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传统文化范文

时间:2023-11-12 04:48:31

优秀的传统文化

优秀的传统文化篇1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中学语文教学;促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333-02

前言:我国是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因此传统文化在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的青少年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越来越少,甚至很多人开始崇洋,这样长期以往下去,对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中学语文教育问题亟待解决,从宏观角度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于语文课堂教育的作用,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中学语文课堂上,才是现阶段我国语文教育发展的目标。

一、我国中学语文教育的现状

学校的教育是关系到学生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学校要在顺应社会潮流发展的同时引导学生继承和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1、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初高中的教育也是学生教育生涯中打基础的几年,因此初高中学生的课堂教育不容忽视。中学的语文学科也是培养学生思想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国语文课堂也要改变目前的现状,不断发展,以此推动我国的教育事业。

2、我国现阶段中学语文课堂氛围过于压抑,没有把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迫于中考和高考的压力,在语文课堂上大部分老师都处于一种灌输知识的状态,把重点和要考的内容不断的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长期下去,学生无法理解课堂重点,也无法对上课感兴趣。

3、语文教学中会涉及道德内容十分广泛,从古到今,但是目前的中学教育老师并没有把这一点凸显出来,只是把“教”当做重点,而没有恰当的解释,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一做法也是十分不可取的。

4、现今社会,部分青少年存在崇洋的思想,崇拜国外,过洋节,这些状况都是十分不利于我国发展的。因此老师要把握好这种情况,不是拒绝外来文化,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外来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课堂上渗透给学生,这种做法十分有利于吸引学生集中精神学习,并且扎实的掌握所学知识。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教育结合的意义

1、所谓的传统文化就是人类社会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演化和创造的精神财富,具有很强的传承性,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我国的传统文化一定要世展,才能使我国的传统得以继承,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更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代表着人们智慧的结晶。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多方面多角度体现出来,但是最主要的一点体现在文学中。因此我国发展到今天,提倡把中学语文教育和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培养人的自身修养和道德素质有很重要的意义,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发展和推动新时期人们思想境界的提高。中学阶段是学生们思想意识刚刚开始培养和发展的阶段,因此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相结合,可以说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相结合,首先要在教师的角度入手,现阶段部分校园中的教师只注重自己学科的学习,并没有多角度,全方位发展,因此导致无法在自己学科中渗透其他的知识,这也是现在学生对于课堂兴趣不高,学习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中学的语文课堂,语文课能涉及到的知识很多,历史、政治、地理、甚至有时候还涉及到数学知识,所以语文老师更要全方面发展,在课堂上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掌握的更加全面,对于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学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4、优秀传统文化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国是有几千年文化历史的大国,因此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非常宝贵的。我国古代文人墨客积极进取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后辈学习,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老师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中,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语文知识,更加推动了学生个人素质的发展。

5、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民族自豪感和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结合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并且树立爱国主义精神。把传统文化结合在语文课文中,更容易是学生受到激发和感染,为学生理解课文举出鲜明的例子。这就是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课堂相结合的好处。

6、当今社会很大一部分青年人存在崇洋的心态,都在学习外国文化,过洋节,这种做法非常不利于我国的发展,因此对于中学生而言,老师要起到主导作用,带领学生学习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吸取外国优秀的文化,把他们相结合这样的做法更加有利于我国的发展。

7、把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教育相结合,首先要在课堂上重视情感的渲染,把语文课文和传统文化紧密连接在一起,然后再渗透到生活的一点一滴,指引学生去发掘、观察生活中存在的传统文化,使其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强大,并且择优继承和发展,以便后代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世代相传。

中学的语文教育是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一门学科,不仅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更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情操和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值得每个中国人去学习,邓小平曾经说过:“我国的教育事业要从娃娃抓起。”因此,想要历史得到发展,中国不断进步,就要把中学的语文课程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小培养学生对于我国历史的兴趣,在课堂上潜移默化的传播历史文化精髓,使传统文化深入每个学生的心。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更提高了学生的自身修养和素质。

参考文献:

[1] 潘 蓓.探寻中职语文教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路[D].福建师范大学,2012.

[2] 何雅琴.探究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选篇历史及阅读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14.

[3] 张世颖.中学语文教材中儒道经典选篇现状与教学研究[D].吉林师范大学,2014.

优秀的传统文化篇2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幼儿教育;应用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对教育予以了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对国家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幼儿教育期间,幼儿应当接受早起的启蒙教育,通过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中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使得幼儿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在实践时促进幼儿获取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幼儿教育的效果。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文化不仅是人类在发展中积累和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总和,而且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对增强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心等发挥了关键作用,也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因此,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其独特的价值。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1、诵读传统蒙学经典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幼儿教育的实施对幼儿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应该对幼儿教育予以高度重视。一般来讲,幼儿有着多记性而少悟性的特点,所以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因为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的精髓,那么,将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教育的有效实施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选择传统启蒙读物让幼儿诵读,选取的读物有《弟子规》、《三字经》和《千字文》等,因为这些读物都是具有德育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的双重功能,幼儿在诵读传统蒙学经典过程中,不但体会到中国古汉语的文化魅力,也逐渐的提升其素质[1]。由于蒙学读物具有一定的共性,大致上采用对偶与韵语等形式编成,因而与幼儿的语言思维特点相互符合,因而读起来朗朗上口,进而便于幼儿学习和诵读。在内容上,有利于幼儿的记忆和联想,对幼儿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2、加大隐性传统文化教育力度

幼儿园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了增强整体的教育效果,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刻认知,所以在实际教学期间,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在幼儿教育中,通过加大隐性传统文化教育力度,尤其是充分的运用传统节日实施教育,继而为幼儿各个方面的素养得到提升发挥关键作用。根据有关研究表明,传统文化对促进幼儿的行为、情感和认知等的协调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为了确保幼儿对社会民俗习惯和礼仪规范等有所认知,培养幼儿健康的情感以及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等,教师要在实施隐性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对悠久的历史有充分的了解。因此,在幼儿教育期间,教师应当合理的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将教育资源进行汲取,科学的进行隐性传统文化教育,再设计教学方案,定期开展具有专题性的节庆活动,促使幼儿在节庆活动的熏陶下培养其情感[2]。首先,设计恰当的园所标识。为了保证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对传统文化更加喜爱,需结合园所名称,合理的设计具有趣味性的传统文化故事,继而在循序渐进中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其次,设计主题空间。当每年的二月份幼儿回幼儿园时,可以举办元宵节灯会,或者是采取亲子创意制作的方式,使得幼儿园的环境富有年味,在亲子游园会中,充分发挥教育的最大作用,也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3]。最后,大力开展传统节日专题教育活动。为了促进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刻认知,教师要定期举办传统节日专题教育活动,例如,每逢端午节和中秋节,教师要组织幼儿做粽子与月饼,让幼儿通过亲自操作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辛苦,也在实际操作中收获快乐和喜悦。同时,幼儿对传统,民俗节日也有一定的了解,也学会分享和劳动,从而养成良好的品质。此外,在新年,教师要设置中国结编结赏和传统剪纸等活动,通过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幼儿教育,使得幼儿对传统艺术有深刻认知,继而促进幼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合理的利用传统民间游戏

对于幼儿而言,游戏是其认知世界的主要途径,游戏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幼儿通过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其体验更加丰富,对幼儿的良好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也对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通常情况下,传统民间游戏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对推动社会的发展以及幼儿群体的健康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为了增强教育效果,培养幼儿的能力,可以合理的利用传统民间游戏,间接的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幼儿教育中,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当幼儿参与到游戏中,为幼儿的表演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等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具有针对性与合理性的传统民间游戏,通过开展传统民间游戏,实现对幼儿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幼儿的协调能力、跳跃能力和投掷能力等,使得幼儿在娱乐中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由于有些游戏有竞争性和规则性,对增强幼儿的进取心发挥了主要作用,也有利于幼儿通过参与传统民间游戏学会遵章守纪,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有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也提升了幼儿教育的高效性。总之,在幼儿教育中,为了促进幼儿接受良好的教育,为幼儿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对幼儿实施早期启蒙教育,通过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有机的整合起来,从而促进幼儿教育的质量有显著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实施中,需要结合幼儿的特点,将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在其中。幼儿教育是教育的起点,通过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对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也有助于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宏.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进幼儿教育的分析[J].才智,2015(23):180.

[2]张文君.浅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幼儿教育的结合[J].黑龙江科学,2015(13):146-146,145.

[3]陶雪芹.浅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幼儿教育的结合[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8):147-147.

优秀的传统文化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永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6-0069-02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人安身立命之根

中华传统文化以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世代遗传的精神文化基因。它携带着其全部的文化信息基因遗传给华夏儿女,影响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世界、渗透到精神层面,指导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它是国人安身立命之根。与其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人的精神食粮,不如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人的行为准则。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国人精神的支撑

中国人历来重视精神世界的生活,为精神的富足而不懈努力着。每个人决不甘于做一个存于天地之间的行尸走肉,都想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独立的人格,都极力的想体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这在中国古代就有体现,比如中华传统文化中提倡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和为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兼相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格物致知等等。这些民族精神构筑了人们丰富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方式,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国人的为人处世。

中华民族精神是伴随着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而逐步丰富、完善、积淀和升华的。它是中国各民族生活的集合体,是各个民族价值观念、理想信仰、生活方式的浓缩,是国人精神的支柱和生存的动力。同时也是国人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从民俗节日到饮食文化、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品质、从价值取向到行为方式,无不诠释着其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传统文化尤其注重精神层面的建设,它强调人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完善,自我价值的体现,教人自强不息、爱国敬业、孝亲友善、诚信谦卑......同时也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即“天人合一”等等这一切都是在教化人寻找到安身立命之本,即让人找到精神的寄托,生活的着落。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国人行动的指针

人的一切行为是受其意识支配的,而支配行为的意识主要是外界刺激作用于人脑的结果。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和灵魂,什么样的文化内涵、文化本质、文化精髓作用于人的大脑就会产生不同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将成为人的行为指针。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提倡的自强自立的精神,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熔铸而成强大的民族精神,这使得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倍经磨难而愈强愈坚,使中华民族豪迈的立于世界之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梁启超勉励学生,勉励国人的激昂陈词,是教育人要刚毅坚卓、奋发图强,是个人面对人生最朴实的哲理。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提倡的是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还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就国家而言只有创新才能把握机遇,才能跟上突飞猛进的世界发展的步伐,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才有出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与个人而言只有创新才能实现自我的提升,才能把握机会,才能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才能与时俱进不被时代所淘汰,从而最终实现人生价值。优秀的传统文化孕育了宝贵的精神品质,赋予我们爱国的情怀、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智慧、百折不回的勇气,支撑着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本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中华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有赖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繁荣。中国梦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感,它传承创新,独具特色,亲切、务实、具有激励作用,它以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为根本目标,是国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和共同心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和血脉,中国梦正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本。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凝聚剂

所有的梦想都来源于现实,中国梦正是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激励着全中国人民奋勇前进,开启史无前例的伟大征程。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梦,这个梦不是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而是经过努力一定会实现的,因为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意愿、适合中国国情和时展进步的要求。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和追求,昭示着全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愿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代沉淀和传承下来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库。因此要实现中国梦不仅仅要广泛的借鉴当今国内外一切发达的,优秀的科技成果、经验智慧,更要深入挖掘我们自己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里面的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以及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同时结合当今时代特点、要求和进程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和利用。

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情怀为我们实现中国梦凝聚了人心,提供了精神支撑。可以说没有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弘扬、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因为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全体中国人同心同德,共同参与;有赖于每个公民素质的提高,艰苦的付出;有赖于中国精神、中国力量,那么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来自于哪里呢?它就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凝聚起13亿中国人哿ν心,砥砺奋进汇聚成不可战胜的力量。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器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在于其独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中国梦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蕴含着国人最深刻的社会理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直是国人最深沉的理想追求。

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对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追求从未停止过。康有为、梁启超、林则徐、孙中山等满怀救亡图存、强国富民的梦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革命实践。同样今天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仍然是民族精神的命脉,是中国道路的文化根基,是实现中国梦的智库和助推器,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存在千年而不辍,这正是我们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最坚实的继承和最深厚的底蕴。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之基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共同的道德基础,是维系一个国家或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基因。像中国结不单是国人审美的艺术表现,更是国人民族感情的体现,是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渊源和广泛文化认同的产物。北京奥运会时的五个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的设计里面融合了诸多的中国传统元素,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一方面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更主要的是我们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来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的凝聚力,来增强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中国人黄皮肤黑眼睛只是其外表,更重要的是具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共同的道德基础。正是这种共同的文化基因和道德基础规制着民族的认同感。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情感,热爱祖国的情感就来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假使一个人对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没有认同感,他是绝对不会热爱自己祖国的,这样的人就会在特殊的时期为了一己私利而出卖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这种做法是遭人唾弃的,是受万夫所指的。民族认同感是实现中国梦和实现祖国统一的文化基础、是民族凝聚力的前提条件。只有全体国人团结起来砥砺奋进,不畏艰险,伟大的中国梦才能实现,才能推进中华民族统一的进程。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血脉相承

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纽带是文化的认同,这种认同会随着历史的进程愈加根深蒂固,最终成为中华文化血脉,也就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相连,血脉相通,它是国人的精神家园,发挥着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血脉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意义重大,龚自珍曾说“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要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根,这个根于中国而言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它是民族的气节所在,是民族的精神魂魄所系。比如国人的家庭生活中强调孝道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在社会交往中强调公平、诚信、友善、谦恭“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生存的自然环境方面强调顺应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在国家治理方面强调以德治国“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今天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其价值根源“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的朴素政治理念。再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也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到其源头“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能在传统文化中寻到踪迹“人无信,不知其可也”。

优秀的传统文化篇4

关键词:初中音乐;优秀文化;教学渗透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丰富。尤其是最近几年,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形式,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初中音乐教学也要积极地做出改革和创新,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此来避免学生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想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初中音乐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的初中音乐教学现状来看,在具体的教学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影响着我国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那么该如何做好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呢。我将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一、当今初中音乐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学校以及教师对音乐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缺乏足够的重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初中学校以及教师对音乐教师缺乏足够的重视。而对于初中音乐学科的本质和特点来看,由于该学科在中考当中并未涉及,所以学校在制订教学计划和实施具体教学内容的时候对该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文化课程教学,比如一些初中校园在课程安排上一周只有一节或者两节音乐课程,并且这两节课程也会时不时地被文化课程霸占。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音乐教学无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同时也影响了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此外,由于学校对音乐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所以导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受到打击,因此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会出现敷衍的现象,更别提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了。

(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方式和方法不正确除了学校和教师对音乐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之外,在现阶段的初中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有就是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的时候所采用的方式不正确。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比较注重歌唱技能的教学,所以在教学中会带领学生进行歌唱,或者是让学生跟着音乐进行歌唱,这种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教学方式单一,长期在这种教学方式中不仅无法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甚至还会降低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不仅如此,一些教师虽然认识到了传统文化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渗透中所采用的方式不正确,比如只是讲述了一些表面的知识,对其中蕴含的道理没有进行深入的讲解,最终导致传统文化的渗透无法取得实际的效果。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应该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教学。当然,初中音乐教学作为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以及陶冶学生的情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继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此外,在音乐教学中一方面有很多著名音乐家的故事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等等,这对增强初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途径。由此可以看出,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对促进初中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二)是实现现代化教育和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有效方式想要实现现代化教育,培养出更多的现代化学生,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开展德育教育,因为当今社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高技能、高文化,还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因此,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仅体现出了初中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同时也是实现现代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此外,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既可以拓展音乐教学内容,又可以使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教学质量,实现新课程教育改革和现代化教育[1]。

三、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想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有效地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这就需要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也可以结合当地的习俗开展初中音乐教学。这样就可以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从而做好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进而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例如在开展苏教版初中音乐《我的祖家是歌乡》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比如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我国不同民族的舞蹈、服饰以及节日习俗等,通过展示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来帮助学生感受族56个民族的大团结,从而在内心产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感受到了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魅力等。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在课堂上通过学生展示自己家乡的习俗来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这样既可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渗透了传统文化教育,进而使学生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1]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拓展教学内容,丰富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还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拓展性教学,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课堂教学中,以此来做好传统文化的教育,从而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从而使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和文化素养。例如在开展苏教版初中音乐《瑶族舞曲》这一课程教学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展示瑶族的舞蹈和音乐,也可以展示瑶族的服饰以及节日饮食习俗等,从而使学生对瑶族的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也可以引入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开展教学,比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等,这都是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再比如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等,这些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通过拓展性讲解,使学生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进而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另一方面拓展了教学资源,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因此,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有效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教师注重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教学。首先,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搜索网上的传统文化资源,并且将这些资源和课件进行稍微的修改和完善,使其成为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课件,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播放,从而实现在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在开展苏教版初中音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开始之前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搜索网上的和课程内容相关的传统文化资源。比如教师可以讲述该歌曲歌唱的地点,然后根据该地点搜索相关的传统文化。比如本歌曲属于陕北民歌,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搜索陕北的民族风情和习俗等,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播放,以此来帮助学生感受陕北文化风情和传统文化,进而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3]。

四、结束语

优秀的传统文化篇5

关键词:自强不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基因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27(2016)-05-0124-04

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地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由于多元一脉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包含诸多基因的体系。自强不息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的代表。

一、“自强不息”一词的来历

“自强不息”一词最早出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乾•大象》)。“天”,指宇宙,包括大自然的更替、日月星辰的运行和云雨风雷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行”指的是“道”;“天行”即“天道”。“健”指刚健有为、生生不息和运行不止。古代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观察和体悟到昼夜更替、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四季周而复始的变化,日月星辰的运行等。天按其固有的本性永远不停息地运动变化。“天道”的变化显现出生生不息、运行不止、蓬勃向上。君子应效法天道,像天一样具有坚忍不拔、永不停息的品格,要努力向上、积极进取、永不懈怠。源于“天道”的“人道”应效法“天道”。“天道”的特点是“健”。“健”是“天道”固有的本性。君子从天道得到启发,但要达到或获得“人道”,需要经过长期的艰难修养。“自强不息”并不是君子天赋的、与生俱来的本性,而是需要在改造自我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和培养而得来的。

二、自强不息文化基因的起源与演变

关于自强不息文化基因的源头,可追溯到中华民族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如“开天地”、“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等。这些神话和传说反映了人与自然、与天神、与命运的顽强搏击和苦苦抗争,表现出知难而进、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可见,早在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先祖们已经表现出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神话和传说中隐含的自强不息文化基因,融化到中华民族生产和生活中,通过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中华民族真正自觉地从理论上推崇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实践中践行此精神的,始于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孔子反对消极无为,提倡积极有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甚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治学上,孔子强调“学而不厌”、“为之不厌”,反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论语•述而》),自己虽然“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认为“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却要求自己“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论语》),达到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境界,渴望求知,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在人生理想追求方面,孔子强调自立自强,孔子强调“反求诸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孔子在立己的同时,注重立人,如“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孔子通过好学笃行,做到了“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随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奔走于各国,传播自己的学说和主张,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即使到了晚年,孔子仍然勤做不息,整理《六经》,办私塾、广授门徒并因材施教。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先贤自强不息的精神,反对自暴自弃。在治学强调从立身开始,“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只有先立身,才能平治天下。孟子认为,“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于后世,我……如舜而已矣”(《孟子》),并通过自己自强不息地努力,成为仅次于至圣先师孔子的亚圣。在治学修身的途径上,通过艰苦地磨炼。孟子认为堪当重任的人物,“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孟子反对与自强对立的自侮、自毁和自伐,“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自侮、自毁和自伐是个人、家庭、和国家毁灭的原因。除孔子、孟子等人的自强不息的理论和实践以外,还有伍子胥的“人众者胜天”、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苏秦的“悬梁刺股”、匡衡的“凿壁借光”等等自强不息的践行和精神。荀子继承和发展了自强不息,应把人和自然区别开来,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即人类应认识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来为人类服务;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主张“明分使群”;在认识论上,主张“心有征知”;在治学修身上,以“积善而全尽”的圣人作为学者奋斗的目标。荀子以后,自强不息的理论内涵进一步拓展,一方面个人奋发图强,积极向上;另一方面指国家自力图强。随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开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居统治地位,其自强不息的文化基因为社会所普遍接受,使其从个人、儒家应具有的文化素质,拓展为整个国家、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东汉的学者王充对自强不息做了进一步的发展。王充指出:“天地之性人为贵,贵其识知也。”(《论衡•别通》)即知是人和其他动物区别的显著标志。王充认为,知来自于学。“学之乃知”、“知物由学”,即通过勤学勤思、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获得知。南宋大儒朱熹将自强不息精神发扬光大。朱熹对自强不息进行了新的阐释,“天行,则见其一日一周,若重复之象,非至健不能也。君子法之,不以人欲害其天德之刚,则自强不息矣。”“天的运行刚劲强健;君子因此不停地奋发图强。”“盖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其止,其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周易本义》)朱熹对“自强不息”深入浅出的阐述,更为广大民众所理解、接受和践行。朱熹在著书立说中坚忍不拔、努力向上、开拓进取,践行自强不息的精神,成为理学集大成者。到了近代,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救亡和启蒙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当时社会各阶层高举自强自立的旗帜,其中许多有志之士把自强不息与爱国主义结合起来,使自强不息的文化传统彰显出时代意义。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把学习西方长处与爱国自强结合起来。以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以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为武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举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等,自立自强,抵御外患。以康有为、谭嗣同和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从传统文化的自强不息找到了变法自强的依据,并同坚持“祖宗之法不可改”的顽固派展开论战。康有为认为“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资产阶级改良派想通过变法自强走向康有为《大同书》描写的大同社会。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用西方的进化论、发展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高举“振兴中华”的大旗,领导和发动了辛亥革命等,了连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孙中山在其《建国方略》中,总结了自己为革命自强不息奋斗的经验教训,描绘了中华民族自强自立、繁荣昌盛的宏伟蓝图,体现了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对内挖掘、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外睁眼看世界,将学习西方与自立、自强联系起来,经历从“器物”、“制度”、“文化”向西方学习的变革历程,同时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救亡图存的过程中得到传承,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自强不息精神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自战国以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自强不息已经深入人心,为中华民族所接受和认同,不仅对社会精英,而且对于普通大众产生了持久而强烈的激励作用。自强不息浸透到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汇到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之中,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三、自强不息的现代意义转换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自强不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时代有其独特的现代意义。自强不息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思想多元化的背景下,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复杂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发达国家不仅注重硬实力建设,而且积极发展软实力尤其是文化软实力,来为本国国家利益服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这使得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显得更加紧迫和必要。弘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自强不息有助于提升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塑造民族的文化认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提供思想来源和动力支持。弘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自强不息,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解决当今社会其他力量所不能解决的一些特殊矛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自强不息不是追求强加于他国、他民族的文化霸权,而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自强不息有利于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一个“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难免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矛盾。如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某些领域腐败现象严重等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体制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制。自强不息的文化基因中包含着“革故鼎新”精神。“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易传•杂卦》)。“革故鼎新”要求除旧布新,在社会领域强调社会变革或革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即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持之以恒。“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易传•彖卦》)是对汤、武革命的赞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自强不息强调改革创新,要求人们以一种革新的姿态,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而不能因循守旧,阻挡历史前进的步伐。这为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自强不息有利于铸就中国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仁”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孔子在自己的学说不能为统治者接受付诸实施时,仍然坚持“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即坚持独立人格、保持高尚气节。孟子主张“舍生而取义”(《孟子•告子上》),认为大丈夫应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独立人格和气节。自强不息铸就的中国人民的独立人格被中华民族传承和发扬光大,成为中华民族奋然前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基因。

优秀的传统文化篇6

一、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1.校园文化反哺于传统文化

如果说传统文化是沃土,那么校园文化则是花苗,校园文化只有扎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汲取营养精华,才能不断延续传统文化,让具有朴实意义的沃土呈现出“百花锦簇”“硕果累累”的现实景象。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随处可见传统文化的缩影,它借助某一事物而呈现,如在校园建筑的风格造型、VI形象识别、名人塑像等物质设施建设;文学社、诗词社、中华武术社、书画社等学生社团文化;一系列规章制度建设等。校园文化是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平台,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具有特殊魅力和底蕴的校园文化经过沉淀可以发展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2.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相互渗透和交融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历史的沉淀而汇集成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它是优秀的中华儿女在长期劳动中创造出的智慧结晶和宝贵财富,它潜移默化的对高校校园文化进行渗透和交融。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然发展成为优质教育资源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塑造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内涵及表现形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如影随形,如经过历史的积淀形成的优美校园环境;将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认同和规则认同等融入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度文化;历经数辈办学者的办学精神;由师生共同营造的优良校风等都是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交融渗透的成果。

二、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O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全部师生在校园生活中形成的群体意识,带有集体性符号同时兼具博采众长、潜移默化的作用。传统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拥有丰富的精神内涵。时至今日,用传统文化指引校园文化建设仍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和教育价值。

(一)传统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因库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历史文明古国,创造了灿若繁星的优秀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文字、语言、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如在思想教育方面,以忠君爱国、明礼诚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在文学教育方面,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小说戏曲等能为校园文化注入浓厚的文学气息;在美学艺术方面,漆器的光鲜、青铜的厚重,水墨画韵律、书法的流动等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活力与美感,提升审美情趣能力,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1)以“仁爱”为主导精神助推和谐人际关系

“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它既存在于典籍著作中,又存在于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风俗习惯等意识形态中。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全校师生,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为主导,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创建,从而营造良好“师生”、“生生”人际环境。

(2)以“自强不息”核心形成积极拼搏的精神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把“自强不息”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自强不息精神是大学生走向成熟的重要砝码,在新时代的今天,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更是要扎根于大学生心中,培养当代大学生敢于吃苦、自信自立、坚强不屈的精神,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自强不息”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

(二)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导向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归根到底还是要集中到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学校在建设时不能照抄照搬、随意而为,要以传统文化为蓝本,架构出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以校园为平台来传播传统文化、发展传统文化、创新传统文化。

(1)对校园物质建设的导向作用

孔子的“与善人居”,荀子的“居楚而楚”学说都认为环境可以塑造人、影响人。环境对于人的道德品质形成具有感染、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那么,在校园文化物质建设中更应善于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成果来作用于校园的一草一木,塑造良好育人环境,让其发挥 “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功能。

(2)对师生行为修养的导向作用

师生作为校园文化中主体和重要参与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强化自身的人格修养和道德修养,营造健康校园风气。如习得“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修身目标,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的修身奋斗历程等,诸如此类学说和人物典范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数不胜数。

(3)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导向作用

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学校要积极为师生搭建传统文化交流平台,注重形式多样化、多元化,可以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来丰富课程设置,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增加选修课程,丰富课余活动,如积极举办各类传统文化艺术节、国学讲堂、诗歌朗诵等,加深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用传统文化去陶冶心灵、化育修养。

(4)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导向作用

优秀的传统文化篇7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中物理;教学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于长期的历史过程,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家园。由于受到全球化、现代化及某些历史因素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不容乐观。近现代人的传统意识淡薄,传统文化缺失,这些有碍于形成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和凝聚力。近年来这一问题逐渐引起重视,学校教育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之一,也更加重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将之视为己任,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局限于某些学科,不同学科由于其特征不同,在文化传承上有着不同取向,但肩负着同样的职责,应充分挖掘素材,在达成学科教学目标的同时,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而中国文化发展史中的古代物理科学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只是到了明、清,由于欧洲近代物理学的兴起,它才显得落后了。然而从教育肩负着文化传承的责任来讲,物理教学有责任让学生了解自己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辉煌成就。下面是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物理教学中,总结得出的几点心得体会。

1关注教学情境,营造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现行的中学物理教材中,绝大多数物理概念、规律、方法都以西方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和探究活动呈现。而我们的学生有自身的文化背景,有熟悉的生活经验和思维习惯,这就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物理学习上缺乏文化共鸣。这也是学生感到物理抽象难懂的原因之一。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科学,但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艺术。中学物理教师要关注教学情境,关注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用心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浓郁中国物理文化氛围的“文化场”。帮助学生从自身文化底蕴出发,经历合作、探究、感悟、归纳、交流等活动,潜移默化接受传统文化熏陶,逐渐培养科学精神、人文素养、求实价值观及对传统文化敬仰之情。

2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中国古代在天文、数学、建筑、纺织等多方面拥有世界领先的成就。特别是古代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在物理教学中,适时地提供中国物理学史内容,不仅拉近所学物理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认知距离,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学生能真切感受到中国古代物理成就在推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产生文化认同。

3改革教学方法,感悟传统文化教育思想

近现代物理大多数成就都明显带有西方物理学家和研究者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和价值观。而我们的高中学生,都是从小生活在中华文化底蕴的环境中,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都会打上中国文化的烙印,这就使得教师在物理教学时,常常感觉费劲。物理学的很多研究方法对于探索自然现象具有普遍意义。教师若能在教学方法上适时借鉴中国传统物理科学思想和方法,学生更易在文化习惯中理解并接受新知识。比如,在中学物理的教学中,教师会经常用“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这种思维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突破学习难点。教师亦可使用类比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做好新旧知识衔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将磁场、电场、重力场类比,v-t图、F-t图、P-V图、U-I图类比,场强E=F/q和R=U/I类比等,培养学生对相似问题的敏感性,快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其实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类比的描述屡见不鲜。如“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见《论语•公冶长》)“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见《论语•述而》)“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见《周易•系辞上》)又如朱熹《朱子全书》:“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刘徽《九章算术》:“事类相推,各有攸归,故枝条虽分而同本干者,知发其一端而已。”所谓“闻一知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事类相推”等,指的就是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直到许多事情,或者说掌握了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而推知同类中其他事物,体现的就是类比的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综合运用类比、归纳、推演等方法,引导学生在感悟自身文化传统和思维特点的同时,借鉴近代西方科学研究中的逻辑分析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使学生正确的认识自然、了解社会、追求真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根植于心中。让课堂氛围、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等都从细微处浸润传统文化的精髓。用“文化育人”的理念,让中华传统文化以现代的身躯获得新的传承。期待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从中国文化长远发展的角度提升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1]张晓光.国内类比推理研究综述[J].哲学动态,2000,(5).

[2]孙仁生,任书来,林新年.普通逻辑原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3]许外芳.略论《易经》的类比思维及其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J].学术探究,2007

[4]徐丽丽.大学物理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1:1-4

优秀的传统文化篇8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3.043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3-0144-03

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我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其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与物质硬实力并不相称。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而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直接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高文化软实力,一方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注重对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主要指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孔孟之道,其基本内核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源泉,儒家文化中包含有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民族的主流价值观,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首先在第一个层面,儒家文化中含有丰富的“和”的思想,例如:《论语・学而》篇中有:“礼之用,和为贵。”《论语・为政第二》篇中有:“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同时,孔子也提倡建设美好的“大同”社会,如“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第二个层面,例如孔子的“有教无类”,就是提倡人人平等,“重义轻利”“见利思义”体现了正确的利义观,不唯利是图,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在第三个层面,儒家文化中含有丰富的个人修身、正己思想,例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与社会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思想也是相融相通的。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族发展与前进提供精神动力,儒家文化中包含有经久不衰的精神食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e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大家共同奋斗的坚强纽带。儒家思想以仁爱为本,以民本为用,丰富的传统道德观念,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天下为公”体现了传统忠德的责任担当意识,是促进民族发展的强大动力。“仁者爱人”弘扬爱人之积极情感,唤醒道德良知,提升奉献意识,使人与人之间相互为善,彼此友爱。孔子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多依靠自己,少依靠别人,做人要有独立担当意识;从民本来说,主张民为国本、本固邦宁,希望统治者爱民、养民、富民、教民、博施于民,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古人重视精神的作用,从而不断推进民族发展与强大。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解决时代难题的重要启示,儒家文化中包含有丰富的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的思想

首先,儒家文化中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并经久适用,同时强调实践,强调实事求是,于社会生活中追寻真理。其次,对于如何为人处世也有很多经典语录,例如孔子关于做君子的要求: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闻、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告诫人们看到一种现象时要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要善于听取不同的声音,要平易近人,言行一致,对工作要有敬业精神,有问题要多向别人请教,心中有不平事,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在有利可图时,要想到是否合乎义,在利益面前坚守道义,不犯错误。要“敏于行而慎于言”。在治国理政方面,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此外,孔子的“中庸”“为政以德”思想及孔子的其他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包含的政治智慧、治国经验等都有益于提高治国理政能力。

二、积极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是指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是指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一)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与时代相结合,发挥借鉴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典籍浩如烟海。

以儒家文化为例,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很多思想、理念直至现在还有很大借鉴意义。例如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及教学组织形式等可以为现今教育提供启发,在教育理念方面,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在教育方式上:采用研讨式教学,孔子的教学,很大部分是和学生、官员、学者进行对话,经常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包括老师问学生,学生问老师。采用启发式而不是灌输式教学,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采用“共享式教学”,孔子在很多场合总是当众引导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和感悟讲出来,对一些问题重点教授和引导讨论或让学生之间开展讨论,让大家实现知识共享。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形式活泼,“杏坛”教学法就十分典型,师生在树荫下、山水间席地而坐就可以上课,此外,孔子在后半生经常带学生周游列国,这种游学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开拓眼界,边游边学。孑L子教学注重问题、注重研讨、激发潜能、发展个性的教学特点和今天信息化时代的学习型组织有很多相似之处,对于今天的教育工作仍然有重要意义。

从此例来看,要善于挖掘和阐发传统文化精华,首先应善于总结和提炼,善于从零散的知识碎片或语录、对话、或事件描述中去总结概括;其次,要把传统文化精华与时代相结合,善于比较,找找共通之处,虽然所处时代不同,但基本要义是相通的,比如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等;再者,要多思考与动脑,多与他人讨论交流,尤其要加强对那些不易显现、隐藏于字面的传统文化精华进行挖掘。

(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创新文化表达形式,借助大众传媒和现代传播技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本土与外来的关系。在提升文化竞争力方面,一方面要保持自身特色,另一方面要根据时代的发展特点,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畅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好声音。

1.根据时代的新要求,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补充、拓展和延伸

比如儒家的“重义轻利”“为政以德”思想,是根源于以皇权至上为核心的宗法等级社会制的存在,其原义是主张德治,强调道德和道德规范对调节人际或等级间利益关系的作用,但这种思想在今天看来是缺乏权利或权利平等的观念和法制保障的,理解其内涵必须加入现代的权利意识和权利平等的价值观。再比如儒家“和”的思想,是指社会中各等级之和,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和”的价值观和思想,就应对传统的“和”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鉴别和扬弃,丰富“和”的内涵,包括分配公平、司法公正等,坚决反对特权和“官本”文化,将“和”建立在人与人权利平等、人格平等的基础之上。

2.改造传统文化落后、陈旧、不合时宜的表达形式,赋予其现代表达形式

比如儒家文化中的“礼治”思想,“人无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等,今天仍然在讲“礼”,但是儒家“Y治”思想在表现形式上过于复杂繁缛,在新的时期,对于“礼”的形式一方面要适当规范和简化,恢复一些影响深远的传统礼仪制度,比如“成人礼”、传统婚礼、“祭礼”,等等;另一方面,要积极建立一些新的礼仪制度并积极推广施行,比如升降国旗仪式、烈士公祭仪式、职场礼仪、商务礼仪等等。

3.顺应互联网时代要求,把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相结合

实现传统文化的“两创”,必须把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例如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西医结合、数字书法技术、围棋人工智能等。为顺应互联网时代要求,要将“互联网+”引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努力创建以亲民、时尚,又富含文化魅力的方式更好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

(三)让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生活,根据时代的发展进步,挖掘其当代价值,拓展其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融入生活,让人们能看到、听到、感知到,根据时代的发展进步,进行文艺作品创新、文化载体创新、营造传统文化育人环境,完善传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传承和发展。

1.创造更好的传统文化文艺作品,不断提高创作质量,努力推出优秀作品

以儒家文化为例,可以通过动漫、影视、书画等作品对孔子的教学进行情景再创造,以多样的形式对孔子思想进行深入挖掘,阐释新意,创造优秀作品。

2.积极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旅游纪念馆等文化文物单位不仅要发挥馆藏功能,为社会提供固定的文化产品,还应积极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出贴近社会生活、“实用”的文化创意产品。

3.丰富优秀传统文化载体

要积极结合社会重大节日,如纪念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积极结合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举办文艺晚会、讲座、开展主题创作展示活动。通过文艺形式、日常礼俗、饮食服饰等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入人们的生活。

4.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良好文化育人环境

上一篇:中医美容基础理论范文 下一篇:劳动教育的收获和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