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生活会制度范文

时间:2023-12-05 21:28:50

民主生活会制度

民主生活会制度篇1

为了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加强党内民主监督,切实抓好局党委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增强团结,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的正确贯彻执行和全局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国共产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及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党委民主生活会的组织构成

1.党委民主生活会由党委书记主持,参加党委民主生活会的人员为局领导班子成员;

2.与会人员因故不能到会时,应在会前提交书面发言,会上由他人代为宣读,会后由主持人或主持人委托他人将会议情况、批评意见转告本人;

3.根据有关规定和会议议题,可邀请有关人员列席会议。列席人员可以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提出批评或建议。

二、党委民主生活会的基本内容

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情况;

2.贯彻民主集中制,分工负责,协作共事,讲政治、讲团结的情况;

4.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勤政廉政,对错误倾向进行批评和斗争的情况;

4.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

5.改进作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为职工群众办实事的情况;

6.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情况;

7.针对征求到的基层单位和职工群众的意见,党委班子成员开展自我批评,重点检查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8.上级党组织安排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内容;

9.需要列入党委民主生活的其它重要问题。

三、民主生活会会前准备

1.根据全局中心工作和各单位、部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方案,确定重点议题,提前告知与会人员;

2.由纪委负责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意见汇总整理提前反馈参加会议人员或在会上进行通报;

3.领导班子成员做到互相谈心,沟通情况,交换意见,并准备好个人书面材料;

4.民主生活会时间确定后,应提前一周报告省公司纪检部门,以便上级组织派人参加,了解情况,进行指导,纪检部门要协助党委做好召开民主生活会的具体工作。

四、民主生活会遵循的原则

1.民主生活会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用整风的精神开好民主生活会,增强政治性和原则性;

2.领导成员应从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党的事业,为党的工作着想,围绕议题,交流思想认识,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纠正意见和整改措施,以实事求是,开诚布公,与人为善的态度开展批评,达到统一思想,增强团结,互相监督,共同提高的目的;

3.自我批评要开门见山,严于律己,不护短,不遮掩;

4.不能把民主生活会开成汇报会或工作会。

五、民主生活会落实工作小陈老师工作室版权所有

1.对民主生活上检查和反映出的问题,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布的,可采取适当方式公布;

2.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整改措施,按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或会议决议,督促有关部门落实;

3.对会议上提出的重要问题,需要上级组织解决的,由纪检部门及时向上级组织汇报;

3.对民主生活会上提出的重要问题,没有及时研究解决的,应追究召集人或主持人的责任;

5.会后15日内按规定向上级组织报送会议情况和会议记录。

民主生活会制度篇2

一、支部成员必须参加党组民主生活会,因故缺席应写出书面报告并经党支部书记同意。会后,主持人须将会议情况和批评意见转告缺席人。

二、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必要时可临时召开。上半年应在七月底以前召开,下半年应在翌年的一月份以前召开。遇有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或延期召开的,须报经上级党组织同意。

三、会议主要就以下问题进行检查、总结、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情况;

2、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

3、勤政廉政情况;

4、联系群众,工作作风,调查研究的情况;

5、其他重要问题。

四、会前,党支部应广泛征求、收集党内外群众对支部成员的意见和建议。

五、会议应遵循“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的方针,充分发扬民主,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

六、会议的日期和议题,应提前十天报告上级党组织。

七、会议确认的存在问题,必须逐个研究,及时整改。

[1]

民主生活会制度篇3

一,民主生活会的基本内容

民主生活会的基本内容要紧密联系单位工作实际和班子成员的思想实际,着重检查,总结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决议的情况;

2,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端正党风的情况;

3,实行民主集中制,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的情况;

4,坚持群众路线,改进领导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的情况;

5,围绕中心任务,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事业发展的情况;

6,其他重要问题.

每次民主生活会的内容,不宜过多,应有重点地解决一两个问题.

二,召开民主生活会的时间

民主生活会每年召开一次,时间一般安排在12月份.如遇有特殊情况,需要延期召开的,要经党委同意.根据实际需要也可随时召开民主生活会.

三,民主生活会的程序

1,会前准备

1)全面审视班子工作思想实际,确定民主生活会的主题.民主生活会前,可采取"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的办法,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负责人要主动听取分管校领导和组织部门的意见,并组织班子成员对一年来的思想和工作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同时按照学校对民主生活会的统一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确定民主生活会的主题.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及开法确定后,一般应在开会前3天通知应到会人员做好准备,同时报告学校纪委,党委组织部.

2)组织学习,为开好民主生活会奠定思想基础.要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组织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学习以

自学为主,集中学习时间应不少于半天.学习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为对照检查,自我剖析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好准备.

3)深入调研,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民主生活会召开前,要安排专人,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听取群众意见,并将群众意见由主要负责人如实反馈给本人,如有重要问题要向职能部门报告.

4)开展谈心活动.主要负责人要同班子成员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开展谈心活动,以此增进了解,互相帮助,消除疑虑,加强团结.

5)认真撰写发言提纲.领导班子每个成员都要根据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和群众所提意见,认真准备发言提纲,重点检查在党性党风方面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检查廉洁自律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2,召开民主生活会

1)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领导班子成员要实事求是地谈自己的思想,心得,感受,体会,诚恳地接受同志们的批评和建议,友好负责地指出其他同志的缺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开展互相批评,要坚持实事求是,既要坚持原则,又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采取与人为善的态度.对群众提出的意见,正确的要诚恳接受并切实改正;不符合事实或不完全符合事实的,要实事求是地做出说明.不能出席会议的同志,其发言提纲可由有关同志在会上代为宣读,会后要及时向本人转达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的意见.

2)在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针对检查出的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3)要认真全面地做好会议记录,尽量采取详细记录法,要力争真实,准确,不能随意增删,更改,重要内容要避免遗漏.

4)民主生活会结束后,要写出民主生活会情况报告,在会后一周之内连同民主生活会原始记录一并报送党委组织部.主要内容为:会议的基本情况,检查出来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等.

3,落实整改措施

1)民主生活会结束后,要在一定范围内向党员群众通报民主生活会的情况.通报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群众意见的反馈,对相关问题的整改措施,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的说明等.

2)要根据民主生活会上提出的整改措施,经常检查落实情况.一是自我检查;二是领导班子成员之间互相检查

民主生活会制度篇4

一、民主生活会召开的时间

党支部民主生活会每半年召开一次,一般在期末集中组织生活中安排专门时间进行。根据需要,民主生活会也可随时召开。

二、参加民主生活会的人员

党支部民主生活会由支部书记召集,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正式党员参加。因故缺席的成员应提交书面发言,由其他同志在会上宣读,列入会议记录,书记或副书记将会议情况和批评意见转告缺席的同志。

党员领导干部要参加双重组织生活,除参加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外,也要积极参加所在支部的民主生活会。

三、民主生活会的基本内容

主要结合半年来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及个人工作、思想情况,对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的要求,从党员的党性、党风、党员先进性等方面,检查、总结,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统一思想认识。

四、民主生活会的准备

根据本单位中心工作或工作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重点议题。要围绕民主生活会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书记、副书记、支委成员个别谈心,交换意见,征求本单位和上级党组织意见,就一些重要问题初步统一认识,于会前转告参加会议的党员同志或会上通报。

民主生活会召开的时间、内容和要求,须提前通知参加会议的人员,以便进行认真准备。

民主生活会前,要将开会的日期、内容报告上级党组织。

五、民主生活会的主持

党支部民主生活会由书记或副书记主持。书记、副书记不能缺席。

书记、副书记要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既要严于责己,真心诚意地欢迎批评,又要引导大家敞开思想,互相帮助,把民主生活会真正开成解决问题的会,切忌图形式,走过场。防止把民主生活会开成情况汇报会、工作研究会或评功摆好会。

六、民主生活会应遵循的原则

民主生活会应遵循“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的方针,通过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解决党内部的问题,达到统一思想、加强团结、相互监督、共同提高的目的。

保证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必须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和原则性,做到会下谈心解疙瘩,会上集中议大事。党员要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精神,敞开思想,畅所欲言;要严于解剖自己,主动检讨思想、工作、作风和生活上的缺点和错误,诚恳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帮助;开展批评要与人为善,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防止在细小问题上纠缠不休;相互间有意见,可以开展个别谈心,或者把问题摆在桌面上,通过交换看法和意见来解决,不搞自由主义;要遵守民主生活会的纪律,不许歪曲和夸大事实真相,不许压制批评和对批评者打击报复,不许把党组织内部交流思想的情况向外泄漏。

七、民主生活会提出问题的处理

民主生活会检查和反映出来的问题,应由本级党组织解决,要积极制定改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需要上级党组织帮助解决的,应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属于违纪、政纪的,应按照管理权限,分别交校纪检及相关部门查处。

在民主生活会上提出的重要问题,党组织没有及时研究解决或向上级党组织报告的,应追究书记、副书记的责任。

八、民主生活会情况的报告

在召开民主生活会后十五日内,要向上一级组织报送会议情况和发言记录。报告的主要内容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情况,检查出来的主要问题及提出的整改措施。

对于群众普遍关心问题的整改措施,可用适当方式公布,以便接受监督。

九、民主生活会的检查指导

执行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实行一级抓一级的责任制。

民主生活会制度篇5

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每年召开一次。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随时召开。民主生活会一般不得延期召开,确有特殊情况延期召开的,要报请上级党组织批准。

二、参加民主生活会的人员

领导班子中的党员领导干部为民主生活会参加人员。生活会期间一般不得请假,因故不能参加者,要写出书面材料,并委托有关同志在会上代读,会后由生活会主持人将会议情况和批评意见转告本人。

除上级组织派员参加生活会外,有关人员也可列席会议,列席人员由会议主持人根据会议内容确定。列席人员可以发言,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提出批评或建议.

三、民主生活会的基本内容

(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情况。

(二)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所作的决定、决议情况。

(三)领导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廉政建设与监督和干部谈话等制度的执行情况。

(四)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坚持原则和遵守党纪、政纪情况。

(五)调查研究,联系群众,艰苦奋斗,改进领导作风情况。

(六)立党为公,廉洁自律,公仆意识,勤政为民情况。

(七)领导班子成员在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等方面的情况;

(八)领导班子成员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九)上级规定的其它关于召开民主生活会的内容。

四、民主生活会遵循的原则

民主生活会遵循“团结—批评与自我批评—团结”的方针。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坚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批评要敞开思想,实事求是,与人为善;自我批评要襟怀坦荡,畅所欲言,严于律己。

领导班子除参加该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外,还必须以普通党员身份自觉参加所属基层党支部的活动,过双重组织生活。

五、民主生活会的基本程序

(一)准备

1、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单位中心工作或领导班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重点议题;

2、民主生活会召开日期和议题,应提前报告上级党组织;

3、确定有关学习内容,组织好会前的自学和会议的集中学习;

4、班子成员之间互相谈心,沟通情况,交换意见;

5、党组或委托人事部门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于会前转告出席人员或在会上通报。

(二)主持

民主生活会由党组织负责人召集并主持。主持人要严于解剖自己,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引导大家谈认识、亮思想、摆问题、查原因,使生活会达到预期效果。

(三)问题的处理

对民主生活会查摆出来的问题,要分门别类,归档整理。属于领导班子集体的,要尽快制定整改措施,狠抓落实;属于个人的,要查找原因,及时纠正;属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限期解决;属于违反党纪、政纪,违犯法律、法规的,应按干部管理权限,分别交党的纪律检查、行政监察或司法机关查处。

每次生活会之前,要对上次民主生活会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对照检查,验收改进情况。

六、民主生活会情况报告

   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结束后,必须在10天内向上级 党组织报送专题报告和生活会原始记录本

民主生活会制度篇6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

中国国家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党的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这些制度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从政治体制和制度层面上给予法制的保证,这是民主的实质内容。这些政治制度中, 党的领导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党的领导制度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党的领导制度主要表现在党的政治、组织和思想文化等领域的领导作用的制度化。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二、社会主义政治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机制基础。

政治机制是政治制度落实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没有好的政治机制,政治制度落实就很困难或无法开展;良好的政治机制,能有效促进政治制度的落实并发挥重大政治功能。一个充分体现人民民主的国家制度, 只有依靠良好的政治机制,才能促使其更好地实现民主。这种政治机制可以称为形式民主, 即是说通过形式民主的政治机制来保证实质民主的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机制是社会主义制度得以落实的政治程序、方法等的总称,主要有:民主集中制、政治协商和协商政治。他们是实现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重要机制保证,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保证。政治协商为协商政治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政治资源, 但协商政治不像政治协商仅限于各政治团体、社会团体、各界人士之间的政治活动领域,还可以运用于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这样,协商政治作为调动民众参与政治生活,促进各政治团体、社会团体、各界人士和普通民众的民主协商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生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生活基础

中国的民主政治生活应该包括党的民主政治生活和党外的民主政治生活。党的民主政治生活包括民主生活会、民主座谈会、民主决策活动、民主选举活动等,在党的政治生活中充分实现党员的权利和义务, 充分实现党员参与管理党的一切要务之权利, 体现和落实了党员在党的政治生活中当家作主的权利。要使党的民主政治生活常规化,就有必要使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必须健全和完善党代会制度、党委会制度、选举制度、四是监督制度。同时要求党的民主生活会要常规化和制度化, 使党的民主生活会成为党员吐真言、发扬民主、生动活泼、达共识的一个民主生活会,这有助于民主行为和民主作风的发扬。同志曾说:“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只要党的政治生活充分发扬民主,对党外的民主政治生活就有重要示范和带动作用。党外的民主政治生活应该包括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政治生活。国家政治生活,包括国家领导人选举活动、政府相关的政治活动、城镇选举活动等;社会政治生活,包括乡村自治活动,城镇社区建设活动、新闻媒体的新闻监督活动等。社会主义的政治生活应该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人们必须参与的社会政治生活,才能使得民主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才能使民众利益诉求得到广泛的表达。无论是党内的民主政治生活,还是党外的民主政治生活,都要规范化和制度化。

四、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意识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政治思想基础

民主生活会制度篇7

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是发扬党内民主的重要载体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是加强党内监督的有力手段,是提高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的一项重要制度。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必须深刻认识民主生活会的独特作用,发挥制度优势,切实增强开好民主生活会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一、民主生活会是党内民主的生动实践和有效途径。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民主生活会是党内民主的制度性安排和实现的重要途径。毋庸置疑,党内民主是民主生活会的灵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把我们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最根本的一条是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党的建设的总体思路来加强党的建设,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走思想建党、制度建党、民主治党的道路。民主生活会作为一项政治制度和组织生活安排,蕴含着民主的具体要求,表现为有效的民主运作形态。具体来说,有三点:一是发扬班子内部民主,充分听取班子成员意见。二是扩大党内民主,充分征求党组织和党员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发展人民民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当前,民主生活会普遍存在的浅层次、低质量问题,根本原因是党内民主发扬不够,甚至存在严重缺失。也有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民主作用和运用人民群众民主力量不够的问题。促进民主生活会由低质量向高质量,由浅层次向深层次转化,必须认真实践党内民主,坚持扩大和发展党内民主,充分运用人民民主力量,始终保持党内健康的政治生活状态。在这方面,一些地方在民主生活会中探索建立的公示制、旁听制、评议制、通报制、考核制等,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值得我们借鉴。

二、民主生活会是监督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运用。我们党制定了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又把民主生活会作为一项重要的党内监督制度确定下来,明确规定:县以上党委常委的民主生活会要征求上下级党组织、党内外干部群众的意见;党委(党组)可以采取“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的方法,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向上级纪委和党委组织部门报送会议情况;向下一级党组织通报情况;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的整改措施予以公布;县以上党的各级委员会执行民主生活会的情况,由上级党委、纪委负责检查、监督;建立健全上级党委(党组)成员指导下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制度,等等。这些规定较好地整合了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监督、相互监督与自我监督的资源,体现了监督主体的广泛性、监督客体的针对性、监督方式的多样性、监督时效的长期性。运用民主生活会这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监督形式,一要强化内部监督。民主生活会的监督主体是班子成员自身,通过调动班子成员的主动性,实行自我监督、自我约束。通过培育和激活班子成员的党性、责任和觉悟,靠党性、责任和觉悟来实现民主生活会的监督作用。二要重视群众监督。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引入党内监督的外部力量,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与党内监督有机结合,是我们党内监督的根本政治优势。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同等重要,二者不可替代。党员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监督,自觉接受监督,充分运用好民主生活会的监督资源和政治优势,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三、民主生活会是领导班子肌体自我平衡调适、修复更新的有效手段和机制。列宁曾经指出,“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的”。一个领导班子出点错误和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浑然不知,甚至自以为然。民主生活会通过民主和监督的有效形式,发现和解决自身矛盾和问题,防错纠错,自我修复和更新,使之达到动态平衡,是我们党内解决自身矛盾和问题的能力体现。遗憾的是,现在有的班子的民主生活会流于形式,有的领导班子成员缺乏深刻的认识。对此,要升华理念,深化认识,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要升华民主生活会“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理念,做到以诚相待,“从善如流”,“闻过则喜”;升华民主生活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理念,做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升华“团结—批评—团结”的理念,正视批评与自我批评,发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善用批评与自我批评。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新的团结。一次民主生活会不可能发现和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带根本性、原则性的突出问题必须认真解决。对领导班子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出现的偏差,在贯彻民主集中制中出现的重大分歧和问题,在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决策失误,领导干部思想上、作风上、廉洁自律上存在的突出问题等,在民主生活会的各个环节,都要认真查找、剖析和整改,以整改实效取信于民。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建立和完善责任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抓好本级班子民主生活会责任制,二是管好下一级班子民主生活会责任制。各级领导班子要认真组织好本级班子民主生活会,扩大民主,加强监督,搞好自身建设,同时,以自己的示范作用,抓好本级带下级。对下级民主生活会内容不符合要求的,应提出明确的改进意见;对下级领导班子成员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的,应进行诫勉教育;对下级民主生活会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应责令其整改或重新召开。通过责任制的落实,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

———建立和完善公告公示制。各级领导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前要将民主生活会的时间、主题予以公告,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听取群众意见。民主生活会结束后,要将民主生活会的整改措施进行公示。问题解决后,要将整改结果公示,及时反馈党员群众所提意见和建议的处理结果,以真正取信于民。

———建立和完善督导制。上级纪委、组织部门特别是组织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指导和监督。应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提前介入,抓好会前准备环节,及时了解意见征求、交心谈心和会议公告公示情况。二是直接参与,抓好会中引导环节,了解思想动态和批评与自我批评情况。三是追踪整改,抓好会后整改环节,及时了解整改措施情况,督促落实。

民主生活会制度篇8

远在民主意识能用文字表达之前,民主的实践就已经存在了。原始社会第一次出现在今天看来是一种朴素的民主制度。虽然那时没有私有产权的原始民主是民主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是,原始社会的民主制度却包含了人类迄今还没有达到的最高民主形态直接民主。民主意识的发展是从原始社会的解体开始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古希腊民主制度继承了原始社会直接民主的精神,而古罗马则第一次引入了代议制的间接民主制。此后,在漫长的封建时代,民主就演化为人们头脑中所追求的理想、信念。成为理论探讨中一种制度和价值层面的内容。

直到伴随商品交换而产生的自由市场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以私有产权为社会基本法则的代议制间接民主制才再次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从那时起,直到当今的二十世纪末叶,民主又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在当今世界上,非民主状态的国家依然占多数,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民主制度及实践无疑对当今世界上那些非民主状态国家起着一种强烈的"示范效应",这一效应也敦促人们思考民主的政治制度在现代社会生长的原因或条件,以及成熟的民主制度得以健康地存续的社会条件,以期对政治的民主化进程有所启发。?

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历史表明,民主的政治不是一个口号或权谋,而是一个可以落实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规则。如果大多数社会成员还缺乏从政治上寻求对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生活的必然性及其法则加以保护的自觉意识和行为的时候,如果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没有把民主政治的价值内容作为日常生活的现实内容渗透于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之中,那么,就不会有民主的生活方式,当然也就不会有民主的社会,更不会有民主的政府。总之,就不会有民主的政治。这就是本文的思路。?

鉴于上述理论和现实的情形,本文拟用结构一功能主义的分析方法,对民主政治生长、发育的社会环境进行粗略的考察,具体分析民主政治生长的社会环境的结构及其功能,以及这些功能是如何使民主政治价值层面的内容外化为具体的现实生活过程,而这些现实过程又是如何承载着民主政治的价值内容并把它输送到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去。?

二、对市民社会的结构功能的分析

关于民主政治,这是一个内容及其丰富的主题,这里无法涉及其中方方面面的内容,本文仅就与民主政治相关的社会层面的内容进行分析。下面,将着重考察和分析民主政治生长的社会环境。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在民主政治的生长过程中,民主政治赖以成长的社会环境起了比民主的价值和制度规则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般认为,民主政治生长的社会环境是市民社会。这是一种不同于它种社会类型的多元化、

自主性的社会。"市民社会"这一概念是英文Civil Society的意译。市民社会由于其固有的结构功能,成为既是民主政治生长的社会基础,又是民主政治成长后维系成熟的民主政治的制度果实的社会肌体,因而本文称之为"民主政治的社会载体"。我们知道,功能是由组织的结构和因素所产生和输出的,下面将从五个方面来探讨市民社会的结构一功能。在作这种探讨时,思维模式是理想状态的,因而其内容就不可避免地比较注重一般性、普遍性方面。

(一)经济生活的多元化

美国学者查尔斯·林德布罗姆认为,多元民主政治的经济制度毫无例外都是以自由市场为取向私有企业制度?①。于是,他提出疑问:该如何解释民主政治对市场和私有制度的依赖这一伟大历史事实??

历史已经昭示我们,在一种非政治化的经济制度下,市场化必然要削弱政治权力对经济活动的直接控制。因为市场要求经济活动遵循供求关系的规律而非行政命令。在市场经济下,绝大多数经济资源由非官方的企业所支配、组合。私人企业、私有产权制度、各种利益组织构成市民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市民社会中经济生活的主体。这些经济生活的主体逐渐演变成市民社会基层经济组织的稳定性力量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有序化力量,而这种组织和力量又构成市民社会的微观结构和基本细胞。?

这种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制度解构了传统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经济生活单一化、利益主体同质化等局面,取而代之的是政治活动被排除于经济活动之外,形成社会经济生活多元化、经济利益特殊化、利益主体异质化的局面?②。在这种多元化的经济生活中,由于私有产权制度被普遍公认为经济生活的基本法则,国家要加以保护,社会个体也普遍加以捍卫。这样,作为利益主体的社会个体、社会集团从经济上获得了生存的独立性。经济上的独立性必然导致社会生活中的自主性。当社会个体的生活状态处于无保障的时候,他(她)是谈不上独立、自由的,从而也就谈不上自主性。而私有产权制度则为生活于这种制度下的社会个体提供了获得生存之坚实可靠的基础的充分机会,使社会个体由经济的独立而获得生存的自主性。?

在这种经济生活多元化的社会里,社会个体利益的自主性、排他性,导致利益主体异质化。为求得自身利益的满足,这些彼此排他性的利益主体有时不得不通过契约结成利益集团或合作组织,从而使这些异质性的利益主体之间形成一种包含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契约约性人际关系纽带。这种契约性人际关系纽带起到利益交换和功能互补的作用。这种契约性的实质在于:由于利益主体彼此的差异,因而存在着相互依存和互补的需要;而对自己利益的自主支配,又能使这种利益交换成为可能,使得彼此都可以通过让渡自己的部分利益以换取他方的另一部分利益。这种基于契约的交换既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又调动了另一方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了各方通过协调而达成共识和社会整合。民主政治生活中的权力制衡、公意表决、以利益集团为后盾的各种政党之间讨价的利益平衡、妥协和各种民主法制和秩序,只不过是这种契约性人际关系和游戏法则在政治层面的制度化表现?③。?

(二)独立自主的社会组织?

一般来说,在经济生活多元化的市民社会里,在个人和国家之间存在着一股强大的社会中坚力量。这股强大的社会中坚力量就是市民社会里各式各样独立自主的社会组织或机构。这些独立自主的社会组织可分为三类:一是经济性组织,如各种经济实体(企业、公司)、产业联合会、工会或企业家协会;二是政治性组织,如政党、压力集团、利益集团、大众传媒等;三是民间自愿组织,如学校、家庭、教会、沙龙(或俱乐部)、公民自发性联合体等。这些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不同目的的组织在社会生活中交互作用,形成一股强大的制约国家政治权力的社会力量,同时,也是一种自律性很强的社会力量。?

市民社会这股强大的社会中坚力量的存在,使市民社会成为较为有序化的稳定性的社会。在市民社会里,由私有产权制度所衍生的利益自主的社会个体在面临国家政治权力的威胁时,会自发组织各处种政治的、经济的、职业的等等之类的社会团体来抵御这种威胁,保护个体或团体自身的利益,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免除政治上、经济上的动荡。这种功能无疑有助于社会的有序化,而民主政治的前提之一是稳定性的有序化社会。在这种社会里,政治权力的转移、政府的更迭等政治生活的变动都不会对社会生活其他领域产生冲击或震荡,彼皮一种有序化状态下运行。?

市民社会里各种独立自主的社会团组织既是社会政治生活多元化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市民社会中的执行生活多元化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市民社会中执行政治社会化功能的组织和机构。在市民社会里,各种独立自主的社才组织和机构就象遍布社会的一所社会大学校,通过对其成员的动员、组织、参与等活动;通过制定组织活动的章程、规则并要求成员遵守等活动;通过组织与组织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协商等活动,使社会成员逐渐养成协商、合作、参与、妥协等契约观念、法纪观念、秩序观念,使社会成员学习和掌握在一定的组织机构中担任特定行为角色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模式,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社会成员的政治态度,向成员灌输政治价值理念,传授政治操作技能。?

此外,独立自主的社团组织也是国家和社会成员之间进行信息、能量交流的有效渠道、是国家与社会交互作用的中介。这在市民社会的政治性组织的功能中表现得较为显著。政党、感谢力集团、各种政治组织、大众传媒等组织利用各种方法进行社会动员、利益整合、利益表达、疑聚社会共识等活动,这些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所表达的信息是政治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这些组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所表达的信息则是政府政策执行过程的反馈信息,政治性组织的这些功能为政府合理决策、为政策执行中的自我纠偏提供了有益的保障。?

(三)独立自由的公共舆论

在市民社会,独立自由的公共舆论一般包括这些,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出版自由、学术自由等内容。其中,制作新闻的大众传媒被认为是除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其社会影响力可见一斑。一般说来,独立自由的公共舆论是具有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这种功能有可形象地表现为它是民主政治制度下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血液"。这种"精神血液"若发生僵化或不幸患上"败血症"或"贫血症",那么,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也必将发生变,从而贻害民主政治的健康成长或使成熟的民主政治走向枯萎。?

首先分析公共舆论的政治功能。独立自由的公共舆论是来自社会、从政治权力外部对政治权力的运行及其结果进行监督的强有力的社会力量。这种监督的本质就是公开性。这各矍开性是保上使政治权力运行合法化、理性化、法制化的重要保证,这种公开性也是连结政治与道德的纽带。正如法国大革命时期国民公会的一位代表贝尔戈斯在一次演讲中所说:"你们知道,只有通过公共舆论,你才能要求任何权力去促进公益事业,你们知道,正是通过公共舆率,人民的事业〖CD2〗曾被认为毫无希望而被放弃了那么久〖CD2〗已经兴盛起来;你们知道,只有在公共舆论面前,所有的权力才会变得沉默。所有的偏见才会消失,所有的特权利益才会被取消?④。

公共舆论的另一政治功能是影响决策。社会大众通过自由讨论或传播媒介的作用,形成包含利益要求、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公共舆论,这种信息通过一的管道输入决策系统,或者不入决策系统,而是广泛流布于决策系统外部,作为影响决策的压力。前者是直接影响,后者是间接影响。公共舆论影响政府决策是公共舆论作业种社会利益逻辑论。一般说来,在某种程度上,公共舆论国产为广泛地反映社会大众的普遍要求和社会所面临的或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公共舆论影响决策其实也是社会大众政治参与的形式之一。?

除政治功能外,公共舆论的另一功能是塑造社会认识结构。公共舆论在引导人们摒弃偏见、

追求真理、形成正确的认识判断、塑造健康的社会认知结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常识

告诉我们,人类把自己的个人偏见和私人利益当作一般真理的可能性太大了,而公共舆则告

诉我们应该以一种谦卑、宽容的精神来看待个人自身与整个社会的关系,因为谁也未能完全

掌握完美的真理和能够十分公正地行动。也正是从这个意主外讲,限制或取消公共舆论都必

然会带来不良后果,它会妨碍一俱或整个社会认知获得合理的判断,阻碍新思想的出现,甚

至有可能导致永久性错误。?

(四)市民社会的政治文化?

一般认为,政治文化是指历史的和现实的客观政治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映上的积淀,它包

括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感情、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念等内容。具体表现,比如社会

成员对于政治的性质和功能的理解,他所持的政治理想、政治参与热情、对待公共权威的态

度、评价政府政策的价值标准、内心遵循的政治行为准则等内容。?

市民社会的政治文化是一种以契约观念为基础并在其中衍化出来的妥协折中、宽容性、责任

性、权利性的政治文化,它同意识形态化的泛道德主义伦理政治文化相对立,是民主政治的

社会前提中的"软件"。市民社会的契约性政治文化是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自主性的产物,

这种政治文化熏陶出自律性很强、讲求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负责任的成熟的社会公民。在市

民社会里,社会成员所持的政治理想不是乌托邦式的政治完美主义空想,而是认为通过努力

可以使社会政治生活不断迈向更好境界的现实的、合理的愿望,社会成员政治参与的情形不

是非理智的狂热或极端的冷淡,而是伴随着丰富的理性约束的热情;对公共权威遵从而不盲

从,等等。总之,是一种理性的精神渗透于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当中。?

在市民社会的政治文化内容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法治精神。法治精神的终极根源是以自

由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生活,在这种经济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关乎到自身的权利与义务,牵涉

到自身利益的得失,除非自己遵守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中的各种法则、规则,否则将遭致自

身利益的损失,甚至受惩处。正是这种权与义务相统一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各种各样的

契约性规范、法则的不断得以遵守,才逐渐衍生出社会成员行为模式的内在规范心态。从而

衍生出市民社会的法治精神。?

(五)市民社会的宗教的功能?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宗教的功能有很大的差异。这里着重分析的是资本主义兴起以

来,市民社会中的宗教的积极的功能,特别是宗都对市民社会政策生活、经济生活方面的内

在性影响。西方学者往往把宗教和法律燕列,视它们西方社会的两大秩序支柱。?

关于宗教与经济的关系,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曾指出,新教

崇尚劳动的道德观念大大地激了人们无止境地创造财富的欲望,这是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的"精神刺激"。正是这种精神刺激促使资本主义的车轮以惊人的速度运转。时至今日,美

国人的自立信念与奋斗精神依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托克维尔在论述宗教在美国

民主政治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时,也认为,宗教意识和和睚由意识之间休戚相关的联系是美

国社会最重要的基础。他指出:自由认为宗教是它的斗争和胜利的伙伴、童年的摇篮和权利

神圣源泉;自由认为宗教保护着习俗,而习俗是法律的保证,是自由得以延续的保证。?④

。?

此外,市民社会的宗教还有如下两大社会功能:一是加强道德秩序。宗教凭超自然的力量、

界定世俗的是非等等价值观念,赋予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以道德意主成为信条,使信徒乐于接

受。二是维护社会秩序。宗教通过设想中的超自然力量对社会成员行为的奖赏惩罚。鼓励守

法、诚实、讲信用,惩戒社会成员非规范性的偏离行为,维护社会秩序,把人为 监督的需

要缩小到最低限度,进而培养社会成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性,对

社会成员的良心产生重大影响。通过这种氛围和途径熏陶出来的公民的人格修养和道德素质

为民主政治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即人的素质。?

三、民主政治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总结本文第二部分的论述,可以把市民社会的本质特征简要归纳为这样一些内容:第一,

受法律保护和国家保护、被社会成员普遍公认并捍卫的、能自由处置财产的私有产权制度和

自由市场制度,这种私有产权制度导致社会个体成为自主客体;这种自由市场制度导致社会

经济生活的多元化。第二,存在着使市民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稳定化的机制,使社会免于

国家干涉而获得一定的自主性,成为自主的社会。这种稳定化的的因素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包含自治组织、公共舆论影响、自由选举制度等等。第三,承认个人之间、社会集团之间、

个人和集团之间经常发生利益冲突的事实,市民社会自身会自发地形成调节这些冲突的机制

并使其习俗化、制度化,这主要一有现为契约性人际互动纽带,其实质,若用一句西方谚语

来说,就是"对于朋友有合作的道德,对于敌手,有竞争的道德"。第四,在法律规定的范

围内,社会个体有单独或与人合格追求自身利益的自由。即结社、组、团的自由。这是形成

民社会强大中坚力量的方式和途径。第五,存在着一个公共领域,在这个领域里,社会个体

可以自由表达个人要求、利益、意图等信息,有试图说服他人接受自己观点的自由〖CD2〗

这主要表现为思想言论自由。第六,存在着由契约性政治文化所和熏陶出来的法治精神、宽

容精神、妥协合作精神。凡规定个人自由范围的法律适用于一切人,自由不再是一种"特权

现象"。第七,由上述特征交互作用而达成的全体社会成员在相对意义的自由平等状态。综

上所述,显然,这里探讨的市民社会范畴,已成了一个理想模式。这是从各种特殊类型的共

同内容中抽象出来的模式。因此,接下来的对民主政治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的探讨也就是

一种一般化的探讨而非具体的探讨。?

当代美国政治家罗伯特·达尔曾对民主政治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他认为,一个名副其实的

民主政治必须符合八个指标:(1)组织和参加团体的自由;2)言论自由;3)平等的投票权;4

)公民有担任公事的资格和机会;5)政治领袖有权为争取支持和选票而竞争;6)有选择性消

息来源;7)自由、公正的选举;8)具有能使政府决策取决于公民的投票以及其他方法表示的

选举的机构?⑤。?

把市民社会的本质特征内容同民主政治的上内容指标相比较,可以发现二者确实有很多相似

或相同的。但是,这并非意味着二者之间就必定存在某种理论上、现实上的逻辑关系。事实

上,社会政治生活的复杂性、政治制度变的复杂性,都远非一种理论上、现实上的逻辑关系

或客观描述所能简单地涵盖得了的,我们至多只能进行较为宏观念而抽象的考察分析,只能

得出一些可能性的结桦而已。?

就民主政治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来说,笔者倾向于把市民社会看作民主政治生长的社会基础,

是民主政治生长的"生态环境"。这样认为,是缘于这里把民主政治视作一个经过复杂的现

实过程而达成的现实状态。市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生长的社会基础,并非意味着有了市民社会

,就一定能在呵预期的时限内生长出民主政治的局面。民主政治的实现,是一个复要的社会

系统工程和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它不可能通过"人工移植"或"拔苗助长"的方式获得。

民主政治是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的经济层面、政治制度层面、政治行为层面、社会文化层

面、历史传统和社会心态等领域长期发展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个漫长的民主化过程中,

市民社会始终是民主化过程最坚实可靠的能量供应基地和民主化过程所赖以依托的"良性生

态环境"。市民社会不但为民主化过程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和"生态环境",而且也为民主

化过程提供信息、价值、精神等资源,使民主这一包容着理想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性的"

实心种子"健康茁壮成长,最终成长为制度果实。?

不刀主政治成长为制度层面的果实后,市民社会就转而成为承载这一制度果实的社会肌体。

为了使这一制度是长盛不衰,作为这一制度生长于其中的市民社会这一"生态环境"必然不

断地与制度是进行能量和信息交流,保持民主这一制度是的良性存续。正是从这种"长于斯

成于斯"的意义上讲,市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社会载体",而市民社会之所以有此功能,

则缘于它自身的结构及其内容。?

注释:?

①参见查尔斯·林德布罗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经济制度》,王逸舟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2年)。?

②③参见《北京青年报》1993年5月13日"理论园地"。?

④参见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上一篇:新闻通讯稿范文 下一篇:守株待兔文言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