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范文

时间:2023-09-30 19:31:15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1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

1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的内涵

学术界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有多种提法,如城市边缘带(urbanfringe)、城市蔓延区(theareaofurbansprawl)、城乡结合部(citycountryfringe)、城市阴影区(urbanshadowarea)、城乡交错带(urbanruralfringe)等。现在国外比较权威性的定义是由普内尔于1968年提出的:“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与纯农业腹地之间,兼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虽然学者对城市边缘区的表述和理解不是很一致,但城市边缘区确是城市地理的客观现实区域。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地带,是城市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接的部位。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实体,在土地利用上则表现为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带。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延的发展用地,是城市人的服务区,既是城市外延部分二、三产业的吸纳地,又是为城市提供大量农副产品的基地,它总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将社区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农村社区。传统的农村社区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由于长期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而形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理念的共同体。这些社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

城市边缘区农村社区是指在地理位置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村社区,它具有部分城市特征,也保持了原有的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应将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联系起来考虑。当前国内城市社区的建设往往采取政府主导,依托原有的街道委员会进行。这是在城市建成区条件下的模式,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应该根据实际条件,创新模式,满足各方面要求。总之,在城市边缘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中,利用创新社区规划模式可以对村容村貌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避免新农村社区成为城市社区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2.1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位置、建设情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而且,城市的快速扩张促使城市边缘区里城中村与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普遍出现,这部分的建成环境出现了既有完全城市环境包围乡村,也有乡村包围城市住区,还有城市与乡村杂存的复杂情况。这部分的新农村社区具有了很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开放性。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交通、信息因素的介入,广州城市边缘区传统农村社区的封闭性被打破。尽管农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仍然是农户,但是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愈益社会化,由此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

(2)流动性。当地农村人口不再限于本乡本土,而是大规模、高频率的外出务工经商。即使在本乡村务农的农民也利用农闲时间在广州市或周边的城镇外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3)异质性。传统农村社区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还在于其同质性社会,即在同一社区居住的人群从事同样的职业,过着同样的生活。现在,由于村域内产业的兴起,外来人口的大量介入,农村社会正处于大分化之中,差异性愈来愈突出。产业分化造成不同产业人群、不同职业和身份群体共同居住在同一社区;

(4)动态性。城市边缘区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域范围也不断在变化。在这样环境中的新农村社区也不断的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有的仍是农村社区,有的虽然名义上是农村社区,实际在空间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2.2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特征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具有以下的特征:

(1)自然环境优美。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人海口,边缘区农村大多位于珠江水系纵横的河道水网之间,一年四季植被茂盛,形成丰富的绿色景观。由于地域文化特点,有历史的旧村建设都会考虑一定的风水因素,因此,大多数城市边缘区的农村仍然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基础。番禺南村镇的八个村落都有水系河流,其中陈边村内还有几个小山分布其中,形成特色生态景观。

(2)新农村传统社区环境各具特色。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传统农村社区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历史,在明清时代建村的较多,例如,番禺南村镇的南草堂村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有的村落沿江而建,有的村落依山而起,有的村落自成体系,形态完整。例如,南村镇新基村传统社区环境形态受珠江支流小河的影响明显,呈线性发展。所有村落传统社区的街巷肌理自然有序,历史性建筑点缀其间。各个村落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既契合周边自然环境,又具有自己的文化理念,从而各具特色,体现了岭南乡土文化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村落景观。

(3)现有村落空间架构呈现拼贴性特征。其中,历史旧村环境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广州城市边缘区的农村社区处于广府文化影响圈内,村落实体空间的生长反映了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村落布局中,祠堂、宗庙成为核心节点,空间结构肌理具有岭南特色;而上个世纪末建设的村落格局则成格网状布局,每户宅基地面积一致,未考虑公共交通,各家住宅距离很近,整体村落呈现两种肌理的拼贴。南村镇市头村旧村肌理清晰,建筑与道路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其中宗祠(公祠)众多,新旧共存的整体空间结构呈现异质拼贴特性。

(4)村落环境需要改造。边缘区村落在发展中,实体环境的某些方面已经与村民生活需求脱节,表现在村内交通、聚居方式、交往空间、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村内交通无法满足村民开车出行的需要,防火通道不符合要求;聚居方式分散,土地利用存在浪费现象;交往空间较少,村落公共空间不支持村民活动;公共设施缺乏,防火、垃圾处理、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足。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村落居民在经济上比较富裕,与这样的生活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3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构想

基于上述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结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认识,提出新农村规划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统筹。在宏观层面需要结合广州城市总体城市规划,进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规划法已经颁布实施,在落实广州城乡规划中,需要重视将新农村规划统一进来。广州城市区域不能无限制的蔓延,基于我国可利用土地较少的现状,采取有机聚集发展是可行的方式。这样边缘区的新农村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社区,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边缘绿带界限中的聚落,自然景观得以保持而不被城市化的浪潮所淹没。

(2)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产业发展。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与广州市毗邻,在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市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广州正处在产业转型期,新农村社区需要结合自己特色,寻找发展的新机遇,在特色农业、第三产业发展中拓展空间。在社区规划建设中,预留产业发展空间,根据不同产业类型,结合居住社区建设综合性的新农村社区。例如,南村镇的新基村紧邻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华南新城,新基村发展必然要受到华南新城房地产开发的影响,变被动为主动,走一条房地产商、村民集体和政府三赢的道路。

(3)特色保留。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各具特色,构成了广州城乡景观的重要部分。过去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不少建设性破坏工作,有些农村聚落的空间组织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不仅要注意保护社区环境中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也必须合理的保护具有明显空间结构肌理的农村聚落,创造有特色的新农村场所景观。

(4)规模合理。社区建设可以与村庄行政区域、基层社会组织紧密相连,为了保证社区建设与地域居住环境和基层社会组织相配合,社区应该具有合理的规模,这样有利于形成较强的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现在的农村社区正在不断的异质化,原有的共同心理文化特征还没有被彻底改变,一些新的变化也在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空间环境的规划应该注意按照社区规模确定地理范围界限。并运用多种手法,在不割裂整体性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整合,这对于城乡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5)渐进发展。城市边缘区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各种问题,也有很多机遇,在当前条件下,更容易采取的建设方式应该是小规模改造。一方面,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量大面广,相关利益复杂。建设资金缺口也较大;另一方面,采取变革性的彻底改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关照各方利益,实行渐进式的小规模改造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每个新农村社区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由点带面,展开滚动式发展。

(6)空间有序。参照国外城乡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城乡规划方法必然是综合性规划,而不是简单的环境规划。综合性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实体规划与社会结构发展相结合,建设有序的空间环境。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在于其社会意义,有序的空间环境也会影响人的行为,构建和谐社会。针对规划对象的社会结构具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特点,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对新农村的社会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考察传统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对人们文化心理层面的认识进行探索,并落实到新农村空间实体环境的规划中,形成有序发展的新农村社区环境。

(7)可持续利用。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国家允许集体所有制农民土地进行流转的新政策,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采用生态的规划方法与建设科技,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新新农村社区的管理模式,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不断融合进城市社区的特点,达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区域,而新农村社区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进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是城乡规划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已经进行了一些实践。在广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我们尝试以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进行规划设计。抛砖引玉,珠三角地区的新农村具有自身特点,考虑地域特征条件下的新农村社区规划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山.城市边缘区空间动态演变及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3),19—23.

[2]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杨春学,李绍荣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赵民,赵蔚.社区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90.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2

新型农村社区有四个主要特点:一是布局要科学合理,功能齐全,形态和建设方式要有全新的面貌;二是要节约土地;三是要成为为周边生产、生活服务的中心;四是要被纳入新型城镇化的范畴。《意见》强调“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带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这就体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集聚式发展

关于对“新型农村社区的集聚式发展”的理解,我们还是要结合实际工作,从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理解。我们的理解是:把一些分布零散的旧村庄迁并整合在一起,按新型城镇化的要求集中建设以居住为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农村居住小区,就是新型农村社区的集聚式发展。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角度出发,应该是相对集聚。平原区,城市郊区集聚程度要大,山区、丘陵区等集聚程度要小;用地适宜且有条件的地区集聚程度要大,用地等条件差的地区可能集聚程度要小,这是正确理解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前提。当然这里应杜绝一点儿都不集聚的想法。一点儿都不集聚不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想法。

三、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基本思路

根据河南的实际情况,考虑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山区和丘陵区每个行政村可以考虑建设2~3个集聚式发展的农村社区。平原区行政村可以考虑一个行政村建设1~2个集聚式发展的农村社区;有条件的地区,无论是山区、丘陵或平原区,可以一个行政村建一个集聚式发展的农村社区,或几个行政村合并建一个集聚式发展的农村社区。这里最主要的问题是农民意愿。但必须考虑到《意见》中的总体目标,即“引导一部分新型农村社区逐步发展为特色小城镇”,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支撑点。由此可以看出,山区和丘陵区的集聚式发展的农村社区人口规模以500~2000人为宜,平原区集聚式发展的农村社区人口规模以5000~10000人为宜。真正体现“山区和丘陵区的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要依托小城镇、工矿区或规模较大的中心村,重点对基础条件差、自我发展能力弱、不宜居住的散、小、远等村庄进行迁并;平原区的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要依托城镇、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区以及规模较大、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村,按照集中紧凑、集约用地、集聚发展的原则,加大村庄整合力度”。

四、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建设方式

从河南省的情况看,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建设方式有三种:一是先建后拆:先建后拆是河南省目前进行新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最主要的建设思路。特点是容易实施,但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旧村庄的拆除工作和复耕工作缓慢,也容易出现新的变数。最终有可能导致新社区建起来了,但旧村庄却依然存在。二是先拆后建:先拆后建的例子在省内不是很多,主要特点是周期长,近期很难看到效果;另外,群众的临时安置也是个大问题。主要特点是,很容易看到旧村庄的复耕。三是边建边拆:在河南省范围内也有这样的例子,在旧村庄周边先行建设一部分社区房屋;搬一部分后,再拆建另外一部分。其特点是比较稳健。问题是建设周期过长,各项手续要反复办理,比较麻烦。

五、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集聚力度过小或过大的问题

应正确理解集聚力度过大过小的问题是一个相对的问题,原则是尊重群众意愿,符合“引导一部分新型农村社区逐步发展为特色小城镇的目标”。大是一个方向,小可能更多的是群众意愿。要处理两者的关系,科学合理地确定集聚式发展的新型农村社区的规模以及旧村庄的迁并力度。

(二)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问题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人是集聚到一起了,公共服务设施配齐了,生活是方便了,可能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展开。这就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出行距离可能加长的问题,实际上这里还有一个基础设施的配套问题。河南省采取的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发展的基本思路有两条:一是河南省人口密集。社区到劳动所在地的距离并不会很远;二是我们走的一条路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合村建社区,然后一部分社区再逐步过渡为小城镇。随着农村交通体系的完善,这些问题都会解决。

(三)进行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应重视农村产业化发展问题

河南的广大农村目前的产业发展状况仍然是以农业为主,因此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决定着农民的收入,而农民收入的多少,又决定着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规模和快慢程度。推进农村产业化发展是进行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关键。

农村产业化的发展有一个核心两个根本:核心是农村土地的经营方式,是建立农村土地的合作经营制度,推广农业的企业化经营模式,还是仍然停留在农民各自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两个根本是如何在县、市、乡镇建立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和建立面向国际、国内的农产品信息及市场销售体系的根本问题。这是政府帮扶农村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四)关于进行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资金和主体问题

《意见》明确说明:“省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以奖代补。各级政府要为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引导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这说明,政府将用“以奖代补”和相关政策指导并引导新型农村社区的集聚式建设和发展。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建设和发展的资金主体仍然要靠市场的主导作用加以解决,河南省农村广大,单靠政府财政是不能够实现新型农村社区的集聚式建设和发展的,市场是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主力军,具体工作还是要从市场做起。

(五)关于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核心问题——土地问题

河南省各地进行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除了政府的要求外,群众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政府如何鼓励这方面的积极性,事关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大局。我们可以考虑建立一种机制:城市的开发。城市房地产的开发必须取得建设用地指标,这些指标一方面靠国家土地整理项目获得,另一方面要从整合农村建设用地中获得,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获得的用地指标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实现价值。搞农村社区建设的集体或企业受益了,才能调动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发展的积极性,同时也解决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的问题。

农村新型社区集聚发展的关键是两项政策的制定:一是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政策和渠道,能否实现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向城市流转的价值,推动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步伐。二是推动农村农业用地的规模化经营和推进农村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也是推进农村新型社区集聚发展的关键,也需要科学合理的政策加以引导。笔者认为,应根据《意见》要求,适时调整县(市)城市村镇体系规划,达到用规划引领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目标;政府应配套出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流转实施的指导意见》以及《城市土地开发过程中取得用地指标的实施方案》,从法律层面解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收益问题;政府还应配套出台《推动农业发展规模化经营,推进农村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农村发展企业农业和合作农业。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3

[论文摘要]农村社区管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农村社区的特点,总结农村社区管理与改革的经验,进一步认识加强和改进农村社区工作,就成为当前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社区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实现农村社区建设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就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发展的现状来看,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的模式多种多样。从规模上看,大的可以指一个乡镇甚至相邻的几个乡镇,小的指乡镇村内部自然形成的小型社区。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主要是以乡镇辖区和村委会所辖区域为单位,它是我国农村社会最基层的社会组织,也是我国农村乡镇基层政权组织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农村社区是相对于城市社区而言的,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人群比较单纯;二是居民一般以农业生产为主,自我服务意识强;三是生活方式简单,人际关系比较和谐,乡村文化色彩浓:四是组织程度不高,形式单一化。由于农村社区不同于城市社区,社区服务管理的现状、方式和效应也就有所不同,因而正确认识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的服务管理功能,将对农村社区建设发展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一、加强和改善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时期,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也使农村社区建设得到明显提高,农村在撤乡并镇、撤村建居等行政区划调整的同时,社区服务管理也就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社区服务管理迫切需要不断地发展创新。如何适应当前这一改革发展趋势,加快农村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改变农村社区服务管理方式,就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关键。为此,加快和改进农村乡镇政府工作职能,转变乡镇服务管理工作方式,就要进一步改变乡镇政府包揽一切的传统农村管理模式,大力发展城镇社区,以农村城镇化发展推动社区发展,把农村社区改造成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组织健全和功能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经济社会改革的发展,健全和完善农村社区组织体系及服务功能,培育社区管理服务意识,使社区内的组织、群众、社会团体等都成为社区管理的参与者,就能使农村社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更能使农村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并将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随着农村城镇化、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在农业生产、劳动就业、居住环境和服务管理等方面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一些乡镇单位的社会职能也逐步转向社会,落实到社区,农村社会正由“乡村人”向“社区人”转化,社区承担了“乡村”分离出来的一些社会职能,诸如为社区群众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对社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服务、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和管理,这都将为农村社会经济改革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积极有效的社会保障。

2.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精神文明建设是社区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反对封建迷信的重要阵地,它在建设文明和谐乡镇,文明和谐社区、农村特色文化,弘扬文明道德风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农村人民生活、文化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封建迷信思想、不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也严重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因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就成为实现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实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发展,提高人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发展需求的重要保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村社会的思想文化素质,要与农村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化解农村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社区服务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实现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3.有利于推进农村乡镇体制改革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的就是要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把农村各项改革顺利推进。乡镇体制改革的发展,就是要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也就是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积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整体服务能力,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把那些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务交给社会和其他组织来管理,使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得到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是推进农村乡镇体制改革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统一实现了农村乡镇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而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管理,撤乡并镇、撤村建居等行政区划的调整,更是加快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步伐,这意味着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现代农业体系的形成,农村社区服务管理也将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力量。

二、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使我国农村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方面也发生了许多变化,特别是在这几年的推广实践过程中,农村社区在社区管理改革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农村社区建设管理的不断深入发展,农村社区在服务管理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管理观念落后。从农村改革发展二十多年来的情况来看,农村在乡镇建设管理、社区建设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农村乡镇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农村社区组织的不断扩大,农村乡镇一些社区管理组织、管理人员的观念仍然比较落后,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文化素质、法制观念、服务意识和管理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仍然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且“行政化”色彩较浓,其管理方式、活动开展、服务实效等均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2.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近年来,党中央先后制定和出台了许多切合农村实际,符合民心,能够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然而,由于部分管理人员思想文化素质低、管理能力差,工作不认真负责,且对政策和法规领会不透、传不准、落不到实处,因而在农村许多政策法规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比如有的农民不知道“新农村”的含义:又如农村联产承包三十年不变的政策已出台多年了,但至今仍有好多村没有完善承包手续:管理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职能,使许多村干部在管理方面随心所欲,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社区的建设发展。

3.“重管理轻服务、重建设轻规划”现象比较普遍。目前,农村社区管理普遍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重建设轻规划的现象,提供的服务项目、服务质量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多数社区服务还停留在传统性、邻里性和救的服务上,缺少面向整个社区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服务,也未完全实现由乡村管理服务向社区管理服务的转变;在社区建设规划方面也基本是以原城乡接合部的居民区为重点,社区缺乏整体规划设计和统一建设,很难满足现代农村社区建设管理发展的要求。

4.自治程度低。目前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主要是以乡镇村为依托,社区自治程度不高,居民的自治组织性较弱,“行政化”色彩较浓。虽说在管理方面社区与乡镇政府的关系是指导与协调,但在实际操作中乡镇政府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和控制社区活动,从而降低了社区自治的能力;在民主决策管理方面,社区自治活动理应由居民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且重要事情必须经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但实际工作中个人因素往往决定一切,群众自治热情不高,有的根本不能代表社区居民的利益。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农村社区管理与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必须通过改革来加以完善。

三、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发展思路

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处于乡镇政府与农民的最直接联系层面,其管理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从近几年农村社区服务建设发展的情况来看,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应在建设规划、基础设施、队伍建设、环境治理、公共安全和社区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发展提高。

1.科学规划管理。农村社区建设是城乡融合、统筹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与城镇化建设目标一致,必须科学规划管理,系统全面地制定建设规划、村镇规划、产业规划等。建设规划必须把长远目标和近期规划结合起来,根据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求,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农民生产生活、农村社会环境及居民需求导向原则,合理规划设置社区建设规模,也就是找准各自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特色和特点,探索适合于自己社区建设发展的模式,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科学规划管理。

2.加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当前农村社区建设最薄弱的一个方面。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需要从公共设施建设入手,大力加强对公共设施及公益方面的投入,政府需要在财政上给以大力支持与帮助,并在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制度措施方面要有所发展创新,努力改变农村社区这一薄弱环节,为社区建设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强农村社区公共设施的投入: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通过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农村社区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社区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互动;二是要整合农村社区资源体系,充分调动农村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通过组织协调调动各种资源,从而有效地利用农村人才、物质、资金、技术等社区发展所需的资源配置,完善社区管理机制;三是要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居民自治的能力,通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农村社区的建设发展。

3.加强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农村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农村最基层的自治组织,在农村社区服务管理中具有核心的组织领导作用。但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不是政权组织,也不是行政单位,它开展工作主要是依靠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式进行的,所以组织队伍的作用是关键。在目前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中,由于社区管理还处于改革调整发展阶段,一些社区基层组织也才刚刚开始形成,且相关的改革措施也尚未跟上来,一些农村社区党支部和居民委员会之间、村干部与群众之间就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社区管理也就难以全面开展实施。要真正体现社区自治的原则,做到依法管理社区,就要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有所改进和提高。一是要完善社区组织设置,使党组织与社区建制同步开展进行。二是要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提高社区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把工作能力高、服务意识强、思想作风过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人才选拔到社区管理队伍中来,尤其是要选配好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三是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充分挖掘和发挥农村社区的各种人才资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调动社区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把各种力量凝聚到农村社区建设中来。

4.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对农村社区管理体制进行不断地发展创新。要针对各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农村生产发展的需要、农村群众居住环境等特点,积极强化社区服务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如积极探索改进农村社区服务管理体制,组建社区居委会,逐步理顺乡镇政府与社区居委会之问的关系,增强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功能,逐步实现社区建设与居民委员会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和党小组;加强对社区服务、管理、监督等方面制度措施的研究,特别是选举制度、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等,保证社区群众各项民利落实到位。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4

[论文摘要]农村社区管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农村社区的特点,总结农村社区管理与改革的经验,进一步认识加强和改进农村社区工作,就成为当前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社区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实现农村社区建设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就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发展的现状来看,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的模式多种多样。从规模上看,大的可以指一个乡镇甚至相邻的几个乡镇,小的指乡镇村内部自然形成的小型社区。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主要是以乡镇辖区和村委会所辖区域为单位,它是我国农村社会最基层的社会组织,也是我国农村乡镇基层政权组织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农村社区是相对于城市社区而言的,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人群比较单纯;二是居民一般以农业生产为主,自我服务意识强;三是生活方式简单,人际关系比较和谐,乡村文化色彩浓:四是组织程度不高,形式单一化。由于农村社区不同于城市社区,社区服务管理的现状、方式和效应也就有所不同,因而正确认识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的服务管理功能,将对农村社区建设发展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一、加强和改善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时期,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也使农村社区建设得到明显提高,农村在撤乡并镇、撤村建居等行政区划调整的同时,社区服务管理也就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社区服务管理迫切需要不断地发展创新。如何适应当前这一改革发展趋势,加快农村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改变农村社区服务管理方式,就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关键。为此,加快和改进农村乡镇政府工作职能,转变乡镇服务管理工作方式,就要进一步改变乡镇政府包揽一切的传统农村管理模式,大力发展城镇社区,以农村城镇化发展推动社区发展,把农村社区改造成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组织健全和功能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经济社会改革的发展,健全和完善农村社区组织体系及服务功能,培育社区管理服务意识,使社区内的组织、群众、社会团体等都成为社区管理的参与者,就能使农村社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更能使农村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并将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随着农村城镇化、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在农业生产、劳动就业、居住环境和服务管理等方面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一些乡镇单位的社会职能也逐步转向社会,落实到社区,农村社会正由“乡村人”向“社区人”转化,社区承担了“乡村”分离出来的一些社会职能,诸如为社区群众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对社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服务、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和管理,这都将为农村社会经济改革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积极有效的社会保障。

2.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精神文明建设是社区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反对封建迷信的重要阵地,它在建设文明和谐乡镇,文明和谐社区、农村特色文化,弘扬文明道德风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农村人民生活、文化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封建迷信思想、不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也严重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因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就成为实现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实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发展,提高人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发展需求的重要保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村社会的思想文化素质,要与农村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化解农村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社区服务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实现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3.有利于推进农村乡镇体制改革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的就是要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把农村各项改革顺利推进。乡镇体制改革的发展,就是要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也就是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积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整体服务能力,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把那些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务交给社会和其他组织来管理,使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得到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是推进农村乡镇体制改革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统一实现了农村乡镇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而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管理,撤乡并镇、撤村建居等行政区划的调整,更是加快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步伐,这意味着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现代农业体系的形成,农村社区服务管理也将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力量。

二、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使我国农村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方面也发生了许多变化,特别是在这几年的推广实践过程中,农村社区在社区管理改革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农村社区建设管理的不断深入发展,农村社区在服务管理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管理观念落后。从农村改革发展二十多年来的情况来看,农村在乡镇建设管理、社区建设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农村乡镇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农村社区组织的不断扩大,农村乡镇一些社区管理组织、管理人员的观念仍然比较落后,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文化素质、法制观念、服务意识和管理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仍然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且“行政化”色彩较浓,其管理方式、活动开展、服务实效等均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2.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近年来,党中央先后制定和出台了许多切合农村实际,符合民心,能够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然而,由于部分管理人员思想文化素质低、管理能力差,工作不认真负责,且对政策和法规领会不透、传不准、落不到实处,因而在农村许多政策法规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比如有的农民不知道“新农村”的含义:又如农村联产承包三十年不变的政策已出台多年了,但至今仍有好多村没有完善承包手续:管理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职能,使许多村干部在管理方面随心所欲,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社区的建设发展。

3.“重管理轻服务、重建设轻规划”现象比较普遍。目前,农村社区管理普遍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重建设轻规划的现象,提供的服务项目、服务质量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多数社区服务还停留在传统性、邻里性和救助性的服务上,缺少面向整个社区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服务,也未完全实现由乡村管理服务向社区管理服务的转变;在社区建设规划方面也基本是以原城乡接合部的居民区为重点,社区缺乏整体规划设计和统一建设,很难满足现代农村社区建设管理发展的要求。

4.自治程度低。目前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主要是以乡镇村为依托,社区自治程度不高,居民的自治组织性较弱,“行政化”色彩较浓。虽说在管理方面社区与乡镇政府的关系是指导与协调,但在实际操作中乡镇政府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和控制社区活动,从而降低了社区自治的能力;在民主决策管理方面,社区自治活动理应由居民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且重要事情必须经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但实际工作中个人因素往往决定一切,群众自治热情不高,有的根本不能代表社区居民的利益。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农村社区管理与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必须通过改革来加以完善。

三、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发展思路

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处于乡镇政府与农民的最直接联系层面,其管理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从近几年农村社区服务建设发展的情况来看,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应在建设规划、基础设施、队伍建设、环境治理、公共安全和社区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发展提高。

1.科学规划管理。农村社区建设是城乡融合、统筹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与城镇化建设目标一致,必须科学规划管理,系统全面地制定建设规划、村镇规划、产业规划等。建设规划必须把长远目标和近期规划结合起来,根据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求,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农民生产生活、农村社会环境及居民需求导向原则,合理规划设置社区建设规模,也就是找准各自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特色和特点,探索适合于自己社区建设发展的模式,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科学规划管理。

2.加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当前农村社区建设最薄弱的一个方面。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需要从公共设施建设入手,大力加强对公共设施及公益性服务方面的投入,政府需要在财政上给以大力支持与帮助,并在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制度措施方面要有所发展创新,努力改变农村社区这一薄弱环节,为社区建设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强农村社区公共设施的投入: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通过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农村社区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社区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互动;二是要整合农村社区资源体系,充分调动农村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通过组织协调调动各种资源,从而有效地利用农村人才、物质、资金、技术等社区发展所需的资源配置,完善社区管理机制;三是要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居民自治的能力,通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农村社区的建设发展。

3.加强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农村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农村最基层的自治组织,在农村社区服务管理中具有核心的组织领导作用。但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不是政权组织,也不是行政单位,它开展工作主要是依靠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式进行的,所以组织队伍的作用是关键。在目前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中,由于社区管理还处于改革调整发展阶段,一些社区基层组织也才刚刚开始形成,且相关的改革措施也尚未跟上来,一些农村社区党支部和居民委员会之间、村干部与群众之间就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社区管理也就难以全面开展实施。要真正体现社区自治的原则,做到依法管理社区,就要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有所改进和提高。一是要完善社区组织设置,使党组织与社区建制同步开展进行。二是要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提高社区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把工作能力高、服务意识强、思想作风过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人才选拔到社区管理队伍中来,尤其是要选配好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三是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充分挖掘和发挥农村社区的各种人才资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调动社区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把各种力量凝聚到农村社区建设中来。

4.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对农村社区管理体制进行不断地发展创新。要针对各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农村生产发展的需要、农村群众居住环境等特点,积极强化社区服务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如积极探索改进农村社区服务管理体制,组建社区居委会,逐步理顺乡镇政府与社区居委会之问的关系,增强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功能,逐步实现社区建设与居民委员会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和党小组;加强对社区服务、管理、监督等方面制度措施的研究,特别是选举制度、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等,保证社区群众各项民主权利落实到位。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5

经过几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农村社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并且以试点先行,分类实施的原则在全国迅速铺开。中国农村的这样一种实践,也受到了已经有20多年历史的中国城市社区管理实践的启发,特别是统筹中国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的提出,以及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都促进了农村管理社区化。它虽然还在起步期,但无疑它具有光明的前景。现以城市社区建设的研究理论为基础来阐述和总结推行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推行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化,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也出现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二元结构明显,农村公共服务缺乏,社会建设滞后,服务手段落后;农村各类资源布局散乱,缺少有效整合平台,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等等。在这种背景下,必然会出现一种新的农村管理和服务形式,推动农村社会改革发展,农村社区建设由此顺应而生,推行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改革发展的的必然选择。 

   (一)推行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推行农村社区建设,就是通过整合社区内各类资源,推动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扩大公共服务范围、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过程,以农村社区多功能性来弥补新农村建设工程中的不足,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社区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即要有资金作后盾。农村社区必须靠社区本身发展社区经济,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良性的社区经济运行机制,以保证农村社区建设的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发展”目标的实现。再次,开展农村社区经济建设能促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 

   2、农村社区服务、治安与文化建设能促进社区建立起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能提升村民的文明程度和文化生活品位,能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由此看出,农村社区建设能促进“乡风文明”目标的实现。 

   3、加强农村社区卫生建设,能有效地整治农村社区环境卫生,建设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村容整洁”的目标。 

   4、加强农村社区的各类组织建设,可以进一步深化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促进“四个民主”的实现,由此可见,加强农村社区组织建设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促进“管理民主”目标的实现的过程;加强农村社区组织建设就是在推进“管理民主”目标的实现。 

   (二)推行农村社区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客观要求 

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城乡差别除了经济上的差别外,更重要的体现在公共服务的差别上,公共服务资源在城市相对集中,在农村却相对缺乏和单一,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方面的“城乡二元结构”非常明显。而随着农业税费的取消和农村市场机制的完善,农民对政府服务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特别是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治安、计生优抚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职能,由于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更加受到农民的关注。推行农村社区建设,恰恰适应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这种服务需求,能够打破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方面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真正与城市居民同样享受公共服务。同时,推行农村社区建设,使公共服务资源向社区中心集中,基础设施建设向社区中心倾斜,有利于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汇集,形成集聚效应,从而逐步向城市化发展靠拢。 

   (三)推行农村社区建设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基层机构改革的现实要求 

推行农村社区建设,实际就是基层政府有行政化职能向服务化职能的一种转变的实践,也使基层政府职能由缺位、错位、越位实现了准确定位,使政府由管理越位到退位,由服务缺位到补位。乡镇党委、政府将大量的服务职能下沉到农村社区,既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又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支撑。 

   二、推行农村社区建设的可行性 

   (一)农村社区建设的含义 

   民政部曾将社区建设定义为: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借鉴城市社区建设的定义,农村社区建设概念就是:以村庄为基础平台,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托农村社区力量,整合农村社区资源,强化农村社区功能,解决农村社区问题,深化村民自治,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社区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农村社区成员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而进行的建设。 

   (二)农村社区的特点 

   1、聚集性 

农村社区建设的范围必须定位在自然村或以中心自然村带周边小村落为范围的村落社区,这是由农村村落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因农村村落具有人口联系紧密、社会活动集中、组织结构简单、生活方式具有趋同性等特点。这样,就使在同一个村落社区里的村民具有极强的内聚力、向心力。正因如此村落就成为了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最佳选择范围 

   2、多功能性 

   ⑴政治功能:行政型社区是农村社区的主要类型,有利于各种政府行为协调一致地推行某项国家政策,能够动员起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⑵经济功能:推行农村社区建设,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和科学种养水平,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同时培养农民的合作精神与合作技能,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使农民在经济上真正融入社会。 

   ⑶服务功能:农村社区实现了工作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把为村民提供优质服务放到首要位置。农村社区服务具有形式多样,方便快捷等特点,充分满足群众现实要求。具体运作模式包括:有偿服务运用市场机制,微偿(底偿)服务运用市场机制,无偿服务运用自愿和互助机制。 

   ⑷文化功能:要通过加强农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 

   ⑸自治功能:农村社区是一级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自治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第一,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不能提硬性要求,更不能搞摊派集资,只能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进行协商,经过广大村民共同自愿参与,把村级公益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好。第二,组织和发动群众开展自治意识的强弱关系着社区最终能否实现提高起成员理论政策水平、文化素养、生活质量、农村文明程度的目标。第三,通过村民自治来维护农村社会治安和调解民事纠纷。 

   3、先进性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适应21世纪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突出农民群众在农村社会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村民自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深化。总的来说,农村社区建设是在从农村的观念、体制与机制、手段等方面入手的一种先进模式。

   (三)以城市社区看农村社区的发展

   从社区社会、经济结构及其水平的视角看,社区可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农村社区是指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为主体所构成的地区性生活共同体”,而城市社区则是“指由众多的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业生产的人口在某一特定区域内所构成的生活共同体。 

   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是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1986年,为配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民政部首先倡导社区服务,宗旨是在城市开展以民政对象为主的福利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在这种“社区服务”的基础上,社区建设开始在全国推行,建立了社区建设试验区,通过区域改革实验,逐步建立新的社会事业管理机制,依靠科技进步,解决人口、资源、生存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促进社区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

   农村社区相对城市社区发展较晚,自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才真正把发展重心由城市转向弱势的农村区域、农业产业和农村人口。2006年,正式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农村社区建设的要求,2007年,民政部确定了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此后,全国各省市纷纷响应,专题研讨和经验交流会相继召开,形成了实践与理论并行,创新与发展的农村社区建设良好局面。

   由此可看出,城市社区的发展可以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前车之鉴,农村社区可引入相同的模式而不完全照搬,结合自身特点,以城市社区建设理念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创造农村社区发展新篇章。

   三、实际操作

   (一)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历程

   德州市德城区位于冀鲁交界处,是德州市委、市政府驻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2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13个行政村、55个社区,总面积231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

   在2000年,我们已经开始了城市社区建设,并通过多年的学习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荣获“全省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在此基础上,随着新农村建设在全国铺开,我区推行了农村建设,我们发挥市辖区和地处城郊的优势,立足实际,大胆创新,以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农村社区为目标,深入开展了以组织建设为重点,着力完善互动互补的运行机制,探索出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新路子,并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于2007年5月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伊始,各部门抽调精干人员组成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组,入村协助村委会搞好新农村建设,按照二十字方针政策,启动空心村改造工程,彻底改变了农村住宅建设“散、乱、差”的状况,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同时,加强村级文化大院建设,设立了党员活动室、村民议事会议室、警务室、村民学校和文体活动室等,在室外修建了篮球场及健身路径等,农村社区模式初步成型。

   第二阶段,宣传动员,社区理念深入人心。试点村采取了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发动,通过各种会议提高镇村干部对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认识,动员发动各级干部参与试点工作的积极性,采取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向试点村村民宣传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意义、目标和步骤,使村民了解到农村建设工作对于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满足村民物质文化需求及提高村民素质,提升村民生活质量的作用,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阶段,提高标准,扩大试点建设规模。随着新农村建设成果的不断扩大,我区农村社区建设内容要求随之进一步提高,研究制定了《农村社区建设内容和标准》,对农村社区建设做了详细规划,建起了高标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周边配备农贸服务市场,并结合大村庄制改革,推行“一村一社区”和“多村一社区”的模式,基本实现农村社区的全覆盖。

   (二)农村社区建设主要内容

   (一)发展农村社区经济。因地制宜,在发展原有特色经济的基础上,开拓新思路,引进新技术,招收新人才,采取多渠道大力发展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集体经济,逐步由单一性经济向混合型经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要达到30万元以上。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村容村貌全面改造,社区农民住房要达到无无房户,无危房户,无土坯房户。每个社区要建立一处综合服务中心,为农民群众开展活动提供条件。综合服务中心面积不低于3000平方米。

   (三)完善服务保障功能。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化管理;做好社区计划生育管理和技术服务;推进社区公共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成立社区志愿者服务之家;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和专业技术经济合作组织,围绕中心工作和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开展经常性志愿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村民最低生活保障、灾民救助、教育救助、五保户供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失地村民社会保障等农村社区救助制度。

   (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以村民自治章程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民主制度;建有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并真正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村民委员会成员的产生符合民主选举程序,组织健全、工作规范;村务公开工作及时、规范,有村务、财务公开记录。

   (五)繁荣社区文化教育。利用广播、宣传栏、村民学校等多种途径,开展法制教育、科普宣传、道德教育等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广实用技术和致富信息等。社区要组织1-2支村民文艺活动队伍,如:秧歌队、锣鼓队、戏曲票友团等,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六)强化治安体系建设。设立农村社区警务室,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建立治安防控体系;规范管理社区人口、流动人口及租住房屋户;做好社区矫正、民事调解和刑事解教人员安置帮扶等工作,社区人际关系和谐,无群体上访事件,扫除“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黑恶势力活动,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

   (三)农村社区建设主要措施

   1、完备三项设施建设。每个社区要建立一处集“五室、三站、一校”于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市场。“五室”包括社区办公室、社区警务室、社区文化活动室、社区经济合作组织办公室、图书室,配备了“一警三员”,即社区民警、文化协调员、市场联络员、图书管理员。“三站”包括社区综合服务站、社区卫生站、计生服务站,分别由区公安、民政、劳动保障、卫生、计生等部门进社区服务人员组成,主要为社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户籍管理、低保核查、志愿者服务、慈善联络、劳务输出、计划生育、医疗卫生等便民利民服务。“一校”是指村民学校,包括党员远程教育、电子阅览室和科技业校。便民服务市场包括便民超市、农资建材、代办代收、邮政业务、农技推广、物流配送等项目,使农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各类生产生活服务。

   2、搞好三类社区服务。一是下移延伸基本公共服务。将镇街公共服务职能向农村延伸,并不断扩展服务职能,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在医疗卫生、社区警务、劳动保障、社会救助、文化体育、司法调解、人口计生等方面的公共服务需求。二是积极开展生产性服务。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布局,因村制宜,在“特”字上做文章,围绕特色农产品生产,积极引导和培育集种养加、产供销、咨询服务为一体各类经济协会组织。建立了农资协会”,“黄瓜协会”、“桃业协会”等各类经济协会组织,积极帮助村民牵线搭桥,寻找市场,组织果蔬、畜禽、棉花等农产品购销,延长了产业链,促进了深加工,将小农户与大产业、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起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销售难问题。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社区志愿服务。发展志愿类民间组织,成立了社区志愿者工作站、慈善义工队伍,在每个社区都成立了由退休老同志、老干部组成的环卫队伍,维护村容整洁,开展美化绿化活动。

   3、完善四项工作制度。完善了“例会、调度、督导、考核”四项制度。坚持“下管一级,村级落实”原则,每半月召开一次例会,总结情况,分析问题,部署工作。定期不定期进行调度,重点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每周对重点工作进行一次督促和指导。采取季度小评、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的办法进行考评。并出台了《德城区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德城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标准》。成立了农村社区建设管理委员会,明确了职责,健全了制度,描绘了蓝图,调动了农民关注、参与和投身建设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

 

注:本文主要参与书目

①《中共十七大报告》

②《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

③《城市社区建设与城市规划》谢守红著,中国物资出版社

④《学习与探索》徐勇著,2002年第4期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6

【关键词】 新农村规划 平原地区分类指导原则村庄类型

引言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规划先行,试点引路,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思想的指导下,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规划就成为村庄规划管理与规划设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各区域内自然、社会、经济以及历史发展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景观文化,也影响了村庄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得村庄差异较为明显。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按照同一思路进行规划编制和政策引导就显得过于空洞化和理想化,不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新农村规划必须以分类指导、突出特色为原则,在空间上有重点、有步骤的推进,确定不同类型农村的发展路径和土地利用模式,并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和规划方案,才能有效地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目标。本文试从新农村规划的角度,对平原地区新农村分类及各类型农村土地政策引导模式和规划重点进行探讨。

1、 新农村规划的主要内容

新农村规划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区域内农村居民点规划和村庄规划【1】。

1.1区域内农村居民点规划:我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乡村聚落分散。因此,农村居民点规划研究要基于这种自然分散状态,针对乡村不同发展特点、文化需求,提出拆迁合并的可能。确定村庄总体布局和主要生产用地的分布;确定中心村、基层村以及村庄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建设特点。

1.2村庄规划的主要内容:村庄规划应坚持注重发展、节约用地的原则,协调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统筹对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确定村庄发展中心,合理安排村庄内居住、道路、绿化、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生产设施等各项建设用地,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改善居住生态环境,以满足使用要求、卫生要求、安全要求、景观要求、人文要求等方面为前提,选择适合当地生活习惯的民居套型,并对新旧建设用地调整幅度进行科学界定;

2、 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体系结构为: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农村社区)――基层村(特色村庄)

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农村居民点的发展形式是农村社区,农村社区是指依托镇区和集镇区建设的新型农民集聚区,是引导留居农村并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今后采取的主要聚居形式。通过村庄整合,平原地区的村庄规模一般可在5000人左右,村庄布局要合理,耕作半径不宜过远,可考虑在两公里左右。新农村社区中应配建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幼儿园、医疗、商业服务设施等,使其达到现代化社区的标准。

3、 农村居民点规划的推进策略【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居民点规划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只有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况,采取以下的推进策略,才可能编制出可行的农村居民点规划,并将规划付诸于实施。

3.1 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通过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居民点体系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居民点与农业产业基地、物流产业基地和农业加工园区有机结合。

3.2 与生态环境整治优化相结合:地处生态恢复区、自然保护区的居住地区,农村居民点规划应结合生态恢复工程、造林绿化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相结合,降低该区域内的村庄密度和人口密度。

3.3 与土地综合整理相结合:平原地区采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理模式,即农村居民点的调整要与农田基本建设、生态林地建设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从而使该区域实现生产生活条件的全面优化、人居环境整体美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

3.4 与农业综合开发和重点建设项目相结合:在农业综合开发和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纳入项目计划,使区域内村庄率先实现现代化。

3.5 与旅游开发建设相结合:地处自然保护区、拥有历史文化遗产或具有独特地方物产的典型村庄,结合旅游开发,将村庄建设成符合旅游需要的特色村庄。

4、 村庄分类及特征

将现有村庄分为转变型、提升型、改善型、迁建型四种类型。

4.1转变型村庄

转变型村庄是指城镇规划区内转型中的居民点。其特点是:建筑密度高、经济实力较强、社会构成复杂,在经济、社会、土地利用、建筑景观等方面处于明显的“乡――城”转型过程中,既具有较高的城市化特征,有保留一定的农村社区的特征。

4.2 提升型村庄(中心集聚类)

是指城镇规划建设用地外规划确定集聚发展的中心村、经济强村及道路交通等重点工程项目拆迁涉及的安置村。

4.3改善型村庄(整理改造型):是指县市域镇村体系规划确定保留的村庄。

4.4迁建型村庄(移民迁建型):是指资源缺乏、交通不便、设施不全的偏远弱小村庄和地处易受洪水、地质灾害威胁的村庄,以及因大型工程项目建设需要迁移的村庄。

5、 不同类型村庄的整理模式及规划重点

平原地区交通方便,人口密度高,地形平坦,耕地易集中。土地整理重点突出:一方面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即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和小城镇集中,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第二方面是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田成方、林成网、井配套、路相连,设施齐全、土地平整”的田园生态格局【1】。不同类型村庄的整理模式及规划重点如下:

5.1 转变型村庄:

整理模式:城乡融合

在符合城镇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进行更新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把村庄建设转向居住区建设,实现由农村向社区化、城市化的转变。

规划重点:因城中村处于发展成熟的城市区,区位条件较好,所以如何协调城中村与城市地区的发展,成为规划编制的重点。依据城镇总体规划,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使此类村庄在空间形态、建设方式、配套水平、社会管理等方面与城镇接轨,加快融合,形成有机整体。建造以多层、小高层、高层为主的大型社区,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引导农民生活进社区、生产进园区、商贸进市场,实现村庄向社区转变,农业向工业转变、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

5.2提升型村庄(中心集聚类)

整理模式:对于人口规模较大,区位较好,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中心村,采用集中建设新农村社区的方式,引导周边规模较小、分布散的村庄向中心社区集聚。

规划重点:规划在中心社区配置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多种功能发展的需求。在建设过程中,应适当预留发展用地,提倡建设公寓式住宅,推行建设联排式住宅;制定公共品配套倾斜政策,加强公共财政投资力度;适当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村庄空间形态和人居环境优化,并提高对外公路等级,使村庄与周边小城镇及其他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

5.3 改善型村庄(整理改造型)

整理模式:对于村庄分布稠密、村庄规模呈匀质化的乡村地区,应对原有居民点进行持续调整,通过空间重构,形成组团式居民点。

规划重点:对于规划确定的保留的村庄实现规模控制,以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为重点,就地整治、积极更新改造。此类村庄通过完善道路建设,加强与小城镇或中心村的联系,形成有机整体,依靠小城镇或中心村提供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5.4迁建型村庄

整理模式:位于生态保护、水源涵养区、行洪区、蓄滞洪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等范围内或因大型工程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应以政府为主导,向周边小城镇或中心村进行迁移,按照镇区安置小区或中心居民点标准进行配套建设。

位于规划的产业园区的或项目开发用地内的村庄,采用政府引导,开发商投资相结合的方式,按照项目建设的进度逐步搬迁,分期分批向小城镇或中心村集聚,并在产业园区或开发项目中解决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规划重点:因产业园区和大型工程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搬迁的村庄,冻结一切建设活动,不在进行村容整治,以免增加基本建设费,造成投资浪费。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7

【关键词】川渝 社会主义新农村 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的重点,全国各地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与成就,川渝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不例外。在成都有着名的城乡一体化新农村——“龙华社区”,有成功的校园经济型新农村——“东洪社区”,它们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那么什么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发展和意义又是怎样的呢,在此将理论界的研究做出如下综述。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定义及内涵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其目标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虽然短短20字但其内涵广泛,概括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 “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基本内涵就是农村公共政策体系构建的目标体系,包括: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民主的管理体制、和睦的邻里关系和崭新的精神面貌。而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新”在以下方面:一是新面貌;二是新农民;三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新制度。其中新形象,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柯炳生理解为:“有因地制宜地而建设的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要求;有完善的基础设施,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在环境卫生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同时还要有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农民;群众要有移风易俗,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和丰富的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过程及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在80年代的“五个一号文件”里也有涉及,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更是明确地提出。虽然多次提到这一概念,但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背景,在此将理论界对不同阶段提出的意义综述如下。

(一)在上世纪50年代在《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要求发展农业要逐步迈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当时为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高农民以及全体人民生活水平提出的一个斗争纲领。当时提出的新农村只是强调土地集体制。

前农业部部长陈耀邦认为,在50年代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是通过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使土地由个人所有变成集体所有的,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整个生产的发展,进而改变农民的生活。我国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当时被认为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纲领性文件。

(二)“社会主义农业”一词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非常盛行,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五个一号文件”的重点是解决农村体制上的阻碍、推动农村生产力大发展,进而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创造物质和思想动力。改革开放后80年代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立在巩固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80年代到90年代提的只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某一方面,并不是很完整。

(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十一五”计划里,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所以我们现在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实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根据新形势、新阶段提出的,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提出的课题。

三、成渝地区的政策优惠及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7年6月7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宣布重庆和成都为首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立“成渝新特区”。 成渝的改革将赋予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平等的地位,给予他们同市民一样的社会保障。区别于深圳经济特区的吸引、聚集资本政策,成渝新特区是要把农民的身份解放出来。因为如今面对的是城乡关系严重失衡的格局,难以完全用市场化的方法来解决城乡问题,必须通过体制与政策改革来解决这一矛盾,以引导城乡资源有效流动与合理配置。

成为新特区后,成都和重庆等地可能得到相关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在5.12地震之后,中央财政在一定时期内会对新特区给予专项补助,从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土地流转试验、推进特区市场改革。如:建立市域城镇体系,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推进金融市场改革;支持基础设施类企业自主发展;建立开放、规范、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等。

结论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以来,全国各地的新农村建设都是引人注目的,特别是有相关政策扶持的新农村示范点,随着中央的着力部署,其它地区新农村的发展也会跟上脚步。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相关政策是相辅相承、紧密联系的。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没有相关政策的扶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难以实现;没有新农村这样的环境,所制定的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等政策也难以得到肯定和实施。政策是新农村建设的坚实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政策执行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谢来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公共政策体系建构[J].农村经济问题.2006,(2)

柯炳生.新农村新在哪儿.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篇8

关键词:区域特色;旅游管理;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五项中,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要发展生产就必须全方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而区域特色旅游应该是积极因素中的一个最为有利可行的。我们知道,旅游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同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也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优势,自然的、人文的、种植的都可以开发为旅游资源。只要运用法律、经济、行政、规划、科技、教育等手段加强对旅游环境的管理就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1区域特色旅游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起的作用

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区域特色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形态,明显表现出市场的适应性、功能的多样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造了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区域特色旅游打破了产业界限,延伸拓展了农业的功能,带动了农产品加工、商贸、交通、饮食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开辟了新的增长点。二是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区域特色旅游业是开放型产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走出城市、亲近自然、体味田园之乐的机会;也把城市的先进理念、进步的生活方式带到农村,促进“乡风文明”的形成,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三是提高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区域特色旅游业是“绿色朝阳产业”,以绿色、生态、高效为出发点,进一步增进了实现“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

2加强区域特色旅游管理建设的具体措施

区域特色旅游业要更好的发展,更有效地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就必须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条例,形成管理机制。基于此考虑,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努力建设发展区域特色旅游的良好环境。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全力协同做好区域特色旅游的服务指导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旅游是有效途径之一,如“农家乐”休闲旅游,就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促进农民增收脱贫的有效渠道。区域特色旅游业起步阶段比较困难,如经费问题、发展模式等,都离不开政府各部门的扶持与引导。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政府各级领导要对发展区域特色旅游作专题研究,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办公室,加强对区域特色旅游开发的领导。二要明确发展思路。领导办公室要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明确特色旅游的发展思路,确立发展试点,确保特色旅游健康发展。三要拓宽投资渠道,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同时要发挥市场机制,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区域特色旅游项目开发。

2)注重区域特色旅游的科学规划,确保区域特色旅游规范有序发展。区域特色旅游应该有历史文化背景和市场背景,应该因地制宜,力避无序性和盲目性,政府必须加强统筹规划,将区域特色旅游业的发展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自然景观、田园景观、村居民舍、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资源,实现区域特色旅游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一要注重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充分考虑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保持适度开发,合理布局,避免一哄而上。二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区域特色旅游是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理念的,要保护好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和民俗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做好区域特色旅游开发配套项目的规划。区域特色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部分,其相关产业要根据不同类型进行规划,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享程度,推进区域特色旅游规范有序地发展。

3)强化区域特色旅游政策支持,推动区域特色旅游业快速发展。区域特色旅游的发展壮大政策的激励和扶持是其助动器,所以要适时制订发展区域特色旅游的扶持激励政策,在人力、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做好引导和指导工作,各个相关部门要利用各自的优势和条件,共同研究出台鼓励发展的政策条例,明确投资在市场准入、工商登记、项目招标、土地使用、金融信贷等方面享受与农业龙头企业同等待遇的规定,减少参与人员和农户经营的风险,促进区域特色旅游的快速发展。

上一篇:孩子培养计划建议范文 下一篇:城乡规划的目的与意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