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信息范文

时间:2023-10-13 14:22:38

语文教学信息

语文教学信息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 有效整合

人类已经步入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课堂教学面临着重大变革,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将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在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中,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信息技术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计算机辅助教学能提供友好的界面、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进行协商会话、协作学习。如一些知识性的练习可以让学生进行上机测试,减轻师生负担。

第二,信息技术有助于改变传统的信息呈现方式。现在由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变以文字为单一载体的信息呈现方式,为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综合呈现,为语文教学营造了形象生动逼真、知识表现多元化的情境,非常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三,信息技术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特网就如同一座随时可以打开的图书馆,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库。只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搜索能力,再加上教师的有效指导,就可以在网上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这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进行个性化学习。

第四,信息技术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传统的教室和教学方式很难建构这样的学习环境,而信息技术却很方便地建设这样的理想学习环境。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

第五,信息技术有助于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教师的备课不再是传统的“写”教案,而是从各种信息媒体上(互联网、电视、报刊杂志等)搜集大量的信息资料,丰富教材内容,然后分类放入资源库中,在教学策略的层次上将教学资源进行重组,以备上课使用。集体备课有可能是根据本周的教学重点、难点,就各种信息的使用加以共同研究,达成共识。

然而,也正是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这些意想不到的方便和快捷,才使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又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例如,应该如何减少教师对于多媒体课件的过度依赖;如何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回归“语文味”,而不是“技术味”;如何才能在网络环境教学当中真正发挥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让他们成为形式上的“参与者”,实质上的“旁观者”等等。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如何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这需要我们教师首先从思想上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一切以学生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让技术为人服务,而不是让人被技术牵着鼻子走。其次,需要在语文教学的具体过程中,从情境设置、突破重难点、学练结合、拓展延伸等环节上寻找两者的最佳整合点,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在此,我想以自己授课的亲身体验来与大家分享我的一点感悟。

首先,关于适时设置教学情境。《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写,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作者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但就我的学生来讲,很少有人到过黄山,缺少对黄山的直接感触,如果只是让孩子们通过阅读课文,就要求他们去理解黄山的奇美特色显然是不够的。于是,我就上网搜集了一些有关黄山的视频资料和文本内容,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相结合制作成教学网页来再现黄山。课堂上,学生们通过“视频点播”反复的观看黄山的怪石嶙峋、危峰突兀,他们的视觉、听觉受到强烈的冲击,再加上其他图片和文字的介绍,加深了对黄山的认识。接下来我又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喜欢黄山吗?我们刚刚看到的、听到的课文都写得很具体。现在请同学们重新走进课文,在语言文字中和黄山再次亲密接触,感受黄山的奇美秀丽,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到此,本课的教学目的也就基本实现了。在这里,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极大的突破了地域局限和感官局限,让学生颇有身临其境之感,更有兴趣去投入课文,研读文本。 转贴于

其次,关于发挥优势突破重难点。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多种。然而,当信息技术与之进行有机的整合,便会使过去靠老师口如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圆明园这一“园林瑰宝”、“建筑精华”难以体会,这也是教学的重点。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我通过多媒体课件重现圆明园当年的景观;通过出示电子版圆明园全景平面图,让学生观察圆明园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周围小园的分布;结合对“众星捧月”的理解,在远观图中分辨哪是“月”,哪是“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买卖街、山乡村野”等景物。被称为“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的圆明园在学生心中有了大致的轮廓。课后我又为同学们播放了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段,让学生体会如此辉煌壮丽的万园之园成为灰烬的悲痛和耻辱。学生的内心受到震撼,并由此展开讨论:要不要重建圆明园?说说自己的主张和理由。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进一步引导学生关心现实生活中的话题。这样利用网络环境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了感性认识,便于理解,突破了难点,感悟也能水到渠成。

第三,关于学练结合抓住训练点。仅以学生写作文为例,都说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在指导学生写文章时,由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如果依靠老师的一张嘴,往往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无从下笔,写出来的文章干巴无味。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则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缩短学生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增强作文学习的效果。此外,我们可以通过投影仪将学生的习作投在大屏幕上,让大家一起来浏览,修改,不仅真实直观,还有利于扩大学生交流的范围,使改作文不再成为教师的专权,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将作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让其自由地进入运用的广阔天地,找到自身写作能力的差距,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获得增强语感能力、养成积累习惯、促进语文知识向写作能力转化的“原动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关于内外结合延伸拓展点。语文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开发思维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语文,就应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材料的容量一直是传统的语文教学难于解决的问题,因此内容的宽泛性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就成了比较突出的矛盾。而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具有丰富性与交互性的特点,学生通过网络检索和加工信息,能极大地扩展语文教学空间、时间和信息量的外延,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同时在信息能力方面也得到学习与锻炼。讲授《荷花》一课时,我以文本为阅读基点,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发展,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在品味荷叶的美后,告诉学生荷叶是夏天的一首小诗、一个绿色的音符,它曾让许多诗人诗兴大发,向学生推荐借助网络搜集的文人墨客赞美、吟诵荷叶的诗句。学生在丰厚的、整合性的、视野开阔的情境中自主学习语文,在信息网络中阅读、欣赏、实践与探索,语文教学的魅力和趣味性得到充分展示,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热情,使课内外相互引发,相得益彰。

总而言之,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但我们始终要牢记:整合不等于混合,整合不等于简单相加。信息技术是为语文学科的教学服务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语文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找准整合点,才能充分运用信息资源上出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实现教学最优化。

参考资料:

[1]吴柳《信息化社会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走向》《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8

[2]黄埔全《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法》《课程、教材、教法》1996.10

[3]吴林妹《尊重体验凸现主体》《教育信息报》2003.3.29

[4]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策略》《人民教育》2002.2

[5]章剑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中国电化教育》2001.8

语文教学信息篇2

【关键词】中职教育;语文教学;信息化教学;教学策略

语文始终是教育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中职语文教师应正视这一学科教学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进而积极建构高效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端正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态度。为此,教师可考虑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开展语文教学,让“教学的信息化”这一模式掀起语文教学的创新改革潮流,引领中职学生展开创造性、高效的语文学习。

一、落实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

中职语文教师要运用创新观念对自身教学方式进行优化与改进,不仅要从当前的教学现状出发,还要从学生实际特点出发,探讨创新的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意义。以信息化教学这一创新的教学方式为例,主要从以下几点讨论中职语文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

(一)信息化教学可促进知识呈现方式的创新转变

传统的语文知识呈现方式是静态的,而在信息化教学中,语文知识呈现方式则是动态的。这一知识呈现方式的创新转变,增强了语文教学内容的灵活性与生动性,改进了传统教学中知识内容枯燥无味的问题。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可借助信息化手段改进语文知识的呈现方式,吸引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增强其在语文学习中的专注力,让中职生做到主动汲取语文知识、内化语文知识。

(二)信息化教学可有效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目前不少中职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将更多的学习精力都投放到其他专业课上。语文教师需从激趣的角度入手,探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之路。信息化教育时代的到来为教师实现这一创新教学目的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教师可利用信息化的教学优势,科学设计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在抓住学生眼球的同时,也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驱动学生主动克服学习困难,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成效。

(三)信息化教学可利用学生的感性认知展开教学

中职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抽象思维能力依旧比较薄弱,因此他们的感性认知能力会比理性认知能力更强。中职语文教师将信息化教学策略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实际上就充分迎合了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能够让学生在良好的感性认知下更好地展开语文学习,以感性认知促进理性认知,让学生获得更有效的个体发展。

二、中职语文课堂中信息化教学策略的运用

信息化教学已然成为中职语文课堂上的一道特殊的“风景”,教师要让学生在信息化教学活动中切实提高语文学习实效,可考虑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引入课文创编的音乐,渲染特有教学氛围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有些教师借助信息化设备播放音乐,通过音乐渲染教学氛围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中职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被创编为歌曲。这类歌曲可成为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音乐教育资源,教师可在课堂中播放相关歌曲,营造出特殊的音乐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这种特殊的教学氛围熏染下,进入生动的情境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感知与理解。例如,在《雨巷》这节课中,教师可在多媒体设备上播放陈瑞演唱的同名歌曲《雨巷》。在演唱者略微沙哑、沧桑、伤感,又带着磁性的嗓音下,学生可进入由音乐渲染的教学情境之中,去体会歌曲中的“雨巷”是什么样子的,并感受演唱者的音乐情感、音乐情绪。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鼓励学生走进课文的文本世界,去领略戴望舒描写的“雨巷”,对课文中提及的各种象征性意象(如丁香、姑娘、油纸伞、梦、篱墙等)进行有效的理解,体会作者采用的象征性抒情、实虚结合、复沓、叠句、重唱的手法等。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内容的意境时,可继续借助这首歌曲来创设音乐艺术情境,让学生对课文中具有象征性的抒情意境、诗歌的艺术意蕴等进行有效的领悟与理解,旨在有效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二)依托电子白板手段,突显语文教学内容

在信息化教学中,电子白板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教学工具。电子白板蕴含了不少的功能,如屏幕批注功能、遮挡拉幕功能、拖放组合功能、放大缩小功能、过程回放功能、智能绘图功能等。教师可利用电子白板的这些功能突出显示某些语文教学内容,让语文教学内容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展开语文学习。例如,在《好雪片片》这一课文中,它的重点描写对象是一个流浪老人。教师在依托电子白板展开信息化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流浪老人”的形象,教师可在电子白板上放映电子课本的内容,然后运用电子白板的功能突出显示能够概括“流浪老人”形象特点的词语或语句。如教师可运用放大功能,将课文中的“很厚”“肥胖笨重”“歪着脖子”等词语突显出来。

(三)设计与制作微课,突显语文教学精简性

微课是比较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它的主要载体是微课课件或微视频,其内容具有精简性的特点。不少中职学生认为语文知识内容繁多,很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学习情绪。而微课的引入与运用,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消极学习情绪,还可让学生对精简性的知识点进行高效率的学习与掌握。因此,教师应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加强微课的设计、制作与运用。以《科学是美丽的》一课为例,教师可在备课阶段对微课进行科学的设计与制作,将精简的知识内容融入微课之中,让学生在信息化条件下开展自主高效的语文学习。在这节课的微课中,蕴含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把握好课文的写作背景;(2)阐述议论文的特点,并从议论文的角度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得出结论);(3)围绕“质疑科学美”“科学是美丽的”这两个论点展开针对性地辨析。这些教学要点精简地归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教师可鼓励学生以合作形式展开探究学习,对各个要点进行有深度的学习。尤其是在第三点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分成正方和反方,展开激烈的辩论,使其更深刻地掌握语文课上的重要知识点。

(四)利用信息化视频资源,增强语文教学活力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师可以开发的教育资源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视频资源是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增强语文教学活力的重要教学资源。中职语文教师应加大对视频资源的开发力度,结合实际的教学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视频资源融进来,让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展开自主的阅读学习。例如,在《士兵突击》这节课中,教师可借助信息化教学设备,放映与课文同名的影视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挖掘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点,或者借助视频内容,对课文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

三、结语

总之,在信息化教学中,中职语文教师应致力于将学生的目光专注地投放在课堂内容上,学会集中精力,主动学习知识、内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开始增强、语文学习能力开始得到提升,其语文学习效果也可以得到保障。在以后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更多样化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建构更完善的信息化语文课堂,推进信息化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秀琴.浅谈信息化时代中职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J].学周刊,2020(1).

[2]戈钰.役其所长,避其所短:论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J].学周刊,2020(4).

语文教学信息篇3

1.增加信息教学面

语文教学中知识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在教材与课堂的基础上,还要注重课外知识的拓展阅读。但是,在短短的课堂时间里,教师要给学生灌输那么多的课外知识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只能在课堂上增加信息教学面,激发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浓厚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息意识,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在课外去收集资料,并自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教学内容的宽泛性与教学时间的局限性这一矛盾问题得到解决。同时,通过对于课外知识的阅读,又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样相互作用的循环过程,能够大大提升语文的教学质量。

2.开发信息的载体

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收集信息的渠道越发丰富,在原有的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房的基础上,当下的掌上电脑甚至于手机等等,都能够随时随地上网,是学生查找资料的最便捷途径。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对这些渠道的利用,反而用来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等等,造成了这些资源的极大浪费。教师要有效地开发这些信息的载体,积极地调动这些信息载体来帮助学生高效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具备自己的信息圈子,养成随时查找信息的习惯,树立基本的信息意识。

二、培养学生主动形成信息能力

1.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方法

在信息铺天盖地的今天,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分辨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升其学习效率,使其能够在一大堆资料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并将其有效地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比如说,先通过查找关键词的方式大致筛选出所需要的资料,然后再通过快速浏览的方式来锁定目标,最后对锁定的目标进行精读,以此来得到自己想要的资料。这样的处理方法就能够节约很多时间和精力。同时,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当学生再一次需要同样资料的时候,只要再查找笔记就可以了,这样不仅节约时间,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记忆。

2.表达、传递信息能力的培养方法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学会表达是语言的一大要求。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表达、传递信息能力的方法,通过这方面技能的提升,能够使学生快速地从其他人或者一些影像资料上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料,并将其归纳整理成条理清晰的信息,用自己的口头语言有条理、有重点的转述或复述给他人。这样的能力在当下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描述能力,把看到的图像、经历过的事情有效地转化为口头信息转述给他人。总之,面对全球信息化的挑战,信息是决定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因素。同时,信息素养也是进行终身教育的基础之一。学生只有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能力,才能够使适应现今社会的激烈竞争。教师一定要重视、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我国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尖端人才。

语文教学信息篇4

一、从课堂获取和积累信息

采用多媒体教学,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又一方式。对于教材中较难理解的部分,在经过讨论仍不能解决的,运用各种声音、图象资料变抽象为直观,化繁为简,学生便于接受,而且印象深刻,同时还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把语文学习同其他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唤起学生积累信息的意识。记好课堂笔记。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特点就在于,课堂教学信息量大,涉及的内容广泛。仅有一个聪明的头脑,总是难以应付这纷杂的信息。所以应当鼓励学生记课堂笔记。笔记中可以记录与该节课学习相关的所有内容,包括各学科知识或漫画之类的东西。笔记的格式不必统一,那是学生记录、积累信息的符号,学生个人能看得懂就行,如同记者采写过程中的记录符号。课堂上某种原因而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在笔记中一目了然。

二、从课外阅读中积累信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大量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信息不断地涌现,而课外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学生的信息量。他可以用或长或短的时间去阅读,可以或深或浅地去思考,可以或多或少地去积累。越是宽松的环境,越有利于学生的阅读和积累。当然,教师对学生适合读哪些书,怎样进行阅读,如何在文海中搜集自己所需的信息,还是有必要加以指导的。根据需要查找资料。教师在课前或课后布置学生阅读,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所需的是哪一方面的信息,从哪种资料中可以找得到,该信息对其当前的需求有何意义。学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是在报纸上、杂志上或者到图书馆、到网络去查阅等,从而降低学生阅读的盲目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浏览、默读、跳读,边读边想、边读边记、制作资料卡等,都是读书的好习惯。小学生的年龄小,其阅读活动自然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点拨。良好的阅读习惯既有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又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这就是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结合。

三、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而应当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生活,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获取语文信息,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适时地组织一些语文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演讲会、课本剧、小征文、小辩论;消灭不规范字、城市用水调查、城市大规划等,都能有效地、最大范围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他们为了使自己的成绩超越大伙儿,就会不遗余力地去查阅资料,走访专家或者反复地斟酌。只要是学生主动、乐于进行的活动,他们的印象就远远超过任何一个人的说教。利用现代媒体和参观游览活动来积累信息,似乎比语文活动的效果更好些。因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电视、VCD、互联网等已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自由的家庭生活环境不是比要受到种种纪律约束的学校活动更有表现和选择的空间吗?美丽的自然环境还能把搜集信息、陶冶情操、保护环境等功能集于一身,这或许是新课标把它们也列为语文课程资源的所在吧!

四、信息的处理和利用

信息素养不仅仅是信息获取和积累,而且包括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以及在信息社会中合理生活学习的责任,对信息进行整理、交流和应用的能力。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信息加工能力,它是新时代的学习能力中至关重要的能力。获取信息是手段,不是目的。处理信息的目的在于综合利用各种信息,在分析处理各种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围绕某一问题的解决、创造新的信息。

(一)信息的整理和加工

整理的关键是分类。要指导学生对于自己搜集、积累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如:把语文知识按优美词句、作家作品、生活常识等进行归类,把文字资料按自然、科学,人物、环境、记事等归类。把记忆中的音像资料进行文件夹式的整理等。信息的整理不能靠一时半会的工夫,教师应当把它纳入到日常教学管理中去,经常地指导、帮助,使学生逐步学会独立整理。写读书笔记是进行信息加工最基本的一种方法,这里包括写读后感、观后感、游记等。学生可以把阅读或各种活动中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重新整理,并加人个人的感情、观点,对原信息采取批判性的吸收,使其更具个性。

(二)信息的交流和利用

1.利用信息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在语文学习中,随着学生信息占有量的增加,必然会对所占有的信息进行一些思考,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产生疑问,进行研究,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达到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目的。比如学习方法的研究、专题调查报告的设计等。

2.利用信息资料,进行创造性写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信息的积累是一个活动的过程,它不是机械地抄写和背诵。学生在积累信息的同时,已经过理解、感悟、鉴别和内化。新信息更适合于学生自我的思想表达,更适合于创新意识的萌发。因此信息量的增大,非但没有增加其课业负担,反而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增加了获取新知和能力的乐趣。总之,提高了人的信息素养就培养了人的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使之具有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具有追求新信息、运用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捕捉信息,从易被人忽视的现象中引申、创造新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学信息篇5

关键词:小语;信息化;整合;兴趣;情境;突难点;阅读与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2-100-01

我们已经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朝代,这个时代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信息网络化”已经来临。今天,我们就是“信息网络化”的社会,“信息网络化”的人,“信息网络化”的教育,离开了“信息网络化”你将寸步难行。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处在高度信息化之下,以信息化推动小语教学改革。在信息高度化的今天,发达的西方教育,尤其是语文教学被称作“信息化的自我语文教学”。即不在去学校学习语文,学生在家里,依靠信息化的电脑,自主学习语文。我国在沿海的一些城市的学校,已经在开始实验“信息化的语文自我语文教学”。当然“信息化的语文自我教学”只是一种探索,说明现代信息化的科学技术正在改变整个世界,改变整个社会.改享传统的语文教学。如

果,我们不迎头赶上,传统的语文教学形式将有淘汰的危险。信息网络发达化下的小语教学如何开展呢?那就是适应信息化,改革小学语文教学,走信息化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道路,我们要为提高新形势下小语教学质量而努力,为提高新时期的小学生的语文素质而努力。就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我结合教学实际,试论如下,以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在信息化的整合教学中,激发兴趣,培养学习主动性

新形势下的语文信化教学中,最好的形式就是将信息化的多媒体技术与小语教学作完美的整合,在整合教学中探索追求小语教学的最优化,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比如说教学《火烧云》一课的时候,在课文时出现了不少描写火烧云的句子。“红彤彤的,好像天空着了火”,“火烧云变化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是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课文虽然把火烧描写得那样动人,可是我们的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少,单纯从文章中的描写来体验火烧云,感受是不够的。怎么

办呢?我们改变了教学形式,用信息化的多媒体与科技播放一段精彩火烧云录像片段。在音乐的伴奏下,五彩多姿的火烧云,瞬息万变,忽灵忽现,真切而动感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每一位学生眼睛睁得大大的,在专注的观察中赞叹火烧云,体味火烧云,为那大自然中神奇的云而喝彩,在多媒体整合教学的引导下学生精神振奋,兴趣盎然。通过信息化多媒体与小语的整合结体,激活了小语课堂,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语文教学效果。

二、在信息化的整合教学中,创设情景,以情感人

情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的情感融人情景,以情感人。比如,我们教《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由于课文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现在学生所处的时代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距离。如果仅仅凭借课文的阅读很难激发起学生的情感。怎么办呢?我们可以采用信息化的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播放北京人民在十里长街上送总理的录像,加上悲伤的哀乐一播放,图像、画面、声音、文字、哀乐,造成一个巨大悲伤的情景,让学生在这悲哀动人的情景中去体会,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憾,让情感与画面,与文学,与哀乐共同形成了每个学生感人的情景。深深地教育了学生:首都人民是多么在爱戴,多么舍不得总理离开人民。这种信息化下的语文整合课,充分地体现信息化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巨大优势,对语文教学而言,

不仅仅是语言的培养,思维的发展,而且是热爱崇高情感的抒发与培养,也是一种很好地对学生开展思想的教育课。

三、在信息化的整合教学中,很好地化解难点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仅仅是语言文字工具学习课,而且也是语文知识学习课。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不少的科学知识,因而也就有不少的知识难点。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课,有一项教学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去化解知识难点,化难为易,让学生理解掌握,就成自己的知识。当然,我们引导学生朗读,教师可以口头讲解,是可以化解一部分知识难

点的。但是,有一部分知识并不是通过学生阅读,教师口头讲一讲就可以化解知识难点的,应该采用信息化中的高科技多媒体教学手段与语文教学整合,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学生的知识难点。比如说,我们上《蝙蝠和雷达》这一课时,作者在文章中通过科学家的多次科学实验,揭开了蝙蝠为什么能够在夜间里飞行的秘密。原因是蝙蝠身体内可

以发出一种神奇的象雷达一样的超声波,蝙蝠靠超声波的发出,才能在夜间飞行。但是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雷达的原理呢?不是靠读一读,讲一讲就能说清楚的。此时,教学中采用信息化的高科技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利用课件、屏幕、播放蝙蝠夜间如何飞行,夜间里体内放出超声波,超声波放出的形象,用动感的图形播出,在声音、

光彩、画面、文学的动感配合下一幕一幕放出,震憾了学生。那些知识难点,那些什么超声波,什么雷达的知识难点,学生一看便知,一说便懂了。靠信息化的整合教学吸引了学生,化神奇为平凡,化复杂为简单,化疑y为通俗,这正是信息化语文整合教学带给小语课堂教学的活力,活跃了课堂,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与此同时,我们同样也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在作文教学中,采用信息化与语文教学结合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开展作文教学提升新形势下小学语文阅读,作文教学的教学水平。

语文教学信息篇6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各种资讯充斥着互联网,使信息具备多源性、易得性和可选择性。由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利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法,使信息技术助力于现代化教学改革。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利用教育信息资源。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包括以下7种:

(1)个别授导。个别授导模式是通过计算机实现教师教学的一种典型方式。在该模式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授课,即单独教学。其基本流程为:计算机呈示与提问—学生应答—计算机判别应答并提供反馈。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教育背景,灵活选择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因人而异,使交互形式更加生动活泼。

(2)操练与练习。操练与练习的过程中并不向学生教授新的内容,而是由计算机向学生逐个呈示问题,学生在机上作答,计算机给予适当的即时反馈。应当注意,练习与操作存在概念上的区别: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技能,因此大多采用短答题和构答题之类的形式;而操作是设计联想和记忆,多采用选择题和配伍题之类的形式。

(3)教学游戏。作为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游戏与计算机密不可分。作为信息技术的一种,教学游戏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模拟程序,但是为了使学生有兴趣学,有乐趣玩,在其中加入了竞争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因素,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例如,可以让学生扮演企业家,在游戏的市场竞争中求发展,从而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实现学习的目的。

(4)情境化学习。情景化学习属于建构主义学习,是目前重点研究的教学方法之一。在该教学模式中,通过信息化手段模拟实际情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直观、生动的想象,从而唤醒记忆中关于知识、经验的积累,使学习者在回顾以往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吸收、掌握、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并且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情境学习模式的主要方法有认知学习、抛锚式学习等。

(5)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InquiryLearning)本质上是将信息检索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数据库系统和情报检索技术,根据需要从学科数据库中检索有用的信息。例如在历史、地理等大数据量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检索服务功能,通过收集合理的信息,经过严密地推导,得到对教师所提问题的正确解答。

(6)计算机支持合作学习。计算机支持合作学习(Computer-SupportedCooperativeLearning或Computer-SupportedCollaborativeLearning;CSCL)是一种与传统的个别化CAI截然不同的概念。在个别化CAI中,教学过程往往注重于人机交互活动对学习的影响。而CSCL则重点强调在计算机的支持下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活动。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生可以突破在时间和地点上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促进互帮互助等合作性教学的展开。

(7)集成信息化教育系统。集成信息化教育系统是对不同信息化教学模式系统的综合。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以及人际交互技术的发展。集成信息化教育系统将不同的信息资源、学习情境、教学工具综合在一个系统当中。这样,该系统就融专家系统、数据库、辅助练习于一体,使教师能够灵活地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够方便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通信技术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将信息化教学模式融入到通信技术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做中学、学中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效率,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以下将从3个方面,结合上述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阐述。

2.1基于“微课”的通信技术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微课”是按照教学标准和实践环节的要求,利用视频拍摄技术,记录教师在课堂内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展开的精彩教学活动过程。“微课”拍摄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堂讲授环节和课外实践环节。在视频设计中,应该包含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选择、练习布置,同时还应包括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通过将它们以一定形式进行组合,可以营造出一种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由于“微课”教学主要集中在课后时间,并且包含大量练习,因此可以实现“个别授导”和“操作与练习”的目的。教师在采用“微课”进行教学时,既要充分考虑课件的趣味性,又不能忽略通信技术专业英语课程的特殊性。首先,要严格控制微课时间。通常通信技术专业英语的文章会较长,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在“微课”制作过程中,通过将学习内容分成若干个小的片段,可以让学生轻松学习。其次,要注意结合多媒体。“微课”制作切忌简单播放已有的PPT文档,要做到声、像结合,最好能插入互动情境,这样学生才能有兴趣主动学习。最后,要考虑分层次教学。由于“微课”教学是课后学生有选择的自主学习,因此可以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制作不同的课件和习题,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

2.2基于“情境教学”的通信技术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在“情境教学法”中,教师通过创造或引用一些以形象为主体的教学场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帮助学生体验教材,理解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深刻。“情境教学法”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对社会和生活的进一步凝练,“情境教学法”才能影响学生。由于“情境教学”需要学生熟悉环境、了解环境、融入环境,因此可以实现“教学游戏”“情境化学习”和“探究性学习”3种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通信技术专业英语的“情境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首先,教师在课前可以根据下次课程的情境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通过网络检索相关知识,熟悉下次课程的教学情境,从而对课程做到预习。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导入工作环境,让学生能够知道为什么学习这部分专业英语知识,同时明白如何将这部分知识应用到工作当中。最后,教师根据教学情境,可以适当设计教学游戏,让学生充分参与,寓教于乐,达到在游戏过程中学习的目的,提高教学效率。

2.3基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通信技术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随着校园网的发展,信息管理成为校园网上的焦点。网络在学生和教师之间搭建了一条数字化桥梁,通过信息的传递,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更高效、更准确、更及时地建立联系。在校园网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则更有利于充分利用学校的信息资源,促进教师尽快回应学生的动态学习需求,达到高效管理、教学的目标。由于“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和指导,因此可以实现“计算机支持合作学习”和“集成信息化教育系统”2种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师在利用“管理信息系统”指导学生学习通信技术专业英语时,既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问题,又可以将学生的网络答题成绩进行分类统计,掌握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指导。

3结语

通过“微课”“情境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学习延伸至课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自主学习、获取信息,从而实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的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信息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整合办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1

1 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基本原则

1.1 基于教学目标,顺应教学规律

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过程中,不能够盲目地将信息技术生搬硬套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根据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性质规划教学内容,并且应该顺应小学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最终才能使信息技术科学与小学语文教学达到最大程度的融合。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特点不断改革语文课堂教学,不断实践总结出一种新型的小学语文教学体制,才能够真正做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雪猴”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用语言形象地表达出雪猴与平常的猴子的不同是很困难的,这时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就可以将雪猴与平常的猴子直接用图形、文字的形式进行对比,这样就能够鲜明地反映出雪猴的形象特征,这时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提出雪猴的特征,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深刻地掌握教学内容,同时也能使学生的观察力得到提升。

1.2 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出发点

教师须明确教育的真正内涵是以学生为主体,向学生传播、传授知识,并鼓励学生创新。因此,语文教师应竭尽所能地利用周围的资源来不断地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例如,通过网络、自然环境以及校园趣闻等资源,使学生能够了解到生活中各种有效的信息,以增长生活经验,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以提高。目前,大多数的学校在小学三年就开设了相应的信息技术学习课程,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情况和实际教学的教学内容,对应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制作出与教学目标相关的计算机作品。例如,在开设“西湖的绿”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相应地给学生布置作业,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别从网络渠道找到有关西湖的图片以及文字信息,并制作出电子文档,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利用多媒体工具。

1.3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主动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如果将信息技术的引用仅仅当作是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辅助呈现工具,那么对课堂效率的提升作用就会很小。相反,如果学校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学生与知识相通的桥梁,应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才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例如,在进行“静夜思”课程内容的学习中,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准备,从网络或者图书馆搜集与本文有关的资料,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设备进行演示,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教学内容,还能使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2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进程中,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需要整理出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笔者通过以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融入信息技术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方法:

2.1 情境教学法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模式中,情境教学法可以得到有效的运用。情境教学法就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和课堂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进行情境教学。在情境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和教学内容相符合的动画、故事以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频等来创设出相应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在教学内容的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运用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使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了解到所讲内容的情与景。例如,在进行《雷雨》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将与雷雨相搭配的电影播放给学生,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故事的全过程,通过视频中环境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洞察全文的中心思想,最后教师进行相应的点拨,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更加深刻地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2.2 课前准备法

在进行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的准备工作,从网络等各种有效途径搜集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资源信息,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进行自我演讲,然后教师再进行相应的点拨教学,这样不仅让学生能够真正地了解、掌握教学内容,同时能够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模拟教学法

在日常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等多种信息技术教学工具达到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模拟的作用,扩大学生的视野,从根本上填补学生知识面上存在的空白,同时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所学内容。例如,在进行“琥珀”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查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其他相关资料信息,然后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播放出来,这样就能够使学生由“看”到“想”,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这一科学现象。

3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也要相应的进行现代化的优化教学,这样不仅仅能够使学生快速明了地掌握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情境中,从各个方面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同时也实现了教学现代化,符合创设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冯卯镇中心小学,山东 枣庄 277214)

参考文献:

[1]康艳丽.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5).

[2]刘丽丽.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4).

语文教学信息篇8

【摘 要】随着时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更成为教学中重要的辅助工具。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不仅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更在运用实践中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通过阐述信息技术的辅助性、增容性、互动性特点,提出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以期指导语文教学的实践,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辅助性;增容性、互动性

信息技术的不恰当运用,很容易出现“高耗低效”现象,即信息技术占据了整个课堂,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相交流被省略,互动教学变相成了单向的信息技术灌输,语文课的相关学习活动也随着停止。从上述情况可知,信息技术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教学作用,反而导致语文学习质量下降,教学水平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提高。那么如何有效何合理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上,使其成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有效教学工具呢?

一、遵循信息技术的辅助性,明确语文学科特点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学习语言,而文字是语文教学的主要载体,而我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根本原因就是帮助实现学科本身的教学目的,千万不能本末倒置。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信息技术应该是只服务于语文教学,过多地利用信息技术将语文课堂变成图画课、动画画或者音乐课等等都是喧宾夺主的做法,对语文教学毫无益处。

例如在《珍珠鸟》一课教学中,珍珠鸟虽然是比较稀奇,不像燕子在日常生活中那么普遍,作者在文章中用文字将珍珠鸟描写得灵活灵现、生动可爱,赋予了它与人的一种亲近感。很多教师会在这一节课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各种珍珠鸟的图片,多角度帮助学生在脑海中产生珍珠鸟的形象,或者再配上些背景音乐,让整个课堂热闹起来。透过现象背后,这样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但没有使学生学到任何的语言知识,更忽略了本文要学生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已产生的珍珠鸟形象的教学目的。但笔者在遵循信息技术辅助性原则的基础上,同样给学生展示多组珍珠鸟的活动图画,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图画,要求学生用语言描述出图中所示情境,然后让学生自行与文中作者的描述进行比较,这样,就将信息技术真正服务于语文教学中,为语文教学发挥了自身价值。

二、利用信息技术的增容性,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有着其无法比拟的功能优势。强大的数据库,生动形象的声音效果,精彩丰富的图像展示,更易使语文课堂焕然一新,更具新活力。因此,笔者认为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增容性,为学生再现文章中所描绘的画面,将文绉绉的语言字句形象化成逼真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生活中学到语文知识,在语言学习中感悟生活魅力。

在《桂林山水》一课学习中,笔者旨在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优美,然后学会用语言文字表达出自己在欣赏美好景色时的心情。无论笔者的语音语调和朗读情感处理的再好,学生也无法深入文字去理解桂林之美,有种“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感觉。如是笔者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模拟了一次“桂林之旅”,用多媒体播放了桂林多个景点的视频,让学生慢慢走进逼真的桂林境界,身临其境地获取各种自然景观的知识,使语文知识学习不在停留再表面,而是深化为生活。让语文学习真正达到了“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要求。

三、善用信息技术的互动性,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精神

合作学习是新时代的有效教学方式,要求教学者要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际交往、合作团结等方面的培养。但是,很多教学在泛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亦忽略了这重要的一点:互动性。在语文课堂好好利用信息技术为其创造的互动教学活动,能改变以往多媒体机器在放、老师嘴在说、而学生只有听的状态。在对语言进行信息化的同时,教学者也要注意人机之间的友好相处,让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在合作互动中感受到学习兴趣。

如在《詹天佑》一课教学中,“开凿隧道”这部分是教学难点之一,笔者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先和组员交流讨论,画出“中部凿井法”和“两头同时向中间凿进法”的线路图,然后要求同学到多媒体计算机上勾画出正确线路图(模板已提前设定),然后有同学认为这样画是错的,又上机纠正,多向反馈,学生们已经在互动中学到了知识。

总之,信息技术的融入,为小学语文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教学新活力。本文所述的信息技术辅助性、增容性、互动性等都只是它的一部分优势特点,还有更多更具教学效果的优势值得广大教学者加以发掘和实践,为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出最佳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冉.浅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J].小学教学参考.2011(06)

[2]陈晓娟.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

[3]常俊峰.如何打造高效语文课堂[J].新课程(小学).2013(11)

[4]修彩红.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4(09)

上一篇:关于持之以恒的作文范文 下一篇:儿童节的祝福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