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诗词范文

时间:2023-11-02 16:12:47

中秋的诗词

中秋的诗词篇1

1.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温庭筠《梦江南》)

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5.没有比别离更痛苦的东西了,爱却在遥感与思念中日益深刻,日见清晰。

6.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7.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8.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

9.春蚕到死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10.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1.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1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3.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14.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15.此情无处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1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17.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8.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19.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20.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2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4.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25.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2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7.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清;史清《溪佚题》

28.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29.延客已曛黑,张灯启重门。

3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31.次北固山下【元】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2.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3.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3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35.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3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7.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晏几道的《鹧鸪天》

3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39.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40.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41.次北固山下【元】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2.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43.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44.等待一万年不长。中秋思念亲人的诗句中秋思念亲人的诗句。——狄金森

45.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46.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唐·鱼玄机)

47.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毁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字早醒侬自梦,更更。泣不尽风檐夜雨铃。——《南乡子》

48.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9.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50.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51.客中寒食【唐】李中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52.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5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5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56.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内进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常嫌粉(氵宛),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忆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5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58.此情无处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59.路近城南己怕行,沈家园里最伤情。

60.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玉楼春》

61.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6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3.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64.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6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66.取第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6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68.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69.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70.相爱几时穷,无物似茶浓

71.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

72.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73.徒思赤笔书,讵有丹砂井。心悲常欲绝,发乱不能整。青簟日何长,闲门昼方静。颓思茅檐下,弥伤好风景。 ——《林园即事寄舍弟》

74.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75.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李白的《长相思·其一》

76.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7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李白的《秋风词》

7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79.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萧子显

中秋的诗词篇2

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3、《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来源:文章屋网 )

中秋的诗词篇3

关键词:语言 诗词 鉴赏

诗词即用凝练而高度概括的语言来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的语言和其它文学样式相比较,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和跳跃性。鉴赏诗词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引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练和隽永,以及该诗人的语言风格特征。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教学当中可以按这么三个方面去把握,①分析关键词的作用;②理解关键句的含义;③品味诗歌的整体表达和情感流向;

下面我们看看刘禹锡的《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萧萧送雁群”化无形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而至的秋风惟妙惟肖地写入诗篇。“朝来”一句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这就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它却依附其它事物的存在而随处可见。尤其是结尾句,更可以说明秋风已为“孤客”所“闻”。“秋风”是诗人吟咏之物,由秋风送来“雁群”,有由“雁群”引出庭树,由秋风中的“雁群”引起诗人“孤客最先闻”的共鸣。整首诗歌的意象和情感都是在“秋风”一词中展开的,所以说“秋风”构成了理解这首诗歌的关键所在。古诗词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是把握一首诗的整体线索,或者由它来奠感情基调,抓住这个字或词,就可以更好的更准确的把握诗歌内涵。我们在讲解的时候,可以突出强调该字或词在一首诗词的结构上所起的主旨作用或达到的表达效果去给学生讲解,分析。

关键句的含义的讲解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我们看下面这首散曲的妙处;“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年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在心头。(徐再思《水仙子・夜雨》)”。“叹新年”句化用马周困新丰的典故。据《新唐传・马周传》记载,唐初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住在新丰的旅舍,店主人不理他,备受冷落。“落灯花棋未收”,又化用了赵师秀《有约》:“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人在这里化用典故和诗句,巧妙地表达了自己愁肠百结、夜不能寐的心理状态,而且读来抑扬顿挫,同时又渲染了他孤寂惆怅的气氛,使诗句蕴涵更丰富,耐人寻味。纷纷落下的灯芯余烬及散乱的棋局,又从侧面表现了诗人梦前以棋解忧,梦后孤独对灯百无聊赖的情怀。可见,关键句的理解对把握一首诗歌的内涵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马周困新丰的典故和“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诗句,进一步参悟诗人的那种孤寂和冷落惆怅的情怀。至于他的这种情怀源于何处,我们就要进一步去分析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了。

把握诗歌情感流向的关键我以为还是要从语言入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最能说明这一点。诗中写到“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历来被大家推崇。但是,“绿”字好在何处?除了动感,其实它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体现出了诗人思念家乡,归心似箭的情思。在时间的流转中,漂泊的旅人对亲人的思念甚是迫切。他们的思念在时间里日益加重,在作品中,他们往往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消解。再如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下江陵》)”,看起来像是描写夹岸风景,而实际上诗人在这里抒发的是一种孤寂忧愁之感,凄凉哀怨之思。这是因为“猿”这个意象本身的原因。古诗中“猿”为凄凉,哀伤的象征。我们在古典诗歌教学当中,分析诗歌语言的时候要善于化大为小,联系诗歌内容进行分析,也要善于应用一些专业的术语。比如诗歌语言风格及特色,我们可以用“清新”“绚丽”“明快”“含蓄”“沉郁”“悲慨”等词去分析,这样既可以做到不失其偏颇,也能更好的把握住诗人的情感流向。

诗歌语言的教学当中,除了上述之外,在鉴赏诗歌语言时,了解诗歌语言的结构特点也是很关键的一个方面。诗歌语言结构一般情况下有这么几种:①语序颠倒。诗歌中的倒装也被称为“倒文”,它主要是为了压韵,或为了照顾对仗。但颠倒之后,往往起强调作用;②叠词对句。叠词对句的使用能增强诗歌语言的韵律感,起到强调语意的作用。③特殊结构。古诗词中词语错位,语句跳跃,成分省略,特别是动词的省略常常会产生特别的艺术效果。古诗词中连用多个意象名词时,往往省略常规句中的动词,这样会使描写更加富有意境。这里面也要注意词类活用现象。比如上面所提到的“绿”字,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它不但具有了动感,而且还把诗人的某种情怀也呈现出来了。

总之,鉴赏诗歌的语言,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指引学生感受诗歌所蕴涵的形象,了解作者的情感流向,体味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认识,进入更高层次的诗境,获得无穷的审美享受。

中秋的诗词篇4

走进生活,放眼自然,稻海金浪,老树枯藤,四季更替,物事流转,这一切都浸润着语文的气质,飞扬着语文的才情。为何不让孩子出去走走,听落叶在脚下浅浅低吟,看大雁在天空款款南飞呢?第五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我与孩子们一起,进行了以“我们认识的秋天”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

一、秋诗――古人秋思浸润语文才情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宋代诗人叶绍翁用诗的形式表达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萧萧……”; 而唐代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到来时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写出了流传千古的诗:“独在……”在老师的引读下,孩子们充满感情地背诵了这两首饱含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营造了走进秋诗的浓浓氛围。

接着,秋诗小组的学生展示了他们在课外搜集到的关于秋天的古诗。古诗意境幽远,给人以丰富想象。孩子们先把收集到的古诗抄写在小黑板上,读通、读顺诗文,再寻找诗文背后的故事,读懂诗意。如《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一首流传千古的诗,而这首诗后面的故事,更加耐人寻味。秋诗小组的学生讲述了这个故事,让全班同学对秋天更是多了一份感悟。在语文教育中,古诗文一直是蒙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古诗文对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情感体验,以及感受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至关重要。

而“诗配画”的活动是快乐而有收获的。孩子们把秋天的一处美丽的景色画下来,做成头饰,邀请其他小组的成员参与活动,把黑板上描写秋天的诗句与画相配。孩子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读诗、想象画面,参与活动,一气呵成。一场活动下来,孩子们不仅体会到了参与的快乐,更积累了不少描写秋天的诗句,感受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丽图景。

二、秋景――自然之美熏陶语文韵味

大自然是一切知识的起源,是智慧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出发点。在自然中汲取营养,感受自然美的熏陶,是大自然送给语文教学最好的礼物。秋景小组的学生得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去闻闻花香,听听鸟语,放放风筝。他们发现,秋天就在身边,触手可及。

在展示汇报时,孩子们的表现真是让大家耳目一新。王炜斌同学带上了他在橘子树旁照的一张照片,并顺口吟出:“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而陈信有同学展示了他登山时的照片,描述了他在登山时的感受:秋高气爽,正是登山好时节!秋景小组的学生还把在查找资料时认识的关于秋天的词语收集下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秋天,如此美丽,秋天的词语,你能灵活使用吗?秋景小组的学生还排了一个相声,名为“秋天之最”,把描写秋天的词语用得生动鲜活而又让人捧腹大笑,更是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问苍天什么季节最忙?秋天,多事之秋;什么季节最公平?秋天,平分秋色;什么季节最简单?秋天,一叶知秋;什么季节最长?秋天,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什么季节最爽?秋天,秋高气爽;什么季节最险?秋天,秋后算账;什么季节最暧昧?秋天,暗送秋波;什么季节最成功?秋天,春华秋实。祝大家秋天各有收获、快乐多多!

三、秋话――文字之美浸润语文学养

秋天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季节,走进秋天,孩子们看到了它,听到了它,感受到了它。课堂上的交流与展示,创设了情境,积累了词语和诗句,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写作欲望。这时,孩子们对秋天已经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正盼着直抒胸臆、一吐为快呢!这时,我抛出了“当堂训练”:

写话练习:借助描写秋天的词语、诗句、画面,运用自己的感官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想一想,描绘你感受到的秋天。

秋天到了, 。秋天真美啊!

当堂训练的设计基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课堂上积累了这么多的词语和诗句后,在对秋天有了切身的感受与体会后,学生已经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了。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中秋的诗词篇5

关键词: 古典诗词;“悲秋”;意象;情景交融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2-0073-03

“悲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曲感伤旋律,它由萧瑟、凄切、衰败的秋景、秋物、秋色、秋声结合人自身境遇而感发,主要抒发的是人对自身悲剧的感慨和一种生命的悲哀。

对“悲秋”的研究,有的学者从文学史时序出发研究“悲秋”的原型、历史接续及影响;有的学者研究“悲秋”的言叙方式;更多的学者则从“情景关系”角度来研究“悲秋”。在这里笔者则试图通过一系列“悲秋”意象来探究“悲秋”的意义。

一、古典诗词的“悲秋”意象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重要的诗学审美范畴,《周易·系词》提出“立象以尽意”原则,所以意象的古义是“表意之象”。[1]意,包括情、志、事、理等方面;象则包括景、物、色、声等方面。二者结合起来构成古典诗学的基本范畴。[2]“悲秋”意象是多种多样的,与秋外在的自然形态和自然之物是分不开的,在诗词中多呈现为意象群。“悲秋”意象, 主要可分为秋景秋色、秋物秋声和秋日天象三大类。

(一)秋景秋色,主要包括秋风落叶、秋雨和霜露等三种意象

1. 秋风落叶

瑟瑟秋风是身感耳闻的悲凉之气;枯槁飘零的落叶是可以目见的,易引起人的感伤情绪,产生生命易逝的悲哀。先秦时代,屈原《湘夫人》中“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已有悲秋因子的存在,秋与人之哀伤有了一定程度的关系,即秋引发、加深和表现了诗人的哀伤。[3]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诗句,此一声“悲哉”开中国文学史上“悲秋”主题的先河。贾岛《忆江上吴楚士》“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颇富动感,气象雄浑,渭水西风陪衬居者怀念行者的心情,将一段悲愁之情寄于秋风落叶。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曾说这两句诗是“置之盛唐不可复别”。[4]

2.秋雨

秋雨最易扯动人的情思,也最易扣响情感的门环。李商隐作《夜雨寄北》时只身在蜀,家小在河内,巴山秋夜,夜雨潇潇,激发了作者缠绵的相思之情并以诗代书。柳永《八声甘州》首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使整个画面有一种凄清的动态美,物态总是与心灵相遇相契才产生诗意,“暮雨洒江天”告诉我们诗人的心灵是流动的,雨水仿佛在洗涤着清冷的残秋,洒湿了江天,也洒湿了羁旅漂泊者的心灵,雨水洒洗,秋天越发清冷凄凉,客思越发浓烈。

3.露和霜

霜露属冷色调,从视觉上就给人一种清冷之感,身感至心。骆宾王《在狱咏蝉》中“露重飞难进,风多响亦沉”,以蝉的艰难处境“露重” 以及“风多”喻己之冤屈难伸,感慨仕途的艰难并抒发自己的哀怨之情。柳永《八声甘州》中“渐风霜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几句描写使人满目萧瑟,更觉风霜渐渐凄冷,但气象雄浑,悲壮中蕴含着无限的感慨苍凉,一股思乡之情演绎成了漂泊游子对精神家园的渴求。

(二)秋物秋声,主要包括动物和植物两大类

1. 动物:主要包括(孤)雁南飞哀鸣、秋蝉残鸣和寒鸦悲啼等三种意象

雁南飞是秋天特有的现象,南飞即“还乡”,易引起人的思乡情怀。孤雁南飞哀鸣,更易勾起文人的孤独感伤悲凉之情。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描写边地的秋夜中偶尔的雁鸣给人的心理触动。战事频繁,边地交通早已中断,路上已没行人,边塞秋夜笼罩着沉郁死寂的气氛,大雁不仅没有给边地带来一丝生机,反而更增添了几分冷落与悲凉,路断人行是目之所见,戌鼓雁声是耳之所闻,诗人通过对自己所见所闻的描绘,生动具体地展现了一幅边地秋景图。尤其是“一雁”突出地表现了作者一种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漂泊无依的艰涩。[5]蒋捷《虞美人》“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景物描写视听结合,小舟在浓云低垂下空阔的江面上漂泊,西风中传来失群大雁的哀鸣,这孤雁漂泊的愁思长长,谁问谁怜?孤雁的声声悲鸣叫人心碎。

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喧闹的生命十分短暂。秋蝉残鸣既从听觉上给人一种凄切的感触,也预示着生命的脆弱和即将结束。李商隐的《蝉》,以蝉自喻,抒发自己的清高、清贫和不得志,咏叹出了诗人在动荡的晚唐时代,个人遭遇的坎坷不平。[6]柳永《雨霖铃》首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让清秋的寒蝉残鸣声营造了一种离别时浓厚的感伤氛围。

乌鸦又叫寒鸦,这和秋的凄冷有关。鸦凄切的叫声和秋天中人的感伤又相关,寒鸦栖息于树,几声悲啼,易于引起孤独漂泊者的愁思,引发多种感触,故鸦在秋天悲啼也使人感到秋的寒凉。张继《枫桥夜泊》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中“乌啼”是秋声的象征,见其栖巢不稳,打破夜的宁静,引发愁思,正以映衬满怀旅愁的不眠之客,创造了悲愁的情感基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首句“枯藤老树昏鸦”中“昏鸦”为这幅黄昏萧条的孤旅图更添了几声悲啼。枯藤缠附于老树,黄昏时乌鸦归栖于老树之上,草木野鸟都有归宿,正以反衬游子之漂泊无归。

2. 植物:主要包括秋菊和芦、菰、荻、江枫、梧桐(雨)等一些特殊意象

秋菊色彩美丽灿烂,亦可作为“悲秋”意象,当秋菊这种美丽与人物的生命和所处的环境不能与共时,便产生失衡感、落寞感和孤独悲哀。秋菊作为“悲秋”意象,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这在李清照诗词中表现得较为典型,李清照后半生有过较长时间颠沛流离的生活,感伤敏锐的心灵面对秋菊有忧愁,更有孤独冷清。忧愁如《醉花阴》里“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孤独冷清如《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深秋正在盛开,可是容颜已经憔悴消损,“人比黄花瘦”,又怎有心思去将它采摘?

芦、菰、荻、江枫、梧桐(雨)等是一些特殊的“悲秋”意象。芦、菰、荻等属水生植物,根系脆弱,秋天花白,秋日残败是显而易见的,使人产生生命的脆弱之感。江枫秋天变红,象征秋色,能引发愁思,渗透着生命将逝的意味。秋雨滴打着梧桐枯叶,目见耳闻,容易触动人的心灵,产生感伤之情。张继《枫桥夜泊》中“江枫渔火对愁眠”,“江枫”经霜,与“渔火”相映而红,如炯炯的眸子,与愁人无言相对,巧妙地烘托了江上孤客的旅愁。韦应物《夕次盱眙县》中“人归山郭暗,雁下芦州白”描写人归雁宿,各安其居,看着白茫茫的芦花催生了怀乡之情,天大地大,何处是家?白居易《琵琶行》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中一组意象“枫叶荻花”瑟瑟作响,营造了一种感伤的送别氛围。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女词人听梧桐细雨,敏感破碎的心灵被滴打着,分不清是听觉还是心灵的感触。《踏莎行》中“隔夜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雨声菰叶交响生悲,借凄清之景抒凄凉之情,诗人从风雨菰叶声中感受得特别深刻。

(三)秋日天象,主要包括秋月和星(牵牛织女星)两种意象

月亮在古典文学中作为一个综合型意象频频出现。秋夜,月亮分外明亮,望月的人会把思乡怀人等种种情感寄予明月,明月发挥着情感传递功能,秋月作为意象,更蕴含着浓郁的“悲秋”气息。王建《十五夜望月》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亮触动着诗人的心,勾起满腹思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渗透着淡淡的悲哀。李煜《相见欢》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残月一钩,勾起心中千丝万缕的去国怀乡之愁和无限的亡国之恨。

牵牛织女星作为“悲秋”意象,用来表现情侣之间远在天涯的相思之苦,但也别有所寄托。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写织女隔银河以望牵牛,可望而不可即,无限相思。诗中将织女星拟人化,言因终日相思不能织布,泪落如雨。[7]杜牧《秋夕》一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中“牵牛织女星”触动了遭弃宫女的心,哀婉自身不幸,倾慕他人之有幸,心事盘绕全在这举目仰望之中。联系作者人生的穷愁潦倒,何尝不蕴含着政治上不得志的愁闷呢?

综上所述,“悲秋”意象可概括为秋风落叶、秋雨、露霜、(孤)雁南飞哀鸣、秋蝉残鸣、寒鸦悲啼、秋菊、芦菰荻枫、梧桐(雨)、秋月、牵牛织女星等。这些意象往往在文本中不是单一的,而是审美主体适时适地组合而成的意象群,意象间相互映衬生发、对比强化、和谐浸染、视听动静结合,就形成了“意象纷呈,触类多通”。[8]如吕岩《梧桐影》:“明月斜,秋风冷,古人今夜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全词四句,由明月、秋风、梧桐等组成意象群,画面丰富多彩,有利于情感表达的需要,更有利于创造诗词意境。

二、情景交融——“悲秋”情怀与“悲秋”意象的契合点

“悲秋”是一种复杂的情怀,意象即融入了情思的形象。中国文论讲究诗歌的本质是情景交融,提倡感物说和言志说,即外感于物,言动于心。情与物遇,目击道存,精神与物态的契合,有时是“一见钟情”式的拍合,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因而诗的意象,有时简直就是物象,而抒情也简直就是状物。[9]如欧阳修《秋声赋》中“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秋中有情的感伤,情中有秋的落寞。

诗人之怨愤与愁绪不源自物,而源自人生的穷途失意。诗人抟结秋日景观,正是以其性情,而“悲秋”也。并不是欲悲秋日之草木零落,而是悲其人之穷、愁。哀怨之心甚炽,胸中全是秋意,则已无需值秋日而有悲秋,其发而为诗,则无往而不含秋意。秋本无情无志,更没有感伤,不过是秋外在的自然形态和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使之更契合中国文人的心境罢了,情与景的交融方见中国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00.

[2]赵永纪.诗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3.

[3][10]陆玉林.传统诗词的文化解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2;106.

[4]贺新辉.全唐诗鉴赏辞典(第九卷)[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1713-1714.

[5]林高俊.边塞诗赏析[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77.

[6]傅德岷.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214-215.

[7]贺新辉.古诗鉴赏辞典(第三卷)[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105.

[8]龙协涛.文学阅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5.

中秋的诗词篇6

关键词:唐诗宋词广告方式广告作用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052—03

首先,从广义上对“广告”作一个界定,凡是由者通过一定媒介传播信息给接受者的过程和现象都称之为广告。所以“任何一种广告活动,都必须具有广告主、广告信息、广告对象、广告媒体等四种基本要素。”根据广告活动的诸要素可以判断,唐诗宋词中充满了丰厚的广告方式和广告活动。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高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唐诗篇什繁富,名家辈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55000多首。”“宋词名家辈出,流派众多。”由于唐诗宋词的巨大魅力,多年来人们不断地去吟诵、传唱和研究,以推动中国诗词文化的发展。在中国诗词文化的研究中高峰迭起,成果如山。诗词是一个时代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这个时代文化的反映。唐诗宋词意蕴丰厚,内容深广,可谓博大精深。从媒介信息传播的角度解读诗词,发现唐诗宋词在创作中彼此影响,互为促进,具有丰富的集体无意识的广告文化思维。

一、唐诗宋词中的广告方式

1.物鸣达意。从最早的《诗经》开始就普遍运用这种广告方式,如《小雅·甫田》中:“琴瑟击鼓,以御田祖。”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中有“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猿啸哀”的“物鸣达志”的广告方式传达诗人晚年的种种悲苦。骆宾王的《咏蝉》“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以秋蝉高唱触耳惊心,引起客思,写出诗人在狱中对家乡深深眷恋之情。

北宋诗人柳永《玉蝴蝶》一词通过描绘清幽的秋景,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词中有“断鸿声里,立尽斜阳。”词人用断鸿的哀鸣,来衬托自己的孤独与惆怅,形象生动,最具表达力。

诗词中“物鸣达意”的“物鸣”主要包括:动物的鸣叫、器物的响声等。“物鸣达意”在诗中普遍运用,是中国最早的音响广告。“物鸣”是中国音响广告中的天籁之音。这种音响广告是借大自然中动物的鸣叫和物体击打发出的声音作为媒介,是自然与生活有机结合的广告形式。人们听到这种广告会感到亲切熟悉,自然顺耳,深入人心,容易记忆。因此这种广告具有天然性、便捷性和传播性,也具有特殊的广告效果和象征意义。

2.旗帜传信。从最早的《诗经》开始就有这种广告方式的运用,如《大雅·江汉》中:“既出我车,既设我旗。”古代旗帜广告的内容、形式和功能丰富多样,主要服务于政治、军事、招聘、生活等。在唐宋国力强盛、文化繁荣,所以唐宋商业广告兴盛。由于古代诗酒同源,所以商业广告中酒旗广告丰富。对酒旗的最早记载在《韩非子·外储》中提到:宋国人开了一家酒店,酒很美,对客人特别有礼貌,度量也很公平,而且有“为酒甚美,县(悬)帜甚高者”。“帜”就是酒旗,是酒铺的标志,也称“幌子”,这是春秋战国时坐贾出现以后流行的一种广告形式。在古代诗词中传播商业信息以酒旗广告形式最为盛行。唐代文化发达,酒楼、酒店、酒铺繁华,有诗酒联姻的文化现象。因此酒旗广告在唐代非常盛行,在唐诗中有大量记录。酒旗由素色到彩色,由单一到多样。

写“酒旗”的颜色和造型:如韦应物的《酒肆行》:“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碧疏玲珑含春风,银题彩帜邀上客。”可见这家豪华的酒楼的酒旗上面的颜色是彩色的。如皮日休的《酒中十咏之酒旗》:“青帜阔数尺,悬于往来道。多为风所扬,时见酒名号。”可见该酒旗是青色的、有数尺大小,上面还写有所卖酒的品种。白居易的《杭州春望》“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白居易的《杨柳枝词八首》(之四):“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通常的酒旗都是青色的,所以在这里便用“青旗”。写“酒旗”传播的内容和作用:如杜牧的《入茶山下题水口草市绝句》云:“倚溪侵岭多高树,夸酒书旗有小楼。惊起鸳鸯岂无恨,一双飞去却回头。”

通过这些酒旗广告看到,从古代统治阶级开始,一旦国家形成,人们需要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认同。这种认同需要一种标志来确认,这种标志就需要一种稳定的图案化的符号来代替。经过长期的文化整合与发展,这种符号就是旗帜。旗帜具有标识和引领作用,能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权利。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需要呈现大众化趋向,旗帜广告开始从政治走向生活,从统治阶级走向普通百姓。也由于旗帜广告制作成本低,于是旗帜广告从单一性走向多样化、生活化、大众化,全方位为人们的生活和需要服务。

3.鸿雁传情。这种广告方式从最早的《诗经》开始就有了运用,如《小雅·鸿雁》中“鸿雁,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朱熹:“大曰鸿,小曰雁。肃肃,羽声也。”“老而无妻日鳏,老而无夫日寡。”对唐诗宋词来说此方式的运用更为普遍。唐代诗人李白的《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作者借“秋雁”来传达自己离乡在外与友人离别的思念和人生不如意的悲苦情绪。唐代诗人杜甫也有鸿雁传情的诗,如《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类似还有《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都是这种广告方式的运用。

从古至今,人们总是根据季节交替和节令变化来认识天象与自然。秋天就是回归、团聚、思念的季节,自然界中一切生命在深秋都有这种共识和感应,其中鸿雁就是传达秋意的先知和使者,它是秋天到来的标志和象征。于是古代文人把这种广告方式用于诗歌,既认识了自然,也传达了情感,传递了信息。因此,“鸿雁传情”从古代开始就被人们广泛的认知和使用,形成共同的“鸿雁传情”的广告文化思维。

4.明月托思。在古代诗词中有无数诗人有大量“明月托思”的广告情结。如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春天夜晚江上花林的朦胧月色,这个夜晚充满思念和乡愁。一切的美景和愁绪都是由月亮生发,整首诗都是围绕月色来表现,诗中“月”字出现15次。正如诗中所说“江畔何人初见月,见月和年初照人。”、“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不知乘月几人归,落叶摇情满江树。”整首诗就是采用“明月托思”的广告方式来传播作者的思念,体现“月”是故乡魂的思想。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北宋词人苏轼有不少词也是这种广告方式的充分运用,如《水调歌头·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是对兄弟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怀。还有《江城子·记梦》“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是对离别十年的妻子的怀念。

“明月托思”的广告方式在诗歌中的运用从春秋战国开始有所呈现,在唐诗宋词中的运用最为普遍和辉煌。因为从汉代开始文化发达,尤其是唐宋文人倍出,才子佳人众多。诗词创造成为那个社会的主流需求,文人情感诉求多元化。按照季节的轮回,明月并不是夜夜都有,时时都圆。圆圆的明月高悬,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所以盼到月圆时人们并会倍加珍惜。也由于人在社会中变化无常,分离不断,饱含相思。人间的等待离别与天道自然变化规律一脉相承,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何时才能相见,好不容易等到月圆时,却不见亲人影。于是触景生情,借月托思。人们的这种文化共识并在诗词中得到充分运用。

5.江水话光阴。在古代诗词中,凡是写“江水”都是借用江水来传达对光阴流逝的叹息,这种悲叹总是和人生的不如意紧密相连。这是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传播,因为生命是时空的构建。如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有“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诗中以一个“但”通过“长江送流水”形象生动的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悲叹。体现出“江水话光阴”这种广告方式有力的传播效果。李白《将进酒》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中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都是这种广告方式的运用。

北宋词人柳永的词《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借“长江水”,以“惟”字起头,对光阴流逝之感叹。苏轼有不少词也是这种广告方式的充分运用,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通过唐诗宋词所表现的内容可以看出,古代诗人充满着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很有道德自律感和政治参与意识。但是他们的政治追求与爱国热情总是与当朝者产生矛盾冲突,在政治上基本没有话语权,大多数诗人在中晚年被零落、排挤、贬斥。于是他们寄情山水,归隐田居。呈现出早期受儒家教育积极人世和晚期受道家教育悲观出世的双重人格特征。于是晚年抑郁不得志,虽然排挤朝外,但爱国之心犹存,可是人已老,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感叹光阴如水,一去不复返。诗人只要写到江水一定是借江水来向世人诉说时光岁月的短暂与宝贵,这是对生命的呐喊和对时光的呼唤。也旨在警示后人珍惜生命。

6.借秋抒怀。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中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其诗《秋兴八首》中有“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王绩的《野望》“东皋薄暮春,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写山野秋景,在闲逸中表现出苦闷和彷徨。骆宾王的《咏蝉》“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也是写在秋天,因为“西陆”指秋天,在《隋书·天文志》中说:“日循黄道东行……行西陆谓之秋。”表现诗人在狱中对家乡深深眷恋之情。这些诗都是“借秋怀乡”广告方式的广泛运用。

诗人曹丕的《燕歌行》也是这种广告方式的体现,如诗所言“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念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北宋词人柳永的词《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南宋词人辛弃疾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都是“借秋抒怀”,传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古代由于政治的黑暗和频繁的战乱,使得大多诗人背井离乡,愁苦缠身。有很多文人被排挤冷落,中晚年半官半隐。他们常年难与家人团聚,成为离家在外的游子。秋天是思念和回归的季节,每逢秋天触景生情,他们就更加思念亲人和祖国。为了解除内心的忧愁和苦闷,诗词自然成为诗人的精神安慰。古代多少文人借秋抒怀,在中国文化长河中形成绵延不绝的充满秋思神韵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创造。

7.登高忘忧。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都就是“登高忘忧”广告方式的典型运用。

从唐诗宋词中可看出,古代诗人的悲苦主要是离愁别绪、政治失意等,所以唐诗宋词充满感怀伤世的悲情意识。命运和社会对诗人的捉弄和不公,如何对付?解读唐诗宋词发现,一是登高忘忧,二是借酒消愁。这些诗词中呈现出来的是,诗人在登高过程中,人登得越高,心情就越低沉,情绪就越烦乱。想到现实的不如意,心理落差越来越大,于是“登高忘忧”的最终结果是登高忘忧忧更优。

8.借酒消愁。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诗”、“酒”、“愁”结缘,密不可分。“借酒消愁”这种广告方式在古代诗词中随处可见。唐代诗人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其诗《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如此。还有《将进酒》更是此广告方式的充分运用。杜甫的诗也采用这种广告方式,如《羌村三首》“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也是这种广告方式的运用。

三国时期诗人曹操的《短歌行》是对“借酒消愁”广告方式的有力诠释,如诗所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诗人想统一天下。但人生苦短,贤才难求,因而悲叹,只有借酒消愁。

中国是诗的殿堂酒的国度,在古代诗酒结缘。古代多少文人遨游于诗酒的海洋,几千年来在诗人的生活中与诗酒结伴而行。饮酒作诗是诗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和生活方式,在诗人的笔下诗酒创造了文化奇迹。因为在古代多少诗人满腔爱国之情得不到实现这是一个普遍现象,面对人生的遭遇和失望,痛苦不断,如何解决?诗酒可以做到。所以诗人在生活中以酒相伴,在诗歌中借酒消愁。酒可以麻醉和淡化痛苦,但“借酒消愁”的最终结果也是借酒消愁愁更愁。

二、唐诗宋词中的广告作用

1.为诗人传情达意,排忧解难。这些广告方式在诗词中广泛运用,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一是几千年来中国集体无意识的文化整合与创造。根据瑞士心理学家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一切伟大的艺术并不是个人意识的产物,而恰恰是集体意识的造化。”人们使用这种广告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集体无意识的文化思维习惯。二是古代文人,尤其是诗人,文化底蕴丰厚,兼修儒释道等诸家思想,形成多重人格魅力。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而且有很强的政治参与意识、有很强的道德自律感。所以他们早期发奋努力,博学多才,积极人世。但是中晚年诗人大多总是与当朝产生矛盾,于是被排挤、贬职、流放、关押。这也体现了当朝官员的政治思维和诗人文化思维的冲突。中晚年诗人生活悲苦,命运坎坷,但为了生存,他们消极避世,归隐田居、半官半隐,种田为生,寄情山水。因此,在诗人的内心世界充满着思念、孤苦、忧愁、愤怒,也充满着激情、爱心、同情、善良。可以说诗人的内心世界充满博大的人文情怀。这些广告方式在诗词中的普遍运用能够从心灵深处抚慰一个诗人的心灵创伤,起到传情达意的广告效果。

从诗词中大量的广告可以看出,作者面对他们所生活的时代,从爱情、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角度和层面大胆勇敢地向世人传播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创造出了丰富的广告文化。这些广告在那个时代和之后的社会中深入人心,传播久远,具有引领作用。古代诗人也是广告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在诗歌中通过这些广告方式传达他们对生命、生存、生活的感悟,传播他们对时代和人类的真情和大爱。因此,值得今天的广告人深思。

2.是传播和解读文化的桥梁。唐诗宋词中的“物鸣”、“旗帜”、“鸿雁”、“明月”、“江水”、“秋”、“酒”、等既是意象,也是媒介。这些媒介跨越时空隧道,本身就负载丰富的信息,“媒介即信息”。而且这些媒介意蕴深远,内涵丰富,充满着生命力、灵性和律动感。因此这些媒介最具传播力和传播功能,有沟通和桥梁的作用,能够有力有效地把诗人的思想情感和当下的时代文化广泛的传递出去。自然深受诗人的青睐和喜欢,从此形成共同的文化审美和文化运用。在共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共识下,唐诗宋词的这些广告方式的产生和运用对后人解读、鉴赏和创造诗词提供了借鉴和帮助。还有“自《诗经》以来中国古典诗歌就有贴近现实生活的一脉流传,如汉乐府、建安诗歌、中唐写实派等。”因此也使得中国的唐诗宋词传播广泛,光焰万丈,源远流长,深入人心。

3.强化中国文化元素,提升广告文化内涵。唐诗宋词中这些广告方式在商业中也得到普遍充分地运用,使中国广告气势高远、意境朦胧、意蕴深邃、形象生动,形成诗情画意、天人合一、刚健有为、以人为本、贵和尚中的最具中国文化元素的广告文化特征。另外,这些广告方式能在商业广告中得到充分运用,也得益于唐诗术词强大的文化功能,主要有: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教育思想、凝聚人心、人格塑造等。由于中国广告文化鲜明的个性和特色,近年来中国广告在国际广告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重要作用。唐诗宋词中这些广告方式的运用强化了中国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在广告事业中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唐诗宋词这些广告的产生和运用是生活的源泉、是集体的力量、是诗人的贡献。唐诗宋词是中国广告文化的宝库,挖掘诗词广告这是中国广告创造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通过唐诗宋词中呈现的丰富的广告文化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唐宋张扬与内敛的文化魅力,同时也感受到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注:文中唐诗宋词来源于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2009年6月)和《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2010年2月)]

(作者单位:曲靖师院人文学院云南曲靖655011)

中秋的诗词篇7

关键词:罗忠镕 《秋之歌》 古诗词 套曲 演唱

一、声乐套曲《秋之歌》创作的背景

声乐套曲尤其是中国古诗词声乐艺术套曲,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独特的音乐魅力。在六七十年代,作曲家罗忠镕没有因为当时社会动荡和自身的挫折而放弃自己钟爱的音乐创作事业,一直保持热情的、乐观的态度。在研究作曲技术渗透到民族音乐多音性的探索中。他于1962年根据唐代杜牧的七言绝句创作了古诗词声乐艺术套曲《秋之歌》,分别是《山形》、《南陵道中》、《寄扬州韩绰判官》,这三首小型声乐艺术套曲,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激情,也表现出词、曲作家内心共同的精神世界。这部声乐套曲被人们广泛地传唱以及应用于声乐作品的教学中,是中国传统古诗词声乐艺术套曲中的精品。

二、作品音乐艺术创作的独特性

(一)《秋之歌》三首诗词本体分析

三首诗歌一反悲秋常态,呈现出绚丽多姿的美秋图。《山形》用“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暖秋色调,表现了诗人对枫林景色的热爱,也暗藏着诗人对晚唐“第二个春天”到来的乐观、豁达的心胸。《南陵道中》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面秋思图,最后一句“谁家红袖凭高楼”表现了诗人羁旅中落寞的心情,红袖女子这一眼前形象明朗起来,张扬了暖秋的主题基调。最后一首《寄扬州韩绰判官》用风趣潇洒的语言表现了在优美意境中思友的场景,最后两句突出了诗人与友人深厚的情谊。三首诗歌从语言的色彩审美角度剖析了不同的秋景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语言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黄金分割艺术创作独特性

在新时期音乐创作领域里,黄金分割比例在音乐创作中的重要性逐渐被认可,被广泛运用。声乐艺术作品《秋之歌》中第一首《山行》就充分体现了黄金分割比例在音乐创作中重要地位。整首作品共有33小节,按照黄金分割比例来看,歌曲作品的黄金分割比例点刚好落在音乐转折处的特殊标志音上面,也就是作品中诗词的第三句“停车枫林晚”的“车”音上。这一句在作曲家音乐创作中,节拍转变频繁,和声的内部结构采用动力性的手法,张力加强,色彩对比明显,把暖秋主题推向高潮。黄金分割比例结构符合人们听觉审美的规范,人们会用潜在意识里内心美的“比例”来衡量听觉中音乐作品的美,所以黄金分割比例的曲式结构符合人民大众的内心审美情趣,使中国古典诗词音乐作品更容易广泛地流传,促使黄金分割比例这种现代音乐作曲技术手段更好的在音乐作品中被运用。

三、声乐作品《秋之歌》演唱技巧分析

(一)咬字音准的把握

在中国古诗词类声乐演唱中,诗词语言要通过声音来传达别有韵味的情感意境,这对清楚地交代每一个字的发音和音准,有着严格的要求。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用美声唱法来传递美好的声音,美声唱法在语音的发声上要求重点是元音发声正确性,辅音只要咬住方可。而汉语歌词按照传统的要求是要遵循“依字行腔”的语音发声特点,如果归韵不当,语言表达将会模糊不清,失去语言本真的光彩。因此,这些语言特点要求我们在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古诗词声乐艺术作品时要注意咬字的字头、字腹、字尾即“字正”。《秋之歌》中第二首作品《南陵道中》第九小节,诗句中人声旋律声调都是表达“四声”中的去声,强化了演唱的口语化。“慢”字属于“四呼”中的开口音,发音时先咬准声母“m”用“喷口”的唱法绷紧而又清晰地咬出字头,然后放松而又连贯的找到韵母“an”并且打开口腔与头腔的共鸣点,最后收韵,声音保持在“an”上。在整个咬字发声过程中和声旋律调性的不稳定性将造成音准把握的难度,我们应该注意“慢”这个字的发音在演唱中的音准问题。第九小节人声旋律的sol音与左手伴奏织体和弦中的降sol对位是一致的,这也就意味着说我们在咬字演唱“慢”这一字声发音时会因为非五声模糊调性和弦降sol的影响而发音不准。因此,我们要清晰、准确地守住人声旋律“慢”这个字的韵母发声,这样不仅形象表达出声乐演唱艺术语言字声的“字正”特点,也突出诗词音乐的民族性特色。

(二)拖腔特色

在唱法装饰音中,美化音腔的情感特色运用了中国民族传统戏曲唱法中托腔这一润腔技术。它的旋律语言特色是在“一字多音”的行腔中表现婉转、优美的情感色彩。在《寄扬州韩绰判官》音乐创作中,音乐作品中间跟结尾则创新性的用了“衬字拖腔”的润腔形式。一个“噢”字引出旋律并且在多个音的旋律中作延长润色的处理。“o”音属于开口呼,要求口腔张开,舌根与软腭抬起,找到头腔、口腔与鼻咽腔的共鸣位置,控制住气息,使“噢”音围绕着不同节奏旋律一气呵成缓缓的唱出来,犹如语言诗词的吟诵般流畅。拖腔唱法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行腔中字声饱满性,同时也增加了整首音乐作品的古典民族韵味。

总之,古诗词声乐艺术套曲《秋之歌》三首的音乐创作与演唱,能够在更大的空间内提升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以及音乐艺术的多元化的发展,在情感意境、诗词语言的韵味表达中提高了中国民族音乐性的地位,对演唱者在文学素养、情感、技巧以及能力发展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涓涓.罗忠镕艺术歌曲研究[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05年.

[2]刘云生.秋色·诗情·哲理——简析杜牧的《山行》[J].小学教学研究,1990,(11).

[3]柳子伯.音乐创作中的黄金分割比例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林琳.论美声唱法演唱中国艺术歌曲[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

中秋的诗词篇8

关键词:新燕;新雁;诗歌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说:“优秀的诗词像种子一样,有顽强的生命力。他们破土而出后,和芳香的空气融合。今天我们学习古诗词,咀嚼、体会、感悟,仍然能徜徉在美妙的意境之中,嗅到他们散发出来的芳香。”因此,对于古诗文的学习也显得尤为重要。进入九年级复习阶段,大量的古诗词需要背诵默写,而在默写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特别容易把“燕”和“雁”这两个字混淆,由于读音相同,书写时常常弄错。

比如,在默写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把“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新燕”写成“新雁”。又如,默写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时把“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雁”写成“燕”。看到这样的错误频频出现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区分,我对这两个字从出现的季节和内涵上做了如下区分。

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在春天经常出现,它轻柔、活泼,象征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所以,在很多描写春天的诗歌中出现。如,学生容易写错的句子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就很容易让人想到春天到来,一派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作者借燕子、早莺抒发了心中春天到来的无限喜悦之情,又表现了作者对春天万物更新的赞美。此外,还有杜甫的《水槛遣心》“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孟浩然的“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刘禹锡的“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等诗句表现了燕子轻柔、活泼,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春天的无限生机。

在描写春天的诗歌当中,也有例外,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这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诗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雁”则指的是“北归的大雁”意指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身在南方看到大雁向北飞去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首诗写在早春时节但全篇借“大雁”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雁是秋天的先知,它常在秋日的高空成队出现,衬以秋天的萧瑟气氛,愈显一种苍凉的壮美。当我们吟咏起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时,看到大雁南飞避寒,没有半点恋意从而感受到了边塞的悲凉、壮阔,同时也引发了将士们的思乡却不得归的惆怅。孟浩然的《早寒有怀》:“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中描写的时令已经是深秋,大雁已经南渡,诗人睹物伤情,不免想到故乡,引起了思乡之泪,表达的同样也是游子漂泊思乡之情。王维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又暗含多少只身出塞的人的寂寞和被贬的惆怅?李白的“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高适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又颇显秋天的苍凉。

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很普遍了。李清照的《一剪梅》中“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写萧疏秋意的时节词人看到大雁飞过,而自己却无缘读到“锦书”,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虽是在早春时节,但更是借归雁传递书信的典范。

“燕”因其春天归来,轻巧、活泼、富有生机多出现于描写春天的诗歌当中,象征一些美好的事物。“雁”因其秋天往南飞常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多出现于秋天的诗歌当中,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通过此番辨析不但让学生正确区分了我们课本中常出现的“燕”和“雁”的使用,还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只要我们平时多加留意,就一定能正确地引领学生在古诗词的海洋中畅游。

上一篇:听力损伤范文 下一篇:守信的故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