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市场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11-29 05:37:50

休闲农业市场发展趋势

休闲农业市场发展趋势篇1

(一) 休闲农场定义

根据台湾地区农业发展条例,休闲农场是“经营休闲农业之场地”,指农场主人运用农场环境或农业活动等资源,提供以农业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及接待服务[1]。陈昭郎(1996)提出休闲农场应综合农业经营与服务业之特性,具备游憩、教育、社会、经济、环保及医疗功能[2]。休闲农场蕴涵台湾乡土特色,郑健雄(2002)认为此类乡土性餐旅服务业具有乡土教育、农业体验、生态与文化等观光农业的意涵[3]。郭笙如(2012)在对消费者选择休闲农场之消费价值的研究中指出“休闲农场要素包括运作中之农场环境、农业活动、观光旅游活动、接待设施”[4],意指休闲农场依托于农业与观光,即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指农场主人运用农场环境或农业活动等资源,提供以农业为主题的接待服务,是一种以农村、农民与农业为根本,结合农业生产、加工及服务的休闲生活产业[5]。由此可将休闲农场定义为“以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环境及农村生活为资源,为游客提供农业体验、生态教育等旅游活动以及住宿接待设施,使之能达成休闲、学习与体验之目的的农业经营场所”。作为具有传统与现代双重特性的产业,休闲农场与休闲农业的发展相辅相成。

(二)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历程

台湾地区早期以传统农业社会发展为主,1984年台湾农业事务最高机关“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成立。1989年台湾农业委员会委托台湾大学农业推广学系举办“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会议确立了“休闲农业”名称,并对台湾休闲农业定位及发展方向进行讨论。在20世纪90年代间,台湾农业委员会大力推动并督导台湾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颁布并施行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发展休闲农业计划(1990)》、《休闲农业管理办法(1992)》、《休闲农业辅导办法(1996)》、《休闲农业发展办法(1999)》等。其中,1990年农委会开始推动“休闲农业区”的概念,并于1996年公布的《休闲农业辅导办法》将“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做出了区分:休闲农业区是指为供休闲农业使用的地区;休闲农场则是指经营休闲农业的场地[6]。1998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成立,成为第一个以发展休闲农业为宗旨的非营利组织,至今已吸纳200家会员农场。

台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适应其所带来的冲击,台湾农业委员会将永续农业发展作为重要农业政策,提倡农业精致化,从早期的“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并存”迈向“四生(生产、生活、生态、生命)共荣”,传统农业转型向休闲农业发展。同时政府实行周休二日制,鼓励民众从事休闲旅游活动,带动地方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发展。2003年学术界成立台湾休闲农业学会,协助台湾农业委员会制定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与相关政策。之后台湾农业委员会设立休闲产业科,加强休闲产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提高台湾休闲农业产业水平,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市场。2009年休闲农业被纳入精致农业健康卓越方案,成为台湾地区六大新兴产业,以乐活农业作为发展主轴,打造新概念的休闲农场旅游产品。至2010年底,台湾地区从事休闲农业者总数达到1,971家,其中17.7%为休闲农场,在此基础上,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推行“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制度”,为休闲农场提升服务品质提供标准,也帮助中外游客更好地选择休闲旅游目的地,让旅游更有保障。

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经历农产业转型、农产业升级、休闲农业法制化、休闲农业服务化,列入国家重大农业发展政策,将一级农业结合二级加工业与三级服务业,带动农业转型,增加农村就业机会,促进乡村发展。时至今日,休闲农业已成为台湾地区的观光主力产业。

二、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发展现状

(一) 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发展特点

2015年在台湾地区休闲农业旅游网登记许可的休闲农场已达314家,其中获得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的场家仅有50家,占登记总数的15.9%[7]。根据台湾网络地图,北台湾与中台湾地区农场分布较为密集,分别为北部69家,中部76家;东南地区农场则较为分散,南部30家,东部29家。台湾休闲农场以农为本,结合农业特色与创新力,发展成为独具台湾地区本土特色的行业。其发展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明确“主题式”体验经营

翁廷?y(2004)在研究台湾经营休闲农业之策略时曾指出台湾休闲农场主题定位不明,“多停滞于周末摆摊促销农产品的短期市场形态,缺乏卖点”[8]。而随着台湾农业转型,休闲农业发展蓬勃,现今休闲农场多采取主题式经营,业者根据其文化背景设定农场主题,为游客提供不同形态的农业体验。如香格里拉农场的果园自由采摘、走马濑农场的牧草料理等,游客不仅只是走马观花式的观光,通过参与农场生活,收获了平日喧嚣都市里无法体验到的经历。

2、差异化发挥资源特色

陈昭郎(2015)认为“休闲农业的竞争优势应建立在充分发挥其资源特色,所谓的资源指的是农业、农村景观、自然资源,以此为基础,再加入高品质的服务,这就是休闲农场与其他休闲服务最需掌握的竞争优势”[9]。台湾至今拥有的休闲农场数量已超过三百有余,但却未出现恶性竞争、大打价格战等市场秩序混乱的行为,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各休闲农场善于利用其差异化的资源特色进行开发,并达到效益最大化。

3、着力于研发绿色产品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台湾民众对于绿色元素的需求日益递增,除平日里采购生活饮食原材料时增加对绿色食品的关注度,节假日出游时对于休闲农场所提供的农产品是否为安心食材的要求也更高了。段兆麟(2007)曾提出休闲农场经营者应致力于维护环境,提供新鲜空气、洁净水、无毒蔬果,设计养生餐饮及健身运动,附合绿色饮食的潮流,以利游客维护身心灵的健康。因此,近几年台湾地区的休闲农场纷纷以绿色为经营核心,加强内部职员对绿色饮食指标等相关政策的培训,对外则响应群众对于绿色饮食与健康的追求。

(二)台湾地区休闲农场类型

台湾地区生态资源丰富,休闲农场主题各异,学术界通过分类以呈现其经营形态,既有利于管理,亦可善加利用资源。郑健雄、陈昭郎(1996)基于资源论,以休闲农场的核心产品之自然或人为资源基础为主要区隔变量,从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和以人文资源为基础两个角度出发,将“农”作为主要经营形态对台湾休闲农场进行分类。随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发展,休闲场所的经营形态也日渐丰富。结合台湾休闲农场的资源类型与经营形态,主要可分为乡村度假型、观光果园型、农牧体验型、生态教育型以及综合型四类休闲农场,消费者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欲前往观光的农场。以下将通过个案分别对不同类型的农场进行介绍。

1、乡村度假型休闲农场:走马濑农场

乡村度假型休闲农场依托乡村自然景观而建设娱乐设施,依循“三农四生”原则呈现多样化的农村生态,提供综合性的服务与休闲场所。台南县农会经营的走马濑农场是全台第一座休闲农业主题乐园,占地面积120公顷,以热带景观为主题,饲有超过150种畜牧与野生动物。此外,农场设置“古农具体验区”,为游客提供农耕体验,突出了乡村生活的天然性。农场广植盘古拉牧草,以牧草生产为主,园内餐饮多以自种牧草为原材料进行加工与烹饪,作为走马濑农场的竞争优势,牧草料理为消费者带来了独特的绿色享受。2013年走马濑农场游客人数总计875,326人次[10]。

2、观光果园型休闲农场:香格里拉休闲农场

观光果园型农场富有传统农业文化特色与景观,拥有多样化的农业资源与生产,开发程度较小,体验活动与农产资源结合良好,消费者可在农场开放的蔬果园中尝试采摘农作物并享受劳动的果实。以香格里拉休闲农场为例,农场位于宜兰大元山麓海拔250米处,拥有广袤的原生态环境,装潢朴素。观光果园内依四季种植多种果树,游客可进入园中采摘果实与野菜食用或烹调。餐饮中心提供的料理均来源于农场在地食材,符合现今市场内的绿色餐饮潮流,也满足了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3、农牧体验型休闲农场:清境农场

农牧体验型休闲农场以农牧体验为主要旅游产品,多具有较明显的牧场产业文化特质,同时满足游憩功能与生态保育双重需求,在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鼓励游客参与动物饲养以及延伸产品的生产制作,发挥农场设施休闲化的特点,提供与众不同的农场感受。农牧型休闲农场位于台湾中部的清境农场占地共720公顷,规划有各具风情的六大步道,以马牛羊畜牧为主,通过开放蓄养过程参观、销售在地食材加工而成的料理,引导游客了解农牧产业,并结合园内动物表演,生动地展示了畜牧农场风情与牧场产业特色。清境农场是台湾地区最受欢迎的休闲农场之一,2013年农场游客总人数为1,143.287人次,其中2月、7月及8月为游客人数最多的三个月,游客人数分别为122,607人次、124,152人次以及124,399人次[10]。

4、生态教育型休闲农场:福田园教育休闲农场

生态教育型休闲农场利用自然生态资源为游客展示自然界动植物及昆虫的成长历程,多为中小学户外教学场所,将丰富自然知识及参与农业体验相结合,帮助入园者在学习中成长。位于阳明山内的福田园教育休闲农场融合农村及生态元素,从自然、人文、科技面向提供多元化的体验活动,展现地方特色。同时提倡“以大自然为教室,请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当老师”的理念,致力于休闲农业概念的推广,注重生态保育,并配置相关设备教导青少年将自然资源运用于生活中,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5、综合型休闲农场:新光兆丰休闲农场

综合型休闲农场资源丰富,融合多类休闲农场特色,具有多元文化特质。以新光兆丰休闲农场为例,其坐落于花东纵谷,占地面积广达726公顷,结合自然景观、农林牧生态及娱乐资源,是全台最大的综合型休闲农场。农场草原广阔,采自然放养式饲养牛只,生产与加工乳制品。农场还分有观光果园、可爱动物园、沙漠植物区、欧式花园等多样化的自然、生态与人工造景园区。此外,度假区内以富含钙镁离子等健康元素的石材建造而成的温泉区也是兆丰农场的一大特点。园区整体规划有序,园内工作人员训练有素,并获得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是为台湾地区综合型休闲农场代表。2013年前往新光兆丰休闲农场的游客总人数为222,774人次,由于农场客群主要为亲子旅游家庭以及公司集体旅游的上班族,台湾经济繁荣地区多集中于北部及中部,而新光兆丰农场位于较偏远的东南地区,加之温泉优势,前往该农场的旅客多选择在休假时间较长的春节假日进行旅游活动,是以农场2月份游客人数最多,达37,676人次[10]。

三、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发展趋势

台湾地区休闲农场成长时间尚短,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面临着一些待解决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四方面:其一,产业升级迫在眉睫,产业化、品牌化与国际化趋势不可逆转,台湾休闲农场较为偏重资源利用,多为独资或合伙经营,忽视市场运作,而要实现规模化经营与国际化则不可避免要选择产业化道路,形成品牌化经营;其二,中远期规划部分较为薄弱,这也是目前台湾一些休闲农场出现文化内涵缺失、教育意义缺失等现象的重要原因,这种现象不利于休闲农场实现长期可持续经营,同样也会在后期出现一系列后遗症;其三,人才缺位,现今休闲农场工作人员大多为通才型劳力,涉猎的范围广而不精,缺乏管理人才及高科技农业人才,人力需求与供给不平衡;其四,资源整合不完善,休闲农场的运营应涉及生产、创意、产品、营销、资金、电商等各大方面,但台湾地区休闲农场经营者多为老农民,电商方面的能力相对较薄弱,难以实现资源整合,尚不足以支撑其实现国际化与品牌化的野心。

虽然现今市场仍有以上弊端,但台湾地区的休闲农业学者与经营者在休闲农场的发展也做出了许多努力,并存在以下趋势:

(一)开发手作产品,推广体验式旅游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协会顾问李益辉(2015)指出“体验式的感动旅游是未来的大趋势”[11],体验经济的到来对休闲农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关注游客的游憩体验,增强游客满意度,提高重游率和塑造口碑效应才是实现休闲农场可持续收益与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营业者结合“六级产业化”概念,根据自身农场的特点深度开发手作产品、加强游客对农产品的认知、获得“体验式”的感动旅游是现台湾地区休闲农场的发展大趋势。农产品的DIY体验满足了游客对于新鲜感、刺激感与参与感的需求,在结束农场旅游之后满载而归的不仅只是特产手伴,更多的是自己的劳动成果与流连忘返的回忆。

(二)提升服务质量,高效化品质认证

为实现农业转型,发展休闲农业成为台湾农业委员会“精致农业健康卓越方案”的重要政策,包括改善休闲农业环境、提高休闲农场服务品质及发展农业主题游程与强化行销等手段。台湾地区的休闲农业结合了农业与服务业,而服务业的核心在于服务品质,为推动台湾休闲农业的永续发展,2010年台湾农业发展协会建立了“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制度”,确立了认证评鉴标准细则,同时从农场、餐饮、住宿三个方面纳入专家评鉴与暗访体验诊断,以达专业、公正、客观的标准。早期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多为对外开放经营的私人果园,未在休闲农业协会通过登记,也没有参与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近年来在政府及公会的呼吁下,农场经营者逐渐理解了认证的重要性,通过认证即意味着休闲农场具备在地环境教育资源、积极维护产业与人文风貌、提供专门对口教育人员等重要元素,是提供民众环境教育的最佳场所。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制度对农场业者有着监督与鼓励作用,推助农场的永续经营,为台湾地区休闲农场业的有序发展提供了一套有效地检验标准。台湾地区通过认证并较具规模的休闲农场现已超过了50家。

(三)绿色健康发展,施行“六级产业化”

在全民养生时代,“有机”与“绿色”已然成为休闲农业吸引游客的重要卖点,休闲农场的绿色有机化是不可逆的潮流,游客对食品安全的追求可能会为台湾休闲农场带来新的商机。基于此现象,近几年台湾休闲农业协会开始提倡“六级产业化”的概念。“六级产业化”概念于2012年由日本KOSO经营研究所所长后久博引介至台湾,指的是以传统的三级产业概念为基础,为农产品添加附加价值所以出的概念性公式:一级×二级×三级=六级产业化。陈昭郎对此解释:“‘1’为农业,是优势融合的基础,没有了‘1’变成‘农业是零’,什么都没有了,再相乘结果都是‘0’”[9]。六级产业化的核心便是农产品,通过加入商业、工业、服务等其他元素,对农产品的开发与销售进行创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产品的收益,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进而创造工作机会,从专业的角度达到产业升级,使休闲农业得以健康地发展。

休闲农业市场发展趋势篇2

关键词:北京 休闲农业 发展模式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对外交往中心,土地面积16807km2,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633万人,北京城市的发展目标是,2050年建成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行列。根据北京城市性质和总体规划的屏障,同时,依托京郊良好的环境条件和资源条件发展休闲农业,不仅可以为北京城市居民短期休憩度假提供良好的选择,并且把旅游业和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业致富紧密结合,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发展休闲农业是利用有限资源发展休闲产业提高远郊区县居民收入的最佳途径。休闲产业作为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或者更确切地说,作为现代社会的产物。它发端于欧美,19世纪中叶初露端倪。进入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休闲相关的产业便逐渐的应运而生。20世纪7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休闲农业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时的必然产物。北京市休闲农业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北京市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适应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郊区休闲农业应运而生,并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进入21世纪,休闲农业成为北京市重点发展的“六种农业”之一,是北京市都市农业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由自发发展到政府引导,进而再到规范管理启动时期。每一步的发展都有其历史意义,都为后来的休闲产业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一、北京发展休闲农业的意义

国务院最新批复的《背景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将北京的发展定位于“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党的十六大提出来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因此可以说在首都北京发展休闲农业拥有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而且可以预料的是它必将也拥有一个灿烂辉煌的发展前景,发展休闲农业的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1.休闲农业对都市居民具有强烈的吸引

休闲农业是一种具有生态性的绿色产业,北京郊区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充当北京市都市区的藩篱和绿化隔离带,对于防止城市无限制的扩张,改善城市环境,作为北京都市的肺和绿色景观,防治城市污染,营造宁静、清新的生活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可以为北京、天津等城市居民提供游憩、交流的场所,使得二元文化相互交融。增加了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休闲农业出现是后工业文明社会渴望已久的回归自然的旅游主题。今天,已拥有了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却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熙攘的城市,忙碌的身影,林立的高楼大厦疏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距离,紧张、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于是“生态热”、“休闲热”成为都市人的追求与渴望,而与此强烈对照的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一望无垠的大地、纯朴的农民、清新的绿色食品则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另外,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的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加之过去“上山下乡”的历史经历,寻根的潜意识趋势他们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与方式,于是旅行社的“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项目已经推出,即产生了强烈反响。

2.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缩小城乡差别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生产和消费的有机结合,形成一种“农游合一”的新型交叉高效产业,使农业产生旅游附加值,使旅游业开拓广阔的资源利用渠道。旅游业和农业相互渗透,促进和补充。高效益的休闲农业,为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发展农业是我国的国策。休闲农业改变了我国传统农业仅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的思路拓展到关注人-地-人和谐共存的更广阔的背景之中,这也正好契合了长期以来农民渴望脱贫致富的愿望。可以预见,基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新型休闲农业,将成为我国传统农业向高精尖、高附加值深度开发转移的农业现代化主流方向之一。北京市开展民俗旅游的村大多比较偏远,经济条件、自然条件较差,农民收入低。开展休闲农业旅游以后,收到旅游特定环境和规范化标准的影响,村容村貌变得整洁了,村风民俗变得文明了,农民的精力和心思都用在发展旅游挣钱上,大家比着致富,矛盾少了,实现了社会稳定。几年来,随着郊区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市、区、镇、村逐步加大了对山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开展旅游的镇和民俗旅游专业村,对水、电、路、通讯的投入和积极性非常高。一部分农民将从事民俗接待的收入用于改造餐饮、住宿和卫生设施,为扩大接待能力和提高服务档次创造条件。

3.休闲农业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即民俗旅游发展,使落后村转变为先进村,上访村转变为专业村。昌平麻峪房子村发展民俗旅游之前,是远近文明的穷困村、上访村,村民怨气大,社情不稳定,发展民俗旅游之后,村民生活富裕起来,心情顺了,精力集中到了民俗旅游致富上来,甩掉了上访村的帽子。怀柔镇官地村民俗旅游户单淑芝,在开展民俗旅游接待活动中业绩突出,被评为全国农村“双学双比”女能手,并获得北京市京郊民俗旅游第一女强人称号,在优秀个人各种荣誉的刺激下,郊区农民生产和生活的积极性被带动起来,对全体农村居民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同时,可以陶冶生活情趣,给游人提供学习农业生产技艺、了解农业生产知识和体验农家生活气息的空间。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改革开放,增强旅游关联带动作用。尤其是在转移剩余劳动力,安排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4.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休闲农业的发展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结构,优化农林经济组织,开拓农业和土地利用新型模式和领域,在分流和疏导区域旅游流,使部分游客走进农业这一广阔的旅游界面,以减轻北京作为旅游中心城市内部观光型景点的压力,开辟农业休闲市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郊区民俗旅游已成为部分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郊区特别是山区农民主要从事种植业生产,种植结构单一,生产的农产品商品化率低,没有竞争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随着休闲农业市场的兴起于进一步开拓,农民针对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结构,生产的目的性强,效果好。

二、北京发展休闲农业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1)自然条件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西北部,太行山、燕山山脉自西向北环抱,山岭雄伟险峻,峡谷奇特幽深,永定河、潮白河水系纵贯京郊,河湖矿泉散布,溶洞瑰丽神秘,融南方山水和北国风光的雄壮于一体。北京地处暖温带,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山区夏季可以避暑,冬季可以滑雪,具有发展自然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

(2)资源条件

北京地貌类型多样,其中山区面积占62%,平原区面积占38%,山区果林业发展迅速,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盛产核桃、柿子、板栗、苹果、桃、梨、白杏等多种温带水果,这些名特优传统品种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食品来源,而且还为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提供了有利条件。平原区农业资源丰富,已建立了生态农业、高科技农业、观光农业、绿色度假村等多种农业园区,为了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可能。

(3)人文条件

北京作为一个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创新中心,也是一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它的文化淀积深厚,具有开展休闲度假、科教旅游、文物博览、森林和生态旅游等多种休闲旅游活动的得天独厚优势。老北京积淀了大量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北京郊区广大农村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样的民俗风情,为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奠定深厚而朴实的基础。

(4)市场条件

北京市发达的经济水平和庞大的人口基数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消费潜力,从消费能力来看,2007年前11个月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081元,其中教育、文化和娱乐服务支出高达2251元,32.2%的恩格尔系数显示出在满足了吃、穿的基本需求之后,人们的消费倾向逐渐转向文化、旅游等消费领域,据北京市调查,每年大概有67.3%的家庭选择到郊区休闲旅游,其中有16.9%的家庭每年到郊区旅游3-5次。全市有15.3%的市民到郊区旅游5次。由此可见,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相应的城市规模拓展、城市人口增加,为发展乡村休闲观光农业提供了巨大的客源市场。

2.劣势分析

(1)服务项目单一,同类化、同质化趋势明显

北京现有休闲村庄,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服务设施齐全的综合接待型山庄,具有会议接待、餐饮住宿等综合接待功能;另一种则是农户利用自家房屋、水塘、菜地发展的以餐饮垂钓为主题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典型民俗型农家乐,以普通的餐饮、垂钓、娱乐、蔬菜自采为主导项目。这些休闲农庄大部分缺乏特色,服务项目单一,内容较少,缺乏农事体验、拓展训练、科技教育等功能,不能满足多层次游客的需要,且功能项目的重复使得农庄之间缺乏相对优势,容易引起恶性竞争。

(2)“小农经济”的旅游经营模式,发展空间有限

北京目前的农家乐以自发、分散、粗放的小农、个体、私营等经营形式为主。一方面,专业人才缺乏,经营管理能力薄弱,缺乏现代服务观念,服务意识低下,综合接待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其内部接待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自负盈亏,经营规模有限,旅游产品粗放,而且在品牌形成、整体营销、科学管理等方面存在实际困难和问题,导致相应的产业化发展空间难以形成,辐射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3)消费群体固定,缺乏新的客户群

北京郊区目前的休闲度假村或旅游点主要是面向北京本地的政府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以及一些散户,而判断休闲农庄经营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回头客户人数的比例,新客户群体的拓展能力非常有限,据此认为,新的客户群体是影响农庄发展壮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3.机遇分析

(1)各级政府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大力支持

近几年,北京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十分重视,组织了各种活动和争优项目,对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民俗文化旅游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由于政府制定了休闲农业旅游规范标准,推动乡村旅游向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并将在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和鼓励。同时,合作组织迅速发展,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较快、健康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机遇和条件。

(2)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产业多层次的发展

近些年北京市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逐步增加,2006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978元,2010年度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073元,2010年度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9934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方便和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加和对自然环境的疏远,使人们产生了暂时远离单调紧张的城市生活,回归轻松惬意的自然环境的愿望,乡村地区绿色、生态、环保、质朴的环境为城市居民亲近自然,回归田园提供了理想场所。

休闲不仅仅是有钱、有闲的“贵族”阶层和中产阶层的享受,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应当让广大民众包括大量低收入阶层也能够享受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成果。休闲产业正在向着层次化方向发展。生态休闲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使人融入自然的一种生活状态和行为方式为追求健康、科学文明休闲的需求者所推崇,网络博客使得知识阶层从社会名人到默默无闻的普通民众都能找到交了思想、展示才华和自我释放的空间,登山旅游、滑雪运动又使酷爱运动、善于冒险体育爱好者在紧张与浪漫的惊险中找寻到运动对心理的调解与放松。

(3)部分经营者的多元化发展

有一些头像清醒、经营理念比较成熟的经营者已经不满足于盲动跟风,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朝着个性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一是社区休闲服务的兴起。由于闲暇时间的增加,人们更多的时间生活在家庭和社区中,社区休闲服务的供给对于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要。

4.挑战分析

(1)传统的乡村文化和公共资源面临破坏

传统文化是休闲村户吸引顾客的原因之一,而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将不可避免的破坏传统乡村文化,如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乡村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等,也可能由于社区成员缺乏责任感,导致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地域文化被外界同化,并逐渐流失,此外,由于休闲农业大多是农户分散经营,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及造成个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如公共资源利用过度,公共秩序混沌失序,公共福利供给短缺,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等。而且由于自身环境保护意识不够,加上环卫配套设施不齐,自然环境也面临威胁与挑战。

(2)危机意识淡薄,淡旺季明显

目前虽然部分休闲农业村户经营者意识到经济危机资源危机和其他各方面危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这部分群体并没有积极行动来应对危机,只是采取消极观望的态度,只有极少数经营者采取了措施,推出各种新颖的项目和消费套餐,但成效却不大,此外,由于乡村旅游景观四季差异、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生长周期性影响,导致一些旅游景点出现产品、设施“季节性短缺”和“周期性闲置”并存的双重困境。

(3)融资困难,规模约束

郊区的大部分经营者以当地农户或回乡创业人员为主,资金缺乏,融资困难是难以上规模上档次的原因。如果进行贷款申请,手续麻烦,周期较长,很多农户宁可另找出路,导致丰富的资源与有限的资金难以形成有效地合力,大致大部分休闲农业长期处于粗放、低水平的阶段。

三、加快北京休闲农业发展的建议

对于北京休闲农业的未来发展建议可以基于这样两个认识,一个是北京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一个是其他城市休闲观光产业的经验。

1.向健康方向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执政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全局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人与人之问的和谐相处。因此,北京休闲产业的发展内容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具有一致性。在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全面发展体闲的各种要素,倡导科学的休闲思想、休闲价值观、人性观.营造合理的休闲氛围,净化休闲环境,科学规划、正确引导和规范休闲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清理和整治非健康休闲市场,支持和提供良好的休闲市场,积极探索科学的休闲教育等多种形式陶冶人们的情操,力求使人真正领悟休闲的真谛。社会主义的发展也致力于通过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休闲需求来实现人们的休闲权利,以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健康发展。

2.向乡村化方向发展

休闲产业的乡村化发展原因有三:其一,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休闲产业走向乡村化方向的发展动机。在人类从乡村走向城市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城市生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的变化,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和心理负担的不断增加,人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不断增加。于是人们重新将目光回到乡村,重新回归自然,以调解情绪、调整身心.求得瞬间的解脱。其二,北京休闲产业的乡村化发展对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发展休闲产业,将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更多地引向广大的村镇,也带动村镇经济的发展。其三,北京的偏远郊区地区,也拥有发展休闲产业的良好资源,适合开展绿色、生态及环保型休闲项目,不适合大面积进行资源消耗型工业项目的开发。因此发展休闲产业,对于实现北京的经济平衡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休闲产业对环境污染小,对能源的需求也少,对于那些生态本来就很脆弱的相对落后地区,如贫困的远郊区县,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条可行之路。

3.向人文化方向发展

休闲的最大特点,是它的人文性、文化性、社会性、创造性,它对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西方文化和观念的熏陶下,西方主张的休闲就具有享受平静自然的休闲、偏好健康运动的休闲、追求刺激冒险的休闲、崇尚娱乐体验的休闲等特点。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自己休闲产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影响和带动作用,但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出发,休闲产业的人文化发展也有自己的特点。台湾学者叶智魁就在《逍遥:中国式的体闲》一文中以庄子逍遥游思想为主体,分析了中国文化背景中的休闲思想和休闲活动。认为中国人以“心闲体静”、“心宽体健”、“闲能生慧”来达到修生养性提升人格的目的。与西方人推崇的“生命在于运动”有所区别,中国人更习惯于“从静中观动物”,“处闹市中能取静”。因此,国人的传统休闲文化以静态为主。善于打太极拳、练气功、棋盘博弈,养鱼种花、昕戏品茶这些趋于柔和舒缓恬静的养生法。在当代,我国学术文化与休闲的结合的趋势日益突出。近年来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成为大众休闲关注的一个重点,从金正昆的礼仪讲座到易中天的品读三国,再到闲来读书的热潮,充分显示了中国新一代休闲的时尚热潮。从文化角度来审视休闲,我们则可以清晰地看到,休闲是人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向社会提供剩余劳动之后,为满足人的多方需要而处于的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构建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就体现人们越来越多地在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康乐中心、老年大学和各种庆典活动的参与之中。

参考文献:

[1]刘海鸿.我国休闲产业的特点.态势与前瞻.山西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2007

[2]马惠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5)

[3]张广瑞,魏小安,刘德谦.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叶文.《城市休闲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5]李春生.生态体验.从休闲到生态休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0)

[6]梅良勇,李源.城市本质视野中的休闲理念[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

[7]郭焕成,孙艺惠,任国柱,吕明伟.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地球信息科学,2008,(10)

[8]卢云亭,刘军萍.《观光农业》.北京出版社,1995

[9]孙艺惠,杨存栋.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现在及发展趋势.经济地理,2007(9):835

[10]王婉飞,王墩娴,周丹.中国观光农业发展态势.经济地理,2006(5):854-856

[11]郭焕成.休闲农业前景广阔.农村工作通讯,2009(7):11

[12]史亚军.《城郊农村如何发展观光农业》.金盾出版社,2009年2月第1版

[13]李建国,石培基.观光农业.新世纪的阳光产业[J].城乡建设,2001(4):39-52

休闲农业市场发展趋势篇3

关键词: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策略

1我国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和特征

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是我们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的重要举措。近年我国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在创新驱动、政策推动、市场拉动的作用下,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经济效益不断凸显,产业规模也得到有效的扩大,对农村经济的带动有了显著的增强,已经成为农村环境美化,提升农业产值,带领农民富裕,消除贫困人口的重要产业[1]。

1.1类型多样,内涵丰富

不同地区深入的对自身文化进行挖掘,利用各种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风情特色等等,通过不同的形式构建出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氛围,创作出一批有着鲜明特色,较强文化吸引力的农家文化体验模式,利用不同种类、特色和功能多元化的休闲农业类型与模式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如以农家生活和农业采摘为主的各种农家乐,以参与体验与度假休闲作为主要内容的农庄,以农业科技和农业文化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特色地域文化和农耕文化为代表的民俗村庄。此外,各种特色小镇、高端民宿、农业综合体公园等等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

1.2多元化发展,市场需求旺盛

当前,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以企业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家庭经营等等多种多样的经营方式,在市场上共同发展,仅2016年就比上年增长了15%,达到了30万家,行业营收年均增长30%。伴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收入也相应有了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休闲时间的空余,城市化生活压力等等,使现代都市人们产生一种远离都市生活的愿望。在这种背景下,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产业的投资额不断上涨,到2016年已经达到了3000亿元,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50%[2]。

2我国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展望

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是我国休闲产业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农业在发展中的重要举措,所以在目前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有着非常难得的机遇,背后蕴藏着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主要体现在:1)市场消费端的需求快速上升,按照国际的发展惯例来看,当一个国家人均收入突破5000美元后,会产生较强的旅行度假需求。我们国家已经突破了这一人均收入水平,在消费的能力和旅游的意愿上较为强烈,呈现出多元化和快速的发展趋势,为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产生较强的发展动力。2)政策推动持续加强。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我们国家的公共假期已经接近了全年时间的三分之一,并且国家在不断的推动节假日汽车免费通行高速,职工带薪休假等等制度后,居民利用这种假期进行旅行逐渐成为一种主流化、大众化的休闲方式,为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提供了充足的客源。3)居民对于健康生态的追求逐渐提升。由于大城市的工作节奏较快,空气环境较差,交通状况拥堵,人口过于集中,城市居民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追求更加强烈,对农村旅游消费的参与度逐渐提升,为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提供了巨大的需求活力[3]。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发展前景以及趋势可以从三个层面对其进行分析。一是完善乡村旅游主体和休闲农业消费者的具体行为与感知能力,对旅游产业中的旅游消费主体行为和利益进行探讨与研究。二是要增强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要从产业布局、发展模式、概念等等角度进行探索,农村资源与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这种发展中应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更加良好的实现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乡村旅游进行研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特色与自然背景进行发展,这也是实现偏远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渠道,做好对偏远地区文化的研究,可以更好的实现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有效发展[4]。

3结语

休闲农业市场发展趋势篇4

[关键词] 休闲农业 武汉 价值增长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农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和经营、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经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功能,为游客提供满足其观光、度假、体验、推广、示范、娱乐、健身等多项休闲需求的机会,以增进城市居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提高农民收益为目的的农业经营形态。广义的休闲农业包含了乡村旅游、田园采摘、农家乐等多种形式的系列休闲活动。我国休闲农业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农家乐”的形式在四川成都起步。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华夏城乡游”主题旅游年,首次正式倡导以农村为目的地开展旅游活动,2006年再次确定“乡村旅游年”。2006年中央在《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明确提出以旅游为代表的一系列休闲活动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年国家旅游局颁布了《关于促进农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以旅兴之农,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予了及时的引导。2007年和2010年中央1号文件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都对发展休闲农业提出了具体要求,指明了方向。

作为特色农业之一,休闲农业在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农业技术发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产品价值增加、农民收入增长等方面的功能是具有共性的,但各地实际情况不同,实现上述功能的思路与途径还需因地制宜。本文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以都市休闲价值增长为研究内容,通过SWOT分析来探讨武汉休闲农业的发展问题,以期能为同类城市的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武汉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武汉休闲农业80年代初萌芽,90年代后有初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2005年以后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武汉市政府于2001年正式启动农业观光旅游,并在2005年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牵头成立了乡村休闲旅游领导小组。经过几年的发展,武汉市对农业的多种功能和休闲农业的价值有了充分的认识,在《武汉都市农业发展规划(2006-2020)》中将休闲作为都市农业的功能定位之一,将休闲农业融入都市农业发展布局的两大体系之中(森林生态体系、旅游休闲农业体系),并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建设七条精品休闲农业线路的思路。武汉休闲农业目前从业人员有1245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达9562人。根据武汉市乡村休闲旅游领导小组统计资料,2007年全市共有122个休闲农业经营户(或景点),主要开展农业观光旅游,其中包括休闲山庄94个、休闲农舍577个、农业旅游点26个、森林生态旅游点22个,其他类型旅游点4个,全年乡村休闲游的旅游综合收入达11.5亿元,同比增长41.5%。

二、武汉休闲农业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武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农业经济类型比较多样。目前城市郊区占全市版图面积的95%,全市现有耕地315万亩,宜林地160万亩,可养殖水面150万亩,农业人口296万。2009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5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61元,同比递增10.3% 。市内有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水生所、中国农科院武汉油料作物研究所和省市农科院等农业科教机构,农业科技力量比较雄厚。21世纪初,武汉启动都市农业建设工程,新兴农业、园区建设、产业化经营、生态环境建设等项工作初有成效,为休闲农业构筑了比较完善的发展平台,提供了丰富的观赏和体验资源。主要的休闲农业点与风景区天然耦合,对城镇居民具有明显的旅游吸引力,如木兰山生态旅游区、道观河风景旅游区、龙泉山生态园区等,发展观光型和度假型的休闲农业具有资源优势。

2.劣势分析

武汉休闲农业早期发展可概括为“干中学”模式。首先是农民自发拓展农业生产的经营空间,以农家乐、农家菜为主导,吸引城市居民,增加收入。个别经营点的成功起到了示范和推动的作用,更多的农户开始效仿,逐渐发展了村组合作、村企合作等多种经营形式。但全市范围内启动农业观光旅游是在2001年。政府的倡导和职能部门的宏观统筹从时间上看晚于休闲农业的实际发展,事实上存在着统筹布局滞后的现象,同质化多,缺少专业化的深度开发,使得武汉休闲农业内在的互补优势缺失,同质竞争严重,阻挠了自身的良性发展。

农民是休闲农业天然的经营者,但经营管理素质普遍不高。本地经营者对休闲农业的内涵和真正的竞争优势认识比较模糊,具体表现为经营方式单一,服务意识薄弱,户户相似,村村相仿,创新经营少之又少。个别经营点即使有外来的投资者、经营者,出于个体利益的追求也将经营重点放在短期利益上,甚至可以为了取悦于城市居民而放弃乡土特色,农本特色,逐渐侵蚀了休闲农业内在的竞争力。

3.机遇分析

休闲农业以农为本,以休闲为创意,以假日消费为依托,开拓了在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广阔天地,其发展得益于社会的进步,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加。我国现代化进程是“双重社会转型”[2],要同时推进工业化进程和信息化、知识化进程,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城镇居民对农村生活、生态环境心生向往。武汉市非农业人口537万,全市人均生产总值4429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712.44元 ,休闲农业具有了良好的城市经济基础和客源市场条件。

武汉休闲农业发展政策环境良好。除中央政策支持外,地方政府也十分重视。2001年武汉市启动了农业观光旅游,2005年初成立了乡村休闲旅游领导小组,由市政府每年拨款3亿元用于乡村休闲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配套事业。武汉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的龙头城市,休闲农业作为健康、环保的休闲方式,蕴含了“两型社会”的真意,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在全市具有良好的社会认知,社会舆论支持休闲农业的发展。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城市交通网络规划与建设充分考虑了对城市边际地区,以及城市圈内其他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目前已建成的武汉市二环线交通已经可将主要的休闲农业点与中心城区连接,可达性极佳。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促进两型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下,武汉还开通了4条农业观光旅游交通专线,为市民参与休闲农业活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4.威胁分析

休闲是都市居民之必须,但各种休闲方式是可彼此替代的。武汉休闲农业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面临着其他都市休闲方式的挑战,甚至有被替代的危险。武汉周边城市(如鄂州、洪湖等)休闲农业的基础与发展前景也不错,从空间距离上武汉城市居民也是其主要的目标市场,对武汉休闲农业形成替代威胁。

休闲农业通常分布在城市边际地区,属于城乡结合部。武汉城市发展具有区域化特征,城区向外扩张,带动了周边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但这一过程中以农地非农化为代价,存在明显的外部不经济。其一,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用地减少,直接压缩了农业发展的物理空间,休闲农业的物理空间将随之减小。武汉市目前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是全市耕地资源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经济建设中所占用的耕地普遍质量较好,其中灌溉水田和菜地的比重便达到49.57%和 12.55%[3]。另一方面,城市边际地区的农业承担了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的任务,农地极有可能被过度利用,长远来看会引起环境和生态问题,不利于农业及休闲农业的永续发展。实际上这一问题在多数城市周边休闲农业发展中具有共性,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休闲农业的“三生”基础(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环境)是其保持对城镇居民吸引力的根源,但这一基础面临着生态景观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威胁。目前生态观念已在意识上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但如何在具体的行为中履行公民生态保护责任还是一个非常模糊的问题。休闲农业本身可将生态观念融入休闲活动,使居民在参与过程中体会生态和谐的价值。这也是将休闲农业作为促进“两型社会”发展的手段之一的原因。但是由于缺乏配套的公民教育机制和行为约束监督机制,在参与休闲农业时,居民屡有有意或无意地破坏生态的行为。休闲农业的经营者(主要是农民)在扩大接待量的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也会有超量接待的行为,造成休闲农业的发展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威胁。这一现象在类似于武汉的城市周边休闲农业发展中同样是具有共性的问题。

休闲农业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但也会强化农村生活、农村社会、农村文化与城市趋同的过程,保持乡土特色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对休闲农业本身来讲,这一威胁犹如伊卡洛斯悖论:休闲农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但趋同的趋势又将颠覆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武汉休闲农业地理上紧挨城市,经济上依托城市,市场上依靠城市,在争取搭城市发展“便车”的同时必须防范被城市同化的风险。

三、休闲农业价值增长概念图

休闲农业嵌合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之中,向市场提供的价值包括基本价值和衍生价值两大类,其价值增长过程可用以下概念模型来表示,如图1。

模型展示了休闲农业的内在价值体系和外在环境,为分析武汉休闲农业的价值增长空间与途径提供了一个简约的思路。其一,对于城镇居民而言,休闲农业内在的价值由基本价值和衍生价值两大部分组成,二者的总和构成了休闲农业向市场提供的价值总量。其二,基本价值主要以农林渔牧产品为载体,是休闲农业的基本产出和存在的基础。城镇居民通过品尝、采摘、购买等途径感知这部分价值。其三,衍生价值蕴含在城镇居民深入农村,参与劳作过程、观赏田园景观、感受农家生活和农村文化的过程中,是通过居民主动的参与来感知的。其四,价值总和与目标顾客之间的箭头表明休闲农业与市场的连接还需要有规划、有计划的推进,提高二者连接的效率将有利于休闲农业价值传递过程的完成,进而有利于竞争力的增强。

四、武汉休闲农业价值增长的实施策略

基于上述模型,武汉休闲农业的价值增长可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经营两个层面加以促进。经营者构成了休闲农业的市场主体,其增长空间是建立在把握城镇居民休闲需要,提供满足其价值需求的产品与服务之上的,政府的角色是扶持者、引导者、监督者。地方政府的积极扶持事实上促进了武汉休闲农业的“以小带大”工程,即以小农户的零散经营带动了休闲大市场和农业大市场,并在空间上以城镇居民的流动连接了农村和城市,农户低成本地实现了与城市的资金、信息、产品的交换。后续发展中,武汉市还应秉承因地制宜的思想,以地方化、人文化、多样化、专业化、优质化、差异化为指导思想,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实现休闲农业的价值增长。

1.宏观层面:强化宏观调控,重点加强法规制度建设

武汉休闲农业在土地使用、建设许可、资金筹措、经营形态等方面依然有诸多问题存在,有待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加以解决。其一,政策法制化。武汉休闲农业有政策引导,如2005年6月1日颁布并执行的《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乡村休闲游发展的通知》,促进了2005年以来本地休闲农业的发展。但政策的执行还需细化为法规制度,才能确保休闲农业各利益相关群体的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目前武汉市已有《武汉市休闲农舍、休闲山庄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乡村休闲游管理办法》。但对土地使用、建设许可等问题没有专门的,具有法律性质的管理条例或制度规定,容易出现管理真空,亟须出台专门法律条令,明确规定休闲农业用地规划、休闲农业经营资质认定以及管理监督等问题,以提高对休闲农业经营者的行为监控,促进休闲农业供应市场的健康发展。

其二,强化对经营户的辅导与管理。农民经营素质方面的欠缺是制约休闲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武汉市政府应该通过有关的计划指导和行政手段来加强对经营户的辅导与管理,确保休闲农业经营者的素质能够稳步提升。目前武汉有乡村休闲游领导小组,并且在农业局增设了乡村休闲游办公室,开展协调和引导的工作。但对经营户的辅导与管理还应在政府领导下整合社会的力量,形成整合政、产、学、研等多领域力量的综合引导与组织,以此促进休闲农业更主动地嵌合进社会的综合发展之中。

2.微观层面:突出价值增长与创新,增强内在竞争优势

武汉休闲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于对顾客需求的满足,需要突出价值增长与创新,为城镇居民提供更多的价值量,提高对顾客需求的满足程度。在上述模型中蕴含了三种提高价值量的思路。

其一,提高基本价值量。武汉农业具有良好的科研力量,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产品推陈出新是武汉都市农业的发展目标之一。休闲农业与武汉都市农业同步发展,在空间布局上可以依托武湖-双柳高科技农业示范区、东西湖现代设施农业区、蔡甸-汉特色绿色食品农业区、洪山-江夏北部绿色园艺区、江夏中南部名特水产养殖区、黄陂-忻州中北部集约种养区六大特色农业区域,将现代化、产业化、机械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的产品带给城镇居民,满足他们对农副产品求新鲜、求环保的愿望,提高休闲农业为城镇居民带来的基本价值量。同时将休闲农业与都市农业空间布局结合,也体现了专业化与优质化的指导思想,形成因地制宜、分工合作、发扬优势、功能互补的产业布局,有效避免休闲农业经营者之间的同质竞争。

其二,提高衍生价值量。休闲农业的衍生价值是在城镇居民参与的过程中得以体现的,因此优化设计休闲活动和体验过程是提高衍生价值量的具体途径。这一思路的实现离不开多样化、人文化、差异化的指导思想。优化设计的基础在于坚持农本特色的真实性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生产过程、田园风光、农村生活场景和乡村文化元素,将其融入具体的活动中。武汉农业历史悠久,底蕴丰富,地方特色鲜明,水上休闲活动、农村饮食、服饰、节庆、婚嫁、民居以及当代的农业科技成果等都是设计休闲活动的基本元素。具体的活动形式可以是当前已有的农家乐、农业生产参与、农村乡土活动的参与,也可创造性的开发农业生产历史展览、农耕园艺知识科普、农业生产中长期体验(采用出租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等多样化的休闲活动。

其三,优化价值传递过程。休闲农业的价值传递过程是其市场化的过程,需要在现代营销思想的指导下对其进行优化。目前已有个别经营点采取了比较主动的营销攻势,例如石榴红村与旅行社联合组织客源、汉南主办甜玉米文化节、新洲挖掘花朝节的传统文化等,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武汉休闲农业的整体发展中还应进一步强化宣传与品牌塑造工作,通过有效的营销来提升休闲农业内在的竞争优势。同时在价值传递过程中,从业者的素质不容忽视,因为衍生价值的传递过程也是从业者与顾客交往的过程。无论是当地农民,还是雇佣员工,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都是影响衍生价值感知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武汉休闲农业需要加速推进人才培养工作,对当地农民进行经营管理和服务意识的培训,对雇佣员工进行农业知识的培训,造就一支热爱农村生活,既懂农业,又有经营管理服务知识的综合人才队伍。这一工作需要政府的扶持,但更主要的是经营主体要从内部挖掘和自我培养入手,为优化价值传递过程提供人力资源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调研小组.我国休闲农业发展问题的研究报告.中国休闲农业网

[2]王雅林 董鸿扬:构建生活美――中外城市生活方式比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休闲农业市场发展趋势篇5

关键词: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休闲旅游;产业转型;宁波市

随着宁波农家乐休闲旅游的迅速普及化,越来户,从业人数8067人,而到2008年6月份,全市农越多的旅游者不再满足于一些成熟的农家乐旅游点家乐休闲旅游经营户增至799户,从业人数达和较固定的旅游项目,对农家乐休闲旅游品种多样10534人。对宁波农家乐休闲旅游的调查显示,农性、内容丰富性和体验差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宁家乐休闲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以初中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正步入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中)学历者为主,极度缺乏高层次人才。其次,随升的转型阶段。因此,如何加强宁波市农家乐休闲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流人城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农家乐休闲旅游向深度发市,结果导致了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从业人员主展,实现其成功转型是当前宁波市新农村建设中一要以中老年为主,老龄化趋势异常明显。由于整体亟待解决的难题。素质较低,从业人员不了解旅游是一种产业,旅游景1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人才现状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是近年来顺应城乡居民消费新趋势而发展起来的,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集休闲观光旅游、领略乡村风情、体验农耕文明于一体的农村新兴产业。

据统计,目前宁波市已形成了一批诚信经营、规范管理、服务良好、特色明显的农家乐示范点、农业观光园和特色生态农庄,包括各类农家乐旅游点214个,从业农户799户,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省级农家乐特色村6个、省级农家乐特色点9个;市级农家乐特色村6个、市级农家乐特色点13个。2008年,宁波市农家乐共接待游客504.5万人次,营业收人4.9亿元;2009年共接待游客647.6万人次,营业收入5.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4和16.3。

伴随着农家乐休闲旅游快速发展,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从业人员数量增长较快。根据市农办提供的数据,2006年全市农家乐休闲旅游经营户720收稿日期:2011-03—02基金项目:宁波市旅游会展基地课题(jd080614);宁波大学教研项目(JYXMxzh200927)作者简介:周佳(199】一),女,浙江温州人;苏勇军(1973一),男,安徽合肥人,讲师,博士研究生。

点规划、建设、旅游接待服务、旅游商品开发、旅游活动策划、旅游宣传营销等环节薄弱,极大地限制了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2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人才需求分析随着游客消费意识的提高,这种粗放型的运作模式已无法满足游客需求,势必影响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整体水平。根据调研,宁波市目前紧缺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人才主要有以下几类。

2.1旅游决策型人才或旅游发展领头人这类人数量不一定要多,一个村一两个即可,但对其整体素质要求较高:要求年富力强、文化程度高;具有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信息灵,点子多,市场观念强,善于调查研究,具有旅游市场预测能力和业务开拓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带领村民发展旅游。

2.2旅游经营管理型人才

这类人才要求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懂得政策法规;具有旅游市场观念,善于管理,长于经营,工作中知人善任;富有团结协作精神,办事细致认真。这类人才能够对农家乐旅游资源和市场进行充分论证和策划创意,丰富旅游产品,设计游客参与性和体验性强的旅游产品,以扩大农家乐旅游开发规模,提高发展水平。

2.3民俗文化传承人才

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各地和各民族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不同,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民俗文化,也成为吸引旅游者的亮点。在宁波市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中发现,全市700多项农村民间艺术中,仅有200多种得到保留,而且其中不少种类仅仅是一个文本。因此,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发展迫切要求培养一大批民俗文化的传承人,将这些濒危的民俗文化进行活态保护,并将其转化为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的持续引力。

2.4旅游服务型人才

这类人才需求最大,包括导游、餐饮服务员、安全保卫人员等。这类人才要求经过培训能掌握旅游基本知识和较规范的服务技能,有良好服务意识及团结协作精神,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身体。

3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人才队伍建设3.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环境农家乐休闲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要求政府高度重视,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和“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制定相关的人才政策,并将其纳入到各级旅游总体开发的规划中。目前政府部门应该就农家乐休闲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制定如下激励政策:一是鼓励在职各类人才提高学历政策,二是鼓励专业技术人才晋升职称等级的政策,三是制定人才引进奖励政策,四是制定人才培养经费投入政策,五是制定完善从业人员工资待遇及基本保障的政策。同时由于农家乐休闲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充分协调,调整充实组织机构,加强工作领导,成立由组织部门牵头,人事、农委、旅委等单位主抓,建设、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教育、旅游、工商等部门通力协作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人才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部署农家乐休闲旅游人才工作,及时解决现实问题。

3.2发挥旅游院校作用。加强农家乐旅游人才培养旅游院校是农家乐休闲旅游人才开发培养的主力军,在人才开发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最近几年,宁波市旅游教育发展迅速,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2O所,在校学生人数达到8600余人。当前应重点发挥宁波市各旅游院校的作用,以培养知识密集型的管理层为目标,着重培养复合型、创新性的高级管理人才;紧紧围绕质量和特色办学,加大校企办班力度,大力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把宁波市农家乐特色旅游人才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战略规划,培养出适合需要的旅游专业人才。

3.3开展多样化的人才培训工作,完善培训内容根据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整体发展的需要,结合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和能力建设的要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培训和专题培训。如宁波市北仑区由于开展农家乐的村民文化水平偏低,大部分村民只关注促销,对提高服务水平重视不够,为此制定了《北仑区2006年乡村旅游培训工作方案》,在实践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另外,应该根据培训的对象与阶段,不断完善培训的内容:对分管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市县区长,开展结合新农村建设如何发展农家乐旅游、农家乐旅游规划的编制、农家乐旅游资源产品开发与策划、农家乐旅游商品开发等方面培训;对乡镇和村农家乐休闲旅游负责人,开展特色旅游乡镇村评定标准、农家乐发展与规范管理、农家乐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定标准等内容培训;对农户和旅游示范点,开展农家乐发展与规范管理、农家乐食品卫生、农家乐餐饮服务规范、农家乐旅游管理安全分析、农家乐服务礼仪等培训。

3.4开展行业比赛,发掘特色人才为充分挖掘一批农家乐休闲旅游行业短缺的特色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开展行业比赛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牵头,会同组织、宣传、旅游等部门,举办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湖(海)鲜大赛、农家乐厨艺大赛、农家乐导游技能大赛等行业性比赛。动员农家乐休闲旅游从业人员积极参加,从中发现一批特色旅游人才并选送参加高层次技能培训和专业资格认定,为农家乐休闲旅游的深度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5建立人才交流平台,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农家乐休闲旅游部门要加强与市人才交流中心的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力争每年召开一场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人才招聘大会,积极引进旅游规划、市场营销、文化传承、旅游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为促进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专业人才市场的有效运转,特别是中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有效流动,必须有旅游人才信息库作为支撑。目前要通过建立数据库,尽可能完整地搜集农家乐休闲旅游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信息资料,逐步形成宁波农家乐休闲旅游人才信息库,为宁波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引进国内外更多高层次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

3.6营造良好环境,有效留住人才首先,强化农村创业环境。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各种宣传渠道,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到农村工作,特别支持大学生投入新农村建设,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家乐休闲旅游人才队伍。其次,加大政府工作人员到农村挂职力度。

转变以培养锻炼年轻干部为目的的指导思想,把真正有水平有能力有经验的机关干部派驻到农村,加大对农家乐休闲旅游指导力度,向农村干部传授现代化农家乐休闲旅游管理理念,提升其管理能力和水平。再次,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改善医疗、养老等状况,丰富农村文娱活动和场所,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有效留住人才。

4小结

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之一,农家乐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符合国家产业导向。虽然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没有形成一支精干、高效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人才队伍,严重制约了宁波农家乐休闲旅游的深入发展。为此,当前宁波市县区的组织、人事、旅游、农业、林业、教育等相关部门应通力协作,广开渠道,努力营造“引得进、流得动、用得好、留得住”的人才环境,建设一支文化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规划、营销、经营、管理和服务人才队伍,为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实现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的成功转型。

参考文献

休闲农业市场发展趋势篇6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态保护

 

大连安波镇以创建国家4A级旅游区为契机,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与《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围绕构建“生态安波、休闲安波、好客安波、和谐安波”的目标,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旅游,把安波打造成为“北国温泉之乡,大连休闲之都”。,休闲农业。

一、大连安波镇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旅游的SWOT分析

(一)安波镇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旅游的优势(Strengths)

1.组织领导优势

安波镇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乡村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认真做好创建特色旅游乡镇工作,成立创建领导工作小组,镇党委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制订了《安波镇创建特色旅游乡镇工作实施方案》,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安波镇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休闲农业积极性高,广大村民积极支持和响应镇政府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旅游的措施,这是安波发展休闲农业的最大优势。

2.旅游资源优势

安波拥有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别具一格的休闲农业资源。安波是国家3A级自然风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65%,空气中健康负离子含量比市区高8—10倍。安波不仅拥有闻名遐迩的亚洲第一温泉、辽南顶级的滑雪场,还拥有部级森林公园—鸡冠山公园,此外,辽南名刹报恩寺、碧流河水库、七道房水库、千年银杏树也别具特色。安波土质肥沃,没有污染,盛产各种绿色农产品,旅游商品特色明显,种类丰富。安波的野菜、卤水豆腐,家养猪肉、笨鸡蛋等深受游客的欢迎,成为炙手可热的农家土特产。这些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为安波发展温泉旅游、滑雪旅游、购物旅游、休闲农业等休闲农业产品奠定坚实的基础。,休闲农业。

3.交通区位优势

安波南距大连机场150公里,西距沈大高速公路30公里,东距黄海大道30公里。大连至安波一级路(兴唐线改扩建工程)一期工程已经通车,缩短了大连和安波的距离,节省了大连至安波的行车时间,将安波纳入到大连一小时旅游经济圈内,提高了大连市民赴安波旅游的便利性。安波镇周围环绕巍霸山城、老帽山、碧流河水库等景区,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助于安波旅游区与周边景区在旅游线路安排上的空间布局与整合,形成旅游开发上的“光环效应”。

4.基础设施优势

自从2001年安波温泉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以来,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安波旅游区已建有大小酒店70余家,拥有床位4000多张,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上亿元。鸿源温泉山庄、安波滑雪场等旅游项目的建成和使用,提升了安波旅游的档次。滑雪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已进入尾声,安波旅游超市和两座星级旅游厕所的建设已经完成。多个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项目的建设,完善了整个旅游区的旅游功能,提升了接待水平。

(二)安波镇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旅游的劣势(Weaknesses)

目前,安波镇社区居民发展休闲农业的思想观念还不够开放,积极性还不够高。,休闲农业。休闲农业规划还不够科学,政策法规还不够健全。休闲农业产品特色不够突出,差异性不够显著,旅游产品整合营销力度不够。,休闲农业。休闲农业专业人才比较缺乏,产品策划与创新水平低,旅游工作人员服务技能和管理水平低,社区居民合作意识比较淡薄。这些问题成为安波镇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旅游的困难与障碍。

(三)安波镇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旅游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ies)

1.政策机遇

一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二是国家旅游局将2009年确定为生态旅游年,推出“国民休闲计划”;三是辽宁省开展“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四是大连市开展特色旅游乡镇创建活动。上述这些国家政策扶持奠定了发展休闲农业的良好外部条件,给投资者以最大的信心支持,为安波镇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

2.经济机遇

2007年,大连市被评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大连城市旅游吸引力增强,为安波镇发展休闲农业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大连市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开展为安波镇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旅游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东北三省无障碍旅游区建设也为安波镇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机遇。

3.市场机遇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民众对旅游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旅游需求日益提高,旅游动机日趋强烈,旅游已成为城市居民节假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农业。近年来,大连城市居民休闲消费意识不断增强,休闲旅游成为生活必需品,乡村休闲旅游成为一种时尚和趋势,倍受市场青睐。这为安波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旅游创造了很好的市场机遇。

(四)安波镇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旅游面对的挑战(Threats)

1.经济挑战

景区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安波温泉旅游度假区北有营口市熊岳温泉旅游区,西邻瓦房店龙门汤温泉旅游度假区,东靠庄河步云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南有铭湖温泉旅游度假区,如此近距离的同类型产品,其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除此之外,休闲农业淡旺季的影响也比较明显。

2.社会挑战

旅游市场变幻莫测。首先,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城市居民旅游动机减弱。第二,随着出游经历的丰富,游客对旅游产品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旅游目的呈现出多元化与个性化。人们对休闲农业不满足于一般水平的观光和游览,而逐渐希望能在游赏过程中得到更深刻的体验和享受,这是安波发展休闲农业需要面对的严峻挑战。另外,旅游经营成本提高、城乡文化冲突也是安波发展休闲农业威胁因素之一。

3.环境挑战

随着休闲农业的深入开展,乡村景观城市化倾向日益明显,乡土特色逐渐减弱。,休闲农业。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增加,废气、污水的排放量增大,加剧了乡村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如何处理好“金山”与“青山”之间的矛盾,是安波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旅游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命题。

二、大连安波镇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旅游的对策

(一)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构建“生态安波”

旅游发展,规划先行。安波镇党委和政府要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推进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来抓,按照创建大连科学发展示范旅游区的要求,树立科学的旅游发展观,对安波乡村修仙旅游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以“绿色水都原生态,魅力乡村嘉年华”作为规划的基本思路和理念,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倡导环境友好型旅游,发展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建设 “四化”,即净化、绿化、美化、文化,适度硬化,避免城市化,促进安波乡村休闲农业旅游的又好又快,实现“生态立镇”。

(二)突出特色,创新产品——构建“休闲安波”

差异是休闲农业的动力,特色是休闲农业的基础,文化是休闲农业的灵魂。安波在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要坚持“温泉兴镇”,突出温泉旅游特色,塑造休闲旅游品牌,完善休闲产品体系,提升休闲体验品位,增强安波乡村休闲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安波乡村休闲农业旅游朝特色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叫响“观光到大连,休闲来安波” 这一“后奥运”旅游宣传口号,做足“山、水、农、商”文章,实现“休闲强镇”。

(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构建“和谐安波”

为提高安波休闲农业管理水平,推动安波休闲农业朝着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镇党委和政府要加大对休闲农业的行业管理力度,制定休闲农业管理办法,从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规范休闲农业发展。根据大连市旅游行业服务标准,制定和完善《安波温泉旅游服务规范》、《安波农家乐服务规范》等地方旅游行业服务规范。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标准和要求,对安波旅游区的主要道路和旅游线路,进行命名、立牌;进入旅游区的主要路口和游览中心位置,增设旅游指南;规范公共信息符号,为游客提供方便;修建迎宾大道、停车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乡村休闲农业旅游的规划要严格执行环境评价制度,根据旅游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制定保护利用的规章制度和游客的行为规范,减少旅游经营对环境和文化的负面影响,促进安波休闲农业健康、稳定、和谐发展,实现“管理兴镇”。

(四)营造氛围,热情服务——构建“好客安波”

休闲农业的基本要求在于让游客花钱买到心情舒畅。能否让游客心情舒畅,关键在于乡村人文环境的好坏。为此,安波镇党委和政府要增强旅游意识,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培养社区居民的东道主意识和友善意识,为休闲农业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热情好客的乡村人文环境是依靠鲜活的民俗文化和浓厚的乡土气息长久积淀形成的。坚持人性化的服务原则,提供温馨的人文关怀,积极倡导“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让每一位 “安波之旅”的游客都能体验和感受到安全、安心、安逸。发展休闲农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造福农民,惠及百姓。因此,安波应该坚持农村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基本原则,让广大农民能够主动参加到休闲农业的吃、住、行、游、购、娱等经营活动中来,实现“旅游富镇”。

参考文献

1.邓蓉.论新农村建设中的休闲农业发展[J].北京农业学院学报, 2008(3).

2.方世敏.休闲农业品牌化发展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

 

休闲农业市场发展趋势篇7

[关键词]休闲农业;模式;特点;发展策略

序言

随着时代的变革发展,我国的各大产业结构都开始发生变化。不光是工业产业结构做出了调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在大刀阔斧进行着。这其中一项就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休闲农业即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利用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以第一产业配合第三产业的模式,有机地将农业生产转化为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度假休闲的一种新型产业。总的来说,这依然是第三产业的新型发展。我国土地广袤,民族繁荣,农业生产形态多种多样,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硬性条件,各地不同的农村生活文化各具特色,足以形成特有的人文旅游资源,这是我国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根据现今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休闲农业必将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

1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

休闲农业的产生远早于“休闲农业”这个词的诞生,这是一项在农业资源、农村风貌、农家文化基础上自发自主开发而来的新型产业。最早的休闲农业脱胎于各地的自然旅游资源,作为天然的旅游资源,中国各地的自然风光吸引了许多游客来往,基于天然的景观资源,各地的旅游业相关部门在景观资源的基础上开发了休闲度假模式的旅游活动。从一开始大规模建设招待所、旅游景区,到依托于当地人民建立新的旅游模式,这期间又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变化。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其中旅游业更是因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而逐渐兴盛。游客们不再满足于拍照留念或是大型游乐项目的旅游方式,开始需求更加多元化、层次丰富的体验,这也就促成了农业旅游的形成。这种体验式的农业旅游产品经过发展,逐渐形成了“农家乐”的形式。游客们在这种新兴旅游模式中具有更高的自由度,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农家乐”提品的收集采摘活动,农活的体验活动如垂钓、耕种等项目,以及吃住皆在当地农户的农村民俗文化体验……等休闲农业的项目。“农家乐”吸引了大量城市游客的观光体验,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家庭旅馆的出现,带动了当地GDP的提升。但在当时,这种模式同样具有一定弊端,家庭旅馆质量层次不齐、大量非法“农家乐”出现,当地部门疏于管理导致不可控的后果,尤其是在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绿色、环保、健康的前提下,这种只重经济利益的“农家乐”模式最终不利于管理和产业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相关部门同样开始重视“农家乐”模式的弊端,逐步介入管控,一种新的休闲农业模式出现,即“农村示范区”模式。这种“示范区”更符合管控要求,更绿色环保、更具科技含量,由个体经营转为企业合作的经营模式也让这种休闲农业更具有发展的硬性经济基础。“示范区”的新型农业旅游模式将成为休闲农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2休闲农业的特点

显而易见的一点是,休闲农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尤其与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准密切相关。休闲农业其实映射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和调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休闲农业的功能也在不断变化,从单纯的观光式体验逐渐演变成如今的吧交通、住宿、当地特产、民俗文化等结合起来的系统性的农业生态旅游,其功能也从观光转化为休闲娱乐。在现代的休闲农业体验中,游客可以体验田园生活,观感现代农业生产,同样还可以参观当地自然生态资源、感受当地人文景观,比起传统的旅游模式,新型的休闲农业旅游模式更具综合性、也更有生命力。

3休闲农业未来的发展策略

尽管现代休闲农业的旅游业发展较之前的“农家乐”模式、纯观光模式有了长足发展,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缺憾的。企业合作模式的引入,必将引起资本追逐、资源和利益争夺。资本的过度竞争、规划的不足很容易就会导致市场混乱,从而影响到整个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一定要根据城市化进展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生态自然环境未来的发展战略方向来进行规划,突出地方特色,这样才能促进休闲农业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得当地经济水平可以进一步增长。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需求对于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休闲农业模式的创建时,则需要根据消费者需求来创立不同的休闲农业品牌,以此更好的符合当前市场要求。最后,就是休闲农业的发展还需要充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休闲农业模式的构建,对于当前新农村的发展与建设有着极大的帮助,丰富农村中的产业结构,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帮助农村居民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调节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为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帮助。需要注意的是,休闲农业的发展与建设,除了要个体意识的重视以外,考虑到其发展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与资源,因此可以结合相关旅游协会或者社会力量来共同建设休闲农业产业,这样可以对休闲农业市场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品牌,加深休闲农业的开发深度。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地方政府以及相关主管部门的帮助,可以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以此来促进当地休闲农业进一步的发展,为休闲农业模式的发展和建设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当地经济水平的增长,为农户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扶蓉.长沙市休闲农业发展特点、问题及对策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2)

[2]孙向军,高纲领.休闲农业的模式、特点分析和发展策略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4(10):22-22

[3]舒锡慧,颜毓.广西休闲农业发展的特点及经营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21):90-92

[4]葛威.福建省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及策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

休闲农业市场发展趋势篇8

〔关键词〕休闲农业;问题分析;对策研究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城市化的不断扩增,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拥有的业余时间持续增多,加大了对娱乐休闲、亲近大自然的需求。至此,休闲农业应运而生。休闲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新形式,不仅开拓了农业发展的空间,而且还拓展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因为休闲农业兼具环保、娱乐、经济、社会、教育、餐饮和传承文化等方面的功能,休闲农业已然成为辽宁省农业发展的新趋向。通过分析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调整和优化辽宁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农业产业面积,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业的综合效益。

一、辽宁省发展休闲农业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正确认识

辽宁省旅游资源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方面,对休闲农业缺乏投资建设。休闲农业是以农业经营为基础,同时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型产业。在实际过程中,很多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经营,未能真正发挥休闲农业的特有属性,不仅失去原有效益,而且也破坏了生态环境。(二)缺乏整体规划近年来,部分地区政府偏重的数据值,从业者急于增加收入,缺乏对资源优势和客源市场的认真分析,导致发展盲目。既没有突出本地区的特色,又造成同一地区内休闲农业项目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效益低下。

(三)缺乏市场调查分析

休闲农业的目标客户主要是城市居民,但当前大多休闲农业的经营者并没有对市场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缺乏对临近地区的充分了解,盲目跟风。

(四)产业规模狭小及产品项目单一

休闲农业产品过于单一,对乡村农业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内涵缺乏了解。现有项目多是从满足游客物质需求角度出发,缺乏精神需求层次的满足,不适应现代旅游市场。应该进行创新性的开发,使其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沿海地区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五)管理缺乏科学性

休闲农业的管理机制不健全、专业人才紧缺。在管理上没有协调性和组织性,行业领导者的组织能力及管理技能水平不足,导致管理方式缺乏科学性、与市场环境相悖,从而影响其可持续发展。

(六)科技含量低且效益低下

当前处于信息化社会,在进行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上,需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让顾客体验休闲农业的乐趣,了解最近的农业生产和作业技术,对农业文明的发展有更具体的认识和理解。然而,由于农产品品种少,极易出现季节性发展瓶颈的风险,导致资源缺乏有效利用。因此,农业产业需向多元化发展。

(七)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就扶持政策而言,目前国家建立了对农民生活具有扶持作用的规章制度,但是在休闲农业发展上,却缺乏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各地大都未设立专项扶持基金,没有明确的制度规范,政府的宣传力度不足。

二、辽宁省发展休闲农业的对策建议

(一)发挥政府作用

辽宁休闲农业的发展还处于弱势状态,各级政府应加强政策扶持,把休闲农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对于现阶段休闲农业的发展状况,建议辽宁省相关部门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改善:一是对辽宁省和市属企、事业单位在水库周边地区修建相应的养老设施、相关培训中心以及会议中心等作出评价,同时对经营管理的水平进行全面整改。二是在水源地、山区河道等地区严禁建设休闲农业项目,不论何种形式,以防对当地的水质产生影响。三是对于新建休闲农业项目的安全、环保等方面要通过相关部门和专家的科学评定和审核,待合格后方可实施。

(二)强化相关休闲农业的激励机制

设立专项扶持基金。辽宁省政府和各市地方政府应该设立专项扶持基金,进而支持休闲农业发展。同时,应该积极促进民间现有休闲农业基础和民间投资的融合主体,减轻财政困难,发展特色项目。税收减免。国家在进行征税的过程中,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目前,辽宁省休闲农业的发展处在重要阶段,税收减免可以更好地帮助乡村居民参与到休闲农业的发展中。贷款政策的完善。发展休闲农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至此,贷款政策的完善对休闲农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保证了后期建设资金的供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政府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极其必要的。基础设施包括:观赏区道路、停车场、移动卫生间、观赏长廊、指示标志等。如本溪市东营坊乡完善了基础设建设,为其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力量。

(三)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和地理优势

辽宁省地处东北三省,富含满、汉、辽等多种文化特色的属性,拥有其地理区位的优势。另外,农村设施、农业生产、农村空间、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等资源丰富,具有鲜明地理特色,为其提供先决条件。

(四)注意环境以保证永续发展

环境保护是关系人类生存的大事。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是:发展休闲农业的过程也是一个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再塑造的过程。但是,回归自然不能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切忌过多的建造人文景观。

(五)培养专业人才

休闲农业作为新兴产业,包括了一、二、三产业经营内容,涵盖了休闲、农业、文化、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知识,因此,该产业需具备掌握各种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借鉴台湾的做法,在高等院校创立休闲农业经营管理等相关专业,进行休闲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六)加强宣传力度并扩大知名度

政府还应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寻求休闲农业更多的发展路径。一是要加强信息化推广。让游客对休闲农业区所处区位、休闲内容、道路交通、娱乐设施、餐饮民宿、联系办法等内容进行介绍。二是应注重与旅行社的合作关系,通过旅行社对市场进一步开发。三是要与相应媒体联合组织宣传活动,增加知名度。四是通过建立辽宁省休闲农业网络平台,来与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进行交流,并产品信息,更多的迎合市场需求。

三、结语

辽宁省发展休闲农业的条件优越,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未来,辽宁不仅应是旅游大省,而且也应成为农业旅游大省,具有中国特色的休闲农业将会在辽宁大地上蓬勃发展,成为广大农村新型旅游产业。目前,辽宁省休闲农业主要以观光采摘农业、休闲农场、农业科技术园、休闲牧场、渔场的形式开展。本文通过对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所存问题的深入分析,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具体建议,包括政策法律、完善发展休闲的激励机制、深入挖掘辽宁发展休闲农业的自然和人文优势,在发展过程中还应注重环境保护,对相应地区的居民开展有力的休闲农业宣传教育等活动。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课件范文 下一篇:经济发展一体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