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雷锋的电影范文

时间:2023-09-18 04:10:14

有关雷锋的电影

有关雷锋的电影篇1

在道德上完美无缺的雷锋给瞻仰他的中国人留下无限的思考。在今天重提雷锋,如同重提遥远的60年代,有大片的红色,也有大段的激情;我们今天梳理不同年代人学雷锋的故事,不仅仅是带着怀旧气质看一个遥远的背影,而是追寻我们想象中的时代精神。

每个年代,人们都曾寻找自己心中的雷锋,并且无限靠近过自己心中的雷锋。

40后:雷锋精神是一面旗帜

1963年,做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时,郭寅详还在山西大学政治系读书。当时,全国广泛开展了学雷锋活动。校园里,同学们开生活会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向党交心,狠斗头脑中的“私”字,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时过境迁,或许如今的年轻人很难理解当时的情景。但在郭寅详看来,“这一课上得非常及时、非常重要,它使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青年学子树立起了正确的世界观,更加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一年后,郭寅详被分配到山西日报社工作。每年到3月5日学习雷锋纪念日前后,山西日报都要进行集中主体的大的战役性报道,选取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大版面、大分量、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并组织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各界群众围绕典型事迹谈感受、找差距、思改进,把大家的体会整版整版地发表出来。有一年的报道给郭寅详留下的印象最深,那是1981年7月9日,他已升任山西日笳治部副主任。当年,山西日报向社会推出了一个重大学雷锋典型――现役军人李俊甲。“一个把干好本职工作、为人民服务看得比什么都高,为群众做了许多实实在在好事的好干部。”报道发出的同时,郭寅详还以山西日报评论员的名义配发了评论。随后,读者纷纷给编辑部写信,称这个典型刊发得很及时很必要,李俊甲是雷锋式的好干部,是“活着的雷锋”。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潮又一次涌现。

作为与雷锋同时代的人,雷锋精神伴随着郭寅详的升学就业、工作生活,成为激励他成长的精神动力。“不管形势发生怎样的变化,不管历经多少困难风雨,雷锋我没有忘,雷锋精神我没有忘,学习雷锋从我做起我没有忘。”郭寅详说。

在郭寅详的人生历程中,宣传报道雷锋精神与对照雷锋精神学习提高是相辅相成的。从始至终,他都把雷锋当成自己人生的参照。“雷锋精神是一把金钥匙,能够打开我心头的锈锁。雷锋精神是一面旗帜,引领我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雷锋精神是一面镜子,能让我明心正己。”不管工作还是退休,郭寅详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直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之时荣誉不断,即便退休后他还多次被单位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

就在2012年6月,山西日报连续推出了《真善美 永恒的主题――“时代呼唤什么样的典型”思索》,作为一以贯之关注典型报道的前副总编,郭寅详对于媒体宣传典型给出了建议。他说,思考这个问题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党报面临的课题,也是全社会应该关注的话题。一个民族需要有自己的道德标杆,良好的社会风尚需要锲而不舍的倡导和培养。为此,党报应该有所作为。主流媒体应该从浮躁、偏见、郁闷中走出来,高举真理的旗帜,为人民讴歌,为时代呐喊。要从“小人物”入手,紧扣时代精神,抓住震撼人心的事迹大书特写。郭寅详认为,那些影响一代人或几代人的典型,一定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他们是时代的领跑者,“比如我们山西的党素珍、孟佩杰,他们就像天上的群星一样闪烁着光芒。这样的人和雷锋一样……是我们的中坚和主流,理应受到大家的尊重”。

历史发展到今天,雷锋精神还要不要发扬和提倡,“回答应该是肯定的”,郭寅详斩钉截铁,“学习雷锋好榜样,已经成为民族共识,成为趋势潮流,就像滚滚向东的长江黄河,谁也挡不住。”

50后:雷锋题材的电影永不过时

在50后中,谈起雷锋精神,雷献禾是绕不过去的一个人。

1996年底,为了迎接1997年3月5日纪念“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34周年,导演雷献禾用40天时间赶拍出了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

次年,这部电影在全国公映,当时万人空巷,火爆异常,很多学校都组织学生们观看,小到五六岁的儿童,大到二十几岁的大学生。如今,20年过去了,然而一提起《离开雷锋的日子》,大家仍记忆深刻。

生于1955年的雷献禾祖籍湖南,他的老家距离雷锋的家乡望城县仅80公里,又都是雷姓家族的人,小时候常听长辈说雷姓里出的英雄少,为此他耿耿于怀。当时终于有机会拍雷锋的电影,他觉得机会来了,义不容辞。但没想到正要启动筹备工作时,医院查出他肝上有一个血瘤,同时感冒袭身,他躺在床上心急如焚。但这个题材,他太喜欢了,因为当时有关雷锋题材的影视作品有很多,但都是从正面记录雷锋,而《离开雷锋的日子》反映的则是雷锋的战友乔安山坚持30几年默默无闻学雷锋的事迹。雷献禾坦陈,从这个角度反映雷锋的题材还是第一次碰到。当时的雷献禾每天都在打点滴,持续了近一个月,但北京方面已经在筹备电影的拍摄,于是,雷献禾毅然拔掉了手背上的针头赶赴北京全力筹拍这部电影。

根据雷锋战友乔安山的回忆,影片讲述了分别发生在上个世纪四个年代里的四个故事:60年代雷锋意外牺牲,他的战友和领导都十分悲痛,无意酿成事故的乔安山自责不已;70年代,乔安山反对搞特权,并搭救孕妇,受到上级领导赞赏;80年代,乔安山在路旁救了一名被车撞伤的老人,却被老人一家冤枉成肇事者要求赔偿,尽管最后事实得到澄清,此事却令乔安山伤心不已;90年代,乔安山跑长途路遇故障,却无人愿意帮忙,正当他痛心于“难道社会真不需要雷锋精神了吗”,却出现一批志愿者相助,又让他感到雷锋精神并没有消逝。

从最初人民朴实单纯的思想感情,到经济发展后雷锋精神受到严重冲击,整部影片结合了各个时展的特点来勾勒雷锋精神的存在状况,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赋予雷锋精神新的内涵。雷献禾说:“雷锋精神对我们这一代、我们的下一代都产生了很直接的影响,直到现在也是一种道德规范。能拍这部戏让我觉得很荣幸,同时觉得压力很大。我们不想让这部作品成为应景之作,而是真正打动人心。”

《离开雷锋的日子》上映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据雷献禾介绍,他们随着影片的宣传和放映走访了北京、上海、广州、四川、新疆等地,所到之处看到的都是热情的观众,就连在广东这样受港产影片影响较大的地方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许多人表示“这部片子非常令人感动”,它让许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被金钱、物质所迷惑的人们找到了精神的支点。

“一部电影,反映了四个年代里的雷锋精神。”如今,已是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导演的雷献禾在回忆起这部曾经感动过大江南北的电影时如是说。他还表示,我国应该拍摄一部《雷锋全传》,立体全景式地展示雷锋同志短暂而伟大的一生,让这位共产主义战士的银幕和荧屏形象更加饱满,更富时代感。如果条件允许,他将主动担起这个任务。《雷锋全传》的设计构思是雷献禾在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后,站在更高层面上、更全局化的创作畅想。雷献禾认为,雷锋题材的电影永远都不会过时。

“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越是经济发展,人们的精神越是需要回归,这是百姓心理上的需求,从这个角度说,雷锋精神会永远传承下去。”雷献禾表示,每个时代的特点不一样,艺术家只有找到符合这个时代特点的切入点才能引起民众的共鸣。

60后:那个时代人人都是活雷锋

在1960年代,有三个普通人给中国留下深刻印象――雷锋、王进喜、陈永贵,算是代表了工、农、兵,雷锋排在第一。1963年,雷锋去世的次年,著名诗人贺敬之的《雷锋之歌》在中国广为传颂,他用最猛烈、坦率、鲜嫩的诗句写道:“看,站起来/你一个雷锋/我们跟上去/十个雷锋/百个雷锋/千个雷锋!……/升起来/你一座高峰/我们跟上去:十座高峰,百座高峰,千座高峰――/千条山脉呵,万道长城!……”

胡跃云出生于1967年,彼时距离“的好战士”雷锋去世已有5年。1976年,胡跃云上小学二年级,那年10月,被粉碎,人们的精神家园百废待兴。次年,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响彻全中国。随后,全国上下兴起了轰轰烈烈的学雷锋热潮,《学习雷锋好榜样》《雷锋》《雷锋日记》,雷锋的形象和精神以歌曲、电影、日记的形式演绎和传唱着。

胡跃云说,当时年仅10岁的他,对于雷锋精神的认知很粗浅,只知道“他是个当兵的,做了很多好事”。不过,他至今仍记得那个年代和雷锋相关的往事……“那时候的人真好啊,可以说,人人都是活着的‘雷锋’”。在向记者追述往事时,这个腼腆的汉子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专属他的那个60年代的记忆里。

在胡跃云那个年代,没有电视、收音机,关于雷锋的故事主要来自于课本和老师。语文老师经常给他们讲雷锋的故事,念雷锋日记。胡跃云印象最深的是华三小学(现在的八十三中)教室里的雷锋画像。那个时候家家户户墙上都挂领袖肖像,胡跃云教室的正前方也挂着。而在正对前方的后墙,以及四周的墙壁上全是雷锋的画像,有雷锋带着黑色棉帽、穿一身军装的、有扛枪的、有倚着汽车看书的。

电影《雷锋》于1964年公映,而胡跃云看到的时候大约是小学五年级。“可以说,我和身边的同学对雷锋真正直观的认知就是来自这部电影。”胡跃云清楚地记得,当时全校组织同学们到霞光电影院(现在的北国先天下)看《雷锋》,他们排着队,一路从学校走到电影院,“心里兴奋啊,终于要看到‘活’的雷锋了!”时至今日,电影的部分情景还留在胡跃云的脑海中:看到地主用柴刀在雷锋的胳膊上砍了三刀时,他和同学们都恨得牙痒痒;雷锋请了病假去看病,路上跑去给人拉砖,活儿干完了,发现手里的假条,才想起看病的事,让他和同学们无比感动……

“回去之后,我还写了日记。”几十年过去,日记的内容胡跃云已经记不太清了,“应该是描述剧情,以及抒发感情之类的。”在当时,胡跃云最大的感受是觉得雷锋做的好事真多,“帮助别人的事,好像他随时随地,顺手就做了”。胡跃云心里面觉得,自己要是积极点,主动点,也可以做到,贵在坚持。冬天储存大白菜,自己家买完,遇到谁需要帮忙,胡跃云推着车子就去了。邻居家每月买粮食、买煤,碰到他,叫一声“老四,帮帮忙”,他扔下书包就跑过去了……“真的没有多想。”胡跃云坦率地说:“我们那些孩子都很天真,很纯粹。”

在胡跃云的印象中,每逢3月5日,各个单位都会组织一些活动,去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帮助困难群众,等等。胡跃云说,学习雷锋可以在特定的日子,但雷锋精神的传承却要靠日常所为。那个年代的人们,更多的是把这种精神内化、吸收了,并转化成了自觉的行动。“大家嘴里不提雷锋,心里也不觉得这是雷锋精神的体现,只是举手之劳,分内之事。”

作为石家庄市出租车学雷锋爱心车队中的一员,胡跃云多次参加义务活动,无偿奉献,俨然已经成了车队的移动名片。他用自己的切身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的传承,“能帮就帮点,算是一个普通人朴素的想法吧”。

如今,会背诵贺敬之诗歌的一代人已经五六十岁。历史变换了新的背景,但我们从千万个胡跃云的身上看到,雷锋的人格和身上明亮的部分在不同年代进行着变化,却从未褪色。

70后:网络时代,雷锋精神的传递

2011年的3月3日,一个名叫“永远的雷锋鞍山孙凯”的微博出现在新浪网上。这是博主孙凯在网络当中设立的第三个雷锋资料收藏爱好者交流平台,此外,他还开设了一家雷锋藏品淘宝店铺和一个与微博同名的博客。

出生于上世o70年代的孙凯总说,自己与雷锋有缘。

2000年,大学毕业的孙凯参军入伍,到铁岭服役。孙凯去了雷锋生前所在连队,接触到很多雷锋生前战友和见过雷锋的人。“全国第一个唱雷锋的朱光斗,第一个演雷锋的张玉敏,《雷锋故事》作者、第一个写雷锋的陈广生,还有我们都熟悉的乔安山、张峻,都给我讲过他们记忆里的雷锋。”这让孙凯印象中的雷锋,从一个“高大全”的英雄变成了一个爱唱爱跳、有血有肉的鲜活人物。

三年后,在铁岭当地学校担任义务辅导员的孙凯办起了一个小报,名叫《永远的雷锋》。他想把自己了解到的雷锋,介绍给学生和更多的人。

小报上一多半文章都是孙凯自己采写的。编辑、校对、排版,几乎办报所有流程都是他一个人做。他是部队第一个买笔记本电脑和掌上扫描仪的人。那台二手笔记本是他2001年花了四五千块钱从沈阳三好街买的。

2004年在抚顺,孙凯在雷锋藏品展上遇到了两个外国参观者,其中一个叫莎菲特的美国人在他就读过的大学里做外教。莎菲特在他的一件藏品上签了名,并写下“向雷锋学习”几个字。莎菲特说,雷锋很伟大,不仅中国人应该学雷锋,全世界都应该学雷锋。“雷锋不只是中国人的,也是世界的”,这让孙凯既感动又震撼,同时也让他对雷锋的认识又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同年,孙凯获得了学雷锋银质奖章,荣立二等功。在表彰大会上,是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给他戴的奖章。这让他感觉很光荣,但压力也更大了,“得把这份报纸办得更好才行”。

虽然这份小报每年只出两期左右,但却成了一条纽带,让孙凯和全国很多收藏雷锋资料的场馆、雷锋小学、收藏者建立起联系。孙凯不仅找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开始放宽视野,四处收集以雷锋为主题的扑克、磁卡、书签、门券、火花、书籍、报刊杂志等。现在,孙凯的藏品装满三个大纸箱,其中包括很多珍品,比如1963年3月5日出版的刊有关于学习雷锋题词的《人民日报》、国内出版套数极低的雷锋主题绘画以及学习雷锋宣传画等。

在孙凯认识的雷锋资料收藏者中,大部分人都已年过五旬,不会发短信,也不懂上网。要收集或交换一件藏品,他们往往要打好几通长途电话,或者千里迢迢赶到目的地与对方见面交流。而孙凯却是一个超前的人。

2007年,他在淘宝上建起了自己的店铺,把藏品照片全部放到网上,图文并茂。他说:“现在快递多发达呀,在网上跟别人交换一件藏品,不到一个礼拜就收到了。”辽阳市少儿图书馆的馆长在上网时看到了他的淘宝店铺,还向他发出了去辽阳办展览的邀请。

“与时俱进学雷锋,立足岗位做雷锋”是孙凯最喜欢的一句话。孙凯还在新浪网开通了博客。他不仅把雷锋资料图片到网上,还把自己这些年来对学习雷锋、收藏雷锋资料的经历、感悟、心得写出来,与所有网友分享、交流。他说:“雷锋的事迹和藏品是有限的,但是关于雷锋精神的话题是无限的。”

80后:更有信心坚定地走雷锋的路

张艺冬是谁?很多人不知道。

2014年的3月3日,这个名字在网上被很多人知晓,因为他把自己整容成了“雷锋脸”,身穿军装,并宣称要将名字也改成“雷锋”。

手术进行一次过后,张艺冬“整体感觉脸圆润了一些”,“以前我很瘦,脸上全是骨头”,但他没想到这件事“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小时候家里很苦,吃不上饭,“如果没有那么多‘活雷锋’,我们早就饿死了”。为此,这个颇受争议的80后公益人士选择整成雷锋脸,“我整容成雷锋的样子,是我的自由,是我崇拜的偶像,整成他那样有什么错?”

在张艺冬看来,爱美是每个人的权利,他认为雷锋是美的、是帅的。可是雷锋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很多人都不知道了。他想通过整容的方式告诉世人,可以用手术去整一整外形,但一个人的心要坏了,怎么整?整不了,所以最重要的是内在。

在百科词条上输入张艺冬的名字,会看到他有个别名,叫做“雷锋哥”。

张艺冬是安徽人,2010年,他的前女友被查出患尿毒症,他卖掉酒吧之后四处奔走联系爱心救助,最终女友还是病情恶化离开了人世。2012年,他背着安徽瘫痪学子进京求医,为其治病。2013年,他带着身患舞蹈病的流赶赴广州求医,获得社会广泛关注,被中国文明网誉为“为生命奇迹奔走的最美‘80后’”,国内媒体称其为“活雷锋”。

张艺冬整容成雷锋是免费的,几家医院了解到他的想法后,抢着帮他做。“我觉得这就是好人好事。”张艺冬认为,这是医院对他的认可,也是对公益的认可。他说自己没有拿别人一分钱,而且医院还要拿出专项资金创立张艺冬爱心基金,救助烧伤需要整容的人。

整容之后,张艺冬最大的改变是从内到外更加自信、年轻。雷锋是娃娃脸,整成雷锋的样子,让他精力充沛,更有信心坚定地走雷锋的路。

这些年来,救助过多少人,张艺冬记不清了,但他说,十几年来,他投入公益的钱“不低于100万”。这对于出身穷苦的张艺冬来说,不是个小数。张艺冬说,自己这些年来一直创业,“什么苦都能吃”。他开宾馆时,有流浪汉、找工作的贫困大学生和到城里看病的农村人等最多有十多人免费住宿。

多年的公益实践,让张艺冬更加认清了自己的慈善理念。他说,慈善是雪中送炭,不是锦上添花,什么人该救,什么人不该救助,一定要分清。一切凌驾于生命之上的都是错误的,救人救命,命最重要,不尊重生命的人谈何公益。

“当年我得胯关节骨骨瘤癌症时,十个医生都说一割就死,要是这样想,我还能活到今天吗,所以今天的这些事都是延续了救我的人的精神。”张艺冬说。

面对整容之后的争议,张艺冬说并不介意别人说他炒作,“如果因为炒作能让等待救助的人得到救助,全中国人都炒作,我觉得是好事”。他说自己宁愿做一个高调的好人,也不做一个低调的看客。他要一如既往地沿着雷锋精神的道路向前,在有生之年,尽最大努力让自己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感觉到这个社会是有爱的,是有温暖的。

在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看来,“80后”是视时尚为生命的一代人,他们把F代化的很多特点都视为一种时尚,而当“学雷锋”的内涵被他们真正了解、让他们敬佩,他们就会将其作为一种“潮流”。

90后:将雷锋精神渗透到“凡人善举”中

尽管冯燕1992年出生时,雷锋已去世30年,但她对其并不陌生。提起雷锋,冯燕的第一反应就是“热心助人”。她回忆上学期间,每到“学雷锋日”都会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去帮助老人,还会打扫公共卫生”。

“助人”恰是冯燕现在的工作内容。北京西站值班站长服务台位于站厅醒目处,冯燕的职责是解决旅客提出的问题。“能多做的就多做一点,多一句安全提示就减少一个事故。”冯燕说。

服务台旁是专为老幼病弱旅客开设的爱心候车室,工作人员武琦还不满20岁,已能老练地帮助旅客。武琦对雷锋的印象始于小学绘制宣传板报,如今以“扶老携幼”为己任的她笑称“每天都在学雷锋”。

武琦说,在用轮椅送腿脚不方便人士进站之前,她会陪在左右,以便“让旅客安心”。旅客回赠的那句“好人一生平安”曾让她流下眼泪。“旅客们高兴,我们就特别开心。”武琦说。

冯燕的业余爱好是与朋友逛街、看电影,武琦喜欢用精致的眼影和耳钉妆点自己,一如无数年轻时髦的“90后”。冯燕形容自己本是急脾气,“但对旅客不能着急,因为我站在这里代表着整个北京西站”。

与冯燕同龄的云南女孩铁飞燕是2013年两会中仅有的两名90后代表之一。

铁飞燕的名字被人们熟悉,还要追溯到2010年5月6日傍晚。她陪同父亲到四川绵阳旅游,父女俩悠闲地在河边漫步。突然河面上十米多高的脚手架倒了,五个正在施工的工人掉进了河里。她把高跟鞋一脱,一个猛子扎入河底,托举起挣扎着的溺水者。她甚至抛弃少女的羞涩与尴尬,俯身为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之后,她被誉为“最美90后女孩”。对这个称谓,飞燕感到为难:“我上过体校,学过6年的游泳,到河里救人,不是应该的吗?”

在别人眼中,她的救人行为可以称之为“英雄”,但在飞燕自己看来,她只不过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理所当的“好事”,“看到别人有生命危险,我当然要救啦,这不是很正常嘛!”

铁飞燕是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昭通管理处普洱渡收费站收费员。尚未结婚,却抱养了一个小女孩,完全不顾及旁人投来的异样目光。她给“女儿”取名铁紫健。除了健康,她还希望女儿能有女子的温柔,同时“紫色也有富贵的意思,我希望她好”。

“学雷锋,不是要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可能就是搭一把手或者其他小事。学雷锋,也不是犯傻,帮助别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人,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学雷锋。”铁飞燕这样理解“雷锋精神”。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认为,尽管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催人向善、乐于奉献的雷锋精神在任何时代都适用”。在多元时代,让更多“90后”熟识并接受雷锋精神的方法,就是推进“凡人善举”。

有关雷锋的电影篇2

在中国电影的历史上,一些以英雄模范人物作为主人公的电影曾经收获了极大影响力。不过,在1963年题词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之际,面对这部自称“全面展现了雷锋的青春时期”、“散发着‘正能量’”的主旋律电影,观众们拒绝买账。

面对着“零票房”的刺眼标题和网民们的负面评价,该片导演刘一君先生急了,他在微博上反击网友的讥讽:“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神性的光辉,就像每个人身上都有狗屎的操性,但绝大多数的人选择狗屎,因为当狗屎不累,还可以和更多的狗屎堆在一起,去集体嘲笑自己内心的神性。”

接受《人物》记者采访时,刘一君并不忌讳回应“零票房”的问题。他对此做出的回应是,“一定会有人恶毒地黑这部电影,诸如票房为零的传言。这是好事,这从侧面反映了当下的世道人心”。

Q:当看到“零票房”的新闻的时候,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你对票房的预期是多少?

人物PORTRAIT = P

刘一君 = L

P:新闻说《青春雷锋》在南京的票房不是很好,甚至是“首日零票房”。这是否低于投资方的预期?

L:这个问题好。据我所知,片方对票房没有预期,只希望更多的人看到本片。全剧组用部分片酬成立了“青春雷锋”的爱心基金,换句话说,大部分人没有冲钱去。目前的票房反而越来越好,口碑已经出来了,我很欣慰。也就是说,雷锋这个形象在当代中国是有土壤的。

一定会有人恶毒地黑这部电影,诸如票房为零的传言。这是好事,这从侧面反映了当下的世道人心。

P:当看到“零票房”的新闻的时候,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你对票房的预期是多少?

L:初时没在意。我觉得作为一个导演,在现有条件下,尽最大努力拍好电影,就算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至于票房好坏,有很多因素构成,宣传啦、发行啦、档期选择啦等等,这些都不是我工作范畴内的事,所以对这个报道没上心,我对票房没有预期。

P:你认为电影的票房情况理想吗?

L:首映前两天的票房数据显示,在同期上映的二三十部电影中,《青春雷锋》4号的票房第8名,5号的票房第7名,排名靠前的都是同期重量级的大片,后面比《青春雷锋》票房差的也大有片在,为什么某些媒体要拿《青春雷锋》说事儿?想说什么事儿?为什么不先看看电影再说事儿?为什么看过电影的观众的积极评价被选择性忽略?为什么直到今天还有不少大的网站仍在转发半个月前的零票房报道?哦,是不是我们宁愿坚信一个“雷锋零票房”的噱头?那么究竟想说什么?想说“雷锋”的崩塌?还是“雷锋”背后的崩塌?我是个普通的电影工作者,这些问题超出了我的工作范畴,也超出了我的理解力和判断力。

P:你当初为什么想要接拍这部电影?

L:一开始接到这个片子的时候很犹豫,因为这个电影太难拍。题材的限定很死,雷锋形象几乎尽人皆知,前面也有过几部同题材的作品,几乎没什么空间,用一句朋友的话说,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99%会失败。我比较犟,当时我想,如果有1%的可能,也值得去努力一把。只要秉持着一种诚恳的创作态度,拿出我们的专业精神,这1%的可能也许会变成现实。

P:你在首映式上说,“投资方从10多名导演中选择了我,是因为我相信雷锋事迹的真实性”,那么其他导演呢?你的意思是他们不太相信雷锋做过那些好事吗?

L:我和投资方能够合作的原因是片方接受了我的创作要求,我的创作思路得到片方的认可。至于其他导演被拒的原因,我不得而知。

P:那你提的创作要求具体有哪些呢?

L:我的创作要求是:一、片方不干涉我的创作。二、主创人员由我制定。三、还原雷锋真实的人性。四、青春励志的类型定位。五、拍人的故事而不是教条。主要是这些。

P:影片中的故事都是真实的、可考证的吗?

L:大部分是考证出来的。有小部分的组接和加工。只是剧情片,不是纪录片。

P:考证的来源是谁?是那些事件的当事人吗?

L:来源多样。有很多健在的认识雷锋的人,他的同学、同事、战友提供的第一手材料。

P:除了《青春雷锋》之外,还有两部以雷锋为主人公的电影几乎同期上映。广电总局还文件要求各地组织好发行放映工作。你觉得为什么这几部影片被看得这么重要呢?

L:有人认为它重要,有人认为它不重要,它为什么重要,和它为什么不重要,我没这个能力回答。我只是一个导演,分内的事是拍好电影。仅此。

P:刚才提到现在出了三部关于雷锋的电影。你觉得《青春雷锋》和另外两部片子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L:另外两部我没看过。我们是第一部,比他们早拍了半年。

P:你觉得雷锋精神和中国当代青年的生活还有联系吗?有多紧密呢?

L:联系很紧密,你可以看到,很多年轻人的情绪是很强烈的,极端地仇恨和极端地热爱,极端地排斥和极端地靠近。这些我们都能观察得到。这都说明当代中国青年的“雷锋”情结很重,当然这好过漠然和无所谓。

P:我感觉你所说的这些是指很多年轻人身上的负能量,这和一直在宣传的雷锋精神,比如无私奉献、艰苦朴素有什么联系呢?

L:我的理解是:雷锋是关于人性的一个价值符号。历史的误会也罢,因缘巧合也罢,这个符号的名称碰巧就叫“雷锋”,当然,也可能叫“李锋”,但现在我们只能说说“雷锋”。“雷锋”是每个人内心向上、澄净、利他主义的概括,时髦话叫正能量。与之相对的是每个个体的另一面,也就是自私、损人、作恶。没有完美的人,雷锋也不例外,我们都是,就看你把自己的价值天平向哪一端倾斜。我反对强迫公民个体行善,行不行善是每个人自己的权利,他人无权指涉。但我赞成公权力惩戒人性的恶,因为恶伤人。人有不善的自由,但没有作恶的自由。而雷锋,恰恰是一个慢慢变得干净的人,自觉利他的人。

我希望以此为角度拍摄的《青春雷锋》能够成为一面镜子,照见每个人自己内心的“雷锋”,这不独在东方,也应在人类所有族群中成为一种普适的标准。

P: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年轻人尽管听说过雷锋,却并不理解雷锋作为一个典型,他的重要性究竟在哪里。对他们来讲这只是一个符号。

L:雷锋不是一个故事,雷锋是一个原型。雷锋的被符号化是因为他概括了一个时代大多数中国人的一种价值指向,用你的词儿叫“典型”。我拍的这部电影其实是“典型”以外的雷锋,更原型、更人格化而非大家惯常理解的神格化。片中的雷锋有很多毛病,他爱出风头、对工作安排有抱怨等等,但他慢慢让自己成长,自觉地改正,说白了,本片是一部青春励志片。

P:你认为观众对你的电影满意吗?

L:电影成片后,我觉得基本完成了以上的创作构思,从观众的观影反应来看,他们从电影里感受到了雷锋那种青春的魅力,那种自强不息的斗志,那种永远力争上游、自我反省自我改造的人格力量,更重要的是,大部分观众的观影感受很惊异,然后是惊异中的感动,他们看到了心目中不同的雷锋,更真实的雷锋,更有现实意义的雷锋。这可以从微博和博客上的很多评论看出来。

P:那你怎么看那些批评的声音?

L:还是有误解,主要的误解是大家对雷锋这个榜样形象的拒绝,结合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大家把积累的一些负面情绪泼洒在《青春雷锋》这部电影甚至是创作人员身上。部分媒体迎合了这种情绪,选择性地针对《青春雷锋》制造“零票房”的概念。我觉得,对雷锋形象的政治性解读是一个宏大的文化命题,这是我这种普通的电影导演、《青春雷锋》这样一部普通的文艺电影、几个20岁出头的普通演员扛不住的。我们只能忠实于自己的工作、忠实于我们的情感、忠实于我们对人物和人物所处时代的理解,尽最大努力创作一部好作品。

P:你怎么看待你所说的“对雷锋这个榜样形象的拒绝”?

L:越拒绝越挂牵。杰克逊有一首歌的歌词是这样说的,歌名我忘了:你想要一个美好的世界,你先要审视你自己,你先要让自己尝试改变。所有种族的人都一样,我们都想要一个美好的世界。

P:请问本片的总投资是多少?

有关雷锋的电影篇3

   2022电影《雷锋》观后感

   说起雷锋,大多数人会想起“做好事,不留名”一词。雷锋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做了一辈子的好事,却在22岁时夭折,确实很遗憾,但是我觉得,每一个人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尽义务,尽责任,当我们该做的事都做完了,我们就该离去。

   雷锋有一个很贫穷的身世,在他很小的时侯,就失去了原本属于的六口之家,他拿着父亲砍柴的斧头和母亲上吊的绳艰苦的生活,成长成一个成年人,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成为解放军的他懂得了许许多事情,也变得十分节俭。他还经常提醒他的战友,常给家里人寄钱。而他的一个战友王大力却觉得他的节约是一种小气!还总是嘲笑雷锋的袜子,说它是千层底。

   在雷锋十八岁左右时,他有一个梦想:他想当英雄,但他的领导却让他认真干现在的工作,他对他的领导堵气。那天,领导借用毛主席的话教育丁雷锋一番。之后雷锋就醒悟了:他立志要做一个做事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着想的人。

   之后雷锋为更好更多为学习知识,总是彻夜读毛主席的书,并且多做好事。一次,王大力家发了大水,他的母亲也病了,雷锋知道以后,便以大娘儿子的身份寄了二十元过去,并向灾区捐了100元。他在日记里说:“我学习了毛主席的书,使我深深懂得了人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他要当人民的儿子,党的儿子!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说的就是雷锋。他的事迹感动了他的战友王大力,让他们也向雷锋学习。

   小学生的我们都要争当新世纪的小雷锋,但现在的社会风气很差,连扶一下摔了的老奶奶也会背骗!所以现在这个属于我们的世界,应该由我们去感动,去改善。

   2022电影《雷锋》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雷锋》这部电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部电影主要讲了雷锋叔叔短暂却光辉的一生,正像他在日记中写的那样:“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电影中有两件事最让我感动,第一件事是星期天,雷锋跑到建筑工地,谎称自己感冒了,想到工地活动出出汗,就在工地上义务劳动了半天,临走时因为不想说出自己真正的姓名,就冒充了自己的战友,让工地上的人反倒给他的战友写了一封感谢信。第二件事是有一次雷锋完成任务回部队的时候,看到一位老奶奶带着一个小孩说是去离这20多里的地方看自己女儿,当时天下着暴雨,路很难走,雷锋就冒雨把这一老一少送到了目的地,可他自己却连让老奶奶和小孩说声谢谢的机会都没有就走了。雷锋做好事一不为名二不求回报的品质真令人佩服,可是我们现在呢,做了一回好事,就这里宣传,那里报道,有的分明是作秀啊。

   雷锋他是真心实意地做好事,而且他的事迹多得数不清,“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叔叔时时刻刻不忘做好事的品质更令人佩服。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雷锋就是这样一位一直默默无闻做了一辈子好事的人,现在有谁可以做得到?将自己省吃俭用的一点钱冒名捐出,现在有谁做得到?在暴雨中背老人回家,现在有谁做得到?冒着风雨,连夜将大嫂和孩子送回家,现在有谁做得到?难道雷锋精神真的过时了吗?去年10月13日下午,在佛山南海,一位两岁女童小悦悦惨遭面包车碾轧,在长达近七分钟的时间里,18名路人居然熟视无睹、不闻不问,当时那十八个冷漠的路人,面对如此惨剧,对小悦悦的处境竟然视而不见。这一事件报道以后,激起了国人普遍的震惊和愤怒,舆论都在指责他们的冷漠,为什么没人出手相助呢?他们的心肠怎么这么狠呢?人命关天啊!就算怕惹麻烦,打个报警电话不是举手之劳吗?

   可是,我们只会指手画脚,如果自己当时在场,我们会像这18八个路人一样无动于衷,还是会像雷锋一样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呢?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因为我以前也像那18个冷漠的路人一样对待他人。记得有一次,我在过马路的时候,看到一位衣衫褴褛、浑身散发着臭味的老人,他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提着一个破篮子,里面放着一只破碗,还有一些捡来的瓶瓶罐罐。我只看了一眼,就只管过我的马路了。可是,这个老人在后面拉住了我的衣角。我非常害怕,气呼呼地说:“放开你的脏手!”老人没放,他又乞求我说:“小朋友,扶我一下吧,我已经两天没有吃过饱饭了。”我更加不耐烦了,说:“走开走开,我干嘛扶你啊,你是我什么人啊?去去去!”这个老人只能无奈地放了我。

   现在回想这件事,我感到好惭愧啊,不就是扶他过一次马路吗?多么的简单啊!以后我一定要向雷锋学习,不为名利,不求报答,多做好事。

   2022电影《雷锋》观后感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的名言,也是雷锋生前的追求目标。3月5日——雷锋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了电影《雷锋》,影片中雷锋那光辉的形象深深地打动了我。

   雷锋的童年十分痛苦。母亲被逼上吊死了,父亲被地主打死,哥哥被病折磨死了,连弟弟也被活活的饿死。原本幸福的六口人,只剩下了年仅6岁的雷锋孤零零地活在人世。

   雷锋虽然生活艰难,但他从不忘去帮助他人,在他的身上有两种可贵的精神,那就是勤俭节约和乐于助人。

   电影中,最令我受益匪浅的故事就是买汽水了。那次,雷锋和几个朋友在一起打篮球,当他们大汗淋漓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卖汽水的人。他的几个朋友先后买了汽水,而雷锋却说:“喝什么水不都一样,我还是去喝凉开水吧!”看到这儿,我不由地羞愧万分,想想自己平时大把手地花钱买零食吃,便自愧不如。虽然勤俭节约是一种中华美德,但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美德却渐渐被人淡忘。而现在,我那个已被熄灭的火焰又重新燃烧起来。

   雷锋身上最可贵的精神,就是乐于助人。每次遇到有困难的人,他就会伸出援助之手。比如:他生着病去工地帮忙拉砖;往返几十里路送年迈的老奶奶和小朋友回家;他帮战士们洗衣服;他还把自己一点一点攒下的100元钱全部捐给了灾区,自己却连双袜子都舍不得买,仍穿着补了又补的破袜子。像这样的事例太多太多,列举不完。“人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每当战友们问他为什么时,他总是这样笑着回答。雷锋叔叔助人为乐,把党和群众视为自己父母。

有关雷锋的电影篇4

关键词:媒介事件 运作 广播主题活动 学雷锋活动

媒介事件是从西方引入的传播学词汇,在学界有两种理论范式。一是将社会现实中发生的真实事件经过聚焦、放大、删减等媒介化处理,形成媒介事件;二是某些社会组织、政府机构、媒介单位乃至公众人物出于某种宣传目的,人为安排或策划某种事件在特定的时空发生,引起媒体的关注与报道,从而形成媒介事件,吸引大众的广泛参与。媒介事件具有非常规性、直播性和提前策划性等特征,涵盖事件组织者、媒体、受众三大要素,能够起到凝聚情感、化解矛盾、延缓冲突、整合社会、文化认同等作用。

一、运作范式一:真实事件媒介化(聚焦、放大)媒介事件

真实事件:2012年2月13日黄昏,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乡发生特大火灾,烧毁了70余栋房屋,500多位侗乡群众的家园化为灰烬。在严寒中,受灾群众面临着重建家园的巨大压力,急需食品和御寒物资,更需要心灵的关怀与抚慰。

媒介化与媒介事件:湖南电台交通频率(下称湖南交通频率)在得知受灾群众的困难后,及时组织、动员、聚合各方援助力量,为一对一整体援建通道受灾家庭而发起的“学雷锋,爱心大行动”就属于媒介事件。“援建通道受灾家庭”的媒介事件形成来源于真实事件,事件在形成过程中,进行了两次升级编码和整合推广,形成对事件的再次聚焦、放大,媒介事件影响力不断提升。

一是2月14日至16日,在特别节目中倡议听众为受灾群众捐赠爱心物资,2月15日至17日,分四批将爱心物资运抵灾区并分发到群众手中;二是2月16日至24日启动“学雷锋,爱心大行动”,并在事件中整合推广了“义卖平安小精灵”“爱心车友会”两大自身品牌。两次升级编码坚持以大板块直播的形态,连线、微博互动的方式,聚合各方援助信息,新闻、节目、活动互融互通,音视频、图文全媒立体传播,援建事件经由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及追踪报道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媒介事件。而事件本身所呈现的良性互动,汇聚爱的力量,不仅帮助了侗乡百姓逐步解决困难,更重要的是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像雷锋一样有社会责任感、热心帮助他人的忠诚听众,他们全程参与并亲手将捐献的款物交到受灾群众手中,见证了“车友会”的诞生,事件真实诠释了雷锋精神就是一种爱,是一件件小事汇成的大爱,也进一步深化了湖南交通频率以“爱心广播,平安调频”为己任的品牌形象。

二、运作范式二:媒介化的动机策划事件媒介化媒介事件

动机与策划事件:媒介事件不同于一般重大新闻及突发事件,就在于它具有提前策划性。2011年末,湖南电台以事业部为单位进行了选题策划。借助突发事件已成功运作第一季“学雷锋”活动,援建通道受灾家庭;提出以“祥和中国节,清明祭雷锋”为主题,将保护传统节日和弘扬雷锋精神进行有效对接,运作“雷锋在心中,‘锋蜜’在行动”活动,提升电台第二季“学雷锋”活动;同时策划以年轻受众为主参与的“千名青年志愿者爱心家教行动”和“绘制世界最大涂鸦版雷锋头像”,带动“学雷锋”活动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提升第三季“学雷锋”活动内涵。

媒介化与媒介事件:媒介事件往往十分复杂并交织着多种成分,传播学者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将媒介事件分为三个脚本:竞赛(contest),强调有规则的竞争,如知识竞赛、辩论会;征服(conquest),征服者通过自由意志的行为,实现对已知极限的超越,如挑战世界吉利斯纪录、攀登珠峰;加冕(coronation),强化仪式感,如祭奠仪式、颁奖典礼等。

以竞赛的形式呈现学雷锋活动。考虑到传统广播非视觉性的缺憾,作为面向青年群体广播的文艺频率青春975,弱化了竞赛中的对抗、竞猜成分,选取其中强调的有规则竞争,策划“千名青年志愿者爱心家教行动”,筛选一批有一定知识储备、乐于奉献的青年志愿者,为进城务工子女、家庭困难子女开展爱心家教活动,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在青年一代中发扬光大,这也正是雷锋精神所倡导的,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

以征服的形式呈现学雷锋活动。文艺频率青春975联合芒果Radio校园全媒联盟,举办了冲击世界最大涂鸦版雷锋头像活动,湖湘青年用涂鸦这种先锋艺术方式纪念雷锋并向这位永远的青春偶像致敬。3月4日,经由4名80后青年,耗时12个小时涂鸦绘制完成的“世界最大涂鸦版雷锋头像”正式亮相。参与和见证活动的听众认为,喷绘最大涂鸦版雷锋头像这一行为本身,反应出的正是当代新青年的雷锋精神:锐意创新、勇于挑战、不惧困难。

以加冕的形式呈现学雷锋活动。加冕强化的是仪式感,现场观众常常被赋予一种积极的角色,以集体的心声凝聚着社会,受众通过参与事件产生一种集体意识。在清明时节,新闻频率在长沙市望城雷锋纪念馆举办“祥和中国节 清明祭雷锋”活动。感动中国人物“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雷锋班第一任班长张兴吉、望城雷锋纪念馆原馆长雷孟宣、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王达佳等雷锋式人物齐聚雷锋纪念馆,率领2000多名方阵队员接力朗诵《雷锋日记》,并共同发出“学习雷锋,争当锋蜜”的倡议。

三、运作思考

1.受众参与与广播互动的平衡

如何激发受众关注。媒介事件是经过提前策划、宣布和广告宣传的,大众在一定意义上是被“邀请”来参加,这决定了媒介信息对受众要有足够的吸引力。“援建通道受灾家庭”特别节目中,记者深入受灾群众的家中、学校、村委会采访,将侗寨之前迷人的风景与大火烧毁后家园的惨状作对比,讲述志愿者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临时村小恢复上课、孩子们能吃上早餐等故事,以细节打动人、感染人,动员更多的听众奉献一份爱心。二是报酬的原则,即受众能灵敏地感知和记忆那些有利于其需求和兴趣的信息,因而及时、准确、多终端、多频次信息尤为重要。在学雷锋活动中,湖南电台旗下媒介资源通过“锋蜜”故事线性宣传、各档节目中的口播词、明星公益ID、电视宣传片、海报、户外广告、微博互动等多种形式,新闻、节目、活动“三驾马车”互融互通,抱团传播,形成合力。

名人效应吸引关注。学雷锋活动中,不乏名人参与的身影,带动了事件的良性互动。感动中国人物阿里木,从贵州来到湖南参与祭奠雷锋,为雷锋家乡人讲述其烤羊肉串资助困难学生求学的故事。当交通频率通过电波、微博义卖平安小精灵的消息后,微博中湖南卫视知名主持人、天娱艺人纷纷转发或@湖南交通频率官方微博,并亲自到现场购买,为援建通道尽微薄之力。他们的率先参与,为广大听众树立了榜样,带动了更多受众参与活动。

寻求受众的共识。媒介事件中寻求受众共识来源两方面,一是行为忠诚度,强调受众跟媒体在接触行为方面是一致、持续、稳定、经常的;二是情感忠诚度,强调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美誉度较高,受众参与媒体的活动能获得情感、心理上的满足。从交通频率运作的“援建通道受灾家庭”活动来看,突发事件容易引起受众的选择性注意,这无疑为受众忠诚度的培养、策划媒介事件提供了契机。但实践证明,仅仅报道突发事件吸引社会公众的关注,媒体的影响是有限的,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化。只有组织、动员、聚合各方援助力量,策划承载力量的事件活动,才能让受众充分参与、互动、分享,当受众充分参与其中,有了较深的感情时,媒体本身也赢得了受众的认可。

媒介事件的语言表达特点。媒介事件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但随着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人们的表达方式更加多元,存在着表达差异化的现实,这就需要媒介事件的语言表达具有建设性、情节性、感性化,目的在于获取大众的广泛参与、认同。湖南电台的事业部制运作,让交通频率拥有了全媒体的展示空间,交通频率与移动电视实行内容、渠道、人力资源共享,实现图文、音视频传播,真实再现了灾区百姓的生活现状。画面的真实感,胜过语言的表达。此外,特别节目播出了以主持人第一人称采制的广播声音日记,真诚讲述在灾区看见、听见、感受到的救援瞬间,并将节目音频、文字、图像共享在芒果广播网官方网站和微博上,网友们纷纷转发,发表评论,达到了动听、动情、动人的传播效果。可见,媒介事件要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协调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意见,使之进入良性互动的阶段,共同引导舆论,成就媒介事件。

媒介事件广播呈现的优势。相比于报纸、电视,广播媒体的内容版面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依据最新动态随时调整,启动特别节目。正如日本传播学者佐藤卓已所言,广播媒介属于动员大众的社会媒介,是给人以信赖感的媒介。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更是建言:“电视对广播的影响之一,是使它从娱乐媒介转变为一种中枢信息系统。”因而,媒介事件的广播呈现一定不能脱离自身优势。

2.规模与效果的平衡

因地制宜策划媒介事件。事件的策划、执行、呈现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真实事件的轻重缓急、动机时间节点的规划,因势利导分对象、分步骤、分阶段实施,切勿同一媒体在同一时间段策划主题相同的媒介事件。在学雷锋活动中,湖南电台旗下各频率,围绕“学习雷锋、缅怀雷锋、争做雷锋”的阶段性主题,分阶段策划实施,形成了执行频率挑大梁,参与频率唱合声的内部合力,电台整体“背靠背”传播,有利于实现传播价值的最大化。此外,对媒介事件三个脚本的运用,要特别注意相应的脚本符号对应着相应的时间节点,在策划一个媒介事件时,要打磨该事件的过去(历史)、现在(现状)、将来(趋势),找寻到事件的现实针对性。

三大要素合理分工。事件的组织者,负责收集元素并结合真实事件或动机策划媒介事件,并拟定其历史意义,预计传播效果;媒体,通过对元素的组织、策划、整合、重构挖掘事件的深层意义和趋势,凸显媒介事件的新闻价值,带动多种媒体的关注和集中报道,授予事件以特殊的重要性,造成轰动效应;受众,通过在现场阅听、阅读、阅视,对事件进行参与、互动、分享,并采取行动践行。三方面都必须给予积极的认同,并拿出相当的时间和其他投入才能使一事件顺利地成为媒介事件。

事件要有现实针对性。媒体对事件意义的注解与深化不单纯是敬意的抒发与赞美,还必须找到当下的意义来进行价值观的传递。交通频率发起的“学雷锋,爱心大行动”,具有社会整合价值。通过一帮一整体援建受灾家庭来强调自强不息、充满大爱的民族精神,使不同利益需求的人能够在共同的社会认同基础上形成一个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的社会共同体,发挥其对社会的整合作用。新闻频率发起的“祥和中国节,清明祭雷锋”活动,具有情感凝聚和文化认同价值。正如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每一个社会要想发展和生存,“都必须按时定期地强化和确认集体情感和集体意识,只有这种情感和意识才能使社会获得其统一性和人格性”。这种精神的重新铸造只有通过聚合、聚集和聚会等手段才能实现,在这些场合个体被紧密地联合起来,进而加深他们的共同情感。

作为雷锋家乡,湖南电台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发起“学雷锋”系列主题活动,以应有的文化担当与文化自觉,来接受社会的检阅,让践行雷锋精神,成为每一个公民更加自觉的行动。

有关雷锋的电影篇5

星期五上午学校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了电影《雷锋》,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没有什么意思,可是当我看完整部片子,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雷锋有着和我们现在截然不同的童年生活,遭遇了种种的不幸。雷锋幼年时妈妈被吊死,弟弟被活活饿死,哥哥被累死,爸爸被残忍地绞死,全家只剩下雷锋一人艰难度日。他遇到过关心、同情他的人,也遇到过欺负他的人,但他始终坚定一种信念,对生活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面对再大的困难永不言退,发誓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报效祖国。

雷锋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信念、誓言,他不计得失地帮别人搬砖;看到战友有困难了,偷偷地以战友的名字往战友的家乡寄去20元钱;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主动帮助他们拿东西,送他们回家……,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细节,恰恰反映出了雷锋同志的高尚品德,他不是一朝一夕做好事,而是用他的短暂一生都在做好事,他不图回报,不图名利,用平凡的一生铸就了不平凡的精神。

雷锋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不幸壮烈牺牲了,看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雷锋同志虽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死重于泰山,虽然他只活了20多岁,但是好事却做了一火车。他并没有死,他已经永远地活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正如雷锋所说过的一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中去。

有关雷锋的电影篇6

要想获得公众预期的雷锋形象认知,必须首先设计好塑造雷锋形象产品。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接受新事物,尤其在这个速食快节奏的时代,他们更喜欢接受能快速带来实际价值的事物。因此才有成功学、励志学、营销学、交际学、心理学等方面书籍的畅销。苹果公司前CEO乔布斯的成功,让世界众多的年轻人所崇拜,于是市面上关于乔布斯各类书籍数不胜数,《乔布斯传》《乔布斯的成功哲学》等都成为国内各大书店的热卖书籍,还有卡耐基系列丛书、美国西点军校系列丛书、曾 国藩系列丛书这些经典书籍,都是从现代营销学的思维方式充分挖掘典型人物的成功特征而策划的图书,借助名人效应而达到畅销图书的目的。这些完全可以运用到宣传雷锋的新闻实践当中。雷锋,在短暂的22年生命历程当中,实现了他全部的梦想,从农民到公务员再到士兵,他都做得如此成功。他可堪称职场达人,他为人处世的哲学,更值得年轻人借鉴学习。那么我们可以从成功学、管理学、交际学等角度充分挖掘雷锋的成功经验,也可以从目前草根阶层的成功之道解读雷锋,即以现代营销学的思维方式与手段创新宣传雷锋及雷锋精神的传播模式,既是对逐步摆脱政府主导模式而以实际行动获得市场认可的积极尝试,也是对弘扬雷锋精神的传播策略提供新思维与新路径。另外,雷锋形象传播的产品设计策略要尽可能突出雷锋的个性特点,使得公众更易接受。一是注重人性化、个性化,摒弃“高大全”。我们在宣传雷锋的新闻实践当中,需要以理性的态度,注重人性化的角度诠释雷锋以及雷锋精神,让雷锋从神坛走下,回归到中国典型性先进人物的谱系当中,还原给受众一个真实、质朴、可信的人物形象。这需要我们发现能够体现人物典型的细节,用细节来说话,选择最富有特色的细节,善于抓住有特色的细节;选择富有人情味的细节,以强化主题思想。这需要对以往有关雷锋先进事迹的素材重新提炼,尤其是对能够体现雷锋精神时代新内涵的新闻素材予以重视,向受众展现一个有血有肉、接地气的雷锋。

二、渠道策略:借助传统媒体、社交媒体融合传播渠道

一旦塑造雷锋形象产品设计推出,就进入配送和通路过程,以达到形成消费者购买支持行为的目的。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其产品借助哪些渠道顺利到达消费者手中,进一步拉动受众对雷锋形象认知。在市场营销的渠道策略中,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渠道。在新媒体时代,打造雷锋形象品牌的产品可注重大众传媒将信息传递给更多的消费者,主要的手段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更重要的是借助互联网、手机等新型社交媒体渠道的信息传播。因为随着互联网、以及手机媒体等的快速发展,交互式的碎片化的内容源越来越多,受众可以在不同的媒体之间做出多重选择,而不是被动受限于传统媒体的选择。比如,手机媒体,它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具有信息接收的时效性,便捷性,这是它明显优于传统媒体的一个方面,因为传统媒体的时效性往往只能体现为信息发送方的时效性,信息传递过程中“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往往使得这种时效性失去意义。这些渠道的目标就是十分直接地促进受众(消费者)作出支持营销者的行为,激发他们的激情与内在动力,是一种依靠内在自觉为重要动力特征的策略,最终达到提高雷锋形象传播效果的目的。

三、促进策略:开阔国际化视野,注重共性展示雷锋形象产品

市场营销中的促进策略主要是指企业采用一定的促销手段来达到销售产品,增加销售额的目的。在现代社会,如何对雷锋形象塑造的成功转型不仅是政府、政治组织的事情,还需要整个社会力量参与的系统网络,应走向国际化,开阔国际化视野,注重共性展示。20世纪末,雷锋以纯朴微笑的“中国形象”入选“全球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张照片”,2012年雷锋又以“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最多的士兵”荣获世界吉尼斯纪录认证。美国《时代周刊》曾如此称赞:雷锋品牌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雷锋精神的服务人民、助人为乐、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些在西方社会,也被相当多的人所推崇和认可。迄今为止雷锋精神已经走进了30多个国家。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视雷锋为学习的榜样,出现许多“洋雷锋”在我们身边。雷锋正逐步成为全球榜样的标志,可见,雷锋已成为一个走向全球的文化符号,我们完全可以邀请外国人来创作、拍摄雷锋主题的电影,以外国人的视角看待雷锋,挖掘雷锋所具有的普世价值,其本身就是亮点。譬如,好莱坞重金打造的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功夫熊猫》,影片一上映就席卷全球,获得了6亿多美元的票房成绩;还有,由北京文资办主办的北美编剧大赛,旨在通过鼓励外国编剧创造“北京故事”并拍成电影来传播中国文化。在这样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邀请国际团队拍摄中国的雷锋,别具一格,更具有跨文化传播的特性,能够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极具国际感召力,可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传播策略提供新的思考,又为创新雷锋形象传播以及弘扬雷锋精神的新闻报道方面提供新的路径选择。

四、民意策略:对认知雷锋及雷锋精神的受众市场分析、数量与程度的专项调研

雷锋,是全中国家喻户晓的精神偶像,雷锋的故事对于中国人来说,早已形成一定“刻板”印象,若沿用上世纪时代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宣传雷锋,而不去注重受众,尤其缺乏现在的九零后、零零后的受众对雷锋以及雷锋精神的认知状况的调查,就无法改变我们现有的宣传思维方式。而舆情分析、专题调研、社会访谈为主的民意调查策略类似于市场营销中的价格策略。在市场营销中,“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来讲,要占领市场并获得预期效果,必须依赖行之有效的经营决策,而行之有效的经营决策要以科学的市场预测为前提条件,那么对市场的未来的发展进行科学的预测,则必须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做好市场调查。因此民意调查策略要注重为营销者提供详细的信息资料和数据情报,以及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以此来评估传播效果。一个丰富的典型形象,必须同时具备多重元素,报道能覆盖不同的受众群体。对于塑造雷锋形象转型是否成功来说,关键在于注重不同年龄不同层次阶段的受众对雷锋以及雷锋精神认知的专项调查,注重雷锋新闻报道推出的时机、分析受众市场、数量与程度的把握,都需要用数据来呈现,用数据作为如何提高雷锋形象传播效果的重要依据。在整合营销理论视域下探讨雷锋形象传播,旨在启发人们用新思维、新视野、新手段弘扬雷锋的品牌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社会更需要雷锋精神,更具有现实针对性。

有关雷锋的电影篇7

三月初,自控院系每班的班委代表,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组织了志愿者活动,一同到沈阳工业博物馆做志愿者,这次志愿者活动,学习感受很大,同学们体会到了工人的不易,也体会到了工人对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通过做志愿者,更让他们体会到了雷锋那种真正助人为乐的真切之感,学习雷锋要落实在行动上,不能学一套,做一套,学习雷锋精神要持之以恒,不能让雷锋“三月来,四月走”,要把雷锋精神当成一种信仰永驻心中;

三月中旬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以“雷锋精神”为主题的团会,黑板上的“雷锋精神”四个大字告诉了我们雷锋精神的内涵是什么。通过看雷锋做好事的视频、电影,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了雷锋精神,通过一系列互动节目,如有奖问答,大家竞猜等,使大家加深雷锋精神的所在,让同学们记住了雷锋的历史,雷锋的精神。最后让同学们以在黑板上写自己名字的形式,结束了这一次团会,望着那以雷锋精神为背景的一个个名字,同学们仿佛看到了雷锋精神的发扬!

为了更好的学习雷锋精神,同学们决定更要深入实际,于是班级同学自愿组成志愿者,在校园内进行了捡白色垃圾清理,义务扫除卫生的活动。通过切入实际,亲身体会,来真正从内心和实际行动来证明学雷锋的真正意义。

活动还没有结束,大家又带上了志愿者的标识,举起横幅,倡导低碳环保,做保护环境拒绝雾霾的志愿者。

三月雷锋即将过去,同学们都在这一次心灵的荡涤之旅中收获了很多。同学们学习雷锋的精神是这样的热情和积极,雷锋精神依然在我院的每个角内绽放开花结果。虽然雷锋活动月只有一个月,但是我们认为每个月都应该是文明礼貌之月,每一天都是学雷锋活动日,把学雷锋活动继续进行,彻底消除雷锋三月来了四月走的形式主义。为社会、为学校贡献出一份应有的力量,让雷锋精神永存不朽。

大学生学雷锋活动总结

三月是每年一度的学雷锋活动月。14机电一体化技术2班的团支部为了迎接这次活动,早计划、早安排,把这一活动延伸、扩展,使学雷锋活动更有特色、更有吸引力。

首先机电二班团支部召开了班级团会,使全体团员在思想上提高了认识。学习雷锋的光辉事迹,学习雷锋在学习上的“钉子”精神,学习雷锋遇到困难,不认输,勇往直前的精神,通过学习使雷锋精神在学生们心中重新焕发光彩。

其次活动安排得当。班级团支部在制定学雷锋工作思路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了活动的可行性。以不影响学生学习,保证学生安全为前提,活动形式和方法适合大学生、贴近社会,注重实效,使学生能在活动中受益。

活动一: 3月10日周三下午同学同学与辅导员老师组成活动小组,来到学校旁边的小区一起撕小广告,紧接着一起来到小区里一起拾垃圾,大家不怕脏,不怕累,干的非常卖力,这些举动受到了路人与小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活动二:活动小组在当天下午又来到了事先联系到的一位空巢老人家,这位老奶奶的儿子车祸不幸去世了,儿媳妇也抛弃她改嫁了,而这位老奶奶还患有尿毒症,左眼失明,右眼也模糊不清,独自一人抚养一个14岁的孙子,班级自发捐出班费,为老人家买了一些水果和油还有大米。老人与辅导员及同学们又进行了亲切的交谈,最后我们一起与老人合影留念。并告诉老奶奶以后会经常来看望他,也希望她有任何需要大家做的,就和老师联系,大家会第一时间来帮助并看望她。

有关雷锋的电影篇8

陈广生:第一个写雷锋的人

著名军旅作家陈广生是雷锋生前的战友。他从1955年到1963年,在雷锋生前所在团工作了8年,开始是理论教员、宣传干事,后又担任俱乐部主任。从1960年至今的43年间,他写出了诸如《伟大的战士》、《雷锋传》等有关雷锋的书籍多达13本,使全国人民通过他的作品更多地了解雷锋和雷锋精神。

1960年1月8日,他与入伍第一天的雷锋交上了朋友。当时团里在操场召开欢迎新兵入伍大会,身为俱乐部主任的陈广生,主持了会议。那天风特别大,漫天飘雪花。作为新兵代表的雷锋上台刚说一句话,一阵风就把他手中的讲稿吹乱了,怎么展也展不平,陈广生担心他讲砸了,想上去帮一把。可没等他伸出手,那个小战士就把发言稿揉成一团,塞进衣袋,来了个即兴发言,而且一点没“卡壳”儿。那天,陈广生便记住了这个个头不高但嗓音洪亮的小战士―――雷锋。

新兵下连时,团里要成立战士业余文艺队,陈广生第一个选上了雷锋,让他参加群口快板节目表演。“雷锋湖南口音比较重,我就常抽空一句一句地帮助他纠正发音。”陈广生这样回忆说。

1960年7月,雷锋所在团准备授予雷锋“节约标兵”称号。陈广生采访雷锋本人,写出了《雷锋同志模范事迹》的材料。后按雷锋本人的意见将材料标题改为“解放后我才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很快,这个材料经团领导审查,以团政治处的名义加按语,下发到团属各连队。从此,一个学习雷锋的热潮首先在雷锋所在的团展开了。也就是从那时起,雷锋一直活在陈广生的心中,活在他的笔下。

那时,陈广生觉得身上的担子很重。为把稿子写得有深度且真实感人,他两度深入到雷锋入伍前工作过的鞍钢化工总厂和弓长岭铁矿采访。经过数十个日夜苦战,他完成了4万多字的《向阳坡上长劲苗》的初稿。

1962年8月15日,正当陈广生修改、补充他的作品时,突然得到雷锋因公牺牲的消息,陈广生有如五雷轰顶,他什么都顾不上了,乘火车就往抚顺赶。

送葬的路上,陈广生看到,抚顺市数以万计的群众涌上街头。陈广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雷锋事迹写好,让全国甚至普天下的人都知道雷锋,学习雷锋。几经修改,陈广生终于完成了5万余字的报告文学,并很快在《抚顺日报》上连载,又陆续发表在《报》和《中国青年报》上。

1963年3月5日,首都各大报纸发表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这时,陈广生深深意识到,他还应为弘扬雷锋精神做些什么。为此,陈广生从1964年秋到1996年春,先后11次赴湖南,并多次到鞍山、营口、抚顺等地搞调查,最长的一次达半年之久,细致地采访了雷锋的老师、同学、亲戚、邻居30多人,掌握了有关雷锋生平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充实完善雷锋的事迹,展示雷锋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后,他写出了《雷锋的故事》、《雷锋轶事》两本书。并分别受到总政治部、、、文艺出版社的表彰和奖励。

转眼到了2002年,年逾古稀的陈广生毅然决定,再把雷锋的事迹编写成电视连续剧。从雷锋16岁写起,一直写到雷锋22岁。经过历时一年的艰苦笔耕,《雷锋》这部电视连续剧剧本和长篇纪实报告文学诞生了,成为献给纪念学雷锋40周年的一份厚礼。

张峻:第一个拍摄雷锋的人

在与雷锋共同度过的两年多的军旅生涯里,雷锋的战友张峻共为雷锋拍下222张照片,其中黑白的198张、加彩的24张,成为为雷锋拍照最多的人。在张峻的家里,客厅的一角有一个四层的小柜,每一层都是满满的关于雷锋的相册和底片。雷锋牺牲后,张峻一直坚持宣传雷锋精神。他先后参加了军委总政治部、、抚顺市的雷锋事迹展和雷锋纪念馆筹建工作,参加编撰的《雷锋》画册、挂图、展览图片、明信片等,发行到国内外。

张峻手头收集、收藏和亲自拍摄的有关雷锋生前活动与生活照片共有384张,包括雷锋在故乡拍的13张,内有集体合影4张;在武汉、北京、鞍山、抚顺、沈阳、长春、大连等地照相馆拍的29张,内有集体合影7张,双人照4张。到目前为止,他收集到的有关雷锋的照片是最全的。“雷锋生前的照片大概也就这些,不会再有更多的发现。”张峻说。

当时,张峻在任宣传报道助理员,因而有了为雷锋拍照的机会。当时,雷锋已被评为“节约标兵”。张峻听到雷锋的先进事迹后,就下到连队采访。那天午休时间,一支送感谢信的职工队伍敲锣打鼓,喊着“感谢人民”的口号来到营房院内。原来是雷锋到卫生队看病,路过抚顺市第二建筑公司工地时,被你追我赶的劳动竞赛场面所感动,他顾不得肚子痛,推起一辆小推车,就加入了运砖行列。就是在这一天,张峻抓拍了雷锋背着钢枪的那张照片。

随后,张峻多次陪同雷锋到部队和外地做忆苦思甜报告,跟踪采访。随着雷锋事迹的不断丰富,荣誉不断增多,张峻给雷锋摄影的次数便频繁起来。这期间,张峻先后7次和雷锋生活在一起,随他到过营区、训练场、会场、学校、工地、车站、马路、城镇、山区、村庄……有人说,张峻成了雷锋的影子,雷锋走到哪里,他跟到哪里,雷锋的好事做到哪里,他就把照相机背到哪里。张峻最早在《画报》上刊出的是《苦孩子―――好战士》、《五好战士和红领巾》两组雷锋专题照片,就是这时跟踪拍摄出来的……

40年来,很多参观雷锋事迹展览或看到《雷锋》画报、画册的人们,过后都对雷锋生前留下那么多照片提出质疑:雷锋同志做好事不是不留名吗?怎么每做一件事都有人为他拍照?原来给雷锋拍的照片虽然大部分是跟踪“抓”拍的,但也有一些是根据雷锋的日记和事迹补拍的。除补拍了有人物的照片外,还补拍了雷锋的部分实物。

1960年11月26日,《前进报》发表《的好战士》的文章后,军区工程兵党委作出决定,由政治部和雷锋所在的十团共同筹办“雷锋同志先进事迹巡回展览”,并于1962年2月初抽调有关人员组成了筹办展览的班子。当时决定雷锋参军前及童年部分用绘画来表现,入伍后的部分用照片来反映。这样就需要补拍一部分照片。会上特别传达了工程兵首长关于补拍雷锋照片的指示:要求拍摄照片必须真实,必须是雷锋实实在在做过的好人好事。

领导指定由张峻拟出一份补拍雷锋照片具体内容的提纲。根据补拍提纲所列内容,这次总共补拍照片20多张。观众常见的许多照片都是为展览特意补拍的。例如雷锋从储蓄所取出200元钱,送给的照片就是补拍的。除补拍了有人物的照片外,还补拍了雷锋的部分实物,如有画像的笔记本和雷锋补过的袜子,使用过的牙刷、针线包等照片。雷锋牺牲以后,张峻参加了雷锋牺牲事故的调查,拍摄了调查所需要的各种照片。当时他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成宿睡不着觉,雷锋和他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总是在眼前浮现。在雷锋遗体入棺时,他拍下了雷锋的最后一幅照片,留下了雷锋的遗容。

为了留住雷锋,张峻于1990年3月5日,自费4万多元,扩印了雷锋照片15万张,全部无偿赠送各地学习雷锋做好事的人。他撰写并摄影的《永恒的雷锋》一书于2000年3月5日前,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2000年12月16日,由国家邮政总局批准,首次发行的《永恒的雷锋》2002年贺年明信片共计5000套。

在与雷锋的朝夕相处中,张峻看到了雷锋金子般的心灵。雷锋的精神感染了张峻,使张峻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这也是促使他一辈子拍摄雷锋的一个重要原因。

朱光斗:第一个“说”雷锋的人

一生说雷锋、唱雷锋的著名曲艺家朱光斗,是位1946年参军的老兵。从1960年他与雷锋一起参加首届共青团代表大会相识开始,几十年如一日说雷锋、唱雷锋。为传播雷锋精神,他几乎跑遍了东北的山山水水,许多守岛部队中、边防哨所里都留下了老艺术家的足迹。

1960年11月,朱光斗第一次听雷锋作报告,那字字血、声声泪的家史,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和朴素无华的精神境界,使朱光斗深深地感到“雷锋精神就是时代精神,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希望所在”。为此,他当即创作了快板《雷锋苦难的童年》,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1963年3月5日,首都各大媒体发表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雷锋的题词后,朱光斗把“数来宝”《学雷锋》“搬”上了文艺舞台。结果,全国各大报刊、电台迅速刊载、播放。这就是后来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那个段子。

“快板不离手,雷锋不离口。”这是人们对朱光斗一生的评价。40年来,朱光斗虽然在运用曲艺这种形式塑造雷锋形象、传播雷锋精神过程中,经历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但朱光斗一直没有动摇过宣传雷锋的信念。他把有关学雷锋的段子变成演唱词,走到哪儿,唱到哪儿。演不了大场演小场,进不了礼堂进饭堂,即使是一两个哨兵、三五个人的线路维护小组他也要给唱上一段。

40年里,他“说”着雷锋的段子,演出2000余场。《学雷锋》这个段子始终是他表演的“传统节目”,至今,依然在部队中流传。一位将军说:“朱光斗唱着《学雷锋》,迎来一茬又一茬战士,又唱着《像雷锋那样》把他们一个又一个送上新的工作岗位,我就是这样听着他唱的雷锋,走上将军之路的。”

对此有人不理解,说他有福不会享,有钱不会挣,“越老越犯傻”。他不乏幽默地说:“职务有没有,都是朱光斗,快板不离手,雷锋不离口,东北部队任我走,到哪儿都有我的知音朋友。”享受军职待遇、政府特殊津贴,又是中国曲协副主席,按说朱老称得上是不小的“腕儿”了,可他一点都没有“款”起来,因为他演出从来不要出场费。这些年来,每年的几大节日都有一些单位请他去演出,每年大约演50多场,演的节目大都是宣传雷锋式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由于他为宣传雷锋精神做出了突出贡献,授予他学雷锋金质奖章。

在初创表演《学雷锋》时,朱光斗年龄不到30岁,如今已是71岁的古稀老人了,可他仍执著地宣传雷锋。沈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先后为他颁发了“功臣奖”、“突出贡献奖”。2000年,为纪念雷锋诞辰60周年,古稀之年的朱光斗,把干休所几十年来学雷锋的事迹整理出来,搬上舞台,在全国文艺调演中捧回了金奖。

张玉敏:第一个“演”雷锋的人

1948年,18岁的张玉敏刚从哈尔滨第一中学毕业,就被军工部招上了,分到兵工厂造枪造炮。由于张玉敏在学校是文艺骨干,部队负责文艺的首长看他是块搞文艺的料,便把他调到当时军工部的文工团,开始了他的话剧生涯。他没有想到能演话剧《雷锋》,更没想到的是因为演雷锋,使“雷锋”的形象得到升华,从而与雷锋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2年,全军组织了一场忆苦思甜报告会。当时在沈阳八一俱乐部由雷锋做报告。雷锋声情并茂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张玉敏。作为一名演员,他当时就有采访雷锋的冲动,想把雷锋的形象搬上舞台。由于工作忙一直没有机会采访雷锋。到了8月,雷锋牺牲的噩耗传来,张玉敏非常难过,也感到非常遗憾。

雷锋牺牲不久,原抗敌话剧团团长贾六到北京开会,当时总理找到贾六,指示他:“雷锋是的好典型,你们一定要把雷锋故事编成话剧搬上舞台。”贾六团长不敢怠慢,当夜就赶回沈阳。贾六下了火车没回家直接来到剧团的排练场地,并迅速在后台召开临时党委会,会议决定立即成立《雷锋》话剧的创作组。由王德英负责写剧本,雷锋由张玉敏扮演。

张玉敏身高1.64米,由于身高所限在舞台上经常演一些小孩、警卫员之类的角色,很少演主角。而雷锋身高1.54米,若要把雷锋的形象搬到舞台上,张玉敏自然要比雷锋“高大丰满”了许多,但更重要的还是从演技出发。能演雷锋,张玉敏高兴了很长一段时间。由于任务紧急,剧本没过几天就出来了。张玉敏一边背台词一边排练,由于思想上没有领会雷锋精神的内涵,张玉敏刚一上台就被导演哄下舞台。“没有感情,重排”。如此反复,不知过了多少遍才使戏基本成形。到了1963年2月,召开四级干部会议,在这次会上,首长提出看话剧《雷锋》。在演出那天,陈锡联司令员等首长们都前来观看,同时还请来了雷锋生前所在班的战友及指导员。

戏演完了,当时陈司令还算满意,只是雷锋的指导员说了一句话:“你演得很活泼可爱,但是他不是雷锋,雷锋精神的实质你还没掌握。”指导员是一手把雷锋培养起来的人,也是最了解雷锋的人。

有了指导员的这席话,张玉敏又悟出了很多道理。于是在团里的安排下,张玉敏率戏里的假“雷锋班”与真雷锋班结合在一起,他们要亲自体验雷锋班的工作和学习生活。有一次,当时雷锋班的全体战士在沈阳开会,那天一大早,假雷锋班成员背着书包精神抖擞地从团里一路走到东北电影院会场,可没有看见一个人。人都上哪去了?假雷锋班的6个战友正在纳闷,只见剧场里真雷锋班的战士们有扫厕所的、有刷痰盂的、有扫地的,他们都在为剧场做好事呢。此情此景触动了假雷锋班的战士们,于是他们赶紧一同参与劳动。回来后,饭前还有一段时间,只见雷锋班的战士们每人又从书包里拿出著作开始学了起来。假雷锋班的战士们傻了眼,他们没带的书呀!

那段时间,话剧团也经常下部队演出。每次出去演出,在火车上张玉敏也学着雷锋的样子为旅客服务,端茶倒水……他们走了一路也感动了一路,从此张玉敏也真的把自己当做雷锋了。

1963年7月28日,张玉敏随话剧团到北京演出,这是第二次进中南海的怀仁堂。这次所有的演员们都知道要看演出,并接见他们。在开演前不久,果然来了,随同前来观看的有、罗瑞卿、薄一波、邓子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这时,会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演员们的心情也格外紧张。两个小时的演出结束后,和、罗瑞卿、薄一波、邓子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上台亲切接见演出人员。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能够见到是他一生的梦想。当张玉敏见到了时,心里最想说的话是“雷锋啊,你想见的梦我帮你圆了”。

上一篇:安全知识文章范文 下一篇:情感小文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