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建设管理策略范文

时间:2023-11-19 01:43:32

班级建设管理策略

班级建设管理策略篇1

关键词:以人为本 班级文化 建设与评价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体验、情感生活、道德生活和人格形成。我们实施“以人为本班级文化建设与评价实践研究”,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策略,建设班级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精神文化,开展班级书香文化、日记文化、网络文化的专题文化建设,构建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评价策略,开发班级文化建设的人力资源和潜在资源,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一、以人为本,建设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教室布置是班级物质文化的主要体现。我们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创建自己的学习环境,让每一面墙都要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有育人功能。我们根据“以德立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按照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要求,组织班委会成员研究教室布置的整体布局和布置风格,采取小组竞标,分工协作,创建以人为本的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展示班级的物质文化的独特个性,营造和谐民主、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

二、以人为本,建设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文化是学生共同认可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以人为本的班级制度无论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成长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制度。我们以班委会成员和小组长为主体,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制定了班名、班训、班规、班级规约等规章制度,从纪律、学习、卫生、活动、仪表、考核等方面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在班级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我们尝试实施值周班长制度,让每一位班干部、小组长,甚至每一位组员都有机会担任值周班长,使班级的每一位成员都有岗位,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益。

三、以人为本,建设班级活动文化

班级活动文化是以人为本班级文化建设最重要的载体。开展班级活动不仅可以更好地建设班级物质文化,还可以将班级制度内化为学生的良好行为,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管理,促进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因此,我们十分重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班级文化活动开展,在活动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通过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总结,激发了学生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落实了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思想。按照学校安排,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每年五月份开展的“校园艺术月文化活动”和九月份开展的秋季学校运动会;根据教务处安排积极参加上级教研部门和学校组织的各学科竞赛活动;利用板报、广播站、橱窗、班级日记、学习园地、走廊弘扬传统文化,宣传班级好人好事;开展主题班会和周一升国旗仪式;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

四、以人为本,建设班级精神文化

“在班级文化系统中,班级精神文化是核心与灵魂,是一个班级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在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应该高度重视班级精神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一般包括班名、班训、班规、班歌、誓词、班级目标、班级口号、班级公约、班级舆论等。在以人为本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我们以学生发展为本,制定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要求的班级奋斗目标,促使学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品质。我们根据学校文化建设的要求和本班特色制定了班名,如“国学班”“书香班”等;班主任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扬明主,和同学讨论制定了班训、班规、班级八荣八耻等;根据高效课堂文化建设的要求,将学生分组,每组制定了组名、组训、组号等。通过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氛围,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五、以人为本,建设班级课堂文化

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创建班级课堂文化,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我们实施的新课堂改革是以小组合作为基本的学习形式,因此,以人为本的课堂文化建设主要指小组文化建设。我们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个性特长等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4-6人学习小组,又在组内建立2-3个互助组,每组选拔组长和副组长各1名,分别负责小组学习和纪律管理,其余组员担任录人、发言人、联络人等。每组都拟定组名、组训、组号等。课堂活动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单位。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组长检查,梳理问题;课中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成果;课后反馈检测,实施小组评价。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学习,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健全学生的人格。

六、以人为本,建设班级专题文化

以人为本班级文化建设,不仅要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课堂文化,还要努力探索班级文化建设的新策略、新方法。在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中我们主要探索了班级书香文化、日记文化和网络文化建设的新策略。第一、打造班级书香文化。我们主要建立了创建了书香教室,建立了班级图书馆。学校给每个班级配备了图书专柜,书籍来源主要是学生捐书和校图书室提供,由学生自主阅读、自我管理,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第二、实施班级日记制度。每组一本日记,由小组成员按照日期轮流写作,其他组员跟帖评价,表扬班级好人好事,提出班级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班级日记检查评比活动。第三建设班级网络文化。建立校园网站班级主页、QQ群、博客,为学生布置作业、交流学习、励志教育等搭建平台,沟通了家长、学生和学校之间的交流。

七、以人为本,探索班级文化建设评价策略

我们是以小组为基本的班级管理单位,因此班级文化评价主要以小组文化建设评价为主体。为了进一步推动班级文化评价实践研究,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形成优良的班风学风,我们制定了《以人为本班级文化建设“星级小组”评价细则》,开展了“学习之星、读书之星、日记之星”等“星级小组”评比活动。通过争创星级小组活动,创建了以人为本班级文化建设评价策略,促进了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总之,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把握学生的内在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实践评价研究,不断探索班级管理的新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现代班主任管理的必然选择。

[本文是作者主持的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人为本班级文化建设与评价实践研究”的成果,课题编号GS[2016]GHB1097)]

班级建设管理策略篇2

关键词:班主任 创建 和谐班级 掌握特点 实施策略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搞好和谐班级建设,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能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新世纪人才。那么,班主任该如何创建和谐班级呢?

一、掌握和谐班级的特点

所谓和谐班级,就是把每个学生当作教育的目标,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课堂主人,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正确的学习动机、张扬他们鲜朋的个性;尤其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掌握和谐班级的具体特点,然后才能根据实际,确定创造和谐班级的措施或方法。

l.和谐班级具有丰富的情感性。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往沟通中,应注意把交往方式控制在成人的状态里,把学生看成平等的交往者。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情投资”,以情感人,使学生因感到温暖而把班级当作自己的“家”,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2.和谐班级具有真切的人本性。和谐班级,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思想,把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体,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自主、自律、自尊、自强品质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充分发挥班级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主人翁精神。

3.和谐班级工作要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谐班级,要求班主任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沟通办法与教育方法:对班级的软环境、管理措施,都应随时根据不同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既要考虑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变化发展的要求,又要考虑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文化素质、道德水准的差异。因此,要想创建和谐班级,就应采取以新奇制胜,以巧妙攻心,以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等细枝末节为出发点,创造性地的进行班级管理工作。

二、讲究创建和谐班级策略

和谐班级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因此,应讲究创建和谐班级的实施策略:

1.目标合理。目标是前进的方向,也是前进的动力,在和谐班级的创建中,合理的目标包括个人目标和班级目标。

对学生个体来说,设立个人目标的主要途径是进行“自我教育”。班主任应经常引导学生品尝战胜自我的快乐,体现自我战胜的痛苦,从感情上激起自我教育的欲望;同时帮助学生制定自我教育计划,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向成切的彼岸。

对班级来说,设立集体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活动进行。如:学校的常规评比、运动会、故事会、歌咏比赛等等。班主任应利用好这些契机,与学生一起制定目标,一起向既定目标努力。

2.规范合情。创建和谐班级,应结合班情,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行为规范。如制定班规。班规分上学,做操,上课,活动,文明,礼仪五个方面。除了大家遵守的共同的内容之外,还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又与学生分别对以上规范进行变通。这样就有了因人而异的规范。规范合情合理,就能沟通学生的思想,融合学生的理想、信念、作风,情操,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群体意识,使学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与整个班级联系起来,自觉地为创造和谐班级而出谋献策,流血流汗。

3.管理柔性。班级中的学生是一个流动的整体,文化状态,道德水准以及素质等都处在不断变化中,要驾驭好学生,就要在创建和谐班级中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相应的调整管理策略。表扬是班级管理的常用策赂。对学生要善于表扬,只要表现良好,不论是多么细小琐碎之事,都要加以表扬。表扬可以带来价值感和荣誉感,可以使人更加发奋地工作。运用柔性策略,需要班主任做一名有心人,细心观察学生,了解学生思想脉搏,然后有的放矢的采取教育手段,并且不断变化教育方式,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4.决策民主。班主任要创建和谐班级,就要运用民主的教育决策才能对班级实行有效的管理。所谓决策民主,其实质就是“人人参与”班级管理,把决策权分散给全班学生。班主任鼓励学生做班级主人,积极主动地为争创文明班级,先进集体出谋划策,多做实事、好事。如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为创建和谐班级出一个好点子;每个学生都要给任课教师提一条好建议;每个学生都要设计一套集体活动的好方案等。另外,班规的制定和实施等权力,也可以放给学生,让学生参与班级的出勤、纪律、卫生、文艺等方面的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和谐班级建设的积极性。

三、抓好和谐班级创建的关键

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是校长,而创建和谐班级的关键在于班主任。班主任要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在创建和谐班级中的重要责任。

实践证明:班级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日常行为问题,大部分都发生在班主任所运作的常规管理之中。因此,班主任要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迎接这些常规管理对自己的挑战。作为班主任,要腿勤多跑,眼勤多看,耳勤多听,嘴勤多问,笔勤多记,时时留心,处处留意,从细微变化中发现问题,把问题解决于未然。只有做到这些,班主任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把握创建和谐班级的主动权。

创建和谐班级,班主任就应在班级管理中精心策划,善于捕捉随机管理的时机;正确选择教育学生的方法,对每个学生都有比较熟悉的了解,熟悉每个学生的脾气、性格及其他基本情况;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找准问题的症结,启发诱导,析事明理,因材施教,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班级建设管理策略篇3

收益管理作为现代航空公司提高收入、参与市场竞争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已经在国外航空公司创造了巨大奇迹。资料统计,世界各主要航空公司通过使用收益管理技术,年收入增加了2%至8%[1]。相应地,学术界也涌现了大量文献对航空公司收益管理进行研究。McGill与vanRyzin[2],Talluri与vanRyzin[3],Chiang与Chen[4]以及Shen和Su[5]对已有研究作了比较全面的综述。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研究主要针对单个航班的收益管理问题。近年来,随着航空公司之间激烈的竞争,学术界也开始关注并研究不同航空公司之间多个航班竞争的收益管理模型。

当前航空客运市场竞争激烈,多家航空公司在同一航线上竞争,但是,对每家航空公司而言,也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相对垄断的航线。而且,为了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航空公司通常在同一条航线上提供多个不同时刻起飞的航班。我们称其为平行航班。如国内某航空公司在某航线上提供了两个平行航班A和B。它们的起飞时间不同:航班A起飞时间为下午17:15,到达时间为晚上21:15,航班B起飞时间为晚上20:10,到达时间为晚上24:10。两个航班的机型配置完全相同,都是73G型飞机。因此,旅客在选择该公司的这条航线时,主要基于航班时刻和票价考虑。我们从该公司销售部选取了该航线上某一时期各航班的销售数据作为基础数据来源分析航班需求状况,得到一些统计指标。从统计指标中可以看出,航班A的平均客座率为92.60%,B为89.80%,两者相差不大,总的平均客座率接近91.2%。由此可看出两航班需求处于比较充足的状况。实际中,航线经理也认为这是相对垄断航线,需求旺盛,所以,都采取一个固定的价格销售,即全价票销售。事实上,航班A的客座率(92.60%)比航班B的客座率(89.80%)多出近三个百分点,但是,航班A的平均票价为1036元,B为1047元,B比A还要高11元。这种现象是不合理的。因为,前面提及,该航线上价格和航班时刻是对需求影响的主要因素,可以看到,航班B的起飞时刻不如航班A的起飞时刻好,这时更应该充分利用价格杠杆来调节需求。另一方面,我们从该航线的价格结构进行分析。虽然该航线上也设置了多等级价格结构,即有头等舱(F舱),公务舱(C舱),普通舱(Y舱)的Y、T、K、H、M、G、S、L、Q、E、V、R、J和I共十四个价格等级,对应的价格等级为Y是全价票,T舱为0.9折,后面依次按照0.05折扣递减。由某个时期A、B两个航班的出票情况可以看出航班A和航班B的出票来源都是以Y等级票为主,尤其是航班B除了Y等级的出票之外,其他各等级出票情况几乎相同,即几乎没有卖折扣票。这说明,航班价格等级过分依赖高价,没有深度挖掘低价市场,尤其没有考虑如何利用动态定价策略,将部分需求转移至其他航班,以提高整个航线总的收入。一般来说,旅客根据其偏好,在公司的多个航班之间进行选择。通常,高价值旅客对票价不敏感,对时间敏感,愿意坐一天中较好时间段的航班,如上午或者下午的航班;而低价值旅客对时间不敏感,只要价格合适,他们愿意坐任何时段的航班。所以,航空公司一般可以采取相应的定价策略,提高整个航线的收入。一般航空公司可以在早上或晚上的航班制定低价,在上午或下午的航班制定高价,这样使更多低价值旅客购买早上或晚上航班,而将上午或下午的航班留给高价值旅客。对于上面例举的航线来说,航班B在夜间,高价值旅客会更愿意选择下午的航班A,因此,下午的航班更适合使用高价策略,而夜间的航班要以最大化吸引顾客(尤其是低价值顾客)为主要目标,使用高价策略的效果可能不如下午的航班好。基于此,本文针对航空公司的该类问题为研究对象,根据旅客需求的特点,采取动态定价策略,优化多个航班的收入,从而提高公司总的收入。这个问题与以前其他文献所讨论的航空公司在同一航班上选择不同等级价格的问题是完全不同的。

动态定价策略研究作为收益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国外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McGill和vanRyzin[2]、Bitran和Caldentey[6]、Talluri和vanRyzin[3]都从收益管理的角度对价格策略的研究进行了综述。Elmaghraby和Keskinocak[7]也从产品生命周期较长和较短的情况下定价策略、综合考虑库存和定价决策和在理性消费者的市场中定价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文献综述。从以上几篇具有代表性的综述文献看,大量的文献主要针对单一产品的定价,而对多产品的动态定价问题讨论较少。Gallego和vanRyzin[8]研究了多产品动态定价问题,得出了渐近最优的启发式方法,并将结果应用于多航段的收益管理问题。本文虽然也是属于多产品动态定价的范畴,但是,由于航空客运垄断航线上航班的特殊性,即多个航班起飞时刻不同,因此,本文的多产品的失效性时间不同,这与Gallego和vanRyzin[8]研究的多产品具有相同失效时间不一样。而且,与他们提出启发式方法求解该模型不同,我们得到的是考虑两个平行航班情况下的最优解。Gallego和Philips[9]提出了“柔性产品”的概念,即服务于同一市场的功能相同的多种产品组合,并将该概念应用到多航段的收 益管理 问题,得到了近似最优解。Zhang和Cooper[10]提出了基于顾客选择行为的两个平 行 航 班 收 益 管 理 舱 位 控 制 模 型,Zhang和Cooper[11]还考虑了基于顾客选择行为的两个平行航班动态定价模型。他们在两篇文章中利用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建立了离散时间随机动态模型,并采用基于价值和策略近似的启发式方法来解决髙维马尔科夫的问题,同时得到了价值函数的上界和下界,没有得到精确的解析解。本文的研究问题与他们的相同,但是,不同之处在于:一是研究方法不同。本文应用随机控制理论,根据两个平行航班的相互影响的需求构建连续时间随机动态模型;而他们建立了离散时间随机动态模型。二是研究结果不同:本文通过对最优价值函数的Hamilton-Jacobi等式和最优价格策略性质分析,递推求解出价值函数的解析解和时间阀值点。而他们只得到了价值函数的上界和下界,没有得到精确的解析解。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航空客运收益管理的研究已经从定性讨论其概念、意义及实施的必要性等方面转向定量研究,而且已经开始涉及前沿问题研究。罗利和萧柏春[12]对国内航空客运收益管理研究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罗利等[13]研究了基于需求转移的新老产品替代的易逝性产品动态定价策略。罗利等[14]也研究了在竞争市场环境下,两家航空公司的两个航班两级价格动态定价连续时间数学模型,给出了均衡解满足的条件,并探讨了模型求解的方法及相关性质。陈剑等[15]借鉴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的框架,探讨航空公司与旅行社在机票销售中如何进行协作使得在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同时实现各自收益最大化。李晓花和萧柏春[16]建立了航空客运动态定价与舱位控制的统一模型,并得到了最优策略。朱金福等[17]建立了航空客运舱位控制和超售综合动态模型,提出了并行控制和串行控制两种动态策略。李豪等[18]研究了竞争环境下航空公司动态定价模型。肖勇波,陈剑等[19]也研究了双航班(即本文的平行航班)的动态定价策略。但是,与他们建立离散时间模型不同的是,本文建立了连续时间动态定价模型,而且,本文通过对最优价值函数的Hamilton-Jacobi等式和最优价格策略性质分析,递推求解出价值函数的解析解和时间阀值点。数值实验结果也表明了我们这种时间阈值点的综合控制策略易于实施,而且,应用该策略得到的总收入比两个平行航班单独决策时得到的总收入大。这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综观国内外文献,虽然航空公司收益管理的研究文献很多,但是,研究在相对垄断的航线上,航空公司的多个平行航班的动态定价问题很少。本文在Zhang和Cooper[11]研究基础上,研究一种相对简单的情形,即只考虑一家航空公司的两个平行航班的情况。但是,如前所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与他们的研究是不同的。

2模型建立

本文讨论的问题是航空公司在相对垄断市场下单航段的多个平行航班动态定价策略。航空公司在每个航班上均有多个价格等级,相应于不同航班的不同价格,需求可以发生自由的转移,且转移是没有任何附加成本。在这种市场情形下,公司需要综合考虑多个航班的定价策略,因为单独一个航班的收入优化并不能保证整个航线的收入是最大的。为了简化问题,本文只考虑两个平行航班的情况,事实上,可推广到多个平行航班的情形。假设两个平行航班的起飞时间分别为T1和T2,设0<T1<T2,0是开始售票时间,各自的飞机容量分别是M1和M2(当然,M1可以等于M2,因为通常两个平行航班都提供相同的机型,如上面的例子),不考虑超订的情况。n1(t)和n2(t)分别表示在t时刻,第一个航班和第二个航班的库存量,简单记为n1和n2。为了简化问题,假设两个航班都提供两种不同的价格等级,p1 >p2,以后研究可推广到多个价格等级。对应不同的价格等级,旅客需求服从非齐次泊松过程,对应的需求率分别用λ1ij(t)、λ2ij(t)表示,其中,λ1ij(t)表示在t时刻,第一个航班提供价格等级为pi和第二个航班提供的价格等级为pj时,第一个航班的需求率。类似地,λ2ij(t)表示在t时刻,第一个航班提供价格等级为pi和第二个航班提供的价格等级为pj时,第二个航班的需求率。设λ1i.(t)和λ2.j(t)分别表示该航线上只有第一个航班(提供价格等级为pi)或只有第二个航班(提供价格等级为pj)时各自的需求率。两个航班之间的需求会因价格控制策略而相互影响。旅客会根据公司提供的价格作出购买决策。如果他们的首选航班没有满意的价格,则会转移到另一个航班而不会自动升级。在垄断航线上,航空公司完全有能力通过调节价格控制产品的需求。问题是如何对上述存在需求转移情况的航班实施动态定价策略引导需求的走向,航空公司如何根据订票的情况和剩余销售时间综合制定该航线上两个航班的动态定价策略,实现总收入的最大化。这对实现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收入具有显著的意义。为了更好地描述问题,我们需要作如下假设:

假设1

两个航班的需求率满足:λ121(t)>λ122(t)>λ111(t)>λ112(t)λ212(t)>λ222(t)>λ211(t)>λ221(t) (1)

假设1说明采用价格策略对两个航班需求的影响。对每一航班来说,在自身采取低价p2时的需求大于采取高价p1时的需求,同时,在它的平行航班采取高价p1时的需求大于采取低价p2时的需求。

假设2

定义某航班的收入率为该航班的需求率乘以其价格。若p1 >p2,则某航班的收入率是其价格的递减函数,即:λ12j(t)p2 >λ11j(t)p1λ2i2(t)p2 >λ2i1(t)p1(2)假设2说明只有需求与价格满足以上关系,航空公司才有降价的动力,否则,低价永远也不会执行。这是收益管理领域的一个基本假设。

假设3

某个航班价格变化对自身收入率的影响比对另一个航班收入率的影响大,即:λ12j(t)p2-λ11j(t)p1 ≥λ21j(t)pj-λ22j(t)pjλ2i2(t)p2-λ2i1(t)p1 ≥λ1i1(t)pi-λ1i2(t)pi(3)假设3说明在两个航班共存的情况下,当公司改变某一个航班的价格时,其总收入率(两个航班收入率之和)应该增加,企业才有改变价格的动力。

3最优策略性质分析

为了得到最优策略,们将证明价值函数的一些性质。

性质1

价值函数V(t,n1,n2)关于t是连续、严格递减的。引理1说明,平行航班的价值函数关于时间t的性质与单个航班相同。该引理的实际意义表明机票产品的易逝性。

性质2

当两个航班同时服务时,第一个航班在T1左邻域内的最优价格为p2。证明:显然,由单个航班的性质可知,p2是第一个 航 班 单 独 服 务 时 在T1左 邻 域 内 的 最 优 价格[20]。下面将证明当两个航班同时服务时,它也是第一个航班在T1左邻域内的最优价格。显然,当tT1时,有V(t,n1,n2)V2(T1,n2)。设u2是第一个航班在T1左邻域内价格为p2,而第二个航班在T1左邻域内价格为pj时的控制策略,u1是第一个航班在T1左邻域内t时刻价格为p1,而第二个航班在T1左邻域内t时刻价格为pj时的控制策略。则对充分小的Δt和控制策略u1,有:Vu1(t,n1,n2)=λ1j1(t)Δt(1-λ1j2(t)Δt)(p1+V2(T1,n2))+λ1j2(t)Δt(1-λ1j1(t)Δt)(pj+V2(T1,n2-1))+(1-λ1j1(t)Δt)(1-λ1j2(t)Δt)V2(T1,n2) (8)上式中,右边第一项表示在T1左邻域内充分小的Δt内以价格集合 {p1,pj}只卖出一张第一个航班的机票的期望收入,同样地,第二项表示只卖出一张第二个航班的机票的期望收入,第三项表示没有卖出任何航班的机票的期望收入。同样地,对于控制策略u2也有类似的等式:Vu2(t,n1,n2)=λ2j1(t)Δt(1-λ2j2(t)Δt)(p2+V2(T1,n2))+λ2j2(t)Δt(1-λ2j1(t)Δt)(pj+V2(T1,n2-1))+(1-λ2j1(t)Δt)(1-λ2j2(t)Δt)V2(T1,n2) (9)由(9)减(8),得:Vu2(t,n1,n2)-Vu1(t,n1,n2)=(λ1j2(t)-λ2j2(t))Δt[V2(T1,n2)-V2(T1,n2-1)]+[λ1j1(t)λ1j2(t)-λ2j1(t)λ2j2(t)]Δt2V2(T1,n2-1)+[λ2j1(t)p2 +λ2j2(t)pj]Δt-(p2 +pj)λ2j1(t)λ2j2(t)Δt2-[λ1j1(t)p1 +λ1j2(t)pj]Δt +(p1 +pj)λ1j1(t)λ1j2(t)Δt2=[λ1j2(t)-λ2j2(t)]Δt[V2(T1,n2)-V2(T1,n2-1)]+[λ1j1(t)λ1j2(t)-λ2j1(t)λ2j2(t)]Δt2V2(T1,n2-1)+{[λ2j1(t)p2 - λ1j1(t)p1]-[λ1j2(t)pj-λ2j2(t)pj]}Δt+(p1+pj)λ1j1(t)λ1j2(t)Δt2(10)因为Δt是充分小的正数,由假设2,有:λ12j(t)p2-λ11j(t)p1 ≥λ21j(t)pj-λ22j(t)pj以及V2(T1,n2)≥V2(T1,n2-1)[20]和λ21j(t)>λ22j(t)(显然,当第一个航班为高价时,第二个航班的需求将增加),可以得到,(10)式第二个等式中右边第一项和第三项大于零,而其余各项是高阶无穷小,可得当Δt0时,上式右边大于零,即Vu2(t,n1,n2)>Vu1(t,n1,n2) (11)所以,p2是T1左邻域内第一个航班的最优价格。证毕。但是,性质2对于第二个航班来说,不具有类似的性质。即设pj为第二个航班单独服务时在T1左邻域内的最优价格,则两个航班同时服务时,pj不一定是第二个航班在T1左邻域内的最优价格。证明方法与上面证明类似。性质2对于后面寻找两个航班的最优价格策略有重要作用。根据这一性质,我们可以求出V(t,n1,n2)在T1左邻域内的值。然后,应用逆推方法求出对于任意0≤t≤ T1,V(t,n1,n2)的值。性质3若 {pi,pj}是t时刻,两个航班剩余票数为 (n1,n2)时的最优价格集合,定义边际价值函数为:类似地,可证明(13)式。证毕。

性质3

说明最优价格满足的必要条件,根据Hamilton-Jacobi等式,它也是充分条件。因此,利用性质3,我们可以得到最优价格策略满足的充要条件,由此也得出了最优控制的时间阀值点。

4模型求解方法

先求解n1=n2=1。根据性质2,在T1的左邻域内,最优价格集合为 {p2,pj},其中,pj为第二个航班 在 两 个 航 班 同 时 服 务 时 的 最 优 价 格。 而V(T1,1,1)= V2(T1,1),V1(T1,1)= 0,则 上 述Hamilton-Jacobi等式为:根据(20)和性质3的判断条件,我们可以求出所有的V(t,n1,n2)。

5数值实验和结果分析

在这一节我们提供一个算例。算例的条件可能会与实际有所偏差,只是用来提供一些例证。假设某航空公司在某一航线上有两个航班,两个航班的起飞时间分别为T1和T2,飞机容量分别为M1和M2,价格等级为p1和p2,令:T1=1,T2=2,M1= M2=100,p1 =2(千元),p2 =1(千元)按照模型中的变量表示,需求率参数如下:λ111=1,λ112=0.8,λ121=2.5,λ122=2.2;λ211=1.2,λ212=3.2,λ221=1,λ222=3;λ11.=1.2,λ12.=3,λ2.1=1.5,λ2.2=4通过计 算,以 上 数 据 符 合 模 型 的 假 设 条 件。应用Matlab软件编程,可以得到模型的结果。两个航班的最优定价策略控制的时间阀值点如下表2,其中,表中 {pi,pj}表示变换前的两个航班的最优价格,{pi′,pj′}表示变换后的两个航班的最优价格。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这种时间阀值点来进行价格策略的控制。这对实现精细化管理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上面的表3和图2中,Ju(t,n1,n2)表示在两个航班共存时,各自的需求都不考虑其他航班对其的影响,即各自优化自己航班的期望收入,然后将两个航班的收入相加。由此,可以看出,应用本文的全局优化模型得到的总收入比两个平行航班独立决策时得到的总收入大。这说明该策略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收入。

6结语

班级建设管理策略篇4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教师专业化

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堵、控、压”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班主任工作必须由“体力型”向“智慧型”转变,智慧型班主任应当成为班主任专业化的理想境界。结合我校实际,反思以往班主任培训利弊得失,智慧型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必须实行主体性的操作策略和创建激励性的管理机制。

一、“智慧型班主任”的提出及其界定

在“科研兴校”和实施“草根式”研究的思想指导下,我校决定从教师日常教育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让教师把工作、学习、研究结合起来,充分优化教师这一学校发展的第一关键资源,在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方面开展一些探索与研究。学校的主导思想是:让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和班级管理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倡导培养智慧型教师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田慧生副所长认为:所谓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为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我们赞同这个观点,并据此认为,智慧型班主任是指具有较高教育智慧,对班级管理和班集体建设能够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富于创新的班主任。智慧型班主任是班主任专业化的目标指向和理想境界。智慧型班主任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对突发事件的随机应变,对学生管理的得心应手,对班集体建设的有效规划,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引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智慧型班主任主体性专业发展策略

以往班主任教育或培训大多是对班主任进行一些师德师风和工作方式方法的通识培训,或者是进行一些案例剖析和经验介绍。班主任被动地接受灌输式的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交流。这种缺乏自主和个性化的培训,班主任不感兴趣,教育效果不理想也是必然的。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师的教育必须跟上改革的步伐,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范式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范式,要让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因而,我们提出了“智慧型班主任”的主体性专业发展策略:引导班主任通过学习交流、模仿反思、课题探索、师徒结对以及网上论坛等系列活动让班主任在“情境化的教育”中通过自身体验、感悟、反思、实践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从而培养愿意并有能力自我解惑的智慧型班主任。

(一)学习交流策略

学习交流策略即引导班主任通过阅读书籍报刊,观看相关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和专家讲座录像,听取专题报告,师徒结对等学习方式,通过参观、座谈、网上论坛等交流形式,与专家、同伴、家长、学生交流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智慧。

自2008年初课题实施以来,我们为班主任提供“教育智慧类图书参考书目”,购买20余种相关图书供班主任学习,并购买《人民教育》管理室与《班主任》杂志社联合推出的“班主任培训大课堂——全国著名优秀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研究专家系列讲座光盘”(22张DVD和8册教材),上传到校园网上供老师们学习,不少课题组成员和班主任也自己购买了相关图书。学校还请任小艾等专家来校开展专题讲座并与老师们互动交流,与家长、学生共同分享家庭教育智慧,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目前,学校正在搜集教育类影视作品,班主任智慧专业网站已设计制作完成,即将开通。

(二)模仿反思策略

模仿反思策略即引导班主任结合自身、学生、班集体、班级管理实际,灵活模仿、运用他人成功案例,然后对照反思自身实践得失,提出修正方案,再次实施,再次总结反思,循环往复,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和实践效果。

在前期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大部分班主任都根据自己和班级学生及班集体的实际搜集整理了学生教育、班级管理和班集体建设的经典案例,他们在理念更新的基础上,自觉地开展模仿实践,收到了一些成效。在课题组正式实施这一策略时,他们又按照要求在模仿前结合自己和学生实际,制订初步的模仿实施计划,并在实践后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反思。这不仅为下一步的深入实践奠定了基础,也有效地提高了班主任自身的实践能力。学校现已编辑刊印《班主任工作反思》专辑,收录百余篇优秀的班主任工作反思文章。在2008年5月中央教科所总课题组组织的班主任工作优秀论文评选中,学校20余篇班主任工作反思性论文获奖。

(三)课题探索策略

课题探索策略即引导班主任结合自身实际,针对班集体建设和班级管理需要,提出小课题,自己或两三个人组成一个小课题组,以本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行动研究,以期在自主探究中取得实践效果和提升自身实践智慧。

在前期交流学习、模仿反思的基础上,班主任的实践探索进一步规范化操作,学校引导班主任开展“班主任心理状态对学生影响的调查”“小学低年级班干部培养的实践探索”“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班主任的表扬艺术”“青春期引导与‘早恋’问题处理”等小课题研究,班主任两三人一组,以本班学生为对象,开展行动研究和探索,定期交流研究心得,并与有关专家互动研讨。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不仅规范了班主任的实践探索行为,提升了探索成效,促进了班集体和学生的发展,也使班主任掌握了教育科研方法,提升了科研能力和实践智慧。

班主任在学习交流、模仿反思、课题探索等自主探索实践过程中,逐步实现了由学习向实践、由观念向行动、由知识向智慧的转变和提升;对学生的了解和教育、对班级管理的规划和实践、对班集体建设的设计和实施等能力也都有很大提升。班主任对教育资源的捕捉与其实践智慧形成了和谐共促的良好局面。

三、智慧型班主任激励性管理机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智慧型班主任的主体性发展策略有效实施需要学校创设有利于班主任实践智慧提升的激励性管理机制。

(一)营造人本管理、自由创新的人文氛围

智慧型班主任专业发展更多是基于教师自身的体验、感悟、反思和实践,学校的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必须以人为本,突出学校管理为师生和学校的发展服务的思想,尊重广大师生,发现他们的优长,激励他们不断自我发展,从而促进智慧型班主任的专业发展。

“以人为本”,就是以师生的成长、发展为本,尊重师生的意愿和他们成长、发展的规律,承认人的发展能动性,把尊重、发展师生的个性作为学校管理的一个基本理念;解放师生的时间和手脚,让他们凭借自身的兴趣和优势主动学习、自主发展,并在这种尊重的管理中,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己。人本管理的关键,就是发现每一个人的优势和独特的价值,帮助师生将其工作和学习建立在其优势基础上。学校要尽可能让师生感到工作学习的愉快,同时也提升其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让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并活得有尊严、有价值。

人本管理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这就离不开激励。因此,管理者实施领导行为的过程应该是激励的过程。管理者要和师生共同创建一个民主宽松,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师生在愉悦的心境下学习和工作;要尽可能地满足师生合理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保持其学习和工作的活力与干劲;要通过管理目标和发展规划等不断唤起员工适度的危机感,并提供发展的平台,让他们在这种激励的管理中,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和持久的内部动力机制。

适应智慧型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就是要重视人的尊严,开发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把教师的主体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并同时体验到学习工作得更有价值和更有尊严,从而在人本管理、自由创新的人文氛围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二)创建学习型学校

“学习型学校”即“学习型组织”学校。学校能支持全体教师的学习活动,并使这种学习活动成为真正富有成效的学习;学校有被全体教师认同的奋斗目标,绝大多数教师能自觉地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教师的学习与学校的发展形成良性的循环机制。学习型学校具有完善教师人格、提升学校整体品质、促进社会学习化进程的职能。它有利于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学习型学校建设有利于教师的终身学习,教师的终身学习有利于学习型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二者相互促进,互为条件。因此,我们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进学习型学校的建设和促进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学校领导要率先垂范,成为终身学习模范,把学习放在首位,学习领导科学、管理科学、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科研理论,带头学习、勤于学习和善于学习;要加强学校教改实践,创建终身学习环境;要积极推进教改进程,让智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通过实践与探索、反思与创造,不断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习惯,不断地积累、丰富、完善自我实践智慧;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鼓励终身学习活动。学习型学校的创建不但需要舆论的宣传和导向,更需要一整套治学、促学的规章制度和奖惩办法。学校对学有所成者、在促进他人学习上有所贡献者,应予以表彰奖励;对不学无术者应及时给予警告、降级或辞退。

智慧型班主任是班主任专业化的理想境界,成为智慧型班主任更是一个专业化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想成为智慧型班主任,必须首先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学校也必须成为一个学习型学校。

(三)实行项目负责制

实行项目负责制是学校组织设计和运行机制的创新。要让教师发展就必须最大限度地解放教师,而要解放教师就必须改变现实学校的组织设计和运行机制。否则,自上而下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方式与着眼于长效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就难以调和。改革学校的组织设计,就是要变垂直式的管理为扁平化的领导,以专业权威制衡行政权威,实施项目管理,由教师领导教育和教学。

项目管理就是把学校的教育工作、科研工作、课程资源开发工作、教师专业发展工作以及各种教育活动等设置为多种项目,然后选择术业有专攻的教师或学校领导担任项目领导,由其选配组员,并拨给一定经费,安排一定时间,开展工作或活动。项目管理突出的是专业领导,强调的是专业权威而非行政权威。在某方面最具专业优势者即可做项目领导。因此,实施项目管理最能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团队,最能激发起教师参与决策与改革、创新的积极性,项目管理是学习型组织最好的运行机制。

实行项目管理是真正推进科研、实行有效的课题管理,提升教师科研积极性,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所必需的。以往中小学课题的主持人大多是学校领导,而这些领导并非是课题的实际主持人,他们很少有时间进行实质性的研究,却掌握着课题的研究经费、时间,享受课题的研究成果,这就极大地打击了实际主持人即学校科研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实际主持人没有支配研究经费和研究时间的权力,也就无法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这必然严重影响课题的研究质量。项目管理可以让那些真正懂得科研的教师自主申报课题,主持课题,自主选配组员,自主支配研究经费和研究时间,让他们享受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无疑可以极大地激发教师参与科研,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师的学习和专业成长。

智慧型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策略要变以往灌输式的培训为发挥班主任主体作用,引导班主任在自主的学习交流、模仿反思和课题探索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智慧。这就要求学校必须营造人本管理、自主创新的人文氛围,创建学习型学校,实行项目负责制,为智慧型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建立有利的激励性管理机制。这种主体性操作策略和激励性管理机制的创设将为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

班级建设管理策略篇5

【关键词】班级管理 管理问题 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38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主体部分,良好有效的班级管理,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班级氛围,使学生能够融入其中,顺利的进行课程学习和班级生活;另一方面则可以在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班级管理参与意识和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如何根据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改进班级管理的质量,成为现阶段班级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班级管理是以班级为单位,以班级内全体学生为适用对象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是动态的,是教师根据一定的要求和目的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带领班级内的学生对班级内容的各种事务进行整合和决断,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组织和规划,最终实现某种教育目的的过程。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使班级内的各种教学资源和班级事务得到合理、科学的控制和协调,为学生的学习和班级的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可以说班级管理是班级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在班级管理方面所担负的重要责任和使命,不断对自身的班级管理理念、方法等进行及时全面的审视和反思,发现其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并且进行及时的改正。尤其是在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深化和推进的大背景之下,教师更应该使班级管理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使其在学生和班级的发展中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使学生在良好班级管理所创设的班级环境中得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本文旨在论述现阶段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相关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以期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一、现阶段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师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主体性地位,缺乏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从而使教师的班级管理策略和手段和学生的班级管理需求不符,导致学生对于教师的班级管理策略和手段产生一种排斥和厌恶的心理和情绪,影响班级管理策略的顺利实施,进而影响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第二,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由于受到传统班级管理理念的影响和制约,习惯性的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忽视对学生班级管理意识的激发和培养,使学生一味的处于被管理的位置,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班级管理热情和管理积极性,影响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第三,在现阶段的班级管理中,教师只注重对于班级秩序的维护和教学资源的配置,而忽视了对于班级文化的营造和提升,一方面使班级管理局限在狭小的框架,停留在十分浅显、功利的层面上,另一方面无法使班级管理发挥出应有的影响和作用,造成班级管理的低效性甚至无效性,影响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二、解决现阶段班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从上述内容可知,影响现阶段班级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改进、提升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需要班主任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认知,才能够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进行有效的改进和规避,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班级管理目标。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谈谈我对上述问题的几点看法,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第一,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所占据的主体性地位,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班级管理并不是教师独自就能完成的一项工作,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从班级的班级管理现状出发,从班级的班级管理现状以及学生的班级管理需求进行考量和切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班级管理方法和策略,并且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默契,以保证班级管理相关方法和策略的顺利有效实施。因此教师在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考量,制定班级管理策略和方法时,应该认识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主动的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内心关于班级管理工作的意见和看法,并且尊重学生的意见和看法,将其真正的吸收到班级管理策略中去,从而使班主任所制定的班级管理方法和策略,更加贴合学生的需求,在与教师的平等、友好的交流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认识和感悟,消除自身关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厌恶感和抵触情绪,使各项班级管理策略能够顺利有效的实施,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第二,班主任应该及时转变自身的班级管理理念,不仅将学生看作班级管理的对象,更要将学生纳入班级管理者范畴,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给予学生一定的班级管理机会和空间,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班级管理的意义和价值,并且从中体会班级管理的艰辛与不易,主动和班主任进行配合。将学生置于班级管理的被动性位置上,不仅会使学生滋生不满和抵触情绪,同时还会影响对学生管理能力和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参与,为班级管理工作出谋划策,并且参与到班级管理实践中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激发学生的班级管理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班级管理积极性,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管理意识和参与意识,从而在提升班级管理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创设平等、友爱、全民参与的班级管理环境。

第三,注重班级文化的营造和发展,提升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个人素养。班级文化作为班级管理中的一种软实力,对于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提升学生的素养和品质等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该将班级文化的创设和营造,看成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改善和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班级管理工作向着更好、更高的层次发展,使学生在班级文化的影响和感染之下提升个人品质,实现班级管理的有效管理和高效管理。

班级建设管理策略篇6

(一)目标激励策略。

1、学科抓高分人平分,培养学科尖子生;班级抓上一类(或二类)数,培养总分尖子生,扶持临界生。

2、健全激励机制,修订高考奖励条例,拿出高考奖的2/3作为激励奖金。

3)超额奖金

在年级完成指标前提下,某班上一类人数超出年级规定该班指标,按照每超一人奖给该班2000元来计算超额奖。

(二)有形管理策略

备考管理状态决定备考的效益,只有落实有形化的管理,才能深挖潜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让管理无形变有形,关键是使管理具体化、任务化,重视管理的过程性和可操作性。

①班级管理:

管理班级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对话,友好交往,相互尊重,真诚相待。

管理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热情饱满的驱动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力。

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重点班要做到“学生行为表率化,学习水平一流化”;普通班要求是“班级考核制度化,处理问题军事化,常规管理边角化(要加强就寝纪律整治),教育教学情感化”。

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人的精神、同情心、真诚和严格要求是师生关系的基础,这既是一种精神思想,也是一种教育思想。”只有在具体工作中做中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以身作则(要改变学生,首先要改变自己),恪尽职守,细致入微,稳打稳扎,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

纪律严明,只能保障一个班级的存在,而勤奋的学风,才是促进班级不断发展的动力。

抓班风学风建设,落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管理,抓好两操和体锻课。做学生思想工作、学习指导及心理疏导的教师谈话要量化管理;一月一次的师生互动咨询指导会制度化。班主任应对本班每一位同学的每一次考试成绩存档分析,确定名牌生、一类生、本科生、临界生名单,以便在给学生指导时有的放矢。

②备课组管理: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制度。每月一次的本学科知识、方法、考试技巧答疑课。每次考试后订错本(错题从错误过程、错误原因、规范解答、心得等方面总结)的检查。落实备课组活动专题化,要求各个教师围绕一个专题开展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实践,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对学生试卷分析,提高备考工作的针对性。各学科应研究制约学生学科高考成绩提高的“瓶颈”问题,想方设法突破,提高成绩。

实行“下水上岸”制,提高练习质量。要求每位高三教师每周必须完成规定的下水作业量,并将完成情况纳入月度业务检查。“下水”是为了“上岸”,教师做题是为了选题,为此,我们加强对选题工作的管理,明确规定练习材料不得照搬现成资料,必须经过专人筛选、备课组集体研讨而成;要先改造,后使用,力求做到选题精当,以中低档题为主,切实减轻学生过于繁重而且不必要的机械的训练负担。

继续进行讲评课的研究:讲评点拨的目的是什么?知识的发生过程与准确获得正确答案;知识的发展及其综合运用;学生掌握解题的有效方法与技能;学生学会自己梳理积累、总结提升、归纳分类。要“点问题、点过程、点方法、点规律、点能力、点发展”。

认真组织和抓好专题复习工作,从选题、分工到实施、时间、训练、验收要具体,要落实。达到引导学生理清知识点,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整理学科的主干知识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即:审题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构建能力结构)。

③年级组管理:检查制度化,工作量化,情况通报制度,班主任例会制度,晚读或听力练习制度,一月一次的工作检查反馈总结会,综合科一周一考,半月一大考。对每一次统一考试,年级要做质量分析。定期召开各层次学生座谈会,加强教学反馈。定期召开学生大会,进行动员、鼓劲,提出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举行高考前备考指导或辅导讲座活动。

(三)时间管理策略

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学会学习”。教师少讲、精讲,着重学法的引导和指点,让学生自己学会理解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践证明,这是应对高考的上上之策。更不得吵闹影响他人看书。

(四)分层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因材备考,分类推进是解决大班教学,学生程度参差不齐,课堂教学标高难以定位,备考效益低的问题,使每一层次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有效备考策略,应切实抓实、抓细、抓好。

①对各班前3名尖子作精细指导,推行“诊断式”辅导,针对尖子学生的拖后腿学科,要求科任教师对学生的每次考试的试卷进行一对一的评讲,针对其知识缺陷,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对于学校确定的尖子生要给予更多的自主时间去探索。让优秀学生广泛阅读,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

②每班一月一次的师生互动活动。既强调教师对学生作有准备的辅导,又注重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质疑问难,并以学习沙龙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学习案例交流,互相激励,形成竞争的氛围。

③各科任教师对临界生的弱科辅导采用家教式、问诊式的形式。

④晚自习第三节严禁教师讲课。特重班、复读班语数外各拿一节课作为学生自习(周五下午)。

(五)诱发冲刺策略。

“一模”考后是备考非常重要的时段,如何经营好这个时段,对备考进行深加工,挖掘学生的潜力,诱发学生的暴发力冲刺高考是成败的关键。我们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细化备考策略。

1.智力因素:

①提出以巩固基础、专题训练和综合训练为主线精致教学的教学方略。巩固基础强调抓主干知识的强化记忆,强调回到课本,强调查漏补缺;专题训练强调抓重点、热点;综合训练强调帮助学生建构知识、能力结构,强调方法指导。

②研究《考试大纲》和高考题,加强信息和外地模拟考试题的研究,注重信息转化,把握高考方向,将信息动向题目化,突出训练的针对性、实用性。

③对每位学生每次大考的成绩进行跟踪分析,让学生明确深加工的方向。

④在高考前一个月组织一次“诊断性试题”考试,起查漏补缺作用;在高考前一周组织一次模拟考试,进行赛前的热身,以诱发学生“冲刺心态”,激活学生记忆、想象、思维及综合建构的能力。

2.非智力因素:

考试实际上是一场心理战,考前考生的心理准备,心理状态对考试的效果影响很大,所以在重视学生双基掌握,能力培养的同时,要特别重视指导学生心理的调适。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①关注学生心态,稳定学生的心理状态。年级组配合政教处、教务处、科教处对学生进行《考前心理总体要求》、《最后阶段学习的心理准备及情绪调控》、《高考期的心理对策》等心理辅导,请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科的备课组长分别向学生开设“高考备考策略和心理”讲座。

班级建设管理策略篇7

关键词:多元化 集团薪酬 一致性 行业补贴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236-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多元化、集团化程度加剧,企业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经营环境。企业集团的竞争力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的数量、质量及潜能的发挥程度。薪酬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问题之一,更值得关注。建立科学的、系统的薪酬管理系统,对于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得生存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而改革和完善薪酬制度,也是当前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试图通过A集团的薪酬改革案例,探析如何设计有效的薪酬体系以促进多元化集团公司的发展,以期为我国多元化集团的薪酬管理提供借鉴。

一、案例:A集团的薪酬体系现状

A集团是一家多元化民营企业集团,主要业务涉及磷化工,现拥有子公司14家,员工3000余人,大多集中在云南省内。目前,公司正积极筹建三期建设,力争扩大生产规模和业务范围,形成集火力发电、黄磷、PVC、烧碱、磷酸、三聚磷酸钠、水泥、煤矿生产于一体的多元经营模式。随着集团的迅速扩张,薪酬管理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A集团目前实行了四套薪酬体系即:自备电厂体系、磷电公司体系、电化公司体系和行政后勤体系。除了集团少数外聘人员实行年薪制外,在册正式员工均实行岗薪制,工资结构为岗位工资、绩效奖、年终奖和各项福利补贴。四套薪酬体系均由集团公司统一制定,彼此相互独立,每个体系下的岗位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设定相应的薪酬系数,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及年终奖均按薪酬系档谋壤进行发放。

在此薪酬体系下,各公司员工抱怨不断,其中以磷电公司表现最为突出。磷电公司是A集团下属的“老资格”,自A集团成立初始就已存在。磷电公司的薪酬水平处于当地同行业薪酬水平的中高分位,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在电化公司没有组建前,员工的满意度还较高,但当集团兼并了某家电化公司和自备电厂后,磷电公司中那些A集团的老员工们就开始表示不满,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环境最恶劣,对集团利润贡献最大,但工资却比其他体系的员工少很多,相当不公平,有些员工甚至认为集团是“卸磨杀驴”。自备电厂是A集团薪酬体系中工资水平最高的,但是仍然有许多员工认为,与云南省内其他电力行业的公司相比,收入差距甚远。电化公司的薪酬水平在当地市场处于中分位,大部分员工基本满意,但是员工的抱怨心理依旧存在,他们表示与自备电厂相比收入较低,同样是公司设备管理员,在两套体系下岗位系数却不同,薪酬差距也有300元左右,同时绩效奖和年终奖也相应较少。

近年来,由于集团薪酬体系的原因,导致了大量员工纷纷流失到其他公司,特别是一些核心技术员和熟练工的流失给A集团造成了巨大的招聘成本和培训成本,同时还影响了集团正常高效的生产运行。此外,员工的满意度、忠诚度明显下降,工作积极性也大大降低,通过访谈了解,A集团的一些老员工在工作中还存在很大的抱怨情绪。

随着A集团的迅速发展,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煤矿和水泥项目正在推进中),跨行业的薪酬体系设计问题日益突出,A集团亟需建立适应未来战略发展的现代薪酬制度。

二、A集团的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

按照现代薪酬理论,对于企业或者雇主而言,薪酬应该成为能够带来收益大于人工成本的投资,成为实施组织战略、实现组织目标的工具,成为挖掘员工潜能、调动工作积极性的手段;对于员工而言,薪酬应该成为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主要来源,热情工作的动机。但是A集团的薪酬体系并没有充分发挥上述功能,通过对集团相关文件资料的研究、与各子公司中高层(班组长及以上)员工的深入访谈及薪酬市场调查分析认为,A集团现行的薪酬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统一的薪酬体系,违背了薪酬的一致性。企业在集团化的过程中,由于各公司之间的差别、薪酬政策不统一,导致集团内部薪酬体系缺乏一致性,易引起集团内部的不平衡和矛盾。A集团制定的四套薪酬体系考虑到不同行业的薪酬水平应不相同,但是没有考虑到集团内纵向体系薪酬设计的合理性和统一性。各薪酬体系下的岗位等级划分、岗位薪酬系数、等级之间的薪酬差距都没有科学的依据,也没有执行统一的标准,各自分离。例如,自备电厂的运行班长在该体系中处于第8等级,薪酬系数为1.35;电化公司的运行班长处于该体系的第6等级,薪酬系数为1.20,磷电公司的运行班长处于该体系的第5等级,薪酬系数是1.25。很明显,A集团对于岗位等级的划分和岗位薪酬系数的制定未从集团整体角度思考,磷电公司运行班长的薪酬系数比电化公司的高,薪酬反而低,极大地引起了磷电公司员工的抱怨。电化公司员工也表示极大不满,薪酬系数为1.35的岗位在电化公司应该为车间副主任,而非运行班长,那么,同为运行班长,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差别也不大,工资差距为何如此悬殊?可见,各自为政的薪酬体系成为各公司员工相互攀比的根源。

2.薪酬差距不合理,违背了公平理论。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S.Adams)于上个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的,也称社会比较理论,理论认为人们往往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来判断其所获报酬的公平性。所谓横向比较,就是将“自己”与“别人”相比较来判断所获报酬的公平性;所谓纵向比较,就是将自己目前与过去相比较来判定所获报酬的公平性,其中横向比较的结果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最大,当自己得到的报酬与投入之比低于他人时,员工往往会减少对组织的投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A集团薪酬制度的不公平性主要体现在新老行业、新老员工的薪酬差距不合理。电化公司和自备电厂是A集团后期兼并的公司,由于行业性质和历史原因,造成了电化公司和自备电厂员工的薪酬水平高于A集团成立已久的磷电公司。特别是目前电化公司和自备电厂正处于生产规模迅速扩大阶段,人才需求量特别大,较多新入职员工的薪酬比在A集团多年的老员工薪酬还要高,如上所述,自备电厂的运行班长基本工资为每月1350元,电化公司的运行班长为950元,磷电公司的班长仅为750元,虽然行业性质是有不同,但是不合理薪酬差距使得员工抱怨不断、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

三、A集团薪酬优化方案

通过对A集团薪酬现状的诊断分析,项目小组做了如下薪酬设计,并收到了预期效果。

1.采用美世薪点法对集团所有的岗位进行统一评价。岗位评价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岗位背后隐含的付酬要素,确定他们的相对价值,并根据此确定岗位薪酬。它是建立薪酬结构内部一致性和解决薪酬分配内部公平性的前提。

在参阅员工填写的岗位说明书和深入访谈后,组成了5位外部咨询专家和13位对岗位比较熟悉的内部员工的岗位评价工作小组。工作小组最终确定采用改进后的美世薪点法进行岗位评价,选取了对组织的影响、管理监控(下属人数、下属种)、工作职责(独立性、多样性)、知识技能(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工作难度(工作复杂性、创造性、工作强度)、任职资格(学历、经验)和工作环境(安全性、舒适性、时间特性)7个要素,15个维度,结合A集团的实际情况,对各因素进行赋值打分。然后,分别计算出外部专家的评价结果以及每个岗位的个体评价结果的离散度。对于内外部专家评分差异较大、或个体评价离散度较大的岗位,外部专家将进行再次评价,最终确定这些岗位的评价结果。

2.归级并档。所有岗位分值确定后,项目组成员进行归级并档,即将岗位评价薪点值接近的岗位列入相同的薪酬等级,而将价值明显不同的岗位列入不同的薪酬等级。根据A集团的实际情况,我们将所有岗位划分为管理、技术和工人三大系列。根据上述职级划分的方法,管理系列可以划分为8级:(总经理级――副总经理级――科长级――副科长级――主办级――专业管理――一般管理――辅助管理),同理,技术系列和工人系列根据情况划分为5级和6级。三大系列内部归档完成后,项目组外部专家根据各个系列各等级薪点值大小,对三个体系的等级进行均衡比较,实现三个系列的统一,如图1所示。

3.岗位工资的确定。岗位工资的多少取决于集团的薪酬策略和该岗位的当地市场价值。集团的薪酬策略又取决于集团的发展战略,对于实施成本领先型战略的企业,适宜采用薪酬领先策略;对于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适宜采用薪酬追随策略;对于实施集中化战略的企业,适宜采用薪酬滞后策略;对于实施创新型战略的企业,适宜采用混合型薪酬策略;对于实施客户中心型战略的企业,适宜采用权变薪酬策略;基于A集团的发展战略、历史背景及所处的偏僻地理环境,项目组建议实施混合型薪酬策略,混合型策略是指企业在确定薪酬水平时,根据职位的类型或者员工的类型来分别制定不同的薪酬水平策略,而不是对所有的职位和员工均采用相同的薪酬水平定位。比如,有些公司针对核心管理层和技术员采用市场领先的薪酬策略,针对基层员工实行市场追随型的薪酬策略。其优点在于灵活、针对性强,不仅有利于控制企业的人力成本,而且还有利于企业保持自己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

岗位工资制定的指导方针确定后,集团可参考当地同岗位的市场价值和竞争对手的薪酬制定相应的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同行业的公司内部,同薪酬等级的岗位工资是相同的;不同行业的公司,同薪酬等级的岗位工资是不尽相同的,其间的差距取决于市场价值的大小,但总体而言,同薪酬等级的岗位工资差距不宜过大,如图2所示。例如,上述自备电厂、电化公司和磷化公司的运行班班长可被统一划定为工人系列的第四等级,其在三个公司下可分别获得950元、850元和750元的岗位工资,统一的薪酬标准将大大降低员工的不满情绪。

4.设置行业补贴。各等级的岗位工资确定后,参考当地市场价格和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可以给予员工一定的行业补贴,以弥补不同行业之间薪酬水平的差距。例如电厂运行班班长调整后的岗位薪酬为950元,2006年云南省相似岗位的工资指导价高位数为48048元,中位数为22615元,低位数为9634元,集团公司为了降低这些员工的流动性,项目组最终确定参考60分位的指导价,即32788元,由此推算,每月应增加1782元,由于A集团绩效奖占工资总额的30%左右,除去每月绩效奖的金额,每月应设置963元的行业补贴,才能保证该岗位在当地市场的60分位。依此类推,不同行业间的薪酬差距可以用行业补贴进行调整,既保持了集团薪酬的一致性,又体现了不同行业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 [美]乔治・米尔科维奇・杰里・纽曼著,董克用等译.薪酬管理(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张一驰.人力资源管理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集团薪酬体系的构建.企业管理,2005(11)

[4] 古继宝,谢瑜.企业集团化过程中的薪酬再设计.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4)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班级建设管理策略篇8

关键词:学习型 班级文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105-01

学习型组织理论最早出现于西方管理学界,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能够促进管理,提高绩效。“学习型理论”是新时展要求下的新型组织模式,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及研究,其体系下的学习型班级文化是针对学校管理的新型组织,适用于教学管理中。

1 学习型班级文化概述

1.1 学习型班级文化概述

学习型班级文化包括三部分“学习型、班级”和“文化”。“学习型”分为学习和型,是个体意愿与行为态度的统一,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学习态度转换成行为模式的建构过程,“学习型”就是一种学习模式。班级代表集体,说明不是个体而是多人以上的群体组织。文化是观念上反应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并能够指导政治和经济斗争的运动过程,是思想观念上的吸收与释放,稳定行为的反应模式[1]。综上,学习型班级文化就是以自主学习为目的,由分散的个体理念聚合成集体目标,形成统一向上的思想意识,最终通过行为模式展现出来成为稳定文化的集体主义构架过程。

1.2 学习型班级的优势

学习型班级文化适用于班级文化建设,是良好学习氛围的直接推动力量,其具有自身特点,第一,主动求知性,学习型班级从学生内部出发,一改学习的枯燥被动式教学印象,推动学生主动去学习,增强求知欲,由个人感染集体,由被动转化为自觉。第二,参与对象的多样化,学校教育中常把学生视为被教育的主体,教师则机械管理,长此以往造成双方的心理疲劳。学习型班级不同于传统管理模式,其让学生和教师站在同等位置,两者共同参与构建,共同提出意见。第三,相处机制的转变。师生教条式的相处氛围使得学生归属感缺失,加之家长、社会的竞争压力更是令学生争强好胜,缺乏交流合作。学习型班级则强调合作,淡化竞争意识,真正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推动发展与进步[2]。第四,学习创新多样性,即学习不再是单一的课堂教育或是学生的个体学习,而是辅助以丰富的课外教学,交叉教学,交换互学等方式教学,鼓励创新,体现了学习的多样性特点。

2 建设学习型班级的理念与策略

2.1 学习型需要层次理念

学习贯穿人类生活的始终,学习能力是推动生活品质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型班级文化则是针对学校教育形成的综合教学模式,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有效结合,是学习本质内涵的具体运用。建设学习型班级文化遵循着人类出生、成长、发展的自然层次规律,着重从心理范畴和社会范畴提出青年男女的学习需求,建立起信任、求知、自尊、自我实现、社会认同、社会赞许等学习型需要层次理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构建关系型学习模式[3]。此外,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的单一型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协作成为主流,自主求知,自发合作,形成统一的共识,共同发展[4]。学习型文化建设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效合一的需要层次理论,是终身学习的文化理念。

2.2 构建学习型班级文化的策略

建设学习型班级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构架,而是源于对学习的正确认知,班级建设的客观思考,行为模式的科学理解而建造的学习型班级形式,建构学习型班级文化常用途径有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目标,制定个人与班级的发展规划。正确的策略可以调控班级建设,培养共同的学习愿望,推动班级整体进步,协调思想,符合班级客观实际的科学战略目标是创建学习型班级文化的基础要求。例如开展“教室一角”活动,鼓励学生把目标计划张贴在专栏里,互相鼓励,互相促进,定期整理“计划”,协调班级整体目标,引导学生为完成目标共同努力,互相帮助。

第二,构建发展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是对事物认知的方法和习惯,是潜意的深层心理活动,是反应在行为模式上的隐性指导。正确的思维模式能够促进事物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传统教育受到固有思维模式的禁锢,缺乏创新。要构建班级型文化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学习理念,转变思维模式,摒弃不良的、守旧的、教条的思维模式,建立优秀的、创新的、开放式思考模式,例如教学时开放思维,集思广益,运用环境辅助法、示范带动法、换位思考法等开放式教学方式,以思想带动行为,真正构建学习型班级文化。

第三,队伍建设,即优化学生与教师教与学的相互关系,以为优秀先进的思想指导学生行为,没有学习型的领导机制就没有学习型的班级作风。学习型的班级建设需要学习型的优秀教师进行引导,使得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和自主的学习理念,逐渐扩大感染每一个学子,形成班级型文化。

第四,独树一帜品牌建设。根据班级自身特点创建属于自己的班级理念或行为模式,不同于其他班级的独特性文化可以提高学生集体主义意识,促进班级进步。开展品牌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创造,设计适合的班级品牌。例如,创造感恩机制,即在固定的时间举办感恩父母活动,在全校开展父母走访活动,树立感恩父母意识,向其他班级传播爱父爱母思想,形成自己班级的品牌印象。

第五,鼓励行为文化。学习是校园生活的主体任务,学校是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懂得学习,善于学习,构建班级文化要把学习放在重中之重。优化学习行为,加强学习管理,提出民主开放式学习模式,鼓励学生自己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讨论教学方法,提出学习建议,对于学生的任何想法和提出的任何建议,都应该充分尊重,给予理解。例如鼓励学生尝试当“小老师”,站在讲台给全班同学上课;又如,设立讨论小组,定期讨论学校的学习模式,提出问题和建议等等。

3 结语

研究表明,构建学习型班级必须把握“学习、班级、文化”三大要求,从个体联系到整体,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科学运用学习方法,建立“共同”思想,由他律到自觉,真正形成独特的班级文化,真正实现班级型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健.关于学习型班级的构建[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2(1):145-146.

[2] 贺安新.学习型组织理论在五年制高职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0,18(45):98-110.

[3] 范书琴.学习型组织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考[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0(4):120-121.

上一篇:住宅建筑设计标准范文 下一篇:对于劳动教育的认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