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9-19 07:07:50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 企业 战略管理 制度环境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最高层次,与企业管理其他职能管理相比, 其最大特点是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如果基于西蒙的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的分类, 战略管理问题属于非结构化问题决策, 都是以前不曾出现、不具有确切性质的决策问题。对于企业,处理战略所固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知识最为缺少,战略意识淡薄。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企业战略处于不断的调整和动态变化之中。

一、战略管理概念辨析

战略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所采取的与企业发展相关的综合性决策。针对“战略”的定义,我国学者也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但综合大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战略是确定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并指出实现长远目标的策略和途径,也是企业谋求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间平衡的一种规定,是关于企业经营方向和解决经营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所应遵循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指导性的原则。具体地讲,是围绕企业与环境这一核心问题,从企业内部不同层次上系统地提出的有关自身发展的方向和行动方案。它通常被用以指导企业整体经营活动,以达到企业资源运用效率和效益完美的统一。

战略态势是指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出现的各种机会与威胁作出的战略应对措施。根据战略态势可以将企业战略分为三种类型:发展型战略、稳定型战略和紧缩型战略。发展型战略亦称增长型战略,是指企业在现有的战略基础水平上向更高一级发展。发展型战略一般包括集中化战略、一体化战略、多样化战略。

二、企业制度环境

企业的宏观环境是指会对企业战略产生重要影响的来自企业外部的力量。由于企业宏观环境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有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企业宏观环境进行分析预测,归纳把握宏观环境的发展趋势。企业的宏观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四类,即PEST: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社会环境。

根据战略管理理论中战略制定的步骤,企业首先需要分析外部环境因素,以此为基础进行战略的调整。企业战略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高度依存关系,企业战略与外部环境的匹配度将极大影响企业经营状况。对宏观环境的四大因素进行系统分析能够归纳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宏观环境分析,能够对我国电力工程建设行业发展的潜在机会及威胁进行清晰识别,并制定出相应的战略或调整战略。

三、企业制度环境与战略管理的互动关系分析

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最高层次,与企业管理其他职能管理相比, 其最大特点是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如果基于西蒙的结构化决策、 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的分类, 战略管理问题属于非结构化问题决策, 都是以前不曾出现、不具有确切性质的决策问题。对于企业,处理战略所固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知识最为缺少,战略意识淡薄。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企业战略处于不断的调整和动态变化之中。

当制度环境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时,由于制度环境多样性水平已经较高,制度套利并不会因为组织制度环境多样性的提高而大幅提升。制度套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利用制度环境的差异发展出异质性的资源和能力。随着制度环境多样性提高,一个地区的分支机构发展来的资源和能力更难以适应其它分支机构所处的极为不同的制度环境,应用到其它分支机构的难度上升,导致制度套利的收益增长缓慢,甚至为负。另外,由于企业面临的制度环境多样性程度已经较高,制度环境多样性的微弱提升可能导致原来就已经捉襟见肘的企业管理能力难以应付企业面临的复杂环境,导致企业决策出现失误。因此,制度环境多样性上升会带来极高的边际成本。此时,制度环境多样性上升带来的边际成本会超过边际收益。因此,当制度环境多样性水平高时,企业绩效随着制度环境多样性的提高呈下降趋势。

四、建立具有互动性的企业制度环境与战略管理策略

制度环境多样性也使企业面临更高的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经营管理成本。外部交易成本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随着制度环境多样性提高,企业需要熟悉更多地区的制度环境,并且熟悉各地区制度环境的投入与制度环境多样性正相关。制度环境可以分为正式制度环境和非正式制度环境。

其次,制度环境多样性程度越高,企业越难以充分熟悉各地区的制度环境,越有可能违反分支机构所在地的制度规则,并承担由此带来的大量成本。例如,企业可能由于违反政府显性或隐性的规则而受到制裁,或由于违反当地商业非正式规则,导致与当地商业伙伴的关系恶化,甚至丧失大量的商业机会。另外,企业还可能由于违反当地的社会习俗而被民众抵制。

五、总结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战略管理对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的稳定、 高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应充分认识战略管理对现代企业经营发展的战略意义,同时, 为了保证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要求企业在战略制定、 战略实施、 战略控制的各个环节, 建立有效的制度环境, 保证实施全面的战略管理,以期获取更大的收益。

(作者: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1春季班,战略管理方向)

参考文献:

[1]邓荣霖.现代企业制度概论 [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

[2]王方华.企业战略管理 [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

[3]张元吉.W首饰制造有限公司企业发展实证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12.

[4]陈建明.凯翔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 2010.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篇2

论文关键词:企业管理;特点;对比

1 计划经济体制中企业管理的主要不足

1.1 管理者不重视内部控制和管理

在现代管理机制中,各个企业普遍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许多企业的领导者也都参与其中,加强了对企业的控制管理。但是在旧体制下,企业管理者把管理力度大都放在了生产的管理上,把关注焦点放在了生产的进度上,对内部管理管理缺乏重视,甚至有点管理者认为管理不是什么制度关注的事情,只要管理好了生产也就管理好了企业的整个财务,忽视了管理的作用,这样的领导人负责制最后只能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1.2 管理制度不健全

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强了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升了财务部门在企业当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中,一些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只是强调了人员的考勤,而忽视其职业道德的管理;制定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却没有制定与之配套的监督机制,其制度在整体上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合理的体系。在前期的目标制定上缺乏预期性,在后期的管理中没有做到严格执行,落实到各个环节之中,其滞后性通常给违法行为的发生开了绿灯,另外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较为片面、零散,没有使相关责任人参与其中,更没有带动其他普遍职员自觉自愿的加入到监督管理机制中,以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1.3 管理观念陈旧

在旧体制以及中小企业自身因素的整体环境下,许多中小企业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度较低,管理方式较为单一,思想更是守旧落后。一些企业的领导者自身知识较为匮乏,缺乏实际管理能力。如在财务管理上认为财务就是记账和算账的一些简单工作,不需要专门的管理。既缺乏现代财务管理知识和认识,又没有现代财务管理技能,使得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作用没有显示出来,财务管理没有与企业的市场经营结合起来,从长远来看势必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为财务管理不严导致财务信息不真实、会计核算不准确、部门或个人越权违纪等现象的发生。

1.4 沟通不流畅、部门间协调不一致

在旧体制中许多企业对各个部门设定了不同的制度,形成了分而管之的局面,同时在不同部分之间由于内部的沟通失效,加上企业内部的竞争就使得部门之间、员工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失真、失效。有些人为了自身的小利益不惜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而当事故发生时某些人又极力推卸责任,而不是共同协商解决问题。长此以往企业就会失去他的活力、信息交流不及时、信息的有效性缺乏、员工之间缺乏信任,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诸多诟病,严重束缚了企业的发展,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

1.5 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在旧体制中由于大多数企业都是属于国营或公私合营性质,对生产实行包产包销,因此这些企业在财务管理上也就形成了懈怠,把企业当成个人或国家的,很少有企业建立独立的财务管理部分和监督部门,在此思想下也就造成了他们在财务管理上的结构混乱,既想获得更多的备用资金,却又造成了资金的闲置没有发挥其功效。

2 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管理的特点

2.1 注重管理和创新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产生了竞争且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知识和人才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因此当前制约企业发展的不再是资金和生产能力了而是企业是否拥有高素质的员工、高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员工了,创新成为了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创新不仅包括管理上的创新还有技术上,产品的研发、保障、销售等各个环节之中。另外如何运用有效的管理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成为了管理者应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点。因为创新是企业保持自身优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稳定市场,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获取经营效益的根本途径。

2.2 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

在市场经济中人才就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本国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外来强势企业也不断涌入国内,因此给我国企业带来了无限生机的同时更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在现代企业中管理者也越发的重视自身人才库的建设和人才资源的管理,尽量避免企业所需关键人才的流失以造成企业的损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也逐渐提升,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关键部门。

2.3 注重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经营战略发生了改变,大力发挥和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以稳定自身优势或形成自身的品牌,稳定市场。当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和格局的形成,许多企业不得不将主要精力转向与提高自身的整体实力,不断向附加值高,利于自己实现垄断优

势核心业务领域发展,在与其他企业竞争的同时逐渐创造出自身的强势产品,在稳定市场份额的同时打造出了属于自身的品牌。品牌化道路、品牌化效应不仅是当下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将是未来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4 注重市场营销

在旧体制中企业不用为产品的销售而担心,但是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实行的自负盈亏的经营策略,国家不再包产包销,因此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对产品的销售是影响企业生存的大前提。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也日益加强了营销的管理。在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中企业将以赢得客户信赖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围绕满足顾客需要这个核心,逐渐形成自身的销售方式、理念、优势。

2.5 提升了财务管理的地位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篇3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39号)、《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号)提出的“建立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实施职业资格管理”、“扩大国家重点监控污染企业实行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要求,提高企业环境守法能力与水平,规范企业环境管理体制与机制建设,我部于20*年组织开展了重点行业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两年以来,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我部决定将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到国家重点监控污染企业,有条件的地区可扩大到省级或市级重点监控污染企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

以增强企业社会环境责任意识、规范企业环境管理、改善企业环境行为为目标,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结合、引导守法和强化执法相结合、企业自律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原则,继续扩大、深化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推进企业环保工作规范化建设,争取到20*年国家重点监控污染企业基本试行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试点范围扩大到省级或市级重点监控污染企业。积极探索引导企业增强守法能力和强化企业污染减排主体责任的有效机制,发挥企业在微观环境管理中的主动作用。

二、工作范围和内容

此次试点范围是国家重点监控污染企业、已开展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的企业、以及各地环保部门认为有必要纳入试点的企业。主要开展如下工作:

(一)建立企业环境管理组织架构。指导有关企业建立企业环境管理责任体系,设立环境管理机构,明确企业环境管理总负责人和企业环境监督员;

(二)提高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素质。组织有关企业参加由我部统一组织的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三)建立健全企业环境管理台帐和资料。指导有关企业做到台帐和资料完善整齐,装订规范,监测记录连续完整,指标符合环境管理要求,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环境管理情况;

(四)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制度。指导有关企业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企业污染减排计划、环境应急管理制度、环境治理设施、设备运行管理等制度;

(五)指导有关企业在醒目位置放置污染源分布图、污染物处理流程图和企业环境管理责任体系图;

(六)规范管理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登记备案管理制度和报告制度等;

(七)探索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与其他制度的衔接。重点探索与环保专项资金使用、清洁生产示范、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上市环保核查、限期治理、停产整治等环境管理制度或环保工作相衔接的方法。

三、工作步骤及要求

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可以分为准备、试行及持续改进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年9月-*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统一组织和指导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地市级、有条件的县区级环保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在落实《关于开展大型电力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20*〕150号)和《关于开展造纸行业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20*〕141号)的基础上,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结合污染减排工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确定试点企业名单,制定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具体负责领导和人员,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动员和部署,组织有关单位参加培训。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于20*年*月底前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具体负责领导及人员和试点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汇总表报送我部。

(二)试行阶段(20*年*月-20*年12月)

各级环保部门应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的登记制度,组织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填写登记申请表(附件一),并将登记变更情况汇总。要指导、督促有关企业根据环境监督员制度的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企业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并完善企业内部各项环境管理与监督制度,督促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履行职责,督促企业按规定上报试点工作情况。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于每季首月5日前将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登记变更汇总表、试点工作简报报送我部。

(三)持续改进阶段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EPR制度 企业生态化管理 措施

一、前言

企业生态化管理将企业作为有机体,使企业拥有自身的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以及思维系统,在企业生产、经营以及管理的过程中,综合应用生态化管理措施,尽可能的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和损坏,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共同、和谐发展。基于EPR制度的企业生态化管理,赋予了生产者一定的环境责任,要求企业生产者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承担环境责任与社会责任,避免出现盲目追求利益而肆意破坏环境的现象,能够更好的迎合生态、环保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文章针对基于EPR制度的企业生态化管理措施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EPR制度的概念分析

EPR制度,即生产者责任延续制度,是环境保护模式的一种,指的是尽可能的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损坏或者影响,企业生产者通过对产品的整个生产、使用、废弃、回收以及处理等过程进行控制来实现的。EPR制度由瑞典政府与1975年提出,并由瑞典大学教授斯特与托马斯・林提出了EPR制度的具体概念,该概念一经提出就获得了世界各国生产者与管理者的接受,并在未来多年的发展中不断的改进与完善。EPR制度强调生产者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产品在生产、使用、报废和回收再利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影响,并承担产品对环境的责任,即生产者对于产品的生产、回收以及再利用等负有相应的责任。EPR制度的目的在于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保护环境,该责任刚好迎合环保时代保护环境的需求,但是该种责任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研究。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应该顺应时展的需求,创建基于EPR制度的生态化管理制度,采用生态化管理措施,积极推动生态科技的创新与发展,进而实现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三、基于EPR制度的企业生态化管理措施分析

(1)企业文化的生态化管理。企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的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精神状态、行为特点,即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全体人员共同认可与遵循的基本认知与信念,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核心主张。实现企业文化的生态化管理,需要塑造生态化的企业文化,引导企业的全体人员积极的追求服务方式、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等的生态化,为企业的发展树立生态化的发展目标、发展风气、企业道德以及企业精神。生态化的企业文化注重环境责任、环境保护与企业经营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层次,而是真正的将生态化企业文化贯彻和落实到企业的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同时,生态化形态的企业文化,还应该注重宣传,采用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将生态化形态的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生产与职工生活中,在耳濡目染中形成生态化管理理念,通过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创建绿色文明,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生产的生态化管理。企业生产的生态化管理应该正确的处理自然社会、企业、资源、环境以及生产之间的关系。首先,应该严格的按照《清洁生产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遵循环境保护与节约能源的原则,从源头上进行资源控制和环境保护,这样能够尽可能的降低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其次,应该根据《循环经济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从生产的源头控制对环境的破坏,始终遵循“资源化”、“减量化”以及“再利用”等原则,节约资源的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对于创建环境友好型与节约型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EPR制度的考虑,企业管理者应该主动的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在生产的过程中应该将环境责任、生态责任贯穿至整个生产链中,以此降低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与影响,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3)企业营销的生态化管理。在生态、环保时代,企业的营销管理也应该实现生态化。因此,企业应该转变传统的营销理念,逐渐的向绿色、生态、环保营销模式转变,创建生态的产品销售环境以及产品储备基地,在企业销售过程中加强对产品生态、绿色营销理念以及模式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绿色消费,以此实现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尤其是在绿色、环保时代背景下,消费者更加倾向与绿色、环保的产品,这给企业绿色化、生态化营销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4)企业管理效果的生态化管理。无论是企业生产、营销管理,还是企业管理效果的管理,都应该实现生态化管理。企业在绿色、生态、环保管理的理念下,管理效果的高效性、绿色化以及生态化,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方面,还体现在环境效益方面,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利用清洁能源,在消费以及流通方面提倡节约型和绿色化,强调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性,尽可能的降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企业管理效果的生态化管理,应该始终秉承对公众、对社会和对环境负责的理念,从诚信、道德的角度出发,不单单追求经济效益,而是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保护好环境,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这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EPR制度的企业生态化管理,以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为向导,以环境保护理念,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自觉的承担社会与公众赋予自身的环境责任,将追求经济效益和保护环境完美的结合,实现两者的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促进企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晓伟.论企业生态化的制度安排与路径选择[J].生态经济,2010,(6).

[2]董正爱,陈德敏.基于EPR制度的企业生态化管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企业环境;经营成本管理;具体措施

当前社会的发展追求绿色、环保、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企业的发展也要顺应这一趋势。企业发展对环境的需求与依赖与日俱增,企业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考虑如何控制管理企业环境成本[1]。目前的企业经营成本管理中存在着不足,需要引起企业的重视。只有在企业发展中加强对企业环境下的经营成本管理,才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共同发展。

一、企业环境下的经营成本管理的含义

企业环境下的经营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传统意义上的成本管理之外,还要考虑到企业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对环境的影响,对环境成本加以管理与控制,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企业环境下的经营成本管理与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只有严格控制企业成本的产生才能与国家对企业发展的环境要求相适应[2]。企业成本管理除了要准确核算企业在改善与维护环境方面的资金投入,还要对环境成本进行控制,并进行绩效评价。它的具体管理内容包括环境成本经营策略、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数据收集与整理、对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解读以及对环境成本的披露。

二、企业环境下进行经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环境成本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因此必须对环境成本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的数量与规模都在与日俱增,企业对环境的依赖增强,但同时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也十分严重。一些企业没有看到控制环境成本的重要意义,在生产中对环境成本不加控制,导致成本的增加、资源的浪费。当几个企业同时进行的生产活动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与破坏时,企业之间由于没有建立环境保护责任机制,很容易导致损失由一方承担,使承担损失的企业出现巨大的经济损失。对环境成本不加控制就很容易导致整个企业的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使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都受到打击[3]。环境成本管理是企业对环境方面维护方面的成本投入,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环境成本管理应是当前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三、当前企业环境下经营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环境成本管理意识

传统的企业经营成本管理其重点在于对经济活动投入的管理,并没有将有关环境的经济问题纳入成本经营的范围。在成本核算时忽略企业对环境的改善与维护的成本,忽视了经济利益户环境利益的连带关系。总的来说就是企业在生产发展的活动中,缺乏环境成本的管理意识,导致会计核算中环境成本的缺失。

2.环境成本核算缺少标准

在经济活动方面的经营成本核算时都有统一的计算要求与计算标准,有准确的数值作为计算依据。但是对环境成本的计算很难获得实际的数值作为参照,生态环境与资源的破坏很难通过数值来计量,因此在成本核算上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另外成本的最终分配也没有相应的规定与标准,即使环境成本最终核算完成,但是由哪个部门来担负成本却难以确定,部门间缺乏明确的责任制度,很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

3.环境成本披露制度缺失

虽然国家环保总局与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环境成本披露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规定内容不细致,界限不清,并没有对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作出规定,很容易出现瞒报、漏报的行为。另外,对非上市公司的环境成本披露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整个环境成本披露制度存在着严重问题。

4.环境成本信息反映不全面

当前环境成本信息的披露主要有五种模式:内部工作会议、会计报表附注、单独报告、年度报告、董事长报告。但各个企业的环境成本披露方式不同,信息上存在着差异缺乏可比性[4]。同时,披露的环境成本信息反应的是已经完成的环境成本投入,而对不确定的成本信息却没有相关的预计,由于信息的不全面,导致企业未来的活动与决策缺乏科学依据。

5.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模式落后

现阶段,大部分企业对环境的管理模式都是事后治理,在环境问题产生后对环境进行治理与改善,治理环境所产生的费用即为环境成本投入。但这种模式并不能对环境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真正能够对环境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是事前的规划与投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需求与原料选择以及生产过程的规范性都是容易对环境造成破坏的环节,只有对这些环节加以控制才能够真正实现对环境成本的有效控制,事后治理的这种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四、加强企业环境下的经营成本的措施

环境成本对社会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做好环境成本管理是企业发展中应当考虑的问题,环境成本应当纳入企业发展建设的总投入成本之中,成为整体成本控制的一部分。

1.规范环境成本的核算方法

借鉴国内外优秀的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模式,在实际中找到合理的环境成本计量方法,为环境成本的核算提供依据。将会计核算的知识与环境、经济等众多学科的知识相结合,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建立完善环境会计体系,使环境成本的核算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提高。企业会计也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增强自身的业务水平,重视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努力为企业创收。

2.建立健全环境成本披露制度

建立健全环境成本披露制度,规范披露的方式与内容,有利于政府规范企业行为,优化企业准入的环境标准。另外,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有利于提高环境成本的地位,是企业在发展中重视对环境成本的控制,为环境效益的提高提供制度保证。尤其是对上市公司的环境成本管理,相关的政策一定要细化,不断完善环境成本披露制度,使企业规范自身的生产活动,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的优势。

3.事前规划与事后治理相协调

事后治理的环境成本管理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改善环境的作用,但很难有效地对环境成本进行控制。事前规划是在生产活动展开前对整个活动进行研究,从原材料的选取、生产工艺的选择、生产资源的选择等方面入手,选择最为环保且节约成本的生产方案,从源头上对环境成本进行控制,避免原材料与资源的浪费,对污染物进行过滤与净化后再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效益。

4.坚持绿色工艺绿色生产

对环境管理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手段之一就是坚持绿色工艺与绿色生产,选择既符合产品生产要求,又环保节能的材料进行生产活动,通过技术手段改进生产工艺,在生产过程中避免出现材料浪费、重复投入使用等现象。将绿色环保的观念应用到整个生产活动中来,提高企业能源资源的利用率,有效的节约经济成本与环境成本[5]。

5.完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

为了避免环境问题产生后为人负责的现象,必须完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这是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环境风险管理,是企业抵御环境风险的能力得到提高。企业在生产活动中造成的环境问题将由多个企业、单位共同负责,实现环境责任的社会化,从而减少了企业环境下的经营成本损耗。这一制度的完善还能够减少企业环境纠纷,为纠纷的解决提供科学有效的途径。

五、结语

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推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地位的提高,企业必须对生产成本进行管理与把控。环境成本在企业的经验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它的管理对企业的生产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现阶段的问题,企业可以通过理论的学习、制度的完善、生产的改进、管理模式的改变等众多的途径降低环境成本,使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得到共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赛娜,汤金伟.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研究[J].经济论坛,2014,(5):124-127.

[2]郑乐敏.企业环境经营成本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4):158-159.

[3]孟春艳.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13):118.

[4]彭胜志,王福胜.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体系完善思考[J].财会通讯,2011,(17):129-130.

[5]雷红丽.谈企业环境经营成本管理[J].冶金财会,2010,(3):24-25.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 控制环境 管理控制 控制系统

内部管理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主导与核心。内部控制从控制目标角度可分为达到财务报告可靠性的控制、实现经营活动效率和效果的控制和遵循相关法规的控制。在这三种控制中,财务报告可靠性控制属于内部会计控制,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或前提),经营活动效率和效果控制是管理控制,它是内部控制的主导,法规遵循控制是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的保证,或者说是内部控制的保证。可见,内部管理控制,或对经营活动效率和效果的控制是内部控制的关键与核心。要实现内部管理控制目标,企业可采取各种控制模式、控制方式和控制方法,这些模式、方式或方法构建了管理控制系统的一般框架。但是应当注意:在管理控制实践中,同一管理控制系统模式在不同的空间其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效是不同的,如预算控制在有些企业有效,而在另一些企业则无效;不同时期的有效的管理控制系统模式也是不同的,如有的时期严格的制度控制有效,有的时期则激励控制有效。在相同或相似管理控制模式下管理控制效果的差异主要产生于管理控制环境的差异。控制环境对管理控制系统的建立与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模式的演变入手,探讨控制环境与管理控制系统的关系,从而建立适应我国不同控制环境的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

一、管理控制系统演变及启示

对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模式的划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所不同。

威尔逊在其所著的《实用成本控制指南》 一书中对控制形式的发展作了如下归纳:(1)典型的官僚政治式控制。上级对下级发命令,下级必须服从。(2)明确的管理及程序(如规章制度)的建立,使决策与经营的控制具有计划的形式。纪律也包括在这些方法之中。(3)激励系统提供了一种进一步控制的机制,如计件工资等。(4)技术以两种方式提供了控制机制:一是生产技术的强制性使管理者能控制作业;二是管理技术的发展使有此技术的管理者能完成复杂任务,使经营保持控制状态。(5)对有专业知识的管理者在一定约束下授权,可有效实现控制。

罗伯特。西蒙在其《授权时代的控制》 一文中提出了四种管理控制系统模式:(1)边界控制系统(Boundary Control Systems)。边界控制系统的目的,就是规定组织可接受的活动范围,即这些活动应限制在信任系统确定的机会之内,而不能超出这个范围。边界控制是保证组织中所有人员都明确哪些事不能做。(2)诊断控制系统(Diagnostic Control Systems)。诊断控制系统是被用于监督结果、纠正偏差的控制系统。诊断控制系统的工作如同飞机驾驶室的仪表刻度盘,驾驶员通过它观察不正常迹象,及时操作以保证飞机不偏离正确航线。企业经营中运用诊断控制系统帮助经理人追踪个体、部门或生产线是否背离企业的战略目标,经理人运用诊断控制系统进行计量、比较、调整,以监控目标的实现。(3)信任控制系统(Belief Control Systems)。信任控制系统与边界控制系统相对应,信任控制系统可看作是中国阴阳学中的阳;边界控制可看作是中国阴阳学说中的阴。信任控制系统的目的是激发和指导企业或组织去探索和发现、去追求企业或组织的核心价值。信任控制系统要吸引企业的所有参与者去关心企业的价值创造。(4)交互控制系统(Interactive Control Systems)。交互控制系统是一个重视未来和变化的系统。交互控制系统追踪不确定性,从而使高级经理在晚上保持清醒;交互控制系统注重持续变化的信息,使高级经理考虑潜在战略。

斯科特将管理控制系统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封闭、理性系统阶段。这一阶段的控制模式往往是不考虑企业内外部控制环境,将内部管理控制目标明确化、定量化,管理者在控制系统中处于执行的地位。(2)封闭、自然系统阶段。这一阶段的控制模式虽然也不考虑企业内外部控制环境的变化,但其内部管理控制目标是不确定的,管理者可确定并调整目标。(3)开放、理性系统阶段。这一阶段的控制模式往往考虑企业内外部控制环境变化,但其内部管理控制目标明确、定量,管理者不能随意调整控制目标。(4)开放、自然系统阶段。这一阶段的控制模式往往考虑企业内外部控制环境,同时其内部管理控制目标也由管理者根据控制环境变化进行调整。科斯特总结这四个阶段的特点后认为,管理管理系统的演变是从封闭系统向自然系统转变;从理性系统向开放系统转变。

管理控制系统划分的演变给我们以下启示:第一,内部管理控制系统模式与企业外部经济环境是紧密相关的,管理控制系统随着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发展的。第二,在相同外部环境下,虽然管理控制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但由于企业内部环境不同,管理控制系统模式也可能不同。建立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应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全面控制。第三,不同类型和不同管理基础的企业或组织,虽然都可能采用多种管理控制方式,但采用管理控制方式的侧重点应该是不同的。建立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应根据企业的环境特点选择管理控制侧重点。

二、控制环境的内涵与分类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ERP;财务内部控制;改革和完善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提供多元信息的管理平台。财务管理是ERP不可或缺的模块,内部控制是财务管理的基础构成,因此,财务内部控制是企业资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ERP环境下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ERP环境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ERP财务管理的发展。为了实时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实现企业信息的整合性和系统性,必须改革和完善ERP环境下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保障资金的安全完整和信息的真实可靠,为ERP环境下企业的长远发展创造健康的财务环境。

一、ERP环境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

(一)内控制度有待完善

当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内控制度设计不科学的问题,内控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层的治理风格、员工的综合素质、企业的内部文化等构成了企业的内控环境,ERP管理系统的建立,使得企业的内控环境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为了适应变化的内控环境,企业的内控制度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但部分企业由于无法意识到内控环境的变化或者出于节约企业资源的目的,对内控制度不进行调整或者选择性地进行调整,导致内控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无法满足ERP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同时,内控制度应当关注企业日常运营的过程控制和全面控制,但实际上,部分企业建立的内控制度仍然倾向于事后控制和局部控制,使得内控制度无法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起到全面的、动态的指导和约束。内控制度缺乏针对性、动态性和全面性,无法正确有效地引导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管理活动,对ERP环境下企业的财务内控产生一定的阻碍,内控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

内控制度设计不科学是企业内控制度体系不完善的内部原因,而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则是外部原因。首先,企业管理层对ERP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较低,缺乏开展内控活动的意识和动力,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较少,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缺少管理层的支持而无法正常进行。其次,企业的内控流程和方法制定不科学,形式不规范,执行不严格,内控活动缺失正确的引领,使得企业的财务内控无法执行到位。最后,企业内部存在着严重的“关系人”现象,这些“关系人”忽视企业的规章制度,有规不遵,有章不循,在开展财务内部控制时,不严格遵循企业的内控制度行事,导致内控制度流于形式,企业的财务内控无法达到既定的效果,ERP环境下企业的财务内控执行力度亟需提高。

(三)财务信息安全性较低

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管理平台,ERP的虚拟化和快速化,在提高企业财务信息传递整合效率的同时,也给企业财务信息的管理带来了挑战。从软件角度来看,ERP软件开发公司关注于自身经济效益,只考虑了软件的盗版问题,针对于财务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的功能不足,非法人员只需获得软件密码和懂得ERP软件操作,就能轻易进入数据库系统,随意篡改财务数据。同时,企业对财务信息的保护只停留在管理系统的操作权限、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保护,除此之外没有采取进一步的保护措施。从硬件角度来看,部分企业出于资金节约的目的,使用的电脑已经长达十年甚至更久,无法满足ERP软件高效运作的设备要求,必要的定期清理也未能有效开展。ERP管理系统缺乏软件和硬件的双重有效保障,使得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存在较大隐患,严重影响ERP环境下企业财务内控的风险管理。

(四)监督控制职能弱化

ERP系统覆盖了企业采购、生产、营销、人力、财务、投资等企业日常运营的各个方面,扩大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宽度和深度。ERP的实施使得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不仅需要财务部门,还需要系统操作人员和硬件维修人员的参与。人员范围的扩大致使企业不但要注意财会人员之间的内部牵制,还要关注财会人员与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的相互制约。部分企业虽然分设财务部和审计部,但一般这两个部门都是由总会计师管理负责,降低了企业监督管理的独立性。另外,ERP系统的建立使得企业财务信息不但存在于纸质的凭证、账簿上,更多存在于无纸化的ERP财务信息系统中,扩大了企业财务内控的审计范围,但事实上,部分企业的审计监督仍停留在传统的纸质上,未深入到虚拟化的ERP财务信息。ERP管理系统的建立扩大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宽度和深度,延展了审计监督的内容,加大了内部牵制和监督控制的难度,导致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职能弱化。

(五)传统知识与信息管理冲突

企业资源计划的建立不仅是系统化信息的整合,更是财务处理流程和方法的重大改革。录入会计凭证时,只需输入相应的会计科目代码和金额,ERP软件就会自动生成会计凭证,财务工作从凭证到报表都将通过ERP软件进行信息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成本摊销、费用计算、折旧计提、存货计价等繁杂业务处理,减少了财会人员的干预和错误。但ERP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弱化了财会人员对会计科目、账册、报表的认识,降低了财会人员的传统会计理论知识。另外,ERP软件要求财会人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能力,但部分财会人员从事传统的财务工作时间久远,对计算机和ERP软件操作不清楚,导致ERP环境下企业财务内控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难度。

二、完善ERP环境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健全内控制度体系,树立制度引导约束

内控制度是经济核算正确可靠的保证,是财务工作业务处理的指导,应当健全企业内控制度体系,树立制度引导约束,为ERP环境下的企业财务内控提供制度保障。提高企业对内控环境的认识,根据ERP对内控环境的改变,相应调整企业的内控制度,增强ERP环境下企业内控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严格内控制度流程,规范内控制度格式,完善内控制度内容,保证内控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内控制度的事后控制和局部控制,延伸至过程控制和全面控制,提高ERP环境下企业内控体系的动态性和全面性。

(二)优化内控方法流程,提高内控执行力度

强力的执行是内控制度贯彻落实的前提,是内控管理顺利进行的基础,必须优化内部控制方法和流程,提高内控执行力度,保证ERP环境下企业财务内控的有效开展。第一,提高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增强全体职工对财务内控的认识,培养企业开展内控活动的意识,提高员工进行内控管理的积极性。第二,科学制定内控方法,规范财务内控流程,严格要求财会人员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和流程。第三,严厉打击员工的“有规不遵、有章不循”行为,提高内控制度的权威性和约束性,贯彻落实企业的内控制度,防止内控制度的形式化。

(三)改善安全控制技术,保障企业财务信息

首先,企业应当要求ERP软件开发公司在模板软件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性质、结构、业务,对软件进行相应的改动,增强软件的安全性和保密。其次,只安装ERP系统正常运作的必要软件,定期进行软件维修和内存清理,对ERP财务信息进行备份,改善安全控制技术,为ERP管理系统的运作营造一个健康的软件环境。最后,配置先进设备,加强日常维护,定期维修清理,保证硬件设备处于安全的物理环境,为ERP软件的运作创造一个安全的硬件条件。

(四)完善内部牵制制度,强化监督控制职能

监督控制是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的保证,是资金资产透明高效的保障,应当完善企业的内部牵制,强化监督控制职能,提高ERP环境下企业财务内控的有效性。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财会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的权利与责任,完善内部牵制制度,增强财会人员与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之间的监督制约,防止合谋行为的发生。分别设置财务部和审计部的负责人岗位,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加强ERP系统财务信息的监督审计,扩展内控监督的宽度和深度,强化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外部审计功能,从内外两方面同时强化监督职能。

(五)加强综合知识培训,提升财会人员能力

财会人员是财务管理的软件基础,是会计业务的处理主体,必须加强财会人员的知识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能力,建立一支高素质财会人才队伍,完善ERP环境下的企业财务内控。开展岗前培训活动,增强财会人员对岗位和业务的熟悉,定期举行学习活动,扩展财会人员的知识面。开展ERP软件操作的学习培训,增强财会人员对会计科目代码、账册内容结构、财务报表生成等信息化处理的认识,提高财会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培养财会人员法律意识,增强财会人员对违法后果的认识,提高财会人员的道德素养,防止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

总之,随着ERP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发展,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逐渐显现,严重影响了企业财务信息的传递和整合。本文立足于ERP财务管理特点,从制度体系、执行力度、风险管理、监督控制、人员能力五个方面,加强ERP环境下企业财务的内部控制,保障资金资产的安全完整和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为ERP环境下企业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限于作者理论和实务的局限,所探讨的ERP环境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改革和完善难免有所偏颇,希望能够对相关的企业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宋相儒.ERP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6).

[2]孙燕.ERP系统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19).

[3]杨菀萍.基于ERP系统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J].财经界,2014(03).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篇8

(滁州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2)

摘 要:本文基于环境会计信息的视角,对环境会计信息与环境风险评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环境风险控制体系的相关问题,以期提高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质量.

关键词 :环境会计信息;企业环境风险

中图分类号:F235;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066-02

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保护自然环境,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环境保护支出越来越大,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企业应该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对社会经济活动具有反映和控制职能的会计应该对环境方面的支出、收益进行评价和控制.

1 环境会计信息相关问题概述

环境会计也称绿色会计,是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来计算环境污染、防治、开发的成本费用,并对环境开发和维护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和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的影响.现代工业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产品,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会计就是在环境资源恶化的基础上产生的,主要是从社会利益角度计量企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往传统会计认为,价格只有存在于财产所有权中,会计账表反映的也就是这一部分内容,显然,企业活动对环境的损害并没有被计入企业的经营成本中,这种计量方式不仅造成了企业利润虚增的表象,更是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经济利益的行为的一种鼓励.从这个角度来看,环境会计无疑起到了对传统会计批判的作用.

环境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就是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它揭示了环境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既是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内部管理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还远远不如西方发达国家,还没有形成专门的环境会计准则,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比例也不高,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的环境问题更为突出,一些环境敏感性行业对环境带来的影响极为严重,按照“谁收益、谁治理”的原则,这些企业有责任向社会揭示因破坏生态环境而增加的支出,政府会计管理部门和环境管理部门应该对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进行强制性规定,对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应当看到,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经济问题,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1].

2 环境会计信息与企业环境风险评价的关系

2.1 企业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

风险是指生产目的与劳动成果之间的不确定性,主要包含了收益不确定性和成本(代价)不确定性两部分内容,通常我们所说的企业风险主要是从经营角度来讲的,企业收益变化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汇率变动对企业产品成本、价格以及生产数量的影响程度,这种风险影响着企业的经济行为和经营效益.而环境风险是指企业背离政府制定的环境保护目标,违背环境保护责任,以致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社会效益和长远经济效益的可能性.环境风险与企业经营中其他风险一样,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同时,这些风险之间也是、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环境风险也将制约着企业的经营风险、投资风险、管理风险、投资风险等.因此,企业有必要对自身环境风险进行评价,按照既定的政策,分析影响自身目标实现的各种环境不确定因素,并在基础上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予以控制.

从管理控制角度讲,环境会计信息能够为环境风险评价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是构成这种评价最基础的要素,亚洲开发银行认为环境风险评价应该按照风险甄别、风险框定、风险评价、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进行,其实施路径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环境风险评价的一般程序和实施路径表明:风险信息是风险评价的依托条件,风险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风险,是按照环境会计的宗旨进行的.环境会计信息对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以及企业的长远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环境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到环境风险的评价及风险管理和政策设计与方法应用,环境风险评价遵循着“信息公允”与“标准公允”博弈的机理,企业追逐利润目标和股东承担经济责任向对利益相关方承担全面社会责任的转变是一个被动而又漫长的过程,政府需要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予以约束,这就是“信息公允”,同时,政府制定的环境规章制度要建立在企业应能够遵循的最低标准水平的基础上,这就是“标准公允”,“信息公允”与“标准公允”是多方博弈的结果[2].

2.2 环境会计信息体系中的环境风险分析

风险评价是在风险识别和风险估测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因素,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进行全面考虑,评估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以及危害程度,通过与公认的安全指标进行比较,对风险程度进行衡量,从而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的过程.企业环境风险评价要以环境会计信息为主要参考依据,并在环境信息政策和标准的指导下,对企业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并得出公允的评价结论,给出合理的评价意见.根据环境风险评价的实施路径,我们可以对环境会计信息体系中的环境风险控制内容和程序进行分析:

2.2.1 环境风险信息源的识别

企业的环境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识别政策又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既不能减轻企业所要承担的环境责任,又不能完全取代环境管理,在此标准下进行环境评价很容易给环境风险评估者带来评估风险,致使评价失败,同时,由于企业之间的风险因素是相互关联的,环境风险评估失败,也会造成企业经营失败、财务失败,即引发企业全面溃败的连锁反应.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政策通常会受到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环境、政策制定成本和执行成本等因素制约.环境风险信息源包括环境会计信息和环境管理信息两部分内容,这些信息在识别过程中很容易被扭曲,即使政府推行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政策,信息内容被筛选、修改的情况不难以避免,加之环境风险在时空上的不确定性,更使得评价结论的公平性难以得到保证.

2.2.2 环境风险控制要素的判断

信息、方法、对象是环境风险控制的三要素,环境风险控制要素的判断是对环境风险管理的一种约束和规范,是环境风险管理的必然.环境风险管理成效的核定主要依靠环境风险评价,针对控制对象,采取可接受的环境风险信息以及风险控制方法,可以确保环境风险评价结果的公信力.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当环境事故减少,环境排污费、罚款以及赔付支出减少,资产减值降低时,企业的机会收益就会增大;当环境管理制度得以建立、健全,并得到有效执行时,企业对环境损失所承担的风险就可能减少,并能够对一些错误行为予以纠正;当信息可信、信息载体可靠时,企业会计账表所反映的有关环境信息就会更为客观、全面、真实;当帕累托最优得以实现时.环境绩效就会达到最佳.帕累托最优也称作帕累托效率,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最优效果.

2.2.3 环境风险控制主体的评价

环境风险控制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相关评价者,环境风险控制主体的评价包括许多层面的内容,但最重要的是环境风险评价目标和重点的规划,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决定环境风险评价成败的关键.通常,环境风险的评价者对企业环境风险评价的一般目的都比较一致,主要是为了提出环境会计信息中环境风险程度及其控制政策符合标准的公平性、公允性评价意见,从而为环境风险管理与控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公平性和公允性强调的是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一些关键环节是否公平、公允地对待了环境信息的利益相关方.环境风险评价主要包括投资、信贷、营销、财产、研发等内容,把握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也要从这些内容入手,如对投资风险的规划,主要评价企业投资行为是否属于绿色投资,投资于保护环境活动所耗费的成本是否合理[3].

3 对环境风险控制体系的基本分析

3.1 环境风险控制政策

环境风险控制政策主要体现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政府应要求企业建立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并明确该系统环境信息的标准,对企业环境核算、评估、绩效考核、信息披露等内容设定强制性的标准,并确立起标准执行系统,如建立环境会计信息事前风险评估制度,对企业还未公布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评估;搭建公允的环境会计信息市场平台,对企业环境信息进行披露;同时还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防范环境道德风险.企业应重视对环境信息处理规制的设计,围绕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考虑社会可接受的环境风险水平,分析和优化环境会计信息,以减少环境风险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

3.2 环境风险控制方法

建立环境风险管理的经济组织及市场体制,用经济手段和方法来确保环境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这是政府创新环境风险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由于环境问题的经济性在环境管理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为此,可以考虑建立环境权益公司,专门接受企业委托,提高环境风险管理的公允性,也可以考虑建立环境银行,充当排污权交易的中介调节者,以此来体现环境风险管理的调节功能,此外,还可以通过完善环境税制,实施环境财政,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推进我国税制绿化.企业在环境风险控制中,要注重对环境管理方案的设计,关注环境风险信息的层级和质量,企业对自身可能出现和已经出现的风险源要进行评价,将其公之于众,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控制手段解决这些潜在或已经出现的环境风险问题,一切与环境活动有关的生产经营环节都会产生相应的环境费用,企业可以根据这些环境成本发生源,分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类,建立环境成本库和成本控制中心,对环境目标成本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从而实现改善企业环境行为的目的[4].

4 结论

环境会计还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相关理论还不完善,相关准则还有待完善,我们从环境会计信息的视角对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提高企业环境风险管理能力,丰富环境会计信息内涵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参考文献:

〔1〕袁广达.基于环境会计信息视角下的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5(9):23-24.

〔2〕周志方,肖序.基于环境风险评估技术的企业环境负债确认、预防与控制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3(5):27-29.

〔3〕张世兴.基于环境业绩评价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上一篇:实验小学教学范文 下一篇:曾经的最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