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09-25 10:32:47

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篇1

一、客家文化及企业文化概述

1.客家族的形成过程

客家人是部分汉人在历史中由于战乱而由黄河流域逐渐向南方迁徙,主要是在西晋末年、唐朝末年和南宋末年这三个历史时期中,分别经历了三次大迁徙后,而形成了现在的客家人。客家人大多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台湾等低区,为了与迁入地、再迁地的当地现有居民相区分,他们自称“客户”、“客家”和“客家人”。多数学者认为:往南迁徙的汉民族人在从魏晋南北朝到清朝这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过程中不断的与当地土著古越族的后裔和先期迁入的畲、瑶等少数民族发生交往和交流中,混化交融而逐渐形成的拥有共同的历史记忆、相对固定的居住地域、独特的方言体系、建筑风格、风俗习惯和文化心态的汉民族的一个支系,这就是客家族群的形成。

2.客家文化的精神内涵

客家人文化形成跟客家族群迁徙和形成过程是密切相关的,其在艰难的民族迁徙过程中,为了生存而所面临的恶劣环境,以及与迁入地民族的相处,而逐渐形成的客家人的语言、民族习惯、民族礼仪等汇成客家优秀的文化精神内涵,这些文化内涵中既保留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吸收了迁入地优秀的民族文化。在一些学者对客家文化的研究中归纳了客家文化的精神内涵所包含的几点内容:客家人和谐包容,团结互助,开放创新、崇宗念祖、勇于担当、敢于冒险、乐于纳新、见利思义、崇尚节俭等,这些都是在客家人身上体现的客家文化。其中客家文化的核心特质归结起来有:开放包容、勇于创新、团结和谐和诚实守信精神。

二、客家文化对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一)高速公路企业借鉴客家文化的可行性分析

高速公路企业的特征和客家人的变迁有相似之处,多数高速公路企业,都是建设高速公路时成立的新企业,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必须克服自然环境带来的困难,处理好与高速公路沿途居民的关系。在公路建设与地方群众利益相冲突时,都需要高速公路建设者去克服和解决。同时,在公司内部,项目建设和公路管理的员工组成中,一大部分是企业所在地区区外人员,在民族文化和民族习惯方面都存在差异。在企业的建设和运营管理过程中,跟客家人世代变迁所面对的困难和经历有相似之处。所以,对于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优秀的客家文化对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建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二)客家文化开放包容精神对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客家族群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跟不同民族交融的过程,从中原到南方,经历了不同的环境和风土人情,也跟不同的民族发生了交往和交流,作为汉民族支系除了保留汉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外,还吸取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而这正是造就了客家人的开放包容的精神。在广西玉林地区博白县的客家人有句古训“年深异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在他乡处久了就当成自己的故乡,这就体现了客家人开放包容的特质,开放接纳其他文化,包容其他民族。这点对于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值得借鉴的,因为高速公路的建设也是不断征服自然的过程,也是跟高速公路途径地各民族交流和交往的过程,培育企业开放包容的精神,有助于企业能克服自然环境和项目建设的困难,也有助于高速公路人跟其他地域民族的互助交流。有利于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也有利于企业能更好的融入为地方经济社会,提高企业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

(三)客家文化团结和谐精神对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客家人有崇宗文化的特点,宗族观念较强,兄弟、族群之间非常团结,这就是客家人的团结和谐文化。无论客家族人分布在何方,每到逢年过节,到氏族宗亲聚会的日子,都会从远方赶来,这其中的根源在于客家人的团结,民族文化将客家人紧密的联系着。对企业来说,团结和谐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企业内部不团结,容易造成政令不畅,沟通不顺,上级之间、上下级之间、员工之间没建立好较好的沟通桥梁,容易造成沟通成本增大,造成信息不对称扩大、公司执行力不强等。企业不团结、不和谐,会损耗企业内部资源,人力资源受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培育团结和谐的企业文化,让企业的各部门员工都有同一个文化中心在影响着,用文化来凝聚人心,拧成促进企业发展的一股力量,无论企业发展多大,有多少个子公司,各子公司所处何地区,始终有力量在聚拢人心,那就是团结和谐的优秀文化。

(四)客家文化诚实守信精神对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诚实守信是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自古以来都讲求“无信不立”,“取信于民”的思想。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企业的立业之基。在互联网主导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人与人的联系多数是通过无形的网络,企业之间的联系方式也更加多样化,此时,诚信对于企业来说更加重要,如果企业失信于员工则会人心涣散,人心不稳;如果企业失信于社会,则会失去顾客、失去合作伙伴。建立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员工之间守信用,员工对企业守信用,企业对员工也守信用,在这样的文化体系里面,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情况就会少很多。员工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岗位负责,养成认真求实、脚踏实地、务实肯干的工作态度。这样就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信息失真,提高企业信息上行的正确性,管理层才能从一线获得更加真实有利的信息,为企业高层决策的提供更准确的资料。

(五)客家文化勇于创新精神对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创新是广义的,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还应该包括制度创新、组织创新。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创客”等名词最新兴起的,指的都是创新。在国家产业转型的过程中,无论是新兴行业还是传统企业,创新都是各类行业企业的新生命力,如果没创新,企业就熬不过激烈的市场竞争。高速公路行业虽然是传统行业,但面对高铁、航空,水运等行业的竞争,如果没有创新出新的管理模式,创新出新技术,比如公路养护技术、收费管理技术、桥梁隧道等专项技术,那么在激烈的竞争面前就会因为其他交通方式的替代性而会失去部分市场,也会降低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造成运营管理成本增大,不利于高速公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培育勇于创新的企业文化,会激励着企业不断的超越自己,企业的员工会孜孜不倦的追求创新、创造出更具经济效益、更适合市场的新产品、新的商业模式。在这样的文化下,企业从上到下创新动力就比较足,就有勇气去克服创新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高速公路企业借鉴客家优秀文化的一些措施

如前所述,高速公路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培育和借鉴客家优秀文化,需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企业领导的导向作用有助于客家优秀文化在企业内部的培育

企业文化的形成跟企业领导人的推动是分不开的,企业领导的价值观、文化取向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形成。高速公路企业借鉴客家优秀文化,需要企业领导人对客家文化的深入了解,需要企业领导人对客家优秀文化特质的熟悉和推崇。就如香港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其创始人曾宪梓先生是客家人,对客家优秀文化非常的熟悉,并在企业内部推崇客家文化,将客家文化的优秀特质植入企业的文化当中,形成了金利来特有的企业文化。在高速公路企业当中,对客家文化的借鉴需要企业领导人的导向作用,领导人对客家文化的熟悉和欣赏,并在企业不断成长过程中提倡开放包容、团结和谐等优秀特质,从而会影响到企业员工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习惯,在工作中贯彻执行,久而久之就能积淀成高速公路企业的企业文化。

(二)加强客家文化的研究和学习

要建立具有客家优秀文化特质的企业文化,单纯的照搬照抄是没有意义的,也不是客家文化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任何企业去借鉴和学习。在企业内部首先要开展客家文化的研究,研究客家文化的哪些特点适合目前企业的发展。成立客家文化学堂或研究中心,通过对客家文化的研究和筛选,并通过讲堂、企业网站、企业内刊的形式向企业员工进行宣传和推广,还可以就客家文化的研究和学习方面在企业内开展研讨会,举办文化沙龙,举办主题征文比赛,鼓励员工主动去研究、探讨和学习客家文化,通过鼓励员工主动探究的方式,在学习中无形的吸收了客家文化的优秀内涵。深入了解客家文化的精神内涵,将更好的将客家优秀文化特质融入到企业的文化建设中来,将形成企业优秀文化的一部分。

(三)开展多样化的客家文化建设活动

高速公路企业多数是建好一条路就管理一条路,企业所在地比较分散,往往会分布在不同的地区,而这些地区的民族文化和习惯有所不同,在不同文化背景地域生产生活的企业,培养团结和谐的企业文化尤为重要。企业员工的要像客家人一样的团结和谐,就应该要有客家人一样有共同遵从的文化和习惯,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在企业培育团结和谐的文化过程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团结的活动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培育。比如开展球类比赛活动、开展团体类业务比赛活动、开展户外拓展活动,开展客家文化主题文艺活动等等。开展多样化的企业活动,增加企业各部门的交流,增强高速公路管理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在拥有同源文化的背景下,企业间和企业内部部门之间会更加的团结、更加的和谐。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的制度支撑,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的员工就很难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共同的奋斗目标。企业的创新活力,需要企业的制度创新来激励。比如华为公司,在企业内部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培养企业员工拥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从而形成华为公司优秀的创新文化。华为公司在20多年的创新研发,到2012年时,华为已累计获得授权的中国专利是2万1千多件,累计获得授权的外国专利是8千多件,在华为内部研发队伍有将近8万人占总员工近50%,从1992年开始,华为就坚持将每年销售额的至少10%投入研发,在全球范围内已成立16个研发中心,这么多的研发人员,这么多的研发投入,是华为创新文化和创新制度在起关键的作用,拥有这样的研发能力与华为的创新文化和体制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培养勇于创新的企业文化将有助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从传统管理模式向新的商业模式发展,有助于高速公路企业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管理,实现科技化、电子化,在“互联网+”的时代突破创新。没有制度的创新、没有政策的激励,企业员工就很难发挥出创新的潜力,很难形成合力推动企业的向前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客家优秀文化对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建设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但对优秀文化的借鉴不是单纯的照搬照抄,而是需要企业自身的调整和主动的探寻文化的相似和匹配程度,借鉴客家优秀的文化有助于高速公路企业建立更优秀的文化,并在文化的推动下能够获得发展和进步,从而能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篇2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市场;管理

一、企业文化简述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多层次的生态系统,通常情况下其构成主要包括核心层、中间层和层三部分。根据内容形式,企业文化可以分为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三个层面,并且在三个层面上,企业文化可以相互渗透、相互统一。在企业文化中,针对不同的层面,企业文化的意义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1、物质层企业文化。

在企业文化中,物质层企业文化属于外显部分,这部分文化主要是指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形象标识、服装、口号、标语等,这是形成企业文化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的先决条件,透过层的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企业的经营理念、审美意识等。

2、制度层企业文化。

在共同的活动中,对于企业全体成员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在中间层企业文化中都有明确的规定。通常情况下,这一层面的企业文化主要集中在规章制度、文化习惯、组织机构等方面。从实践的角度看,管理者可以通过培养典型人物、开展活动的形式进一步推广、传播需要倡导的某种文化。

3、精神层企业文化。

精神层的企业文化代表着企业全体员工的最高境界。通常情况下,这一层面的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的工作、生活过程中慢慢积累形成的,往往具有牢固的基础,并且难以改变。通常情况下,精神层企业文化主要包括: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经营哲学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员工的行为,影响并制约着企业的行为和业绩。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及意义

1、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和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一种价值标准、理想信念、行为准则,以及由此产生的独特经营管理方式,是一种以人为管理主体,以企业精神为核心,以群体行为为基础,以追求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管理新理论。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思维、心理和行为方式,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反映了企业和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而且、有利于凝聚力量、振奋斗志,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素质,具有导向、凝聚、协调、规范、鼓励功能,对发展企业、造福职工具有重大作用。

2、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现实意义

(1)企业文化对经营绩效的意义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

第一,企业文化当中所包含的企业共同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易使企业领导层与员工在企业经营目标上达成共识,通过对企业目标的一致认同,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最终达到企业经营目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第二,良好的企业文化体现出一种优质的管理,从而实现企业运作的最高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第三,良好的企业文化通过各种传达体系最终塑造出优秀的企业品牌,通过企业品牌的辐射和感召力,从而吸引更大范围内资源的聚合,企业得以滚动式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取得最佳效益。

(2)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激励的意义

企业文化激励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在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中,要互相学习对方的先进文化激励模式,同时也应该看到,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要考虑本企业的文化特点,来选择适用于自己企业的文化激励模式。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1、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加强企业制度建设

企业要建立起具有本企业特色的规章制度来调整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搞好行为规范,以保证企业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合理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职工的士气,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合理的惩罚机制有利于提高职工的道德素质;合理的福利机制有利于提高职工的凝聚力和归宿感。通过制度建设营造了浓厚的企业管理氛围,实现了文化驱动管理,管理催化文化的良性循环。

2、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改善企业内部环境

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和信赖,更有利于占领用户和消费者的心里市场,企业文化建设要在内增员工凝聚力和外争企业知名度上下功夫,这就需要通过一整套企业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向社会公众展示企业的个性特征。企业应以真、善、美教育人,用先进的思想教育人,用健全的制度规范人,用良好的机制监督人,塑造企业职工在市场竞争中的完美形象,在职工中形成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加强文化传播网络,以突出企业文化社会效益

加强文化传播网络,一是把企业内部的组织联系同外部的非组织联系结合起来;二是把有计划的业务关系同无计划的信息沟通结合起来,利用技术交流、互联网等模式,发展企业对外的横向形象宣传网络、企业文化网络。在加强文化传播的基础上,让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共建、企民共建活动,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突出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与职工在生产经营活动和适应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过程中,培育形成的价值体系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尊重职工、关心职工、建立职工的互信培育企业精神,激励职工经济向上,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与企业共谋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宏兵.中国大陆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2.

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篇3

一、出版社企业文化的含义

出版社企业文化是指出版社在长期的出版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被出版社全体成员认同并遵循的有本社特色的出版思想、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企业目标等的总和。企业文化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又是对企业客观存在情况的反映。出版社企业文化虽然是出版社长期实践的结果,但它又影响出版社以后的实践活动。出版社企业文化形成于出版社一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所以随着出版社所处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出版社企业文化也要随之发生变化。

二、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激起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以文化传播为己任的出版社更应该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1.有效提升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 出版社不仅仅是文化单位,肩负着积累知识、传承文化的使命,而且要通过经营管理,参与市场竞争,不断地发展壮大,同时要做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准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往建立在单纯物质和资金基础上的竞争优势将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独特的竞争优势,具有独立性、战略性和积累性等特点。而出版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出版社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出版社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并据此获得超越竞争对手的能力,也就是员工队伍和员工的创造能力以及所生产的特色产品和服务。为此,出版社要通过向员工灌输团结、进取、诚信、敬业等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造就一批愿意积极主动地为出版社创造价值的员工队伍,进而生产出具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

2.进行企业文化管理 出版社的产品属性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出版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出版社的图书产品具有明显的文化属性,文化属性决定了其图书产品在意识形态上的导向性。出版社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经营状况,以及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决定了出版社的产品能否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能否生产出高品位、高境界、高质量的出版物。出版社承载的重大的社会责任,决定了其必须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宣传先进思想,传播优秀文化,塑造高尚的职业道德,做人类文明进程的推进器。

另一方面,出版社的生产方式是以脑力劳动为主,脑力劳动的特点是看不见、摸不着,是在无形状态下进行的,其劳动强度和工作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出版社作为文化企业,其凤工的知识水平普遍较高,员工对人际关系、自我价值实现等高层次的需求更为看重。传统的管理方法难以满足员工高层次的需求,往往使员工陷入被动状态,也很难真正促进员工自觉性和责任感的提高。而企业文化建设,能在员工中灌输、培育起被广大员工认可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并为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引导员工把实现企业目标和追求自身价值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

所以,在出版社的管理中,应当充分尊重知识分子的劳动,不做表面文章,而是让每位员工切实感受到这份尊重。在经历了靠经验管理的人治和科学管理的法冶之后,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更应该重视用文治,即企业文化管理。实行企业文化理念化管理的出版社,强调以人为本,不再依靠单纯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的行为,企业文化精神理念会渗透到每个员工的心底,每个人都会感受到出版社对其时时刻刻的关注,员工也会把自己的利益和出版社的利益紧紧联系到一起。

3.增强对员工的凝聚力 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在于企业文化具有一种无可比拟的粘合剂和强磁场作用,能够把企业的员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同心协力,为共同目标的实现而努力拼搏。出版社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首先表现在出版社全体成员思想上增强了凝聚精神,然后在行动上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出版社的更快发展。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需要层次更高了,自我价值观念增强了,都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奋发向上、和谐愉悦的氛围里。据此,管理学家赫兹纳告诫我们要重视激励人的内在因素,提出了“双因素理论”,即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指防止产生不满,调动积极性的因素,如政策、工资水平、人际关系、福利关系、领导艺术等。激励因素是指对人的积极性具有激励作用的因素,如工作上的成就感、职务上的责任感、工作得到承认、个人发展的可能性等。无疑,企业文化就有这种激励作用。所以,出版社的企业文化建设更应该重视员工工作上的成就感、职务上的责任感、传承文化的使命感,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企业发展的双赢。

出版社良好的企业文化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对全社职工起着吸引、凝聚的作用,并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三、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

1.大力营造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一是出版社的外部环境。出版社要利用各种传播手段,通过信息交流和广泛宣传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信誉,在出版社和社会之间建立起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关系,取得公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终实现自身的企业目标。从短期来看,良好的外部环境能给出版社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长远来看,可以使出版社在公众中树起自己的品牌,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例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秉承“面向全民外语教育,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出版宗旨,在出版多层次、多品种的外语教学产品的基础上,还提供有关的教育服务和文化服务。从1996年开始每年投入上百万元举办“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从2002年起每年投资三百万元举办“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此外,外研社还投资一千多万元对大中小学的英语教师分批进行轮训研讨活动。这一系列文化服务活动的开展,巩固并加强了外研社在读者和图书经销商心目中的品牌地位,为外研社成为英语类图书的龙头老大建立起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出版社的内部环境。出版社领导层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出版社领导首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引导者,同时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参与者。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体现在日常的经营管理、生产实践和文体活动中。因此,要建立起独特的企业文化,出版社领导首先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倡导,在全体员工中广泛宣传并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形成建设企业文化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而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必须调动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着力培养出版社企业文化的个性

出版社企业文化有它的共性,即企业文化建设是为实现企业目标服务的,企业文化建设侧重于在全体员工中培育并形成一定的经营理念、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然而,每个出版社都有自己的历史、性质、规模、人员素质等因素,而且每个出版社处于不同的外部环境之中,这些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不 同,必然会形成具有本社特色的价值观、经营准则、发展目标等。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独特性越鲜明,其内部凝聚力就越强。因此,企业文化的个性对于出版社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一个出版社来讲,经营模式、管理体制、营销方式等都可以模仿,但企业文化的个性是无法模仿的。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企业文化只有适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并能促进企业的发展,才是有效的企业文化。因此,出版社企业文化应该有自己鲜明的个性,要在结合具体社情的基础上被确定下来,并在出版社积累的自身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例如,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为使自己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符合社情,开展了社内企业文化建设问卷调查。问卷包括被调查人基本情况、职业满意度、企业发展理念、企业核心领导层评价、组织与团队、企业文化物质层面、企业文化制度层面、企业文化精神层面、价值取向、开放式问题10个方面,共108个问题。在回收问卷的统计中,得出员工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称、不同部门工作经历等7个主要维度,18个主要选项、100个问题的基本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比较全面地掌握了社内企业文化现状和员工企业文化诉求。在充分把握出版社历史、现状、未来的基础上,确定了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3.关注群体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所谓倡导团队精神,就是要建立一种企业制度文化,使出版社各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各员工之间并肩作战、团结协作,进而增强出版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竞争力和战斗力。任何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要依靠全体凤工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如果不关注群体意识,就会造成选题结构不合理,出书特色不鲜明,形不成核心竞争力等情况。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几年前实行的工作室组织形式,就是工作室内既有策划编辑、案头编辑、校对人员,也有市场推广人员和广告宣传人员。大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齐心协力地完成共同的工作任务。整个团队能够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体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篇4

【关键词】企业文化;精神文明;健康发展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它同类企业而自己独具的特色,是企业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它在企业建设中作为企业形象、企业声誉、企业品牌等的载体,起着导向、推动、统一、约束、凝集、辐射等方面的作用。如果把企业说成是树的茎,那么企业文化就是土壤;如果把企业说成是树的根,那么企业文化又是树的叶。因此,企业文化在企业建设和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作用不可低估。

1. 企业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1.1 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群体意识、企业精神和道德规范的一种综合体,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念,它强调管理中的软要素,其核心涵义是企业价值观。它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的劳动和交往过程中不断形成,同时又成为是企业员工思想、行为的依据。

1.2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产生于企业之中的文化现象,广义地讲它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表层的企业文化,也称物质层企业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外显部分,指的是那些视之有形、闻之有声、触之有觉的文化形象,如企业面貌、产品的外观和包装、技术工艺设备特性和纪念物等,是形成制度层和精神层的条件,往往能折射出企业的经营思想、经营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二是中层的企业文化,或称制度层企业文化,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共同的工作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主要表现在企业的规章制度、特殊风俗、组织机构及内外人际交往等方面。三是深层的企业文化,或称精神层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理念的最深层,是渗透于企业职工心灵之中的企业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意识形态,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中逐渐积淀而成的,具有牢固的基础,是很难改变的,包括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经营思想及精神风貌等,是形成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因,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决定着企业员工的因而也就决定着企业的行为和业绩。

2 影响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2.1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企业文化可以明显地将该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可以传达该企业的经营理念并以形象的视觉形式宣传企业,可以提高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企业士气。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也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社会的规范化发展,人类文化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确实越来越突出,甚至会具有全局性的决定意义。

2.2 企业文化对企业有很强的约束作用

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为企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对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这种约束有别于制度式的约束,它主要产生于企业的文化氛围、群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而使员工自觉遵守的一种约束形式。这种约束力主要来自个体行为从众化的心理压力和动力,能够提高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的义和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3 企业文化能够提升企业战略管理能力

企业文化有助于明确企业总体战略、经营战略合职能战略,根据国内外市场环境、国家政策、国际规则等外部因素的变化,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企业发展目标,提出实现目标的重大方针与计划,确定企业经营业务类型,确定产业发展方向一级他的竞争地位,避免盲目跟从别人。

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3.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强化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科学得管理体制,灵活有效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营战略。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认为,海尔能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站稳脚跟,保持高速稳定的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围绕市场创新培育企业文化,通过市场创新激发每个员工的新活力,从而为企业高速稳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团队凝聚力。我们知道,企业文化是形成和建立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的“思想”,并且通过制度和机制得到集中体现。科学的管理管理制度和灵活的运行机制,直接作用于员工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价值导向的作用,有力的促进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如不把先进的文化理念融贯于创新的经营管理机制之中,如不通过加强企业管理,转换机制来促进观念的更新,企业文化的创新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2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锻造高素质员工队伍

现代化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倡导以人为本,强化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技术和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在企业文化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一个人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观念对其言行举止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领会企业文化的重大意义。要做到这点,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学习。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具备国家利益至上的道德观念,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奉献意识、责任意识和协作意识。

3.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文化含量日益加大,商品竞争是文化含量的竞争,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做为市场的竞争的主体,只能依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谋求生存和发展,这种竞争力,固定要靠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靠自身的硬投入,但同时还必须靠自身的高文化素质,靠文化的软投入,并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合力。所以,有效的软投入打造全新的文化竞争力,有形的硬投入是有限的,无形的软投入是无限的,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在企业的规模、资金、设备、技术力量等硬要素逐渐减少差距的形势,哪个企业的软要素投入越大越有效,哪个企业就越有竞争力,在竞争中赢得优势的可能性也越大,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深层次推动力,是企业“一只看不见的手”,它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在当今时代,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那么没有文化的企业就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是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培养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严峻形势下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创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才能打造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大力开发企业文化资源,发挥其底蕴的迸发力,让其成为垦区“强工”文化发展的助力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把企业文化的研究和实践,真正纳入企业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正确轨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J];商情;2008,2:161-163

[2] 王之k;胡丽华;张朝仪;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A];第二十届中国(天津)'2006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陈霞;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J];北方经济;2008年20期

[4] 汪晓民;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J];当代经理人;2010年01期

[5] 周晶;浅析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21期

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篇5

论文摘要: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论文关键词:新形式 企业文化 意义和作用 1 企业文化的意义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背景下,为实现企业目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被该企业广大职工群众所接受的共同的行为准则,以及企业形象、经营理念、道德规范、企业精神等。企业的发展既要靠有效的经营运行机制,同时还要靠用一种精神去统一人们的思想,约束人们的行为。发展企业文化的目的就在于用一种无形的、精神的东西去统一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职工的行为价值观念。通过发展企业文化,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企业的活力,使每一个企业职工都能感受到一种文化的氛围,一种精神支柱的存在。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筛选与提炼形成的人本管理理论,它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价值观为核心,以企业最高目标、企业精神、优良作风、礼仪风俗、行为规范、标识、英模、环境、传播网络等为主要内容,能够激发和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企业的发展,根本的因素是人,是企业的职工。职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而企业文化的精髓就是强调人的价值,注重人的因素,注重在更高层次上挖掘人的潜力和潜能。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推动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海尔现象启示我们:企业文化之所以对企业经营管理起作用,是靠了其对职工的熏陶、感染和引导。企业文化中所包容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作为一个群体心理定势及氛围存在于企业职工中。在这种企业文化面前,职工会自觉地按照企业的共同价值及行为准则去从事工作、学习、生活,发自内心地为企业创造财富,这种作用是无法去度量和计算的。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2 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观因素 2.1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精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中,“注重人文关怀”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企业作为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必然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理论,因此,在构建和谐企业的过程中,必须把“以人为本”这个根本要求贯穿并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过程中,从而达到促进企业与员工两者和谐发展的最高境界。 企业的发展,根本的因素是人,是企业的职工。职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而企业文化的精髓就是强调人的价值,注重人的因素,注重在更高层次上挖掘人的潜力和潜能。而企业领导者必须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中间力量,带动广大职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文化从某种特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企业家”文化,因为企业是由领导者进行管理的,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企业领导者应该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有深刻的认识,对本企业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对本企业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要亲自参与文化理念的提炼,指导企业文化各个系统的设计,提出具有个性化的观点,突出强调独具个性和前瞻性的管理意识。通过长远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和影响职工发挥

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篇6

关键词 企业文化 科学发展 员工素质 创新能力 员工素质 与时俱进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成员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循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习惯等等。这一名词的出现,始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迅速传播、广为流传,对企业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企业文化既包括清晰可见的企业的规定、行为,又包括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恰如人的思想决定人的行为,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的决策、行动,进而深切地影响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在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一个企业在惊涛骇浪中乘风破浪,在和风细雨中顺畅航行。因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实施。

科学发展观强调“绿色GDP”,坚持“以人为本”。要求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坚持提高职工素质、履行社会责任、保护生态环境,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要实现这些综合目标,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的根基,难免顾此失彼,陷入盲目与混乱,并因此丧失良好的企业形象,降低企业的社会声誉。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法宝和源泉,是企业穿云破雾、基业常青的前提和保证。在变化万端的市场上,一个企业创新才能持久,超越才能发展。世界五百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些公司的企业文化与普通公司不同,他们凭借“团体协作精神”、“以客户为中心”、“平等对待员工”、“注重激励和创新”,这四大支柱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力,得以长盛不衰。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全面提升员工素质,增强员工工作幸福感。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企业既是职工奉献社会、体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和场所。又是职工体验工作幸福感、提升自己水平境界并学习相关技能本领的阵地和舞台。一个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公司,可以增强职工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体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在实际工作中,使员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并从中受益。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企业文化是由精神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面组成的有机的系统,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

只有三个层面全面发展、协调运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灌输、提炼先进理念的同时,制度和物质层面的建设必须跟上,使理念上的提升、制度化的约束、人性化的关怀共同作用于企业、作用于员工。当企业的价值观逐步得到接受、认同、内化,从而转变为企业、职工的自然流露的时候,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就达到了一个自主管理、“无为而治”的境界。

(二)企业文化建设应重视理念层面的建设,并以此为重点,带动企业文化的整体建设。

华为公司指出:“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一切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化为没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唯有在人的头脑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矿。精神是可以转化为物质的,我们坚持以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的方针”。知识和智慧深藏于人的头脑之中。“每个人都拥有一些特殊的信息,每个人只有在愿意主动合作时,才会应用这些信息。”强迫与压制是没用的。员工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意义,才可以获得持久的推动力,从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条件、挖掘潜力,变不可能为可能。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弥补个体理性不足,贯彻和谐优质理念,进而转化为实际行为的有效武器。

(三)企业文化建设应加强制度文化的建设。

企业制度文化是由企业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它是深藏海中的企业文化的冰山可以见到的一角,是实现物质文化和理念文化有机结合的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健康的制度将削弱或取代个人影响力在企业中的过分存在,为公司的平稳发展创造条件。将公司的主要价值观念通过规则制度加以规范,可以使企业文化得到保证和强化,逐渐渗透扎根在企业这肥沃的土壤之中。

(四)建设企业行为文化时需要明确规范、易于操作,以便在塑造品牌、服务社会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

电力客户服务电话95598对服务人员接听电话时的服务有求,在这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例如:(1)保持电话畅通,电话铃响4声内接听,超过4声应道歉。应答时要首先问候,然后报出单位名称和工号。(2)接听电话时,应做到语言亲切、语气诚恳、语音清晰、语速适中、语调平和、言简意赅。(3)受理客户咨询时,应耐心、细致,尽量少用生僻的电力专业术语。(4)核对客户资料时(姓名、地址等),对于多音字应选择中性词或褒义词,避免使用贬义词或反面人物名字。(5)接到客户报修时,应详细询问故障情况。(6)因输配电设备事故、检修引起停电,客户询问时,应告知客户停电原因,并主动致歉。(7)客户打错电话时,应礼貌地说明情况。(8)客户来电话发泄怒气时,应仔细倾听并做好记录,对客户讲话应有所反应,并表示体谅对方的情绪。(9)建立客户回访制度。这些规定充分考虑了各种情况,几乎是面面俱到,切实可行,极具规范。

(五)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充分重视其实际效果和作用程度。

企业文化的贯彻和普及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各个环节都需要斟酌考虑、确保扎实可行。企业文化的提炼和保持需要全员参与、全面渗透,长期贯彻、不懈坚持。无论企业文化的形成方式和过程如何,也无论企业文化的强弱程度怎样,如果不转化为现实的东西、内化成员工的意识和行动,都只能是虚假的、无用的、华而不实的,都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一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方便而使用,例如:建设过程中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将《企业文化手册》分解成每位员工乐意参加的具体活动,坚持企业培训,进行每月一题的讲座,组织员工进行定期演讲和讨论、举办相关的课程班等。在举办各项活动时,以“微笑”、“您好”为起点、以“感恩”、“爱心”为红线、以“国家”、“责任”为高度,可以起到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企业文化的作用。在这些活动的进行过程中,需要坚持几个原则。即:对领导,应以坚持为先;对干部,应以灌输为主;对员工,应以参与为要。只有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深入人心,收到深远而长久的效果。

(六)企业文化的灌输需要直观明确、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引发员工的兴趣,便于消化吸收,并内化迁移到现实的行动。座右铭、《企业文化手册》、企业文化内刊都是易于接受、便于传播的有效形式。海尔的“真诚到永远”,同仁堂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都是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沈阳香雪面粉公司挂面车间“条条出精品,袋袋送温情”,检斤工“斤斤计较、两两不差”的格言,朴素生动,易于传播。北京科瑞集团把企业经常遇到的上百个问题编在一起,配以漫画和作者评论,深刻透彻,广为流传。只有便于传播,才能广泛吸收。只有融会贯通,才能方便使用。从而化腐朽为神奇,将潜在的文化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七)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言行一致、注重细节。

如果一个企业希望创造民主氛围,减少等级观念。开会时取消按职务等级安排座位,不在桌子上放置名牌,都是从细节开始淡化等级观念的有效措施。否则,一方面将“打破等级森严”写入企业文化的范本。一方面,在开会、服装等方面严格执行等级规定。说和做两张皮,理念细节相脱节。言行不一,自相矛盾,又怎么能够使企业文化理念得到有效贯彻和准确实施呢?在这种文化下的职工或者会效仿追逐、丧失诚信,或者会愤愤不平,离心离德,又何谈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呢?

(八)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与自身发展阶段相适应,不断创新与发展。

在初创期,企业实力弱小,羽翼尚未丰满,适宜采用提倡谨慎的资本管理和大胆开拓的竞争策略的探索型文化,以灵活的方式应对市场风险。在成长期,企业实力获得了增长,市场份额得以增加。迅速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成为当务之急。管理水平不足会导致错误决策。多元化发展和盲目扩张成为这一阶段主要的陷阱与深渊。这一时期宜采取进攻性文化。进攻型文化一方面强调拼搏进取、以变制变,提倡“简单至上”、以速制胜。另一方面也提倡稳健,强调有序,反对盲目。在成熟期,企业资金充裕,运转自如。但容易夜郎自大、固步自封。这一时期,小富即安、保守僵化等思想易侵蚀企业,使企业的创新精神逐渐丧失殆尽。此时,变革型文化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选择。变革型文化提倡打破现有格局,推崇技术创新和思想革命。通过改革原有制度和等级观念等一系列整合,常常可以使企业重现生机和活力。在衰退期,企业管理僵化,产品和技术过时,失去了竞争力。面临生死抉择的严峻现实。此时。可以大刀阔斧地对企业精神层、制度行为层和物质层进行全面优化整合,去伪存真,去粗存精。通过剔除企业旧的躯体上的弊端,保留合理先进的成分,塑造一个全新的企业,使企业重获活力,再度升腾。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一切情况都需要“有的放矢”,从实际出发,以求得理论和现实的最佳结合。

(九)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与内外环境相适应,与时俱进。

企业文化是个动态概念。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的同时,需要随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在企业文化体系中,企业的价值观、愿景、使命等核心理念是相对稳定的。无论企业如何发展,采取怎样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思路,核心理念都基本不会变化。而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相对于核心理念而言,则属于,是会变化的。可以根据企业的战略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坚持动态管理。在这方面存在一些负面的例子。例如:苹果电脑的理念“我就是与众不同”,在企业发展的初期促进了创新,使公司得以较快发展,但后来,它却滋生并助长了员工的“我行我素”思想和企业产品的不兼容风格,使企业内部沟通困难,外部出现了产销脱节的局面。内外交困之下,它又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对企业文化进行适时调整,最终导致了失败的命运。在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四十年前,大庆石油提出了著名的“四个一样”,即“黑天和白天工作一个样、晴天和雨天工作一个样、领导在场和不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四十年后,它又提出了“四个不一样”,即“素质高低使用不一样、管理好坏待遇不一样、技能强弱岗位不一样、奉献大小薪酬不一样”。这些一样和不一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同样强化了企业良好的文化氛围,起到了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作用。

如上所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企业文化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不足以自立,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不足以自强。当形形的企业文化五彩缤纷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时,企业文化的森林将会漫山碧透,四季常青。

参考文献

[1]高立胜.科学发展观为企业文化建设开辟了新路径,省略

[2] 黎群 . 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战略势在必行,省略

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篇7

论文摘要:科研院所转制后,面临着市场经济的考验与挑战,生存与发展是科研院所的第一要务。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知识分子的不畏艰难、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奉献精神,以企业文化建设为灵魂,精心打造具有本企业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 

 

 

20世纪90年代末,在中国土地上揭开了科研体制改革的序幕,凡技术开发类转制科研院所完成了工商注册,从事业型科研单位转制为科技型企业,从依赖财政拨款到完全自给自足。这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研体制改革,为转制科研院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转制科研院所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生存和发展是当今转制科研院所的第一要务。现在,全国各转制科研院所都在积极地探索发展的新路子,认真地研究如何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研究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战略。大多数的转制院所成立时间早,且人才济济、技术实力强、文化底蕴深厚,有着辉煌的历史。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院所要与时俱进,要敢于创新、勇于开拓,将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理念结合起来,树立品牌形象,打造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1.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灵魂和支柱,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形象。21世纪是一个不断学习、借鉴、创新的新经济时代,谁拥有文化的优势,谁就拥有竞争的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财富》杂志指出:“世界500强企业胜出于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凭借着企业文化的力量,这些公司保持了长盛不衰。”现代企业文化的概念是由西方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的。随着市场的激烈竞争、市场的饱和、产品的同质化、服务的攀比性,已经迫使竞争升华到更高的层面。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迫使企业必须建立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及企业创新的动力源泉,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使得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建设自己的具有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其成功的企业有很多。这里有老牌的北京同仁堂、杭州的胡庆余堂、还有新生的山东青岛海尔集团、广州的五羊本田摩托公司。显而易见,将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理念相结合,并将这一企业文化理念去管理企业,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它的作用如下:(1)能把握和指明企业的发展方向,具有导向的作用;(2)能塑造和提升企业的形象,具有提升的作用;(3)能吸引和团结企业的员工,具有激励的作用;(4)能保持员工的稳定,增强员工的信心,具有稳定的作用;(5)能统一和规范员工的行为意识,具有约束的作用;(6)能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具有教化的作用。 

 

二、建设科研院所企业文化的意义和必要性 

 

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全国各省区各单位在探索自身发展的道路上,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要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矛盾和困难,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就是要借助文化的力量,下大力气打造自己的具有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在万变之中,求这个“宗”,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这个“宗”就是企业文化。有人说:“一个企业成功几年靠机遇,成功十几年靠权威和手段,成功几十年靠管理,成功上百年靠文化。”企业文化的奠基人劳论斯·米勒说过:今后的500强企业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和新文化营销策略的公司。人们已经意识到,先进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在当今市场的激烈的竞争中,从表面看是单纯的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同时,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完整的管理体系,建设具有自己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形成本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由此可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更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型企业的雏形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但是转制科研院所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其思想观念如何转变,经营意识如何建立和提高。这些都是转制科研院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目前,科研院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彻底从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中走出来,克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旧思想,旧观念(计划经济时期,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都由政府部门拨付和指定)。全面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二是要制定发展纲要和经营策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长效运行机制,提高科学的管理水平;三是要立足自己的产业优势,拓宽发展空间和渠道,逐步形成一条自主创新的产业链;四是要创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确立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科研院所以改革为契机,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模式,建设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系统的科技型企业,必须依靠文化的力量,借助文化的渗透力,建设自己具有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凡是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例如:北京同仁堂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广州五羊本田摩托公司的“聚五羊灵气,取本田精神,创世界一流”。从他们的企业精神不难看出,这些成功企业的文化建设,突出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彰显了本企业的鲜明个性。因此,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应该秉承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借鉴国外的先进企业文化理念,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精心构筑自己本企业的文化体系。 

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将事业型单位转变为科技型企业,由依赖型转变为自主创业型,这一重大的变革,标志着新型科技型企业的诞生。这一历史性的变革,不仅给科研院所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适者生存勇者上。面对机遇与挑战,科研院所必须冷静地分析和思考,认真地研究本单位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下大力气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观念、价值观念还停留在“大锅饭”的氛围里,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是很模糊的,缺乏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品牌意识。这些固有的矛盾和问题,是科研院所不可回避的,又必须认真解决的课题。诚然,科研院所要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必须通过深化科研体制的改革,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打破“大锅饭”的旧观念,摒弃一切不合时宜的不利因素。除此外,还要利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的号召力,渗透力的作用,借鉴国外的先进企业文化理念,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战略。 

三、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优势,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文化 

 

全国开发类科研机构有5000多家,职工总数约56万人。在这些科研院所中,大多数具有成立时间早,技术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殷、各类人才济济、文化底蕴厚重的特点。另外还有一支不畏艰难,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坚强的高素质的科研队伍。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此可见,科研院所与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等行业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文化基础较好。因此,建设一个以企业文化为灵魂、以企业制度为依托、以企业形象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根本的企业文化,是完全可行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科研院所有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 

科研院所大多数是在建国初期成立的。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之中,科学技术领域更是一片空白,面对的问题和困难更多,正是在这样的境况下,老一辈知识分子,克服种种困难、不畏艰难、不计个人得失,在一穷二白的国度里,建立了多行业多学科的科研体系,并逐步成长为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科研队伍。他们的这种坚韧不拔、敢于开拓、勇于奉献的创业精神,成就了科技界的事业基础,铸就了中华文化的辉煌,并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结合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科研院所有自己的人才优势 

转制科研院所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从整体上看,其文化结构、知识水平、个人素质都比较高,他们是单位的骨干力量,对单位的生存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充分发挥好他们的作用,激励他们的斗志和创新能力,把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和单位的荣辱与兴衰结合起来,把个人的才能与集体的智慧结合起来,显得极为重要。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就是要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好,确立一个大家认同的价值观体系,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员工的亲和力、凝聚力、向心力,为单位创造出一流的业绩。 

 (三)科研院所有技术成果的优势 

经过几十年的拼搏奋斗,科研院所不仅聚集了大批的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而且获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老一辈科学家和许多专业技术人员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克服种种的困难,开创了科学技术的崭新天地。在国防科学、机械制造、生物工程、医药化工、石油冶金、电子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甩掉了科学技术落后的帽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是享誉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他的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如今他又创立了“隆平高科”的品牌文化,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可见,科研院所可以利用自己的科研技术成果,为本企业的文化建设注入活力,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当前,转制科研院所面对的问题和困难很多,但是,不能因为遇到困难而停滞不前。要像老一辈科学家一样,不畏艰难,勇于开拓、乐于奉献、敢于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单位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成果优势、充分利用本单位的特点,将优势文化概念,融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之中,确立本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从而形成具有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陈燃.浅析现代企业文化建设[j].北京:中国外资,2008,(6). 

[2]王孝清.论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山西:经济师,2008,(1). 

[3]曹宝玺,等.科研院所为何治不了旧病又添新愁[j].上海:畅享网,2004. 

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篇8

摘 要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时期,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内核,只有源源不断的企业软实力为企业作支撑,企业才能发展的更为久远,才能更好地抢占市场份额,获得生存资格。油田企业也不例外,尤其在综合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企业文化在油田职工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只有不断的调整策略,做好企业形象宣传,丰富职工文化活动,促进职工之间的互动交流,提升公司整体凝聚力,加快企业文化在职工队伍中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才能更进一步发挥企业文化在油田企业发展的有效作用。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油田职工 队伍建设

一、企业文化对油田职工队伍建设的意义

(一)引导职工合理参与竞争。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时期,认识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很有必要。企业文化作为引导性的企业核心部分,对企业职工的日常工作与晋升发展等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在服务群众,而对于油田企业一是要为更多的人制造优质的企业产品,同是关心群众、走进群众、服务群众,为职工谋福利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式。发挥企业文化对职工队伍的有利作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标杆,它表明这个企业的发展方向与工作理念,企业员工在接触企业文化后,会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不断发展。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引导力,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文化为职工树立工作的规范,引导职工正规合理地进行工作,从而保障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竞争,提高整体队伍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二)促进油田企业整体职工队伍素质的提升。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是一个企业的品牌、发展规划、工作作风纪律等方面的重要体现。企业想要发展的更好,必须在企业职工队伍素质方面下足功夫,形成公司整体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快企业部门之间运转速度,提升工作效率。可想而知,在油田企业中工种繁杂,每个员工的道德素质、职业素养等等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想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必须发挥企业文化在职工队伍素质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员工的绩效考核制度方面建立严格分明的赏罚体系,鼓励员工发挥聪明才智、主动创新精神,同时规定员工保持守时守规的工作态度,让企业文化渗透到与职工队伍切身相关的薪酬体系中,让他们时刻警醒,时刻保持一定的战斗力,为企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同时,企业文化的培训及引导作用,可以使得职工在日常工作中,提升政治素养、业务能力等,在获得经济报酬的同时,得到全方面的综合素质提升。

(三)加快企业整体运转。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门面,企业在发展中必须建立创新的企业文化模式,形成独立的、具有特色的企业形象。不但可以吸引更多的合作者和消费者,同时更是影响企业职工沟通交流,形成一个系统而庞杂的企业内部运转模式。油田企业工程量大,队伍庞杂,工作程序严格精细,意味着需要很多人共同协助才能完成公司的工作任务,并且油田作业大都是艰苦而固化的运作方式,久而久之,势必造成一定的懈怠心理。在提出的“反对”的重要时期,对油田企业内部运转方式及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及作风是一个极大考验,所以势必要发挥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从影响企业个体职工到影响企业整体发展,以点带面,以大促小,使整个企业与企业职工形成非常紧密的互动与连接关系。强化了企业职工之间的工作交流,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同时也加快部门工作效率的提升,促进了企业整体加速运转。

二、丰富活动,强化组织,促进油田职工队伍建设不断发展

(一)塑造企业文化制度,强化活动执行力度。企业长远发展需要合法合理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职工队伍,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企业的规章制度就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企业想要树立一种怎样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企业规章制度集中体现和展示。企业要不断发展,不但从企业规模、生产效益等方面入手进行不断革新强化,也要完备的制度建设进行保障。同时,丰富的文化学习活动、晋升机制、工资福利体系也需要制度来保障,制度上墙,可以上更多的职工了解企业,加强对企业的认识,拉近与企业的距离,加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进而不断活跃工作气氛,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加大文化活动的执行力度,需要管理者根据制度深化要求,提高认识,不但有决策者的高度,也要深入群众与员工们打成一片。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学习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活动的普遍性和针对性,针对油田企业,对于油田职工队伍方面的活动必须全面且具体,并且尽可能深入到每个部门、每个员工。联系群众、紧密群众,需要丰富的活动进行承上启下的连接。一是让企业管理层可以零距离了解一线员工的真实需求和意见建议,二是为普通员工提供发表意见、发挥长处的平台,三是推进企业内部的互动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激励,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这些都离不开企业文化的重要桥梁作用,油田企业可以针对企业文化开展一系列的文化学习周,建立学习活动长效机制,组织部门之间进行工作交流,强化对企业的整体认识,活跃整个公司的工作气氛。也可以根据部门特点组织参观学习、集中培训、技能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一来展示企业文化,二来刺激员工提升自身素质。同时,也可以以此次实践活动的重要契机,活跃企业气氛,激活员工们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的意识。尤其是油田青年职工,一系列的企业文化学习活动对其成长和进步有着很大帮助,青年职工的成长也是企业的成长,势必会为企业的未来带来帮助。

(三)建立健全完备的奖励机制。做好职工队伍建设,必须了解对象最需要的是什么。油田职工将青春和汗水奉献给企业发展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维持生计。所以要建立一套合情、合理、合规的工资福利体系和晋升体系非常有必要,一是可以有效地展示企业的企业文化,树立正面积极的企业形象,二是吸引员工,激励员工更好地投身于本职工作。不论技术高低、工种类别,员工在追求工资福利的同时也追求企业环境及企业氛围的和谐共荣,所以企业文化要利用一系列活动及文化制度,加强员工之间的互动交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树立工作先进模范,带动整体员工素质的不断提升。职工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必不可少,尤其是一些青年职工,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强,企业要利用这样的人力资源优势,多举办一些技能培训会、技能交流会,提升一些好技术、好方法的运用和普及,刺激更多的青工开展自我学习,提升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在企业中营造热爱学习、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培养人才的积极氛围。

三、总结

总之,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利器,在促进职工综合素质的提升、营造企业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竞争环境、刺激职工为企业发展等方面有积极作用。所以企业文化在油田职工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不可替代,是企业发展需加强重视的一个方面,企业只有在企业文化上进行不断完善,充分利用企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使得整个企业形成共荣的发展势头,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郑晓云.加强油田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对策[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3.11(1).

[2] 代然.关于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的分析与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3.9(23).

上一篇:体育运动的意义范文 下一篇:晚会游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