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片段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1 16:44:20

初中物理教学片段案例

初中物理教学片段案例篇1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兴趣;信息技术

初中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重要的奠基阶段。但物理是一门较为抽象和概括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但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抽象空间思维,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初中学生年纪较小,接触系统的物理知识时间较短,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一旦从心理上不能认同初中物理的知识,那么在理解上也会陷入瓶颈。初中物理教师要针对初中学生表现出的这一问题,注重培养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喜爱,使其积极参与到初中物理知识的课堂教学当中,最终达到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利用初中物理实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学科,所有的物理知识和结论都能通过实验的方式得到。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学会运用物理实验来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例如,在教学“大气压强”这一课程时,可以做一个简单有趣的实验:用水注满一个杯子,在上面放上一块硬纸片,然后把杯子倒立过来让学生观察。学生在这个简单的实验当中就能清晰地观察到,硬纸片并没有随着自身的重量和水的冲击掉下来,而是整个贴合在了烧杯之上。

教师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不但从感官上诠释了大气压强的内容和内涵,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的氛围活跃起来,学生可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这一抽象的物理概念。如果在教学时间和教学器材都允许的条件之下,教师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完成这一项实验。亲手完成的实验更可以充分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教学实践活动当中,从而提升初中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提升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在现代教育当中的运用,使得现代教育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模式让原本枯燥乏味的初中物理知识变得更加直观生动,不但提高了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效率,还提升了初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微观物质”这一课程时,由于教学器材和教学场地的限制,初中学生往往不能用眼睛观测到微观的物质,例如分子、原子、电子和夸克。而这些知识如果学生不能在脑海当中建立起相关的模型,对后续的学习极为不利。这部分课程也是初中物理教学当中相当枯燥的内容。但通过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和影像资料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这些微观物质的外观、其中的结构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具象化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建立起具体的数据模型,不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还提升了学生对有趣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的运用是当代教育的大势所趋。初中学生尚且处在一个容易被声色吸引的年龄阶段,多媒体技术将网络上有趣的物理知识资源收集起来,由初中物理教师进行汇总和分析,选择其中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并且有趣的内容,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有着显著的效果。

三、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以上两点,教师要想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还要学会从自身入手。加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满足基本的教学硬件条件之后,教师要学会从教学软件当中提升自我的教学成效。利用多种高科技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丰富传统的教学形式,从多方面提升学生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师所开展的物理教学活动当中。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从多方面收集资料和案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的内容,寻找有趣的案例给学生进行辅导讲解。例如,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中被苹果砸头的故事,爱迪生小时候观察小鸡孵化过程的故事,这些有趣的案例都能丰富初中物理教学课堂,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初中是物理知识学习的重要奠基阶段,对于今后学习高深物理知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本身的素质和心理特点,利用好初中物理教学当中有趣的物理实验、硬件教学设施,通过多种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开展趣味的教学活动,提升初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其最终成为具有较高物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教学片段案例篇2

关键词:生物教学;案例教学;策略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生活实例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

生物,作为中学阶段的必修课,学生的接受和喜爱程度取决于一堂生物课是否优秀,是否有吸引力。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在生本课堂的要求下,作为一名新型教师,应该去用开阔的思维去影响学生,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课本的学习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巩固和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当务之急。处于主体地位的只能且必须是学生,所以学生决定了教师的教,在教学中不能死板硬套,强硬灌输,而是站在引导的立场上,与学生合作探究。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善于观察、积极探索,学会小组交流与合作,这充分满足了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在不是很枯燥的学习氛围中,提高了学习兴趣.

要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有更好的接受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首要前提。而在教学中应用生活实例这恰恰给学生留下了美好而难忘的印象,激发了好奇心与求知欲。课堂的初始阶段,教师富有激情地应用肢体语言,机制巧妙的语言引导课堂的进行,加以惟妙惟肖的生活实例,生活场景或者生活片段,难题。通过对当代生物学发展的热们话题,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启发。其次,通过介绍生物学领域中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尤其是我国科研工作者的科技硕果,在兴趣培养中给学生切身的激励。

(二)培养创新能力。

好的生活实例往往要经过认真的挑选,具有很强的选择性。那些能激发人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生活例子常常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起到课本没有的作用。在教学中,普遍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有很多种解题思路,且没有标准的答案,只要学生读懂题目要领,领会其内涵,就毫不犹豫地给予学习上的支持与肯定。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教学中学生一般是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而案例教学中却改变了这种状况,将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自主探索学习,让学生自己通过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学习过程中和身边同学进行知识沟通和交流,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差异化发展,学生的自身观点得到肯定.这就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和身边同学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四)有利于促M课堂效率的提升。

案例教学法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主体地位的状况,将学生自身的学习放在主体地位,教师作为辅助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导演”的作用,能够及时发现每位学生学习的不足,从而进行进行更正,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案例教学法,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和教师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为提高学习效率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生活实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生物科学是一门与实际联系十分紧密的科学,生物教师在课堂上绝不能照本宣科,而应广泛地联系实际,尤其是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必能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关注食品安全”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将自己平时吃的零食(带包装)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对这些零食进行分析研究,学生们经过认真地观察和思考后将自己的发现在班上进行交流,然后我再让学生谈谈在生活中如何注意食品安全,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一节课下来,学生人人感到收获不少。我在每节课上几乎对每个知识点,都尽量做到联系实际,如学习细菌的知识,就联系食品保鲜技术;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就联系农作物的增产技术;学习植物的生殖,就让学生观察花和果实的结构;学习青春期发育的知识,就为学生具体讲解青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学习人的呼吸系统,就联系吸烟的危害、煤气中毒的急救等;事实说明,教师在课堂上注重联系实际,就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手与脑都“活”起来,也让课堂“活”起来。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第二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这一课程的时候,可以采用《可可西里》这部影片中的一个小片段作为案例:美丽的可可西里,早晨起来一位老人习惯性的去狩猎,在帐篷的一角他发现了一只羚羊,于是老人拿起猎枪准备开枪,而那只羚羊并没有和往常狩猎中的羚羊一样慌忙逃走,而是慢慢地对准枪口跪了下来,并且流下了热泪,老人没有多想就开枪了,但是死后的羚羊却仍然保持跪下的姿势,很难拉起来,最后老人用刀子刨开了羚羊的肚子,发现原来羚羊的肚子中有一只小羚羊,此时的老人什么都明白了……学生看完后都产生了很大的震撼,被这种场景深深吸引了,通过这个案例的观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教材知识的探讨无疑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巧妙运用案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但是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设立具有实质内涵的案例,同时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采取合适的案例,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学习.当然,任何教学方法都具有不完善的地方,案例教学法也有自身需要完善的地方,在运用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依据具体情况恰当运用。

参考文献:

[1]蒋卫娟.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5,(02).

[2]李.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学周刊,2015,(03).

[3]陈鹏.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探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

[4]高红雷.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

初中物理教学片段案例篇3

关键词:政治课;片段教学;几个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224-01

所谓片段教学就是从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中,截取其中一部分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的教学活动。它以讲教学内容为主,但也可以专讲课堂导入,也可以专讲课堂小结与巩固,只要是课堂教学的环节,都可以开展片段教学。片段教学的对象是虚拟的学生,听课的对象是同行老师或专家评委,因为它比说课更具有实践性,比上课更具有灵活性,容易操作实施,在教学研讨、教师技能比赛、招聘老师、职称评定中经常使用,片段教学已成为考核老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根据笔者参加片段教学比赛评比的经验,结合《竞争 前进的动力》一文,就政治课片段教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1.片段教学导入要发挥特长,注意承前启后

俗话说“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老师一上来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讲竞争 前进的动力,什么是竞争呢·请同学们看到课本PX页,回答”,这节课就是在平淡中开始,吸引不了学生,更无法吸引评课老师的注意。比赛中有一位老师用视频《奶茶生意好》导入,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在景区门口各自开了一家奶茶店,最近喜羊羊的奶茶店生意特别好,其他几只羊都在琢磨如何赶超喜羊羊,由此开始了《竞争 前进的动力》片段教学,《喜羊羊》动画片家户喻晓,在初中生中有很高的知名度,用喜羊羊开店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绪,同样也吸引了评委老师。另一位老师用歌曲视频《爱拼才会赢》导入,同时还为学生清唱了几句,适度展示了老师的特长,抓住了学生的心,也调动了听课老师的情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精彩的导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老师发挥自己的特长,迅速把学生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到课堂,为提高课堂效率奠定了基础。

另外,片段教学虽然不是完整的课堂,但它的教学内容既可以承前,也应该启后,不要把它当做是一个孤立的内容来看待。首先要注意所选片段在教学内容中的位置,如果是属于章节的第1段,最好有承前环节,有一个简单的复习上节课内容的环节;如果是中间,就要说“前面我们刚才学了XXX内容,下面我们学X”,同时,片段内容讲完后,还可以有启后的交代,如“具体怎么做,我们后面再讲”;如果是课文的后面,讲课结束后,可以有一个整课总结的环节,讲这些代表着老师对课本知识全面的理解和把握,代表着老师的专业素养水平。

2.片段教学语言要简练激情,条理清楚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面对初中的学生,教师的教学组织与语言表达相当的重要。有一个调查显示,学生最不喜欢语言罗嗦、声音平淡没有激情的老师,最喜欢讲话富有激情,语言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可见,激情简练的语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燃起他们求知的热情。片段教学是讲给老师听,语言就更要简练、准确,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抓纲张目,通俗易懂。音调要抑扬顿挫,表情丰富多彩更能体现老师的综合素质。有一位老师,对教学内容理解不透,无法正确表达本节“什么是竞争”、“为什么要竞争”、“应该如何竞争”的逻辑顺序,音调平淡,从而影响知识信息的有效传递,评委老师听得要打瞌睡,得分就很低。另一些老师,虽然逻辑清楚,知识点都有讲,但语言贫乏,表达没有感彩,情绪无法调动,知识显得枯燥无味,严重影响了比赛的成绩。有一位老师,能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在讲竞争的道理时娓娓道来,讲竞争带来的消极影响时,声色俱厉,批评错误的行为;在讲应该如何正确开展竞争时,大声疾呼,树立正确的竞争观,根据教学内容,展示了不同的感彩,生动的语言让知识得到落实,激情的表达让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获得评委老师的一致赞赏和肯定。

3.片段教学案例要精选新颖,导向需正面

初中物理教学片段案例篇4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6)09-0120-01

初中物理作为学生接触专业物理知识的开端,良好的教学不但有助于学生物理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更有利于他们今后对更高层次物理知识的学习。然而受应试教育、中考升学压力等多方面因素所影响,目前初中物理普遍存在“填鸭式”教学方式,如此一来不仅教学效果难以保障,学生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这对他们今后高层次物理学习造成严重阻碍。鉴于此,下文将基于笔者实践经验,探究一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物理教学方法。

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优质的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探究欲望,让学生对于物理教学中抽象以及平淡的问题产生学习的欲望。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具体的内容在备课阶段借助于教案、互联网等多种途径设计课堂教学模式,比如适当增加一些简单有趣的小实验,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让其能够主动开动脑筋去探索知识。例如在学习“大气压”这一知识点时,学生往往缺乏对大气压的直观感受,为此,教师就可以在备课阶段设计一个卡片托水实验,即往玻璃杯中加满水,并用一个塑料卡片将杯口盖住后倒过来。随后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如若将玻璃杯倒过来,把手放开,那杯子里的水会怎么样呀?学生们都不假思索地回答:漏出来。这时教师将杯子倒过来,并将手移开,让学生观察现象,学生会发现塑料卡片紧紧地贴在杯口上,且杯子里面的水也没有倒出来。此时,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教师则可以鼓励学生对此现象进行猜想,并一步步将学生引入课程的重点内容“大气压”的学习当中。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逆向思维

大部分初中生认为物理课程很难学,笔者根据研究发现,这一情况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缺乏良好的物理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在物理基础知识教授完毕后,向学生提出一些引导性较强的问题,随后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并给出自己的答案,最后教师在点评几名学生的回答后公布该问题的准确答案,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例如,在学生学习完“物体浸在液体中会受到液体的浮力”这一知识点,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物体浸在气体中会受到气体对它的浮力吗?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知识点与方法进行解答,引导学生在探究知识点的道路上另辟蹊径。此外,教师还应重视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来思考:物体会不会对地球也产生吸引力?又如,在学习“电”能生“磁”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让学生反过来思考:“磁”能否能生“电”?让学生了解到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之间能够互相转化,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三、重视物理实验的探究性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物理规律与概念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概括而来的。因此,实验教学不单是物理教学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当在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具有探究性的实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创新,以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例如,在进行“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实验时,教师在学生小组完成“伏安法”测量后,继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小组分析、研究与讨论是否有新的测量方法,并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的设计、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步骤的制定以及实验结果的总结与论证。最后由教师对设计的方案与结果进行点评。有的学生在不断实验与探索中设计出了“安安法”与“伏伏法”来进行电阻测量,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加了创造热情,进而提高了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综上所述,鉴于初中物理对学生今后更专业物理知识的学习以及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在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方法、模式的前提下,立足于教材实际,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重视物理实验的探究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逆向思维能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红霞.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旬刊,2009(5):179.

[2]陶承彬.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J].美与时代(下),2012(8):66.

初中物理教学片段案例篇5

关键词:初中生物;探究;概念教学

“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以形成阶段的、递进的、系列的科学概念为重要特征的……生物学教学也如此。”新颁布的生物学课程标准强调了“凸显重要概念传递”,从课程内容的10个主题中筛选了50个重要概念,并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围绕着生物学重要概念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苏科版初中生物学义务教育教科书每章检测题中都设计有概念图。这一切均体现了学者和编者对生物学概念教学的重视。刘恩山教授建议:要高度关注探究学习与学生对概念的构建和理解的整合,以实现“凸显重要概念传递”的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应该更多地考虑运用探究的方式围绕重要概念展开。

一、以问题为线索,让概念探究得以引入

[案例一]“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片段(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师甲:

展示资料:一株向日葵一个夏季要吸收200~300公斤水;小麦结出1公斤果实要消耗300~400公斤水。

师:植物一生中吸收的大量水分,除了供生命活动的需要之外,还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板书:第一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师乙:

展示资料: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果实,一生中需吸收约200公斤水,保留在整株植物体内及生理过程用水量共约2公斤,玉米实际利用的水占吸收水分的百分之几?

生:玉米实际利用的水占吸收水分的10%。

师:植物一生中吸收的水分,除了少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之外,大部分到哪里去了?

生:(猜测)到大气中去了。

师:大气中的水会不会又到植物体内呢?

生:形成雨降落到地面,而后又被植物利用。

师:看来,绿色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水进入了大气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板书:第一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师:那么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么进入到大气中的呢?

……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之”,才能使之“乐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的乐趣因素,学会巧设疑问,引导质疑,用疑问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如果按照传统教法,教师应该先展示概念,然后用实验来验证,不要设置对照组,采取了演绎的教学方式。显然,这样的教学难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深度参与概念学习的愿望会大打折扣。在案例一中,教学伊始教师便展示了实验对照,形成了强烈的感性认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愤悱”状态中,而探究性问题的提出,更是明确了思维的方向,更是让思维驰骋在概念学习的疆域内。这种概念的引入从来不留痕迹,从来不生拉硬拽,完全像是陶醉在美妙的交响曲中,缓缓进入概念学习的殿堂。在没有强迫、处于自由学习的状态中,学生接纳概念的程度就会高一些。

二、以实验为抓手,让概念探究得以真实

[案例二]“人体的运动”教学片段(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在该节内容里,苏科版教材安排了“观察人体的骨骼组成”、“观察长骨的结构”、“观察关节”、“观察人体主要骨骼肌”等观察活动。基于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需要,教师在对“观察长骨的结构”进行二次开发时,一是拓展了实验内容,用一根长骨横向两端固定后,不断增加砝码的数量,让学生体验到骨很坚固,具有一定的抗压力;二是增设了“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探究活动,选择鱼骨作为实验材料,要求学生设计两组对照(用稀盐酸浸泡后的鱼骨和不做处理的鱼骨对照、用燃烧后的鱼骨和不做处理的鱼骨对照),最后在师生共同交流中得出结论。

认知弹性理论认为,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学习是一种“高级学习”,它要求学习者具有更高的思维深度、力度和容量。卢梭曾说过:“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发现”的过程就是概念性知识不断积累、完善的过程。在案例中,通过对实验资源的筛选整合、拓展延伸以及内涵挖掘,知识的建构就呈现了良好的认知规律:在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的基础上体验到骨的坚固,那骨为什么如此坚固?其原因在于骨的成分特性和骨结构。由此,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关于骨的概念逐步得以完善、稳固。事实上,基于实验的概念探究,改变了现象、事实与概念分离的教学弊端,同时也改善了学生被动记忆孤立的事实性知识的教学现象,它使学生主动运用实验事实去理解可迁移的重要概念及其相关概念,同时又超越具体事实的学习帮助学生的理解力达到抽象的、概念性的层次。学生在深入理解重要概念的探究过程中,其思维向综合水平发展,并能习得更高阶的生物学概念,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呈螺旋式上升、发展。

三、以交流为纽带,让概念探究得以深入

[案例三]“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片段(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演示实验:叶的蒸腾作用(容器改用量筒)。

观察现象:保留叶片的一组实验中量筒内液面降低,塑料袋上有水滴。

师:水滴怎么来的?

生:量筒内的水形成的。

师:量筒内的水怎么“跑”到了塑料袋壁上?

生:通过茎里的管道。

师:植物的茎内有输送水分的导管,量筒内的水应该通过导管输送的。那么,水怎么会在塑料袋壁上?

生:肯定是经过叶片冒出来的。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叶片上有水滴流出吗?

生:没有。可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师:也就是说输送的水是液态的,从叶片散发出来的水是气态的。

(生表示肯定。)

师: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形式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在进行着广义的对话,不管那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本质性标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积极的对话、交流,可以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各自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在上述案例中,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倾听不同的声音,不断调试自己的经验世界,调整自我“在场”的姿态。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由此,在合作、共享中逐步建构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以及“蒸腾作用”的重要概念。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以探究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概念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2]林崇德著,《教育的智慧》,开明出版社,2001.12

初中物理教学片段案例篇6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案例教学 区域地理

案例教学运用于普通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其运用在教师职业教育中进行案例教学的尝试日渐增多,在普通教育的学科教学中进行的案例探索正方兴未艾。笔者以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为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案例教学中如何深化和巩固所学的地理知识及相关理论,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

1.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对区域地理案例教学的要求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区域发展内容的教学由选修变成必修,使案例教学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不再规定必学的区域案例,可联系生活实际,选择案例推进地理教学。

2.教学实例: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以大量呈现地理案例取代了以往陈述经典理论的编写方式,试图引导教师广泛实施案例教学。如何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案例教学,更好地实现地理能力的培养?

以下片段是笔者在本章节实践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的几个片段及感想。

片段1:区域农业发展因素利弊并存

展示图片: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干湿地区、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图。

分析得出: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提出问题: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农作物品种,熟制、农作物生长季节、牲畜冬季防寒等。)

承接课本中的思考题,得出结论:热量不足是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条件。

再次提问:(1)试分析热量不足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有何有利之处?(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营养积累,农作物的品质较佳;农作物病虫害较少;土壤有机质易于积累,矿物质分解和淋溶作用较弱,土壤较肥沃;积雪覆盖时间长,春季积雪融化,既缓解春寒,又改善土壤墒情。)(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一年只有一熟,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农闲时间较长,因此农民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工作。如: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建设、家庭副业、工业、商业、文化事业等。)

【反思】一个出色的案例提供的是一个真实的问题、矛盾和困境,存在着从各个侧面分析解释的可能性,内容的丰富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从案例出发,引导学生分析区域气候特征,使学生理解气候条件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认识到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最后,针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通过两个问题的反思,得出结论: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往往利弊并存,要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分析利弊。

片段2: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业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中,第三章介绍了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农业地域的形成,因此,学生对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分析,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创设情境:确定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请同学们来安排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你怎样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吗?学生可以很快地完成下表。

联系实际,创设情境:假如你是农业局局长,让你来为漳州农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你分哪几个步骤进行?如何布局?

投影:漳州地区农业发展的相关材料有位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请学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漳州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学生分组对漳州地理条件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漳州地理条件优越,可以成为一个综合发展的“鱼米花果”之乡。

【反思】地理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引用一些鲜活、真实的实例,情境化是成功案例的突出特征。因此,本案例,笔者试图从身边出发,以漳州本地为例,使学生对漳州农业发展地理条件分析,很好地联系实际,理解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片段3:区域农业发展问题及其对策,为区域特色农业提出建议

根据收集的资料,分析讨论东北区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1)你能说出东北区域农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呢?(2)面对问题,该怎么办呢?你能想想办法吗?(3)如果你是东北人,你会为家乡农业的发展树立怎样的奋斗目标?(4)针对三大不同农业区域的存在问题,你将采取什么措施?

学生利用资料,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教师归纳总结: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等。由于东北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农业生产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不同。针对不同农业区,采取的措施各不相同。

【反思】内容丰富、相对完整地理教学案例从一开始背景的交代到问题情境的描述,教材中的案例是相对完整的,使学生对一个点、一个具体区域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能设身处地地把自己置于案例的特定情境中去思考、去决策。

笔者认为,通过此案例分析,学生要学会在诸多因素的分析中,找出主导因素,为区域特色农业提出建议,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强化学生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对整个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地关系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区域地理案例教学与高考

福建省地理高考命题在继承全国高考卷重视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有机结合、突出图标分析和综合分析的地理学科特色等传统优势特点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凸显了创新性与开放性,对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正是如此,案例教学的优势尤为突出。

笔者认为,区域地理中的案例教学,必须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原理为支撑点,在分析具体案例时,加强培养学生正确而有效地抽取相应的地理原理和规律的能力。这样,在高考中,学生应对不同背景的案例,就懂得如何正确地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分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参考文献:

[1]陈澄,樊杰主编.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3.

[2]蔡建忠.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cn.

[3]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4]周顺彬,主编.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6.

[5]赵小华.地理学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初探.地理教学,2002(8).

初中物理教学片段案例篇7

关键词:教学案例;教学能力;高中物理;平抛运动

日常教学要求教师以一个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通过对案例的反思和有效解读,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或理论解释。案例研究和日常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从日常教学中获得鲜活的案例,又通过案例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

1. 物理教学案例的撰写

教学案例是在教学活动中围绕典型事件展开的真实情景描述。一节形式新颖的课、一次记忆深刻的活动、一个精彩的教学片段、一段触动心灵的师生谈话和一个妙趣横生的探究实验等都可以作为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撰写方式主要有对话式、叙事式和概要式。

(1)对话式。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为主线,辅以教学活动的情境性背景进行撰写,它很像一个话剧的剧本。

教师:这里有一个小球,现在使它运动起来,请大家仔细观察小球的运动。(教师演示:用手推一下水平桌面上的小球,小球在桌面上滚动,直至以水平方向的初速度飞出。)(学生:潜心观察,注意力十分集中。)

教师: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的作用,小球飞出桌面后所做的运动有哪些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陈述小结,实现概念的自我构建。

学生:小球有水平方向的初速度,只受重力作用,运动轨迹是曲线。

教师:大家总结得非常好,像小球这样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教师:平抛运动是比直线运动要复杂的曲线运动,我们怎么研究这个运动呢?

(2)叙事式。用具体而又生动的语言描述在教学中发生的事件和过程很像将课堂教学用故事总结。

上课了,同学们安静下来。教师拿出一个小球说,要使这个小球运动起来。同学们显示出极大的兴趣。教师开始了他的演示,他把小球放到桌子上,用手推一下小球,小球在桌面上滚动,直至以一定的初速度向水平方向飞出去。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这个小球的运动有什么特点。经过短暂讨论,同学们认为小球有水平方向的初速度,由于只受重力作用,所以运动轨迹是曲线。教师热情地赞扬了同学们所做的总结。接着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怎么研究这种比直线运动更复杂的曲线运动?同学们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

(3)概要式。注重事件的特征和教学过程的程序结构,只在某些重要阶段描述教学活动的细节,它很像一种教学方案。

2.物理教学案例的分析

对物理教学案例的分析是案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一个教学案例,教师该如何对它进行分析,从而使这个案例有效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呢?对案例的分析可以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影响教学活动的因素两种方来进行。

(1)教学案例的过程分析。教学过程是由一系列教学活动构成的,按照课程内容和目标把这些教学活动转化为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连续的教学阶段,一个阶段完成一项教学任务,产生相应的教学效果,然后又开始新的教学阶段。运用这一方法研究教学案例,要清楚地描述某个阶段在教学中发生了什么,或者预测某项预期的教学活动会不会在那个时间点发生,或者研究这些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等。还可以分析每一个教学阶段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媒体形式、信息传播方式和实验仪器等技术手段对教学的影响;分析各个教学环节的梯度,中间目标的达成情况,各个环节之间的链接方式是否合理;分析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是否科学,从而把更多时间运用到需重点学习的部分。对于“平抛运动”的教学案例,先按照时间顺序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教学阶段:设置教学情景,引入什么是平抛运动;利用教学实验来分析运动特点;结合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特点得出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归纳平抛运动的规律;分析实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第一阶段的过程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考虑情景是否新颖有趣,是否与主题密切相关;分析占用的教学时间是几分钟,这个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比较运用的教学组织方法、技术手段等是否恰当;考虑这样设计是否能顺利过渡到第二阶段。

(2)教学案例的因素分析。影响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的因素有许多,例如教师水平、学生兴趣和认知水平、班级规模、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学时间等,这些因素是影响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的“教学变量”。不同变量之间存在着相关的因果关系,这些变量的共同作用构成了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基本要素。教学案例的因素分析就是以事实为依据,通过分析各教学变量对教学所产生影响的程度来推断教学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并讨论这些教学变量完整地发挥作用时对教学过程的决定性意义。

对于“平抛运动”的教学案例,要考虑很多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就其教学手段来说,是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模拟平抛运动或利用视频再现真实情景下的运动,通过演示实验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说服力,学生通过亲自实验增强对平抛运动的感受,还是仅仅利用手中的粉笔、黑板擦来辅助讲授,教学手段的选择显然会影响每一个教学阶段,而每一个教学阶段的教学效果都会影响到学生对平抛运动的理解,即教学目标的实现。

初中物理教学片段案例篇8

目前,案例教学在我国大学高师教育类课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而在中学教学中,其应用尚不够成熟。笔者曾对烟台市和威海市80位初中生物学教师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在生物学教学活动中超过95%的教师都会将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实例引进初中生物学课堂。但当谈到对案例教学具体过程的是否了解时,75%的教师表示比较模糊或知之甚少。由此可见,实例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只起到解释说明理论的辅助作用,其在教学中的主导性地位并没有发挥出来,也没有具体的生物学案例和教学方案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因此,设计出具体可操作的生物学案例和案例教学程序对初中生物学教师的教学是大有裨益的。现以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初一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为例,结合笔者对课堂教学的一些尝试和探索,介绍案例教学的具体教学方案。

1 选编案例

生物学教学中,案例指的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围绕选定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以事实为素材而编写成的对某一实际情境的客观描述。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核心,有着自己固有的结构和模式。一个好的案例应该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典型性、启发性等特点,可以将真实的现实生活引入课堂,成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的工具。

对于本节课,笔者选用的是19世纪中叶,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的进化过程,具体内容如下:在19世纪中叶之前,分布在英国曼彻斯特地区附近的森林中的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和苔藓,分布在该地区的桦尺蛾都是翅膀上长有黑色斑点的浅灰色的蛾子。到1830年,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变成了工业化国家,曼彻斯特等工业城市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该地区树干上的地衣和苔藓也逐渐地被黑色的煤烟取代了。1848年,细心的昆虫学家首次在曼彻斯特附近采集到了黑色翅膀的桦尺蛾标本。之后,人们采集到的黑桦尺蛾的标本越来越多,而且都集中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化地区。到后来,在这些工业化地区分布的桦尺蛾几乎全部是黑色翅膀的。而在非工业化地区分布的桦尺蛾,灰斑蛾仍然占绝对优势。之后,经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些黑色翅膀的桦尺蛾,繁殖的后代的幼虫也是黑色翅膀的。

郑金洲教授指出:“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本案例既描述了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环境与桦尺蛾的变化,又呈现了事件间的冲突:黑色翅膀的桦尺蛾是黑色煤烟造成的吗?如果是,为什么黑色翅膀的桦尺蛾繁殖后代的翅膀也是黑色的?通过设疑,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呈现案例,调动兴趣

案例的呈现有多种多样的形式。目前,运用较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印发文字案例,投影仪投射案例,教师诵读案例,多媒体呈现案例,播放视频案例,教师或学生形象表演案例等。本节课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将案例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课前,教师将已编好的生物学案例以及相关材料发到学生的手中,师生都要为课上讨论做好充分的准备。

课上,教师借助多媒体呈现非工业地带树干与灰色桦尺蛾的颜色对比图片和工业地带树干与黑色桦尺蛾颜色对比图片。教师结合图片,对20世纪中叶前后,曼彻斯特地区环境的变化以及桦尺蛾的进化过程进行激情的演说,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案例材料,将口读、眼看、手写、脑想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刺激和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增强阅读的高效性。同时,教师指导学生边阅读边勾画出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尽可能多地挖掘案例材料中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

3 设置问题,启发思考

案例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充分挖掘案例材料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而不是由教师将问题抛出。在这一过程中,既能锻炼学生从案例材料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材料,学生抓住事件间的冲突,提出以下较有价值的问题:① 这些黑色的桦尺蛾的翅膀是被空气中煤烟染黑的吗?若不是,那是为什么?② 工业地带导致灰斑蛾变成黑斑蛾的原因都有哪些?

4 案例讨论,展现自我

学生带着问题,展开讨论。课上讨论主要包括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两种形式。本节案例教学中既采用了小组讨论,又涉及到了全班讨论。

对于由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根据案例中的问题各抒己见,教师不需要过多地干涉和指导,将课堂还给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对其他同学的见解提出质疑或做出评价。在这一阶段,学生达成共识或得出问题答案的同时,对案例中的问题做到更深的认识和剖析,明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

为了提高讨论的水平,教师还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讨论与教学案例有关的理论知识,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及应用。例如:① 影响桦尺蛾发生变化的空气和它们的天敌分别属于什么因素?② 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请举例说明。③ 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请举例说明。对于教师提出的引导性的问题,则由学生进行全班讨论。在全班讨论中,教师的作用显得举足轻重,充当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地位。

5 概括总结,理论升华

这个阶段不仅是课堂理论的升华,也是案例教学的升华。学生通过案例讨论得出一定的结论,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提供准备。在这个阶段,可以让学生小组代表总结,也可以教师自己总结,讲明案例中的关键点以及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和长处。在总结中,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对于讨论过程中得出的结论做进一步的拓展和升华。在本节课中,教师可以根据大气的污染导致桦尺蛾的变异,引导学生联想现实生活中,由于环境的恶变而引起生物种类变化的例子,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生物之情,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既然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很多,那么非生物因素是如何影响生物的生活?又该如何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呢?伴随着教师的设疑,引出下节课的内容――“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实验。教师通过联想、拓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知识的升华,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横向、纵向的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评析

对学生来说,课后的总结评析也是一个重要环节。该环节主要包括学生撰写交流讨论中的心得体会和收获;反思和梳理问题的解决策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认同不同人面对同一问题情境产生不同做法的个体差异。通过课后的总结评析,使学生形成不断反思的习惯。

上一篇:电路设计和仿真范文 下一篇:双师课堂教学案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