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范文

时间:2023-10-22 20:28:45

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

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篇1

摘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会计行业的准入证书,全国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都由传统的纸质考试改革为无纸化考试,考生的通过率大大降低,这给作为会计从业资格必考课程之一的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文章针对会计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双证融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已取得初步成效,提高了会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会计基础课程 双证融合 教学模式

新修订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73号)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文件明确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当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单位不得任用(聘用)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实行无纸化考试,无纸化考试题库由财政部统一组织建设。根据上述文件规定,四川省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由传统的纸质考试改革为无纸化考试。考试方式的转变导致考生的通过率大大降低,这给作为会计从业资格必考课程之一的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带来了巨大冲击。如何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有效对接,如何推进会计课程教学和考证融合,提高学生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仍是目前会计课程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会计基础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科目之一,该课程的学习对后续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并不能真正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程教学内容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脱节

首先,会计基础课程大纲没有参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进行修订,导致在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上存在一定偏差,有些会计基础考证的内容在教材没有或者只是要求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参加考证的通过率。其次,在会计基础课程教材的选择上,以前一般选择高职高专规划类教材,而没有参考根据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编写的考试指定教材,导致教材内容与考证要求不完全一致,最终影响会计从业资格证的通过率。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会计基础是一门理实一体的课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更重视理论讲解,课堂大部分时间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教学的时间太少,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体现高职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对于实训操作部分,也往往停留在教师讲授如何操作,学生看如何操作,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有限,无法通过实训操作真正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有些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太明确,学习动力不足,致使课程考试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成绩不理想。

(三)会计实训教学环节流于形式

由于资金等原因,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建设并不完善,或者即使完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未充分利用。会计基础课程教学计划中虽然列示了一些实训项目,但受实训条件限制,并未保质保量地完成相关实训操作,而且课程实训成绩所占比重太低,分布也不合理。一般实训成绩只占到20%左右,而且在理论结束后才安排模拟实训,这样的安排使理论与实训完全脱节,实训在教学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由于会计工作是企业的商业秘密,因此即便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观、实训,也不一定能获得真实的会计体验。

(四)课程考核方式没有与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模式对接

会计基础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都是以期末理论考试为主,理论考试至少要占到60%左右,平时成绩占20%,实训成绩占20%。期末理论考试主要是笔试,全班做同一套题,个别学生可能还会有抄袭现象。而实际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特别是现在的无纸化考试,每个学生从题库中随机抽取一套题,每个学生的题可能都不一样,不可能作弊,考核内容更全面。学生平常没有见过这种考试方式,导致考证时不适应,通过率低。

二、“双证融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及群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大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因此,实行“双证融合”教学模式是目前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近年来,随着各高校扩招,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都开设了会计专业或财务管理专业,就业竞争压力呈上升趋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学生在圆满完成学历教育获得毕业证的同时,还取得了一个或多个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在企业招聘会计时,持有“双证”的学生无疑具有明显优势。

本文所称的“双证融合”是指以就业为导向,在会计课程学习过程中融入会计职业证书的相关内容,将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标准、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与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大纲、考试内容、考试模式一致,学生通过课程知识的学习能通过课程考试最终拿到毕业证书,同时又能学习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相关内容,最终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三、“双证融合”教学模式构建

结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通过对会计基础课程传统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逐步形成了适合高职会计课程的“双证融合”教学模式。

(一)激发学生的考证意识

为了保证“双证融合”教学模式的顺利推进,在学院和系部层面应将“双证”获取纳入会计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作为学生毕业的一个“硬”指标,不是可以取得可以不取得,而是必须取得。在新生进校进行专业入学教育时,专业教研室必须向学生讲清楚专业学习的最终目标,一定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领取毕业证书,鼓励取得初级会计师证书。在会计基础课程的第一次课上,主讲教师再次强调课程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详细讲解考证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考试方式、学习要求等,让每一位学生都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明确自己的专业学习目标,在期末学生对照反思会计基础课程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计划,最终实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目标。课堂还可以通过以前学生考证的成功案例,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的考证意识,为“双证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标准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深度融合

教学标准(大纲)直接决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应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最新考试大纲对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标准进行修订,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对于会计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贯穿于会计基础课程标准中,让课程标准与职业证书考试大纲衔接,做到课程与工作过程融合,课程与职业证书融合,课程目标与职业要求融合。按照考证大纲要求,详细列示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熟悉的知识点和一般了解的内容。课程标准内容既兼顾全面,又突出重点,覆盖学生考证的全部考点,同时突出会计职业能力培养。

(三)合理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将会计基础课程内容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内容有机融合,紧扣考试大纲进行内容整合,理论教学部分以“必需、够用”为度。在实际教学中,课程的理论部分完全参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内容讲解,及时将考试内容通过模拟考试系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教学重点。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双证融合”教学模式要求选择根据最新考试大纲编写的“课证”真正融合的教材。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可以选用两套教材。一是考证指定教材及考证相关的教辅资料,如采用会计无纸化考试的“课证融通”教材和习题集(或题库)。二是技能训练的实训教材,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既能满足知识性考试的教学需要,又能实现提高学生会计技能的教学目标,进而帮助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同时培养学生的会计岗位能力。

(四)有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辅助教学

会计基础是一门理实一体的课程,单纯讲授理论知识或单纯做实训项目均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理实结合,在“学中做、做中学”,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体验会计职业的工作内容,促进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可借助现场观摩、实物演示、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微课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常考点,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每章学习结束按照无纸化考试要求都安排一次单元测验,可通过无纸化模拟考试系统或课堂及时完成测试,作为课程的平时成绩,让学生把考试的压力变成动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深入理解考证的重要考点和考试模式,提高考证的通过率。另外,可以加大实践教学所占比重,以典型会计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实训项目,实现理论与实践两大内容的一体化。通过会计基础实训软件和手工会计模拟实训等,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体验真实的计工作,提高实际会计工作能力和素质。

(五)改变传统的考核模式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四川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全面实行无纸化考试模式,每个考生从考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卷,这就要求会计基础课程的考核也应从纸质的考试方式逐步转变为无纸化考试模式。课程应完全按照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大纲、考试内容、考试题型、考试时间建立无纸化考试题库。期末理论考试采取教考分离的方式,通过无纸化考试系统成绩代替期末考试成绩,让学生体验真实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模式,提高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应试能力,从而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实训操作成绩由手工会计实训和仿真软件实训成绩组成,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理实融为一体。

(六)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要实施“双证融合”教学模式,教师队伍是关键,需要培养或储备一批教学经验和会计实践经验都非常丰富的“双师型”教师。作为会计基础课程的主讲教师,首先自己应具备“双证”,除毕业证书外,至少要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或初级会计师资格证书。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全面了解会计职业资格证书的发展状态,对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大纲要理解透彻,明确要考哪些知识点,这样课程教学才会有针对性。同时,也要求教师要深入企业实践,了解企业对会计人员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避免培养的学生只是考试能力强而实际工作能力弱,这样培养出的会计人员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四、“双证融合”教学模式实施效果

近两年,我校商贸旅游系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开始探索“双证融合”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同时取得毕业证书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教学改革效果初步显现,据不完全统计(仅统计在校两年取证率),12级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从业资格取证率为41.72%,13级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从业资格取证率为40.91%,14级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从业资格取证率为73.13%,截至2016年10月底,15级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会计从业资格平均取证率为67.55%,15级在校期间还有四次考证机会,保守估计在第四期末取证率会达到90%以上。

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篇2

一、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是进入会计行业的门槛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职业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如何,直接影响会计工作的质量,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会计人员在进行其职业工作时必须严守职业纪律,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在会计工作过程中依法核算、依法监督,保证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因此,凡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上岗证书,才能从事会计工作。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又称《会计上岗证》,是具有一定会计专业知R和技能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证书,是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最低要求和前提条件,是证明能够从事会计工作的唯一合法凭证,是进入会计岗位的“准入证”,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必经之路。它是一种资格证书,是会计工作的“上岗证”,不分级。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必须参加《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三科考试并一次性通过,方能取得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颁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低的原因分析

随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无纸化改革的到来,会计从业资格证通过率普遍偏低,通过调查统计了解到广东各中职院校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普遍不足20%。以本校为例,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一年两期,分别是上半年6月倒数第二个周日,下半年12月倒数第二个周日。自2013年全面实行无纸化考试以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如表1所示。

2013年、2014年实行无纸化,但电算化或珠算是分开考,2015年开始全面实行三科连考,且《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材有较大变化,导致2015年上半年通过率创历史最低,逐渐适应考试变革后,通过率上升,但和以往纸质考试相比还是较低。从笔者多年上考证课经验体会看,无纸化考试通过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试难度加大

自开始实施无纸化考试后,学生普遍反映考试难度更大。从考试本身来看,三科连续考试的模式无疑会让学生感觉到紧张和先入为主的难。题库很大,考点很多,考法很细。学生即使做了很多复习题,最终还是很有可能碰到没有复习过的题目,或者碰到极其相似但角度完全不同的题目。同时,三科联考要一次性通过方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难度。

(二)学生目标不明确

很大一部分学生之所以会选择会计专业,主要是因为家长的安排,所以,他们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样的学生往往会缺乏复习的动力,走一步算一步。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是自己选择了会计专业,但对未来的职业生涯缺乏规划,这部分学生总想着未来不一定会做会计,以此来搪塞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三)复习时间短

根据教学课程安排,我校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课程安排至第三学期,虽然学生在第一学期已经学习了《基础会计》,第二学期开始学习《企业会计》,对《会计基础》相关理论已经熟练掌握,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更注重的是理论细节的测试,因此学生还要进一步复习。《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是第三学期开始开设,要求学生边学边复习,时间比较紧迫。

三、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通过率的教学策略

(一)提高学生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正确认识

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否真正适应社会岗位,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极其重要的敲门砖。为此,中职会计专业教师要时刻灌输会计从业资格对中职学生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认识,本着为自己负责的态度,设立个人考证目标。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建良好的考证氛围

中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常常出现老师松一尺,学生松一丈的情况,为此,专业教师要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入手,创建良好的考证氛围。如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定期举行测试,通过测试在组与组之间进行结果比较,形成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同时,组内同学相互监督,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组织学生进行无纸化操作训练,熟悉考试平台,让学生对考试有更深的认识,化压力为动力。

(三)任课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根据历年真题归纳高频考点

中职学生的自学能力普遍较差,加之还有其他课程的学习,若要在短期内使学生能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任课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为此,任课教师根据教学经验及历年考试真题归纳复习重点,例如《会计基础》中,三种账务处理程度几乎每年必考,但出题角度不一定相同,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三种账务处理程序进行归纳比较,这样不管题目如何出学生都能轻松应对。

四、结论

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篇3

关键词:会计从业资格证;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0.076

会计从业资格证作为会计从业人员的基础证书来看,势必不会被取消,而且会进行深化改革,提高含金量,满足当前的需要,解决考证的乱象。

近年来,随着会计从业资格证无纸化考试的改革,考试难度逐年增大,笔者以辽宁某职业学院会计系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于大部分考生在考试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逐一研究,并分析得出此调查报告。

1基本调查情况

近几年,财会行业的就业人数逐年增加,会计从业考试的热度更是今非昔比,也正是因为其热度的不减,导致会计从业考试难度逐年加大。与此同时,便出现了部分考生面临“一战”“二战”甚至“多战”的局面。本文在对辽宁某职业学院会计系专业大一、大二、大三1150名在校大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会计学专业会计资格证通过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分析。

2基本数据

报告数据收集和分析主要采用了通过问卷网站进行在线问卷调查。(http:///report/basic_chart/56220e05f7405b0f53766d88)内容主要是调查高校学生对考情的了解,考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学习的方式与方法。

3调查后数据分析

3.1选择学生数据分析

数据的选择是大一、大二、大三的会计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大二的学生占66.09%,由于大二已经涉及专业课的学习,并普遍开始计划考证事项。大一学生占22.61%,由于大一学生只涉及一门会计基础专业课,不够了解专业知识。大三的学生占11.30%,由于大三学生已经普遍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从1150名同学的报考情况来看,存在着部分同学对考试大纲以及考试内容知之甚少就选择盲目报考的情况。这部分学生主要来自于大一新生,还未涉及专业课的学习,一位着急报考,不能正确认识自身学习情况。会计从业资格考证虽然只是从事会计行业入门级证书,但是根据这几年考试大纲的更改,以及题型的多变来看,考试的难度还在逐年加大。是不可以掉以轻心,马虎应付考试。

3.2考情考点了解程度数据分析

对会计从业资格证每个科目的考情了解程度来看,调查的1150名学生中,47.83%学生可以做到对考情与考点了解,但不乏还有部分学生仍不能做到自主自觉学习,能做到对考情考点升入研究的同学仅占1736%。通过网络上近年来的一些数据统计分析看,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形式一直都在变化,考试的题量和题型都在不断增加与改变,如果考生不能精读考试大纲,顺应考试的改革,对考情与考点深入了解,何谈考试通过。

3.3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时间安排数据分析

调查的1150名学生中,参加学校组织培训班学习的同学有72.17%,由此看来,学校的统一学习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同时还有15.65%的学生选择通过网校进行学习,只有少部分13.91%左右的学生选择自学,从数据来看,部分同学由于对考证相关内容了解不够,就把宝都押在了培训班上。没有进行学校的专业辅导,而是盲目选择社会上的培训班,现在社会上会计培训班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培训班师资力量不够专业,有的直接从某高校聘请或者社会上请一些老师,没有任何考试培训经验,只负责把课程讲完。也有同学选择了一些不知名的网校,对专业课的讲解不到位,对考试大纲的更新不熟悉,不能将考点灵活运用,后期服务不到位,这样造成学生即使参加培训班或者网校,也通不过。学生可以选择正确的学习方式并有效地利用时间,合理安排,所以学校与此同时还需要给予学生引导,使学生正确树立目标,高效利用时间,增加就业的砝码。

3.4考题复杂化学生表现数据分析

学生在考试中遇到不会做的题时,56.52%的同学选择随意选择,24.35%的同学选择冥思苦想,只有1913%的同学能做到冷静思考,适度放弃。这大大影响了考试的进度,自乱阵脚,严重影响考试的心态,增加了错误的机率,即便是随意选择,也要先进行排除,严谨思考。

3.5会计从业资格证无纸化考试的改革数据分析

三门必须同时通过才能取证,大大提升了会计从业考试的难度,有60.87%的同学认为考试的改革严重影响了考试的通过率,加大了考试的难度。能做到影响不大,甚至全无影响的同学仅占小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6号)《财政部关于推进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的指导意见》(财会〈2008〉16号)精神,与传统纸质考试相比,无纸化考试能够有效地确保考试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提高了会计管理工作效率,节约了大量的考试资源,规范考试管理。对于新的考试模式,《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和《初级电算化》全部采用上机考试。以前是《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采用纸质考试,通过后一年内上机考试《初级电算化》,就可领证。改革后,三门同时一次通过才能领证,加大了考试的难度,降低了会计专业考试的通过率。《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增加案例分析的题型,税制的改革,题库题量的增加都大大提升了考试的难度。

3.6三科的难易程度数据分析

通过调查的1150名学生对三科考试难易程度的普遍反映,财经法规这一科遇到了困难的同学最多,占有大约83.83%,认为新增案例分析题是难点的同学有22.58%,对于税法一章税制税率经常变动,复杂多样不能灵活应对的同学占17.78%,同时33.59%同学反映法规的专业性法律条文,知识点较多,不能将知识点正确较快的运用到实际中,细节多,都导致不易记忆。总体上《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各知识点比过去更详细,各章节也有新增内容。主要含有:一是对会计法律制度构成调整修改;二是补充了很多票据方面知识点,增加有银行汇票和银行本票内容;三是营改增税收制度;四是新增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职能;五是新增了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与作用。

这都大大提升了考试难度。学生对于《初级电算化》的问题有前期初始化和电脑不能熟悉运用,但只要勤加练习,都将构不成问题。对于《会计基础》的学习有4.55%同学反映分录过多不能熟悉掌握,还有373%的同学反映资产负债表、利润表部分,开始学习的时候遇到问题较多。主要的解决方式只有勤于练习,反复钻研。

4对策分析

4.1从学校的角度

4.1.1培养方案中加强考证强化课程

学校应该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把教学计划与考证紧密结合。针对考试内容,开设相关课程。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会计基础》是大学的第一专业课。而《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这门课,在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是没有的。可以适当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将其加入专业课的学习,供考证的同学在考试中学习。同样《会计电算化》的学习也可以加到人才培训方案的中。考虑现在考题的难度加大,法规中税法知识点占有较大比重,复杂的计算公式,以及每一年税制税率的改革,都成为考试中的难点,由此看来,应该把税法这门课相应的提前。

4.1.2学校系内开专题讲座,交流经验

学校会计学系可以举行相关知识讲座和经验交流会,请有学院的老师对会计证如何报考、报考时间、考试科目、内容等做详细相关讲解。与此同时邀请高年级已经通过考试的学长们,为未参加过准备考试的和考试未通过的同学,做经验、学习方法分享交流会。

4.1.3考前培训专业课采用网上教学

在学校的机房安装相关软件供学生练习。虽然大多数学生对电脑的适用并不陌生,大一和大二期间每个班级都会相应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但学校期末大多数考试还不能实现完全无纸化,而会计考试自2010年起就由有纸化考试转变为无纸化模式,因此很多考生还不能适应考试的方式,在思想上就有了有畏惧的心理,考试时紧张且没有自信心。在考试时对于实际操作十分生疏,慌乱不已,严重影响了做题速度,使考试通过的机率大大降低。因此,学校在有些课程的考试可以尝试机考。以解决学生对于考试方式不适应所带来的问题。

4.1.4着手实际,勤于实战

由于学生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这造成学生用死背知识点的方式来

学习,对于一些涉及具体操作上的客观题选择错误,没有形象化,便成为失分的主要原因。所以,学校可以适当开设实践课堂,通过做手工账,来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对于知识形象化,深入化。

4.2从学生的角度

4.2.1制定计划,全面复习

由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改革,全科必须全部通过。这大大提升了考试的难度,由此学生必须做到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以及做到对考情的深入了解,实现全面系统的学习,法规的法律条文知识点纷繁复杂,税法一章税制税率又多变不定,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时掌握考情,跟住改革的方向,进而做到系统学习。

4.2.2深知复习的诀窍,精通考点

对于一门考试来说,精读考试大纲是重中之重,选择正确规范的考证教材也是必不可少的。细心研读书中的知识点,力求真正的理解并掌握基础的知识,以便于更好的实现记忆。有了会计学基础的认识,在学习《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两门课时便可以从容应对了。根据经验来看《财经法规职业道德》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记忆,而是要在理解每条法规知识点的前提下,实现更高效的背诵。法规里面税法的知识占了一整章,近年来税法的改革也是巨大的,其中之一就是营改增部分,还有个别税率的更改,这对于大一还未进行税法学习的考生来说复习法规难度很大。因此,要熟练掌握五大税种的计算,并及时关注税法的改革。最后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复习来说,应放在后面进行,因为有了前两门复习基础,电算化的实际操作就显得较为简单了。可以选择在学校机房利用专业考试软件进行学习,对于那些从来没有操作过的同学,可以选择网上视频学习或报一个单独的电算化培训班,进行强化训练。

4.2.3摆正心态

作为科班出生的考生,首先要在战略上藐视它,从战术上重视它。要有必胜的信心。同时有些考生认为在改革后,一年会有四次考试机会,而且还可以选择很多地市进行报名,因此很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遇到困难,就想着这次报名了考不过也没有关系,又可以参加下一次的考试。这样一再的去放纵自己是永远靠不够,要为自己设立目标,在压力下前行。

4.2.4针对性全真模拟

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篇4

【关键词】会计从业资格 新型考试模式 中职会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148-02

根据财政部印发的《关于推进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的指导意见》,广西从2010年起实行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的新型考试模式,并于2011年起每年考试两次,2011年上半年全区报考人数52580人,出考人数45926人,出考率87.34%,合格人数7497人,合格率16.32%;2011年下半年全区报考人数60193人,出考人数55420人,出考率92.07%,合格人数16198人,合格率29.23%。新的考试模式给中职财会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应加强研究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对策,促进会计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一、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的特点

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是以财政部印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以优化的题库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随机组卷生成无纸化考试试卷(包括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初级会计电算化)进行考试,并及时生成考试成绩,集考试报名、试卷生成、上机考试、阅卷、成绩生成、合格证(单)打印等为一体的,多元化、新型的会计从业考试管理模式。与传统考试模式相比,无纸化考试具有如下特点:

(一)全面性。考试内容完全覆盖《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中的所有知识点,试卷的组织涵盖考试科目的各个章节,《会计基础》科目的考试题库,约2500道题目,实现对考生的全面考察。

(二)科学性。题库科学分析当前会计实务工作和操作中的具体要求,科学安排试题的题型和内容,避免文字游戏和歧义,试题题干严密,答案正确唯一,科学评价考生的会计实务工作能力,并突出对考生会计及相关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分析能力的考察。

(三)公正性。试题中相同知识点的考察内容是唯一的,能够更加有效地确保考试的客观性、公正性、实时性。

(四)灵活性。《会计基础》由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计算题、案例题组成,主要考察考生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分析运用能力。试题按照难易两种难度系数进行命题,难度系数为难的题目占试题总数的40%,难度系数为易的题目占题目总数的60%。考试周期多时间短,全国有的省市常年开考;有的一年考多次,一般三科安排在3小时内完成。广西2010年安排考试一次,三科在150分钟内完成,2011年起每年开考两次。

二、新型考试模式下中职会计教学思考

新型考试模式下,应采取有效的教学对策,以促进会计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相关的中职会计教学思考如下:

(一)根据会计从业资格的能力框架整合课程内容。会计从业资格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的专业水平、职业道德和法规政策最低要求,是从事会计工作“入门证”。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开始从事会计工作、尚处于“学徒”阶段,属于各单位最基本、最基层的会计实务辅助操作人员,一般从事基础性的会计工作,应掌握必要的会计基础知识和基本财经法律法规,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基本的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等。为了进一步完善会计从业人员能力框架,大力推广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财政部重新修订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等三个科目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并由中国会计学会组织专家编写了辅导教材,作为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试题库建设的依据。修改后的《会计基础》大纲,突出了会计从业资格人员需要掌握和应知应会的会计原理和基础知识,如会计概念、要素、假设、科目、凭证、账簿、报表、档案管理等内容,同时为提高考生从事会计工作的操作动手能力,增加了主要经济业务事项,如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等的账务处理。从财经法规知识层面,要求会计从业人员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主要内容,恪守会计职业道德,掌握金融、税收、政府会计基本概念和一般规定,如现金管理、银行结算等知识。从掌握会计电算化技能角度,要求会计从业人员熟悉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电算化基本流程、应收/应付账款核算、工资核算模块、固定资产核算模块、账务处理等基本操作。中职会计教学中应按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整合课程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二)根据教学与会计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会计专业应以实现教学与会计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为目标,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开放办学模式:引进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专业技术人员来校兼课,选送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兼职、到外面接受专业培训,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加强会计实务操作技能,培养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随着会计理论的不断更新发展,会计专业课教师应及时学习,还应到企业去,了解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及经济业务变化,以及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及结账,报表的编制等,提高自身的实操技能。会计专业教师要加强与业界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会计信息的更新,同时这也是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一个有效渠道,因为有业界的朋友,教师能够随时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便于以他们作为实例,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点燃学生的梦想。引进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根据企业需求调整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把教学与生产一线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做到校内仿真教学,校外全真实训,建立“产教结合,双真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根据学生的兴趣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会计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涉及概念性、记忆性的知识较多,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难以提起兴趣。因此,教师应注意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可实施模拟教学,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此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根据学科内容与教学的进度,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的模拟活动,既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案例教学,提高课堂的活跃性。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在学习基础课程时,通过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定义,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容量,提高其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在会计职业教育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运用多媒体。首先,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演示各种的业务流程,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相关会计知识的理解。其次,充分利用相关的财务软件进行教学,在讲授完相关的理论知识后,通过软件进行模拟实践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将手工会计实务操作与会计电算化实务教学与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在电算化实务操作中利用财务软件重演手工操作的模拟实务资料,从而加深学生对整个会计核算流程的掌握,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体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同时训练学生掌握和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的能力。

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篇5

关键词: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8

2014年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会从考试”)在全国采取材、统一题库、统一题型,但各省具体安排还是存在一些差异。近两年,湖北省每年均安排两次会从无纸化考试,考试科目为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和会计电算化,三科连续考试,总时长180分钟,各科均为60分合格(各科满分均为100分)。自从2013年实施无纸化考试,以及2014年统一题库以来,学生普遍反映会从考试的难度有增无减。但是,所有准备从事会计岗位的人员都无法逃避这项考试,只有通过参加考试才有可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证明能够从事会计工作的唯一合法凭证,是进入会计岗位的“准入证”,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必经之路,只有拥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得到承认。笔者通过搜集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长工院”)会计专业学生会从考试通过率的相关数据,了解会从考试现状,进一步分析原因,从而提出如何提高会从考试通过率的一些对策。

一、长工院会从考试现状

近两年,湖北省乃至全国范围,会从考试通过率均比较低,不到20%。在这么低的通过率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考试通过率甚至更低。

2015年11月份的会从考试中,长工院会计专业大二学生有约140人参加,最后通过人数为8人,通过率仅为5.71%,低于湖北省平均水平。从三科考试情况看来,财经法规不及格的占多数,其次是电算化。

在历经多次会从考试的大三学生中,通过考试的人数也只占到总人数的50%左右。在已经毕业的学生中,至今还有一部分未取得会计证。这种低通过率的现象并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而是这两年才呈现出来的,这已经引起了专业老师和相关领导的高度关注,并在努力地寻找解决办法。

二、长工院会从考试通过率低的原因分析

1.考试难度加大

自从开始实施无纸化考试后,学生普遍反映考试难度更大。主要体现在: ①从考试本身来看,三科连续考试的模式无疑会让学生感觉到紧张和先入为主的难。②题库很大,考点很多,考法很细。学生即使做了很多复习题,最终还是很有可能碰到没有复习过的题目,或者碰到极其相似但又角度完全不同的题目。有的时候,学生感觉不是在考会计,而是在考语文,抑或总会让人感觉很多时候还要看自己当天的运气。③还有一种说法,通过率是存在人为控制的。因为参加会从考试的人越来越多,既有科班出身的也有业余的,所以,就出现了控制通过率的说法。这样就导致了很多学生距离通过考试就差一分。所以说,会从考试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通过考试,而且还要跟其他人比较。

2.学生目标不明确

很大一部分学生之所以会选择会计专业,主要是因为家长的安排,所以,他们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样的学生往往会缺乏复习的动力,走一步算一步。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是自己选择了会计专业,但对未来的职业生涯缺乏规划。这部分学生总想着未来不一定会做会计,以此来搪塞会从考试。其实,不管是家长的要求,还是老师的教诲,都是成就不了学生考会从考试的动力的,唯有其认识到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才可能有明确的目标和足够的动力。

3.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

对于这种湖北省统一的考试,为什么本科院校的通过率大大高于高职院校呢?其实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自己。虽说高职与本科没有等级的划分,但高职的生源要比本科的差。高职学生从高中开始就懒散习惯了,更何况大学老师还没有高中老师那样时时刻刻盯着学生学习。在高职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学生上课不听讲,下课不自学,考前投机取巧。关键的问题是,会从考试不像平常的期末考试,题库之大,根本不允许投机取巧。

4.缺少正确的学习方法

有部分学生确实投入时间进行复习备考了,但最终还是没能顺利通过考试。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①大部分学生没有制订复习计划,没有对复习进行全面规划,导致复习时间不足,没能进行全面复习。②未能全面认真地学习教材,只是对重点知识点进行复习,导致一些小知识点的考题失分。③真题做得太少,没有找到出题规律,只知埋头苦干,最终却迷失方向。④未能进行归纳总结,未能形成知识体系。

三、提高会从考试通过率的一些策略

1.激励学生

在学院层面,可以制定以证代考的政策。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学生,期末考试可以免考一两门相关的基础课,这样既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会从考试,提高对专业课程的重视程度,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课程压力。在专业教师层面,教师可以将会从考试通过情况与学生平时成绩挂钩。

在辅导员层面,大一的时候,辅导员就应该给学生做相关讲座,化解学生内心的一些疑惑,帮助学生明确专业学习目标。

2.专业课学习与会从考试接轨

从2014年开始,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电算化这三门课程的学习已与会从考试接轨,包括教材的选择、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期末考试等。这样的安排已达到一定的效果。除此之外,今后还可以将这几门课程的辅导教材与会从考试接轨。那么就相当于,老师上课给学生教授一次,学生课后练习一次,然后在考试之前又系统复习一次。这样效果会比较明显。

3.强化无纸化考试的适应性训练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需要对现有软件和硬件设备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加强学生的无纸化会从考试模式的训练,从而使学生在参加实际考试时,做到游刃有余。在制订授课计划时,应分配更多的实训课时给专业基础课,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相关概念。教师可以每周安排学生进行至少一次上机操作,在操作中熟练无纸化考试的模式。

4.加强监督指导

虽说大学学习主要靠自己,但鉴于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太薄弱,所以,专业老师必须加强监督和指导。笔者在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中发现,课后辅导班的开设和进行模拟考试,可以大幅度提高通过率。所以,可以在高职院校推广这种方法。具体做法,除专业课程外,另外开设专门的会从考试辅导班,可以由本校老师来上,也可以聘请外面培训机构来做。每周一次的模拟考试,查漏补缺,反复做题,反复考试,在反复中提升。

5.结成学习小团队

与本科相比,高职院校缺乏学习的氛围。那么我们可以把学生组成学习小团队,一个带一个,你学我也学,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学习氛围。好的学习氛围,可以让学生静下心来,好好复习,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邵红霞.提高高职会计专业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教学策略――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15(43).

[2]闫光荣.如何提高高职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J].会计师,2015(3).

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篇6

关键词:中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113-02

会计从业资格是指进入会计职业、从事会计工作的一种资质,是会计人员的“上岗证”。对于中职学生而言,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取得会计证,对于强化就业,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是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而对于学生本人来说,却是一项更艰巨的学习任务。由于考试政策的变化,近几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难度加大,通过率普遍较低,极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相融合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以行业为依托,就业为导向,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依据人才培养需求,会计专业的课程设计必须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进行有效的融合。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能够有效的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能够更全面地考核学生的水平;能够大大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强学生就业保障。

二、会计专业现状分析

以北京市经济管理学校为例,会计专业每个年级4个班,每班平均40人。北京市现阶段每年有两次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机会,考试一共三门,《会计基础》是其中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考题面宽题目灵活,所以该门课程的难度、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教材分析

共十个章节,可以说每一章都是重点、都有考点,前半部理论性强,抽象难理解;后半部实践性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的填写;同时前后知识的关联度大,每一章都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考点众多,对学生来说学习的难度不小。

(二)考情分析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实行三科联考,要取得证书,必须一次通过三门考试。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一学期同时学习三门专业课难度较大,因而我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有三次考试机会。学生第一次考试,教师带着大家一起学习,这时的学习氛围浓厚,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如果第一次没通过,对学生的打击较大,自信心下降,第二次考试时,同时又有新的专业课要学习,考试的压力会更大,就会有学生自我放弃。

(三)学生分析

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略弱,自信心不足,再加之会计专业的抽象性,对于刚刚初中毕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所以在刚学习专业课时如果没有及时树立好学习观,很容易自暴自弃,对后续的学习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体会

(一)树立学生信心,强化学习动机

中职学生的普遍现状是自信心不足,因此在课程讲授之初引导学生做好学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树立考取会计证的态度、目标,并为之努力的勤奋和恒心。只有通过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为找到优质的会计工作岗位增加砝码。

1.充分利用好第一堂课建立起学生的兴趣。第一堂课重点不是在于知识的讲授,而是要做到足够的引入。教师要整体把握《会计基础》这门课程,举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学好该门课程对考取会计上岗证的必要性,帮助学生构建会计职业发展的轨迹,为准备接受会计知识做好铺垫,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

2.端正学校态度。部分学生看到《会计基础》满是文字的教材时,就已经“头大”了,还没有开始学习就产生了抵触心理。还有学生认为,反正考试都是客观题,我就去碰运气也许能通过,不用费什么大功夫。针对这些想法,都要提前给学生“打预防针”。只有端正好学习态度,才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扎实掌握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为了应试,更是为了自己以后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准确把握考试特点及方向,确定教学内容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是财政部组织的考试。财政部于2014年修订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在考试形式上,北京市从2012年3月正式全面采用无纸化考试,北京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已从有纸化命题考试转变为无纸化题库抽题考试,即为机考。

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主要依据。因此授课之初,教师必须熟悉研读考试大纲,准确把握考试特点及方向,从而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 对于教材里面的重点难点内容必须精读,即常考点,必须吃透,这样教学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提供大量丰富的练习题,帮助考生熟练掌握各个考点。选取涵盖考试知识点的无纸化章节练习、题型练习供学生学习,巩固各知识考点。期末阶段采用无纸化考试全真模拟系统,让学生尽早的适应无纸化考试。

(三)分解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将考点化零为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材内容分为重点章节、一般章节和非重点章节,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把精力放在重点章节,减轻学习压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教师有机结合各个考点,以考点归纳的方法来讲授教材的内容。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将考点从章节内容中提炼出来,将每个考点细分成若干个问题,并注意各个考点之间的前后贯通,对考点在教材上的分布进行调整,将考点化零为整。通过这样的途径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点。

针对考试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内容及考试要点,为学生列出应掌握的考点、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每一个考点,教师可以指出考试中多以什么样的题型出现,做配以历年的真题或经典习题进行强化训练。从而让学生更加明确该知识点的考法及出题方向,学习目标更明确。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由于《会计基础》课程知识点繁多,课时安排有限,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又要完成相应的进度安排,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从感知到理解再到提高逐步完成。

1.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例如,在讲授第一章会计基本假设和信息质量原则时,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理解,最后教师总结点评。当看到违反信息质量原则而带来的严重后果,学生自然而然就记住了这八条原则,而且对原则的相应内容也充分、深刻地理解了。又如,在讲授第六章会计凭证时,按任务驱动将“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设计成具体的任务。首先通过视频演示,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然后再去自主的学习各部分内容的填制方法,老师结合具体业务让学生进行填制,最后学生相互审核。这样的教学学生学得快,记得牢,轻松自如。

2.创新记忆方法,帮助学生轻松记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摸索总结一些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记忆能力的方法。比如编写顺口溜、比较记忆法、列表记忆法等。帮助学生简单顺利地记忆相关知识点,更便于理解和掌握。

顺口溜记忆法,如借贷记账法中借贷方向不易理解,则利用顺口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强化了记忆。“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再如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四个特殊项目的填列方法,光给学生讲解是不够的,配合这样的顺口溜,“两收合一收,借贷分开走。两付合一付,各走各的路。”学生就能够理解并记住。三种错账更正法采用比较对比记忆,突出在何种情形下应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更正。对于内容多、性质相近的知识,可以通过列表的形式,更加直观形象,便于记忆。

3.讲练结合,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讲”而忽略了“练”的重要性。平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笔者会定期严格按照考证要求进行模拟考试。会计基础课程必须要通过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来把握考点的命题形式、摸清出题陷阱、掌握应试技巧。每做一题都要分析,总结考点,查漏补缺,才能达到应有效果。跟着考试大纲走,不要做偏题、难题,只要掌握基本层面的知识点就足够,不要走偏钻“牛角尖”。

我校目前有会计从业资格训练平台,既让学生提前感受了无纸化的考试环境,又引入竞争机制,学生之间有了较量,也推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平台中的错题库方便学生进一步解决自己的疑难问题,而教师减少了批改作业的工作量,并能在后台及时查看学生的做题记录,直观的分析出学生的薄弱环节,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4.提高学生的备考技巧。在学生做模拟真题阶段,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备考技巧。会计证考试的题目量大,时间短。告知学生避免在一些疑难题目上花费太长时间,应跳过没有把握作答的题目,先答把握性较大的题目。

运用排除法,如果正确答案不能一眼看出,应首先排除明显不正确的答案,就可以提高选对正确答案的机率。运用比较法,直接把各项选择答案加以比较,并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点,集中考虑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关键所在。

(五)多方位监督管理

中职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较弱,在我校建立了任课教师、班主任及学生家长联动机制,共同监督管理。在课堂上,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课下与班主任和学生交流,探讨解决方案;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沟通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帮助其认真学习。通过这种多方位监督管理的方法,保证课堂效果,了解课后动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要使中职学生尽快适应当前人才市场的需求,就要从多方面努力,帮助他们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教师应该在辅导过程中探索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达成考取会计证的目的,从而使学生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志茹,危磊,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改革对中职会计教学影响探析[J].审计与管理,2015,(6).

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篇7

第一,考生不适应无纸化考试模式。《会计基础》是会计专业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都采用纸质试题或试卷,从业资格考试形式突然转换成上机考试,学生还不适应。转变为无纸化考试模式后,学生的考试习惯和解题思路都必须发生相应的转变。一些有特殊考试习惯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比如有些学生喜欢边做题边在试卷上做记号,标重点,方便检查,无纸化考试后考试习惯改变,会影响做题的效率和正确率。另外,一些考生不能接受上机考试的模式,在电脑屏幕上看试题难以集中注意力,也会影响考试成绩。

第二,计算机操作不够熟练,做题不够细心。体现最明显的是初级会计电算化科目的考试,题目不难,题量够大,时间较紧,计算机操作不熟练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时间浪费。无纸化考试模式下,一些对计算机操作不熟练的考生很容易出现操作失误而误填或漏填答案的情况,再加上长时间在电脑屏幕上答题可能造成视觉疲劳,分散注意力,考生难以把握考试重点,进而答错题,影响考试成绩。无纸化考试后,考试体量加大,考试普遍觉得时间较紧,容易造成考生的紧张心理,计算机操作不熟练的考生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出现操作失误,误填或者漏选答案。

第三,受客观环境影响很大。对考证热的影响因素,笔者按照影响程度的强弱先后设置了六个选项,即非常重要、重要、不太重要、一般、不重要、无影响,分别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在387位被调查者中,将近84%认为国家政策导向的影响程度达到“重要”以上;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实施无纸化考试形式以来,每一位考生都面临着一定程度的挑战。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近两年的命题来看,一是考试更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力,题目的考点由一个向多个扩展,体现了不同知识的互相渗透,通过分析题考核考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二是考试题型更灵活,内容更细更分散,可以说没有重点可言。另外,有将近85%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教育体制的影响程度达到“重要”以上;很多高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是通过考取证书的种类和多少来评分,评分标准按照证书所处的等级和含金量来定,甚至有些高校要求在校期间必须要拿到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有65%以上认为受同学、家长影响的影响程度达到“重要”以上;有27%以下认为培训机构的宣传影响程度在“重要”以上。

第四,细节考题得零分,综合考题得分少。比如,会计基础考试中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以及财经法规中五大税种的计算属于细节题;会计基础科目考试的计算分析题考核会计原理的理解和熟练运用,综合性较强,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得分相对比较困难;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科目考试的案例分析题考核会计职业道德的频率较高,出题形式为不定向选择,比本科目的其他题型难度都要大。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笔者认为应对会计从业无纸化考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端正考试态度,树立一次通过的信心。态度决定成败,应对无纸化考试也是这样的道理。态度不端正,就不会认真去做,终归是不劳无获。在校大学生沟通交流顺畅、及时,但跟风现象也比较普遍,学习方面受其他同学影响也很大。如果通过考试的信心不够坚定或者自制能力不够强,很难一次通过考试,最好与信心坚定的同学一同复习备考。

二要选择考试时机,节约时间和金钱。据调查结果显示,已经通过考试的387名在校生中,参加培训班的费用主要来源是父母的有370人,占95.61%,主要来源是个人兼职收入的有17人,仅占4.39%。如果考生学习完《会计学基础》、《税法》、《会计信息系统》三门课程之后报名考试,在临近毕业前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应该是最恰当的时机。因为考生既可以省去参加培训班的费用,又可以省去因拿到证书早而闲置却需要继续教育这方面的成本。所以考生应该根据课程设置情况,选择适当的考试时机。

三要研究备考方法与策略,力求事半功倍。笔者认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通过网络学习是既经济又节省时间的便捷途径,例如网校、论坛等。但是,参加培训班和网校学习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不可将其当成把握考试的根本方法。具体方法与策略:(1)会计基础科目:仔细研读教材,重在理解。计算分析题分值高,主要考会计分录(会计科目、借贷方向及金额)、会计报表、银行余额调节表等,会计分录题难度较大,尤其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处置及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应该多做练习题加深理解并最终掌握其实质。(2)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科目:首先通读教材,不要遗漏任何一个细节内容。重点复习预算法律制度,税收征管及五大税种(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支付结算等,案例分析题分值高、综合性强,应重点复习财政法规章节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议考生自己动手做知识结构图,理清章节之间的联系。(3)初级会计电算化科目:基本要求是操作要熟练、细心。该科目主要考核系统管理、总账、报表、固定资产和工资五大模块,要掌握这些内容唯一的方法就是多做练习。有条件的考生在参加电算化考试前一定要多进行计算机操作,多在网上进行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流程,控制考试时间。

四要调整基础会计学课程内容,增加课时数量。目前诸多高校的《基础会计学》课程使用的教材都不包含或只是简单提及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会计职业道德、主要财经法规、会计信息化入门知识。该课程是会计专业大学生的入门课程,在当前的信息化社会环境下,其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具备以技能为主线的基础会计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三大模块的实用型人才,掌握相关法规、了解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信息化方面的基本知识将非常必要。我国高校会计教学必须针对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改革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在日常会计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大胆创新,着重培养学生计算、操作和分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从而培养出与我国经济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另外,该课程教学内容任务繁重但课时有限。当前,我国各大高校都普遍在大学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或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由于入学后的第一年学生的公共基础课非常多占用了过多的学分学时而使其教学课时难以稳定保障。所以高校应该调整基础会计学课程内容,适当增加课时数量,保证相关基础课程的学习时间。

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篇8

关键词:会计;从业资格;管理

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上岗证。把好会计人员准入关,强化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对于不断提升我国会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促进会计人才结构持续优化,增强会计人才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制度作为我国会计管理工作的一项创新,历经了近三十个春秋,内容在不断充实完善,手段和程序在不断革新变化,会计从业人员队伍在不断壮大,会计管理工作的新问题也在不断出现,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1.取证管理

(1)进入会计职业的“门槛”较低。《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12月5日财政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明确国家实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制度,参考者只要具备“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即可参加考试,没有提出学历要求,形成未通过学历教育仅参加短期社会培训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会计人员素质整体不高的现状。加上初入门的年轻人大多经验不足,知识结构单一;年纪较大者以前没有参加考试,直接发证,不注重学习,知识严重老化,对新的会计准则、制度和财税法规认知程度较差,无法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做账,会计信息质量可信度差,税收稽查困难大。

(2)培训市场良莠不齐。目前会计培训班素质良莠不齐,既有国内知名品牌的培训机构,也有在地方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地方品牌,还有一些规模比较小的机构,甚至也存在着部分未经审批的私自办学。一些好的会计培训机构为了达到培训效果,往往花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考试本身进行研究,精心设计课程系统。但也有不少培训培训班为了自身利益,草草上马开班招生,甚至为了争取生源,以各种各样的噱头吸引考生眼球,例如保证分数、“真题”训练等等,五花八门的噱头让考生在备考和选择培训机构时容易掉到误区里,严重地扰乱了正常的会计职业资格培训市场。

(3)考试内容偏科。目前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只要考试合格,就可以向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申请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取证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课程主要侧重理论基础知识,没有会计操作技能考试。很多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对会计实际工作一窍不通,做不了会计,对实际账务处理无从下手。

2.持证管理

(1)年检把关不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实行年检登记管理制度,是否完成规定的后续教育任务是决定通过年检与否的重要内容,持证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不得少于24小时。现实工作中,一部分会计人员为了提升自己的素质真想学、也存在部分会计人员只是为了保住证书而不愿意参加学习。监管部门也是为了完成年度后续教育任务,只要交钱参加了考试、保证年检过关,至于是否更新了知识、提高了技能根本不管。

(2)日常监管乏力。调研时发现有的单位运用无证会计人员上岗(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由于编制问题有证人员进不去,只好由有关科室无证人员兼任),按会计法的规定可以处罚,但由于执法机构没有实质上的处罚权,一是不受欢迎,二是检查结论流于形式。有的单位对于税务部门检查却是另一番景象,热情、周到,积极补交税款。

(3)信息管理落后。由于会计人员不及时更新自己的信息,导致会计管理部门对会计人员的信息量掌握较少,难以对会计持证人员所建立的从业档案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包括持证人员的相关基础信息和注册、变更、调转登记情况;从事会计工作情况;接受继续教育情况;受到表彰奖励情况;以及违法违规被处罚情况等。实际操作时,会计持证人员只会对接受继续教育情况、年检情况或调入、调出情况进行登记和变更,其他信息、尤其是离开会计岗位的相关信息变动后大都不会主动提出变更申请。以至于建档注册的人员中多少是有名无实的,根本无从知晓,难以查核。档案信息不完整、不准确,不能发挥应有的管理作用。

3.转证管理

(1)调转程序复杂:原来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调转程序多、手续繁杂、时间长。会计从业资格证调转时必须上传到财政部的全国调转平台,通过调出地——全国调转平台——调入地最少也要三个月才能调转成功。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会计人员调转频繁,十堰市的情况是一个月有100人左右要调转,由于程序复杂、好时长,一方面给会计管理部门增加了工作量,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从业人员的工作调动。

(2)出口管理不畅。目前会计从业资格管理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除违反《会计法》被依法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情况外,会计管理机构无法取消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导致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出口”不畅。并且有大量长期不从事会计工作甚至已经死亡的会计人员的信息依然保留在会计从业人员档案中,不但浪费了管理资源,也使部分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管理机构制定的政策漠不关心,相关会计人员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二、改进建议及措施

1.严把准入关

(1)提高准入标准。提高会计从业资格的准入条件,增加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最低年龄要求。即要求报考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必须具备中专或高中以上文凭,把好会计人员入口关。参照驾照取证办法:分A、B、C三个级别设置考试科目。详情见下表

(2)加强培训市场的管理。针对混乱的会计培训市场,会计管理机构应加强监管。一是建立培训机构报备制度,为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各培训机构应当将开展会计人员培训所必要的场所、师资和教学设施向所在地或所属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进行备案;二是加强对培训机构后续管理与监督,定期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开,组织学员进行评议,保证培训工作质量。三是建立培训师资库,制定科学的考评制度。选派教学经验丰富、实践动手能力强、认真负责的优秀教师承担培训任务。四是推行市场化运作的竞争机制,定期对培训机构进行考核打分,并通过媒体公布,让培训机构参与竞争,构建开放格局,既能够确保培训机构公平参与、规范运作、进出有序,又能开阔视野,发现并掌握更多优质的培训资源,为今后会计培训提供广阔空间。

(3)推行无纸化考试与纸质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模式。无纸化考试可以通过设置海量的题库,根据设定的知识点和难度进行随机抽题、自动组卷,保证每个考生的试题既各不相同,又能做到全面考核、难易得当,从而实现考试的标准化、规范化。要推进无纸化考试,首要工作就是要建设高质量、更新及时的题库。但目前的无纸化考试无从考察考生的会计专业技能水平。建议将无纸化考试成绩设定为60分,另外40分为实践操作动手能力考核。

2.强化后续管理

(1)注重实效,提高年检质量。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学习,认真审查,严格把关。对弄虚作假,及时进行现场核实,一查到底,并责令其限期改正。对逾期无正当理由不进行年检或有错不改的会计人员,依照规定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其书面警告、注销证书等处罚。

(2)健全完善法规制度,强化监督管理机制。财政部门以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督与检查的职责,对会计持证人员是否按规定办理注册登记和调转登记、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接受继续教育情况;对任用(聘用)单位是否按规定任用(聘用)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情况,建立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制度,发现问题,严肃惩处,该通报的通报,该处罚的处罚。财政部门定期与税务、审计、工商等部分建立沟通交流机制,互通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会计信用查询平台,定期公布中介机构和会计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促进会计职业道德的遵守。

(3)加强会计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会计管理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直接影响会计从业资格管理的质量。鼓励会计管理人员自学业务专业技术,增强服务意识,以“精神状态佳、行政能力强、服务群众好、机关风气正”为目标的来树立会计行业的口碑,从源头上根治“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问题。结合会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业务管理流程和标准,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手段。

3.畅通出口,不留死角

(1)建设全国性统一的会计人员调转平台,及时掌握会计人员的流动情况,实现不同管理机构间信息的无缝对接,扫清会计人员管理的死角,最终实现对会计人员跨省调转的信息化、规范化管理。促进人才流动配置。进一步简化调转业务办理流程,提升调转效率,促进会计人员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2)严把“准出”关。建议参照其他行政审批证照的管理办法,引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有效期制度,比如设定6年的证书有效期。有效期到期后需办理换证手续,因逾期未更换证书导致失效作废的,持证人员需重新参加考试申请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与“换证”制度相衔接,进一步明确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要求,探索采取“学分制”管理制度,凡未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并取得规定学分的,证书到期后不予换证视同失效。凡参加年检连续三年成绩不合格注销证书等。

参考文献:

[1]张能清,邹长贵.浅谈会计从业资格管理.福建财会,2001.6

上一篇:那些年我追过的女孩范文 下一篇:第一千零一个愿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