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范文

时间:2023-10-28 07:56:39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篇1

(一)以具体项目来保护开发农村优秀民间文化

各地农村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文化,如果以具体项目来保护开发好,将大大增强当地农民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带动全体成员的素质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保护开发农村优秀民间文化。首先,要充分发掘各地的人文资源、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资源,对秉承传统、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授予“民间艺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等称号,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命名活动。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

其次,要充分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使其成为农村民间文化项目的保护开发主体。农民既是民间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民间文化的传承者。在优秀民间文化项目的保护开发过程中,农民的主角地位不能动摇,他们所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事实证明,农村优秀民间文化只有深深植根于广大农民群众中,才有旺盛不竭的生命力。

最后,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保护与开发是相辅相成的,保护是前提,只有保护好才有可能继承和发展,才能合理开发,而合理开发又有利于保护。另一方面,在开发的同时,不能损害农村优秀民间文化原貌,不能破坏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农村优秀民间文化,只有其特色得到完整地保持,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价值。

(二)注重对农村民间文化人才的扶持和培养

民间文化人才俗称民间艺人,亦称“民间艺术家”,散布于广大农村的“民间艺术家”,其艺术养分直接来自于农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在民间文化的传承中起桥梁作用。注重对农村民间文化人才的扶持和培养,发挥民间文化人才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尤为重要。

农村民间文化人才的扶持和培养需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农村民间文化人才走出去,充分展示农村优秀民间文化成果。我们要创造经济、环境等条件,以民间艺人为核心,使民间文化得到传承发展,以保护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基。政府要对民间艺人进行档案登记、数字化存录,分级建立起专门的图文影像数据库,对其优秀成果进行展览、展示、展演。

二是通过传承和培训来培养民间文化人才,不断壮大农村民间文化发展的主力军。传承可通过民间艺人收徒,传帮带来实现,国家也需为其创造条件,并适当的投入。

(三)积极使农村民间文化与节庆文化、旅游文化、宗教文化相互融合。

民众自发地参与赶庙会、赛龙舟等群体性的民俗活动,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特有的节庆文化。节庆活动是民间文化的载体,通过保护与培育节庆文化习俗来刺激民间文化的内生,回归民间文化的本体,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

近些年,许多农村都在努力恢复传统的节庆活动,使之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节庆文化,并通过这一载体来展示当地特有民间文化。如春节,从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起,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止。这期间,各地都要举行一系列富有地方色彩的节庆活动,如江南一带的庙会,舞龙舞狮、观花灯等。而这也是各地展示特色民间文化的绝好机会。

传统的农村民间文化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成为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优秀民间文化得到合理而适度地开发利用,实现更有效保护的平台。农村民间文化与旅游文化的相互融合,能充分展示民间文化的无穷魅力,使优秀的农村民间文化走出去,走向世界,以加快当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

我国宗教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建立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我们要从中发掘优秀的成分,使其融入传统民间文化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农民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通过宗教文化与民间文化的融合,来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对当前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十分有益的。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篇2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

一、文化与农村文化

(一)文化

关于文化的含义,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定义存在不同的差异,工业革命时期的欧洲把文化定义为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整体。而在传统的中国,文化则侧重于文治教化,与武力相对应。到了近代中国,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学者们对文化的定义做出了中西结合,即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到了现代社会,社会对文化的定义逐步走向成熟,目前广泛接受的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

(二)农村文化

农村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这其中农民是文化的主体。农民数量占中国人口数量的绝大多数,因此,农村文化反映着中国最基础的社会文化。而对农村文化的定义也分为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来说,农村文化就是农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来说,农村文化就是农村的文化机构、影剧院、游乐场(室)、俱乐部、乡镇企事业文化组织团体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农村文化组织、艺人开展的文化活动,以及外来文化团体组织在农村的文化活动等。而本文则主要从狭义的农村文化范畴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农村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不足,优秀文化宣传不到位,不良文化趁机入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正如我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只注重发展经济忽视文化发展一样,我国农村也经历着同样的问题困扰。现在农民们富裕起来了,然而闲暇之余,农民们找不到合适的方法进行娱乐活动。虽然国家宣传了多年,要加大农村文化的投入,然后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导致农民们得不到优秀文化的精神享受。因此农民的文化享受只得走自己的原来的老路子,现在的大办婚丧嫁娶,上坟烧香,神婆神汉相互攀等比,仅仅是传统农村文化糟粕的进一步发展。在优秀文化缺位的情况下,这些不良文化趁机入侵给农村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农村优秀文化人才短缺

现在河南青壮年多外出打工或者工作,愿意留在本地工作的人极少,具体到文化行业。由于农民们相对传统的欣赏眼光,所以导致传统文化与现代年轻人的思想极难融合,正因为这样,许多年轻人不愿意投身到农民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去。即使出现了部分优秀的苗子,也会被吸引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去。因为上述原因,导致现在农村文化的专业人才队伍正逐年萎缩,新鲜血液也严重不足,且现有的人才队伍素质不高,人员严重老化,许多文化活动无法开展,这给农村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三)农村文化市场发育不足、管理缺失

文化市场是文化产品的集散地,一个发育良好的文化市场是优秀文化的交流中心。然而现河南农村,随着农村经济日渐市场化的形势下,文化市场严重滞后、发育不足,部分乡镇文化市场几乎是空白,甚至没有图书和网络经营网点分布。有些乡镇即使有建好的图书馆等产所,但是也是疏于管理,造成经营不善,甚至常年大门紧闭。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基层领导对农村文化市场的政策引导和市场监管不力,文化市场管理不善,甚至缺乏管理,农民很难享受到高质量的健康的精神食粮。在当前的农村文化市场上,一些内容庸俗、粗制滥造的“文化垃圾”趁机泛滥,带有封建迷信、、暴力等内容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充斥市场。

(四)农民自身文化价值观念亟待重塑

农村文化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农民自身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发展不相符有密切的俩系。现阶段的农民,他们一方面已溶入了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接受了现代文明的洗礼,另一方面,传统农业文明又在他们思想观念上留下深深烙印,千百年来形成的的小农经济思想意识以及传统落后的生活习惯根深蒂固,没有根本消除,这导致部分农民无法分清优秀文化和低俗文化的区别。由于农民失去了这种甄别能力,才导致部分不良文化在农村大行其道。

三、探求农村文化问题的解决之道

(一)加大投入,积极宣传优秀文化

物质决定意识,当前农村文化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最主要还是因为政府重视度不够导致的资金不到位。正是因为投入低,所以出现的优秀文化没有很好的发育土壤,没有得到应有的呵护,许多优秀文化逐渐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在这样的情况下,优秀的文化不能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想要的精神享受,恶俗文化也就趁机入侵了,这些恶俗文化仿佛病毒一般在农村迅速传播,抢占原属于优秀文化的领地。因此加大对农村文化的资金投入,能够有效的缓解农村文化建设中人才难以留住,以及市场发育不完善等等问题,从而给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强的物质基础。

(二)大力培养农村文化人才

人才是开展一切文化活动的基础,只有拥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农村文化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大力培养农村文化人才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人才成长保障体系,使得有能力的人愿意留在农村,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问题。其次要建立人才再培训系统,使得已有的人才能够在农村进一步成长,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优秀的人才。最后要提高人才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人才队伍的物质保障,只有解决了人才队伍的后顾之忧,他们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农村文化的建设中去。

(三)加强监管,建设完善的农村文化市场。

市场的正常发展即受到自身规律的引导,也需要政府的监管。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文化经营法律和政策框架,并适时作出调整,监管整个文化市场的的发展,对文化市场上出现的不良文化要坚决打击,对出现的不正常的文化发展方向要积极引导,防止文化发展出现偏差。同时政府要积极行动为建设完善的农村文化市场而努力,对于不利于市场发展的行为要严厉打击,鼓励为推动文化市场发展而做出的行动,为农村文化市场的正常发展树立良好的风气。

(四)加强教育,不断提升农民的素质

首先,要用科学知识充实农民群众的头脑,提高农民识别和抵制不良风气的能力,特别要加强对有关自然现象、生老病死、吉凶祸福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 其次,要办好基础教育,加强基础教育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政策,从而从根本上来提升农民的素质水平。最后,要在农民中加大宣传力度,政府要积极介入,教会农民区分不良文化与优秀文化,在农民中建立一个良好的文化评价体系,从而杜绝不良文化的入侵。农村文化服务于农民,因此必须从农民的个体入手,以此来寻求问题的解决,这才是溯本清源之道。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三版.

[2]刘豪兴.《农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二版.

[3]郑杭生,李迎生.中国社会学史新编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篇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央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着眼于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扶贫工程,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引领作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近年来,我县进一步加强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共建成4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省级示范性乡镇综合文化站20个)、568个农家(社区)书屋、341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10个“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8个省级村综合文化服务示范中心;有乡村学校少年宫18个、留守儿童之家120个、农民工之家20个;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实现全覆盖,县有馆、乡有站、村有室的文化网络格局已初步形成。

一、实施文化惠民扶贫工程,完善基层服务网络

加快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完善2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5个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和524个农家书屋,全力推进农村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管理和利用,加快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让基层文化阵地成为人们参与文化、陶冶情操、提升素养的重要场所。

管好用好基层文化设施设备。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全面整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把文化供给和群众需求结合起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规范化管理,健全服务网点,提高公共文化场馆设施利用率和综合服务效能。创新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及时准确了解掌握群众文化需求,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二、实施传统文化浸润工程,促进文化传承创新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以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为抓手,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情怀、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传承创新。鼓励支持文化资源由静态保护向开发利用的转变,推动文物保护与扶贫开发、文旅融合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促进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相统一,使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成为支撑乡村振兴发展的宝贵财富。

坚持活化与传承并行。加快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依托传统村落、古建筑、遗迹等文化遗产,引导群众致富思源、崇德向善。注重打造历史文化体验,促进文化遗产与文明乡风、新村建设有机结合,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活、走进现实。实施非遗项目抢救性保护计划,对非遗项目、传统技艺进行抢救性、生产性保护,支持民俗文化传承保护活动,推进非遗保护传承进校园、进社区。

三、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引领先进文明风尚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作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艺创作,建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常态化工作机制,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创作反映时代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讴歌乡村振兴的优秀文艺作品,生动活泼地传播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文明风尚, 温润心灵、启迪心智。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建立“种文化”帮扶机制,拓展群众参与广度和深度,通过培训指导、志愿者服务,指导辅导乡村文化工作者文化能人创编贴近生活、健康向上的文艺节目,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进而以文化引领新风尚,革除旧习惯。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通过文化下乡、文艺展演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重点打造以讲方针政策、讲法律法规、讲道德规范、讲科技知识和赛知识、赛才艺、赛品行、赛技能为内容的“四讲四赛”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支持打造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实现县级重大文化活动年年办、乡镇部门文化活动月月新、社区文化活动周周乐、基层文化活动天天有。

四、实施文化产业富民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篇4

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令人堪忧。一些地方只重视经济建设,轻视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问题没有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财政投入少而不落实,公共文化设施总量偏少,原有的公益文化资产流失,阵地萎缩,队伍不稳,有的地方文化工作严重下滑。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着力抓好文化建设。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群众思想主阵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农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必将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民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些群众中也出现了公德缺失、是非观念模糊、价值观变异等不容忽视的问题。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没有农民文化素质的提升,就不可能取得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之举,文化建设必须全过程地渗透在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中。只有文化建设抓好了,新农村建设才有后劲和活力;只有文化建设抓好了,农民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了,乡风文明、社会稳定和谐的目标才能实现。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原有的文化资源本来就严重不足,特别在乡镇以下的农村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文化教育更为贫乏,需要填补这方面的短缺;很多传统的、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解体或走向消亡,适应新时期的文化还没有发展起来,农村更急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因此,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顺应历史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农村文化建设要着力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更新文化发展理念,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组织领导。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摒弃狭隘的文化观念,强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意识,深刻认识文化事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政府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协调机制,明确要求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着力构建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新格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宣传文化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切实抓好对农村文化工作的宏观指导、综合协调及具体运作。群团组织要充分利用自身网络广泛健全的优势,积极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重点文化工程的专项监督检查,以此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全面建设。

(二)抓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格局。一方面,要抓好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政府投资的基础上,抓好公益性文化阵地、载体建设。另一方面,还要将文化作为一个产业做大做强。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将“大众文化”、“通俗文化”与“时尚文化”相结合,将历史文化、革命文化与民俗文化相结合,大枣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格局。比如围绕乡土特色,着力挖掘并不断创新传统文化,在农村传统庆祝方式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农民文化活动。在比如广泛开展农民歌手大赛、现代舞蹈大赛、农民秀选拔赛、现代文明礼仪大赛及以缅怀革命英烈,弘扬革命传统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成立了农民表演队,农民篮球、乒乓球队等等。

(三)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光靠农村自身的发展和政府的支持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要继续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对重要项目和产品采取财政补贴,以政府采购的方式,直接送到农村。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重点捐助文化站、图书室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鼓励社会力量通过依法成立的非营利公益性组织或国家机关向农村文化事业的捐赠,纳入公益性捐赠范围,按税法的有关规定税前扣除。积极组织开展农村文化服务活动,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计划”中增加农村文化服务的内容,鼓励应届大学毕业生深入广大农村从事文化信息传播、活动组织、人员培训等活动。

(四)丰富活动载体,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群众性文化活动对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要把丰富多彩的民族和地域传统文化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传统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鲜明的农村文化,培育内容积极健康、形式多姿多彩、风格清新质朴、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农村群众文化。另外,还要着眼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品质,把和谐村组、和谐家庭、和谐支部等和谐创建活动,同“十大杰出农民”、“十大杰出妇女”、“十大致富标兵”、“十大农民歌手”等评选活动及平安村组建设,廉洁文化建设等相结合,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引导农民群众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家庭和社会,正确对待矛盾、困难、挫折和荣辱,塑造自强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步伐。

(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农村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文化,其中不乏有价值的优秀民间艺术,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繁荣农村文化,对加强农村的凝聚力和农民的自信心,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还要特别注意对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戏曲、杂技、花灯、龙舟、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古镇游、生态游、农家乐等民俗旅游项目。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篇5

[关键词]农民群众;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D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6)1—0116—02

农村现代化转型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农村文化呈“荒漠化”趋势,农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缺乏。这阻碍了农村社会发展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党的十报告指出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农民群众文化自觉自信建构直接影响着我国文化建设成效和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必须着力培育广大农民的文化自觉自信。

一、农民群众文化自觉自信概论

“文化自觉”概念首先由费孝通先生指出,“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取向。”〔1〕“文化自觉”要求人们准确认识民族文化以及正在萌生创造的新文化,同时辩证对待外来文化,逐步增强文化辨别能力,提高文化素质。“文化自信是指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自我肯定与自豪感。”〔2〕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反映了人们对我国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深刻认识与准确把握,体现了人们对国家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与坚定信心,是文化繁荣、社会进步、国家强盛的重要基础。农民群众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民群众文化自觉自信也深刻影响着我国文化建设进程。农民群众文化自觉自信是以农民群众为主体对象,体现了农民群众对文化的认知、反思与构建,是农民文化素质和价值观念的“温度计”与“晴雨表”。农村现代化建设以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使命凸显增强农民群众文化自觉自信的现实价值。

首先,它能够促进新型农民的培育。现代新型农民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要求就是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以及民主法治素质。农民群众经过文化反思、觉醒和构建,增强文化选择能力和文化素质,进而培育较强的文化自觉自信是达到这些要求的必然路径。其次,能够加快农村现代化步伐。农村社会现代化发展充满生机,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民主政治不断进步,文化转型如火如荼,以经济建设为开端的农村现代化转型最终要以文化的现代化为依归。农民文化自觉自信的培育能够为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转型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和内生动力。再次,能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诸多优良文化传统渐渐被人们所遗弃和淡忘,即使有些保留下来,也失去其原有的意义和价值,广大农民群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任重道远,培育自身文化自觉自信才能承担起这一重大历史使命,才能坚守在发扬优良文化传统并不断发展创新的前沿阵地上。最后,能够筑牢国家奋勇前进的思想基础。“三个自信”是党领导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柱、精神旗帜和思想基础。它指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和理论的坚定信念,但归根到底是对蕴藏于深处的文化理念和价值信仰的信任与肯定。农民群众文化自觉自信正是在理解和内化这些文化理念和价值信仰的基础上形成的,具备较强文化自觉自信的农民群众能够拥护国家政策方针,投身民族复兴事业。

二、农民群众文化自觉自信缺失的现状

增强农民群众的文化自觉自信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历史背景和现实环境下,当代中国农民群众缺乏文化自觉自信现象严重,已成为加快农村现代化步伐,推动国家文化建设的“短板”和“瓶颈”。

1.现实表现

农民群众缺乏文化自觉自信突出的体现在其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嬗变之中。首先,农民群众对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主流文化的认知认同度低。现代工业化势如破竹的发展,政府的强制调控主导,以及农民群众对传统文化认同度不高,使得绵延了几千年的农村传统文化走上了逐渐解体的道路,许多富有意义的农村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人情礼仪渐行渐远,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箱”。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背景下,西方文化不断抢占广大农村市场,城市“新潮流”深刻冲击“乡土社会”。部分农民群众的价值观念、政治信仰发生动摇,对我国主流文化产生质疑,“游离”于社会主流文化体系之外。而农民文化自觉自信的缺乏致使许多负面的外来文化对农村的影响得以延续和扩展。其次,农民群众价值观念复杂多变、价值取向模糊不清。社会结构的巨大分化以及西方腐朽落后价值观“使农民的分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农民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呈现出冲突性、务实性和多元性的特征”〔3〕。消费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在农村和农民群众中有所膨胀和抬头,部分农民甚至把外来文化奉为圭臬,传统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出现认同危机,农民在主流价值和多元价值的冲突中挣扎。最后,农民文化主体性缺失。农民群众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具有文化主体性特征,缺乏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便会成为天方夜谭、痴人说梦。然而,对贫穷的畏惧,求富心理的萌生和改变世代为农“悲惨”命运的迫切愿望,导致农民把增加收入,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作为首要目标任务,而文化传承与创造,文化繁荣与发展于他们是无关紧要的,这反映出农民文化主体性不强。

2.具体原因

导致农民群众文化自觉自信缺乏的因素有很多。首先,理论教育功能的部分缺失和错位。一方面体现在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普及推广力度不足,形式单一,效果不明显。很多农民群众不清楚党的新理论新政策新观点,对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感触不深。另一方面体现在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传承不到位,文化底蕴不足,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农民群众不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和华夏文明发展史,造成了其文化情感的缺失。其次,农村文化建设的落后和不完善。当前广大农村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缺乏文化活动室、图书馆等基本文化设施,无法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大部分农民仍旧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缺乏文体娱乐活动,而、封建迷信等负面的不良文化却大行其道,阻碍着农民文化自觉自信的培育,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最后,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侵蚀。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和全球化、自由化的飞速发展,国外文化理念持续涌入我国,形成对我国主流文化的强烈冲击,处于长期封闭状态的农民也面临着文化饕餮盛宴,部分农民开始迷失自我,盲目推崇西方文化,追随西方的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而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嗤之以鼻,更不用说文化自觉自信。

三、农民群众文化自觉自信的培育路径

当前中国农民群众文化自觉自信的缺失不仅消解着农民的文化认同,更阻碍了其作为文化主体在推动文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的发挥,通过文化教育和文化建设,努力培育农民文化自觉自信已迫在眉睫。

1.加强农民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人们思想行为的向导,理想信念迷茫,便会导致精神文化的空乏和现实行为的失范。因而坚定农民对我国主流文化和价值理念的信心,补足农民“精神之钙”是培育农民文化自觉自信的基础。一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文化建设,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我国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培育农民群众文化自觉自信的“方向盘”和“指南针”。故而,应引导广大农民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另一方面,加强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定对主流文化的信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社会的主流价值理念,加强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正确价值理念,科学认识我国主流文化,坚定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信心。

2.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培育农民文化自觉自信离不开农村这一现实场域,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直接关联着农民文化自觉自信的强弱。针对农村文化建设落后导致农民文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现状,政府应加大投入着力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首先,重视并加强农村文体设施建设。建设相应的图书馆、文化站、体育场等,购买足够的图书、影像资料、体育器材,为农民提供基础文体设施,满足农民基本文化需求。其次,举办和开展精彩多样的文体活动。根据农村实际和农民喜好,精心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如“红歌赛”、“剪纸”、“大合唱”以及“乒乓球赛”等。以传统节日为契机,组建舞龙队、锣鼓队、秧歌队,并组织村民进行排练和表演,丰富和充实农民业余生活。最后,优化农村公共文化信息资源。看电视、报纸,上网等已成为农民休闲娱乐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因此政府要加强对现代传播媒体的规范管理,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农民传送积极向上的正面信息。

3.辩证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农民群众文化自觉自信的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能够辩证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即既能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认识民族传统文化,又能以包容开放的姿态对外来文化进行甄选。一方面,一如既往的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去粗取精、弃其糟粕。优秀传统文化是先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深刻体现了民族发展的精神基因与动力源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发挥着重大现实作用,农民群众只有正确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并承担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才能在各种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交锋中树立文化自觉、保持民族特性、发扬民族风格。同时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迷信等与时展相悖的东西要坚决遗弃、去其糟粕。另一方面,以宽阔的视野看待外来文化,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吸收与借鉴。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自由的系统,我们需要以包容开放、相互借鉴、共同进步的姿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国文化发展的不能固步自封、盲目自大,而要积极参与全球文化交流对话,批判吸收西方先进文化。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3):15-22.

〔2〕邴正.加强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06):5-7.

〔3〕周军,田克勤.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民文化价值观的变迁及其引导〔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13-16.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篇6

关键词:新农村;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精神文明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于前段时间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农村文化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公共文化经费投入总体不足,中央地方投入比例不合理;财政投入城乡和区域比例失衡;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反文化现象突出;农村文化消费结构比较单一;村、社区没有充分履行文化供给功能。如果要谈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无非就是处理好几个关系,如“送”与“建”的关系、政府办文化与农民办文化的关系、发展文化事业与发展文化产业的关系和满足需求与提高素质的关系。如果换个思维方式,从战略的层面思考新农村文化建设,如城乡文化的交流路径、农村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外延等问题,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为,只有在发展战略上有较为清晰的认识,那么针对现实问题和把握宏观走向而提出的一些具体措施可能就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确立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

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是从区域文化的角度对整个国家与民族文化的划分。这种区分只能是近代以来的产物,传统意义上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主要指标,城市文化的发展水平即意味着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水平。不言而喻,农村文化是不断受到城市文化冲击与改造并最终被取代的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构建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是发展新农村文化的战略问题之一。而要实现两者的互动,必须重视以下两个方面问题。

(―)必须树立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和谐共生的观念

传统的现代化观点把城市文化取代农村文化作为最终目标与终极模式,换言之,这种观点更多地强调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内在冲突与彼此对抗的矛盾性。然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理念却对传统的城乡文化模式提出了新挑战,对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道路关照下的城乡文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它强调了城乡文化间应该建立起一种和潜共生的新型关系。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农村文化指的是新农村文化,即是以先进文化为趋向,着重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升农民的公民意识,同时也坚持从农民的现实素质出发,注重运用农村现有的文化资源,即在坚持农村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的文化再造。

一方面,城乡文化之间是和谐共存,相互协调的关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现代化新战略,统筹城乡发展是其核心要素之一。文化具有强大的认同功能,要建立协调的城乡关系就必然要求建立和谐、协调的新型城乡文化关系。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是从区域文化角度对民族文化的划分,城乡文化各有其特定的建设主体,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需要,也体现了不同的内在特点,在新的发展战略中更应该强调彼此的差异性、互补性与层次性,而不是替代性与融合性。

另一方面,城乡文化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城市文化是现代文明的主要载体,代表了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成果与前进方向。必须坚持城市文化的主流地位,注重发挥城市文化的辐射与示范作用,先进文化建设主要指的也应该是建设城市文化。农村文化在不丧失自身基调的前提下更应该从城市文化中获取现代价值观念与意识,努力在知识水平、道德素质、公民意识、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都更契合现代化的要求。在中国,农村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城市文化的发展并不以排斥农村文化为前提与终极目标,相反,是对农村文化的宽容与借鉴。

(二)必须建立城乡文化互动的新机制

新型城乡文化关系的形成有赖于建立城乡文化互动的新机制。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我国社会的开放性与流动性以空前规模扩大,这为两种文化的交融创造了很好的机会。城乡文化交流的根本目的是为农村文化注入现代文明的新因素,城市文化包容了民主、科学、法治、公平竞争等现代价值观,是新因素的主要承载者。城乡文化互动新机制必须着眼于以下两点:一是城市文化把发展农村文化纳入自身范畴,为农村文化培植新因素。二是农村文化接受城市文化的幅射,接受与植入新因素。

一方面,城市文化掌握了最主要的公共文化资源与公共话语权,在这一背景下城乡文化如何互动?所谓“电视进入了村,节目不姓农”,以及对于“三下乡”、“五下乡”的争议实际上就是上述问题的突出反映。症结在于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不够,公共话语对于农村发展关注不足。根本出路在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传媒、文化场馆、图书出版等等向农村市场的覆盖,完善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网络,同时还要特别注重传播的内容、质量与针对性,加强“三下乡”等活动的长效性、制度化建设。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农村流动人口这支庞大队伍己成为城乡文化互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他们是一道特别的文化景观,是一支特殊的文化建设大军。因此,城市文化建设必须把农村流动人口文化建设纳入总体规划,使他们成为现代文明的使者,而不是城市文明的流浪者。

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有目的、有组织的主动接受城市文化的幅射与牵引,从而广泛地传播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念。广大的县城是区域中心,既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承载着丰富的城市文化内涵,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应该把县域文化的建设问题纳入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去,树立打造县域文化枢纽,建设小城镇文化中心的战略思想,把县域文化发展成为城乡互动的中介,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示范中心与指导中心。

三、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新农村文化与现代文化三者的有机结合

农村文化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是一个民族发展不能割断之根,是民族文化现代化的逻辑起点。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新农村文化结合起来,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问题。

从历史发展来看,农村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生相伴,荣衰共享。所谓传统文化指的是漫长的前现代社会人类文明成果的总汇,也可以说是非工业化时代所积累和传承下来的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传统文化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农耕是其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可见,农业文明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农村文化就是传统文化。农村文化是传统文化存续的主要空间,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农村文化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传统文化的成熟程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农业文明色彩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浓郁。因此,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先天有利的条件。

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开发与利用民间文化资源,既是发展新农村文化的迫切需要,更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长远需要,必须把发展新农村文化纳入到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文化的大战略中去考量。近年来,有观点认为“农村文化是沙漠”,意思是说没有生长的基础和可资利用的资源。从现状看,农村文化建设确实存在大量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一些人“富了钱袋,穷了脑袋”;一些发达地区由于文化建设的滞后,现象滋长导致经济发展缺乏后劲,败坏社会风气,最终经济严重滑坡;由于文化设施不足,不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黄赌毒泛滥,引发大量社会不稳定现象等等。但是,上述问题并不能证明农村文化就不能大有可为,暴露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漠视、误解甚至排斥的负面认识,反映的是我们对于重视开发利用身边的文化资源,进而调动广大农民文化建设积极性的严重不足。文化是传承的,开发与利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来说既是现实的,也是必要的。如和文化、孝文化、节俭文化、爱乡文化、尊师重教、睦邻乡里的文化以及长期积累而成的乡规村约,等等都是建设新农村文化可大力开拓的宝贵资源。

现代化进程包涵了工业化、城市化、政治民主化等方面的发展,还有一项不可忽视的评价指标是人自身素质的提高,农民占据了中国人口总数的绝大多数,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因素之一,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产能力的提高和进步同样需要农村文化的繁荣。历史上中国的农村长期与城市相隔绝,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使农民形成了一种狭隘的观念,效率意识低下,主体意识、革新意识、民主意识淡薄。通过农村的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引导农民在市场经济中,在市场竞争中增强效率意识,在民主进程中提高自己的民主法制意识,以平等身份参与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农村与城市差别的重要体现就是农村文化的落后所导致的农民生活方式一直以来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讲卫生的意识淡薄,农村娱乐庸俗,、封建迷信、丧葬奢华等不良生活习惯在农村盛行,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发展繁荣健康、积极向上的现代文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落后和愚昧状况,促使农民追求现代化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同时,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文化事业,还包括文化产业。积极构建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为中心的弘扬传统文化的新机制,同样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在建设新农村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吸收和引进社会资金,完善公共文化建设网络,以及着眼于发动广大农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以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之外,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发挥各地民间文化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构建弘扬传统文化的新机制。

四、构建新农村大文化体系

新农村建设就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实践过程,其对于文化建设提出的中心要求就是如何培养现代农民,重构农民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而要实现这些要求,必须建立以教育为先导,以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及社会改造为重点,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立体化体系。

首先,相对于千头万绪的其他农村文化的建设来说,农村教育应该起着先导的作用。具体来说,现今必须做好以下两件事情:一方面,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尽快普及政府主导的义务教育。另一方面,稳步推进农村社会教育,这是培训和教育农民的重大任务。要通过广泛的社会教育,让更多农民了解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懂得如何规划与建设新农村。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公民教育,法制教育,卫生教育,文化艺术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与职业素质,增进现代意识,培养时代观念,充实精神生活。

其次,注重社会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广泛开展科普宣传、移风易俗、卫生防疫、以及体育健身等活动。社会环境对于人的塑造来说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即是对于这种环境建设要求的高度概括。要营造这样一个积极向上、有利于新型农民生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就必须广泛地开展科普宣传、移风易俗、卫生防疫、以及体育健身等活动。这样,才能把农村教育的理论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让各项文化建设的设想落实到实处。社会改造具有极大的反作用力,必须把文化建设与文化实践结合起来,通过文化建设的实践来扎实推进、检验文化建设的理论与一些认知。

最后,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润泽村民精神家园。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方,如果没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体系,就会人心涣散、迷失方向,人们也会无所适从。我们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的基础上,要确立主导、谋求共识,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和时展要求的有机结合,实现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用好文化的钥匙,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教育引导村民善于学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掌握现代文化知识,传播现代文明理念,摒弃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同时,针对农村题材的文艺创作、文化活动要凸显农村改革发展的主旋律,突出中国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文化的力量将农民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总之,当前我国农村尤其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文化建设力度不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必须根据当地的条件、环境,采取不同的有力措施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弘扬农村文化生活中的积极成果,消除其腐朽、落后的文化糟粕,以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胜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陈始发:新农村文化发展战略思考,科学社会主义,2006/04

[2]陈明:论农民公民意识教育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贡献,探索,2010/02

[3]孙斐娟:进入现代世界的农民文化命运与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文化认同再造,社会主义研究,2009/06

[4]冯晓阳:农村文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基于传统与现代、城市与农村之间,理论月刊,2010/12

作者简介:县祥(1982- ),甘肃天水人,博士,经济师,管理咨询师,研究方向: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企业战略管理。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基层民主治理中农民政治认同的制度分析”(12BZZ003)、国家农业部软科学项目农业部软科学研究项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途径研究”(Z201319)阶段性成果。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篇7

 

摘要:数学是一门客观、精确的学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性。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去感受、领悟我国优良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从而培养数学文化素养、数学学习心理品质素养,同时产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在小学低年级,以培育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在小学高年级,以提高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一是学科课程全覆盖;二是教学环节全覆盖;三是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渗透、实践与研究

一、指导思想与研究背景

数学是一门客观、精确的学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性。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去感受、领悟我国优良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从而培养数学文化素养、数学学习心理品质素养,同时产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将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逐步落实课程标准修订和课程开发工作。据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负责人透露,正在启动的高中阶段课标修订将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入修订内容,小学至初中阶段的课标修订工作,也会按照时间进度安排适时启动。

“在小学低年级,以培育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在小学高年级,以提高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一是学科课程全覆盖;二是教学环节全覆盖;三是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课题背景及研究价值

长期以来,考试分数如同一条锁链,严重束缚了教师的教,也束缚了学生的学。无论是初中还是小学都逃脱不了它的束缚和摧残。当今教育普遍存在“分数”决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定位,决定教师绩效奖的多寡,决定教师评先选优、晋级和确定职称考核等级等诸多方面。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教师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得不又回到原点----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去。大部分学校不要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就连学生一些必备的基本素养(德智体美劳)都给荒废了!   

例:2012年安徽省阜阳市对“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素养” 调查报告

表1:您是否对传统文化感兴趣?

序号

选  项

选择人数

所占比率

1

非常感兴趣

17

3.4%

2

有些感兴趣

32

6.4%

3

没什么兴趣

126

25.2%

4

讨厌传统文化

325

65%

表2:您认为传统文化的书籍有没有学习价值?

序号

选  项

选择人数

所占比率

1

39

7.8%

2

105

21%

3

没有特别看法

356

71.2%

   就一项数据令人堪忧,何来实现中国远大理想---中国梦。可能我们农村学校的情况会更糟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迫在眉睫。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基层教育做起,从农村小学教育做起,让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最终目标是“培养社会合格公民: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当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几点问题:

1、教师对数学课堂中涉及到的“传统文化”视而不见。主要是怕影响自己的教学进度。

2、教师对“中华传统文化”本身缺乏素养,同时认识也不高。

3、教师不能创造性开展工作,不能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一种教学“常规工作”来抓。

4、由于教师的诸多原因导致农村小学学生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知半解,所以他们也不会感兴趣。更体会不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如果“中华传统文化”能从我们的学科教学入手,教师真正去宣传、开发和利用“中华传统文化” 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我们的教育将会迎来另一片蓝天。 

 三、课题研究目标与思路

1、编写小学数学教材涉及到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目录。作为教师首要弘扬“文化”的教学目标。

2、查找小学生必备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素养,根据各年级数学教材素材和农村文化的特色,引导学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后筛选适合课堂渗透的“文化”进行教育教学。真正做到有机结合,一箭双雕两不误的效果。

3、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有效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课堂实践。

4、有效推广“中华传统文化”。①、在其他学科和活动中推广。如:在丰富多彩的班、团、队活动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在家庭生活中。 ②向乡、县推广。

四、课题研究内容及重点

1、子课题一:《整理与分析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2、子课题二:《小学生必备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课堂的嵌入》

3、子课题三:《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全面有效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课堂实践》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1、制定实践研究方案 。  

           2、整理和学习小学生必备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3、确定课题研究的教师队伍和实验班级。

4、作好师生问卷调查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与研究阶段

主要任务:1、“中华传统文化”理论学习。

2、全面开展课题实践与研究。

3、撰写课题论文及教学体会。

第三阶段:总结与反思阶段

主要任务:1、整理分析研究资料。

           2、自我反思一年多来师生的得失,弥补不足。

3、撰写实践研究报告。

第四阶段:实践推广阶段          

主要任务:1、在其他学科和活动中推广。

2、向乡、县推广。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篇8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随着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党的提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然而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差异较大、农村整体水平偏低,政府服务与农民期待还存在较大差距,资源配置与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还不匹配,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其它部门和个人自愿参与,面向农村居民提供精神文化产品,保障和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服务行为”[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以政府组织及其投入为主导, 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以服务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为目的, 为农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体系。”[3]在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迫切需要积极探索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重塑农村公共文化的空间,破解农村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的瓶颈,不断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一、构建多元投资机制,保障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需要

1.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多元资金投入机制。第一,科学配置与优化农村文化资源,建立我国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平台。政府应坚持城乡共建、优势互补的原则,统筹城乡文化资源,保证城乡之间服务水平的均衡,加强城乡资源的整合。要鼓励城市对农村的文化帮扶,建立城市与农村的文化对口帮扶模式,形成城乡帮扶机制,以城带乡、促进城乡公共文化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应大力保护与开发农村文化遗产和加强乡村已有设施的利用,从各地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乡村的文化特质,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把文化、教育、科普、体育等部门联合起来,尽可能多渠道挖掘资源,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达到优秀文化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第二,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形成完善的农村财政保障体系。目前,在一些地区,“由于活动经费短缺和利益驱动,许多应该无偿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都变成了收费项目,从而令农民群众望而却步。”[4]因此,推进农村文化的发展应当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共建的多元化的供给方式与高效运行机制。政府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制度,设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项资金,建立农村公共财政,规定资金投入要超出当年财政收入增长率的比例,充分保障农村公共财政投入。政府的投?Y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来源与保障,同时也应当建立社会资金的吸纳与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各类资本投入农村公益性文化领域,争取社会资金的广泛参与。要善于利用农村民间资本和闲置资源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投入,鼓励社会力量投资于公共文化服务,努力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投入不足问题。

2.多方协作、共建共享,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第一,大力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强专门的相关场地建设。“文化设施是实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保证”[5],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需要加快建设农家书院、健身广场、名人故居、陈列馆、农村文化活动室、流动文化车、农村阅报栏、业余剧团、农民书社,打造农民文化乐园、文化大院、乡村图书流动站、乡镇综合文化站等文化设施。有条件的农村要努力做到非遗展示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五馆”齐全。还应积极兴建农村网络设备,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实施广播电视互联网宽带“村村通”“自然村免费WIFI村村通”工程,做到广播电视农村全覆盖。如河南省兰考县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力量,“投资8000万元建设了兰宝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体育场和文化广场等,初步实现了基层文化设施全覆盖,还建成了1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1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40个农家书屋和458个基层服务点。”[6]第二,要加大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文化类非政府组织。激励社会力量参与,鼓励个人举办免费开放的面向农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大力培育和资助民间文化团体组织,并对捐赠的机构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提供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给予一定的补助。要努力形成多方协作、共同参与、共建共享的机制,争取全社会各类文化基金的支持,最大限度地整合和挖掘农村丰富的文化资源,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完善服务供给与反馈机制,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1.以文化需求为导向,构建有效的供给与反馈机制。第一,健全农村民众需求表达机制,畅通需求表达渠道。构建农村群众的参与表达机制应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实际展开调查研究,要充分尊重民众意愿,更多地听取来自民众的声音,了解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广大农民的期盼,反映民意、体现民情,畅通沟通的桥梁,使民众的需求偏好得以有效快速地表达。可以通过入户实际调查、网络平台等方式,对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摸底,了解人民群众的真正需要,反映农民的各种利益诉求,建设好农民群众意愿、文化权利和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表达与诉求机制。第二,积极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反馈和纠偏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效益和质量。要坚持有效性原则,根据农村群众的需求,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无效供给。应不断健全农民需求回应机制、动态监测机制与纠偏机制,充分了解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信息,使政策的制定更“接地气”。通过建立有效的意见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文化服务的效果是否真正符合农民的文化需求意愿,充分知悉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群体对文化服务需求的偏好,从而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更好更有质量的服务。建立高效可行的农村群众公共文化需求的反馈与纠偏机制,应切实实行信息公开制度,使民众获得更多的知情权,使他们及时了解国家政府公布的文化政策,并乐于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决策,以表达他们的文化诉求。此外,还应努力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制度,建立需求为导向的供给机制,增强需求与服务之间的有效对接,解决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匹配等问题。

2.建立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提升服务效能。第一,科学规划、建章立制,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考核、评价与激励长效机制。政府“应切实担负起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供给服务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职能,探索建立政府采购、投入保障、产品内容监督的相关政策制度”[7]。首先要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法律制度的建设,在各个层面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还应积极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部门的问责制度和监督机制,建立政府自评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和文化监督评估体系,增加“自下而上”的评估,明确评估主体、执行部门以及后续管理,抓好考核相关政策与法律制度的落实,要把考评结果与政绩直接挂起钩来,把农村的文化建设纳入地方领导和管理人员的政绩考核之中,并实施必要的奖惩措施。同时要着力建立科学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绩效考评机制,设计合理的测评指标,明确规定文化经费支出、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服务质量、文化队伍建设等内容,进行科学考核。第二,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服务的标准,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政府应积极发挥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导作用,“实现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由管治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由全能型向有限型转变、由权力型向责任型转变”[8]。要不断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意识与动力,创新服务方式与改进服务条件,把自己建设成为农村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充分考虑乡村老百姓的需要,满足农村群众的利益愿望,消除城乡服务不均衡的“二元供给”,消除文化支持和服务的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均衡配置与区域、城乡文化的协调发展。同时也应鼓励农村民间文化组织的建设,并将其活动纳入规范化与制度化管理之中,不断拓宽服务的渠道,统筹协调各种力量,不断提高农村服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培育乡村文艺骨干,建设高素质乡村文化人才队伍

1.坚持以文化人,建设一支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精英队伍。第一,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人才的培育?c引进,为农村文化服务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兼职文化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加强农村文艺骨干队伍的培训,来提升农村文化人才的素质,提高文化从业人员的素质与服务的技能,为乡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文化人才的培养、评估与考核机制,改善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福利待遇,吸引优秀的文艺工作者投身到农村的文化服务工作中,注意发挥志愿者的作用,为农村基础文化单位输送新鲜血液。如,“在2014年7月8日,河北省人社厅和财政厅联合发文,全年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2万人,所需资金全部由省财政拨付,培训补助标准为每人725 元。”[9]第二,整合人才资源,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人才队伍是文化服务的基础,一支优秀的农村文化服务队伍能够为农村文化繁荣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因此必须加强与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建设。同时还需加强文化志愿服务,建立自愿组织与队伍,培育业余文化人才,充分挖掘农村乡土文化的有特殊艺术才华的能人,鼓励有较高文化艺术修养的人才到农村基层从事文化工作,形成多方参与的人才合力。

2.唤醒文化自觉,培育农村文化的自生机制。第一,要提升广大农民的文化素养,启发农民自身的文化自觉。通过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技能的培训、服务的宣传等路径来激发农民农村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使命感、责任感以及热心农村公益文化事业的积极性,培育农村群众的公共文化意识和精神,激发他们喜欢文化、参与文化、创造文化的情感意愿,唤醒他们内心的文化自觉,并形成对乡村先进文化的认同,从而不断提高农民群众自身的文化修养、文化鉴赏能力和水平。第二,积极鼓励农民自己“种文化”“创文化”,形成农村基层文化的造血机制。要把文化舞台交给农村本土文化人才甚至农民自己,培育农村文艺创作与表演人才,壮大农村民间文化队伍。鼓励农村群众自编自演,组建诸如秧歌表演队、书画研究会、业余剧团、戏迷俱乐部、戏剧社、民间曲艺团等文化团体。要动员农民自主组织起来参加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培养农村文化骨干和业余演出队伍,尤其要大力吸引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来充实农村文化服务队伍。这样可以让农村群众在参与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从而调动他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热衷于农村文化事业的创新活力,增进他们文化参与的“获得感”。

四、利用互联网平台,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建立数字化服务平台,推进农村网络信息化服务。第一,推进乡村文化的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不断增强农民使用互联网的能力。上网将越来越成为未来农村群众的重要的文化娱乐形式,但农村群众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欠缺,因此,亟需要将碎片化、分散化的资源、要素通过虚拟网络的形式进行体系化的组织与整合,促进服务与科技的融合,搭建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建立标准化、网络化的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营造网络空间全民阅读、科学文明的氛围。第二,利用多种“互联网+”形式,搭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教育的平台。农村文化管理部门要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做好“互联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数字化服务,要善于利用QQ、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技术手段,为群众提供免费或优惠的文化服务。通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信息平台的建立,形成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沟通与反馈机制,使公共文化建设的开展情况、农民民意状况、资金使用等全部暴露在阳光下。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传播格调健康、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产品,使他们充分享受到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利。

2.传播正能量,引领农村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第一,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旋律。要加大网络新媒体对正能量思想的宣传力度,保证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正确的思想方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扩大先进文化的影响力,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摒弃和抵制低级庸俗的不良文化、低俗文化和腐朽落后的文化,杜绝迷信、低俗、落后的文化资源进入农村,减少对农村群众的精神浸染。要用优秀先进的文化武装农村群众的头脑、占领他们的闲暇时间,使他们在不同文化激荡中能够站稳自己的脚跟。第二,立足农村农民群众的实际,培育正确的价值取向。农村文化服务管理部门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设农村现代文明,培育进步的、反映时代精神的农村本土独特的艺术文化,使中华传统文化与乡村的现代文明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农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乡风文明”的良好环境。要立足于农村农民的实际,继承地方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弘扬现代优秀文化艺术,传播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文化艺术作品,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推动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五、传承乡村记忆,打造农村文化品牌

1.发掘农村地区的本土文化资源,继承与发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第一,“注重利用农村丰富的传统文化,建设与乡土气息相一致的公共文化服务”[10],塑造农民的乡村记忆。要充分发掘特色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优秀民间民俗文化,不断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实现对农民公共文化需求的深切关怀。要坚持以人为本、惠民优先的原则,以村民为中心,充分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保障农村群众文化的参与权、话语权与创造权。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增强服务的效能与活力,以文化造福百姓,不断满足民众的文化诉求,提高农村群众的满意度,让村民尽享丰盛的文化大餐。第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体系,加强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当前乡村传统文化面临着日渐式微的困境,许多古村落文化、名镇文化、传统的扭秧歌、舞龙狮等文化活动常因青壮年外出打工而无人继承与发扬。因此,亟需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积极构建城乡联动机制与农村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要充分保护与管理好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促进乡土文化的管理由传统管理型向现代服务型转变,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民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构建和谐美丽的乡村文化生活环境。如山东烟台市“完善并落实文化发展配套政策,从财政、土地、投融资等方面支持文化建设”[11],推动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构建。

2.创新文化产品,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第一,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塑造农村高雅艺术的殿堂。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需要搭建高效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为农村服务的水准,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如,山西省长治县政府买单每月推出6场戏曲大餐;海南省打造风情小镇和咖啡文化馆,2016年就吸引了100万游客。此外还需要不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培育农村群众的人文情怀与人文精神,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要结合本土文化,形成高雅文化、群众文化、乡土文化的需求表达机制,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一村一年一场戏”“百场演出下基层”等文化服务活动。第二,凸显地方特色文化,打造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精品。可以组建民间剧团、农民歌会、文娱活动队、秧歌队、健身舞团等,让农民劳动之余在农村的舞台上尽显自己的风采。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应当紧贴农村实际,也可以依托重大节日庆典活动,举办能反映当前农村时代风貌的民俗文化活动,并结合各地农村自己的地理特点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农村优秀文艺作品与文化活动,如成都大庙会、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也推动了农村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结语

上一篇:土木工程内容范文 下一篇:股票投资的分析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