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调查范文

时间:2023-11-20 20:14:11

网络调查

网络调查篇1

在本次调查中,大学生的网络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六点:

1、电脑、网络普及程度非常高

有39.7%的同学配有电脑,35.7%的同学天天一般花1—2小时在电脑上,有42.6%的同学为3—4小时。从上网同学的比率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工具之一。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感受到网络的存在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在日常和工作上的重要性。从各年级的分布来看,并不象一般认为的:大一同学因为对计算机本身的了解中国范例及使用比较生疏,因此决定了对网络的应用率也比较低。事实上,计算机的使用已经低龄化,很多同学在高中已经接触到了计算机,虽然对软件、语言等并没有熟悉的应用,但一提到上网,大多数同学还是非常熟悉的。大二、大三经常接触网络的同学比较固定。也就是说,不常上网的有一部分,经常上网的也总是保持着一定的数量。分析原因在于有些同学由于自己没有电脑,或是专注于学习,有其它事情缠身如打工、谈恋爱等,所以没有时间涉足于网络;而有些同学则因为拥有个人电脑,用起来非凡方便,或是时间较为宽松,所以有较多时间留驻于网络。总体而言,经常上网的学生是比较固定的,占全体同学的40%左右,同学总是与网络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迷上了网络。

2、大学生中对网络的价值利用率不高

网络的应用对于学生而言,主要应放在查找资料、开阔视野等层面上,一些大一的学生也承认,在没有接触到网络之前,在他们的意识中,网络应该是学习的辅助。但是事实上,真正使用网络来查找资料帮助专业学习的同学非常少,即使有也是偶然写论文,甚至是直到交作业时,才到网上找找。调查表明,上网聊天的占34%,上网玩游戏的占28%,上网查资料的占38%。也就是说,有62%的学生在网络里从事与学习工作无关的活动。提及聊天,必然要提qq,在调查的200个学生当中,全部都至少有一个qq号。

三、“信息污染”严重

网络上获取知识的方便、快捷、全面的特点,给大学生求知带来极大的方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不只是为大学生打开了知识世界的一扇窗,而且也为他们创造了另一个求知的广阔空间。但是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总是屡禁不止,并且成人网站呈现出增多的趋势,一些黄色甚至反动的网站也接近着学生。在本次调查中,有46%的学生承认接触过不文明网站,这说明“信息污染”现象还是十分严重的。

四、网络文明不理想

在本次调查中,上网时受到过别人恶意攻击的占44%,由此可见,网络文明建设形势比较严重。有86%的学生认为提倡网络道德文明教育是势在必行的或是有必要的。几乎所有的学生认为在网络里要用文明语言是大学生必备的网络道德,由此可见大学生仍具有一定的道德水平。

五、网络治理不力

互联网的全球特征,使各类信息充斥网络空间,包括淫秽、色情、暴力、各种人造谣言都在网上广为传播。而目前我国互联网上信息治理力度还很薄弱,可见加强网络建设、网络治理的任务还是十分紧迫的。1996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治理暂行规定》是目前为止有关计算机网络治理方面效力最高的法规,其它的主要法规有《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治理办法》、《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治理办法》、《中国互联网域名注册暂行治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治理办法》等等。但是,网络立法工作相对于日益严重的网络犯罪显得较为滞后,不能有效及时地阻止网络犯罪的发生。几乎所有的同学对公安机关打击网络犯罪活动的力度都不满足。

此次调查表明,在普及网络知识的同时,网络道德的教育势在必行。为了引导大学生真正科学合理的利用网络,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遏制互联网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网德教育

开展一些网络化的主题教育,在高校中组织网络道德的宣传活动,如辩论赛、演讲赛、辅导报告、座谈会及与之相关的文娱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熟悉到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互联网对学生的伤害,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开展针对性的主题“网风”与“网德”教育,网络法纪教育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最终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2,占领网络阵地

建立一批高质量、高层次、有特色、能够吸引大学生的网站和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建更多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受大学生欢迎的“红色网站”,达到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作用。要切实把校园内的网站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的途径和最佳载体,要让党旗在网上高高飘扬,让同学们在校园网上汲取更多的营养,要让校园网成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传播阵地。

三、加大网络监控治理力度

对黄色及其它有害网站加以控制,防止各种垃圾,信息污染腐蚀学生的心灵。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加速网络德育工作研究,净化网络环境,在网络上筑起一道网络德育长城,建立一道百毒不侵的防火墙,让我们的大学生有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四,学生本人要提高自身素质

大学生本身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接班人,要清醒的熟悉到自己的责任和网络的两面性。在利用网络汲取知识的同时,自觉地杜绝不良信息的侵蚀,这样才可以使自己健康全面地发展。在调查过程中,觉大部分的大学生对网络的不良现象还是深恶痛绝的,这也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还是很高的。

总结

网络调查篇2

在江苏淮安

>> 基于网络游记的淮安旅游形象调查研究 淮安冬季鸟类多样性调查 淮安市淮安区公共自行车系统现状调查与分析 淮安地区高校学生早餐行为调查 淮安连锁超市经营状况调查分析 淮安机场净空区控高调查测量研究 淮安城市社区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淮安市区广场体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淮安市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调查 淮安市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及检验人员现状调查 淮安市老年人体育锻炼的调查研究 淮安市城镇中学武术师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淮安船闸管理所职工问卷调查分析 淮安市通用技术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分析 淮安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调查 淮安市医疗单位国际科技合作情况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3年淮安市水稻中后期高温热害调查分析 淮安李记纸扎工艺田野调查报告 对淮安市重点中学开展快乐体育教学的调查分析 淮安市中学生篮球用品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淮安“网络问政”调查 淮安“网络问政”调查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李克诚")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插图/茶茶

在江苏淮安的地方性网站“淮水安澜”上,有一个由该市纪委管理的版块—“阳光纪检”。这个24小时不停休的“网上纪检委”,犹如一条鲶鱼,搅动了淮安的官场,成为当地最为活跃的“网络问政”平台。

开通22个月以来,淮安“阳光纪检”的点击率已超过1亿次,日均浏览量高达15万人次。因遭网民举报,先后有67名各级党员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7人被移送司法机关、164人次遭到被停免职、通报批评等问责处理。

在民间,这个由官方主导的“阳光纪检”网口碑甚好,已与“故乡”、“淮扬美食”、“美丽洪泽湖”一起,成为淮安这个城市的第四张“名片”。然而,《南风窗》记者采访获悉,这个声望和影响如日中天的“反腐议政平台”,也与国内许多地区曾红火一时的公共问政渠道一样,面临着各种瓶颈与“天花板”的制约。

以党政力量和地方领导人强力推动的“网络问政”,能走多远,能持续多久,考验着地方主要官员的执政智慧、包容与耐心。 “让权力不再骄傲”

“阳光纪检”创办之初,不少人怀疑这或许又是一个官员“作秀”的举动。2011年8月2日傍晚,在淮安当地人气较旺的民间网站“淮水安澜”上,出现了ID为“淮安纪委”接连发出的3个问计于民的帖子:《市纪委:开门纳言请多批评》、《市纪委:开门纳言请多支持》、《市纪委:开门纳言请提供线索》。

帖子发出后,网民纷纷“围观”,但持不信任态度的人也有不少。也有人发出了“测试帖”,真的举报了市房产协会违规收费的问题。

令人意外的是,次日一早,“淮安市纪委网络发言人”便现身,称:对网友们提出的“所有意见建议”,都将认真对待,结合实际加以采纳,“并一定会以事实和行动,赢得大家的信任”。它还通报说,对于网友的举报,市纠风办已处理并准备将详情告知举报人。

纪委人员的高效回复,让人眼前一亮,但不少人仍半信半疑。但接下来几天发生的事,“阳光纪检”逐步赢得了网民的信任。当年8月5日,“阳光纪检”开通第4天,有网友发帖曝光该市涟水县一村支书“土皇帝”暴打村民。当天上午,涟水县纪委就在网上回复称介入调查。此帖子有400多个网友跟帖,点击量达5万多。很快,“土皇帝”丁某被“”。

此后几日,淮阴区政府工作人员开、放高利贷,楚州区某医院院长的个人房屋由医院出资装修,洪泽县纪委干部为女儿升学大操大办宴席,盱眙县电视台违规招人……多个举报均被及时关注,相关责任人均被处理。

据统计,“阳光纪检”开通前两个月,就收到举报基层干部涉嫌违法违纪类的帖子32个,经调查属实的有13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人,涉嫌违法并移送司法机关3人,给予免职调离等组织处理6人次,诫勉谈话2人次,通报批评4人次。

“我一开始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没想到他们(纪委)是动真格的。每个帖子都回复,都通报办理结果,这个效果就不一样了。”当地网友“胶囊”说,甚至一些农村年龄偏大、不会上网的村民,也听说了“阳光纪检”的威力,一旦遇到什么事,都愿意托那些会上网的年轻人帮其发帖。那些远离家乡、在外谋生的淮安人也开始重新关注起故乡的事情来。

一时之间,“阳光纪检”成为淮安人“每天必看、遇事必找、逢人必谈”的话题,它也成为淮安最著名的、普通民众热衷参与的新公共空间。

随着“阳光纪检”影响力与日剧增,不仅纪委系统,淮安市的所有党政机关单位均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发言人队伍。淮安市也提出要求,各地区、各单位的网络发言人在发现有网友发帖反映本地本单位的问题时,须第一时间给予关注、回应,然后报分管领导签批、交承办单位处室调查处理。一旦调查有了结果,再由网络发言人在网上第一时间跟帖处理结果。

党政机关办理网民举报投诉网帖的一系列制度也逐步建立。如:“谁主管、谁负责”的分类受理制度,“网诉网复”、限期办结的回复制度,涉纪涉案必查的案件检查制度,督查问责的责任追究制度,重大舆情及时报告的网络应对制度等。

以“限期办结制度”为例,对于网民发帖反映的一般性问题,要在24~48小时内回复;较复杂问题的回复不超过7个工作日;特殊问题报市“阳光纪检”办公室领导同意后方可适当延长时间。在该制度实施之初,由于对网民的发帖回应不及时、应对不得力,淮阴区纪委、淮安市中级法院纪检组等多家单位受到了通报批评。

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自“阳光纪检”开通后,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名官员因公车私用等问题而被举报,进而被问责。“现在淮安的干部在外出时,大多都变得非常低调,简直是夹着尾巴做人。”当地党政机关人士对《南风窗》记者称,特别是各部门的“三公”消费,与以前相比大为收敛,生怕被网民“揪住”曝光。

在谈起“阳光纪检”给淮安干部带来的变化时,现任淮安市纪委书记葛平用一句很简洁的话作了概括—“让权力不再骄傲。” “鼠标维稳”

“有问题必调查,有反映必回复”,让“阳光纪检”逐渐赢得了网民的信任。而网民们关注、反映的问题,也从对干部的作风监督等事项扩展为对所有“大民生”事项的关注。噪音扰民、催讨工资、个人社保费……不管身边遇到什么不平之事、气愤之事,均会“网上见”。

随着一件件小事的解决,网民对“阳光纪检”的态度,也逐渐从怀疑观望转向跃跃欲试、积极参与。当地官员也惊喜地发现,自“阳光纪检”开办以来,淮安全市赴省进京越级上访量明显下降。

甚至一些苗头性的、潜在的群体性社会风险,也得以在早期及时化解。2012年,有多名学生家长先后在“阳光纪检”发帖投诉教育部门强推的“校信通”存在着收费过高、强制收费、收了费不办事等问题。

淮安市“阳光纪检”办公室主任尹树文对《南风窗》说,他们注意到围绕着“校信通”的舆情很集中且可能诱发后,立即写了一份情况专报上报了市领导。后来,在分管副市长的协调下,召集市教育局、电信运营商商讨解决方案。最终,各中小学不再统一强制学生家长使用“校信通”,不得唯一依赖“校信通”进行家校交流。“校信通”的资信收费也降低了一半。教育部门面临的危机也得以化解。

“阳光纪检”全天候监督,也“倒逼”了当地机关作风的转变。当面对一些涉及官方的敏感问题时,淮安市纪委“阳光纪检”办公室还放手发动网民,让普通网民作为中立的第三方参与到一些事件的调查中。去年5月,有网民发帖称,自己是某砖窑厂的工人,与厂方人员发生纠纷,遭到对方的殴打。但他报警后,原本“走路才需要10分钟”的距离,但辖区派出所民警直到近两个小时后才出现在纠纷现场。此事引发较大反响。这起对派出所的投诉,官方并没有采用通常的“内部调查”的方式进行,而是邀请网民组成调查组实地调查。

网友“现代民工”也参与了这起调查。他对本刊记者回忆说,“当时天气并不热,但派出所所长紧张得全身直冒汗。”调查结束后,网民还出具了拟做出处理的意见。由于未造成实质性的恶劣后果,该派出所负责人受到了诫勉谈话等内部处理。 “疲软”之忧

今年6月下旬,开通仅22个月的“阳光纪检”迎来了点击量过亿次的“大关”。淮安市纪委与当地电视台专门举办了一个特别活动,新任市委书记还受邀出席并在活动现场与网民代表直接互动、交流。

自“阳光纪检”成立以来,淮安市的市委书记、市长及市纪委书记均发生过变动。但前后两任市主要领导均“力挺”阳光纪检。这也被外界视为这是“阳光纪检”能在网络问政上有所作为、风生水起的最重要因素。

正当官方兴致盎然地庆祝起“点击量过亿次”的同时,在民间,不少人对“阳光纪检”还能持续多久、还能走多远的疑问也日益增多。当地一些资深网民告诉本刊记者,“阳光纪检”在监督和问责的力度上比以前弱了很多,相应的党政机关部门对待网民诉求的回应和处理上也多了一些“敷衍”。

现在,尽管每个月仍会有10多名各级党员干部受到各种问责处理,但不少网民普遍感到被问责的力度大大减少。“给人的感觉,有点‘罚酒三杯’的味道。”一位要求匿名的资深网友说。与之同时,“阳光纪检”上的“祥林嫂”也多了起来,因自己反映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不少人屡屡重复发帖。一些网友则抱怨自己举报官员腐败的帖子被删除了。

“这可能是网友的一些误解。”尹树文对《南风窗》记者说,对于一些涉及科级以上干部的举报的帖子,他们会作“屏蔽”处理,但并非是“删帖”。也就是,管理员发现这类帖子后,会将该帖子转送到市纪委的举报信箱,交纪委相关部门按照程序加以办理。“因为看到自己的发帖被‘屏蔽’了,一些网友可能误认为自己的帖子‘被删除’了。”

尹树文解释说,“屏蔽”也是出于纪委办案以及保护各方当事人的需要。他说,一些网民缺乏反侦察经验,往往会在举报的帖子中详尽列出自己所知道的一切,这样的帖子一旦公开,既有可能暴露自己的身份,也很有可能会“打草惊蛇”,被举报官员趁机毁灭不利于自己的证据。此外,由于举报内容尚未得到证实,他们也担心事件被炒作、对一些官员造成“误伤”。他强调说,这类帖子转到市纪委举报信箱后,相关的调查处理仍会继续进行。但也有网民认为,“阳光纪检”的最大威力就在于它使官员的行为暴露在“阳光”之下,接受全民的监督。他们担心,脱离了公众监督视野的举报是不是会被认真对待。

实际上,这也是“阳光纪检”运行以来面临的又一个危机。2011年年底,曾一手策划并亲自拍板开办“阳光纪检”的时任淮安市纪委书记的王天琦(现宿迁市市长)被调离淮安,当时不少人就担心,“阳光纪检”是否会就此“熄火”。其接任者葛平在上任后的第一次干部见面会上就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打造“阳光纪检”这个淮安公共服务品牌,回应群众关切,化解社会矛盾。

针对网民目前忧虑的监督“疲软”等问题,葛平回应说,“阳光纪检”要带电,“不带电就不是高压线”。当地民众也期盼,淮安纪委是否会重新祭出强硬的问责追究机制,使已经得到大为改善的官民关系不再逆转。

在6月25日淮安新任市委书记姚晓东与网友交流互动的活动现场,不少观众注意到一个细节:当姚晓东表示要继续支持“阳光纪检”加大反腐力度时,坐在其对面的网友代表席上顿时响起了几声突兀的掌声。鼓掌者、网民代表“现代民工”是一位淮安籍人士,平时在南京工作。当得知新任市委书记要与网友互动活动时,他特意请假从南京赶回淮安参加这个活动。

让“现代民工”略微尴尬的是,在那种场合下,他的掌声并没有引来其他参会人员的同声击掌,哪怕与他坐在一起的其他网友代表也很识趣地“无动于衷”。这是一台电视直播的节目,每个人都小心翼翼,谨慎遵守着与其身份相应、社会和导演为其设定的各种规则。

网络调查篇3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

网络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随着手机、电脑的普及,网络已经深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但网络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学生可以在网上寻找所需要的资料,网络给学生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网络存在很多隐患和弊端,使大学生深陷网络陷阱。

一、调查对象、内容与方法

1.调查对象

通过实地走访并发放调查问卷统计部分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笔者在唐山市选取3所高校,现场随机发放纸质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32份,现场有效回收率88%。通过问卷星平台共进行405次问卷调查。

2.调查内容

(1)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部分学生因为网瘾出现成绩下降、考试挂科甚至降级退学的情况。

(2)网络不良信息对大学生造成的危害。如上网浏览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信息以及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等。

(3)网络购物陷阱,对学生心理上、生理上造成的伤害。一些大学生想利用课余时间兼职赚点生活费或贪图便宜的网络购物,却掉入网络陷阱,造成财产损失和心理伤害。

(4)文化渗透现象。网络传媒已成为不法分子对大学生进行文化渗透的主要途径。

(5)大学生对网络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

二、调查结果分析

很多大学生在上网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网络安全问题,因此,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势在必行。问卷调查后将问卷分类汇总,其中,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第一,对于手机、电脑等网络设备依赖性较大。在调查过程中,有高达35.58%的调查对象表示几乎不能离开手机;将近三分之二的调查对象表示一有空闲就会上网,这一现象也是如今大学生身体素质差、动手动脑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第二,大学生使用网络方式多元化,但是对于网络安全却所知甚少。大学生主要以看视频、网上聊天、购物三大使用方式为主,网络安全意识淡薄。如何更加安全地使用网络,是网络安全教育的重点所在。

第三,在网络购物过程中虽有防范意识,但是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和产品质量的鉴定仍然存在问题,有少数学生受到欺诈。

第四,大学生频繁使用社交软件,但是对于个人权益、言论和义务等问题了解得不够透彻。三成以上的学生会在陌生的社交网站发表言论,也有三成的人不知道传播虚假信息会被追责;更为严重的是,有高达14.42%的学生曾因泄露个人信息而遭受损失,这种因为网络安全意识匮乏而造成的损失的情况,学校应该尤其重视。

第五,绝大部分学生对于网络安全了解片面。对于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概念模糊。在调查过程中,很多学生认为安装了网络安全软件就不会再出现问题。

第六,网络文化渗透现象较为严重,崇洋,忽视我国传统文化。如今随着网络的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通过网络这个全球通用的媒体进行本国的文化渗透。

三、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对策

1.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法规教育和宣传

为了应对网络安全问题我国也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新国家安全法明确规定,国家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网络管理,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网络攻击、网络入侵、网络窃密、散布违法有害信息等网络违法犯罪行为。高校应开设相关的网络安全选修课,对学生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2.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

学生网络安全意识需要加强,在这方面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网络容易泄露个人隐私,一些社交网站要求登录者提供真实姓名、电话等个人信息,而这些内容很容易被商家利用,通过邮件短信等形式广告,干扰学生的正常学习。大学生在网购时一定要采用安全的支付方式,以保证自己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3.加强文化安全教育,提升全民的网络文化安全意识

一个民族文化安全意识的强弱程度直接关系到这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而提升全民的文化安全意识是高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应该学会甄别网络中的不良信息,抵制文化侵略,正确使用网络,让网络为我所用,创造美好生活。

四、反思与建议

网络调查篇4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调查;网络调查质量

[中图分类号]F7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0-0041-02

1网络调查概述

1.1什么是网络调查

网络调查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指借助互联网、计算机通信和数字交互式媒体进行的调查,以实现研究目的。这一类调查与其他调查不同处在于调查手段的差异,即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代替传统的问卷调查、面对面的访谈、电话调查或邮寄调查等。第二种含义指对互联网使用情况的调查。测量互联网使用情况或测量互联网受众,是互联网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一类调查的目的主要是测量网站的流量以及网站使用者的数量、结构和行为。本文是对第一种含义的网络调查进行研究。

1.2网络调查的一般方法

网络调查的方法一般可分为直接调查法和间接调查法,还可分为定性调查法和定量调查法等。常见的网络调查方法包括以下方法。

(1)网页调查法。该调查法包括以下的主要方式:随意拦截法、志愿者调查法、志愿者小组法、滚雪球网络调查法。

(2)电子邮件调查法。该调查法要求调查单位拥有大量被调查者的E-mail地址,然后将事先制作好的电子邮件调查问卷以E-mail的方式发送给被调查者。被调查者在填完问卷后,再以E-mail的形式反馈给调查单位。

(3)一对一的网上深层访谈。这种形式是采用电子邮件进行访问,或是利用即时软件通过网上“聊天”的方式进行访问。

(4)网络小组座谈。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在网上举行小组座谈会有了技术上的保证。

(5)观察。在对网上聊天内容、讨论小组或虚拟社区的信息进行研究分析时,可以以公开的身份进行观察甚至是参与式的观察。

(6)全程跟踪方式。这种方法可以跟踪来访问者浏览过的其他企业的站点,或来访者阅读过的有关杂志的产品广告等。

2网络调查的优势与不足

2.1网络调查相对传统调查的优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调查也展现出巨大的优势。主要有以下方面。

(1)便捷性和低费用。在网络上进行调查,调查者只需要一台能上网的计算机即可,数据的收集汇总都是由程序自动完成,大大节省了传统调查中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

(2)无时空和地域的限制。网络调查可以24小时全天候进行,而且不受地理区域限制。

(3)结果较客观。网上的问卷调查大多为网民自主选择参与,回答的结果较具客观和准确性。

下表对网络调查与传统调查进行了简要的比较。

网络调查与传统调查比较

比较项目[]网络调查[]传统调查

调查费用[]所要支付的费用少,主要是设计费和数据处理费[]昂贵,包括:问卷设计、印刷、发放、回收、聘请和培训访问员、录入调查结果、由专业公司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等多方面的费用

调查地域范围[]全国乃至全世界,样本数量庞大[]受成本限制,调查地区和样本的数量均有限

调查样本[]网民[]所有普通公民

调查的时间选择[]全天候进行[]不同的被访问者对其可进行访问的时间不同

调查所耗时间[]短,只需搭建平台,数据库几天就可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长,一般要1个月以上

调查结果的可信度[]被访问者主动参与,相对真实可信[]一般有督导对问卷进行审核,措施严格,可信度高

调查方法[]多种方法,方法还在发展,还可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方法较固定

调查主题[]受限制,很多主题不适合网上调查[]主题广泛

资料来源:改编自石磊,网络调查及其局限性分析[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9)。

2.2网络调查的不足

鉴于中国目前的网络设施建设情况及网民特点及分布等,网络调查也存在一些不足。

(1)调查对象缺乏代表性。从年龄结构来看,目前中国的网民仍以青壮年为主。至2011年6月,全部网民中,10~19岁占26%,20~29岁占308%,30~39岁占23.2%,而50岁以上的网民仅仅占了72%。从城乡结构来看,我国农村网民占整体网民的27%,城镇网民占整体网民的73%。而城镇地区的居民与农村的居民,无论在知识层次、思想意识还是消费态度与行为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网民的收入结构来看,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占92.9%。这说明网络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一些中低收入者。从学历结构来看,初中和高中网民占据网民总体的79%。大部分网民的知识水平明显偏低。

(2)调查过程中的重载问题。所谓重载,就是被调查者点击“刷新”按钮重新载入页面的行为。这是影响调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个很难解决而又普遍存在的的问题。目前为解决问题一般采取IP地址过滤的方法,但效果不是很好。

(3)网络调查过程中的拒答问题。拒答是指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够从所有样本单位及问卷的所有问题中获得有用的数据。拒答问题可分为单位拒答(整个问卷未回答)和项目拒答(个别项目问题拒答);还可以分为有意拒答和无意拒答。对一些敏感性问题进行调查时有意拒答就可能会发生。

(4)调查中的计量误差。计量误差是指网络调查中所获得的数据与所欲调查项目的真实值之间不一致而产生的误差。它通常可以分为由调查者引起的计量误差和由被调查者引起的误差。由调查者引起的误差是指由于设计者对问卷的设计让被调查者回答感到模糊而产生的误差。

(5)某些调查问题无法通过网络实现。例如某些试用类(如食品类、化妆品类)调查,需要调查员亲自指导被调查者如何使用这些商品,然后调查才能进行。

(6)受访者个人信息不易收集。由于人们担心个人信息被滥用,通常不愿在调查问卷中暴露准确的个人信息,往往会因为涉及过多的个人信息而退出调查。而个人信息又是进行市场研究的必备资料,因此,这也成为一个制约开展网上调查的因素。

3影响网络调查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

研究影响网络调查质量的因素主要可以从调查的类型、调查方法的选取、调查目的,问卷设计、样本选择、过程的控制等方面入手。

对于不同的调查,各因素对调查质量的影响各不相同,一般来说,样本的代表性、拒答率、计量误差、问卷设计的科学性、回答奖励设计的合理性、网站选择恰当性等对调查质量影响较大。

样本代表性问题是网络调查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网络调查中的样本框不是全部人口,而只是网民或者部分网民。虽然目前网络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迅猛发展,但考虑到我国网民的特征,对于网络调查的适用性就不得不慎重对待。

4提高网络调查质量的方法

(1)要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网上调查。目前,适合在网上进行市场调查的内容有: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新产品概念测试或广告测试、对社会热点和个人意识类问题的调查。

(2)根据研究目的来选择不同的调查方式、方法。不同的网络调查方式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加以选择。比如,放置在网站上的问卷是直接弹出问卷式、还是广告弹出信息式、必然点击式还是偶然链接式等。

(3)科学设计网络调查问卷,保证网络调查的访问量和回复率。调查问卷的设计应遵循三个原则。目的性原则,即询问的问题与调查主题密切相关,重点突出。可接受性原则,即问卷设计要容易让被调查者所接受。简明性原则,即问题要简明扼要、易读、易懂。

(4)科学地选择开展调查的网站。不同的网站有着不同的客户群,其特征存在着较大的区别。针对不同的网络调查内容及目的,调查实施人应该合理地对不同的网站进行选择。

(5)激发被调查者的兴趣。成功的网络调查的关键之一,在于要激发被调查者的兴趣。因此可以利用有偿参与等方法来调动被调查者的积极性。这样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反馈率、提高反馈信息的真实性,减少调查结果的偏差。

(6)合理选择样本的类型。网上调查的样本通常分为三类,分别为随机性样本、过虑性样本、选择性样本。后两种样本的选择方法显然更加的科学,可以提高调查的针对性、质量。

(7)多种调查方法相结合。定性与定量法相结合。除在线调查问卷外,常用的网上调查手段还有电子邮件调查、对访问者的随机抽样调查、固定样本调查等。传统市场调查和网络调查相结合。企业市场调查人员也可以在各种媒体如报纸、电视或有关杂志上刊登相关的调查问卷,并公示电子邮箱和网址,让消费者通过网络回答所要调查的问题。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相结合。第二手资料收集的方法包括利用搜索引擎收集资料、利用公告栏收集资料、利用新闻组收集资料、利用E-mail收集资料等。

(8)避免恶意重复回答。网络调查活动中可能出现重复填写等问题,要尽量完善自己的在线调查系统,可以用被访者在回答后锁住其所处站点等技术方法来减少重复填写等现象。

(9)尽量避免样本分配不均。特别是要注意由于样本分配不均(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造成测量误差的出现。

(10)要完善网络隐私认证和隐私权立法。获得认证的网站的隐私权声明往往更加可信,网民也更乐于配合网站所进行的调查。网络隐私权保护最根本的措施是隐私权立法。

(11)选择合适的调查时间。根据不同的调查主题、目的,选择合适的调查时间也是重要的。比如调查电热毯的使用情况,显然是在冬季较好。

(12)给访问者奖励以激发其参与调查的积极性。调查者可根据实际情况,给访问者一定数量的奖品或商品折扣。这样就可能获得比较真实的回答及访问者的姓名、住址和电子邮件地址。

参考文献:

[1]余建华两种不同类型的网络调查:网络调查优缺点的再认识[J].情报杂志,2011(9)

[2]马慧敏网络调查中的非抽样误差来源与控制[J].统计与决策,2011(5)

[3]李晓霞,等发起者与实施者的身份认知度对网络调查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J].管理评论,2011(8)

[4]石磊网络调查及其局限性分析[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9)

[5]柯剑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市场调查应用研究[J].河北学刊,2009(1)

[6]徐浪,向蓉美目前中国网络调查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1)

[7]赵智锋我国网络调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论坛,2009(3)

网络调查篇5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17-0138-03

互联网时代已经全面到来,它紧密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情感等各个领域,已成为我们生活里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当代大学校园里,网络关系着大学生的学习知识、获取信息、思想交流、维系情感、休闲娱乐、时尚购物等。网络对于大学生既有正面作用,又有负面作用。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是否规范,上网态度是否端正,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甚至会影响到他们自身的道德行为和社会道德行为。因此,针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开展调查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次研究以毫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上网数据和学生成绩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随机采样。内容涉及大学生的上网时间、上网地点、上网目的、上网内容、上网方式以及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态度、人格养成、价值判断、道德观念影响等方面。从收集到的400份调查问卷进行信息统计和分析。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017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3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3.2%(图1)。网民中手机上网人数达6.9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5年的90.1%提升至95.1%,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10%。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的使用率均出现下降,手机不断挤占其他个人设备的使用。我国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3%。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截止2016年12月,学生群体占比为25.0%。手机端中即时通信软件是最常使用的APP。

根据当前形势,分析研究当前大学校园里大学生网络的使用状况,解决其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引导其合理正确的使用网络资源,能让网络更好地为大学生服务,同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本次调查对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及问题分析,同时构建健康校园网络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2调查方式、内容、基本情况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有在校生7000多人,其专科生6000多人。学校建设有覆盖全校所有楼宇的网络系统(包含学生宿舍)。网络宽带1000兆出口,100兆达桌面。全校共有5000多个信息点,用户达2500多人。实现了全网用户认证。校内拥有学生公共用机1235台,专业学生实验用机200台,校园周边网吧计算机近500多台。

本次问卷调查选取对象为亳州职业技术学院1―4年级学生,采用随机抽样,兼顾专业、性别分布均衡的方式。从发放的450名调查问卷中选出400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3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从反馈回来的问卷中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大学生均有上网行为,上网率100%。

1)关于上网时长及时间控制的调查,数据显示:42%的大学生有5年以上的网龄,接触网络的时间有所提早;每天上网时间1~3小时的人占30.23%;每天上网时间3~5小时的人占30.5%;每天上网时间5小时以上的人占29.25%;图2数据显示,大学生网龄越长,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整体较长。随着网络的全面覆盖和高科技上网设备的普及,网络在更大程度和范围上影着大学生。其中有88.66%的大学生上网控制不住时间的情况,而在控制不住时间的原因中,29.97%的人是因为影视娱乐。网络对这部分人而言,它已经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2)关于上网使用设备和上网场所的调查,数据显示:84.25%的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上网,智能手机成为了大学生上网的主要设备。在寝室上网的人占85.25%,在家里上网的人占53.5%。可以看出来,学生上网的主要场所是寝室,其次是家里。因此,加强智能手机的规范使用和寝室网络文化管理,尤为重要。

3)关于对大学生上网目的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聊天,影视娱乐和浏览信息排名分别是第一、第二和第三。适度的聊天和娱乐可以为我们带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但过度了就降低了网络利用的有效性。繁杂的网络信息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冲击,也对他们的“三观”提出了新的困难和挑战。科技发展不断丰富着网络的功能,为大学生的上网提供了多元化选择。不同的上网目的,不仅能反映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大学生运用网络的功能性。

4)关于网络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数据显示,有8.5%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使自己的性格变得更为矛盾,但这种少部分矛盾现象也必须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网络的开放性和隐蔽性对大学生的性格影响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有6%的人认为网络对他们带来的影响是负面的。另一项对于在:“宿舍他人上网是否影响您”的调查中有67%的人认为他人影响到了自己。宿舍文化建设中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加以约束。

5)关于大学生对不文明网络言行的调查。数据显示:93.45%的人使用过不文明言语或符号,在使用不文明言语或符号的人中,有36.02%的人因为“不痛快时发泄一下”的原因。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代大环境中,大学生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另外,网络色情是网络存在的一个敏感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仍然能在很大程度上沿袭着道德传统伦理中自律,有80.5%的人置之不理,可见网络并没有让学生沉湎于此。

6)关于大学生对网络信任度的调查,数据显示:有59.75%的大学生喜欢选择和异性聊天,有过网友约会经历的占15%。其中26.25%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是不健全,尚待规范的。对于网络的信任度才有1.5%。因此,严格管理网络信息,网络信息使用,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并逐步建立健全网络公德感,责任感。

7)关于大学生是否有网瘾或沉迷网游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自己有网瘾的大学生占21.5%,只有3%的人对网游缺乏自制力,而且在玩游戏的人中,主要原因是休闲娱乐和发泄情绪。由此可见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的影响严重,已经有一部分人离开网络不适应。大部分人对网络游戏都还有一定的控制。

8)关于大学生网络借贷行为的调查,数据显示:7.81%的大学生有网贷经历,比例虽少,但它说明网络对现在的大学生的生活多了一个层次的影响。鉴于当前有大学生因网贷问题产生的负面影响,辅导员和心理老师应该加以正确引导。

9)关于是否建立网络辅导员的调查,数据表明:32.75%的大学生有上网指导要求。学校可以通过上网指导或课程教育的开发,为大学生们提供正确有效的上网途径。

4调查数据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本次网络行为的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比较成熟的,能理性的处理好与网络的关系。但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大学生的网络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隐患,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大,每天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比较多。网络已经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现在的大学生利用网络可以不出校园实现学习、聊天、购物(包含订外卖)、查阅资料、维系情感等动能。这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便利,但也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进取心的培养。网络正在向着影响人更多的方向发展,大学生渐渐偏向依赖网络或借助网络做事、生活。

2)网络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发展。网络对大学校园的入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而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接触网络。但庞大的网络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的信息,会对大学生的身心造成极大伤害,导致他们人际交往出现障碍和道德的弱化。一旦网络成瘾,还会造成更大的精神危机。

3)大学生对网络的有效性有待于提高。他们使用网络的目的性较差,比较随意,上网没有明确的目的和内容。在庞大的网络信息面前,有些不知所措,容易造成花费大量的时间而收获却很少,这样大大降低了对网络的有效利用。有时,进入到不良信息领域,还会对其造成伤害。

4)网络导致大学生的理性减弱。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网络容易让他们盲目从众,人云亦云。这种情况,发展到一定程度会混淆视听,歪曲事实,甚至会上当受骗。使大学生的人生成长之路变得更加坎坷。

5构建校园健康网络环境的思考

楣娣镀浯笱生的网络行为,建立健全文明、理性的网络观。在大学校园里,关键在于开展教育和疏导工作。针对本次调查的问题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大学生的网络素质教育。当前我国大学生存在对媒介素养内容了解模糊、对媒介的判断能力较弱、对媒介的使用不够深入等问题。可以利用学校的官方网站、论坛、宣传橱窗和课程设置等手段,定期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增强其对网络信息的警惕性,提高判断力和自制力。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为他们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

2)规范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和手段,开展网络思想道德教育、规范,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网络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信息意识和网络道德责任意识。

3)加强网络监管。对于学校网络安全的监管,严把“入口关”,联合工商、公安、信息产业等部门,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共同管制。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到网络监管中来,形成一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网络监管队伍,严防各种不良信息在大学校园里传播。

4)对大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加强对网络的使用教育。对于少部分太过依赖网络的大学生,可能已经有网瘾了,通过展开心理辅导教育,帮助其对网络的不规范使用,慢慢达到对网络的健康使用。

6结束语

网络调查篇6

 

关键词:网络教研;教师专业发展;网络资源

教研活动是中小学各学科都要组织的常规学术活动,传统的教研活动一般由教研组长或教研员组织.在一个约定的地点、时间将教师召集起来,讨论研究某些特定的题目。这种传统的集中式教研活动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如学科孤立、学校孤立、时空限制、资源保存限制、教师参与限制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网络教研能很好地弥补这些缺陷,因此很多地区都开展了网络教研,网络教研逐渐成为教研活动新的发展方向。

1网络教研的概念

网络教研是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系统的、崭新的教研模式[”。它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网络平台开展的跨时空远程教研活动,从全新的视角探索教研的方向,扩大教研的职能,从而使教研活动更加科学化。网络教研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以在学校的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着眼点,以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不断优化、改善甚至变革学校教研的手段、过程和结构,从而推进课程实施,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中小学网络教研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1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目前中小学教师开展网络教研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改进策略,为后续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重庆市北碚区、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和亭湖区的中小学教师,共计175人。所涮查学校教师教龄30年以上的占5.88%、20一29年占38.24%、10—19年占20.59%、9年以下占35.29%

2.2调查数据收集与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75份,实际回收170份,无效问卷9份,问卷的回收率为97.14%,有效率为94.70%。对收集到的数据主要采用了频数统计法进行统计和分析。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开展网络教研的积极性、内容、方式、交流工具和实际存在的困难等问题。

2.3调查数据分析

2.3.1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意识

网络教研的主体主要是来自于一线的广大教师。网络教研的跨时空性、多主体性、强交互性、高民主性使得网络教研应该成为广大教师畅所欲言的平台。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有一半的教师不参与网络教研活动,仅6.12%的教师经常参与网络教研活动.44.09%的教师也只是偶尔参与网络教研活动,且积极性不高、水平参差不齐。此外,绝大多数教师往往只是少数的“常客”.而更多的教师则喜欢做“潜水者”,仅仅把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途径,缺乏积极参与和互帮互助的意识。很多教师在网络教研平台上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时,理性的、学术的成分不够,“怨”、“愤”、“水”的成分偏重。有的教师只是将网络教研作为自己个人的行为,没有上升到相互交流、讨论的集体行为,没有形成合力。这些都表明教师的科研意识还有待提高。

2.3.2网络教研的形式

形式灵活多样是网络教研活动有效开展的关键素。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网络教研的形式还比较单一,主要是听课评课和集体备课,这二者分别占有效样本的55.56%和50%,而专题研讨(15.00%)、案例研讨(10.23%)、课题研究(9.67%)等形式在问卷发放学校还没有得到广泛开展:内容新颖、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是网络教研活动深入开展的前提。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网络教研的内容还比较陈旧,缺乏一定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在钻研教材教法、交流教学经验和讨论学生的学习问题这两方面,分别占有效样本的81.67%和59.44%,内容涉及新课改方面的样本只占有效样本的33.33%;从教师在网络教研中的第一交往对象可以看目,前广大教师已经能够认识到网络教研在同伴互助中的作用,却没有能够充分认识到网络教研在专家引领中的作用。61.34%的教师在开展网络教研时的第一交往对象是优秀的中小学一线教师,24.49%的教师在开展网络教研时的第一交往对象是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大学教师和教育科研部门的理论工作者,14.17%的教师在开展网络教研时的第一交往对象是教育行政部门人员。

2.3.3网络教研的机制

网络教研活动允许任何教师通过QQ,BBS,Blog等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即时的在线研讨,与专家进行点对点的零距离交流以及和各方同一就教学问题进行深入切磋。调查结果显示,广大教师倾向于使用电子邮件(75%)、BBS(52.08%)和QQ(45.83%)等单向、非实时的交流工具,较少使用博客、维客、Moodle等具有强交互性、开放性的通讯工具。这表明.网络教研还缺乏深入、有效的交流机制。完善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是网络教研持续开展的保障措施。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调查结果表明,38.56%的教师认为完善的激励和评价机制的缺乏是他们在开展网络教研时遇到的困难之一。

2.3.4网络教研平台的质量

高质量的网络教研平台是取得良好教研效果的基本保证。而平台的栏目设置是否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网络资源的数量、质量是否满足教师需要,平台本身是否便于教师使用是判断网络教研平台质量高低的因素。调查结果表明,认为网络教研网站上的信息比较杂乱、价值不高和网络教研网站存在技术操作方面的问题的教师分别占有效样本的51.02%和56.89%。问卷发放学校的教师普遍反映,该校的教研网站主要存在以下一些不足:栏目设置随意性大;在管理上“技术”与“业务”分工不明确;与上层教研网承上启下的作用发挥得不够:不能根据教师的需要实现实时更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实际利用率也不高。目前网络教研普遍采用的交流平台是E—mail,BBS,QQ,NetMeeting,MSN,Blog,Wiki等。这些平台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教研活动,例如:QQ,MSN适用于教师讨论,而Blog,Wiki适用于教师培训。众所周知,资源建设、教师培训、教学讨论和网上教学等教研活动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而各自分离的交流平台无形中降低了网络教研的成效。

3解决问题的对策

(1)协调好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的关系,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开展网络教研和传统教研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更有效地提高教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益,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网络教研虽然有许多优势,但网络毕竟只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存在着自身的不足.如缺乏情境性、不利于情感交流等。而传统教研中的教学沙龙、实地课堂教学观摩等面对面的教研活动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凝聚力。因此,传统教研工作非但不能削弱。而且要发挥其在“点”教研方面的优势,发挥其面对面交流的长处,提升传统教研的水平,弥补网络教研的不足。

网络调查篇7

面对网络构建的丰富世界,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认同度和参与热情,多数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网络理念,通过快捷的网络他们可以开阔视野、了解世界,搜集信息、获取知识,网络在他们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地使用网络,也会带来负面的效果,甚至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及前途。笔者旨在通过对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现状及调查,探讨网络对大学生的利弊,通过对网络的了解,分析网络对大学生各方面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为高校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参考和建议。

1使用的调查研究方法及统计分析

1.1调查研究方法。

课题组根据研究需求设计了调查问卷,其内容主要包括:年级、性别、学习成绩、人际关系、上网时间、上网目的等。在调查表中,明确涵盖所有内容,其中关于学习成绩,要求学生根据各科考试及格率进行分类综合自评,而人际关系、各项压力、适应能力等则根据自我感觉按照程度进行分类自评;对于上网时间、使用频率和上网消费要求进行定量填写,力求准确。以上要求均在发放调查表的过程中明确宣布。以附近几所学校(欧美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燕山大学、建材学院)不同年级的一些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100份调查问卷,收回问卷100份,回收率100%,其中男生59名(59%),女生41名(41%)。

1.2调研统计及结果分析。

在对调查问卷发放后,对所填写内容、数据进行统计,此次调点在了解大学生使用网络情况,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基本达到了调查目的。

1.2.1从不同年级使用网络的比例看,大一新生相比高年级学生还不是很熟悉大学生活,上网的人相对较少,自己有电脑的也不太多,上网比例只占18%,大二明显增加,上网比例占29%。大三、大四因学习、应聘等,特别是自己有电脑的较多,所以上网比例占调查总数的53%。

1.2.2从对上网的目的调查中可见,浏览新闻和查资料的占29%,玩游戏与聊天的占36%,收发电子邮件的占12%,更新博客与个人主页的占23%。其中浏览新闻查找资料和玩游戏聊天的比较多,一般学生在上网查找资料的同时也不忘它的娱乐性,也有很多人在更新博客或主页,写写自己的东西,以网络公开自己的心情,记录自己的故事,这也是大学生多彩生活的一部分。

1.2.3在对上网的利弊调查中,多半的学生认为上网对学习有利有弊,由此可见,学生们对网络的认识还是全面性的,而利弊的关键还在于自己的把握。

1.2.4调查结果。通过调研统计得知,当代大学生的上网率高达94.60%。调查还显示,大学各年级网络使用率男生相比女生高一点。这是因为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使得现在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对学生的计算机技能都有较高的要求等,这从调查中有59.8%的学生认为自己最需要提高的就是计算机使用水平可看出。另外,还有43.2%的学生是因为同学影响而上网的,且有不少大一新生以寝室为单位集体去网吧上网。可见,追求时尚和好奇而上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2.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利弊浅析

网络对于当代大学生就好比一柄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其中关键在于大学生本身怎么处理好这其中的关系。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使其为大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博采众长提供最大的平台,但同时,还要杜绝网络成瘾等负面的影响。

2.1网络的积极影响。

2.1.1合理上网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途径,学习者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接受教育,学到在校大学生学习的所有课程,并可以和在校学生一样修学分,参加毕业并取得学位。这对于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它不但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2.1.2合理的上网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使大学生不用再为找工作到处跑,也不用再去人才招聘会上和别人挤来挤去,利用网络就可以获取很多信息并和招聘单位联系投递简历。大学生通过上网,可以提高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2.1.3合理上网有利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提升。有的大学生在功课方面相当优秀,但在交际方面却有些逊色,一方面可能缺乏交往技能,另一方面可能由于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在生活中建立不了协调的人际关系,交往范围变得狭窄。而利用网络这个平民化的交际舞台,他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网络的互动平台让大学生在这个广阔的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增强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从而扩大交流范围和交际面,主动扩大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圈子,展示自己。

2.1.4网络有助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大学生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为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

2.1.5大学生利用网络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很多人如果想象大学生上网的情形,多数会想到他们在宿舍里面下载MP3歌曲,玩游戏,或者聚集在聊天室中。然而,的确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使用互联网寻找工作和学习机会。[4]

2.2网络的消极影响。

2.2.1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成绩。目前,大学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学业成绩是衡量大学生学习成功的主要标尺。大学生沉迷网络侵占了学习时间,削弱了学习兴趣,破坏了学习秩序,降低了学习效率,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学业受挫。在上海某高校退学、试读、留级和转学的237名学生中,约有80%的人是因为无节制地沉溺于电脑游戏、网上聊天而荒废学业,导致不能通过考试的。

2.2.2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生活的基本保证,也是大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的需要。网络成瘾剥夺了大学生大量的时间,减少了休息、睡眠和学习等正常生活的时间,就会严重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大学生沉浸在网络之中,容易迷失现实的自我,把虚拟的角色当成现实的角色,造成交往心理失落。另外,网络成瘾易引发大学生人格异化。

2.2.3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思想品德。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但如果过度迷恋网络,势必就大量占用有效时间,而使学习兴趣下降,与老师、同学、父母交流和沟通的时间减少,逐步出现人际关系障碍。当他们意识到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比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更轻松、自由、快乐时,便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到网络交往中,从而减少了对周围人际的交往和接触,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产生紧张、孤僻、情感缺乏等症状,造成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

2.2.4污染了大学生的思想。遨游在网络中的大学生在网上的交往以符号为特征,其交往不受物理时空的限制,可以隐瞒自己的姓名、性别、身份与年龄;在网上自由任性,容易在网络游戏、黄色网站中放纵自己的欲望;不必遵守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和角色扮演的规则;甚至他们到处散布病毒、潜入网站偷窃资料、骗取他人感情,等等,这样便使得网络成为玩世不恭、恶作剧的场所。

2.2.5扭曲了大学生的心理,诱发大学生犯罪。网瘾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或人格扭曲,迷失自我,而网络中黄色信息、火爆刺激的暴力内容则容易使大学生认知模糊,误认为通过伤害他人而达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导致大学生产生破坏欲,甚至是大学生犯罪。一旦形成这样的错误观点,他们就会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欺诈、偷窃甚至对他人施暴的事就会不断在网上甚至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如2004年5月,江西某学院一名大四学生上网成瘾,导致狂想症后杀死二人、重伤五人的惨剧。

3.避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控制对策

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教育引导,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的原则,发挥网络迷恋大学生的特长,举办网络相关的竞技、交流、互动活动,建设并充分发挥校园绿色网站的作用,培养大学生树立文明健康的上网意识,严格遵守文明上网的规范,使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和网络对自身成才的作用。

3.1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网络。

正确对待网络就是把网络对于工作、学习的好处充分发挥出来,结合学生自己的爱好兴趣,合理地运用网络。控制上网的时间,拒绝网络“黄毒”,准确评价网络信息,正确运用网络交往方法,做到健康文明上网。教育大学生正确地评价网络,要看到网络的优点和缺陷,又不夸大网络的优点和缺陷;教育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提高学习效率,把网络当成生活和学习的一种工具;教育学生认识到网络不能代替教育,不能代替课堂教学,不能代替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文明使用网络的意识,客观看待网络对自身成长的作用。

3.2引导大学生遵守网络规范,树立文明上网意识。

引导就是因势利导,教育引导指运用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问题特点,采用舒缓的办法解决问题。作为学校、教师不能不负责任地把网络迷恋的大学生开除了之,把问题推向社会,推向家庭。学校对于大学生网络迷恋教育管理不足的主要表现就是没有在学生上网之前让学生了解文明的上网规范,帮助大学生树立文明上网的意识。

3.3学校为学生提供完善健康的网络服务。

3.3.1完善校园局域网,提供全面的信息平台。学校要促进校园网络健康发展,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但目前高校对校园网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需要加强的地方。例如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和参考资料,而图书馆只能提供有限的资料,很多东西还是需要上网查询,但宿舍往往上不了学校的期刊网,只能通过机房来获取期刊网的信息,这样就很不方便。所以学校应该更加完善校园的网络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方便、可靠、安全的网络服务,同时可以登陆各种各样的教育和科研网站,如英语四六级、考研,各种层次计算机学习指导网站,进行自学辅导、作业测验、大考冲刺、升学模拟考场,等等。

3.3.2构造良好的交流环境和校园文化。由于各高校面向大学生的免费或低费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比较少,大学生周末除了上网无处可去、无处可玩。单调的大学生活会使人压抑、烦躁、兴趣减低、生活缺乏乐趣,而网络多彩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虚拟生存的自主创造性,满足了大学生对文化生活的多样需求。所以良好的交流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结语

网络时代已经到来,给大学教育和大学生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大学生应该积极发挥网络给自身带来的积极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利用广博的网络资源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要坚决抵制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也应与时俱进,积极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对大学生做到理论上指导,思想上启迪,组织上保障,利用网络技术资源,加强学生上网的引导,增强学生的自控力,避免网络迷恋的负面影响,促使大学生顺利成才。

参考文献:

[1]陈文辉.浅谈计算机网络的发展[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46-48.

[2]朱彩萍.网络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51.

[3]韩红艳.大学生网络交往类型及其特点研究.西南大学,2006:3-4.

网络调查篇8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投票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川北医学院部分大学生。

1.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通过网络匿名问卷与纸质匿名问卷两种方式以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欲调查500份问卷,实际卷回收475份,有效问卷412份,其中网络问卷140份,纸质问卷272份。

1.3调查内容及统计学处理方法

该调查问卷内容涉及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调查对象遇到网络投票的频率、内容、形式,调查对象的个人感想及建议等。在数据统计与分析上,筛选出有效问卷,将数据录入SPSS16.0进行数据处理,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调查结果

2.1基础信息

此次调查中有58.26%为女学生,41.84%为男生;大一学生占35.72%,大二学生占55%,大三学生占9.28%。

2.2调查对象

遇到的网络投票的频率、内容、形式此次调查中有51.36%的同学表示经常收到别人的拉票请求,40.07%表示只是有时候,8.75%表示较少遇过,而近80%的同学表示有过帮自己或别人拉票的经历。数据还显示,由学校社团活动发起的投票占85.71%,社会公益资金的筹集占42.14%,职位竞选投票占37.86%,其他占46.43%。在涉及大家参与过的投票平台问题上,微信占总人数94.29%,微博占82.14%,QQ占69.29%,其他占27.86%。在投票过程中,点赞占总人数的80%,关注公众号占79.29%,下载APP注册并投票的占30%。

2.3调查对象的个人感想及建议

①从同学们对投票结果是否关注的数据来看,84.29%的同学表示不会关注,而15.71%的同学表示会关注。②调查时问及大家认为网络投票存在哪些问题,其中74.29%的同学认为投票过程太繁琐,54.43%的同学认为网络投票存在靠关系或金钱刷票,不公平,53.57%的同学认为其活动商业性太强,45.71%的同学认为存在隐私泄露,还有20.71%认为是其他原因。③在问及大家对网络投票的规范性需要做的努力,75.71%的同学认为投票人应自觉遵守投票规则,70%的认为需要主办方的监督,52.14%的同学认为应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43.57%认为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还有20%同学有其他看法。最后一个意见留言问题上,90%同学希望以后少进行网络投票,繁杂的网络投票令他们心生厌倦,毫无监督的网络投票让他们觉得不公平。

3调查分析

3.1从网络投票内容、形式来看

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对网络投票有支持也有反对,但绝大多数同学对此是反对的。他们认为网络投票欠缺公平性,投票过程又极为复杂,有时甚至还会泄露自己的隐私,没有安全保障,极具商业性。依靠人际交往圈大小来决定的投票结果对于投票本身毫无意义,甚至会损害票数较少参与者的参与积极性。这就导致了同学们遇见网络投票就心生厌倦的情况。从相关数据还可以看出少数学生存在矛盾思想:既认为网络投票是不公平的,又觉得网络投票相对现场投票更节省人力、财力、物力。这样的优缺共存让他们觉得适当采取网络投票还是不错的。综合来看,校园内网络投票事件频率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被广大同学所接受的,但如果其繁琐过程不进行改革,安全性和公正性不能够进一步提高,网络投票极可能被同学们所遗弃。

3.2从参与者的希冀来看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知,大多数同学认为网络投票的继续发展,必须依靠主办方的大力监督,投票者自觉遵守规则的共同努力。尤其在加强同学们的思想道德素养问题上,更应该做出巨大努力。从相关数据还可得知部分同学对网络投票失去信心,要求以后不要进行网络投票,声称扩大活动的响应度有很多种方式,无须偏爱网络投票这一种。综合上述,否定之声都源于网络投票的各种弊端,解决了这一弊端,肯定之声自然会多起来。

4建议与意见

网络投票本是网络发展的优质产物,可网络投票的泛滥使其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毫无监督力度和安全保障的网络投票使投票者遭遇隐私泄露危机。为此,笔者探讨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意见:

4.1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网络投票

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认识网络投票:4.1.1参与方: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应该遵守活动的规则,不应为谋求自身利益而恶意刷票;在能力范围内可以允许为自己或集体进行拉票。4.1.2投票方:作为投票方,同样应该遵守活动规则,不应为自身利益帮助他人恶意刷票。4.1.3被投票者:对投票结果采取合理正确的态度面对,既要了解监督投票流程,拉票也要合理适度。

4.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辨能力

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设性意见,举办相关方面的讲座或辩论赛,以加强同学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引导同学们正确地看待问题。

4.3建立完善投票网站,构建网络投票系统

目前,我国的网络投票更多地仍然停留在只是“将纸质投票转换为电子投票”的简单层面上,应通过建立完善的投票网站来构建完备的网络投票系统,提高其公平性。其一,完善网络投票网站的功能设计。不应仅仅定位在“勾选完事”的单一层面,而应更大程度发挥网络的资源共享性,保留投票选项的参与资料供查看。其二,不断升级完善网站的安全防护系统,确保选票的真实性。

4.4提供必要的物质与技术支持,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网络投票系统是在虚拟的环境下进行的,因此其操作过程缺乏透明度,存在安全性问题,也有可能衍生舞弊行为,影响到投票结果的真实性。有必要构建网络投票监管机制,保障选举有效性。

4.5完善网络法律法规

向有关部门反映网络投票的现状,以便制定出合理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投票,加强网络投票的安全性、可靠性与公正性。总之,“缺乏约束的网上投票迄今还不可能成为一项有价值的民意指标,对之的滥用,只可能造成另一种更为隐蔽的舞弊和不公正。”我校在网络投票方面也应对于社团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于校内社团自行举办的娱乐活动可以进行网络投票,提高活动关注度,调动本校同学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但对于校内大型公益类或优秀班级等涉及到非个人类比赛,则尽量采用限时现场的投票方式,以减少刷票、拉票现象。总而言之,对策与措施建立于理想状态,真正想要公平公正公开利用好网络投票,需要大家的共同维护。

上一篇:海角七号歌曲范文 下一篇:团队合作游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