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发展范文

时间:2023-03-17 18:20:48

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发展范文第1篇

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新技术革命被视作21世纪影响人类社会进程的最主要的两件大事。城镇化一般译为“城市化”,但中国学者在考虑到中国实际问题时候,多译为“城镇化”。城市化或城镇化是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随着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从而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增加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产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考虑到本文主要讨论对象是新疆地区,而新疆又是中国相对落后地区,因此本文采用“城镇化”这一概念进行说明。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1/6,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截至2012年末,新疆总人口为2,232.7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0%。因此,新疆加快实施城镇化,不仅仅能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质量,同时对于提升国家安全更是具有战略意义。新疆按城镇人口计算的城镇化水平1978年为26.07%,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为33.82%。同期,全国城镇化水平提高了18.17个百分点。如果扣除城镇中的农业人口,新疆2005年的城镇化率仅为30%左右。经过近十年发展,新疆城镇化率2014年约为45%,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新疆的城镇化率相对较低。

二、新疆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

(一)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新疆发展起步较晚,加上地理因素,新疆城镇分布呈现出“北多南少”的格局。在新疆所有城市中,有16个分布在自然条件和交通便利的北疆和东疆,而仅有6个分布在贫困落后且交通不便的南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促进了北疆的发展,南疆地区依然大幅度落后,呈现北重南轻,地区结构不平衡。长期以来新疆地广人稀,受外来影响较少,与外界沟通比较困难,是受传统影响较深的地区。

(二)市场规模较小。新疆本地的商业多以小商小贩为主,没能形成规模效应。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市场需求不大;二是人们的观念较为落后,不能赶上市场经济大潮。

(三)教育比较落后。教育所带来的成果不是短期所能表现出来的。世界上发达国家和中国的发展,都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的正确。我们应该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教育。虽然新疆财政教育支出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是投入总量远远没有达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4%”的国家规定。同时,新疆对于教育投入的比例不合理,尤其是对中等教育投入占比不合理。

三、对加快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政府主导。以政府为主导,中国现在所进行的城镇化大多数部分表现为政府主导,李强等在《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中指出中国城镇化的七种模式。这七种模式是建立开发区、建设新区和新城、城市扩展、旧城改造、建设中央商务区、乡镇产业化和村庄产业化。结合新疆实际情况,建议新疆采用乡镇产业化和村庄产业化这两种发展推进城镇化。村庄产业化的发展,虽然不一定带来空间上的城市形态特征,但却体现了城镇化的内涵。也就是说,通过非农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生活实质的城镇化。村庄和乡镇相比,更缺少集约化要素,可以说是城乡范围内最缺少发展资源和发展机会的地区。因此,村庄产业化的发展往往需要一定的带动。内生的村庄精英带动型,要求鼓励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基层生产建设去。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家乡比较了解;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受过高等教育,有更多的基础知识和更高的素质。

(二)发展特色旅游业。新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应大力发挥自身优势。第一,新疆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具有突出的奇异性;第二,新疆还有丰富的瓜果,由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新疆的水果在全国首屈一指;第三,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其饮食文化,也是吸引游客的发力点。新疆应该发挥自身优势,突出民族特色,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

(三)加快基础交通建设。加快基础交通建设,一方面可以带动当地的人口走出去,充分利用新疆的人力资源。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所提的“五通”,加强道路联通。可以为新疆带来新的生机和希望。道路交通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搞活本地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加快基础交通建设,可以方便更多的内地游客来新疆,欣赏新疆丰富的旅游资源,加深对新疆的了解,吸引投资。

(四)重视教育。教育问题的解决,即对观念的解决。在落后地区陷入一种怪圈:穷不想受教育,不想受教育更穷,恶性循环。因此,在新疆落后地区加强基础教育建设力度,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另外,可根据本地实际发展情况,建立科学学习类的组织,鼓励农牧民在农闲时节积极学习专业的知识,由政府调拨专门师资力量,传授农牧民切实需要的知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积极生产。

(五)实现从“点”到“面”的发展。由于地理的因素,新疆地广人稀,想在一个区域内短期建设大城市的可行性几乎是没有的。因此,建议是先采取城镇点的建设,在一定区域内的人口集中,建立人口适宜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小城镇,加强政府之间的沟通,上一级政府在规划中做好提前部署,避免重复性建设。在乌昌地区,天山北坡建设城市带,这样采用一种“以点带面”的模式,因地制宜。这样在“点”发展起来完成到“线”到“面”的发展。地理因素过去是硬约束,但现在通过高速铁路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地理因素的障碍正在减少。综上所述,新疆城镇化推进,要发挥以政府为主导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模式,发展、改变自身观念,大力发展旅游业,兴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便疆内外的交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自己桥头堡的作用。

城镇化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趋势;集约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150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2

城镇化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党的十指出,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当务之急,城镇化作为小康社会建设和现代化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需要重点推进和实施。现今,我国城镇化化率已经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5年的58.6%。但城镇化在取得成绩时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二元结构对立、城乡差距大、环境恶化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较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传统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试想如果继续按照传统方式进行,城镇化的发展将难以为继。鉴于此,新时代下,城镇化发展道路需要制定科学化的发展战略和合理化的政策措施。

1 城镇化发展趋势

1.1 集约化发展

发展方式作为生产要素分配、投入、组合及使用方式,决定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城镇化发展方式是“粗放型”,这一方式在过去取得过较为明显的成就,但按照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继续发展会加大资源环境问题,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渐突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将不能继续进行。城镇化“粗放型”的发展是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低收益,主要的内容是数量扩张、外延扩张。这一“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过分重视规模与速度,忽视城镇化的质量及收益,导致利用效率低,造成资源浪费,加剧了我国资源消耗,对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及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鉴于此,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已成为我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型城镇化的深入发展,需要在资源节约上下功夫,积极探索资源节约的利用制度,形成资源节约,切实做好城镇总体规划、能源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范等相关规划。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打造一批低碳城镇。

1.2 城市群和都市圈推进城镇化发展

就国内而言,我国大城市大部分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不仅产业密集且人口密集,超级城市核心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它们对周边的小城市、小城镇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城市群、都市圈内将成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大中城市构成经济活动的重心,县级以上城市GDP在全国城市中所占比重提升,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受到合理疏导,中小城市随着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将会吸纳更多城镇化新增人口。

1.3 多元化发展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发展水平、产业机构及区域发展战略不同,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发展阶段不同。现今,我国东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发展较为成熟,大城市多,城镇化体系较为完善,呈现网络化发展的区域性特征。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与东部相比较为落后,多以重工业为主,城镇化及服务体系不太完善,农村人口的转移压力较大,特大城市少,中等城市的规模小,小城镇发展不足。现今,东部地区呈现出“点轴”发展模式,城镇化处于发展上升阶段。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生态环境脆弱,城镇化化发展受区域环境、地形地貌等条件影响,城镇化发展较为滞后。

面对我国当前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我国要结合实际的现状制定出符合各地实际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因此,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具体而言,东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其发展目标以完善城镇化功能,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发展城市群和城市带为中心,力求形成网络型的现代化城镇体系;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但是中部地区不同城市的发展水平仍旧有较大差距,因此,也需采用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具体来讲,中部地区可依托中部城市的“点轴”作用,积极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此外,中部地区农村人口占多数,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二元结构”的城乡问题和“三农问题”,新型城镇化战略发展重点,应促进大中城市、小城市、新型农村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工程中,借助城市功能提高完善新农村的承载能力,积极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西部地区因受自然条件制约,城镇化发展较为落后,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当采取大城市和小城镇结合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采用“据点式”的发展模式,培育潜力较大城市的大城市群,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在据点式发展到一定规模时积极转变为“点轴”式的发展模式。

2 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2.1 城镇化建设融资方式加大财政金融风险

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而且城镇化建设耗资巨大,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所需资金以政府财政为主,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并没有形成。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解决资金缺口的办法是外部融资,主要是银行借贷、发行债券,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会形成相应的地方债务。此融资方式主要依靠土地租用买卖和财政补贴来还本付息。可以说,该方式的偿还资金本就不具备相应的稳定性,并且,短期内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会给地方政府带来金融和财政风险。

2.2 城乡二元制度不利于城镇化建设

土地是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本,决定了城市的发展空间及成本。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对城乡土地实行的是不同的政策。而且,城市和农村所享有的市场条件及补偿政策不同,因此,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的无序扩张造成一定的影响。城乡结合部出现了泛滥的“小产权房”,农村土地在征用过程中,成本的征地不仅不能使农民享受到城市化成果,也不能够获得土地利益,最终造成农民利益受损。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工进入城市后开始游离于城市体制之外,他们享受不了城镇人口的待遇,看病难、买房难、上学难等问题阻碍农民成为新市民。

2.3 城镇化缺乏协调发展的政策

我们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政策调控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地方分割化及行政化。城镇化建设行为主体结构的推进中,政府起主导作用,代替了市场机制,这一过程中,城市居民和企业参与度不足,而且,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各个地区缺乏有效地协调机制,不少地区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实际上是不同层次、不同规模间以政府为主体分散进行的,而行政体制和财政体制并没有发挥用处。针对大区域范围内,各个区域城镇化政策的制定的出发点都是基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区域间城镇化政策缺乏协调性,导致城镇化体系建设过程中,城镇定位模糊、功能大同小异,很难形成分工协作的关系,难以提高城镇体系的综合收益,最终阻碍城市大都市的形成。

2.4 城镇建设规划设计滞后

我国各个乡镇的总体规划基本于21世纪初编制完成,但与现如今相比,形势和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有的规划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规划滞后和质量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普遍缺乏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城镇建设散乱现象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3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建议

3.1 建立和完善城镇建设投资和融资体系

建立由政府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多元化筹资的小城镇建设投资和融资体系,突破城镇化资金匮乏的瓶颈。一是完善国土资源局的各项职能,发挥政府对土地资源的配置和管理职能,搭建平台,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招商引资,扩大开放,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城镇建设中。二是集中财政资金投入小城镇建设,发挥财政资金在城镇化建设中的撬动作用。每年集中财政资金加强和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其取得明显成效,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三是继续加大涉农扶持项目资金整合捆绑使用,提高资金综合使用效率。四是认真研究中央、地方相关政策及发展规划文件,加强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积极争取中央、地方项目资金支持,缓解当地财政投入的压力。

3.2 完善城镇化建设规划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围绕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任务,着力解决标准和规范建设滞后于现实需要等问题,不断完善标准体系,支撑保障有关战略规划落实,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是城镇化建设的龙头,现今,我国不少地区城镇化建设总体规划跟不上时展需要,缺乏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导致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因此,要加大规划的修编力度,优化新型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条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化城乡规划相关控制指标,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城乡居民点布局。积极探索推进“多规合一”,认真做好各专业各层级规划标准的衔接与协调,研究编制相关综合性规划标准。统筹地上地下空间规划,抓紧编制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竖向规划等标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切实解决重地上、轻地下的问题。此外,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开发区、工业园区及各类基层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标准。

3.3 积极完善土地流转政策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民更多地分享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过程中形成的土地增值收益,需要改革和完善土地制度。首先,应当创立新的土地供给方式,缩小土地征地范围。其次,积极稳妥开展土地流转试点,在土地规划范围内,允许农村经济组织直接转让,出让土地的使用权。最后,城镇化过程中兴办企业,允许土地使用合作方式进行项目开发,各个地区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进行土地流转,使土地能发挥最大效益。

3.4 多元化协调发展大中小城镇

纵观发达国家城市化建设经验得出,城镇化建设在各个方面都占有优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城市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鉴于此,我国城镇化发展重点用大城市带动周边小城市的发展,发挥辐射作用。我们国土面积辽阔,地域宽广,但南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单一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在我国是行不通的。因此,今后我国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过程中需要走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道路,各个地区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立足于本地实际,做好合理分工,使得各个地区能够相互配合,最终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多元化的城镇化进程道路。

4 结 语

十报告中提出:“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当务之急”。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还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些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城镇化发展应当立足当下的社会背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建设,最终才能够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安树伟.近年来我国城镇体系的演变特点与结构优化[J].广东社会科学,2010(6).

[2]孙久文,李华香.中国区域城市化模式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2(1).

[3]张丽华.转型时期加快兵团城镇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新疆农垦经济,2011(7).

[4]王卓敏.我国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特区经济,2010(7)

城镇化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R127文献标识码: 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城镇化率从由17.9%上升到51.3%仅用了30年的时间,以平均每年近1个百分点的增长率在提高,我国的城市数量也增加了400多个,这些都说明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在迅速缩小。城镇化率在30%开始加速,达到70%后开始平缓发展,按照我国的城镇化的发展速度,离我国要到达平缓阶段还需要近20年的时间。但在如此快速城镇化发展速度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克服城镇化障碍制约因素,保障城镇化动力,特别如何提高农村城镇化发展,是今后城镇化发展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

(一)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城镇化迅猛发展,城镇化速率让世界震惊。但是,高速的城镇化发展是建立在低质量和低成本城镇化的基础上的。[1]城镇化不是单一的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城镇化的核心应是以人为本,建设人的城镇化而不是数量和规模上的城镇化,这是未来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主导方向。这要求城镇化发展要从单纯的数量扩张和规模扩大向城市质量提升转型,建设从空间形态向以人为本转型,建设重点在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完善和突出城市特色功能,促进产业发展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降低城市门槛提出利于农民工城市化的途径。

(二)以大都市和城市群推动全域城镇化发展

我国大多是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和平原地区,这里也是大量产业的聚集地,形成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超大型城市。以这些大城市作为发展的核心向周边的中小型城市辐射,带动其发展,使其综合能力增强。并在以核心为发展的模式下,周边的城市与中心城市的互动加强,资源共享,设施共用,在解决了小城镇基础设施配置难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中心城市资源短缺的问题。但要减弱大都市特大城市的人口吸引力,控制其人口增长和发展规模,把产业和经济主体向外迁移提高周边中小城市的吸引力,使中小城市能吸收更多新增城镇化人口。

二 农村城镇化发展问题

(一)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成为制约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制度因素,这种制度从根本上以户籍管理的方式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到城市支援城市建设,确不能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城市建设的成果,农民被制度拒之在城市的门外,外来务工人员没有户籍关系而不能受到基本保障,子女不能同等受教育,这些都使农转非成为障碍。同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极度不完善,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都极度欠缺,这些致使农民离不开土地,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农民城镇化的进程。

(二)农村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建设方向问题。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很多地方盲目追求城镇数量和规模以及城镇人口的扩张,重点的建设项目在城镇的空间上,以城镇的空间形态和物资生活环境来衡量农村城镇化的进展。而对作为城镇化发展主要动力的产业发展没有合理建设及运营,农村产业结构亟待升级,农业发展缓慢,农村的经济形态,农民的生活方式,农民的价值观从根本上没有转变,即使是农民住上了楼房与城市居民从本质上还是存在差别,农村城镇化建设还没落到以人为本的阶段上。

产业结构调整不等于简单的工业化。要实现全域的城镇化,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城镇化,需提高农村生产力,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建设,提升农村的经济结构,城乡经济带动城乡建设,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城镇化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我国小城镇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多方面都极其滞后,在交通设施方面,农村的道路等级低,道路的承载能力远低于城镇化发展所需的交通运输需求。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很多农村小城镇缺水合理的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同时没有合理的燃气和给水系统,农民的生活基本上还是以自然的生活方式在进行。

区际间小城镇缺少协调统筹发展。城镇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协调发展的过程。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各地方以自身的利益出发,盲目追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忽略了地方本身的客观条件,没有考虑当前发展和建设与未来前景的结合,各区域间发展缺少协调性,致使区域间整体城镇化发展缓慢,区域的整体效益提升不高。

三 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改革城乡二元结构,整改相关配套制度。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必要环节,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让农民能自由进出城市,完善农民进程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民进城农民自身所担负的成本,弱化外来人口管制,实现新增城镇化人口与原有市民的均等待遇,减少农民进城的各项阻力。同时,弱化农民与土地的依附关系,农民进城后可以对土地进行承包转让,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农民进城能有制度保障养老。允许农村集体土地作为股份有偿参与城镇建设开发,解决城镇建设土地匮乏的问题。还要对城镇化资金合理支配,建设多渠道的融资体制,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增加对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投入。

工农业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附能力在减弱,乡镇企业的发展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和为农业生产提供成产要素的产业,使工农业结合协调发展,工业带动农业发展,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的模式。同时,放宽政策,转变观念,突破传统发展模式,拓展视野,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农民利用新的科学技术,理解致富信息,提高农业生产力,发掘自身潜力。

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农民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民能切身体验和感知身边实实在在的改变。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也应用到农业的生产发展中,这无疑需要农民来掌握新的农业现代化技术来适应快速发展的潮流,同时新技术的革新带来的是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所以,加强农民的科技培训势在必行,要健全农村培训基地和配套设施,具备相应水平资格的培训人员来定期举行培训,要注重新技术的先进、实用、易推广性,使农民能够接受和学习并传授给他人。

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城镇化的滞后现象必然是今后城镇化进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加速城镇化的有效途径。加快农村城镇化速率才能解决我国城镇化的短板,启动农村市场,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减弱城乡差距,实现全域行的城镇化格局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农村实现城镇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陈甬军,陈爱民.中国城市化实在分析与对策研究 [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114-120

[2] 我国城镇化进程及未来形势 [R].北京:福盛德经济咨询有限公司FOST专题报告,2011:5-6.

城镇化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建设

城镇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城镇化是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费孝通先生早年提出过“小城镇,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发展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党的十七大强调:“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些体现了党通过实现城镇化,城乡统筹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路。这是我们推进城镇化建设总的工作要求,也是城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可依托的平台,是各级政府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战略性课题。本文就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制约因素和相应措施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一、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当前,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仍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我国的城镇化率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相比要低10个百分点,与同等工业化水平国家比要低约20个百分点。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综合实力竞争,主要是城镇实力的竞争。城镇化水平越高,经济效益就越高,资源利用效率也越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城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利于带动周边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经济发展,是县域经济增长的龙头。

2.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是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城镇化,可从导致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失调的根源和内因入手,打破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人口、经济活动的合理分布和自由流动,达到“解放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3.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迫切需要。农村城镇化可以打破原有城乡隔绝的格局,使农民既发生职业转换,也实现地域转移,农村由封闭走向开放,成为转变农民生活方式和观念、激发农民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塑造一代新农民的“催化剂”。城镇文明影响、改造、带动农村文明,促进农村社会进步,提高农民素质。而农村生态进入城镇,也可以有效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可以成为启动农村市场乃至扩大整个国内需求的切入点。当前国内需求不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农民收入长期徘徊不前、农民消费观念落后,使农村市场增长缓慢。据统计,2006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到6.85万亿元,但县及县以下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只有2.39万亿元,仅占全国的34.9%。8亿多农民实现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由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的35%降到90年代以来的20%,农民人均消费额只相当于城市居民的40%左右。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可以把农村的潜在消费转变为现实的有效需求,成为扩大国内需求的关键。

二、城镇化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由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原因,我国城镇化进程相对比较缓慢。只有全面正确分析城镇发展的制约因素,才能有效制订出相应的对策。

1.认识不够,不能有效支持城镇化进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对如何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非农化的关系研究不深,存在重经济建设、轻城镇建设,重经济管理、轻城镇管理,重工业化、轻城镇化的问题。

2.工业化水平不高,对城镇化支撑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工业化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水平依然不高,工业产业层次低,工艺装备水平低,对加快城镇化进程缺乏强有力的带动和支撑。

3.中心城市不强,区域影响力极其有限。我国许多省份城镇化呈现特大城市太少、大城市不大、中等城市不强和小城镇多、散、小、弱的特点,制约着其城镇化发展水平。

4.管理体制滞后,与城镇化进程不配套。如由于长期实行的城乡户籍制度,人为制造城乡之间的壁垒,限制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影响了城镇化进程。转

三、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措施

加快城镇化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大力度,才能全面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1.壮大城镇经济以提高实力。大力推动工业及服务业发展,壮大城镇经济,为城镇化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一是形成产业集群。应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出台和完善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法规,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并着力培育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二是夯实基础设施。要按照方便生活、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升品位、创新机制、规范管理的要求,大力推进产业化运作,放宽市场准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全面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三是形成特色城镇。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在“个性”上下工夫,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统筹城乡发展以提高城镇化活力。必须把城市和乡村纳入统一的社会经济发展大系统,打破城乡分割,实现城乡社会经济联动发展。一是缩小城乡差距。要从规划、政策、资金上引导城乡空间合理布局,实现城乡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融合与发展。二是破除城乡壁垒。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取消对农民进城的一切限制,以实际居住地和职业确定户口属性。进入城镇的农民在子女入托、上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方面,应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吸引农民进城,促进人口城镇化发展。三是调整土地政策。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完善城镇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对失地农民给予公正合理补偿,使其能够顺利转化为市民。

3.优化城镇环境以提高城镇化潜力。一要建设节约城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推广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二要突出生态环境。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城镇不同地区的功能以及生态环境容量,对城镇建设规模、发展形态和开发方式进行宏观调控。三要发展循环经济。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在生产企业内、城镇范围内进行处理,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

4.完善城镇体系以提高城镇化能力。以大城市为核心,建设若干个卫星城,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带,是现代社会城镇化发展的最好模式。要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网络作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心脏”,凭借其强大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中正日益发挥核心和增长极的作用。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市群,正是以其强大的经济扩张能力和市场需求,带动了周边中小城市和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5.强化文明建设以提升城镇居民素质。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伟大事业。我国的基本国情除了地大物博外,还应看到人口众多、素质较低的现实情况。这个问题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必须花很大的气力,像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大力加强小城镇的精神文明建设,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培养和教育新型市民的大平台。

参考文献:

[1]陈爽,姚士谋,等.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思考[J].经济地理,1999.

[2]21世纪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论坛.中国网,2006-02-18.

[3]胡顺延,周明祖,等.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4]宋俊岭,黄序.中国城镇化知识15讲[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城镇化发展范文第5篇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三农”问题和“二元结构”的根本手段。北京市区和近郊区已经基本实现城镇化目标,然而10个远郊区县城镇化率较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城镇化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积极发展金融对城镇化的支持作用,对北京的城镇化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北京远郊区县城镇化进程

国际上常用城镇化率来表示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城镇化水平)通常用市人口和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英国在1900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75%,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1990年发达国家的平均城市化水平已达75%。

就北京城镇化的发展而言,200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7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91.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5%。近郊区(朝阳、海淀、丰台)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78%,已经基本实现城市化的目标。而10个远郊区县人口675万,其中,城镇人口为280.2万,城镇化率仅为42%,远远低于近郊区和北京全市整体水平。2009年北京郊区县的城镇化率详见表1。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北京郊区城镇化率较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不仅远郊区县与近郊区城镇化率存在较大差距,而且远郊区县内部发展也不均衡,例如,门头沟区的城镇化率达到62%,而延庆县的城镇化率仅为27%。可见,北京远郊区县的城镇化发展有待进一步深化。

金融支持与城镇化发展的关联效应

金融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金融支持了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金融支持了城镇化过程中企业的发展;金融支持了城镇化中的人口规模扩张和素质提高。

金融资本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生死攸关的作用,特别是资本供给极度匮乏的乡镇地区的中小企业。资本被看作是企业的血液,支撑着企业的运转,一个成功具有活力的企业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从短期内看,企业需要银行的流动性贷款应付资金周转;从长期来看,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开发新产品需要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支持。

城镇化不仅是人口简单地由农村进入城市,更重要的是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在文化素质、思想意识、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城市居民接轨。现代金融服务是城市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发展不仅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改进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利交易,加快了资金的流转,同时也提供了广阔的理财投资渠道和资产增值。

金融支持北京远郊区县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透视

金融机构对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缺乏战略眼光。首先,金融机构市场定位与北京市城镇化发展战略存在矛盾。在北京地区,只有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定位于立足城乡,服务三农,远不能满足北京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其次,对北京城镇化带来的金融需求变化趋势的认识不足。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乡二元结构的打破必将带来巨大的金融需求。再次,金融服务创新性不足。当前,金融服务不符合城镇化过程中的特殊需求,产品开发针对性不强。在北京,金融机构对远郊区县的生态保护工程、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等特色农业经济金融服务手段单一。

金融供给不足,供需矛盾突出。北京不仅是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所在地,而且外资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在北京均设立了分支机构。然而,考虑成本与风险等因素,这些金融机构大都设置在市中心和近郊区,10个远郊区县的乡镇地区几乎为空白。加之20世纪90年代四大国有银行大量撤并县以下营业网点,导致农村资金供给严重不足,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需要巨大的资金量,无论是城镇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中小企业发展都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

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直接融资比例过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金融业快速发展,为本市的城镇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而城镇化建设融资的结构,过于倚重传统的银行信贷手段,直接融资比重较低。

从上表可以明显看到融资结构严重失衡。表中数据反映了整个北京市的融资结构,考虑到乡镇地区均为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几乎为零,这更加剧了融资结构失衡。间接融资居主导地位,难以满足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对金融产品的多样化需求,降低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抑制了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金融支持北京郊区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构建北京良好的金融支持的基础性环境,以规避郊区农村金融弱化的机制。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应制定金融支持城镇化的扶持政策。北京市政府应明确城镇化的战略目标,吸引资金流入农村城镇化地区。中国人民银行应通过窗口指导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引导金融机构把支持城镇化作为新业务的拓展领域。北京银监局应支持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加大支农力度,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涉农企业融资方面加大资金投放。此外应加大对北京农商行的支持力度。作为支农主力军,应在税收、利率、存款准备金等方面实行有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

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信用环境是金融生态的最直接体现。首先,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健全信用文化,广泛开展诚信宣传,培育农民的诚信精神。其次,加快推进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同时应强化对失信企业和个人的道德惩戒、法律约束、行政处罚,切实维护信用环境建设。

积极发展债券市场,优化融资结构。北京乃至全国必须积极发展债券市场,优化金融市场融资结构,逐步改变目前间接融资比重偏大的金融市场结构。市政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仅靠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不能满足其需求,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既可以缓解资金不足的状况,又可以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提高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同时,在城镇化基础建设中推进基础设施的资产证券化,能够广泛活跃大量资金,缓解建设资金的不足,减轻财政支出压力,可以支持建设者在短期内收回项目投资,加快资金周转。通过证券化手段,项目的投资风险在资本市场中也得到了分散。

城镇化发展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绿色城镇化;失地农民;进城务工农民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4.0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04-03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或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伴随这一过程,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城镇产业逐步壮大、升级,城镇质量得到提高,城镇进一步发展。同时,城镇物质文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

贵州城镇化过程同样存在着“不完全城镇化”带来的失地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市民化问题,但因其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的独特性,贵州绿色城镇化发展路径有其特殊性。

一、贵州城镇化发展各阶段特点

1.建国前贵州省城镇化发展

距今四五千年前,随着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贵州赫章、兴义、水城等地出现了早期的定居点。春秋战国时期,贵州大部分地区属于楚国的管辖范围,由于政治经济活动的需要,出现了早期的城邑。西汉后期,郡县制在贵州部分地区逐渐推广起来。此后的近1800年里,随着历代王朝的更迭,贵州行政区划也多次发生变更。到清朝雍正皇帝时期,随着贵州“改土归流”的实现,土司制度的废除,残存的奴隶制也完全被废除,促进了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贵州城镇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抗战时期,沦陷区的大量企业、学校、政府机关迁入贵州,促进了贵州城镇的发展。这一时期贵州城镇发展有以下特点:一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促进这一时期贵州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二是城镇的行政职能大于经济职能;三是许多城镇是在明清时期刚刚发展起来的,历史较为短暂,城镇规模较小,综合实力较弱。

2.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贵州省城镇化发展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贵州省城镇化发展波动较大,与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密切相关。1949-1958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处于恢复发展期平稳增长,1958-1960年处于“”盲目冒进时期,贵州省城市人口比重年增长率达到6.55%。1961-1965年三年自然灾害及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城市人口聚减,中央既调整吊销了部分城市建制,又动员了一批城镇人口回农村,加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干部下放,城镇人口每年增长速度不到2%,接近于这一时期的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城镇化发展处于停滞状态。1964年开始的 “三线建设”,内迁了一大批现代化企业,为贵州带来了大量专家、知识青年和先进的机器设备,贵州的工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城镇化水平也随之快速提高。截止1978年底,贵州全省共有省辖市2个,地、州辖市3个,全省城镇人口数量已达到323.97万,城镇人口占全省人口比重达到12.1%。

3.改革开放后贵州省城镇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贵州城镇化迅速发展,城镇数量不断增多,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人口数量和比例也不断增多。按照市辖区总人口计算方法,截止2011年底,贵州全省共有省辖市1个,地、州辖市7个,全省城镇人口数量达到1174.8万人,城镇化率从1979年的12.1%上升到33.81%。

二、贵州省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贵州省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着农民工市民化、失地农民市民化两大问题。

1.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贵州城镇化的发展,带动了贵州城镇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与此同时,贵州农村存在隐蔽失业人口,农业生产率低。2011年,贵州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299.87万人,占66.19%。在农村与城市推拉合力的作用下,出于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预期收入的吸引,生活在偏远山村寨子的农民在政府组织和亲友的带动下,大批进城务工,成为农民工。贵州省相关调查显示,2011年贵州省农民工总量已近800万,除极少数留在本省打工外,其他都去了外省打工。这些长期工作生活在城镇的农民工,虽然被算作是城镇人口,但是在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合法权益、子女受教育等很多方面都无法享受与城镇人口相同的待遇。

(1)工资低,社会保障差。户籍制度在中国存在了数千年,在古代,户籍制度对维护国家的稳定和保证国家税收来源的确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户籍制度日益成为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绝大部分农民工在进城务工多年后,依然无法解决自己的城市户口问题,这使他们无法得到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与城镇居民在工作、工资、福利、住房等方方面面存在难以跨越的鸿沟。目前,贵州省农民工进城务工从事的行业主要以服务业、加工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0.6%、29.6%和14.2%,三个行业总计为74.4%。大多数农民工从事的是技术含量少、收入较低的体力活,工作条件比较差,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相当恶劣。很多农民工都没有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国家法定的“五险一金”。

(2)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由于贵州省进城务工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往往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无法有效地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由于相关措施和政策的缺失,往往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更多的农民工选择的是忍让,这不仅侵害到了他们的利益,还极大的伤害到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无法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融入城市生活的法律环境。

城镇化发展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城镇化 协同发展 市场机制 权利本位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明确提出了“新四化”的概念,即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我国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城镇化的协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仅有城乡之间的协同发展,还有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城镇化的过程是一个空间聚集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福利增长的过程,在这一聚集增长的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对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进行协调,在承认各利益主体利益合法化的前提下,构建制度化的竞争、市场、契约机制,通过这些机制理性、公平协调各方利益,从而最大程度保证城镇化的协同发展。

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利益冲突

城镇化的利益冲突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因利益因素产生的阻碍城镇化进程,使城镇化目标不能顺利实现的各种困难、阻力的综合。它是城镇化进程中各利益主体利益矛盾的外在表现,客观存在于城镇化的进程中。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带动了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利益冲突现象比较突出,极端事件也是频频发生。因此,我们需要理性认知这些利益冲突,才能更好地做到城镇化的协同发展。

城镇化发展与“三农”之间的利益冲突。城镇化在引领工农业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地方片面注重城市化,一味追求城市发展,注重工业发展,导致了城乡、工农业发展的不平衡;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势必会大量占用农地,失地农民的增加在就业上没有得到合理的安置,使得很多农民失去了基本的生活来源;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占用,导致了集体资产的流逝;农民房屋拆迁过程中,补偿不合理,导致了社会矛盾的聚集;城镇化驱使农民离乡离土,远离自己熟悉的生活与社会环境,到城市后生活成本骤然增加,打乱农民固有的消费、积累需求与安排,使得很多农民对城市产生了陌生感与恐惧感。

城镇化发展与城市工业发展存在利益冲突。城镇化的目的是以工业反哺农业,带动“三农”发展,但是我国很多地方在反哺过程中的路径不对,比如大量发展农村工业,在生产、销售、布局规模上具有强烈的地缘、亲缘色彩,不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及公平竞争。同时很多农村工业发展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短视性,对农村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甚至还与许多城市工业项目相重复,两者之间抢市场、抢资金,造成了市场的无序,一旦倒闭破产,还会浪费大量的社会资源。

城镇化进程中区域利益冲突。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虽然是统筹城乡发展,但城镇化建设不可能遍地开花,一定时期内,城镇建设总有一定的重点区域。城镇化的利好,容易导致不同区域间对城镇化建设资源的争夺。在已经城镇化的区域,城镇化的方向与重点也有差异,导致了其区域内部由于利益关系发生冲突,对该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均有影响。

城镇化进程与公共利益的冲突。城镇化进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固有的关系会发生改变,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会改变社会公共利益的结构。每一个利益主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受益、受损的程度不同,因此态度也会有差异,采取的行动也会不一样,这样就会对公共利益产生影响。此外,政府作为自身利益的追逐者,在城镇化进程中,受利益的驱动,可能通过“政治寻租”、“政治设租”等行为,获得权利租金,实现经济利益。经济利益的实现,伴随着政绩的积累,政治利益的实现。政府在城镇化中的行为,有可能增长公共利益,同时,也有可能损害公共利益。

城镇化进程中各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市场资本主体、农民、政府、市场要素主体等利益相关者在这个进程中互相博弈,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时城镇化进程又能产生大量的利益,各利益相关者在此寻租、谋取利益,各主体之间势必会由于争利而发生冲突。

城镇化发展的关系要素

稳定与发展的结构性关系。稳定与发展的结构性关系,毫无疑问,每个共同体(国家或社会)都希望自己既稳定又发展,或者说这两者相辅相成,同步促进。然而,这种希望的根据却在于稳定与发展之间并不存在固定的因果和比例关系。从因果关系来讲,很难保持某一共同体必须保持稳定与发展的同步促进。比如,“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是对的,那么并不等于“稳定压倒一切”或者“只有保持稳定才能发展”这样的话也是有道理的或合乎逻辑的。从比例关系上讲,它们指的是不同现实,就是说,稳定和发展实际上是可以分立的。一个共同体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发展而不稳定,也可以稳定而不发展,比如亨廷顿的调查统计表明,那些谋求尽快发展而且事实上也的确比它过去发展要快的国家往往也最不稳定。①但是,对于中国来讲,不仅仅是主观愿望上希望稳定又发展,而且国情也决定了必须把这一希望变成现实,而且是持续的现实,不能有任何的忽略和中断。因此,正是既要稳定又要发展在愿望要求和现实国情上的同一性构成了中国城镇化道路的一大现代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才能去探讨城市的发展、农民问题的解决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稳定与发展的结构性关系在中国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稳定与发展的必须要求本身就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一大特征,也是中国农民问题的现代化特征;二是这一特征是由各种结构性矛盾来决定并得到体现的。

稳定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两者缺乏良性的互动,就可能彼此损害,甚至既不稳定又不发展。然而近几年来,中国的情况恰恰在于,不稳定因素扩增,收入差距拉大。所谓不稳定因素的扩增,一是指不稳定事件的增多(比如上访、少数民族地区的骚乱);二是指不稳定因素的性质变化,即由原来要求对缺衣少食进行救助转而对各种事情讨要说法。至于收入差距拉大,主要是不同社会群体的收入增幅有升有降。三是指收入增长的幅度达不到预期的要求。现实情况在于,收入差距拉大和不稳定因素扩增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解决起来也不是一个短期的工作。至少有三对结构性矛盾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影响稳定与发展的制约因素。

身份与权利的对应性关系。作为转型社会中的重要内容,人的身份的转变和与此转变相适应的权利,是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结构关系。在我国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农民身份的转变。现在的情况是,农民身份已经由乡土依附向契约转变,但与此相适应的各种权利却远没有得到落实。众多不稳定的政治、社会因素以及农村发展所碰到的困难,都与这种情况有关,甚至就是这种情况造成的。在政社合一体制下,农民对国家是一种全面依附的关系:国家保护农民,农民为国家尽义务。改革开放以后,这种体制不存在了,农民以各种承包的方式和国家结成契约关系,并由此要求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各个方面与这种契约关系相适应的各种平等权利。这种契约关系权利内容如何、平等程度如何、市场机制完备与否等,都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稳定与发展。由于存在着城市和农村,所以农民契约身份所要求的主要权利,可以归结为成为与城市人同等的公民。契约身份表明,农民本身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所以农民的公民权不应再和城市人的公民权有什么差别。然而,实际情况是,这些差别仍然明显地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福利、居住,甚至生产和流通等方面体现出来。由此可见,身份与权利的对应性关系是我国城镇化需要协同解决的一个问题,即是如何保障“人”的权利,使权利不再受限于身份。

城镇化协同发展的要求

权利本位:协调城镇化利益冲突的基本原则。权利本位是社会法治化的基本原则,要求全社会尊重每一个社会个体的利益需求,政府、社会与法律来保障每一个社会个体的实际权利与合理诉求。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坚持权利本位的原则,就是明确城镇化进程中的各利益主体的相关权利要求,通过权利保障与诉求、权利与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来调动各利益主体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协调发展。

首先,应该保障各利益主体的习惯权利。习惯权利是一种自然权利,是各利益主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并得到了社会各方普遍认可的自发性权利。习惯权利具有正当性与合理性,是社会规则形成的前提,也是社会治理的要求。习惯权利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法律所赋予的,是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因此,尊重与保障每一个利益主体的习惯权利,即是承认各利益主体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历史主体地位,是民族文化与社会底蕴的要求。

其次,应该保障各利益主体的道德权利。道德权利是源于契约、习惯及法律所树立起来的个体权利道德观念,是市场机制下个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体现。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尊重彼此的道德权利,保证每一个主体能够发挥其最大化的个体行为。同时,还需承认各利益主体之间道德权利的正当性,保证城镇进程利益目标的多元化,提升各利益主体的实际利益,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现在城镇化理念的改变,即保证城镇化的核心本质是“人”的城镇化,是人的社会福利增加的过程,是人的利益增长的过程。

再次,应该保障各利益主体的法律权利。法律权利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各利益主体追求国家法律承认并保护的行为自由,法律权利是各利益主体的核心权利,同时法律权利也是各利益主体合法利益的基础。国家承认并保护各主体的合法利益,就是保护各主体的法律权利;只有获得了法律认可的利益,法律权利才能得以实现。而道德权利、习惯权利是法律权利的渊源,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法律权利。保护各利益主体的法律权利,能够提升城镇化进程中的创新能力,为城镇化进程提供长效的利益增长机制。

第四,应保障各利益主体的政治权利。政治权利是各主体享有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及在政治上表达意见与建议的权利,说到底,政治权利也可以理解是法律权利。城镇化是一个经济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化的过程,在此各利益主体必须能够有表达的自由,能够在城镇化的重大事务上发表见解。实际上,表达见解与意见的自由是一种利益,如关于利益分配问题、资源分配问题等,能够为其他权利的实现提供保障。

最后,应该保障各利益主体的经济权利。经济权利是物质利益的权利,是各利益主体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保障,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首要的表现就是各利益主体对经济利益的追逐,这是他们参与城镇化建设的动力。在保障各主体经济权利的过程中,应注重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公平与效率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二者不是对立关系,要注重建立在效率基础上的经济利益的公平。

“以农为本”:协调城镇化利益冲突的关键。“以农为本”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结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三农”问题,城镇化进程的政策方针的制定应该从“三农”的利益出发。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我国的城镇化才能有序健康持续发展。“以农为本”要求我们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着力以农业发展为根本,一切的方针政策要围绕农业发展而进行,农业发展是协调城镇化利益冲突的关键因素。

在我国,农民是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群体,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对农民利益的维护与保障是城镇化发展的最根本落脚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业生产的比重在下降,非农业活动在逐渐增加,人口由农村转向城镇,这样一系列的结构性变化,势必会改变农民长期以来的生活及生产方式,对农民的素质、技能及心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是农民生产经营方式、收入水平、思想观念、综合素质与城市文明接轨的过程,是城乡差别缩小,逐步走向城乡融合与统筹发展的过程。在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农民现代科技运用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农村生产力、优化农村产业与社会结构、提高人口素质等②。农民是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群体,农民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对农民利益的维护与保障是城镇发展的最根本落脚点。

城镇化的推进应该坚持以民为本,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城镇化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民的收入,造福百姓,满足农民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要,推动城乡社会的全面发展,有序推进农业人口转移,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依托乡镇企业或中小企业,实现农村人口的职业及居住空间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需要做到离乡不离土,保证农民在城市与乡村之间自由流动,进一步落实与巩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放宽农民对农村土地承包权的有偿流转,不能使得农民游离于城乡边缘。从根本上说,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及谋生技能,使其真正融入城市社会,达到较好地城乡互补。

市场机制:协调城镇化利益冲突的基础机制。城镇化与市场化是紧密联系的,市场机制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关系着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同时,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各种市场要素在不断地流动与聚集。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形中影响与制约着各种利益主体的选择空间,也制约着市场要素的流向,是主导城镇化的直接推力,对城镇化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市场机制主导下的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道路的发展方向。良好的市场机制能够促进城镇结构的多元化,可以按照不同的产业布局、人口分布状况、自然资源状况来合理配置城镇化的发展路径;还能够促进城镇空间布局的多元化,城镇位置与环境之间的承载关系,与自然资源的亲和力,市场机制也可以发挥配置作用;市场机制还可以合理引导产业分工,促进城镇化过程中产业多元化发展,防止产业趋同,引导特色产业发展等。

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及时地调控,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注重区域间的协调与平衡。政府的调控体现在政策与法律的制定上,也体现在布局、利益冲突的协调上,不是体现在运用行政权力的强制上,政府可以运用市场机制来发挥“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将宏观调控置于市场机制之下,政府更多是扮演协调人的角色,不是主导者的地位。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注释】

①[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19页。

②曹新:“农民变市民: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理论学习》,2013年第9期,第15页。

城镇化发展范文第8篇

一、白沙县阜龙乡就地城镇化惠普民生

1、阜龙就地城镇化是立足山区优势发展经济白沙县阜龙乡是革命老区乡、省重点扶贫乡,也是白沙县对外的重要窗口,全乡经济收入以橡胶、甘蔗和木薯为主。近年来,阜龙人民立足山区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全乡农民收入不断提高。2011年,全乡橡胶种植面积17159亩,甘蔗种植面积6740亩,木薯种植面积2850亩,生姜种植面积419亩,冬种瓜菜427亩。全乡财政收入792万元,其中乡本级财政收入5万元,财政总支出734万元,全年农民人均收入4275元。阜龙乡新村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距县城26公里,地处阜龙乡北部,315省道从村庄东面经过,交通非常便利。全村辖区内有5个自然村181户,劳动力有554人,贫困人口896人,2010年底人均纯收入为965元。全村土地总面积9085亩,其中耕地面积3586亩,林地面积4975亩,地势较为平缓,土质肥沃,境内水资源充足,南北吉河从村庄南面经过,加上热带温湿气候,适合种植橡胶、甘蔗、木薯等经济作物。现全村连片种植橡胶2688亩、甘蔗1753亩、木薯813亩,初步形成连片开发产业格局。新村除了种植经济作物外,还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母猪饲养,开辟致富新途径。而阜龙乡就地城镇化,是为了让农民享受城市的医疗卫生、子女教育等社会福利。

2、阜龙就地城镇化是让农民享受城市生活阜龙乡新村,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投工投劳,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已基本解决饮水、用电、行路等问题,村庄对外交通道路已经硬化,群众出行不再受交通所限;施行了电网改造,可满足全村生产生活用电需要;建立了饮水工程,全村村民都喝上了安全干净的自来水。新村现建有村委办公楼1栋面积120平方米;文化活动室1栋面积120平方米;村教学点1所;沼气池123座;改厕141座。另外,新村还积极实施就业技能培训,65%劳动力接受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并基本掌握了一二门实用技术。成功的城镇化建设,让革命老区群众生活越来越幸福。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阜龙乡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截止2011年12月,计生工作方面,符合法定生育率96.4%,自然增长率12.4‰,征收社会抚养费23000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方面,全乡60周岁以上人员参保人数为399人,16-59周岁人员参保人数为2171人,参保完成率81.6%,共缴费27070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方面,全乡4608人参合,参合率92.9%,收缴参合金138240元;小城镇建设方面,乡委乡政府计划用五年时间完成白准村、方印村、新开村等12个自然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此外,全乡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引进“海南天涯驿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阜龙小学原址建设天涯驿站人间天堂项目,采用政府+企业+农户三方共同建设的模式建设白准村“美丽乡村”项目。教育工作方面,全乡设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小学2所,教学点1个,在校学生共653人,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生入学率达97%,教职工76人,全乡教室实现平顶房或楼房,教学条件得到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阜龙乡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保护了生态环境不受污染,保护了革命遗址不被破坏。近年来,阜龙乡先后获得“全省先进老区乡”、“全省九年义务教育先进乡”、“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全县计划生育先进乡”“、全县两个文明先进乡”等荣誉称号。

二、阜龙乡就地城镇化给我们的启示

1、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注重就地城镇化品牌形象的塑造长时间的城乡差异、条块分工、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管理,在城乡之间、条块之间和行政区域之间形成了一道无形的隔层,影响了全市的经济和技术协作,减弱了城市的幅射功能。因此,有必要从城乡一体化的高度去安排各项事务。比如组织工业下乡,科技下乡;组织农副产品、农民劳务和资金进城等。实现以城带乡、工农结合、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未来城镇之间的竞争,就是环境的竞争,也是城镇形象、城镇特色和城镇品牌的竞争,谁有了良好的生态资源环境与人文资源环境,谁就赢得了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权。海南白沙阜龙乡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努力实现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本发展,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形势所需、国情所需,人民所需。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加大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城镇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并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海南自古人文荟萃,文明历史源远流长,自然文化遗产丰富。但城镇化快速推进与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存在不少问题,必须引起足够地重视并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海南白沙阜龙乡全力实现“绿色崛起”,打造“绿色阜龙”,注重就地城镇化品牌形象的塑造,其经验值得借鉴。

2、注重革命文物保护,全面规划白沙农村城市化蓝图设计出一幅好的蓝图,必须因地制宜,从当地的人口、土地、资源以及城市布局、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等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出全市大中小城市的布局和规模;设计出不同产业的分布;设计出经济社会发展的走势和前景。城镇化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趋同,要正视白沙阜龙的自然文化资源与革命历史渊源,认识区域革命文化的特色,重视革命历史文化的保护。例如,保护与阜龙血脉相连的山水风光,保护革命遗址:“红军路”。保留先人留给我们的山水、街道、房屋、风土人情、物产习俗,只有保留阜龙独一无二的特色,才能保留阜龙乡这个“英雄小镇”的精神世界。近年来,随着自然文化资源保护领域的不断扩大,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纳入保护范畴之后,自然文化景观、线路、廊道、空间等新视点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因此,应当加强对这些自然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新事物的研究,发扬“挖掘整合、突出保护”的工作精神,把更多的反映人类社会进程的各类自然文化与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列入保护之列,使之发扬光大,永续利用。遵循“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基本原则,将自然文化遗产与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进行严格保护,传之久远。坚持保护与利用的结合,就要挖掘自然文化遗产与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潜在的文化内涵、经济价值和对阜龙乡发展的积极意义,使阜龙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发挥更大作用。

3、实行政策扶持,就地城镇化是海南农村城镇化的途径对于设计中的中小城市和中心城镇,都应在土地、资金、户籍、产业安排、税费征收等各方面吹热风、开绿灯。扩大资金投入,减少税费征收,放宽户籍管理,安排大企业落户,用土地换取资金。要灵活掌握城市维护建设费、基础设施配套费的下拨和征收,使中小城市和中心城镇的发展活起来。绿色优美的城市生态,是人们理想的安居环境。例如,海南白沙的美丽乡村组成的城镇化就是如此。在城镇绿化的过程中,城市的规划设计者、生产建设者要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还要重视生物多样性原则和生态效益,不能盲目地追求片面“绿”化,而忽视了整个城镇的生态系统。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建设美丽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对于一些原生态的自然景观,要加以保护,并使之成为城市的特色景观,进而形成特色城市文化,保护城镇生态的同时,城镇魅力也会提升。在建筑设计中,应注重生态设计,比如按照生态学的观点,主持设计超低能耗的大楼等等。城镇化建设,坚决不能以牺牲城市生态环境为代价,应该保护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安逸的居住环境,努力把城市建设得更美好。笔者以为,海南的新型城镇化要防止借城镇化的旗号大兴土木,占用农村耕地与海滩搞房地产;要防止借城镇化进行攀比,搞所谓的政绩工程,劳民伤财;防止城镇化打破社会平衡,毁坏生态自然环境。新型城镇化,要注重转换经济结构,改变生活方式,改革生产方式,使之成为普惠民生、改善就业的战略主线。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革命老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得到关注。在此,笔者根据目前海南城镇化的问题分析,结合海南白沙阜龙乡建设新型城镇化探索的经验,试图说明,就地城镇化是海南保护生态环境与革命遗址惠及海南民生的有效途径。

三、结论

海南有800多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500多万,因而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务必发展农村城市化,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小康目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村人地矛盾。但是,如何进行城镇化建设,加速农村经济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减缓大城市人口膨胀压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那么,走什么道路实现城镇化目标?是分期分批,集中投资建设,还是分散投资,全面铺开?是适度扩大海南地市的规模,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中心城镇,还是沿袭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先集中现有大城市、特大型城市工业化和现代化,尔后再集中后工业社会的农村城市化?但不管怎样,应从现在就作出明确选择,以便制定海南农村城市化的战略目标,为实践指明方向。海南就地城镇化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一是由海南的经济实力决定的。在国家拿不出资金投入,海南财力又很有限的情况下,只能采取就地城镇化的建设道路。二是由海南的产业结构决定的。海南尽管有几个国家大企业,但就整体看,海南仍然是个农业大省、工业小省。抓不住农村这个大头,就会脱离实际,失掉机遇。

城镇化发展范文第9篇

1、工业化发展现状。依托居县城中心的独特的地域优势,地理牢固树立工业强镇思想,大力支持、认真帮扶工业企业量、能扩张,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现已形成以草坪工业园区为主,以各中小型工业企业为辅,产业向园区集中,实现了园区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发展,化工、机械、农产品加工产业等得到重点培育壮大,初步形成了以大地复肥公司、中科纳米公司为龙头,以复合肥、硫酸、精细化工为主导的化工产业链,以健兴魔芋公司、福寿祥公司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业集群。2012年底全镇工业企业达719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2家,培育形成大地复肥公司、中科纳米公司、科通电缆公司、健兴魔芋公司、宝通专用车公司5家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大户。2012年全镇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约3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9.3亿元,实现利润2亿元, 完成工业技改投入4.5亿元,解决全镇就业上万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的6.9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34亿元,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2.4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3亿元。

2、城镇化发展现状。城关镇域总面积为31.87平方公里,规划城区面积28.92平方公里,辖11个社区,占全镇所辖村社的36%,城镇人口为40596人,占全镇人口总数的66%。截至2012年底全镇总人口为61360人。近年来,我镇紧抓三镇一体化建设机遇,以县城规划为引领,南展北扩,拉大城市骨架,加快项目建设,相继竣工了太极大厦、中驰大厦等地标性建筑,下菜湾、刘湾、草坪城中村建设也顺利开工,草坪移民安置点二期,桥沟潭新区一期、刘店新区一期保障性住房主题完工,丽都家园、丰景佳苑、瑞莲小区等房地产项目稳步实施,为全镇建成商住房面积近100万㎡,推进农民进城落户1000余户,新增就业岗位920人,全域城镇化率达36%。同时,以“双创”为抓手,城市功能配套逐步完善,县城天然气供给工程管网全面铺设,试验性通气点火成功;双垭垃圾处理厂建成并投入使用;党家坝至青泥二级路城市化改造全面实施,城区人行道、太极城森林公园及县城周边可视山体绿化推进有力、成效显著,县城承载力和品位得到持续提升。

3、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我镇辖19个行政村,占全镇所辖村社的63%,农业人口为20764人,占全镇人口总数的33%。近几年来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积极推行现代农业模式,努力培育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建成鸿景农业、永治养殖、明文油桐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3个,培育产业大户420个,逐渐形成以烤烟、魔芋、核桃、油桐、狮头柑,生猪养殖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建成双垭、庙河2个魔芋示范点和乱滩狮头柑、鲁家坝油桐两个特色产业示范园区,林果示范点6个。2012年全年种植烤烟4453亩、种植魔芋2031亩,栽植核桃2670亩,狮头柑1100亩,油桐2180亩,造林绿化2500亩,年出栏生猪138200头,出栏牛7955头,出栏羊29070只,出栏禽类67.56万只,渔业总产55吨,粮食总产量10101吨,全镇实现农业总收入3.9亿元。

(一)推进新型工业化中的问题。一是工业经济水平发展较低,部分企业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市场竞争力弱,工业发展后劲不足。二是工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一般产品多,名优产品少。配套产品多,终端产品少。产品科技含量少,附加值低,对资源消耗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尚未形成,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严重不足,现在工业经济还不能达到新型工业化的要求。

(二)新型城镇化中的问题。一是扩规增容难。受镇域经济发展、交通和人口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全镇30个村(社区),均分布在汉江干支流沿岸和国、省道沿线。山大、沟深、谷狭的立地条件决定我镇城镇发展空间受限,扩规增容不得不采取围河造堤、开山造地,城镇建设成本大。在经商业运作后,县城商品房价格,长期处于高位运行,让许多有进城意愿的农户望而止步。二是稳定就业难。农民变市民是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力量。农民进城定居落户,必须依靠个人劳动获取生活所需,意味着必须要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岗位,抑制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三是资金投入难。近几年国家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加大并倾斜农村,但县镇两级

财政用于城镇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仍十分有限,用于城镇公共服务配套的建设资金不多,配套基础设施普遍滞后于城镇发展需要。 (三)农业产业化方面存在的问题。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派生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尚未打破,以及由此所导致的农村生产要素持续流失、对农业的资金技术支持明显不足的局面尚未改变,我镇农业受到的自然资源制约日益突显,全镇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市场发育不健全,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农村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农民综合素质较低、特色农产品基地标准化程度低等等。不仅如此,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兽药等投入品,还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长远发展的战略部署,是全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的“重头戏”。今后一段时期,我镇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依托,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以承接产业转移为抓手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抓手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抓手推进农业现代化,打好“三化”融合组合拳,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走出一条“三化”融合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

1、确立“三化”融合的发展的科学目标。

我镇“三化”融合发展,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以富民强镇为主题,以建设“工业经济重镇、城乡建设强镇、特色农业大镇”为目标,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项目支撑、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三化”融合发展规划,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融合发展的目标体系。

(1)在新型工业化方面:全镇充分借助工业园区的聚集效应,以服务技改扩建、促产提效为重点,加速推进“大集团引领、中心企业补充,三产服务辅助”的工业化发展新格局,着力建设一批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工业项目,以工业的快速增长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迅速崛起。一要狠抓支柱工业,要依靠支柱工业带动,壮大群体工业,加快培育一批小产品,名品牌、大市场的小微企业。二是要全面开展招商引资,抢抓国家陕南经济循环政策,采取土地入股、集体合作、优惠让利等多种方式,支持实力企业入住城关办公司、建厂房,多渠道培育工业增长后劲。三是要优化外部环境,要协调处理好企业与群众的关系,及时妥善的解决利益冲突,帮助企业集中精力抓生产、搞建设。

(2)在新型城镇化方面:要紧抓县改市战略机遇,以“三镇一体化”大县城建设为核心,以全域城镇化、实现县改市为重点,搞好项目建设,拉大城市骨架,扩大城市容量,以城带乡,统筹推进。一要强力推进城市建设。积极探索实行循环产业,移民搬迁、保障性住房、农民进城、城镇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全域城镇化建设,通过扩容提质,建设好旬阳的“市中心”。二是要加强城市规划管理,要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促进划行规市,提升经营竞争力。三要搞好城市功能配套,以建设为基础、监管为重点,积极探索完善建成城区水、电、路维护机制,加大城市功能投入,提高科学管城水平。

(3)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一要做实产业基地,因地制宜,把优势资源做优,把强势品牌做强。稳定烤烟种植面积,充分利用核桃、狮头柑、油桐等优势品种,优势资源发展特色林业,连片治理建设干果基地、水果基地、经济林基地,发展循环农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二要做大现代化农业园区,全面构建一循环农业、山林经济、渔业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园区示范体系,精心打造一批设施装备现代化、科技要素先进、生产经营规范、物流加工完善、市场对接有效、示范作用明显,辐射带动力强的农业示范园区,领办农业园区,发展农庄经济,支持园区改善设施条件,扩大园区规模。三要做长产业链条,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连接起来,把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搞好企业与产业基地的对接,建立长期共赢的合作方式,协助创建地域商标,包装有地域的商品品牌,发展更多的农业中介、农业工人等新型组织,新型农民,强大农业主力队伍。

2、确定“三化”融合发展的科学举措

(1)依托产业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要坚定“产业兴镇”理念,增强吸引各种要素的能力。在做大做强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奠定城关的区域中心的地位。二是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大力提升产业规模和质量。积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和产品高端化,提升传统产业的优势地位,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三是要以集中集群集约发展为方向,加快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按照“一村(社)一主业”的定位和工业集群发展规律,优化工业布局,推进集中集约集群发展。提高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要素集约水平,用最少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

(2)因地制宜,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是要科学规划引领,避免遍地开花、盲目随意的“无序城镇化”。要树立“全域城关”的理念,结合全县的规划的战略布局,加强总体谋划和规划统筹,使城关的城镇体系与区域发展定位相一致,与人口城镇化进程相适应,与生产力布局相匹配,与主要产业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要加强各种规划的统筹,推进城乡总体规划与产业发展、土地利用、交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建设、文化保护等规划相衔接。二是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避免缺乏产业和人口支撑的“空心城镇化”。城镇化的核心是要把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要实现这一目标,只有推动工业化,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才能消化大量农村劳动力。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根据我镇产业特点建设特色产业园区,把分散于各村的企业和人员向园区聚集,增强城镇的辐射功能和持续发展能力。三是要注重城乡联动与互补,避免城乡脱节的“片面城镇化”。“城镇化”并非城市化,其内涵是要把城市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城关的城镇化一定要体现一盘棋的思想,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同步解决“三农”问题,形成优势互补、利益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四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群众主体,避免鞭赶进城的“被动城镇化”。推进城镇化目的是为人服务,不能为城镇化而城镇化,更不能把城镇化理解为赶农民进城。要遵循“因地制宜、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稳步推进”的原则,统筹考虑产业、居住、就业等因素,同步实施标准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设施建设,将政府便民服务、社会管理硬件配套和软件建设延伸到村组,着力提高农民集中居住质量,促进农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3)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是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首要任务。要做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在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基础上,大力发展工厂化

农业和立体农业,提高城关农业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二是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信息化建设。要重点培育推广“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和“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专业化生产模式,深化农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满足农户、龙头企业的信息需求,促进农业产业化、信息化进程。三是要把耕地保护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引导单位和个人盘活用好存量建设用地。同时通过旧城、旧村改造盘活城乡建设用地,把依法保护耕地和利用利益机制保护耕地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加大耕地保护力度。 3、建立 “三化”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

(1)建立城乡规划一体化的引导机制。打破城乡规划分割格局,建立城乡一体规划的管理体制。对全镇城乡居民点、人口分布、土地利用、产业布局、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进行综合规划。加强规划制定和实施的依法监督、管理,发挥好规划的引导作用。

(2)建立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的约束机制。认真落实镇域产业布局规划和主导产业发展规划,逐步形成特色产业集聚区。定期制定、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和招商引资项目手册,适时调整产业政策,增强对产业布局和项目引进的约束力。

(3)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的统筹机制。完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布局,根据轻重缓急,分别确定建设责任主体,集中力量加快建设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生态工程、环境保护等重大项目。

(4)建立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保障机制。完善城乡社会事业投入增长机制,以农村为重点,加快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和服务体系建设,健全防灾减灾设施,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建立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的对接机制。建立城乡平等、统一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城乡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就业援助、爱心帮扶“五道保障”全覆盖,形成“处处都有好环境、村村都有好产业、户户都有好收入、人人都有好保障”的局面。

城镇化发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后经济危机时代;农村城镇化;发展之路

(一)后经济危机时代与农村城镇化的概念界定

后经济危机时代通常是指经济危机后的时代,这里特指由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后的时代,它昭示着机遇与挑战并存,掀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思想与经济发展的潮流。国内外对城镇化存在多种概念的界定,笔者综合国内外观点,结合我国国情认为: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从而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人口规模和地域规模不断扩大的动态的自然、社会历史过程。农村城镇化是城镇化的重要侧面,是城市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城镇化,是农村地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非农化及其集聚过程。

(二)后经济危机时代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的意义

第一,后经济危机时代,农村城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大引擎。在此次危机中,中国所吸收到的最大教训就是,单纯依赖国外需求、依赖出口无疑是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一旦外部市场出现变动,只能被动等死。转变过去单纯依赖外部市场的做法是中国在后危机时代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而坚持扩大内需则是一剂良方。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当前我们需要进一步开拓农村这片广阔的市场空间需要切实落实农村城镇化,落实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就业、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素质,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并最终涵养新时代农民工的消费愿望和消费能力,真正开拓好我国8亿农民的市场。

第二,后经济危机时代,农村城镇化将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农村城镇化与工业化、现代化相伴而行,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实现人口、资金、技术、土地等要素的集约以产生强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从而改变以往农村地区“散、空、穷”的局面。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中小城市与城镇,使农村经济变成“双轮驱动”,即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是我国三农政策的重要战略转移。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局面,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笔者认为后经济危机时代中央及时对城镇化给予破题,强调由“单轮驱动”到“双轮驱动”和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可见其高瞻远瞩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经济潜力。

第三,后经济危机时代,农村城镇化缓解了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压力,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民工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也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可以预见后经济危机时代,农村城镇化之路可以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和随之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农民工问题包括农民工的工资拖欠问题、子女受教育问题、卫生医疗保障问题等多种问题,农村城镇化将极大的改善农村地区的面貌,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配套的法律、制度都会逐步颁布并给予落实。后经济危机时代,随着省管县行政机制的落实,农村城镇化将有固定的资金支持,农民可以接受更多高质量的培训,拥有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各项例如公共医院、公共学校、公共体育健身设施之类的公共服务和设施将逐步完善,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都将得到积极落实。

(三)后经济危机时代农村城镇化的问题及其对策

第一,农村城镇化的资金问题。农村城镇化需要大量资金来源,并非国家财政拨款可以解决的,笔者认为应该开展多元合作的方式,采用诸如BOT、BOO等方式,采用多种融资渠道,在这点上可以借鉴苏州融资的成功经验。当然需要注意融资过程中的政府寻租问题,加大对政府融资工作的监督,成立农村城镇化专门监督小组,独立于县域政府部门,由省级政府统一管辖,保证监督工作的有序性和实效性。笔者认为构建合理、有效、健全、多元的农村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是推进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加以妥善解决的问题。

第二,农村城镇化的农民户籍问题。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如何成为市民,根据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把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促进城市的各种资源要素更多地向农村覆盖。同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居民。这里需要对符合条件的基本界定,以增强户籍制度改革的可操作性。笔者认为在户籍制度改革时需要遵循自愿原则和基本资格的认定原则。

第三,农村城镇化的土地流转问题。农民土地是农业生产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土地流转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为保证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和乡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切实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土地是农民生存的基础,而农村城镇化过程必然出现土地流转问题。要加大对农民土地征用的规制,改变政府工作思路,更新农民观念,增强农民技术培训,完善农村社保体系。坚持维护农民群众利益和保证粮食安全的原则,一方面加大对土地征用农民的经济补偿,完善对农民尤其是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另一方面,集约化、高效化的使用土地,尽量不占用耕地、林地、菜地等,多使用劣等地,从而保证粮食安全。

第四,农村城镇化的农民就业问题。农村城镇化固然会带来大量的产业部门和资源。但是由于农民素质的影响,大多农民缺少胜任工作的能力。首先这需要对农民加强培训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和没有入城务工经验的农民的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从而一方面解决了其就业问题,提高了其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新兴城镇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用工问题。其次,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也可以在短期内解决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笔者认为可以由政府牵头,建立集各种技术培训于一体的学校,学校的资金由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承担,免除培训农民的各项基本费用等,并颁发技术资格认证证书。再次,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加强农村农业银行和农业合作社等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建设与发展,加大对农民贷款的补贴力度,给予农民创业就业一定的资金支持。

第五,农村城镇化的生态安全问题。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将出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围城、生态环境恶化等各种生态安全问题,极大的影响人们的健康。农村城镇化的生态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城镇周边农村和农业污染严重、乡镇工业污染不断加剧、农村工业企业占用和破坏大量农田等。笔者认为需要加强对农村城镇化的生态规划、提高居民素质并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条例、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积极整合城镇建设用地和居民生活用地,切实加强县域政府和小城镇政府对生态安全的监督机制,实行首长负责制和生态经济绩效机制,加大生态保护在政绩考核中的比重。

总之,后经济危机时代,我国的社会发展将迎来新的契机,而农村城镇化的破题正是其中的一大举措,具有重大的经济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积极解决农村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积极讨论的话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年12月31号

[2]姜爱林:《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研究》,《财贸研究》,2004年3月

上一篇:汽车行业职业发展范文 下一篇:软件技术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