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设计标准范文

时间:2023-10-11 13:37:11

住宅建筑设计标准

住宅建筑设计标准篇1

关键词:新环境;住宅建筑设计;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87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住宅建筑是我国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国民生产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住宅建筑作为城乡建设的重点,和我国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住宅建设关系到我国的环境、资源和发展,同时关系到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和居住质量。然而,当下新环境中的住宅建筑设计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充分结合实际情况,认清问题,不断分析,总结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1、住宅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1.1、部分设计规范、标准不协调,已不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

设计规范、标准是城镇居民的基本住房条件和功能质量以及权益的保障;是提高住宅建筑设计水平、住宅性能,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前提;是住宅建筑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的基础。然而,当前部分设计规范、标准相互之间不够协调,且已经不再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需求,严重阻碍了住宅建筑设计质量的把控与提高。

1.2、过多注重了外观造型,而忽视了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已经把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作为重点内容,大力推广“绿色建筑”。但是在实际案例当中,部分建筑设计过多注重了外观造型,而忽视了在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中的设计与运用。导致住宅建筑出现了节能差、寿命周期短、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等的现象。

1.3、单元平面、住宅套型不合理

我国城镇住宅形式多样,但基本功能及安全、卫生要求是一样的。住宅既要考虑满足居住的功能性要求,也要考虑满足居住的舒适性要求,以提高住宅的内在品质。可往往很多案例中都存在诸如体形太过复杂、平面凹凸过多导致体形系数过大不利于节能设计;交通核设计不合理,浪费面积造成公摊过大;户内交通线长、尺度不合理、空气对流不通畅;功能分区不合理、各功能空间面积比例不当等问题。

1.4、采光设计不到位

各种光源的视觉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照度条件下,天然光的辨认能力优于人工光,从而有利于工作、生活、保护视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此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天然光充足,为利用天然光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白天的大部分时间内能满足视觉要求。这在我国电力紧张的情况下,对于节约能源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住宅建筑的采光设计中,应当充分利用天然光,为居住者创造良好的光环境,节约能源。但有些案例却通常忽视了这个问题,出现功能空间窗户面积过小、进深过大,进而窗地面积比不够;窗户周围凹凸造型过大、北向离室外连廊太近,从而遮挡窗户,影响采光效果;建筑玻璃的材料类型、颜色选用不当,使其遮阳系数和光学性能与建筑本身不相匹配等问题。

2、解决问题的对策

建筑活动消耗大量能源资源,并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解决当下住宅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意义重大而又十分迫切,可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完善、统一设计规范、标准

相互间不够协调、存在“错、漏、空、缺”问题及不再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建设发展需求等的设计规范、标准要及时更新完善。例如: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在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基础上,经整合修订而成。对于我国地方性的住宅建筑设计标准,在保留各地区需要根据自身气候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以及适当灵活等的前提下,应该由国家或地方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指导、统一及监管,以此提高住宅建筑设计的科学性、规范性及统一性。

2.2、积极引导绿色住宅建筑

建立绿色住宅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住宅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在住宅建筑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

2.3、合理优化单元平面、住宅套型

住宅单元平面的设计应根据居住活动的基本要求和活动规律,来布局和确定住宅功能空间的总体关系,使空间布局合理,动静分区,空间面积配置合理,充分利用空间,套内交通组织顺畅,遵循住宅建筑模数的协调原则,减少套内交通面积和公摊面积。2015年即将实施的新规范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5.5.28条中明确了住宅建筑的高、多层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剪刀楼梯间的设置要求以及楼梯间的前室或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即“三合一前室”)时等的设置要求为合理优化住宅建筑的交通核及单元平面,减少住宅套型公摊面积提供了有利条件。

2.4、重视、提倡采光设计

以GB 50033-201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为依据,在住宅建筑方案设计时,按照所在地区的光气候区和对应的采光等级严控窗地面积比和采光有效进深,选用合理、适宜的建筑玻璃材料类型及颜色,采用成熟并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来改善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质量,调节生理节律,益于身心健康。

3、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覆盖,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渗透到了住宅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一些节能设计软件、采光设计软件及BIM模型等先进技术的融入,正在快速推动住宅建筑设计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到2018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占全球建筑业总产值的19.1%。智能建筑市场前景广阔,在2020年前,中国用于节能建筑项目的投资至少是1.5万亿,蕴含着对节能材料和技术数万亿元的商机。住宅建筑设计是个长远的过程,且需要统筹考虑规划、景观、日照、通风等诸多因素。未来的住宅建筑设计应当超前考虑到未来人们的生活模式等,追求人性化设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并且将带来新的问题与挑战。

[参考文献]

住宅建筑设计标准篇2

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能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住宅建筑作本身是巨大的能源消费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也逐年增加。在我国政府提出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和“2020年建筑节能远景规划目标”,的今天,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节约能源,已成为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工作。

2住宅建筑节能的内容

2.1住宅建筑节能的定义

住宅建筑节能是指通过采用合理的建筑设计和选用符合节能要求的新型墙体材料、屋面隔热材料、门窗、空调等措施,执行建筑节能规范标准,加强住宅建筑耗能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合理设计建筑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其照明、采暖、给排水及通风系统的运行效率及利用可再生资源的能力,从而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

2.2住宅建筑节能的控制内容

①合理规划节能方案根据住宅所在地环境特点,依照国家及地方住宅建筑节能标准,综合考虑住宅开发、利用、维护成本,合理地规划设计节能方案,保证住宅建筑节能效果。②合理利用节能材料节能材料进场前应按照规范标准及设计要求认真核对,审核有关质量保证资料、技术推广证书。对于保温隔热材料、隔热型材、外窗及中空玻璃、幕墙玻璃、散热器、风机盘管机组、低压配电系统的电缆、电线在使用前应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取样试验合格。

3现有住宅工程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

3.1节能材料的选择

目前,建材市场上主要供应的节能材料种类单一,且大多为一次性能源,而且大多节能材料从国外引进,价格较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形成主流产品与技术的不多,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为推广使用节能材料带来难度。另外部分开发商片面的追求降低住宅建筑节能成本,不会综合考虑节能效果、建筑节能的全部费用等因素;或者缺乏对节能新产品的了解,往往造成节能材料选择使用不当,影响住宅建筑的节能效果。

3.2住宅建筑节能规划与设计

目前,多数新建的住宅建筑在进行规划、设计时仅考虑建筑物的外观及造型,不重视绿化景观设计及相关配套工程的建设,相关规划部门也只要求住宅的方位与周围的有关参照物相一致(如道路),忽视住宅小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未考虑住宅建筑的日照及自然通风要求,不能保证房屋的最佳朝向。住宅节能设计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还没有一套成熟、通用的体系,某些不成熟的节能技术,通常会产生一些垃圾建筑及建筑垃圾,降低了住宅的耐久性,不利于建筑结构的稳定,损坏建筑结构主体,缩短房屋的寿命,例如外墙内保温、外墙自保温、夹芯保温等做法所产生的一些问题正在加剧一些垃圾建筑和建筑垃圾的产生。

3.3节能住宅的检测与验收方法不完善

建筑热工法是目前国内外检测建筑节能达标与否常用方法,建筑墙体的传热系数是建筑热工法的一项重要指标。热工法现场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热流密度、室内外气温、保温建筑墙体的内外表面温度以及热流计的两表面温度。此测试方法是以被测试墙体单元的热工性能代表整栋楼或整个小区的墙体热工性能。此方法的缺点是具有代表性的测点难以确定,难以准确而全面的确定整个住宅小区内所有建筑墙体及屋面的热工性能。另外,保温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分项工程,目前仍缺少相应的检测验收标准,国家建筑安装统一验收标准中也没有相关内容的规定,施工质量难以检验、保证。

4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措施

4.1既有住宅的节能改造措施

非节能既有建筑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已装修的并居住多年的,这类建筑往往是建成多年的老房子,装修比较简陋,居住结构也不合理,各类设施老化,居住者本身为中下等收入群体;另一类是未装修过的新住宅。对于前者,节能改造要首先考虑成本,以最经济、效果最明显的地方下手,无需大动干戈;后者在装修环节中需加入一系列的节能措施。这二者都可以通过墙体、屋面、房屋结构、门窗的改造达到节能效果。既有住宅建筑节能技术改造的推广与实施对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的节能目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不仅在节能改造的技术上需要进一步探索,用最简便、最经济的措施达到最好的节能效果,而且还需要改变陈旧的观念,加大经济投入力度,推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

4.2新住宅的节能设计措施

应该从可持续发展及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来定位节能住宅以及节能技术,根据住宅的全生命周期来规划设计建设。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①节能住宅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住宅建筑的布局规划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因地制宜,使建筑物的整体布置和平面布置有利于利用太阳能和利于自然通风,保留小区内自然水域面积,尽量减少硬化地面,增加绿化,形成适合居住的小区气候。规划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建筑物的最佳朝向,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使得建筑物可以合理利用太阳能,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房屋的单体设计应控制其体型系数,应该增加房屋的进深,减少体形系数,以减少其结构的热损失,减小建筑能耗。②提高建筑结构的保温性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是影响建筑能耗最直接的因素。建筑围护结构主要有屋顶、外墙和外窗三部分组成。屋顶应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屋面,其传热系数和热工性能应满足规范规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屋顶绿化等措施;外墙采用新型的低热转移值的节能墙体材料;外窗是建筑结构热工性能最差的环节,因此提高建筑结构节能性能的有效途径是控制窗墙比,提高窗户的保温隔热性能。③提高设备的能效比及利用新能源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南方地区的居民夏季对空调的需求和使用逐年增长,另外北方地区冬季还需要供暖。能效比是空调、供暖等设备的重要的竞技性指标,能效比越高,说明该设备越节能。所以应优先选用符合国家规定的节能型空调和供暖设备。要实现住宅节能,一方面要通过降低建筑能耗;另一方面是利用新能源,减少消耗常规能源。例如,合理利用太阳能,采用太阳能集中供热水系统。④完善节能设计规范标准节能技术与传统工艺有着很大的区别,施工技术要求更高,技术难度更高。目前国家及各级政府部门也相继出台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对节能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有些规范可操作性差。因此,在节能建筑施工前,要结合现有规范标准制定详细的技术交底,编制完善的、操作性强的、能够指导施工全过程的施工组织文件,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⑤完善对节能住宅的检测和验收方法节能住宅的检测和验收主要包括节能效果的检测和施工质量的验收。首先要对住宅节能体系进行认真检测,根据其离散程度,确定可靠的保证率。同时加强对各施工工序的专项检查和监理工作,规范、完善对节能效果和施工质量的验收方法。

5结语

住宅建筑设计标准篇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改善住宅建筑的质量的同时必然会引起住宅使用价值的增长。提高住宅建筑质量的设计标准,改善住宅内外装饰和工程施工设备,改善住宅区的整体环境,增加住宅的一些必要的功能,增加住宅建筑物的层数,甚至把为商业企业而兴建、扩建的公共饮食店、幼儿园、托儿所和行政场所等的费用也列人了住宅建筑的造价,以上种种势必会提高住宅建筑的造价。但是,住宅建筑整体质量的改善的价值应该超过其造价的增长。川具体说来,住宅建筑施工项目的前期预算影响到工程造价,住宅建筑施工项目的前期预算工作十分重要,属于投资的决策阶段,一般都由建设单位提出投资的估算计划。如果估算的内容过于简单,就容易造成漏项的出现,对工程建筑的预算造价起到一定的影响。预算阶段由于工程量尚不明确,导致设计投资估算的准确性较差,因此要对建筑工艺流程以及方案进行更加认真的研究,避免出现项目估算的过大误差。其次,设计阶段没有充分的考虑住宅建筑的整体选型和布局的科学规划,如果住宅设计方案不科学合理,会导致用户的需求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而且住宅建筑造价偏高。第三,住宅建筑的造价受到施工材料的影响,建筑安装材料是影响安装工程的工程预算造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建筑材料的价格会有不定期的波动,这对施工工程的造价控制具有不利的影响。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建筑质量的基本保证,其价格也影响到施工工程的整体花费,因此,要选择质量优秀而且价格相当的建筑材料,以保证住宅建筑的造价不会过高。第四,建筑施工技术与成本控制的关系影响到建筑的造价,施工单位的设计人员会根据建筑的方案进行勘探与调查,再选择优秀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和设计。如果在施工方案设计中只是注重了施工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过分强调设计的产值,而没有注意到施工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也会对建筑施工的成本造成控制不当,花费过多的现象。对施工阶段建筑的造价控制仅仅是停留在图纸预算这个环节上,而对建筑市场的各种资料信息不注意收集整理,会导致对住宅建筑造价的控制仅仅停留在静态控制的层面上,不能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因而也要加强对施工现场材料、设备的管理。购进的材料不仅要质量过关,更要有效的控制数量。第五,住宅建筑交付使用后的物业管理也会影响住宅建筑的造价,不当的物业管理会降低住宅的价值,从而后续的影响住宅建筑的整体价值。

二、有效降低住宅建筑造价的措施

要注意选用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作为建筑施工单位,想要对住宅建筑的造价进行合理而有效的管理,必须从工程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尽量避免增加工程建设的基础成本。一般来说,可选用一些技术上具有先进性而生产消耗较低的设计方案,避免加重投资金额,以减轻具体工程的造价。重视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是降低住宅建筑造价的关键。第一,在工程设计阶段应实行有效的监理制度,防止设计人员因只管设计而不管建筑造价造成的设计与造价控制脱节,在设计阶段推行监理制度有助于促进设计经济上更合理,从源头上控制造价。第二,实行限额设计。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在保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初步设计及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纸设计。第三,设计阶段要重视多方案的比较。进行多方案的比较是衡量建筑、施工方案经济性、实用性、可行性的有效手段,有助于获得工程造价更优的设计效果。第四,注重标准设计的推广。标准设计能较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合理利用能源、资源、材料和设备。并能够缩短设计周期,加快施工进度,因此,采用标准设计一般都能使工程造价低于非标设计的工程造价。注意对建筑中原材料的选择及检查,有些施工人员把设计的重点放在施工原材料消耗上,忽视了对原材料种类的选择。事实上,工程的施工方要在考虑住宅建筑的实际需要的情况下,对推荐使用的建筑材料进行及时的检查和鉴定,因为如果可以正确的选用施工的原材料,可以达到降低住宅建筑预算造价的目的。例如随着科技的进步出现了许多质量轻而隔音且隔热的新型建材,其价格较为便宜,包括加气硅、石膏条板、膨胀珍珠岩以及矽空心砌块等等,这些材料都可列人施工所选择的范围之内。注意施工技术的可操作性,在建筑施工开始之前,更要先确定施工技术的选择。先进的施工设计是做好工程预算造价控制的良好前提。要做到推行标准设计原则以保证设计方案的质量,利用合理的施工技术以提高施工的进度、提高设计的效率,以确保总投资限额的金额,最终达到降低设计的成本的目的巧。此外也要严格控制施工中的工程设计变更现象的出现,严格履行设计变更的程序,做好控制的审批制度,加强对工程的主动控制。合理调节劳动力和物资的消耗,工程造价管理的不仅可以控制项目投资中的造价限额,也可以从建筑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通过合理的调节和使用各种能源,取得最大投资效益的目的。要想降低住宅建筑的造价,就要采用有利于优化建筑过程中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各方面的组织结构,同时合理分配工程建筑中的所投人的资金,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这样实行对于保持建筑企业的经济持续和稳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的需要,要进行凿洞以及拆墙的现象,这就要求各个施工单位做好预期的施工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做到相互配合,及时协调可能出现的有关问题,把浪费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做好工程投资金额的总控制,建筑单位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并从建设单位本身的财务能力出发,在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的资金投人上都做好控制降低的工作,并对工程中出现的资金的实际投人情况做出合理的预测和规定。努力把消费控制在投资总额的预算之内,以保证工程预算造价管理的合理实施。可以通过细化工程的项目,进一步细化工程开支的账目,勿子合理的工程投资总预算。住宅建筑预算造价的控制与管理除了涉及到项目的构思和可行性的研究,同时也包括招标、施工交付使用和运营等综合管理等等,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住宅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建立住宅建筑施工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管理制度,建筑施工企业除了要选择技术先进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也要选择有能力的施工项目经理,全面负责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以及成本和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把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使成本控制渗透到施工的各个具体的环节,以保证对项目成本的控制。还可以通过制定出可行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的办法,保证施工项目达到预期的利润目标。

三、结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降低住宅建筑的造价,要求对建设的工程项目的整体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科学的管理,避免出现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使各个工程寿命期各参与部门通力协作,最终实现住宅建筑造价降低的目标。

住宅建筑设计标准篇4

关键字:现代建筑 给排水设计 问题 方案

一、前言

随着我国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维修和管理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是建筑行业中非常重视的一个部分,我国各地区都通过制定严格的标准对住宅建筑筑给排水工程进行管理,分析研究我国的建筑设计规范,对于提升我国的给水排水技术,促进我国的行业发展,提升我国行业的竞争优势。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的重视建筑给排水工程,在国外,其给水排水系统的标准主要是DIN-EN-I5161-2007标准与BSEBI2056-2-2000标准。优质的给排水工程不仅依赖于科学的管理和科学的、高效的系统保障,还依赖于施工人员不断的加强自我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发展。本文就现代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运用的实际出发,研究分析当前我国住宅建筑设计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实际的调查,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探,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二、现代住宅建筑给排水存在的问题

建筑给排水工程在得到不断的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水池和水箱设计的问题。水池和水箱常见的问题主要是在检修孔位置的设计上面,如果设计的不够合理,就会给建筑给排水系统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首先,地下消防水池在地下室下紧接着设置水池检修口,这种设计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容易导致检修人员进出水池不便,增加了其进入维修的困难度;另外,水箱顶面距离结构的设计方面,由于设计距离过短,同时水箱修口还未靠近浮球,因此,检修人员在进行水箱的清洗的时候,困难加大。

2、管道位置的问题。在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中,由于设计不精确、检测不精准、管道位置偏移容易导致积水的产生,造成施工走样,使得立面上的积水出现倒坡现象,为住宅区的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3、排水管道的问题。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出现在排水管道的堵塞上面,在整个给排水设计过程中,管道的阻塞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忽视的问题之一。一般情况下,由于建筑给排水工程和住宅的土建工程是交叉来进行的,管道的设置问题主要是由土建工程人员来进行,而土建工程人员素质较低,容易忽视管道的重要性,导致管道的设计不够合理,造成管道堵塞的问题较为突出,产生了很多废物诸如木条、砂浆等废弃物被遗留在在管道中,造成排水的困难。管道一旦出现了堵塞的问题,就需要相关人员及时进行维修处理,如果在管道设计的过程中不能有效的避免这个问题,就必然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影响了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效率。

4、给排水系统的压力问题。随着住宅建筑设计的不断发展,住宅建筑的楼层也在不断加高,作为高层的建筑,其给排水问题必然要引起重视。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主要分为高区供水和低区供水,而低区供水一般采用的是带气压罐或为稳压装置的供水系统,有的地方采用的是高水位水箱供水,高层建筑由于高度较高,在考虑给排水系统额压力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做到系统平衡,从建筑结构和建筑成本出发,力求做到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运作。

5、排水管道的噪音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排水管道材质的选择逐渐从铁质管道想塑料管道发展,但是在采用塑料管道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噪音问题,如果排水管道靠近住宅的卧室,势必影响着用户的休息睡眠质量,因此在对塑料管道进行设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设置位置的合理性。

三、现代住宅给排水设计对策和解决方案

现代住宅给排水设计需要从建筑本身的实际出发,同时也要求设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以高素质的技能完成整个住宅建筑,尤其是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针对现代住宅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完善现代住宅给排水系统提出了一下几点看法和建议。

1、给排水管道的选用和设计。目前住宅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中的管道材料主要包括一下几种:聚乙烯类、聚丙烯类、聚丁烯类等等,而工程塑料的管道材料主要是钢塑、铜塑和铝塑等等。因此,在管材的选用上面,必须综合考虑国家和地方管道用材的标准和规范,严格按照这些标准和规范来进行,并根据各地区的特点、工程性质以及设计标准和方案来进行,其中,对于管材的位置的设计和安放使用,也是相关人员在选用和设计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在给水管道中,必须掌握加热时间和链接插入的深度,保持温度和时间的弹性,为防止在转弯段填塞的水泥出现裂纹;管段纹理清理加工后,还要进行密封处理,加强管道的固定牢靠。

2、排水管道的设计和施工。首先是施工单位对于使用材料的选择上面,应该选择优质的管材,在安装之前做好漏水的检测。为了防止交叉施工中造成的管道阻塞现象,相关人员应该认真的疏通管道,清楚废弃物,合理的按照标准和规范来进行排水配件的使用;同时在进行管道的安装时,还要注意管道安装的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与规范,运用排水管道口采用水泥等材料封闭等措施;除此之外,在排水管道的施工过程中,进行分段排水管道德冲水灌水检测,保证合格,检测水平支管被堵塞的部位,并将废弃物和杂物清理干净。

3、降低排水管道的噪音。目前,住宅建筑中的排水管道设计通常采用的是双卫设置,厨房和卫生间的距离较远,导致管线加长,而目前的排水管道主要是采用塑料管道,导致排水时间加长,又由于管道材质的原因导致管道噪音的加大,不仅影响着用户的生活质量,同时对高层用户的用水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用户可以采用DN25的管材,设置橡胶接口,并在底层部分设置减压装置,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了塑料管道带来的噪音问题。

4、排水系统的压力设置。目前我国住宅建筑排水系统的压力问题主要在于以下二个方面:最低处静水压力的问题和最不利供水点的静水压力问题。因此在对排水系统的压力进行设置的时候,在设计方案阶段,相关人员应该根据住宅建筑的实际高度和实际的设计规范对整个住宅建筑进行合理的区分和规划,建筑物得高度按结合的规范将设计值给水系统分为多个区域,以适应用户的需求;另外,在对出现的静压过大的问题上,应该充分考虑使用时水压过大可能会造成的卫生器爆裂的问题,需要分析并检核,按照规范和标准在接近的设计值增加比例减压装置。

四、结束语

住宅建筑设计标准篇5

仍然湮没在当前的可观利润之下,而住宅产业化的进程也往往很难切实加速。工业化流程是一个行业压缩成本,提高市场认可度的关键,而在建筑行业中,住宅产业化所描述的正是住宅生产、供应等的

工业化。通俗的说,工业化流程类似于流水线生产,“制作模型”是这一系统实现的关键,因此住宅产业化的最直观表现就是住宅成品的标准化。

一、传统建筑经济体系的瓶颈

粗放型经济体是传统的建筑产业难以回避的评价,尽管依靠“类资源性产业”的先天优势能够保证相当可观的利润收益,但随着原材料成本、人力劳动资源成本和消费者实际需求等多方面压力的日

益加剧,如何在利润维持的基础上满足业主的生活需求,成了建筑经济产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而要解决质量和利润之间的矛盾,首先要做的就是从内部找原因,从产业性状上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找到

有效的改善方案。

住宅建筑所面向的是广大购房业主,其切身生活需求应该放在第一位,因此满足消费者需求应该放在住宅建筑在设计和建造的首位。在这方面,汽车生产制造业的经验值得借鉴,从整车销售到维修

保养直至配件维修,一整套服务流程满足了购车业主对于长期消费品消费的所有需求,而住宅的消费使用周期更长,所要做的也应该更多。所以产业化是必经之路,也只有产业化道路,才能促进整个经

济体系的良性运转,摆脱粗放型生产行业的帽子,将先进的制造技术、管理经验、设计理念融入到产业链中。

二、住宅产业化

1、建筑标准化:所谓住宅建筑标准化,主要是从建筑结构形式层面上说的,就目前的住宅建筑来看,小区户型的单元化格局已经成为一种标志,不同开发商根据自身产品定位、建筑工程成本利用率

等因素,进行最合适户型结构的开发,从而实现设计、施工、销售、物业一体化的经营结构,在一套成熟的建筑结构模板下进行项目开发,在土地面积、居住环境、建造成本、管理成效等方面进行最优

化的调整,从而实现一定程度上的标准化运作,这样不管是设计周期、建造材料损耗还是业主入住后的长期维护都能够实现标准化。

2、住宅建筑工业化:住宅工业化要深层次聚合资本、技术和劳动力,提供一套完整的产品和服务。在这方面,我国目前的住宅部品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系列化、规模化生产体系尚未形成。住宅部品

的配套性、通用性差、生产规模小,特别是规范住宅部品生产的模数协调工作滞后,阻碍了住宅标准化、通用化住宅部品体系的形成。近年来,住宅销售后的物业管理、环境配套设施等问题成为焦点,

这其实就是住宅工业化体系不完善的标志,在整个建筑经济体系中,这是硬伤。

3、现代化的住宅产业:现代化住宅产业要求住宅产业利用先进科技完成住宅建筑设计上的标准化和生产制造上的工业化,集中体现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是住宅产业化发展

的更高阶段。

三、住宅产业化的制约因素

1、危机意识不足:在整个建筑经济体系中,首当其冲的是房地产开发商,从住宅定位到设计理念,直至建筑风格和后期管理,开发商都起到决策作用。而经历了房价的高速攀升之后,对于建筑品质的

追求在很多开发商心目中已经并不放在第一位。只要能中标地块就不会没有利润的楼市观点也影响着住宅产业化的进程,也就是说,从利益追求的角度说,目前的行业氛围尚不能给相关企业带来危机意

识。产业化竞争的格局并没有形成。

2、市场态度不够强硬:由于目前的商品住宅多为期房销售,消费者对于成品房屋的要求仍比较懵懂,对于高科技住宅的认可度不够,同时住宅周边环境配套,后期物业管理方面提出的要求也很少,往

往是针对住宅谈住宅,并没有将自身需求上升到更为全面的层次,但这同时也带来另一个问题,这所有的不重视都是产生于购房阶段,入住之后以上的硬性需求仍然存在,这就导致入住后的诸多不满。

四、住宅产业化的现实措施

1、整合资源以提高专业化水平:作为住宅产业的最终商品,商品住宅的标准化依旧是住宅产业化首先要提到的,按照住宅的建造和使用过程,前后延伸,并辐射带动相关产业,从而形成产业链条。在整

个住宅产业链体系中,房地产企业、施工企业、原材料及设备与部品供应商是产业链的主要成员,供应链中的各成员通过土地获取、规划及设计、工程施工、建材生产、销售、物业管理六个环节,完成

住宅开发建设的整个流程。

随着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社会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房地产企业着重加强产业链的集成管理优势已是大势所趋,这样才能培养并保留最具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而将其他功能借助于整合外部最

优秀的资源予以实现。将有更多企业在房地产某个子行业或细分市场上集中力量,确立和加强自己的细分优势,在细分市场取得胜利。

2、房产企业规划设计能力的提升:规划设计环节在住宅开发建设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七成建造成本都取决于规划设计环节。但目前房地产企业的规划设计一般由设计院负责,自身规划设计能力的

培养不足,由此导致整个行业的粗放型竞争态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设计院没有直接面向客户,规划设计与客户需求之间增加了房地产开发企业这一信息交换中介,导致住宅产品设计

与客户需求、部品制造、现场建造和售后服务的产品全寿命过程相脱节,设计周期长且质量低,变更签证比例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不同房地产企业的要求不同,设计院本身较难实现住宅设计标准化,

住宅产业化程度必然受到影响,不能实现住宅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因此而降低。 住宅产业化是住宅建设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住宅有效供给方面的意义十分重大,而就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看,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唯一出路。因此摒弃传统的住宅建设方式,转而向高科技、

住宅建筑设计标准篇6

关键词:建筑经济;住宅产业化;制约;措施

1.传统建筑经济体系存在的问题

传统建筑经济形式多依粗放型经济体为主,即便它借助“类资源性产业”等先天优势可以取得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以及消费者的实际所需等诸多方面压力的不断增大,就使得企业在维持良好利润的基础上还能满足业主实际生活所需成了建筑经济中不得不提高重视的问题。企业必须解决好质量以及利润间存在的矛盾,而处理好这方面问题的前提是从内部找到矛盾形成的根源,然后从产业的性状作深入分析和探讨,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改善方案。所以产业化是建筑经济今后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才能确保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转,也才将粗放型生产的不足之处改进,并能把先进的制造技术、科学的管理经验以及合理的设计理念全部融入到产业链中。

2.住宅产业化分析

住宅产业化的提出是个全新的概念,而住宅领域内的产业化是主要含义。但随着建筑经济在建筑业中的不断完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住宅范围,还融入了住房周边物业等产业在内,所以,从这个概念出发,住房产业化的基本要素可分析如下:

2.1住宅建筑的标准化

对住房实行标准化操作和管理,主要还是从建筑本身的结构层面去说的,就现阶段对住宅建筑的分析来看,小区型建筑单元化格局成为住宅标志性的特点,开发商在对自己产品的定位、修建成本和利用率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确定最适合于哪种户型的开发,以此实现设计、修建、销售、物业管理的流程结构。在确定为成熟的户型开发项目上,开发商对土地面积、投入成本、环境设计、管理效果等方面采取优化考虑,在某种程度上应用了标准化的运作方式,这样,不管是设计的周期还是建筑材料的利用,或者对业主入住后的长期服务上都实现了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2.2工业化的住房

建筑流程要实现住宅建设的工业化流程,首先就得考虑对资本的聚合、技术要求的提升、劳动力的优化,总之要形成一套完整的产品链和服务流程。在这些方面,我国房屋建筑技术水平还处于较低阶段,还不具备对住宅部品进行优化、规模化和系列化。尤其是房屋生产中出现的配套性差、生产规模小等问题阻碍了住宅实现标准化的进程。近几年以来,在住宅销售和住宅售后服务方面出现的物业管理混乱、环境配套设施差等问题,已经成为建筑行业中表现出来的焦点,这也说明了现阶段我国住宅工业化体系还很落后,还不完善。

2.3住宅产业的现代化模式

最不同于传统住宅产业链的还在于施行现代化的产业模式,其目标是应用现代先进技术对住宅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和修建的工业化,能够体现建筑工业在技术、材料、设备等方面的优化,使住宅产业化发展到更高的阶段。

3.制约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因素

3.1危机处理意识不强

在建筑修建的整个过程中,房地产开发商是第一因素,从对楼房的整体设计,到最后阶段楼房风格样式和后期的基本管理,建筑开发商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房价不断攀升的今天,对于建筑本身的质量追求已经不是第一位,于此相反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对于开发商来说,只要能在夺标的处境中拿到好的地段就有利润产生的空间,至于住宅产业化的进程问题已经变得不重要。可见,从对利润追求的角度说,现在的建筑行业所形成的氛围还不能给相关房地产开发商带去危机意识。作为产业化竞争的思想意识还没有在建筑行业中形成。

3.2缺乏对市场的强硬态度

就当下对消费者在购房时的关心度来说还比较懵懂,对成品房的设施不具有太高要求,尤其是对高科技住房的认识还不够。大部分消费者在购房之初对周边环境配套设施和后期的物业管理服务等所提出的要求也少,通常是就房屋说房屋,没有结合自身的更高需求去购房。当然,也就导致开发商习惯了不去从细微处改善房屋配置,同时还导致了消费者在入住之后对硬性需求依然存在,从而产生了诸多不满情绪。

4.实现住宅产业化的措施

4.1整合资源优势,提高专业化水平

消费者所购买的住房,属于住宅建造产业中最终的成品,其标准化的特点是必须进行关注的,根据房屋在修建和使用的过程中,一般要辐射到很宽的范围,往往形成很大的产业链。在整个相互关联的产业链中,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企业、设备和原材料供应企业、部品销售企业等是产业链中的组成部分,成员通过土地获取、规划及设计、工程施工、建材生产、销售、物业管理六个环节,完成住宅开发建设的整个流程。在房地产行业逐渐发展的今天,强化产业链而走集成化道路已是必然。

4.2加强规划设计,提升产业结构水品

首先,规划设计是整个房地产开发的主要环节,规划设计决定了投入和效益。目前,大多房地产企业的规范设计都由设计院来进行,这就让整个房地产企业的竞争成粗放型发展;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设计院和客户之间的脱节,房地产企业作为中介导致了客户需求和设计之间的差距。其次,因房地产企业的要求不同,那么,设计院就无法实现住宅设计标准化,住宅产品的规模化发展受到影响。为此,加强规划设计,建立客户和设计院之间的关系调节,对提升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链高效发展意义重大。

4.3推广精装修住宅,推动产业链发展

精装修住宅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它改变了传统消费者从购房到入住中间的装修环节,不但能进行整体的精装修,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特别是在电气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精装修住宅以统一规划和装修来代替消费个体的单独装修,安全性得到提升。目前,精装修住宅逐渐成为房地产产业链发展的趋势。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住宅产业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实现整个建筑业高速发展和良性运转,为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就必须摆脱粗放经济的影响,将先进的管理经验、建筑设计的新理念融入到整个产业化链条之中。只有将资源合理的进行利用和优化配置,才能不断探索到新的发展经验,进而促进经济的进一步稳定、快速、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玉华.目前房地产投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06.

[2]王倩.房地产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比较分析[J].中国房地产,2012,04.

[3]叶玲,郭树荣.谈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实现途径[J].建筑经济,2004,11.

[4]孙兴国,于麒.浅谈建筑经济和住宅的产业化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2,06.

[5]周军.低碳经济下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20.

住宅建筑设计标准篇7

关键词:工业化;住宅;建筑

中图分类号:TU20 文献标识码:A

一、建筑工业化

用机械化代替人工指用现代先进科技工业生产方式来建造房屋或房屋的指定性产品即建筑工业化。指定性产品如房屋、房屋的构配件和建筑制品是建筑工业化的定型产品。施工机械化和建筑管理科学化使其成为体系标准进一步上升为工厂化是建筑工业化的必经之路。工业化住宅是过去落后的、分散的手工业生产建造方式进行改造或采用现代化的科技,以集中的、大工业的生产方式代替的住宅。

近年来,我国保障性住房大量建设,住宅工业化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应用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具体地区住宅工业化在保障性住宅应用中的研究很少。相对于北京、上海和东部沿海地区,重庆市住宅工业化水平还很低,而重庆市公租房的大规模建设为重庆市住宅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机遇。公租房和住宅工业化发展现状分析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影响程度系数。影响度最大的前5个因素是:缺乏综合引导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体系的缺失;缺乏完整的住宅工业化产业链;缺乏住宅工业化技术标准规范;住宅工业化初期高建造成本。

对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技术支撑与经济政策进行积极研究,探索住宅产业化工作的推进机制、政策措施,顺势而为,建立符合地方特色的现代化住宅。只有实施工业化的建筑方法,才能有效地实现真正的节能效果。

二、建筑工业化的必要性

传统方式建造住宅施工是尘土漫天飞舞、泥浆遍地、手脚架如丛林遍布、轰鸣不绝的搅拌机、建筑工人大汗淋漓的工作景象。现代化提出的低碳环保新要求,这些工作早已落伍。不标准的生产由于没有规则和体系,很难在未来发挥重大作用,改革才能使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的住宅产业化进程得以实施,虽然世界经济不景气,带来很大冲击,但也是这次建筑业改革所蕴含的机遇所在,只要在非标准化生产中合理布局就会带来很多生机,形成标准化生产,而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又是住宅产业化的基础。国家政府为了保民生、扩内需、促增长,拿大量金钱用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实体经济的建设,并要求房屋整体质量、成本控制、使用性能等方面全面提高。提高住宅性能是住宅产业化的核心目标,根据出台的各项政策,国家应集中各种优势配合政策,如科研、技术优势,加强住宅技术保障、质量控制体系等认定体系和建筑环保节能、装修住宅一次性到位等技术经济、政策研究。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唯一出路是工业化,而如果国家带头建设有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进程,集中力量突破住宅标准化、工业化建筑体系进程,有望提前完成国家给出的各项政策指标。

三、新型建筑工业化优点

新型建筑工业化可归纳为五个优点:

第一,标准化的设计。建立标准化的单元是标准化设计的核心。其不同于早期标准化设计中仅是某一方面的标准图集或模数化设计。BIM技术的应用,即受益于信息化的运用,原有的局限性被其强大的信息共享、协同工作能力突破,更利于建立标准化的单元,实现建造过程中的重复使用。

第二,工厂化的生产。是建筑工业化的主要环节。目前最为火热的“工厂化”,其实主体结构的工厂化是根本的问题。传统施工方式中,误差控制在公分级,比如门窗,每层尺寸各不相同是主体结构精度难以保证存在最大的问题;主体结构施工采用的还是过度依赖一线农民工的人海战术;施工现场的诟病即为产生大量建筑垃圾、造成的材料浪费、对环境的破坏等问题;更为关键的是,不利于现场质量控制。而这些问题均可通过主体结构的工厂化生产得以解决,实现毫米级误差控制及装修部品的标准化。

第三,装配化的施工。装配化施工中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两个层面即其核心,特别是管理层面,工业化运行模式有别于传统形式。相比于目前层层分包的模式来说,建筑工业化更提倡“EPC”模式,即工程总承包模式,通过EPC模式,把技术固化下来,形成集成技术,实现全过程的资源优化。确切的说,这是建筑工业化初级阶段主要倡导的一种模式。作为一体化模式,EPC实现了设计、生产、施工的一体化,使项目设计更优化,利于实现建造过程的资源整合、技术集成及效益最大化,才能在建筑产业化过程中保证生产方式的转变。

第四,一体化的装修。即从设计阶段开始,与构件的生产、制作,与装配化施工一体化来完成,也就是实现与主体结构的一体化,而不是毛坯房交工后再着手装修。

第五,信息化管理。即建筑全过程的信息优化,初始设计就建立信息模型,之后各专业采用信息平台协同作业,图纸在进入工厂后再次进行优化处理,装配阶段也需要进行施工过程的模拟。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会集成各种优势并互补,朝着建设逐步向标准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加上信息的开放性,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并促使工程建设各阶段、各专业主体之间信息共享资源,解决很多不必要的问题,有效地避免各行业、各专业间不协调问题,加速工期进程,从而有效解决设计与施工脱节、部品与建造技术脱节等中间环节的问题,提高效率并充分发挥了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特点及优势。

结语

住宅的可持续发展,以科技进步为核心,以节地、节能、节材和环保为目标,提高住宅工程质量、功能质量、环境质量,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逐步完善住宅部件系列化开发、集约化生产、配套化供应的工业化体系。

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以建筑业为主体,建筑工业化受益最大的还是建筑业,不是房地产,建筑企业积极推进是正解。不过,很多建筑企业还没认识到工法的重要作用,只将其作为企业晋级的条件,应尽快改变这一看法,加强对工法的研究和运用,使其成为工业化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住宅建筑设计标准篇8

(1)对于绿色住宅而言,室内要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清新的空气,室内的空气要选择自然通风,保持室内的温湿度,减少室内出现空气污染,避免空气中霉菌之类的生物污染物。所谓绿色住宅,就是对居住者的身体健康有着一定的绿色保障,在施工时必须采用有利于居住者身体健康的绿色材料,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和居住者的身体健康。(2)把建筑和绿色住宅看成是一个系统,施工人员应该意识到热量之间的流动、室内空气之间的流动、相对湿度的流动和空气质量等等诸多因素,都是相互联系的,并结合相关的因素对住宅进行仔细的设计和实施方案,才会保持宅室内节能的持久性和舒适的效果,从而建立较好的室内环境,提高室内环境的质量。(3)要加强绿色住宅的使用寿命,只有延长绿色住宅的使用寿命,就会促进资源和能源的节约,也减少其中产生的废弃物,不仅可以提高绿色住宅的质量,还节省维修费用,避免了因对室内维修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总的来说,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绿色住宅已经是人类所需求和向往的住宅环境,也是建立生态城市规划中不可缺少的建筑项目,绿色住宅的建立,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还为人们提供了健康的生活场所和娱乐场所,为人类的后代留下宝贵的自然资源和健康卫生的生活环境。

2对住宅设计的思考

绿色住宅应经是当代生态城市中不可缺少的建筑项目,但对于绿色住宅建筑设计来说,其中包含了较多的内容和相关的专业知识。首先,我们就住宅设计的角度来说,就会涉及许多方面,比如:住宅社区相关方面的规划、住宅建筑设计和建筑理念、住宅的景观设计、住宅室内的设计等等。特别是住宅室内的设计,它与人的关系比较密切,所以,必须先从建筑学的角度进行考虑,对住宅内部设计进行仔细的研究。据市场调查可知,大多数人认为室内设计都是偏向艺术感的比较多,并具有感性的学科。但对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室内设计主要突出的就是科技含量,绿色住宅设计主要展示的就是科学技术与设计思考因素的相结合。但在对绿色住宅设计进行思考时,我们会发现,国内还是没有完整的系统研究,对于国外的一些学者,对此却提出较多思考的因素和研究,在实际实践中,还是比较适合借鉴的。不同的国家国情也必然不同,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由于地理条件的不同,经济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在对绿色住宅设计进行思考时,要选择设计的侧重点,对绿色住宅做出最好的评估。

3研究与对策

绿色住宅已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显示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为了绿色住宅能够更好地被人们接受和使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对绿色住宅室内设计与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1)建立适合国情评估标准。随着全球经济变暖,全球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和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对绿色建筑进行有效的评估,极大地促进了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这些发达国家都是结合自己国家基本国情和实际情况对绿色建筑进行有效的评估,这些评估促进了绿色建筑的发展。我国应该吸取发达国家经验,对绿色建筑进行有效的科研和探究,对绿色住宅在建设实施前,指出建设的要点和相关技术,为我国的绿色建筑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国的绿色住宅建设,还是没有较准确的评估标准,尽管我国的一些学者已经对绿色住宅进行探索和研究,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没有可参考的指标,对于建立绿色住宅还是有着一定的难度,为了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要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加入科研方面的力量,有效的吸取国外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的优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估标准,促进我国绿色住宅健康稳定的发展。(2)建立鼓励机制。要建立一个绿色的鼓励机制,在绿色住宅建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当地政府在绿色建筑鼓励机制中可起到带头的作用,比如:政府的一些建筑就可以采用绿色建筑,不仅可以展示出政府提倡绿色建筑发展的决心,还起到了一定带头领导的作用;政府还可以建立绿色建筑,免费的让当地人们对绿色建筑进行亲身感受和体验,让他们感到其建筑的优点和好处,提倡并鼓励人们建立更多的绿色建筑。(3)进行相关培训。在我国,绿色住宅还是比较新的建筑项目,常常让公众对其产生误解,还有些相关的专业人员对其理解的也不是很清晰,有的设计师对绿色建筑还是抱有较高的期望,但这方面的资料却很难找到,所以一直没有付诸实践。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解决问题,一是采用中外合作的方式,对绿色建筑进行设计,不仅可以加强了解国外绿色建筑的理念和方式,二是加强对设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对绿色建筑概念的了解和设计的方法,促进绿色住宅的发展。

4总结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绿色住宅是城市生态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住宅主要针对的就是室内的设计,但由于我国还没有对绿色住宅进行准确的评估,因此才会出现一些建筑鱼目混珠的局面。可以借鉴香港绿色住宅建设的标准,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相信在不不久的将来随着我国相关绿色建筑标准的出台,就会出现大量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让广大居民健康快乐的生活,为子孙留下宝贵的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画面。

上一篇:采购管理信息化范文 下一篇:班级建设管理策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