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相关法律范文

时间:2023-09-19 06:46:52

企业经营相关法律

企业经营相关法律篇1

关键词 企业法律管理 经营管理

一、企业法律管理的内容

(一)企业创立到终止过程中的法律

企业从创立到终止过程中的规章制度、责任制度、管理细则等各个方面都始终贯穿着法律,只有企业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才能在按照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才算是一个合法的企业。企业创立到终止过程中的法律是企业法律中最根本的内容,它保障着企业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二)企业领导人重大决策中的法律

企业领导人的重大决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企业的未来发展走势,企业主的重大决策并不能只停留与口头上的表述,相关决策文件的签署才能使决策的执行获得基本的法律保障,因此,对各项重大决策的管理也应在严格遵守我国国家的法律的基A上进行制订,也属于企业法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法律

企业经营过程中涉及的产品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也是企业法律管理的重要部分,产品质量的好坏,销售环节的合法性和售后服务的合法性都是要由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来决定,也就是说,企业经营的合法性始终要处于整个法律体系之内,不能有任何特权游离于法律之外。

(四)解决各类经济、民事纠纷的法律

经济、民事纠纷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经济、民事纠纷,我国就各类经济、民事纠纷已经制订并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以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因此,此类法律也属于企业法律管理的范畴,且此类法律的有效管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和员工个人的切身利益。

二、法律管理对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增强企业相关负责人的法律意识

企业相关负责人多指企业法人,他们往往掌握着整个企业的命运,并最终为企业的兴衰成败负责,因此,通过有效的企业法律管理以增强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整个企业的内在法律意识,从而可以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使企业管理有条不紊,不会出现大的经济、民事纠纷案件

多数情况下企业产生的经济、民事纠纷都是由于企业经营不善、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而由上述可知,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也属于企业法律管理的组成部分,因此,有效的企业法律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企业管理的合理性和正规化,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企业和员工的利益,降低大的经济、民事纠纷案件的发生率。

(三)加强了对自主创新技术和品牌的保护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法是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重要法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企业对自主创新技术和品牌的所有权,因此,有效的企业法律管理可以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企业的知识产权。

(四)降低管理成本

企业法律管理将企业可能涉及的方方面面的法律囊括在内并进行系统的管理,这样不仅节约了管理时间,更有利于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管理细则、责任制度的集中化管理,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财力,降低了管理成本。

三、目前我国企业法律管理与经营管理的问题

目前,我国部分企业(私营企业为主)还存在着企业法律管理游离于企业经营管理之外的现象,法律管理和经营管理严重脱节,甚至互不干涉。这类企业往往以小型民营企业为主,企业相关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商业眼光短浅,过分看重眼前的既得利益,而忽略了整个企业发展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有些企业甚至没有法律管理的概念,视法度于无物,不仅经营不善,还存在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

四、如何正确认识企业法律管理与安全管理之间的关系

(一)企业法律管理与经营管理之间的关系

首先,依法管理,使法律管理始终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企业不能脱离法律存在,也不能获得法律上的“特权”,只有知法、懂法、守法的企业才能获得国家的支持,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因此,企业法律管理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整个企业的法律意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始终以我国法律为基本依据。其次,经营管理反作用于法律管理,促进相关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良好的经营管理必然会带来丰厚的社会收益和较强的社会认同感,在资金、法律意识、法律管理制度和社会责任感等多方面的配合下,经营管理必然会对法律管理产生反作用,促进其不断完善。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

(二)企业法律管理对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

首先,法律管理的预防作用,指的是相关的公司制度会在产生企业风险之前发挥作用,及时遏制风险的发生,并能在最大程度上调节企业发展方向,让企业发展重新回归正途。其次,法律管理的保障作用,指的是相关法律管理制度的建立会保障企业和员工的个人利益不受到非法侵害,体现了企业以法律为武器,在知法守法基础上懂得用法。然后,法律管理的宣传教育作用,通过法律管理的宣传教育,提高企业负责人和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并将其付诸现实工作当中,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法律意识。最后,法律管理的监督作用,指的是企业法律管理制度会时刻监督企业的经营状况,一旦企业发生不法行为,相关法律管理制度会发挥其作用,对企业的不法行为予以阻止。

五、结语

我国企业法律管理在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和企业经营管理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如今,我国部分企业仍存在法律管理游离于经营管理之外的情况,对于这类企业,法律管理应发挥其重要作用,在时刻监督企业经营行为的基础上保障企业的合法利益,维护企业的安全稳定,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为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

参考文献

[1] 秦日伦,蒋海岩,压坤明,宋真玮,李芳.全方位动态式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企业管理特刊,2009(4):44-50.

企业经营相关法律篇2

关键词企业管理法律风险防范策略

作者简介:彭姝晨,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11.112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管理面对多方面挑战,面对的风险多种多样,法律风险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随着我国法律机制建设不断完善,企业对法律风险的关注度较高,但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依旧可能触发法律风险,因此,做好法律风险防范工作较为重要,这也是保证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若企业触发法律风险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对此,现代化企业应当关注法律风险,结合法律风险作出对应的防范对策。

一、企业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指的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将法律规定及监管、合同约定作为基础,在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或者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导致企业触犯法律,相关利益主体受到影响,对企业经营产生负面影响[1]。企业在法律风险防范过程中,防范目标便是缩减企业违法损失或者违法负面影响,促进企业良好发展,达到理想的经营目标。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过程中应当遵循相关的原则,从而满足法律诉求。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应当以企业发展战略作为引导,自经营及管理细节上防范法律风险,通过严密的防范体系使企业法律风险降低,避免对企业经营产生负面影响。企业法律风险可能在经营管理各个细节产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同风险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甲方及乙方或者第三方签订合同,这也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合同法律风险是企业管理法律风险中的重要组成,多数企业在合同风险上均无法避免,因此,企业还需在经营生产中关注合同风险[2]。实际经营过程中企业合同法律风险一般是合同内容不明确及合同履行不彻底及印章随意使用等问题,任何风险均会导致企业陷入经济纠纷及法律诉讼上,导致企业面对经济损失。

(二)知识产权风险

现阶段,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各个行业对知识产权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若自身对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不足或者践踏别人的知识产权,便容易陷入法律纠纷。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案件数量持续攀升,也印证了企业对知识产权的关注度,对此,企业应当以合法的方式使用知识产权,避免发生侵权问题而引发法律风险,企业需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受侵害,避免自身经济利益受损。

(三)人力关系法律风险

该风险是企业人员管理面对的法律风险,企业在人员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内容相对丰富,比如,入职及解除劳动关系,这些环节中有大量的法律规定,涉及到较多的风险点,在人员劳动关系管理及社会保障上,若在某个环节处理上存在不当,未按照法律规定完成操作,便容易陷入诉讼风波,这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应当关注的问题。

二、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风险成因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法律风险,引发风险的因素较为复杂,包括外部因素及内部因素,企业对法律风险因素有深刻的认识,才能找到预防法律风险的不足,从而有的放矢的完成法律风险预防工作。

(一)对法律规定掌握不足

我国政府及各个行业具有对应的法律规定,社会公共问题同样也有法律规定,法律规定随着社会形态及经济发展形式进行适当调整,若企业对国家法律规定认识不全,在工作中便难以避免法律风险,也有部分企业知法犯法。企业主观的法律认识,为后续的法律问题滋生提供铺垫,因此,这也是导致企业面对法律风险的主要原因。

(二)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机制不全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有利于减少法律风险引发的诉讼事件,但多数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将经济效益放在主要位置,对内部控制上关注度不高,并未建设完善的法律风险防范系统。部分企业内部权力结构不清晰,在内部管理上没有强力的监督机制,加之人们对法律知识认识不足,导致法律风险防范建设并未跟随市场变化,引发一系列的法律问题[3]。比如,企业在合同审查过程中不严格,签订不合理的条款,企业对印章管控不严格,被他人盗用,这些均是潜在的法律风险,与企业内部控制直接相关。

(三)在法律风险管理投入不足

法律风险管理并非是企业聘请律师或者解决诉讼问题便能够处理,企业应当树立防范思维,在法律风险管理过程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而完善法律监督及管理工作。但实际情况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未意识到法律工作防范的意义,在法律管理问题上投入的精力不足,单纯象征性的聘请法律顾问,企业内部未设置法务部门,聘请的法律顾问属于兼职,不会经常进入企业观察法律风险,因此,法律顾问的作用无法体现,无法帮助企业将法律风险防患于未然。

(四)国际市场的法律风险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在国际化贸易中,企业同样面对法律风险,主要是每个国家构建的法律体系存在差异,市场秩序各不相同,因此,在跨国业务中还需遵循国外的相关规定,若企业忽视此方面问题,按照国内的法律体系进行生产经营,便会导致法律风险事件发生,引发国际性纠纷,为企业打开国际化市场造成负面影响,严重情况下,也会导致企业在国内的经营情况受损。

三、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一)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当对企业面对的法律风险有充足的认识,从而正确推动企业法律风险管理进程。企业管理层及相关人员应当学习法律知识,认识到与自身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法律,在企业经营及管理决策过程中主动规避可能诱发的风险,在日常管理中关注企業经营行为是否准确,避免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4]。企业全体成员均要树立法律意识,企业职工来自各个专业,但企业可以为职工树立法律意识,强化每个人的工作责任心,让职工在实际生产及经营中树立法律意识,以法律为准则降低法律风险,各项工作稳定开展的同时,企业面对的法律风险损失降低。企业内部需配置法律顾问团队,这些专业人士能制定符合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把关。

(二)构建完善的法律风险管理体系

为有效降低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外,还需通过管理展开风险防范工作。企业可完善法律风险内部控制制度,企业需要对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全面梳理,以此为基础对风险点进行控制,每个风险点责任人进行监督管理,使各项环节的风险控制工作落实到位,工作过程循序渐进、有章可循。企业需构建全面的法律风险体系,在完善的法律风险体系下,企业关注法律风险体系的完善,并建立与之匹配的监督管理体系,对企业工作中法律风险予以管控及审查。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置审批部门及履责部门等,有条不紊的控制法律风险,针对性制定法律风险预案,在发生法律风险时及时处理,避免企业的负面影响扩大。

(三)关注合同管理工作

企业合同法律风险事件法律率最高,合同风险会对企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应当引起足够的关注,从而构建完善的合同管理机制。企业应当强化合同签订前的审核环节,使企业法律风险降低,签订合同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决定企业的核心业务,每个条款均应当引起重视,因此,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应当做好把关。企业可聘请知名法律团队对合同进行审查,保证合同条款的规范性,确保企业利益没有受损,避免合同履责诱发的法律风险。企业也要细化合同审查办法,关注合同风险过程中,主要查验签订环节及细则,避免表述模糊引发法律风险。

(四)强化监督管理,规避违法行为

企业需发挥内部管理能力,对法律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及约束,企业应当保证自身治理结构的有效性,保证企业各项决策高效且民主。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治理结构及经营状态,设置独立监督部门,使企业管理层及其他职工均关注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情况,通过监督机制使管理者与职工遵循企业内部管控方案,避免法律风险事件产生。针对企业重大决策事件,应当有专门的决策机构进行审批,进一步强化风险控制效果[5]。内部控制中包括企业库存风险管理,现阶段,市场上发生的库存交易经济损失案件较多,比如,某公司一辆货车在A市时将车辆放在仓库,司机与保管员口头协议,保管员保存一夜车辆及货物,保管费用为100元,深夜时分一辆轿车发生撞车事件,导致大货车与小轿车烧毁,公司将仓库及轿车告上法庭,希望通过法律维护合法权益,但在法庭上,由于两者未签订书面协议,口头协议无法作为证据,虽然保管员没有履行《合同法》中的规定,但也无法判定其赔偿,小轿车作为直接责任人,需要赔偿企业损失,若未发生小轿车事件,而是直接发生货物丢失,企业也将面对巨大的经济损失。这种也是企业在经营中面对的法律风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当让职工签订书面协议,避免保管员逃避责任,导致企业面对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结语

企业经营相关法律篇3

摘要:民营企业走向海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我国民营企业尚处于“走出去”的初始阶段,亟需政府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搭建民营企业的法律服务平台,促进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自身也要加强法律运作,积极应对“走出去”的法律需求。

关键词:民营企业;法律需求;WTO规则;法律服务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据统计,2007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810亿美元,其中国有大型企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民营企业逐步成为生力军。来自浙江省外经贸厅的数据表明,截至2007年底,浙江省累计核准境外企业已达2809家,其中1910家是民营企业,占总企业数的68%。但我国民营企业尚处于“走出去”的初始阶段,亟需政府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搭建民营企业的法律服务平台,促进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自身也要加强法律运作,积极应对“走出去”的法律需求。

一、机遇与挑战:民营企业的海外发展机遇与法律缺失

(一)机遇

从国际视野看,WTO后具备从事对外经贸活动能力的民营企业将获得进入全球化经济关系、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中国民营企业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灵活快捷的企业机制,生产的很多产品既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又是高技术密集型产品。这种劳动密集复合型产品,工业发达国家劳动力太贵,不愿意做;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低,又做不了。这是中国民营企业的特殊优势。紧紧抓住这些特殊优势,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中国民营企业在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将大有作为。可以预见,中国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将是孕育未来大企业的摇篮。

从国内环境看,国内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将为民营企业的兼并收购、发展壮大提供机遇。如民营企业在国内市场准入方面的限制将逐步取消,民营企业可以进入新的投资经营领域。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中8章25条,都适用于民营企业。但仍有一些领域(基础产业、公用事业)不准民营企业进人。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一项政策,降低门槛,鼓励民营企业进入这些领域。此外,中国承诺对外资开放的领域,也将向民营企业开放。如金融、基础设施等对民营企业的开放。这有利于推动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民营企业制度,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增强“走出去”的实力。

(二)挑战

中国民营企业在海外发展除了面临人力资源开发、信息获取、技术与技术转让、融资、市场准入等挑战,在法律和法律服务方面将面临比国有企业更大的挑战,这些挑战表现为下面四个方面的缺失。

1.民营经济立法的缺失。我国调整和保护民营经济的法律和政策不健全,不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目前,只有少数几个调整民营经济的法律法规,如《私营企业暂行条例》(1988),《个人独资企业法》(1999),《合伙企业法》(2007)等,而且都是只规范某类民营经济,缺乏关于民营企业的统一立法。此外,民营企业税费重,在很多方面所受的政策限制较多。这种立法和政策状况不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从而影响其海外发展。

2.法律服务认知的缺失。民营企业普遍对律师的法律服务认识不足,把律师作为摆设,作为出现问题的“灭火器”来看待,不能正确处理预防与“灭火”之间的关系。目前民营企业获得法律服务的质量普遍不高、服务内容不广,这是阻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3.自我保护意识的缺失。民营企业普遍缺乏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长期以来,民营企业对法律理解不当,因此对法律持怀疑和观望态度。当其权益受到侵犯时,他们更愿意上访而不愿意诉讼,更愿意找党委和政府而不愿意找法院,更愿意找媒体曝光,而不愿意找律师咨询。这种心理误区的存在,导致民营企业不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且,民营企业也缺乏真正属于自己的保护其自身合法权益的自我保护组织。

4.国际贸易规则的缺失。1999年1月1日我国的民营企业开始被赋予进出口经营权。2004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正式允许私人从事对外贸易。民营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所占比例从2001年占7%、2002年占10%到20、、、、年占13.7%,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承担责任的能力。但是不可否认。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目前尚存在一些致命的缺陷:缺乏经验和人才(市场和销售网络);信息不灵(价格);管理不规范(会计账目);不重视游戏规则(法律和惯例)。我国加入WTO以来,在欧美对我国愈演愈烈的“反倾销调查”案中,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由于对国际贸易规则和争端解决程序不熟,不敢面对这种挑衅,没有勇气去澄清事实。其实在很多时候,并不是真正构成了倾销,而是某些利益集团为保护自身利益而发出的挑衅。由于害怕面对,民营企业的出口大受影响,打开的国际市场渠道也会封闭起来。

二、需求与对策:政府的建制和企业自身的法律运作

(一)完善法律和法律服务体系

1.建立和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民营企业法律制度,增强民营企业的实力与活力

对民营企业应予特别保护的理念实质上就是建立在民营企业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比较脆弱这一现实基础之上的,我们的国有企业身披“国字号”的外衣,外资企业有优惠政策的支持,而弱小的民营资本根本无法与前二者在市场上进行公平的竞争。因此,笔者在此也提倡对民营企业给予法律上的关注,但这种关注或者保护应当是建立在使民营企业不受歧视,能够达到与国有、外资企业同等对待的理念之上。民营企业只有在国内成长壮大了,才有可能到海外发展。

(1)贯彻落实《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非公36条”)。“非公36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中央政府的名义鼓励、支持私营经济的专门的法规,是民营企业的“包青天”,它会使制约和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保护不足、市场准入歧视性待遇、管理体制不规范、融资渠道不畅通、社会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得到解决。但“非公36条”能否真正打破垄断行业坚冰,实现市场的主体平等与机会公平?如何保证这些政策能够落到实处?这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吃透“非公36条”的精神,尽快清理和修订有关政策性文件和地方规章,加紧制定相关的配套办法和实施细则,完善具体措施,确保落到实处。

(2)修改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并且尽可能将“非公36条”的精神及有关规定予以吸收和补充,为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型家族企业的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虽然规定国家在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对中小型民营企业予以促进和扶持,但这部法律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应有的刚性约束。《中小企业促进法》起草小组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陈乃醒认为,《中小企业促进法》十易其稿之后,只剩下一些原则性的框架,此法看起来更像一些政策文件而非规范性的法律,可操作性不强,需进一步制订配套实施的政策措施。

(3)加紧制定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和政策,并清理、整顿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一些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有待废止;有些与宪法修正案不适应的,或者不符合宪法修正案要求的法律法规要进行修订,如《担保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拆迁管理条例》《证券法》《破产法》。还要进一步完善《合同法》《合资企业法》《票据法》等,为民营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一些和民营企业发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要尽快出台和完善,如大家比较关注的《国有资产法》,就牵涉到民营企业怎么参与到国有企业改制、改造的问题。还需指出的是,不仅《中小企业促进法》,其他含有中小企业促进和优惠的法律法规如《政府采购法》《反垄断法》《企业所得税法》《增值税条例》等,也都存在规定过于原则、难以操作执行的问题,需要我们对相关规定进一步细化。

此外,政府还应提供诸如咨询、引导、推介等各种服务,解决民营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发展的盲目性问题,提升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和管理水平。

总之,尽快建立和健全中国民营企业法律体系,以促进、保护和规范民营企业的活动,这是民营企业应对挑战的法律武器。2.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法律服务机制,发挥法律工作者在民营企业中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民营企业是发生了法律纠纷才去请律师帮助打官司,这是一种“亡羊补牢”的事后补救方式,应建立以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为主和事后补救为辅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实现由事后“灭火”向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的转变,才是我们民营企业稳步发展的唯一方式。如何提高民营企业家风险防范意识,建立与完善法律风险防范与危机处理机制,可考虑如下途径和方式。

(1)成立民营企业法律服务中心,为民营企业法律服务搭建平台。政府应树立“为民营企业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并将该理念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可考虑由工商联和律师事务所联合成立“民营企业法律服务中心”,为民营企业开展各种法律咨询和诉讼、仲裁等服务,为民营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提供可行性法律论证意见,向民营企业宣传、普及经济法规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企业合法经营的意识,提高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水平。

(2)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在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帮助它们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企业法律顾问制度,是指企业内部通过设置法律顾问机构或者配备专职法律工作人员处理本企业法律事务的一整套制度。企业配备的具有执业资格专门从事法律事务工作的人员就是企业法律顾问,他们是企业“内部法律工作者”。与律师不同,企业法律顾问一方面要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需要了解和熟悉法律知识,另一方面还要为企业的经营管理献计献策,需要熟悉企业管理经济学知识,是复合型的法律人才。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随着民营企业对外经济联系日趋广泛,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法律顾问制度,是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3)为民营企业开设法律服务热线,建立网上法律服务平台。一是开设政务网站“民营企业维权投诉”服务专栏,利用网络媒体设立监督服务热线;二是依托网站建立民营企业维权举报投诉处理系统和快速高效的工作新机制,将其作为倾听民声、反映民意的主渠道,作为民营企业治乱减负,维护合法权益的主战场,由此形成举报投诉受理、转办、查处、整改、网上反馈快速、便捷的工作机制,搭建企业维权投诉的“直通车”,确保办理举报投诉的效率和质量;三是利用网络、简报及时新出台的各类政策法规,及时向民营企业开展涉企收费项目、标准和取消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等政策宣传,增强企业政策水平和维权能力。

(4)建立民营企业律师事务所联系点制度。地方司法局、经贸局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协调建立法律服务联系点,对被服务的民营企业进行挂牌服务,明确服务单位、联系人、包靠领导、联系电话等内容。

在民营企业的法律服务机制中,律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走出去”的涉外案件中,律师所提供的法律服务极为广泛,商务类的主要包括境外投资、境外融资、境外租赁、境外上市、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国际招投标、反倾销、外汇管理和涉外税收等;民事类的有境外购买、租赁住所等;其他案件有境外劳动纠纷等。律师在其中的主要工作包括咨询、参与谈判、撰写意见书和各种法律文书、调查取证等,随着中国律师业务素质的逐步提高。中国律师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参与国际法律服务的机会将迅速增加。

(二)加强企业自身的法律运作。积极应对“走出去”的法律需求

1.民营企业要选择(解决)好海外发展的产权形式

民营企业必须在产权制度上积极变革,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产权形式。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大约有三分之二采用的是独资企业,独资企业主要以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风险太大。民营企业要想发展壮大、走向海外,应发展多元混合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多元混合经济是指跨所有制形式的多元产权主体、跨行业和产业的多样化经营、跨国界的外向竞争等有机融合的一种企业发展模式。实行多元混合经济首先要进行资产重组,将产权明确地分散给各产权主体,允许法人股东甚至是国有制企业法人加入,还允许企业职工在内的自然人股东加人。这种产权形式,对于业主个人有利于降低风险,实现稳健经营;对于企业,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样的产权制度是适应当前生产力发展的。以宁波为例,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国有(集体)经济在“混合”中增强了控制力,民营经济在“混合”中开始了第二次飞跃,外资经济在“混合”中水涨船高,三者在竞合中提高了各自的竞争力。

2.熟悉和掌握WTO的规则和制度,运用WTO的法律规则保护自己

(1)遵照WTO的规则和制度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我国加入WTO后,民营企业能否争取获得更大的益处,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价格优势真正转换成贸易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很好地理解和运用WTO规则和制度,掌握相关法律知识,防止信息失灵。例如,发达国家为我国农副产品的出口设置了种种障碍,非关税壁垒不断加强。许多非关税壁垒主要表现为技术标准的提高或变化。除了传统的动植物检疫标准之外,现在我国又面临所谓“清洁生产”的新概念和新标准,清洁生产不仅要求检疫,而且要求对生产过程实行严格对监督。质量的重要性在我国加入WTO后最为突出地显示了出来。由于WTO规则体系相当庞杂。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企业必须储备相关法律人才。

(2)积极应对国外提出的“反倾销调查”。在国际贸易中,倾销是指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方式进口,并由此对国内已建立的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的威胁,或者对国内建立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在这种情况发生时,进口国可以采取必要措施来消除或者减轻这种损害或者损害的威胁,我们称之为反倾销措施。可以采取的反倾销救济措施是征收反倾销税或者出口商提供价格承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价格大战,导致国外针对中国出口产品提起的反倾销诉讼战火越烧越旺、经久不息。据统计,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糖精钠反倾销以来,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已累计达600多起。立案、裁定反倾销成立居全球之首。在这些反倾销调查案中,由于以往中国企业经常采取不应诉的做法,加之我国在这方面人才缺乏、企业不重视、政府组织不力等因素,中国企业能争取到较好裁决结果的仅占到三成,绝大部分被课以高关税,而丧失的市场份额和其他间接损失则难以计算,国外对我国产品频繁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一个巨大贸易障碍。对此,民营企业应积累国际贸易争端解决的经验。熟悉国际贸易争端的一些解决技巧和程序。如一味逃避、不敢应诉,就是放弃法律上对反倾销案件的知情权和申诉权,降低了提诉反倾销案件者的成本,而且这样还往往诱使国际间的竞争对手对中国企业实施更多的反倾销,形成连锁反应。

3.订好涉外经济合同(履约、索赔、解决争端的依据)

在国际贸易中,按一般习惯做法,需要签定一定格式的书面合同,以作为约束双方的法律依据。为了有利于合同的履行,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应当注意以下三点事项:第一,订立合同要遵循有关的国际公约(如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和双方当事人的国内法。第二,合同条款要完整、具体、准确、严密。例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主要条款有:商品名称条款;品质规格条款;数量条款;价格条款;包装条款;装运条款;保险条款;支付条款;商检条款;不可抗力条款;责任条款;仲裁条款;等。第三,特别注意订好若干关键条款。例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违约金条款或索赔条款、仲裁条款或其他解决争端方法的条款。

4.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经贸争端,维护企业利益

当今,解决经贸纠纷普遍采用的方式有协商、调解、诉讼和仲裁四种方式。在纠纷发生后当事人一般先进行协商或由他人居中调解,但在协商或调解不成时,则往往采用诉讼或仲裁的方式予以解决。与诉讼相比,仲裁具有当事人意思自治、专家审理、一裁终局等优势。当前在国际商事领域采用仲裁解决经贸纠纷的最大优势在于,裁决可以在国外得到承认与执行。因为世界各国于1958年在美国纽约签订了《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简称《纽约公约》),该公约规定,缔约国之间均同意互相承认和执行已生效的仲裁裁决。我国于1986年12月2日加入该国际公约,多年来已有大量的裁决在国外得到顺利执行。涉外经济案件应尽量在国内仲裁而不去国外仲裁。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是中国最大的涉外经贸仲裁机构,它已成立40余年,在国际仲裁界享有盛誉,近年来受理案件的数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其裁决的公正性也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公认。民营企业如果从减少费用、熟悉环境、公正仲裁等方面考虑,在订立仲裁条款时应尽量选择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作为仲裁机构进行仲裁,在合同中可以采用如下的标准表述方式:凡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均应提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按照申请仲裁时该会现行有效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企业经营相关法律篇4

引言

党的十七大中提出,要全面彻底的落实好依法治国方略,就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是企业,企业严格实施依法治企,依法治国的方略才能真正落实到位。“依法治企”是指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对企业进行严格治理,确保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能够切实依照国家的有关标准要求及法规政策来约束行为。要实现依法治企,必须要有合理的、完善的企业法律作保障,由此可见,企业法律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各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企业法律的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对依法治企必要性的阐述,分析了企业法律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之处。

一、坚持依法治企的必要性

(一)依法治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从当前我国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发展阶段来看,严格进行依法治企比以往显得更为紧迫、更为重要。第一,政府和相关监管机构对国有大型企业的监管力度的不断在加强。外部监管手段也越来越丰富、检查密度越来越大,同时外部监管要求企业更加严格的进行依法经营;第二,国有企业自身的特性及社会特点决定了依法治企的紧迫性。比如能源、电力、交通、金融等大型国有企业,国家的重要资源大部分都掌握在这些企业当中,因此这些企业不仅肩负着自身的发展和利益需求,同时还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此外,我国正处于变革转型阶段,各类矛盾不断凸显,社会特点及企业特性决定了国有大型企业必将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旦发生违法违规的突发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是不可预计的;第三,舆论监督不断得到强化。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话语权的逐渐增多,舆论传播机制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舆论越来越趋于自由化、开放化,这些都要求企业必须严格依法进行经营管理。

(二)依法治企是现代法制社会的必然要求

依法经营是国家和社会对企业最基本的要求,就像守法是国家和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一样。此外,依法经营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企业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法律手段才能保证其在市场经济中的持续稳定发展。由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与企业的关系、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及企业内部的关系都需通过法律来调整及维护。只有依法治企才能促确保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二、企业法律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法律只有得到有效的实施,企业才可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为自身求得生存和发展,依据客观组织规律给出企业季度或者年度的经营计划,优化管理制度和资源配置,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为了能够有效的实施企业法律,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顺利进行,同时提升企业在销售方面和员工管理等方面的经营管理水平。必须在按照企业经营管理预定目标的基础之上,在满足企业法律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对于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乃至某些新项目开发的资金投入进行科学的管理,进一步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纠正,保证支出使用的过程及结果在企业法律可控范围之内。企业法律不仅是企业在资金流向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的保障,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实现预算管理的目标,这对于当前市场经济的分配情况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企业法律能够促使企业在企业经营管理保质保量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产出。此外,对企业经营管理管理迈向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发展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企业法律合理的运用可以防治企业少走很多的弯路,是企业在经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得以立足的根本保障,是增加企业在经营扩张中有序发展的后备资源。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加强对企业法律基本要求的认识和了解,认真学习企业法律并有序的运用企业法律,合理的制定企业经营理念和经营目标,是当前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迫切需要改进的经营管理模式,这正是企业法律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重要性的原因所在。

三、企业法律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之处

目前,企业在经济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企业管理层缺乏对经济管理工作的全面认识,企业经济管理的制度还有待完善,或者经济管理工作模式缺乏科学性等。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各种不科学的现象不断暴露出来,加之现阶段经济市场上交易方式的复杂性,多变的经济成分等,使得企业法律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1.从表面上看,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仅仅是对企业投资项目盈利管控的一种方式,及对企业内费用流动的极其简单的计算整合,或者是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和盈利的目的等,然而由于企业本身无法提供一个较为科学且独立的经济管理方式,导致企业忽略了对企业法律的重视而将重点放在了盈利方面,致使企业法律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推展方面存在严重的“伸不上手,迈不出步”的现象。2.现阶段,很多企业在经济管理工作中之所以缺乏对企业法律的重视,主要是因为企业对于企业法律应用的好坏与否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影响程度缺乏深层次的认识,这就使得企业内部难以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企业法律顾问团队,导致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发展缓慢。

结束语

企业经营相关法律篇5

[关键词] 企业; 营销管理; 法律问题; 浅谈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2. 044

[中图分类号] F272.3; D922.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2- 0087- 01

1 前 言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都表现出了不成熟的情况。企业营销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但受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影响,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强大欲望下滋生了一些不好的价值观念,导致企业营销管理中出现了弄虚作假的情况,触犯了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

2 企业营销管理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2.1 对产品的描述缺乏真实性

产品作为企业营销的主要对象,在企业的营销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营销旨在塑造良好的产品质量和产品形象,企业营销管理的成效也从产品的质量和形象中反映出来。然而,当前由于产品的广告形式朝着为多元化方向发展,许多企业营销为了避免输在起跑线上,便做足花样吸引客户的眼球,甚至不惜夸大其辞地描述产品,或是在产品的包装方式上大做文章,表现出虚有其表的假象,将不达标的次残品以高超的营销手段销售出去,获取其中利益。对产品的不真实描述,实质是在欺骗客户,不利于经济市场的良性竞争。

2.2 出现了不正当的竞争模式

当前,我国经济市场上的不正当竞争屡见不鲜,企业营销管理中的不正当竞争模式受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影响,表现得特别突出。由于企业的信用体系不完善,因此各企业间的交流合作难免破坏了井然有序的市场秩序,而企业若想在已被破坏的市场秩序中立足,就必须增加各种成本,从而影响了其经济效益。鉴于此,当今市场上的许多企业为了求得自身发展,出现了压缩成本、掠夺利润的现象。

2.3 市场竞争间出现区域歧视

企业营销管理中还出现了区域歧视的现象,同一件产品在不同的地方表现出了不同的价格标准,这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在不同区域定位产品价格的主要策略之一。很多人认为这样的价格策略是由于不同区域的产品输出成本不同,实则不然,这已成为企业掩饰自己的借口。而其中的直接受害者就是购买产品的消费者,产品价格和市场服务的区域差异性给消费者带来严重损失。

2.4 企业没保护员工合法权益

许多企业为了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往往忽视了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一些企业不顾国家的劳动法律法规,在未经员工赞同的情况下强制要求员工加班,肆意剥夺员工的休息时间,对他们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提出很高要求,甚至有的企业不支付员工在高强度工作体制下应有的加班费用。同时,还有一些企业的工作环境达不到国家安全卫生的相关标准,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在这样的营销管理体系下,企业员工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受到严重伤害。

3 减少企业营销管理中法律问题的对策

3.1 强化企业营销的管理理念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营销管理运作与相关的营销法律因素都处于对立的状态,认为法律因素是制约企业营销行为的存在,鼓励企业在营销管理中躲避法律。这样的营销管理理念可以给企业在一段时间内获取一定的收益,但是会使企业在长期营销中面对的经济法律空间越来越小,进而被经济法律的整个环境给淘汰。因此,企业经营者必须将企业营销合理地融于经济法律环境中,正视经济法律因素与变化,改变以往对立的局面,变为合作的形式。只有不断地强化企业营销的管理理念,才能使企业在维持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能与经济法律环境和谐共处,从而追求经济和自由的最大化。

3.2 营造市场间良性竞争氛围

市场调节是构建良性竞争的主要手段,而良性竞争氛围需要依靠国家相关部门与企业、消费者等诸多市场要素共同建造。营造市场良性竞争氛围,需要企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律,端正正确的竞争态度,并利用这样的竞争态度影响自己的竞争企业与产品消费者,从而提升企业在良性的市场竞争中的形象,并稳固自身的竞争地位。

3.3 健全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

鉴于市场竞争间出现区域歧视的法律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手段健全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的法律法规是控制企业正当经营的重要保障,能有效监督企业的不正当行为。通过使用相应的法律手段,使产生区域歧视的企业受到法律教训,从而确保该企业在今后的市场发展中符合道德规范、遵循法律法规。各企业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强自身的法律知识,不断完善营销管理手段,能树立良好的竞争形象。

3.4 企业加强对员工权益的重视

针对企业在营销管理中没保护员工合法权益的问题,企业必须加强对员工合法权益的重视。① 严格按照劳动法规定制定员工的上班时间,并给予加班的员工相应的加班工资。② 为员工创建符合国家安全卫生标准的工作环境,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不受侵害。③ 按照相关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能够放心工作。

4 结 语

企业经营相关法律篇6

赵光强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的民营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比较强的发展过程,其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从“不宣传、不鼓励、也不急于取缔”到“计划经济有益的必要的补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直至要“大力发展”;人们对它的看法也经历了从歧视、藐视到不可小视并要高度重视的认同过程。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和扶摇成长,迄今,民营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贡献率已占到了三分之二以上,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以我市为例,截至2003年底,我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已达722.13亿元,同比增长16.8%,占GDP的比重达到38.6%[1]。在全市20个区市县中,武侯区又是民营经济增势最为强劲的区域。资料显示,今年1-6月,武侯区个体私营企业总数达2.85万户,比去年末增长14.8%;民营企业完成税收6.02亿元,同比增长49.7%,占全区总税收的74.4%,实现工业总产值60.18亿元,同比增长14.3%,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3%。上半年,武侯区民营经济增加值已达64.28亿元,同比增长23.5%,高出地区生产总值9.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达到43.2% [2],成为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力军,其综合发展情况名列全省180个区市县之首[3]。

民营经济的大发展,不但大大增强了我区的经济实力,发挥了我区的体制优势,推动了我区的科技进步,而且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培育聚集人才、增加就业岗位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从改革中破茧而出的民营企业在享受高速发展喜悦的同时,仍在不断接受市场风雨的考验和洗礼中面临着各种认识误区、法律障碍和体制束缚,特别是大量纷争的出现,反映出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现象仍相当普遍和严重,亟待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优质的法律服务。因此,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不仅是人民法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人民法院树立科学发展观,服务于中心工作和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迫切需要。有鉴于此,我院立足武侯区的区位优势,成立了以于嘉川院长为负责人的重点调研课题组,开展了针对民营企业涉诉案件的专项调查研究。在为期4个多月调研活动中,我院先后走访民营企业30余家、与区经贸局和区工商联联合发放“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及法律问题”问卷调查表120余份、召集民营企业家和办案法官举行座谈交流会5次、调取并研讨典型案例70余件,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初步掌握了民营企业涉诉案件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调查掌握的情况,并以我院2003年调处的各类民营企业涉诉案件为考察对象,现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二、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概念的先行廓定

遍查我国现行有关企业的法律规定,其间不曾有民营企业的称谓,既有政策性文件中也难觅民营企业的定义,特别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无论是政府职能部门,还是办案法官甚至民营企业自身,都难以对民营企业的概念作一个科学的、确定地解释。为此,我们有必要从法律的视角对其进行基本廓定,一方面为我们大力倡导的依法保护和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找到一个明确对象,另一方面也为我们以下的实证表述和理论分析提供一个讨论平台。

从经济发展的总体过程考察,民营企业概念最初事实上是作为与国营企业相对应的企业形态出现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这种改革模式的确立,国营企业逐渐被国有企业所取代,但民营企业这个概念却不但独立保存了下来,而且内容还不断丰富并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目前,学界对民营企业概念的界定并无统一认识,有的依据的是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有的依据的是企业的经营模式、有的依据的是企业的资本构成、有的依据的是企业的产权关系,不一而足。尽管如此,从产权和企业理论的角度看,民营企业作为按照商业原则和市场规则运作的微观经济组织,其基本特征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1)民营企业一定是以盈利为惟一目标并完全依市场原则来运作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2)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形成是建立在纯粹经济利益关系基础上的,这种建立在产权关系和产权制度基础上的治理结构基本能够代表各方出资人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会形成较为合理的约束和监督制度;(3)民营企业拥有较为灵活的内部用人和分配激励机制,能够保持与市场机制的自然和谐,并在追逐利润最大化动力的驱使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不断的技术创新[4]。由此可见,民营企业是一种与国营企业相对的新型的社会所 有制形态,它在概念上既不完全等同于个体私营企业,同时也不完全排斥国有企业。

但是,要想给民营企业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特别是要给出非常严谨的法律上适用的概念,却是一件人之难能的事情,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民营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前法治社会环境下的产物,难以与逻辑严密的法律体系很好兼容。因此,在不能以精炼之词对“民营企业”进行客观、科学描述的情况下,我们也只能采取扣除法,逐一罗列各种组织形式的民营企业:广义的民营企业是指除国有和国有企业控股或由其运营的企业以外的其他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包括内资民营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资企业,而内资民营企业又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私营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2)股份制企业;(3)城乡集体企业;(4)改制后的国有企业、乡镇企业;(5)非国有控股企业;(6)非国有控制的企业,如被租赁、托管出去的国有企业。由于外资企业由单独的法律法规调整且适用的很多法律法规都高于内资企业(尤其是民间投资的待遇),所以在通常情况下所称的民营企业都是指不包含外资企业在内的狭义的民营企业,而民营经济则系各类民营企业的总称。

需要说明的是,从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趋势看,将来除了少数特殊行业和特殊领域以外,各种经济形式将在平等竞争中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交织,形成大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按所有制划分企业性质的传统分类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并将逐步被世界通行的按财产组织形式来划分企业类型的办法所取代。按照这个发展趋势,将来的企业都应当是民营企业,将来的经济都应当是民营经济[5],即使在特殊行业和特殊领域中存在的纯粹的公有制经济,也将会按照法治社会的财产组织形式,采用特殊法人等企业形态来界定所有者、管理者与劳动者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即采用民营化的管理方式[6]。这也正是我们要加快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要义。

三、民营企业涉诉案件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一)民营企业涉诉案件发生频繁

近几年来,在我院每年受理的各类诉讼案件总件数中,民营企业涉诉案件一直占相当高的比例。据统计,2003年,我院受理各类诉讼案件共计5677件,其中民营企业涉诉案件2040件,所占比例接近36%,涉案的民营企业多达1100余家,涉案标的额约3.22亿元。在全部民营企业涉诉案件中,民商事案件1008件,占所有涉诉案件的49.4%,涉案标的额约1.73亿元;执行案件1003件,占所有涉诉案件的49.2%,涉案标的额约1.49亿元。如果把涉案民营企业全部置于武侯区范围进行测算,则一年中平均每30家民营企业就会遭遇一讼。由此可见,我院每年受理民营企业涉诉案件的数量非常多,民营企业“官司缠身”的现象十分突出。

(二)各类合同纠纷占绝大多数

合同纠纷是民营企业涉诉案件的主要表现形式。2003年,我院共受理民营企业涉诉的各类合同纠纷962件,占民商事案件总件数的95.4%。在各类合同纠纷中,民营企业涉诉案件在案件类型上又呈现出相对集中的态势,其中以买卖合同纠纷为最多,共计422件,占合同纠纷总件数的43.87%,其次分别为借款合同、服务合同和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分别为160件、79件和67件,各占合同纠纷总件数的16.63%、8.21%和6.96%。而借款合同纠纷中,因民间借贷引发的就有132件,占82.5%,向金融机构贷款引发的16件,占10%。此外,我院还受理了民商审判中较为常见的劳动争议案件57件、经营合同纠纷41件、承揽合同纠纷34件、租赁合同纠纷21件。从总体上看,虽然除合同纠纷之外的其他案件所占比例不大,但案件数量却并不少,其中尤以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为甚,共计42件,大都因道路交通事故或工伤事故引发。

(三)群体性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

群体性纠纷增加是我院近几年受理案件的一个显著特征,这在民营企业涉诉案件中也有较为明显地反映且主要集中于借款合同纠纷、物业管理合同纠纷和劳动争议案件中,例如文氏物业公司120人物业管理合同纠纷、天川公司89人追索民工劳动报酬纠纷、豪斯电子探测公司61人借款合同纠纷、向阳房地产建筑工程公司39人股东会议召集权和名誉侵权纠纷等。此外,从2000年至今,我院还陆续受理了分别以金岛实业公司和建设开发公司为被告的非法集资案件,其涉及集资户多达1600余户,集资金额5500余万元。这些案件都具有人数众多,矛盾激化,难以及时有效审理或执行等特点,其处理不仅直接涉及到众多民众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关系到涉诉民营企业的发展甚至生存,稍有不慎就极易诱发不稳定事件。

(四)新类型案件大量出现且适用法律困难

新类型案件大量出现是民营企业广泛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必然结果,这类案件由于面临法律法规调整范围的空白且无审判实践经验的积累而在处理上备感困难。例如天歌股份集团公司与和君创业管理咨询公司等股东大会召集权纠纷,虽然《公司法》对临时股东大会召开的情形进行了规定,但因缺少有关程序设置和法律责任的内容 而导致我院在认定临时股东大会召集权归属及其效力问题上无章可循[7]。又如,在物业管理合同纠纷中涉及到的业主委员会民事主体资格的问题,诉讼中对其究竟属法人组织,还是非法人组织,抑或是既非法人也无独立诉讼主体资格的一般组织存在着不同认识。再如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有关股东身份的确认,是属于与其他股东的争议还是及于股东与公司之间。其他还有诸如“戴帽企业”、畸形公司[8]法人人格的否定问题等等。这些都反映了民营企业和人民法院在社会转型时期,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而调整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相对粗疏与滞后时所面临的窘境。

(五)民营企业既是侵权人又是被侵权人

在异常活跃的经济活动中,民营企业因各种原因在其自身合法权益不断遭受侵害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致他方权益受损,扮演着既是侵权人又是被侵权人的双重角色。据不完全统计,在各类涉及民营企业的民商事案件中,民营企业作为原告的占47.8%,作为被告的占82.3%;而在执行案件中,民营企业作为申请人能够完全实现自己合法权益的仅为36.8%,其作为被执行人能够全面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的尚不足50%。经济往来中“三角债”的出现更凸显了民营企业既作为侵权人又作为被侵权人的特点,例如我院受理的9名原告中海贸易公司的买卖合同纠纷,涉及货款共计124万元,而同期该公司另外7家单位拖欠其货款的金额就达329万元。表现在案件类型上,民营企业在因收费引发的物业管理合同纠纷中几乎全胜,而在其作为债务人的借款合同纠纷中又无一例外的全败。

(六)中小民营企业涉诉较多且难以享受法律援助

在各类民营企业涉诉案件中,80%以上的民营企业都属于中小企业[9],这主要是因为大型民营企业相对而言都比较重视企业化治理,产权制度清晰,企业管理规范,具有更为明显的法律意识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懂得如何更好地依法管理、经营并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故其发生纠纷的可能性远低于中小民营企业。在因未签订书面合同而引发的纠纷中,涉诉中小民营企业占96%即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作为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组织要素,中小民营企业在面临大量纠纷的情况下却难以享受到必要的法律援助。经走访了解,司法行政机关对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援助的数量少之甚少,即使是人民法院实施的司法救助也因囿于相关制度的不完善而难以惠及。据统计,2003年我院共为1036件案件的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65.72万元,其中针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尚不足1%。由于这类民营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差,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往往成为市场经济主体中的“弱势群体”而时常陷于流年不利、积重难返的境地。

四、民营企业涉诉案件反映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总体上讲是快速、持续、健康的。这些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党的政策,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民营企业频繁涉诉所暴露出来的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

1、观念和认识的滞后。长期以来,受“姓资姓社”传统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对民营经济作用的认识上,一些人无视其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的事实,仍将民营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置于“拾遗补缺”的位置。有的还认为,民营经济难以与社会主义制度完全相容,不能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基础,只能是一种“边缘性经济”,大力发展会冲击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有的甚至片面渲染一些消极因素和个别案例,如宣扬民营企业“原罪论”,在现有贫富分化加剧的情况下,煽动公众的仇富情绪,从而为民营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障碍。正是在这种陈旧的思想观念支配下,人们对民营经济重要性的认识普遍存在着“上热、下凉、中梗阻”的现象,而对民营企业只保持“远距离微笑”的问题也迟迟难以得到彻底的解决。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最典型的就是:一些职能部门和具体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对民营企业伸手多、支持少,难以使其感受到宽松的创业氛围,尤其是在纷争出现时,国有企业多有政府领导协调、主管部门呵护、行业协会斡旋,可谓关怀备至,而对民营企业面临的相同窘境,这些部门和人员却认识不到民营企业同样是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基石,不仅解纷手段单一,工作方式粗暴,而且在处理上多是“口欲言而嗫嚅,足将行而趔趄”,被逼无奈时也总是以模棱之语搪塞,由此造成民营企业或投诉无门,或官司缠身,耗散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有的更是抱着“你发展,我收税;你破产,我不管”的态度对待民营企业,表现出极端的功利主义色彩和强烈的政治投机心理。因此,观念和认识上的不适应导致对民营经济的发展重视不够,具体措施难以落实,并使其在社会宏观经济发展中始终处于被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政策环境的不平等。同国有企业相比,同外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总体上得到的仍然是“次国民待遇”。在此,我们姑且不论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土地征用、税收减免、社会保障等方面所受的诸多限制,单是就融资环境本身就可见民营企业遭遇的种种不公平。调查表明,相当部分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的是经营积累和民间借贷,而不是银行贷款[10]。这除了民营企业自身的原因外,还由于在以规范化方式取得银行贷款(间接融资)的过程中,民营企业也遇到门槛过高,前置性审批复杂等阻碍;而在以上市和发行债券为主要形式的直接融资方面,又存在融资渠道狭窄,政策缺乏公平性等问题[11]。正因为此,一方面,为了取得在正常情况下无法取得的社会资源和收益,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在成立之初就戴“红帽子”(集体、乡镇企业)、穿“洋外衣”(三资企业),而个别民营企业则采取了向权力靠拢的变通选择,由此不仅造成民营企业身份的“错位”,而且导致大量权利寻租与民营企业有染,给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无法预见的法律风险和隐患。例如武侯区冷冻食品厂借贷纠纷,本院审理后认定该厂名为集体实为私营,其与被告赖某之间属于合伙关系而非借贷关系,据此判决其败诉,该厂业主也因企业性质“名不副实”而遭致巨大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当民间借贷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时,一旦赖以生存的资金链或信誉机制发生危机,民营企业就会陷入大量纷争,更何况“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合法的民间借贷”只有一线之隔,一旦越界或稍有不慎,就可能身陷囹圄。建设开发公司和田芳华因集资诈骗罪被我院分别判处罚金和有期徒刑正是其“误入”带来的悲剧。因此,仅从融资难这一点来看,“一视同仁,平等竞争”的政策原则尚未得到具体的落实。

3、政府职能的错位。政府作为市场的“守夜人”,其主要职能在于确保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如果企业制度和自由交易没有保障,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就不复存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表面上看似一种微观企业行为,但其实质却与政府怠于履行产权保护、市场规范等不无关系。调查得知,以民营企业为原告的204件买卖合同纠纷,与买方企业产生的高达57.4%(主要是不付款或延迟付款),与供货方产生的占27.6%(主要是供货不及时或质量低劣),标的额3000余万元,可谓触目惊心。政府在一些方面“缺位”的同时,在另一些方面又常常“越位”,表现之 一就是不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随意变更市场规则,使得民营企业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个别企业要么追求短期利益,要么进行违规操作,从而导致企业难有更大发展,市场信誉也迟迟不能建立。在随处可见的道德风险中,纠纷频发也就在所难免。模具厂房屋租赁纠纷,政府有关部门先是同意其将厂房改建为农贸市场,并使企业与几十户商家签订了多年期租赁合同,后又以城市建设为由决定征用该地段,但却在已封户冻结的情况下仍向企业和商家颁发了市场登记证和营业执照,导致商家因巨额投资无法收回而与企业发生群体性纠纷,双方结果两败俱伤。此外,在行政执法中,个别政府职能部门不依法行政,各种行政不作为和行政乱作为时有发生,还有的职能部门重许可,轻监管,对违法违章行为不及时纠正,甚至、,严重影响了行政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影响了经济、社会生活的稳定,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再者,受地方财政的约束和部门利益的驱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通常更有理由偏向本地区及本部门的生产者而造成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盛行,这样不仅助长了不正当竞争和假冒伪劣等行为,更严重的是使得公正司法成为一句空话。

(二)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自身因素

1、战略决策缺乏理性。当前,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采取的都是家族(长)式的管理模式[12]。这种管理模式在企业创立和发展初期,特别是在机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尚较为有效和实用,但当企业规模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时,这种管理模式就会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局限和不足,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企业缺乏来自内、外有效的监控、反馈和制约,凡事一人独断,使得决策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同时,家族(长)式管理的随意性也极易造成企业经营决策的浪漫化、模糊化和非科学化倾向,即企业决策不注重效益,只追求效应,决策过程只凭“大概”、“可能”、“估计”、“大致”等非理性判断,由此造成的结果必然是企业战略决策的失误。例如,涉诉的万盛隆贸易公司仅是一家从事沥青和化工原料销售的家族式民营企业,为追逐利润,在未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进行深入市场调查和研究分析的情况下贸然进行河道沙砾石的开采并作为发包方与他人签下标的额近50万元的《承包协议》,最终因资金不足,无力履行付款义务而酿成纠纷。还有一些民营企业因缺乏对企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和理性思考,或迷信公关、广告和促销,或不顾自身实际进行盲目扩张,从而引发纷争甚至导致企业衰败,如因拖欠工程款被的赵老四火锅餐饮管理公司、航空港建设工程公司,因房屋租赁纠纷被的宏海电光源公司等,都是这方面较为典型的例子。

2、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大都发端于农村中的专业户或城市中的个体工商户,受各种因素影响,他们进行管理的方式多为家族式的和粗放式的,往往较少运用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和手段而更加习惯于凭个人感觉和经验对企业进行管理,许多企业因此连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都不具备。众所周知,家族和企业所关注的目标是不同的,家族更偏向于情感的稳固和内部的和谐,而企业则更偏好业绩的提升和对外的应对;家族伦理是极其含糊和暧昧的,而商业原则却讲究泾渭分明,若以人情和经验代替制度,以伦理规范行为规范,其代价必然是管理的漏洞、亲情的失落和经济的损失,甚至还可能是企业的破产倒闭。民营企业频发劳动争议,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未建立规范合理的用工制度;而在多起非国有企业申请破产还债案件中,大部分都是因管理手段落后,尤其是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而造成管理混乱、经营无序所致。由于经营管理水平普遍跟不上时展的要求,因此有相当多的民营企业管理家族化与专业化的矛盾、文化素质与管理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现在一些民营企业在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过度,但家族(长)式管理模式遗留的人治化管理传统仍根深蒂固,即使有的民营企业貌似建立了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及运营方式,但终因缺乏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的民主理念,其经营管理仍在低水准中运行,所暗藏的危机同样不容忽视。

3、治理结构不尽合理。尽管在理论上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能够做到合理[13],但因我国民营企业尚未经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改革,由此造成民营企业治理结构模糊、不规范甚至虚化的情形大量存在,现实中主要表现有:一是在经营者作为企业出资人的情况下,经营者往往独揽大权,使企业兴衰全系于个人胆识与魄力,导致企业缺乏有效的决策机制与权力分配。即使实行了股份合作,经营者一般也是一股独大、身兼三职(大股东、董事长、总经理),由此导致总经理职权强化,削弱了董事会的职权。二是在一些公司企业中,董事会作用弱化,权限不明确,决策和监督意识和能力普遍较弱,运行程序也不规范,董事会难以进行有效的集体决策,难以对经理层实施有效制约,监事会则更是无足轻重,流于形式。三是在经改制转型过来的企业中,董事会、股东会成员多为本企业职工,更加习惯于旧体制下厂长(经理)的领导,主人意识和议事能力不强,普遍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治理结构的缺陷还突出反映在企业的产权关系上。民营企业有的在创业之初就未对产权进行清晰界定,有的在股权变更后未依法进行工商登记,有的则仍戴着特殊历史发展时期的“红帽子”,从而造成企业做大的蛋糕在归属问题上显得不清不楚。正是在治理结构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导致大量民营企业无法秉承现代企业制度的理念,各类股权纠纷、经营权纠纷、产权纠纷层出不穷,极大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法律意识有待加强。民营企业侵权与被侵权事件时有发生,这固然与其从草根起家的历史特质和我国深刻而漫长的人治传统有关,但民营企业自身法律意识的淡薄却不能不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内部管理上,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不但不重视制度建设,而且忽视企业法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尽管62.7%的民营企业都设置有常年法律顾问,但其聘请的目的多是事后纷争的解决,而不是事前风险的预防。由于法律服务没有渗透到企业发展进程的各个环节,从而使得法律隐患难以得到及时排解,一旦爆发便会导致法律危机。在经营过程中,很多民营企业衷情于交易习惯而不屑遵守规范化的市场行为模式(如合同法中对承诺、要约行为方式的设定等),他们有的不签订书面合同;有的在签订合同时不审查对方主体资格、履行能力及权限;有的滥用表见制度,将标的物交与合同无关人员;有的合同条款不具体、 不完整,缺少履行期限、违约责任等实质内容,由此引发纷争也就在所难免。而在诉讼中,一些企业基于“家丑不外扬”心理,不邀请或聘请律师出庭,自身因难以掌握诉讼规则而造成攻防力量失衡,最终遭遇败诉的结局;也有个别企业不考虑诉讼成本,在未寻求更为经济和便捷的纷争解决方式情况下贸然,导致企业“赢了官司输了钱”。在缺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的同时,民营企业另一方面却存在大量违规操作和违法经营的现象,例如企业间相互拆借资金,超范围从事经营活动,擅自进行建设工程的转包、分包,不按照公司章程召开股东大会,侵犯商业秘密,违反竞业禁止等。特别是在房地产开发领域,民营企业“踏着法律边缘走路”的现象十分突出,主要表现有:(1)隐瞒无开发资格或无相关许可手续的事实,通过广告或其他途径进行虚假宣传;(2)通过定式合同恶意搭售商品房,在房屋面积增大时要求购房人补足差价款;(3)建设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造成房屋质量不合格;(4)单方面变更规划设计方案或无端延期交房;(5)楼盘抵押后不告知购房人致使分户产权迟迟不能办理;(6)虚构买受人以按揭形式出售滞销房屋以套取银行资金;(7)不按合同或承诺完善各类社区配套设施;(8)再次出售业已销售的商品房,造成“一房二卖”,等等。正是由于普遍性的缺乏法律意识,不但使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长期显得难以企及,而且使得其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质疑和诟病。

5、信用危机亟待解决。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信用经济。企业信用不仅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更是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的生命线。然而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信用状况却普遍令人堪忧,他们中有的炮制假资料、假帐目、假广告,以骗取投资人或消费者信任;有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挤占高品质商品的市场份额;有的进行商业贿赂、合同欺诈、低价倾销,实施不正当竞争;有的出尔反尔,变化无常,随意更改和破坏交易规则;有的转移、隐匿、出卖或者毁损财产,以达到逃废债务的目的等等。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是其产生信用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欠缴职工社会保险费、故意拖欠职工工资的现象十分严重。以目前社会广泛关注的拖欠民工工资为例,有关资料显示,仅2003年一年,我市个体私营企业拖欠民工工资总额117.16万元,占同期成都市劳动监察大队受理民工工资纠纷总额的74.52%,占拖欠工人工资总额的55.43%,被拖欠工资的民工人数多达9880人[14],严重侵害了民工合法权益。此外,一些民营企业主不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个别人甚至长期身处“用损害良心的方法赚钱,用损害健康的方法花钱”的混沌之原,最终导致个人声誉丧失殆尽,企业信用也岌岌可危。这些行为一方面造成了严重不良的社会后果,另一方面也大大毁坏了民营企业自身的信誉。民营企业频繁涉诉,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而从更深层次上看,民营企业遇到的种种歧视性政策和“次国民待遇”,也不能不说与其较差的信誉有一定关系。

(三)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立法和司法因素

1、立法方面存在缺陷。到目前为止,国家有关民营经济的利益和权益保护的法律还相当零散,缺少一个以稳定的规章制度为基础的管理体系,有关维权的制度也不成系统,缺乏统一性且不同地区执行的力度相差很大,很多好的政策经常是到了基层就被扭曲或难以执行,一些纠纷的异地处理更是十分困难。而从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看,有的比较重视细节问题,如注册、税收、减免费用等,较少涉及民营企业真正所需要的公平竞争环境和与其他市场主体平等的待遇,因而治标不治本;有的则内容空泛,一般性提法较多,造成实践中操作不便。例如已执行10多年的《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其中对私营企业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得比较笼统,特别对保护其合法财产和其他权益的规定相当薄弱,当个体私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权益被侵吞、受损害或出现经济纠纷时,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其次,在转型时期,对社会生活中大量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立法因具有一定滞后性而使得法律制度的缺位成为一种长期普遍的常态存在。比如,民营企业在兼并重组过程中的法律保护问题,因缺少制度安排与设计,民营企业因非市场因素导致挫败甚至遭受重大损失的案例就时有发生。再如,我国目前的法律援助制度仅将援助对象限于经济困难的自然人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等新社会阶层中经济贫困者的存在,忽视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中小民营企业处于社会弱势地位、合法权益经常受侵犯的现实,使得他们在纠纷发生时难以享受到必要的法律援助。第三,法律制度的不平等也反映了当前对民营经济的保护不够。譬如在刑事法律制度中,个人私吞企业资金,在国有企业中就按贪污罪论处并可以处以死刑,而在私营企业中则只能判挪用资金罪且只能判处徒刑,因为国家的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破产法律制度中,全民所有制企业有专门的《破产法》予以保护和调整,而非全民所有制企业则只能适用《民事诉讼法》仅有的8个高度原则化和抽象化的条文。法律上的不平等对待塑造了整个社会对民营企业不尊重的观念和行为,势必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并无益于民营企业生存环境的改善。此外,在已制定的法律法规中,新旧法律法规之间衔接存在问题或者规定不合理的情况大量存在,如《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中对设立公司的要求与《公司法》不一致,《公司法》中关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不仅比发展中国家高,而且比发达国家高,等等,不胜枚举。调研中一些人还指出,在我国制定的与企业有关的法律制度中,没有任何针对“民营企业”的明确规定,由此造成的必然结果就是民营企业没有相应的法律地位,其法律的尊严和秩序的保障难以得到具体的落实。

2、司法职能发挥不足。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对社会利益关系的规范、引导、调节和保障作用,对于维护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民营企业体制中的深层次矛盾和企业与外部之间各种利益的冲突不断的通过诉讼的形式反映到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中来,广大民营企业更加离不开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高质量的法律服务。然而在现实中,司法职能的发挥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1)审判工作缺乏效果意识。部分人没有从司法效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就案办案、死抠法条,不能妥善处理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关系,造成“三个效果”严重脱节,从而引发消极影响。例如在民营企业涉诉的破产、安置、劳动争议等案件中,个别人以民营企业没有主管部门,没有行业归口,在处理时不注意沟通协调,不注意调动各方力量,不注意做耐心细致的工作,最终因处理不当导致其超出民事纠纷范围而演变为。还有的对适宜公开的典型案例或不依法进行公开宣判,或不积极进行法制宣传,造成审判活动只停留于个案处理而难以达到震慑其他违法份子、规制类似不法行为的效果。(2)不能正确适用法律。准确理解和把握立法本意,不得曲解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是法律适用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实践中却有些人不注意把握法律的精神实质,片面的、机械的理解和适用法律,从而导致案件处理有失偏颇。如在无效合同的处理上,个别人不考虑执行的可能性和对当事人生产经营和生活带来的影响,一概判令当事人相互返还财产,造成操作不便、成本高昂不说,还极有可能引发新的矛盾。在处理工程欠款纠纷中,有的人不是以合同约定而是以 审计结论作为工程造价的依据,不仅造成对民营企业事实上的不公平,而且严重违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3)缺乏平等保护观念。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它以市场主体的人格独立和社会平等为基础,要求法律除了拥有最高权威以外,还必须奉行主体平等、权利自由观念,而这种观念反映在审判工作中,就是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主持正义,做到公正不偏,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在实践中,有的人对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却不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当民营企业作为申请人时,可能就会有所懈怠甚至久拖不执,而当需要采取强制措施时,对民营企业就雷厉风行,对国有企业则有所不同,个别时候还会出现因片面强调为国有企业服务而牺牲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4)固守陈旧的司法服务理论。从社会公众对司法的需要来讲,人民法院也是一个公共服务机构,而现代司法服务与传统司法服务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能够遵循司法规律而不会超越司法界限。但在实践中,相当多的人仅把司法服务停留在“服务上门”、“送法下乡”及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行为上,而较少将其贯穿于立案、审理、判决和执行乃至延伸工作的全部过程,从而使涉诉民营企业难以感受到司法的亲和力以及“法律阳光的普照”。少有人对审判中发现的民营企业不规范的经营行为或者行政机关不恰当的行政执法及时予以制裁或提出相应司法建议就是司法服务不到位的一个具体体现。

五、依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是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宏伟目标。针对民营企业涉诉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我们有必要从政策法制环境的改善、民营企业素质的提高、行政机关职能的转变、司法审判职能的发挥等方面着手,依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一)改善政策法制环境。宪法修正案把十六大提出的“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的明确要求。为此,我们应当根据这些要求,抓紧清理和修订有关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

1、优化政策环境,构建公平竞争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讲,我国目前的民营企业仍处于夹缝般生存的状态,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在政策上为其提供支持和保护。首先,要清理一切与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不相符的政策文件,依法取消以往在土地征用、人才引进、税收减免、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规定,使民营经济享有与国有经济、外资企业同等的政策待遇。其次,要放宽市场准入,打破行业或部门垄断,凡是法律法规未命令禁止、凡属于竞争性行业或对外资开放的行业,都应当允许民营经济进入,使其能够在相同的行业中与其他市场经济主体平等竞争,共谋发展。再次,要支持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它们以兼并、收购、承包、租赁、参股等方式和途径把企业做强做大。特别是在融资方面,要尽快建立健全信贷担保制度并大力发展和完善直接融资体系,为民营企业广开融资渠道,避免民营企业因融资难而频繁进行民间借贷给企业发展埋下法律隐患;对民间融资活动亦要进一步进行规范,防止各种逃废债务或“越界”行为的发生。只有努力营造规范有序的政策环境,构建起公平竞争的发展平台,民营企业和相关职能部门才能远离法律制度留下的空隙,减少各种违规违法运作现象和权力“设租”与“寻租”机会,从而使民营企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2、建立健全法制,提供完备法律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渐次完善对于民营企业的保护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宪法已作修改的情况下,其他法律制度也当作出相应回应。一是要加紧修订和清理与民营经济密切相关的各类法律法规,让宪法的“鼓励、支持”的最高法律意图真正体现在国家各级法律规范之中。当前,我国相继制定的《公司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已初步构建了我国现代企业法律体系,但其中部分内容却制约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如有限责任公司、控股集团公司的设立门槛过高;“监事会”有关条款不清;对现实中存在的“有限合伙”无明文规定;缺少较为详尽的适用于民营企业破产情形的法律条文等等。这些问题在修订时都应当注意并加以解决。对那些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法律法规,则应当及时清理并予以废除。如调整民营企业最主要的法律规范——《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不仅其自身存在巨大缺陷,而且很多内容已被后来出台的法律法规所取代,故不应再在实践中适用。二是要加快立法进程,如制定消除行业或部门垄断的《反垄断法》、解决社会信用危机的《信用信息披露法》等,特别是要抓紧制定《物权法》、《企业兼并条例》等与产权制度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完善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此外,对那些确实具有发展潜力但暂时陷入困境的中小民营企业,还应当建立相应的法律援助制度,侧重维护企业及其职工的经济、民事权利,劳动权利以及人身、生存权利,以充分保障中小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在法律起草过程中,除了要广泛听取民营企业的建议和意见外,还可以吸收部分企业代表进入专家论证委员会,以使新制定的法律法规更具有适用性和实效性。总之,只有为民营企业提供宪法之下的最高法律保障,民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才能够真正成为可能。

关于是否进行统一立法的问题,部分人主张应制定《民营企业促进法》,以此改变民营企业没有相应法律地位的境遇。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一是因为我国先后制定的《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已基本涵盖了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各种类型并能为民营企业所用,民营企业的法律地位在这些部门法中已经得到充分的体现;二是因为从加强国家对各类企业的监管和企业自身的管理角度看,企业的类型都应当按其财产制度,即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来划分,而不应按企业的所有制形式来划分,且事实上自《公司法》颁布以来,我国有关企业的法律都是按此原则来制定的;三是因为民营企业是一种多元化的混合经济组织形式且仅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因此,统一立法并不会有利于国家对各种类型民营企业进行的恰当保护。

(二)提高民营企业素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生市场风险、金融风险、电子商务风险、生态风险以及投资风险的可能性将逐步加大,民营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甚至产生纷争将不可避免。民营企业要最大限度的减轻各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害,关键就在于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己抵御风险的能力。

1、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管理决策水平。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其现行的企业治理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事实证明,家族(长)式治理不见得没有效率,两权分离也不见得没有问题,因此,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要在坚持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调整。首先要按照《公司法》规定,科学地划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各利益主体的权力和责任,完善企业内部各利益主体的相互制衡机制,避免由于权力行使不受约束而产生决策失误、管理混乱,造成更大的效率损失。其次要加强董事会建设,将企业发展的重大决策权放置于董事会手中,使其成为民营企业科学决策和控制风险的重要机构;必要时还可引进独立董事,使其参与企业的战略管理,以弥补董事会成员技术知识或管理知识等方面的不足,增强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再次要加强债权人对企业的监督作用,特别是要高度重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使其在企业中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维护。对企业治理结构中最核心的产权安排问题,民营企业一方面应实行产权社会化,即改变单一投资主体,引入社会股东。这样做不但可以拓宽融资渠道,分散经营风险,增加股东间的监督与制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有效杜绝企业中常见的一言堂现象。另一方面应实行产权公开化,即由职工持股,包括技术入股、管理入股和信息入股等,以增加持股者对企业的归属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使其能够自觉的参与管理决策并维护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只有建构良好的企业治理结构,才会逐步打破民营企业传统家族(长)式管理模式中以血缘、地缘和人情纽带为基础,以人治为导向的管理决策体系,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作为广泛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民营企业要对赖以生存的市场有正确的认识并严格按照市场 经济规律办事。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还普遍存在着生产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差等弱点,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民营企业一定要吸取那些因不顾自身实际和市场需求,盲目追求扩张、多元而导致企业受挫的教训,摒弃各种短期投机和盲目跟风行为,在发展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主动寻求一条先做强再做大、先夯实基础再进行扩张的理性发展道路。此外,民营企业的创业成长,还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的管理、产品质量的管理、市场行为的管理和财务管理。要按照现代企业的标准加强管理体系和机制的建设,利用组织和机制的力量弥补个人控制幅度的不足。具备条件的企业,还可以通过引进职业经理人的方式,改变过去的家族(长)式管理模式,为实现科学化管理提供条件。

2、增强企业法律意识,实现依法生产经营。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律治理的经济。在国家加强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同时,民营企业自身也应尽快增强法律意识。第一,要认真学习法律。除了与企业有关的法律制度外,民营企业还要重点学习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密切相关的合同、税收、产品质量、消费者权益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环境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不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要积极参加各种法律培训,而且要多层次、多方面的组织开展对基层职工的法制教育,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民营企业的法律素养,以有效防止因法律意识的缺失而导致企业管理行为出现漏洞。第二,要自觉遵守法律。民营企业要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与法律相悖的行为,尤其要遵守市场经济和市场交换的典型法律制度——民商法。民营企业只有将民商法确立的财产所有权制度以及契约自由、主体平等、诚实信用、等价有偿等原则全面的反映到市场交换过程中,市场经济才能得到健康、有序、稳定的发展,否则,市场经济的运作和发展就会被扭曲和变形。第三,要善于运用法律。民营企业要重视法律顾问在推进企业规范化建设和防范各类法律风险中的巨大作用,有条件的企业应当聘1-2名优秀律师担任常年法律顾问或是设立专门的企业法律顾问机构,使法律服务能够深入渗透到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合同的草拟签订、日常行为的管理和规章制度的制定等方方面面,而不仅限于诉讼。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民营企业切忌用非理性的思维和做法去解决纠纷,而应当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通过各种正常途径,去有效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第四、要树立正确的诉讼观念。一方面,民营企业在遇到困难、矛盾和利益冲突时,首先要积极寻求诉讼外的纠纷解决途径,充分利用自行协商,民间、行政调解,商事、劳动仲裁等经济、便捷的方式化解纷争、平息事端,不宜动则即诉诸于法院而造成自身财力和司法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在诉讼中要注意增强证据意识,避免因不举证、举证不到位或超过举证时限而承担败诉的风险。此外,对人大、党委、政府以及司法机关的工作实事求是地提出建议和意见以及认真采纳人民法院作出的司法建议等,都有利于民营企业法律意识的增强和提高。

针对涉诉案件中各类合同纠纷十分突出的问题,民营企业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熟悉与所签合同相关的法律知识,充分了解法律对该类合同所作的具体规定,明确法律设定的权利义务的范围和界限,避免合同约定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2)与合同相对人进行充分协商,全面了解对方的意图,同时也要把自己的意愿真实全面地反映在合同之中,避免出现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3)尽量参照合同范本签订合同,避免出现内容上的疏忽和遗漏。在使用对方制定的定式合同时,务必要认真阅读,以防出现不利于自己的约定。(4)注意审查对方的资格,包括经营范围、资质等级、从业许可、签约人身份及权限等。(5)对产品名称、履行期限、单价等内容要作明确具体的约定,切忌模棱两可、含糊其辞。(6)明确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的方式和途径,仲裁机构或管辖法院,使合同具有强有力的保障性和救济力。(7)邀请律师或专业人员参与,必要时可以进行合同鉴证。(8)要妥善保管合同,并注意收集合同在履行过程中产生的证据材料,以防患未然。

3、铸造良好社会信誉,提升企业自身形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也是诚信的经济、互利的经济。在竞争中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兼顾他人和社会的利益,铸造良好的社会信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民营企业的基本要求。如果没有诚信观念,经济生活中就会出现强买强卖、欺行霸市、制假贩假、不诚实全面履行合同等现象,商业道德就会沦丧;如果没有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意识,民营企业就难以在民事活动和商事活动中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自觉承担民事活动和商事交往中的法律责任。因此,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片面追求个人利益,更不能惟利是图,而必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行业规范。既要有经济利益的追求,又要有思想道德的追求;既要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又要重视社会效益,特别是在经营活动中,要自觉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恪守承诺,依靠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公平竞争,不断使企业发展壮大。同时,社会责任感的维系不仅要有积极解囊赈灾、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参加光彩事业等回报社会的外在追求,更要有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改善职工生存环境的内在关怀。在这方面,民营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充分保障职工的各项权利,包括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及时兑付职工劳动报酬,为职工提供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险,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建立健全劳动保护制度,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依法建立工作组织并支持其代表职工实施的维权行为,推进民主管理等等。此外,民营企业主也要加强自律,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以实际行动提升企业形象,逐步消除当前民营企业所面临的信任危机。只有树立良好的社会信誉,民营企业才能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尊敬和一致推崇,民营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才能得到彻底的改善。

(三)转变行政机关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要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的明确要求。为此,我们就必须通过行政主体职能的转变,解决好在对民营企业服务上的“错位”和对民营企业监管上的“缺位”问题。

1、对民营企业的服务不得错位。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行政主体的支持与帮助,而行政主体支持与帮助的方式,是要由指挥经济变为服务经济。首先,行政主体要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树立发展第一、效率第一、服务第一的观念,从根本上消除“衙门”作风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特别是要严格依法行政,杜绝各种行政不作为或行政乱作为;要完善行政运行机制,严格 执行公开、公正、规范的工作程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局部服务为全面服务、短期服务为长期服务,形成良好的为企业服务的工作机制,实现由管理型机关向服务型机关转变;要落实政务公开,全面推行办事公示制、服务承诺制、办理时限制、首问责任制、投诉反馈制、失职追究制等,建立和完善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的相关制度。其次,行政主体要引导民营企业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其加快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以提高综合素质和企业竞争力;要帮助具有一定规模且产权多样化的民营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继续理顺民营企业的产权关系,还企业以真实面目,尤其要慎重清理有名无实的假企业,对挂靠双方存在产权争议的,要在认真评估资产的基础上明晰产权,据实登记,既要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又要防止对民营企业财产的侵占。第三,行政主体要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行业商会、协会组织,为民营企业提供包括创业辅导、信息咨询、人员培训、贷款担保、产权交易、法律援助等在内的各种专业化、规范化的服务,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进程中的实际问题。此外,行政主体在强化服务职能时,也要注意克服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这也是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服务过程中,行政主体要注意防止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对民营企业进行过多的干预,使民营企业丧失其作为独立市场经济主体应有的“行为能力”。无论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横加干涉还是对其给予“特殊保护”,都属于不恰当的干预。另一种是与微观经济活动靠得太近,利用手中的权利经商,打压民营企业,与其争利。行政主体的这些行为一则不利于其职能的转变,二则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三则不利于营造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四则极有可能滋生各种腐败。

2、对民营企业的监管不得缺位。对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许多消极因素,行政主体只有通过管理,兴其利,抑其弊,才能促进民营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行政主体要严格依法行使监管职责,通过对税收、劳动保障、环境保护、产品质量、食品卫生及其他市场秩序的监管,规范民营企业的经营行为,严格打击各种违法经营活动,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民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在监管过程中,行政主体要坚持“两先一严”的原则,即教育在先、预防在先、严肃处理违法违章经营行为,同时要改变那些骚扰性的、运动式的所谓执法检查和繁琐的、无效的所谓监督管理,树立将监管融入服务的大服务观念,建立公正、透明、长效、灵敏的监管机制。另一方面,行政主体进行监督管理的目的在于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其作为经济活动规则的制定者和仲裁者,自身就应当切实履行好职责,在执法过程中做到公正、严明,具有权威性,防止出现市场“黑哨”。特别是在《行政许可法》施行后,行政主体更要进一步规范自己的执法行为,彻底改变过去重许可、轻监管的不当做法,真正将管理的重心从事前的审批许可转移到事中的监督检查和事后的纠正查处上来。

(四)发挥司法审判职能。市场经济对人民法院的基本要求是通过法院的审判活动来来规范经济活动,保障市场机制的有序运行,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因此,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为民营企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优质的法律服务,推动民营经济在良好的法治环境中健康发展,是人民法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1、强化大局意识,切实维护企业和社会的稳定。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主要的市场主体,只有企业搞活,市场才能搞活;只有企业发展,经济才能发展;只有企业稳定,社会才能稳定。当前,各种与民营企业有关的疑难复杂和重大影响案件频繁出现,民营企业因民间借贷、物业管理、劳动报酬、股东权益保护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不仅会使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干扰,而且会给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造成不利影响。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在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此,我们要从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要求、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高度,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保障意识和效果意识,及时依法公正审理关系民营企业发展、稳定的各类案件,充分发挥法律对民营企业涉及到的各种利益关系所具有的规范、引导、调节和保障作用,既要有力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又要切实维护债权人、消费者、企业职工、公司股东以及其他相对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在处理民营企业涉诉的疑难复杂和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中,不但要重视个案处理的正确,而且要更加注重整体的社会价值取向、诉讼的整体效益以及党和人民群众对办案效果的评价。对于群体性纠纷,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工作上要精心组织,在严格依法办案的同时,注意做好各方面的工作,防止矛盾激化或者事态扩大;要通过案件审理,“化解矛盾、理顺关系、安定人心、维护秩序”,为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

2、树立平等观念,依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在审判和执行工作中对各类市场主体始终坚持在适用法律上的一律平等,这是宪法和法律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民营经济作为最具活力的新兴生产力,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此,我们更应该树立平等保护的司法观念,依法促进其健康发展。第一,要转变传统的以国有经济为中心的观念,强化对包括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其他经济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对待、平等保护的意识。要明确认识到,对民营企业而言,给予其平等的保护就是最有力的支持,就是最好的保护。第二,对民营经济的平等保护要体现在法院审判和执行工作的各个方面。不仅在工作态度上要与其他当事人平等,而且在诉讼地位、法律适用,甚至在各种强制措施采取的力度上也要与其他当事人平等,不要因为是其他经济主体就宽松对待,是民营企业就严厉处罚。工作中要严格遵循非歧视原则,始终做到中立公正,不偏不倚,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三,对平等保护要有正确的认识。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因此保护和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不是在法律框架之外提高民营企业的待遇,寻求“法外开恩”,而是在法律框架以内还民营企业应有的平等待遇。第四,要鼓励和支持一切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合法行为,创造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法制环境,通过司法手段保证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私人财产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要注意的是,在强调平等保护民营企业财产权益的同时,也要防止以牺牲国有企业的权益为代价。

3、正确适用法律,公正裁判民营企业涉诉案件。正确适用法律,准确理解和把握立法本意,是严格依法审判案件的必然要求,也是法院实现“公正与效率”主题的根本途径。在审理民营企业涉诉的各类案件中,对法律有明确规定的,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处理;对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或规定不明确的,要根据法律原则和相关政策处理。在刑事审判中,要坚决贯彻罪行法定主义原则和罪行相适应原则,严厉打击侵犯民营企业财产、生产经营及企业主人身的各类犯罪行为,依法保障市场经济秩序及民营企业和企业主的人身财产安全,做到不枉不纵。在民商审判中,要坚持贯彻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依法调整民营企业与其利益关系者之间的财产、信用和契约关系,制裁侵犯知识产权、劳动者权益、欺诈经营和恶意拖欠甚至逃废债务等违法违约行为,有力保障公平竞争、交易安全和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及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做到依法调解、依法裁判。在行政审判中,一方面要坚决依法支持民营企业行使诉权,另一方面要履行好司法审查职责,坚决制止行政机关行政不作为和行政乱作为,尤其是侵犯企业经营权的行为。对审理中 发现的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亦要坚决予以制止,以有效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在执行工作中,要积极想办法、找措施,及时兑现民营企业的对外债权,使打赢官司的民营企业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依法执行的同时,要注意规范执行和文明执行。对民营企业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要慎用拘留、查封、冻结、扣押等强制性措施,对确有必要的,也要尽可能不影响民营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4、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扩大服务的效能和效果。在审理民营企业涉诉的案件中,人民法院在严肃执法的同时,又要热情服务。第一,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决杜绝各种特权思想和态度粗暴、方法简单的做法,严禁借审判之机干预企业的自主经营活动,严禁审判中的吃拿卡要行为;要自觉维护民营企业的良好形象,不得随意发表有损民营企业声誉的言论。第二,要积极发挥审判工作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指导和引导作用。一方面要加强诉讼指导,及时向民营企业提示诉讼请求不当、丧失诉讼时效、举证超过时限、拒不执行等方面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帮助其避免一些常见的诉讼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要通过审判活动及时解决民营企业遇到的法律问题,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掌握法律知识,培植法律意识,促使其建立防范法律风险的长效机制。第三,要扩大审判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和效果。对案件审判中发现的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隐患,要通过庭审教育或司法建议等形式及时予以纠正;要通过司法活动引导民营企业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自觉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同时,要注意通过宣传工作扩大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典型个案的影响力,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创造积极的社会舆论和良好的社会氛围。第四,要注意认真倾听民营企业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改进自身工作;要加强对民营企业涉诉案件的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通过个案或综合性司法建议,积极为党委、人大、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意见,为人大立法和行政立法提出建议,促进民营经济赖以生存的政务、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

六、结语

近年来,武侯区紧紧围绕“三个率先”[15]发展目标,认真贯彻国家关于民营经济要“政治平等、政策公开、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方针,切实把民营经济作为全区经济的主体来精心培育和重点扶持,不但区委、区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而且25个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同时我院亦从司法保障的角度,大力开展了服务民营企业的“四个一”活动[16],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企业经营相关法律篇7

关键词:创业教育 法律环境 法律教育

现有的创业培训中比较注重创业精神和品质的强化,更多地关注企管、金融、财会、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对与创业有关的法律知识关注较少。创业教育中法律教育的缺失,容易导致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创业成功率低,稍有不慎容易在创业过程中误入歧途。

本文以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为例,有针对性地选择与创业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展开讨论。目的是让大学生对其创业活动所面临的法制环境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引导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办事,依法维护企业和自身利益。

一、创业中法律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

创新已成为当今中国的最强音符,创业也已转化为大众的迫切需要。与之相对应的是,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开展,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有着诸多优势,也是自身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一)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创业能力是一种生存能力,创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和提高生存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被称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和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当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认识到创业是解决中国社会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具体来说,就是培养自信心、培养积极的处事态度、培养良好的行为方式、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竞争意识和竞争精神、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与品质。这些正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法律教育的必要性

对于创业者,从寻思创业伊始,必须充分认识分析创业环境,因为创业成败与创业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创业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创业的影响往往更重要。

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人口环境、习俗环境、市场环境、人力资源环境等,社会环境对创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创业者要全面考虑,能利用的社会环境要充分利用,不能违反的要严格遵守,创业者对社会环境利用得越好,创业者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市场条件下开展的各种经济活动,无一不是在法律的引导、规范和保护之下才能正常进行和取得预期成果。企业创业活动同样是在一定的法制环境下进行的,创业者必须考虑法律的这种影响和作用,对其创业活动所面临的法制环境要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并在创业活动的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达到成功创业的预期目标。因此,加强创业中的法律教育与培训非常必要。

二、创业初始阶段的法律教育与培训

经过一番踌躇满志的构想,开始准备创业,这就进入了创业初始阶段了,创业者首先会遇到很多法律问题,处理不当的话不仅会造成很多不可避免的纠纷,严重的话还会危及企业生存安全。创业者不必了解有关法律的所有内容,只要知道哪些法律和哪些关键内容与新办企业有关就够了,最重要的是作为企业主,要知道法律不仅对企业有约束的一面,也同样给予你的企业以法律保护。

(一)关于设立经营实体,进行行政审批的相关法律问题

设立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必须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如果从事特定行业的经营活动,还须先取得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比如开网吧,需要得到公安部门、文化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根据《民法通则》《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法律的规定,企业的组织形式可以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其中以有限责任公司最为常见。设立特定行业的企业,还有必要了解有关开发区、高科技园区、软件区等方面的法规、规章、有关地方规定,这样有助于更好地选择创业地点,以享受税收等优惠政策。同时大学生创业需要依据《企业登记管理条例》《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以及消防、卫生等行政审批程序的一些具体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这部分相关法律的教育与培训应重点放在各种不同经济组织的具体特点,包括责任形式、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的区别、设立条件要求、公司章程、投资协议、经营管理等内容,让大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和判断,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组织形式并按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具体规定准备资料,办理企业登记手续。

(二)关于资金、设备场地等相关法律问题

大学生在创业初期筹集创业资金时可能涉及银行贷款、财产抵押等问题。如果不是以货币资金出资,而是以实物、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或其他权益等出资,以及在企业经营也会涉及租店面及办公场所,这些都会涉及诸多的法律问题,需要了解有关票据、合同、担保、出资、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等相关的法律知识,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律教育与培训,本着“必需、够用”原则,精简优化法律教育培训内容,让创业大学生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和掌握应用关键的法律知识,至于较为完整的法律条文学习、熟悉及应用,有待引导大学生遇到具体的经营问题能够做到寻找相对应的法律文件,边学边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在创业过程中不断提升法律水平与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三、创业经营阶段的法律教育与培训

创业初期阶段以设立某种组织形式的企业为主,完成行政审批企业登记手续,这仅仅是创业的开始,打好基础后,接下来要进入创业经营阶段。同理,创业者不得不面对许多不可避免的法律问题,而且是稍有不慎或忽视,极有可能使新设立的企业陷入进退两难的处境,令企业经营管理举步维艰。认识把握好下面几个法律问题无疑有助于创业成功。

(一)履行好企业的法律责任

创办的企业进入经营阶段后,创业者也就是经营者要遵纪守法,履行好企业的法律责任;现有的法律体系已日趋完备,不少法律法规都或多或少从各个不同方面规范了经营者的法律责任,现举二例说明履行法律责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就展示了对创业经营阶段中法律教育培训的意义所在。

其一,创业者必须依法纳税。任何企业,都要按照国家税法的规定缴纳各种税款,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实现,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及时、足额纳税是创业企业对国家的贡献,也是创业企业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创业者要了解熟悉《税收征收管理条例》,明了自己作为纳税人的基本义务和权利,这些责任概括起来为:依法办理税务登记、依法开设银行账户、依法报送财会制度、依法设置财簿、依法报送财会核算资料、依法办理纳税申报、依法缴纳或解缴税款、依法实施发票管理、依法使用税控装置、依法结算税款或提供担保、依法接受税务检查等。

其二,创业企业务必尊重员工的权益。市场竞争、企业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员工的素质和积极性,在劳动力流动加快和竞争加剧的形势下,优秀的劳动者越来越成为劳动力市场上争夺的重要资源,所以新开办企业一开始就要特别重视尊重员工的权益,践行以人为本的经营之道,自始至终培育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宿感,避免人才流失给企业带来的困难和损失。

至于法律层面而言,《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有相当多的条文明确规定了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应尽的法律责任义务,比如必须依法与员工订立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依法为员工提供劳动保护和安全、依法支付劳动报酬、依法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依法处理劳动争议与纠纷等等。

(二)熟悉并遵守相关法律

进入创业经营阶段,利用企业资源,为社会创造财富,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与服务,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涉及方方面面的事情,几乎都有法律法规的具体规范,创业者要尽可能地了解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才有可能做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和保障企业利益,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成为法盲,不懂法不守法,会使企业陷入歧途,甚至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需要创业者了解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很多,这里着重强调几部法律法规,非常有必要作为创业教育中法律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主要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环境保护法》《广告法》《合同法》等,下面择其中一二说明。

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而言,其法律教育培训中要让创业者重点了解熟悉消费者的权益和经营者的义务,以及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教育培训中侧重在于熟悉掌握法律禁止的十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避免竞争中触犯了法律底线;至于《产品质量法》的教育培训中则应强调创业者了解熟悉国家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与制度,要创业者熟悉掌握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不得违反《产品质量法》的禁止性规定,履行作为性义务和不作为性义务。限于篇幅,其他相关法律不再累述。

总的原则就是要精选核心的、与创业企业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概念与条文,有的放矢,让大学生易学易记,让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运用能力转化为创业企业保驾护航的能力。

(三)依照法律解决纠纷

创业者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对内开展管理活动,对外发生经济联系,都会产生各种法律关系,难免会有各种摩擦矛盾、争议纠纷。因此创业者要了解熟悉《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等法律,依法处理争议纠纷,熟悉掌握法律中规定的具体诉讼程序,更要有积极收集相关证据的法律意识,还要有各种相关预防措施及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法律保障企业利益。以《民事诉讼法》为例,在具体的法律教育培训中,要让大学生理解并掌握诉讼制度、原则、管辖概念、诉讼程序,实训模仿撰写诉讼文书,能够独立进行诉讼,最终具备用诉讼方式解决经济纠纷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先华.教育思想的革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企业经营相关法律篇8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提升综合竞争力,电力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现代市场环境十分复杂,电力企业在实际的经营管理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面临很多法律风险问题,严重制约电力企业的发展。目前,很多电力企业管理者没有足够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使得各种法律风险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法律风险具有可防可控性,电力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经营管理状况,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保障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分析

法律风险的产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电力企业受到各种外界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风险种类较多,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电力企业在成立过程中涉及的事务较多,在后期发展阶段面临各种问题,例如相关规范制度不健全、设立操作不合法等,使得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面临各种法律风险,例如资产结算纠纷、职工薪资纠纷、债务承担纠纷等;

第二,电力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法律风险就是内部权益纠纷问题,电力企业属于垄断性企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导致内部权益纠纷成为制约企业建设和发展的一大法律风险,例如权益转让以及诉讼问题;

第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产权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很多电力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认识不足,知识产权维护工作不到位,容易面临法律风险。

2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法律风险原因分析

2.1 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我国电力企业往往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植,受政企合一发展理念的影响,企业管理者没有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风险管理机制薄弱,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导致各种法律风险发生。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往往注重生产经营效益的提升,对依法治理企业的认识不足,使得各种法律风险问题层出不穷。此外,电力企业的员工的法律风险意识也较为薄弱,使得经营管理中出现设施验收不合格、竞争机制不科学等问题,增加了法律风险,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1]。

2.2 合同管理不到位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面临法律风险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合同管理不到位。合同是约束双方责任和义务的具有法律效应的协议,合同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法律风险指的是在合同签订、生效、履行、变更、终止和转让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纠纷问题。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电力企业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环节没有制定严格管理和审查程序,容易造成合同条款不明确和法律漏洞,对企业的利益构成威胁。此外,随着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聘请的员工数量增加,在于员工签订合同文件中,由于考虑不全面,常常引发劳务纠纷。电力企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控制和防范措施,也是造成合同法律风险的重要原因。

2.3 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获得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经营管理水平也获得一定提升,但是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电力企业仍然缺乏有效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在电力企业内部存在职权划分不明确、工作监管力度不足、员工分工不科学等问题,相关的规章制度建设有待加强。随着电力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营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问题也不断增加,对电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由于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实际发展过程中电力企业甚至面临资产流失等问题,造成企业经济效益降低[1]。

3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法律风险防范对策

加强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法律风险防范不仅是企业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要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 树立良好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面对经营管理中的各种法律风险,电力企业要树立全方位的法律风险防范观念,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开展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企业管理者是各项经营活动的决策者,企业员工是各项工作的执行者,如果两者的法律风险防范观念薄弱,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针对这种情况,电力企业需要加强企业内部法律风险防范理念的宣传,提供全体员工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加强对员工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的培训和教育,从而形成良好的企业经营氛围,提高企业整体的法律风险防范水平。

3.2 完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电力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不断完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实现风险防范和控制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合同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合同管理办法,加强合同签订、执行等过程的严格审查,并根据企业的经营业务和管理标准,制定合同示范文本,保障自身利益,实现合同的规范化管理;

第二,建立重大项目法律咨询制度,电力企业在招投标等经营活动中,可以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对各种利益关系进行明确界定和妥善处理,在各种金融纠纷中提供可靠的法律援助;

第三,完善其他法律事务管理制度,电力企业经营中还存在知识产权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问题,需要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内部资源和员工的管理,保障企业的经营效益。

3.3 实行法律顾问制度

企业法律顾问指的是法律知识丰富、法律服务全面的专业人士,电力企业要聘请专业的人才,构建法律顾问制度,对经营管理中的各活动加强审查。针对各项经营活动,例如项目投资、融资合作、对外担保等,企业管理者在制定决策前,需要进行有效的可行性论证,对各项活动有关事项进行全面审查。同时,针对重大的经济活动,电力企业要组织相关的会议,让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共同参与讨论,根据相关的法律程序开展活动,保障决策的合法性[1]。此外,电力企业要切实遵守政企分开的原则,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开展各项活动,保护电力企业的合法权益。

3.4 构建法律风险评估预警制度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法律风险防范的过程包括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救济,而事前的预防是降低企业经济损失的重要保障,因此,电力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应首先立足于事前的预防。电力企业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一套适合于电力企业的法律风险评估预警制度,针对企业一般业务流程和项目运作程序设计一套测评企业法律风险的指标体系,可以分为管理良好、危机征兆、需要整顿、危险预警、严重危机等风险级别,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整理,供企业自我测评或合作伙伴、交易对方和中介机构用于测评企业法律风险,并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3.5 提升风险防范队伍素质

市场经济自身属于法制经济,电力企业属于市场经济的主体,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开展经营和管理工作。从电力企业成立,到电力企业解散,以至于电力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均会存在法律风险如企业对外投资、企业并购重组、企业改制、企业产销行为、企业契约合同等。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要注重建设防范风险的队伍,对法律风险防范人员实施培训,定期组织专业的法律管理培训活动,并为管理人员提供进修学习法律风险管理的机会,全面提升风险管理队伍素质。

4  结束语

上一篇: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学范文 下一篇:工程安全与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