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功能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7 13:51:39

休闲农业功能论文

休闲农业功能论文篇1

关键词:休闲;农业;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人们对长期的快节奏城市生活感到厌倦,想体验幽静的田园生活,感受乡村田野宁静。因此,以回归田园、体验农耕为特色的休闲农业应运而生,吸引了大量的城市旅游者。休闲观光农业是顺应城乡消费需求,利用田园景观和农业资源,提供观赏、采摘、垂钓、游乐、餐饮等体验性休闲活动,是融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于一体的新兴朝阳产业。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应、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旅互动发展,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中央领导的指示下,全国各地在实践中积极地探索适合于中国国情和地方需要的发展模式。许多学者探讨了休闲农业的发展,得出了一些观点。本文对这些理论观点进行了总结,以期对发展休闲农业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有所启示。

1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现实意义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新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需求也不断攀升,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向往乡村美丽的风景、宁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淳朴的生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产生走出城市高楼大厦、钢筋水泥到农村大自然去观光、休闲、度假的强烈愿望。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休闲、自然景观、农耕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迎合了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理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既满足了城市居民的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需要,又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崛起。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优化农业结构调整的新途径。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已成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将现有农业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拓展和提升,实行区域化布局、设施化种养、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特色化动作、功能化配置、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营销。既优化了农业资源要素,提高了农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又拓展农业发展功能,提升了农业产业发展层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的新渠道。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由于受农民素质、技能门槛和投入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难度加大。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利用农民自有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开展餐饮、采摘、休闲、避暑等经营服务,以踏踏水车、打打糍把、推推石磨、去田野、山林转转、去景点名胜逛逛等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自然生态作为卖点,对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要求相对较低,具有投资少、风险小、门槛低、经营活等特点,是农民创业和吸纳农村劳动力内部就业的良好载体,而且带动周边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农户增收致富,是一条创业富民、创新强农有效途径。

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带动相关产业的新发展。传统的农业就是“就农业抓农业”,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局限于农业生产的范畴。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规划农业观光旅游项目,不仅使游客享受和领略美好的生态环境,还能让游人提供采摘、垂钓、休闲、娱乐等项目。由于休闲观光农业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带动力强、关联度大的特点,它除了直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外,还带动农旅产品加工业、商贸流通业、交通运输业、餐饮宾馆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要求。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开放型产业,也是一项沟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农业与休闲旅游业的复合型产业。一方面为城市居民提供走进农村、亲近自然、体味田园之乐的机会,加深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接触,了解农艺知识,体现农家生活,享受田园风光;另一方面也给农村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再一方面大量城市居民前来观光旅游,将先进理念、城市文明、市场意识、生活方式融入农村,促进农民思想观念更新、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市场意识增强,文明程度提高,缩小城乡差距,形成城乡互动发展的局面。

2 农业休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开展农业休闲旅游的村镇越来越多并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与北京、四川等农业休闲旅游开展早、经营好的地区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

景点分散且知名度不够。农业休闲旅游整体上是一种小而散的自由发展状态。农业旅游资源广泛分布在各村镇,他们各自为战,缺少合作,且旅游资源的等级不高,知名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较少,这也成为发展的“瓶颈”。

农业与旅游业结合不完全。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不是简单的转换,而是把农业中具有旅游资源部分的功能进行整合发掘和利用,使它充分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个性化需求。许多地方缺乏对旅游的理解,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开发,旅游活动单一,也缺乏必要的服务。例如鱼塘仅提供了钓鱼场所,不提供鱼杆、鱼饵等垂钓工具就可能使大多数游客放弃钓鱼,从而减少旅游收入。

开发建设不规范。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和正确的指导等原因,有些村镇开发过程中缺乏规划,硬件设施较差,各类用地参差不齐。一些乡村道路、停车场、公共厕所、住宿地及其他必要的公共设施过于简陋,整体布局杂乱无章,与旅游业脱节,无法形成整体的风格,破坏了游客对农村旅游点的好映象。

休闲农业是一个新型产业,理论研究在逐步深入,应运用科学的方法,融合生态学、美学、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协调生态农业生产和休闲观光的关系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体现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的有机结合,长短兼顾,促进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增长的加速,休闲农业将会蓬勃发展,它既是未来农业的重点开拓领域,也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新生长点。

参考文献

[1] 平,俞文正. 休闲农业的功能及发展前景[J].青海农林科技,2001(4).

休闲农业功能论文篇2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在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产业,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而我国的体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虽然发展前景较好,但是,经过20多年的建设,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产品、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竞争力,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不相适应。

2 休闲农业的主要特点

2.1 立足农村,面向市民 休闲农业其所在地都在农村或城乡结合部,利用的资源主要是田园景观、生态环境,以此为基础提供服务与休闲,表现为围绕城市发展的特征。而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向其提供休闲体验活动,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对农业、农村生活的认知、体验需求。

2.2 围绕农业,提供休闲 休闲农业策划设计的活动主要是基于农、林、牧、渔的生产活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是紧紧围绕农业生产、生活展开的,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领域,经营方式灵活、多样。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休闲农业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2.3 文化教育,拓展功能 随着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休闲娱乐活动,其文化传承、生态环保、科普教育等功能也逐渐得到发挥。特别是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休闲农业,在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有的农业休闲山庄还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建立了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3 休闲农业的功能定位

3.1 经济功能 休闲农业利用资源、提品、开展活动创造价值,带来财富,这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根本。休闲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功能拓展与产品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的多功能性。休闲农业充分开发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使农民以旅游为主业、种植为副业;农民的身份可以从务农转变成农商并举,农户可以独立经营,也可以形成私营企业;吸引农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

3.2 休闲功能 休闲农业提供观光、休息、娱乐等休闲活动,这是其创造财富具有经济性的重要前提。城市居民休闲,形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结构,包括观光采摘农业、大棚生态餐厅、农家乐、农家大院、民俗村、垂钓鲜食等,带动了观赏经济作物种植、蔬菜瓜果消费、家禽家畜消费、餐饮住宿接待、民俗文化消费的全面发展,同时把第三产业引入农村。休闲农业的发展使乡村风貌成为旅游本底,用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用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用人才的观念培育农民,将乡村装点成旅游度假腹地;乡村民居成为观光体验产品,乡村民居与本地资源及文化特色相结合,形成产业型、环保型、生态型、文化型、现代型发展思路。把农村的生产、生活资料转换成具有观光、体验、休闲价值的旅游产品,并且在一定区域内要差异化发展。具体有田园农业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农家乐旅游、村落乡镇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科普教育旅游等模式。

3.3 教育功能 休闲农业可以使人认知动植物、农事耕种、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甚至可以引入亲子教育等活动,尤其可以有效地面向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与实践活动。

3.4 环保功能 休闲农业的存在本身就具有生态和环保功能,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休闲农业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新家园的重要举措。

3.5 文化功能 特色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拯救地方乡土民俗文化,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较好的示范与引领作用。休闲农业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并且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农村文化。我国农村蕴含70%的旅游资源,休闲农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丰富旅游产品,也是培养新型消费业态,提高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

3.6 社会功能 休闲农业开展活动增进人与人的了解与沟通,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和谐发展。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面貌耳目一新,促进水、电、路、网等硬、软件条件的改善。休闲农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成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与载体。

3.7 健康功能 休闲农业之地不仅可以让人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和开展体育锻炼,更能提供绿色、有机蔬菜、瓜果等农产品;有些特色药膳等食疗项目的开发,也能增进其健康功能的发挥。

3.8 城乡交流功能 休闲农业的发展为城乡互动交流提供了平台和纽带,有利益城乡一体化与社会和谐发展。休闲农业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城里游客把现代化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提高农民素质。

4 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明确发展思路 休闲农业是横跨一、二、三产业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是顺应社会需求,促进农民增收,着力改善民生的民生产业,也是拓展农业功能,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休闲农业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各地在发展休闲农业时,应本着以农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目标市场的细分、选择与定位,按照差异化 竞争的策略,提质增效,实现资源产品化、产品乡土化、营运规划化、服务组织化、社会化。尽可能利用和开发当地更加有效的休闲农业资源,策划体验活动、创新产品设计,办出特色和水平,使休闲农业的乡味更香、农味更浓。

4.2 把握发展原则 休闲农业的发展要本着以农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立足农业、扎根农村,利用开发农业、农村土地与文化资源,惠及农民,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要讲究科学发展、合理规划、规范有序的原则。要在结合当地物资、文化的资源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导向,按能力、讲科学、上项目。要遵循生态环保的原则,不能破坏资源环境,要始终相信环境越好越值钱、越能做强做大。要将一、二、三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实现休闲与乡村旅游融合,休闲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4.3 做好发展重点 休闲农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要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升、提炼、整理,合理布局分区,完善发展规划,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的休闲农业产业。要进一步发挥休闲农业的示范创建,培养优秀品牌,实现样本带动。要强化休闲农业产业人才培训,重点培训休闲农业发展建设的规划设计专门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如:企业家、管理者、职业经理人等)。

参考文献

[1]何伟.休闲农业的特点及淮安市休闲农业发展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8.

[2]徐广才,史亚军,谢翔燕,等.休闲农业标准体系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15.

休闲农业功能论文篇3

论文摘要: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近来出现蓬勃发展之势。从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和作用入手,剖析了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引导扶持和投入多元化、加强科技教育和提高素质、因地制宜和科学发展等对策,以期指导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

当前休闲农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作用巨大,直接带动了农民增收,助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三农”建设的步伐,惠及城乡,彰显出强劲的势态。因此,笔者以为很有必要研究休闲农业这一新生事物在我国的发展问题,抓住主要矛盾,依托科技,因地制宜地发挥资源优势,实现休闲农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1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和作用

1.1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休闲农业兴起于改革开放以后,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开始是以观光为主的参观性农业旅游,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发展观光与休闲相结合的休闲农业旅游。进入21世纪,观光、休闲农业有了较快发展。我国休闲农业经历了以农业观光旅游为主要形式的早期兴起阶段、以观光为主的观光休闲农业园为主要形式的初期发展阶段,已步入功能拓宽为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体验、学习、健康等综合功能的规范经营阶段[1]。

纵观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东部沿海省、市、区是发展较早、较快的地区,内地云南、四川、河南、黑龙江、新疆等省区,由于旅游业或特色农业发达,也间接带动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2]。休闲农业的形式和类型很多,有观光休闲农园(指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进人园内摘果、收莱、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如广州番禺区龙化农业大观园、农业公园(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如江西农业公园、教育与科技农园(以农业生产为主,向游客展现农业科学技术),如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园、民俗观光村(利用农村特有的文化和风俗作为休闲农业活动的内容)等。除此之外,还出现了一批引人注目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休闲类型,如湖南省内的张家界、炎陵桃源洞、永州阳明山等。一般来说,大城市郊区和经济发达地区,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较为强烈,社会经济条件优越,交通比较便利,发展休闲农业的市场潜力大,而像北京、上海、珠江三角洲等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不仅本地居民多,收入水平高,潜在客源市场大,而且具有吸引全国乃至国际观光客进入的优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如广东现已有80多个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旅游者400多万人,旅游收入10多亿元。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旅游局也积极推动休闲农业和农业旅游的发展,1998年,推出“华夏城乡游”,提出“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享农家乐”的口号,有力推动了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在1999年,又推出了“生态旅游年”。2006年推出“中国乡村游”。2007年,提出“中国和谐城乡游”,宣传“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旨在达到“城乡旅游资源共享,客源互动,优势互助,共同繁荣”,进一步促进了休闲农业的发展。目前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达3亿多人次,旅游收入400多亿元,休闲农业的发展已使全国2 000万人脱贫,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1.2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现实作用

1.2.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休闲农业以现代种植养殖和观光型的农业生产取代了简单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既实现了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变,使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融合,打破了产业的界限,又延伸了农业产业链[3],优化了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转变了农业增长方式,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现代产业体系。

1.2.2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休闲农业的发展,需为旅游者提供观赏、品尝、购买、习作、娱乐、疗养、度假等服务,从而创造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尤其是为农村家庭妇女和尚不具备技术专长的青年以及中老年龄农民等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据预测,1年接待量10万人次游客的休闲农业景点,可直接或间接安置300个农民工就业[3],并且休闲农业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属于农民就地就业或“离土不离乡”,符合当代农民的心理需求。同时,发展休闲农业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而且能把农业的生态效益和民俗文化等无形产品转化为合理的经济收入,拓宽了农民创收的渠道,增大了增收潜力。

1.2.3加大硬件建设,促进村容整洁。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村级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村级组织的经济实力,使之有财力投入到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中去,实施“三改”(改厕、改圈、改垃圾堆放)、“三通”(通路、通水、通电讯)、“三化”(绿化、美化、生态化)工程,改变了农村“脏、乱、差”,将原先的“穷山恶水”变成现在的“山清水秀”,优美的环境又吸引更多游客,推动了休闲农业的发展,实现了良性循环。

1.2.4整合资源,促进城乡协调。休闲农业能对土地、生态、劳力、资金等要素进行有效整合,注重了生产与生态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资源的长效和循环利用,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休闲农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走向农村、亲近自然、体味田园之乐的机会,使城市居民加深了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认识和了解。同时,游客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先进理念、进步的生活方式,影响当地农民,使农民的思想观念得到更新,缩小了学习和接受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距离,既丰富了农民的物质生活,也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促进了一代新型农民健康成长。也就是说,人流带来了物流、信息流,城市的生活方式、服务意识、文化观念和市场信息源源不断向农村渗透,进一步推动了城乡的相互交融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2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缺规划,少特色

不少地方对休闲农业认识不到位,政府缺乏对当地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宏观控制和引导,扶持力度不大,大多数投资者缺乏周密的市场论证和发展规划,造成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致使同一区域内休闲农业项目开发的模式雷同,除了有特殊风景或人文风貌的,其余都是大同小异;园区大多缺乏整体规划,规模比较小,主要以个人、民间资本投资为主,整体建设水平比较低,布局不够合理,设施配套不齐,服务功能缺乏创新,主要是以观光型、娱乐型、度假型3种为主,知识型、务农型、购物型、疗养型很少;设施简陋、内容单调,只是钓鱼、住宿、打牌、卡拉OK、乒乓球等项目,“上午挥钓竿,下午玩麻将”,跟普通农庄相同,呈现出低、小、散的特点,市场定位不明确,简单仿效,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缺少名园、名品、名菜、名项目等,生态、文化内涵不高,社会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缺乏吸引力。

2.2缺管理,少人才

休闲农业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农业部门、旅游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在管理上还不够协调,经营管理不够规范。休闲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力管理、导游管理都需要专业人员,而这些对以往专注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农业生产者和来自其他领域的业主来说,实在是勉为其难。由于经营者缺乏必要的培训,组织能力及管理技能准备不足,往往凭着自己的经验对项目的建设及经营管理做出决策,明显跟不上市场对其发展的要求。园区内部的导引、休息、安全、卫生、消防、娱乐、餐饮等服务设施的开发与管理也很不完善,从业人员与休闲农业服务应达到的专业化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管理比较粗放、涣散,服务水平较低,缺少开发、经营、管理和公关礼仪的专业人才。

转贴于

2.3缺科技,少效益

大多数休闲农业在经营活动中科技含量不高,农业科普教育开发不够,停留在“春天看花,秋天收果”的传统低层次经营层面上,粮、果、蔬、畜、渔、草、花等农业资源要素配置单一,农作物成熟期也过于集中,造成园区经营忙闲不均,一方面因品种少,出现受农业季节性瓶颈制约而使资源闲置;另一方面因档次低而造成吸引力、影响力不大,游客停留时间过短,消费减少,园区效益低下,使得经营难以为继。

2.4失农味,少组织

一些地方在休闲农业开发建设上脱离了朴素、自然、协调这些基本原则,过分依赖非自然技术手段,贪大求洋,追求豪华,大兴土木,变更土地使用形态,致使城市化和人工痕迹明显,建筑物富丽堂皇,忽略原有宝贵的农业自然资源及特色,扭曲休闲农业的本质,脱离“农”字,“农”味不足,失去特色,也就没有生命力。同时由于不合理、过度地开发,破坏了当地资源和环境,破坏原有生态,打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当今休闲农业的经营除企业集团以外,部分农民仅采取共同经营的组织形式,缺乏强有力的组织体制,在经营中难免产生盈余分配、权利义务分担等方面的纠纷,且休闲农业多为点状布局,组织化程度不高,整体意识不强,相互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与组合,各自为政,缺乏与大环境的协调性,与新农村建设脱钩,很难融入到新农村整体布局中去。有的甚至因为一己之私利而影响整个环境建设,最后导致新农村无从规划,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深入。

3发展休闲农业的对策

3.1提高认识,政府引导,政策扶持

休闲农业是传统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顺应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新趋势、新需求而在功能上进行的延伸。为保障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休闲农业是市场规律发展的必然,认识到休闲农业对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的重要性[4]。同时,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到发展休闲农业所能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发展休闲农业在丰富城乡居民休闲、游憩生活的同时,将潜在的农业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使农业向绿色、生态、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农业社会效益的重要措施,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因此,政府部门应提高认识,大力扶持。台湾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正是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扶持[5]。地方政府尤其是区(县)乡(镇)两级政府应该把发展农业旅游作为改善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变农村面貌的大事来抓,统筹规划指导,充分发挥旅游、农业、土地、文化、交通等各部门的作用,分工负责,协调管理,并给以政策及资金扶持,为本地农业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如意大利对已经开展农业旅游的单位给予享受政府的有关农业低息优惠信贷和税收减免政策。因此,我国亦应由政府颁布一定的法令和规定,以鼓励、管理、规范休闲农业,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通过抓示范、树样板等形式,扩大示范辐射效应,使休闲农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3.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打造特色品牌

休闲农业的开发应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按照“因地制宜、统一布局、生态循环”的原则,根据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考虑到市场需求状况,充分体现当地的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农业资源,切忌“求大、求洋”,贵在因地制宜,形成特色优势。如云南元阳的哈尼梯田正是由于其独特的魅力而深受游人的青睐;重庆的垫江则是利用其悠久的牡丹栽培历史特色。强化规划意识,要与城镇发展规划、城市旅游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衔接,科学规划休闲农业企业的空间布局,考虑交通区位和休闲农业资源条件,设计区域内休闲农业企业密度,准确选址,掌握规模(按国际通例,农业旅游区市场半径大于9.5km的区域时,才能发挥最佳经济效益),合理布局。建设上要重视项目的设计,要整合资源,主题鲜明,功能区分明确,规划景观搭配和基础设施建设,精心选择经营项目,研究市场需求,策划经营模式。经营中必须坚持“以农为本”,以农业为基础、种养产业为核心、农民为主体、农村为特色,把发展农业产业、扶持农民增收放在首位,同时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好的休闲农业产品、知识和服务。在经营内容上开阔思路,以“农”字为特色,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注重农业生产能力的开发和保护,弘扬农耕文化,提高农业品位,注重“土、特、奇、鲜、知识、参与”,如天津塘沽北塘镇推出的“做一天渔民”活动,用“特色”这块招牌树立形象、吸引游客,实现其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3.3更新理念,规范管理,促进多元发展

休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包涵一、二、三产业的经营内容,涵盖农业、生态环境、旅游、休闲、文化等多学科知识,需要兼具系统知识的专业人才。可借鉴台湾地区的先进经验,建立、完善休闲农业经营管理学科体系,传授景观生态学、旅游经济学、农业规划学、生态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内容,为休闲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另外定期对休闲农业经营者及从业人员进行旅游管理、生态农业等知识的集中培训与教育,提高他们的经营素质、文化素质和环保意识等,使其自觉维护乡村景观资源及其自然生态和文化环境,有条件的地方还可“请进来”,邀请国外和台湾地区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前来指导,以举办“研习班”、“研讨会”等形式进行交流探讨,“走出去”现场学习先进经验,努力做到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更新理念。要加强行业自律,成立休闲农业协会,把从事休闲农业规划、经营、服务、推介、管理、研究等工作者组织起来,总结休闲农业实践,加强理论研究,引导休闲农业企业科学规划,制定行业标准,规范产业经营,市场化运作,注重信息服务,加强宣传,发挥行业整体优势,提升实力,扩大影响力,培育客源市场。如北京休闲农业协会作为全国第1家休闲农业领域的行业协会于2004年成立,正是由于其介于政府和休闲农业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短短3年来北京的休闲农业就得到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要积极引导工商和社会资本投资休闲农业,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建设,推进协作,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休闲农业多元化、合作化发展。

4参考文献

[1] 戴美琪,游碧竹.国内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2006(4):144-148.

[2] 王婉飞,王敏娴,周丹.中国观光农业发展态势[J].经济地理,2006(5):854-856.

[3] 成升魁,徐增让,李琛,等.休闲农业研究进展及其若干理论问题[J].旅游学刊,2005(5):26-30.

[4] 梁明珠.观光农园旅游开发问题探讨[J].旅游管理,2004(1):26-33.

[5] 曾玉荣,刘荣章.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功能[J].台湾农业探索,1999(1):14-16.

休闲农业功能论文篇4

■ 北京都市现代农业是厚积薄发的朝阳产业

《数据》:北京作为最早开始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城市,具备良好的农业资源条件和旅游发展环境。请问,休闲农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史亚军:休闲农业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模式,是京郊农业向田园化、人文化、高附加值深度开发转移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流方向,是厚积薄发的朝阳产业。休闲农业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自然环境、风景、物产及乡村生活为旅游吸引物的,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以满足旅游者对娱乐、求知、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形式。休闲农业兼具生产性、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从不同角度看,休闲农业具有多种功能。从消费者角度看,休闲农业可提供调节生活、舒缓压力的多样化休闲场所,提供认识农村、学习“三农”知识、体验乡村情趣的载体;从经营者角度分析,休闲农业可提高农户收入和农村就业率;从资源生态角度分析,休闲农业能促进城市居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促进乡村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从社会发展角度分析,休闲农业可保障城市消费安全感、提升健康消费理念,促进乡村文化保护、文明发展和乡村硬件建设,有助于打破“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

在北京郊区客源市场需求力持续增强与致力“三农”问题的解决、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京郊休闲农业近年来呈现爆炸式增长趋势。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009年一季度农业经济形势分析表明,北京观光农业发展平稳。截至3月底,全市共建立观光园1252个,接待游客118.5万人次,总收入达1.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6%,其中采摘和出售农产品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1.9%、49%。城市功能拓展区观光园进行了资源整合,观光园个数大幅减少,但收入增加了11.2%,人均消费居三大功能区之首,达到191元/人次,较上年增长60%;城市发展新区观光园接待游客最多,一季度接待42万人次,占全市35.4%;生态涵养区观光农业发展最为迅速,一季度接待35.2万人次,收入2146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1.7%和31%。休闲农业已成为郊区发展的一大特色产业,呈现跨跃式发展态势。

■ 导致休闲产业基础性破坏的矛盾应尽早解决

《数据》:今年一季度,北京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9%。虽然农产品生产价格不断下行,但随着北京市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农业生产出现了近年来从未有过的好形势,尤其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良好。请问京郊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突显的矛盾?主要原因是什么?

史亚军:随着北京市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其中所蕴含的各类矛盾也日益突显,主要有以下五大矛盾:

一是京郊休闲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与开发的矛盾。表现为资源设施低效益与超负荷并存、京郊部分乡镇公共环境的日益恶化、郊区农业资源环境的消极保护等;二是京郊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数量增长与特色缺失的矛盾。表现为在京郊迅速发展的休闲农业已成为一种“全民运动”、“标准运动”、“示范运动”,在“城乡一体化”的影响下导致了京郊乡村的本色、本质、本征逐渐消失;三是京郊休闲农业产品的初级化与市场开拓的矛盾。表现为北京市休闲农业结构单一、“三上(桌上、炕上、树上)文化”特征明显,乡村文化内涵挖掘欠深、休闲农业特色品牌缺乏等;四是京郊休闲农业和谐乡村构建与利益诉求的矛盾。表现为休闲农业经济效益漏损、部分乡村休闲农业市场竞争环境恶化、京郊乡村的公共资源抢占等;五是休闲农业所在村镇本土化建设与北京市不可阻挡的城市化发展的矛盾。表现为京郊具有明显乡村特色的民居日渐稀少、乡村特色民俗传承无力、乡村娱乐活动本土失真、乡村基础设施硬化过度、乡村圈地现象日益突出、乡村建设城市化、模式化、西化、瓷砖化等。这五大矛盾,如不尽早着手解决,必将导致郊区休闲产业基础性破坏,重蹈城市无特色化发展覆辙。

导致这五大矛盾出现的原因,主要是部分资源产权不清晰、休闲农业产业结构基础不扎实、休闲农业管理体制不到位、休闲农业规划体系欠完善、利用郊区农业资源的发展意识较淡薄、文化发展理念不足等。

■ 休闲农业配套设施应完善和优化

《数据》:大家都能看到的事实是北京郊区休闲农业产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您作为北京市科协科普惠农工程专家,对北京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有什么建议?

史亚军:借助国内外发达地区的发展休闲农业的先进理念,按照分区规划、产业经营、文化包装、特色发展的原则,变外延式发展为内涵式发展,为防止休闲农业产业出现大的波动而引发新一轮市场波动,我建议:

一是因地制宜实施分区规划,逐步形成大北京休闲农业圈。根据北京郊区县的区位优势、地方特色与资源条件,整合北京周边旅游资源,确定功能定位,合理规划布局,突出区域发展重点,以点带线、带面形成带,打造环北京的休闲农业产业链条。其中,中心城区内应该发展以绿地休闲、农业会展、高科技农业体验为主的休闲农业;西南山区应重点发展文化游;在北部地区重点发展民俗风情游;在东部重点发展大运河文化游、现代农业科技体验游;在南部主要发展农耕文化体验游。借助天津、承德、大同等环北京地区的旅游资源,形成特色休闲农业旅游线路与休闲项目组合,实现共同发展。

二是延伸产业链条,渐次打造休闲农业总部经济。建议在丰台、怀柔、通州打造三个休闲农业总部经济:以丰台王佐镇为中心,形成京西南文化休闲总部经济;以怀柔雁栖镇的不夜谷为中心,形成京北民俗风情游总部经济;以通州潞城镇为中心,打造大运河文化游总部经济。

三是提升文化内涵,着力突出北京文化特色。北京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尽管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和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的观光农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停留在采摘瓜果、吃农家饭、民俗旅游等低级阶段。建议积极引导区县创新思路,组织开展一些尽可能体现当地民风民俗的活动,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礼仪、竞技、游艺等服务内容,把民俗民风融入田园风情,注重观念和感情的沟通与体验,从而大大提高休闲农业的亲和力。

四是扩大规模经营,不断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建议充分发挥大型企业的积极性和经营优势,以土地流转改革为切入点,鼓励各种农业投资主体投入农业休闲产业,对大型观光休闲等符合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项目,优先给予贷款担保和适度贴息。此外,应积极引导休闲农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更新发展观念,创新服务理念,通过引入休闲农业合作社等组织,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五是突出乡村特色,科学规划产业项目。针对各京郊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模仿复制与重复建设现象,重点做好旅游项目设计、景观布局、基础设施升级等工作。认真调查分析当地资源条件,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和农耕文化,准确地把握市场规律,选择竞争力较强的主导产品,突出自身特色,增强吸引力;搞好基础设施规划布局,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搞好乡村交通通信、水电供给、环境整治、安全保障等,并规范住宿、饮食、卫生、安全等设施建设标准要求;认真调查分析游客的来源、构成、消费取向,根据城市游客的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项目和产品;突出特色,树立品牌,防止项目雷同、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现象。

六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完善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郊区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不能期望农户会依靠自身投入来解决,郊区休闲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决策和投入。政府在鼓励农户发展休闲农业的同时,应将相应的配套设施完善和优化,以条件保障的方式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休闲农业产业快速、有序发展。

总之,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应以人文北京建设为契机,以发展区域经济为抓手,依靠北京郊区县先期所形成的休闲农业产业聚集带,进一步聚集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合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各区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主导品牌,打造休闲农业总部经济,扩大休闲农业发展的规模与影响力。深入挖掘北京郊区丰富的民俗资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突出北京的皇家文化等特色,将传统民间文化、农业文化、地域文化、养生文化、科技文化和旅游心理文化结合起来,创造内涵丰富、特色突出的休闲农业。

链 接

找准适合首都特点的

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2009年6月23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凤山带队视察顺义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情况。赵凤山一行视察了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主场馆和顺鑫农业鹏程食品分公司,听取了顺义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情况的汇报。

近年来,顺义区紧紧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依靠工业化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理念,跳出“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思维定式,按照高端、高效、高辐射的发展要求,坚持用工业理念经营农业、用现代设备武装农业、用科学技术提升农业、用龙头企业带动农业,推动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向“园区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精品化”发展,打造“首都旅游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优质籽种”四大中心;坚持把农业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型生态农业,形成生态农业环绕新城、休闲农业园区镶嵌其间、城市景观与农业景观相互融合的城市绿色生态农业系统,推动农民身份市民化、生活方式和就业途径城市化,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休闲农业功能论文篇5

一、内容清晰,一目了然

该书一大亮点在于内容细致清晰,运用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给读者带来富有启发的阅读体验。全书共由8个章节组成,其中第一章介绍了休闲观光农业的起源、发展、内涵、外延、特征等内容;第二章介绍了休闲观光农业的基本功能与定位;第三章介绍了休闲观光农业的产业模式,例如种植业、林业、畜牧养殖业、渔业等;第四章介绍了休闲农业的发展策划、品牌形象策划、产品策划、节庆活动策划等;第五章介绍了乡村旅游的概念、特点、起源、发展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第六章介绍了7种乡村旅游发展类型,例如城市依托型、休闲度假型、农业观光型、文化旅游型、景区配套型、古村落依托型、科普观光型;第七章介绍了乡村旅游的营销策略,例如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第八章介绍了乡村旅游产品升级等。通读全书可发现作者分别从以上八个方面向读者全面展示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之间的联系,同时也系统地梳理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业模式、发展模式。

二、层次分明,突出重点

本书作者做了很多关于农业旅游方面的调查与研究,故此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着独到的见解。书中的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基础知识为着墨点;而第四章、第七章、第八章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管理、经营为重点;全书层次分明,从了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之后上升至规划、营销、管理,通过层层递进,让读者掌握该书内容。其中作者对休闲农业的论述,是从种植业、林业、畜牧养殖业、渔业等多个行业入手,分析出优劣势和特点;与此同时,作者在编写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举例,与单纯文字概述相比,更具有趣味性,也能够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通读全书可发现该书具有实际操作性,作者在详细介绍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添加了实际经营之道,例如发展休闲农业必须符合当前局势,并且还得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书内容,作者选择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论述,避免运用学术性语言,做到简单明了,有利于进一步增加读者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理解。

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说服力强

农业与乡村旅游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更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理念的重要载体。该书另一大亮点在于理论联系实际,且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作者编写过程中引用了许多真实案例,让理论知识更具有真实性,做到有据可寻。例如第四章第四节休闲农业产品策划中,重点介绍了产品策划实例,根据市场需求的不同,策划了“采摘果园”、“水上乐园”、“农耕乐园”等不同创意点,不仅能够吸引家长带领孩子参与,也为孩子提供了适宜的自然课程教育。总而言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一本理论联系实际的专著,全书紧紧围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展开,能够为发展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提供宝贵意见,同时对旅游管理从业者也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休闲农业功能论文篇6

关键词: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理论

休闲农业是将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有机结合的现代农业生产类型,农民可通过观光、采摘、休闲等服务渠道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城市居民可通过参与休闲农业过程体验田园生活、领略自然风光,可见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构建和发展,对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丰富城市居民活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内涵分析

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作为生态系统的特殊形式,其既具有一般生态系统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例如其参与主体主要是农民和休闲农业相关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地方政府,各主体间的联系以休闲农业活动的开展为主,按照预先指定的运行规则保证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功能的发挥,休闲农业的发展是现代旅游休闲模式和农业经济活动相结合的产物,其以发展农林牧副渔和休闲产品为依托,可见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其具有多元性的发展目标,在发展的过程中强调地域性和生态性。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现代农业理念作支撑,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深化推广的过程中,对城市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

现阶段通常将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构成划分为以下两种要素:

(一)经济要素

此要素包括休闲农业服务的消费者、开展休闲农业的企业和农民以及社会中介组织和区域政府部门,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价值的发挥以其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为前提,而休闲农业生态系统规范化、系统化、多元化的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管理理念的现代企业做动力;农民参与到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中对产品、活动多样化、真实性提供保证,例如农家乐产品;中介组织参与使消费者与休闲农业市场之间信息不对称、服务不协调等缺陷得到弥补,例如旅行社的介入;而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涉及复杂的土地利用、主体关系等,需要政府提供保证。可见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其参与的各类经济主体都具有密切的关系,农民以农业劳作型休闲活动、农家乐休闲活动等形式利用农业旅游资源和简单的模仿行为,使消费者体验、参与农村生活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为休闲农业的开展提供可能;参与企业利用现代管理理念,通过专业性的自然、旅游资源调查分析以及区域休闲农业市场评估等,对开展休闲农业的可行性进行判断,并结合调查结果对企业的发展重点进行确定,集中建设规划内容,开展以休闲农业产品为核心的营销活动等;地方政府既是休闲农业开展的参与者,又是其发展的引导者,其使生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经营风险缩减,而且生态、社会效益更突出。

(二)生态要素

此要素主要包括物种、时空布局、食物链三个方面,休闲农业的开展要求其物种不仅要满足地理环境的要求,而且必须在环保、观赏、高效、医疗等方面具备独特的性能,其直接关系到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构建的成败;物种的整体层次性决定休闲农业时空布局的结构同样要具有休闲、观赏、多变等特点,以此满足物种结构规划的要求;而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构建是为了通过物质循环保护生态环境进而实现价值增值,而此目标的实现需要农业生产环节和企业、政府、农民在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所形成的两条食物链作保证。

三、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分析

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由基础环、增值环、支持控制环三部分构成,前者主要指农林牧副渔等产业构成的农业产业结构,结合各产业结构和消费对象,将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分别可视为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初级生产者、生态环境调节者、次级消费者、重要参与者,通过农林牧副渔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结合,可以推动基础环实现物质循环。增值环以休闲企业为核心,增值环的发展需要在自身结构完善的同时与基础环理想衔接,现阶段两者衔接的形式主要有六种,分别是农业观光型、农业示范型、农业劳作型、乡村居民型、乡村民俗型、乡村商贸型,两者的衔接可以保证农业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为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提供基础保证;而休闲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可以在保证休闲农业产品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前提下,推广宣传、组织营销等工作持续进行,为其发挥作用奠定基础。后者的主要参与主体是政府和市场,其不仅可以为前两结构的正常运行提供保证,而且可以保证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在正常运行失灵的情况下造成的损失尽可能缩减,为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潜在发展规律提供主动性的支持。由此可见,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脱离其主体的任何结构,否则都难以保证其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生态创收等目标的实现。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休闲农业已经受到现代居民的认可和喜爱,其具有较理想的发展空间,随着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构建和完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将得到极大的改善,而且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深化的有效途径,所以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者:牟连荣 单位:南安市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

参考文献:

[1]彭妮,姚永鹏.构建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理论探索[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50-54

[2]彭妮.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评价[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1.

休闲农业功能论文篇7

关键词:休闲农业;模式创新;产业运营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086-02

引言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目前,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闲暇时间增加及收入的提高,为休闲经济的崛起和休闲旅游的开展提供了时间与经济基础。在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参会会议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达成共识,未来将向着“低排放、低污染、低耗能”社会发展,这意味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休闲农业是旅游业与农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兴产业,是一种特殊的农业形态,突出休闲农业旅游环境质量的重要性。休闲农业是通过合理的规划与布局,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出发点,以农业项目为依托并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向旅游者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并确保在此过程中的环境的绿化、整洁及美化,进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开始接受并热衷于休闲农业旅游。同时,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发展休闲农业旅游,通过向城市居民出售当地新鲜的农副产品及提供食宿等服务获得一些额外的收入,这一方面既可以吸引城市居民到乡村旅游及消费,另一方面又可以实现农民在自家门口就业,有利于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压力。休闲农业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在这个市场体系中,农业休闲旅游需求和供给愿望同时产生。发展休闲农业,通过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对于提升城市品位和农业服务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必须看到,在未来的农村发展及解决“三农”问题中,休闲农业必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作为涵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新型业态,它还处于起步阶段,它的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管理不到位、项目建设雷同、旅游环境差等问题,这必然会影响到休闲农业的发展进程。本文基于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的分析,探究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借鉴国外休闲农业发展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相应的策略。这些分析与研究希望为政府制定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及完善相应扶植政策等方面提供一些参考,同时希望为休闲农业的经营者在项目市场定位、强化管理、打造品牌等方面给出些许建议。休闲农业的发展在合理开发利用农业旅游资源,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休闲农业是利用自然景观、田园景致及生态环境资源与农业经营活动、农林牧渔生产、农家生活及农村文化相结合,为人们提供“三农”体验及休闲娱乐的一种新型业态。它集休闲、观光、娱乐、科教、生产、销售、环境保护众多功能为一体,是旅游业与农业完美结合的产业类型。在现时期,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意识的转变及休闲观念的形成,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休闲型和享受型成为未来发展趋势,这无疑为休闲农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商机。据统计,我国休闲农业进入迅猛发展期,年均发展速度已超过15%,在一些地区休闲农业已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休闲农业的产业类型逐渐丰富,产业规模逐年壮大。

我国的休闲农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后即上世纪80年代初期,相比一些发达国家,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如今的休闲农业迎来了发展黄金时期。据中国网络电视台“三农节目”报道,截至2011年底,全国有8.5万个村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170万家,其中农家乐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3万家,年接待游客超过7.2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达到2160亿元,从业人员2600万,先后形成了农家乐、采摘垂钓园、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市民假日农园和民俗村等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特色各异的模式和类型。这些变化的出现使得农业的多功能性得到有效拓展并使休闲农业的经营方式不断创新。

经过近10多年的快速发展,休闲农业作为一种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兴业态发生了诸多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现在休闲农业的发展方式的转变,由最初的农民自发行为向现在的各级政府规范引导;第二体现在经营规模的转变,由原来的个体经营、零散分布转变为目前的集约经营、集群分布;第三体现在功能定位的转变,从早期单一餐饮功能定位到目前体验、食宿、休闲、教育等综合性经营拓展;第四体现在休闲农业在空间布局的转变,从最初的局限于城市郊区及景区周边向更大范围的适宜发展区域布局转变;第五体现在投资主体的转变,由早期政府及农户投资为主导向通过“一资带三资”带动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投资相结合的转变。

虽然我国的休闲农业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相比澳大利亚、德国、新西兰等一些休闲农业起步较早发展良好的国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借鉴这些成功经验的同时需要我们正视及思考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我国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休闲农业快速发展是2001年开始,这一年制定了休闲农业诸多评定标准,标志着我国向规范化经营迈进。但相比国外休闲农业100多年发展的历史,我国的休闲农业从总体上看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自然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1.缺乏科学的产业规划导致项目建设缺乏特色。在我国,多数休闲农业点是农民自发、盲目发展起来的,政府统一管理、规划布局、引导和支持等职能的缺失,导致在休闲农业开发建设上缺乏科学规划、随意性较大、整体建设水平较低,发展的无序性和盲目性现象较为普遍,造成项目建设缺乏特色,进而导致恶性竞争以致效益不佳。

2.政策扶持急需加大力度。在政策扶持方面,由于休闲农业起步较晚,各地尚未建立完善的配套制度和保障措施,农业部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加大相关政策扶持力度,争取在休闲农业场所销售自产的初级农产品及初级加工品,农家乐经营户提供一些减税或免税政策,要在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城市建设费、营业税、垃圾处理费、排污费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这些相关配套政策出台的滞后,必然会制约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进程。

3.产品附加值低导致竞争力不强。在“吃、住、行、游、购”这旅游六要素中,我国休闲农业点提供休闲活动主要停留在满足顾客“吃、住”等较低层次的物质需求,其原因是经营活动中忽略科技投入,技术含量不高,缺乏体验、休闲、科普教育等能够给游客带来精神愉悦的休闲项目,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自然难以提高。

4.缺乏文化底蕴且营销管理薄弱。在市场营销方面,由于缺乏清晰的市场定位,导致行业内部从众现象严重,简单仿效,忽视品牌运营,缺乏茶文化、农耕文化、餐饮文化等底蕴的支撑,仅停留在采摘、观赏等表象上,缺乏吸引力。同时,目前休闲农业旅游功能最初是由其生产功能发展的延伸,多数从业人员及其管理者还没有转变传统观念,忽视了休闲农业营销管理,市场营销理念缺失及市场竞争意识薄弱,导致休闲农业项目宣传力度不够,因而品牌知名度不高。

5.缺乏专业人才导致管理水平低下。休闲农业对管理水平的要求远高于单纯的休闲业和农业,因为它是多功能、综合性的产业。它的发展需要财务管理、导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人才,但是目前我国休闲农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专注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户,缺乏相应专业知识及管理经验。

三、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

基于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宏观上予以把握,以利于解决休闲农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实现休闲农业科学化、有序化的良性发展。

1.通过科学规划,凸显项目特色。休闲农业的开发是一项复杂工程,涉及诸多方面的因素。所以必须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保证项目开发的可行性,分配布局的合理性,以做到休闲农业与经济发展、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由于休闲农业发展迅速,休闲农业服务项目数量越来越多,如果一个服务项目没有自己的特色,则很难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所以必须要充分地了解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客观环境以及客源市场等因素,准确定位,凸显自己的特色。

2.通过跨越发展,实现模式创新。休闲农业的跨越式发展,依赖于经营模式的创新。休闲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是以一定的休闲农业资源为前提保障的。由于休闲农业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的特殊性,更要注意其发展的多元化与区域文化的差异化;保持对技术、品牌、文化、人力资源等核心资源的持续创新,发展成熟的客户维护模式以完善休闲农业经营模式。在依据具体的环境与客观条件进行休闲农业经营模式创新的同时,亦不可违背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以及偏离经营模式各组成要素的关系,应该尊重创新的科学性。

3.通过产业运营,增强比较优势。休闲农业点大都属中小规模,实力较弱,往往很难经营多种产品或服务以分散风险,但具有适应性强、接近顾客等优点。可以集中兵力,通过选择能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单一化、专业化经营[4]。因此,各休闲农业点必须进行游客的行为分析和需求调查,充分考虑自身所立足的消费市场和客源地,以销定产提供特色服务,进而打造品牌形象,形成差异化经营。休闲农业要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休闲农业是农村三次产业的有机融合,用产业化的理念指导休闲农业发展。加大农民参与力度和组织化程度,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产业化形式,完善均衡产业化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市场体系。发展规模化的种养第一产业、农产品加工和休闲产品加工等第二产业和餐饮、住宿、农产品流通等第三产业,实现产业化经营。

参考文献:

[1]刘泓蔚,卢飞.近十年国内休闲农业研究进展述评[J].潍坊学院学报,2012,(5).

[2]黄维琴,竺帅,周彬.休闲农业发展综合评价及对策研究――以浙江省奉化市为例[J].科技与管理,2012,(6).

[3]王婉飞,叶宗造.休闲农业经营模式创新探索――以华凯休闲农业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2,(2).

休闲农业功能论文篇8

关键词 农田用地;都市农业;生态绿地;生态农林观光公园;福建泰宁

中图分类号 TU98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271-03

现代城市的发展日益重视运用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倡发展方式的转变,不单纯追求城市经济,盲目求大、千城一面的发展路子;而是追求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重视生态文明是新世纪的哲学主流,引导人类的建设和生产活动。

2009年7月,在泰宁县发展大旅游区,完善旅游休闲设施,优化城市景观休闲资源,进一步开发城市旅游配套资源的要求下,启动了泰宁生态休闲农业园。该公园集生态休闲、生产生活为一体,是新型的城郊绿地产业公园,在该背景下正式诞生,城市各种绿地已成为城市的重要功能组成部分。

1 城市生态休闲绿地概念

城市生态休闲绿地,即在城区有一定的绿量与显著生态效果的综合性城市绿地。一方面城区生态休闲绿地作为城市中的生态区,既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地方,又是维护生态安全格局,使城市生态环境得到优化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生态休闲绿地被赋予多样化功能,可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促进城市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为城市发展带来动力[1]。宏观意义上的城市生态休闲绿地可以是城市与区域层面的生态型绿地,微观层面可以是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市级公园。城市生态休闲绿地概念的提出代表着城市公园从单纯的强调场所空间塑造向强调生态理念造园的转变,代表着城区绿地从重视园艺美学到综合性、多样化发展的转变,代表着城区绿地从单一公园概念到城市功能观念的转变[1]。

2 城市生态休闲绿地的作用

城市生态休闲绿地的保护和开发对于缔造生态安全、土地安全、水土保持、环境优美、富有城市竞争力和城市特色的空间结构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和特征表现有:具有保持水土的自然要素和生态特点;创造广阔的公共休闲活动空间,优化城市功能;是促进城市发展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完善城市休闲产业配套的重要场所;是城市最具地标景观性的地方,影响城市发展布局和发展方向。

3 城市生态休闲绿地的历史与实践

孙筱祥先生曾经指出,全世界大城市区最早建立的自然式休闲生态园林为杭州西湖。12世纪时,以西湖为中心形成一个半天然半人工的自然式园林,面积逾4 000 hm2,成为当时南宋国都临安的城市公园,近期的西湖西进开发中,朝着更生态的方向规划,保持了农田和生态水源等设施,茶园和果园相间其中,稻香鱼水散置其间,如同世外桃源,池塘水系、生态湿地、船坞码头共同组成人间天堂。

1898年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明确提出城市生态休闲绿地、农业牧场与城市的密切联系[2],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公园改革使公园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大量休闲设施引入,注重公园的生态平衡和经营管理并日渐融入城市;20世纪末被认为是新的综合文化休闲设施,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如今,城市休闲公园更趋多样化、专业化、宏观化。形成了以城市定位为核心的休闲绿地系统。1873年建立的纽约中央公园规划了很多的喷泉、大草地、水体、各种游步道、景点、休闲设施、运动场、美术馆、画廊、影剧院;公园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和生态容量,排洪给水河道和人工养殖景观湖相结合,植物园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成为纽约城区最大的自然生态休闲绿地。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中央公园将城市河湖、山体、纪念空间结合起来,通过对草原、林地、森林、湿地等以原始景观为主的休闲设施进行开发,从而实现了对场所的改进优化,使其成为城市需要的一部分。

城市绿地系统与区域生态层面的生态休闲绿地强调公园与城市系统的渗透和补充发展,荷兰的斯塔德休闲生态绿地是横跨4省(北荷兰、南荷兰、乌德勒支、佛来福兰)面积约400 km2的农业地带,保持了生态休闲绿地的开放性、生产性,集约化使用城市土地和营造紧凑的城市空间从而保证兰斯塔德地区生活休闲空间的理想模式[3]。

4 泰宁县生态农林观光公园规划实例

4.1 项目建设背景

泰宁县生态休闲公园区位于城区以东,是县旅游发展的重要工程项目。项目将与大金湖国家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尚书府第等旅游景区形成产业互补,是构建区域大旅游圈的重要项目。公园四周环境幽雅,风景资源得天独厚,交通便捷,沿线风光秀丽,按总体规划,为生态休闲农业风情区域。

园区占地约133.3 hm2,地理条件优越,该园区依托国家风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利用山水泰宁的资源优势,区位独特而显著。交通上,区间网络路、城区一级旅游干线、福银高速接线和向莆铁路穿境而过,交通方便。

规划区生境条件优越,山清水秀,物种繁多。该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 ℃,无霜期300 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1 775 mm,一年中3―6月为雨季,5―6月降雨强度大,雨量集中,平均相对湿度为84%,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738.7 h,多年平均降雪日数为4.3 d,属福建省丰水湿润区,适合多种植物生长。

4.2 项目现状和规划策略

4.2.1 存在问题。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即将发展为新市区的土地目前为贫瘠农田,农业产量很低,地块四处杂草丛生,由于常年简单耕作,土地面临荒芜沙化,而主城区的发展受土地严重制约,城市功能无法进一步优化,城市主题得不到诠释,如何把农地与新区发展结合有待进一步研究。

4.2.2 规划对策。结合城区内的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和人文自然资源。根据城区常住人口少、以休闲旅游为经济支柱的现状以及该县构建大旅游经济圈的需要,拟将该区块发展成生态休闲型城郊绿地。以高流量人口循环休闲旅游、生态农业经济为产业,建成融生态居住、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园区,使该地区与风景区、人文资源区形成一体,围绕核心城区,形成众星拱月的旅游生态城市格局。该区块的建设方向是不改变土地基本用途的前提下发展新城区,构建生态特区――以生态休闲农业为主导,发展相关产业,形成农林科研开发、度假、观光、旅游、教学、特色和高效生态农业为一体的新型生态休闲园区。

4.2.3 解决途径。不改变土地基本用途,结合传统农业,进行集约化、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并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经营土地,发展围绕农业的生态科研、生态度假、休闲接待、农产品加工、田园型房地产业展开,使农户参与到现代化农业生产中来,形成新市民。使农地与旅游、餐饮、观光、高新产业相结合逐渐形成公园式新城区,使农地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4.2.4 技术措施。经过工程措施和土地改良使该地块焕发出新生机。一是工程措施,疏通水道、引水养殖、挖湖养殖,解决土地干燥的问题;二是从山坳引水渠,集水于饮用水塔和湖,更新水质成饮用水,发挥生态淡水养殖的效益;三是土地改良,应用农业技术对农地进行改造,以适合各种生态产品和植物的生长需要;四是科学规划,在农地边的荒芜山体上规划低密度构筑物形成生活区,经过截污渠把生活管理区与生态产业区分离;五是限制交通工具,仅允许使用电瓶车等无碳或低碳工具,污水处理后用于灌溉,有机肥经过处理制成植物养料,让明媚阳光、清新空气、繁茂枝叶、瓜果田园环绕全园。

4.2.5 设计目标。规划使该园区成为“新天地”,解决了农村、农民、农田、城市发展、城市经济多方利益脱节问题,以及农业土地荒废和城市发展土地利用的危机。这种集约化、多元化、互补型农业避免了很多农产业风险,解决了城市土地发展瓶颈,使生态城区得以实现,解决了农民、农业、农村的转型问题,开辟了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子,良好的生态经济必将吸引更多的新市民(原农户)参与其中,促进相关产业的跟进,达到利用先进的城市造园理念引导传统的城市发展方式。新的土地利用方式必将使城郊农业走上新的发展模式,也使现代版田园城市及生态农业科技新城得以实现。

5 规划原则

5.1 生态原则

公园规划突出生态设施、生态产品、生态技术和环境保护。一是生态设施,其是公园的重要基础,比如引水入园,不造假山水,形成水生植物、旱生植物相交的立体式植物生态环境;结合规模化生态农业生产形成生态植物群落和自然季相(四季均有较大面积的花、彩叶和观赏果)。二是生态技术,利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自然生境、生态因子综合设计的高效生态环境模式,进行生产、生活、运行等综合的城市生态休闲绿化公园。三是环境保护,公园有着大自然生态的良好基础,必须保护性地综合规划和开发。旅游势必会带来污染,园区自身的生产生活也会成为污染源,必须注意生态要求,如停车场的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站的布置等;利用生物种类和生物防治技术来减少病虫害、农药污染。在植物生产环节利用全园的废物,以消灭污染源。

5.2 综合效益原则

规划中应坚持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项目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生态产业等方面项目的有机联系,互相促进,走多元化经营,产业互补的生产模式,以获得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5.3 互动性原则

规划强调旅游项目的参与性、娱乐性及知识性的结合,使城市游客参与园区生产、生活,通过亲身体验获得乐趣和相关的知识,使他们多方面地体验农产品生长、种植、采摘、加工、收获,动物的驯化、逗趣,农业高新产品的生产及农村生活的情趣,使游客享受到源于乡村生活又高于乡村生活的身心体验,享受到现代田园、花海的生态农业风光。

5.4 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休闲产业发展的生命力,也是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关键,因而规划设计要根据园区的现状,明确现有资源,使园区以特色建园。规划中应该突出的内容包括:一是人工生态景观,特别是大面积水面及周围景观;二是生态技术生产,利用生态技术进行水自然循环、净化、水产品的养殖、动植物能耗互补;三是滨水景观,凸显山水与农业、山珍、渔业的特点;四是水产农业,水生植物和动植物景观的运用;五是野生鸟类观赏设计,特别是珍稀鸟、白鹭引进。通过突出特色,使该园区成为区外游客向往的世外桃源。

5.5 总体规划和分期开发原则

公园的开发采用整体规划、分期开发的形式,以适合生态城区建设的特点,为整个园区进入良性循环做好充分准备。从项目开发顺序上,首期是生态基础设施,如道路交通、通水通电、文化娱乐、信息网络、生态建筑物、休闲设施等;二期是技术示范,如特种水产、花卉、果树、果蔬、反季节植物,逐步达到全面开发生态产业的目的;三期以完善对外农业合作示范和生态交流,高新农业技术,现代生态农林业科研试验为主,使其成为园区的亮点。

6 总体规划布局

以现状条件和规划原则结合生态休闲为特点,从宏观上把整个园区划分为生活和生产两大部分,形成4个大的区域,构成园区的主体框架。

6.1 新城防护绿带

位于园区北侧,国道205线沿线,起到分割空间的作用,使公园与周围环境隔离,同时南侧又与周围大自然景观有机衔接和过渡,防护绿带休闲设施以景观水池、木桥、绿岛、花海观赏项目为主。防护绿带主功能是该公园与外环境过渡地带。

6.2 核心区

规划为环境幽雅、生态自然的生活区和行政区,前期潺潺的溪水从北到南贯穿至核心区,川流不息,加之大面积的人工湖,清澈壮观的水面,白鹭任意翱翔。有中心广场、停车场、生态居住、行政管理、科研教育、休闲娱乐、市场营销等设施,进行精细打造、有机组合,形成一个和谐的生态核心体。

6.3 滨水休闲区

以核心大面积的人工湖为主体,连接从北到南贯穿全园的河流以及多个大小浇灌水塘,形成独具特色的水系,根据水系的不同位置,因地制宜地种植水生植物,湖周边散落些休闲建筑和别墅,并进行水产养殖。在人工湖宽阔的水面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如休闲垂钓区、水上游乐园、观赏喂养区、生产养殖区,野生鸟类筑巢养护区。

6.4 生产加工区

该部分是公园中心部分,在总体规划下相互协调,相互衬托。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该区既有生产加工的功能,又有生态休闲度假的功能,产业布局有花卉公园、果实公园、野生养殖动物园、植物园、加工厂,设施布局按南北式布置。融休闲、高端农产品展示、生产为一体,逐步成为独具风格特点的农业大观园,让游客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7 建筑配置

建筑物的格调与该园的主格调协调一致,全园以生态建筑为设计和建造标准。建筑材料主要以土、木、竹、石为主的生态材料。建筑基地布置原则为山脚、水岸滩涂、贫瘠土地之间。建筑风格定位为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

8 产业分区规划

8.1 一期生活区

一期生活区包括停车场、会所娱乐、滨水居住带、生态别墅带、休闲生态农业区、生态会馆、游客活动中心、旅游接待中心、逗趣园、水上游乐场园、野生禽类吸引区、生态农业高新品种展示、夏令营与大中小学生生产实习基地。

8.2 二期生产区

二期生产区包括生态示范区、生态科技区、对台农业市场、苗木花卉盆景生产与销售区、生态农业教、科、产、学、研及创业实践基地。

9 产业特点

9.1 生态旅游,城区休闲

生态观光(生态小旅馆、生态健康保健、生态疗养)、生态农业餐饮(绿色食品、瓜果摘、鱼虾捕捞);科普教育(生态知识、生物科学、自然保护、花卉景观)、娱乐逗趣(动物驯化、水上娱乐、农业实践)等成为该生态公园最主要的特征。

9.2 高新生态农业示范和产业化

运用生态系统、持续经营、物质循环、食物链、立体种养等技术,形成各种生态物种的实现模式。同时,引导新市民进行规模化生产,并进行收购、深加工和销售等生态产业的经营生产活动。

9.3 生态产品生产

包括园林花卉、高档切花、特色果蔬、特色禽畜和水产等绿色产品的生产。生态产品生产分2类:一是结合生态农业示范,形成该公园的规模化外销特色产业;二是结合休闲农业旅游和生态餐饮,形成该园的自消产业。

9.4 对外农业合作

生态园优美的环境,适宜发展国际农业合作区,对外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发展现代新兴农业,通过农业种植、农业延伸产品、对外农业交流,从而逐步发展成对外开放的生态特区。

10 结语

在城市化过程中对农业用地的保护规划,在实践上和理论中还极少见,笔者把都市休闲农业的概念转换为生态休闲绿地来研究,以便与绿地系统的概念相整合。由于休闲农业的发展也是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加之城市居民对休闲农业日益向往,田园风光和无污染的农业产品日益吸引着城市的居民,给都市农业规划实践带来了契机。未来的绿色生态区,应该有生态功能(生态休闲与度假)、生产功能(输送能源与动力)、整合功能(与城市区其他功能相联系),为文章实例中所要求的与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文物古迹形成互补弥合,优化城市结构。文化休闲功能――市民游、赏、玩、吃、住的好去处,成为自然与农耕人文展示区[1]。迎合了绿地多样化、公共化、生态化、休闲化、特色化的特点以及保护与利用生态资源的大潮流。此外近年的生态城市主义实践在国内外不断演进,比如:城市森林理论,城市湿地规划和实践理论,景观生态学[4]中对城市斑块和廊道、国土生态安全的研究,都基于传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之上。如何在城市发展中引进农业这个传统的生态绿色产业项目值得探究。都市农业理论,为此次规划实践打开了极其广阔的思路,该项目的规划实践为泰宁县都市生态休闲绿色经济的发展和新城发展开了先河,也是“反规划”[5]、失落的桃花源[6]等生态城市主义理论的实践。

11 参考文献

[1] 李颖怡,何.自然与人文共演城市“绿心”[J].中国园林,2010(10):13.

[2] 爱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 王晓俊,王建国.兰斯塔德与“绿心”:荷兰西部城市群开放空间的保护与利用[J].规划师,2006(3):90-93.

[4] 肖笃宁,李秀珍,高峻,等.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 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上一篇:农业科技服务论文范文 下一篇:农业资源利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