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分析方法范文

时间:2023-09-26 11:53:26

企业经营分析方法

企业经营分析方法篇1

关键词 DEA 经营效率 超效率

中图分类号:F406; F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03-0045-05

Analysis of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based o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XIE Xiaoyan, LU Weiwei, SHEN Nianwu, CHU Shuzhe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Business,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119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Chinese listed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Methods: Based on the method of DEA combined with the DEA super-efficiency model,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re studied so as to identify the operating keys to the higher operational efficiency enterprises.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lower operational enterprises will be found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Results & Conclusion: Most of the companies are able to handle the problem of capital structure, but the lower operational efficiency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can not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main business costs and a part of the companies are insufficient in assets and investment which need to be improved.

KEY WORDS DEA; operational efficiency; super efficiency

我国的医药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增长迅速,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同其他行业一样,医药行业中部分企业为了保持企业的竞争实力,扩大自身的经营能力,逐渐开始在市场上募集闲置资金,发行公司股票。我国医药企业在前进中不断发展,但是,跨国医药企业也在不断进入中国医药市场,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这个大环境下,以我国上市医药公司为代表,分析各企业经营效率是否因此得到提升显得十分有意义,有利于改善我国医药企业的资源配置结构,提高医药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增强医药企业的竞争实力。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方法选择

研究企业经营效率的方法包括具有确定生产函数和无确定生产函数两种方法。具有确定生产函数的方法往往是理想化的方法,在假设各种条件的前提下去计算,缺乏客观性。而数据包络分析 (data envelopment anaylsis,DEA)方法是评价具有相同类型的多投入与多产出的决策单元(DMU)是否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的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具体方法是把每个评价单元作为DMU,再由众多的评价单元作为评价群体,通过对投入以及产出比率的综合分析,以DMU的各个投入与产出指标的权重为变量进行评价运算,确定“有效生产前沿面”,并根据各DMU与有效生产前沿面的距离状况,确定各DMU是否DEA有效,同时还可以运用投影方法指出非DEA有效和弱DEA有效的原因以及应该改进的方向和尺度。根据医药上市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特征,要求医药企业必须进入生产经营的最佳状态,即DEA函数所描述的生产前沿面。此外,DEA方法不需要准确的生产函数,因而减少了相应的误差。因此,本文选择DEA方法来研究医药企业的经营效率问题。

1.2 超效率DEA 模型

1978年,著名运筹学家、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教授Charnes、Cooper和Rhodes提出了运筹学的一个新领域:数据包络分析,其模型简称 C2R 模型。

但DEA模型有一个弱点,就是可能计算得到的有效决策单元较多(即效率评价值为1的决策单元),如想对这些有效单元继续评价,C2R模型是无能为力的,Andersen于1993年提出的超效率评价模型则能够对DEA有效单元进行排序。

超效率DEA模型在对第j个决策单元进行效率评价时,第j个决策单元的投入与产出将被其他所有决策单元的投入与产出的线性组合代替,而第j个决策单元排除在外,C2R模型则是将本单元包括在内的。一个有效的决策单元可以使其投入按比率增加,而效率值保持不变,其投入增加比率即为其超效率评价值。实际上这个模型只是在对有效单元j进行评价时,去掉了效率指标小于等于1的约束条件,此时会得到大于等于1的效率,我们称它为超效率,并用此来区分原来均为相对有效的单元的效率[1]。而C2R模型中小于1的决策单元因其约束条件并没有改变,所以,最终得出的效率值也不会发生变化。

1.3 决策单元和指标的选择

1.3.1 单元的选择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分析医药企业的经营效率情况,因而对于存在亏损的企业不予考虑。本文选取的是医药上市公司中经营效率相对较好的医药企业为决策单元,数据来源于各公司的年报。

根据2011年医药类上市公司数据分析报告,结合研究的目的,将决策单元分为5类,分别为化学原料药、生物制剂、医疗器械、中成药和化学制剂。本文收集了27家医药企业的公司年报数据,其中包括4个化学原料药企业(海正药业、天药药业、新和成、新华制药),4个生物制剂企业(天坛生物、新技术、科华生物、通化东宝),5个医疗器械企业(华润万东、鱼跃医疗、乐普医疗、信立泰、阳普医疗),8个中成药企业(东阿阿胶、众生药业、三金药业、敖东药业、康缘药业、沃华医药、天士力、云南白药),6个化学制剂企业(恩华药业、白云山、恒瑞医药、人福医药、红日药业、现代制药)。

1.3.2 指标的选择

目前多位学者对上市企业的经营效率有研究,基于相关文献,影响企业经营效率的指标一般包括偿债能力指标,例如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指标,例如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反应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例如总资产周转率;成长能力指标,例如存货周转率;股本扩张能力指标,例如每股净资产等[2-5] 。结合相关文献,本文选取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反应企业经营规模的指标、反应企业资产结构的指标、反应企业收益的指标、反应企业获利情况的指标和结合医药企业的特殊性,以及结合上市医药公司年报中数据的客观情况,本文选择了8个指标作为输入和输出变量(表1)。

2 超效率DEA模型分析

DEA模型分为投入导向型(input oriented)和产出导向型(output oriented)。投入导向型是指在产出一定的情况下,使投入最小化的模型;产出导向型是指在固定投入的情况下,产出最大化的模型。由于搜集的数据是经营效率相对较好的医药企业,产出情况在医药行业中相对较好,并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企业投入最小的情况,以及企业实际情况与投入最小化之间的差距,因此,选取投入导向型模型。

2.1 计算结果

通过DEA Frontier软件,按照5类公司分别计算,结果见表2。

2.2 结果分析

2.2.1 化学原料药类别

4个原料药企业的规模收益均不变,海正药业为DEA有效,其他3个企业均为DEA弱有效。虽然海正药业是DEA有效,但新和成药业的超效率远远高于海正药业,在目前情况下,新和成药业增加391%的投入,仍然为DEA有效,新和成药业可以通过提高主营业务成本和资产总额来提高综合的经营效率;天药药业的超效率为2.33,即在原有投入的基础上增加133%仍为DEA有效,想要提高综合的经营效率,则需要增加主营业务成本、资产总额的投入;新华制药在原有投入的基础上增加86%仍为DEA有效,需要增加资产总额的投入来提高其综合经营效率。同时化学原料药企业的超效率均值约为2.67,说明化学原料药企业在原有的投入基础上,增加167%的投入仍为DEA有效。

2.2.2 生物制剂类别

4个生物制剂企业规模收益率均不变,天坛生物、长春高新技术以及科华生物均为DEA有效,而通化东宝为DEA弱有效。但是,通化东宝企业的超效率远远高于其他3个企业的超效率,该公司可以在原有的投入水平上增加1 554%仍保持DEA有效,但因其DEA弱有效,可知该公司资产总额投资相对较少,较高的超效率则说明该公司的其他资源利用充分,因而通化东宝公司想要取得较高的综合经营效率,可以通过增加资产总额相对数量的方式来实现。这4家生物制剂企业都能较好地控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其平均的超效率为5.13,说明生物制剂企业在原有的投入基础上,增加413%的投入仍能保持DEA有效。

2.2.3 医疗器械类别

由表2可知,医疗器械企业华润万东医药经营无效,规模收益递减,主要原因在于其资产负债率相对于其他的资源配置结构较低,而其他企业经营效率均为有效,其中鱼跃医疗、信立泰以及阳普医疗为DEA有效,乐普医疗为DEA弱有效。在4个DEA有效的医疗器械企业中,阳普医疗的超效率最高为4.34。乐普医疗次之,虽然其为DEA弱有效,但是相对于DEA有效的鱼跃医疗和信立泰医疗,其超效率较高,说明该公司主要是因为资产总额投入相对不足,影响了其综合的经营效率,但其公司其他资源的利用效率都较高,因此可以通过适当增加资产总额的投入比率来提高其综合经营效率。医疗器械类企业的DEA超效率水平差别较小,其超效率平均值为2.48。

2.2.4 中成药类别

8家中成药企业均为DEA有效。其中,东阿阿胶、众生药业、三金药业、敖东药业、沃华医药、天士力药业为DEA有效,康缘药业和云南白药为DEA弱有效。沃华医药公司的超效率在所有统计企业中最高为18.27,符合假设的规模收益不变模型。其他企业可以参照其经营资源配置方式以及相应的资金结构来优化公司的经营效率,康缘药业可以通过增加销售费用来提高其经营效率,云南白药可以通过增加其资产总额的投入来提高其经营效率。在我国,中成药企业占据比重较大,企业发展较为成熟,上述数据也表明,统计中的中成药企业均能较好地处理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以及资产负债率情况,其DEA超效率平均值为3.62。

2.2.5 化学制剂类别

化学制剂企业中的白云山和现代制药经营效率无效,且规模效应递减;恩华药业和红日药业为DEA有效;恒瑞医药和人福医药为DEA弱有效;白云山和现代制药主要存在主营业务成本投资和资产总额投资不足的问题。在这6家企业中,红日药业的DEA超效率值较高,而且为DEA有效,其他企业可参照其投入配置方案来提高各自的经营效率。化学制剂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主营业务成本和资产总额投入不足,进而影响了经营效率,化学制剂企业DEA超效率的均值为3.51。

2.3 各决策单元超效率综合分析

根据表2所得数据,将27家企业按照超效率由高到低排序,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DEA超效率排序前10名的企业中,有3家生物制剂公司、3家化学制剂公司、1家中成药公司、2家医疗器械公司和1家化学原料药公司。相对来说,我国生物制剂公司的经营效率较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生物制剂公司的靶向性药物和基因药物,相对于化学药物和中成药来说治疗效果好,能够较为广泛地应用到临床,取得的收益可以弥补研发所需的费用,进而保证资金的流动,提高公司的资源配置效率,最终提高整个公司的经营效率。

3 结语

我国医药企业的经营效率普遍较高,在所研究的27家医药上市公司中,海正药业、天坛生物、长春高新技术、科华生物、鱼跃医疗、信立泰、阳普医疗、东阿阿胶、众生药业、三金药业、敖东医药、沃华医药、天士力、恩华药业和红日药业共15家企业为DEA有效,天药药业、新和成药业、新华制药、通化东宝、乐普医疗、康缘药业、云南白药、恒瑞医药和人福医药共9家企业为DEA弱有效,华润万东、白云山和现代制药为DEA无效。虽然通化东宝、恒瑞医药等9家公司经营效率为DEA弱有效,但这些公司的超效率普遍较高,大多是由于其资产总额投资不足而导致DEA弱有效,因此,只要通过稍微调整资产投资,便可提高其经营效率。整体来说,生物制剂类医药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最高,统计中的大部分医药上市公司均能较好地处理好资金结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春丽, 张伟. 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的区域差异比较[J]. 统计研究, 2011, 28(6): 41-46.

[2] 田静怡, 吴成亮.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分析——基于2009年24家农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学报, 2010, 26(15): 455-458.

[3] 林乐芬. 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J]. 现代经济探索, 2004, 19(8): 55-57.

[4] 何静. 只有输出(入)的数据包络分析及其应用[J]. 系统工程学报, 2005, 10(2): 48-55.

企业经营分析方法篇2

关键词:财务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管理

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部门根据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以财务会计报表和其他财务资料为依据,采用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的经营过程、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评价,进而预测未来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一项财务管理活动。通过财务分析,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经营能力、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优化经营决策,保障企业运营,增加企业效益。财务分析不能仅就财务谈财务,仅就数据分析数据,应当深入企业的经营层面和业务层面,才能使财务分析结果具有较高质量和实用性,充分发挥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决策支持和服务作用。

一、财务分析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

(一)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通常情况下,财务分析结果可以反应出企业的债务清偿能力、运营水平、盈利能力以及资金状况,因此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一种重要方式。例如,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资产负债的变动规模和原因、资产负债变动的合理性和效率性、资产权益变动的平衡性等情况,评价企业资产结构和质量;通过对利润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利润变动情况和主要原因,揭示各业务、各环节的利润水平和成本费用水平,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了解的现金流情况和现金使用情况,评价企业各项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和合理性。

(二)为企业制定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和计划提供依据

财务分析通过对企业过往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影响企业运营主客观因素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分析,可以使决策者和管理者客观、准确把握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为科学、合理制定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和计划提供依据。同时,通过财务分析结果,能够明晰各核算单元和部门的工作成绩和营运效益,有利于企业将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和计划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核算单元和部门,确保生产经营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三)找出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分析可以找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从而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例如,通过分析产品的成本构成,能够掌握产品的人工、物料等耗用情况,如果耗用水平低于或超出评价标准,通过进一步查找分析原因,可以找出企业生产流程和管理过程中的潜力或不足,有利于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改进经营管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二、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更重视生产经营,仅把财务分析作为财务数据的文字表述,对财务分析所能发挥的剖析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企业经营过程利弊得失、研判企业发展趋势的作用既不重视也不要求。受决策者和管理者影响,一些企业的财务部门也只把财务分析作为一项常规工作,财务分析人员参与管理意识不强,对企业生产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不了解,因此财务分析内容简单、方法单一,甚至仅是进行财务数据的更改和替换,财务分析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问题找不准,财务分析报告看似全面但质量不高,财务分析的决策支持服务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当前,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多变,业务结构日趋多元,但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基本围绕财务数据构建,没有和企业战略、企业目标相结合,财务分析指标的设定缺乏目标性、统筹性、逻辑性,且多采用静态指标、定量指标,导致财务分析结果单一化、碎片化,不能对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发展趋势等做出综合分析评价,财务分析结果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有待提高,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财务分析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信息化技术逐步在财务工作中推广应用,财务分析所需数据、信息的采集、传递更加便捷,各种分析软件、分析工具层出不穷,财务分析的广度、深度不断扩展。但当前许多企业仍旧采用传统的财务分析方式和手段,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分析范围狭窄,导致财务分析无法适应企业快速的发展需要。此外,财务人员进行分析时多采用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较为传统的分析方法,较少采用综合分析法、经验数据统计分析法等现代财务实证分析方法,影响了财务分析向财务综合业绩、社会贡献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拓展。

三、解决措施

(一)提高对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

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应当把财务分析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提高对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在企业内部营造开展财务分析、重视财务分析的氛围,积极协调相关业务部门配合提供数据、资料,支持财务部门深入开展财务分析,并将财务分析结果应用于经营管理,充分发挥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财务分析人员也应当通过提高专业素质、完善财务分析指标、改进财务分析方法、应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财务分析结果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合理构建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财务部门进行财务分析时,应当紧扣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方面和重要环节,厘清财务数据与经营之间、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合理设定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盈利能力、资产负债、发展趋势等各个方面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相结合,使财务分析结果真实、准确反应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发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据此提出有效可行的财务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改进财务分析方法和手段

财务分析人员应当在充分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分析目的,科学运用多种财务分析方法,提高财务分析结果的可用性和相关性。同时,积极引进各种先进的财务分析方法和分析手段,将当前先进的大数据技术、信息化技术应用到财务分析当中,提高财务分析的信息化水平,进而提升财务分析效率和质量。

四、结束语

企业经营分析方法篇3

关键词: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指标;内容;基本方法;改善途径

近年来,电力企业加快了自身改革的步伐,在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中,经营决策在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经济活动分析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通过对电力企业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利用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及时对电力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偏差进行纠正,以便于更好的实现对电力企业合法权益的维护,为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电力企业经济活动体系与指标

在电力日常经营活动中,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法、盈亏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来进行经济活动分析,通常都是会在每月的月底来对本月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在具体经济活动分析过程中会涉及到安全部门、财务部门和调度部门。而且需要构建电力企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从而确保经济活动分析的顺利开展。

1、电力企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在电力企业进行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通常都会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构建一套全面、复杂的指标体系,另一种是从企业自身条件出发,然后从多种指标中挑选适宜企业发展且具有代表性的几项指标来构建指标体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种指标体系结构具有庞大性和冗杂性,操作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但一旦该系统构建成功,则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二种指标体系操作性较强,而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企业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契合性,而且实施起来难度不大,因此在实际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时多会选择第二种方法。

2、电力企业经济活动相关评价指标

生产安全指标,主要包括变电过程中发生的事故、配电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一类责任障碍、电力设备运行健康状况等;营销指标,主要包括电力企业供电量、用电户用电量、线损所支出的资金、售点单价、用电户电费缴纳情况、电费余额等;财务指标,主要包括电力企业内部的利润、企业内的固定资产、企业可变动成本、企业员工福利费用、材料费、企业盈利能力等。生产指标,主要包括电力报装率、电力接电率、电网负荷率等;劳动生产率指标,主要包括企业中所有员工的劳动生产率等;多种经营指标,主要包括企业缴税金额、企业生产经营总产值、完成工资额等。

二、经济活动分析的组织形式和基本要求

1、经济活动分析的组织

在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过程中,需要构建完善的网络系统,因此需要遵守统一领导及分级重审的原则,针对各部门分管的业务来进行有效的分析,并提供具体的分析材料。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需要在电力企业公司领导的领导下进行,电力企业经营部门来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分工协作,通过成立经济活动分析小组,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明确。

2、经济活动分析的形式

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开展过程中,通常以两种形式进行,即书面分析和会议分析,而且需要建立健全经济活动分析制度,同时要对会议召开时间、参加人员及会议中要分析的内容进行明确,针对于经济活动分析中内容和侧重点的不同,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可能是全方位的分析,也可以是专题分析。

3、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要求

(1)领导重视

由于经济活动分析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需要电力企业领导要对经济活动分析给予充分的重视,需要将经济活动分析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通过定期开展经济活动分析,而且企业领导来亲自对经济活动分析进行主持,抓好各项准备工作,对分析的进程进行控制,而且对分析时所形成的决议的执行情况要进行监督检查。

(2)持之以恒

要把资料的准备、分析报告的编写、会议决议的执行与检查等工作组织好,并落实岗位责任制。

(3)持续改进

任何一次经济活动分析的开展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而且所分析的问题也在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这样参与经济活动分析的人员才能从中受到启发,从而进一步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改善,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电力企业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的常见内容

1、对宏观层面上的经济环境进行分析,比如说国家政策、宏观调控以及地区生产总值等经济因素可能给电力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

2、电力企业总的经营状况的分析

3、电力营销方面的分析

在电力企业经济活动中,电力营销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会对电力企业经济带来较大的影响。在电力营销分析中,主要是对企业售电量和用电单价等方面进行分析,负责电力管理的部门,需要根据电力企业的经营目标,全面对电力市场的变化及营销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对一定时间内电力企业营销状况进行掌握,从而更好的对市场的变化进行掌握,并针对企业经营的实际状况来对企业未来发展规划进行制定。

4、电力企业成本和费用分析

在对电力企业成本和费用进行分析时,主要以购电量、购电价格和固定成本等分析为主,通过对这些与成本和费用有关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为电力企业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依据,有效的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5、电力企业生产资源利用率的分析

在电力企业生产资源利用率的分析中,其所包括的内容主要以安全生产情况分析、电网运行与设备情况分析等为主,通过对这些情况的分析,从而更好的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了解,从而有效的提高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6、电力企业财务分析

在对电力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财务也是对企业经济影响较大的部分。财务分析主要以企业成本及相关费用分析、企业财务与资产分析为主。在企业成本与相关费用分析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用电户购电价格分析、用电户购电量分析、企业供电固定成本分析等所显示出来的数据信息,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而在企业财务与资产分析方面,主要包括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资金流动情况分析、企业还债能力分析等。另外,在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过程中,还涉及到企业内部利润的变化情况。

四、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方法

在电力企业经营过程中,通过建立一定的经济指标,然后对电力企业一定时间内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彻底的研究和分析,及时找出电力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以便于更好的提高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为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时,通常采用的基本分析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种:1、因素分析法。对经济指标变动组成因素的分析,即单个因素的变化对总量的影响给予定量的描述。2、对比分析法。通过把有关指标进行对比来分析企业经济状况的分析方法。3、比率分析法。是把有关指标进行对比,用比率来反映指标之间的关系。包括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如将资金指标同销售指标、利润指标进行对比,可求出资金周转率、资金利润率,以便更深入地提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4、趋势分析法。是将一个企业连续几年的生产、销售、财务等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用以提示这些指标在分析期间增减变化的性质和趋势,判断生产经营成果的好坏和财务状况的优劣。5、敏感性分析方法。是指对分析对象因其相关因素指标变动而发生的变化进行衡量,从而为决策者权衡如何通过控制影响因素的变化而使目标变量处于最有利的状态提供依据。6、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法。据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测算、分析三者之间变量关系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规划、预测和经济活动分析中得到广泛运用。7、盈亏平衡分析法。该分析法实质上是量、本、利分析的特例。即利润为零时,其他各因素间的关系。

五、改善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有效途径

1、改善分析方法

在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时,由于其涉及内容较多,因此在具体分析过程中,需要坚持统一的规律及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对经济活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有效的提高整个分经济活动分析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合理解性。具体分析时需要遵循定期分析结合不定期分析,单项与综合分析相统一,事前和事后分析并存,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等原则,只有这样才,才能通过经济活动分析更好的掌握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市场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于针对市场的变化情况来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方案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2、加强分析质量

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质量,则需要充分把握所处的经营环境,通过收集大量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类,从而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同时在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过程中,对于分析中重点和难点问题需要重点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确保重点和难点问题分析的充分性。另外还需要重点分析主要经济指标,确保能够对经济运行规律更准确的进行掌握,从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3、创新分析方法

电力企业需要进一步对经济活动分析方法进行创新,从而有效的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活力,以便于更好的确保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目标。

六、结束语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力企业面临的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经济活动的分析,从而找出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切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而且通过分析中得到的数据,能够更好的对企业发展状况进行掌握,更好的推动电力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淑洁,周健,曾鸣.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及综合计划管理[J].电力技术经济,2013,8(25).

[2]刘艳.对陕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活动分析的思考[J].陕西电力,2008,36(7).

企业经营分析方法篇4

关键词:财务分析;企业决策;应用

一、财务分析与企业决策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财务分析的内涵

企业的财务分析,是指企业依据以财务报表及附注等为主的各类相关数据及信息,对包括企业的运营情况、偿债能力、盈利水平、投融资能力及现金流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形成能反映企业财务运营状况的指标或报告,为经营决策者提供系统的数据支持和科学的目标导向,使决策有效,从而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推动企业发展。

(二)财务分析的内容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本结构分析、资产运营能力分析、债务偿还能力分析及盈利能力分析等。资本结构分析主要是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资产及权益构成的分析;资产运营能力对企业周转总资产、流动资产、应收账款及存货等方面的分析;偿债能力是对企业经营及财务状况进行反映的重要标志,报表主要按时间长短将其分为长期与短期债务进行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是对企业获取经济利益能力进行分析。

(三)企业决策的概念

企业决策,是企业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具体来说,是企业为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通过一定的流程,运用一系列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并对结论做出自己的判断,进行最优方案选择的过程。其实质就是确定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方针和经营战略。正确的经营决策可以使企业获得收益,并增强企业生存力、竞争力;错误的决策,将可能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对企业名誉、社会效应、公众认可度等产生重大影响,导致企业破产。

(四)财务分析的重要性

可以看出,财务分析在企业投资决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财务分析,企业能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为企业的投资决策者提供真实、有效、可行的信息依据。利用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还能很容易地发现企业在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对企业管理起到积极的改善和促进作用,从而优化企业投资决策环境,促进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还可在企业投资决策过程中,帮助企业防范投资风险,保障经营投资有效运行。

二、财务分析在企业决策中的具体应用

企业财务分析基于年末出具的财务报表上对企业各项评价指标的数据,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及盈利能力这几大方面的分析。

(一)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分析

按一般情况来看,企业资本按资本所有权划分,可以分为债权资本、股权资本,也可按时间长短分为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财务分析工作就是帮助企业看清各项资本之间的分布情况,找到股权与债务的权重比例。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再融资能力以及未来的盈利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合理的资本结构能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并能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调节作用,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

(二)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

企业的持续经营、现金流是否顺畅,很大程度上与偿债能力的强弱息息相关。企业对偿债能力进行财务分析,可以为合理分配、筹措资金提供参考,并对运营过程中或将面临的风险进行预测,从而使得企业可以提前做出正确的应对准备。与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相关的财务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和速运比率,它们反映的是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比率标准参考值为2:1,速动比率标准参考值是1:1。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是资本周转率,一般说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近期债权的安全性越好,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不过,如果指标值畸高,则表示企业现金流量流入较少,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反而会削弱企业偿债能力,所以,要视企业实际现金流量确定。

(三)对企业运营能力的分析

企业运营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资产的使用程度和效率,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有限资源的合理调配和高效使用提供借鉴。企业对运营能力进行分析的指标主要有流动资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使用率两方面。一般情况下,流动资产周转率越高,说明公司运用资产的状况较好,资产使用效益较好;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值越大,说明固定资产使用越充分。但是,也不能仅依靠这两项指标来判断企业运营状况的好坏。有时流动周转率较低,可能是运营状况较差,也有可能是运营状况太好,扩大规模和投资等原因所致。所以,在评价运营能力的时候,需要结合企业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

(四)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

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获利能力的分析,能够使企业站在整体的立场,看清经营情况,也是对企业过去决策正确与否的一种评价。盈利能力指标大多数与利润率有较大的正相关性,主要有总资产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可以方便企业了解自身的经营业绩、利润水平,收益和成本的占比,为企业调整经营策略提供依据,还可以帮助企业找到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弊端,优化企业经营流程,完善组织结构。另外,站在债权人的角度,还可以获知企业偿债情况的进展

三、财务分析在企业决策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分析制度缺失或不完善

现在,许多企业管理者都将重心放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市场开发上,对于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让财务分析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企业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财务分析制度,有的甚至完全缺失,这样一来,就让财务分析工作相当被动,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过程和结论不可控制,最后导致无法为企业决策提供所需要的数据支持。

(二)财务指标体系不完善

财务分析的指标比较多,各自反映的问题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如果企业仅仅依靠其中一部分指标作为决策依据,得出的结论肯定是片面的,不能真实全面的反映企业的问题。

(三)财务分析方法有待完善

在市场越来越细分,越来越多元化的现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也应该更加细化,才能适应市场的瞬息万变,所以,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管理和决策的需要。一般来说,财务分析方法有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企业财务人员选择不当,或者仅仅依靠得出的数据,忽略结合实际,则很可能使企业的财务分析停留在表面工作上,无法给管理者提供有效的信息,甚至误导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策。

(四)不能综合运用财务分析方法

企业的财务人员对自身企业的经营业务了解不够,或者没有通过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所以,在进行财务分析的时候,因为综合能力不足,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方法进行综合运用,无法满足企业决策的需要。

四、财务分析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对策

(一)健全财务分析制度

企业财务工作者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配合企业管理者不断健立健全财务分析制度,使财务人员能积极的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活动中,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财务分析活动具备较好的连贯性和系统性。高质高效的完成财务分析报告能帮助抓住市场机会,规避运营风险,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完善财务指标体系

企业进行财务分析,主要是通过对各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来完成的,所以建立一套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完善的财务指标体系显得十分重要,这一定是建立在真实的会计信息基础之上。因此,一定要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然后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完善财务指标体系,用数据说话,使各项指标的出炉能满足指标使用人的所有需要。

(三)更新财务分析方法

财务分析人员要理顺思路,使财务分析报告不但能够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更能通过分析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的作用。财务分析人员还应该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自身进行财务分析的能力。应熟练掌握多种财务分析方法,能够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最适合的分析方法,并在统观全局的基础上对企业的重要指标进行揭示,充分体现财务分析对企业管理者的影响力。

(四)综合运用财务分析方法

财务分析方法不是单一的,每种方法又各有其特点,优缺点并存,所以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应该懂得扬长避短,综合使用,而不是仅仅使用其中一种,这样才能更加客观、全面的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分析,为以后的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同时,进行财务分析的人员还需要了解当下的宏观经济环境,从而对自身企业所处的经济形势和市场位置做出正确判断,以便选择恰当的分析方法,得出综合结论,为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最有力的理论依据。

五、结语

企业经营分析方法篇5

关键词:财务经济分析 思路模式 实施步骤 分析方法

财务经济分析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执行情况及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企业要综合分析利润表中各项目指标的增减情况,这样的分析评价才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

一、企业财务经济分析的思路

财务经济分析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只有科学建立起科学的分析思路,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本文将财务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概括如下:

(一)确立分析目标

分析目标是指导财务经济分析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条件[1]。由于财务经济分析的项目指标较多,因此可以从不同方向确立不同的分析目标。企业要更具信息的实际需求,有所侧重对财务经济进行分析,并不需要对全部的财务经济内容实施分析。

(二)分析资料的处理

分析资料主要指企业财务报告、生产经营计划、生产资料等企业内部资料,也包括一些企业外部资料,如宏观经济信息、产业政策、市场信息及审计报告等。分析资料的处理是获取有效信息的基础[2]。工作人员要首先收集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整理、检查,最后适当调整资料,使资料更加真实可靠,也更加直观。

(三)确定分析评价基准

评价基准主要指行业基准、历史基准及目标基准等。企业要注意基准的选择,因为基准的不同时,即使分析的是统一对象也会得到不同的分析结论,所以企业要根据分析目标和企业实际需要选择最适合本次分析的评价基准。

(四)选择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是完成分析的方式和手段。虽然财务经济分析的方法较多,但是每一种分析方法都具有特定的优势和自身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分析人员比较分析法后选择最适合分析目标和分析资料的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时,要选择多种方法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客观全面的选择出最优方法。基本的分析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分析方法,如利用财务分析软件、数学模型等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五)得出分析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归纳分析结论时,要坚持客观的态度,综合考虑各方面内容,将分析对象存在的问题和优势进行如实的汇报,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决策和建议。

二、企业财务经济分析的方式

(一)生产经营业绩指标总体完成情况的分析

企业应该有所侧重的选择绩效考核指标、上年同期指标及行业平均水平等指标。企业根据分析目标挑选恰当的指标作为分析评价基准。同时以列表的形式将本期利润表各项目指标实际完成情况与评价基准中的项目进行逐项的比对,然后计算出每个项目指标增减的绝对数及增减幅度,具体内容包括营业收入、成本费用、毛利及利润总额等[4]。

(二)营业收入增减变动情况的分析

营业收入是企业在经营等活动中获得的,与所有者投资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对营业收入增减变动情况分析的方面可以归纳为:

1. 影响营业收入增减变动的原因

2. 产品销售数量增减变动的原因

3. 产品销售单价增减变动的原因

4. 营业收入构成的变动

(三)营业成本增减变动情况的分析

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直接相关,是企业在经营生产等活动中产生的实际成本,影响营业成本增减变动的原因主要包括3个方面,可以从这3方面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1. 营业成本率的增减变动

通常情况下,可以比对本期营业成本率与评价基准,从而计算出营业成本率变动的绝对值及幅度,进而反映营业成本的变动趋势[5]。企业也可将本期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率评价基准相乘,所得结果作为营业成本的评价基准。同样,将所得评价基准与营业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营业成本的变动情况。

2. 营业成本的增减变动

以列表的形式将本期利润表中的各项销售项目及评价基准罗列出来,然后逐项进行比对, 计算每个项目销售成本和变动数的绝对值及变动幅度。与此同时,还要分析影响营业成本的各项因素,如销售数量、单位成本等,最终选出导致营业成本增减幅度变化较大的项目及引起变动的主要因素。

3. 产品单位销售成本的增减变动

企业首先应该按成本项目分解本期产品的销售成本,然后与本期生产成本核算资料进行比对。前期产成品销售中所占比重较大的,要根据前期及本期生产成本核算资料,使用加权平均法分解本期销售成本,使其按成本项目罗列出来。计算单位产品销售成本的构成时,要逐项比对各项成本项目与评价基准进行对比,然后计算出每个成本项目的变动数的绝对值和幅度,同时还要具体分析劳动生产率、资产利用率、固定成本等因素对产品单位销售成本的影响。

(四)期间费用增减变动情况的分析

期间费用设计多项费用,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企业可以列表形式,按照明细项目分出具体条目,然后逐项比较期间费用与评价基准,并计算各项费用项目变动数的绝对值及幅度。同时还要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影响期间费用大幅度增减的主要项目,并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通过对各项目费用的分析,可以体现出企业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的变化趋势,从而直观的评价出企业各项营销及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五)投资损益增减变动情况分析

企业应按资产类别具体分析影响企业投资的各种原因,如股权投资、债券投资等因素形成的导致投资的损益。企业尤其要注意按权益法核算的股权投资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等长期债券投资,对这些投资要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准确掌握收益收回的可能性。同时,企业要对政策走向进行预测,从而分析出未来投资的环境,进而指导企业的各项投资行为。

结束语:

对企业财务经济的分析,可以及时反映出企业在生产管理中存在优势或不足,进而帮助企业提出从多方面寻找解决的办法。同时合理的分析,可以企业为规避一些风险,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从而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袁淳,吕兆德.财务报表分析(第1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10):123-115.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11):115-134.

[3]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第1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10):110-131.

[4]李心合,蔡蕾.公司财务分析:框架与超越[M].财经问题研究2011(10):191-203.

企业经营分析方法篇6

关键词:本量利分析法 经营管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a)-0086-02

在当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当中,要想使企业得到更好地生存、发展和获利最大化,管理者的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运用好本量利分析法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更好的途径和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1 本量利分析法的重要性

1.1 优化产品结构

运用本量利分析法可以对企业的产品样式、构成、类别进行优化,使企业在现实的生产经营中可以按照效益优先的方式进行。企业通过本量利分析法寻找本身所存在的优势,找寻出适合本企业产品生存所需要的产品结构进而不断改进,使企业的成本减少,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2 提高经济效益

运用本量利分析法使企业的产业链延长,产品的利用率得到综合提高,使企业的平均成本降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3 预测企业风险

运用本量利分析法能够帮助企业走长远的发展之路,可以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并L远发展。企业合理利用本身所有的优势,使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企业的资源能够得到更好地分配。对于现今社会的企业来说,每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本量分析法可以对企业找到适合自身的经营模式提供帮助,使有限的市场资源充分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生存。

1.4 保障企业运营安全

企业在经营中所存在的风险可以通过本量利分析法进行预测,从而提高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度,利用本量利分析法能够确定该企业产品的销量多少,可以计算出企业的亏损均衡点在哪里,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生产经营分析与决策,企业可以将这个均衡点作为衡量怎样更好地生产经营、销售产品的依据,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能够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制定好适合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合理制定企业的目标利润、预算以及生产经营目标,并通过本量分析法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力度和措施等,从而确定哪些方法措施能够影响企业的目标利润,对这些因素筛选确定后,就可以对重点有效的因素进行管理和控制,必要时可以增加企业的产品类型,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从而对企业提高本身实力以及经济效益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企业还可以通过本量利分析法对当前的剩余生产力进行分配,使这部分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进而使利润最大化。

1.5 为企业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直接反映企业经营效果的方式就是企业利润的多少,利润高证明企业的经营方法恰当合理,反之,则证明经营方法不合理。销售额并不是决定企业利润多少的唯一方面,企业利润是由总的成本和销售额这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在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本量利分析完善明确的目标体系能够根据企业的现实情况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去实现企业目标,提高管理水平,使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得到充分调动。

2 本量利分析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会计不受重视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的工作就是仔细认真记账,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通过管理会计进行分析,从而为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其能够准确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引导企业朝着更好的发展方向迈进。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管理会计能否起到重要作用,跟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有很大的关系。在企业中,如果是由于管理者自身的原因导致他们在决策上出现失误,制定的方案策略与实际不符合,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不做长远的考虑,这就与管理会计的初衷不相符合。管理会计得不到企业管理者的合理运用,只是注重了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管理会计所起到的是帮助企业进行长期的竞争优势建设,管理会计的能力得不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2.2 会计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企业对管理型会计人才的要求要比普通的会计人员要更高一层,管理型会计不仅要对会计专业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相当了解,而且还需要了解现代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不仅要熟悉企业现在的经营状况,更要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详细了解,能够根据掌握的情况与管理会计的方法相结合,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及时地策划。但是管理会计学科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企业会计人员掌握管理会计知识的范围是有限的,其中有一些人员还不能够了解到。所以,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只是形式化,无法起到关键的作用。

2.3 企业财务控制不完善

当前大多数企业忽略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企业只关注生产经营、盈利情况,导致企业管理会计方面的制度不完善,使得管理会计在企业当中没有起到关键的作用,这就要求企业要完善公司的管理结构,制定健全的公司内部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管理会计起到更好地作用。

3 本量利分析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 加强会计理论建设

加强理论建设能够提高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水平,完善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进而完善管理会计工作的理论体系。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用本量利分析法应加强会计理论建设。为此,企业相关部门应积极将数学模型、数学理论等会计工作相关的知识纳入会计理论知识体系,使会计管理技术与会计知识相互融合。同时,企业应对管理会计进行深入研究,掌握管理会计所涉及的各方面知识,增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3.2 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素质

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企业会计管理工作。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运用本量利分析法应不断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为此,企业应定期组织会计工作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尤其要重点学习本量利分析法的相关知识,使企业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本量利分析法开展业务工作。同时,企业还应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3.3 健全法律体系

企业的经营发展需要健全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尤其是企业财务和会计工作在运用本量利分析法时,更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工作依据。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加强企业财务法律建设,健全法律体系,对企业财务及会计管理工作做出法律规定,尤其要重点规定企业运用本量利分析法的程序和方式,确保本量利分析法在企业经营中应用的合法性。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价格体制和金融体制,确保市场环境的健康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

本量利分析法在企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本量利分析法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我国企业加强重视本量利分析法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积极运用本量利分析法。但是,由于本量利分析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时间较短,缺乏充足的经验,本量利分析法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仍存在着管理会计不受重视、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升、企业财务控制不完善等问题。为完善本量利分析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企业应加强会计理论建设、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素质。我国相关部门也要积极健全法律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 孙悦.本量利分析法在企业战略决策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8):155-156.

[2] 叶苗苗.作业基础本量利分析与传统本量利分析的比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5):79,81.

企业经营分析方法篇7

【关键词】企业财务 财务危机

一、观点

第一种观点:“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这一观点强调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风险控制功能,风险控制虽然是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但其功能远不止这一项,因而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种观点:“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以企业财务信息数据为基础,以财务指标体系为中心,通过对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预测,及时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并对企业各环节发生或将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发出预警信号,为管理当局提供决策依据的监控系统。”这一观点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侧重提出了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的预警方法。但指标分析只是财务预警分析方法中的一种,而分析方法也只是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一部分,这个系统还应包括组织机制的建立及其它分析方法,因此此种观点也有其局限性。第三种观点:“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就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及相关经营资料的分析,利用及时的财务数据和相应的数据化管理方式,将企业所面临的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关系人,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和企业财务运营体系隐藏的问题,以提早做好防范措施的财务分析系统。”这个观点比较全面地涵盖了财务预警系统。

二、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1)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作用:预知财务危机的征兆。当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时,财务预警系统能预先发出警告,提醒企业经营者提早做准备或采取对策,以减少财务损失。预防财务危机发生或控制其进一步扩大。当财务危机征兆出现时,有限的财务预警系统不仅能预知并报告,还能及时寻找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使经营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便制定有效措施对症下药,防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避免严重的财务危机真正发生。避免类似财务危机再次发生。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不仅能及时回避现有的财务危机,而且能通过系统详细地记录其发生的原因、解决措施、处理结果,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弥补企业现有财务管理及经营中的缺陷,完善财务预警系统,从而既提供未来类似的前车之鉴,又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毕竟只要企业吸取教训,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失败依旧是成功之母。

(2)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功能:信息收集功能。财务预警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搜集信息的过程,它通过搜集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状况、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和经营状况信息,据此进行分析比较,开展预警。信息搜集也是一个贯穿于财务预警始终的活动。监测功能。监测即跟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同企业预定的目标、计划、标准进行对比,对企业营运状况做出预测,找出偏差,进行核算、考核,从中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或存在的问题。预报功能。当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之时,可以提出警告,提醒企业经营者早日寻求对策,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起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诊断功能。诊断是财务预警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它根据跟踪、监测的结果对比分析,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企业诊断技术队企业经营之优劣做出判断,找出企业运行中的弊端及其症结所在。治疗功能。财务预警系统通过监测、诊断,判断企业存在的弊病,找出症结后,能帮助经营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制定有限措施,更正企业经营中的偏差或过失,防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使企业恢复到正常运转的轨道上。健身功能。通过预警分析,企业能系统而详细地记录财务危机发生的缘由、处理经过、平息波动和解除危机的各项措施,以及处理反馈与改进建议。作为未来类似情况的前车之鉴,还可以将企业纠正偏差与过失的一些经验、教训转化成企业管理活动的规范,以免重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不断增强企业的免疫能力。

三、财务危机预警方法

财务预警的方法通常有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是根据分析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组织管理的各种风险综合评判得出预警结论,具体包括标准化调查法、四阶段症状分析法、三个月资金周转表分析法、管理评分法。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以量化的资料、数据和模型进行预警。这两大类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预测的结果加以数量化。这就是说,采用定性分析法所得出的结果是一种判断,而采用定量分析法则可以得出财务危机的警度数值,定量分析法主要包括单变量分析法和多变量分析法。

企业经营分析方法篇8

关键词:企业 运营监控 建设

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企业的产品不断丰富,下属企业不断增多,涉及的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集团化、集约化将成为大型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也就带来单一企业经营管理向集团化管理的转变。

1.建设企业运营监控中心的必要性

在集团化管理过程中,企业运营信息是管理和决策重要依据,企业运营监控中心的构建,就是要利用丰富的信息资产,监测和分析公司运营业务的开展情况与绩效表现,从而全面掌控公司运营状况,持续强化薄弱环节、加强分析控制,促进企业整体绩效提升。

2.企业运营监控中心的目标和功能定位

企业运营监控中心的建设目标是:利用信息化集成手段,全面监测公司内部运营状况,及时发现经营过程的异动和问题,督促企业相关业务部门或下属企业改善绩效,从而提高集团型企业或大型企业的集约化管控能力。

①是集团内部的信息化资源,对分散在各业务系统、各子公司、各部门的信息资源进行统一收集和整理,打破专业信息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实现企业运营信息的全汇总。

②是发现企业运营的异动和风险并快速定位其原因,通过全面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企业运营的异动和风险并快速定位其原因,提出改进建议,从而及时消除异动和风险,使企业运营更加高效、平稳。

③是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加快实现,厘清集团整体发展战略与各业务条线、各子公司经营目标的支撑关系;明确影响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和环节,促使各业务部门与下属企业围绕整体战略目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确保战略落地。

3.企业运营监控中心核心业务能力的建设思路

企业运营监控中心的业务能力可描述为:以业务信息系统为数据支撑,以企业战略目标的落地为需求,对企业运营要素开展全面监测,促进企业经营风险预控和管理效率的提升。

3.1构建监测指标库

指标库是运营监控所需结构化数据的集合,它的功能是集中管理监测分析业务所需的各类型指标,确保各类监测和分析业务中使用的指标的唯一性与准确性。指标库的构建思路是:从企业运营核心要素出发,运用关键因素分解方法,逐级分解成相应的关注维度和关注点,从关注点再落实到具体指标,对指标事先规定定义、数据格式、来源、颗粒度等,最后汇总形成指标库统一管理。

3.2构建监测方法库

监测方法是指对某一监测指标或一组相关监测指标进行监测所采用的方法。利用设计好的监测方法,能够快速、方便地发现企业运营管理的异动和问题。常见的监测方法有:阈值预警、关联监测、比对监测、穿透查询等;针对不同的指标,也可同时采用多种方式灵活配置,组合使用,或设计出适合本企业的专用监测方法。多种监测方法组成企业监测方法库,以此指导全面监测业务的开展。

①阈值预警

根据预先设定的阈值与采集的指标数据进行即时比对,当越限时进行预警,以便及时发现经营活动的异动。

②关联监测

根据业务管理关系和指标体系定义,将多个相关指标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构建形成关联模型,或者关联到相关的业务指标,通过对指标的多维度解析,发现指标间的差异和问题,进行快速预警及定位分析。

③比对监测

通过指标自身同比、环比、趋势、对标等不同形式的比对,查看指标所对应的业务变化趋势,发现异动与问题。

④穿透查询

根据监测业务需要,对具体业务系统进行穿透查询,获取业务明细数据并进行多维度分析,进而发现异动的根本原因。

3.3构建分析模型库

分析模型是指对监测发现的异常或问题运用事先设计好的方法开展分析,以查找管理短板。在分析业务开展过程中,应全面收集、消化吸收先进通用的分析模型,并结合管理实际,构建分析模型库,用于指导分析工作的开展。

①通用的分析模型主要包括:

PEST分析:这是对企业所处宏观环境的分析,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主要用于综合分析中的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SWOT分析:根据企业自身既定的内在条件,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所在,主要用于企业竞争能力分析。

波士顿矩阵分析:这是一种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将复杂的企业行为用市场增长率和市场份额两个指标进行分析,主要用于企业各种业务组合的战略制定。

波特五力分析:通过分析企业的五种能力,明确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主要用于企业竞争战略分析。

价值链分析:通过对构成企业价值链的基本经营活动以及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用于竞争能力分析和成本控制分析。

杜邦分析:通过财务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分析评价企业综合经营管理水平及经济绩效的好坏,主要用于企业的EVA和绩效分析。

②除了通用分析模型外,针对需要分析的主题,还可以综合运用各种通用分析模型,构建适合本集团企业实际情况的分析模型,不断丰富拓展模型库。

指标库、监测方法库、分析模型库的建设构成了运营监控核心业务能力的主要内容,其中指标库是监测和分析的对象支撑;方法库和模型库为监测分析业务提供业务指导。

4.小结

建设运营监控中心,健全运营管控体系,是集团型企业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但运营监控中心的建设也是一个全新课题,是一项管理创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应当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构建一套适合本企业运营管理的最佳运营监控方案。

参考文献:

[1]MichaelE.Porter(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上一篇:运维工程管理范文 下一篇:贸易公司经营风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