限于单体的建筑,而应该是完整的、历史生活的城镇,与其周围环境关系与整体的古镇格局,从文化角度来说,还是要保存其古镇生产的文化土壤与环境氛围,从真正的意义上,做到保护古镇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1]姚顺.湖南花垣茶洞古镇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4):1—97.

[2]张晓珊,向魁文.浅议湖南省花垣县边城茶洞旅游资源开发[J].湖南林业科技.2008(8):78—80.

城镇开发边界管理篇8

【关键词】 重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

一、重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内容

重庆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文化最真实的载体就是历史文化街区,也是先辈留给重庆的宝贵城市遗产。由于人们保护意识的滞后和保护管理的不到位,使得许多历史街区在风雨侵蚀和大规模城市开发建设中加速损毁和消失。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首要问题就是保护范围的划定。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1]中定义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界线的划定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定位:1、文物古迹或历史建筑的现状用地边界;2、在街道、广场、河流等处视线所及范围内的建筑物用地边界或外观界面;3、构成历史风貌的自然景观边界。

重庆历史文化街区(见表1)中的历史建筑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建筑构成:明清合院居住建筑和近代历史建筑,重庆历史街区中的传统民居建筑多为晚清、民国初期的建筑。明清合院居住建筑多数采用穿斗木构架体系,表现出轻盈灵巧素雅的风格。重庆近代历史建筑为开埠至抗战时期建筑,开埠早期建筑多为洋行建筑、领事馆,现用于居住。

而在重庆这个特殊的山地城市,保护边界比较模糊。由于地形高差的变化,使保护的范围层次很丰富,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距离来划分边界。在南岸慈云寺老街这个用地中,规划所划定的保护范围的进深只有160米 ,如果在平原城市这个距离是远远低于我们应该划定的保护范围的标准,但是在这个高差有50米的场地中,所划定的保护范围就恰到好处了。在重庆山地城市中,在划定保护范围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场地中的进深距离和场地地形高差变化情况,认真分析场地中的视线关系与怎样才能把真正值得保护的历史遗存保护好,不致因疏忽遗漏、处理不当而使有价值的历史遗存湮没丧失。

表1 重庆市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库区保护的传统风貌镇、亟待抢救的传统风貌镇(街区)名单表

类型内容

历史文化传统街区湖广会馆及东水门街区(渝中区)、磁器171街区(沙坪坝区)。

历史文化名镇龚潍镇(酉阳县)、龙潭镇(酉阳县)、涞滩镇(呤圳市)、双江镇(潼南县)、松既镇(永川市)、中山镇(江津市)、宁厂镇(巫溪县)、塘河镇(江津市)、偏岩镇(北碚区)、路孔镇(荣昌县)、安居镇(铜梁县)、石蟆镇(江津市)、丰盛镇(巴南区)、白沙镇(江津市)、后溪镇(酉阳县)、洪安镇(秀山县)、竹园镇(奉节县)、铁山镇(大足县)、走马镇(九龙坡区)、庙宇镇(巫山县)。

三峡库区迁建保护的传统风貌镇大昌镇(巫山县)、西沱镇(石柱县)、洋渡镇(忠县)、云安镇(云阳县)、高家镇(丰都县)、蔺市镇(涪陵区)。

亟待抢救的传统风貌镇(街区)东溪镇(綦江县)、金刚碑老街(北碚区)、安富镇(荣昌县)、郁山镇(彭水县)、兴隆镇(奉节县)、石堤镇(秀山县)、清泉乡(酉阳县)、板桥镇(永川市)、凤场乡(江津市)、雍溪镇(大足县)。

(资料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文件渝府发[2002126号]

二、重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目标和原则

重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有两个目标,一是传承历史文脉确立文化身份及自豪感。历史文化街区不但包括物质性的有机载体,比如旧城形态街区空间;也包括非物质的文化形态,诸如城市中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社会群体组织以及传统艺术民间工艺,民俗精华传统产业等。它们和有形文化相互依存相互烘托,共同反映着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共同构成城市珍贵的历史文脉。保护历史街区,避免千城一面的无个性城市空间,较好展现和延续地域文化和特色,维护城市景观多彩多姿,增加市民和游客对城市文化遗产的认知并促进自豪感。二是因时制宜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历史街区保护在于因时制宜,不应是凝固静止的保护,而是将其融于整个城市的发展与现代化的进程与轨道之中,与城市社会文化经济生态相协调。使历史文化街区以其独特的方式以及自身的历史文化优势在城市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重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原则主要有:原真性原则、平衡性原则、整体协调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公众参与性原则、人性化原则、生态性原则等。重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保护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了自然、社会、历史、人文等多方面内容。在确立上述保护原则的基础上,力求使重庆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风貌与蕴涵的人文精神得以传承与发扬。

三、重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政策建议

1、保护和利用相结合,掌握好开发的“度”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对其进行保护的同时使它们的价值得到更大程度的实现,对其进行适当的开发和利用是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历史文化街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如何把握好度的问题是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关键。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是加强立法;第二是加强政府功能;第三是明确保护和开发的范围和边界;第四是控制开发规模和类型;第五是加强全民保护意识。

2、城市功能复兴与积极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个大的系统,既表现为内部系统结构之间的协调合作,又要求与社会系统(更大的系统)的相互衔接。这使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呈现出复杂的现状特征。因此,在进行积极保护就意味着对历史文化街区开发价值的挖掘。同时应考虑到对历史文化街区城市功能复兴的问题。实践看来重庆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走旅游与特色商业开发的路子是比较正确的选择。

(1)旅游开发(历史名城、山地城市、著名景点)。旅游的浪潮是我国另一个不可扼制的大趋势,如现在的磁器口街区、黄山陪都遗址、弹子石老街等现已是重庆重要的旅游景点。但首先我们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必须要有全面的认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不同于对风景区的开发,它必须是在保护的前提下的开发。一方面,通过旅游使国内外的游客认识重庆独特的风貌和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使这批民族的瑰宝体现出其自身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提供大批劳动就业机会。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反过来为促进重庆历史地段的保护提供更为充足的物质基础。

(2)商业开发(特色商业开发、住区开发)。重庆近代历史地段同样具有房地产开发的价值。由于历史地段在形成时期往往是为了寻求和便利地获得良好的自然资源(水源、土壤等),良好的商业环境以及便利的交通也是地段形成的重要环境要素,因此,历史地段除其历史价值外还具有地理上的优越性,在商业开发方面也具有很大的潜力。如地方特色商业开发、山地传统特色民居开发等,而且这些都有了成功的案例。比如磁器口街区的特色商业开发,现已取得良好的效益。

3、积极发挥政府作为城市发展的领航者作用

政府作为城市发展的领航者,其行为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面对城市中这部分拥有巨大价值的不可再生资源,政府应做出如何的应对措施呢?重庆政府应该争取一些优惠政策来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

(1)金融政策。如何积累资金,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自我增值,是对其进行保护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用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银行贷款建议实行利息优惠政策(如政府贴息、政策性银行贷款);争取专项资金(如旅游基金、文管基金、旧城改造基金、危旧房基金),用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兴。

(2)土地部分。历史文化街区直接关系的就是土地问题,对待土地问题时可以建议减免国有土地出让金。由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工程复杂,并受到多种条件限制,建议政府以适当面积土地(异地)给予保护与更新工程实施单位补偿。

(3)拆迁及基础设施部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问题牵涉到街区内人口的疏散问题,往往实施拆迁工作时会对工程的进度造成很大影响。建议拆迁人口尽量异地安置,鼓励增加异地还房面积,并争取到廉租房政策。历史文化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分陈旧,基础设施如电力(杆)线、广播电视杆线、自来水、电信、天然气等基础设施新增、移位安装等建议分别由相关单位如供电局、广播电视局、自来水公司等按规划负责拆除并新建或恢复使用功能,所需费用由相关单位自行负责。

重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均很强的工作。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运用系统的方法进行研究,才能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规划。再加上正确的政策引导、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获得居民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实现重庆城市空间与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

[2] 李光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相关概念解析[J].山西建筑,2009(19).

[3] 唐黎洲,高蕾,金浩萍.昆明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实践[J].有色金属设计,2010(01).

[4] 李鸿飞,吴永诚.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探索――以武威钟楼巷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J].华中建筑,2010(06).

[5] 王景慧.历史文化街区要活态保护[J].中华民居,2010(08).

[6] 夏健,王勇.从重置到重生: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生活真实性的保护[J].城市发展研究,2010(02).

【作者简介】

罗 观,女,历史专业讲师,重庆三峡师范学校专职教师,西南大学历史专业本科毕业.

(上接第31页)

考核单位负责人也应对本机构人员进行分工协助,如此方可保证认证认可工作有序、规范的开展,考核组按期顺利完成考核评审工作,同时也促进质量检验机构向更高水平发展。

三、规范计量认证管理,提高检验管理水平

1、加强规范计量管理促进各项工作有效运行

《质量手册》是计量认证实施管理体系的灵魂,质量体系的运行就是执行质量手册文件、贯彻质量方针、实现质量目标、保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手册规定了承担质量管理工作的各个检验室职能、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形成了互相配合、协调的局面,为运行过程受控奠定了基础;手册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做出了规定,为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手册对于协调各个部门之间关系起到了相互制约,杜绝相互推诿扯皮的功效,对质量活动的顺利运行起着积极的作用;手册通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现行质量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进行评价,从而形成不断实施监测质量体系改进的自我完善机制。

2、加强规范管理,促进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是以目前国际通行做法为基础的,使实验室管理逐步与国际接轨。在计量认证规范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树立为人民健康负责精神,始终把维护群众健康放在首位:进一步树立科学检验的技术模式,把科学证据作为监管决策的基础;进一步树立促进提高目的意识,克服“就检验而检验”的传统观念: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思想贯彻始终,以公正、公平、真实、可靠的信誉对待每一位客户,以优质服务取得客户信赖,真正建成具有公信力的技术监督检验机构。通过实验室规范化管理,促进质检工作检验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实践证明,通过计量认证规范化的管理,不断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了质检工作水平,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实现管理和技术上的统一,使质量管理活动进入良性循环有效地规范管理。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颁布1986年7月1日实施.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1987年2月1日由国家计量局.

[3]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认实函〔2006〕141号2006.7.27.

(上接第27页)

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心理控制能力,使其在赛前达到较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比赛的发挥;进一步证实了全面提高职工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技战术才会产生良性效应;在训练中提高职工运动员心理稳定性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才能提高职工篮球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何少钧.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技术效果心理因素的实验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

[2] 周明金.心理训练与青少年篮球运动技术战术发挥的相关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

[3] 刘成华、刘占波.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远投心理训练的探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3.

[4] 何运健.浅谈篮球运动员的专项心理素质及其训练,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4.

【作者简介】

马文华(1964-)男,任职于蒙自市总工会,研究方向:职工文化体育.

(上接第72页)

[2] 陈庄等.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J].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

[3] 陈启申.ERP从内部集成起步(第2版)[J].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6.

[4] 刁柏青.ERP项目实施中的管理问题研究[J].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8.

【作者简介】

上一篇:广义的信息资源范文 下一篇:城镇建设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