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范文

时间:2023-09-28 22:47:31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篇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基于这一发展态势下的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占比规模也越来越大。就目前现状而论,对国企固定资产采取科学化管理,不仅能为其自身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障,还能使之全局管理更为规范,发展更为稳定,从而使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得以更为充分的发挥是出实质作用。

一、国企固定资产管理职能概述

固定资产是企业经济资源的一部分,也是开展各项活动的物质基础,究其特质,主要可归为下述几类:不同设备具有不同的数额标准;固定资产是非流动资产,可供长期使用;固定资产的获得方式有多种,可以由社会捐赠、单位自身制造和购买,也可以采用租赁的方式获得。一般而论,国有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围绕以下几点:一是根据自身实际经营情况,制定固定资产表;二是相关固定资产的转让需要对接单位核对批准;三是设备报废也需要相关负责人审核通过之后再行销毁,并同期记录;四是要制定计划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点。

二、国企固定资产管理环节常见问题

(一)资产监管制度不健全

监督管理制度是约束固定资产管理的依据,制度不健全使管理工作杂乱无章,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清点盘查的相关制度不健全,部分国企固定资产在盘查过后,漏洞百出,账目与实际情况不相符、账务记录等现象频现;二是管理人员相关责任制度不健全,由于管理人员监督不到位、管理不作为等导致固定资产管理不善,且无明确的责任制度和惩处制度约束;三是内部没有必要的控制制度,各个部门之间不能相互协作、相互制约。

(二)资产管理意识不强烈

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导致管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及资产流失现象。由于受以前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许多国有企业只是重视固定资产的采购而轻视管理,导致固定资产管理缺乏相应的机制和方法,对于固定资产的财务登记不规范;还有部分管理人员因日常资产登记中的不规范操作,从而导致总资产金额与固定资产明细不符,影响固定资产的监控管理实效。

(三)固定资产分类不清晰

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准确的分类明细,然而,现在由于固定资产构成复杂、分类不清晰,严重影响了管理效率的提高。比如,部分国企购置大量的设备工具,由于种类多、类型多、功能不一,故应进行分类管理,而在分类的时,则应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参考财务、功能等多方面的因素。然而,目前对于固定资产的分类仍无可供参考的依据和标准,由此使得固定资产的分类管理变得更加繁琐。

(四)固定资产使用率不高

比如,部分国企虽然购买了设备和工具,但对其使用配置计划却不尽合理,相应执行措施难以到位;又如,部分国企对固定资产的认识存在偏差,不考虑企业实际需求,认为固定资产是炫耀、攀比的资本,从而花费大量资金购买设备,导致购置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并未参与日常运营发挥其作用;长此以往,显不利于国企健康有序发展。

三、科学化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的实践路径

(一)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监管体系

国企资产始终处于变动的状态,因此要制定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和资产清查体系。即各个部门要及时的将剩余物资进行清点登记,按月份、季度对所需物资、剩余物资进行备案,加强固定资产清算的监督管理工作,使之步入正规化;同时制定抽查监督制度,不定时对各单位物资进行抽查监督,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对闲置的资产进行有效的利用,预防资产过量挤压,确保资产得到有效利用;此外,应建立完善的资产清查制度,规范清查内容和清查程序,确定清查结果的有效性,同步完善资产核算、审计工作,对固定资产审查的全过程予以严格监督管理。

(二)固定资产日常管理高度要求化

即首要提高国企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组织相关人员积极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知识培训,以实现实际管理效果为目标,改善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同时加强固定资产的财务登记和管理,记录好固定资产的转让、报废以及其他变动情况,不能随意更改其经济价值属性,规范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明确固定资产的范畴和分类标准,制定详尽计划并给予定期检查与核对。

(三)提速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基础,通过在计算机中形成固定资产数据库,可以将固定资产按照分类标准进行登记。同时,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存储、编辑、打印,并且有助于资产信息的更改和查询,有助于国有企业内部的资源共享,使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过程得到高效科学的管理。

四、结语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篇2

第一条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高,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金融机构中的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企业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投资和投资所形成的权益,以及依法认定为国家所有的其他权益。

第四条企业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国家实行由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第五条国务院代表国家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重要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领域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由国务院确定、公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对由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以外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中,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公布,并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备案;其他由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人民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由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确定、公布,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人民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以下统称所出资企业。

第六条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人民政府,分别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授权,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

企业国有资产较少的设区的市、自治州,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不单独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坚持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不行使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政府其他机构、部门不履行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

第八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依照本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严格执行法律、行政法规。

第九条发生战争、严重自然灾害或者其他重大、紧急情况时,国家可以依法统一调用、处置企业国有资产。

第十条所出资企业及其投资设立的企业,享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企业经营自。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支持企业依法自主经营,除履行出资人职责以外,不得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十一条所出资企业应当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对其经营管理的企业国有资产承担保值增值责任。

所出资企业应当接受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不得损害企业国有资产所有者和其他出资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第十二条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是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负责监督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的直属特设机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是代表本级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负责监督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的直属特设机构。

上级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下级政府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十三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对所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

(二)指导推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改革和重组;

(三)依照规定向所出资企业派出监事会;

(四)依照法定程序对所出资企业的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其进行奖励;

(五)通过统计、稽核等方式对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督;

(六)履行出资人的其他职责和承办本级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除前款规定职责外,可以制定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

第十四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主要义务是:

(一)推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

(二)保持和提高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领域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

(三)探索有效的企业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促进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

(四)指导和促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管理现代化;

(五)尊重、维护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自,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保进企业依法经营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

(六)指导和协调解决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第十五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向本政府报告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和其他重大事项。

第三章企业负责人管理

第十六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负责人的选用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第十七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有关规定,任免或者建议任免所出资企业的企业负责人:

(一)任免国有独资企业的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及其他企业负责人;

(二)任免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并向其提出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等的任免建议;

(三)依照公司章程,提出向国有控股的公司派出的董事、监事人选,推荐国有控股的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和监事会主席人选,并向其提出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人选的建议;

(四)依照公司章程,提出向国有参股的公司派出的董事、监事人选。

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对所出资企业的企业负责人的任免另有规定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制度,与其任命的企业负责人签订业绩合同,根据业绩合同对企业负责人进行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

第十九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确定所出资企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企业负责人的薪酬;依据考核结果,决定其向所出资企业派出的企业负责人的奖惩。

第四章企业重大事项管理

第二十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指导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审核批准其所出资企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重组、股份制改造方案和所出资企业中的国有独资公司的章程。

第二十一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其所出资企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分立、合并、破产、解散、增减成本、发行公司债券等重大事项。其中,重要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分立、合并、破产、解散的,应当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二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照公司法的规定,派出股东代表、董事,参加国有控股的公司、国有参股的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

国有控股的公司、国有参股的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决定公司的分立、合并、破产、解散、增减资本、发行公司债券、任免企业负责人等重大事项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派出的股东代表、董事,应当按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指示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派出的股东代表、董事,应当将其履行职责的有关情况及时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报告。

第二十三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决定其所出资企业的国有股权转让。其中,转让全部国有股权或者转让部分国有股权致使国家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四条所出资企业投资设立的重要子企业的重大事项,需由所出资企业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另行制定,报国务院批准。

第二十五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协调所出资企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兼并破产工作,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企业下岗职工安置等工作。

第二十六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拟订所出资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调控所出资企业工资分配的总体水平。

第二十七条所出资企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经国务院批准,可以作为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公司、控股公司,享有公司法第十二条规定的权利;可以作为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享有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的权利。

第二十八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对所出资企业中具备条件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进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

被授权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对其全资、控股、参股企业中国家投资形成的国有资产依法进行经营、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九条被授权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应当建立和完善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并承担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

第五章企业国有资产管理

第三十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企业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产权登记、资产评估监管、清产核资、资产统计、综合评价等基础管理工作。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协调其所出资企业之间的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纠纷。

第三十一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企业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监督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监督管理,促进企业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

第三十二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其所出资企业的企业国有资产收益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对其所出资企业的重大投融资规划、发展战略和规划,依照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履行出资人职责。

第三十条所出资企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重大资产处置,需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企业国有资产监督

第三十四条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代表国务院向其所出资企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派出监事会。监事会的组成、职权、行为规范等,依照《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的规定执行。

地方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向其所出资企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派出监事会,参照《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所出资企业财务进行监督,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权益。

第三十六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应当加强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财务、审计、企业法律顾问和职工民主监督等制度。

第三十七条所出资企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应当按照规定定期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报告财务状况、生产经营状况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不按规定任免或者建议任免所出资企业的企业负责人,或者违法干预所出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侵犯其合法权益,造成企业国有资产损失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所出资企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未按照规定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报告财务状况、生产经营状况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的,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第四十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企业负责人、,造成企业国有资产损失的,应负赔偿责任,并对其依法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对企业国有资产损失负有责任受到撤职以上纪律处分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企业负责人,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企业负责人;造成企业国有资产重大损失或者被判处刑罚的,终身不得担任任何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企业负责人。

第四十二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权利和义务等,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三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中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依照《中国共产程》和有关规定执行。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中工会组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四条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依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第四十五条本条例施行前制定的有关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行政法规与本条例不一致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六条政企尚未分开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加快改革,实现政企分开。政企分开后的企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篇3

关键词:国有企业 资产管理

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属全民所有,在经营管理中主要的目的是要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确保所有者的权益不受损害。因此,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是确保国有企业的良好发展与生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概述

(一)国有资产的含义

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它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或是经授权的其他相关部门、机构,分别代表国家以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出资人权益。经营性国有企业,主要通过经营生产,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与使用,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公益性国有企业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行下,部分资产为社会提供公益性的服务,部分资产经营带来的经济效益用于回馈社会。如国有保安公司,是国有企业中典型的公益性企业,它的社会效益往往要大于经济效益。

(二)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资产的管理就是通过对企业的资产进行整合优化,提高企业的资产利用率,减少企业资产的闲置、流失。资产是企业经营运作的前提,管理是使用企业资产的重要环节。

1.国有资产安全与完整的必要保证

加强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优化整合闲置资产,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率,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是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保值、增值的保证。

2.规范管理的需要

随着法规制度的不断更新、企业的不断发展与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现有的管理制度没有进行更新,存在不规范与管理上的漏洞,已不适应当下的管理需要。加强与规范管理制度的建设,是促使国有企业资产的管理更加规范与切合企业的实际管理需要。

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不

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只重视经营业绩,与流动资产方面的管理,而不够重视企业的固定资产方面的管理。经常出现固定资产重复的采购现象,资产日常也缺乏维护与保养,后续管理未落实责任到人,在使用过程中责任部门与责任人划分不清,难以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从而导致资产因闲置、保管不善等而流失,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

(二)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健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固有的相关国有企业的法规制度已不能有效地结合市场发展需求

国有企业有别于一般企业,它既要遵守一般企业适用的相关规范性的规定,又要遵守国有企业所特有的相关法规,从发现问题到制定政策法规,其过程相对漫长。新的政策法规出台后,新的问题已又出现,周而复始,使得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滞后、不健全。而一般企业可以在《公司法》、《会计准则》等相关法规规定范围内,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管理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对策,并建立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在国有企业里,由于高层管理者绝大多数是委派的,并不是企业资产、权益的所有者,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的薪酬考核在原行政单位,对资产的经营管理观念不足,仍停留在行政单位管理观念上。受委派的管理者在职期间与离任后,未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管理者在任期间不重视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与加强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在固有不健全、不完善的内部管理的基础上,加上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执行力不如一般企业的执行力,企业文化也不及一般企业,以及国有企业存在着一些人为的因素。

(三)资产的使用缺乏监管

制度的不健全、体制的不完善,出资人职责与监管的不明确,使得国有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设上先天不足。在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对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存在着不同的监管要求,具有不同特点的监管重点、要点。国有企业的管理与监督往往都是“政出多门”,这一状况必然导致各个政府部门之间、各个政府部门与国有企业之间的权、责、利的行使、承担的混乱。职责与责任的不明确,以致出资人对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使用、处理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

(四)资产的闲置与流失

1.资产的闲置

制度不健全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是存在缺陷、漏洞的。由于这些缺陷的存在,国有企业在资产与物资的采购上是造成资产闲置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国有企业缺乏预算管理,采购存在临时性采购、突发性采购,采购的手续、程序不完善。如国有保安服务企业按受政治任务的临时性大型社会治安安全保卫,往往是突发性的,物资是根据现场安保需求购置。采购后的后续管理跟不上,企业内部信息的传递、协调不畅,资产的在跨部门调动存在责任归属问题,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同难度大,以致造成资产的闲置。

2.资产的流失

制度的不健全给资产的闲置提供了温床,管理上的不力出现管理上的漏洞。资产的保全缺乏监管,维护、保管的不力,造成资产遭受不同程度、原因不明的流失。如上文所述,突发性、临时性采购的物资,往往是使用率不高的,甚至是只有该次任务特定使用的物资、设备、器械。使用收回后,由于企业的保管不善、管理疏忽、管理漏洞,以致该批资产的流失,给国有企业资产造成损失。

(五)考核机制不健全

企业管理者的考核指标往往是业绩指标,资产管理的考核指标往往是被忽略的,或是没有制定资产管理的考核追责制度。在管理者对企业的资产管理不重视的情况下,企业内部的考核机制也相对不健全,没有将资产管理的职责与员工的绩效挂钩进行考核,也没有形成相应的追责制度,从而无法促使企业管理者与企业员工对资产管理的责任心,也无法促使管理者与企业员工对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经常出现资产的重复采购,导致资产的闲置。由于资产管理不善,疏于监管,最终造成资产的流失。

三、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管理者资产管理的意识

企业管理者应当对企业的全部资产进行分类管理,不能偏向地进行管理,特别是实物资产的完全与完整,是出资者对管理者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考评指标。在实物资产较多的企业里,实物资产过多闲置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一个绊脚石,过多的闲置不能提高资产的使用率,也是直接影响企业盈利的一个因素。管理者应当全盘考虑企业资产的分配,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合理地进行购置,避免造成铺张浪费。

(二)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虽然在大层面上的制度对国有企业有所影响,但企业内部应当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应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

首先,制定国有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清晰各岗位的职责,也包括受委派管理企业的管理者的职责。其次,完善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制度。如《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办法》。再次,加强会计核算与监督。完善制度建设的同时,企业应当加强资产的日常管理,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立资产管理台账,完善资产的报废手续与审批程序,完善资产定期盘点的监督机制,明确资产使用人的保管责任,责任部门的责任划分界定。

(三)加强资产监督力度

针对资产的使用缺乏监管、资产的闲置、流失,国有企业除了应当遵守、做好《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管理监督要求外,企业内部还需要结合法律法规定,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实际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的资产监督管理工作。首先,国有企业应当根据企业内部的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的采购环节、领用的手续,做好领出、调拨、借出、回收、处理的登记工作。其次,加强会计核算工作,加资产实物管理的工作,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与盘点。对检查、盘点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闲置的资产进行重点管理。再次,加强建立企业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协作,强化企业各部门的相互监督机制。

(四)加强资产的管理

通过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一切问题从源头抓起,严格控制采购环节,避免重复采购造成的资产闲置。实物管理人员做好资产的登记,集中统筹管理,统一调配,提高资产的使用率,减少资产的闲置。对资产使用频率较少,或是大宗大额单次使用的资产,通过对项目的评估,可采用经营租赁的方式解决。加强资产的后续管理与维护,资产的使用人对资产的保管、使用与其绩效挂钩,避免责任不到人所造成的资产流失的损失。

(五)建立健全考核体制

1.建立管理者的考核体系

委派单位应明确派出人员在企业任职管理的各项考核指标,制定管理者对国有企业资产的经营和资产管理的责任状,杜绝管理者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没有业绩、业绩平庸与效益不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与资产管理的好坏与其关系不大,没有责任意识。剥离派出人员的行政职务,管理者作为企业的CEO,薪酬按照企业的考核体系,使其在企业中的责、权、利清晰明确,与业绩挂钩,激励、调动管理者在企业资产经营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其跳出行政管理的思维与管理理念。

2.建立企业内部员工的考核体制

没有考核,再健全的制度久而久之都会流于形式。国有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存在着沟通不通畅、不协调、相互推诿的普遍现象。企业应建立连带责任的考核体制,如资产实物的管理在盘点中发现流失的,追究其保管不善的责任,部门负责人负管理监督不力的连带责任。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与业绩直接挂钩进行考核,不能做好做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

四、总结

综上所述,健全资产管理的制度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必要条件,建立考核体制是资产管理责任落实的推动剂。国有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脱离不了健全的制度与有效的考核体制。

参考文献:

[1]徐传谌,翟绪权.国有企业分类视角下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理论学刊,2016,(5):46-53.

[2]林少芬.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对策分析[J].中国商论,2016,(20):70-71.

[3]樊云丹.浅谈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7):152-153.

[4]王东.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办法研究[J].中国商贸,2014,(2):30-31.

[5]常蕊.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状、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16,(3):15-19.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篇4

第一条为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依据国务院《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企业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投资和投资所形成的权益以及依法认定为国家所有的其他权益。

第四条省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对由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以外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以下统称所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具体企业由本级人民政府确定、公布,并报上一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分别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企业国有资产较少的设区的市,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不单独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由本级人民政府明确责任主体进行监督管理。

第六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是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负责监督管理所出资企业国有资产的直属特设机构,其具体职能由本级人民政府确定。

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七条所出资企业及其投资设立的企业,享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企业经营自,并对其经营管理的企业国有资产承担保值增值责任。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支持企业依法自主经营,除履行出资人职责以外,不得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章企业负责人管理

第八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据有关规定,任免或者建议任免所出资企业的企业负责人:

(一)国有独资企业的总经理、副总经理;

(二)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

(三)提出向国有控股公司派出的董事、监事人选,推荐董事长、副董事长、监事会主席人选;

(四)提出向国有参股公司派出的董事、监事人选。

省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对所出资企业负责人的任免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九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建立健全所出资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实行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统一、考核结果与奖惩相挂钩。

所出资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应当遵循以下规定:

(一)依法考核,按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资本收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依法考核所出资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

(二)分类考核,按照所出资企业所处的不同行业、资产经营的不同水平和主营业务等不同特点,实事求是、公开公正地分类考核;

(三)与激励和约束机制相结合考核,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要求,建立所出资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同激励约束机制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建立健全资产经营责任制。

第十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据公司法和有关规定,制定所出资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确定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独资公司负责人的薪酬,向国有控股公司提出企业负责人薪酬建议方案。

所出资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应当遵循以下规定:

(一)坚持报酬与风险、责任相一致,与经营业绩挂钩,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二)坚持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统一,促进收入分配公正、透明,行为规范;

(四)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五)坚持薪酬制度改革与相关改革配套进行,推进企业负责人收入分配的市场化、规范化。

第三章企业重大事项管理

第十一条下列重大事项应当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批准:

(一)国有独资公司的章程;

(二)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独资公司的重组、股份制改造方案;

(三)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独资公司的分立、合并、破产、解散、增减资本或者发行公司债券;

(四)国有股权转让;

(五)省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重大事项。

所出资企业投资设立的子企业的重大事项,需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由所出资企业董事会决定。

第十二条下列重大事项应当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一)重要的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独资公司的分立、合并、破产、解散以及重组、股份制改造方案;

(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转让全部国有股权或者转让部分国有股权致使国家不再拥有控股地位。

第十三条所出资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下列重大事项应当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报告:

(一)与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进行超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规定限额的资产托管、承包、租赁、买卖或者置换活动;

(二)向本企业以外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非对等担保;

(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四)发生重大法律纠纷案件;

(五)省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四条国有控股公司、国有参股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决定公司的分立、合并、破产、解散、增减资本、发行公司债券、任免企业负责人及企业负责人薪酬方案等重大事项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派出的股东代表、董事,应当事前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报告,按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指示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并在股东会、董事会闭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其履行职责的有关情况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提交书面报告。

第十五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有关规定,组织协调所出资企业中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兼并破产工作,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企业职工安置等工作。

第四章企业国有资产管理

第十六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企业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办理企业国有资产占有、变动、注销的产权登记。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协调所出资企业之间的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纠纷。

第十七条占有国有资产的企业进行资产交易、权属变动等涉及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行为时,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国有资产评估项目按照有关规定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

第十八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清产核资,并对各项资产损溢进行认定。

第十九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所出资企业的企业国有资产收益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对所出资企业的重大投融资规划、发展战略和规划,依照国家产业政策履行出资人职责。

第二十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企业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收集、审核、汇总企业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企业国有资产运营情况。

所出资企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应当定期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报告财务状况、生产经营状况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

第二十一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企业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监督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监督管理、促进企业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

第五章企业国有资产监督

第二十二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向所出资企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派出监事会。

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监事会依据《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安徽省省属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规定》的规定,对所出资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实施监督,并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提交监督检查报告。

第二十三条派驻监事会的企业应当配合监事会的工作,如实向监事会报告重大事项,并定期报送财务会计报告。

派驻监事会的企业召开董事会和研究企业改革发展、年度财务预决算、重要产权变动和重要人事调整等重要会议,应当通知监事会成员列席。

第二十四条所出资企业应当接受审计等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审计监督。

第二十五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应当加强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健全财务、审计、企业法律顾问和职工民主监督等制度。

第二十六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指导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按照有关规定承担企业法律顾问行业管理工作。

第二十七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所出资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企业负责人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其因不当决策给企业国有资产造成损失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不按规定任免或者建议任免所出资企业的负责人,或者违法干预所出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侵犯其合法权益,造成企业国有资产损失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对所出资企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未按照规定报告财务状况、生产经营状况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第三十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负责人、,造成企业国有资产损失的,应负赔偿责任,并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对企业国有资产损失负有责任受到撤职以上纪律处分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负责人,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负责人;造成企业国有资产重大损失或者被判处刑罚的,终身不得担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负责人。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所出资企业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权利和义务等,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所出资企业中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会组织依照《中国共产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依照本办法制定实施办法。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篇5

[关键词] 境外直接投资;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管理;改革

一、国有企业境外直接投资成为国有资产流失之新渠道

商务部、国家统计局联合的《200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境外直接投资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占35%。对于这些在境外直接投资中流转的国有资产,国家设定的目标是:安全、完整、保值、增值。然而,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的境外直接投资存在不同程度的违规经营现象,投资效益也不尽人意,致使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伴随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高速增长态势,国有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新渠道。

1.国有企业境外违规经营是国有资产流失的直接原因。目前,国有企业境外直接投资中的违规现象主要包括:一是违反国家境外投资审批规定,未经外汇和商务部门的批准,擅自在境外投资,所需资金以进口的名义汇出或截留境外出口贷款。二是违反国家境外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将大部分利润留存境外,汇回利润较少。三是“返投资”现象较多。所谓“返投资”,是指我国的境外企业利用其所得利润或本金再返回到我国国内来投资,举办三资企业,以获取国家优惠待遇。它实际上是一种为牟取“私”利而欺骗国家的行为,违反了国家境外投资利润和外汇管理的规定。此外,还有通过境外投资洗黑钱的情况。例如,部分不法分子侵吞国有资产或从事走私、诈骗、偷漏税等活动获取巨额财富后,在国家加大金融监管和反腐力度的背景下,为了转移非法财富而通过名义上的国有企业境外投资活动将黑钱洗“白”。以上种种违规甚至违法行为给国家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导致我国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甚至损害了我国境外企业乃至国家的整体形象。

2.国有企业境外投资亏损是国有资产流失的间接原因。我国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的经济效益很难令人满意。据抽样调查,亏损的投资项目有1/3左右。导致境外投资效益不好的主要原因:一是投资具有一定盲目性。非理性的“头脑发热型”境外投资在国内一些国有大企业身上时有体现。它们往往追求所谓的“国际化经营”,好大喜功,仅凭一股冲劲与热情就冒冒失失地涉足境外直接投资;实际情况是根本缺乏国际战略考虑,前期工作做得不充分,对商业风险、政治风险也估计不足,投资的失败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二是投资缺乏业内的协调。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大多是孤军奋战,各个境外项目的投资互相独立甚至相互竞争,缺乏战略性的联合和协作,致使境外直接投资形成不了“联合舰队”式的战斗力,无法产生规模优势和效应。三是境外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我国境外企业的管理模式大多是将国内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略加改良而成。有的企业甚至完全是国内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的翻版,未转轨成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弊病很多,如管理体制混乱、财务管理不规范、缺乏制约与监督机制、缺乏风险控制机制等。这些都为经营亏损埋下了伏笔。既然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很难盈利,甚至难保持平,其国有资产也就难以保值、增值,这应视为国有资产的间接流失。

二、境外直接投资国有资产流失之本源:相关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出现境外直接投资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一是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现代管理系统;二是外部的管理制度不科学、不规范。笔者认为,从宏观的角度而言,后者是最根本的原因。具体表现为:

1.境内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国家对其以国有资产进行境外直接投资的管理缺乏明确的思路。长期以来,境内国有企业的国有产权归属模糊,出资人代表不明晰,导致政府社会管理者职能和所有者职能、所有者职能和经营者职能难以有效分开。即使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之后,这种产权关系不顺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因此,国有企业在进行境外直接投资时,政府与境内投资国有企业、境外企业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混乱不清。由于国家对国有资产境外直接投资的管理实则是政府代为行使,在政府的相关权责尚未明确化、法定化的背景下,国家的管理思路也是模糊的:时而强调政府管理者职能,对境内投资国有企业、境外企业进行直接干预和监管;时而又放弃政府所有者职能,对境外投资后的境内国有企业和境外企业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致使一方面,境内投资国有企业、境外企业的经营创造性和发展主动性受到限制,国有资产运营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境内投资国有企业、境外企业有时又处于无序状态,其投资及经营缺乏国家的适当调控,国有资产受到严重侵害。

2.国家对境外直接投资实行多元化管理,相关企业反而无视管理,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目前,我国没有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境外直接投资,采取的是综合性归口管理、专业性管理和行业性管理相结合,中央管理和地方管理相结合,境内机构管理和境外机构管理相结合的多元化管理体制。就境内中央管理而言,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外交部、各行业部委等依据各自职责各管一块,权力是重叠和缺乏协调的,在实践中很难操作。譬如,在国有资产以个人名义对外投资时,有关管理规章就有原国有资产管理局颁布的《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财政部颁布的《境外投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等多项。在这些规定之下,其审批和登记程序相当繁杂,耗时过长。为避免贻误境外直接投资的良机,境内某些国有企业就索性规避政府审批,私自以个人名义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且未及时办理具有当地法律效力的产权归属手续,这为国有资产的流失埋下了隐患。

3.国家对国有企业境外直接投资更注重事前审批和产权登记工作,事后的实质监管乏力。我国对境外国有资产的管理主要是投资事前阶段的资产评估、审批、产权登记等程序性措施,对投资后国有资产的运营状况——是否保值、增值等方面的实质性监管较少(如《境外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只涉及一些绩效报告等程序上的规定),即使是对亏损的境外企业,也较少适用有力的惩治措施。在这种管理模式之下,国有企业一般重点关注能否进行境外直接投资,对投资后出效益所做的努力不够,还普遍存在一种“堤外损失堤内补”的想法,不积极随国际市场的变化更新传统的经营管理策略,对境外企业基本上放任不管,加剧了国有资产的亏损、流失状况。

4.国家对相关国有资产的管理在内容上过于死板,导致某些国有企业不敢、不愿境外直接投资,境外企业也往往绕过国家管理而违规投资、经营。我国目前的境外投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以管制为主要内容(包括严格的资产评估登记、审批、外汇汇出和汇回、融资限制等制度),鼓励与保护性规定不足:鼓励性规定仅包括有限的外汇留成制度,小范围的税收减免、抵免制度,不完全的投资国别、产业指导目录制度,少许的海外直接投资信息服务和资金扶持规定等;保护性规定除了双边条约和多边条约的有关内容外,在国内法层面更只有零星的内容(如国别投资障碍报告制度),最能体现保护功能的海外直接投资保险制度在我国立法上还是空白。在这种管理取向之下,一些国有企业对境外直接投资犹豫不决、望而却步。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成功“走出去”的境外企业也往往会由于国家管得太死而干脆绕过国家管理违规投资、经营。例如,我国规定,境外投资企业在境外自行筹借和运用资金时,未经境内投资者所在地外汇管理部门审查,并转报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其境内投资者、境内金融机构以及其他部门、单位一律不得以任何方式为境外投资企业提供外汇担保;境外投资企业也不得擅自对外提供担保。这些规定给境外企业的筹资、用资和担保设置了很大的障碍,为寻求发展,境外企业只好私自在境外筹借和运用资金,部分国有资产因此而流失。

三、改革相关管理制度,促使境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1.理顺政府、境内投资国有企业、境外企业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管理思路。首先,必须在法律上确立政府国资监管机构(如国资委)的特殊法人主体地位。目前,《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国资委是政府直属的特设机构,并没有从法理上明确概念的逻辑内涵。笔者认为,今后要在法律条款上明确写明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国有资产的出资人地位,确立其特殊法人主体资格。据此,他们与境内投资国有企业(甚至境外企业)的关系就是出资人与受资人、特殊法人与法人之间的关系。如此定位之下,国资监管机构可以顺理成章地行使其作为出资人(或称所有者)的各种权利,如对企业负责人的任免奖惩、企业重大事项的管理、派出监事会等等。至于政府其他管理国有资产部门(如商务、财政、外汇等管理部门),则主要是履行社会管理者的职责,处于配合国资监管机构进行管理的地位,行使其相关领域的权利。其中,商务管理部门又处于中心地位,研究与制定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宏观发展和协调战略,并实施必要的审批制度;财政管理部门协助管理境内投资国有企业、境外企业的投资资金和国家资金,成本的核算管理,工资的核算管理,利润的分配管理,企业亏损的处理,中方职工奖金等方面的问题;外汇管理部门则协助进行外汇风险、来源的评估和审查,关注外汇能否安全、及时、有效地收回。如此管理模式有主有次,互相协调,能适度克服原来部门管理中心不突出、权利重叠的弊端。其次,政府与境内投资国有企业、境外企业要适当保持距离,该管的要管,不该管的不管。也就是说,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企业投资及经营的适当调控与监管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扩大对境外直接投资的公共信息服务等扶持措施以促进国有资产增值。另一方面,政府不宜再采取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直接干预手段,如取消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对投资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程序;给予投资企业充分的筹资、用资以及用工自主权等等。

2.在加强国有资产境外直接投资事前审批和产权登记工作的同时,更注重其事后监管和惩治。首先,尽早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境外企业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制度,以考核境外国有资产的经营情况。按《境外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目前对境外企业进行效绩评价的做法是:境内投资国有企业自己做好境外企业国有资产效绩评价工作,并向国资监管机构报告。如此程序虽然体现了“谁投资,谁负责”的原则,但通常境内投资国有企业与境外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之间容易相互“沟通”以规避国资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查。例如,最常见的手段就是杜撰、更改内部业务往来而隐瞒应该上报的国有资产流失。对此,笔者认为,应从实质上理顺境内投资国有企业与境外企业的法律关系,建立两者间的独立企业经济往来制度,真正从源头上强化境内投资国有企业的监管,从而改变现有的境外企业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制度只重报告而轻实质监管的弊端。其次,实质上赋予国资监管机构审核境外企业重大国有资本运营决策事项的权利。《境外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涉及境外发行公司债券、股票和上市等融资活动,超过企业净资产50%的投资活动,企业增、减资本金,向外方转让国有产权(或股权)导致失去控股地位,企业分立、合并、重组、出售、解散和申请破产等重大决策事项的,应由境外企业的境内母企业报国资监管机构备案;境外企业发生的涉及减少国有资本金的损失,也应及时报告国资监管机构。但备案、报告后,国资监管机构有哪些实质性权利?他能否直接阻止或限制这些活动?又如何参与境外企业的经营决策?这一系列问题,该《暂行办法》没有作出规定。为防止、减少国有资产流失,以后应予补全。再次,更多地授予驻外使领馆商务参赞处(室)调查境外企业是否有非法行为,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权利。由于境外企业位于我国国土之外,我国对其的监管往往鞭长莫及,还要受到东道国属地管辖权的种种限制。因此,对境外企业经营及守法状况的了解不能仅仅依赖国内监管机构,应适当发挥位于境外的驻外使领馆商务参赞处(室)的功能,实质性地交与其一部分调查和监督权,包括对当地投资企业提交的报告书是否属实、是否有转移国内资产行为和从事未经许可的投资事业、清账情况及投资事业终结时的财务处理情况等事项进行调查监督等等。这种境内与境外的结合监管模式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最后,健全相关国有资产流失的经济、行政和刑事处罚制度,使境内投资国有企业和境外企业服从监管。在这方面尤其要加大对“境外直接投资后亏损”的处罚力度。

3.修改对相关国有资产过于死板的管理规定,以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首先,在加强相关国有资产管理的同时,也应注意对境外直接投资的鼓励与保护,使国有企业有信心有条件走出去投资,获得国有资产增值的机会。具体包括:一是制定较系统的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指南和产业、地区指导目录,以帮助国有企业做好境外直接投资的可行性论证,防止出现盲目投资现象;二是扩大境外直接投资税收优惠措施,如可效仿日本等国建立境外直接投资准备损失金制度,让境外直接投资者在投资初期3年内将其投资总额全部或部分划为储备金,并在其应税所得额中予以扣除;三是适当放松投资者外汇资金来源限制,允许投资者将合法来源于更多渠道的外汇资金用于境外直接投资;四是组建一个专门机构——境外直接投资银行,并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其金融援助方面的业务范围:给符合条件的境外直接投资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为境外直接投资者提供适当的担保,协同商务财政部门对境外直接投资前期活动提供资金或贷款支持等等;五是建立完善的境外直接投资保险制度,对境外直接投资者可能遭遇的政治风险提供保险。其次,修改、取消现有的对境外企业管得过死的规定,在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的前提下,让境外企业有适度的用汇、筹资、用资和担保权。

参考文献

[1]屈茂辉.中国国有资产法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2]文杰.完善我国海外投资立法的若干思考[J].律师世界,2003,(1).

[3] 蒋长流,熊小奇.制度风险是我国海外投资的瓶颈[J].经济问题探索,2001,(5).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篇6

一、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和运营体系

(一)进一步理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市政府授权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国资办),代表市政府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逐步构建权利、责任和义务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市国资办作为全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依法对企业的国有(集体)资产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以及其他重大事项。市政府其他部门、机构不再履行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

(二)完善国有资产运营体系。建立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市国资办)——国有资产运营机构(资产经营公司)——国有资产经营主体(国有出资企业)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运营体系,实行市国资办直接监管和委托监管两种形式,实现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企业出资人职能的分离,国有资产的监管职能与运营职能的分离,国有资产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

(三)确定国有资产监管范围。市国资办对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范围具体包括:

1、市属国有(集体)独资、国有(集体)控股和国有(集体)参股企业的国有(集体)资产;

2、市属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

3、市本级财政和上级财政及政府其他部门对市属企业以各种形式投入所形成的国有资产;

4、市直党政机关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尚未脱钩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经济实体的经营性国有资产;

5、市属企业改制剥离的国有(集体)资产;

6、市政府授权监管的其他国有(集体)资产。

二、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体系

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目标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我市国有资产监管制度规划,力争用2-3年的时间形成较完善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体系,提升我市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

(一)建立企业国有资产统计评价体系。在对重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建立企业统计信息数据库。制定《市企业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工作规则》,实行企业国有资产经营报告制度,制定科学的国有资产经营统计评价指标,定期对企业国有资产的运营状况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及时监控和预警,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为实施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提供依据。

(二)建立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按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资本收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科学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制定《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按照程序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进行规范考核,将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与企业负责人薪酬挂钩,最大限度地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建立对国有资产运营机构的监管体系。按照理顺我市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体制的要求,制定《市国有资产运营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做好对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等国有资产运营机构投资项目、产权转让、资产收益和资产运营质量等方面的监管工作。明确国有资产经营责任,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最大限度地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益。

(四)建立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制定《市企业重大事项报告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与所出资企业之间在重大事项管理方面的责权界限,对影响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事项实行报告制度,加大对企业重大投融资决策、重大法律纠纷、重大经营亏损、对外担保以及利益分配等重大事项的监管力度。建立出资企业重大决策失误和重大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

三、建立推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有效方式

(一)积极探索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按照《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及省、市的具体要求,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按照“分类、分级、分步”的原则,逐步对所出资企业实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形成国有资本金自我积累、结构优化、保值增值的良性循环机制。

(二)建立外派监督机制。为加强对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的监督,确保国有资产运营及其收益的安全,将逐步向监管企业派出监事会、监事或财务总监机构和人员,建立外派监督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外派监督的作用,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加强对监督监察结果的运用,建立督查整改制度,提高对监管企业的财务监控能力,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进一步加强国有产权管理。切实做好企业国有资产清产核资、产权登记、资产评估、股权管理、产权转让、产权纠纷调处等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加强对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产权转让及国有资产处置的监管,严把审批、评估、定价和进场交易等关口,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确保国有资产产权转让行为的合法化、规范化。

(四)加大国有资产收益收缴力度。完善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管理制度,规范国有资产收益收缴行为。对企业欠缴的各项国有资产收益和无偿占用的各类国有资产进行清理,研究国有资产收益清缴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具体措施和方案,加大国有资产收益收缴力度,落实国有资产经营收益责任,确保国有资产收益及时足额上缴,切实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

(五)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认真贯彻“优化布局、调整结构、突出发展、增强活力”的指导方针,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购并重组,实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进而有为、退而有序”。对经营业绩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实施国有资本的再投入,扶持其做大做强,以此推动国有经济向优势主导产业集中,向重点品牌企业集中,向城市公共事业领域集中,推进国有资本战略性结构调整。

四、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国资监管部门依法监管好国有资产,国资监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建设,调配、充实工作人员。重视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国有资产管理干部队伍。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篇7

内容摘要:本文在厘清国家和国家出资企业分别对国有资产享有不同权利的基础上,认为国家对企业国有资产既享有出资人的民事权益,又享有监督管理的行政权,这两项权利应分别由人大常委会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在充分尊重国家出资企业对国有资产处分权的同时,人大常委会代表人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代表政府,应按照各自职责强化对国有资产重大处分行为的审查和一般处分行为的事后合法性监督。

关键词:国有资产处分权 全民所有 人大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由国家对企业出资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营性资产具有运动性、增值性、经营方式的多样性等特征,因此不利于所有者易处于虚位状态的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经营性资产所具有的易变性和经营方式的多样性,使企业国有资产的流失比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的流失更具隐蔽性,如果对企业国有资产的处分监管不到位,势必造成企业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但如果按照计划经济时代政企不分的监管方式,国家出资企业又难以具有市场竞争力。要做到对企业国有资产处分的恰当监管,就需要正确把握国家和国家出资企业对国有资产享有的不同权利的性质。

国家和国家出资企业对国有资产享有权利的性质

国家对其向企业投资所形成的企业国有资产是否具有所有权,国家出资企业对国家出资的国有资产是一种什么权利,学界对此众说纷纭。

(一)关于企业国有资产权的主要观点

1.国家对企业国有资产享有所有权,企业对国家出资的国有资产享有经营权。其依据是《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二条关于“企业的财产属于全民所有,国家依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授予企业经营管理”的规定,以及《公司法》第四条关于“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和第五条关于“公司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的规定。

2.双重所有权说。这种观点认为,企业一经注册登记便取得了法律赋予的“独立的人格”,称作法人,拥有了民事主体人的一些人身权、财产权,因此就取得了对公司财产的“法人所有权”,也就对国家出资的国有资产拥有了所有权。国家拥有对国有资产的“终极所有权”,法人所有权与国家所有权并存(赵旭东,2005)。

3.国家对国有资产已丧失所有权,企业对国有资产才享有所有权。其理由是国家作为出资人已经不能直接支配企业财产,国家也不能用甲企业的国有资产去偿还乙企业的债务,国家对所出资企业的债务只在所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责任,真正对外承担民事责任和享有民事权利的是企业,而不是国家。如果企业对国家出资的国有资产不具有所有权,则企业对外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在法理上就难以自圆其说(毛卫民,2005)。

(二)国家和企业对国有资产都不具有传统民法上的财产所有权

财产与资产是不同的。财产是指物质财富以及与物质财富有直接关系的其他权益(如债权、知识产权等)的总和。一般来说,财产具有相对静止的意义。只有当财产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商品生产领域中,具有增值要求时,才被称为资产。财产通过投资被用于企业法人的生产经营领域以后,对该财产享有直接掌控权的就变成了企业。国家将财产投入企业以后,原有财产的占有、使用权已被让渡给国家出资企业,国家对原有财产的处分权也受到极大限制。根据《民法通则》第七十一条“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的规定,国家对企业国有资产享有的权益已不是传统民法上的财产所有权,而是出资权益。企业对国家投资所产生的国有资产也不具有所有权。因为国有资产产生的收益只应归国家,如果有利润提成只是为了让企业能更好地开展生产和经营。所以,企业对国有资产享有所有权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三)国家和国家出资企业对国有资产享有权利的性质

国家和企业对国有资产享有的权益都已不是单纯物权中的所有权,这种权益已演变为其他类型的权利。国家对国有资产享有不同于一般出资人的特殊权益。民间投资者出资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利润,立法为了保障民间投资者依法获取利润,为其设定了出资人权益,这种出资人权益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但是国家对国家出资企业的投资,其期望除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外,还具有宏观调控整个国民经济、促进公民就业和实现国家经济安全等诸多目标,尤其对我国而言,后者更显重要。要保障国家投资企业多重目标的实现,法律赋予国家对企业国有资产的权利就不仅应包括对国家出资企业利润的收益分配权,还应包括对整个国有宏观经济一定的掌控权,当然这种掌控权不应该影响国家出资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因此,国家对国有资产既应享有一般出资人的民事权益,也应享有宏观调控整个国有经济的权利(或权力)。

企业对国有资产具有法人财产权。企业法人财产权是企业依法对国家和其他投资主体投资形成的财产,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积累的全部财产,依法进行独立支配的民事权利。法人财产权的特点表现在它是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是专属于法人所享有的,非法人主体不能享有。具有法人资格的国家出资企业对国家投资的资产具有法人财产权。这种法人财产权是由众多具有财产内容的具体民事权利组合而成的集合体,是一种对所有权、他物权、债权、专利权、商标权、商号权等多种具体财产权利的法人用益权。只有如此,享有国家投资的企业才是真正的市场经营主体,也才能同其他性质的企业一样具有生产经营的灵活性。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定位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作为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机构,曾集出资人、监督者与管理人三职于一身,对于国有资产的处分拥有决定权。其享有的职权既有出资人的民事权利,也兼有宏观调控的行政权力。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兼有多项职权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于是其在立法中的定位开始发生较大变化。

《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将作为政府组成部门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定位为国有资产出资人。虽然该《条例》强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不行使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但仍确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如“指导推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改革和重组”等与出资人职责本无关系的行政职责(王新红,2005)。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中,仍明确规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国务院直属、正部级特设机构。作为行政机关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的应是国家行政管理职能,却又代表全民作为民事主体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责。《企业国有资产法》把中央和地方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明确定位为出资人,其职责是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授权,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按照该法,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在管理身份、管理方式和管理对象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该法将公共管理职责划分出去,进一步淡化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行政职责。

尽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在《企业国有资产法》上被定位为国有资产出资人,不享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但从吉林通化钢铁集团公司和河南林州钢铁有限公司等国有企业改制来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仍扮演着很重要的社会公共管理者角色。这种立法上的定位与其在国企改革中实际所起的作用之间产生了巨大差距,也由此带来了更多问题,其原因在于将本应履行国有资产监督与管理等行政职责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在立法上硬性定位为民商法意义上的国有资产出资人,这会造成对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缺位与越位。

企业国有资产的出资人

既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被定位为履行国有资产监督与管理等政府公共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那么企业国有资产的出资人应该由谁担当合适呢?首先应明确国有资产的所有人。《宪法》第七条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物权法》第四十五条也规定,“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鉴于此,企业国有资产的真正主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公民。根据《宪法》第二条关于“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规定,企业国有资产的出资人定位为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比较合适。鉴于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主要通过会议表决的方式进行,参加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较分散,召开会议的次数又较少,那么可以由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作为民事主体履行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责。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兼有多项职权带来的弊端,也能较好避免国有资产可能成为利益攸关方──少数掌权者和企业职工激烈争夺,国家财产真正的主人──全民却被撇在一边的情况发生。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作为企业国有资产的出资人,更容易为各方利益团体所接纳,可以名正言顺地为各方利益的平衡进行决策,这既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护,也能减少国有企业改制的阻力。

国有资产处分权的构建体制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明确国家和企业分别对国有资产享有的权利性质,以及国有资产所承载的多重功能,也分清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人大在管理监督国有资产中各自担当的职责。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构建出国有资产处分权的体制。

(一)企业对国有资产的重大处分需受到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行政权限制

具有法人资格的国家投资企业虽然具有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可以实施处分行为,但是由于国有资产承载着除追求利润以外的功能,企业又具有趋利性,这就决定了国家投资企业对于国有资产作出转让等重大处分时,需要得到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认可才具有最终效力的合理性。按照《关于国有小型企业产权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国有企业兼并暂行办法》的规定,出售国有企业产权或全民所有制企业被兼并,应由各级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同级政府批准。《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 国有独资公司的资产转让,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办理审批和财产权转移手续。 同时,为了真正落实国家出资企业的市场经济主体身份,对于国家出资企业依法对国有资产做出的一般处分行为应认定为具有法律效力,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授权,有权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处分国有资产行为的合法性进行事后监督。

(二)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行使国有资产的处分权应受人大限制

代表国有资产出任国家投资企业的股东或董事只是出资人的人,并不直接享有出资人的民事权益,也不直接承担出资人的民事义务。因此,为了防止国家出资企业因出现“内部人控制”而导致大量国有资产流失(王国兵,2007),代表国有资产的股东、董事等应将自己参与国有资产处分的行为定期和不定期地向所属的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地方人大常委会应根据对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的授权情况,对其行为进行事后审查或最终决定。对于作为民事主体、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地方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国有资产重大处分决定,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有权对其进行合法性监督,公民也可以通过各级人大就企业国有资产处分情况反应意见。

将企业国有资产的出资人确定为代表全民的人大,既解决了国有资产所有人“缺位”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越位”的问题,又能较好地防止监管国有资产的少数政府官员与直接控制国有资产的国家出资企业经营者之间,借对国有资产的处分之机侵吞国有资产的合谋,也能起到国有资产出资人与国有资产监管者双方相互制约,并共同监督企业经营者非法处分国有资产的行为,以造就经营国有资产的企业家和增强国家出资企业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旭东.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法律分析[J].中国法学,2005(4)

2.毛卫民.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局限与出路[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3.王新红,谈琳,周俊桦.论国资委的性质――兼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之不足[J].当代财经,2005(5)

4.易军.“通钢事件”背后的国资迷局[E/OL].

5.李曙光.论《企业国有资产法》中的“五人”定位[E/OL].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篇8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界定企业功能,推进分类改革,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维护和巩固国有经济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主导作用的重要措施,国有经济控制经济命脉,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要依靠国有企业对本单位资产强有力的管理,而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保值和增值,优化企业经营管理和组织框架,加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关键在于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然而从国有资产管理现状来看,存在的很多问题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只有对这些问题进一步的剖解和理解,才能实现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各项目标。

一、目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国有资产经营考核目标及管理制度不完善

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考核一般为收入、利润、招待费、安全等一些传统的考核指标,对于固定资产的考核未纳入考核目标,导致企业领导并不注重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这往往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无形流失;对于流动资产的使用缺乏一定的计划性,每个项目对资金的需求没有统一的规划,短期与长期资金的使用没有很好的事前计划,往往到了用钱的时候,将现存银行存款直接用于支付,很容易造成资金链的断裂;应收账款的回收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对于客户的信用等级评价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往往国有企业的人际关系占据主要,执行的力度会受到非主观因素的影响。

政企不分,管理的权限模糊,责任主体不明确,往往企业的发展受多重领导,企业的发展缺乏一定的活力和自主性。一方面,企业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同时,也在行使国有企业产权职能,国有企业资产管理还比较混乱,各部门交叉管理,多重领导,权责不分,存在着承担责任的相互推诿,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另一方面,中央和地方的产权关系不明确,理论上两者的产权应该有明确的划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有效规范的文件对其加以限制,使得地方能够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衡量国有资产收益,这样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2.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和激励措施不完善

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大致可分为内部和外部监督,但是无论内部还是外部监督都有其弊端。一方面,内审机构往往形同虚设,走过场的现象普遍存在,设立的资产部门,对于整个企业的资产也没有做到了如指掌,排查的力度和监管的方式缺乏时代性,通常浮于表面,深入的探根究底很少能够做到。在这种形式下,许多企业对外提供的报告,往往依靠外部独立的审计中介,但会计在实际工作中多少有些经验,会尽量避免一些外审流程会涉及的风险点,所以往往外审机,构出具的报告是无意见报告,但是企业存在的问题并不会因为这份报告而没有问题,存在的问题还是存在。

另一方面,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关键在于调动企业各个岗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但是现有的企业管理模式还是比较传统的,晋升和加薪的渠道比较狭窄,按资论辈的现象在国有企业是普通存在的,激励措施的僵化容易降低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任何人的劳动成果都希望被认可,认可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何在有限的权限内,平衡劳动成果与激励措施的匹配,将是值得深究的问题。

3.国有资产管理的配套法制不健全

企业经营考核忽略资产带来的收益,企业领导对资产的管理缺乏重视,无形之中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并没有配套的法律制度对其加以约束,效益的产生与企业的发展,一定是在制度与法律的框架下才能得到保障,往往某项行为上升到法律法规的地位,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改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国有资产管理监管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出台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99件,地方性法规、制度2800多件,但是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的国有资产管理配套法律,只有2008年10月颁布的企业国有资产法。

二、针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对策

1.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加强制度建设

首先,国有企业监管部门,在今后的经营考核目标中,应该将资产的使用和收益作为考核硬性指标,使企业的资产效能能够最大限度的配合企业的发展,避免造成资产的流失。

其次,企业应出台一系列的资产管理建设制度,对于资金的使用、应收账款的回收、固定资产的考核,都应该纳入到一整套的制度建设中来。企业应从资产的购买开始,严格执行申购流程,经上级领导审批后,方可对固定资产进行采购,在资产使用过程中,设立资产台账,天天清、月月结;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对当月的固定资产就行折旧计提,杜绝人为利用账务处理调节经营利润;按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杜绝安全隐患,对于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的,要追究责任到人,到了报废期的资产严格执行报废审批流程,方可处置;针对资金使用,应按月申报计划,由集团汇总,安排资金使用,应收账款纳入考核,每月上报应收账款回收进度,根据上报进度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要求,真正让企业的每个员工对于本企业资产都有清醒的认识,制度的执行才能有效的贯彻。

最后,进一步政企分开,政府部门进一步放权,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干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进一步分离,实行分类管理,对于支柱产业,应交由政府部门履行公共管理的职能;垄断和控制的行业和产业,国务院管理部门应实行统一管理,接受国资委的管理和调配,使国家资本逐渐退出市场。

2.加强国有资产监督和激励措施

首先,国有企业应该配备专门的内审人员,要挑选那些职业素养高,有责任心的人,去从事这样的岗位。同时内审人员,要有对职业的敬畏与尊重,承担起自己应付的责任,对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全部定期或不定期审计,对于出现的问题,应当及时反映。

其次,内审机构要与外审机构经常学习交流,沟通实际工作出现的问题,外审机构流程之外的风险点,不在于规避,而在于防患于未然,事前会计核算要准确,对于影响企业的风险点要学会事前控制、事先预防。企业要聘用那些信誉好,业务能力的强的外审机构对本单位进行审计。内控制度的完善和外部监督的到位,缺一不可。

对于激励措施,国资委应将国有资产管理纳入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考核范围,与个人薪酬挂钩,国有企业集团将国有资产与企业的经营目标考核挂钩,使得上下时刻有着明确的意识,国有资产的管理摆在台面上,奖罚分明,对于用人机制进行改革,对于业务突出的人员,要物质和精神相结合进行奖励。晋升的空间要逐渐与个人能力挂钩。

3.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法制建设

首先,要建立健全配套的法律体系,与国有资产的管理相适应,以立法规范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刚性力度,对于现行各种法规加以完善,与时俱进,使得企业的经营满足资产管理的需求,国家应出台相应的资产管理法律规范办法,使得企业能从现有的法律中找到强有力的执行依据。实行分类管理,在界定分类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出台相应的行业标准与行业规范,对企业的资产提出明确的管理要求。对于垄断性或特定任务的企业,可采取单独或类别立法,出台特殊法来规定这类企业的经营目的。对于公益性的企业,明确其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能。对于盖棺定论、一视同仁的做法对现阶段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是不适用的,分类管理势在必行。

其次,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司法建设,监督监管部门履行职责的规范性。企业应加强国有企业资产法律队伍力量建设,建立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体制。司法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国家制度的保障,任何一项行政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把权力关进笼子。在制度的框架下,有条不紊的进行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不仅是每个企业的使命,更是执法部门必须履行的职责。

最后,企业应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法制文化建设,为国有资产管理创造良好的资产管理环境。定期召开企业资产管理专题讲座,使企业从领导到员工,对资产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个企业的资产管理影响着企业的效益,也关系着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企业的资产管理绝对不是管理岗位上某个人的责任,是企业每一位员工的义务,理好这层关系,企业的发展、资产的管理、员工的付出相辅相成,企业才有未来,社会才会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军芳.论中小型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4(8).

[2]初凤荣 金研,我国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2(20).

[3]王伟平,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汇编,2012(1).

上一篇:妇女干部培训方案范文 下一篇:会计核算账务处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