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衔接范文

时间:2023-09-25 03:09:02

教学衔接

教学衔接篇1

比如在学习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知识时,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化学中学过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来入手,通过钠与氯气、铜与氢气等的化学反应让学生明白,原来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同时存在于同一个化学反应中,进而将两个概念进行有效结合,引入对新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其次再用电子转移的知识点和化合价的升降等引导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概念的学习。这样的化学概念教学手段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实现了初髙中化学概念的有效衔接,使得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教学质量也相对较髙。

新课标教学理念要求将学生摆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高效学习。在初高中化学概念的教学衔接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辅之以髙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进行转变,切实发挥学生在化学教学中的主体能动作用。教师需要对初高中化学概念进行全面而又系统的了解,以便于及时进行有效衔接。同样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也需要建立较为系统的初髙中化学概念库,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了。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化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初中阶段化学知识的学习较为基础、直观,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主要靠记忆能力,只要记忆较为深刻就能够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而高中化学概念理论性较强且较为复杂,单凭记忆难以理解重难点知识点,如果还用同样的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法学习髙中化学概念知识,肯定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化学教师进行合理指导,引导学生学习方法由以记忆为主要特征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转变,引导学生进行有机联想、归纳和总结性学习。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合理高效的化学概念知识库,对初中化学概念知识进行适当的整理、归类,以便于后续高中化学概念的有效学习。同时将高中化学新学习的概念知识不断增加到化学概念知识库里相对应的位置,丰富化学概念库,有助干后面化学概念知识的学习以及对学习过的化学知识的巩固。比如很多学生对还原被氧化、氧化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被还原等概念混淆不清,构建了合理有效的化学概念库之后,就可以对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较为透彻地分析和研究,进而得出本质结论,加深理解,其次要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査阅课外资料、交流等积累和概念知识联系较为密切的实例,增加对概念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要引导学生对这些较为直观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实现理性认识。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秉承化学新课标教学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积极参与到化学学习中。

新课程背景下初髙中化学概念教学的衔接不仅是初髙中化学概念知识的衔接,还是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法的衔接。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化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在教学过程的指导作用,全面把控,合理渗透,有效衔接,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习方法由以记忆为主要特征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转变,有效促进初高中化学概念的教学衔接。

作者:孙微 单位: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第二中学

教学衔接篇2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目的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二、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承继和衔接

1.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同素异形体

(3)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

(4)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

此部分内容集中在高一年教材的第五章,在授该章内容时,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让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2.高—年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

(1)氧化一一还原反应

初中只从得、失氧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年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及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①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年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⑦初三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简单例子,高一年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于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

由上可知高一年教材中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更为完善、更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知学生的可接受性。

3.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承继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在高一年时要适当补充。

(2)“量差”法的应用

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年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4.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

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等内容。高一年要结合CL2、HCL、SO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①反应原理;⑦反应装置;③收集方法;④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

高、初中教材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织的衔接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初中化学知识,要力求做到对今后学习化学有所帮助。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做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的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年教学工作,教师应:

1.通览教材、大纲

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的复习内容及订出复习计划,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

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对中考中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复习中有的放矢。

3.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讲授《卤素》时,可介绍氯氟烃对臭氧层的破坏原理,讲授《硫一硫酸》时,可介绍有关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及我国的有关环境政策,讲《物质结构》时,可介绍北约对南联盟轰炸时所使用的贫铀炸弹及其对人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等等。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好化学或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4.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应自高一始

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一年时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的教育和养成。

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种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场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四、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一年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

课堂上教学生学会某些知识,是为了课外学生会学更多的知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结合课本各内容给学生各种知识予具体指导。

教学衔接篇3

关键词:幼小;衔接;教学

一、幼小衔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方面

近年来,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加强了对学前教育的重视,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其来指导学前教育。但是,对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重视与投入不足,缺乏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使幼小衔接教育既缺乏物质上的保障,又缺乏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引。

2.教师方面

调查发现,很多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师对先进的教育理论非常了解,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少有教师能将其进行落实。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部分青年教师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素质。在幼小衔接教育的师资队伍中,很少有同时熟悉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教师,很多小学教师也缺乏学前教育知识,这就给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过渡阶段———幼小衔接教育阶段,带来了很多问题和不便。

3.家长方面

很多家长担心幼儿进入小学后,对小学课程学起来吃力,在幼小衔接阶段就采取了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课程的做法。这些家长给幼儿报了很多辅导班,如英语班、数学班等,这给幼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种只重视幼儿知识的积累,忽视幼儿其他能力培养的理念,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4.幼儿方面

首先,很多幼儿对小学不了解,当问到他们对小学生活的看法时,大部分幼儿表现得很迷茫。因此,幼儿需要走出园所,开阔视野,加强对小学的了解。其次,受家长或其他人的影响,很多幼儿不喜欢上小学,认为小学会有很多作业,缺少玩耍的时间,还认为小学老师比较严格,对小学产生了抗拒的心理,心理压力较大。

二、幼小衔接教学的策略

(一)幼小衔接教学的原则

首先,要坚持互相沟通的原则。要做好幼小衔接教学,必须加强幼儿园和小学的沟通,互相增进了解,摸清幼儿的学情和认知规律,建立由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相关机制,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准备。其次,要坚持差异性原则。幼儿的性格、兴趣、学情等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在组织幼小衔接教学活动时,要注重活动的丰富性,发挥幼儿各自所长,促进所有幼儿的共同发展。再次,要坚持家园共育和家校共育的原则。幼小衔接阶段的教学,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合作,家长要与幼儿园、小学加强沟通,协助幼儿以良好的状态度过幼小衔接阶段。

(二)幼小衔接教学的方法

1.加强对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视与投入

学前教育的相关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视,积极贯彻和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和指导意见,为幼小衔接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幼师的培训活动,使广大幼师有机会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可以组织幼师观摩先进幼儿园的活动组织方式,汲取宝贵的教学经验;另外,要为幼儿园和小学的交流提供桥梁和纽带,促进幼小衔接教学活动的有序展开。

2.优化幼小衔接活动的组织方法

幼儿园的活动组织形式比较活泼,很多活动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的,还有很多活动是通过表演的形式进行的。而小学的教学活动大部分是在课堂上以听讲的方式进行,虽然师生间也有互动,也存在学生间的自主探究,但是与幼儿园活泼的教学方式,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要结合两种教学的特点,对幼小衔接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这样就能避免幼儿刚进入小学时的严重不适应现象。例如,在学习数学领域“5的分解组成”时,教师可以按以下方法组织教学活动。[活动准备]猴子玩偶一个;桃子卡片若干(教师和幼儿每人五张);数字卡片若干。[活动导入]教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把谁请到我们班来做客啦?(教师出示猴子玩偶,幼儿看到后非常兴奋,齐声回答:猴子!)教师:猴妈妈摘了几个桃子想分给猴哥哥和猴弟弟,小朋友你能帮她分一分吗?(教师出示桃子卡片并一个一个贴在黑板中间)[活动过程](1)教师提问:你能数清猴妈妈摘了几个桃子吗?(幼儿:5个!)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幼儿:5!)猴妈妈要把5个桃子分给两只小猴子吃,这可把猴妈妈给难住了,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帮助猴妈妈吗?我知道小朋友们很聪明,但是先不急着帮猴妈妈解决问题,先思考一下。然后教师把5张小纸片发给小朋友,你们来操作一下怎么分,到时候呢,教师请小朋友来回答,看谁分得又好又多,看谁是我们班最聪明的孩子。(2)幼儿动手操作卡片。(3)复习3和4的组成和分解:在以前的课上啊,我记得我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3、4的组成和分解,可是现在老师忘记了,谁来告诉老师怎么分呢。(个别幼儿作答,然后教师总结)假如你有三个桃子,要分给两只小猴子,可以分成2和1,或者1和2。假如有四个呢,可以分成1和3,3和1,还有2和2。(4)学习5的分解和组成:我们知道了3个桃子和4个桃子怎么分,那么把5个桃子分给猴哥哥和猴弟弟,应该怎么分呢?请小朋友帮猴妈妈来分一分。教师提问:你是怎么分的?5个桃子分成了几个和几个?请第三个小朋友来分(依次类推)。小结:教师总结分法,引导幼儿一起念出来。(5)做游戏(给数字宝宝找朋友):请几个小朋友上来玩游戏,小朋友要仔细听好游戏规则,要找到和你的数字宝宝能合成5的数字宝宝,假如你的数字宝宝是4,那么你的好朋友就是1;如果你的数字宝宝是3,那么你的好朋友就是2,我们来看下哪个小朋友找得又快有准![活动延伸]小朋友回家后,向爸爸妈妈展示你的小本领,和爸爸妈妈玩5的分解和组合的数学游戏。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活动导入充满趣味性,活动过程穿插了小游戏,符合幼儿的爱玩心理,但是设置这样的小游戏,用时较短,不同于以往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活动,不仅具有趣味性,还能使幼儿学到相应的数学知识,为小学数学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幼儿能否快速适应小学生活,牵动着各位幼儿家长的心。幼儿的思想受到家长耳濡目染的影响,家长要想帮助幼儿适应小学生活,必须首先自己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对幼儿进行指导,使幼儿正确认识小学生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调查显示,大部分家长比较关注幼儿的读、算、写的能力,忽视幼儿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素质的培养。因此,家长要转变对幼儿的教育观念,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幼小衔接教学中,家长要配合学校对幼儿进行监督和教育。例如,学校要求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时,家长就不能“包办”幼儿的事情,使幼儿养成自己动手的好习惯。

4.幼儿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做好独立生活的准备。小学生活不同于幼儿园,幼儿上课不能迟到,不能在小学课堂上随意走动,只能在课间上厕所,要学会自己整理文具、削铅笔等。幼儿园与小学的作息时间不同,为了适应小学的作息规律,大班的幼儿要逐步调整作息时间,以适应小学生活。因此,在幼儿园大班时,教师就要着重培养幼儿在这些方面的能力,避免幼儿在进入小学后对小学生活无所适从。其次,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对年龄较小孩子来说,重要的不是他们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掌握如何开展学习的方法,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因此,在幼小衔接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对幼儿兴趣的培养,开发其发散思维,提高其学习能力。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幼小衔接教学的效率,需要相关部门、教师、家长和幼儿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只有提高各方对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视,并肩负好各自的职责,才能使幼儿做好迎接小学生活的准备,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参考文献:

[1]王燕.幼小衔接教育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2]杨文.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3,(08):61-63.

教学衔接篇4

高中化学和初中化学的区别主要有: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要求不同;知识点内容的完整程度不同;学生的年龄、心理和接受知识能力不同。所以,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区别。

一、 化学教学目标要求及教材内容的差异

(1)初中化学教学大纲规定,要求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化学知识,掌握最基本的化学技能、简单的化学计算以及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应用。高中化学则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实施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其化学知识逐步向系统化、理论化方向靠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是什么”,且须解释“为什么”。另外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具体应用知识的能力,要有一定创新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逐步构建出知识系统,逐步形成一定的通过现象发现本质的能力。

(2)初、高中化学教材中某些知识点的衔接。初中教材有些知识点出现了但不作要求,而在高中教材中作要求但未转门讲述。如:同素异形体的概念;酸、碱性氧化物的概念;有关溶解度的计算等。我们在讲授相关知识时必须予以补充,以免学生感到突兀。

(3)初中某些知识点在高一必须予以加深和完善。例如:①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只是从得氧、失氧这个角度简单介绍氧化还原反应,显然存在其局限性。高一化学中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这一相对较本质的角度介绍。②物质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初中只介绍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最基本情况,高一化学则介绍核外电子排布的几条基本规律,并要掌握1~18号元素为主的常见主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③初中只介绍了“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以及“化学键”这几个概念,而高一化学则对这几个概念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初步介绍了其形成过程,并为进一步介绍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结构做准备。

由以上例子可知,高中化学教材对于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阐述比初中要更完善、更严密;也更理论化、科学化。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对初中知识的衔接与补充,且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4)初中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在高中须进一步系统化。如在初中已学过的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并介绍了其使用仪器等,但并未形成具体的知识规律。高一化学结合氯气、二氧化硫等制法,考虑相关物质的性质从反应原理、发生装置设计、收集装置的设计、除杂、注意事项等方面加以总结,进而将其扩大为常见气体实验室制备的一般方法。

高、初中教材的衔接与补充首要把握时机,最好是在相关知识教学时自然引入,这样才能让学生自然过渡,有利于学生学好高中化学知识。另外,在衔接补充时要注意把握尺度,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避免做无用功。

二、教学方法的差异

在初中阶段,化学属于一门启蒙学科,再受初中学生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的限制,所以初中化学教学中更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高中以培养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为主要目的的教学中则该方法就不适合了。为了更好地完成高一化学教学,我认为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

(1)一定要读懂初中和高中整个阶段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对各部分内容在高、初中的不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衔接与补充。

例如,讲“盐类的水解”时,回顾初中的知识: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然后设置悬念:盐溶液是否呈中性?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让学生产生疑惑,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新课的学习。

(2)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材料,如图表、阅读材料、演示实验等,结合现今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我们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一大半。

例如,在演示“Na2O2与H2O、CO2的反应”,我们可以创设为趣味实验——“滴水生火”、“吹气生火”:预先用一团棉花包裹着适量的Na2O2粉末置于坩锅中,再用一长的胶头滴管吸起少量的水深入棉花中滴入;也可用以长玻璃管插入棉花中,再用嘴往里吹气。过一会,棉花能燃烧起来。这一改动,大大的增加了趣味性,会深深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3)及时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知识迁移以及灵活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例如,在教学“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制气原理化学反应方程式选择制气装置除杂与干燥气体的收集验满尾气处理。通过几次训练,就可以使学生“由点到线”地掌握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如作业规范化、实验操作规范化、阅读习惯等。从高一就开始培养这些良好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

例如,开展设置一些家庭小实验:利用厨房中的食醋、纯碱、食盐、味精和装修的剩下的大理石碎片、生石灰、铜丝,还有高锰酸钾和废干电池等物品。利用上述物质可以制出哪些新物质?为了完成这个实验,学生需要查阅一些资料,并需要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这样,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衔接篇5

一是初中教师不适应。一些初中教师觉得教初一学生非常吃力,甚至有不会教、不懂怎么教的感觉。

二是学生不适应。不少学生感到压力重,虽然小学已学了3年,但面对新的教师,新的教材,仿佛一下成了哑巴。

三是家长不适应,不少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小学英语考试都是九十多分,到了初中却只有六七十分,甚至不及格,进而怀疑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这些不适应现象在初一英语教学中带有一定得普遍性,它从侧面反映了一个突出问题,即中小学英语教育在相互衔接上确实存在着不协调性。它客观上影响了教与学两方面积极性的发挥,影响了初中英语教育质量的提高。

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不协调性不是偶然的,就教学主体角度而言,原因主要是中小学英语教学各自为政,互不沟通,互相脱节。小学英语教学往往自成一个体系,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语言知识为主,在学习方法上以背诵、记忆、抄写、模仿等为主。同样,作为初中英语教学者,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往往也是自成体系,忽略了语言教学的连贯性和继承性,忽略了对小学英语教学特点和小学毕业生学习特点的了解,缺乏“承前性”,致使新的学习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脱节,使学生有一种茫然感和不适应感。

初中英语教育是小学英语教育的继续和发展,它对整个中小学教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英语教学衔接对保证初中英语教育质量,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具有特别重要意义。针对中小学英语教育衔接上出现的问题,为了提高初一整体英语教学水平,课堂就应进行衔接式教学。

首先,教师要确立英语课程整体性、一条龙思想。要明确不同学习阶段的不同目标和要求,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教学上既能承前,又能启后。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实际中预见可能出现的带有普便性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处理这些问题,牢牢地掌握教学的主动性。例如,了解到小学毕业班的英语学习要求和主要学习方法,在初一教学中有意识的重温这些要求和方法,让学生得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在进行JEFC,BOOK1下册教学时,把L74和L75合在一起。这因为:在 L74中重点是 would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而L75中的 What can you see…和How many can you see…学生在小学已学过,我在复习后就把重点放在 How many…are there…There are…There is only…There are not any的教学上。这样教学内容充实,但学生又不会感到太突然,使大部分学生能自如地运用已学知识,从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其次,了解初一新生的共性和个性,帮助他们尽快适应中学教学。针对新生在进入中学后出现的一些不适应,教师应尽量多了解他们的过去。例如,了解他们以前所在小学的教学情况,了解他们以前所在班级层次水平,了解他在小学班级中的学习位置,甚至了解他原来的老师和同学对他的评论以及他的自我评价。通过对学习主体情况的深入了解,就能掌握教学的主动权。

为了尽快消除他们对中学教学的不适应,对共性问题,我规定了2~3周“磨合期”。如通过介绍新教师、新班级、新同学的情况,让同学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并且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习中出现的新的难题、新的竞争和新的位置排列,使学生尽快找到自己的学习立足点。对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学生也有个适应的过程,此时就要教一些新的学习方法,例如学会怎么样预习,怎么样主动提问,每天大声朗读英语20分钟,等等,以促进学生学习方法上的转化。

此外,帮助后进学生克服自卑心理,英语课堂要鼓励他们竞争。我认为,学生最大的学习障碍是心理障碍。学习上的不平衡是客观的,但它是相对的、动态的不平衡,千万不能让学生认为学习落后是绝对的,难以改变的。在帮助落后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基础上,要使他们明白只要具备一定的恒心和毅力,就一定能改变后进状况,这种恒心和毅力主要落实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如怎么样听课、预习、复习和做作业,等等。为了让后进生克服自卑感,我安排每天的Daily Report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展示,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来表述。由于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又可以自主选择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该活动就给他们带来学习的乐趣。学生在值日报告中较多运用已学过或即将学到的语言,因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语言知识,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最后,针对新生特点,实施有特色的英语课堂教学。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尽可能地用实物和多媒体课件上课,使课堂生动活泼。JEFC教材修订版的每个单元都有1~2个Role-play,make a survery等形式的交际活动。在L75(JEFC book1)教学中,充分抓住课本提供的调查,进行信息交流练习。这些活动的目的,都是以口语训练为主、以编和写为辅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除此之外,让学生编对话,编成一个“Birthday Party”小短剧,组织学生表演,最后把Workbook Lesson76 exercise8作为读、写训练的内容,引导学生重新组织所学过的语言写成一封信,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些活动具有真实性和交际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逐渐适应了中学的英语教学。

要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教师也可根据初中生爱说爱动、表现欲强的特点,把一些有关问、购物、打电话、看医生等交际性强的课文内容改编成短剧,配以简单的道具,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其效果就会比讲述课文要好得多。活动中若能引入竞争机制,比一比谁演得最好,谁是最佳搭档,评出最佳主角和配角,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则更能利用初中生好胜心理,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应善于运用实物、模具、动作表情及电教设备等各种形象,生动的直观手段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消除学生的厌学、弃学情绪。

教学衔接篇6

关键词:高中;物理;衔接;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7―0116-02

物理不是一门全新的、陌生的课程,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成功的物理课堂教学基础在于好的课堂导入,伴随着物理教学课改的不断深入,刚入学的高中生不能完全适应高一物理,他们从初二开始接触物理知识,直至高中已经学习了两年的物理,但高中物理教学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致使多数学生都产生了畏难情绪。因此,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有助于高中物理教学,因为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在初中阶段,教师大多将中考成绩作为学生初中生涯的完美句号,而忽略了课程的后续进展,因而不利于高中物理教学。

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在教学、学习方法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如果在初中阶段就培养学生较高的物理素养以及好的学习习惯,避免思维定势的形成,就会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带来很大便利。笔者认为,教师应尽量做好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衔接教学,让高中教学以初中知识为“生长点”逐步拓展和延深,仔细揣摸高中教材所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间的相关性,使学生尽快从初中物理过渡到高中物理的学习,由此帮助学生用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从而顺利地达到知识的迁移。如果教师能够以一个有趣的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必将有利于学生渡过物理学习的难关,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这是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高中物理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激发兴趣,挖掘智慧

初、高中物理教材具有显著的差异,若授课教师能将源于生活的物理现象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大家听,将吸引学生的事例引入教学,用生动活泼或诙谐幽默的语言形式给学生多解释现象,学生就不会感觉物理课枯燥、抽象,也能够积极、主动地培养学习兴趣,热爱物理课,并主动地探求各种课上、课下的物理现象,“感受生活之美”,充分发挥实验的趣味性、奇异性、多变性,最终提高课堂效率。初、高中物理在教材编排编写形成、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方法等均有从易至难的梯度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增加演示实验,如在讲解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教师可利用三节干电池直接与一段细铅笔芯相连,学生就会发现:笔芯冒烟了。这个现象令学生哗然,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之能够从演示实验的观察中学会研究,且认识到了短路所造成的危害,还能给出归纳结论,形成研究习惯,培养研究能力。物理是实验学科,高中物理课程的演示实验应注重优化实验素养。物理知识来源于对生活的疑问,教师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由此可见,教师可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概念。

从教材上看,初中物理从观察、实验入手,内容形象直观,教材涉及的内容更多地依靠形象思维的特点,以观察、思考、实验为主,加之具体而有趣的插图,进行想一想、练一练等,课本上的阅读材料也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出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而高中教材则显得相对单调、枯燥,大多以叙述为主,兼以议论、实验,虽配有阅读、思考、练习等,但也很乏味。由此,导致教师教学衔接难度大,学生很难适应高中物理学习,遇到困难就出现抵触心理。

通过调查发现,初中一般是要求对物理现象做定性说明,进行简单的计算,而高中则经常对物理现象做模型抽象、定量说明,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要使学生在升入高中后形成良好的实验素养,在初中阶段就应重视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想象。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选择适宜的实验,进行合理解释,体现实验生动、直观、新奇的特点,使学生从 怕学”变“愿学”再到“乐学”,培养物理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还应按照物理学中的概念和规律,建立一定的思维标准,引导学生思考,运用分析、比较、抽象、类比等思维方法,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引发其探究欲望。如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探究实验,涉及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为此,教师可让学生通过物理实验的现象,揭示其本质,从而引入新概念,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通过演示,学生易于进入教学情境,并对实验现象留下深刻的印象。高一学生的阅读理解、逻辑思维、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空间想象能力并不能很好地形成,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就应从物理学的知识体系出发,注意在教学的不同环节渗透各种研究方法,从而避免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带来困难,造成障碍。高中学生面对物理分数的急剧落差时,只有不气馁,反而激发出更强的学习斗志的精神,才能逐步提高物理分数,通过创造出生动的情境,使学生思维活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物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挖掘出智慧的潜力。

实践表明,只要学生愿意学、乐于学、敢于学,“物理难学”的问题也就自然而然的解决了,这也是解决初高中衔接问题的基础。高中物理课应改进课堂教学,设法创造思维情境,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培养学生的思维活动,让高中生能更好、更快地适应高中物理,从其成因切入课题,激发其对问题的探索欲望。同时,还要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采用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的方法,用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问题,将生活与物理联系起来,从而逐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如何做好教学衔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高中物理的第一堂课上,教师就应让学生知道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有许多不同,从而做好心理准备,拉近新旧知识的距离,最终逐步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物理知识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只要教师能吃透教材,熟知初中生的认知结构,逐渐过渡教学进度,在教学中,各种教学方法都会信手拈来,使学生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如“太阳与行星的引力”、“圆周运动”等,这些内容之间都存在着“交接区”,教师应了解事物内在的真实的和谐性,找准了,为知识的生长“埋下伏笔”,让学生在复习向心力公式和线速度公式的基础上自主推导太阳与行星的引力表达式,从而比较自然地引入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切忌照本宣科死教书,对某些知识和方法过分强化,这样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而精心选择例题和习题,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和新方法,并指出初中物理知识的局限性或特殊性,让学生思维放松,避免对新知识产生消极抵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增加一些探究性的作业,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使之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通过查阅书籍进行有关内容的学习。在衔接过程中做到师生共同配合,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及能动性,做到师生互动,师生共学,从而顺利过渡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并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计划。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正慢慢起步,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多利用多媒体教学,指导学生对试验过程和原理的实验结果进行预计,通过特有的声光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教师可根据情况对原有章节的顺序进行调整,对一些实用性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在平日的教学中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对不合理的地方加以纠正,以利于高中后继课程的教学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宜盲目地加深课程,也不宜过分地加大难度。在模拟实验完成后,再进入实际操作,不要超出教学的大纲要求,要帮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习惯。

参考文献:

教学衔接篇7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衔接;音标教学

G633.41

中小学期间的英语教学需要注重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新课程的教学标准要求教师在教授中小学英语时,做到有效地将其衔接,对应的解决方法成为了当今的热门话题。对于英语的初学者而言,发音是否标准对其今后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对语言词汇的积累与记忆造成一定的困难,交流学习英语的难度加大。语音方面的不足会降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导致无法树立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所以,不可以轻视音标教学在中小学英语衔接过程中的作用。

一、关于中小学英语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小学英语教学中对音标不够重视

小学英语教学最新规定内容如下: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爱好,引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感知,使得学生勇于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在语{、语音和书写三个方面打下良好基础,养成学习英语的好习惯,为学习更深层次的英语迈出关键性的一步。由于评价机制还没有形成,只存在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很难将其得到实现,小学的英语课堂也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对于农村小学英语,甚至可以用“应付”二字来形容。学校和家长对这个问题都不够重视,导致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心理态度。例如,多数教师在进行基础音标的教学时,更加注重后期单词的学习,所以,对音标教学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很难理解与掌握有关基础音标方面的知识,后期的学习更是难上加难。

2.中学英语音标教学的系统性有待于提高

通过对小学英语教师的采访结果分析可知,大部分小学教师在对音标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没有询问学生的掌握情况,而是直接判断学生已经对基础音标知识有所掌握,所以,他们在教学工作当中,将英语单词和语法知识作为讲课的侧重点,增加了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对接下来学习中的困难度。然而,部分教师看到了这方面的不足,但他们对音标教学缺少系统性。还有一部分中学英语教师认为在小学阶段已经含有对学生音标教学方面的课程,无需在中学的课堂上出现音标教学,只有出现严重的音标问题的情况下,才会针对音标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

3.中小学之间音标教学衔接不足

小学英语和中学英语之间存在相互衔接的问题,只有衔接顺利才会能顺利进入下一步的学习当中,可是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大部分教师认为小学英语教育和初中英语教育没有关联性,他们根据中学教材中教学标准进行教学,导致中小学音标衔接出现了严重问题。由于小学教育对音标教学重视度不高,中学教育认为学生的音标教育已经完成,这种无效的链接,最终降低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加大了学习英语的难度。

二、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英语衔接问题

1.通过常规教学方法掌握音标基础

(1)字母教学

首先需要对英语初学者进行引领工作,让他们准确地掌握字母的读音和写。通过对26个字母的学习,可以直接将音标从中体现出来。例如元音中的a/ei/.音标。通过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这种字母教学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字母的过程当中,同时也对音标有一定的了解。正确的字母发音有助于初学者对音标发音的学习。

(2)音标的认知与发音的技巧

针对初学者,从最常见的音标进行教授,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容易理解与接受。例如/p/、/b/、/t/、/d/等音标,元音中的/a/、/i/、/u/等。当学生掌握情况较好时,进行较难音标的教授工作。在双元音的音标和其他辅音的学习过程当中,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发音能力,例如浊辅音和清辅音,既要明确他们之间的区别,还要清楚他们之间发音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多次进行示范,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口型、手势,不断进行模仿,从而掌握正确的发音。

(3)熟练运用发音技巧

在进行拼读时,不难发现音标组合和汉语拼音组合之间有着共同之处,都具有一定的规则和规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掌握这些方法技巧,让音标教学更加简便化、规范化,使得学生可根据这些方法加快学习音标并将其掌握。例如,不完全爆破音a big black dog。在音标的学习过程中,当学生逐渐掌握其发音技巧以后,英语的学习对于他们而言会变得更加简单化。

2.根据音标拼读单词

经过一段时间的音标学习,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锻炼拼读英语单词的机会,并给予一些拼读口诀,让学生经过多次拼读尝试,从中理解领悟拼读的感觉,拼读技巧在不经意间就被掌握了。但是,作为学生的指导教师,我们要做到由简单到困难,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3.实现中小学之间音标教学顺利过渡

目前,针对中学英语的教学,如何实现中小学之间音标教学顺利过渡已经成为了教师教学的侧重点。教师必须调查学生的音标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对其进行分析,在明确学生对音标掌握的程度以后,根据学生的情况创建相应的音标教学方案。针对小学已经涉及到的音标,但学生没有将其掌握的,可以采取制作音标卡片的方法,在卡片上写出还未掌握的音标,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未掌握的音标进行朗读和背诵,采取大声朗读的方式,加深他们对音标的印象。中小学之间音标教学衔接的成功,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过度阶段更加顺利,满足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需求。

三、总结

音标教学是实现中小学英语之间顺利过渡的基础条件,通过对音标地准确掌握,可以降低单词和句型分析的学习难度,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中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更加重视音标教学,培养学生对音标的运用能力,提升音标的运用水平,养成自觉运用音标的好习惯,让音标教学为中小学英语衔接架起坚固的桥梁。

参考文献:

[1]陈艳云.中小学音标衔接教学[J].科教文汇,2014(7):175,179.

[2]吕慧欣.音标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关键[J].新课程学习,2014(10):28-29.

[3]张乐珍.中小学英语衔接之桥梁-音标教学[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26(S2):92,96.

教学衔接篇8

摘 要: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与传统的双语教学衔接有着密切联系,但还有诸多不足之处出现。本文就从双语教学中的衔接问题为入手点,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之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目的是让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与传统的双语教学密切联系在一起,并得到切实应用,以期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

关键词:大学英语;双语教学;衔接探究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为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求。但由于我国很多高校的英语综合能力还处于低水平线上。英语教师运用的传统教师模式,还沿用传统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导致我国高校大学生专业化水平偏低,双语教学的发展力度也逐步减弱,究其真正影响因素是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在短时间内不能满足双语教育的素质要求。

一、大W英语教学中双语教学衔接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难以适应双语教学的实际需求

虽然学生的思想逐步前进,视野逐步开拓,很多学生也能从根本上认识双语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但从本质上看还是不愿意接受双语教学活动。主要是由于学生受到传统教学影响,很多学生的英语水平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标准线上,特别是听、说、读、写方面还不能适应双语教学的实际需要,因而在教学中,学生受到自身水平的限制,导致双语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根据调查可以获悉,目前双语教学中能够听懂90%英语的学生,人数不足7%,而能听懂英语教学内容35%的人,却占据65%人之多,从数字上看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尤为明显。基于此,进行分析可以认识到,双语教学的难点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原因就要从听说读写方面探寻。第一,听方面,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进程中,教师除了专用的英语名词以外,都习惯运用中文表达方式,所以学生在学习中也养成用中文表达英文的学习效果,故此不能适应双语教学中全英教学要求。第二,读方面,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语法和读音没有较为明确和严格的要求,高校学的英语学习能力就偏低,发音时还带有中文发音习惯,读音不够准确,并且在用法上还沿用中文语法习惯,也就形成“中文式英语”。第三,写方面,英语拼写方面,高校学生的英语基础都可以,整体的英语能力都受到全国统考检验过,但在全英教学中暴漏出的问题是学生英语词汇量不足,对于同一类英文单词的多种含义了解不够全面,因而对双语教学只能认识到一知半解,不能让大学生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进行完美结合。

(二)提升英语能力与双语教学学科脱节

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到,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其英语学习能力要远远超过于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方面都很拔尖。然,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梗为主红石语言的形式,将提升应用学习成绩看成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导致学生的英语成绩很好,但是实际的应用综合运用能力却很弱。这也就出现应用教学中“高分低能”的情况,传统的大学是应用教中,学习的内容不够连贯,没有相关性,学生的内容与学生的主题不能达到统一。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低下,是直接影响双语教学正常开展的关键性要素,英语能力的提升也是双语学科内容脱节形成的。因而,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思想还依旧停留在传统的英语学习氛围内,在其思想深处不是很认同双语教学理念,且受到专业英语能力限制,全英授课,学生很难听懂,长此以往,导致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缺失,出现应用教学中教与学的矛盾,加之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专业能力欠缺,双语教学受到阻碍,两者之间不容易形成良好的衔接默契。

二、解决大学英语与双语衔接问题的最佳方式

(一)根据双语教学标准选择适宜的英语教学模式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水平会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质量,因而,高校在英语教学中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并将双语教学看成教学的指导,这可以切实的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和英语水平,这些能力包括请说读写的各类能力。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教材版本都经过“中化”,没有外文的专业性,因而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高校在选取英语教材的过程中,要将双语教学看成是其选择的标准和依据,尽可能的选择原版外本为教材版本,如果选择的教材版本难度偏大,可以通过人工编订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运用合适的大学教材,不但能让学生的发音更为纯正,也能让学生的对词汇和语法有深入理解,这对提升学生英语起点有较为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选择合适的外文原本大学英语教材,也能随时随地的掌握国际学术动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西方较为先进的思维方式,这对也解决大学生英语教学中的双语问题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也能进一步的提升我国英语教学的整体学术水平。

(二)创建大学英语教学的双语衔接管理机构

目前,双语教学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很多高校也有自己的教学管理机构,但还不是很重视双语教学活动,且将双语教学作为教学的形象工程而开展教学活动,因而双语教学的口号很响亮,但是实际的教学功效却不高。加之,当前较为缺乏对应的管理机构,因而大学生英语教学与双语衔接工作的推行,主要是由高校教务处进行衔接和管理,管理的针对性较差,很多时候教务处要协调各方工作,会忽略双语衔接问题,因而管理整体处于松散状态。基于此,就要创建相关的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衔接管理部门,该部门的工作职责是要编制双语教学机构,目的是提升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和质量,让师生之间的沟通变得更为频繁,并能让学生多运用英语的思维方式思考英语问题,展开应用对话。

(三)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素养

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会使用英语为学生授课,但是这种授课模式比较单一,连续性较差,更多时候大学英语教学是使用中英交替的方式授课,往往授课中使用一句英文,随之参差一句中文,这种授课模式虽然学生能容易听懂教师教授的内容,但却让学生的思路始终处于中文和英文转化中,学生不能完全用英语思维模式考虑问题,对学生而言可谓是有弊而无益,不利于双语教学活动的发展和培养学生英语表达习惯。故此,大学生英语教师中要让教师的专业化素养满足双语教学需求,教师在整个英语授课过程中,尽最大可能靠近双语教学标准,不要使用中英交替的授课模式,尽量用英语讲课,让学生适应这种叫新模式,学生在初期可能会有不适存在,教师可以在必要时间内使用中文解释学生难以理解的英文内容,然后继续用英语讲解,强制性的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寻,很多学生听不懂不是不会或者能力不够,主要是学生比较“懒”,不愿意动脑,感觉习惯于中文表达习惯,对英文表达习惯要通过头脑思考才能转化为自己熟知的文字,因而懒于思考,但是学生若能仔细辨认,也许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提升学生的专业化素养,不将考试看成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不但要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更要引导学生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最终用以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完美融合。

结语:未来世界的发展,要以人才竞争为主体,我国的经济要与世界相沟通,才能融入世界,占有国际市场,因而对双语人才的需求量是未来人才发展的大趋势。目前,双语教学质量的优质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英语教学工作的状况,故此,要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做简要分析,并提出两者融合的有效方法,目的是让两者相互衔接,最终实现高效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恩,丁年青.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衔接:现状与思考.[J]外语界.2012(36):11-12.

[2]王婷.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衔接现状与问题思考 .[J] 电子制作2014(23):15-16.

上一篇:建筑合同管理制度范文 下一篇:合同管理标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