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稿范文

时间:2023-10-25 08:27:25

新闻通讯稿

新闻通讯稿篇1

春风化雨正当时

“党群部门所创造出的价值,或许没有体力劳动者所创造出的成果那么直观,那么显而易见。但我们甘愿默默地做一名吹响进军号角的人。”一直以来,党群工作部在宣传方向上,镜头一致对外,而今天,我们将镜头瞄准了党群工作部部长——张绪华。

(一)张绪华搁下手头正在起草的材料,回顾公司十年庆典活动过程。“党群部参与公司庆典‘五个一’工程中的四项,时间最紧,任务最重,质量要求也最高。对庆典晚会的节目,公司领导有明确的要求,必须原创。当然,这得全面反映公司十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就。”素材哪里来?节目怎样编?效果如何保证?一连串的思考接踵而来。

其实,张绪华心里头早就有了打算。他与党群部的同事们一起,对公司十年来的宣传工作进行了一一梳理,一连串的素材活脱脱的闪现出来。这不正是我们苦心寻找的吗?部门例会上,张绪华向大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创作协调组也于当日组成并投入紧张的筹备工作。挖掘素材的,组织创作的,选拨演职员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为了保证效果,张绪华与创作组成员交心谈心,办公室,餐厅,舞蹈训练场成了他们私下交流与构思的场所。为了让情景剧《牵挂》突显矿山特征,弘扬时代主旋律。张绪华与创作人员在构思上,发生了严重分歧,创作人员坚持以现场氛围烘托剧情,而他坚持细节凸显精神这一点必须着重表现出来。他说:“没有细节的表现,人物的刻画那就是失败了。”多次的交流和磨合,最终为广大员工献上了一出精彩的情景剧,不少员工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公司宣传片的制作是张绪华操心最多的一个项目,仅电视剧脚本的创作一项就五易其稿。在同行看来,电视脚本已经相当成熟了,他却总是说,再放放,沉淀一下再看。不熟悉的人可能认为他是在延误时间,可熟悉他的人却明白,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在追求完美。他说:“很多时候,我们一下子看不出问题的端倪,需要头脑冷静下来,多个角度分析,再消化,再融合,就会找到疏漏的地方。”第二天,张绪华再次翻阅剧本,对公司控股通用公司85%的股权这一说法,提出了质疑。大家分头查资料,咨询专家。不出所料,张绪华查出通用公司控股权数有了新变动,没有及时更正过来。就这样,电视片脚本的创作过程历经两个多月才得以胜利完成。

宣传片的拍摄是“五个一工程”中最困难的一项工作。公司整体面貌遭到技改扩建工程的影响,杂乱无章的施工点,损毁的车间场景,制作电视片的工作人员目睹一线现状,眉头不禁皱了起来,他们慌了神,不知如何下手。此时,张绪华及时与制作方进行了沟通,拟定了采取先井下,后室内,再到公司全景的拍摄方案,得到摄制组领导的采纳。在张绪华的直接参与下,摄制方在公司庆典仪式的前五天,送来了样片。剧组编导箫欣华表示,高效率是建立在有计划的拍摄之上的。

新闻通讯稿篇2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党报 通联工作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roles of reporters and news writers in the racial regions, and puts forwards some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s concerned.

key wordsracialregionspartynewspaperwork of reporting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编辑们总在抱怨通讯员的来稿太少了;而总编室则称收到的稿件并不少。私下想想,认为编辑们所谓的“少”,是指适合自己版子的、可上头条的重量级的稿子较少;而于总编室来说,据2007年数据统计,除去1月、2月、3月三个月属“稿荒期”,通讯员的来稿相对较少外,4至11月,总编室每月平均收到的稿件在1200条左右,每天平均36条左右。阿坝州幅员8.42万平方公里,辖马尔康、金川、小金、阿坝、若尔盖、红原、壤塘、汶川、理县、茂县、松潘、九寨沟、黑水等13县,224个乡镇。以高原和高山峡谷为主的地貌特征,决定了县与县相距最近几十公里,最远达几百公里,地广人稀, 经济 欠发达,新闻资源分散,在记者有限的情况下,通讯员撑起了阿坝日报的半壁江山。要办好《阿坝日报》,通联工作就尤其显得重要。

一、民族地区报纸通联工作的现状

作为“群众办报”中最重要的一环——党报的通联工作,是新闻媒体开展思想 政治 工作的一种形式,是既通俗广泛又有重点的群众工作。在新形势下,通联工作仍然是新闻媒体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的体现。人们一直把它比成“桥梁和纽带”,这是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经验之谈。凡是重视和改进通联工作并有所创新的新闻媒体,必然能率先提高宣传报道的质量,开展全方位的服务,赢得广大受众的喜爱。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忽视报纸通联工作的倾向程度不同地存在着。

民族地区党报的通联工作近年来有着一种弱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一些媒体认为,通讯员来稿必用,一方面会导致通讯员因“旱涝保收”而不讲求稿件质量,另一方面通讯员稿件的大量使用会影响记者的写稿积极性,因此为了照顾记者用稿,编辑便大量挤掉通讯员的来稿,致使通讯员在媒体中的作用逐步减弱;阿坝日报的通联工作由总编办公室兼任,没有专门的机构如通联部等,总编办公室工作繁杂,因此诸如沟通、培训、制度等方面的工作做得就比较表皮,许多工作无法向纵深延展;来稿较弱时,有一些编辑转而依靠“线人”报料,获取新闻线索,或依靠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按照版面的要求随手摘取,这样既节省编稿时间,又能节省稿费开支,便忽视了通讯员来稿;随着新闻改革的逐步深入,报社内部量化考核的实行,记者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于是记者们便顾不上与通讯员联系了;阿坝日报社基层通讯员,特别是各县委宣传部的骨干通讯员,宣传工作一旦搞出了成效,便随时会被调动工作,因此存在着这样一种心理:通联工作投入再大,都是白忙一场;有些通讯员来稿不多,质量又不过关,一些编辑认为顾及这些稿子是又费精力又费时间,于是忽视了这部分稿件和通讯员……

以上的做法是弊多利少,既影响了报纸质量,又削弱了报纸通联工作。应当正确地认识到,网上资源只能有选择地利用,它代替不了当地新闻,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媒体必须靠当地新闻取胜,舍弃这点何谈特色?看来,只有广泛发动基层通讯员共同抓好地方新闻,不断拓宽报道面,扩大信息量,才是根本的途径。在充分肯定内部考核与奖金挂钩积极作用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使其制度不断完善、更趋合理,应当将记者、编辑联系通讯员的情况如何,列入考核的范围。同时,通联工作要把基层领导重视报道的积极性普遍调动起来,让他们看到报道的效果,感到报道的益处,同时要与多方面共同协商,解决好通讯员的工作报酬、福利待遇、稿酬标准等,并且要落实好通讯员工作责任制,经常保持联系,加强指导,巩固和稳定通讯员队伍。

总之,民族地区要办好新闻媒体,一定要从多方面入手,切实抓好通联工作。实践已经证明,通联工作不是可有可无、无所作为的,而是非要不可,是大有作为的。

二、民族地区报纸通联工作的对策

众所周知,基层的通讯员最接近新闻源,也最懂得哪些新闻受欢迎。他们与干部群众的接触比较频繁,关系比较融洽,一方面能搜集到许多新闻线索和新闻素材,另一方面还能听到各种各样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是他们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基层通讯员的分布结构不尽合理,写作水平参差不齐,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有多有少,用稿率有高有低。针对这些情况,报社的通联工作不能“单打独斗”,必须与编辑、采访、发行、广告等部门互相配合,形成全社职工都来关心和重视通联工作的良好格局,长久地考虑新闻媒体围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引导舆论、搞好服务,考虑宣传报道的社会效应及其良性循环,以求得生存和 发展 。因此,对通讯员注重“投入”,力图在创新上互相协作、共同努力,这是民族地区新闻媒体的力量之源、战略之举。主要工作有以下几项:

——充实基层报道力量,建立和健全通讯员 网络 ,并加强制度管理。阿坝日报社通讯员网络是随着《阿坝日报》的逐步成熟而逐渐建立壮大起来的,主要由各县记者站骨干通讯员、部分部门记者站通讯员和业余新闻写作爱好者等构成,网面覆盖全州,但缺少精心的经营。本人认为首先要制定一套完整的通讯员管理制度,比如坚持通讯员的标准和条件,明确任务和要求、权利和义务、组织和纪律、奖励和惩处等。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与基层党政有关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共同提高“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自觉性,在原有的基础上,帮助调整和充实好通讯员,采用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建设一支素质较好、业务较精、能力较强、比较稳定的通讯员队伍。同时应该考虑为所有的通讯员建立工作档案,入档材料可作为考核、表彰的依据。为了方便采访活动的开展,重新核发通讯员证,确保通讯员采访活动的合法性。

——采用培训班、座谈会等形式,提高通讯员的政治、业务水平。邀请一批资深记者、编辑、专家、学者,运用多种方式加强通讯员的培训工作;要组织通讯员及时学习中央和上级领导对当前宣传报道的指示精神,通报每个季度的报道计划和报道要求,征求来自基层的意见;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通讯员不同的水平、层次,报社选派骨干采编人员深入到各县开展基层通讯员培训工作,有计划地传播新闻业务知识和写作技巧,认真听取通讯员提供的重要信息,共同研究深入采访、精心写稿的有关事宜。

——实行激励机制,定期表彰和奖励优秀通讯员及先进集体。为了满足广大通讯员扩大视野、增长见识、相互学习的要求,报社应从原来一年一度的通联工作会议着手进行改革,采用分片集中、异地互动的方式,不定期地召开“片区通讯员业务交流会”,通过有效的互动,使编辑部与通讯员感情得到交流,信息得到沟通,彼此获得理解,将为以后的编辑部约稿,提供有力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联谊活动,使通联工作不仅是总编室的事,而成为了全报社的事,让更多的人来一起关心通联工作,关心通讯员。同时表彰优秀通讯员,表彰支持和关心通讯员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介绍他们的典型事迹和心得体会,把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结合起来。新闻系统各级各类好新闻、好作品评选中,要注重推荐通讯员的佳作参评,对获奖的通讯员也要按规定发给奖状或证书以及奖金,并公布于众。

——把办好阿坝州记协刊物《阿坝通采》作为一种智力投资,为通讯员提供业务学习、经验交流、意见反馈的园地。为了让《阿坝通采》更具有指导性、实用性和时效性,2008年《阿坝通采》将实行栏目的重新增设,除了开辟“每期一评”、“政策传真”、“业务研究”、“编辑声音”等栏目外,将着重打造对通讯员的好稿件进行“好稿评析”,注重通讯员培训的“新闻写作”、“摄影广角”,反映基层通讯员工作、生活以及成长历程的“通讯员园地”,介绍优秀通讯员的事迹和优秀作品的“通讯员风采”等栏目,这样既从理论和实践上讲述 现代 的新闻采写方法,又通过对通讯员刊登在阿坝日报上的稿件、照片进行评析,肯定作者捕捉新闻的敏感性、写作的个性,同时中肯地指出其中的不足。这种贴近性稿件评析,极具针对性,不仅对作者本人、对其他的通讯员也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转变观念,服务基层送“温暖”。阿坝日报总编室,是既为记者站服务,也要为通讯员服务的一个部门。为改变对通讯员用时想起、闲时搁起的状况,总编室要转变观念,不仅树立起为通讯员服务的思想,更把服务体现在行动中。对于那些为党报作过贡献的通讯员,报社应铭记在心,努力为他们做一些实事。

新闻通讯稿篇3

一、加强企业通讯员队伍建设

企业对外新闻宣传工作如何,首先要看企业通讯员队伍素质怎么样。在目前各供电企业出台激励措施、明确宣传报道任务的情况下,企业内领导和通讯员都很重视,积极主动提供新闻线索,加班加点写稿,及时通过有关渠道向外投稿。这样总体数量有了,但高层次新闻媒体发表稿件少之又少,上稿率肯定也不会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每年初只对企业各部门下达报道任务篇数,有时举办新闻培训班,不管各人基础怎么样,老师一人在上面讲,所有人在下面听。而平时对基层通讯员的业务指导帮助力度不够,未能使他们的效能得以最充分的发挥。

新闻写作人才,是在社会实践中,在一定的环境、温度、土壤条件下产生的。企业中优秀的新闻写作人才,都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我们的企业领导要善于当“伯乐”,要为企业通讯员提供必要的条件,重视他们的劳动成果,还要创造机会,让他们接受正规培训,或者到上级新闻单位学习锻炼,到生产一线体验生活,提高素质,增长才干。因此,笔者认为,企业要针对现状,积极与各社会新闻媒体进行沟通交流,建立一支热爱新闻写作的基层通讯员队伍,每年举办企业通讯员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全面提高新闻宣传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写作能力。在企业内部,开展“以老带新、互帮互学”活动,组织相关通讯员进行现场采访,各人写稿,统一讲评,达到共同提高之目的。还可以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建设一支业务素质较高的企业通讯员队伍,推进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增强企业通讯员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每个企业通讯员应该具备的一个特质。要写出好的新闻稿件,就要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敏于捕捉蕴藏在事件内部、丰富而有意义的新闻线索和题材。这种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每一个企业通讯员自身不断学习提高,还要有较高的新闻理论修养。

首先,要不断加强学习。坚持不懈地学习,不断地自我充电,做一名学习型通讯员。企业通讯员多是兼职,除完成本职工作外,还要承担公司下达本部门的宣传报道任务。因此,需要学习新闻专业知识,尤其是企业宣传部门的通讯员,还需要与各个层面的职工打交道,要对他们的知识和工作内容有一定了解。否则,是无法适应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做好一名称职合格通讯员的。除了学习本企业的知识,还要学习研究各级新闻媒体发表的稿件,把握他们栏目的要求,结合自己单位发生的事实,选取角度,表达新闻主题,达到采用发表的目的。

其次,注意积累知识素材。只有见的多了,才能对新闻有感觉,新闻敏感性才会不断增强。拥有丰富的知识,需要持久地努力和日积月累、长期的积淀。随时摘抄各方面的知识,看报刊、电视、网络,读材料、听报告,发现有用的东西及时作笔记,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归纳,进一步加深记忆。久而久之,自己的知识就会丰富起来,完善自我适应新闻宣传报道的知识结构。只有善于积淀,不断丰富,新闻敏感才会日益加深。

再次,勤于专注分析和思考。新闻无处不在,关键在于处处留心。新闻敏感还来自通讯员对新闻报道的执着和专注,他们要随时随地关注那些发生在身边有新闻价值的事物和信息。所以,对于一条新闻线索,必须由表及里去认识分析,只有经过认真观察,深入思考,才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写出越来越好的新闻稿件。

三、要求企业通讯员勤写多练

新闻是一门科学,写作是一门学问,“爬格子”更是一项苦差事。有时看到自己采写的稿件在不同的新闻媒体发表,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新闻写作没什么捷径可走,只有勤写多练,才能熟中生巧。

凡搞新闻写作的人,大体要经过这么几个阶段:一是读。多读各类报纸,读好的新闻,读名家名篇。二是看。看人家如何谋篇布局,怎样起标题、写导语。三是仿。仿别人的写作方法,仿名篇消息写作导语,仿通讯稿件的表述和描写。但不能照抄照搬,应该有自己的思路。四是独。独立写作,标新立异,逐步创造自己的风格,写出让受众喜闻乐见、耐人寻味的新闻作品,向“好新闻”冲刺。

企业应要求通讯员勤写多练,建议企业每年为他们订阅有关报纸、杂志,提供必要的宣传器材,让其翻阅企业有关文件、资料,参加领导重点活动和有关会议,从中捕捉更多的新闻信息和素材。为新闻宣传骨干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关心他们的生活疾苦。对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通讯员,大力进行表彰奖励,对有价值、影响面大的好新闻,要实行重奖。这样,企业通讯员整体素质提高了,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也就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新闻通讯稿篇4

一是不能站在公众的角度采写新闻;二是不能进行权威性的报道;三是不能对一些热点、难点和看点新闻进行报道;四是通讯员的采访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媒体要增大吸引眼球的力度,一般采取:增大信息量,提高稿件质量,增加热点、亮点内容,提高权威性、时效性和服务性等。而这一切广大通讯员都不能直接和全部完成,大多由报社和电视台记者直接完成,这也是广大通讯员上稿难或上不了稿的主要原因。

作为昔日辉煌过的通讯员队伍,该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优势?

一、时间上的优势。通讯员生活工作在最基层,最了解和熟悉基层的情况,一些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他们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深入现场采访,能全面客观地把新闻报道出来,等媒体的记者赶到,他们的稿件可能已经发出。

二、区域上的优势。通讯员长期生活在一个地区,对这一地区的历史沿革、人文地理、发展变化、风俗人情、名胜古迹等,有全面详尽的了解。加上他们长期生活在一个地区,情况熟、朋友多、信息广,这为多写稿、写好稿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这也是媒体记者望尘莫及的。

三、行业上的优势。由于通讯员大多是业余的,他们都有自己的专业工作和专业知识,在采写新闻中对专业方面的知识、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等,都十分了解和熟悉,因此他们相对于专业记者来说,更容易把问题看得准、分析得透,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这也是媒体记者办不到的。

四、线索上的优势。通讯员特别是专职新闻干事是一个地区和行业的新闻主管、线索主管,各种事件的发生他们都是第一时间获取,并且能迅速甄别出线索的真假、价值的大小、适合报道的范围等,他们根据媒体的特点和定位,选择出与媒体合作的最佳方式等,因此,他们的新闻线索利用率高,发挥的空间也相当广阔,而媒体在这方面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新闻浪费现象。

五、采访上的优势。通讯员和新闻干事在基层采访,除了没有媒体的“尚方宝剑”外,他们具有媒体所没有的优势――人熟、路熟、部门熟、情况熟,更容易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采访到更多的、更生动的素材,同时还可以多次重复采访。

六、发稿上的优势。媒体记者一般只为一家新闻单位服务,再加上各媒体都有自己的采稿、用稿、发稿的原则,记者可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劳动成果还不能见报。而通讯员则不受这些限制,他们可以从一个素材中发掘和组织不同角度的多个稿件,向全国众多的报刊投稿,使新闻素材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和利用。

新闻通讯稿篇5

[关键词]纽带 培养和选拔 政治敏感性 机制建设 业务培训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082-01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已步入全媒体时代。无论广播、电视,还是报纸、杂志这样的平面媒体都在经受着不同程度的冲击。尤其是党报,在这种大趋势的影响下,更是“四面楚歌”,压力空前。为摆脱发行艰难、广告额下滑等不利因素,各出奇招。为使报纸内容更好,更贴进基层接地气,有的党报培训了大量的通讯员队伍,丰富了新闻素材,畅通了消息渠道,进而增加了经济收入。

不可否认,各家党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地发展到今天,通讯员队伍的存在和壮大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今天,面对纷繁多元的思潮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广泛而多元的新闻来源无疑是一家新闻机构永立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

通讯员是基层联系新闻单位的纽带,是地方宣传和展示自我的使者,也往往是新闻线索的第一现场目击者。由此可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通讯员队伍是多么重要。那么,该如何加强党报通讯员队伍建设呢?

党报通讯员应通过培养和选拔产生。在培养和选拔中,应优先选择那些热爱新闻宣传工作并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他们应当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或摄影技巧,能够脚踏实地地挖掘新闻线索,及时向新闻媒体报送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提供有关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具备这些条件后,新闻单位再根据其稿件情况组织专家评定考核,最终确定人选。

党报通讯员要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胸怀大局,做到听招呼,守纪律。采写的新闻报道,特别是重要的新闻稿件应提请本单位负责人审批同意后,再传送新闻媒体刊发;对重大新闻宣传题材,要统一口径,整体策划,合力推出;对把握不准的报道绝不私自向外。必要时,通知新闻单位派记者采访。

党报通讯员还应是其所在单位或部门的业务能手。只有这样,他才能熟悉整个部门和单位的工作状况,明白所发生事件的新闻性,知道事情在本部门、本单位,甚至本地区、本系统的重要性,准确把握分寸,做好相应报道。

作为党报宣传工作的新鲜血液和力量,通讯员队伍组建后,又如何保持队伍的稳定性,发挥其最大的效能呢?

首先,强化和完善机制建设。平时,通讯员分散各地,很难及时了解党报一个时间段内的宣传重点。要想让他们跟上报社的宣传脚步,就应定期举行活动,搭建沟通平台。可以以微信公众平台、QQ群、微博等方式进行随时随地的经验交流。有条件的还可以把通讯员召集到一起进行座谈,共同交流提高。通讯员所在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让广大通讯员充分认识到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还要努力建立以各地宣传部门为主、基层为辅、通讯员为责任人的宣传工作三级互动机制,确保新闻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宣传部门要加强对通讯员工作的领导、策划,基层单位要做好宣传工作的组织、落实,通讯员要负责收集整理、采写新闻稿件等工作,三方协作,构筑起有效的宣传信息网络体系。

其次,要加强业务培训。大部分通讯员都不是专业出身,大都拥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所以工作起来就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想这些人能真正地发挥战斗力,新单位就要加大培训力度,把培训制度固化下来,制定方案。要从各方面提高通讯员的新闻素质,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新闻单位可以派出长年工作在新闻采编一线的资深新闻工作者,为通讯员队伍定期提供培训。讲的经验,是技巧,是一些实实在在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提高通讯员的新闻素养。培训的方式可以采取岗位自学、挂职实习及集中培训或网络培训的方式进行,提升投稿质量,提高稿子的见报率。

再次,制定激励奖励政策,择优表彰。对于鼓励通讯员工作积极,应该有一定的激励奖励政策,既让马儿跑,又要马吃草。在精神奖励给予荣誉称号的同时,可以考虑对他们的新闻宣传工作量化考核,年终评比。按质量、按字数、按类别等给通讯员发放稿酬、奖金,通过物质鼓励调动他们撰写新闻稿件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多写稿、写好稿。同时,通讯员所在单位也要筹措新闻奖励基金,对表现突出的优秀通讯员,进行表彰和物质奖励。对那些在国内重要媒体获奖的通讯员更要大张旗鼓地给予奖励,让他们经济上得实惠,精神上得满足,生活上得关心,充分感受到这份工作所带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

最后,注重培养党报通讯员的新闻敏感性。一名党报通讯员要想被报社所认可,就必须勤奋努力,围绕所在位或部门,乃至本地区的中心工作来捕捉新闻点。及时报送到上级组织宣传部门及当地主流新闻媒体。通讯员应主动向各大新闻媒体介绍反映宣传所在位或部门,乃至本地区的重要新闻事件,让媒体及时关注和报道,从他们的视角去表达,去阐述,既宣传了自己,又在全社会树立形象。在挖掘新闻素材时,应做到抓大不放小,对身边的普通人和事也要注意发现其闪光点,要知道“一滴水是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以小见大的新闻写作手法往往更能出精品。

新闻通讯稿篇6

相对于报刊社的记者、编辑来说,通讯员由于受视野局限,自身新闻采写专业方面的素养、实际采访经验和技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尽管勤奋努力,积极写稿,但很多时候仍然难以上稿,以致浪费了许多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但是,基层通讯员又有许多写稿优势和便利条件,只要准确把握和运用得当,就会写出连记者也难以采写到的稿件。

时时有心,处处留意。大多数通讯员一个共有的困惑是感觉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其实,基层通讯员处于工作第一线,身边有着十分丰富的新闻资源。无论是经济中心工作,还是对上级重要会议、重要部署的贯彻落实、重大节日的庆典活动,我们基层通讯员都身处其中。新闻线索的获取没有定式,不要对身边的事视而不见,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处处留意身边的人和事,有的看似平常的事,可能就是一条很好的新闻线索。基层通讯员要充分发挥这一难得的资源优势,着力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从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中发现和捕捉新闻线索和素材,就会从中发掘出有报道价值的新闻,工作的主战场就会成为自己发现和采写新闻的战场。

发挥“近水楼台”优势,突出新闻时效性。一些本是很好的新闻往往由于时过境迁而失去了报道的价值和意义,很是可惜。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将新闻事件报道给受众,这既是新闻特性本身的要求,也是各报刊增强自身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追求新闻时效,在第一时间将新闻传送给报刊,是许多有经验的新闻写作者上稿的一个诀窍。快速,是新闻采写的一个特点,更是一个难点。基层通讯员通常是新闻事件的目击者或参与者,是身处现场的亲历者,相对报刊记者而言,在突出新闻时效性上具有“近水楼台”的优势。基层通讯员要善于利用好这一优势,发挥好新闻“110”的作用,不失时机地快速抢抓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闻,在突出新闻时效性上狠下工夫,不失为提高投稿命中率的有效之举。

把握“发言权”,以真实可靠取信于读者。忠实地报道新闻事实是采写新闻的基本要求,这是新闻工作的本质所决定的。真实性历来被视为新闻报道的生命。但新闻线索不确定的特点表明新闻线索所传达的信息并不是个个可靠,其真实程度和价值大小都必须通过核实和求证,才能决定其能否成为新闻。新闻写作者决不能捕风捉影、走马观花甚至是闭门造车,必须要深入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认真核实其真实性和可靠性,才能写出真实可靠、取信于读者的新闻。许多有报道价值的好新闻,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核实其真实性,而被报刊编辑、记者忍痛舍弃。通讯员身在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条件相对于报刊记者要优越得多,这极有利于基层通讯员对新闻线索价值的把握和真实性的核实,使他们成为对新闻事实更具有“发言权”的代言人。基层通讯员要利用接近新闻信息源的便利条件,积极主动地深入采访发掘,获取和收集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从而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凸显“体验”,以情感人。新闻报道要打动编辑从而最终赢得读者,无论是对人物的报道,还是对事件的报道,都不能写得平淡无味,而要写得生动精彩,具有“抓人”的魅力。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要努力争取得到第一手材料。基层通讯员往往与被采写对象长期工作、生活在一起,是他们中的一员,与被采写对象有更具体的接触,有更充分的交流,对他们思想、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有更深刻的观察,更透彻的了解,更真切的感悟,这种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如果利用得好,就能写出生动感人、受读者欢迎的新闻报道来。

新闻通讯稿篇7

[关键词]媒介素养 通讯员培训 群众办报

一、通讯员信息传播的意义

通讯员参与信息传播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理、根本要求,也符合和反映信息传播规律,并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

1.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理和根本要求。

“全党办报”、“开门办报”是无产阶级党报的优良传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容和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办报方针之一,就是群众办报,它通常与“全党办报”相联系,编辑部的专业技术人员与编辑部外的广大群众相结合,即专家办报与群众办报相结合,才是无产阶级的正确办报方针。而群众办报必然形成一支队伍,这就是通讯员队伍。通讯员是不脱产的新闻工作者,是新闻工作的坚强支柱,没有他们的支持,群众办报就是一句空话。在延安时代,甚至在红军时代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红色中华报》就充分广泛地发动红军战士、高级将领等为报纸写稿,践行着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70年前的运动,针对当时报纸“脱离群众、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三脱离”现象,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明确提出开门办报、全党办报。于是,《解放日报》通过发展各种层次的通讯员参加新闻的信息采访与写作,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改版,目标就是联系群众、联系实际。一些媒体对虚假、浮浅的新闻报道进行了检讨,形式主义的文风得到了遏制,对与统一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人民的思想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一直启发并在后来的党报事业建设中发挥作用。

2.符合和反映信息传播规律。

传播学理论认为在信息传播的实际中存在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是指“在将媒介信息传给社会群体的过程中,那些扮演某种有影响力的中介角色者”。“意见领袖”是传播学的一个经典概念,起源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由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他在研究中发现,大众媒体所的信息,并不会完全直接地到达目标受众,而是存在着一个由意见领袖中转的二级传播过程,这些信息可能被一部分意见领袖先接受,意见领袖经过自己的判断分析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加入自己的看法见解,再将这些信息有选择地传达给其他受众(大部分是较少接触大众传媒信息的),以此影响其他受众对该信息的看法、态度或行为,并可能在小范围内形成舆论。

通讯员是属于基层中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在大众传播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通讯员就是一种特殊的意见领袖,他们将自己感受到的信息变动通过自己的加工,传递给一定的媒介机构,通过媒介机构的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大众进行传递。因而,通讯员这个在信息生产环节中出现的意见领袖的作用并不亚于信息生产后的大众传播二次传播阶段的作用。正是由于通讯员的存在,所以许多不能及时被专业新闻从业人员采集传播的信息得以公开传播为社会大众所知晓,因而通讯员的存在是符合和体现信息传播规律的。

3.通讯员从事信息传播,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客观存在,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1)时间上的优势。我国有13亿多人口、2000多个县(市、区),有数以百万计的村庄(社区),发生在这些地方的这些人物的变动的信息,全部靠专业记者进行采写是不可能实现的。通讯员生活工作在最基层,最了解和熟悉基层的情况,一些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他们可以最快的速度深入现场采访,能迅速地把新闻报道出来,等媒体的专业记者赶到,通讯员完成的稿件很可能已经发出。

(2)区域上的优势。我国国土面积有960多万平方公里,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分别居住一定的区域,具有不同的生活和心理特点。通讯员长期生活在某一个地区,对该地区的历史沿革、人文地理、发展变化、风俗人情、名胜古迹等,有全面详尽的了解。加上他们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地区,情况熟、朋友多、信息广,这为多写稿、写好稿,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这也是流动性较强的专业记者所不具有的。

(3)行业上的优势。我国人口众多,行业也分布广泛且各自行业特点并不相同。虽然通讯员大多是业余的,但他们都有自己的专业工作和专业知识,在采写本行业相关的新闻中对专业方而的知识、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等,都十分了解和熟悉,因此他们比专业记者,更容易把问题看得准、分析得透,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4)线索上的优势。许多通讯员是本单位或本地区的专职新闻干事,是一个地区和行业的新闻主管、线索主管,各种事件发生他们都是第一时间获知,并且能迅速甄别出线索的真假、价值的大小、适合报道的范围等等,他们根据媒体特点和定位,作出与媒体合作的方式等。因此,他们与媒体记者相比,对新闻线索的利用程度是相当高的,发挥的空间也是相当广阔的。

(5)采访上的优势。由于生活工作在一定的区域,因而通讯员在这个社会学意义的“熟人社会”进行相关采访活动时,除了没有专业记者这个身份外,他们具有人熟、路熟、部门熟、情况熟,更容易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采访到更多的、更生动的素材。

二、通讯员信息传播的不足

随着信息传播进入市场化、数字化、网络化时代,信息海量化的呈现的同时,也使受众对信息传播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不仅媒体竞争激烈,而且媒体从业人员之间竞争也异常激烈。在企业化经营的现实图景中,专业采编人员自身公开发表作品的难度也在加大,通讯员暴露出他们作为业余采编从业人员的先天不足的一面,主要表现在:

1.通讯员的采访受到一定限制。虽然通讯员具有从事采访的资格,但由于通讯员获得的采访资格一般是由相应的媒体授予的,不像专业采编人员经过国家专门的新闻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并由相关政府部门颁发证书具有普适的合法性,并不完全为社会所认可,这样就容易导致在对一些敏感问题、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关注时,某些政府主管部门可以拒绝基层通讯员的采访,甚至可以打招呼的形式,压制采访和报道。而新闻媒体则不同,你越拒绝采访就越有新闻价值和看点。另外通讯员在交通、通讯和采访器材上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2.不能站在公众的角度采写新闻。除了一些通讯员是由各自单位的专业宣传干事担任以外,许多通讯员都有不同于媒体的工作。俗话说:在哪个坡唱哪里歌,端别人的碗服别人管。通讯员的工资、奖金等主要依靠他所在的单位和部门解决,这就决定了通讯员的写稿必须为自己的单位服务,通讯员的角色定位决定通讯员写稿不是从社会大众角度进行相关信息传播和发表观点,而是不得不为本单位、本地区和本行业呐喊助威、歌功颂德,这是媒体和受众所不欢迎的。

3.不能进行权威性的报道。权威性是信息传播中最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源泉。权威性又源于信息的全面、客观、准确、深刻、有力等。这些都需要通讯员全面、深入的采访并能够全方位、多层次、连续性报道。由于通讯员角度定位和工作的局限性,就不能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连续性报道,也很少能够进入上一级政府主管部门进行采访报道,所采写出的新闻就没有权威性,也当然没有吸引力。

而且,信息传播进入数字化时代,信息表达途径和渠道增多,信息海量呈现,受众对信息选择范围更广,信息表达的竞争压力更大,一些通讯员为了在信息表达吸引别人和社会关注,将一些道听途说而未经证实的信息甚至个人“合理”想象的信息进行写稿,影响了信息传播的公信力。

4.信息传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提升才能适应与时俱进的信息要求。而当前通讯员所处的环境不佳,存在着“学习”上的误区。基层通讯员不是在工厂上班,就是在田间劳作。比较难看到、听到各种优秀的新闻作品,也没有专门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学习,更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和交流等,也就无从谈起学习研究好的写作技巧,这成了制约通讯员学习提高业务能力的一个因素,从而导致一些极具新闻价值的素材被视而不见,难免落入“新闻品种单调”的窠臼。

5.通讯员的积极性不断降低。由于我国媒体目前已经普遍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经营,媒体、以及媒体专业采编人员、经营人员等的薪酬都同自身的业绩挂钩,因而,各媒体都尽量地照顾本单位本部门的专职人员的稿件,再加上通讯员由于受采访外部条件影响和算账业务能力的制约,所创作的作品的质量越来越不适应日益更新的媒体的要求,包括报纸在内的各媒体发表通讯员稿件偏少,也直接影响了通讯员写稿的积极性。并且,通讯员队伍也呈现人员老化、人数减少的趋势。

三、通讯员培训的重要内容

在信息网络传播的时代语境下,通讯员培训主要内容是加强通讯员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作为一个外来词,其英文为(medialiteracy),意为具有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一种能力。媒介素养能够使包括通讯员在内的大众拥有一定的“话语权”,自主介入媒介生活。

在信息社会如此发展的今天,时代的发展使大众传播各个环节不断出现新情况、新突破和新问题,媒介的从业人员尤其通讯员对传媒的认识也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从通讯员的角度而言,不仅需要积极提升自己的传媒素养、政治参与意识,更要积极的运用身边的大众媒体反馈身边的事件、新闻,发挥受众的主体地位,从而完成作为业余信息传播人员的使命和任务。对通讯员来说,提高媒介素养,一方面是提升自己对媒介信息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提高自己的应用媒介传播信息的能力以及信息传播的专业相关伦理要求。

1.通讯员媒介素养教育要提升通讯员对媒介信息的理解能力,既包括通讯员对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够准确接收媒介信息,理解和掌握信息传播者的传播意图,也包括通讯员对媒介信息传播的相关手段,对信息传播表达所具体采用的体裁和媒介信息传播采用不同的体裁对信息传播的表达效果异同,是通讯员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要通过对通讯员媒介素养教育使通讯员熟悉有关传媒的知识,熟悉网络传播时代信息传播的基本特征,掌握信息传播基本规律,并遵循信息传播基本规律,包括对大众媒介本质、媒介技术、媒介组织机构及运作、媒介如何被赋予意义等方面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2.通讯员媒介素养教育要增强新闻敏感性,提高通讯员的应用媒介传播信息的能力。这是通讯员提高素养的重点。相当多的通讯员缺乏新闻敏感,有的通讯员对发生在身边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有的通讯员简单模仿他人,重复别人;有的通讯员所定稿件新闻价值很小甚至没有新闻价值。新闻敏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通讯员素养的高低,决定了通讯员采访与写作水平的能力高低。在培训中可以通过让通讯员走进记者部、编辑部等采编业务平台,一方面可以在参观乃至参与学习实习过程中,直接与专业记者交流采访经验与写作技能,与版面编辑交流稿件的选题、行文等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实践层面了解、熟悉信息采编流程及相关环节的技能技巧要求,有助于通讯员提高自己的信息采访和新闻写作能力。

同时,通过与记者、编辑等专业信息采编人员的交流,也有助于作为业余信息采编人员的通讯员培育自己的信息传播渠道资源,建立直接的信息传播通道、信息共享平台,及时获知传播机构的相关变动,通讯员获得线索第一时间告知编辑部而通过策划形成深度的选题等,能够帮助通讯员提高公开发表的作品的质量与数量。众所周知,通讯员的业绩以及影响力等与其公开发表的作品的质量与数量紧密相关的。因而,在培训中与专业媒体采编人员进行相关经验技能交流与学习,有助于通讯员提高稿件质量与数量,从而也有助于通讯员在基层形成自己的影响力,更好地在基层开展相关采访活动。

3.通讯员媒介素养教育要加强通讯员信息传播伦理教育。在信息传播活动中,主体是传者(新闻发言人、新闻者)和受者(普通大众),大众是信息的来源者和使用者,失去了大众,信息传播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作为信息传播的传者之一的通讯员,其服务对象应该是社会的普通大众。在培训中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通讯员认识到受众的重要性,认识到新闻工作的对象主体,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提醒和增强通讯员作为传媒从业者的责任意识,注重媒介公信力、媒介道德性、媒介公正性、媒介的社会良心,不能出现错位和越位的问题。

因而,明确通讯员作为信息传播活动中传者的职业操守,进行信息传播要跳出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地区利益的圈圈,不以私利影响工作,坚持受众中心,坚持社会中心,坚持为公众发言的意识。把握好媒介的报道方向和宣传重点,把握好“公器”与“喉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等一系列的重要关系,既反映党和政府的声音,也要满足读者市场的需求。

而且,新闻最基本的要求是来源于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做到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通讯员作为新闻从业人员中的一员,应以自己的职业良知和责任感确保新闻的客观公正性,追求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履行职业使命,更好地提供具有信息传播规律的,提供必读、可读、愿读的作品,使受众信任、信赖、信服的作品,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方汉奇、丁淦林、黄瑚:《中国新闻传播史(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陆晔等:《媒介素养:理念、认知、参与》,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版

新闻通讯稿篇8

《**报》通讯员管理办法

为及时、准确地捕捉公司的新闻信息,更好地服务于公司的生产、管理及各项工作,围绕公司工作的重点、热点和特点进行新闻宣传,塑造公司良好企业形象,丰富员工文化生活,根据公司领导的指示精神,现将公司《**报》通讯员报道组成员管理办法公布如下,望各部门、各子公司积极配合,大力协作:

一、《**报》通讯员任职条件要求:

1.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和活动能力;

2.爱岗敬业,善于观察生活,具有一定的新闻敏感性;能够向编辑部提出合理化建议,收集并及时反馈读者、作者的意见和要求;

3. 熟悉本单位的情况,爱好写作,具有一定的文学创作或新闻写作能力,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性别、年龄不限;

4.热心此项工作,能认真履行通讯员职责,能够完成编辑部安排的新闻采写工作,为本报撰稿、投稿。

二、《**报》通讯员聘任办法

1.本着公司员工自主报名为主,部门主管推荐为辅的原则,由编辑部根据自主报名员工的具体情况,在征求本报总编、主编和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发给通讯员聘任证书及本报近期报道重点的相关策划资料。

2.通讯员任期一年,能履行通讯员职责者,期满后可继续连任;

3.在聘期内未能履行通讯员职责的则视为自动解聘;

4.因工作变动等原因,不能继续担任通讯员工作的,由所在单位主管再推荐其他人选,并通知编辑部予以确认。

三、《**报》通讯员职责

1.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及时宣传报道本单位、本部门生产、管理等各方面信息,内容必须真实、准确;

2.任职期间,必须认真写稿,投稿,在《**报》或者其它宣传媒体发表作品或主动提供新闻线索。

3.服从所在通讯报道小组负责人的工作安排,努力完成编辑部和公司网站所交付或委托的宣传报道和采访任务;

4.积极参加编辑部或公司举办的各种活动和召开的宣传报道工作会议。

四、《**报》通讯员权利

1.通讯员具有对本单位工作的知情权和采访报道的权力,各部门、各单位应为通讯员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2. 编辑部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举行座谈会,通报信息、交流工作经验等活动,各部门、各单位应为通讯员提供方便参加各项活动的必要条件;

3.通讯员有针对《**报》编辑思路、报道内容、报纸质量质询和提出异议的权利;

4.通讯员一经聘用,稿件优先录用,稿酬从优。对宣传报道工作业绩突出者,编辑部将报请公司领导,予以表彰和奖励;

5.编辑部每年度举行一次年终工作总结会议,根据工作考核情况,表彰优秀,并给予相应奖励。

上一篇:邓稼先的故事范文 下一篇:民主生活会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