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服装营销方案范文

时间:2023-02-23 19:20:28

休闲服装营销方案

休闲服装营销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运动休闲服装业 体育营销 问题 对策

一、体育营销的概念及内涵阐释

“体育营销”其实就是有关企业通过实物或资金等手段,与相关体育组织、活动和项目等建立某种联系,从而获得相应的名义和权利,从而运用广告或公关等促销等手段来围绕企业产品的品牌定位或整合传播,最终建立特有的品牌联想及品牌认同感,从而有目的地实现营销策略的实施。体育营销的内涵其实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体育实体本身的市场营销和企业借助体育主题或资源进行的市场营销。企业的体育营销不管采取哪种具体的营销方式,如果想要取得预想的效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体育营销策略与整体的市场战略实现有机的融合。

二、我国运动休闲服装业体育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运动休闲服装业体育营销经验欠缺,管理水平低下。首先,国内运动休闲服装业明显缺乏体育营销的经验,很多运动休闲服装企业在获得国内的大型体育赛事赞助商身份后,仅仅只是是利用体育场所内的几块广告牌或者运动员服装做做广告,而对体育资源的整体开发是非常欠缺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5年中超足球联赛的“零冠名”现象。运动休闲服装业体育营销管理水平比较低,在体育营销环节存在较大的管理问题,通常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营销行为本身上,而忽视了对营销活动的管理与策划。

2.我国运动休闲服装业体育营销模式呆板、观念滞后,没有长期的体育营销战略。目前我国运动休闲服装业营销策略的通常做法就是利用赛事本身的吸引力来进行社会宣传,以便提升品牌社会知名度,但是这样的宣传手法根本就无法实现预期宣传效果。另外我国运动休闲服装业目前仍是为了一时的知名度和销售目标才去做体育营销,只是把体育简单地作为实现其短期目标的一种传播媒介,严重缺乏长期营销策略。

3.缺乏体育资源整合能力,体育营销策略没有能与企业的长期市场营销发展战略相结合。首先,要明确体育营销应该是属于一种整合营销,需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及合理的方式来实现企业发展策略的目的,应该充分依托体育运动的传播平台,同时同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互补,从而形成市场的整体冲击力,最后实现企业自己品牌价值与产品销售的双提升。令人遗憾的是在国内体育服装业对营销市场定位是非常模糊的,长期战略规划缺乏,更是缺乏长远市场规划,只是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心态,很难将体育营销策略与企业的长期市场营销发展战略相结合。

三、我国运动休闲服装业体育营销策略探讨

1.运动休闲服装业开展体育营销必须树立新的营销理念,并且要有效结合企业长期发展战略。运动休闲服装业体育营销必须要转变陈旧的营销思维,树立起崭新的营销理念,明白服装业进行体育营销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活动的,因此在营销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其他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公共情感,不能单一的为了营销而营销。运动休闲服装业要想通过体育营销来吸引消费者的兴趣,从而引导消费者消费自己的产品就必须依据企业自身情况来制定符合本企业发展的营销策划和方案。目前国内很多运动休闲服装业的赞助是短期的,这也决定了营销也是短暂的,而这样的营销效果基本是没有任何长久意义的,因为消费者是很健忘的。所以如果运动休闲服装业一旦选定了与自己品牌相关的体育运动,就应该作为一种长期投入,同时要最大化的利用本公司现有资源和外在的体育资源,从而服务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

2.运动休闲服装业开展体育营销要合理利用和整合体育资源,走整合式体育营销模式。

所谓整合式体育营销模式就是指体育营销活动要依托体育运动的传播平台,充分调动体育、文化、市场及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形成市场的整体冲击力,从而实现自身品牌价值与产品销售的双提升。也就说休闲服装业开展体育营销应该将营销活动与自身品牌效应的提升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种注重实效性的整合式体育营销模式才能充分地体现出企业产品品牌与体育资源进行融合的市场营销效果。同时要想顺利走整合式体育营销之路必须打破单一的宣传方式,必须要突破时间与空间因素的限制,要从本着发扬民族精神和增强国民体质的社会价值出发,积极开展体育赞助活动和展开体育营销活动。

3.运动休闲服装业必须逐步提升体育营销管理水平,创新体育营销策略。我国运动休闲服装业必须要逐步提升体育营销管理水平,避免营销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样才可以有效减少体育营销的风险性。因此我国运动休闲服装业目前必须要集中自身优势资源,逐步提升体育营销管理的水平,进行体育营销策略创新,从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出发,让体育精神和现代化的产品完美结合,设计出适当的产品和服务以便不但能满足这些市场的需要,而且还可以达到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的目的。

4.运动休闲服装业必须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创造稳定和谐的体育营销环境。作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的体育活动的发展是离不开社会舆论的支持的,媒体与体育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和相互协作的关系。运动休闲服装企业作为市场营利主体要想通过体育营销营利就必须要在利用良好的社会舆论导向的基础上,充分依靠媒体的力量将产品推向市场,同时体育营销策略的成功也需要媒体的配合,需要和谐稳定的营销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华鑫:论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体育营销战略[J].《体育科学》,2005,25(4)

[2]耿力中:体育市场营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休闲服装营销方案范文第2篇

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行动与意志。

古人有云: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意思就是:只有不断实践的人,才能获得成功,只有永远进取的人,才能达到目的。换句话说,就是做事要有恒心,要有韧性。任何事要么不做,一旦看准了,就一定要坚持不懈得做下去,做出个样子来,在压顶的困难中,也义无反顾。这是成就事业的人必备的素质之一。为者常成,成难成之事;行者常至,至难至之地。

胡永康就是这样的人。他以其责任、使命、胆识与热情,不遗余力地开拓沙溪发展之路。他不墨守成规,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常规套路。以超常规的措施,推动沙溪超常规目标的实现。以一展带动一业,以一业带动一镇,10余年时间,沙溪一天比一天繁荣,一天比一天富强,今天的沙溪,已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南方小镇,成为了中国休闲服装产业的领舞者。

扛起休闲装大旗

服装产业在沙溪具备300多年的历史,以前沙溪人谋生,大多是做服装,改革开放第一家企业就是服装厂,第一个外资建厂也是制衣厂。餐饮、纺织服装、文化是沙溪人从事最多的行业。这样的地缘背景奠定了沙溪休闲服装能够快速崛起的基础。

在谈论沙溪人的性格特点和人文传统时,胡永康基本上是不加思索,侃侃而谈,足见这些骨子里的特性和深厚的地域人文内涵,让他这土生土长的沙溪本地人,无时不流露出对沙溪这片土地和这里父老乡亲的热爱。他在沙溪休闲服装博览会上的大手笔运作,既是得益于对时代的把握,也是对当地的客观认识,从而因势利导,顺势而起,能够得民心,顺民意。同时,胡永康也有着更充足的动力,这份动力来自对家乡的热爱。

从2000年开始,沙溪服装产业的发展由自发转向政府加以引导,明确把休闲服定位为沙溪的主体产业。当时,休闲装在国际上已经很流行了,但在国内还没有大规模掀起休闲的概念,沙溪看准了自己的优势和服装的流行趋势,在和中国服装协会等众多行业内的专家多次交流沟通之后,沙溪率先扛起了休闲装的大旗。在中国服装的大舞台上,沙溪把休闲这个概念和产业成功链接起来。这不仅成就了沙溪的地位,也丰富了中国服装大业的一份内涵。从这个角度看,在中国服装这部世纪大剧中,沙溪无疑是重要一幕,而这一幕的主角或者说重要角色,无疑是胡永康。

沙溪原本的休闲服装产业规模并不大,企业分散凌乱,多是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但这里的产业潜力大,发展空间好,政府决心大,在中国服装协会的指引和领导下,沙溪的休闲服产业发生了质的变化,基地的形成,产业的集群,品牌的时尚理念,技术的创新,休闲风氛围越来越浓,各地纷纷来沙溪寻找合作机会,“休闲服装看沙溪”的震世口号应运而出。

做大做强休闲产业成为了胡永康的坚定目标。一个小镇,如何做到大与强?胡永康决定先进行结构调整,将小、散、乱的企业整合,集中起来做出规模,建工业园,给企业最大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园区,很多企业从当初几百平米做到了几万平米,同时,企业不仅贴牌生产,时尚设计也在同步进行,很多设计师纷纷来沙溪建立工作室,当时的四名工程,名师、名牌、名企、名镇,是沙溪产业大发展时期的最贴切论述。

这一时期是沙溪的激情年代,是胡永康和沙溪人为产业崛起挥洒热情与智慧的年代,他们在创造历史,也在被历史记录。

难忘第一届

胡永康对于第一届在沙溪举办的休闲服装博览会还记忆犹新,“从第一届到现在,我一直负责策划和指挥这项工作,这是我最感兴趣的一个大工程。第一届难度最大,工作最辛苦,问题也最多,第一届的印象也最深刻。我们要发展休闲服装产业,通过什么样的平台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想打造一个服装博览会。当时人们都说,我们不具备这个条件,北京、上海、广东,没人赞成我们做这个事情。但我们对沙溪产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我们跑了三次北京。我们先天不足,但我们后天会努力去补,我们产业发展的潜力很大,当时北京30多家商场的专卖店都有沙溪的品牌。我们政府就是要搭建一个平台,企业一定能唱好戏。”

“我们创造了沙溪速度。9个月时间,硬是在一片平地上,建成高水准的展览馆,使博览会得以如期举行。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我最担心的问题都在第一届发生了,怕下雨,结果真下雨了。开完新闻会,第二天就要开展,但当时还是大雨倾盆。结果第二天,就开幕式举行时没下雨,开幕式结束后,中午雨又下了起来。当天晚上晚会时,周边都在下雨,而晚会现场只是零星飘了些雨点,演出完之后半个小时,晚会的现场也开始下雨了。人们都说这是沙溪神奇的地方,但我觉得这是天道酬勤。我们这么艰苦,足足筹备了一年的时间,老天爷给我们一个好的结果。现在人们还一直在说这个故事,传为美谈,这个故事最经典。举办之前谁都不相信我们,办了之后各界评价很高。参展商和参观者很多,大家都很兴奋。沙溪从来都没见过这么多人聚在一起,这是沙溪的一大盛会,老天爷也助了我一把。人们开始惊叹沙溪能力,我们办成一个国际性大展,第一届就荣获了光荣称号。”

说起第一届胡永康滔滔不绝,“我当时对服装、展会这些都不太懂,就摸着石头过河,不懂就问,当时一个理念就是借脑办事。通过和专家的交流,我很快就搞懂了服装产业怎么发展,服博会怎么办。我亲眼见证了沙溪休闲服产业的从小到大,沙溪由默默无闻的小镇到全国闻名的进程,沙溪与休闲概念的捆绑,成为我们靓丽的名片,能够成功打造出这个名片,就是得益于服博会的平台,这是让我最自豪的事情。”

“当时的休闲服装,无论是概念,还是产业都无人问津,但沙溪休闲装博览会的举办,把休闲装推向主流舞台,这是沙溪的贡献,沙溪创造了历史,得到了业内各方的认可,所有的评价不是我说出来的,是业内权威人士说出来的,10年后,休闲服装还是看沙溪。”

“将来退休后,如果说我对沙溪做了那么几件事,第一件就是成功举办了博览会,这是我最兴奋的,也是我最喜欢的工作,它给了我一种成就感。你做成功一件事,你一定会有满足感。另一件事就是保证当地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富裕。实现沙溪人的富裕安康,这是我的目标。老百姓生活愉快,安安全全,健健康康。这就是我要做的两件事,办博览会,让沙溪人富裕安康。我喜欢给自己很多的目标,大的目标就是让沙溪人富裕安康。”说到这里胡永康欣慰地笑了。

这是胡永康最激动人心的阐述,你能够深刻感受到他在其中倾注的热情与汗水,这是对一片热土的深情,也是历史赋予他的责任与使命,这让成功有了更多的内涵,无责任无以立业,无使命无以感召。

观念一变天地宽

不过对于休闲产业的发展,胡永康还有更多的期待,他表示,“沙溪的企业在实力上还有差距。打得响的品牌还不多,这和设想还有一定的差距。10年黄金时代大发展,但我们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事要做,承前启后,下一个10年,我们会发展什么样,走什么路,这是我们当前思考最多的问题。感谢沙溪人,打出一片天地。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是今后沙溪要做的文章。

“观念一变天地宽。我们目前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思想观念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时刻在支配、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影响着直接制约发展的理念、体制、机制、模式、增长方式等等。就沙溪镇而言,封闭意识及种种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是不容忽视的。“短”,目光短浅;“怕”,怕担责任;“僵”,思想僵化、墨守成规;“满”,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等等。这些落后的、消极的观念,成为制约沙溪发展最大的瓶颈。要加快沙溪经济发展,必须首先破除这些落后、消极的思想观念。”

“转变观念,就是不囿于习惯和传统,不循规蹈矩,敢于挑战过去,挑战传统习俗,挑战思维定势,挑战旧的体制机制,不断突破条条框框的限制,创立新的观念及体制、模式;就是在加快沙溪发展的实践中,敢于闯不合时宜的陈规陋习的‘’;敢于闯前人未曾涉及的“盲区”;敢于闯矛盾错综复杂令人望而却步的‘难区’。”

“我们常说: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其实,市场经济也是观念经济。在同等条件下,地区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超越了物质力量的较量,而表现为观念的较量、智慧的较量、谋略的较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了超前的理念,才会有超常规的发展。因此,我们只有在观念转变上取得突破,在观念创新上见到成效,才能抢占先机。”

正是在这种超常规发展理念带动下,以休闲服装为特色的沙溪纺织服装产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沙溪经济社会也因此取得了巨大发展,可以概括为“一个确立,二个提高”。一个确立――确立了沙溪在中国休闲服装业的地位;二个提高――第一提高了沙溪的知名度;第二提高了沙溪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十余年来,胡永康带领班子成员,领导全镇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勇于开拓。通过品牌的创新,彰显专业特色和影响力,商贸的对接,丰富了经贸活动,为建设既适宜居住又适宜创业的和谐沙溪,推动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得品牌者得天下

面对“休闲服装看沙溪”等誉满业界的赞许声,中山市沙溪镇委书记胡永康深感沙溪休闲服装品牌的重要。胡永康指出,有品牌者得市场,有市场者得天下。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沙溪”这个休闲服装品牌已经从成长期转向成熟期,沙溪镇已发展成为中国休闲服装的集中地、发源地、凝聚地和策源地。沙溪应该利用这一高地效应,以整体形象引导沙溪服装品牌打响国内外市场。

胡永康认为,目前,沙溪的休闲服装产业不仅面临着同行的竞争压力,而且还要直面后配额时代的贸易摩擦威胁,为此,沙溪休闲服装产业必须寻求全方位突围。

胡永康说,沙溪服装产业从OEM起步,REEBOK、NIKE、LEE、U2等一批知名休闲服大牌都是在沙溪加工生产的。昔日的沙溪虽然加工能力强劲,但设计师在客户方,主动权也在客户方。而今,这种接单方式已彻底打破,沙溪多数企业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设计师队伍,实现了设计、制造一条龙。如霞湖世家不但有自己的设计师队伍,而且每年为客户提供数千种设计方案,让客户看样下单,从复制时尚发展到创造时尚、引领时尚。

胡永康认为,作为产业发展高级阶段的“品牌”,它是消费者的“宗教”,没有时间的积淀和内容的负载,没有布道的故事,成就不了真正的品牌。一个好品牌的形成就如同酿制陈年美酒一样,不仅需要时间积淀,更需要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他说,目前沙溪已经孕育出鳄鱼T恤、霞湖世家、圣玛田、剑龙、马克・张、三番、柏仙多格等70多个品牌,全国十大休闲服名牌中,沙溪就占了8个。随着从卖产品到卖品牌的时代变迁,作为休闲服装生产基地的沙溪正在探寻产业模式的转型。

胡永康说,休闲服装已经成为沙溪撬动地方经济的有力杠杆,但要将沙溪打造成展示中国休闲服装品牌的时尚舞台,除了政府发挥其职能作用外,企业也有责任形成共识与合力。近几年来,沙溪人通过举办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不断提升沙溪休闲服装产业集群的整体形象,使其从地域概念向品牌概念转型。

胡永康强调,当一个产业集群把竞争优势建立在初级生产要素上时,它通常是浮动不稳的,一旦有新的产业集群踏上相同的发展阶梯,也就是其固有的竞争优势结束之时。为避免出现这种后果,沙溪必须树立危机意识,注重提升产业结构水平,打造完整产业链,力争实现“差异型竞争策略”,创造产业集群升级所需的高级生产要素。

胡永康指出,政府要为企业提供一个多元化的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建立起现代化的物流营销渠道;服装企业应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向国际市场要资源、要效益。每年一届的休闲服装博览会就是沙溪同国内外同行交流的绝佳平台,生产商来自全国各地,有广东、福建的,也有上海、浙江的,还有港澳台等地区的;而参观客商又云集了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西班牙等国的国际买手。在与国内外市场对接、碰撞、交流中,沙溪的休闲服装产业得到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拓展。

越来越国际化的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促进了沙溪休闲服装业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人才流和资金流的汇聚,并成就了沙溪纺织服装业商机无限的贸易窗口。

胡永康说,服装产业已被确立为沙溪经济发展的主体产业,沙溪镇政府将把扶持政策、规模开发、对外引进、产业配套以及政府服务等放在主导的位置上,积极实施“一个转变,两个带动,四名工程”的服装产业发展战略,推动生产基地型的休闲服装名镇向品牌主导型的休闲服装强镇转变,通过信息技术和工业园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服装产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名镇、名厂、名师、名牌”工程为核心,建立资源集聚、产业链条合理、竞争秩序规范的发展环境。

沙溪神话在继续

2009年10月,沙溪将迎来具有承前启后里程碑意义的第十届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中国・沙溪)。从2000年开创性的创办到2009年举办第十届,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中国・沙溪)迎来了10届不平凡的历程,无论对整个中国服装产业还是沙溪本身社会文化和产业的发展推动与促进作用都非同寻常,贡献有目共睹。

对于第十届博览会胡永康充满期待,他表示,“第十届休闲服装博览会恰将是在金融危机对全球包括中国产业尤其是实体经济影响仍未消除,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出现改变,在国务院出台包括纺织服装行业等十大行业振兴规划,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

划纲要》落实和珠中江区域合作不断拓展、延伸,在中山和沙溪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和谐发展等的形势和背景下举办,不仅将对休闲服装博览会10届历程作一次全面的总结和回顾,也将对中国包括沙溪休闲服装产业做阶段性的总结和回顾,同时将对中国休闲服装产业未来发展作前瞻性的规划和展望,因此将具有历史回顾、现状研究、未来规划更加切实的产业现实意义和信心提振作用。”

胡永康介绍,此届博览会将集中展示一批中国休闲服装产业发展和九届博览会举办的成果,同时将对参与博览会创办与推动的政府和行业领导、业内专家学者、专业媒体等进行采访,为回顾、总结前九届博览会成功经验与展望、规划产业发展做系列报道;在布展上,将根据上下游产业链的顺序,如面料开发企业群、贴牌加工制造企业群、市场零售品牌企业群、与沙溪企业有合作的品牌(国际、国内)企业群、设计师和设计公司群、纺织服装机械企业群以及相关物流企业等进行布展,以名牌、名品、名师企业为中心,进行集中展示,对此无论从中国休闲服装产业升级、自主创新、高新技术采用、产业链垂直整合、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构建现代服务业等战略角度,还是第十届博览会展示展览、招商合作、宣传推广的角度,都有积极意义。

此届博览会期望在为海内外客商提供水准更高、内容更丰富的商贸交流平台的同时,还将举办一系列庆典活动,包括举行“十届功勋人物颁奖仪式”,表彰一批对中国休闲服装包括沙溪休闲服装产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品牌、企业、媒体等合作机构。不仅在形式上,更关键是内容上将有新的提升,预计此届博览会的规模更大,规格更高,境内外品牌企业团组更多,嘉宾层次更高,实际效果和影响也将会更好。

博览会组委会因此要求把第十届博览会办出“更有水平、更有质量、更有特色、更有成果、更有创新、更有规模、更有影响、更有亮点、更有文化”。博览会组委会同时明确表示,将把今年的博览会10届盛典办成一个里程碑的节日。

创办于2000年的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CHCW)独树休闲服装的大旗,历经九年的专业锻造,日臻丰满成熟,以其权威性、专业性、时尚性和商贸性的鲜明特色,奠定其品牌展会的地位,被评为全国十佳服装展会和最具行业影响力专业展会,是国内外了解休闲服装最新潮流时尚的窗口,是整合产业资源、推动中国休闲服装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10年来,她光芒四射的站在中国服装业界的舞台上,象一位美丽的天使,也象一盏闪亮的明灯,引导着中国休闲服装产业的发展,更是成为人们生活方式变革与进步的风向标。

博览会的创立与举办是开创性的历史壮举,改变整个中国服装产业格局,对沙溪休闲服装产业和企业发展与品牌化建设带来极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以“三来一补”加工型发轫的中国包括沙溪休闲服装产业,博览会的举办,首先带来了对产品、市场、质量等认识的改变博览会的举办,令中国休闲服装企业开始有品牌意识、市场意识、品质意识的培育;博览会的举办,不仅提升了休闲服装产业,同时也带动和提升了相关延伸产业的发展。

十年发展历程是产业的一个里程碑,不仅象征着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在中国服装产业十年耕耘取得的成就,也标志着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和中国休闲服装产业从此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创办以来为中国服装业界开创了无数成功先例,树立起了一座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里程碑,并且在不断创新中继续前行。人们有理由相信,前进路上的下一个里程碑将会用更多的成功来树立,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伟大征程中,将涌现更多的“沙溪故事”和“沙溪神话”。

记者手记

见多识广,豁达乐观,但又不失威严,这是在采访之后,胡永康书记给记者最强烈的感受。

采访的过程中,胡书记说起话来声音宏亮,很有幽默感,说到兴奋之处,他会哈哈大笑,异常爽朗。在谈到沙溪的发展时,你又能深刻感受到他的魄力、精明与强干,正是在他的创新理念指导下,以“引领休闲时尚,共创发展商机”为主题的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今年已经是第十年,承载着休闲服装产业的希望和梦想。

而工作之外的日常生活中,胡书记可谓平易近人。孩子眼中的他是一位好父亲,妻子眼中的他是一位好丈夫,乡亲百姓眼里的他,是一位信得过的领导,刚毅、果敢、有能力、负责任,既有卓越远见,同时德才兼备。

胡书记还有个爱好,就是打乒乓球。业余时间,胡书记会和同事或者机关单位的同志打打球,尽管已过天命之年,但打起球来,他不仅技术全面,而且体力充沛,专注且富有激情。

休闲服装营销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专业对接产业链;专业建设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在两年的示范校创建过程中,以“专业对接产业链”的思路,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的培养,全面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打造了中职品牌专业,为示范校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专业对接产业链”的含义

沙溪是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产业链完整,涵盖服装设计、工艺制作、生产管理、质量检测、产品、陈列展示、营销物流和电子商务等环节,我校紧紧依托和服务当地服装产业,对接产业办专业,形成了“专业对接产业链”的服装专业建设模式,并以此推广到学校其他专业的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专业对接产业链”就是“实训基地(中心)对接产业链、专业教学对接产业链、专业拓展对接产业链”。

二、“专业对接产业链”在专业建设中的具体做法

(一)专业设置和专业拓展对接产业链,办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专业。

我校根据服装产业发展和市场人才需求,服装专业对应服装产业链中设计、生产、检测、营销等各个环节,开设了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服装工艺、生产管理、服装模特、服装展示、服装营销等专业或专门化方向,同时还与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专业、工艺美术专业等进行无界化合作,开设了服装电子商务、服装物流和服装服饰设计等专门化方向;还依托服装检测中心开设了全国中职学校中唯一的服装检测专业。总之,专业设置和专业拓展紧紧对接产业的发展和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改造老旧专业,新增新兴专业,办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服装专业。

(二)把企业生产线引进学校,实训基地(中心)对接产业链,增强企业对专业的人才依存度。

建立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实训基地(中心)是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的核心,而实训基地(中心)是否与产业紧密对接成为关键。我校的做法是:把企业生产线引进学校,建 “教学工厂”或“教学实训车间”。这样的“教学工厂”或“教学实训车间”既要真实地按生产流程和岗位要求来配置设施设备,又要考虑到教学实训需求,如我校近年引进的英仕婚纱晚礼服生产线、EK休闲服装生产线、合鹰单量单裁自动裁剪生产线等。

在实训基地(中心)建设中,除了引进企业线外,我们也按照产业链上的岗位要求,建立相应的“教学工厂”或“教学实训车间”,其功能设置、设备和工位配置、实训环境布置上既参照企业车间来建设,又考虑到教学实训需求,如服装设计制作一体化实训车间、电脑绣花实训车间、服装工艺实训车间等。

(三)专业教学对接产业链,促使教学改革全方位推进。

“把课堂搬进车间,让学生上课就是上岗。”无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师共同培养学生,也让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初具雏形。

一是改革教学模式,为此,我们根据产业链的岗位要求,把企业生产线引进学校,建 “教学工厂”或“教学实训车间”,让学生在真实的工厂和车间环境里“做中学”,让教学在生产性实训中开展,让专业教师与企业技师共同参与对学生的教学实训指导,培养与产业要求相适应的技能人才。

二是改革教学方法,全面推行“项目教学法”、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强化学生技能训练,着力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三是改革评价模式,让企业的技师参与对学生的评价。我们的教学实训车间都配有企业技师与专业教师,共同负责指导学生和对学生的岗位技能进行考核评价。同时,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的情况来考评学生技能水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分别组成若干项目小组。

四是改革教学内容,构建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

五是改革教学手段,加快教学资源库建设进度,充分利用学校信息化平台,教师可随时调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来辅助教学,学生可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网络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四)把名师引进学校,建立名师工作室,引领专业发展。

我们聘请了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张肇达、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服系主任肖文陵等20多位全国知名服装设计师、专家学者和企业生产技术管理人员担任服装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把这些专家名师引进学校,建立名师工作室,现已建成名师工作室有13个,如董怀光设计师工作室、欧阳心力教授工作室等。同时我们还将服装专业教师和学生编组配备到每一个名师工作室中,做名师的下手,面对面聆听名师的指导和教诲;此外还定期在校内开设学生与名师直接对话的“名师讲堂”,让师生能接受到专业发展最高水平的名师指导,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水平,从而引领专业发展。

(五)重视“双师”素质专业教师专业的培养,打造专兼职教师队伍。

在专业建设中学校和专业部重视“双师”素质专业教师专业的培养,制定了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的管理制度,规定所有专业教师每年不少于一个月时间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或挂职锻炼。实践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脱产到校外企业挂职,二是在校内教学工厂或工作室中带项目。在校外企业挂职的由企业分配任务,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由企业给予评价,学校再根据企业评价给教师相应的奖罚;对不受企业欢迎的教师,学校则要求教师限期提高业务,并降低对教师绩效考核的评定档次。在校内教学工厂或工作室中带项目的教师,要完成规定的项目任务,如带学生给企业设计服装样板的项目教师,要以有无企业认可生产的服装样板为考评标准。通过这些管理、考核和激励措施,促进了专业教师的成长,使专业教师真正做到“拿起书本能讲,挽起袖子能干”,既是学校教师,又是企业技师。

(六)与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近年来,我校通过学校承办的研发中心、设计师协会这些产学研合作平台,先后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齐齐哈尔大学、广州美院、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上海和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英仕服装有限公司、中山市通伟服装有限公司等60多家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开展全面、深度和高端产学研合作,为珠三角服装产业群培养包括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等在内的各类专业人才;为杉杉集团等40多家服装企业提供新产品设计开发、生产改造、服装检测和人才培训等服务,全方位推进了专业对接产业链。

(七)承办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和服装设计大赛,增强专业对行业企业的影响力。

多年来,我校积极承办行业产业发展系列论坛活动,相继举办了2009年第十届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CHCW2009)之广东服装行业产学研研讨会和东方儿女杯休闲服装设计大赛、2010年天竹杯服装设计大赛及服装产业高峰论坛、2011年广东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对接暨与粤港澳服装业对话论坛、2012年百利达杯服装设计大赛及服装产业高峰论坛。尤其是2011年11月13日在我校举行的广东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对接暨与粤港澳服装业对话论坛,教育部鲁副部长亲临指导,来自教育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上海和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英仕服装有限公司等近400位等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加了会议,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专业对接产业链”的专业建设模式所产生的成效

(一)专业吸引力增强,招生就业两旺。

专业对接产业链,促进了服装专业建设,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使服装专业形成了“出口畅,进口旺” 的就业招生良好局面,最近两年服装专业的毕业生双证率达到99.6%以上,初次就业率超过98%,专业对口率在85%以上。2010年前一年招生规模只有4个专业班230多名学生,在校学生仅有600多人,现在一年招生7个班400多名学生,在校学生人数超过1200人。

(二)打造了“一基地三中心”,提升了专业实训能力和水平。

“一基地”,是由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服装专业实训基地,近年来,在服装专业重点专业建设过程中,引进企业生产线,新建扩建了19个教学实训车间,实训基地内建成有包括中山英仕婚纱晚礼服生产线实训车间、EK休闲服装生产线实训车间、上海合鹰单量单裁自动裁剪生产线实训车间,雅丽绣花公司电脑绣花车间、恒辉印染公司服装数字化印花车间、服装设计制作一体化示范车间、服装工艺车间、服装版房车间、服装尾部处理车间、服装电子商务实训室、服装CAD机房、服装设计室、服装模特表演厅、服装产品陈列展厅、服装销售门店、服装模特摄影室、平面广告制作室、服装信息中心等在内的30多个教学实训车间或场室,各个实训车间或场室布局合理,设备先进,与产业对接紧密,能满足每年1500名全日制学生实训、2500人培训的需要。

“三中心”,一是由学校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合作建设的中纺标CTTC中山检测中心,为中山市乃至珠三角纺织服装企业提供权威、便捷、高效的纺织服装产品检测认证服务;二是学校承办的目前中山市纺织服装行业最大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中山市休闲服装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并以此服务上百家企业,与高校、名师开展深度的产学研合作,至今连续举办了四届广东省服装业高峰论坛、每年多次举行行业交流会和企业产品会。三是学校与中山市网商联盟合作建设的服装电子商务中心,为中山十几家服装企业服务。

“一基地三中心”的建成,大大提升了专业实训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成为全市、全省中职专业教师培训、师生技能竞赛和技能考证以及为当地产业人才培养、企业员工技能进修的重要基地。

(三)教学改革成效明显。

(1)课程和教材建设成果丰富,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与学校专业课教师一起,编写了服装专业3个主要专门化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3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基本完成了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业务流程为主线的核心课程和教材建设。

(2)专业对接产业链的教学改革模式成为广东中职学校教学改革典型案例之一,为示范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了经验。

(3)引进企业生产线,建 “教学工厂”或“教学实训车间”;项目教学、一体化教学在专业课教学中全面推行;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师共同培养学生,让技能水平和项目成果来反映学生职业能力,这些举措都让专业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也让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校内初具雏形。

(4)教学资源库建设初见成效,作为国家示范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计划课题的副组长单位,与相关的企业院校合作开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服装专业学生连续六年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实现六连冠,截至2012年,我校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服装技能大赛,已经累计获得12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还获得了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展示特等奖和一等奖。服装专业毕业学生双证书率达到99.6%。学校在中山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连续五年稳居全市一等奖的第一名。

(五)专兼职教师团队建设成效突出。

近年来,服装专业现有35名专业教师,已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8名骨干教师,有11位教师是技师或高级技师,一位教师被评为“广东省十佳服装设计师”,一位教师被评为高级服装设计师,“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专任专业课教师的90%。

所有专业教师每年均不少于一个月时间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或挂职锻炼,还聘请了17位企业技师做服装专业的兼职教师,他们或定期给学生上课,或在车间带项目、指导学生。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技师做学校兼职教师,打造了一支专兼职教师队伍。同时,还聘请了20多位全国知名服装设计师、专家学者和企业生产技术管理人员担任服装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把这些专家名师引进学校,建立名师工作室。

(六)校企深度合作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校企合作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服装专业以项目来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如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合作建立纺织品检测中心项目,与中山英仕服装有限公司合作的婚纱晚礼服制作设计项目等,目前,校企合作项目已达21个,合作单位包括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广州美院、中山英仕服装有限公司等31家科研院所及企业,校企及产学研合作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四、体会和反思

专业建设是示范校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内涵发展、上台阶、提升办学水平、提高社会声誉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要想促进专业发展,专业建设就必须立足地方优势产业,对接产业办专业,面向市场育人才。

休闲服装营销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服装 市场营销 品牌效应 营销策略

美国著名的市场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指出:“市场营销是一种企业功能,它辨认现时还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和欲望,规定和衡量它们的范围大小,确定一个能够最好为其服务的目标市场,以及决定服务于这个市场的适当的产品、服务和计划方案。因为市场营销是连结一个社会需要和它的行业反应形成的纽带”。根据这一理念,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市场营销的作用之重。从宏观方面来讲,市场营销被全球所有的国家使用,有利地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是各国、各民族之间增加友谊的桥梁;从微观方面来讲,市场营销的发展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命运。所以我们要认识服装市场营销的概念、作用及其用途和发展特点。

服装市场营销是指服装企业对服装市场营销的衣着生活方式的研究和构想,进而满足衣着需要,并对服装产品进行设计、生产、定价销售和服务的整个过程及所有的活动,以实现服装产品交换,获得工人最大利润。

众所周知,服装市场营销同样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从研究消费者开始到实现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结束。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需求和服装的流行趋势,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服装产品的销路问题。服装工作者只有经过着重研究,服装企业在激烈的市场和变幻无穷的服装市场营销环境中识别、分析、评价、选择和利用各种市场机会紧紧围绕住满足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变化趋势,而能及时做好更改应对其变化的策略,努力创造出更多的市场价值,为企业谋取利润而展开大规模的总体营销活动,达到服装市场营销的最终目标。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新经济的腾飞,我国服装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使服装贸易不断满足日益增L乇的服装消费需求?服装市场营销的知识和原理的运用,将会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新时期新产品的诞生,人类心理的需求变化,服装产品从设计师的构想设计,到工人生产,再到销售人员的推销,这一整体过程无时无刻不渗透着营销的理念。现代服装业内人士都应深入了解服装的营销过程,服装营销活动的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是紧紧围绕“消费者的需求”这一核心理念而展开的。作为一个服装企业的业内人士,一位杰出的设计师就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设计出的产品将提供给哪些顾客、面对的消费人群具有怎样的心理需求、需求的变化趋向如何,才能真正地为企业做出贡献,更显自己的设计理念。同时,销售人员也应了解服装产品的特色、成本以及交货期限,售后服务方式等等,从而更准确地制定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计划和营销组合。当今的服装市场消费变化加快,需求多样化、模式复杂化等等。这些因素在服装市场销售中都难以正确的预测和描述。因此,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就要探索服装市场规律,这是指导服装市场销售的指南针。只有牢牢把握住正确的方向,我们才能在探索服装的征途上不至于迷失,才会顺着我们的航标顺利的起航。

市场营销在国企中到底值多少钱,没有人能定得了它的价值,它给你的时候不是自给的,收回去的时候却是无偿的。企业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作为营销活动的中心,并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中实现企业的利润。由于市场需求的高弹性,消费者对服装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作为服装企业,特别是时装企业,一定要把握住市场机遇,发现不同的市场需要,重视产品的差异化经营。同时要合理的衡量出服装的商品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并使之完美的结合起来,争取创造最大的利润。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的商品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服装企业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效应。在当今社会中,品牌产品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服装消费,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和市场的认可。如彬彬、雅尔罗蒙、顺美、喜马、夏梦等西服品牌,就是现代服装市场营销的成功范例。此外,现代生活的层次多样化直接导致新颖的休闲服装流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的改变。有些人虽然出身于同一社会阶层,接受着同一文化的熏陶,具有相似的个性,但由于不同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活动、兴趣和见解也就有所不同,表现在对服装的选择上也有所差异。现代生活的特征主要是休闲时间增加、内容丰富,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趋向于多样化,他们有能力、也有闲暇时间去娱乐、购物和装扮自己。随着人们对旅游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大为增加,穿着休闲服装的人越来越多。因此,企业了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也是很有必要的。并且要在此基础上,加强企产品对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影响,使消费者的生活变得更加文明、健康和舒适。

知识经济的来临、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国际竞争加剧。特别是作为所有时尚产品先锋的服装行业,更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服装市场营销的环境。通过对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的研究和分析,企业可以通过更好的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不断地调整营销策略,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也能进一步提高企业在服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为以后更好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例如;领慧时装有限公司u&I经过调查后发现今后服装的流行趋势是简洁、自然、张扬个性。因此,在设计中融入了简约的大都市风格,将重点放在剪裁和用料的细节上,在自然简约的潮流中强调个性化的设计方式,以此烘托出女性独有的非凡气质。该公司的服装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女性消费者的喜爱。事实证明,研究市场营销环境增强了u&I公司的能力,使其在众多的服装企业中脱颖而出。我认为,任何企业如果能把握宏观环境变化的脉搏,顺应其变化趋势,就能避免环境的不利因素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危害,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扩大了企业经营规模。可见在社会环境瞬息万变的今天,企业重视研究服装市场营销的环境势在必行。

休闲服装营销方案范文第5篇

针对近年来不少服装企业普遍面临的成本增加、利润减少、缺乏增长力等问题,百胜软件公司也开始尝试在信息系统应用中引入供应链管理理念,并于2008年7月正式了“RFID FOR BSERP'’的快速供应链解决方案。

记者:现阶段,服装行业对信息系统的应用包括哪些方面?

黄飞:服装企业的信息化绝不是单纯的软件应用问题,还涉及到企业管理架构的调整、业务流程的重组等方面。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的是一个整体企业运作模块,它蕴涵先进的经营理念、科学的管理流程和敏捷的IT技术,将引导企业进入标准化的管理运作模式。

服装行业对于信息系统的应用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供应链管理系统平台,支持整个供应链上下游管理;二是分销/零售系统平台,支持进销存管理;三是服装企业ERP系统平台,全面管理企业的计划、生产、物料、库存和财务等方面的业务。

对服装企业来说,不同的经营范围和定位决定了其对信息化的需求不同,信息化建设的重心也不同。比如,对于品牌商而言,信息化的需求重点在于市场分析,对产品策划的支持,以及从供应商到渠道商的整个供应链上下游的管理,因此信息化建设应用以供应链管理系统为核心;对于分销商或零售商而言,信息化的重点在于销售分析和商品库存控制,其信息化建设应用以分销/零售系统为核心;对于生产商而言,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在于采购物控和生产计划管理,其信息化建设应用以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为核心。

记者:具体到不同类型的服装企业对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有哪些差异?

黄飞:不同定位的服装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差异很大,并且这种定位分类很复杂,界限模糊。单就正装而言,男装和女装的特点就有明显的区别,同时,正装和休闲装也有交叉,如商务休闲等。所以,企业对信息化表现出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在此只能进行较笼统的分析。

从市场扩展方面来看,运动休闲类企业的利润来源集中在二线、三线城市,门店的数量一般较多,要求信息化系统具备强大的数据存储、远程管理和分析能力。

从营销方面来看,运动休闲类服装的款式变化速度很快,要求对市场信息做出更快、更准确的反应。其中,产品周期更短的时尚女装类产品表现的尤为明显。

从数据分析方面来看,由于产品周期不同。男装正装类企业对往年数据分析较少,而运动休闲类或者时尚女装企业需要对流行趋势进行更准确的把握,这决定了他们对数据存储、分析等有明显的需求。

记者:对服装企业而言,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具有怎样的价值?

黄飞:信息系统从很多方面解决了服装企业供应链管理中从上游到下游的连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终端信息的及时反馈;

第二,再订货周期缩短,改变过去通过电话、传真和归纳计算的方式;

第三,优化材料库存的控制,并降低库存成本和仓库管理成本;

第四,生产设计方案和产品生产得到统一管理。以往由于通过人工手段对不同的版本进行控制,如果版本发生改变,而采购人员不知道,就容易造成一些浪费;

第五,基于信息系统的强大的财务管理。以往财务核算成本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现在通过系统中生产任务的执行,就可以得到准确的生产成本,同时现金流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记者:服装企业怎样实现信息系统与供应链管理的完美匹配?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黄飞:要帮助服装企业建设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并且实现信息系统与供应链管理的完美匹配,首先要了解其供应链设计。据调查,很多服装企业都是以设定下游为供应链起点的,“为顾客实现的是什么?顾客对服装企业的满意度怎样?”这是很多服装企业的最终原则,所以,很多企业首先从店铺管理开始。

另外。对上游供应链的建设,对于服装企业而言是最困难的。所谓上游的供应链建设,是指从采购、设计到生产整个环节的建设。众所周知,国内服装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因此有相当部分的服装企业管理水平有限,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理念比较落后。事实上,其上游供应商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整个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而言,管理能力应该说处于中低档水平。但是,服装企业面临的市场是千变万化的。这样的特点决定了服装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必须要对采购、设计、生产、终端销售等整个链条进行重新审视,然储管理是一项核心工作。

记者:曼哈特为服装行业提供的系统解决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郭仁正:针对服装行业的供应链管理特点,曼哈特为这类客户提供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四个系统,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一是仓储管理系统(WMS)。它是仓库管理最基础的系统,涉及收货、铺货、存储等仓储活动,重点是实现对款式、颜色、尺码等信息的有效管理,以降低库存,加快流转速度。

二是扩展企业管理系统(EEM)。该系统是一个平台化的产品,提供实时透视度和贸易伙伴协作,以确保货物通过最佳渠道及时流向客户。通过供应链同步,扩展式企业管理系统为企业创造极大的经济效益,并且经常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无论企业是集中于订货过程,还是创建预期出货通知,或是借助于全球透视度及事件管理系统对库存进行跟踪和控制,扩展式企业管理系统均可实现关键功能整合,帮助企业实现既定目标。

扩展企业管理系统的应用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 通过统一解决方案,管理全球协作商务;

2 降低库存总体搬运成本、运输成本和人工成本;

3 实时提供全球货物流透视度;

4 按时交货率提高10%-20%;

5 订单履行率提高5%-15%;

6 周期时间缩短2-4天;

7 安全库存量降低5%-15%;

8 提高配送中心、物流服务商的运作透视度。

三是需求预测系统。需求预测是服装企业做好供应链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服装企业而言,一方面要保证足够的库存以防止断货,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过多各货导致的库存积压。要做好需求预测工作,系统的支持很关键。借助系统实现准确的库存需求预测,可以帮助服装企业促进销售,最大限度降低流动资金需求,维护客户满意度。

四是库位优化系统。该系统主要是针对一

些季节性明显的产品,解决拣选效率的问题。因为多数服装的销售有较强的季节性,随着季节变换,库位优化系统会优先考虑当季产品的出入库,按照一定的销售规律,向WMS传递拣选时间、内容、数量等信息。

记者:请您结合实际参与过的项目,介绍曼哈特系统解决方案在服装行业的具体应用。

郭仁正:曼哈特在全球的第一个订单就是来自服装行业,目前在全球服装行业的WMS项目中,曼哈特占有50%-75%的市场份额,客户包括高级时装、商务休闲、户外、内衣、运动等众多不同类型的服装品牌。在中国市场,曼哈特2006年以来先后与达芙妮、某大型休闲服装零售商、森马建立了合作。其中,达芙妮在上海的仓库建设项目于2006年10月启动,2007年9月正式上线曼哈特的WMS系统。该仓库面积达到1.5万平米,SKU数量达2万个。随后,达芙妮在重庆、北京、福建、郑州及沈阳也自主安装了此系统。2007年11月,某国内大型休闲服装零售商实施了曼哈特仓储管理系统及扩展企业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用以优化其供应链来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该项目已于2008年11月正式上线。去年9月,曼哈特与森马的合作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也位于上海,面积达到3万平米,该仓库安装了自动立体仓库、输送机、电子标签拣选系统等自动化仓储设备。预计上线时间为2009年下半年。与其他应用行业相比,为服装行业设计和

记者:实施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需要重点关注哪些环节或因素?

郭仁正:单就WMS而言,每一个行业的应用都有其独特之处,甚至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也都不尽相同。以服装行业为例,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服装在季节性、销售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根据曼哈特以往服务于服装行业的经验,我们认为有几方面内容值得重点关注。首先,服装产品的生命周期很短,季节性很强,因此WMS要支持不同季节库位管理的切换;其次,服装产品的颜色、尺寸、款式管理很特殊,为了加快拣选效率(把零拣变为箱拣),服装行业越来越多地开始采用混码箱操作(供应商来货时,同一款式颜色会有数种箱。每种箱按照不同的数量比例来包装不同的尺码,比如25件一箱:A型箱是2件XL、5件L、13件M、3件S;B型箱是3件XL、4件L、10件M、5件S),这对WMS是个挑战。而且,到季度末的时候,门店的补货可能要不了一整箱25件了,那剩余的混码箱可能就要进行拆箱、分别上架,然后按照正常的零拣来处理。这个需求的实现具有更高的难度;第三,对于一些需要进行挂装处理的服装企业,其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中还需解决与相关系统和设备的接口问题。

此外,为服装企业设计和实施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还需要结合其销售模式。目前中国服装企业的销售模式主要有自营店、加盟店、专柜、B2C四种,而每种销售模式下的拣货和配货方式存在很大差异。

记者:曼哈特如何看待仓储管理系统在中国服装行业的应用前景和趋势?

郭仁正:据了解,中国具备一定规模的服装企业对财务软件、CAD设计软件、ERP系统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随着他们对供应链管理需求的不断增加,其对仓储管理系统的应用前景值得看好。现在的问题在于,虽然服装企业对仓储管理系统有明显需求,有实力的企业也不在少数,但既有实力又有正确认知的企业则是凤毛麟角。就目前中国市场的仓储管理系统用户情况来看,多数还属于第一代用户,他们对仓储管理系统的应用仅限于基础的进销存管理,而很少涉及与仓储相关的所有活动管理。在应用产品方面,服装企业大多采取自主开发软件的方式。所以,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介绍和说服工作。我相信经过未来3-5年的探索,这些第一代用户会从中有所领悟,真正了解并选择适合自己的仓储管理系统。

记者: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看,仓储管理系统在服装行业的应用存在哪些可以发掘的空间?

休闲服装营销方案范文第6篇

营销之胜,反成品牌之殇。不少本土企业或多或少都面临这样的窘境。美特斯・邦威亦不例外。(以下简称美邦)

实事求是地讲,在中国本土服装品牌中,美邦堪称出类拔萃。它从1995年4月22日首家专卖店于浙江省温州市开设实行品牌连锁专卖经营起,目前全国设有专卖店近3000家。现有营销网络覆盖中国30余个省市。在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美邦也十分重视品牌形象的打造,它主要是靠走大型店面、豪华装修的渠道推广策略和诸多明星代言的推广路线。为了提升其品牌形象,可算是煞费苦心。

从初刨走到今日,美邦靠“放弃中间,只重两端”的品牌打造的经营模式,拥有了辉煌的战绩,在当今中国服装行业中获得了各种荣誉,例如“2006中国大学生至爱品牌奖”等。可见其一心想要打造高端休闲服装品牌的热望。

品牌之殇

然而,消费者的感知却和它的目标格格不入。

由于它的制造多外包,本身只关注“品牌”的打造,而且营销中比较注重“量”,所以每季末都会有大量的打折促销,在消费者心目中,美邦不会是彰显个性和品位的选择,再豪华的外表、再多的荣誉都无法阻止其品牌定位由最初的高端休闲定位下滑,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低端学生装、马路服。这是一个走品牌制胜路线的本土服装品牌的困惑,也是它的悲哀――强大的营销力量反而束缚着它的手脚,辛苦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和多年累积起来的品牌价值成为它进一步发展的“玻璃天花板”。

在这样的窘境之下,美邦会向现实屈服乖乖地承认自己的低端定位吗?答案很显然。美邦积极向中高档细分市场延伸,为了提升原有的品牌形象,它重新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之路,那就是创立全新品牌――2008年8月28日,美邦在深交所上市,其新品牌ME&CITY同时华丽面市。

该品牌定位于全新的人群,拥有全新的品牌诉求,和以往的公司战略相比,美邦此次推出ME&CITY可以说是打破了之前立下的所有发展规则――由以终端的横向延展转移为拓展新的细分市场。这可以说是在公司战略上的创新,也是在品牌战略上的剧变。在这样的情况下,新品牌的营销就必须非常精妙。

根据与原有品牌的亲疏程度,品牌战略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模式:多品牌战略和品牌化组合模式。美邦在推出新品牌时出招奇特,结合两种模式,采用了影子担保战略,看似十分讨巧,但这却是一条极具风险的不同寻常路。

所谓影子担保品牌战略是指并不直观与被担保品牌相联系,但许多消费者知道这种联系。在多品牌战略中代表着一个产品子类别,一方面提供了让知名组织支持该品牌的优势,另一方面,减少了联想的控制。影子担保品牌与被担保品牌的联系是隐匿的。尽管有时这种联系能够被人发现。

新希望――ME&CITY

一切从“新”开始

ME&CITY向高端延伸出品牌线与产品线,与美邦在品牌定位上形成差异化经营。它全部由法国优秀设计师所领衔的设计团队设计,缔造出一种注重品质、凸显自我风格,并兼具高性价比的时装语言。营销方面沿用了一贯

的代言人策略,但是这次将目标锁定好莱坞一线男星米勒和三国混血的巴西名模布鲁娜・特诺里奥,其广告由著名的4A国际广告公司李奥贝纳操刀。

ME&CITY旗舰店选址于中国时尚之都上海的繁华购物地域――南京东路580号,占地面积达3500平方米,这也是ME&CITY在全国范围内的首家零售店。

新品牌和原有的品牌形象差了十万八千里(见表1),这里也可以看出美邦推出ME&CITY的意图,那就是借助新品牌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做高端品牌,从原有的中低端休闲服装市场走向高端商务装,甚至可以走向国际服装市场。

新品牌谋略

ME&CITY是以一个新品牌的形式推出的,建立一个新品牌首先就应该给该品牌一个明确的内涵和意义,那么,美邦推出ME&CITY也必须先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和其他沟通的方式为新品牌建立起理想的品牌识别(见图1)。

首先,ME&CITY的核心的主张是“New city,New you”。这向消费者传达了该品牌的承诺,该承诺通过品牌的个性、定位以及带给消费者的利益来传递。

个性:时尚、精致、有情调;成就、奋斗、努力;

定位:中高档,22~55岁的社会新人、职场新贵和城市中产阶级;

利益:对美邦公司来说,纵向延伸品牌线,提高公司的整体品牌资产。对于顾客而言,可以享受到低价高附加值的产品。

最后,最表层是直接和消费者感知联系起来的,即具体的营销方案,包括产品、渠道、价格、促销等。由于营销活动是建立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形象、传达品牌承诺的重要环节,稍有不慎便会给消费者传达错误的信息,使得在建立新品牌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新产品,旧Logo?

单就产品而言,ME&CITY完全体现了美邦向高端延伸出品牌线与产品线的意图,这也进一步使新品牌和母品牌的品牌定位和核心诉求上的差异化更加突出,这体现了“影子担保”中多品牌战略的一面,即建立新的品牌形象。但是,风格、定位迥异的同时,新品牌的产品上却标有美邦的Logo,这一行动无疑对新品牌的有一种背书作用,体现着“影子担保”中担保战略的一面。这对新品牌的品牌资产的建立会产生巨大影响。

当新品牌呈现在消费者面前时,虽然美邦没有很高调地宣布ME&CITY是其旗下的新品牌,但是从新品牌的会和其他的宣传渠道来看,ME&CITY始终放不下美邦的品牌资产,它的产品上有着美邦的标志。显然,美邦是想为新品牌提供背书功能,使ME&CITY更快地为消费者所知晓并且可以拥有一部分原有的顾客群体。

然而,根据品牌战略原理,采用背书品牌策略要求原有的品牌有很好的品牌资产。现就美邦和ME&CITY的“背书”关系而言,美邦并不具有为其新品牌背书的品牌资产,原因如下:

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来源于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以及有强度的、赞誉性的、独特性和偏好性的联想,根据Aaker对品牌资产的定义可以分为品牌忠诚、品牌意识、感知质量、品牌联想。那么美邦有没有足够的品牌资产为新品牌作担保呢?它的担保会对新品牌有怎样的影响呢?

美邦公司是我国服装业中典型的“去掉两头,只做品牌“的公司,它重点在品牌的塑造和营销渠道的建设,但是其营销组合是有些畸形的:产品质量一般、高频度的大促销、比较依

赖广告对顾客影响力,但是顾客对其质量评价偏低,而且忠诚度偏低。这样导致了一个倒三角的品牌价值结构:很高的品牌知名度、偏低的感知质量和品牌忠诚度。母品牌的忠诚度偏低,它的品牌黏性就会降低,消费者不太容易因为母品牌就信任和购买新的品牌,相反,消费者对母品牌产品质量的不信任,更会直接影响到对新品牌的尝试冲动。因此,美邦对ME&CITY起不到背书作用,反而有可能影响新品牌的市场接受程度。

新旧品牌的品牌个性不同,品牌个性和使用该品牌的人的特征是相联系的。那么美邦和ME&CITY的目标群体差异明显,前者是20岁左右的学生群体,以往推出的多为校园系列,突出的是个性新潮,这和它一贯的“不走寻常路”的品牌诉求非常吻合,但ME&CITY针对的则是都市白领阶层,追求的则是奋斗、努力、成就、精英,两者之间差异很大,而且新旧品牌之间的品牌核心定位根本没有联系,目标市场也几乎没有重叠,旧品牌的低端、普通的形象反而与新品牌的品质、时尚、个性相互冲突。

全新代言,凸显不同品位

产品的营销沟通主要有4种方式:广告、人员推销、公共关系、营业推广。良好的整合的营销沟通策略有利于品牌形象提升。从经营模式和以往业绩来看,美邦是一个“硬”营销高手,比如,打品牌、广告、渠道、门店等,它最善于运用品牌形象代言人、极具创意的品牌推广公关活动和全方位品牌形象广告投放,结合开设大型品牌形象店铺的策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此次ME&CITY的推出也是沿用了美邦一贯的代言人策略和广告策略。

美邦不惜花重金找《越狱》的男一号米勒代言,足以看出其对新品牌的重视,米勒的身价不菲,他是好莱坞一线男星,因美剧《越狱》而一炮走红,拥有大量的忠实粉丝,他是20~30岁年轻人中的首选偶像明星之一,对《越狱》新剧集的期待同时也引爆了对米勒的关注热潮,可以说这个代言人是选得非常不错的,他可以为ME&CITY在国内、国际市场拓展提供有力支持。他年轻、时尚、新潮,并且有个性,这也和ME&CITY的顾客群的心理需求吻合。

至于广告,美邦邀请了著名的国际广告大师打造了一个具备国际水准的形象广告。因为要区别与之前面向大众的定位,在整个广告里没有出现任何有关美邦的字样――这就好像雷克萨斯之于丰田,当一个品牌需要走向高端时,最好还是摆脱原来品牌所带来的社会效应,新的定位、新的名字、新的代言,自然也会带来新的气象。

“如意算盘”打在分销渠道上

如果你控制了分销渠道,你就控制了品牌形象。

为便于品牌形象的塑造和管理,在品牌培育期多品牌均以直营的方式展开销售。以直营方式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直营店对品牌形象的宣传和提升有很重要的意义,并能使品牌经营理念得到较好的贯彻。美邦的销售渠道的确选择了直营的方式,但在直营渠道的具体运用上美邦却走了一条不寻常的路:在2008年秋冬主要于全国各地美郭的大型店铺中以“店中店”形式推出。将ME&CITY和美邦这两个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不同购物习惯的消费群的品牌,全放到原有的美邦专卖店去销售。企图以销售终端的横向延展为基础实现消费群的纵向延展。

ME&CITY在销售终端上这一独特的呈现形式基于公司的以下考究因素:

1 美邦品牌对ME&CITY品牌具有正面“背书”作用

考虑到短期的开店速度,以实现ME&CITY的规模效应,从而分摊推广费用,减轻ME&CITY的推广压力。ME&CITY念念不忘美邦这么些年所形成的销售终端和其所“套牢”的消费群,以及美邦所拥有的知名度、美誉度。从ME&CITY的诞生理念(随着18~25岁这个穿美邦长大的消费群进入工作岗位,ME&CITY开始接替美邦为他们提供中高档商务服饰方案,这个群体之前有过美邦品牌的消费体验,美邦通过销售终端告诉消费者“ME&CITY也是我们的”,进而拉动他们消费ME&CITY。)我们也可以看出美邦公司似乎想通过整合的销售终端实现美邦与ME&CITY这两个品牌间的最优组合。运用担保品牌战略,利用美邦所拓张的销售终端并借助其知名度与赞誉度的隐性影响来对ME&CITY的推广与销售做个担保。我们不排除美邦认为:整合的终端会有巨大的成效。

2 提高加盟店的盈利

研究美邦的盈利状况不难发现,美邦加盟店和直营店的状况并不如美邦在外的名声那样让人乐观。美邦通过ME&CITY系列,推出比原来更高价格、更高毛利的产品,辐射购买力更强的职场人群,并将ME&CITY放在现有的美邦专卖店里卖以解决门店盈利问题。等到在职业休闲服装领域做大了,再行剥离,独立运营。或许,这正是美邦在销售终端上打的如意算盘。

但销售终端所具有的这些看似有利的因素,可能恰恰也构成了对ME&CITY品牌的最大冲击。(见表2)

美邦忽视了两个不同定位品牌之间品牌价值的对冲。如果新推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不是现有产品所覆盖的,势必无法借助于现有人群产生关联消费。美邦现有的目标人群和ME&CITY的目标群体之间,没有太多的重叠部分,ME&CITY根本无法借势到美邦的现有客流。当ME&CITY进驻了美邦店,消费者会产生混乱,美邦到底是卖什么的?

虽然,我们不能肯定说ME&CITY的渠道策略会不成功,但P&G等一系列成功实施了品牌战略的公司的终端横向拓展都是以更大限度满足现有消费群为中心的。而这一点,正是被美邦所忽略的。如果需要通过终端拉消费者进店,这和另开一家新店又有何区别?美邦终端整合战略对ME&CITY的担保也就失去了它的最大意义。

取悦消费者的“品牌价”

因为产品的价格不仅是企业销量与利润的来源,同时也关系到一个产品能否生存(成功)的关键。定对产品价格在中国这个对价格敏感度非常高的市场中更是尤为重要。

美邦公司希望通过推出具有“高附加值”的ME&CITY产品来提升档次。ME&CITY的推出运用撇脂定价策略,进入市场时制定较高的价格。通过公司的官网我们发现,ME&CITY系列的价格平均约高出美邦系列的一倍,同时也高于国内其他同类服装很多。然而较之ZARA等一些同档次的国际品牌,ME&CITY的价格只是他们的一半。ME&CITY似乎在向人们诉说:ME&CITY提供的产品附加值高,但价格却低于国际品牌。这样一来,消费者自然会选择ME&CITY。

但只有在顾客认为该产品真正具有价值时,他才愿意为此支付价格。ME&CITY这种左右逢源的定价战术是否真能让大众感知它品牌价值的存在?ME&CITY所采用的撇脂定价策略只有在企业不存在竞争对手或企业具有较高的市场信誉时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不可否认,美邦公司有知名度和信誉度,但那是校园风情系列所获得,它与ME&CITY属于不同的档次,甚至是低一档。那么,公司原先的信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但不能成为信誉担保,反而可能会对顾客的价值感知产生负面影响。

扬长补短 品牌决胜之道

ME&CITY在促销方面、产品方面是绝对一流的,聘请的代言人是好莱坞一线男星米勒和拥有中国、日本、巴西三国血统的名模布鲁娜・特诺里奥,拥有国际一流的产品设计开发团队,产品设计开发贴近中国年轻一代,为ME&CITY的产品研发奠定基础。同时,美邦公司还拥有能充分适应国内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的供应链和相应的供应链管理方法,具备缜密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为ME&CITY提供了强有力的供应链支撑。

在如此的独到优势之下,ME&CITY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渠道,ME&CITY应该谨记高端品牌应该跟高端的商场匹配,或者是单开专卖店。因此如果能够按照美邦公司的计划,将美邦上海南京东路阳光店、杭州旗舰店、西安旗舰店陆续改造成为“ME&CITY”形象大店。同时参考南京东路旗舰店开出100家左右“ME&CITY”独立门店。以先直营、再加盟的方式建立销售渠道,注重在正确地传达ME&CITY所蕴含的品牌理念基础上,以直营店的示范效应带动加盟店的销售。这样的模式必然能弥补在渠道方面的短板效应。

休闲服装营销方案范文第7篇

7月,一条由《越狱》男主角Wentworth Miller和巴西超模BrunaTenorio代言的ME&CITY品牌广告开始在一些黄金档试播。

ME&CITY系列是美特斯邦威企业(以下简称美邦)新推出的一个面对都市职场人群的品牌。从邀请当红小生Miller代言来看,美邦延续了他一贯的大手笔品牌运作思路。

无论是目标消费群的纵向延展――通过品牌重建或者品牌系列化,以涵盖更宽的年龄带;还是终端的横向延展――通过丰富现有产品线,以满足现有消费群多领域的需求,这都是迟早的事情――温州出身的企业从来不会待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裹足不前。

但让我惊讶的是,美邦在品牌延伸时,走了一条谁也没有走过的路:以终端的横向延展为基础的消费群纵向延展。换句话说,就是要将ME&CITY和美邦这两个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不同购物习惯的消费群的品牌,全放到原有的美邦专卖店去销售。

这条路的确不同寻常,而且大胆,但问题是:行得通吗?

目的;抢市场?创利润?

长远来看,美邦推出ME&CITY是迟早的事。服装行业的人群细分特征很明显,如果只做20岁左右人群的中低端休闲服市场,对美邦来说实在很浪费。

ME&CITY采用独立的品牌代言、设计风格,貌似要完全撇开美邦的影子,独立运作,却要“在08秋冬主要于全国各地美特斯邦威的大型店铺中以店中店形式推出。”

为何在终端上与美邦并不分开?

或许,我们在美邦最近的招股说明书中,能找到答案:

“美邦目前在全国拥有直营店和加盟店共计2211家,其中加盟店1927家,直营店284家。公司2007年的销售额为31.57亿元,占到总铺面的87.16%的加盟经营店铺,销售额贡献达62.2%。”

以休闲服装行业平均45折供货价计算,也就是说,平均每家加盟店的年销售额约为226万元,单个加盟店毛利约为120万元。事实上,对于常年打折促销的美邦而言,加盟商年毛利能保证在40%已属不易。

再考虑到专卖店基本都开在A类地段,昂贵的场租、装修、税费再加运营费用,以美邦目前的单店年销售额,很难保证加盟商能有好的赢利。

事实上,从美邦部分直营市场的子公司财务状况上,已可看出端倪:据美邦财报显示,2005年,美邦旗下子公司全部亏损,累计亏损4043.92万元;2006年,除沈阳美邦和北京美邦开始赢利之外,其他子公司仍然亏损,累计亏损4051.54万元(以上部分资料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证券报》)。

直营店尚且亏得一塌糊涂,加盟店能好到哪里去呢?对于美邦这种“直营+加盟”的连锁企业,加盟网络的稳定性是企业最关键的。为什么ME&CITY要放在现有的美邦专卖店里卖?答案不言而喻:为了提高加盟店的赢利。

有人会问,要提高单店赢利,美邦可以提价,可以加快新品开发的数量和频率,为什么一定要通过ME&CITY来实现呢?

对于以百元为主要价格带的品牌企业美邦来说,要想既提高产品毛利,同时又不影响产品的质量,还得保持高强度的空中广告轰炸,可折腾的空间并不大。而且,其一年7000个款式的新品开发数量,对国内企业来说,基本已属于极限。要知道拥有400多个设计师、22家自营工厂、近500个生产供应商的ZARA,一年也不过开发出15000个新款而已。

所以,通过ME&CITY系列,推出比原来更高价格、更高毛利的产品,辐射购买力更强的职场人群,成了美邦扭转单店获利不佳的最后法宝。从目前有限的ME&CITY产品来看,299元一件的ME&CITY衬衫,毛利的确比美邦系列高出不知多少。

短期来看,美邦期望通过ME&CITY解决门店赢利问题,等到在职业休闲服装领域做大了,再行剥离,独立运营。或许,这正是美邦的如意算盘。

战略:提高客单价?拓展新消费群?

要提高单店利润,有两种方法:一是提高客单价――通过提高产品售价或提高单个顾客购买量来获得;二是吸引更多的顾客来消费,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但这里所说的“吸引更多的顾客”,是指通过营销手段,将同属一个消费群的顾客尽量多地吸引过来。

许多品牌通过产品品类的横向拓展,提高顾客单位贡献,提升了业绩。Hermes从皮具到丝巾,菲拉格慕从皮鞋到时装,LV甚至还推出了极具中国特色的麻将、扑克。目前,达芙妮也在尝试横向延展,推出了达芙妮品牌的手表和太阳镜。你不能奢望人们专程去购买达芙妮的手表或太阳镜,但许多消费者并不拒绝在购买达芙妮的鞋子时,顺带捎上一块手表或者一副太阳镜。

所有上述品牌的终端横向拓展,都是基于更大满足现有消费群为中心的。而这一点,正是被美邦所忽略的。如果延伸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不是现有产品所覆盖的,势必无法借助于现有人群产生关联消费。如果需要通过各种推广手段拉消费者进店,这和另开一家新店又有何区别?

但美邦正在做的,是将两个完全不同的消费群体都吸引到自己的品牌店来消费,成败殊难预料。

美邦作为青少年休闲服饰巨头,其品牌印象早已根深蒂固。在消费者心目中,美邦价格低,活动多,折扣大,这样的终端,怎么去卖中档的职业装?当ME&CITY进驻了美邦店,消费者会产生混乱,美邦到底是卖什么的?

模式:Belle模式?Armani模式?还是Baleno模式?

营销模式的核心是消费者、品牌和终端,对于多品牌战略而言,其根本在于如何平衡消费者、品牌和终端之间的适配性,尤其是处理好母品牌和子品牌之间或并行、或从属的关系。

而ME&CITY的营销模式,一直在错位:ME&CITY品牌和美邦品牌之间的关系错位,ME&CITY消费者和ME&CITY销售终端的适配性错位。

在详析这些错位之前,我们来探究一下服饰行业具有典型意义的多品牌模式。

1 百丽模式。

百丽鞋业在2007年无限风光,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融资86.6亿港元,上市当天就创造了市值达789亿港元的神话。这个神话是由Belle(百丽)、天美意、思加图、他她(TATA)等多个品牌共同缔造的,而且这些品牌也是目前百货商场中能见度最高的鞋业品牌。绝大多数忠实消费者到现在都还不知道,这些品牌居然是一家的!

不过也难怪,独立的品牌、独立的终端、独立的形象,甚至连网站都是独立的,百丽国际似乎刻意想打造一个完全独立的多品牌体系。当然这种品牌独

立,源自多品牌市场定位的独立性,百丽的知性、天美意的活力、思加图的时尚、他她的妩媚,每个品牌在各自的细分市场都有做大做强的可能,同时又可以避免诉求的不同,导致消费者对品牌印象的模糊。

这一点和斯沃琪集团颇为类似,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钟表工业集团,斯沃琪旗下拥有欧米茄、雷达、浪琴、天梭、美度、斯沃琪等手表品牌。

百丽和斯沃琪既是公司品牌,也是主推产品的品牌,都采用了独立渠道、独立品牌的并行结构模式,更重要的是,在推广过程中,他们都在刻意回避公司品牌的背书功能,避免品牌干扰。

而ME&CITY似乎始终放不下美邦的品牌包袱,先标上美邦LOGO,一开始的电视广告也有美邦LOGO,抛开终端整合不谈,似乎唯恐天下人不知道ME&CITY就是美邦产的。

可事实上,美邦的品牌资产在ME&CITY的目标群体中,不一定属于正资产,尤其对于男士职业装,品牌的精神归属效应,才是真正影响消费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做无线零售直销的衬衫品牌PPG,它为什么要打那么多形而上的电视品牌广告?在休闲服领域,产品大于品牌,但在商务装领域,品牌大于产品,

2 Armani模式。

即母子品牌模式,如Armani,Giorgio Armani是专门针对上层社会富人阶级的主打品牌,其后又开发了以都市新贵为目标的Emporio Armani,以及以年轻时尚人群为目标的ArmaniJeans,就像一个大家庭其乐融融。

国内的休闲服品牌GIORDANO(佐丹奴),参考Armani模式,推出了其商务装品牌GI。RDAN。concepts,但销售一直不温不火。

显而易见,多品牌战略,对母品牌的品牌资产和品牌影响力的要求极高,其价值体现要能延伸到子品牌所映射的目标群体身上,否则毫无必要,甚至还会对子品牌产生负面作用。

3 Baleno模式。

这是我个人最欣赏的模式。在多品牌结构上,Baleno采用的是和百丽一样的独立平行结构,BaLeno(班尼路)、Samuel&Kevin(S&K/生活几何)、I.P.Zone(互动地带)、ebase……前前后后共开发了12个品牌。

除了独立终端以外,班尼路还特意开发了Inbase(时尚基地)这么一个零售品牌,把所有的品牌终端都放了进去,保证客流的最大化利用,同时又可以避免品牌之间的相互干扰。

试想一下,2000平方米的Baleno专卖店里面,放进去Samuel&Kevin、I.P.Zone、ebase品牌,和2000平方米的Inbase商场里面,放进去上述品牌,同样两个终端,对销售的贡献、品牌的影响,显而易见是不一样的。

上面三种模式中,尽管各自采取了一些不同的策略,但仍然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被遵守着,譬如终端的独立性,母品牌品牌资产的取舍等等。

而ME&CITY营销模式的错位,其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终端和消费者之间的错位。由于美邦现有的目标人群和ME&CITY的目标群体之间,没有太多的重叠部分,ME&CITY根本无法借势到美邦的现有客流,这就失去了终端合并的最大意义。

当然,如果考虑到短期的开店速度,以实现ME&CITY的规模效应,从而分摊推广费用,那就另当别论了,

但事实上,由此带来的销售损失,可能会远远大于终端合并带来的经营性财务收益。很难要求相对小资的小白领,混在学生堆里挑衣服,而服装行业又是一个典型的、弹性需求的、冲动性购买的市场,80%的销售,都是在漫无目标的逛的过程中产生的。小白领们都不进你的终端,又怎么来产生销售?

在快消品领域,强势品牌最讨厌那些杂牌军贴着自己,放在卖场的货架上。一个道理!

品牌:加分?减分?

Armani采取母子品牌的多品牌模式,是因为母品牌能够为子品牌带来高附加值支撑。

海尔采取同一品牌的品牌模式,是因为海尔品牌已经从十年前的产品品牌,逐渐提升为企业品牌,从而为整个产品群提供企业品牌背书功能。

斯沃琪取独立并行的多品牌模式,是因为各自品牌的定位和诉求有较大的差异,品牌独立有助于消费者形成清晰的品牌印象。

所以,当决定取何种品牌结构时,第一时间就需要考虑到,母品牌能为子品牌带来什么样的资源?这些资源是否有助于子品牌的销售?子品牌的经营是否会对母品牌产生负面影响?

显而易见,ME&CITY念念不忘美邦这么些年所培养出来的消费群,以及美邦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我估计美邦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随着18~25岁这个穿美邦长大的消费群进人工作岗位,ME&CITY开始接替美邦为他们提供商务服饰方案,这个群体之前有过美邦品牌的消费体验,为了减轻ME&CITY的推广压力,美邦又遮遮掩掩地告诉消费者“ME&CITY也是我们的”,从而实现品牌间的无缝衔接。

听起来不错。但美邦显然夸大了母品牌对子品牌的资源援助功能,忽视了两个不同定位的品牌之间,品牌价值的对冲。

美邦能为ME&CITY提供什么?无非两点:第一,美邦作为企业品牌的背书功能,让顾客更快地知道ME&CITY,第二,体验过美邦产品的消费者基础。而这两点看似有利的因素,恰恰也构成了对ME&CITY品牌的最大冲击。

我们知道,消费者选购中档次商务装品牌的决定性因素排序,男性为:品牌、款式、质量、价格,女性为:款式、品牌、价格、质量,对于ME&CITY的设计能力,我们丝毫不怀疑,价格也相对能够承受,但质量和品牌却会因为美邦品牌的影响,而被人为地打了折扣。

我们先剖析一下美邦品牌的品牌价值结构,以佐证美邦品牌背书对ME&CITY的负面影响。

我们常放在嘴边的品牌价值,其实是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理解、偏好的总成,可细分为产品使用价值、品牌情感价值和品牌期望价值。美邦在品牌塑造上投入了很大精力,但营销组合是畸形的:产品质量一般,缺乏路演公关等消费者深度沟通,高频率的打折促销,过分依赖广告对顾客的影响力,导致了一个倒三角的品牌价值结构:品牌期望价值良好,而情感价值及产品使用价值偏低。

母品牌的情感价值偏低,它的品牌黏性就会降低,消费者不太容易爱屋及乌,而对产品质量的不信任,更会直接影响到对新品牌的尝试冲动。因此,美邦的品牌价值认知,和消费者对商务服装的需求要素之间,产生了对冲。

另外,在美邦品牌价值体系中得分最好的期望价值和ME&CITY目标群体的需求之间,也存在着落差:校园系列玩的是个性,这和“不走寻常路”的品牌诉求非常吻合,但CITY系列追求的则是奋斗、努力、成就、精英,玩个性被中国的职场教育称为“不成熟”,我想刚进入职场的美邦人们,肯定不愿意被冠以这个定语吧。

另外,消费心理学中有一个“趋高”理论,大概意思是说消费者的意向购买力,永远比实际购买力高出一个等级。买得起报喜鸟的,他心里一直惦记着阿玛尼;就算定了要买国产家电,可进了卖场,也总忍不住先去洋品牌那里转悠一圈。这一点,我想也是为什么GIORDANO concepts产品风格不错,终端视觉形象也不错,可始终撑不起零售价、卖不出销量的原因吧。

休闲服装营销方案范文第8篇

海外展团 阵容豪华先声夺人

本届展会中,2号馆时尚欧洲馆(Salon Europe)绝对是个亮点。且不说有点冗长的开馆典礼颠覆了大家对欧洲会议的看法,单是该展馆单独设置独立门禁系统,持有海外展商特邀请柬的观众才能被允许进入参观选购就足以说明欧洲展商对真正中国客户的渴望程度。

欧洲展馆的展位设计简洁大方,黑色的展位隔断布置抢眼又很具时尚感。据介绍,时尚欧洲馆与米兰纺织品展 (Milano Unica)独家合作,在展馆中会聚最具名气的意大利纺织品供应商,以及这个地区为人熟知的豪华面料和辅料产品,着重展现的是意大利精品的风范。来自意大利的顶尖级企业,如Loro Piana、Zegna(杰尼亚)等,展示了包括最新时尚女装面料在内的各类优质意大利面料,可满足国内高档面料采购商的需求。此外,时尚欧洲馆内还有来自多个欧洲国家的参展商,如德国展商等,他们既单独成团,又都聚集在欧洲展馆内,让国内服装企业和面料采购商大呼过瘾。

此外,日本、韩国、巴基斯坦和来自中国台湾的展商也以展团的形式出现在大家面前。要特别一提的是,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的展商们不约而同地打出了“可按买家的不同采购需求,提供灵活的最低订购量”的广告,他们的做法值得中国内地面料企业好好学习。日本展商的高科技含量化纤面料、中国台湾展商的功能型面料以及韩国展团展出的包括多种轻质棉、莫代尔纤维、锦纶、人造丝、天丝和羊毛混纺交织面料等,都很有看点。

本届面料展共有8个展馆,展出面积达50000万平方米。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1309家参展商携其最新的产品参展。其中,国内参展商975家,比去年增加52家;海外参展商334家,较去年增加63家。

中国面料 向“中国运营”进发

“相对于下半年的上海秋冬面料展,3月的北京春夏面料展看的是新一年的动向,搏的是信心”,一家多次参加面料展的企业如是说。无论是展前的采访还是在忙碌的现场,记者发现,在服装品牌和专业采购商对面料及面料采购模式的转型升级需求愈来愈迫切的诉求下,中国面料企业加快了由生产经营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型的步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已经被普遍践行,面料企业正努力向“中国运营”迈进。

“2012年市场将更加困难,主要问题包括:出口市场不景气,欧美及日本市场订单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市场需求低迷,消费信心不足等。对于涉棉企业来说,国内外棉花价格差价明显,产品竞争力不足;而人力成本的上涨,使来自周边国家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秦建业对今年市场环境的描述得到了国内面料企业的认同。江苏振阳集团常务副总裁沈嘉冰认为,2012的整体市场环境可能与2011年基本相当,但“2012的上半年不会有2011年的上半年那样好,2012年的下半年不会有2011年下半年那么差”。今年以来,美欧品牌面料需要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国际采购商观望、等待的心理比较突出。针对这样的市场环境,面料企业并没有气馁,在形成“行业的发展重心将继续向内需转移”共识的同时,努力寻求扩大市场半径的途径。

盛虹面料公司常务副总孙斌认为,面料创新较服装市场而言要提前一段时间,将主导服装市场的走向。作为面料供应商,首先要提高产品品质,同时打造面料品牌形象。市场方面,盛虹面料同时开拓内外贸市场。外贸上专门成立的外贸组与客户相沟通,针对客户提出的要求,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内贸方面采取与品牌相对接的形式合作。苏州森尼纺织科技有限公司针对户外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推出了三大系列新品:抗UV皮肤衣面料系列、仿棉快干衣面料系列和无胆防绒羽绒服面料系列,在户外服饰的实用性、舒适度、耐磨度及环保性上下了不少功夫。同时努力开拓市场渠道,除继续以往通过口碑传播、行业展会、电子商务等形式寻找客户外,还与一些专业设计机构及趋势资讯机构合作,希望获得更多来自第一线的灵感与新的市场机会。

振阳集团今年的重点是开拓国内市场,为此组织了科技人员和营销人员对今年的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期待通过北京面料展,接触更多的客户,特别是中国北方的客户。沈嘉冰表示,就市场而言,面料作为中间产品的渠道创新虽然面较窄,且长时间以来最直接的效果来自于产销的直接见面,“现在需要寻找更多的平台来达到一定的推广效果”。

以时尚毛纺面料为代表作的江苏丹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在上海面料展上首发的弹性面料“Danmao Stretch”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在北京展出了系列新产品,得到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等领导的赞赏。市场开拓方面,丹毛继续在加大内销比例,动用其产品开发优势,用新、奇、特产品来拉动内需。毛、麻、丝、棉,纯天然产品由混纺转为交并,呈现出与以往不同风格的布面;而跨行的后整理工艺运用,如植绒、拉毛、印花、贴膜、涂层、抓皱等,几乎成为常规动作;精纺纱与粗纺纱、半精纺、花式纱等的结合,让人眼前一亮。杭州新生印染有限公司也在努力开拓国内市场,“开拓国内市场,对产品品种和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要直接与服装品牌对接,建立起可行的开发和营销模式”,市场总监沈雪峰说自己正在探索和完善这样的营销模式。

江苏华业纺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含棉的色织薄型面料,以外销为主,原来主要按客户来样生产,现在改变思路加大研发力度,根据流行趋势和客户需求,研发贴合市场的新品。总经理张菊芳告诉记者,现在最重要的而是满足客户对新纤维、新花型、新组织的要求,与服装品牌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与一些设计公司等中间公司合作,配合他们的品种开发工作,努力扩大产品的营销半径,提高企业知名度。北京面料展上,华业将带着当家主打产品铜氨丝色织面料亮相,这个产品华业用了两年时间进行研发,市场竞争力较高。

黑牡丹集团市场拓展的路数更为大胆,依托自身的品牌优势、品质高度和研发力量,推出两大终端品牌——定位于专卖店、商超渠道的中高端休闲服饰品牌ROADOR和采用网络营销与线下体验店相结合的牛仔休闲服饰品牌ERQ,在为中国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品位的牛仔服饰消费享受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与需求碰撞 要走的路还有很多

“3月底在北京与CHIC同步的intertextile面料展上,我们希望找到一些经典的传统面料和符合时尚潮流的面料,当然更应该是适合我们雅鹿品牌风格的面料”,苏州雅鹿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迎化在展前对记者这样说。记者发现,前来参加intertextile面料展的服装品牌面料采购商和设计师,对面料展及参展面料的期望值愈来愈高,或许正是这种服装与面料火花四溅的碰撞,推动着中国面料产品与趋势的融合,技术与创新的融合,以及本土与国际的融合。

顾迎化对男装商务休闲类,手感滑爽、富有弹性,具有较强的品质感的面料,以及都市休闲风格类,色彩新颖、手感柔软,防风防雨又透气的面料感兴趣。她寻找心仪面料的过程是先看每届展会总体大趋势,再按照面料分类,寻找符合自身品牌开发理念的面料展示区,再找到相对应的适合产品。凯撒(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男装设计部设计经理方宏新选择面料主要在国际上知名的男装面料供应商中进行选择,看中的是面料的材质成分和品质,还有新的花型。这次来着重看看功能型风衣面料和衬衫面料。凯撒(中国)股份有限公司LUSEFA研发部采购主管王智峰第三次来到intertextile面料展,要找的是和品牌元素相适应的、中国与欧州元素相结合的、手感好的面料。

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有着较完备的纺织产业链,每年研发800多种纱线,并自主研发面料,但作为悦达纺织旗下时尚休闲品牌LUCK & JOURNEY(路凯杰尼)品牌总监,吴永华在CHIC展期间抽空来到intertextile面料展寻找适合自己品牌的面料。“LUCK & JOURNEY以城市SUV汽车为概念导入品牌形象,引人悦达汽车休闲元素,精准定位于现代时尚休闲服装的品牌,目前在上海、武汉、天津等地已开设专卖店。我们的纱线荣获过中国名牌的称号,明白面料的创新来源于纱线和组织结构以及后整理,而服装的创新又依靠于面料和款式设计。我们选择面料的重点聚焦于天然绿色环保面料和功能性高科技面料,具有设计感,能够体现品牌的时尚度,并满足功能性的要求。正是由于悦达的纱线植根于绿色环保纤维,如有机棉、皮马棉、汉麻、天丝、莫代尔、羊绒等以及新型纺纱工艺技术之上,所以我们对服装品牌的面料要求很高,希望在面料展上找到心仪的面料和合作伙伴”。吴永华表示,会根据品牌定位,参考面料展的流行趋势,按展会的分类指引展开寻觅。

“面料的延续性在加强,一个优秀的面料商不仅仅局限在按时、按质做完一批货,更需要站在服装企业的角度去思考自己和对方的发展。一款面料从半成品、成品到最后成为商品,能否给消费者带去舒适感和满足感,都应该事先有预期。另外,要加强面料的创新性,针对不同服装的特点,研发并提供时尚的新型面料,帮助服装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不雷同于大众”,一位不愿意具名的童装采购经理如是说。顾迎化认为面料企业,要能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执行严格的检验标准,保证大货的前后批次同等品质;给服装品牌提供信息服务,关注成衣的最佳效果;优化织造方案,找到最优经纬配比的织造工艺。

休闲服装营销方案范文第9篇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福建石狮作为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认定的休闲服装名城,曾经在国内形成“全国服装跑石狮”的现象。经过数年的快速发展之后,石狮的服装品牌也由此走向全国。近年来,石狮服装产业受到大连、厦门等沿海竞争对手的影响,快速发展的势头开始放缓。如何讓服装工业重拾信心,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展现昔日的辉煌,成为石狮市政府有关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据从石狮市经济局了解到,近年来石狮率先在福建省成立科技奖励基金,设立1000万元的年度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扶持产业创新企业,对企业设立创新或科研中心给予奖励;围绕纺织服装主导产业等,投资2.3亿元建设全国首个县级纺织服装ASP公共服务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据介绍,石狮纺织服装ASP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包括进销存管理、客户关系服务、门店分销管理等七大模块,能帮助企业以较低的投入创造出较高的信息化管理效益。据测算,仅研发费用一项,每年便可为企业节约资金数百万元。

同时围绕“质量石狮、二次创业”的战略部署,石狮大力推进信息化,重点提升壮大纺织服装和鞋业鞋材主导产业链,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纺织服装及其配件产业链是石狮的主导产业,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内完整链条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海西区纺织服装产业服务中心,发展成为石狮市经济增长极和全球服装重要的采购基地之一。石狮市主管部门和多家骨干企业,致力于通过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加强国际品牌形象塑造,布局全球营销网络,拓展国际市场。不少企业在主销市场设立物流中心和分销中心。在规模以上服装企业普遍使用了先进的CAD/CAM自动设计、打版和自动裁剪系统,提高了工艺质量和生产效率。

据统计,自2011年以来石狮市共投入10多亿元加快信息化城市、智能化城市建设。目前,3G无线覆盖建设子项目已完成,网络覆盖能力已达99.12%;农村信息化建设子项目接入光缆的数量达1122条,已达1175皮长公里,DP点的覆盖能力提升63.4%;实施无线传感网工程,构建“无线城市”平台,推动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向农村和工业园区延伸,构建“三农”信息体系。同时,完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物流信息、信用认证、支付网关等平台,推进物流信息跨市联网取得阶段性成果,社保卡系统、快速救助系统、交通服务系统也日臻完善。

进入新时期,也是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的关键期,石狮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来进行产业运作。2012年底,石狮市政府与知名软件公司甲骨文正式签约,共建石狮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发展云,通过互联网产业创新,聚合全球纺织服装产业资源,为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链提供从生产、设计、研发、销售到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服务,推动纺织服装产业的创新发展。

石狮市长黄南康表示,将立足石狮服装产业链优势,着力打造一个积聚包括从化纤、纺织到流行趋势、电子商务等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大型综合平台,同时聚合两岸资源,启动时尚创意产业,打造海西时尚硅谷。

迅捷、高效的纺织云

据了解,石狮有了纺织服装发展云平台后,未来的服装产业链会是这样的:设计可以在意大利米兰,染整可以在广东,生产则在石狮,创新产业发展云要做的,就是整合全球纺织服装产业链。

首先改变的是服装设计领域。服装设计属于艺术范畴,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现代服装款式本就千变万化,再加上风格的多样和设计理念的更新,服装设计师很难精准地表达自己的创意,更别说跨越全球的协同设计,而为纺织云平台专业开发的设计软件就是为印花、梭织和针织面料整个设计过程提供的应用软件,并且为草图绘制和管理提供工具,这个独特的设计方案可以减少手工绘制和修改的次数,帮助设计师有更多时间关注创意。

作为石狮本地企业,特步(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水波认为,数字化的运作方式将改变石狮服装产业管理和营销模式。全新方式的数字订货会使产品的品类更加丰富,展厅无法布置的其他颜色、风格都可以通过Pad来展示。从移动终端上,直接可以看到产品的全面信息,设计师是谁、设计理念如何、出产地是哪里等一目了然,决定下单时,只要从Pad上一键触发,即时生效,可以使供应商实时掌握订货数量,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同时通过把订单数据传到后台订单管理系统,可以同时实现查询、统计及分析等功能,引导订货商合理订货。这样的订货会系统现在已经在卡帕(KAPPA)等服装企业使用,极大提高了订货的效率和订单数。

同样为了制作更加适合顾客身材的服装,会有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开始尝试利用非接触式人体三维扫描设备获取人体尺寸,一方面可以用来设计衣服,另一方面还可以将设计好的数字成衣,直接在扫描得到的身体模型上面试穿,由此可以讓设计师从各个角度观察设计效果,改进设计产品。就是这样一台三维量体机,它会快速精准地获取三维人体模型,自动提取消费者的各项身体尺寸,从而提供给设计师,为消费者打造最佳的量身定制方案,

休闲服装营销方案范文第10篇

相信大部分的产品配件提供商直到现在都只能做产品的附属品,没有品牌,不要形象,只要订货量,能赢利就满足了。然而我们所看到的如今已成为行业巨头的利乐包装,却走了另外一条截然不同的路。从利乐的成长道路中,我们服装行业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呢?

创新服务理念植入产品

从某种角度来说,利乐包装可以说是个传奇,是一个行业乃至很多行业都可以为之标杆的传奇。因为他创造了一种模式,创造出一种新的服务理念,通过针对终端消费者的营销,引导和培养消费习惯,与客户共同培育和开发市场。利乐在促进整个产业链发展的过程中也得到了稳健的发展,成为一家在世界和中国包装器材行业市场份额绝对领先的企业。

这一模式直到今天,无疑都是很有突破性的。就服装企业而言,怎样学习这一理论模式,将其运用到服装行业中,才是它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扭转被动局面,帮助客户成长

利乐最开始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崭新的品牌概念,包装也能有品牌?相信当时很多人都不明白利乐到底是什么,直到利乐出现在蒙牛、伊利、娃哈哈的广告中,我们才明白那个代表健康安全的小三角,原来是产品安全包装的形象,慢慢的消费者开始了解利乐,接受利乐,并主动寻找利乐。

伊利是利乐在中国的重要客户,利乐公司利用自己能够保存新鲜乳品的先进技术,帮助伊利成功地从一个区域性企业变成国内乳品巨头。这其中值得整个产业学习的最大亮点并不是利乐的产品有多么优秀,而是利乐将自己从一个配件提供商的身份转换为帮助客户成长的服务商,而最终实现共赢。

那么同样对服装行业来讲,面料加工等一系列流水线产业乃至国内大部分服装厂家都在从事的代加工服务,都是可以为其客户提供更多服务及服务理念的。服装行业能否做到带领客户成长以及植入服务品牌销售呢?这值得很多企业深思。

异军突起的服务品牌

――利乐与莱卡

以面料行业为例,在这方面运用得最成功的代表就是“莱卡”了。莱卡是美国杜邦公司推出的新型纤维。由于该公司在氨纶领域中占据市场垄断地位,莱卡几乎就成了所有氨纶纱的代名词。到了现在,许多设计师在谈到自己的作品时,都喜欢说用了一点莱卡,很多知名服装品牌直接打出了“我有莱卡”的标语。一些小的商户也会对顾客介绍说,我的衣服里面含了一点莱卡。也许,不仅是用了莱卡的服装相当时髦,而是这个词本身就早已带有强烈的时髦色彩。

在莱卡伴随服装品牌持续不断的宣传手段中,消费者开始明白,长裤、外套等女式成衣中加入莱卡,褶皱可轻易地自动回复,衣服更飘逸且不易变形。即便是制作严谨的西服、外套等,也没有丝毫紧迫与局促感;衬衫、内衣、健美裤等针织品加入一点点莱卡,既合身又舒服,穿在身上伸展自如。

目前,只要是采用了莱卡的服装都会挂有一个三角形吊牌,这个吊牌也成为高品质的象征。据杜邦公司称,莱卡与传统弹性纤维不同的是它的伸展度可达500%,且能回复原样。于是,这种可以非常轻松地被拉伸,回复后可以紧贴在人体表面,对人体的束缚力很小的面料品牌便更加深入人心了。可以说莱卡已经带动了一大批休闲服装品牌的发展,正如利乐一样,它为自己的客户提品解决方案,帮助其树立优质的品质形象,使其品牌价值跟随自己的品质同步提高,将自己的优质形象渗入每件服装产品的品牌标识中。

无疑,这种细分产业的整体营销是成功的,并且是可以借鉴和复制的,譬如现在面料行业中的“莫代尔”,它已在高端内衣产品中拥有了大量市场份额。当我们去一些内衣店选购时,也经常可以听到售货员将“莫代尔”作为品质区分的“杀手锏”来宣传使用。我们非常乐于见到其继续发展壮大,服装企业该有更多细分式的服务品牌来渗入服装整体的品牌形象中,使其在各方面都有较为优质的提高,扩大市场份额,乃至使这种相辅相成的品牌链深入人心。

期待中国代加工品牌崛起

其实扩展开来,同样的模式放在代加工市场中也是一样的。目前国内的一些消费者只对服装的加工地有些模糊概念。比如低价服装来自广州,阿迪达斯是苏州制造以及浙江服装行业比较发达等,大家几乎都知道平时穿的、用的外国货其实都是“中国制造”,然而能叫出名字的却是罕有。如果能有这样一个代加工品牌,能让消费者看到它的名字就联想到制作工艺的质量保证,能让消费者抵御服装品牌的形象诱惑而优先选择呢?那又该是何种局面?

如何将这些国内的深入人心的模糊制造概念打造成一个品牌,如何使加工品牌与服装品牌同样知名起来,如何让两者相辅相成地共赢发展,甚至如何让消费者主动在标签上寻找加工品牌呢?相信消费者是非常乐于看到他们所购买的产品能多一份优质品牌的保证。如果有这么一天,消费者明白了服装品牌代表的是设计理念和品牌文化,而加工品牌却是他们穿衣安全的保障时,相信会有更多目光投向“第二块莱卡”的标识。消费者也会更加理智放心地选择服装。

上一篇:女装网络营销方案范文 下一篇:女装品牌营销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