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精细化管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20 12:06:17

采购精细化管理方案

采购精细化管理方案篇1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预算

1.输变电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招标环节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国网公司提高了对企业经营利润、盈利能力的考核要求。同时,内外部审计内容逐步扩大、审计方式逐渐改进,公司日常运营成本管控面临的压力日渐增大,同时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日渐显现。

输变电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招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招标标段划分过细,给公司各专业管理工作均带来不利影响。

1.1招投标专业管理

标段划分过细,加大各批次设计、施工、监理招标工作量,潜在服务商投标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在增加人力、物力成本的同时,无法有效保证招标、投标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招投标管理水平。

1.2合同管理

标段划分过细,导致需签订、审核的设计施工监理合同大幅增加,在人力、物力成本增加的同时,也严重影响合同签订规范性、及时性等问题,对公司合同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1.3工程建设管理

标段划分过细,存在肢解工程的嫌疑,加大了漏招、流标的概率,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公司规范开工综合指标水平;

1.4工程项目预算执行

标段划分过细,将会导致需求提报次数、招投标工作量、合同签订次数、合同入票付款次数等环节大幅增加,严重影响工程项目预算执行完成率指标。

1.5工程分包管理

总包招标标段划分过细,导致工程分包选择工作量增加,并可能导致个别单项工程分包比例过大,给公司依法治企带来经营隐患。

因此,亟需针对输变电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招标开展精益化管理。输变电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招标精益化管理目的是优化输变电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流程,减少输变电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招投标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提高输变电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招投标工作效率,缩短招投标工作时间。精益化管理是提升输变电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招标过程中资源分配的有效方法,是减少工程项目预算执行完成率指标影响的重要途径。

2.工作思路与目标

2.1工作思路

通过深入梳理输变电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招标的需求提报、招投标、经法系统等各环节,进一步改进了业务流程,确保实现输变电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业务流程的优化,全面提高输变电工程资源的统筹调控能力。

2.2工作目标

输变电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招标精益化管理旨在提高工作效率,杜绝资源浪费,有效优化招标精益化流程,减少日常招投标成本,从而提升指标执行效率,满足建设需求合理化、使用合规化,为优化输变电工程流程配置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对输变电功能设计施工监理招标的详细分析及调研整理,确定以下工作目标:

(1)有效合并同类合同,减少ERP与经法系统间合同流转、合同审批次数,提高业务工作效率。在合同签订环节,对于一个输变电工程,签订施工或监理合同时,当供应商相同时,仅生成一个经法合同编号。

(2)上述方案对输变电工程施工监理招标相关的系统是否存在影响,或者业务规范上是否存在与此需求方案冲突的地方,应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估,从而把控项目实施风险。

3.工作方案-采购订单“合并创建”

3.1总体说明

(1)提报招标申请:与原流程保持一致。

(2)合并创建采购订单:创建采购订单时,将同类的采购申请添加到采购订单的行项目中,从而实现了采购订单的合并。而后将该采购订单号传输至经法系统,进行合同的挂接和流转。经法系统流转完成后,根据各单体工程下服务的不同进度,分别进行服务确认及后续付款等流程。

3.2具体操作

3.2.1合同签订环节

创建采购订单时,将同类的采购申请添加到采购订单的行项目中,从而实现了采购订单的合并。

(1)系统采购订单创建现状如图3-1所示:

图3-1

如图所示,目前系统中,一个服务类的采购订单,仅包含一个行项目,没有进行同类型的合并统一管理。

(2)优化改善后,创建订单方案

对当前系统进行配置优化、增强功能的变更后,根据需求提报阶段产生的同类采购申请,在系统内合并创建采购订单。通过相应的系统操作,实现了订单及合同信息的统一管理,大大减少了采购订单数量,简化了采购订单的审批流程,从而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提高采购订单及服务合同的管理效率。

3.2.2服务确认环节

在服务确认环节,系统针对合同签订环节产生的合并采购订单,对每一个行项目分别确认,实现按照行项目为单元的分别付款。如图3-2:

图3-2

险分析

4.1优点:

(1)实现了服务申请的统一招标。

(2)保持了经法系统合同号与采购订单号一对一的关系,对经法系统业务流转没有影响。

(3)该方案可顺利迁移至ERP集中部署系统。

4.2缺点:

(1)经法系统的合同只能接收ERP采购订单中第1个行项目的信息,所以需要经法系统允许同一个采购订单数据多次传输以同步更新合同数据,保持两套系统相关数据的一致性。

采购精细化管理方案篇2

【关键词】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应用

一、引言

在当前形势下,随着施工行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宏观调控,施工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润不是很高。为了增强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让施工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必须做好其自身的成本控制。其中,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可以对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二、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

(一)通过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

能够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直接关系到施工项目的成本的高低。所以,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经济合理、先重点后普通、先总体后细节的基本原则。与此同时,也必须安排好相关的衔接和配套项目。对于机械、材料、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的最佳组合方式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对于不同的施工工序之间的衔接过程要进行周密、合理、科学、巧妙地组织,合理分配相关的人力资源,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机械设备利用率的提高,不断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达到开源节流的效果,最终推动施工企业的整体经济利润的提高。

(二)在质量、工期、安全方面进行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

施工企业为了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润,必须科学合理地处理好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安全目标,对于这三大目标的有效控制是一切施工工作的关键着力点,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长远生存。因此,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必须在质量、工期、安全方面做好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

(三)在施工项目竣工结算方面进行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

施工项目竣工结算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同甲方的结算,所有的施工项目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都可能会出现设计变更、工程量增减、合同差异等各种现象,项目经理必须对这些合同条款进行充分的利用,如果出现问题,一定要立即和现场监理办理签认手续,争取得到甲方的认可并签字,从而作为结算时的依据。第二部分就是对外分包单位的结算,项目部必须认真对待出租机械、代办材料、代扣税金等费用的结算工作,避免出现超付分包队伍工程款和质量、进度不合要求等事件的出现,在进行结算的过程中,必须对各项扣除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

(四)在技术创新方面进行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

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成本控制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进行技术创新。施工企业管理层人员一定要广开言路,鼓励和保护职工提出有关降低成本的合理化建议,并且激发职工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从而能够不断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精耕细作,精打细算,切实节约成本、提高利润。

(五)在材料成本方面进行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

在材料成本方面进行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要从用量控制和价格控制两个方面来做好工作。

要进行用量控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做好材料的采购工作,必须在材料采购的过程中严格办理相关的验收交接手续,对于那些经过检查发现不合格或者是在运输过程中被破坏的施工材料,必须及时和材料供应商取得联系并且及时更换,避免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安全问题;第二,要求施工人员合理使用施工材料,采取限额领料制度,所有施工队伍都必须在规定的限额内分批领用施工材料,一旦材料使用超出规定的额度,就必须深刻分析其中的原因,并且立即进行解决;第三,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在施工材料被送到施工场所之后,一定要进行妥当的放置和保管,防止出现施工材料的无故被破坏的问题的出现,建立健全材料使用责任体系,保证专料专用,一旦出现问题,就要立即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第四,进一步健全施工方案,保证施工材料的合理使用。

要进行价格控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做好材料采购价格的控制,必须随时了解施工材料的市场价格行情,与此同时,一方面要保证材料采购工作人员把材料的采购价格控制在适当的预算价格范围内,另一方面,也必须保证施工技术工作人员严格分析施工所需要的材料的规格和性能指标,从而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采购到质优价廉的施工材料,切实实现成本的降低;第二,合理控制材料采购时间和运输环节,合理确定材料的经济库存数量,科学制定材料采购的批次,避免无故占用过多的流动资金,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另外,最好选择路途比较近的供应商来作为材料采购的源头,避免中间的运输费用的浪费。

(六)在人工成本方面进行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

人工成本也是施工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人工成本方面,必须结合施工行业的市场行情,来控制人工成本的支出。与此同时,也必须按照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施工工程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用人机制,合理用工,来实现对于人工成本的支出的控制和降低。

(七)加强施工项目非生产性开支中的精细管理

施工项目非生产性开支,就是说,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这部分费用开支往往是具有很大的伸展和压缩的空间,它也是企业形成利润和效益增长的支撑点。因此,应加强对项目非生产性费用的精细管理:第一,合理地精简和配置机构,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生产和管理能力,精简职能重叠的部门,合并职能相近部门,弱化附属非管理部门,有效地控制项目部办公经费;第二,加强计划管理,对于非生产性开支的控制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应编制合理、适度、可行的年度管理费用计划,这是控制非生产性开支的有效手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探索了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为了切实保证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取得效果,今后仍然需要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的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李伟民.实施精细化管理 提高企业质量标准化水平[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上册)[C], 2011.

采购精细化管理方案篇3

【关键词】政府采购;档案;管理

政府采购是一项巨大的、精细化的工程,全方位、多层面的真实记录和反映其活动过程,形成完整、科学的档案资料,对于政府采购来说具有深远的历史现实意义。政府采购档案是反映采购程序、记载采购过程、维护采购权益的重要资料,是政府采购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纸质、磁盘等不同介质载体的真实记录,包括采购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件资料,是采购活动的全程见证。

政府采购项目档案整理目录一般有中标通知书、政府采购合同、中标(成交)公告、资金审批表、采购文件备案表、采购文件、投标保证金收付明细表、开标会议签到册、投标文件接收记录表、投标文件密封、标记确认单、资格证明、技术部分评分汇总表、开标记录表、最终报价表、评分表、评标报告、投标文件等,要结合采购项目的具体采购方式制作相应的档案整理目录。

一、政府采购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

政府采购档案有着重要作用,它是政府采购当事人在采购活动时所保留下来的,并且有必要较长时间保存,同时有着极其重要参考价值的,较有说服力的原始资料的总的称呼。首先,它的存在可以解决政府采购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并且可以为统计归档提供有力的依据。其次,政府采购档案可以有效确保政府采购程序的平稳运行,做到采购过程有据可查。最后,政府采购档案可以为反腐倡廉以及加强政府的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二、政府采购档案管理现状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机密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档案管理工作是政府采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采购法》有效规范了政府部门的采购行为,但其配套的档案管理制度却相对滞后,制约着政府采购工作的进行。

第一,主体不明。《政府采购法》中规定采购人、采购机构应当保存政府采购文件,但尚未对保存的责任主体进行明确。从目前政府采购档案管理模式来看,采购人、采购机构大都建立了自己的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制度,各自保存采购文件,既造成管理资源的浪费,还使政府采购档案管理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第二,管理落后。政府采购档案保存在经办人手中,经办人对自己办理的采购项目了然于胸,查阅调用也较为方便。随着政府采购范围的扩大,政府采购档案的数量越来越多,采购档案存放在经办人手中,这种比较落后的管理办法,较难适应发展的需要。

第三,价值缺失。档案具有实证性、原始性的作用与功能和使用效应,但档案的使用效率较低。供应商的投标技术方案描述、技术参数、财务状况、售后服务承诺等方面的内容,对制作标书与评分办法有较强的借鉴参考作用,但因涉及商业机密等因素,不能借阅档案资料,失去档案再次利用的价值。

三、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笔者认为,要提高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实现其档案价值,提高归档效率,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宣传。要广泛深入地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学习《档案法》《政府采购法》及《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政府采购部门的档案管理意识和法制观念,按照学用结合、重在实效的原则,树立依法管理意识,形成人人重视采购档案,并成为招投标各方当事人的自觉行动。

(二)健全制度。“依法建档”是规范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则,“制度管档”是规范管理的核心问题,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保障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保障。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对资料的收集、分类、立卷、归档、保存、利用以及销毁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结合采购工作实际,制作采购档案模板,统一归档内容和口径,做到规档有范围,立卷有标准,借阅有规定,保密有条例,查阅有程序,从细节上保证档案工作的顺序开展。

(三)积极创新。要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档案信息管理。利用现有信息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过努力开发信息资源,把档案从产生、存储、整理至流动、交流、利用、评估一系列过程,整合成完整的资源管理体系,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档案管理体系,充分将档案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四、结束语

提高对政府采购工作的重视,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对档案进行电子化管理,及时总结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改善措施,以促进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刘琪.浅谈政府采购档案管理[J].管理探索,2013(3):15~16.

[2]曲刚.关于政府采购档案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4(11):184~184.

采购精细化管理方案篇4

[关键词]降本增效;精细化管理;经济效益

[DOI]10.13939/ki.zgsc.2015.46.171

降本增效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长期、系统、持续的工作。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国内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企业应当以降本增效为目的,重视加强创新管理机制,以全员、全面、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为手段,最大限度降低各项成本,努力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保障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1 企业经营管理现状

1.1 未建立健全项目成本管理体系

许多企业未以三体系管理标准和制度为框架,以风险控制为核心,依据项目管理“四控一协调”理论(安全、质量、进度、造价控制和项目协调),制定了《工程造价管理程序》、《销售项目造价管理程序》、《投标和销售合同管理程序》、《采购控制程序》、《工程执行概算实施管理程序》、《分包管理程序》等成本控制文件;没有推行“三算”管理(“投标概算、合同预算和执行预算”管理),未建立完善的企业项目管理流程,形成了一套适应自身业务特点的工程成本管理体系。

1.2 前期项目可研分析不够严谨

企业决策大多依据项目可研分析,可研分析的不严谨直接影响到企业决策的正确性。例如投资项目的可研分析对市场前景的预测及推进时间的预测过于乐观,对市场前景分析的偏差会造成投资规模大于实际的需求,加大投资成本,影响收益;对项目推进时间的偏差会导致及时生产的困难,从而占用有限的资金;对项目的经济效益预测过于乐观,未充分分析材料价格变化、物流价格变化、汇率变化等风险因素,造成项目亏损;对项目地人力、材料、机械、环境等因素对项目的影响分析不够严谨,造成成本剧增;项目执行时遇到的困难在前期均未预测分析到,增加了项目执行的管控难度。

1.3 “三算”管理执行不够严格

在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有效地控制了项目成本方面,企业并未严格执行“三算”管理。存在部分项目在投标阶段未组织进行《投标概算》的审定,在项目合同签订阶段未按商法程序进行《合同预算》的评审,在项目实施阶段未及时编制《执行预算》目标进行有效管理控制;存在部分项目执行预算管理不到位,缺乏执行计划指导方案或预算管控不严;存在部分项目虽已完工移交,但合同决算、竣工决算等工作未及时进行。

1.4 项目执行不够“精细化“

工程项目执行应紧密围绕“四控一协调“,在保障安全、保证质量、满足进度的同时,抓好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造价管控,扎实做好项目协调,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确保项目效益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要求项目执行的精细化管理。但是许多企业存在项目执行不够精细化的现象:如未能合理确定合同工期,不合理工期导致项目成本、安全风险、质量风险和法律风险增加;项目设计不合理,造成设计变更多、施工难度高或者工程量偏差大,影响了工期,增加了项目成本;项目质量把关不严,工程质量不符合合同要求,导致客户的索赔或者延迟付款;项目备品备件管理不严,库存量多,占用流动资金,增加运行成本;项目建设未加强安全管理和费用投入,发生事故后造成企业的财产和形象的损失;项目管理工作不扎实,管理记录不全,有效证据不够,项目纠纷最终未能达到诉讼目标;项目采购未大力推行招竞标制度,大多通过直接采购或者其他特殊方式采购,未能很好地优选供方、合理控制采购价格;资金管理不善,未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存在垫资、超付、代付现象,并未及时收款;项目执行过程中,各项费用控制不力,超预算;对国家各项政策研究和利用不足,不能完全享受或者争取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或者在国家不鼓励提倡的方向进行投资活动。

2 企业降本增效的对策与建议

2.1 强化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成本预算的全过程管控

全面推进预算管理工作,强化工程项目“三算”管理,将企业经营、项目执行的各个环节纳入预算控制范围,认真核算执行预算的价格,严格执行价格比对,严格控制无预算资金支出,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逐步建立执行预算的定期分析机制,确保执行预算管理过程的真实有效。加大完工项目决算,及时收回资金,提升项目效益。

2.2 加强设计优化和技术创新,降低工程项目成本

降低成本是企业实施技术革新的动因。在人工成本、原材料价格、物流费用不断攀升的情况下,优化设计、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应广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针对制约企业工程项目降低成本的关键环节,优化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技术改造方案,改造传统工艺技术,淘汰落后设备。强化设计管控力度,努力提升设计质量和技术优势,提高工程量计算的准确度,最大限度减少设计变更,防控因设计变更和技术创新带来的风险,努力降低成本。

2.3 创新项目管理,多层面推进降本增效

企业在项目管理中应大胆创新,提升管理能力,降低工程成本。如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基于权重理论及赢得值原理的项目整体控制及预测管理模式”,较好实现了项目成本与进度的统一管理;推行模块化、标准化、区域化的项目管理体系,每一个项目的人员配置、临建建设、文档管理等一致化、标准化、模块化;开展设计优化工作,通过优化系统布置方案、精确计算优化配置等方式,降低成本;进行技术工艺改进,节省造价;在物流环节推行运输规模效益的策划管理,保证供货进度和现场需求进度有效协调统一;在建设环节中,不断提升对各种建设资源的调配能力、各种影响项目进度因素的协同管理能力。

2.4 深化项目精细化管理,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

项目实施必须落实管理效益理念,走精细化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的宗旨是过程控制的细节管理,是实现管理效益的根本途径。要做实合同评审,细化合同评审,有效识别和预防商法风险;要做细项目执行前的策划工作和执行计划、执行预算的编制工作,对项目执行中的风险或不可控因素要有相应的预案和对策,并且对风险形成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在项目执行中要坚持价值思维及经济性为前提的科学决策,细化优化人员配置和机具配置等,有效降低工程管理成本;通过细化优化管理流程,细化优化管理制度,细化优化分解经营指标,细化优化“三算”,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经营效益。

2.5 加大招竞标采购力度,严格控制采购成本

企业应客观、准确的分析在采购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不断完善采购制度。整合供应链,推行招竞标制度,开展集中采购是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认真做好项目采购策划,统筹协调好设计、采购、施工工作,提高招竞标比例,加强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力度,推广使用打捆采购等规模采购力度,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保障效益目标的实现。

2.6 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成本控制体系

企业应坚持价值思维,坚持效益优先,实施目标成本管理,针对成本控制的各个环节,落实控制指标和具体要求,层层分解到项目执行、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责任落实到人,并与其切身利益挂钩,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严格兑现奖惩。开展各环节目标成本分析,进行成本差异调差分析,及时纠偏,不断完善成本控制体系。

3 结 论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降本增效是一项长期不懈的工作,企业要把降本增效、管理提升放在经营战略的突出位置,树立现代成本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制,以降本增效为目的,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绩效考核为重点,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格局。使降本增效落实到每个员工的具体行动中,渗透于项目生产经营全过程,融入到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中,最大限度降低各项成本,努力增强经营效益,保持企业的健康、持续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喻立.集中采购:企业降本增效的良策[J].经济师,2005(8).

采购精细化管理方案篇5

关键词:高校建设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9.63;G64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一、高校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管理现状

高校进行工程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教学、科研、生活等需要提供必需物质基础和硬件设施的活动,所以高校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也就有其自身的特点,修缮改造多样性、建设工期突击性、工程项目利润低等。这些特点也就决定了高校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的管理难度比较大。我校在过去4年共完成基建、修缮工程结算审计项目708项,审计结算资金额达到10.2亿元,审减金额0.52亿元,平均审减率4.11%。

我校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工作难度很大,审计任务很重,所以高校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实行精细化管理,是高校审计工作有效推进的客观要求。

二、高校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精细化管理案例分析

1.项目决策阶段

我校老校区文物修缮工程,第一标段工程范围主要是包括整个建筑物的加固、修缮、装饰、电气、给排水、采暖、通风空调工程,项目立项决策阶段没有考虑到避雷工程,同时把消防工程立项为第二标段。在工程第一标段施工过程中,学校工程管理部门才完成了避雷项目在文物部门的立项和方案评审工作,在要启动招投标工作时,才发现避雷项目为单独立项项目,不能使用已批复的修缮专项资金,所以在资金未落实前,暂停了避雷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同样,在进行修缮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工程管理部门才完成了消防工程的立项、方案评审工作,同样也暂停了消防工程的招投标工作。

消防改造需要事先做好穿管埋线工作,最好是与正在进行的室内修缮施工同步进行,以免日后二次施工造成浪费以及对已修复的文物部分造成损坏。同样防雷工程也需要搭设脚手架,与工程主体一起施工时,可以减少措施费,防雷单独施工时还有可能对屋顶造成破坏。

这就是典型的在项目决策阶段没有考虑好各分项工程的建设程序,给整个工程的进度和造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工程物资采购招投标管理阶段

在文物修缮工程中,需要对工程量清单中列为暂估价的灯具及室内门窗类材料进行采购,根据“关于深化建设工程货物招标投标改革创新的若干规定》的通知(京建法〔2015〕4号)”的相关规定,重要材料达到规定的规模标准,需要进行招标。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施工单位拟采用比选的方式进行采购,对此仅对灯具类及室内门窗类材料的总价做出了100万元以内的限制,但学校工程管理部门还未对材料的品质、外形及详细技术指标进行确认,这就很难对价格水平做出明确的认定。

所以在此次材料采购过程中,跟踪审计咨询单位提出了让建设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招投标采购的相关程序来进行采购,禁止采用一些不合理的方法规避招标。

3.施工管理阶段

(1)人力资源的精细化管理

选择实力强、口碑好、讲诚信的施工队伍,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学校虽然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来选择施工单位,但是来参加投标的施工单位鱼目混杂、良莠不齐,套牌挂靠现象时有发生。

在此项文物修缮过程中,施工单位临时调整了大量现场管理人员,并且没有及时提交更换人员的名单和现场管理人员的有效执业资格或职称证明文件,这严重影响了学校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造价的控制。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建议项目管理单位约谈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求施工单位加强现场管理工作,优化项目管理团队,确保现场管理人员都具备工程所需资质。

(2)工程变更洽商的精细化管理

在此项文物修缮投标过程中,施工单位采用了不平衡报价的策略,施工用灌浆料投标单价大大高于市场价,但是工程量很少,占整个工程的费用也很小。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以现场大门尺寸无法满足混凝土罐车进入施工场地,且混凝土输送料程较长,无法实现泵送,施工条件不满足为由,提出将原有叠合层混凝土拟变更为灌浆料的要求,并联系了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共同签署了设计变更,要求建设单位确认,建设单位在没有考虑到此项工程变更使工程费用大大增加的情况下,就同意了参加各方的一致意见,并实施了一小部分。在跟踪审计过程中,我处认为。施工单位在投标时进行过现场踏勘,就应该考虑到预拌混凝土等大型设备进出场的问题,并综合计入施工技术措施费报价之中。现场情况并没有改变,采用的技术措施及增加的费用应由施工单位承担。所以建议建设单位暂停并取消这项工程洽商,降低整个工程造价。

4.竣工结算阶段

项目在竣工阶段主要是进行工程结算审计,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结算审计,是建设单位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的需要。

在此项文物修缮工程中,由于此项目是修缮工程,拆改工作量非常大,这就造成了现场工程签证量非常大,设计变更也非常多,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把关不严,变更办理不及时,时间一长,造成模糊不清或不齐全。鉴于此,在工程竣工结算审计过程中,审核人员应熟知定额,明确定额子目包含的工作内容,防止重复签证,现场签证时一定要以定额为依据,结合现场情况来进行。审核时一定要实事求是,认真调查研究,核实签证内容,坚决拒绝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签证单。

三、结论

高校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以工程造价控制为主线,无论是对于招投标、合同文件、暂估价材料设备采购、洽商变更、工程进度款的审核,还是竣工结算审计,学校审计部门都应该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加强工程造价的事前事中审计,规范建设程序,查漏补缺,有效防止工程中的弄虚作假与高估冒算。无论项目大小,审计人员都应该及时与建设管理方、监理方、施工方、使用方(如院系)各方协调沟通解决。加强对协助工作的咨询公司在重要环节上的监控与指导,切实防范审计风险,确保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侯清耀.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精细化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杨颖.精细化管理视野下的高校房屋修缮工程项目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高鹏.精细化管理在施工项目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采购精细化管理方案篇6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企业;采购管理

在当前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深化的今天,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就要提高自身实力。对于企业而言,物品采购已经不仅仅是为企业提供生产原料,更是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我国企业物品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采购渠道过于单一,采购效率较低的问题,企业要积极加强对物品采购的电子化管理建设,提高企业采购管理的质量。

一、信息化对企业采购管理的意义

信息化对企业采购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信息化是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细化管理监督的重要途径。企业应将信息化应用到企业物资管理的每个环节中,严格落实物资入库管理、验收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从而实现物资管理的细化。第二,信息化能够实现管理的专业化和精细化,企业在进行信息化采购管理建设后,就不需要再投入大量的人工成本,用于对采购数据的重复记录和填写,将管理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大大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企业采购管理的工作效率。第三,信息化还能使采购管理工作更加专业化,使管理人员逐渐从传统的工作方式转向深层次的信息处理工作,促使企业采购管理工作更加专业化。

二、企业信息化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企业信息化采购管理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采购管理部门还没有建立较为完整统一的物资管理系统,许多物资的采购数据与仓库的库存数据不完全匹配,一些数据不能得到及时反馈,导致企业的仓库数据无法实现共享,库房信息管理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重复现象。长此以往,会给企业的数据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其次,企业当前的采购计划、供应商联络和合同管理还都处于传统的手工管理阶段,对采购管理计划的控制有较大的随意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的采购风险。最后,企业的采购流程缺乏必要的信息化管理,企业在采购物资时无法做到对流程的及时公开,因此无法及时采取各项监督措施。

三、企业采购管理信息化的完善策略

(一)询价书管理信息化

企业在进行采购管理信息化建设时,可以根据询价方案制作出询价书,其包括报价截止时间、交货地点以及相关的采购措施等内容。采购员在编制完毕询价书后,可以根据实际采购情况和形势的变化对询价书进行适当的录入、修改和删除,最后将其发送给供应商,以便于供应商根据询价书对报价方案进行一定的调整。

(二)采购方案管理信息化

企业还要进行采购方案的信息化建设,企业的每次采购都是对采购方案的落实。在一般情况下,采购方案的内容主要受供应商及价格的影响,采购员在对采购方案进行科学的评价后,要提交给相关部门审批。然后,企业采购部门才能进行方案实施。在管理采购方案的过程中,企业要加大对物资采购计划的执行力度,并根据合同规定时间对货物进行验收,从而提高企业采购方案操作的效率,大大降低企业管理成本。

(三)采购合同管理信息化

在企业中,采购合同的管理包括对采购订单的审核与变更,以及订单的初始化和退回等工作内容。采购部门不仅要做到对采购方案的信息化管理,还要做到对采购合同的信息化管理。采购合同应该包含供应商和企业的名称、交货时间与地点以及采购数额、资金等基本信息,采购员要及时修改和删除采购合同。企业必须及时解决签订采购合同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使合同执行的各个环节都能够被有效监督,提高采购合同的管理水平。

(四)财务结算管理信息化

企业要将信息化应用到企业的财务结算管理中去。企业财务结算管理主要包括出入库汇总、统计收发单据及申请付款等内容。企业应加强财务结算管理信息化建设,除了对采购过程中所有的出入库清单、合同以及货款发票等进行审核和统计,并办理相应的凭证外,还要统一物资采购中的资金管理,定期审核采购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来源趋向,做好对资金流向的管理工作,对企业财务结算工作进行有效监督。

(五)企业计划管理信息化

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对物资采购计划进行接收,也可以充分利用书面物资需求清单,对采购计划进行录入,从而实现企业对物资库存情况等信息的汇总,进而制定详细的物资采购计划,更好地开展企业下一阶段的生产工作和销售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在信息化背景下,将信息化应用到企业的采购管理中,对提升企业采购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需要认识到信息化对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从而积极利用信息化,提高采购管理的质量,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作者:赵赟莉 单位:尚美世家(北京)贸易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高雯.基于信息化的企业采购管理模式探析[J].企业导报,2016(05)

[2]国燕萍.基于会计信息化视角的中小企业存货采购管理新探[J].财会月刊,2015(11)

[3]庄延锋.信息化在石油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7)

采购精细化管理方案篇7

【关键词】物资;保障;管理;提升;实践

一、物资保障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

随着公司业务范围和规模的加速增长,物资保障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是近几年公司钻探业务量以每年平均13%左右的速度增长,物资保障工作量也必然随之增长,如何迎接挑战,确保顺利完成物资保障工作是摆在公司全体员工面前的艰巨任务。二是随着公司钻探业务的发展,对物资保障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做到保质、保量、保时,还要做好后续服务,满足一线用户的需求。三是随着公司钻探海外业务的快速发展,业务领域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使得后勤保障工作难度加大,紧急供应事件愈加频繁,需要物资保障机构紧跟公司主业发展步伐,靠前服务,在尽量降低库存的前提下做好预测工作。为此,分公司设立了“向世界一流企业学习,苦练内功,优化流程,扎实推进物资管理上水平”的管理提升活动目标。

二、管理提升活动的做法、手段

为了积极响应公司管理提升活动的要求和部署,也为了更好的开展管理提升活动,切实加强物资保障水平的提高,公司采取了多种举措。

(一)管理提升活动的组织领导和保证

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指导公司管理提升活动的开展,审定公司管理提升活动工作方案,研究和决定公司管理提升活动的重大举措,解决公司层面和所属各单位之间的管理问题。

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一是负责制定管理提升活动的工作方案和推进计划,并组织实施;二是审核各单位的实施计划,对公司各单位的管理提升活动进行指导;三是举办例会和组织定期汇报,掌握和通报活动进展情况;四是组织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营造良好氛围,实现共同提高;五是监督检查各单位管理提升活动开展情况及其效果。

公司所属各单位负责具体本部门本专业业务的管理提升工作。一是组织收集国内国际先进指标,形成比较完整的对标指标和案例库;二是组织管理诊断,查找突出问题和管理薄弱环节,提出管理提升工作目标;三是组织讨论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并实施整改工作。四是组织开展管理提升活动总结工作。

(二)管理提升活动的具体工作方案

1.按照公司确定的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工作部署,搜寻国际上一流的物流管理企业,找出其管理标准和管理模式,搜集其各项管理指标和案例等的信息,形成系统的指标和案例库。选取这些案例库中与我公司业务相似,可以借鉴的企业,作为我公司管理提升活动对标单位。

2.我公司各业务部室和单位对照对标单位的业务领域的各项管理标准和指标,进行自我诊断,自查本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编制包含诊断计划、主要诊断方法、诊断结果的自我诊断报告,确定各业务部室的管理短板和瓶颈问题。

3.组织各部门间进行讨论和互查,查找薄弱环节和制约物资保障工作管理提升的问题所在。公司领导牵头组织专项讨论,详细听取各部门科室对工作流程、工作思路、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意见和建议的汇报,在此过程中,逐项分析严重制约物资供应流程顺畅的问题,详细听取每位在会人员的看法,并广泛征求意见和好的建议,公司领导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各业务科室也开动脑筋,虚心接受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各科室长从中受到很多的经验和启发,大家得到共识:物资保障工作管理提升是大家协同努力,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过程,才能将物资保障的管理提升活动做得最好。

三、管理提升活动的目标和具体措施

经过几番自查和部门机构间工作的互查,对照物流行业国际上领先的石油物资保障专业公司的指标和经验,通过反复研究探讨,找准管理提升活动的关键着力点、细化改进工作措施,细化提升目标和指标,我们达成一致,力争用一年的时间,重点完成以下六点工作任务,实现六项工作目标。

(一)物资计划、采购、运输工作流程方面

工作目标:物资计划、采购、运输工作流程简捷、流畅、规范、完善,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清晰明了;建立科学完善及时高效的生产组织协调制度,保证物资保障工作流程顺利实施和被有效的监管。确保物资供应准确、配送及时、质量可靠,努力建设“标准化、程序化、信息化、市场化”的精细物资保障体系,发挥好对生产建设的物资保障作用。

提升措施:逐步理顺物资计划、采购、运输工作流程,使工作流程简洁、科学、高效;细化并完善“日汇报、周总结、月分析”的物资计划、采购、运输运行管理制度;尝试在计划、采购、运输的关键节点处收集物资信息,实时跟踪钻探公司生产动态,掌握物资消耗总量和进度需求量,逐步摸索物资的信息整合方法和途径,为建立完善的物资信息整合体系做准备;通过落实物资流通关键节点的部门和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他们在整个工作流程中的定位和应提供的信息,初步形成物资管理全体人员的沟通协调配合机制。

(二)在物资管理制度方面

工作目标:物资保障各项规章制度覆盖所有业务流程;各规章制度之间无缝对接互相补充和匹配;根据业务流程的调整和变化定期对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调整。

提升措施:全面梳理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和制度体系,组织各部门对本专业的制度进行整理、修改、修订和下发,确保各项制度符合当前工作的实际,并对工作有规范和约束作用;组织相关科室全面审查公司的各项制度之间的衔接、补充和匹配情况,进行必要的整理、修改和完善,确保制度间连贯、匹配、互相补充;采取多种形式对规章制度进行宣贯和培训;定期根据公司管理模式的变化、业务流程的调整,对各项制度进行修订和更新。

(三)在物资采购招标方面

工作目标:招标采购人员和评委不但熟悉有关招标采购的法律、法规、集团公司和钻探公司的有关政策和规定,还要提高谈判技巧;招标采购评审小组不但了解所购物资、装备的专业知识,还要对主要原材料的市场行情、物资装备的更新换代情况有清楚的了解;评委和监委的专业技术水平持续提高。

提升措施:组织专人跟踪国内外采购物资的市场行情,掌握价格变化和波动规律;专人负责对待采购物资的材质、性能、技术指标、质量标准等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并与使用单位沟通落实待采购物资准确的信息,形成待采购物资的资料库;在组织招标采购前将这些信息与采购评审小组成员进行说明和介绍;定期组织相关的招标采购小组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集团和公司的有关政策、规定和流程,提高运用能力;定期对参与招标采购的人员学习有关采购、招标、谈判技巧的学习和训练。

(四)在物资的国际运输方面

工作目标:强有力的物资运输过程管理;确保每一批次物资都严格按照海外项目部的生产需求及整个运输计划安排正点运行;确保运输配送的每一批次货物的质量都符合项目部的施工要求。

提升措施:一是加强物资计划的管理,物资需求单位或者项目部在制定物资计划时就详细列举出对物资质量指标和包装的要求;二是规范物资从计划、生产、采购到运输的整个工作流程,加强对整个工作过程的监控,明确各个节点的责任人;三是详细归纳出国际货物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各个环节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类型、容易导致物资运输延误的各种情况,提出详细的预防措施和解决对策。四是归纳和整理出各种物资在国际运输、清关中对物资包装的要求。五是加强每个环节的准备工作,给每个关键环节都预留一定时间的提前量,确保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时,都有可弥补的余地;六是加强物资需求单位、采购人员、运输人员、生产协调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列出物资运行动态表,通报每批物资的运行进程。七是建立应急程序,整个运行过程中遇到问题和情况时,启动应急程序,各相关单位和人员及时通报,及时沟通协商解决措施;八是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优化流程。

(五)物资的仓储保管工作方面

工作目标:物资保管和保养专业性强、管理流程科学规范、符合集团公司规定;物资仓储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齐全、规范、准确、符合集团和公司标准。物资保管人员业务知识全面、技能熟练、责任意识强。

提升措施:一方面加强对Q/SY1033-2012《常用物资保管保养管理规定要求》标准的宣贯、培训和组织实施检查,另一方面组织相关人员比照Q/SY1033-2012标准对储存物资进行逐项对比论证,提出符合物资储存条件的具体物资保管保养措施;加强对基层管理和物资保管人员进行Q/SY1050-2012《物资储存主要基础资料管理规范》标准的宣贯和培训;强化保管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对计量知识的学习,提高其对计量器具和检验器材的操作技能;开展岗位练兵,熟练掌握物资检斤、检尺和检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六)物资编码工作方面

工作目标:加强物资编码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对编码工作流程的规范,使编码切实成为物资的唯一有效的“身份证”和“通行证”,为公司ERP系统的有效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提升措施:加强对业务人员编码知识和编码使用的培训,确保在工作中正确使用好编码;以规范工作流程为基础,建立完善编码申报制度、编码编制制度;按照物资大类(专业),进行集中梳理,对于一物多码的情况,及时进行删减和封存;加强与各使用单位和业务科室的申码人员和物资编码使用人员的沟通,及时提供技术帮助,必要时进行现场指导,提高申码速度和物资编码使用效率。

四.物资保障管理提升活动的实施和持续提升的长效机制

明确了工作思路、方法和措施,公司全体员工有决心以改革创新和求真务实的精神面貌,发扬大无畏的精神,实施好各项管理提升方案和措施,加快物资保障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确保物资供应准确、配送及时、质量可靠,努力建设“标准化、程序化、信息化、市场化”的精细物资保障体系。

采购精细化管理方案篇8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管理模式物资供应

物资供应管理体制,是指为保障企业物资供应而对企业采购、仓储活动进行的管理,其职能是供应、管理、服务、经营,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最优的服务为企业提供物资和服务。

现代企业为了追求经营的目标,实现最大的利润,必须建立一套完整而严密的组织架构与管理制度。实行“归口管理、集中采购、统一储备和统一结算”的物资供应管理体制大大加强了物资供应专业化管理的力度,促进了物资供应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物资采购供应作为公司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在生产运行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单位对物资供应体制实行了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改革,有的单位推出了“两集中,六统一”制度,即:物资采购资金集中和物资供应集中,实行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分配、统一调度、统一配送、统一管理,探索出一条物资管理的改革新路,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通过科学合理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加强了采购工作的执行力,使业务流程整体走上了良性运转、持续发展的轨道。这就要求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面向基层、服务一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阳光招标采购为主线,以提高企业综合效益为目标,严把经营管理入口关,努力构建现代化物流管理体系,实现了物资的保质、保量、按时供应。www.133229.CoM按照“两集中,六统一”的整体工作部署,具体实施了如下改革方案。

一、完善机构,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能

用改革的办法理顺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用改革的思路拓展企业的生存空间,聘用技术管理人员,充实管理队伍、补充新鲜血液。在此基础上,完善机构,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能。

二、精心组织货源,严把质量关口,为物资集中管理统一采购奠定坚实的基础

1.保质保量服务基层

把工作标准定位在及时、准确、质优、价廉这八个字上;把工作职能定位在:指导、协调、服务这六个字上。始终把握服务基层、面向基层的原则,把工作重点放在服务好全公司的基建和生产上,时刻牢记“岗位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工作理念。对二级单位报送来的计划,不论数量多少,路程多远,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质保量送达。

2.抓好火工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针对私藏爆炸物品事故多发的状况,为防患于未然,需要定期组织供应、安监、公安等部门对所属煤矿进行了易爆物品管理专项检查,督促各单位认识到加强民爆器材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本单位和系统进行检查督促,并做到机构健全、人员到位、层层负责、责任到人、不留死角,建立健全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事故隐患追究制度,将日常安全管理措施层层分解落实到人,极大程度消除事故隐患的发生。尤其是仓库、油库,不断强化安全管理,更新监控设施。

3.搞好仓库标准化管理验收工作

仓库管理历来是供应工作的重头戏。每年定期抽调各二级单位供应科长和有关专业人员,对所属单位的仓库标准化管理工作进行年度大检查和标准化验收。

三、从严考核,降低成本,促进供应系统物资管理工作水平逐步提高

降低采购成本,加速资金周转,用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先进的企业物流管理手段,取道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低成本扩张,构造现代物流管理企业是集中管理模式下的供应系统的工作宗旨。需做到:计划管理上及时、准确;质量管理上货比三家、质优、价廉;采购管理上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化、动态化、集约化、网络化;物资管理上两集中,六统一;消耗管理上节能降耗、回收复用、降低成本;仓储管理上两极储备;仓库管理上确保供应、消除积压、加速周转。

1.强化材差考核,降低采购成本

针对计划管理模式,应积极制定相应的改革配套措施,实行材差率考核的办法,并要把材差考核指标分解到采购小组,并与奖金挂钩。在强化考核的同时,多方面搜集市场信息,分析物资价格趋势,超前安排采购计划,争取用最低的价格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对有降价趋势的物资尽量保持零库存,减少积压。在招标时间、采购批量上,因市场而定,主动采购,合理使用资金,达到降低材差率,控制采购成本的目的。

2.加强对供应系统工作的考核,使整个物资管理系统工作水平得到提高

考核是管理的一种手段,是一个标杆,是一种引导。严格的考核是使规章制度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一方面需加强考核工作本身的精细化,使考核工作更加细化量化;另一方面,需维护考核的严肃性,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提出,奖罚分明,并竭力协助二级单位解决,尤其在降低主材消耗上严格考核,把消耗降到最低。如果有哪家单位的材料消耗超标,供应主管单位有关人员应深入基层,查找原因,共同研究解决办法,努力降低消耗,有力地促进系统工作水平的提高。

四、做好市场调研,严格规章制度。推行阳光作业使采购过程透明化

1.加大阳光采购力度,严格采购程序

在具体操作中,严格执行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和相关的规章制度,10万元以上招标采购,10万元以下比价议价采购,并在具体工作中逐步规范和完善工作制度,力争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实现真正的“阳光作业”,使采购工作更加透明化、公开化。应着重对供应商的企业经营状况、生产能力、产品用途、性能、质量、价格、销售业绩、资质情况、售后服务等因素进行了详细考察,建立商务档案、准入制度,选择优秀供应商。并组织严密的招标、评标工作,在采购价格的确定上采取“中标价不是采购价”,还要以中标价为基础继续与厂商协商,努力使价格降到最低。在与厂商协商中要求必须有两名以上业务员参与谈判,还要货比三家,把好质量关。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堵塞采购过程中的漏洞

注重抓好物资队伍的廉洁自律,发挥各职能科室的作用,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一是建立健全和完善制度,在采购工作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二是在工作程序中坚持“五个分离”即计划与采购分离;招标比(议)价与询价分离;签订合同与审签合同分离;验收与入库分离;出库与入库分离。为了避免采购手续的拖延,采取集中办理招标、议(比)价、签订合同、索要发票、出入库等项业务,提高办事效率和透明度。三是不断强化监督机制,价格委员会、询价委员会、质量验收委员会、考核委员会、资金平衡委员会和运作对招标比价、市场调研和物资价格质量咨询及货到后质量数量的验收进行全过程监督。每月初领导班子和各委员会成员召开会议,研究决定本月招(议)标项目和采购资金的流向。与此同时,坚持重大决策集体研究签字制,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四是加强对职工队伍的廉政教育,提高职工的廉洁、守法意识,并结合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杜绝违法事件。五是进一步推行企务公开。每月或每季度公开一次,其他的重大事项也进行定期公示,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六是推进网络化管理,使物资采购管理逐步向现代化、网络化、科学化迈进。

五、认真组织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杜绝违规操作,加强廉政建设

成立治理领导组,下设办公室,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阐明政策,正面引导。同时加大对二级单位供应科物资管理采购办法执行情况的考核力度,对有效治理物资、设备采购领域商业贿赂行为起到积极作用。

实施物资集中管理是现代物流管理的趋势,相对于“分散”采购,集中采购有以下优点:①集中采购可以使采购数量增加,提高对卖方的谈判力量,较易获得价格折让与良好的服务。②只有一个采购部门,因此采购方针与作业规则,比较容易统一实施。③采购功能相对集中,可以减少人力浪费,便于人才培养与训练;推行分工专业化,使采购作业成本降低,效率提升。④建立各部门共同物料的标准规格,不仅可以简化种类,互通有无,而且可以简化检验工作。⑤可以统一安排供需数量,避免各自为政,产生过多的存货,各部门的过剩物资亦可相互转用。

只有集中才能降低采购成本,只有集中才能加速资金周转,只有集中才能最终实现企业内部物资的合理调配,实现共利双赢。进一步规范物资采购供应管理行为,努力减少物资储备,降低采购成本,将精细化管理渗透到物资采购的每一个环节,全面提升物资管理水平。

推行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在严格执行阳光采购的基础上,在细节控制上做文章,在降低物流成本上动脑筋、想办法,通过减少中间环节、物资代储等办法提高统一采购量、压低采购价格、减少库存积压,杜绝管理漏洞,从而实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标。供应系统应以“细节突破、不断改进、创新提高”为指导,赋予精细化管理“精心管理、精致操作、细节控制、细化考核”新的内涵。培养供应系统的员工精细管理的意识,形成精细的工作作风,使精细化管理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姚建明,周国华.大规模定制模式下供应链计划调度优化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3,6(5):5.

上一篇: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范文 下一篇:政治哲学原理及方法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