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0-09 16:56:38

社会管理制度

社会管理制度篇1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保障公民的结社自由,维护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加强对社会团体的管理,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定义)

本规定所称的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境内的中国公民或者法人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依法组建,并经本市民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各种协会、学会、研究会、基金会、联合会、联谊会、促进会、商会等组织。

第三条(适用范围)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组建社会团体,以及社会团体进行有关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条(主管部门)

*市民政局主管本市社会团体的管理工作。各区、县民政局具体负责本区域内社会团体的管理工作。

社会团体的活动,应当同时接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或者指导。

第五条(管理原则)

社会团体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社会团体不得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活动。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登记管理

第六条(成立登记)

成立全市性的社会团体或跨区、县的社会团体,应当经市级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向市民政局申请登记。

成立区、县性的社会团体,应当经区、县级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向其所在地的区、县民政局申请登记。

建立基金会,按照《基金会管理办法》和国家金融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申请与答复)

申请成立社会团体,应当向民政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发起负责人签署的登记申请书;

(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审查文件;

(三)章程;

(四)办事机构地址或者联络地址;

(五)负责人和主要成员的姓名、年龄、住址、职业及简历;

(六)成员人数。

章程应当载明名称、宗旨、经费来源、组织机构、负责人的产生程序和职权范围、章程修改程序、社会团体终止程序以及其他必要事项。

向民政部门提交的材料,不得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

民政部门应当在受理申请后三十日内作出核准登记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并以书面形式答复申请人。

第八条(社会团体证书)

经核准登记的社会团体,具备法人条件的,发给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并由民政部门在报刊上公告;对不具备法人条件的,发给社会团体登记证。

社会团体登记证书不得涂改、出借、转让。

社会团体登记证书遗失的,应当登报声明作废并向民政部门申请补发。

第九条(不予登记的复议)

申请人对区、县民政部门不予登记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决定书之日起十日内,向市民政局申请复议。市民政局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书面复议决定,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申请人对市民政局不予登记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决定书之日起十日内,向民政部申请复议。

第十条(变更登记)

社会团体改变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办事机构地址或者联络地址,应经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自改变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受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一条(注销登记)

社会团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原受理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注销登记:

(一)按照章程规定的终止程序自行解散的;

(二)完成章程规定任务的;

(三)改变宗旨的;

(四)因行政管辖区域的变动造成与原受理登记的民政部门管辖范围不一致的;

(五)分立或者合并的;

(六)由非法人社会团体转为法人社会团体,或者由法人社会团体转为非法人社会团体的;

(七)一年内未按章程规定开展活动的。

办理注销登记,须提交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签署的注销登记申请书、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审查文件和清理债务完结的证明,由原受理登记的民政部门核准后予以注销,并在报刊上公告。

第十二条(收费)

社会团体应按有关规定交纳登记管理费和公告费。

第三章日常管理

第十三条(活动原则)

社会团体必须依照核准登记的章程产生领导机构、支配合法收入和开展业务活动。

社会团体修改章程,须报经原受理登记的民政部门核准。

第十四条(创办报刊杂志)

社会团体编辑的简报、会讯等,应报原受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备案。

社会团体创办报纸、杂志和编辑发行出版物的,应当按国家和本市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定办理批准手续,并报原受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重大活动报告)

社会团体召开成立大会、换届选举会、举办跨省市的活动或者其他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活动,应提前十五日向原受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报告。

社会团体进行涉外活动,应当按国家和本市的有关涉外活动管理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设立机构)

社会团体设立专业委员会或者工作委员会等机构,应当经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原受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财务管理)

社会团体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财务管理的规定,接受财政、税务、审计和物价部门的监督。

社会团体的财务情况应当定期向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公布。社会团体换届之前,必须到民政部门指定的审计机构接受对本届任期内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审计结果报原受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备案。

社会团体收取会费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

第十八条(帐户管理)

社会团体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银行帐户管理的规定。开立银行帐户,应当凭受理登记的民政部门核发的社会团体登记证书和出具的开立银行帐户证明,向银行办理开户手续。

变更银行帐户名称,应当凭原受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变更登记的证书,向银行办理变更银行帐户名称的手续。

社会团体应当自开立银行帐户或者变更银行帐户名称之日起三十日内,报原受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备案。

社会团体的银行帐户不得出租、出借或者转让。

社会团体经注销登记或者被撤销、取缔的,原受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通知其开户的银行。开户银行应当督促该社会团体限期办理销户手续并交回各种空白凭证。

第十九条(印章管理)

社会团体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印章管理的规定。

社会团体刻制印章,应当向原受理登记的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原受理登记的民政部门负责向公安机关办理准予刻制手续,统一刻制。

社会团体启用印章前,应当将印章样式报其业务主管部门备案。

社会团体经注销登记或者被撤销、取缔的,民政部门应当收缴其全部印章。

第二十条(档案管理)

社会团体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二十一条(年度检查)

社会团体应当于每年第一季度向原受理登记的民政部门提交上一年度的年检报告和有关材料,接受原受理登记的民政部门的年度检查。

年度检查报告的具体事项,由市民政局统一规定。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民政部门的处罚)

对社会团体和有关人员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民政部门可视情节给予下列处罚:

(一)违反本规定第七条第三款的,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撤销登记。

(二)违反本规定第八条第二款的,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撤销登记。

(三)违反本规定第十条的,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止活动。

(四)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第一款的,撤销登记。

(五)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的,责令其停止活动;情节严重的,撤销登记。

(六)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的,责令其限期改正。

(七)违反本规定第十五条第一款的,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止活动。

(八)违反本规定第十六条的,责令其限期改正。

(九)违反本规定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责令其限期改正。

(十)违反本规定第十八条第二款的,责令其限期改正。

(十一)违反本规定第十九条第二款的,责令其停止活动。

(十二)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的,责令其停止活动;情节严重的,撤销登记。

(十三)社会团体从事危害国家和公共利益活动的,予以取缔。

第二十三条(单位和个人的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和个人为从事违法活动的社会团体和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的组织提供活动场所、活动经费等形式的帮助,或者为其进行宣传的,由民政部门责令其停止一切帮助或者宣传,并消除影响。

第二十四条(其他部门的处罚)

社会团体违反国家和本市其他有关规定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各自的职责,依法予以处理。

第二十五条(停止活动的执行)

民政部门责令社会团体停止活动的期限最长为六个月。

被责令停止活动的社会团体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整改情况向民政部门报告。期满后未按规定要求整改的,由民政部门予以撤销登记。

第二十六条(对擅自以社会团体名义活动的处罚)

未经核准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名义活动的,由民政部门责令其解散,并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

社会团体被撤销、取缔后,仍以原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

第二十七条(善后工作)

社会团体被撤销、取缔后,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应当负责组织该社会团体的有关人员成立清算小组,清理债权债务,完成善后工作。

第二十八条(处罚决定书)

民政部门或者其他行政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

第二十九条(复议和诉讼)

当事人对行政管理部门所作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行政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复议或提讼。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提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行政管理部门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条(对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的要求)

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遵纪守法,秉公执法。对、索贿受贿、枉法执行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外省市社会团体来沪活动的监督)

外省市社会团体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展有重大影响的活动,必须向活动所在地区的民政部门报告,并接受监督管理。

第三十二条(委托管理)

社会管理制度篇2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社会保险登记管理,根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依据条例第二条、第三条、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领取社会保险登记证。

第三条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主管社会保险登记。

第四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与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加强对社会保险登记的管理。

第二章登记

第五条从事生产经营的缴费单位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非生产经营性单位自成立之日起30日内,应当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条例施行前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的缴费单位,应当依据条例第八条,持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证件和资料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条例施行前已经参加社会保险的缴费单位,应当按照前款规定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补办社会保险登记。

第六条社会保险登记实行属地管理。

缴费单位具有异地分支机构的,分支机构一般应当作为独立的缴费单位,向其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单独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跨地区的缴费单位,其社会保险登记地由相关地区协商确定。意见不一致时,由上一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登记地。

第七条缴费单位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时,应当填写社会保险登记表,并出示以下证件和资料:

(一)营业执照、批准成立证件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

(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规定的其他有关证件、资料。

第八条对缴费单位填报的社会保险登记表、提供的证件和资料,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即时受理,并在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符合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

第三章变更登记

第九条缴费单位的以下社会保险登记事项之一发生变更时,应当依法向原社会保险登记机构申请办理变更社会保险登记:

(一)单位名称;

(二)住所或地址;

(三)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

(四)单位类型;

(五)组织机构统一代码;

(六)主管部门;

(七)隶属关系;

(八)开户银行帐号;

(九)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条缴费单位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或有关机关批准或宣布变更之日起30日内,持下列证件和资料到原社会保险登记机构办理变更社会保险登记:

(一)变更社会保险登记申请书;

(二)工商变更登记表和工商执照或有关机关批准或宣布变更证明;

(三)社会保险登记证;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十一条申请变更登记单位提交材料齐全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给社会保险变更登记表,并由申请变更登记单位依法如实填写,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后,归入缴费单位社会保险登记档案。

社会保险变更登记的内容涉及社会保险登记证件的内容需作更改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收回原社会保险登记证,并按更改后的内容,重新核发社会保险登记证。

第四章注销登记

第十二条缴费单位发生解散、破产、撤销、合并以及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社会保险缴费义务时,应当及时向原社会保险登记机构申请办理注销社会保险登记。

第十三条缴费单位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之日起30日内,向原社会保险登记机构申请办理注销社会保险登记;按照规定不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的缴费单位,应当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布终止之日起30日内,向原社会保险登记机构申请办理注销社会保险登记。

缴费单位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的,应当自营业执照被吊销之日起30日内,向原社会保险登记机构申请办理注销登记。

第十四条缴费单位因住所变动或生产、经营地址变动而涉及改变社会保险登记机构的,应当自上述变动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原社会保险登记机构办理注销社会保险登记,并向迁达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第十五条缴费单位在办理注销社会保险登记前,应当结清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滞纳金、罚款。

缴费单位办理注销社会保险登记时,应当提交注销社会保险登记申请、法律文书或其他有关注销文件,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准,办理注销社会保险登记手续,缴销社会保险登记证件。

第五章登记证件

第十六条社会保险登记证的样式由劳动和社会保险部制定。社会保险登记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统一印制,必要时可印制副本。

第十七条社会保险登记证号冠以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标识,并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编码。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将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区编码表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备案。

第十八条社会保险登记证由缴费单位保管。缴费单位在办理招聘和辞退职工手续时应当出示社会保险登记证。

第十九条社会保险登记表、登记证填写的相关内容应当真实并且一致。

第二十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已核发的社会保险登记证件,实行定期验证和换证制度。缴费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验证或换证手续。

第二十一条社会保险登记证件不得伪造、变造、转让、涂改、买卖和损毁。

社会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登记管理制度 政府监管 社会组织

【中图分类号】D691.2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3月10日,《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说明》明确规定放开四类社会组织的登记。本次改革的方向是要把政府的部分职能转交给社会组织,实现“小政府、大社会”,指出了建设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和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要求。该项“宽进严管”的政策大幅度降低了社会组织登记门槛,不仅标志着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的范围加大,而且标志着社会改革的全方位启动,要求有关社会组织的立法、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和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革,用单一管理体制替代双重管理,有着重大意义。

社会组织政府监管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0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春蕾计划”、“希望工程”和“幸福工程”等著名公益事业的开展,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获得前所未有的机遇,数量日益增多,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发挥作用的领域持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已得到社会和公众的认可、理解和支持,在社会生活中拥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但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组织也存在着自身的问题和不足。

筹资能力不够,资金来源不合理。有调查显示,在我国超过90%的社会组织每年的支出费用低于50万元,只有少于2%的社会组织每年的支出费用额度超过100万元①。因此,资金短缺是社会组织中存在的一个相当普遍和严峻的问题。社会组织主要依靠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资助和捐赠,但这些资助非常有限,导致很大一部分社会组织由于严重缺乏组织活动资金而无法正常运行,有些社会组织甚至不得不通过开展不属于自身业务范围的经营性违法活动来维持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内部管理混乱,营利性活动盛行。目前,我国大部分社会组织内部缺乏科学有效的治理,也没有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一些社会组织通过经商办实业开展营利性活动,表面上打着“非营利”的旗号,实际上却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调查显示,中国的社会组织70%是营利的②。社会组织违背其非营利性原则开展营利性活动,利用免税的优势与企业进行不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也极大地损害了自身的公益形象,降低了公信力。

腐败滋生,公信力偏低。由于社会组织对社会资源具有一定的分配权力,导致其在使用社会资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权力寻租现象。近些年来,社会组织腐败丑闻频频出现,严重损害了国家和公众的利益以及社会组织自身的形象,极大浪费了社会资源,并从根本上破坏了我国社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致使我国社会组织公信力偏低。

社会组织政府监管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造成社会组织违规和腐败问题的原因复杂,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国家对社会组织监管缺位。因此,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尤其是加强政府监管,尽量化解社会组织存在的诸多问题,迫在眉睫。目前,我国社会组织政府监管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但从现行的法律规定和监管实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欠缺之处。

法律法规不健全。首先,立法缺位。目前,国务院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法规有《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政部制定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办法》、《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暂行办法》,此外还有民政部与其他部门联合的规范性文件等。从总体上看,现有法律法规仍不能满足现实需求,配套法规不完善,体现为:在人事、财务与外交等方面,社会组织缺乏符合自身特征的组织建设法律规范,只是简单地照搬事业单位的模式;在捐赠方面,缺乏明晰的实体法来规定各种类型和形式的“捐赠”与“收费”;只原则性地规定监管部门对社会组织要实施年检,并未出台有关年检内容、程序以及违反年检制度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具体规定;虽然有明文规定社会公众享有对社会组织的监督权,但保障该权利的规定一直处于缺位状态。从法律规范不明晰角度来说,主要表现为过于宽泛地界定业务主管单位的范围③。其次,规范性较弱。目前有关社会组织监管方面的法律规范众多,主要来自于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但是在现实情况中,这些行政法规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真正有效的只是民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制定的规定,这不利于社会组织监管的规范化。另外,规范社会组织监管的法律法规在实际运作中可操作性不强,导致社会组织在性质、定位、作用及职能等方面缺乏规范性。

监管体制不合理。目前,我国社会组织的政府监管体制是一种以双重管理为核心的体制,随着社会发展和改革深入,双重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社会组织“双重管理”的审批登记制度,通过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双重把关,使社会组织的登记注册程序得到了严格的规范。但与此同时,由于设置业务主管单位前置审批程序,社会组织的注册登记受到严重阻碍。双重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合法登记门槛障碍。双重管理体制给社会组织的合法登记设立了双重障碍,所有的社会组织想要合法注册登记,不仅要通过登记管理机关的审批许可,还必须得到业务主管单位的审批同意,使社会组织获得合法身份遭遇到严重障碍。其次,业务主管单位定位障碍。现有的法律法规只规定了业务主管单位的职能范围,而对其义务却并未明确设定,所以一些政府授权单位和政府职能部门并不愿意成为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此外,由于公共需求向多元化发展,社会组织的部分业务范围无法找到相关的政府部门的职能范围与之匹配,因此找到业务主管单位难度很大。再次,社会组织发展障碍。在我国,业务主管单位批准社会组织登记的条件是,考量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否会带来政治风险,并看其能否为业务主管单位带来利益和能否有效控制社会组织④。鉴于这些条件,业务主管单位不可避免地会对社会组织进行行政干预,在实践中表现为,社会组织的领导权集中于业务主管单位,业务主管单位任命、派遣或兼任社会组织的管理者,这在实际运行中严重遏制了社会组织的发展。

政府欠缺有限监管理念。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历经了较长时期,政府力量过于强大,其影响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此背景下,很多社会组织带有“半官方”的性质。具体体现在:一方面,一些社会组织实际上成为政府的附属机构,部分社会组织甚至是由政府组建而成,其机构设置、运行、经费甚至人员配备都依赖于政府机关。据了解,目前大概有三分之二社会组织的干部是由业务主管单位直接任命或委派。而且,某些社会组织在建立之初,会想方设法地挂靠政府机关,以此获取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另一方面,政府机构欲控制公共资源。由于受公共利益部门化思维的影响,且政府拥有使用和分配公共资源的权力,一些政府机构为了增强对公共资源的控制权,往往会通过建立社会组织的形式来获取。此外,由于受人、财、物资源的限制,监管部门不能有效应对繁多的监管内容,而且监管重点不明显,致使监管工作精力分散,监管绩效较低。政府和社会组织分工不明、职责不清,严重阻碍了社会组织的正常成长。

社会力量边缘化。从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社会力量对社会组织监管的作用和影响甚微。首先,社会监管力量薄弱。社会力量监管指的是除了政府、社会等组织以外的第三方监管。目前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是我国社会组织的主要外部监管力量,但由于这两个政府机关的监管体系不够完善和合理,发挥不了高效监管的作用⑤。在政府监督乏力的情况下,社会监督力量也非常薄弱,新闻媒体和公众对社会组织的监督还十分有限。其次,社会组织透明度较低。由于在内部治理结构、财务经费收支管理等方面,社会组织对外公开的程度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外部监管。此外,需要加强社会组织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这有助于发挥外部监管的作用。

登记管理制度改革中政府监管的应对

由于我国社会组织长期处于双重管理体制环境下发展,放开登记的新政策会对社会组织产生多方面影响,社会组织所面临的环境和发展方向都会发生巨大变化。随之,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监管也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政府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挑战,保证政府机构监管的良性运行。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新政策的落实迫切需要法律的保障,政府应尽快修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这三个行政法规,优化法律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组织创造升级优化的纵深发展,才能加速形成兼有高质量服务、有效监管、多方参与的社会组织管理服务新格局。笔者认为,三个社会组织行政法规的修订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改革登记管理体制。除了政治法律类、宗教类社会组织、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代表机构以及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需要前置审批的一些社会组织外,其他社会组织的成立都统一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进一步明确民政部门和相关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配。例如,宏观指导、统筹协调、政策制定以及登记、年检、执法、监督检查等职能都由民政部门承担,而对社会组织领域的指导、活动规范和服务等职责则由各相关职能部门来履行;规范社会组织的自治权力。为了保证社会组织内部规范更加明确、自治权力得到充分保障、部分社会组织规范管理更加充分,应对新条例中社会组织内部治理和活动准则,进行详细规定;管理方式的创新。引导和激励同一领域和同一行业的社会组织组建行业自律性组织,使它们进行有效的自律和自我管理;民政部门应努力建立社会组织引导型政策体系。比如,探索研究和制定出台对全国性行业协会法人治理指引、社会团体财务管理规定、社会团体选举工作指引、社会组织信息公开指引以及社会组织商业活动指引等政策性文件。

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移。按照方案,社会组织今后将是接管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力量,政府要保证社会组织能更好地承接其转移出去的职能。需要做的工作有以下几点:第一,制定政府职能转移相关指导政策。民政部应该尽快组织地方制定关于政府如何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的指导性意见、转移事项的有效规定以及调整机制。针对那些符合要求的社会组织,不仅政府产业扶持政策要给予支持,社会事业发展扶持政策也要提供支撑。第二,致力于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扶持力度。各级政府部门需要更快地转移职能,深入改革行政体制。社会组织负责承担政府的一些事务性管理工作,那些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事务,可以通过竞争性选择方式转交给社会组织承担。同时,社会组织从事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也需要政府购买服务来予以支持。要按照职能调整的相关要求来增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建设,努力提升组织成员的全面素质能力,落实并且夯实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组织基础等⑥。第三,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那些早期成立于双重管理体制下的四类社会组织需要一个过渡期才能与原有业务主管单位完全脱钩。为了更好地实现真正脱钩,可以在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中选择适量的单位做试点,在成熟的试点经验基础之上,依照修订好的条例完成原社会组织的相关过渡工作。

加强登记管理机关自身能力建设。第一,设立专门机构,扶持社会组织发展。国外实行直接登记管理模式的国家中,登记管理机关主要负责登记注册,而政府都设有专门的服务组织或相关的资助项目对社会组织进行有效扶持。同样,我国政府也可在民政部门设立较高规格的社会组织管理局,负责社会组织发展规划、加强政策研究、开展登记管理、监督查处等工作,实现对社会组织的有效引导和监管。第二,充实登记管理机关队伍。可根据本地社会组织管理的实际情况,增加登记管理机关的人员编制,安排专门人员对社会组织进行登记和监督管理,还可设立专门的执法机关,提高执法效力。第三,提升登记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由于放开登记后,社会组织波及的范围更广、组织结构更为复杂、相应的法规条例更繁杂,这些都将导致登记管理机关的工作难度加大,对于登记管理机关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也相应地提出更高的要求,登记机关管理人员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来提升自己的全面素质和能力。

增强政府对社会组织的资金扶持力度。第一,增加政府的资金支持。对于草根社会组织来说,最缺乏的就是资金,若政府和社会不能给予它们足够的资金支持,即使容易获得合法身份,发展依然困难。实行直接登记制后,可以参照香港的做法(香港政府提供给本地社会组织80%以上的资金),给社会组织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以此来推动它们长期有效发展。第二,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对社会组织进行资金支援。放开登记政策本身不是孤立的措施,从社会管理的顶层设计角度来看,形成社会组织运行生态是其终极目的。因此,直接登记具有两面性,不仅社会组织要在其中寻找机遇,同时对管理体制也有更大的需求。理想的状况是,首先赋予社会组织一定的法律身份,政府借社会之手购买服务,进而向社会组织及其生态系统提供足够的资源,让社会组织拥有更加充足的活动经费,从而满足社会需求。要达到这一目的,政府与民间要进行更深入的互信合作。可由社会组织承担的事务,政府转移给它们,政府利用测评体系量化、监督调查社会组织的专业性和服务质量,最终建立起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新管理体制。需要注意的是,该项工作必须与放开登记同步进行。第三,税收优惠和资助奖励。政府需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资金奖励体系,进一步扩大税收优惠的范畴和种类,并逐步建立统一合理、高效运作的社会组织税收政策体系。针对服务质量高、表现优异的社会组织给予资助奖励,激发它们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注释】

①王名:《中国NGO研究―以个案为中心》,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2001年,第29页。

②王名:“清华NPO研究的观点与展望”,《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3期,第59~60页。

③刘鹏:“从分类控制走向嵌入型监管: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管理政策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第91~99页。

④周航,赵连章.:“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第215页。

⑤郁建兴,沈永东,周俊:“从双重管理到合规性监管―全面深化改革时代行业协会商会监管体制的重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第1~10页。

⑥关信平:“当前我国增强社会组织活力的制度建构与社会政策分析”,《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3期,第37~40页。

社会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制度建设;立法技术

社会管理创新法治化,要保障社会管理创新活动在法律框架内进行,需要有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管理实践的不断推进,社会管理法律体系建设也取得了明显进步,形成了基本的社会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但是,相对于复杂多变的社会管理实践对法律法规的需求来说,我国的社会管理法律体系仍极不完善。突出表现在:已有的社会管理法律法规不能有效应对新的社会问题;……不同法律法规之间缺乏协调;社会管理法律对侵害行为的威慑作用有限,承担社会管理功能较弱。①因此,本文拟探讨社会管理创新法律法规建设问题,通过建立健全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社会规则体系,确保社会管理创新活动有法可依。

一、健全规范社会管理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社会管理的各主体的权力、权利、义务和责任

前已述及,社会管理法律法规很不完善,而规范社会管理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尤其更加不完善,即便有,也是零星的、散落不同的法律法规中,导致社会管理主体在社会管理实践中的行为无法可依,出现了不规范行为也不能依法处罚。参与社会管理的主体有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以政府部门为主要主体。要确保社会管理创新持续有效推进,必须健全规范社会管理主体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法律法规确界定政府、社会组织、社会成员在社会管理中的权力、权利、义务和责任,保障他们参与社会管理活动有法可依;尤其要明确政府部门行使社会管理权力的边界,坚持职责有法定,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政府部门侵犯百姓合法权益。总之,我们要建立健全规范社会管理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使各社会管理主体的参与社会管理活动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二、健全管理社会组织的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目前关于管理社会组织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立法层次低、内容滞后,对社会组织的活动缺乏统一指导与规制。因此,需要进行社会组织立法,依法培育、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引导和规范社会组织的行为。当前,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立法,提高城乡社区居民(村民)的自我管理水平;推进市场主体社会责任立法,明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社会责任,强化对市场主体的管理,督促他们依法履行义务,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如果条件成熟,尽快制定并出台《社会组织法》,明确界定参与社会管理的社会组织的法律地位、管理原则、活动领域和范围、活动准则、权利义务等。如果条件不成熟,则出台一些单行法律法规,补充完善现有关于社会组织法律法规所欠缺的实体性规范。建议将目前的社会组织双重登记管理制度改为直接登记制度,即由申请主体依照法律规定,直接向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门)提出登记申请,民政部门经过审查,认为其申请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就可以直接批准其登记。与此同时,需要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引导、扶持,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对经过登记注册的属于该行业的社会组织进行业务指导,并通过购买其服务、转移部分社会服务职能等方式引导或扶持社会组织发展②”。

三、完善以保障民生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法”制度建设

当前社会对国家的要求,不仅要维持国家基本秩序,还要保护人民的安全,更要关心公民是否享有基本人权、整个社会是否和谐安宁。因此“社会法”出台就成为必然趋势。“社会法”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保护对象的法律的总称,它在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当前,加强“社会法”建设,应从保障民生入手,着力健全民生领域的立法,尤其是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立法。虽然近三十多年来,我们在保障民生方面的立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住房、医疗、社保等方面法律法规需要立法或完善,体现公平性。同时,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农民工、经济困难群体、因病因残导致生活困难等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注重改善没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以及可能出现的发展机遇,保障他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收入分配、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征地拆迁、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已有的法律,辅之以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使之能够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特别完善现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建立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法律法规,缩小贫富差距,防止出现因两极分化而加大社会冲突。

四、完善社会管理领域的立法技术

完善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律制度建设,我们需要注意社会管理领域法律制度的层次性、系统性建设,注意配套法律制度建设。首先要发挥宪法对社会管理法律制度建设方面的指导作用。无论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有关社会管理方面国家法律,还包括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各部委的部门规章以及(较大的市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地方政府规章等的“立”、“改”或“废”,宪法始终要起着总纲性的指导作用。其次,有关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不仅要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还需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及各部委的部门规章及地方性法规等各层次的实细则进行配套,不仅有社会管理实体方面的法律法规还需有程序性法律法规,体现社会管理领域法律制度的原则性、系统性、灵活性和地方特殊性,以应对社会管理领域各层次性问题。最后,畅通渠道,扩大公众参与民主立法。法律应当是全体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无论是全国性立法,还是具体到某个地区,应当由相应区域内的公众对规范自身权益的法律做出选择;建立可以让人们充分表示利益诉求的机制,争取最大限度地代表本区域内大多数人的利益,以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能充分反映人民意愿、代表人民利益。综上,建立和完善规范社会管理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社会组织、公民在社会管理中的权力、权利、义务和责任。健全社会组织立法,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作用,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督促其履行其社会责任。着力民生领域的立法,依法保障社会各阶层的利益。采用良好的立法技术,确保社会管理领域的法律法规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民意,充分发挥法律对于加强社会管理的基础保障作用,逐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法治化。

作者:唐素林 单位: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田野.浅析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律应用[J].当代法学,2010(6).

社会管理制度篇5

一、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管理制度的基本情况

长期以来,我国对社会组织实行双重管理登记制度,即社会组织需要接受登记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双重审核、双重负责和双重监管。社会组织向民政部门提出登记申请之前,需要先获得所在行业业务主管部门的认可。这一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建立严格的监管体系,但却在实践过程中增加了社会组织成立的门槛和难度,最后不但没有完全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反而催生了一批得不到政府认可的“非正规军”;同时,那些得以找到业务主管部门、能够正式登记的社会组织中,又产生了一批行政色彩较浓的“二政府”,破坏了社会组织发展的生态环境。种种迹象表明,双重管理登记制度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组织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了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目标任务: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这些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二、实行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改革的挑战

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有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开展或试行了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工作,有1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先后出台了推进社会组织登记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文件,全国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约3万个,占同期登记的社会组织40%以上。直接登记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和机遇,但同时也给职能部门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一是直接登记以后,没有业务主管单位把关,直接登记部门的工作难度将大大增加。如对于社会团体的成立背景、必要性、代表性以及发起人、负责人情况等审查,之前是向业务主管单位的党务或人事部门调查,经部门主要领导审定后以党委或党组会议形式批准同意。直接登记后,由于登记管理机关了解情况的途径和手段有限,这类社会组织的审批风险将会加大,也为管理部门着力提高社会组织的质量与内涵,使其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带来了挑战。

二是取消业务主管部门后,单凭登记部门对相关社会组织进行监管力度不够。双重管理体制下社会组织登记后主要由业务主管部门结合业务工作进行监管,登记管理机关主要通过年度检查、规范化建设评估和社会举报等渠道实现监管。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后,与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相关的党政机关将不再担任业务主管单位,仅成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他们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力度可能会随着前置审批权限的取消而弱化,而对于直接登记的受理部门来说,又很难在应对社会组织的登记、年检等事务的同时,单独承担监管职责。如何在直接登记的同时,加强对直接登记社会组织的有效监管,是改革后面临的又一难题。

三、健全完善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管理制度的具体建议

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是发展现代社会组织的必经之路。改革社会组织登记制度,不仅是社会组织登记方式的改变,更是管理体制的重大转变,体现了党和政府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的决心和举措。在实际操作中,重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关于社会组织登记的统一法律,登记注册主要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进行注册登记并获得法人资格。部分省、市虽然制定了相应的登记管理暂行办法,但整体来看,整个制度缺乏系统性,法律层次不高,各地标准也不一致,不利于具体操作人员参照执行,既增加了社会组织登记的难度,还给登记部门和社会组织带来了一些法律风险。因此,要规范社会组织的注册登记和发展,需要在现有法规条例的基础上,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又与一般国际规定接轨的《社会组织法》,明确社会组织的权利义务,规范社会组织的设立、性质、地位、作用及职能等,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统一、规范、明确的法律依据。在操作层面,还需要不断完善社会组织产生的方法、步骤等。针对直接登记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完善和理顺各类社会组织的登记操作办法。如,规范强化直接登记社会组织的审核把关,优化完善登记部门对社会组织的内、外部审查流程,建立政府职能部门内部的意见征询与反馈机制,畅通审查信息获取渠道,提高信息获取的便捷度和准确度,实现一门受理、内部流转的直接登记办理流程,既要简化社会组织登记申请办理手续,缩短登记办理时间,又要把好入门关,不断提升社会组织发展质量。

2.加强各级登记管理机关服务能力建设

实行社会组织直接登记以后,登记管理机关将承担更多的部门职责和工作量,除了原有的登记受理工作外,还增加了对申请的社会组织进行更多的信息收集、审核和监管的业务内容,这对登记管理机关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需要加强登记管理机关的能力建设,为直接登记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如,建立健全分级登记管理机构,按工作需要设立独立编制,配强工作人员,保障工作经费,设立专人负责基层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工作。改造和优化社会组织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保障各级登记管理机关的信息管理维护经费。加强对登记管理机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服务能力。

3.完善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体系

应对直接登记后给监管带来的新挑战,一是建立完善民政、公安、司法、财政、审计、税务、物价等相关单位和银行金融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信息共享、协同监督、齐抓共管的联合监管机制。二是加强社会组织自律监管。引导社会组织充分认识自律诚信的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内部治理,健全规范运作、诚信执业、信息公开、公平竞争等机制,推行社会组织监事会制度,增强监事监督职能,监督社会组织恪守非营利准则,依照宗旨,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按章程开展活动。三是加强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社会组织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社会组织信用状况进行实时评价和动态调整,加强针对性监管,切实提高社会组织公信力。四是探索建立全国联网的社会组织信息管理平台,将信息公开作为法定义务,与扶持政策挂钩,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对社会组织重大活动、资产财务、接受使用捐赠资助、收费项目及标准等情况,实行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社会管理制度篇6

1.社会保险基金中没有对社会养老基金的管理制度中参保人员可以享受的福利进行仔细的说明,参与保险的人员具有收益权利,但是这个权利却没有跟资金联系起来,参与者不能亲自进行资金处理,这些资金都由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部门进行归纳处理,而在社会保险基金问题中,应该进行什么模式的分配程序,如何在社会保险基金中获得最大的利益,还有社会保险基金中的会计信息都是参与投保者应该了解的问题,但是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参与投保人员没有得到相应的知情权,因此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制没有真正的解决问题,完全的形式化存在,这种不严谨的监督模式给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者提供了随意挪动资金的条件。

2.社会保险基金缴费存在困难,没有统一标准。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机构的要求,我国的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和民营企业都处于可以参与社会保险的范畴内的,但是一些民营企业参与保险的数量明显低于国家事业单位和企业,这是因为民营企业的负责人对社会保险了解不足,没有树立社会保险的意识,对其重视程度不够,民营企业的工作人员流动性大,而且工资不稳定,从而没有办法规定一个缴费的标准。同时我国缺乏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的统一标准,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发展都带来严重的危害。大部分社会保险基金缴纳是根据工资的总数计算相应比例,进行缴费,但是有些征缴标准是上级领导规定的标准,造成征缴费用无法统一。

二、控制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的措施

1.做好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工作。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问题一直是很大的缺陷,因此要对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问题进行重新的规划和促进。要做好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的监管工作,要从内外两个层面进行控制,建立一个管理系统。社会保险基金的内部管理包括控制监管、核算监管和审计监管。社会保险基金外部管理包括行政监管、社会监管、法律监管和审计监管。加强内部监管可以帮助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的完善,加强外部监管可以从社会、法律、行政等等方面对社会基金财务管理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内部和外部监管相结合从而形成了新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的管理方式,成为一个新的机制,不仅能促进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运用还能保证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做好个人账户管理的工作。社会保险基金中的个人账户管理机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要最大程度的控制社会保险基金风险,就要重视对个人账户的管理。社会保险基金中的个人账户必须归纳到财务管理的范畴中,在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和支出账户中建立统筹和个人两个设置项,确定账户收入支出的明细,保证统筹和个人两个方面能单独进行核算。对参与保险人员进行个人账户的管理,能够给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便利,能把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提高了对参保人员个人账户的信息处理能力,提高了管理的有效率。

3.增强征缴力度建立统一标准。为了保证财务风险的最小化以及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工作的完善,相关部门首先要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大力的宣传,告诉人们社会保险基金的好处和主要作用,让人们对社会保险基金有深刻的了解,从而能够积极的自愿加入保险。同时在进行保险基金征缴的时候,必须依靠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征缴工作,建立一个统一的征缴标准,防止征缴标准存在差异的问题会为社会保险基金带来的危害。

三、结语

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参保人员的利益,因此要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制度,相关部门要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规要求对社会保险基金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及时的发现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并且采取措施进行积极的弥补,才能最大限度的控制基金财务的风险,有利于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健康平稳发展。

社会管理制度篇7

风险研究最早运用于项目工程管理领域,在其发展过程中主要应用于管理学、金融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中。

(一)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管理理论始于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学科。“1963年梅尔和赫奇斯的《企业的风险管理》、1964年威廉姆斯和汉斯的《风险管理与保险》出版,标志着风险管理理论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1]风险管理理论经历了从传统风险管理理论到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再到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的不同时期。传统风险管理理论主要对风险管理的对象进行界定和区分,将纯粹意义上的风险作为研究对象,也就是将不利风险纳入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范畴。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减少不利风险的发生,降低不利风险对企业的可能损害。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采用保险的方式转移和减少风险所带来的损失。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一些学者对市政管理中的风险问题进行研究。托德(Todd,1969)和沃恩(Vaughan,1971)通过对美国九个州市政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市政官员应加强市政风险管理的主张。风险管理理论逐步与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融合与发展,风险管理研究对象逐步拓展,不再局限于传统风险管理理论对纯粹风险的管控,金融风险管理兴起。金融风险管理不仅是为了克服纯粹风险,更不是仅仅利用保险的方式转移风险,而是注重保险的收益功能。金融风险管理标志着风险管理理论向纵深度发展。20世纪80年代,接踵而至的金融危机推动了风险管理理论的蓬勃发展,迫使金融界进一步思考风险管理问题,全面风险管理时代来临。全面风险管理主张从系统的角度对所有风险集合整体上加以管理和控制。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已经成为企业决策和金融业决策的重要指导,作为一种系统和科学的管理模式被广泛应用。

(二)风险社会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20世纪以来,特别是20世纪后半期,人类社会在经济领域、社会领域取得非凡成就,但也潜藏着各种危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经济危机和金融风险频繁发生,社会贫富分化现象日趋严峻;与此同时,化学污染、核威胁、各种电磁辐射、转基因产品危害等现代性的负效应正威胁人类,使社会面临严重风险。出于对工业社会和现代性的反思,1986年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在其德文版著作《风险社会》中,首次提出“风险社会”的概念。但是在当时风险社会理论并未引起过多关注,直至1992年其英文版著作《风险社会》出版,风险社会理念才备受瞩目。伴随着对风险社会形成原因的不断追问,贝克进一步指出工业社会所面临的风险与以往社会所面临的风险存在区别,如果将人类社会早期所发生的自然灾害、社会危机归结为自然规律所导致的,那么工业社会发生的危机则与人类社会的重大决策紧密相关。贝克认为:“工业化以前人类社会所遭遇的各种自然灾害与工业化以后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大不一样。”[2]安东尼•吉登斯则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社会发展的现代性、社会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与社会风险关系进行探讨,提出全球风险社会理论。吉登斯认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风险,如果是来自自然界的外在风险,那么是自然风险;如果是由人类社会内部对自然的改造和控制等“人力制造出来的风险”,那么是“人造风险”。人造风险与人类工业化发展、对社会现代性的追求相伴生。吉登斯对风险社会的研究系统而深入,对由现代性引发的社会风险类型进行了阐释,认为现代性蕴含着经济增长、生态环境破坏、极权主义、军事冲突、核危机等社会风险。从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社会研究可以看出,风险并不必然伴随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而消失或减少;相反,可能由于人类的某种选择和决策的失误而被强化。因此,从全球的视野来分析社会风险,反思人类社会的管理与决策,加强决策与管理的科学性,有助于探寻社会风险的化解方法。

二、欧美重大事件风险管理的实践经验

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社会发展能力被彰显出来。与此同时,社会面临的风险与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多,风险转化成危害,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与持续发展。为此,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积极强化风险社会管理手段与方法。其依靠重大事件的科学决策有效化解风险、促进社会稳定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一)美国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美国一直以来重视环境保护,20世纪80年代以来,更是将环境管理问题上升到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社会稳定同等重要的高度。美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管理,对于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美国对于环境管理及风险防控的基本做法主要体现在:一是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将其确定为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紧密相关的重大事件。1977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LesterBrown)在其研究报告《重新定义国家的安全》中,首次提出将环境问题与国家安全问题紧密相连。布朗的观点引起广泛关注,关于环境安全的研究逐步增多。1987年里根政府的《国家安全报告》明确指出,自然资源的损耗与污染成为国家繁荣和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与风险,环境安全、环境管理被列入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的重要领域,成为政府决策管理的重要范畴。二是进行深入系统的环境风险评价科学研究,为环境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路线。美国是较早开展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环境风险评价开始萌芽,但关于风险评价的内涵尚不清晰。20世纪80年代以来,风险评价的框架基本形成。美国国家科学院提出环境风险评价包含危害鉴别、剂量—效应关系评价、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四个阶段[3]。20世纪80年代后期,环境风险评价运用于决策的相关研究逐步增加,特别是比较风险评价理论的提出与发展,大大推动了美国环境决策发展。艾扎斯(Ijjasz)和特雷耶(Tlayie)认为,“在宏观上,比较风险评价是在掌握大量正确数据的基础上对决策中的风险进行排序比较,并以风险的大小作为决策方案的选择依据,从而形成一个包含有科学家、决策者与利益相关者的开放、公平的相互交流的环境。”[4]三是建立生态风险评价的政策依据,为风险评价提供行动指南。“1998年美国国家环保局正式颁布了《生态风险评价指南》,提出生态评价三步法:问题形成、分析和风险表征,同时要求在正式的科学评价之前,首先制定一个总体规划,以明确评价目的。”[5]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生态风险评价方面的指导文件。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将比较风险评价应用于环境决策,确定了将当前环境决策未解决的问题具体化、在对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决策方案、决策者依据环境因素与潜在风险等因素对方案进行评估、方案选择决策确定、校验决策等基本环节。四是建立完备的风险管理与环境应急机制。对于环境存在的风险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美国建立比较完善的环境风险管理与应急机制。环境风险管理与应急机制主要包括环境风险的宣传与教育机制、风险预测预警机制、风险管理机制,针对潜在的环境风险进行识别、宣传与防范,为降低风险和科学决策提供保障。

(二)欧盟食品风险评估制度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为确保食品安全,促进食品在成员国自由流通,欧盟就制定了食品安全政策。目前欧盟已建立相对完备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体系,能够有效防控食品安全危机。一是构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法律框架,为风险评估工作提供法律依据。欧盟委员会分别于1997年和2000年《食品安全绿皮书》、《食品安全白皮书》,明确了食品安全管理的总体思路,特别是提出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性,提出成立欧盟食品安监局作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实施机构,初步奠定了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制度基础。2002年颁布了EC178/2002条例,明确提出食品安全法应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成立食品安全局(EFSA)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相关工作。二是建立食品安全的快速预警系统。欧盟在食品安全法的框架下,建立了食品与饮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6]。根据危急程度不同,预警系统分为预警通报和信息通报两大类。当食品安全出现问题,可能危及人类健康时,成员国可以借助预警系统互通消息,从而减少风险。三是成立专门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组织机构,以保证评估工作的科学性与独立性。欧盟食品安全局作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交流的专门机构,开展相对独立、科学、公开、透明的风险评估工作。食品安全局组织机构完备,下设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和成员、咨询论坛、科学委员会和科学小组[7]。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下年度工作计划和上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等职责。执行主任公开招聘产生,主要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咨询论坛协助执行主任开展工作,负责与各成员国主管机构合作,加强信息交流,充分了解和把握潜在的风险。科学委员会和科学小组负责为决策提供科学建议。科学小组由食品安全领域专家组成,可以组织听证会,加强与公众交流,搜集公众意见。科学委员会则由各小组的主席以及来自科学小组以外的六名专家组成,开展全面协调工作,确保科学建议的准确性与一致性。欧盟食品安全局自动发起或者是应欧盟委员会或其成员国的科学建议请求,必须在规定期限内为欧盟成员国和欧盟委员会提供科学技术支持,尽可能地搜集决策相关信息,在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将评估结果、风险信息等因素一并提供给欧盟委员会及其成员国。

(三)英国国家安全风险评估与城市风险评估体系

英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国家安全风险评估和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机制,能够对国家层面和城市中可能发生的危害国家和社会安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与控制。英国建立了完备的国家安全风险评估与预测机制,建构了《国家安全风险评估》、《国家安全任务与指导方针》等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的防范政策体系。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广泛了解和分析潜在的国家安全风险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的可能性及其影响,促进和协助政府联合其他部门共同面对和化解风险。以英国伦敦为例,其“一案三制”意义上的城市风险管理机制十分完备,堪称城市风险管理的典范,可以为区域内重大事件决策的风险防范提供参考。通常情况下,风险管理分为风险评估与防范、风险控制、风险处置与恢复等环节。在伦敦的城市风险管理中,风险评估程序非常完善。伦敦城市风险评估的基本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依法确立风险评估主体。英国2005年4月正式实施的《国内应急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是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在风险评估与应急规划中担负重要责任。二是建立风险评估的协调机构。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后,伦敦出于对危机事件有效防范的考量,着手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风险评估协调机构。伦敦区域应急论坛下设伦敦应急团队,每个论坛的主要职责是对区域内的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使伦敦能有效应对危机事件。三是完善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系统。伦敦的城市风险评估工作流程主要分为“选择风险事项、挑选评估者、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应对、监控与审查等六大步骤”[8]。选择风险事项阶段,主要由风险评估工作组和各应急论坛的组成部门协同合作,确定风险事项,识别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结合区域环境因素确定风险评估的原则与标准。挑选评估者阶段,主要是确定风险评估者及地方应急论坛相关人员在工作中的分工与职责,确定主任评审员的人选,为后续工作奠定组织基础。风险评价阶段,主要由主任评审员负责,对未来五年内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分析与建议。风险分析阶段,主要是由主任评审员对风险进行预测、分析,并提出相对详尽的风险分析报告。风险应对、监督与评审已经成为制度化、稳定化的工作,地方应急论坛每四年就要对所有风险提出正式的评审报告。

三、国外经验对我国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启示

国外关于风险研究的理论与重大事件风险管理的实践都取得了长足进展,而我国重大事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多需要完善之处。汲取欧美发达国家重大事件风险管理的有益经验,建立健全我国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一)加强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理论研究

中国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已经进入实践阶段,实践中形成了四川“遂宁模式”和江苏的“淮安模式”,但是中国关于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理论研究还十分匮乏。分析美国环境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美国国家科学院等环境保护的科研机构及专家学者关于环境风险的相关理论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引,对保障决策科学性和化解决策风险起到重要作用。中国学者关于风险社会理论的研究集中于风险社会意识形成和风险社会危害等研究领域。这些研究虽然奠定了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的理论基础,能够为风险评估提供理论支撑,但是结合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稳定风险的分析不够深入,对于重大决策可能引起的风险认识还不够清晰。中国对于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价值的探讨较多,但是对于如何推进实践的可操作性研究明显不足。风险评估作为一种技术已经在国内外政治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在国家、部门,特别是企业管理中广泛应用,但是目前中国在重大决策中应用较少,学者提供了风险评估的框架体系,但是缺少细节设计,还有待于对重大决策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法和实践机制等领域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

(二)增强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意识

目前,从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到社会公众,整体上风险意识淡薄,对于风险管理认识不深入、不够重视,特别是对于重大事件决策与社会稳定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认识不清,缺乏管控风险的意识。因此,强化对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意识,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软环境。发达国家的风险意识十分强烈,美国20世纪80年代就将环境保护问题上升到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息息相关的重大事件进行管理,对重大事件风险评估与决策十分重视。英国对于国家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进行识别与防控,也是缘于其高度的风险意识。

(三)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法律制度

欧盟在食品安全管理中,有关食品风险评估的法律制度提前建立起来,为食品风险评估提供法律保障。英国国家安全以及城市风险管理的相关法律制度较早地完备起来,为风险评估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使风险评估可以按照法律和制度要求系统化、经常化、稳定化地开展。中国对于重大决策风险评估的法律依据尚不充分,所以需要建立健全重大决策风险评估的相关法律政策,为开展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提供政策依据,保障风险评估工作有序进行。

(四)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健全专门化、独立化的风险评估管理机构,保障重大事件风险评估工作的有效开展。欧盟为了实现对食品安全的有效维护,减少食品领域风险的发生,成立了专门的食品安全局。欧盟食品安全局作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交流的专门机构,开展独立、科学、公开、透明的风险评估工作。英国为了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建立了应急论坛、应急团队,每个论坛的主要职责就是对区域内的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风险评估协调机构,使英国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危机事件。其次,建立健全重大事件风险评估的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公众在风险识别、风险防控中的积极作用。重大决策议程需要重视促进社会公众、利益相关者的充分参与,广泛搜集社会公众的意见和要求,合理赋予公众在重大决策议程建立过程中的参与权、知情权和话语权。政府在充分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决策,有助于决策更加科学与民主,减少社会风险的发生。再次,创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增加其他评估主体的作用。政府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专门化的非官方风险评估机构的作用,客观公正地对社会利益需求和利益倾向进行了解,充分理解社会利益与重大决策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给风险识别与风险分析提供理论借鉴;同时成立相关的风险评估委员会与咨询部门,培育和生成具有独立意义的风险评估专家团队,为重大决策风险分析提供科学支持,保证重大决策的科学性。

社会管理制度篇8

第二条社会体育指导员系指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部队体育以外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凡符合条件,履行社会体育指导员职责者,均可根据本制度的规定,申请并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

第三条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分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部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第四条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法律与社会公德,热心社会体育事业,积极从事社会体育工作。

第五条申请授予技术等级称号或晋升上一等级称号者均应参加相应级别的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并具备下列条件: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具备:(一)了解体育锻炼和比赛的一般知识,初步掌握某项体育活动的技能传授方法,能够承担基本的锻炼指导工作;(二)了解社会体育工作的一般知识,初步掌握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办法,能够根据计划组织实施基层组织的社会体育活动。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具备:(一)从事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服年以上;(二)基本掌握体育锻炼和比赛的理论与方法,能够承担某项体育活动的技能传授和锻炼指导工作并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三)基本掌握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熟悉社会体育工作的特点,能够承担基层组织社会体育活动的计划、实施和总结工作并取得比较明显的成绩;(四)具有指导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能力。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具备:(一)从事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用于年以上;(二)掌握体育锻炼和比赛的理论与方法,能够承担某项体育活动较高水平的技能传授和锻炼指导工作并取得比较突出的成效;(三)掌握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够指导基层社会体育组织的工作并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四)具有指导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能力,能够进行社会体育的科学研究。部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具备:(一)从事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5年以上;(二)较系统地掌握体育锻炼和比赛的理论与方法,在某项体育活动的技能传授和锻炼指导中取得显著成效,或在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中具有特殊技能和突出成就;(三)较系统地掌握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承担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国行业、系统的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或在全国性社会体育工作评比中获得先进个人称号;(四)具有指导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能力,在社会体育的科学研究中取得一定的成果。

第六条评审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具备的条件,可根据申请者的具体情况,分别在技能传授、锻炼指导或组织管理方面的掌握上有所侧重。

第七条取得高等体育专业学历的人员或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体育教师、非在职教练员从事社会体育的指导工作,申请技术等级称号可不受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年限规定的限制。

第八条申请授予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应向当地体育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组织提交下列材料:(一)本人的申请书;(二)相应级别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业务培训合格证书;(三)所在单位或体育组织的推荐信。(四)申请晋级者还需提交原等级证书。

第九条受理申请的体育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组织在审查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完全具备后,应提交有批准权限的体育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组织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有批准权限的体育行政部门应根据评审结论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答复。申请人接到批准的答复后,应任批件及时到当地的体育行政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第十条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批准授予权限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由县、区体育行政部门批准授予;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由地、市体育行政部门批准授予;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行政部门批准授予;部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由国家体委批准授予。

第十一条被授予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者,由批准授予的体育行政部门发给证书、证章。证书、证章由国家体育统一制作。

第十二条对社会体育指导员按批准权限实行分级管理。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及其委托的组织,诬陷应确定主管机构,设立评审委员会,分级负责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考核、评审以及其他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应依照下列规定从事社会体育工作;(一)义务从事社会体育的指导工作。(二)可以开展体育技能传授、锻炼指导、组织管理以及体育表演、体育咨询等的有偿服务,并可按照相应的技术等级称号收取不同的报酬。(三)在取得当地体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许可证,并经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后,可以开展经营性的体育活动。(四)可以应聘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担任社会体育指导工作。

第十四条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跨地区迁移时,应按管理权限输迁出、迁入登记手续。在迁入的地区和工作单位,应承认其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并支持其按照第十条的规定从事社会体育工作。

第十五条对工作努力、成绩突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行政部门应予以表彰、奖励或破格晋级。对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20年(女子15年),为社会体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行政部门推荐,国家体委批准,授予荣誉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并颁发荣誉奖章。荣誉奖章由国家体委制作。

第十六条凡连续两年不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得申请授予高一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社会体育指导员违反第四条、第十三条(一)、(二)、(三)项的规定,给社会体育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由所在单位、有关的体育组织或体育行政部门对其予以批评教育,责令改过;情节严重、影响恶省的,或触犯刑法及有其他严重违法行为的,其所在单位或体育组织应报请有相应管理权限的体育行政部门撤销其称号,并收回证书、证章、荣誉奖章。

第十七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本制度的规定,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经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上一篇: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预案范文 下一篇:集成电路设计创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