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开学第一课范文

时间:2023-11-17 12:31:03

语文开学第一课

语文开学第一课篇1

【关键词】选修课 语文教师 中学生 教育教学

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一般来说语文教师注重的是必修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选修课出现了多样化、个性化等变化,成为了语文新课改下的重点。高中语文选修课具有学科性、基础性、发展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征,其对语文选修课实施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教育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重视课程文化;变革教材内容,重构教材体系等方法完善教学,让语文课程也渐渐地充满活力。其中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施就是一个亮点,但其选修课模糊不清,给语文教师带来一些困惑。比如说:语文选修课的目标定位不清楚、选修课服务主体存在的问题、课程评价的公平性存在的不足等。这些新的困惑需要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进行思考。因此,无论是高中语文教师还是中学生,都需要重视语文选修课实践,对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有很大的提升,也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新变革

第一,更新教育理念,构建课程文化。首先,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的相关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开拓视野,既要关注科学教学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比如:某学校的素质定位为:自立精神、共生意识、科学态度、人文情怀等。其次,主体意识增强。突出教师是“教”的主导地位,学生是“学”的主体地位。再次,对语文的研究自觉性增强。语文教师主动参与培训、与学生对话、加快语文专业化发展。语文选修课的深入,使得教育文化、学习文化渐渐地整合为“语文选修课文化”。

第二,教材内容更新,建构教材体系。新课改以来,语文教材编写呈现多元化。选修教材按照五个模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论著选。从课程来看,语文选修课融入了“领域、科目、模块”;从教程编排来看,打破了以往的“文选、知识、助学、巩固系统”等编程。语文教师更加积极的探索建构学习目标、内容、评价、资料、方法、指导、实践活动等体系,为语文选修课体系的多元化、开放性奠定了基础。

第三,教学方法的完善,构建新体系。语文教师应认识到“自主合作探索”实现知识建构的重要性,通过接受性和自主性探索实现语文选修课课程实践。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中语文选修课中需要处理的矛盾关系。第一,语文选修课程与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关系。课程专家分析:选修课程与校本课程标准不同不能划分为同类课程,但要做到选修课与必修课相对应,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相对应。目前一些学校开设的语文选修课程,都是围绕高考,虽然突出了共性特征,却缺少了个性特征。第一,有的语文教师把选修课当作必修课来教,使选修课校本特征被淡化,导致选修课实践与课程目标不一致。第二,不能很好地处理语文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如:选修课成了点缀、还有的选修课成了必修课。第三,语文选修课资源不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第四,课程教材选用与自主开发教材关系不合理。

其次,高中语文选修课实践方面的不足。第一,语文教师选课及选课指导存在不足。比如:语文选修课限制太多、学生选课过于盲目,没有收到好的效果、选课被教师或家长包办、选课指导过于功利性,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第二,语文教师教学与管理不足。比如:照本宣科,按照书上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把选修课当成必修课的复制品;选修课授课方式随意,忽视了教学主体,没有收到良好教学效果;选修课学习时间过长,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教师开设课程及配置不足。第三,课时与开设时间存在问题。如:语文选修课内容多,但是时间少;必修课和高考训练占用了选修课时间;选修课集中在高二,容易造成营养过剩与知识消化不好。第四,评价存在不足。语文教师通过评职称、定奖金为升学率标准;学生对语文选修课评价过于形式化;任意的评价;语文选修课在高考中体现不明显。

最后,高中语文选修课其他方面的不足。第一,选修课与必修课衔接内容不够。如:开设时间、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衔接不够。第二,选修课“非语文化”现象。如:不同学科都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不能把什么都归入语文素养,语文选修课不等于文学课。第三,高中语文选修课任意性存在尴尬局面。如:一些文学赏析类课程需要利用图书馆和阅览室的资源,还有网络资源,但在这方面教学条件缺乏。第四,高中语文选修课充满功利性。

三、完善高中语文选修课的策略

首先,落实与完善高中语文选修课标准要求。第一,把握好选修课教学原则。如:语文选修课教学基础性和时代性原则;选择性和个性化原则;语文选修课教学多样性与层次性原则;创新性和人文性原则。第二,符合语文课程结构和要求,规范其开设和教学。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需要遵守课程目标要求,不能草率随意、不能单纯从教师知识储备和喜好决定教学内容、不能把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补习课等;选修课的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不同;语文选修课需要个性与特色。第三,语文选修课与必修课需要衔接,提高学生全面语文素养。在开设时间、教材内容与教学方式上进行衔接。第四,重视语文任意选修课的开设,确定好开设思路。比如根据学生的情况开设语文选修课;根据不同文学体裁开设选修课;根据学科知识的需求开设选修课;根据自主、讲座等方式讲授选修课。

其次,实施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方法。第一,创设有利条件,优化资源配置。如:地方和学校提供指导,培训和选拔语文选修课教师,让其进行合作交流,做好课程资源共享。第二,做好语文选修课调查研究。第三,完善选课指导系统。如:学校做好选修课的教导工作,让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合适的选修课程计划,实施语文选修课导师制。第四,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完善学分制。如: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重视对高考试题的考查。

语文开学第一课篇2

论文摘要: 本文探索了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开展现状,指出了英语第二课堂教育具有优化语言实践环境,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环境的积极作用,总结了英语第二课堂教育实施的效果和经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既掌握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近几年来,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开展和深入,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英语教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相比仍存在诸多问题,而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如何切实提高大学生英语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思想过分强调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忽略语言能力的培养。旧的英语教学大纲过度强调阅读,并成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忽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应试教育色彩浓厚。这导致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上重点讲授词汇、语法知识点,学生以机械记忆为主,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和引导,使相当数量的学生患上了“外语聋哑症”。“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等特有名词的应运而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听说等实际应用能力的欠缺。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同于其它科目的学习,它不仅需要有足够的通过课堂学习而获得的语言输入,还需要有足够的机会在适当的情景语境下进行语言输出的练习与实践,继而达到巩固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和提高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大力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是一个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英语第二课堂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真实环境与条件。

英语第二课堂是指为学生在课外进行有序语言实践活动提供环境和指导。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对外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学生能够把课上所学用于实践,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实践中的问题反过来指导和激励课上学习,学与用互相加强、互为动力。作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英语第二课堂的充分开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教学目标的实现,推动大学英语教学,而且有利于丰富校园与文化生活,活跃英语学习的校园氛围,更有利于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

 

1.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现状

 

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起步较晚,发展很快,效果很好,空间很大。早期的英语活动形式比较单一,组织的形式多以学生社团(大学生英语俱乐部)发起,挂靠系部的形式为主,缺乏系统的指导和统一规划,没有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英语第二课堂对于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体现。然而近几年来,我校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归功于语言文化学院领导对开辟与建设第二课堂的高度重视和校团委领导下的大学生英语俱乐部的不断成熟与壮大。我院领导在抓好第一课堂建设和改革的同时,致力于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和发展,组建学科辅导团队,积极发动青年教师,形成固定的成员,为参加各类竞赛的学生专门辅导,把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加大了投入,在启动我校英语改革工程时,加强英语第二课堂建设被定为一项重要的子工程。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第一和第二课堂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在我校的实施。

1.1大学生第二课堂教育模式的实施及效果。 

语言文化学院加强了对英语角,大学生英语俱乐部举办的英语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并先后成功举办了口语技能竞赛、大学生英语风采大赛两大赛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我院以全国大学生“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为契机,组建兴趣小组,指定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指导参赛学生,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专项技能。在全国性的英语竞赛和比赛当中,认真组织好竞赛的初赛组织工作,做好选拔最优秀的学生代表我校参赛,以彰显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展现我校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风采,扩大我校的影响力。大学英语部组织我校学生先后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西门子杯”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等在全国大学生中具有很高的影响力的、全国性的高水平英语竞赛,不断取得突破性的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各类竞赛的参赛人数和获奖人数逐年增加,我校大气科学系02级林娜同学在2005“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江苏赛区)决赛中以绝对优势获得一等奖,综合得分在三名获一等奖的选手中排位第一,并代表江苏省参加了全国总决赛获得优秀奖,实现了我校学生参加英语演讲类比赛中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改写了该奖项的一等奖一直由少数高校包揽的历史。2007年我院04级秦岭同学获得了江苏省一等奖,2008年我校08级应用物理专业赵骉同学获得三等奖,07级国商英语专业蒋欣获得优胜奖。大学英语部由于出色的组织表现和取得的突出成绩,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证书,多位参赛选手的辅导教师获得优秀辅导教师荣誉称号。同时,我院还组织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提高了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2008年我校共有870名学生参赛,我院英语专业的黄戈同学获得b类一等奖;05级气候专业徐婉筠同学获得c类特等奖;07级财务管理专业的赵畅获得c类一等奖。我院主办的“语言文化周”已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品牌。我校建立了大学生活动中心,为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专门场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文化氛围,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也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和学风建设都更上了一个台阶。 

1.2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化语言实践环境。 

我院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积极扩展英语第二课堂的范围,优化语言实践环境,精心打造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内容和形式,致力于打造具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特色的英语第二课堂基地。我院利用无线电波播音系统,创办了“空中英语课堂”,在课余时间,结合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英语听说学习内容,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英语学习方法讲座,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并扩大知识面和提高深度难度,使英语第二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随着我校大学英语教改工程的实施和深化,我校网络自主学习中心顺利建成并已经投入使用,广大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心,可以利用大量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英语水平,运用适当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进行自主英语学习,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为第一课堂中由于大班教学中很难解决的个性差异所造成的“好的吃不饱,差的撑肚皮的”难题,使第二课堂成为了补差补缺、因材施教的场所。语院先后聘请了多名外籍教师担任大学英语口语、视听、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原汁原味的英语课堂和英语学习环境。语院还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座,如外教讲座、名师讲座、学习方法讲座等。为了加强学生四级后的英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我院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过四级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选修课程,如英语口译班、英语实用能力培训班、英语提高班,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兴趣,选择包括跨文化交际、外教口语、视听等课程在内的选修课程,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建立起了多方位、立体化的第二课堂活动基地。但是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待提高之处和巨大的拓展空间。

2.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与大学英语教学 

 

2.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环境,为第二课堂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英语第二课堂虽然对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第一阵地仍然是第一课堂,第一课堂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所以,为进一步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为第二课堂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必须深化大学英语教改工程,充分利用不断改进教学环境,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我校目前已经拥有英语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自主网络学习中心等先进的教学设施,但是目前的利用并不是很充分,应该在今后的第二课堂建设中,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教学设施丰富英语第二课堂的形式和内容,提高英语第二课堂的效率,进而反作用于第一课堂教学。 

2.2重视英语第二课堂,加大投入。 

目前我国各个高校对于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抓好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对于推动学校学风建设和促进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了公认。很多学校大力拓展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了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估中,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学校加强了对英语第二课堂的重视程度,加大了投入力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搞好了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大学英语部在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发挥了外籍教师和大学英语部教师对英语第二课堂的指导作用,为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加强了对英语角活动的指导,邀请外籍教师进行指导,努力使英语角的活动特色鲜明,并成为学生进行自由语言表达、思想交流、运用实际语言交际能力进行英语会话、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场所,使每学年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和开展有规划,有组织,有投入。 

2.3创造浓厚的英语学习环境。 

我们发扬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联合各相关部门和学生社团,努力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创造具有南京信息工程的大学特色的英语第二课堂系列活动,进而推动我校学风建设。在继续保持和加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传统三大板块(英语角、宣传窗、讲座)基础上,联合团委和学生英语社团应该不断发掘新的英语第二课堂的形式,丰富英语第二课堂的内容。同时利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有利时机,积极响应学校提出的实施“五个一”英语学习工程的号召,使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有目标,有计划,有实效,有成果。未来可开展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包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学生英语活动月”系列活动,包括各类英语竞赛(英语小品,口语,写作,翻译,英文卡拉ok,英文书法,知识问答,词汇)、学习交流活动(校际英语学习交流活动)、电影赏析、学术讲座(外教讲座周,四、六级名师讲座等)、英语游园、大型英语文艺晚会,等等。创办“大学生英语学习报”使其成为我校大学生展现英语才能和学习成果、了解英语学习和英语动态、交流英语学习体会心得的主要途径之一。加大校际间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交流,和兄弟院校交流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经验,联合举办大型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建立内容丰富的大学英语学习网站,加强和搞好我校英语学习网站建设,已经具备了各个方面的条件,是适应和深化大学英语教改工程的需要和重要成果之一。在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中,要使活动形式多样化,有丰富的内容,更要始终体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特色,坚持走创造具有本校特色的英语第二课堂的发展之路。

3.结语 

 

理论的研究离不开实践,实践的进行需要理论的指导。我们在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中,边实践边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际建设相结合,提高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效果和效率,把实践中的经验升华为理论进而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经常组织开展全校范围的关于第二课堂活动及效果的调查,了解学生的愿望和要求,听取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为最终目标,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提高我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效果和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戴炜栋,刘春燕.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与外语教学模式的嬗变[j].外国语,2004.4. 

[2]高燕.开辟大学英语教学第二课堂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62,64. 

[3]郭继东.当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2008.2. 

语文开学第一课篇3

论文摘要: 本文探索了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开展现状,指出了英语第二课堂教育具有优化语言实践环境,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环境的积极作用,总结了英语第二课堂教育实施的效果和经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既掌握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近几年来,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开展和深入,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英语教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相比仍存在诸多问题,而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如何切实提高大学生英语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思想过分强调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忽略语言能力的培养。旧的英语教学大纲过度强调阅读,并成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忽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应试教育色彩浓厚。这导致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上重点讲授词汇、语法知识点,学生以机械记忆为主,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和引导,使相当数量的学生患上了“外语聋哑症”。“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等特有名词的应运而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听说等实际应用能力的欠缺。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同于其它科目的学习,它不仅需要有足够的通过课堂学习而获得的语言输入,还需要有足够的机会在适当的情景语境下进行语言输出的练习与实践,继而达到巩固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和提高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大力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是一个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英语第二课堂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真实环境与条件。

英语第二课堂是指为学生在课外进行有序语言实践活动提供环境和指导。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对外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学生能够把课上所学用于实践,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实践中的问题反过来指导和激励课上学习,学与用互相加强、互为动力。作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英语第二课堂的充分开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教学目标的实现,推动大学英语教学,而且有利于丰富校园与文化生活,活跃英语学习的校园氛围,更有利于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

1.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现状

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起步较晚,发展很快,效果很好,空间很大。早期的英语活动形式比较单一,组织的形式多以学生社团(大学生英语俱乐部)发起,挂靠系部的形式为主,缺乏系统的指导和统一规划,没有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英语第二课堂对于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体现。然而近几年来,我校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归功于语言文化学院领导对开辟与建设第二课堂的高度重视和校团委领导下的大学生英语俱乐部的不断成熟与壮大。我院领导在抓好第一课堂建设和改革的同时,致力于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和发展,组建学科辅导团队,积极发动青年教师,形成固定的成员,为参加各类竞赛的学生专门辅导,把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加大了投入,在启动我校英语改革工程时,加强英语第二课堂建设被定为一项重要的子工程。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第一和第二课堂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在我校的实施。 "

1.1大学生第二课堂教育模式的实施及效果。

语言文化学院加强了对英语角,大学生英语俱乐部举办的英语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并先后成功举办了口语技能竞赛、大学生英语风采大赛两大赛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我院以全国大学生“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为契机,组建兴趣小组,指定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指导参赛学生,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专项技能。在全国性的英语竞赛和比赛当中,认真组织好竞赛的初赛组织工作,做好选拔最优秀的学生代表我校参赛,以彰显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展现我校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风采,扩大我校的影响力。大学英语部组织我校学生先后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西门子杯”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等在全国大学生中具有很高的影响力的、全国性的高水平英语竞赛,不断取得突破性的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各类竞赛的参赛人数和获奖人数逐年增加,我校大气科学系02级林娜同学在2005“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江苏赛区)决赛中以绝对优势获得一等奖,综合得分在三名获一等奖的选手中排位第一,并代表江苏省参加了全国总决赛获得优秀奖,实现了我校学生参加英语演讲类比赛中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改写了该奖项的一等奖一直由少数高校包揽的历史。2007年我院04级秦岭同学获得了江苏省一等奖,2008年我校08级应用物理专业赵骉同学获得三等奖,07级国商英语专业蒋欣获得优胜奖。大学英语部由于出色的组织表现和取得的突出成绩,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证书,多位参赛选手的辅导教师获得优秀辅导教师荣誉称号。同时,我院还组织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提高了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2008年我校共有870名学生参赛,我院英语专业的黄戈同学获得B类一等奖;05级气候专业徐婉筠同学获得C类特等奖;07级财务管理专业的赵畅获得C类一等奖。我院主办的“语言文化周”已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品牌。我校建立了大学生活动中心,为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专门场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文化氛围,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也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和学风建设都更上了一个台阶。 我院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积极扩展英语第二课堂的范围,优化语言实践环境,精心打造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内容和形式,致力于打造具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特色的英语第二课堂基地。我院利用无线电波播音系统,创办了“空中英语课堂”,在课余时间,结合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英语听说学习内容,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英语学习方法讲座,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并扩大知识面和提高深度难度,使英语第二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随着我校大学英语教改工程的实施和深化,我校网络自主学习中心顺利建成并已经投入使用,广大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心,可以利用大量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英语水平,运用适当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进行自主英语学习,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为第一课堂中由于大班教学中很难解决的个性差异所造成的“好的吃不饱,差的撑肚皮的”难题,使第二课堂成为了补差补缺、因材施教的场所。语院先后聘请了多名外籍教师担任大学英语口语、视听、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原汁原味的英语课堂和英语学习环境。语院还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座,如外教讲座、名师讲座、学习方法讲座等。为了加强学生四级后的英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我院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过四级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选修课程,如英语口译班、英语实用能力培训班、英语提高班,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兴趣,选择包括跨文化交际、外教口语、视听等课程在内的选修课程,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建立起了多方位、立体化的第二课堂活动基地。但是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待提高之处和巨大的拓展空间。"

2.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与大学英语教学

2.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环境,为第二课堂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英语第二课堂虽然对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第一阵地仍然是第一课堂,第一课堂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所以,为进一步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为第二课堂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必须深化大学英语教改工程,充分利用不断改进教学环境,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我校目前已经拥有英语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自主网络学习中心等先进的教学设施,但是目前的利用并不是很充分,应该在今后的第二课堂建设中,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教学设施丰富英语第二课堂的形式和内容,提高英语第二课堂的效率,进而反作用于第一课堂教学。

2.2重视英语第二课堂,加大投入。

目前我国各个高校对于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抓好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对于推动学校学风建设和促进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了公认。很多学校大力拓展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了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估中,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学校加强了对英语第二课堂的重视程度,加大了投入力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搞好了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大学英语部在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发挥了外籍教师和大学英语部教师对英语第二课堂的指导作用,为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加强了对英语角活动的指导,邀请外籍教师进行指导,努力使英语角的活动特色鲜明,并成为学生进行自由语言表达、思想交流、运用实际语言交际能力进行英语会话、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场所,使每学年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和开展有规划,有组织,有投入。

2.3创造浓厚的英语学习环境。

我们发扬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联合各相关部门和学生社团,努力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创造具有南京信息工程的大学特色的英语第二课堂系列活动,进而推动我校学风建设。在继续保持和加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传统三大板块(英语角、宣传窗、讲座)基础上,联合团委和学生英语社团应该不断发掘新的英语第二课堂的形式,丰富英语第二课堂的内容。同时利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有利时机,积极响应学校提出的实施“五个一”英语学习工程的号召,使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有目标,有计划,有实效,有成果。未来可开展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包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学生英语活动月”系列活动,包括各类英语竞赛(英语小品,口语,写作,翻译,英文卡拉OK,英文书法,知识问答,词汇)、学习交流活动(校际英语学习交流活动)、电影赏析、学术讲座(外教讲座周,四、六级名师讲座等)、英语游园、大型英语文艺晚会,等等。创办“大学生英语学习报”使其成为我校大学生展现英语才能和学习成果、了解英语学习和英语动态、交流英语学习体会心得的主要途径之一。加大校际间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交流,和兄弟院校交流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经验,联合举办大型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建立内容丰富的大学英语学习网站,加强和搞好我校英语学习网站建设,已经具备了各个方面的条件,是适应和深化大学英语教改工程的需要和重要成果之一。在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中,要使活动形式多样化,有丰富的内容,更要始终体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特色,坚持走创造具有本校特色的英语第二课堂的发展之路。 "

3.结语

语文开学第一课篇4

关键词: 专门用途英语 英语第二课堂 意义 形式

一、ESP与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

专门用途英语(ESP)起源于2O世纪60年代后期,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学习者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即由于特定行业的需要,学习者需要具备在某些学科内使用英语的能力。二是有特殊的内容,即专门化的内容。步入21世纪后,艺术类专业人才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更高,除了具备过硬的艺术业务水平之外,还需要较熟练地使用外语在各自的领域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探讨与合作,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成为重中之重。然而以考试考级为出发点的普通英语教学已不能满足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对艺术类学生提出的岗位要求,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势在必行。ESP教学模式使用“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式”的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培养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艺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ESP教学最终服务于“语言技能+专业知识”的培养模式,让培养路径朝向“英语+专业”的复合型方向发展。按照ESP方法构建起来的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关键在于提高艺术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尝试使用英语获得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信息、完成与专业相关任务的过程中,能不断体验成功,不断调动学习动机并增强信心。经过ESP培养的学生,在其专业领域里,比那些只接受普通英语教育的学生更胜任交际活动。

二、建设英语第二课堂的意义

语言学习过程分为输入和输出两部分,这两部分同等重要。在第一课堂的教学中,我们努力营造英语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在课堂内为学生创造听、说、视的双语环境,营造学习双语的环境氛围。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并且大多用来进行输入,至于同等重要的输出部分却无暇顾及,这就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课堂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兴趣性、自主性等特点。第二课堂是整个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大学英语这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第二课堂显得尤其重要,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积极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有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强烈兴趣和欲望,对其以后的英语学习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艺术专业学生兴趣广泛,喜欢竞赛、游戏、故事等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因此,可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激发和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欲望。

2.有助于巩固英语知识

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和技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由于这类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实践,因而更能巩固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3.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

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可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英语阅读,增加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概况、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科技知识等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和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形式

第二课堂的组织和实施可由英语教研室牵头或组织,结合教务处、团委、学生会等部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英语教师直接对第二课堂学习进行指导,可避免第二课堂盲目性、无组织性,以及缺乏系统等弊端。具体可从开展以下活动入手。

竞赛类:

①英文电影台词竞赛

②英语短剧表演比赛

③英语演讲比赛

④英语歌曲大赛

辅导类:

①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辅导

②第二课堂听力辅导

③英语公共选修课(经典英文电影赏析)

娱乐类:

①英语晨读

②周末影视欣赏

③英语文化节活动(语言文化知识竞赛、英语辩论、英文歌曲演唱和欣赏等)

四、英语第二课堂的实施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第二课堂大学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英语学习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教师的责任在于组织各项活动。

2.延伸和增强课堂教学活力的原则

第二课堂大学英语教学首先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力配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补充课堂教学时间,极大地增强班级内课堂教学的活力,密切师生关系。

3.实践性原则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学习的知识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第二课堂英语教学活动在形式上力求新颖,吸引学生参与听说读写各种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4.兴趣性原则

大学英语课堂是课内教学的延伸。由于班级授课的约束,学生在课堂内只能体会有限的趣味,而在第二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目的,能更好地增强课内教学效果,扩大词汇量,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在ESP教学模式下开展英语第二课堂对外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学生能够把课上所学用于实践,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实践反过来指导和激励课堂学习,学与用互相促进、互为动力。作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英语第二课堂的充分开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推动大学英语教学,而且有利于丰富校园与文化生活,活跃英语学习的氛围,更有利于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戴炜栋,刘春燕.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与外语教学模式的嬗变[J].外国语,2004.4.

[2]高燕.开辟大学英语教学第二课堂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62.

语文开学第一课篇5

[关键词] 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外语文化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大学文化建设越来越成为大学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不仅是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和文化引领职能的需要。外语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外语第二课堂是创建良好高校校园外语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英语第二课堂的内涵及意义

英语第二课堂是相对于课堂教学(第一课堂)而言的,指学校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活动之外以各种手段所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有教育意义的课外英语活动。外语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扩展,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1、外语第二课堂活动是第一课堂活动的有效延伸和补充

外语第一课堂是指课堂教学,是基础,第二课堂是其应用和扩展,是英语课堂教学渠道的延伸。第一课堂作为基本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优势,但也存在教学时间和内容有限、班级过大等局限性,不利于个性化教学的实施。英语第二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注重其个性化发展,提供比课堂更丰富的手段和内容;它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突破了教学内容及时空的局限,能很好地弥补第一课堂的局限性,巩固了课堂教学成果,利于因材施教、提高学生英语兴趣和培养学生个性,从而通过语言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实践能力。[1],第二课堂可以解决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英语语言输入、输出机会的不足而造成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缺失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第一课堂教学活动因交际时间的限制性、语境的非真实性等原因给学生语言输出造成的障碍,有利于提供第一课堂需要的语言实践演习场所,因此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补充,其发展是必然趋势。第一、二课堂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外语第二课堂活动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第二课堂既是英语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又是一种学生成才标准和人才培养导向,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和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素质的有效途径,对于培养熟练掌握外语听说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将起到关键的作用。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一个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情境,和一个较接近真实英语交际的环境,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英语语言知识以及发展英语语言技能。英语第二课堂能够向学生提出问题和学习任务。其任务型活动具有较强的竞争性、挑战性和互动性,可以激励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养成实践和创新能力。再次,英语第二课堂把学生组织起来要求其相互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发挥其个性和潜能、增强沟通与表达能力,形成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工作实践能力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以英语第二课堂为载体创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校园英语文化是指在校园环境中,以促进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以英语练习为手段,广大师生通过英语教学、群体活动、英语竞赛等行为方式,以各类英语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2]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校园里的体现,是学生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的综合反映。[3]随着英语教育的不断发展,校园英语文化环境的营造与创建已成为高校英语教育的客观需要,是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英语文化环境能使大学生对英语产生持久的必趣,拓宽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全方位地开发学生的语言潜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帮助大学生开阔眼界、发展智力,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1、外语第二课堂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跨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外语文化的建设也成为大学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校园英语文化承担着课堂英语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体现出高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因此要在校内培养和建立外语文化中心,积极地培养校园外语文化宣传力量。从而能够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健康向上的校园外语文化品位。

2、外语第二课堂活动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外语第二课堂以了解外语文化、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的,让大学生置身于外语文化氛围,吸取人类文明成果的精华,使学生拓展了视野,完善了知识结构。在有利于大学生学业进步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更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发挥地淋漓尽致。

三、以外语第二课堂为载体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根据交际法的理论,语言的学习必须通过运用语言交际的过程,在第二课堂的活动中,要关注对语言规则的运用能力和在真实的语境中语言行为的培养,也就是要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的实践活动。

1、校园英语活动的设计

英语第二课堂体系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活动的设计要突出实践性,要遵循延伸性、需求性和有序性原则,同时要和课堂教学紧密配合,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服务,提供更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内容。比如,定期参加英语角活动,组织观看英文电影,从中了解许多与目的语有关的非言语交际的方法和手段,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制定阅读书目,举办学术讲座活动,比如,专家讲座、外教讲座和学习方法讲座等。进行学科竞赛,如英语歌曲大赛、辩论赛、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校内的外语戏剧大赛等。还可开设大量的选修课程.如英语口译、英语实用能力培训、文化交际、外教口语等。

2、校园教学手段的运用

培养校园外语文化就要利用校园教学手段并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英语交际场所。在电教中心为学生开设英语影视课程,组织学生讨论所观看的电影。在图书馆开辟英语报刊阅览区。利用校园广播网向学生提供教材录音和英美国家电台的时事新闻等资料,因其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呈现的知识信息具有新、活的特点,能很好地激发学生从中学习外语的动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外语教育。在校园开设英语俱乐部、英语园地,并且校园里的标语、指示牌都用双语书写,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融入到学习英语的氛围中。利用外语黑板报和校园期刊,要有明确的主题,突出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用无线电波播音系统创办 “空中英语课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英语听说学习。利用网络资源教学手段比如,建立网上辅助教学材料资源库,为课后学习提供丰富的共享资源。建立网上英语角和论坛以及网络自主学习中心。

3、建立科学的第二课堂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

学校要构建并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参与、培训、组织和评奖的一体化体系。第二课堂可采取灵活、科学的评价机制,建立多样化评价体系,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既评价其知识技能,又评价情感、态度等。建立激励体系和管理及保障体系,实施考评奖励制度。加强教师的指导帮助作用。由教师指导,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学生情况组织辅导练习,以达到活动与教学紧密结合的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和学生会的作用来保障英语校园文化建设的完善。合理安排各活动的时间和规模,将学生参与面广、规模较大的校园活动统一规划在每个学期固定时间举行。在周末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进行一些周末校园文化活动,如英语角等。

创建和繁荣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外语文化是大学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优化提升作用。外语第二课堂,即校园英语文化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校园外语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刍议[J],外语界.2006(4).

[2]何芸. 高校英语文化和和谐校园的创建[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7(15).

[3]王艳玲.加强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11).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度邢台学院“邢台学院发展及内涵建设研究”专项课题 “以外语第二课堂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XTXY12N05。

语文开学第一课篇6

【关键词】英语第二课堂 高职 校园文化建设

21世纪,科技的迅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作为输送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其校园文化建设尤为重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一部分,它能够形成学校凝聚力,发挥学校的办学特色,是提高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指从校园内的设计规划、校园建筑到会议室、礼堂布置等的有形文化,能够让学生在无形之中陶冶情操,在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精神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发展中沉淀的价值观,包括学校的校风、校训、教风和学风等,是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形成的关键,也是学校的灵魂所在。有效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第二课堂作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助推了校园文化建设。

一、有效开展第二课堂的必要性

1.是高职院校英语课堂的延续和补充。《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指出,高职英语的教学要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英语第二课堂就是在“够用”基础上开展英语教学的有效辅助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深入,是英语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舞台。英语课堂作为外语教学的第一课堂,是学好英语的基础,但语言的学习仅仅依靠课堂是不够的,课堂教学在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上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英语开展第二课堂,是英语课堂教学渠道的延伸,是其应用和扩展。它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突出学生个性化发展,能够提供比课堂教学更加丰富的手段和内容,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在第一课堂的基础上巩固教学成果。

2.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生的语言文化建设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高职院校语言文化建设是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载体,也体现学院内涵式发展的精神底蕴。第二课堂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辅助场所,是学生成才和实现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日常使用英语的环境,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英语第二课堂助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英语第二课堂要遵循延续性、需求性和有序性的原则,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服务,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

1.充分发挥英语协会的作用。英语协会是有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可以定期开展相关的英语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协会下可以设立各种形式丰富的分支机构,如英文阅读爱好者、演讲爱好者、口语爱好者、过级俱乐部等,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自身需求来开展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导者,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还能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英语水平,激发学习的兴趣。

2.可以采取定期开展一系列的英文活动的方式,例如,举办专家讲座,包括学习方法讲座等;定期举办英语角的活动,举办英文类的竞赛,包括英语口语大赛、英语歌曲大赛、演讲大赛等,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还可开设大量的选修课程,如英语口语课、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等。

3.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展英语的宣传活动。可以利用语音室、校园广播站、电台收音机等公共设备向学生提供最新影片以及英美国家重大实时新闻等,了解时事,感同身受西方文化差异。提供的素材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时效性的特点,在提高听力水平的同时,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图书馆开设专门的英文报刊阅览区,了解欧美国家重大时事,提升英文词汇的阅读量。利用公共设施的宣传,可以在校园的标语、指示牌等都用双语书写,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融入到学习英语的氛围中。

4.欣赏原版英文电影,学习地道口语。英文原版电影可以给学习者提供一个真实有效的语言环境,观看电影的同时,不仅可以感受电视情节,还可以学习地道的口语表达,使学生在自然、轻松、情节的语言环境下来学习英语。一直以来,中国人学习英语就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哑巴英语,只注重学习书本上的语法内容,而忽略了口语表达,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只有在真实的语境中加强锻炼,才能在生活中运用自如。英文电影中语音语调的准确运用、地道的口语表达,都能够帮助学习者灵活运用这门语言,满足其实际运用语言的需要。电影中曲折动人的情节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听力、练习口语。

5.结合传统第二课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可以利用网络宣传,如“微信”、“微博”、“公众号”等网络渠道,建构网络背景下的英语第二课堂。可以直接对接就业岗位需求,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英语资源库。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和学生的广泛参与度。丰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校园文化影响力。

伴随着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形成浓烈的英语学习氛围,我们相信在教师精心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下,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必定会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助力更多。

参考文献:

语文开学第一课篇7

【关键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输入假说;输出假说

2004年1月教育部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尤其强调要“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学英语体系,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这无疑对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

大学英语教学(即第一课堂)在空间,时间,形式上有其局限性。虽然第一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到主渠道的作用,但是时间有限,空间拘束,所以如果学生单纯地依靠第一课堂进行英语学习,那是远远不够的。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拓展,可以给学生们提供更大的空间,更多的自由时间进行补充式学习,可以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语言的学习可以归纳为:输入吸收消化输出内化。根据这个流程,不难看出,第二课堂学习在整个链条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地位。因为第二课堂以学生为主导(student-directed),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不受教学大纲的束缚,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这片天地里自由驰骋,以情动人,以景引人。真正实践:“语言的教学不在教而在学。教是外因,学是内因……。学生如果没有加工知识的过程,没有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机会,他们的语言学习只是完成了进程的一半。”由此可见,第二课堂教学是继续进行完成这个进程的另一半。

一、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指导意义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在《第二语言习得原理和实践》书中提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它包括了五大假说,即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其中输入假说是他理论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克拉申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通过习得和学习两种途径来学习语言:一方面,外语学习是一个潜意识的过程,类似于儿童习得母语。另一方面,外语学习又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有意识地按一定的自然顺序从简单到复杂学习语言规则、记忆单词、阅读文章等。克拉申理论中的输入是指“可理解的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这是“输入假说”理论的核心,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假设我们把这个输入看成是“A+1”,那么学习者已经具备的语言能力就是A,输入的语言材料要略微高于A,即A+1。而这里语言输入的材料应该具备可理解性,实用性,趣味性,和相关文化性。

从以上“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的阐析,第二课堂应该是“可理解性的输入”,应该是具有实用性,趣味性的输入,应该是对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深化,能够植入相关文化性。第二课堂应该努力为学生搭建这种“可理解性输入”的平台,即语言应用的真实语境,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化,第二课堂应该时刻提供学生垫一下脚就能够得着的阶梯,让他们永远处于吸收“A+1”中1的最佳状态。所以第二课堂的内容不应该是晦涩难懂,单调乏味,组织形式可以多元化。以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第二课堂为例:

1.英语美文晨读

让学生们自己挑选感兴趣的英语美文进行晨读。众所周知,语言的积累离不开日积月累的背诵。为什么要挑选他们自己喜欢的文章呢?这就是“可理解输入假说”的指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才能让他们在背诵中得到乐趣,并且持之以恒。

2.英美节日系列活动(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等等)

这些节日已经在中国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对他们的文化意义知之甚少,在第二课堂上以趣味性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习是个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并且也是假说理论中“相关文化性”的最佳体现。

3.英美电影电视名著

学习一个国家的语言离不开学习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英美国家的很多名著翻拍成电视剧或者电影,通过对这些名著的放映,激发起学生们自己渴望读原著的欲望,从被动的学习者成功转型为主动的求知者。

二、美林斯文“输出假说”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指导意义

在克拉申输入假说的基础上,加拿大语言学家美林斯文(Merrill Swain)提出了“输出假说”,这可以看成克拉申输入假说的延续或补充。美林斯文指出可理解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前提条件,没有可理解输入就没有语言习得;但仅仅靠可理解输入还不能使外语学习者准确而流利地使用语言;要想成功地掌握一门外语既要有大量可理解材料的输入,又要为学习者提供机会做到足够量的可理解的输出,美林斯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输出可以增强输入,对学习语言有积极促进作用。因此,语言的教授者应努力为语言的学习者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输出机会。

从以上美林斯文“输出假说理论”的分析,第二课堂应该是一个具备轻松氛围的课堂,学生们会以他们的热情交流,表现。只有这样没有束缚的环境,才能消除学生们的焦虑感,才能让他们感觉到这里没有“丢脸”,没有“胆怯”,让他们安心地,毫无保留地展现他们的才华。以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第二课堂为例:

(1)英语角。由英语教研室和学生会共同组织的英语角,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在每周三晚上的英语角上,英语老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学生们才是主导者,他们在这里喝咖啡,聊电影,聊理想,做游戏,看电影。开始他们羞怯得不敢开口说英语,随着音乐声,咖啡味弥漫开来时,他们开始慢慢融入进了这样的氛围。

(2)“英语之星”演讲比赛。演讲赛是对之前晨读,名著欣赏的有效输出方式之一。演讲赛是英语学习一个比较直观的输出模式,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反过来也作用于“输入”。“输入”与“输出”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此得到了非常好的印证。

(3)课堂上的展示。在每堂课前的五分钟,安排学生上台演讲,演讲的内容多样化:生活感悟,风土人情介绍,英语美句欣赏理解。这么做可以跟第一课堂有一个流畅的衔接,并且消除紧张的课堂氛围。

三、结束语

我们应该认识到把“输入假说”和“输出假说”运用到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上,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有意识地提供宽松愉悦并且是振奋人心的平台,让学生们尽可能多地接触到各种“可理解输入”,进行尽可能多的“可理解输出”,使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无限的延伸。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孙静波.“建构主义视角下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构建”.北京:北京物资学院外语系,2010

语文开学第一课篇8

【关键词】英语 第二课堂 组织形式

引言

我院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学好英语必备的基本功。因此,很多教师把学习基础知识、讲解词汇和语法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无暇顾及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部分教师也深知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课堂教学任务重等因素,结果也只能围绕教材和练习题展开教学。总之,第一课堂受制于教学内容,教师素质,课堂教学时间及教师已经形成的教学模式等较客观的因素。第二课堂是英语学习的另一种形式,也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它能提供比课内学习丰富得多的教学手段和内容,而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以第二课堂活动为平台,对所学知识进行对应性的操练,能达到熟练使用英语的目的,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1.开展中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必要性

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学校范围内的英语学习环境,即模拟真实活动的实习场主要是指课堂教学环境和课外学习环境。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仍然以讲解词汇、语法、句型、课文为主要任务,况且考核成绩的测试方法也只能反映学生对语言形式掌握情况,而对学生交际能力的检验却缺乏效度,于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受到场地、课时、教材、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的限制,以及考研就业的压力,英语教师只能以不变应万变,注重语言形式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忽视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很难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难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同时,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一个老师面对三四十个学生的模式,老师难以兼顾每位学生的口语训练。口语能力强、性格外向的学生表现积极活跃,而那些口语能力差的学生愈发自卑,怕说错而受到同学的嘲笑。于是,口语能力强的学生越来越优秀,而口语能力差的学生却越来越“沉默”。这显然不利于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参与课堂的、配合教学的情感。

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特点第二课堂又称课外教学,是在教学大纲范围以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的总称。情境认知将语言知识看作一整套工具。它的重要特征是:语言工具只有通过运用才能完全被掌握和理解,语言知识具有情境性,而语言学习的有效性是基于真实或近乎真实的学习环境的创立。英语第二课堂可以不受教材、课时、场地的限制,通过丰富的形式内容,创造英语使用的各种有效真实的情境环境,提供多元化的角色和视角,从而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例如:开展英语话剧表演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原版电影赏析、组织英语角等等。这种教学模式突破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局限性,使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择取自己需要的知识信息;突破了课堂教学时空的局限性,学生获得了大量的机会展露自己的特长和才华;突破了课堂教学形式的局限性,学生能够利用全方位的信息渠道,充分运用自己擅长的认知方式来学习、记忆和应用知识。另外,英语第二课堂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学生成为了活动主角。各种英语课外活动的具体事项主要由学生自己去指定和完成,教师在第二课堂扮演的是出谋划策、引导组织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情感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自主能力也得到极大的锻炼。为了办好一次活动,学生往往需要充分挖掘网络资源、书本资料等来补充自己的英语知识,这个过程无疑增强了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强化、整合和内化。所以英语第二课堂不仅利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提高了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了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机会。因此,它是传统课堂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第二课堂有利于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目前,高校自主招生正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再一次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改革英语教学模式,不仅体现在转变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上,更体现在转变教学理念上,重点要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和形式的应试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以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为基础,突出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在保证英语第一课堂的教学质量的同时,将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开放、灵活和广泛的优势特点,通过第二课堂开展的系列活动,调动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拓宽其知识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英语第二课堂的组织形式

组织“英语角”,提升全校英语学习氛围各教研组可安排部分英语教师在校园内某一固定地点开展英语角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邀请外教参加,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自由交流,必要时可以提前公布讨论的主题让学生有所准备。讨论题目的选定应具有代表性,应是大家都比较熟悉、关心或感兴趣的话题。还可以举办娱乐性的英语活动,如小游戏,猜词竞赛,电影配音等,以轻松、欢快、自然为原则,不要求学生刻意准备。

倡导北京相关部门成立英语协会,定期开展活动举办英语晚会,演唱英文歌曲,表演英文短剧,进行诗朗诵,也可以交流学习心得。特别是在西方传统的圣诞节和万圣节里,可组织学生举行别开生面的舞会和化装晚会,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并感受浓浓的西方文化。协会的创办为学生进行英语交流搭建了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建立校园英语广播站,广播站与记者团合作英语栏目,负责稿件和阅读选产,广播站以各种形式征集播音材料,并在学生中招聘优秀的英语播音员,播放英语节目。英语广播作为英语课堂之外覆盖面最大的辅助设施,在学生学习英语方面具有重要地位。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大受时空限制,学生往往需要利用较完整的一段时间到指定地点学习,而学习之余的闲暇时间就难以得到充分利用,英语广播可弥补此方面的不足。

成立英语戏剧社,开展表演英语课本剧或戏剧活动作为第二课堂特色之一的英语戏剧社,英语教师可组织在英语戏剧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进行英语戏剧的排练和表演,教师让学生自己改编英语课本剧或戏剧,研究对白,纠正发音,体会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并将其中的一些剧本排演。这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团体协作能力。

举办嘉华大学生英语文化周,开展丰富的英语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可以一学期举办一次大学生英语文化周,以班级或专业为单位开展英语歌曲表演、戏剧表演等活动。由学校相关部门牵头,各班级选拔优秀节目参加汇报演出。除上述提到的一些形式,我们更要积极推进将英语学习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随时随地地学习交流英语,营造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听英语、讲英语、学英语、用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综上所述,相比英语第一课堂,英语第二课堂教育在广大校园里是一块尚未得到深入开发的沃土,它在新形势下的重要意义远非“第一课堂”所能涵盖。在高校招生制度日趋灵活的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和探索应真正围绕素质教育展开,重视第二课堂这块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阵地。学院各个部门可尝试组织更多的教师参与,改革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模式,把部分精力调整到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上,让英语素质教育通过教改达到其目的。在提高英语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商科专业打下基础,走出一条适合嘉华的特色第二课堂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刍议.外语界,2006

[2]沈菊芬.浅议英语第二课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3]王绍钦.对第二课堂活动定位的思考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4]道格拉斯,布郎.语言教学原则[M].Prentice-HallInc.NJ.1987

[5]张正东.外语教育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

[6]郭锋萍.运用第二课堂活动拓展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

上一篇:捐书仪式范文 下一篇: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