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美容基础理论范文

时间:2023-11-19 20:23:08

中医美容基础理论

中医美容基础理论篇1

关键词: 美容方剂学教学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 教学思考

笔者所在学校自2009年起新增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成为四川地区较早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立足于培养具备医学基础知识、美学基础知识,掌握各类美容技能,热衷从事医疗美容技术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笔者主要负责该专业美容方剂学教学工作,该课程为该专业必修课、考试课。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与传统中医类专业在方剂学教学上有很大的不同,如按照传统中医类专业方剂学教学方法进行该专业美容方剂学教学,一方面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另一方面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现提出对美容方剂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习美容方剂学的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审美意识的增强,全球出现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美容热。“美容回归自然”已成为21世纪全球医学美容的呼唤,纯天然美容疗法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中医药美容也已成为一门非常引人注目的学科。中医药美容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前人对美的不断追求下,传统中医药已经在美颜护肤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而宝贵经验,其以标本兼顾、安全无毒、疗效可靠等优点愈来愈受到国内外美容界人士的密切关注与高度评价。美容方剂学是中医方剂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中医美容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阐明和研究中医美容治法与中医美容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学习中医美容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美容方剂学与中医美容临床紧密相连,起着沟通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作用。美容医疗技术专业开设美容方剂学相关课程,可以使学生有效掌握我国传统中医药在美容方面的特点和优势,为今后的实际运用和进一步研发打好基础。

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习美容方剂学的困难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生在学习美容方剂学时存在基础知识薄弱、学生学习热情差、方多学时少等困难。美容方剂学必须具备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学等相关知识。该专业学生中医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进程缓慢,效果差。学生中医基础薄弱的原因主要与课程安排有关,我校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中医基础概论与美容中药方剂学教学安排在同一学期。学生在学习美容方剂学时,中医诊断学的相关内容还未全面掌握,这就为整个美容方剂学的学习设置了很大的难题;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热情差。笔者发现该专业学生总论部分学习时热情很高,但一旦涉及各论及具体方的学习时往往缺乏热情。通过不断的教学反馈,笔者发现导致学习热情下降的原因为:具体方剂讲解时涉及临床症状、辩证、治法、中药等内容,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感觉在“坐飞机”,老师讲授后很难完全理解消化;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为非处方专业,学生毕业后无处方权,所以学生觉得学得再好也没用;所学方和美容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学生觉得实用性较差;美容方剂学知识点较多,记忆起来相当困难。美容方剂学学时较少,学生基础差,要想把具体各方讲深、讲透相当困难。我校美容方剂学按大纲要求共45学时,需掌握重点方43首,熟悉方30首,了解方36首,课时相当有限。笔者在实际教学过中已选择最基础的,与专业契合度最高的方进行重点教学,但知识点多,课时少,学生基础差,自学难度大,教学任务完成存在很大困难。

三、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美容方剂学学习的建议

针对以上的困难,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帮助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更好地学习、掌握美容方剂学。第一,调整美容方剂学相关基础课程的开课时间。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所开设的中医基础概论和美容中药学因早于美容方剂学完成,笔者认为最好能提前一学期完成,因为通过期末考试后学生可以被动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这更加有利于美容方剂学的教学,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美容方剂学的学习效率。第二,教材内容的选择。美容方剂学是一个相对比较新兴的学科,现在可以选择的教材较少。我校选用的教材是美容方剂学较为权威的教材之一——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黄丽萍主编的《美容中药方剂学》。该教材选方注重基础方,用知识链接展示基础方在美容中的实际运用,学生非常喜欢,但不足之处是未涉及具体美容方。笔者认为美容方剂学教材选方应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方,强调对方剂基础理论的学习和掌握,便于学生今后的自学和深造。基础方的选择应突出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基础性和实用性,笔者认为像羚角钩藤汤、芍药汤等方学生毕业以后运用概率小,故可以不选入美容方剂学。第二部分是美容方,可选择中医外科的一些外用方或《香奁润色》等美容专著中具有代表性的美容方编入教材。学生可以通过美容方剂的学习掌握其拟方思路和组方特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今后开发利用古代美容方。第三,通过方歌背诵增强学生学习效果。任何一本学科的学习,记忆是掌握的基础。方剂学本身具有知识点多、难于记忆的特点。笔者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方歌记忆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美容方剂学教学中为学生选取方歌,并随堂抽查记忆情况,通过强化记忆2013级医疗美容技术班学生对重点方的掌握达到100%,效果显著。第四,教学结合美容病案。美容病案比普通病案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合理选用美容相关病案与美容方剂学教学相结合是美容方剂学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美容方剂的实际讲授过程中可结合疾病进行专题讲授,以黄褐斑为例,可以通过其成因引出四逆散、逍遥散、四物汤、四君子汤等多个基础方,还可结合临床,故学生在学习时也更加有兴趣,效果更加明显。

中医美容基础理论篇2

[关键词]高职高专;医疗美容技术;美容解剖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4)07-0584-03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medical beauty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he beauty of anatomy》teaching research and reform

SU Shi-zhen,CUI Yan-ju,LI Jie,MENG Fan-wei,SHEN Fang-fang

(Shando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antai 264199,Shandong,China)

Abstract:Medical hairdressing technology anatomy teaching reform must be undertaken along with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hairdressing technology.Curriculum group from the professional investigation and system reconstruction,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experiment practice、examination appraisal system reform,and fully embody the anatomy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mbining medical hairdressing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medical hairdressing technology;beauty of anatomy;teaching research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是一门以人体形式美理论为指导,采用手术和非手术的医学手段,来直接维护、修护和再塑造人体美,并以增进人的生命活力为目的的新兴医学技术类专业[1]。《美容解剖学》作为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2],学好美容解剖学,将为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顶岗实习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长期以来,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解剖学教学一直照搬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和教案,教学范围过于宽泛、教学内容过于深入、教授知识点过多、专业针对性不明显,为此,近几年来,课程组通过广泛调研,从专业考察和体系重建、授课教师队伍建设、教材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实验实训、考试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大胆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报道如下。

1专业考察及体系重建

课程组根据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特点,深入探讨本专业所需要掌握的解剖学知识范畴,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展开调研工作[3],明确医疗美容工作中需要掌握的解剖学知识及重点内容,压缩或删除对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来说并不重要的内容(如神经系统、内脏的部分内容),对与医疗美容工作中相关的内容加以重点讲授,还注意综合美容专业各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对解剖学知识的需求,同时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修订,使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特点,将解剖学总学时由128学时(理论100学时,实验28学时) 调整为90学时(理论54学时,实验36学时),强调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实用性,重视技能型人才培养。例如双眼皮手术时需要掌握的是眼睑附近的神经、血管分布;隆鼻术时需要掌握鼻骨结构、分布等,在课程讲授时给予重点讲解及强调。此外,也明确了教师在讲授到某一知识点时,应联系哪些临床美容内容。例如,讲述面肌时,可联系临床唇裂及修补术,讲述腭骨可联系腭裂的相关知识,一方面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美容解剖学是将来从事医疗美容行业的基础,从而主动学习,最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授课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在解剖教学中充分体现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特点,需要授课教师进行广泛的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知识学习,增强对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认知和了解程度,从而更好地为解剖学教学和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尝试采取以下方法。组织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明确教师的责任及任务;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新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与带教,使新教师快速、健康成长;组织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如各种教学比赛、集体备课、授课教师相互听课,每学期配合校督导组组织开展教案和备课笔记检查,促进授课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提高[4];鼓励授课教师参加各种美容学术会议及相关美容课程短期培训,及时了解美容专业最新动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鼓励授课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提高教科研能力。此外,还邀请医疗美容技术行业资深从业人员为授课教师讲授医疗美容知识,介绍目前医疗美容技术行业最新进展情况,从而让授课教师充分了解医疗美容法专业一线从业人员需要哪些解剖学知识,为授课教师讲授理论知识提供实践依据。

3教材及教辅资料的选择

根据专业考察、问卷调查的结果,在广泛调研,对全国统编教材进行全面、深入比较后,选用了课程组教师参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美容解剖学基础》作为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授课教材。该教材突出科学性、启发性和实用性,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此外,还积极参与医疗美容技术专业解剖学其他辅助教材的编写工作,如《美容解剖学实验实训指导》、《美容解剖学习题集》等,制定了考试考核标准,建立了试题库,编制出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编写典型《美容解剖学》案例及电子教案,并将这些资料上传至校园网,供学生下载学习,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4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课程组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综合运用以下方法和手段。

4.1直观教学法[5]:授课时均带有讲授内容所需的解剖模型、器官挂图,学生听的同时,可以看平面图,也可以观察立体模型,使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更直观生动。此外,让学生充分融入学习内容之中,例如讲授“三庭五眼”、“面部美容线”时,让学生自己测量或两人一组互相进行测量,判定是否符合美容标准。效果是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同时课堂内容也会牢固掌握。

4.2案例教学法[6]:介绍临床美容师实践操作案例(讲述或视频短片)引出授课内容,并根据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程的学习,一边学习新内容,一边结合案例进行讲解,之后再回到该案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讲授“皮肤结构” 时,播放瘢痕修复术的视频短片,提出问题:皮肤的层次结构、皮肤的功能后开始授课。通过案例教学法,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运用知识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3多媒体课件的应用[7]: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特点把枯燥无味的人体解剖结构立体直观的展示出来,既增加了视觉感官刺激,更生动直观的演示授课内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同时可给予学生一种新鲜的感受,并且适当运用flas,活跃课堂气氛,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例如讲到鼻部时,可添加隆鼻手术前后对比的图片和动画,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现代美容技术发展十分迅速,通过多媒体这一有效手段,可以更加直观地增添美容技术的新发展及解剖学知识在美容技术中的应用,从而扩展学生知识面。

此外,在上课时既使用多媒体也要注意使用黑板[8]。例如讲授“心脏结构”时,可以在黑板上列出讲课提纲,教师根据提纲边画简图边讲解,多媒体用来播放复杂的心脏图片、心脏搏动的动画等,这样更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也减少了学生吃力、紧张地记忆屏幕上稍纵即逝的内容和赶笔记的辛苦。

5实验实训

实验实训是对理论教学的巩固和延伸,加强实验实训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9],所以课程组积极进行实验实训课的改革[10]。实训室配有器官标本、断层标本、器官模型及标准化的多媒体系统,实训课时尝试采用小班教学,每班30~40人,做到学生每人手中有标本,便于对解剖结构的观察、理解和掌握。在实训过程中,注意结合医疗美容技术的专业特点,重点加强头、颈、面部、皮肤部分的实验实训内容,如在进行面部实训时,要求学生特别加深对面部骨性、肌性标志的理解和记忆,同时结合活体触摸方法提高实训效果。

实训室除了供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训使用外,课余时间还向学生开放,开放期间教师轮流值班、巡回指导,充分提高了其利用率和实验实训效果,既有效促进了学生课堂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又提高了人体解剖学知识的普及程度,成为了学生学习解剖学知识的“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学习和实践资源。

6考试考核制度建设

取消了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评价学习效果的传统考试制度,将考试分为平时考核、理论知识考核、实训考核三部分,分别占总成绩的10%、60%、30%。平时考核包括出勤、课上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理论知识考核即期末闭卷考试,通过随机题库抽取A/B试卷进行考核,考后集体阅卷、流水阅卷,并进行试卷分析和总结,找出存在问题,针对问题制订出整改措施。实训考核包括标本识别、实验报告。通过以上改革,形成了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考核体系,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提高[11]。

7讨论

美容解剖学是医疗美容技术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入门课程,学好了美容解剖学对后续的课程学习意义匪浅。今后,课程组将继续进行美容解剖学教学研究与改革,继续提高美容解剖学理论知识与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知识的结合度,继续扩展实验实训内容,从而实现高职高专培养基础牢固、专业扎实、技能熟练的人才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向义,吴正平,欧阳学平.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教育的建设与发展[J].医学与哲学,2011,32(6):62-63.

[2]谷建梅.中医美容高职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4):1568-1570.

[3]张秀丽,王庆,寇晶,等.医疗美容技术专业调研报告[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5):590-593.

[4]刘鸿宇.人体解剖学教学基本功训练的探索[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2(1):111-112.

[5]索利娅,霍东升.医学院美容专业人体美学解剖学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2):325.

[6]黄志芳,杨红樱.案例教学法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健康研究,2011,31(3):239-240.

[7]徐学琴,牛乐,孙宁,等.医学多媒体教学现状及改进方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7):73-74.

[8]王晓慧,高振平,杨津,等.坚持多媒体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效果模式相结合[J].解剖学研究,2013,35(3):234-235.

[9]吕晓红,王庚,李鑫磊,等.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5):494-495.

[10]周鸿波,赵丽,侯慧茹.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改革思路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4):669-670.

中医美容基础理论篇3

1 以德为本

专家预测,美容行业将成为我国服务行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一个行业[2]。相对于美容行业飞快的发展速度,目前的职业教育发展明显迟缓,美容行业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中专以下学历占总从业人员的 90%[3],职业培训标准亟待提高,高素质的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技术人才亟待引进,以期拉升整个行业的品质[4]。

所谓德,一般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四个方面,是个人的立身之本。其中职业道德是规范行业的重要道德标准。美容行业的总体性质属于服务业,在工作中,难免遇到形形的顾客,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唯有坚守职业道德,坚持“服务”的理念,本着帮助顾客的宗旨,不卑不亢地耐心讲解,积极寻求可行方案,才能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而美容行业的“德”,正是由传统医学“维持人的生存、救死扶伤”演化而来的“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增进生命活力美感”的使命感和“服务意识”。只有坚守这种职业道德,才能养成“为问题找方法”的习惯,成为具有高水平职业素养的优秀人才。

2 以知为用

2.1 够用:2006年卫生部下达文件,指出高职高专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将不允许报考临床执业医师,使得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医学知识的要求也着重强调基础理论,能进行辩证且能科学指导技能手法的实际应用,能够针对健康和亚健康人群进行保健和调理。这种转变,使该专业所设置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方剂学》、《针灸学》等中医基础课程和《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等西医基础课程的重点也有了一定的调整,强调够用、实用,在此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以《中药方剂学》为例,由于不能开临床药方,所以对该专业学生只要求掌握非处方中成药,能够运用药膳和食疗对亚健康状态或正常人群进行调理或保健即可。而医学生必学的《组织与胚胎学》、《病理学》等则可以直接删去,或仅以知识讲座的方式加以了解即可。

2.2 实用:中西医基础知识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对技术手法的指导、完善;对医疗诊断技术的转化和对健康人群养生保健方法的应用等方面。譬如,针对美容项目“卵巢保养”,虽然市面上已经开展多年,但医学界始终未曾肯定,甚至还加以贬斥—这种情况下,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应该从该项目的实际效果和理论支持两方面进行科学评估、修正与完善,消除美容爱好者的顾虑,还市场以科学有效、合理可信的技术和美容项目;而医疗的诊断治疗技术也转变成对顾客健康状况的判断、调理、保养和维护,这些已经体现在近年来被逐渐认可或已广泛应用的手诊、面诊、虹膜诊、背诊、痧诊等技术方法中;当今,美容院已经将舒缓的音乐、芳香的氛围、花草茶、美容手法等融为一体,不管是音乐、香味、茶,还是技术手法,都是养生保健的方法之一,如何针对每个人的体质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制定个性化的保健方法,是对中西医基础知识实用性要求的升华和综合应用。

3 以技为专

从各高校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与就业岗位和工作模式来看,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技术主要由中医美容技术(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点穴、药膳食疗等)、生活美容技术(美体、皮护、塑身等)、修饰美容技术(美甲、化妆、纹绣等)、仪器美容技术(即美容仪器的使用与保养技术)、化妆品调配技术和销售技巧六部分组成。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5]的培养目标,美容行业“服务”的工作性质,专业美容的运营模式,决定了销售是该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特殊技术,而其媒介则是其他各种技术的实施。所以,对技术的牢固掌握和综合应用是该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专长。

随着美容行业的日益规范,对技术人员的要求和分工也越来越细化。从去年开始,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大中专在校生新设了刮痧师、美体师、美甲师等工种的资格考试平台,也正是国家对技术人才的重视、规范和引导。所以,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既要全面学习包括销售知识在内的各种技术,能够综合应用,又必须精于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做到有所专长。

总之,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①正确认识美容“服务行业”的性质,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坚守职业道德;②灵活应用中、西医基本知识,科学指导顾客进行有效的养生保健,并由之评判、完善现行的技术手法;③牢固掌握并能够实际应用一种或几种专业技术。但,如何使这些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美容技术,转变成符合现代人健、美需求的可行项目,并连同一定的行业规范和运营模式直接供市场应用,还依然是整个行业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参考文献]

[1]王秀兰,周典.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美容(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180-182.

[2]王庆俭,陶红艳,刘哲妍.美容行业发展之我见[J].职业技术,2009,(6):88.

[3]韩秀萍.美容行业对美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J].卫生职业教育,2009,(6):134.

[4]武燕,刘茜,武琴琴.浅析高职高专医疗美容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4):14-15.

[5]韩扣兰,张红.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现状与发展[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300-2301.

中医美容基础理论篇4

关键词:美学原理;基础医学;教学技术

如果说美学原理被很多人理解为是对于艺术教学而言,那么希波克拉底的理论恰恰告诉我们,美学原理和基础医学教育结合的必要性。他指出,“医学的艺术乃是一切艺术中最为卓越的艺术”,因为人的身体健康是一种美,人的生命延续是一种美,人的身心和谐更是一种美。所以,美学原理在基础医学教育中不仅必不可少,而且应该充分将美学原理应用在现代教学技术中,以这种应用,有效地展示出基础医学的魅力,同时有效地凸显教学效果。所谓的现代教学技术就是强调要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工作,采取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实现现代化教育技术与基础医学的有机融合。随着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被拓展,这不仅有效地丰富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为美学原理的充分应用搭建了平台。

一、将美学原理应用到基础医学教学技术中的必要性

首先,能够更加体现出学科美。基础医学是医学学科的基础,是医学学生继续进行专业学习、深造的基础。基础医学对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当学生通过学习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芽学等基础学科,走进神奇但是又充满挑战的医学世界的时候,他们需要更加新颖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展示给他们学科之美,需要更为新颖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发现医学学科的魅力,培养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这种新手段的应用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心中对即将面临的鲜血、死亡、伤病相伴的职业生涯的畏惧,甚至恐惧,使学生能够以一种更为积极的态度,勇敢地在医学道路上不断探索,实现新的突破与发展。建立在美学原理上的现代教学技术可以通过色彩的搭配、音乐的伴奏、动画的展示等多种形式,将人体之美、生命之美展现出来,将复杂的生理运行机理和生理构造采取三维立体等形式真实的呈现给学生,这种应用有助于降低相关内容的枯燥性,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明了,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和接受力。以细胞、胚胎等抽象的医学内容教学为例,通过特殊角度的拍摄、艺术化的处理之后的细胞、胚胎即可以保持原有的特点,又可以展现出独特的美感结构,这样,学生可以第一时间,感受到一种美,这样,就能够使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美感之源,学生在感受美和生命魅力的过程中,学习的自信能够得到显著提升,这也有助于增加他们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

其次,能够更加体现出教学美。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实现图文并茂,而且可以动静结合,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设计特殊的课件,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能够有效地丰富教育的内容,提高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形象性和针对性。医学教学任务往往是比较繁重的,对教师教和学生学都有一定的挑战性。课本知识的学习、实验教学等,学习任务重、时间冗长、知识点多而且学习内容严肃、枯燥,很多教学知识点及实验内容学生学习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基础医学教学不仅考验着老师的教学水平,也挑战着学生的学习自律性,对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如果通过富有美学原理的现代教学技术,就可以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美感,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有趣,同时学习效果也能够得到提升。例如,通过局部放大等方式,把人体结构进行局部性的展示,并且巧妙利用色彩、动画等形式展示病变原理、治疗方法等,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加清晰的掌握机体构造,同时,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内容展现,也能够有效减少语言描述带来的理解难度。与此同时,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微电影、音乐剧等形式表现出不同的病变机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以这种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降低学生学习的紧迫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育环境下,轻松地领悟相关内容。教育者还可以通过学习借鉴一些药物广告中制作的胃部、头部动画广告模式,把课本知识具象化,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了光与影的交融、情与理的协调,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和教学吸引力,提升学生学习基础医学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基礎医学教学效果。

二、将美学原理应用到基础医学现代教学技术中的方法途径

首先,将美学原理应用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中。现代教学技术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与传统的教学技术相比,现代教学技术更具生动性、真实性和直观性。所以在进行基础医学的教学中,通过应用美学原理制作教学课件,将基础医学的治疗原理、诊断方法、操作步骤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准确全面展示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注重通过颜色的和谐搭配、教学内容和教学课件的完美契合等展现给学生艺术之美,从而提高学生对于专业之美的探索。例如,在对学生进行人体器官的讲解的时候,可以将心脏做成动画的效果,红色的血流缓缓地流动,汩汩流淌的血液是生命之源,有力的跳动是生命的律动,充满了从容的生命之美。以这种方式实现教学创新,能够降低学生心理的不良反应,使学生能够从生命之美的角度对相关内容进行理解把握,使学生能够从容学习相关内容。另外,在教育过程中,还可以采用互动教学模式,以提升教育的效果。[2]

互动教学是现代教学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代教学技术为教学互动创造了条件。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操作步骤后,可以通过录像的方式,把学生的操作练习录制下来,制作成对比课件。让学生在对比中找问题,看差距。对比的不仅仅是技术的正确性和病理判断的准确性,还有对于病患所遭遇病痛的人文关怀,例如,动作是不是轻柔,表情是不是充满了温和的关爱,自身的仪容仪表是不是符合医生的仪表风度等等。现代教学技术能够让学生自己看到自己在基础医学学习中的表现,在反观中反思,这样,学生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专业缺陷问题,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为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技能提供了支持,这种应用更能提高教学效果。互动式的教学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所以要通过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互动,并且将美学原理应用到互动中。通过信息技术将人体构造、病灶特点制作动画拼图,在老师讲解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演示。在演示过程中口述病理原因以及诊断等操作注意事项,并且要利用美学思想来指导学生的演示过程,包括语言描述的精准性等。例如,在询问病情的时候不要用一些刺激性的词汇,在了解病情的时候不要追问隐私等等。这些思想的潜移默化,最终不仅仅会提高学生的医疗技术,促进学生实现专业化的发展,而且这种教育创新也有益于学生医德医风的培养。

其次,將美学原理应用在教学思路的转变中。美学和医学的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了医学的人文精神。基础医学现代教学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医学知识、技术,更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悬壶济世的悲悯情怀。在这过程中,秉持美学原理的现代教学技术应用能够培养学生对于美的追求和把握。例如对于一些生理病变的直观讲解有时候学生无法一时把握。这时候可以通过微电影、动漫的形式,将病变的过程可以通过教学课件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就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但是无论是微电影的制作还是动漫的制作,都要倾注美学原理的思考,从配音到辅助元素的应用等都要用心设计。通过把现代信息技术和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融合,把我国的传统医学中的精髓思想展现出来,转变教学思路,使基础医学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医学知识,更是传承医学文化。在人们的意识领域中,古人在山水之间采集中草药治病救人是十分充满美感的。那么在讲解一些治疗原理的时候,可以将我国古籍中有所阐述的资料找出来,作为教材的补充,配上相应的图画,展现古典之美,提升学生对于学科的人文精神的追求。

第三,将美学原理应用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利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远程应用和时空重叠等特点,从美学的角度讲解病痛对于人体美、人性美的改变和摧残。通过前后图片的对比、前后影像资料对比,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让学生在实践环节参与远程诊疗观摩,不仅节省实践教学的成本,而且通过远程教育的优势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病例,开拓学生的眼界。虽然学生看到的可能是冰冷的照片或者遥远的患者的身影,但是可以引导他们感知患者的病痛,一方面,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信息丰富的特点,用联想等方法理解患者、增强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向现场的老师学习,学习他们如何与患者沟通、与同事会诊,学习他们如何在尊重患者、尊重同事中进行医疗诊断工作,从医疗技术和提高职业素养方面受到感染,为培养具有高超医疗技术、高尚医德医风的医学战线人才创造条件。[3]

中医美容基础理论篇5

医学教育不仅遵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一般规律,而且具有自身的特殊规律,基础医学课程体系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的中心环节,其改革与创新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00。目前我国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强调的医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培养并重;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课程整合;医学知识素养与临床实际能力共进,建立与现代医学模式配套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一体化的医学终身教育体系,确保医学教育质量。但是调查分析表明,中国的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及设置存在很多与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不相适应的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医学课程体系设置模式单一。通行的医学课程设置模式基本可分为3种类型,即“传统学科式”“以问题为中心式’、“器官系统式”。据1998~1999年度美国医学院联合会编辑的《课程指南》统计,在125所美国医学院中,实施器官系统课程模式的有8所,占7%;将PBL、器官系统、传统学科等多种体系混合采用的有44所,占36%;其余73所实行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模式。其他许多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也实行了各种类型的课程整合形式。

我国医学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一般是以学科为中心设置的。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115所医学院校中,有109所学校实施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模式,占94.78%,有5所学校采取混合型模式,有1所学校实施器官系统模式。可以看出,我国的医学课程设置模式较为单一。

(2) 医学人文课程设置存在差距。我国现行医学教育的课程结构基本由公共基础、医学基础、临床医学、人文社科和预防医学五大模块组成。人文社科课程比例较低,导致人文精神培养不足,医学生难以指导病人重视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各种影响健康的因素,并对病人做出包括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在内的处理。发达国家的医学课程基本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科学三大部分或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科学两大部分组成。医学人文教育在课程结构中地位突出。如美国人文社科课程构成比例占20%,前苏联占22%,英国、日本占10%~15%13,而我国医学院校一般仅占10%左右。

(3) 医学课程对科学素质培养重视不够。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医学生科研素质培养,将科学工作的方法、学习的基础等科研素质教学内容列入了课程计划。我国的医学教育在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中对科研引入医学教育国际标准,能力训练有明确要求。但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对科研训练要求较低,课程数量少,学时比例低。

(4) 医学生选修课程不足。从各国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来看,多数院校倾向于实行主辅修制,压缩必修课的授课时数,扩大选课范围是改革的方向。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提出的“新途径”课程结构,将基础和临床阶段的课程整合为14门,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更好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4。从我国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来看,选修课开设缺乏系统性,课程门类也显得数量不足。

(5) 医学课程教学方法较为落后。1999年“自我教学”在美国医学院校的覆盖率达到了94%,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均达到99%,使用标准化病人教学达到97%H。近年来,我国医学教育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仍是我国医学教育的基本教学形式0。有资料显示,比较中美基础医学课程设置,其中一个最大的差别是美国用于小组讨论的时间平均为265学时,辅导活动220学时,而中国基本没有&]。

(6) 医学课程管理需要改进。我国的医学院校教育管理模式基本属于学校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在政府的行政导向下的职能范畴,许多有关教学的政策、规章制度、决定等基本属于行政行为,培养目标确定、教学计划制定与管理等也基本是在行政干预下,少数专家参与完成的。这种教学管理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行政干预过强、专家学术成分过少、忽视广泛利益方意见。

2.国内医学课程体系改革特点

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医学本科院校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具有以下的特点。

(1) 由传统单一的课程体系向多样化模块课程体系转变。突出预防保健与科研训练、早期接触临床,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等,设置预防医学与科研方法、早期临床与科研训练、寒假社会调查、初级卫生保健实习、高级选修实习、特色课程等模块。

(2) 人文社科类课程比例略为增长。据资料统计显示,1998年一般医学院校人文社科课程比例只占8%左右8而到2004年,国内重点医学院校一般占10%左右,必修课通常在10门左右B]。

(3) 多形式的课程整合。①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并独立设置实验课程。如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济宁医学院综合实验室的独立设置&2,河北医科大学一体化实验课程体系等。②基础与临床医学课程分类整合。如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专业基础课程人体生物学和临床课程护理学的设置等。③基础与临床医学课程的全面整合。如四川大学以器官系统中心的课程体系;汕头大学医学院的系统整合模块课程体系。总体而言,以前两类为主,促进了学科课程的融合,但没有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模式。在课程模块分类与学时比例分配、学习进程等方面,部分存在课程设计与实施偏差的问题。

3.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基于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对我们的医学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育教学活动运行机制等进行改革。

3.1改革的思路

(1) 转变教育思想,引入国际标准,深化医学课程体系改革。通过更新教学观念,我们从教育思想上建立起“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现代教育观,建立起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注重从课程的源头进行总体设计,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2) 建立全新的比较完善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打破学科界限,探索和实践新的课程设置模式,通过专家论证,我们将功能性相近的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改变我国医学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教育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的现状。在条件成熟的学科,按器官系统或以问题为基础设计课程体系。

(3)优化课程内容结构。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优化课程结构,包括以下几方面:加强创新意识教育,注重医学教育和科研素养的有机融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大研究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比重,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改革的方法

(1) 医学主干学科有机整合,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建立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我们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12门基础医学课程的内容有机地整合,形成具有自主特色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将实验动物学、实验技术学和统计学等的部分内容有机地结合到实验设计中,改善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方法,形成具有‘‘基础-临床”紧密联系为特色的课程体系。

(2) 以器官系统式课程设置模式为主线,建立基础与临床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在目前医学教育总体模式不变的条件下,我们实行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课程设置模式,把组织学和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医学遗传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等基础医学各个学科的课程合理安排与相互衔接,建立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联系临床的实验教学体系。

(3) 以培养卓越医师为核心,优化实验课程内容结构。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完善实验设计相关理论,研究开展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介绍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的实验设计,通过选题、实验设计、实验实施、统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实验论文的撰写等实践过程,完成科学实验设计,使学生融会贯通,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3.3解决的关键问题

(1) 将实验课程内容从原有理论课体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实验课;将过去分属不同学科、但内容有较强内在联系的课程重新整合形成新的实验课程。

(2) 制定和实施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3) 建设与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材和教师队伍。

(4) 课程管理上,进行实验教学项目菜单化、教学内容层次化和选课项目自主化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总之,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理论与研究方法,开展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以便为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科学发展和不断完善作出应有的努力。

3.4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成果

(1)建立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打破学科界限,探索和实践新的课程设置模式,将功能性相近的基础医学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使医学课程走出分科课程的狭窄视野,从分科课程观向综合课程观转变。按照器官系统或以问题为基础设计课程体系,逐步完成基础医学课程综合化,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统一,通过实验课教学为学生提供获得知识的平台。

我们根据学科性质及条件成熟程度,将实验课程内容从原有理论课体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实验课;将过去分属不同学科、但内容有较强内在联系的课程重新整合形成新的实验课程。

具体内容和措施是:把组织学、胚胎学和病理学的课程进行重组融合,形成医学形态实验学;把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课程融合,形成医学机能实验学;把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融合,形成生化和分子生物实验学;把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课程融合,形成医学生物实验学;把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等课程融合,形成免疫和微生物实验学。

因此,新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特点是将实践特征强和实验内容多的理论课携实验课的模式改变为实验课主导的模式,改变传统模式中实验课程对理论课程的依附性质,代之以实验课程自成体系兼容相关理论内容的教学组织模式。

(2) 优化实验课程内容结构。在建立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实验课程内容的结构,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结合临床,打破原学科间的壁垒,优化教学内容,适当删减传统验证性实验,整合基础医学各个学科的实验课程内容,增加跨学科的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积极开展探索性实验。

(3) 修订培养方案,制定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根据新的课程体系的要求,新的教学大纲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论联系实践,以培养实际动手的能力;通过基础结合临床,以培养临床思维的能力;通过教学结合科研,以培养科学创新思维的能力。

通过创新实验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科学创新的能力,能进行科学思维,敢于质疑,有旺盛的求知欲,能科学地评判获取的资料和信息,从而把握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正确方向,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思维。

(4) 建设与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材体系。实验课程教材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载体,是将知识建构和创新能力培养观念贯穿于教学各个环节的重要平台,教材的创新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因此,结合教学改革,我们为编写与实验课程新体系相适应的教材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教材编写中继承并发展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核心内容,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建立基础医学多层次立体化的实验教材体系。

(5) 研究基础医学课程的相互衔接。我们将以器官系统式课程设置模式为主线,研究组织学、胚胎学、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等基础医学各个学科的课程安排与相互衔接,保证新的课程体系的实施。

4结语

中医美容基础理论篇6

一、医疗美容专业的特点

随着我国医学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美容行业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在医疗美容行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在很多医学的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医疗美容专业得到了全面的开展,当前很多人对医疗美容专业的兴趣较高,从事医疗美容专业的人才越来越多。

对于医疗美容专业而言,主要为了培养具有一定技能且能够从事医学美容、美容卫生保健的技能型人才。临床医学与美容医学的交叉部分属于医疗美容专业,是一种新型学科,也属于美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很多高等医学教育学校中医疗美容专业的实际教学情况的全面了解,发现这门学科主要教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医疗美容技能等,为医疗美容技术工作培养高级技术专业人才。

二、医疗美容专业组织学和胚胎学理论教学体会

(一)因人施教的教学模式

针对当前很多医学高等学校医疗美容专业,通过对组织学和胚胎学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已经采用的因人施教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并没有发挥因人施教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对结缔组织中脂肪组织的结构进行讲解时,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适当讲解生物化学方面的相关知识。

很多高等院校医疗美容专业的学生包括文科学生和理科生,在很多专业知识的讲解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因此影响对知识的整体掌握。医疗美容是在充分利用医学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之上,对人体的健康进行维护,对人体的美进行再塑造。医疗美容涵盖人体各个器官和部位。因此,在医疗美容专业知识讲授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尽量将每一个复杂的知识进行细化,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教授,提高学生对组织学和胚胎学的学习兴趣。

(二)PBL教学模式

随着医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医疗美容专业的教学中,PBL教学模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PBL教学模式主要以问题为导向,并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PBL医学教育主要的基础是医学问题,教学主体是学生,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在教师辅导下对某一医学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

例如在皮肤章节的教学中,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如皮肤的漂白是什么意思,可以适当扩充学生的知识面,适当讲解白癜风的主要特征,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学习整个章节。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医疗美容专业的学习兴趣,

(三)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组织学和胚胎学主要是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对组织切片进行全面的观察,这一过程比较抽象。因此,需要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列出相应的知识点,能够采用绘声绘色的形式学习专业知识,避免学生出现枯燥无味、教师独自教授的现象。通过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医疗美容专业组织学和胚胎学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中医美容基础理论篇7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法;免疫学基础;中医院校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8(b)-107-02

Participatory teaching methods in medical immunology basis of professional beauty teaching trial

ZHANG Dandan,YANG Wenming,JIANG Haibo

(Jiamusi College of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amusi154007,China)

[Abstract]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of institutions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o meet the needs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 ach-ieve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this paper,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stitutions in the “participatory approach” used in teaching basic courses in immunology, the practice of student-centered, activity-content, to participate as an intermedia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bjective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ncepts, efforts to achieve acceptance of learning and found the integration of learning to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to learn to form good study habits,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course suitable for participatory methods of teaching.

[Key words] Participatory pedagogy;Immunological basis;Chinese medicine institutions

我国现代中医院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转变学习方式(实际也是教学方式),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改变传统中医的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建立和培养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学生在学习中具有两重性,既主体性与客体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独立性与依赖性。传统教学方式把学生的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2]。“参与式教学法”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合作式的教学法。在中医院校的免疫学基础教学中一直没有应用此法的报道,我院从2008年起开展“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并将其应用到中医学美容专业《免疫学基础》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法以合作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生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3],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观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08级中医美容专业1班,共计46人,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2008级中医美容专业2班,共计46人,作为实验组,实施参与式教学法,均为女生,年龄18~22岁,均经全国统一高考录取为我校全日制美容专业学生。

1.2教材选择

教材选用金路主编的《免疫学基础》(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参考教材为杨黎青主编的《免疫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1.3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免疫应答的规律和效应、以及有关疾病的发生机理、诊断与防治的方法和技巧。

1.4学时安排

本课程总计54学时,其中实践教学14学时,占总学时的25.9%。

1.5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

参与式教学的实施形式包括:模拟情景教学、师生换位教学、利用游戏教学、利用网络媒体等方式[4-5]。

1.6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研究过程

2.1前置调查和分析

鉴于研究班级的学生是入学第一学期的学生,除文化课外,第一学期学习的医学基础课有《人体解剖学》和《中医基础学》,因此本研究选取这两门课程的成绩作为前置调查和分析,以保证研究的可比性。两个研究教学班《人体解剖学》、《中医基础学》两门课程的成绩对比见表1。

表1两班第一学期《人体解剖学》、《中医基础学》期末成绩比较(x±s,分)

表1中两班学生学习成绩比较,说明两班学生学习相同医学课程的学习状况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班同学同时学《免疫学基础》,他们的学习起点基本相同,没有显著差异。

2.2参与式教学效果的调查

参与式教学实施结束后,两个研究教学班学期末,除统计分析学生平时知识考核成绩和期末知识考试成绩外,通过抽签对学生进行操作考核。目的是了解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对参与式教学的接受程度,两班知识与操作考核结果见表2。

表2两班第一学期知识考核、操作考核期末成绩比较(x±s,分)

由表2可见,两个班的教学效果有明显不同,试验班知识考核和操作考核的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班,存在显著差异(P

3讨论

3.1 激发了学习兴趣,锻炼了综合能力

参与式教学法使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激发了对传统中医学习、探索的兴趣,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中激发了潜力、锻炼了能力[6]。参与模拟教学情景,同学们被形式活泼、内容新颖的教学方式所吸引,在进行角色扮演过程中体验医患角色情感,体会良好的沟通技巧的重要性;通过模拟医患沟通场景,剖析免疫疾病案例,培养了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同学们将免疫应答中的变应原进行归类与已学的知识联系在一起,集思广益,互相启发与补充,拓展思维,使知识融会贯通。

3.2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在专业权威网站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建立网络论谈,为学生提供了获取和更新专业知识、交流和共享学习成果的平台。如在安排同学们观看Ⅰ型超敏反应病例片子后要求总结发病机制如何避免和预防,教师将一些观点和感想归纳总结后,再与全体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这些感想和观念源于学生,容易在学生间达成共识,达到知识同化、态度转变、观念认同的传播效果。

3.3提高了教学效果

传统的免疫应答仅涉知识领域的学习目标,很难达到情感领域的学习目标。参与式的免疫应答教育除了为学生提供基本知识,还有助于改变学生对免疫应答的空洞、抽象的分子概念,提高对免疫分子形象掌握。通过内容生动、形式活泼的游戏教学,使教学重点和难点轻松化。在游戏教学课后,同学们一致表达了对这种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肯定,认为形式活泼、内容生动,在游戏和参与中不知不觉掌握了知识,改变了观念。

4结论

本次实验, 两个研究教学班学生学习的起点基本相同,实施参与教学法后,对两个班期末考核成绩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参与式教学的实施,学生的学习习惯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免疫学基础》考核成绩明显提高;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全体学生都认为参与式教学对学习的积极性有明显提高、对学习有较大帮助,学生对参与式教学非常感兴趣,人人愿意参与,并将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采用此种学习法,甚至愿意将此法推荐给其他同学。因此参与式教学是值得推广普及的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1]陈华.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21(6):159-161.

[2]刁承湘. 试论颜福庆医学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复旦教育论坛,2008,1 (3):167-168.

[3]周建华,方定志. 参与式教学法及其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5, 4(5):856-857.

[4]郝玉梅,刘如月.教学角色互换教学在美容教学中的实施[J].美容学杂志,2007,07 (1):47-48.

[5]郑瑾,翁春荣.浅谈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08 ,11(1): 41-43.

[6]陈瑞华,欧珠罗布.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6 (1) :36-37.

中医美容基础理论篇8

关键词:医疗美容;课程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4-0-01

1 课程改革背景

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操作实践能力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区别于普通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医疗美容技术》是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学生继续学习该专业后续课程和顺利掌握实习技能的重要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我院前身-常德卫校就开办过医学美容班。2005年,我院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正式开始招生。为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自专业设立以来教学团队一直致力于专业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不断完善和修订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制定适合市场需求的培养目标和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为该课程教学改革积累了初步经验。

2 课程培养目标

教学培养目标是教学的首要问题,教学的动力来源于明确的教学培养目标。课程培养的目标应当与专业培养的总体目标相一致。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医疗美容技能,从事临床医学美容技术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按照既具有医疗美容理论知识和职业素质,又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总体要求,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因此本课程的培养目标除原来比较注重的知识原理外,新增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目标,并较大幅度地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实践操作。

在职业能力方面,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文眉机、超声波美容仪和奥桑喷雾仪、能根据皮肤色素性疾病和皮肤血管性疾病选择合适的激光种类、能独立完成对皮肤类型的鉴别、对面部和手部皮肤的养护;在职业素质方面,注重培养学生人本关怀的理念,养成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用心服务的作风。

3 课程内容模块与课程单元划分

医学美容是近20年才在我国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加之现在医疗美容的市场发展变化也非常大,因此,医疗美容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在坚持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重吸收市场的新技术和新变化,及时调整课程教学的重点,删除重复、实用性不强的内容,及时补充最新知识和技能,并在课时方面做出合理安排。

根据“理实一体,接轨市场,突出职业特点”的课改思路,打破现有教材的内容顺序,按照目前医疗美容市场的实际开展项目的归属,将《医疗美容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为5个教学模块,30个教学单元,力求适量够用、难易适度。这5个教学模块是:美容纹饰技术、物理美容技术、激光美容技术、塑形美体技术、皮肤美容养护技术。

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在学校课堂所学到的知识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新的课程内容安排作出了较大的调整。如增加在美容行业比较流行的“芳香疗法”单元;考虑到激光美容在美容医疗机构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增加“激光美容技术”单元的课时量,并删除了一些与《美容外科学》相重复的美容治疗技术――腋臭治疗术、皮肤扩张术等。

4 教学方法与手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增强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利用多媒体教学,使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多媒体能够有效的整合教学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影像、图片等,并能够以动态的形式展示出来,在教学中能更好的便于学生理解,并形成良好的互动。

(2)组织开展情景模拟,增加学生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现场模拟美容院情境,让一个学生扮演美容师、一个学生扮演顾客,进行美容实践操作。指导教师适时指导,帮助纠正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安排见习基地,组织学生见习,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拓学校的见习基地,包括美容医疗机构及美容会所。见习过程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真实场景中的美容服务及操作。聘请专业人员带教,突出本课程的新知识、新技术,使学生能够与时俱进掌握新知识、新技术。

5 健全考核机制,完善考核方法

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的最后环节,合理、客观的课程考核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医疗美容技术》课程考核可分为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两部分。其中理论考核为笔试,主要考核本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分值占总分的50%;技能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服务能力,分值占总分的50%。

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如何使《医疗美容技术》的课程设置更趋合理,如何能使学生的技能和素质更适应美容市场发展的需求,还需我们持之以恒做出艰苦的探索,不断推进《医疗美容技术》课程建设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妮娜,张津平.医疗美容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1(11):128-129.

上一篇:舞台艺术基础知识范文 下一篇:优秀的传统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