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管理的案例范文

时间:2023-09-15 05:30:34

固定资产管理的案例

固定资产管理的案例篇1

关键词: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会计制度;税收政策

固定资产折旧是会计核算中的重要内容,而折旧方法是折旧核算的主要规则。折旧方法的选择不仅对企业会计信息、经营管理有直接影响,而且间接影响社会科技进步。在我国当前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这种影响尤其不能忽视。一般而言,固定资产折旧有平均折旧和加速折旧两种方法,综合地看,加速折旧法是一种比较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方法,应当加以推行。基于此,本文对加速折旧法的意义、当前存在问题及其主要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及其意义

1加速折旧法的实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实质,是固定资产成本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内摊入各期间成本费用的一种规则。所谓加速折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缩短折旧年限,就是将固定资产成本的摊销期在预计一般寿命期基础上加以缩短;二是在既定的摊销期内,按前期多摊后期少摊的规则摊入各期成本费用,也即固定资产总成本在整个摊销期内,各期的摊销逐年递减。

2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重要意义。一方面,采用不同折旧方法会直接影响财务信息的确认,采用加速折旧法时,会计所反映的指标更具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性:第一,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如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耗费与其带同经济利益的关系,从而保证一个期间收入与费用的合理比较,保证会计资产、费用、利润数据的客观性。固定资产在使用前期生产能力大、效率高、维修费用少,而后期由于磨损老化,生产效率低,修理费用支出逐渐增多。加速折旧法正是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因此可真实反映固定资产在整个寿命期内的价值耗费与其所带回经济利益的配合关系,从而准确地核算各期损益,保证经营成果计算及其分配的正确性。第二,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保证固定资产折旧的充分性,从而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事实说明,货币贬值、物价上升是一种总趋势。当发生货币贬值或随着技术进步使固定资产更新需要更多货币资金时,若采用直线法折旧,由于不考虑缩短摊销期,原有成本与现行成本的差额极大,在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成本计量条件下,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严重不足,从而产生少计费用多计利润的结果,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如采用加速折旧法,因为加速折旧既缩短了折旧时间,又将大部分固定资产成本在前期摊销,纵使采用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成本计量属性,物价变动或技术进步对各期合理摊销的影响并不会太大。同时,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避免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固定资产在下面情况下会发生价值损耗:固定资产市价大幅度下跌;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或者产品营销市场在当期发生或近期发生重大变化;同期市场利率大幅度提高;固定资产发生陈旧过时或实体损坏;固定资产预计使用方式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等。按现行规定,企业一般于年末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贬值性的固定资产价值耗费记入当月费用,而且以后不得转回。当固定资产发生减值情况时,如采用直线法折旧,由于未考虑缩短摊销年限,贬值后的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与原成本的差异会比较大,同时,多个期间发生的贬值性耗费集中反映一个月份。这些都会使会计反映的各要素数据出现不准确情况。而当企业选择使用加速折旧法时,由于企业资产的价值在使用的前几年就能得到大部分的补偿,也就是说固定资产不会由于使用后期外界环境的突然改变而发生折旧之外明显的价值损耗,减值准备对会计资产、费用、利润的影响不会太大。

另一方面,会计费用确认与已耗费资金补偿及财务成果的确定直接相关。因此,采用加速折旧法又有重要的经济意义:首先,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保证企业生产手段的及时更新,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能力。从经济活动角度看,固定资产折旧的实质是按固定资产物质更新时所需货币,在固定资产使用期内分期从收入货币中所作的分配前扣除,这种分期扣除的货币在总量上必须满足企业更新相同功能固定资产所需,否则企业的简单再生产无法持续,或者维持再生产需要增加资本。在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条件下,固定资产重置成本逐年升高,在采用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成本确定折旧成本条件下,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总额远不足于实现相同功能固定资产的更新。而加速折旧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这一缺陷,因为它通过提高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前几年的折旧率,将固定资产的大部分资本集中于前几年收回,这样也就削弱了通货膨胀、物价变动带来的影响,从而降低了固定资产投资的风险。其次,加速折旧法不仅有利于保证生产手段及时更新,而且当加速折旧成为一种普遍习惯时可以有力地促进企业求新文化和择优汰劣管理理念的形成。而生产手段的不断更新、追求新技术、新水平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不仅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而且也是社会科技进步的巨大动力。再次,加速折旧影响企业利润在国家财政收入与企业积累之间的分配时间。采用加速折旧法,在确定应税收益时,由于在早期计入了数额较大的折旧费,将使早期的应税收益相应地减少,从而使纳税人能在使用这些固定资产的早期交纳较少的所得税款,而在后期才交纳较多的税款。虽然在总盈利不变的情况下应纳税额相等,但由于纳税时间延迟,无异于对纳税人提供了一种无息贷款,使纳税人能从中得到一定的财务利益,但同时也减少国家在前期的财政税收。

3采用加速折旧法的影响因素。一个企业采用何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属于企业“会计政策”范畴。企业固定资产的两种折旧方法直接影响会计的资产、费用、利润。而企业作为营利性经济组织,追求本企业利益最大化是其主要目标。一个企业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利益目标,不同企业因经营者的观念及水平不同又有不同的利益导向。因此,采用或不采用加速折旧法,首先是企业基于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考虑进行的选择。

现代财务会计又是社会统一规范的会计,因此,企业是否采用加速折旧方法,是在社会统一的折旧制度的条件内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由于企业固定资产折旧与会计信息有关,又与国家税收有关,企业采用何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既是会计制度规范的内容,也是税法规范的内容,其中会计制度规定了企业应当如何采用折旧方法核算各期折旧费,税收政策则规定了应纳税所得额计算过程中允许扣除的折1日费。当前,我国关于企业选择折旧方法的政策包括两个方面,即会计制度中的折旧政策和税法中的折旧政策。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当前存在的问题。采用加速折旧法,无论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方面还是促进企业发展、促进社会技术进步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越性。然而,我国企业当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业务中采用折旧方法的状况是:大部分企业习惯于或者说更愿意采用直线法,而不愿意采用加速折旧法;采用折旧方法的随意性大,企业一般不是以特定固定资产寿命期规律、技术更新趋势、价格变化情况为依据,而是以会计利润指标或眼前利益的需要为依据在加速折旧法与直线法中选择,或者在不同的加速折旧法中选择。这种状况的存在,必然要导致会计、经济两方面的后果。会计方面,除导致少计费用虚增利润外,还会使各企业之间、同一企业不同经营期间的资产、费用、利润数据不可比,从而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经济方面,由于物价持续上涨,加上技术进步加快,采用直线法将使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总额远低于其实物更新所需货币资金,对于企业而言,将直接制约其提高生产能力,对于社会来说,将影响新的生产手段的市场需要,从而制约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

2原因分析。当前,企业一般选择直线法、随意选择折旧方法问题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如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企业现代管理意识的不强、不同企业的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管理水平存在差异等。但企业的任何行为都是制度框架内的行为,因此,导致问题存在的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现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的缺陷,包括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的缺陷。

会计制度方面。我国现行相关会计制度的核心内容有三项:其一,企业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自主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可供选择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其中加速折旧法又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其二,企业定期评估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经济利益实现方式,当确定经济利益实现方式发生变化时,调整折旧方法;其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由于一个国家的企业各有行业特点,一个企业的固定资产也有不同的“经济利益实现方式”,因此,在制度上安排多种折旧方法的选择是必要的。然而,一种特定的折旧方法只有用于适用的固定资产才是合理的。而折旧方法直接影响会计数据,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企业谋求利益最大化是一种“天性”。基于此,明确各种固定资产与折旧方法的适用关系,并保证有效执行,应该是制度的必要功能。而事实上,现行制度不仅完全把选择折旧方法的权利赋予了企业,而且还进一步允许企业定期调整折旧方法。尤其在可选择的加速折旧法中,又规定了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而这两种方法也有不同的核算结果。综合这些,可以说现行会计制度为每一个企业自由选择折旧方法提供了一个极大的空间。正是由于存在这种制度空间,当治理结构不完善,美化业绩成为普遍需要时,就有了一般不愿意选择加速折旧法或随意选择折旧方法的现象出现。从以往的会计舞弊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折旧方法也是会计信息舞弊的常用手段。

税收制度方面。2003年国家税务总局的《关于下放管理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3第113号),从税收征管角度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采用做了规定。其主要内容是,明确规定了下列企业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可在税前扣除: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科技进步快的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企业、生产“母机”的机械企业、飞机制造企业、化工生产企业、医药生产企业的机械设备;对促进科技进步、环境保护和国家鼓励投资项目的关键设备,以及常年处于震动、超强度使用或受酸、碱等强烈腐蚀的机器设备;证券公司电子类设备;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的生产性设备;外购的达到固定资产标准或构成无形资产的软件。该《通知》还规定,企业对符合上述条件的固定资产可以自主选择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主管税务机关应加强检查,发现不符合固定资产折旧条件的,应进行纳税调整。可见,目前国家对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采取的是一种限制性政策,而“限制”加速折旧从根本上说是出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考虑。从前文可知,加速折旧法有可以使企业的成本费用合理配比、及时更新企业固定资产、加快社会的科技进步以及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等优点。因此,对加速折旧法采用的限制性政策具有很大的弊端。

三、完善相关制度的若干建议

1调整税收政策。其一,调整政策导向,鼓励企业加速折旧。静态地看,允许企业采用加折旧法计提折旧扣除应纳税所得额,只影响所得税的期间分布,而不会使所得税总额发生减少。动态地看,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必将不断扩大税基,将更有利于形成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的良性循环。所以,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看,加速折旧法对政府税收的影响是积极的。从国外看,目前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固定资产折旧大多采用加速折旧方法。基于此,应将税收政策由限制加速折旧改为鼓励加速折旧。具体来说,应将目前限定“允许加速折旧范围”变更为限定“不允许采用加速折旧范围”。

其二,调整分类标准,区分技术性分类与财政扶持性分类。当前关于是否允许加速折旧的界限划分也考虑了技术和财政扶持两方面因素,但标准体系不完善,尤其技术性分类不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目前,按行业划定可加速折旧范围,但规定行业中确实有相当部分机器设备的无形损耗较大,应实行加速折旧,但这些行业也还存在着更新换代较慢或其技术更新对生产发展影响不大的固定资产,而规定范围之外的行业也有需要加速更新的固定资产。因此,加速折旧法适用范围的划定应打破行业、企业的界限,可将固定资产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技术进步较快的,应实行加速折旧;一类是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技术进步较慢的,实行直线法折旧。

2完善会计制度。现行相关会计制度的主要缺陷是刚性不够,为企业随意选择折旧方法提供了太大的空间。因此,应当建立全社会统一的、详细的固定资产分类目录和折旧方法对照标准,建立对“固定资产预期实现经济利益方式发生变更”的专门机构鉴证制度,并将折旧方法变更时的“备案”制改为“审批”制。此外,为节约会计成本并增强制度刚性,关于固定资产折旧的上述会计标准可考虑与固定资产折旧的税收政策适度统一,同时应简化加速折旧方法,将目前双倍余额法、年数总和法两种方法并存改为只采用其中某一种方法。

固定资产管理的案例篇2

【关键词】档案管理 信息化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固定资产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每个新校区的建设都要注入大量的资产,高校不仅需要大量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办公用品、生活后勤物品、图书文物等,甚至有些情况下涉及征地建设新校区、原校区旧房的维修与改造等一系列基本建设问题。因此,在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是高校教学工作和行政管理的原始证和重要记录凭,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我国高校中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固定资产档案是指在固定资产管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及声像载体材料等。高校固定资产档案是高校在固定资产采购、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使用及固定资产处置活动中形成的第一手材料。综观我国高校目前的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存在着固定资产档案收集不规范、整理无序、综合管理力度不够、管理的纵深度不够、从业人员知识结构老化、存放环境不理想等问题。

(一)固定资产档案收集不规范

在档案信息收集过程中,不规范的收集现象比比皆是,很多部门普遍存在想交就交,不想交就不交的散漫现象,或者是有部分工作人员以忙为借口推脱上交,档案收集的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为此,档案管理员不得不各个行政部门和系部逐一收集。即使这样也不可避免由于档案人员无法参与固定资产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无法跟踪收集,从而导致档案不能及时归档,时间一长比较容易丢失或者损坏。

由于我国目前高校发展迅猛,相应的人才需求不断扩大,人员调动也相对频繁,人员调动时常因为工作的转移而忽略了相应的固定资产调剂和固定资产档案交接工作。一旦领导签了字,调动工作得到落实,便草草交接急于到新岗位报到,隐瞒或暂停了部分未完成的内容,其中不乏对重要档案的收集工作。

(二)固定资产档案整理无序

在固定资产档案整理过程中存在着卷内目录与实际不相符、类别不清、甚至有些档案不全等问。有些固定资产档案中分为多个子目录,而档案管理员在存放档案时出现归类划分子目录不准,在查找档案时无法做到高效率和准确无误。

(三)固定资产档案的综合管理力度不够

基于高校组织规模庞大的特点,高校固定资产的档案管理工作量相对较大,然而部门之间的综合协作力度薄弱,多数情况下只有分管的领导有权限从中直接协调,当领导工作繁重的时候,仅靠少数专人或者是兼职人员,很难及时做好归档工作。

(四)固定资产档案管理纵深度有待加强

由于管理固定资产档案的人员对本学校的很多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不了解、业务不够熟练,严重影响了档案的利用和收集的效率;目前我国高校普遍缺乏固定资产声像领域档案的建设及管理,很多固定资产的声像档案在宣传部门有建档,还有很多没有及时建立档案,即使少部分有建档也没有有效的管理,这为日后的信息化管理带来了不便。

(五)固定资产档案从业人员知识结构老化

档案管理表面上看是一个轻松的工作,细化到工作的每个环节,实际上工作内容很繁琐。然而,目前高校对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投入没有足够的重视,不能及时扩充人员,很多档案管理人员是兼职的,而培训多是流于形式,档案管理水平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加强高校固定资产档案管理的措施和办法

(一)加强固定资产档案的收集和整理

加强各个部门对固定资产档案管理的意识教育,主动配合档案员收集固定资产的档案;而档案管理人员也要深入到各部门,主动收集存档所需的各种资料、信息。档案工作人员要参加学校召开的各种会议,多参与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掌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动态,督促及时归档。对于在人事调动过程中不及时交接固定资产档案材料的要冻结调动手续,严格奖惩制度,对于丢失档案的行为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加强档案工作的综合管理,整合现有资源

目前我国高校固定资产档案主要是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多在建设过程中。设计电子档案的目的是达到快捷、全面、便于统计等特点。新归档的档案,适用电子档案的方法归档,同时新建声像档案;而以前的旧档案多是纸质档案,不适用于电子档案归档。以前的纸质档案可以在电子档案中只建立检索目录,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共存,以尽快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和科学化。

(三)改善固定资产档案的存放环境

对现有的档案设施和档案存放地点进行评估分析,对于不符合档案存放标准的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尽快统一整改,要有独立的保存和管理档案的空间。

(四)进一步加强档案队伍建设

提固定资产档案人员的技术素质,增强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培训,培训不要只学习收集、整理、编目、录入、检索、查找等具体的档案管理知识,还要有针对性,要学习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其他门类的知识和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要结合具体的案例,真正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得实际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

三、固定资产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前景

目前,固定资产档案管理的自动化水平还不高,虽然大部分的高校使用了高校固定资产系统,但还达不到高校固定资产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很多还需要手工检索和查找。为了电子档案发展的需要,建立固定资产档案管理信息平台是档案工作标准化、信息化的重要途径,它将传统管理手段和先进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注重在档案管理方面先进的信息化理论的具体应用和国际标准的贯彻实施,实现档案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和档案信息使用的在线化,充分发挥信息服务功能,实现电子数据的共享利用和综合应用,最终实现固定资产档案管理水平的飞跃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四新.电子校务推动高校档案管理创新[J].行业,2003,(3).

固定资产管理的案例篇3

关键词:村集体经济组织;固定资产;核算

中图分类号:F30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当前,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村集体固定资产的重视程度不够,固定资产丢失、损坏、贱卖等现象经常出现,影响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和发展,因此,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就有了存在的必要性。本文主要是针对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方法进行阐述。

一、计价准则

1.买入的固定资产,不需要安装的,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格加上采购费用、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和交纳的相关税费等作为入账依据;需要安装或改装的,还应加上安装费用或专业人员的改装费用。

2.自行建造的房屋及建筑物、农业农田基本建设设施等固定资产,其物资费、工人工资,机械施工费及以工程可用前各项杂支费合计为入账价值。

3.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按接受发票所标注的金额加上实际发生的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费等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依据;没有依附凭据的,按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加上其费用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依据。

4.固定资产改良、扩建的,在其原有的账面价值的基础上,加上改良、扩建而发生达到其可使用前的新的支出,减去改造、扩建过程中拆除不用的零件的变价收入作为固定资产的新入账价值。

5.投资者投入的,应按相互约定的价格作为入账价值,但与市场价格不相符的不能作为入账依据,需要安装的,则应加上由村集体组织支出的安装费用作为入账价值。

二、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

1.购置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按照取得的发票价款加上安装费用及在固定资产可用前发的必要支出归集在“在建工程”借方核算;等达到可用时,转入“固定资产”的借方核算。

例:王庄村经村委研究购买了一台打药车,其支付购货款为90000元,到村后又支付司机运输费2000元、支付安装人员安装费2500元,则打药车的入账金额应为( )。

A.90000元 B.93000元C.94500元 D.92500元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入账金额=90000+2000+2500=94500。

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借方核算集体经济组织自己建造村室、建筑物等,村室及其建筑物可使用前的各项费用;其可使用后,转入“固定资产”的借方。以出外承包方式形成的固定资产,应与承包商合同标注价款作为成本,在“在建工程”科目进行核算。固定资产可使用后,转入“固定资产”的借方。

例:某村委建造村室房屋三间加围墙,其物资费用为11100元,工人工资10000元,机械施工费3000元,垃圾处理费为400元,则该村室的的入账金额应为( );

A.11100 B.21100 C.24100 D.24500

正确答案: D

答案分析: 入账金额:111000+10000+3000+400=24500。

账务处理:

完工前:借:在建工程 24500

贷:工程工资 11100

应付工人薪酬 10000

现金 3400

完工后:借:固定资产 24500

贷:在建工程 24500

3.修建、扩建、改建形成的固定资产的核算,其费用包括物资费用,工人工资,安装调试费用以及其它有关的支出应计入“在建工程”的借方;待工程合格可使用后,再转入“固定资产”的借方核算。

例题:陈庄村有一台小麦收割机原值89000元,折f40000元,年久需修理方可使用,在修理其间更换部分零件支出1500元,工人修理费用500元,调试机器用柴油100元,则该固定资的入账金额应为:( )

A.89000 B.49000 C.51100 D.51000

答案分析:入账金额=(89000-40000)-1500-500-100=51100

4.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账户借方为“固定资产”科目,贷方账户记“资本”科目。

例题:村集体经济组织接受某单位投资的一台洋马牌收割机,其投资者与要委协商价格为250000元,发票所附价格为270000元,市场价格与协商价相同,机器到村后,由专业调试人员调试操作成功后,村委付调试费用1000元,这台收割机的账务处理应为:

答案分析:本题中,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应为协商价格加上村委支付的调试费:270000+1000=271000

借:固定资产271000

贷:资 本271000

5.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当前市场价格作为入账依据入账。账户借方计入“固定资产”,“公积公益金”记账户贷方。

例:老颜集乡闫道口村委收到当地某企业家无偿增送的雷沃谷神牌收割机一辆,价值98000元。按规定应计入( )账户。

A.主营业务收入B.其他收入C.固定资产D.公积公益金

正确答案:D

账务处理:借:固定资产: 98000

贷:公积公益金 98000

6.盘点固定资产时。其实际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时,大于账面价值部分列入“固定资产”借方,贷方列入“其他收入”账户。

例题:刘庄村处理一台报废的属于本村委的旋耕耙,旋耕耙的入账价格为12000元,已计提累计折旧为9000元,经买卖双方协商确定最终以3600元的价格卖给李庄村一位村民自用,但需要刘庄村委承担运输费340元。那么此项业务的账务处理应确认损益( )元。

A.主营业务收入500 B.其他收入260 C.销售商品收入500 D.营业外支出260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3600-(12000-7000+340)=260。

账务处理:

借:其他收入 260

固定资产管理的案例篇4

【关键词】本量利分析 决策树分析

西蒙曾经说过:“管理就是决策。”管理活动本身无时无刻不渗透着决策过程,决策决定企业的前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说决策分为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营运活动决策。企业投资决策的基本程序:1.确定决策目标。2.探索、确定备选方案。3.对各备选方案进行评价、比较。4.对各备选方案进行初步选择。5.对进入第二轮评定的方案进行论证,考虑非计量因素和不易预测情况。6.选择最终方案,制定行动计划。

一、本量利分析

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固定成本又可以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是企业为维持一定的业务量所必须负担的最低成本,如管理人员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根据企业的经营方针由经理人员决定的成本,如广告费、人员培训费。同理变动成本可以分为技术性变动成本和酌量性变动成本(如按销售额一定比例确定的销售佣金)。混合成本因产量变动而变动,但不是成正比例关系,主要可以分为三个类别:半变动成本(Y=A+BX)、阶梯式成本、延期变动成本。成本估计方法有回归线法和工业工程法。

确定完成本后,就可以根据销售额计算出利润。利润、收入、成本之间的关系可以有三种形式表示。一是损益方程式,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二是边际贡献方程式,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三是本量利图又称盈亏临界图,横轴表示销售量,纵轴表示成本和收入。本量利图有多种形式:基本本量利图、正方形本量利图、边际贡献式本量利图.

增加销售额,销售收入超过成本,形成利润区,反之形成亏损区。因为利润=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单价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0,所以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本量利关系经常用于敏感性分析,即研究有关参数发生多大变化会使盈利转为亏损,单个参数变化对利润变化的影响程度等问题。

单价的降低、单位变动成本的提高、固定成本的提高、销售量的降低都有可能使盈利转为亏损。我们要做的就是分别确定单价最小值、单位成本最大值、固定成本最大值、销量最小值使得企业刚好不盈利不亏损。举例分析如下:某企业计划生产新产品,单价为10元,估计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固定成本为200000,预计销量为100000件,则它的利润为100000*(10-6)-200000=200000(元)。

单价最小值:100000*(X-6)-200000=0, X=8(元)

单位变动成本最大值:100000*(10-X)-200000=0, X=8(元)

固定成本最大值:100000*(10-6)-X=0, X=400000(元)

销量最小化:X*(10-6)-200000=0, X=50000(件)

二、决策树分析法

决策树方法可用于一步决策问题,最常用的是解决多步决策问题。多阶段决策问题即每一阶段做出一个选择,下一步决策取决于上一步的决策及其结果。下图即为决策树:

A为决策点,决策点用方形节点表示,从这类节点引出的边表示不同的决策方案,边上的数字表示进行该项决策时的费用支出。B为状态点,状态点用圆形节点表示,从这类节点引出的边表示不同的状态,边上的数字表示对应状态出现的概率。C为结果点,结果点用三角形节点表示,在这类三角形节点里注明各种结果的损益值。利用决策树进行多阶段风险型决策问题的一般程序为:从树的末梢开始,计算每个状态点的期望收益,选择最大值并将其标注在相应的的决策点里,将处于同一阶段的其它决策“剪枝”。同理依次从后向前进行“剪枝”,直到最开始的决策点,得到使期望收益最大的方案。

由上述图可以看出决策树比较突出的优点是方便简洁、层次清楚、一目了然、易于处理较复杂的决策问题。

三、总结

投资决策要科学民主,讲究方法和程序,要抓住时机避免失去市场。每个人的能力有限,对于企业重大的决策,任何个人很难独立做出有效决策。所以企业投资决策必须做到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充分论证、集中讨论做出最后的决定。

参考文献:

[1]郑季良,邹平.决策分析的发展和应用[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9).

固定资产管理的案例篇5

关键词:固定资产 调剂 调拨 经济运距

一、固定资产调剂与调拨的定义

固定资产调剂和固定资产调拨虽然是企业管理中非常常见的概念,但鲜见准确的定义,本文定义如下:

固定资产调剂是对固定资产在企业总部及下属各分支机构间进行无偿调动做出决策的行为;固定资产调拨是将固定资产在企业总部及下属各分支机构间进行无偿调动的决策付诸实施的行为。

二、固定资产调剂与调拨管理现状

在类似成品油销售企业的企业集团中,资产的直接管理人员在职权范围内调拨资产的情况是存在的,他们的初衷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人员受管理权限的限制,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统筹资产的调剂,这样可能导致企业集团丧失整体最优的调剂机会。

这些人员直接安排调剂调拨资产,往往会忽略及时与财务部门沟通,导致账实不符,长此以往,很多账实不符的原因说不清楚,也就无法界定资产使用单位的责任,最终导致资产管理的混乱,增大资产流失的风险。

现代主流的资产管理系统都能够实现系统内实物信息发生调拨操作的同时进行相关账务处理,但控制上述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此,因为发生上述情况时,管理人员往往跨过了系统内实物信息的相关操作,真正的关键在于业务流程的控制措施:

要在资产系统内动态记录资产保管责任人的信息,定期进行考核,强化其保管责任意识,对于未经有效调剂审批的调拨指令拒绝执行,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资产调拨账实不同步的现象。

要在资产清查盘点过程中加强对调拨产生的账实不符进行监控。现代资产管理系统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主流的管理系统都支持通过条形码标签进行资产盘点,这样某项未办理调拨手续的资产,在调出单位是显示盘亏的,而在调入单位是显示盘盈的,它们在系统后台具有相同的条形码信息,系统以此为桥梁可以将调出与调入单位匹配起来,实现更严密的事后控制,辅以一定的责任追溯措施,可以更好的加强资产调拨的管理。

三、固定资产调剂决策模型

资产调剂可以分为闲置资产的调剂和非闲置资产的调剂,通常闲置资产的调剂不会对调入调出单位的经营现金流量产生影响,反之非闲置资产的调剂则会产生影响。但这种对应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对于决策方法而言,更看重是否影响现金流量,而不是资产名义上的状态。因此在论述固定资产调剂决策模型的过程中,我们将资产调剂分为不影响现金流量的调剂和影响现金流量的调剂两类。

(一)不影响现金流量的调剂决策

不影响现金流量的调剂,包括闲置资产的调剂,以及办公或生活用资产的调剂。

【例1:A加油站有闲置资产铁架床一套,八成新,完好无损。原值人民币2036元;B加油站新开业,需要添置铁架床一张,新购需人民币2410元;若调拨,运费为7.5元/公里,路程约40公里,运费计300元。当地对铁架床需求极少,如果处置只能回收废铁,单价1.2元/斤,约96斤,预计处置收入115元。(假设资产不计预计残值、无拆卸和安装费用)】

例1闲置生活用资产的调剂,不影响现金流量。如果只是静态的考虑调剂时点的资产价值,进行调拨是合算的:净值1629元(2036×0.8),加运费300元,相当于调入单位以1929元购得此床;如果新购,闲置资产处置收入115元抵减新床买价,实际支出2295元,高于调入的资产成本,所以应该调拨而非新购。

但实际上调入资产的尚可使用年限短,单纯比较资产价值是合理的。在此我们提出第一个主要观点:要将两项资产放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最好的方法是比较各方案取得资产的经调整后的月折旧,以较低者为佳。这里“经调整后的月折旧”要重点理解,其与账面资产折旧不同,要在其基础上将运输安装费用、资产变卖收入等因素考虑进来,将各方案总的成本按资产剩余可使用月数进行平均,才得出经调整后的月折旧。假设例1中铁架床使用年限为5年,则新床月折旧38元(2295÷5÷12),而旧床八成新,尚可使用4年,月折旧40元(1929÷4÷12),这样比较结论就发生了逆转。

这种方法是典型的方案比较法,可以对当次调剂做出科学的决策――B加油站应该新购铁架床。但A加油站的旧床这次调剂不了,就一定要变卖吗?也许以后有合算的调剂机会呢?那么我们来分析是否有这种调剂机会取决于什么因素:

例1涉及的参数包括以下几组:(1)新购资产价格、旧资产预计变卖收入、拆卸安装费、新资产使用年限;(2)旧资产尚可使用月数、旧资产净值;(3)调拨运输费等。通常第(1)组参数被认为是较为稳定的,而第(2)组参数是逐月有规律的变动的,只有第(3)组参数是随着资产可能调往的单位而变化的,因此决定资产是否还有其它调剂机会的,只有运输费这一参数了。

至此,我们提出第二个主要观点:将运输费设为未知数(X),按照上述计算方法分别列出两个方案的计算公式,并设其相等,形成简单的一元方程,通过求解得到的结果,就是运输费的上限,凡是能以低于上限的运输费完成调剂的,调剂方案肯定优于新购方案。

现在回到我们刚才的问题:A加油站的铁床还有没有调剂的机会?当我们求得一个运输费的上限值时,可以大概换算出其运输里程,如果在这一里程范围内预计还有新开业加油站需要铁床,那么理论上就还有调剂的机会。当然,随着A加油站铁床不断折旧,适宜调剂的里程是逐月下降的,这在后面详述。

至此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个计算模型,即将上述一元方程的未知数移到等式左侧,将其它所有已知数移到等式右侧,我们将这个运输费的未知数称为“经济调拨运费”,而右侧的公式则为“基于经济调拨运费的资产调剂决策模型”。模型推导过程如下:

新购资产的月折旧=(新购资产价格-旧资产预计变卖收入)/(新资产使用年限*12)

调剂旧资产的月折旧=(旧资产净值+拆卸安装费+X)/旧资产尚可使用月数

设二者相等,即:

(新购资产价格-旧资产预计变卖收入)/(新资产使用年限*12)=(旧资产净值+拆卸安装费+X)/旧资产尚可使用月数

经推导可知:

X=(新购资产价格-旧资产预计变卖收入)*旧资产尚可使用月数/(新资产使用年限*12)-(旧资产净值+拆卸安装费)

上例的经济调拨运费为(2410-115)*48/60-2036/60*48=207元,本次预计运费300元,不宜调拨,但如果预计27.6公里范围内(运费207元以内)将来会有新加油站开业需要此铁架床,则暂时保留以待调拨,否则应直接变卖处置。

在实物资产管理系统中可以设计调拨测算的功能,不但可以给出测算时点的决策建议,还能以此为基础,在以后月份可随时查询经济调拨运费的变化,待不可能再出现低于经济调拨费用的调拨机会时及时进行变卖处置。前面我们提到每月经济运费的变化受旧资产折旧的影响,下面尝试通过公式推导寻求简便的计算方法:

假设上例各项参数不变,计算相邻两月经济调拨费用的差额:

[(2410-115)*48/60-2036/60*48]-[(2410-115)*48/60-2036/60*47]

=[(2410-115)-2036] *48/60-[(2410-115)-2036] *47/60

=[(2410-115)-2036]*(48-47) /60

=[(2410-115)-2036] /60

就是说,如果资产暂不调拨,此后每一个月经济调拨费用都要下降一个固定额度,将上述计算结果还原为公式即可用于计算该下降额度:

经济运费每月下降额度=新购资产预计月折旧额-旧资产月折旧额-旧资产预计变卖收入/资产使用年限总月数

(二)影响现金流量的调剂决策

影响现金流量的调剂,主要是非闲置的生产经营用资产的调剂,例如在用加油机调拨,可能会导致调出单位加油能力下降、调入单位加油能力提升的情况。

【例2:B加油站有双枪双油品加油机4台,单台原值12000元,尚可使用年限2年。C加油站仅有单枪加油机两台,单台原值18000元,尚可使用年限3年。均不考虑残值。

B加油站资产负荷较低,如果减少设备数量,预计现金流入降幅不大;而C加油站资产负荷较高,增加设备数量(或能力)则预计现金流入增幅较大。因此,要提高C加油站的现金流入,两站存在通过调拨资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可能性,假设拟将B加油站两台加油机调拨到C加油站,而将C加油站原有加油机进行处置,相关数据如下:

B加油站至C加油站行程约100公里,两台加油机运费为1200元,安装调试费500元,C加油站原加油机,预计处置收入1200元。若新购置双枪双油品加油机,单台金额为18000元,合计36000元,使用年限为6年。B加油站加油机到期处置可得处置收入每台700元。调拨后B加油站日现金流入量减少2000元,C加油站日现金流入量增加2500元。

假定如果不进行调拨,B加油站原4台加油机到期后也只更换两台新加油机。】

前面我们将不影响现金流量的调剂决策模型探讨清楚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影响现金流量的调剂决策模型就相对简单一些。我们可以将此类决策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先不考虑对现金流量的影响,仅依据不影响现金流量的调剂决策模型来分析;二是将资产调拨带来的现金流变化考虑进来,做出最终的决策。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影响现金流量的调剂决策模型的根本思想是比较不同调拨方案的月折旧,这是采用的成本概念,其属性是非付现的;而调拨对现金流的影响,必然通过现金流量的比较来评价,其属性是付现的。两类不同性质的指标怎样放到一起来综合评判呢?这是建立决策模型的核心问题。

在此我们提出第三个主要观点:鉴于现金流量评价可以考虑时间价值,是较为科学的评价方法,而且对于影响现金流量的调拨,其对相关单位现金流量产生的影响是决策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而调拨本身对资产折旧的影响是次要因素,因此将与折旧相关的数据转换为现金流量数据,是最优的解决方案。

基于上述分析,首先在不考虑调拨对相关单位现金流量影响的情况下对例2所述案例进行剖析。该案例可以制定三个比较方案:方案一是两站均维护现状直到现有加油机到期再进行替换,其中B加油站4台加油机到期后只新购两台;方案二是将B加油站的两台加油机调往C加油站,将C加油站现有两台加油机进行处置,之后两站加油机均待到期后进行替换;方案三是B加油站加油机维持现状,直到现有4台加油机到期后替换为两台,而C加油站则现在新购两台双枪加油机,将原有单枪加油机进行处置。下面对三个方案的年折旧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单位为万元:

方案一:维持原状,直至到期才替换新设备

(1)B加油站原有4台双枪加油机年折旧:

1.8*4/6=1.2

(2)B加油站4台加油机两年后到期,替换两台新双枪加油机,旧加油机变卖所得抵减新加油机价值,则新加油机年折旧:

(1.8*2-0.28)/6=0.55

(3)C加油站原有2台单加油机年折旧:

1.2*2/6=0.4

(4)C加油站2台加油机三年后到期更换两台双枪加油机,旧加油机变卖所得抵减新加油机价值,则新加油机年折旧:

(1.8*2-0.12)/6=0.58

方案二:从B调拨两台加油机,替换C加油站原有两台加油机。

(1)B加油站调出2台加油机后,剩余2台的年折旧:

1.8*2/6=0.6

(2)B加油站剩余2台加油机两年后到期,替换两台新加油机,旧加油机变卖所得抵减新加油机价值,则新加油机年折旧:

(1.8*2-0.14)/6=0.58

(3)C加油站调入两台加油机,拆除原有加油机的净值作为机会成本计入调入加油机的价值,运输及安装调试费用亦计入资产价值,原有两台加油机变卖所得抵减调入加油机的价值。

(1.8*2/6*2+1.2*2/6*3+0.12-0.12)/2=1.2

(4)C加油站调入的两台加油机两年后到期更换两台新双枪加油机,旧加油机变卖所得抵减新加油机价值,则新加油机年折旧:

1.8*2/6=0.6

方案三:B加油站维持原状,直至到期替换,C加油站直接新购两台双枪加油机以替换原有加油机。

(1)B加油站原有4台双枪加油机年折旧:

1.8*4/6=1.2

(2)B加油站4台加油机两年后到期,替换两台新双枪加油机,旧加油机变卖所得抵减新加油机价值,则新加油机年折旧:

(1.8*2-0.28)/6=0.55

(3)C加油站新购两台双枪加油机,拆除原有加油机的净值作为机会成本计入新加油机的价值,原有两台加油机变卖所得抵减调入加油机的价值。

(1.8*2+1.2*2/6*3-0.12)/6=0.78

将上述计算结果以列表的形式整理出来,见表1:

在此基础上,加上各方案对两家单位现金流量的影响,即成为完整的方案比较表,见表2:

分析表格2可以发现,从第4年开始,三个方案中各项数据的变化已经基本一致,因此在进行现金流量的计算比较时只取前三年的数据即可。按照静态数据比较,方案三的优势已非常明显,无需再计算各方案的净现值。这种情况是因为我们对例2的设定,资产价值较低,而现金流量的变动较大,如果二者接近,则方案静态比较的结果可能比较相近,这就需要计算各方案的净现值,计算过程这里省略。

现实中,如果新购方案与调拨方案的净现值差距不大的话,即使调拨方案的净现值稍低,我们也更倾向于选择调拨,因为新购方案会提前进行较大金额的现金投入,这在小范围内影响并不大,但如果从整个企业集团的范围来看,积少成多,当期增加的现金投入量将会非常巨大,而且必然增加企业经营期限结束时资产尚可使用年限浪费的可能性。这也是我们经常提倡“优化存量、控制增量”的重要原因。

在成品油销售企业中,影响现金流量的调拨类型中,最有应用意义的就是加油机调拨。在例2给定现金流量增减金额的情况下,做出决策是相对简单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判断每个加油站是否有通过提升资金配置而提高销量的潜力、以及判断减少资产配置会对销量产生多大的影响正是难点所在。

判断的依据主要是资产负荷。每个地市分公司可以对下属加油站进行资产负荷的排序,加油机的负荷可以分油品品号进行测算,某品号加油机负荷=该品号油品平均日销量/该品号在用加油枪数。负荷最小的加油站存在向负荷最大的加油站调拨资产的可行性,可以进行具体分析。

对于资产负荷较小的单位,可以进行停机试验,即人为停止部分设备的运行,观察销量的变化情况,根据观察结果推算减少设备可能导致的现金注入量减少的额度;对于资产负荷较大的单位,可以通过高峰时段单机现金注入量贡献水平来推算新增设备增加的现金流入。

在决策分析过程中,现金流入量的变化以销量变化乘以吨油毛利进行计算。

四、固定资产调剂决策模型在资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影响现金流量的调剂决策由于过程比较复杂,如果在资产管理系统中应用,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而不影响现金流量的调剂决策模型在系统中的应用还是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一)系统应用的描述

假设某单位需要增加一台设备,只要在系统中输入新购该设备的价款,本单位能够采取的最优运输方式的单位运费,以及指定调入的地点,系统便会自动给定一个低于经济运输距离的目标范围,在此范围内所有闲置的资产理论上都是可供调拨的,资产需求单位只需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挑选最合适的资产即可。

资产闲置单位也可以查询本单位的闲置资产在多大范围内有调拨的可行性,与该范围内的内部单位主动沟通,争取调拨。

(二)系统应用实现的条件

上述应用的实现基于几个条件:

要采取一定的激励和控制措施,促使各资产使用单位及时、准确的将闲置资产的信息维护到资产系统,其操作非常简单,只是在已经闲置的资产记录上做一个标记为“闲置”的操作,然后录入在当地变卖该项资产可得的收入。

系统中要有各资产使用单位的位置信息,以便系统自动估算闲置资产所在单位与调入需求单位间的运输距离。

(三)系统应用的优点

缩小目标范围,提高了调剂成功率。理论上,将闲置资产的信息全部集中到集团企业的总部会增加资产调剂的可能性,但实际上受调拨成本的限制,任何一项资产调拨的可能性都只存在于一定的范围内,只有基于这一范围才有更高的调剂成功率。

系统可以自动进行参数的滚动更新,提示经济运输半径逐渐降低变化情况,降低因为从决策到执行存在时间跨度而造成错误决策的可能性。

缩小了调剂的可能范围,更利于及时确认能否调剂,不能调剂的及早处置,提高资产处置效益。

五、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管理的案例篇6

(1)对学校各科室、部门使用和管理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理和造册登记,并进行编号,贴标,明确资产责任人。(2)在清理登记工作中发现物资存在流失、损失或被占用、借用等问题时,要及时追回。(3)对全校固定资产进行核查,根据折旧年限进行分类,摸清固定资产使用现状。(4)修订完善固定资产的购置、报废管理办法。

二、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的基本情况

为确保清查工作顺利进行,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资产清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清查工作的组织实施,积极开展清查工作。本次清查分为四阶段。第一阶段为摸底清理统计阶段,各部门指定固定资产管理员,按照清查要求严格进行固定资产清理、统计。认真、如实填写《固定资产清查盘点表》,并在登记表上明确资产使用人、责任人。第二阶段为实地盘查阶段,实地盘查阶段主要分两个步骤:第一步固定资产清查办公室成员对所属部门的资产进行技术推算盘点,即根据财务审计科的资产账簿和部门自查的表格确认各部门所属的资产,为实地盘查做准备。第二步为实地盘查,将固定资产清查办公室分三个小组,清查小组将驻扎各部门对资产进行实地盘查,要求仔细核对固定资产名称、结构或规格型号、坐落位置或使用部门、投入使用日期、使用情况、变动情况、数量、原值等情况。清查盘点结束时,应及时把数量和质量情况如实填制《固定资产清查盘点表》,并由盘点人、部门资产保管人员、部门负责人签名或盖章。第三阶段为入账汇总整理核对阶段。各固定资产清查小组将本次固定资产清查的结果,按照相关规定分门别类、分期分批地进行汇总,固定资产统一编号后,录入电脑。同时填写《固定资产汇总表》,制定个人固定资产卡,统一贴资产标签。财务人员通过资产软件对学校资产进行登记、管理。第四阶段为总结阶段。固定资产清查小组对固定资产清查中新形成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形成档案。针对本次清查出来的待报废固定资产进行鉴定、处置。各部门要以本次固定资产清查为契机,对在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进行整改,同时要找出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固定资产清查小组认真总结本次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的开展情况,并针对清查工作中暴露出来的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依据相关规定,建立和完善各类管理制度。通过清查和汇总情况,发现部分资产存在已使用时间较长且已损坏无法维修;部分资产实物丢失但未销账;部分资产存在已经资产管理部门提出报废申请并报批并从财务账上销账,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资产使用部门仍在使用,造成资产账销案存的情况。

三、通过全面清查发现管理漏洞

(1)使用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一是部分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平日无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员,只是在本次清查中临时指定一位管理员,以至于对于本部门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了解程度不够,不熟悉相关业务。二是部分部门负责人思想上不够重视,认为东西都在学校,自己没有拿回家就没问题,以至于平时疏于管理,对于自己部门的资产没有做到定期清查,无法做到谁使用谁管理。

(2)管理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上有欠缺。一是没有分门别类的建立资产管理台账,对资产只是简单的登记。二是固定资产没有贴标,资产的调配缺少痕迹化管理,资产调拨时没有使用调拨单,资产调入、调出只是口头安排,未经过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资产管理人员签字确认,造成管理混乱。三是资产没有实现动态化管理,资产变动时没有及时调账,造成资产实际存放地点与账面不一致。

(3)资产报废等处理程序不健全。例如部分资产已经由资产管理部门报废处理或者采取以旧换新方式购入新资产时将旧资产处理掉,但是未交给财务报废单据办理销账手续,造成账在实物不存在的现象,致使资产实物账与财务账不同步。(本文来自于《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杂志。《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杂志简介详见)

(4)资产管理界限不明确,存在着交叉管理。

四、对症下药研究解决对策

(1)加强学习,强化资产管理意识,建立资产管理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做到与时俱进,制定完善符合单位实际的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制度,例如制定固定资产的核算制度,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固定资产管理监督制度等,增强学校资产管理的及时性、系统性、真实性与全面性,使得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树立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明确固定资产管理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充分利用和优化资源,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组织资产使用、管理部门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学习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管理经验。

(2)根据省财政厅资产信息平台的固定资产编码标准,由信息系统生成电子条码,在条码打印机上打印输出每一项固定资产的条形码标签,对学校固定资产实物进行一物一码标注,统一粘贴条形码标签,从而使每一件固定资产都有了“身份证”并逐一登记,帮助使用部门建立部门台账。在资产后续管理上,以条码扫描为手段,对资产进行跟踪和监督管理,确保资产安全。

(3)根据这次清查结果,彻底摸清家底,对于账销物存或物销账存的资产提出处理意见,重新调整财务及管理台账。

(4)充分运用信息网络平台,加强资产的动态管理。利用科学的平台,建立起固定资产电子档案,将固定资产按类别做好登记,其购入日期、入账价值、存放地点、使用部门、责任人等信息详细录入,把固定资产从购入、入库、处置一系列管理一目了然,实现从“进口”到“出口”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动态管理。资产管理、使用变动时及时填制固定资产调拨单,并按照要求签字后交存相关部门。根据资产调拨单,相关部门及时调整资产管理台账。根据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加强对资产的监控,把学校的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结合起来。

(5)加强固定资产的清查及核对工作。资产使用部门依照其部门资产台账每季度清点一次实物资产,并及时与管理部门对账;学校资产管理部门每年清查两次,并及时与财务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核对,年终进行总清查,总对账,确保账实相符。

(6)明确资产管理界限。资产管理分为资产管理部门管理和使用部门管理两大块。总务科、信息中心作为学校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学校固定资产的购置、调配、报废处置等管理工作,建立学校总的固定资产管理台账。各部门均为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按照谁使用是负责的原则,做好所辖资产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建立本部门资产管理台账。学校固定资产资产的增加、减少、报废等变动调配必须由管理部门统一调配并办理相关手续,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7)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考核机制,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学校的固定资产作为学校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教学、培训的重要物质基础,从财务角度和非财务角度建立固定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学校固定资产的特点,从体制上规范、从管理过程中控制。

固定资产管理的案例篇7

关键词:IPO被否;财务问题;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我国企业IPO被否的财务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天达环保IPO被否案例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13日

一、IPO主要流程介绍

(一)准备阶段。IPO的准备阶段是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应充分准备,选择可靠保荐机构。

(二)申请阶段。申请阶段中,发行人应在材料递交的期限时间内递交完备的申请材料。

(三)审核阶段

1、受理环节。保荐机构保荐申报,证监会在收到申报文件后5日内进行受理。

2、预披露环节。2014年4月证监会对首发申请审核流程重新进行了梳理,发行监管部在受理后即按程序安排预先披露,反馈意见回复后初审会前再进行更新。

3、反馈会。审核人员撰写审核报告,提交反馈会讨论,主要讨论确定需要发行人补充披露、解释说明以及中介机构进一步核查落实的问题。

4、见面会。2014年4月证监会将首发见面会安排在反馈会后召开,发行人将其基本情况向发行监管部作出介绍,发行监管部向发行人说明程序及注意事项。

5、初审会。由审核人员汇报发行人的基本情况、发现的问题及其落实情况。

6、发审会。发行人存在问题的,发审委会将形成书面审核意见,供其参考。

7、证监会做出决定。发审会审核后,如不存在明显问题,封卷,提交证监会。证监会依照法定条件做出决定,并出具相关文件。

(四)承销阶段。发行人和主承销商组织路演和初询价,若询价机构数量低于20家,发行人将被迫中止发行。

IPO失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审核阶段证监会做出未通过的审核决定;发行人主动暂缓IPO;承销阶段因询价机构数量不合规被迫中止发行。本文主要讨论因审核阶段证监会做出未通过的审核决定造成的IPO失败,即IPO被否。

二、案例背景介绍及案例回顾

(一)2015年IPO回顾。2015年初,随着股市成交量的高涨,IPO的数量不断增加。2015年1月、2月、5月的IPO发行数量更是一度超过了审核过会的数量,上半年IPO数量为192家,占全年比例87%。6月的股势动荡后,IPO发行和审核暂停,28家公司暂缓发行,10家企业更是申购缴款再退回。11月6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股票市场已进入自我修复、自我调节阶段,恢复和保持合理适度的新股供给,有利于增加市场活力,促进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证监会就《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修订草案)》、《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修订草案)》等规则同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履行相关程序后公布实施。证监会再度开启IPO审核和发行。

无论是股市由年初的形势大好到6月后的股灾,还是证监会熔断机制的出台到废止,2015年二级市场起起伏伏,是近年来股市情况复杂、形势多变、极具研究意义的一年。综观2015年全年,共有251家IPO公司过会,220家IPO公司发行挂牌,同比增长76%。本文选取2015年为研究时间,尤其重点针对2015年11月IPO重启后进行研究选取IPO重启后第一家IPO被否公司作为案例进行深入研究讨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指导意义。

(二)案例公司简介及IPO过程简述。浙江天达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达环保”)成立于2004年6月11日,注册资金16,000万元,是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副会长单位。公司致力于燃煤电厂固体废弃物无害化综合利用业务,主要从事粉煤灰、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脱硫剂加工以及新型建材产品的开发、生产等。公司拥有萧山、乐清等6家分公司,兰溪天达、长兴天达、台州天达等5家全资子公司和5家控、参股公司,年综合治理燃煤电厂固体废弃物近600万吨。

2014年3月21日,天达环保报送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招股书)。4月18日,天达环保进行IPO预披露。2015年5月4日,天达环保再次报送招股书。5月21日进行公告,证监会了《浙江天达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文件反馈意见》(以下简称《反馈意见》)。11月25日,证监会进行2015年第191次发审委会议,天达环保审核未通过,成为2015年IPO重启后首家未通过审核的企业。

天达环保作为有国资背景的企业,在深化国企改革的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此外,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环保企业如雨后春笋。天达环保作为环保企业,其经验教训能为其他环保企业IPO提供一定的借鉴。

三、天达环保IPO被否财务问题分析

(一)对关联方的依赖影响业务独立能力。对于独立性和关联方交易问题,实际审核中主要关注对IPO公司对关联方有无交易、交易规模以及是否对关联方存在重大依赖。尽管天达环保表示其不存在依赖主要发起人的情形。但是,报告期内与天达环保存在关联交易的企业多达20家。

《反馈意见》中明确指出发行人报告期内存在较多的关联交易,且在2012~2014年度关联企业处理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量,占各期间固体废弃物处理总量的比重较大。发行人在2012~2014年度的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4.49%、64.66%和61.06%,大幅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存在利用关联方交易虚增毛利率的可能。此外,2006年与2007年相邻时间两次股权转让价格差距较大,证监会对股权被转让人与发行人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其他利益关系存在质疑。

(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具有一定风险性。《反馈意见》中指出,发行人在2012~2014年度产能利用率较低,但未在招股书中充分披露在此情况下募投新建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的合理性。即对募投项目存在的必要性和风险性提出质疑。一方面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生产新型墙体材料项目,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新增年产加气混凝土砌块60万m3等较大产能。产能利用率较低情况下项目的合理性有待考证,且工程进度、产品市场开拓能否顺利进行存在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投产后,企业固定资产规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新增固定资产折旧费用预计每年达5,483.91万元,相当于2013年公司利润总额的17.66%。新增固定资产折旧将对公司短期内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此外,投产后原料供应是否有保障,固体废弃物处理协议的签订情况存在疑问。

(三)未来盈利能力存在一定程度风险。《反馈意见》指出,全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率从2006年以来一直维持在65.91%~70.07%之间,增长缓慢的原因,以及我国环境污染限制煤炭的使用等情况是否限制对可利用粉煤灰的增长等问题有待说明。

此外,招股书中显示,天达环保业务开展有过于依赖华东地区的风险。2012~2014年度华东地区(主要为浙江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比重均在94%以上。虽然产品具有区域性特征,但是地区的限制制约了企业未来盈利能力。

(四)面对税收政策变化存在风险。《反馈意见》指出发行人在报告期内享受较多的税收优惠,并要求列示报告期内享受各项税收优惠是否符合相关优惠政策的要求以及各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条款及对应的发行人指标。

天达环保下属多家分、子公司被认定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通知》(财税[2008]117号)等,报告期内公司享受税收优惠占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6.53%、4.80%和5.01%。若公司未来不能被持续认定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或有关税收政策发生变化,公司的实际税负将可能上升。此外,在2016年8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环境保护税法(草案)提请审议,意味着我国或将首次开征环境保护税。一系列相关变化都会对企业未来盈利带来风险。

四、经验借鉴及相关对策

(一)保持企业独立性,减少关联方交易。虽然证监会取消了原来对IPO关联交易比例30%的限制,但是在实际审核中却严格了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了对关联交易乃至关联性的重视程度。一方面企业应在实际业务活动中规范业务开展,降低控股股东的股权集中程度,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分离程度,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减少关联方交易;另一方面在申报过程中公司应做到真实披露;对于客观存在的关联方交易,在申股书中强调已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关联方交易,并保证其公允性;将关联方交易分为经常易和偶发易两类,分别进行相应的分析;重点要强调关联方交易双方对该交易的依赖程度较低。

(二)确保募投项目合理,全面管控项目风险。证监会对募投项目的研判主要体现在:(1)项目是否与公司的发展目标相结合;(2)项目实施的合理性与可行性;(3)项目准备是否充分,项目能否顺利实施;(4)项目面临的诸多风险企业是否注意并具备管控能力。

企业在选择募投项目时,应对现有产品的产能进行全面认识,对项目投产后的产能进行客观预测,根据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和风险环境等因素对项目进行全面分析。在项目准备过程中,要综合考量项目风险,提出完善的管控措施,并在实施过程中加强风险意识,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三)加大技术管理创新,保障持续盈利能力。发展与创新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在产品、技术、资源、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创新,无论是从通过IPO还是企业持续盈利长足发展角度考虑都极为重要。一方面以天达环保为例,企业应加强管理手段创新,引入适时存货管理方法,加强存货和应收账款等的管理;加强物流方面的创新工作,扩大产品及原材料运输半径,摆脱企业业务开展受到的地域限制;在业务技术中尤其注重创新工作,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粉煤灰综合利用率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另一方面公司应当在IPO申报过程中注重对企业进行的创新工作的展示,充分体现其核心能力,进而展现企业持续盈利能力。

(四)敏感把握法律变动,增强税务管理力度。为解决上文所述诸如税收优惠等税收问题,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企业税收预判工作,针对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与经济趋势判断企业税收的变化趋势;二是落实税收管理相关工作,积极与当地税务部门进行信息共享与咨询,开具完备的税收证明,如实体现在申报书中,做好相关披露工作;三是敏感把握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动,做好相应的局面判断,必要情况下可以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分析,并对企业财税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从上至下地形成税收管理意识,增强研判和工作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潘向娜.IPO失败的案例分析[D].开封:河南大学,2013.

[2]浙江天达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网站[Z].

[3]倪明辉.IPO发行审核被否案例中的财务问题研究[D].杭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

[4]唐伟.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TF企业IPO失败财务问题研究[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4.

固定资产管理的案例篇8

一、长安福特公司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分析

(一)长安福特公司及其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流程

长安福特总部坐落在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重庆市,是由中国汽车工业最大的“百年老店”——长安汽车集团和世界领先的福特汽车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双方各拥有50%的股份,专业生产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轿车。该厂拥有世界一流的整车生产线,2005年年产达到15万辆,并已在南京市兴建第二厂区。

长安福特公司的主要管理架构是由合资双方各派代表组成的董事会、执行委员会及各个部门组成。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是在借鉴美国福特公司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内部控制体系基础上建立而成的,具有较高的起点。它的主要内部控制内容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这五大要素,并在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指引下,结合我国国情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和较高水准的内部控制系统。

长安福特公司,首先界定了固定资产的范围及内容,其业务流程包括(简要):

1.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决策

2.资产购置流程

3.资产处置流程

4.资产实物台账管理和报废流程

(1)台账的设置和保管要求:专人负责台账登记工作;登记凭证的要求;保管期限等。

(2)台账的登记:包括入库登记、领用登记、报废或转移登记。

(3)期末报告:按季向财务部报送报表。

(4)盘点制度。

(5)资产地点转移:包括部门内部在厂区内移动,部门之间在厂区内移动,转移给其他单位的,买入时直接存放在其他单位的资产等。

(6)资产报废、出售的审批和实物处置:包括不同固定资产报废的程序。

(7)通则。

(8)记录:规定了固定格式。

(9)/修订记录:规定了固定格式。

5.固定资产盘点制度

(1)目的:通过盘点来确定公司固定资产是否安全,促进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2)使用范围:列入公司固定资产账目的所有资产项目。

(3)参考资料。

(4)职责:包括财务部门、主管部门及使用部门的职责。

(5)程序:包括基础工作、盘点方法和盘点时间、差异处理以及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6)记录:规定了固定格式。

(7)/修订记录:规定了固定格式。

(二)长安福特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特点。

1.注重流程管理

从上述的介绍中可以看到,长安福特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进行的是流程管理。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决策、购置到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最后处置都有一系列的流程图,相关业务经办人员根据这些流程图执行有关固定资产的业务。不少企业虽然有一整套的管理制度,但是执行起来却不尽人意,很多业务人员经办有关事项时,不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很多情况下,并不是业务人员有意违反企业的制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企业缺乏可供操作性的流程,指导业务人员处理经济业务。长安福特在这方面做得就比较好,公司采用的是福特公司的管理经验,在流程设计上比较科学合理,有效地指导了业务人员的工作。如长安福特的不少员工就提到,在很多情况下,他们的工作不是来自于领导的命令,而是按程序办事。2.加强固定资产实物台账管理

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是全方位的控制,从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购置,一直到日常管理和处置,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很多企业比较重视固定资产的购置,但固定资产购买回来后,对日常管理却不够重视。长安福特公司设立了完善的固定资产实物台账管理制度,对台账的设置、登记、保管、报告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加以执行。通过对固定资产的台账管理,公司较好地保证了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维护了资产的正常运行。

3.注重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内部控制的评价,在我国很多企业中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一般来说企业都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不少企业对如何评价和考核内部控制的运行却缺乏经验和有效的手段。长安福特的内部控制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内部控制评价。该公司制定了详尽的内部控制审核项目,从固定资产的购置到日常管理的处置,都是企业内部审核小组予以关注的对象。通过内部审核,长安福特有效地监督了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二、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分析

(一)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流程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化化纤和化纤原料生产基地。仪化股份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及销售聚酯切片和涤纶纤维业务,并配套生产聚酯主要原料精对苯二甲酸(PTA),经营范围包括化纤及化工产品的生产及销售,原辅材料的生产、化工化纤及纺织技术开发,自产产品运输及技术服务。

在内部控制方面,2000年中石化进行重组,中石化股份公司成为仪化股份的大股东。随即仪化股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财务纪律整改,逐步完善内控机制。公司每年都要组织财务大检查,并且定期聘请中介机构对下属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审计。

仪征化纤于2002年12月成功实施ERP,ERP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规范管理流程,遵循标准,依照程序,减少例外。在ERP实施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流程的规范。财务管理按照内控的要求,严格遵循国家财务法规和中国石化内部会计制度,将ERP的标准流程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实现了财务的有效监督。

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业务目标、控制点及业务流程如附表(简要):

(二)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特点

通过对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的分析,可以看出该公司关于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有以下特点:

1.围绕经营目标、财务目标、合规目标进行控制

内部控制目标是指导其设计和实施的根本指南。内部控制必须围绕所要实现的目标,才能找到企业管理、经营活动中与最终控制结果相关的因素。企业的控制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的衡量标准就是控制活动能否与控制目标保持一致。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有保证管理政策的有效贯彻和实施以及管理效率和效果,业务活动的合法性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企业要想使控制活动能够与控制目标保持一致,内部控制设计就要关注上述问题。

因此,该公司在阐述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的经营目标、财务目标及合规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及合规风险,围绕业务目标设计了有关固定资产业务流程步骤与控制点,可以保证关于固定资产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企业财产的安全性和合法性。2.组织结构严密,岗位责任明确,强调授权审批控制

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具有很强的层次,权力的归属呈现出“金字塔”的特征。由于精力有限,上级管理者必须进行分权管理,这就产生了授权的问题,企业固定资产相关的业务活动也应该按照一定的审批程序进行。内部控制必须确定授权审批的程序、保证权力的分配与责任界定相配合,既要设计出合理的授权审批控制措施,又要保证授权活动的贯彻实施。

按照授权审批对象的发生频率和范围可以把授权审批活动划分为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一般授权针对的是企业中经常发生、涉及范围较广的日常经济业务,其主要内容包括不同数额业务审批权的归属、授权审批责任的确定以及交易活动的具体审批程序,在实际工作中还会发生在同级别管理者之间,这也属于一般授权。在此案例中,比如,设备管理部门和固定资产使用部门依据有关单据对新增固定资产共同进行验收;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根据固定资产性能及使用现状提出维护修理计划,由设备管理部门审核,报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审批后实施;关于固定资产的清查由设备部和资产财务部共同定期组织实施。

特殊授权针对的是企业中发生频率较低,较为重要的非常规活动,例如重大的项目投资决策、债券和股票的发行等等,主要规定了这些活动的决策程序、制衡机制和权责分布。例如,该公司关于固定资产报废的处置,单台原值在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固定资产由使用单位提出初步鉴定意见,公司鉴定组鉴定,报董事长审批;关于固定资产减值数额需经资产财务部会同设备部审核,报总经理班子、董事会审批,资产财务部根据审批结果及时计提入账。

3.突出闲置固定资产的处置

企业闲置的固定资产是指连续停用1年以上或新购设备因计划变更不用以及技改等更换下线,仍具有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闲置固定资产不仅占用了企业大量的资金,而且对于闲置资产不合理的处置将会造成资产流失,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在此案例中,该公司对于闲置固定资产的处置从审批同意到妥善保管、到正确核算再到充分有效利用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并在此过程中注意各部门的有效制衡。

三、对长安福特公司和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评价

长安福特和仪征化纤公司均是国内同类企业中较为成功的企业,关于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均体现了重视流程

管理,重视IT技术,注意授权审批,强调记录控制等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其中值得借鉴和注意的有:

(一)关于固定资产取得的控制

鉴于固定资产投资本身所具有的投入资金多,影响持续时间长、回收慢、风险多的特点,决定了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直接影响着企业未来长期效益与发展。因此,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前,应开展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包括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的研究,在考虑投资项目满足社会需要程度的前提下,重点研究投资项目的必要性、技术上的可行性以及经济上的合理性等,在经过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和方案比较并经审查认定后选择最佳可行方案作为编制计划任务书的依据。也就是企业必须对固定资产的增加进行预算管理。

在这方面,长安福特公司突出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决策,而仪征化纤公司对于固定资产的预算以及以各种取得方式增加的固定资产的验收、入库、保险控制较少涉及,容易盲目购建,造成投资失误,预算失控。

(二)关于固定资产使用成本与费用的控制

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成本和费用主要有固定资产修理成本、固定资产转移成本、固定资产管理成本和无形损耗成本。会计系统对成本和费用的关键控制点就体现在上述成本费用的控制中。正确确认和计量固定资产修理费用,会计和出纳人员要监督修理资金的收付、结余情况进行预算控制;融资或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运输费用的核算,计入管理成本或固定资产成本;在企业中转移大型的设备需要雇佣车辆和人员的劳动报酬等。因此,在此过程中,主要是要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否则就会带来资本化利息计算不正确,资本性支出挤占生产成本或费用等问题。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在调研过程中,两公司均表示是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进行处理的。

(三)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员工素质是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保证

仪征化纤股份公司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是建立在较高的信息管理平台上的,特别是该公司的ERP系统成功运行以来,似乎给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设计的完备性添上了亮丽的色彩。但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并不一定体现在设计的完美上,还要有运行的有效性。2005年该公司营销部财务科的一名会计“蚂蚁搬家”挪用货款5000万元,成为建厂近30年来涉案金额最大的经济案件。为什么会发生如此严重的经济案件?这也是不少单位目前内部控制过程中容易忽略的问题,制度的制定关键在于有效的落实。

上一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关系范文 下一篇:小型企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