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损伤范文

时间:2023-11-09 05:17:44

听力损伤篇1

2012年3月5日《山东商报》报道,年轻人爱“潮”生活,唱KTV、泡吧,有事没事都爱戴着耳机听音乐,但这些现代生活越来越威胁到年轻人的听力。近日一名19岁的大学生前来就诊,一天晚上他戴着耳机听MP4,听着听着睡着了。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发现父母说话总是很小声,后来他才知道,原来不是父母说话声音小,而是自己的听力出现了问题。

本刊提醒:

声源是一种机械能,到了耳朵里边需要经过毛细胞转化成生物电,这样才能听到声音,不过毛细胞长期受刺激就会变形脱落,这样就会出现耳聋。

噪音导致听力损伤被称为噪声性耳聋,是由于听觉长期遭受噪声影响而发生缓慢的进行性的感音性耳聋。这种患者多是纺织行业等在噪音比较大的环境下工作的工作人员,再就是专门接电话的客服人员。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新生活方式产生的噪音对听力的损害。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去KTV、迪厅、酒吧,这种地方噪音比较大,在里边待的时间长了就会对听力造成损伤。同时,很多年轻人平时喜欢戴耳机听歌,开着车听歌,这样也会损伤听力,尤其是坐公交车戴耳机听歌。

孕妇每顿吃6个鸡蛋患胰腺炎

2012年3月19日《成都晚报》报道,每天吃鸡蛋可以补充营养,近来这鸡蛋却差点成为“杀人凶手”:25岁的眉山女子王芳(化名),在临近预产期时,突然腹痛、呕吐,被紧急转送到成都市三医院抢救。经检查,发现是“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而引发疾病的原因正是营养过剩!幸亏手术及时,才母女平安。王芳说,家人在其怀孕后就疯狂地给她补身体,有时一顿让她吃6个鸡蛋……

“就是补过头了!”市三医院妇产科主任说,过量摄入的高脂、高蛋白食物,会增加胰腺的负担甚至引发“死机”,诱发急性胰腺炎发生。

本刊提醒:

每1个鸡蛋内含有约8克蛋白质,每日摄入1个鸡蛋,不仅能被身体全面吸收,还避免了鸡蛋中富含的高胆固醇带来的危害。不过,人体不能只摄入单一的营养物质,摄入含有蛋白质的牛奶、猪肉,对人体的吸收也同样至关重要。

长期进食高胆固醇食品,也是导致冠心病、胰腺炎等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日常饮食应做到低盐、低脂、低热量,加上散步、慢跑、游泳、骑车等有氧运动最好。

20岁男大学生吃出了C罩杯

2012年3月12日“四川新闻网”报道,20岁的林阳(化名),是成都某高校学生,1.70的个头180多斤,还有一个“难言之隐”让他不敢抬头挺胸:自己的胸部竟然比一些女同学还“丰满”――“C罩杯”。

林阳说,他从小就不挑食,而且食量比较大,身材自然也比同龄人更为壮硕。进入高三时,父母为了给他补营养,更是每天大鱼大肉加补品伺候,每天也没有任何体育锻炼。“每天晚自习前,我都会买汉堡吃!回家以后,爸妈一般都给我熬好了鱼汤……”近日,林阳将在医院接受异常增生的腺体组织切除手术,让自己的胸部“太平”下来。

本刊提醒:

过去被认为是女性“专利”的乳腺疾病,如今却是越发多地出现在男性患者身上。而患者以10岁至35岁之间年龄者居多,多数身材肥胖,还有很多人因为不愿意承认或者没有意识到,即便发生了病变也没有到医院就诊。

青少年处于青春发育期,体内雌雄激素水平尚不稳定,长期单一食品,可能导致男性出现女性性征。要多做运动,否则脂肪的存在会减缓雌激素的降解,增加体内雌激素的存储量。为减少脂肪,除了少吃油炸食品,建议少吃含有动物源性雌激素的食品,比如鹿茸。

除了青少年,有肺癌等肿瘤疾病的患者,也是乳腺疾病高发的人群。肿瘤细胞的雌性激素刺激因子,可能导致乳腺增生。

男性胸部发生异常时,较女性更容易发现。专家提醒男性市民,当发现以下这些情况时,就应当提高警惕,到医院进一步排查,切莫讳疾忌医。

结块、肿胀感:内肿块常发生在乳晕周围,质地较硬,边界不清,表面往往不光滑,活动度较差;

皮肤凹陷、内陷,偶尔伴有溢血。疼痛感不太明显,但如果发现出现回缩且内陷皮肤,都应该提高警惕;

淋巴结肿大:乳腺肿瘤容易转移,所以如果发现腋下淋巴结长时间肿大应特别小心。

男子食霉变甘蔗成植物人

2012年3月6日《钱江晚报》报道,近日,一则来自天涯社区的求助帖,引发了关注:网友在帖子中称,“我姐姐姐夫吃甘蔗中毒,现在姐夫成了植物人,姐姐的情况也不是很好,多次医治无果,恳请哪位知道好的医院,请告知。”

吃甘蔗也会中毒?记者就此展开求证,结果发现甘蔗本身没问题,但发霉的甘蔗确实能引起中毒。而且,春季是甘蔗霉变的高发期,民间甚至有“清明蔗,毒过蛇”的说法。

本刊提醒:

发霉甘蔗会产生“节菱孢霉菌”,“节菱孢霉菌”产生“三硝基丙酸”,被人食用后最终导致丙酸中毒。中毒的症状就像羊角风发病一样,最初症状为呕吐、头晕、阵发性抽搐,四肢强直,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衰竭。

甘蔗是秋冬季收获,等到第二年春天,往往已经放置了一冬,冬去春来,气温升高为霉菌繁殖提供了适宜温度。因此,越冬甘蔗最易霉变,据了解,我国每年的年初(2-4月期间)都有食用甘蔗中毒的情况发生,甚至出现中毒死亡。卫生部曾过食品安全预警公告提醒各地应加强辖区内甘蔗经营单位的监管。挑选甘蔗有讲究,发霉甘蔗有明显的特征。仔细挑选,是避免中毒的关键。

“眼看,手摸、鼻嗅”三步可以让喜欢吃甘蔗的人远离霉变甘蔗。

正常的甘蔗外观色泽光滑,如果甘蔗色泽差,在末端(即梢头)出现絮状或茸毛状的白色物质,表示已霉变;气味难闻,有酸馊霉坏味或酒糟味及呛辣味(内中的毒性物质为节菱孢及其产生的毒素),也不要买了。尤其需要提醒的是,喜欢喝甘蔗汁的市民,最好现买现削现榨甘蔗,随榨随饮,这样方能挑到放心的甘蔗肉。

春季易中毒的除了甘蔗,随着气温的日益升高,一些本来无毒或毒性很低的蔬菜和水果,有可能变成有毒或毒性增高的食品。

比如:四季豆(要充分加热)、马铃薯发芽或未成熟不能吃、来源不明的蘑菇不能吃、鲜黄花菜要在开水中焯一下。生蚝、生三文鱼等生食水产品也应慎食。

小女孩与小狗玩耍染上睑缘炎

2012年3月5日“浙江在线”报道,近日,两岁半的小女孩莹莹总是揉眼睛,还不由自主地流眼泪。后经眼科医师仔细查看,发现眼睛内有密密麻麻10多粒灰白色的皮屑,取下一粒放在显微镜下一看,竟是一条还在蠕动的寄生虫!

经询问得知,去年莹莹家里养了一只小狗,这个家庭“新成员”跟莹莹最亲,莹莹也很喜欢这个小伙伴,经常搂着小狗玩。医生分析,可能正是这样的亲密接触,莹莹沾染上了小狗身上的寄生虫,由于眼睛的温度和湿度非常适合寄生虫的繁殖,才让孩子的眼睛在短短一月间成了“虫窝”。

本刊提醒:

家中养有宠物的广大市民,要勤给宠物洗澡,经常洗晒衣物被褥。在抚摸宠物后,要用肥皂至少要洗三遍手;最好不要与宠物同室;杜绝同吃同睡。由于家庭饲养的猫和狗的皮毛上存在大量的真菌,与宠物接触以后,如果不认真洗手,极易引发皮癣、手癣和股癣等宠物病。如果眼睛沾染寄生虫,出现红、痒、流泪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国产粉多滥用亚硝酸盐

2012年3月27日《新京报》报道,火锅里的鱼滑、虾滑为何总是鲜嫩爽滑、久煮不老?饭店里的肉类菜品总是容易咀嚼,甚至烂软,本来皮糙肉厚的“老”肉、“干”肉是如何发生奇妙的变化,变得如此嫩滑?超市中就能买到的粉究竟是何成分?长期食用这种被处理过的肉类食品,对我们的身体究竟有无危害?《吃的真相》作者、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说,“人们在寻找能将这些蛋白分解掉的物质。能分解蛋白质的酶是目前最有效的,被称作蛋白酶。常见的蛋白酶很多,有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等。目前最常用的是木瓜蛋白酶。” 理论上,任何蛋白酶都可以用来处理肉而实现“”的目标。

本刊提醒: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粉的有效成分是木瓜蛋白酶,此外还含有淀粉和食盐等。木瓜蛋白酶负责把肉中的蛋白质分解,而淀粉的作用跟传统烹饪中的“挂芡”一样。淀粉附着在肉的表面,在加热过程中变联,形成一层薄膜包在肉的表面,减少肉中水的流失,也起到让肉“嫩滑”的作用。

相对于其他的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的稳定性很好。一般的酶都比较“娇气”,对于工作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酸碱度不合适就失去工作能力,温度不合适也罢工。而木瓜蛋白酶比较“皮实”,在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国,木瓜蛋白酶几乎是食品工业中使用最广泛的蛋白酶。

粉的核心成分是蛋白酶,即使是磷酸盐等保水成分也都是没有什么危害的。但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粉中,不少加了亚硝酸盐,这才是粉问题的关键。这种中国特色的粉安全问题,在于它加了亚硝酸盐而又不注明,就可能导致滥用超标而危害健康。

父亲摇晃哄小孩致女儿死亡

2012年3月16日《钱江晚报》报道,一则消息在网上流传,让妈妈们有些紧张。消息称,台湾新北市有位新手父亲,因为7个月的女儿哭闹不停,生怕吵醒家中其他小孩,便把女儿放在摇椅上摇晃,女婴随后出现口吐白沫和昏迷症状,送医宣告不治。院方分析,原因是父亲剧烈摇晃,用力过度,损伤婴儿脑内组织致其死亡。

“摇一摇”孩子就出事?很多人觉得匪夷所思。一直以来,摇一摇,哄一哄,是新手父母们“对付”婴儿哭闹的常用方法,传统的育儿手法怎么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危害?

本刊提醒:

专家表示,这种摇晃导致婴儿死亡纯属个案,而且很可能与婴儿本身的健康问题有关。一般轻微的摇晃并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但需要保护好孩子的颈部。“婴儿的颈部肌肉群肌力比较弱,不足以支撑宝宝的头部,2到3个月,只要抱着婴儿,家长都应以手掌支撑住宝宝的颈部,避免头部少了支撑力而摇晃受伤。”

大人在玩蹦极时常常会感觉头晕目眩,道理同样如此,小孩相比较成人,肌体更加娇嫩,尤其是婴儿的大脑组织尚未发育完全,必须尽可能避免受到外力影响。

介绍几种家长在育儿时,应避免的危险摇晃动作:

1.不要以剧烈摇晃的方式安抚宝宝。2.在空中抛接宝宝。3.将宝宝抛到床上。4.抱着宝宝旋转。5.让宝宝坐在大人膝盖上,往后用力翻躺。6.不要过度依赖摇篮,控制使用的时间与摇晃的程度。

女子用颈椎枕致颈椎病加重

2012年3月15日《齐鲁晚报》报道,山东泰城张女士老觉着颈椎酸痛,朋友建议她换一个颈椎枕,于是花300多元买来颈椎枕,用了三个多月,不但颈椎酸痛没有明显缓解,反而加重成了颈椎病。去医院检查得知,颈椎由劳损变成真正的颈椎病。

本刊提醒:

目前市面上打着“贴合颈椎的曲线设计,长期使用会缓解颈椎疼痛感”的颈椎五花八门,正规颈椎枕也能起到缓解疼痛的辅助作用,但更多的应该看枕头的透气性和软硬度,并非一味只看重价格。最重要的是颈椎枕不能代替正常诊断和治疗,颈椎有病了还需要到正规医院诊治。

推荐:颈椎保健操

(l)低头仰天:坐位或站立位,双手叉腰,光低头看地,闭口使下须尽量紧贴前胸,停留片刻,然后两眼看天,仍停留片刻。如此反复进行。以不感到难受为度。

(2)手抱颈项:两手十指交叉,上举屈肘,用手掌搂抱颈项部,用力向前,同时头颈尽量用力向后伸,使两力相抗,随着一呼一吸有节奏地进行锻炼。

(3)左右旋转:坐位或站立位,双手叉腰,头颈先向左环转3次,然后再向右环绕3次,左右交替旋转数次。要求动作频率要慢、要稳,以不感头晕为度。

(4)与项争力:先作立正姿势,两脚稍分开,两手撑腰,练习时动作宜缓慢进行,以呼吸一次作一个动作为宜。

(5)犀牛望月:预备姿势同上。练习时:①头颈向右后上方尽力转,上身躯干也随同略向右转,双目转视右后上方,仰望天空。

男子乘飞机坐3.5小时患深静脉血栓

2012年3月21日《钱江晚报》报道,66岁的张先生从昆明到杭州,3.5小时的飞行时间。由于坐在窗边,怕惊扰了身旁甜蜜的新婚小夫妻,他一动都不敢动。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贴心”行动,竟然给自己带来了疾病。下飞机后,张先生的脚胀鼓鼓的,难受得厉害。忍了3天,终于忍不住上医院看病。医生说他这是深静脉血栓,不知道什么时候血栓就可能掉下来。如果堵塞了肺动脉,还有可能会致命。张先生说,自己是个摄影爱好者,去过尼泊尔、柬埔寨等众多地方,时常长途飞行,“为了拍照,经常坐窗边。真不知道后果会这么严重!”

本刊提醒:

靠窗口座位会导致一种叫做深静脉血栓的疾病,这和以前大家概念中的“经济舱综合征”是一个病,只不过,最新的研究发现,长途旅行中,无论旅客选择的是经济舱还是头等舱,只要靠窗,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是非窗口位置的2倍。旅途中长时间一动不动,则容易增加静脉血栓危险。

对于很多人来说,少量的深静脉血栓,B超无法发现,也可能被自行吸收,所以,往往成为随身携带的“定时炸弹”,等下一次长途旅行时,就可能发作。血栓就像嫩豆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脱落;当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并随血液在全身循环时,几分钟就可以进入肺动脉,造成肺血栓栓塞,严重者可导致猝死。

听力损伤篇2

1、长期戴耳机是可能会造成听力损伤的。

2、耳机是生活中常用的设备,但是如果耳机开放的音量较大,耳机的声音能量又被限制于耳道内,无法向外界有效扩散,长期连续的使用就可能会造成内耳功能的损伤,引起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还可能伴随有耳鸣症状。

3、人们应当控制好耳机的使用时间,减低音量,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听力的影响。

(来源:文章屋网 )

听力损伤篇3

关键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儿童;动作技能;姿势平衡;运动干预

儿童的听力损伤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作为全球第三大常见的慢性病,听力损伤为患者带来了长期的健康影响,学业困难和社交难题。虽然很多儿童听力损伤程度不同,但听力损伤对儿童语言、认知和社会技能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目前,国内外已有研究大多关注于听力损伤儿童的语言和言语技能损伤,而忽视了听力损伤儿童神经发育,行为发展,动作技能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因此,本文将重点综述国外关于听力损伤儿童动作技能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希冀对我国相关研究的深化发展提供参考。

一、听力损伤的分类

美国口语听力协会给出了听力损伤程度的分类,在临床上分为三种听力损伤的基本类型,一是传导性听力损失,主要是由于外耳或中耳阻塞性病变或结构破坏,机械性阻断声音所致,通常也包括缺乏辨认微弱声音的能力。二是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这是永久性听力损伤最常见的类型,是由内耳受到损伤或者内耳到大脑的神经通路受到损伤导致的。三是混合型听力损伤,这是由传导性和感音性混合形成的听力损伤。此外,听力损伤还可分为单耳听力损伤和双耳听力损伤,语前听力损伤和语后听力损伤。在早期诊断中,中度到极重度的听力损伤儿童中,其中8%是在出生时患病,这种情况造成的后果包括语言技能的终身性损伤,社会性发展的可能性迟滞及对学业成绩的影响[1]。

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的原因

Davidson等人提出了听力损伤的病因学分类,大多数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是先天性的,在发达国家出现的频率很高,原因主要有遗传,产前获得,围产期获得,产后获得,颅面畸形等及其他原因[2-3]。

(1)遗传:大约有50%的儿童永久性听力损伤是由遗传和血缘关系导致的,有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常染色体隐性基因和偶然性遗传。

(2)产前因素:风疹、弓形体病都被认为是产前获得听力损伤的主要原因。母亲接触酒精,链霉素,奎宁和磷酸氯都可能损害内耳神经元导致先天性听力损失。

(3)围产期因素: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缺氧等。

(4)产后因素: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感染,中耳炎并发症,免疫,遗传因素等。这些不同种类的产后因素有可能引起感音性耳聋或传导性耳聋或两者兼有。

三、姿势控制,动作技能和前庭功能的关系

在生命的早期阶段,听觉的输入和交流对于语言的获得,认知,行为和社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样的,动作发展对于儿童与外界世界交流,感知觉,学业能力,运动技能等其他技能的获得也是必不可少的。患有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儿童除了语言发展的迟滞外,很可能伴有非语言的其他重要方面发展的延迟,比如姿势控制,动作技能,注意力等方面。姿势控制的发展是技能性动作表现的先决条件。保持一个静态或动态姿势的能力的操作性定义分别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静态和动态的姿势控制对于执行动作十分重要。姿势控制的发育是一个多系统协调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感觉系统,中枢神经加工系统,前庭系统的参与。前庭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前庭-眼系统,有利于保持视觉系统的稳定性;二是前庭-脊髓系统,用来保持躯干的空间定位和躯体运动时的姿势状态。发育完善的前庭系统能够维持眼球位置,稳定头部和躯体的空间感并使人体保持直立。

目前的早期筛查显示,前庭缺陷的发病率尚不清楚,据报道,前庭缺陷的婴幼儿大约占各种原因所致听力损失婴幼儿的20%-70%。有研究者发现,较大比率的患有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的儿童有较弱的前庭功能反应,以及较差的静态平衡能力。Crowe等人探究了听力障碍儿童前庭功能和动作熟练性及平衡能力的关系,发现听力损伤儿童的动作熟练性取决于前庭功能,因此,对于听力损伤儿童的运动缺陷进行干预时,还应考虑其前庭功能[4]。Rine等人的研究认为在不管前庭测试结果的时候,患有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的儿童表现出不成熟的静态和动态平衡的反应,他们也发现患有明显的前庭功能损伤的儿童,在粗大动作测验上的得分要低于那些只患有感音神经性听觉损伤而没有前庭功能缺陷的儿童[5]。这些证据表明,前庭功能一旦受到损伤就会影响平衡能力,干扰正常动作的发展。

四、动作技能发展的评估及干预

前庭损伤引起的听力损伤及对这类听力损伤儿童的治疗干预的有效性研究最近几年才有记录,在现有的记录中,对于听力损失儿童的姿势控制和动作技能评估还不是例行程序。在小儿科的早期鉴定和发展性评估中,平衡能力和动作技能发展迟缓的调查和测验是一个被忽视的单元,当然也没有提供相应的干预措施,除非听力损伤儿童已被诊断出有明显的神经或骨科疾病。

Dummer等人使用TGMD-2(粗大动作发展测验),通过测量运动技能和物体控制技能,研究了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儿童的基本动作技能以及动作表现的一致性[6]。Engel-Yeger等人使用ChAS-T(儿童活动教师量表)评估了儿童的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以及时间和空间感官能力[7]。Rine等人的研究使用了LAP-D中的粗大动作量表,包括两个子测验:身体运动(G-BM)和客体运动(G-OM),使用测量静态平衡依据的标准是BOT-2(动作熟练性测验)中的单腿站姿[5]。Potter和Silverman用SCSIT(感觉统合测验)的平衡能力分测验测试了平衡能力[8]。Suarez等人使用姿势控制测验测试两种条件下的姿势感官组织,评估了姿势控制策略[9]。Cushing等人在两种不同条件下的研究中使用了BOT-2(动作熟练性测验)的平衡能力测验[10]。Gheysen等人在他们的研究中使用M-ABC(儿童运动评估组),这个测验包括手的技能,平衡技能和球类技能三类动作技能[11]。

Rine等人在报告中指出,感音性神经性听力损伤儿童不同于传导性听力损伤儿童,表现出渐进性动作技能发展滞后,这些动作发展缺陷和前庭结构的伴随性损伤有关。针对这类儿童的运动干预中,焦点放在增强感觉统合和姿势控制能力的训练是有效的。诸多报告指出,姿势控制发展的关键期是4-6岁,这就说明针对这一人群的动作技能缺陷的干预应该在这个年龄之前被提供[5]。Lewis等人发现伴随着参与平衡和身体意识项目,6-8岁儿童的平衡技能有所改善[12]。Braswell和Rine发现听力损伤儿童的动态视觉敏锐度,达到最大阅读速度的最小字体大小和阅读敏锐度,伴随着视觉前庭训练有所改善[13]。Rine等人报告了伴随着运动干预,听力损伤儿童姿势控制的感官组织的改善和渐进性动作技能发展滞后的停止,这种干预的目的在于加强感官一体化的姿势控制能力[5]。Hartman等人的研究重点在于测验聋校中儿童的动作技能表现及其与体育运动参与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和正常儿童相比,听力损伤儿童在以下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动作技能问题:62%的儿童在手的灵巧度测验上表现偏差,52%的儿童在球类技能上表现偏差,45%的儿童在平衡技能上表现较差,43%的参与有组织的体育运动的儿童在球类技能和静态平衡上表现更好。这项研究证实了改善聋童动作技能表现的重要性,这对他们参与体育运动也有积极的影响[14]。

然而,有研究者发现植入人工耳蜗的儿童在平衡和动作技能表现上并没有比没植入人工耳蜗的儿童表现的更好,因此,对于植入人工耳蜗的儿童也应该进行运动干预,以此来改善平衡和动作技能表现[11]。Cushing等人发现植入人工耳蜗的儿童相对于他的正常同伴在动态平衡测试上表现较差,在这个研究中,儿童是进行耳蜗移植手术后进行测试,因此,听力损伤和移植人工耳蜗在动态平衡方面的贡献并没有被研究[15]。Suare等人研究发现单耳人工耳蜗移植的听力康复对于听力损伤儿童的感官组织策略并没有影响,因此运动训练干预计划应当根据儿童的康复情况及动作技能发展水平而定[16]。Schlumberger等人通过探索听力在感觉统合和非言语认知的临床作用时发现,植入人工耳蜗儿童的听觉补偿有助于空间整合能力,动作控制及注意力的发展,较早植入人工耳蜗在改善言语能力的同时也有助于非言语能力的发展[17]。

五、讨论及建议

儿童的听力损伤是世界范围内的难题,耳聋阻碍了儿童的最佳发展。虽然儿童在运动系统,语言认知等多方面都表现出发育迟缓,但其父母或监护人对其语言-言语方面的缺陷表现得更为重视,对这类儿童评估和治疗的重点首先在于语言发展。动作的笨拙和平衡能力缺陷使儿童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较低水平,为了减小这种对听力障碍者的不利影响,实行对平衡和动作技能缺陷的筛查测试和适当及时的干预,对于改善其发展状况是非常关键的。

早期诊断能够使通常被忽视或低估的机能障碍较早地发现。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儿童的早期诊断,除了听力学的评估,还应包括运动功能的评估,其中,对于前庭功能的测试应在学龄前进行且越早越好。运动发育评估在智力障碍儿童,脑瘫患儿,多动症儿童的早期康复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根据已有的成熟经验,在听力损伤儿童的筛查测试中,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运动发育情况的评估。一些量表的使用和引进为更好地进行评估提供了便利。以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为例,它是目前国内外康复界和儿童早期干预领域,被广泛应用的一个专门的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该量表不仅可以用于运动发育迟缓的评价,也可用于儿童运动康复的评定。应用评估工具可以对每一个个体的运动技能同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被测儿童的运动技能缺陷能够被识别出来并且转化到个体的训练目标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运动训练方案的目标性和有效性。针对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儿童的早期训练,家庭环境,训练人员,训练计划的实施等都需要科学的指导,在保证语言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动作技能的训练。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做好早期干预的同时,根据儿童的发展情况,重新评估动作技能发展也是必要的。

感觉统合训练和体育训练都是改善特殊儿童动作技能发展的有效途径。针对学龄前幼儿的感统训练,是一种在儿童身体游戏的基础上进行训练的活动方式,儿童通过专门的器械,在老师指导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的一项体育游戏活动。感统训练有助于改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儿童的前庭平衡感,手脚及身体协调能力。学龄期听力损伤儿童通过在学校接受体育训练,参加体育活动,姿势控制能力和动作技能发展也有明显的提高。只有将详细的评估和教育干预计划逐步完善和结合,才能有效地改善听力损伤儿童的动作技能发展。正如Dummer等人所说,如果给这些儿童提供合适的机会加以训练,他们也许能够获得基本的动作技能,并且达到和跟他们的正常同伴几乎相同的水平。

参考文献:

[1]Angeles Espeso, David Owens, Gareth Williams: The diagnosis of hearing loss in children: Common presentations and investigations. Current pediatrics2006, 16: 484-488

[2]Razi MS, Das VK: Effects of adverse perinatal events on hearing. Int JPediatr Otorhinolaryngol1994, 30: 29-40.

[3]Potter CN, Silverman LN: Characteristics of vestibular function and static balance skills in deaf children.Phys Ther1984,64(7):1071-5.

[4]Crowe TK, Horak FB:Motor proficiency associated with vestibular deficits in children with hearing impairments. Phys Ther1988, 68(10):1493-9

[5]R.M. Rine, G. Cornwall, K. Gan, C. LoCascio, T. O'Hare, E.Robinson, M. Rice, Evidence of progressive delay of motor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with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and concurrent vestibular dysfunction, Percept. Mot. Skills 90 (2000): 1101-1112.

[6]Dummer GM, Haubenstricker JL, Stewart DA (1996) Motor skill performances of children who are deaf. Adapt Phys Act Q 13:400-414

[7]Engel-Yeger B, Weissman D (2009) A comparison of motor abilities and perceived self-efficacy between children with hearing impairments and normal hearing children. Disabil Rehabil 31:352-358

[8]Potter CN, Silverman LynNewman (1984) Characteristics of vestibular function and static balance skills in deaf children. PhysTher 64:1071-1075

[9]Suarez H, Angeli S, Suarez A, Rosales B, Carrera X, Alonso R (2007) Balance sensory organization in children with profound hearing loss and cochlear implants. 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ogy 71(4):629-637

[10]Cushing SL, Chia R, James AL, Papsin BC, Gordon KA (2008) A test of static and dynamic balance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cochlear implants: the vestibular Olympics.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134(1):34-38

[11]Gheysen F, Loots G, Van Waelvelde H (2008) Motor development of deaf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cochlear implant. J Deaf Stud Deaf Educ 13(2):215-224

[12]Lewis S, Higham L, Cherry DB: Development of an exercise program to improve the static and dynamic balance of profoundly hearing impaired children. Am An Deaf 1985,130:278-283

[13]Braswell J, Rine RM: Preliminary evidence of improved gaze stability following exercise in two children with vestibular hypofunction. Int PediatrOtorhinolaryngol2006,70 (11):1967-73.

[14]Hartman E, Houwen S, Visscher C (2011) Motor skill performance and sports participation in dea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Adapt Phys Act Q 28:132-145

[15]Cushing SL, Papsin BC, Rutka JA, James AL, Gordon KA (2008) Evidence of vestibular and balance dys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profound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using cochlear implants. Laryngoscope 118:1814-1823

[16]Suarez H, Angeli S, Suarez A, Rosales B, Carrera X, Alonso R(2007) Balance sensory organization in children with profound hearing loss and cochlear implants. 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71 (4):629-637

[17]Schlumberger E, Narbona J, Manrisque M (2004) Non-verb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with deafness with and without cochlear implants. Develop Med Child Neurol 46:599-606

听力损伤篇4

[关键词] 采油;工人;听力;电测听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6(c)-0156-02噪声极易对听力产生损害,长期生活、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而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有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1]。目前,听力损伤是常见的耳科系统疾病之一,我国有听力言语障碍患者2 780万名,在各种残疾中居首位[2]。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职业人群正逐年增加,有关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听力损伤的关系已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3]。采油行业人员普遍在一线作业,工作环境恶劣,噪声普遍较大。为了解采油行业人员听力状况以及为保护采油行业人员的听力提供指导,现将632名采油行业人员听力状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从事采油行业的工作人员632名,其中,男性619名,女性13名;年龄18~60岁,平均(33.4±11.7)岁;工龄0.5~41年, 平均(13.7±9.8)年;从事的工种为钻工321名,机工138名,驾驶员87名,其他86名。

1.2 听力测定方法

对纳入本研究的所有受检对象,由具备职业健康监护资质的专业耳科医师进行听力状况检查,包括口头询问患者是否有耳科病史、家族史、耳毒物史以及具体情况,采用相关仪器对受检对象进行鼓膜形态学和电测听检查,检查前所用仪器均要进行校准。电测听检查采用的设备为丹麦Madsen公司产ITERAⅡ型测听仪,检查时要求受检对象在脱离噪声暴露16 h后,在本底噪声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分析均通过SPSS 14.0软件进行分析,频数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男性和女性工人的纯音听力检测结果

619名男性工人中,有57名出现高频听力下降,占总人数的9.21%;有77名出现轻度听力损伤,占总人数的12.44%。13名女性工人中,未出现高频听力下降;有1名出现轻度听力损伤,占总人数的7.69%。可以看出,男性工人的高频听力下降比例和轻度听力损伤比例都要高于女性工人(P < 0.05)。详见表1。

表1 男性和女性工人的纯音听力检测结果[n(%)]

2.2 各工种的纯音听力检测结果

四大类工种中,321名钻工有31名出现高频听力下降,占总人数的9.66%;有39名出现轻度听力损伤,占总人数的12.15%。138名机工有12名出现高频听力下降,占总人数的8.70%;有21名出现轻度听力损伤,占总人数的15.22%。87名驾驶员有8名出现高频听力下降,占总人数的9.20;有11名出现轻度听力损伤,占总人数的12.54%。86名其他类工人中有6名出现高频听力下降,占总人数的6.98;有7名出现轻度听力损伤,占总人数的8.14%。详见表2。

表2 各工种的纯音听力检测结果[n(%)]

2.3 各工龄段的纯音听力检测结果

本研究中,以5年为一段将工龄划分为7个工龄段。其中,工龄≤5年的工人的高频听力下降比例和轻度听力损伤比例最低,分别为6.54%和9.15%;工龄>30年的工人的高频听力下降比例和轻度听力损伤比例最高,分别为15.63%和25.00%。整体上,随着工人工龄的增长,高频听力下降比例和轻度听力损伤比例也呈增长的趋势。详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男性工人的高频听力下降比例和轻度听力损伤比例均明显高于女性工人,这提示采油行业人员的不同性别之间听力存在着差异,女性的听力状况更好,男性的听力状况较差。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和男性和女性从事的工作岗位有关,男性普遍从事的工作岗位为体力较重,一线作业较多,工作环境噪声较大的工作岗位;而女性普遍从事的工作岗位为体力较轻,室内工作较多,工作环境安静的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由于男性较多地接触噪声,听力在日常工作中所受的损害较多,长此以往,就导致了男性的听力相对于女性来说较差。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四大类工种中,钻工、机工和驾驶员的高频听力下降比例和轻度听力损伤比例均较高,而其他类工种的高频听力下降比例和轻度听力损伤比例则较低。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钻工、机工和驾驶员大多需在一线作业,要长期接触采油作业产生的噪声;而其他类工作大多在室内工作,工作中接触的噪声较少。在四大类工种中,钻工的高频听力下降比例最高,机工的轻度听力损伤比例均最高,这也和他们接触的工作环境有关。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随着工人工龄的增长,高频听力下降比例和轻度听力损伤比例呈现出明显的增长的趋势。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长期接触采用作业过程中的噪声导致的;另一方面是随着工龄的增长,年龄也在增长,身体机能会逐渐下降。

综上所述,噪声是导致采油行业人员听力损伤的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做好采油行业人员工作环境的噪声控制至关重要。目前,控制与防护噪声的有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及个名防护三种途径[8]。在采油行业的实际生产作业中,采取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控制和防护噪声的可行性较小,只有个人防护这一方法简便易行。因此,为加强采油行业人员的职业防护,防止听力受损,采油行业人员应使用护耳器包括耳塞、耳罩等防护设备。而国内外的实践也表明,使用护耳器操作方便、省钱、效果明显。另外,在采取严格的职业防护措施外,采油行业应尽量给工人轮换工作岗位,尤其是听力损伤严重的工作人员要调换工种,以避免产生职业性耳聋。

[参考文献]

[1] 张华. 噪声慢“杀”听力[N]. 大众科技报,2012-03-02.

[2] 孙刚,施敏. 我国听力障碍人群达2780万[N]. 解放日报,2010-10-23.

[3] 朱海瑛,王玲,刘继文. 职业因素与听力损伤[J]. 职业与健康,2011,27(9):1052-1053.

[4] 陈吉旭,刘茁,高进,等. 某飞机制造企业840名铆工听力状况调查[J].2008,21(2):118-119.

[5] 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声学———耳科正常人的气导听阈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GB/T7582-1987)[S]. 198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GBZ49-2002)[S].2002.

[7] 董勤. 某玩具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状况调查[J]. 职业与健康,2011,27(10):1106-1107.

[8] 李发祥. 石油钻井人员听力调查与分析[J].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2,(3):40-41.

听力损伤篇5

大家知道,孩子的语言功能与听力有极大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常与年龄同步增长。一个听力正常的孩子到3岁时能够掌握600~1000个单词,而有听力损伤的孩子,如果又没有接受康复训练,则语言几乎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据统计,在孩子一出生就能确诊有听力损伤,并及时进行康复语言训练,则3岁时可以掌握300~700个单词,几乎可以达到正常孩子的语言程度;而在6个月时发现有听力损伤的孩子,进行康复语言训练后,到3岁时能掌握100~400个单词;在2岁时发现听力损伤,进行康复语言训练后,到3岁时仅能掌握几十个单词。因此,早期发现孩子听力损伤,及时进行康复语言训练,孩子的语言功能损失就比较小。

目前,医院对新生儿体检时,普遍采用拍手看婴儿眨眼的测试方法来判断孩子是否有听力损伤。由于人的正常听力频率范围可达20~20000赫,而人正常的说话声音频率也在150~10000赫之间,拍手时一方面动作本身可能对孩子产生惊吓而眨眼,另一方面有听力损伤的婴儿的残余听力可能使他能听到某个频段的声音而做出反应。所以,拍手看婴儿眨眼的测试方法并不能说明婴儿的听力水平,尤其是对于轻度听力损伤的婴儿更难以发现。

耳声发射是一种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并具有一定特征的微弱信号,是一种客观的、无创性的耳蜗功能检查,也是新生儿、婴幼儿听力监测的最佳方法,具有快速、敏感、无创的特点。耳声发射可以在婴儿睡眠中进行,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时间短(仅需5分钟左右),对传导性听力损害检出率较高,且不需要头皮电极。

用耳声发射方法检查婴儿听力,应选择在婴儿较安静的时候,如睡觉时、喂完奶后或换完尿布后,否则有可能会延长测试时间。新生儿首次听力筛查,最好在出生后1~7天内进行,3个月内复查。首次筛查未通过应在3~4个星期后再复查,若复查仍未通过,应进行听力脑干反应测试检查,结果还未通过,则应在出生后3~6个月内接受治疗。

听力损伤篇6

【中图分类号】d919.4;r7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__)o1—0057—03

外伤性骨膜穿孑l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经常遇见,

如何与疾病性骨膜穿孑l及如何确定损伤程度,是法医

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本文作者对相关

的案例进行收集、分析,并探讨相关问题。

材料及方法

对我所1997-20__年符合系列条件的案件进行

统计分析:

1.诊断外伤性鼓膜穿孔.有耳部明确的外伤史,

伤后不久即在医院检查,排除非外伤性鼓膜穿孔。

2.鉴定档案资料齐全。鉴定均依据相关急诊病历

及二级以上医院专科原始检查记录,并有脑干听觉诱

发电位等客观听力测试报告佐证。

符合条件共318例。

结 果

一般情况

· 58 ·

318例中,男245例,女73例:平均年龄32.8岁

(16~57岁);均为单耳鼓膜穿孑l,其中左耳287例.右

耳31例

二、专科检查及致伤物

318例中293例为殴打所致,25例为交通事故.

致伤方式以手掌掴耳或拳击多见。293例中掌击耳部

217例(74%),拳击耳颞部39例(13_3%),足踩踢耳颞

部22例(7.5%)其他致伤物(木板、棍棒、砖头等)拍击

耳颞部15例(5。2%)

三、鼓膜穿孔部位及形状特点

穿孑l部位多位于紧张部,而以前下象限发生率最

高。穿孑l形态多呈裂隙状和三角形.穿孑l边缘锐利.周

边附有血痂,常伴有耳聋、耳鸣等症状。见表1,2。

表1 骨膜穿孔形态与患者的症状

表2 鼓膜穿孔部位发生率

讨论

、外伤致鼓膜穿孔的机制

鼓膜常受到损伤,其损伤发生率占耳病的0.4%~

2-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巴黎108医院收治的外伤

病人中听力损伤的占5.8%,其中鼓膜穿孑l占36.7%.

每年外伤引起的鼓膜穿孑l发生率估计为1.4—8.6人/

10万。

鼓膜位于外耳道与鼓室间,其面积50~90 mm2.

厚约0.1 mm,呈椭圆形半透明膜,中央与锤骨柄连接。

其主要功能是把外耳道的声波变成振动,经听骨(文秘站:)链传

递入内耳。鼓膜因其菲薄而易受冲击波激烈震荡致破

裂,有人在尸体上实验发现,鼓膜受压36-36~52.52

kpa的冲击波即可破裂,其破裂穿孑l多在中央部及前

下部,可能与该处紧张及中央部连听骨链有关,穿孔

多发生在负压期。穿孑l后可有耳痛、耳鸣、耳聋.部分

可有耳出血,听力下降一般较轻,在26 db左右【1】。纪

丽颖报道为46 dbh 。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12卷(第1期)

鼓膜外伤穿孑l的机制因致伤原因的不同而异。本

组318例中256例为掌掴击、拳击耳部所致。其机制

为,当掌击或拳击耳部时,外耳道口被封闭,外耳道气

压形成高压,当压力超过鼓膜的弹性极限时.即可造

成鼓膜穿孑l。实验研究发现,当鼓膜受压2.25 kg/cm2

的压力时,可使其破裂,在6.75 kg/cm 的压力下.将使

50%成人的鼓膜发生穿孑l。【1】本组有6例因颅骨外伤

骨折波及鼓膜环沟处直接导致鼓膜紧张部的撕裂

二、外伤性鼓膜穿孔的认定

这法医学鉴定中尤为重要。鼓膜穿孑l有外伤性与

非外伤性的区分,而非外伤性鼓膜穿孑l又以中耳炎性

穿孑l最常见,两者鉴别主要依据穿孔形态的观察。新

鲜的外伤性鼓膜穿孔根据穿孔形态特点来鉴别比较

容易。但在实际检验鉴定工作中,法医检验常常不会

在伤后立即进行,甚至在伤后几十天或几个月后才进

行检查,有的穿孑l已愈合。有的小裂隙穿孑l愈合后没

有任何可见的改变,还有的案例在鉴定前鼓膜穿孔已

继发感染,与中耳炎穿孑l无多大区别。显然.医院原始

病历记录和伤后治疗记录对认定是否为外伤性鼓膜

穿孑l是必不可少的资料,有时甚至是惟一的依据。

作者考虑,认定外伤性鼓膜穿孑l必须具备下列条

件:

1.耳部或头部外伤史,耳部外伤可伴有外耳损

伤,尤其挫伤;仅有头部外伤者须伴有颅骨骨折.且骨

折线波及鼓膜环沟。

2.形态符合外伤性穿孑l的特点.穿孑l位于紧张

部,呈裂隙状,三角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锐利,

附有血痂。对于受伤当时由于经治医生检查记录不

清,鉴定时检见穿孑l的形态符合中耳炎性穿孑l的案

例,在确定是否为外伤性穿孑l时有两点经验可供参

考:(1)注意对侧耳是否有中耳炎改变,因为外伤性穿

孑l多为单侧,而中耳炎性穿孑l多为双侧,可据此鉴定

穿孑l的性质;(2)拍乳突x线片,观察有无乳突炎改

变。因为乳突炎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或慢性中耳炎急

性发作时,炎症扩散到乳突气房,使粘膜或骨质化脓

坏死【3】。拍片时间应在伤后1个月内才有鉴定意义,如

拍片距受伤时间过长,则不能排除外伤性穿孑l感染的

可能;(3)中耳炎引起的鼓膜穿孑l边缘增厚形状呈类

圆形或圆形,有的有分泌液。

3.鼓膜录像检查、该检查客观,真实可信,并可随

时为法医认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4.凡有头面部外伤的病例,都应考虑到有否鼓膜

受损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检查,自发生外伤后至认定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12卷(第1期)

时最好不超过3天,这有益于保持外伤性鼓膜穿孔的

特征性形态改变。曾有文献报道穿孔呈圆形或肾形,

此系非外伤所致.应注意。

三、外伤性鼓膜穿孔听力损失程度的判定

听力损失程度与穿孔的程度成正比,与穿孔部位

也有关系。国内曾有医院对若干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

者的听力图进行分析,发现其中一部分患者听力呈传

导性聋,听力损失在中低频率(0.125 2 khz),存在气

骨导间距,平均听力损失28.8 dbhl。这部分患者鼓膜

穿孔的面积均小于全鼓膜面积1/3(又称鼓膜小穿

孔):另一部分患者听力则呈感音神经性聋或混合性

聋,其 听力损失除中低频外.高频亦有损失(0.125

8khz均有损失),平均听力损失为43.1 dbhl,平均骨

导损失为33.3 dbhl,鼓膜穿孔的面积均大于全鼓膜

面积1/3以上(又称鼓膜大穿孔)。分析其原因,前者

主要伤及鼓膜,而后者不仅伤及鼓膜,还可能伤及听

骨链,引起听骨脱位及骨折,严重者还可能引起迷路

挫伤或震荡.损害内耳。文献报道,轻度外伤性鼓膜穿

孔由于快速的中耳压力变化可使内耳出现纯音性聋

外,还伴有可逆的高频区4.8 khz感音性聋, 而重度

外伤性鼓膜穿孔则文献报道不多。

四、损伤程度评定的认定

《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中规定外伤性鼓膜

穿孔属轻伤,由于外伤性鼓膜穿孔一般穿孔边缘为新

鲜创面,通过复合鳞状上皮增生移行长人,使穿孔缩

小、闭合,有自行修复能力,而且该修复能力与穿孔大

小、形状、穿孔部位、伤者年龄、乳突气化程度和治疗

方式有关。显然大穿孔较小穿孔需要较长的愈合时

间。依据lmho~r的计算,自行愈合所需时间范围为

1~6周。有人还发现,如果伤后10—15天仍无愈合征

- 59 ·

象,进一步的愈合将不会发生。随着穿孔时间的延长,

自愈的可能性将降低。笔者认为,鼓膜外伤性穿孔修

复愈合后.耳镜检查基本正常且无明显客观指标提示

听力障碍,对于单纯性鼓膜穿孔,无继发感染,两个月

内自行愈合,愈合后听力在40 dbhl以下者评为轻微

伤。另外单纯性鼓膜外伤性穿孔伴有听骨链中断引起

的传导性聋,在鉴定实践中.电测听不能作为评定依

据,必须采用客观测听方法.以验证纯音测听结果是

否准确,并进行abr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测试。听

力在41 dbhl以上者评定为轻伤。鼓膜外伤性穿孔后

继发感染听力客观检查在9l dbhl以上者可评定为

重伤。外伤性鼓膜穿孔经手术修补,听力恢复正常,可

考虑评定为轻伤。

笔者建议,由于鼓膜自身愈合能力较强,多由鼓

膜损伤后上皮细胞的核丝分裂加速引起.有人[4】曾通

过鼓膜切片发现伤后第一天的穿孔缘有白细胞和纤

维蛋白出现,72小时穿孔缘有白细胞堆积,而愈合则

发生于伤后5至7天。因此对鼓膜穿孔的鉴定.最好

在伤后不少于1个月后复查,再下结论,个别严重者

可推迟6个月后,以求稳妥准确。这是由于鼓膜小穿

孔多在3周左右自愈.而穿孔面积在25%以下多可在

3个月内愈合,继发感染者多在6个月后基本定型。

参考文献

[1] 萧轼之.耳气压性损伤[hi.见:萧轼之,胡振叶.创伤性耳鼻喉科学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3.57-69

[2] 史晓瑞.董民生.轻度外伤性鼓膜穿孔4-8khz频率区听力下降 .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分册,1996,20(3):162

【3] 董民生.耳外伤[a】.见:武汉医学院主编.耳鼻喉科学【m].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1984.212

[4] 周章保.al~#f伤性鼓膜穿孔的早期修补[j】_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

学分,1983,7(1):6o

听力损伤篇7

关键词 耳声发射 NICU患儿 听力筛查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7.066

2010年1月~2012年2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1天~1个月新生儿共1200例,进行听力筛查。现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1天~1个月患儿共1200例,其中男665例,女535例,顺产498例,剖宫产702例,年龄为1天~1个月。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患儿中,足月儿为638例,早产儿为562例,其中低体重儿(<2500g)382例,极低体重儿(<1500g)180例。在1200例患儿中涵盖有高胆红素血症104例,新生儿窒息12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6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5例,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23例,新生儿呼吸呼吸窘迫综合征147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120例,低血糖89例,硬肿症45例,代谢性及混合性酸中毒55例,肺炎105例,败血症73例,化脓性脑膜炎35例患儿。初筛顺产新生儿为出生后1~3天进行听力筛查。初筛剖宫产新生儿为出生后3~5天进行听力筛查,其余患儿病情稳定或接近正常进行TEOAEs听力筛查。未通过筛查者生后42天进行复查,复查未通过者建议生后3~4个月到专科进行脑干诱发电位(ARB)和声阻抗进行诊断。

测试方法:①仪器选择:新生儿听力筛查仪选用丹麦MADSEN公司的ACCUSCREEN型耳声发射仪测试双耳,由专业培训,考核合格的的NICU专科护士进行操作。②测试环境及方法:要求噪音不超过40dB安静环境,选择患儿处于自然睡眠状态婴儿,将带有弹性耳塞的探头轻轻放于外耳道,安放正确后开始测试。筛查程序为3个步骤组成,初筛顺产新生儿为出生后1~3天进行听力筛查,初筛剖宫产新生儿为出生后3~5天进行听力筛查,其余患儿病情稳定或接近正常进行瞬间耳声发射技术(TEOAEs)听力筛查;未通过筛查者生后42天进行复查;复查未通过者建议生后3~4个月到专科进行脑干诱发电位(ARB)和声阻抗进行诊断。

筛查标准:耳声发射显示PASS为通过,显示REFER为未通过。

结 果

1200例NICU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通过1025例,初筛通过率为85.41%;而175例患儿未通过,未通过率为14.59%,其中75例双耳未通过,100例单耳未通过。生后42天进行复查复筛通过125例,38例接受脑干诱发电位(ARB)和声阻抗检查,12例有听力损伤。

讨 论

新生儿听力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父母发现往往在1岁以后,此时语言、听力发育关键时期已错过[1]。及早发现听力损伤,尤其在6个月以内及早干预,使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智力等发育水平于同龄儿接近甚至相当,使其在社交、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弱势地位有所改善[2]。

国外研究证明正常新生儿听力损伤的发病率为0.1%~0.2%,在NICU中可达到0.2%~0.4%,是目前所筛查的新生儿先天性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3]。因此对新生儿,尤其NICU患儿进行听力筛查,使聋儿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TEOAEs是目前进行听力筛查的主要方法,该方法可以对位于耳蜗外的毛细胞松弛状态进行观察,是耳蜗受外界短暂脉冲声刺激后经一定潜伏期后以一定形式释放声频能量,任何损伤都能导致耳声发射明显减弱或消失。可将检查结果自动显示,因此具有客观性、快速无创性及敏感性。在应用中也收到一些因素影响。在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环境的准备:测试环境要求噪声

由于耳声发射的特点,只能成为一种筛查技术,而不是一项诊断性技术,它反应的是蜗前病变,对中枢听力损伤不能得出完全反应。NICU的患儿,多为多系统、脏器疾病,特别是大脑及中枢系统,TEOAEs仅能发现耳蜗性耳聋,对于耳蜗后的听力下降,可联合脑干诱发电位(ARB)和声阻抗检查,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TEOAEs具有客观性、快速无创性及敏感性、方便等优点,可以提高对新生儿听力筛查,以便对听力损伤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降低听力障碍导致的不良后果。TEOAEs技术值得在正常新生儿及NICU患儿听力筛查用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洪梅,李柳青.新生儿听力筛查与早期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09,28(8):1147.

2 霍薏钦.新生而听力筛查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3):3332-3334.

3 金汉珍,黄得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65-166.

听力损伤篇8

关键词:香格里拉县;新生儿;听力损伤;筛查

新生儿疾病应严格按照"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提高新生儿的健康状况。而筛查作为一种有效的早期发现新生儿疾病的方法,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作为听力损伤儿童发现和诊断的有效方法,新生儿听力筛查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设置筛查标准,对相关儿童进行初筛和复筛,以此对听力障碍儿童实现早发现和早治疗的目的。这将有助于提高儿童健康发展。为此,本文探索了香格里拉县在2012~2014年新生儿听力损伤早期筛查的状况,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的对象均为2012~2014年香格里拉县的新生儿,所有儿童均来自于香格里拉县相关助产机构,共计7754名,满足本次筛查的标准。

1.2方法 本文针对新生儿听力损伤筛查方法,符合云南省听力筛查实施方案以及相关的管理办法和流程。针对香格里拉新生儿听力筛查均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的方法进行听力筛查。筛查的周期和频率,依据香格里拉各助产单位和机构的实际情况,采取每周筛查60名左右的新生儿,每周1、3、5对新生儿进行初步筛查,筛查的时间为出生48h以后,对于初次筛查不通过的新生儿42d之后进行复筛,还是没有通过的新生儿3个月之后转到云南省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确诊,对于确诊的新生儿6个月之后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干预治疗。所有参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医护人员,均需要持证上岗,严谨无证操作,以免对新生儿的听力产生后天性人为破坏。

1.3筛查评定标准 根据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仪的双重查筛,若测听仪器在测定过程中,显示"PASS"则表示新生儿听力完好,若显示"REFER"则需要对新生儿听力进行确诊,两次显示为通过,或新生儿显示单耳听力损伤,则均确诊为新生儿听力损伤。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研究生数据均有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由表示,并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并用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检验标准为P

2 结果

2.1新生儿听力筛查现状 针对香格里拉县新生儿听力筛查,从2012年~2014年对县域内相关助产单位和机构进行合作。全县新生儿筛查率从起步阶段到目前为止,已经全部覆盖,听力筛查实行免费筛查机制,同时与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等一起。

2.2香格里拉县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 本此香格里拉县新生儿听力筛查从2012年~2014年进行,共计筛查7754名,新生儿,其中初次筛查率分别为14.90%、15.81%、16.96%。3年复筛率分别为52.64%、46.83%、42.19%。其中3年共筛查出6例儿童患有听力损伤,确诊率达到0.59%,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虽然至有仅仅2%左右的水平,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而言,一旦出现新生儿听力障碍问题,不仅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带来巨大的损害,同时严重影响到家庭的生活,给新生儿家庭带来前所未有的阴霾。针对新生儿而言,如果不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出现听力障碍的新生儿将在未来的言语功能、认知水平以及情感发育等诸多方面面临困难。本文针对香格里拉县新生儿,从2012年~2014年,不间断的对其听力损伤进行筛查,通过筛查对新生儿听力健康进行早期的干预。初次筛查率也在由2012年的14.9%,提高到2014年的16.96%。其中2014年筛查出3例新生儿患有听力损伤疾病,人数是2012年与2013年的总和。但初筛作为强制干预措施,仍然未能够完全做到准确全部的筛查。复筛率也由于新生儿家长对幼儿声音的错误判断、人口流动、经济原因等诸多客观情况的存在,导致复筛率有所下降。在临床医学上,复筛是进一步确定新生儿是否患有听力障碍的重要环节。

为此,本文认为在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过程中,应积极拓展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多举措并进,推动新生儿听力障碍复筛率。具体而言,一方面加强宣传力度,推动社会公民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强化新生儿父母的健康知识,通过公共宣传和健康推广,提高普通民众对此项工作的认知和支持。另一方面,助产机构和单位应不断强化工作意识和质量,降低因设备、人员操作等情况造成新生儿听力障碍检测不准确。最后,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通过构建完善的制度,强化对流动人口新生儿听力障碍的检测。以此提高全社会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覆盖范围和诊断效率。为提高人口健康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相春红.绍兴县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J].浙江预防医学,2011,(23)8:57-58

上一篇:李白的送别诗范文 下一篇:中秋的诗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