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12 02:16:44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篇1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忽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知识以外素质的培养,教师根据教案教学时,学生接受过程是被动的,致使在教学中"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教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听的昏昏欲睡"的教学情况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影响了新课改理念的全面贯彻落实,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从目前教学的实际看,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阵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参与课堂研究,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数学素养,应是新课堂中课堂教学改革达到的目标。

我们认为必须对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策略加以研究。促进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开展,促进教师教学观和学生学习观的转变。本课题是通过对高中数学教师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运用的观察,了解高中数学教师对待课程的态度、在教学实际中运用新课程理念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对他们在课堂教学策略运用方面的状况进行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就国外研究看了,有关数学策略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国外教育心理学家开始对教学策略给于关注和研究,20世纪90年代在教学心理学中倍受青睐,不少心理学家,如:加涅、奥苏贝尔等推动了整个教学策略的研究。他们对数学策略的研究,在理论上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重新唤起了人们关注影响学生学习成绩汇总的因素-----教学策略,但是国外学者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存在理论探索的倾向。

我国学者对教学策略的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教学策略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有:李伯、燕国才、张大均等。随着对数学策略研究的逐步深入,我国一些学者开始把国内外教学策略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学科教学中,探讨具体学科教学策略,对很多主要学科都进行了探讨,但对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并不太多,很多还先于皮毛,因此,我们对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可以把先进的理论、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把新课程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此来促进教数学学科课堂教学发展。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篇2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导入新课 策略研究

1导入新课的原则

1.1坚持导入内容与课文内容相贴近的原则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是独立于新课教学之外的。因此,导入的内容一定要为整堂课程的内容服务。因此,老师在设计导入内容时,一定要与本节所要讲授的新课内容紧密相联,切不可东拉西扯,生搬硬套。同时,还要兼顾初中生对新事物和新观点的接受方面还没有成年人的高度这个因素,往往是要通过比较来由此及彼,或者是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才能达到认知的过渡。总之,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还是局限于水到渠成的状态。所以导入内容的设置一定要注意梯度,注意知识的相关性。

1.2坚持导入环节新颖、别致的原则

初中学生对越新奇的事物越感兴趣,所以在导入新课的设计环节,一定要在内容和方式、方法上注重独具匠心、别开生面,切不可老生常谈、陈辞滥调。想方设法用最新颖的东西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课的学习上来,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坚持导入时间不宜过长的原则

引人入胜的导入环节定会让学生兴趣盎然,但是老师们一定要记住:不可本末倒置。课堂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新课的教学上,所以,在导入新课环节所投入的时间比例一定要控制好,不能过多,也不可太少,以十分钟左右为宜。

2导入新课的策略

导入新课的策略有很多,不同的课文内容、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的课堂氛围,所设计的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策略也不尽相同。但是,从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新课的设计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2.1兴趣式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老师们总是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成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初中生通过网络、电视等多种渠道能够了解太多的课本以外的东西,他们对太多的新内容感兴趣。而且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是“追星族”,有“玉米”也“杰迷”。老师在进行导入新课设计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热点内容。

比如,笔者在八年级英语(上)的教学中,便把学生喜欢的周杰伦、张靓颖、周笔畅等明星的歌当成导入新课的话题,大约两分钟的简单“热身”后,通过听歌有关的环节,起到了激情、引趣、深读的作用。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学习的状态。用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唤起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乐于参与到教学中来。

2.2主体性导入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哪怕是在导入新课的简短的时间里,也不要忘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导入新课时,也必须通过各种方法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比如,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动聊天的方式引入新课。聊天式的导入方法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避免单纯的老师在讲学生在听,导致学生的被动学习现象。第二,可以把那些“玩心”还没有及时收回到课堂来的学生,通过与老师互动聊天,逐渐把心收回到课堂上来。

笔者在教学八年级上Uuit3: Our hobbies时,是这样设计导入新课内容的。由老师问,学生答。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 is your favorite day? What subject do you have on Monday? Do you like basketball?What is your hobby? 这样的一问一答,使得学生在轻松自如的状态下,很容易就进入到了新课内容的学习。

2.3实物导入法

实物教学具有比较直观的效果。所以英语课堂教学时,实物教学法是老师们比较喜欢采用的。

例如,在学习Do you like …?这一新句型时,在导入新课前,笔者就准备了香蕉、苹果、梨、日记本、鲜花等实物。导入新课时,首先提问:What’s this in English? 这个问句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句子,所以都很容易就听懂了意思,而且也知道应该如何回答,只是学生还没有把握如何用英语来准确回答,这时,老师可以及时点拨。It’s a bananas/ an apple等。然后再接着问:Do you like bananas? 之后让学生用Yes或No来回答即可。

从以上的实物应用不难看出,这里所用的实物,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直观效应,而是要通过实物的演示,使学生记住与实物有关的单词,并深刻理解词义,达到强化记忆,把所学的词汇、句型灵活运用的目的。

2.4情景导入法

创设良好问题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新课的梯度,一直是老师们追求的目标。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语言特别需要良好的语言环境,所以,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语言环境的创设。

初中阶段是学生表现欲极强的年龄段,因此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组织好课堂教学。

比如,在学习I’d like…?这一内容时,笔者便设计了下面的导入新课的方式:先把这节课的奖励项目出来,对在本节课中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晚上的家庭作业就会少;而那些所有回答问题都正确的学生,单词也会写的,就不留家庭作业。奖励项目后,导入新课,让学生们观察标题,看有什么新的内容是在此之前没见过的。通过学生们的观察,总结出本节的重点内容:I’d like...? 句型。然后请学生们自己用I’d like...造句,“I’d like some eggs”,“I’d like some milk”这种以奖励的方式、以比赛的方法进行导入和教学相衔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也相当好。

3结束语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新课的策略有很多,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勤观察、勤学习、勤思考,要善于发现学生们的兴趣点,学生中间的话题热点;要研究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要多研究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还要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导入新课的设计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钱希洁.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深加工[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10).

[2]杨守学.让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健康成长[J].湖北教育,2007(12).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篇3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策略;效率

一、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2003年我国颁布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新标准要求下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对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推动美术课程改革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进一步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提高高中生的美术兴趣。目前,我国高中美术课程有多种类型,例如技法类课程、活动类课程和鉴赏型课程。对于不同的课程类型,应该考虑不同的教学策略,通过尝试不同的教学实践,总结教学经验,设计最适合高中美术课程特点的教学方式。

我国高中学生需要面对高考,通常学习压力比较大,导致美术专业的学生会习惯性地逃避公共课程的学习。而美术课程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其天然具有愉悦轻松的课堂环境,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其他课程的兴趣,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教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即设计适合新标准的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本文重点从三个方面讲述教学策略设计过程。

1.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

科学的教学目标能指导、规范课堂教学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首先要明确现代教育的改革目标。过去的教学理念过于重视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教学实践和体验,以及学生学习态度和兴趣的培养。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健康、和谐的高素质人才是现代教育改革的目标。因此,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设计首先要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在科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学才更具规范性和适应性。

2.合理地设计教学计划

合理的教学计划更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应以教材的整体内容为基础,系统地串联教材中的知识点,形成大纲结构,建立有机的知识体系。在把握教材整体结构的前提下,结合教学目标,设计适合学生、教师和教学设备等具体情况的教学计划,使教学更具科学性和灵活性。

3.正确地实施教学策略

在制定科学教学目标,设计合理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正确地实施教学策略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正确地实施教学策略需要教师因地制宜地对客观条件进行分析,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学习能力、兴趣喜好等,建立适合大部分学生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鼓励措施锻炼学生的自信心,针对能力不足的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充分考虑每个人的差异,尽量做到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

三、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实施

课堂教学策略实施效果是策略研究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策略具有良好的实施效果。

1.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设计及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研究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科学的教学策略。

2.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好的教学环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性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更有助于课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创造好的教学环境,首先,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心理情况,真诚地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其次,课堂上要增加尽可能多的互动环节,在互动的过程中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最后,要建立师生平等的关系,只有在平等的关系中,才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个性思维,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和学习环境。

3.培养学生学习自主的能动性

如今的社会,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而且大多是在被迫的情况下学习,所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科学教学策略的实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方法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习主动思考,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合理分配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善于提问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对教学策略的实施非常重要。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期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把握教材内容的整体知识结构,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学策略的实施还要从实际出发,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美术艺术的追求,以达到期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建红.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美术教学.都市家教,2011.

[2]辛素喜.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措施.现代阅读,2011.

[3]李宛澄.浅谈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策略.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1(Z3).

[4]王颖.生生不断本色课堂:生本理念下的高中美术教学策略研究.文理导航,2012.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篇4

关健词: 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并大有方兴未艾之势。从表面上看似乎走进了新课改的最佳状态,但认真的品味也折射出另人深思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真正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没有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因此,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一、师生互动策略

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因此课堂活动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积极营造一种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传统的课堂活动中,信息的传输不是双向,只有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没有互动。结果整堂课死气沉沉,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采取策略,实现师生互动。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在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过程中,尽可能要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然后有意识地进行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通过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对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学生在这样的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二、创设促进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策略

把数学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促进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积极开展合作探讨、交流得出很多结论。当学生所得的结论不够全面时,可以给学生留下课后再思考、讨论的余地,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培养他们自主动脑、力求创新的能力。如在讲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时,采取实例设疑导入法。先提出一个通俗而有趣的问题:用一张报纸(厚0.1毫米)对折30次,想一想,这叠纸大概有多厚?如果对折100次呢?在学生做出了种种估计后,教师提出其厚度远远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学生感到惊诧,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于是教师引出课题,师生共同分析,推导出通项公式,并计算出h=a30= (2×0.1) ×229=O.1×230(毫米)=105(米),远远大于8848米。通过这样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就把复杂、抽象而又枯燥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通俗化了,同时也趣味化了,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想创新,就应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批判,敢于向权威挑战。然而学生认为教师和教材的权威性是不可侵犯的,都习惯于接受教师和教材讲述的一切,不会去思考、怀疑、批判,所以很难有创新意识。同时,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提出的问题大多是陈述性问题,并让学生围绕某一知识点进行大量的题海战术,缺少了对开放性创新题型的设置。数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来不断优化数学思维品质。开放性数学题的解答一般不能按照常规的套路去解决,而必须经过思考、探索和研究,寻求新的处理方法。如求过点((2, 3),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有两个:x +y=5或3x-2y=0。如果学生按常规思维方式去解决的话,就会忽视截距是0的特殊情况而得不出完全正确的结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发现和寻找数学的规律及其表现形式;要把概念形成、结论的推导、方法的思考过程作为教学的主要过程,从根本上改革课堂教学。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现代教学技术与高中数学整合策略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数学的整合,是解决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多媒体可以提供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能使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公式形象化。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感官同时接受信息,大大增加了课时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学生在这样轻松、偷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不再感到单调枯燥,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高中数学中的概念、定理很多,而这些内容往往很抽象,学生学起来很枯燥,难以接受;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能把这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定理。如通过投影,可以将物体点、线、面之间的关系表现得生动形象,从而有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例如,在进行点、线、面投影规律的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分析形体上的几何元素在三面投影中的位置和三维几何元素与二维投影图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再观察当几何元素的空间位置改变时,投影图上的对应投影又是如何变化的,从而可以更好地帮助其掌握点、线、面的投影规律。记忆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再如,在讲到三垂线定理时,教师可以制作一组幻灯片,以立方体为模型,使之从不同方位转动,得到不同位置的垂线,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定理中各种情况的理解,增强对该定理的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掌握有效的策略,能激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当然教学策略是多样的,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创新,就会找到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策略的实践,证明了课堂教学具有艺术性、智慧性,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意义,减轻学生认为数学枯燥无味的顾虑,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许成芝.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 中国科技信息 , 2005,(23)

[2] 刘萍.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初探[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03)

[3] 马延宏. 高等职业院校中高等数学教学策略的应用与研究[J]. 中国轻工教育, 2003,(04)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开始出现,面对现代意识越来越强的语文课程,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一直是困扰高中语文教改的难题。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应该实施更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前准备、改进教学方法和结构,优化教学结构、科学创新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1.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涵义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规定的教学实践内,语文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少的精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其具体有两方面涵义:首先是强调教学的时间,在规定的45分钟教学实践中要完成学生需掌握的知识,不是要将同样的教学内容安排在学生的课余时间或者通过拖堂来增加学生的负担。其次是对教学目标的要求,一堂课要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是教学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要达到的结果和标准。

2.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常见的问题

2.1教学目标模糊

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目标设置随意模糊、形式主义,常见的问题就是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程序化、机械化,甚至模糊混乱。新课程改革关注课程目标和教学环节,要从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等方面出发来设计相应教学目标,

2.2教学方法不求甚解

高中的语文教学原则是不断创新改变,结合现实因时而变、因课而改。对于同样的教学文本,内容侧重点和教学目标的选择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有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求甚解,一味追求新潮,比如模仿一些名师的示范课、公开课,照抄照搬,而不是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兴趣,导致教学效果较差,事实上老师应该自己认真的研究教材和学生的个性,将二者有效结合才能设计出科学的教学方法。

2.3课堂节奏不合理

课堂的教学节奏应该是又教师严格把握,结合教学资源与环境的实际情况,把握教学流程、内容、思维等因素,使课堂达到预期效果的教学行为。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在课堂上随意性较大,课堂节奏不合理松松垮垮天马行空,想到什么讲什么,乱打乱撞,教师时间被浪费,教学效果更是大打折扣。

2.4对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无章

多媒体教学模式目前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愈演愈烈,是担当灵活、生动展现教学内容、创建教学情境的重要角色,使学生直观的掌握课堂知识。但是多媒体教学模式有利也有弊,许多教师对其运用无章,变成了课件的奴隶,对课堂内容和节奏的把握也是依靠多媒体课件来提示,缺乏对教学设计的思考,语文课堂由过去的死气沉沉,变成了花哨和热闹,失去了阅读活力和思维效率。

2.5课堂练习组织无序

按照课程的改革的要求,改变以往教学中学生死记硬背、机械的训练现状,进行大量的学习和模拟练习。有些高中语文教师忽略了基础知识的联系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是提出一些简单的缺少内涵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讨论,表面上看是与学生进行了互动,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但时至这样的教学课堂练习活动变成了故弄玄虚的外化,并不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出现了注重形式、凑热闹的不良局面。

3.高中语文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

造成以上几点教学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教师观念上的问题,时间效率淡薄,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负担大、效率低的被动境地。其次是教师的备课问题,有些教师偏重知识传授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忽略培养能力和教学目的的设计。第三是教师的课堂操作问题,新课程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变成动态的生动过程,要求教师与学生进行大量互动与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语文,但是仍有许多教师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对知识的讲解也只是为应付考试而说结论,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训练。

4.提高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4.1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提高高中语文有效性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编写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思考计划,把握整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具有调控、引导和评价的功能。更新观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个体差异,全面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具体的操作要点有:体现知识的联接,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并引发新思考、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设计达标检测,包括知识和能力培养两部分、科学的设计具体教学目标,包括教什么、学什么、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等问题。

4.2优化教学结构、合理把握课堂节奏

根据学生的认识合理安排课堂结构,针对不同的学情实施不同的策略和教学方法,不要一味追求新潮,照抄照搬名师的示范课堂内容,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程度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要合理把握课堂节奏,按照课堂设计仔细备课,该拓展讲解的地方要适度适量,该点到为止的地方也要注意把握。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参与,提出与文章和教学目标相符的有深度的讨论问题,使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一定会有不同的意见,通过讨论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开阔学生的思维,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4.3运用多元教学模式策略

教学模式是多样的,但不需要模式化、形式化,教师需要了解多种教学模式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库,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为课堂增加新的活力,但是要适度,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活动中的辅助因素,教师应该更重视课堂内容与节奏的把握,开发专用于自己学生的独特教学模式,遵循与教学条件、教师讲课特点、学生学习程度相适应的原则。

结语

高中语文教学效率一直都是教师和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突出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一场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革命。本文对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争取对高中今后语文教学指明方向,提供理论基础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周利梅.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 沈万凤.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9.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篇6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问题情境 自主探究 实验 反思

一、对研究性学习的再认识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由此研究性学习可分为两种形态,即过程渗透形态和课题课程形态。过程渗透形态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变传统的“授-受”教学模式为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地探求问题是其突出的特点。当然,并不是教材中所有内容都适合这种学习方式,许多教学内容采用接受式学习方式是必要的,也是高效的。课题形态的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问题为起点,从教材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调查、信息收集和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基于上述两种形态的差异再依据本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素质特点,我个人认为开展过程渗透形态的研究性学习更适合本校学生的能力形成和发展。同时也符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课改要求教师通过课程、教材及课堂教学活动的重新构建,让课堂教学过程充满着师生间,生生间的沟通和合作的氛围,真正体现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每个小小成功的快乐和自信,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

二、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1.创设问题情景

学习每一门学科,更重要的是学习它的学科思想,通过学习,进行具有学科特点的思维方法的训练,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得学习成为能力培养的一种形式,去影响学生的一生。研究性学习通常要经历: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得出结论――应用拓展的几个过程。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或学生提出,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更多的是教师依据教材内容,学生认知水平而创设的问题情境。因此,教师平时注重阅读,收集各种资料和信息,为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大量素材做准备。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思考研究,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动性,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形式过程便是参与研究的过程。同时,教师创设的问题一定要精心准备,不仅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而且更要适合所教学生的认识水平,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带给学生一点成功和喜悦的问题情境。

2.强化化学实验中的探究活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强化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有效手段之一。化学研究性学习可能更多的是通过实验来完成。

(1)演示实验研究化

新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其验证性成分多于探索性,使得演示实验平淡无奇,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惊奇。在实验教学中尽力创设实验,或改变实验程序,或自己演示,或师生配合完成,或学生独立实验,尽量使演示实验学生化,创设更多更好的探究性问题,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过程和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提高演示实验的探究性和研究性。

(2)学生实验常规化

学生实验不仅能巩固课本知识,而且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为使学生实验经常化,尽可能地多设计简便,安全及合作式的实验,让学生更多地走进实验室,体检探究实践过程中自信心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体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例如:SO2 性质探究实验,将它设计成一组由8个学生共同完成的实验,既减少了污染、又提高了学生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探究的方式和同伴合作的意识。

(3)课外活动的开放化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与化学相关的问题,有人提出“厨房”中的化学,可开展研究性的学习实践活动。教材中也安排许多的家庭小实验。诸如:暖水瓶,热水壶中水垢的清除,证明食用盐中含碘,证明香蕉中含淀粉等等,尽量让学生回家动手做,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简单的实验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求知欲望。有的实验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走进实验室,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在安全范围内去自行探索,自行设计,动手完成。不但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会惊奇的发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研究和学习。

3.充分发挥“讨论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讨论”主要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实际需要,提出一些具有一定启发性的问题,供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讨论,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育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也可利用“讨论题”作为创设问题来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例如,在讲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时,让学生设计多种方案鉴别NaCl、Na2SO4、NaNO3和Na2CO3等四种无色溶液,并开展评价,优选出最佳方案。另外,新教材中所提供的“资料”主要是介绍一些知识性常识,也可以作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材或课题,使学生在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了解。可见,教师只要善于挖掘教材背后的知识,研究教材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研究性学习必定能顺利地进入课堂教学过程中。这无疑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及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会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实践过程引发的思考

三年新教材的教学实践,在获得不少经验的同时,也发出不少值得反思的问题。

反思1:问题创设的情境还有待于教师不断挖掘、收集和开发。问题情境是思维的本质,提出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才能创设出一个恰当的问题情境,进而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这是研究性学习顺利进课堂的关键所在。

反思2:教师不但要认真研究教材,同时更要通过各种方式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现有的能力水平。学生之间存在着知识、技能、思维和能力等差异,学生在进入研究探索过程中必将产生认知过程的分化。教师和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并认可这种分化,才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才能尽可能地使不同学生的研究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反思3:指导学生认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并不指向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不是直接为升学考试服务,研究的结果不确定、或无结果、或失败的结果。研究性学习更强调的是过程的体验,是一种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的改变,让学生在过程体验中形成良好品质和各种能力的新理念。

反思4:课堂教学评价。

反思5:怎样做到“在研究中学习”,反映学习过程的特点?这也是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归纳总结教学策略,去粗取精,进而确定最科学的教学策略。可以说,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是教学策略体系构建过程的基础,而完善的教学策略也是学生学习的前提。下面本文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简要分析英语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教学活动是一项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活动,老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灌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够达到教学目标。教学中的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合作精神等能够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兴趣的诸多因素,因此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并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自信心,成为支撑其学习的关键。

要学好英语这门语言,单纯借助课上时间是不够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激情,就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创造条件。要为学生提供英语交流的空间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魅力。

在课上时间,则需要挖掘教材内部的情感因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解Mother’sday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将学生的作为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对妈妈的哎,之后让学生们讨论在母亲节上需要做的事情,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的掌握课文的内容。如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You are the best mother in the world.You take good care of my daily life.When I amintrouble,you always encourageme,to get over the difficulties and cheer me up.学生在作文中充分表达了对母亲的爱,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借助学生的这份爱来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丰富教学方法,并交给学生学习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知识。这就要求老师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走出来,实现创新,并丰富教学方法。具体来讲,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案的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老师在设计教案时,需要认真地考虑自己所讲到的知识点会在学生的大脑中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学生的这一理解程度和学习特点确定教法,力求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如老师需要考虑,如何才能够更好的引出新知识和新句型,如何才能够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去解释英语当中的概念,如何才能够创造情境,归纳学习知识等。

第二,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并控制好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在整个过程中仅仅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因此,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将学生放对位置。初中英语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状态,同时也取决于老师能否在课堂上保持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让主体充分的参与其中。

第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而不是单纯的英语知识。英语教学中,老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英语知识,而是要告诉他们学好英语的方法。这就要起老师要根据学生课堂的知识反馈和思维活动情况灵活选择教法,并传授给学生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

三、适当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其自主学习的动力

现代社会充满了竞争,要想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就需要从上学时代就树立起竞争意识,老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竞争的意识,让他们感受到竞争的益处,以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具体来讲,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小组竞赛,男女竞赛以及自由组合竞赛的方式,让同学之间相互竞争,或者是进行个人挑战赛,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学生,又能够检查其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更好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例如,进行单词竞争,可以看谁的单词读的准且拼的正确;会话竞赛时可以看哪个小组对话正确流利;也可以看看哪个学生有勇气参加个人挑战赛。学生在竞争中锻炼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的优势,也找到了不足之处。

四、结束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以此为中心,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帮助作用,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孟天艳浅谈初中英语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第3期

[2]姚苏芳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年第4期

[3]钟巧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第26期

[4]曾学捷浅谈初中英语新课程环境下教学策略研究新课程:教师版,2011年第1期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篇8

一、研究背景

“协同教育”在国外主要以高科技软、硬件的方式丰富教材和教学内容,通过网络与外界沟通以及城乡同步联机教学为其特色。美、英等国已投入百亿美元巨资支持“未来教室”计划,其内容包括:学生端与教师端的实时批改、实时学习成效分析,以电子联络簿提供家长应该注意的事项,学生多元化学习环境,数字教材情境仿真等。至2007年,英国已经有98%的中学生拥有互动电子白板。这些信息显示出“协同教育”正进行着一场学习的革命。自本世纪初,我国开始研究新班级教育模式,它涉及课程设置、教学协同、家校合作、学生评价等各个方面,得到了教育专家的肯定。杜郎口中学的开放性课堂、沈阳音乐学院的全专业培养课堂,上海、杭州、成都、重庆等地的中小学新班级教育模式等,在社会上不断引起巨大反响,人大附中王金战老师的课题《素质教育中的家长作用研究》也已取得显著成果。近十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启动,越来越多的艺术院校、中小学着力在师生协同、生生协同方面进行了大量思考和探索,在家校协同、社校协同方面还显流于形势而缺乏实效。

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显示了它前所未有的作用。但由于家长教育观念陈旧,家庭环境背景差异大,家庭教育理念误区多,缺乏正确的人才发展观等因素,家庭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学校希望家庭教育能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相互促进,但缺乏适合的途径与方法,这是急需研究和探索的内容。

二、研究内容

1.建立家校互信关系的策略研究。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识,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使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做到目标一致,观念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具体是通过问卷调查和家长访谈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建立足够的信任,进而达成共识,把学校培养目标、办学思想、教育观念等灌输给家长,提高认识水平,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

2.初三化学“家校协同”式教学的策略研究。探究与家长进行“家校协同”式教学的方法,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家长不断提高自身教育素质,注重教育方法的指导,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可以通过教师-家长互动(课堂向家长开放、家长来访卡等)、家长-家长互动(班级家长论坛、育子经验交流等)、教师-教师互动(案例分析、编写家长辅导手册等)、以及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创新型家长会、班级博客、“我心目中的理想课堂”征文)等方式,针对家长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可以被家长所接受的建议,指导家长解决问题。

三、研究思路

1.整合学校、家庭教育因素,实现最佳教育效果。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建立家校互信关系,家长能够有效地配合学校进行教育互动,就能充分利用教师的桥梁作用,把学校力量和家庭力量进行整合,把教育爱和亲子爱融为一体,同心协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统一。

2.通过家校互动,达成“家校协同式”教学的四个要素,即教谁(家长、学生)、谁教(教师、家长)、教什么(教学内容)和怎样教(教学方式、方法体系),四要素相互带动,促进教学的高效稳定发展。我校现有的一种主题班会形式——“化学生活体验课”(即:事先由学生从生活中收集与化学相关的现象,教师筛选出其中适合初中探究能力的问题,在班会课上先由家长做应用性或解决性的示范,再由教师做出理论解释的一种亲子互动的课堂模式)经过一学年的初步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力争把这一课堂模式推行至全年级,覆盖到所有“化学与生活”教材内容,形成“家校协同”教学模式。

3.使教育爱与亲子爱同化,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通过开展“家校协同”式教学活动,使家长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教育方法得到改善;再通过家庭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的改善,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促进教育爱与亲子爱的同化,进而对构筑和谐教育环境提供有利的支持。

四、研究方法

1.调查法:对学校、家庭双方面的教育现状进行问卷调查。

2.行动研究法: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充分调动学校与家长双方面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施展才智,发展能力。

3.个案研究法:选择个别学生或个别学生群体,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分析,收集数据,寻求教育的最佳方法和途径。

上一篇:新型小城镇建设范文 下一篇:房地产投资策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