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青春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10-21 01:23:27

有关青春的作文

有关青春的作文篇1

素素穿起她窄肩细腰的小短裙,黑色,颇有些晚礼服的味道。卓旭阳曾经说这裙子让素素看起来过于成熟,素素也因此将它挂在衣橱最暗无天日的角落里,以为自己再也不会去碰它。

可是今年素素又把这裙子翻出来。用最简单的话说,她觉得她一直在长大。她很快就要到十八岁了。虽然看上去她还是一副什么都不懂的模样,但她的成年礼,仍然让她充满期待。

素素一直希望,爸爸可以看到她笑起来很成熟的模样,而不是小候踢翻花盆的小丫头。

卓旭阳看见她款款地来,竟然有些瞠目结舌,锈了他的伶牙俐齿。素素怕他这反常的状态指不定又冒出什么惊人的语句来,埋着头就钻进了教室。她听课,做作业,又听课。一直到中午放学,屁股才离开板凳。而这期间卓旭阳竟然还一直很安分。

素素忽然就想,卓旭阳是不是也已经长大。

每一个孩子,都要长大。这是她们小时候通常挂在嘴边的词,如今已经一步步来临。

老班在黑板的右上角挂了一个倒计时牌,白底红字,写着:离高考还有90天。据说这是学校的规矩,历届的毕业生,在最后的这段日子,天天都要被这牌子压着,视而不见绝对是妄想,只得越发的紧张。

逐渐地,空气都开始体恤他们,好像在散发一种使调皮的孩子安静的魔粉。

素素不再迟到,抱着她的历届高考题就像是抱了金砖。

卓旭阳也安静了不少,再没有得到前排同学转过来狠狠扫射他的目光。

温婷的参考书比谁都多,每回考试她都能指出某题曾在何处跟她打过照面,可她最后还是没有记住。

苗栋栋让卓旭阳不许再给他讲什么星际争霸,他要金盆洗手退隐江湖,还把金庸古龙梁羽生全都压在了箱子底下。

连何宝,都只是在座位上咬着笔杆子,做一些比奥林匹克还难的数学题,不再那么勤快地往办公室跑。

只是。素素还是会在偶尔出神的当口,想起风的呜咽灯光的迷离,想起漆黑的大桥头,她曾踮起脚亲吻向然时的模样。

只是。温婷还是会在忧心自己分数不济的时候,偷偷掉几颗眼泪,然后猜想,何宝到底是要她还是不要。

只是。周欣桐虽然避开了众人的询问,一如既往把头埋在书本,却还是会挂念乡下的爷爷。他的病,究竟能不能允许他吃到自己辛苦挣钱买回的燕窝八宝。

而向然,在回忆他的轻狂过往时,想起那个叫涵静的女孩,却总要觉得她背后还有一个程灵素,在眯起眼睛对他微微地笑。然后他就靠在他的枕头上,唱清清凉凉的校园歌曲,唱老狼或者许巍,惹得一屋子的人都跟着他哼,眼里就泛起氤氲的潮湿。

离别是捣蛋的心痒,在这样紧迫的时光,还要惹得他们去挂念即将来临的感伤。

[要记得像老鼠那样快乐]

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狂欢,是在八月二十一号那天。卓旭阳的家里。

外面是炎炎烈日,温度已经快要烧到四十。苗栋栋说幸好这世间还有人发明了空调。何宝就拍他的头,说幸好这世间有一个卓旭阳,可以将苗栋栋同志从古代拉回现实,知道家用电器原来不止手电筒。结果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温婷在沙发上眯起眼睛看他,一如从前,装满了“秋天的菠菜”。何宝等大家笑累了,就走到温婷面前,很绅士地伸出手,弯了腰。温婷擦了胭脂的脸,更加发红。何宝拉开了嗓门:“我要让大家都知道,你是我何小班的女明友。”

然后男生起哄,女生就在旁边鼓掌,连老班都推了推眼镜好气又好笑:“何宝,你以为毕了业就没个章法了,你要是敢成天顾着谈恋爱,我家小惠以后可不给你吃外国原装进口的巧克力啊。”老班这么一说,温婷吓得把伸出去的手突地就缩了回来,结果老班自顾自笑得比谁都厉害。

“何小班,你怎么认识老班的女儿呀?”大家异口同声。

何宝耷拉着脑袋嘀咕:“叫你不要说出来的,你偏说。”他又吐了一口气,算是给自己壮胆:“许老师,她是我舅舅的老婆。”

这下可没了何宝的好日子过,温婷眼看着何宝被一群人按倒在沙发上,叠罗汉似的,她要拼命掩饰自己的紧张都不成。大家都说老班偏心,选何宝做班长,何宝说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结果那些喊打喊杀的声音更加激烈。幸得厨房里有人拿了西瓜出来,温婷顺势这么一吆喝,何宝才从虎口脱了险,还忿忿地说自己居然不如一盘西瓜。

可是那次聚会,素素和向然都没有去。向然给她打电话,那声音,素素说是在药酒里浸泡过,钻进她的耳朵让她浑身都觉得发苦。他说:“我要走了,不知道外面是怎样的天地。”这口气可比当年素素的爸爸离开的时候,前途渺茫却还是说要拼了命出去闯一闯。

素素说:“何宝和温婷都在天津,何宝在南开,温婷读的是一个航空学校,隔得不算远。”向然说:“我知道。”

素素说:“卓旭阳还是那么痞,就考了个专科学校,幸好他老爸有钱,以后可以升本。苗栋栋就厉害了,文科生都能进西南财大,不过可惜,他还是没走出这个盆地呵。”向然还是说:“我知道。”

素素说:“咱班考得最好的就是二丫了,她说以后要拿未名湖的湖水给我做生日礼物。”向然点头,比上句话多说了一个字:“嗯,我知道。”

素素于是就觉得鼻子酸了,喉咙有东西哽咽着,她猛吸了一口气:“向然,没关系的,你只是发挥不好,复读吧,我……”她一连吐了好几个我,终于还是没有把后面半截话说出来。她就听见向然笑的声音,可她看不到此时向然脸上的表情,她担心他是故做的欢喜:“素素,厦门可以看海的。”这回轮到她点头,说“我知道。”其实刚才素素是想说,我会一直陪着你,即使,不能每天在你身边。

向然说:“你要是在西安觉得闷了,看厌了那里的沙尘黄土,你就来找我,我带你去看海。那个时候我已经挣了钱,就可以给你买冰淇淋,再不会像以前,每次都只买一块钱的那种。我听他们说,有一种冰淇淋叫哈根达斯,好吃得像老鼠。”

有关青春的作文篇2

【关键词】文学;影视作品;青春元素

一、青春文学异军突起

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刚开始的几年,在上海有一个名为《萌芽》的杂志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大赛,并一直持续至今,仍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这个大赛的名字叫做“新概念作文”大赛。它突破了旧有文学比赛题材和体裁,循规蹈矩的设定,而倡导张扬个性,飞扬青春的写作态度。

在这个大赛中产生了当代青春文学的代表性人物,他们是韩寒,和郭敬明。

从这一刻起,二十一世纪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类别,被人们称为“青春文学”。青春文学,又称为青春美文,它的概念离严肃文学的距离还是很远的,创作青春文学的作者大多是80后和90后的青年作者,他们所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大多不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转而言之,他们所写出来的小说,散文,诗歌等多为商业化的产品。然而,目前青春文学的读者数量,却大大超过了名著的读者阅读数量,读者大部分为初高中生,也有少量的小学生和大学生在阅读青春文学作品,它轻松愉悦,浪漫感人,受人喜爱,但这也并不妨碍它的弊端暴露出来,它内容浅显,虚构比重大,闲暇时读来可以放松休闲,但知识性不强。

在青春文学界不得不提的另外一个重大赛事则是由上海最世文学传播有限公司所举办的“文学之新”比赛。到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选拔出了很多有特点的文学新人。

二、青春文学作品的青春元素运用

不同年代的青春有不同的代表性事件,有不同的代表性事物,但相同的是,青春的情感体验和共鸣都是共通的。

大多数的青春文学作品都把时间轴放在了高中过渡到大学的这个时间段,顺序发展,从高一的相识,到高三的分别和高考,其中会发生很多或者曲折或者感人的情节和故事,让人唏嘘不已。

以青春文学代表人物郭敬明的小说《1995――2005夏至未至》为例,说明。郭敬明以一句“那些男孩,教会我成长;那些女孩,教会我爱。”来概括整本书他想要表达的核心主题。故事开始于一个虚构的县城“浅川”,是在北方一个长满香樟树的城市。郭敬明通过对主人公立夏,傅小司,陆之昂,遇见,程七七,段桥,青田之间青春瓜葛的描写,体现了青春的别样故事和感受。

故事之中写到了青年人在那个年纪所关注到的,暗恋与初恋的懵懂情怀,遭遇家庭变故而产生的性格前后的巨大差异,退学,出走,艺考,到几年之后的成长与成功,故事的结局给读者一种强烈的冲击感,陆之昂的入狱、程七七的背叛、立夏的离开、傅小司的悲伤。开创了一种叫做青春残酷美学的新青春文学创作形式,此后,有许多人开始效仿郭敬明的青春文学创作方式,同类作品如雨后春笋一般巨量出现。

饶雪漫和郭敬明的创作方式很相像,写出了《左耳》《沙漏》等系列作品,青春疼痛系列作品销量逾百万册。

青春元素在青春文学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另一种写法,则是运用大事件串联具体的情节,该类型的代表作有《80后》,利用了跨越千禧年,2003年非典,2008奥运等事件,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的青春人物。

三、青春影视作品中青春元素的运用

近年来,青春电影朝向类型片方向发展。

自2011年九把刀导演的同名青春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获得巨大成功之后,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由新东方真实故事改编的《中国合伙人》票房收入过亿。再到2014年光线传媒出品的《同桌的你》,以及众多如《青春派》和《全城高考》小成本青春电影。

青春电影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是青春元素的汇聚和集合。

观影者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通过电影情节的进展,对自己的青春作一次意识形态上仪式性的缅怀,在近几年的电影圈子里颇为流行。

众所周知,青春在一个人的一生中的地位无比重要,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不会因为虚度年华,浪费时间而懊悔,也不会因为为人怯懦,生活平淡而气馁。这便是青春所赋予的意义。

有关青春的作文篇3

关键词:青春回想 重构的记忆 想象性补偿 情感消费

在当代流行文化中除了以青年人为主要人群的“青春”文化表征和文化消费之外,还存在着以中老年人群为主的青春文化形态,它是中老年人对逝去的“青春岁月”进行的一次集体回忆,也给那些未曾经历那个特殊年代的年轻人提供了一种“别样的青春”。

一、社会大众的怀旧情调与“青春还乡梦”

无论是西方世界,还是当今的中国,在我们的文化情调中,弥漫着一种浓郁的怀旧情调,并且它已经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具体而言,从上世纪90年代起,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悄然兴起了一股怀旧热,且愈演愈烈,到上世纪末,怀旧成为一道修辞性的文化景观,至今方兴未艾。各式各样的怀旧照片、怀旧文学、怀旧电影、怀旧酒吧、怀旧农家乐等充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整个社会沉浸在怀旧修辞的袅袅感伤之中,怀旧成为一种时尚,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和情绪。怀旧也成为文化产品的最大卖点和促销策略。所谓怀旧,一般来说可以理解为对过去的缅怀与向往,单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对“过去”的“怀念”。按照美国学者詹姆逊对美国怀旧电影的分析,怀旧就其本质而言是作为“对于我们失去的历史性,以及我们生活过正在经验的历史的可能性,积极营造出来的一个症状,是力图重现‘失落掉的欲念对象’”[1]。因此,怀旧便带有想家、思乡的意味,它往往会被看作是一种时光倒流,过去发生的一切已经随着时光逝去,今天我们回顾过去感觉到旧日时光的美好,但是却又无法回到从前。在当代的文化生活及消费社会的文化怀旧情调中,“作为一种现代审美实践,怀旧正是如此,它展示了艺术创造或审美创造的实质。在重构或建构‘另一个现实’的审美活动中,怀旧主体不能‘摹仿’、‘再现’或‘表现’,而只能‘体验’,以想象和虚构连缀有关过去的丰盛的‘形式景观’,并得以宣泄和舒展我们的情绪”[2]。因此,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它是某种朦胧的、有关过去的审美情愫,不仅象征了人类对那些美好的、但却一去不复返的过往的珍视和留恋,还隐含了人类的某种情感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的怀旧景观中一个经典主题就是:青春回想,它是中老年人对逝去的“青春岁月”进行的一次集体回忆,也给那些未曾经历那个特殊年代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别样的青春”,在观看中对那别样的青春岁月进行了一次想象中的回归体验。对于当前的“后青春一代”而言,对青春的怀念是与对家园、自然的怀念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他们的青春记忆常常伴随着对农业文明时代乡村自然生活的记忆。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主力军,他们的青春期正处在改革开放之前,当时主要是农业乡村模式,加之中国特殊的历史时期,城市知青上山下乡,这一代人绝大多数都曾有过乡村生活的切身体验,曾徜徉在乡间的小路,曾看过田野的四季,他们的青春岁月都在乡村度过,对青春的岁月与自由宁静的乡村生活有着很深的记忆。因此,在身处繁华的现代化大都市喧闹与浮华之中的他们,在经历了人世沧桑之后,却常常向往着青春时代的自然、田园和儿时的故乡。也正是那一段自由而又轻狂的青春岁月,铸就了他对人生的美好回忆。

二、被改写的青春记忆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典型地表现出两种相反相成的情感活动:一种是对理想未来的憧憬,一种是对过往岁月的缅怀。这两极悖反的情感轨迹实际上指涉着同一个生命旨归:建构人生之完美,营造审美之人生。”[3]如果说青年人的情感倾向更多是一种对理想未来的憧憬的话,那么,中老年人的情感生活则更多是对过往岁月的深情缅怀。但是,这种向过去岁月的回首与反复的回想,并不仅仅是一种对历史的客观复述和真正返回的要求。如对青春的回想就是一种想象性加工,而经过主体加工的青春岁月,就具有了虚构性文本的特点。于是,从审美生成的角度看青春成长中的种种事迹,我们发现它已经不再是对过去历史客体原封不动地复制或反映,而是经过想象对它进行有意识地粉饰和美化,历史客体变成了审美对象,充溢着无以诉说的人生情怀。作为一种特定的精神体验,它借助想象的力量,“向我们保证隐蔽而遥远的事物的存在”,[4]并且告诉我们过去的美好生活与青春的美好记忆,从而使我们重新获得源自过去的力量和对未来的希望。按照雅克•拉康的说法:缺失产生需要,需要产生欲望。人总是因缺失而渴望,因渴望而回归。从这个意义上说,“青春回想”是对现实缺陷的想象性和修辞性补偿。它唤起了关于过去的遐想,它将现实的生命体验与过往的记忆碎片修辞化地缝合,既在现实的语境中注入对青春岁月的缅怀与青春年代轻狂潇洒的美好追忆,从而将“青春的岁月”融入到生命体验的审美观照之下,抚慰那已经不再年轻但渴望年轻的心灵。虽然,作为当代文化结构性存在的流行歌曲反反复复咏叹家乡、怀念青春岁月、追忆那个激情的年代,但是它仅仅是符号化的修辞操作,因为,这种“青春还乡梦”中弥漫着浓郁的商业化气息。

三、“青春回想”的情感消费

波德里亚在分析消费文化时指出:“同样的事在历史中会发生两次:第一次,它们具有真实的历史意义,第二次,它们的意义则只在于一种夸张可笑的追忆、滑稽怪诞的变形――依赖某种传说性参照存在。因而文化消费可以被定义为那种夸张可笑的复兴、那种对已经不复存在之事物――对已被‘消费’(取这个词的本意:完成和结束)事物进行滑稽追忆的时间和场所。”[5]流行文化中的“青春怀旧”情调消费的正是这“第二次”经验,这种经验是出于特定修辞目的的修辞操作和修辞想象。由于符号化的修辞操作,“怀旧至多是对过往经验的殖民、改写和重构。”[6]因此,历史事件的重构与青春故事的怀旧意味着对物理时间观念的颠覆和对心灵时间价值的重估。怀旧虽然指向过去,但却形象化并审美化了过去,这一过去更准确地说,是并不存在的过去。它之所以引起怀旧者的留恋,是因为它已经永远逝去,如果它是现在的当下经历,也就不可能引起怀旧者的怀恋之情。更进一步讲,怀旧抹平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的时间界限,它重构了过去、超越了现在、幻化了未来,通过将“青春记忆”的凝晶化,“通过时间性的理想性,意识最终不再被关在现在中,”[7]而实际上,这种青春修辞徒具其表,最终只是一种臆想的符号现实,一种缺失状态下的想象性,以此获得一种不无虚妄的替代性满足。这种无意义的回归就是“青春的回想”与“梦回唐朝”的一次性情感消费,一切现实的东西都没有改变,改变的仅仅是一些形式化的符号与消费欲望中那些奢望得到的“有意味的形式”。

事实上,在众多的现代青春怀旧事件与现象中,人们总会发现商业运作的身影,即它们总是在竭力迎合怀旧人的心理需求。“而在文化产业,像老歌重唱、历史电影复拍、复演,更是屡见不鲜。如在流行歌曲创作中,怀旧内容大多涉及难以忘记的室友、同桌、校园爱情、成长时的苦恼与迷惘,可以说无一不是在往事中打捞青涩的青春记忆的碎片,体验着一种久远的关于青春的故事。又如电影怀旧的内容,有的是以童年生活、青春期生活、纯真爱情为怀念对象的”[8];但它们都是对“岁月易逝”的反刍与生命激情年代的回想。在当代的怀旧消费中,对于逝去“青春”的一次次追忆与回想,其实是一种集体性的“青春”再消费。因为,在消费社会的文化中,各种关于“青春记忆”与“青春回想”的背后散发着更加浓郁的商业气息。在文化工业的符号拼贴与商业运作中,“青春”一词成为一个时尚的标签,各类文化产品纷纷打出“青春”牌,各类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大力挖掘此类资源,进行加工、包装,将其推向市场,在满足“后青春一代”的“青春回想”需求的同时也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于是,再造“青春岁月”的梦境与“青春年代”的事件,怀旧电影与怀旧小说及其它怀旧风格的文化产品,使处于现实迷失与生存焦虑中的“后青春一代”在纷繁复杂的人生世相中得到暂时的释放与压力的缓解,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渴望“青春”的生命情怀。但是,在这样一个传统价值观念式微、自我迷失的消费时代,“青春还乡”的怀旧情调与集体性的“青春回想”仅仅弥漫在当代人的文化消费情调中,它实现的是一种关于“青”的情感消费。

从土地、乡村走向工业、后工业的人们,面对后工业时代的急速放纵与激情宣泄,文化工业的娱乐文化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情感消费”的“情感场”,这里的情感以商品的方式上市、以换算为价格的方式出售,快餐式的急速消费与身体满足,可能为短暂休息马上又要继续工作的“后青春一代”提供了急速发泄的方式。然而,内心总有一些无法释怀的东西。即对土地的依恋,对大地的“回归冲动”,对家园的美好记忆,尽管家园也曾贫瘠。这种永不释怀的缺失与需要,幻化为都市里的“青春还乡梦”和深夜里的“乡愁”。深夜城市孤独怀念里的《梦驼铃》、童年记忆中《外婆的彭湖湾》和那个还在村头等待游子归来的《小芳》等等,成为这种情怀释放的当代表达方式和“还乡梦”的补偿。然而,消费之后,我们的“青春激情”依然回落到了冰冷的现实之中,已经苍老的心和疲惫的身躯无法安放“青春的梦”。

(本文为安康学院校级项目“当代青春审美文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AYQDRW201109。)

注释:

[1][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吴美真译:《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时代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第452页。

[2]赵静蓉:《通向一种文化诗学――对怀旧之审美品质的再思考》,文艺研究,2009年,第5期,第59页。

[3]:《论怀旧的审美意蕴》,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110页。

[4][法]米・杜夫海纳著,韩树站译:《审美经验现象学》(下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393页。

[5][法]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9页。

[6]王彬:《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69页。

[7][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著,姜志辉译:《知觉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19页。

[8]余杰:《心理学视野下的现代人的怀旧情绪》,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67页。

有关青春的作文篇4

[关键词]电影;青春;电影美学

20世纪的青春电影只是在时代边缘徘徊,而青春电影发展至今,开始试图用“另类”的表达引起世界关注,但在类型片如此丰富的时代,青春电影这一相对边缘的体裁往往被大多数人所忽略。21世纪以来,人们逐渐发现青春电影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于是青春电影开始成为电影文化主题类型的一个重要内容,人们呼唤青春电影对新时代、新世纪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在对电影作品的美学分析中,电影作品不再被理解为一种简单的线性构成物,而应当被理解为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多级表意生成系统。在电影作品中,各表意的单元、层面和线索,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交织构成作品的结构网络,从知觉层面开始,依次形成影片的故事、思想和特征层面。本文采用电影美学分析系统,从这四个层面,对美国、日本、台湾地区青春电影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

一、知觉层面

电影作品的知觉层面,即电影的画面与声音。知觉层面在电影作品中是最基础的层面。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已经习惯于把影像作为电影的特权,所以声音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忽视。但在青春电影这一电影类型中,画面和声音算是并举的,在表意上给予了同等的关注。“知觉单元,就是在知觉意义上,我们所看到和听到的一切:配有声音的活动影像。”

(一)知觉层面的影像构成

青春电影在影像构成上一般会符合青少年青春靓丽、乐观向上的形象特点,画面也显得清新、明朗。日本、台湾地区的青春电影在影像的表现上较美国更有代表意义,非常注重画面美感方面的营造,尤其喜欢用美好的风景作为画面背景,这既能渲染人物的内心情绪,也能体现青春电影影像上的特点,还能让受众身心得到愉悦。

日本青春电影《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影片的开头是一大片延伸到天际的麦田,身穿白衣的少年在麦田里听歌,镜头一直处于活动的状态,时而拉近时而推远,时而倾斜,随着少年所听的歌声韵律运动。这种拍摄手法比较特殊,但在影片中形成了美妙的构图。这样的影像构成既保留了日本青春电影唯美浪漫、画面清新的特色,也融入进西方现代电影的多种元素,镜头在现实和网络中的来回切换,给予观众心灵的沉淀和震撼,感觉较为纯粹。

台湾青春电影沿袭了日本对视听的处理方式,将电影画面诗意化,所以台湾的青春电影都如同散文诗一样的唯美抒情。《练习曲》是一部“公路电影”,讲述了一位有听力障碍的少年骑车环岛的旅程,带有浓浓的台湾本土文化气息。影片中随处可见的长镜头和跟拍的手法,使得它可以堪称是一部台湾风光的纪录片。

美国青春电影的画面构成主要还是好莱坞式的影像结构,相较于日本和台湾地区则更显得模式化些。

可以说,如今的青春电影在影像上既保留传统又不断加以创新,尤其是科技的发展与运用,在镜头语言中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色彩,也呈现出影像背后所隐藏的青少年独有的内心世界。

(二)知觉层面的声音构成

知觉层面中的声音在电影作品中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特别是在视听结合中的复杂表意功能,是构成电影作品魅力的不可缺少的元素。

美国的青春电影中,音乐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歌舞青春》中,音乐串起了一群中学生全部的生活;《舞出我人生》最后主人公的毕业舞蹈演出,也是一次音乐的会演。音乐的运用将青春远大的志向、浪漫的爱情、真实的自我、可贵的友情以及时代的脉搏全部呈现在我们面前。

值得注意的是,摇滚乐在美国青春电影中被赋予了重要地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摇滚的先锋性,在某种程度上一直代表着虚无主义、颓废主义精神。但在近十几年美国的影片中,摇滚乐的艺术诠释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大家“为一种共同的激情所驱动,投入到浑然忘我的原始境界中”,人与人之间制造的对立被“平等亲和”所代替。《青春吻》和《高校天后》的摇滚场面是一种强大生命力的展现,达到了一种个体与世界本体融合的最高意境。

台湾流行音乐是亚洲的佼佼者,也是青春电影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再配上唯美细腻的画面,每一部电影都像是一部加长版的MV。电影《夏天的尾巴》中,四个高中生在“秘密基地”里一起体验爱情、寻找生活的乐趣……实践着摇滚乐中标榜的热情与正义,分享青春年华最后的时光。《夏天的尾巴》的电影配乐以重金属的摇滚乐为主,不时地穿插淡雅的忧伤小调,营造出简单又温馨的浪漫氛围,更加衬托出了青春纠结的爱恋和坚定的友情。

由此可见,电影声音与画面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对于拓展影片的表意空间具有很大的作用。

二、故事层面

罗兰・巴特在《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一文中指出了叙事作品的普遍性: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题材各异、手段多样,以“几乎无穷无尽的形式出现的叙事,存在于一切时代、一切地方、一切社会”,“有了人类历史本身,就有了叙事。任何地方都不存在没有叙事的民族,从来不曾存在过。一切阶级、一切人类集团,皆有自己的叙事作品,而且这些叙事作品常常为具有不同的甚至对立文化教养的人共同欣赏”。这一事实表明,讲故事这种形式对于人类具有特殊魅力。

青春电影的故事层面主要体现在它的情节设计上,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事件构成,“情节使影视作品可能提供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是影视视听形象的基础,可以说,影视作品中的人物、主题、环境都必须通过情节得以展现”。青春电影的故事设计是需要花一定心思的,编剧在撰写故事情节时,既要考虑到故事本身的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又要考虑到青春电影不可或缺的浪漫元素,故事中有为爱情而牺牲自己,有为朋友而牺牲爱情,有为理想而勇往直前,等等。青春电影的故事层面往往带有所属国家(或地区)的特色,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所属国家(或地区)的风俗人情,也会体现出所属国家(或地区)特有的青少年成长问题以及对青少年问题的思考。例如,台湾的青春电影“善于刻画男生在青春成长中所面临的种种不为人知的忧郁以及纤细的情感。台湾片讲述的故事普遍带有一种柔和秀气的情绪,而青春片在这个基调上对成长中的无奈情绪的表现又添加了强硬和凶狠。”

日本的青春电影中,大多是成长过程中对自我的挑战。日本青春电影喜欢向观众展现一个特定环境下的成人世界,在影片的故事中引领青少年有准备地走入成人世界,在不断迎接挑战的过程中,让稚嫩的羽翼逐渐丰满。虽然很多日本青春电影中带有幽默的情节,往往也是建立在无惧的基础上,这可能与大和民族的岛国心理、末世情结有关。

美国的青春电影喜欢展现导演鲜明的个性特点,在故事层面的建构上也透出浓重的导演风格,叙事结构大多沿用好莱坞式的特色,运用许多鼓舞人心、调动情绪的手法。

无论青春电影的故事层面编排得多么跌宕起伏,影像背后所反映的仍旧是青少年的内心世界。青春电影能够在一部分青少年身上实现制作影片的初衷,使青少年从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青少年的知识面,指引给青少年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得到观影的愉悦感。可是对于缺乏正确引导的青少年,则比较容易吸收到青春电影的负面信息,片面地被消极因素所影响,导致产生一些不良的行为。所以,在设计故事层面时,编剧要担负起责任来,除了用青春故事来引起社会对青少年的关注,也要正确地帮助和引导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

三、思想层面

一部影片的思想就是整部影片所表达的对于世界、社会和人生的基本态度。21世纪以来美国、日本、台湾地区的青春电影在思想上有了很深的拓展,青春电影所呈现的内在审美理念也切合了当今世界对青春价值的呼唤,具有积极向上的影视审美意义。

(一)美国青春电影对价值归属感的追寻

美国青春电影所呈现的青春个体时常处于一种“孤独”的迷惘中:一方面自身的经验失去了向上的认同,另一方面亲近感与热情遭到了遗弃。如《舞出我人生》中的斯肯尼,为了向哥哥证实自己有足够的胆量与智慧融入他们的圈子,却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种不幸困境,是过度自我与急切求群的迷惘,需要一种平衡的制约方式。

而美国青春电影中青春个体在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上又陷入了另一困境:青春个体往往在寻找他人的同时失去了自己的真切体验。如《大学新生》中,汀琦虽然得到了学校最耀眼的 Kappa 女生联谊会的认可,却时刻承受着会长的欺骗、利用与侮辱。这些女生所追求的群体感,只不过是会长满足私欲而打出的幌子,她们对自主性的放弃只会让自己更迷惘。

由此观之,青少年想要获得价值归属感,并不等于自我的放弃,青春主人公“寻找归属”的必要前提,首先应该是保持自我的张力。“自我应该是开放状态的,(它)不是俗常的欲念激醒自我的意识,而应当是自我在自主的状态下向大千世界敞开自己。”在青春电影的呈现中,青春个体必须培养高度的自觉性,“建立个体独立人格,通过自我意识的反思建立起个人内部的精神世界,将其看作是自己个人的一项毕生都有待于完成的工程来关心和从事,而不是随时随地向他人和世界敞开,放弃自己的努力而指望外界的援助和同情。”

(二)日本、台湾地区青春电影对青春矛盾心理的探索

日本和台湾青春电影向我们呈现了许多“叛逆”的青春形象,但影片思想并不是批判,而是给予了更多的宽容与正视。“叛逆”有许多与它相关的关键词――暴力、冒险、违反体制等。比如《九降风》里驰骋在动力机车上的潇洒,以及弃学在外的大雨通过偷东西体验内心的自足感……这些年轻人的行为、语言充分体现出对既有规矩的不满与挑战。

“每个人自己都可以自觉、体验,不论是内在情感的冲动、欲念的萌发,还是外在表情的变化、肢体的伸展。”这就是对积极状态的探寻。日本和台湾地区的青春电影中,呈现了青春个体在“思想矛盾”这枚硬币上进行的一次次超越性演出。就像《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星野用他的自信与骄傲保持着自身的完美,《指间的重量》中的阿立一直努力“活得有价值”。影片中的青春个体努力进行自我审视,渴望用自身的力量追求他们所认为的最大价值。《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电线杆下躺在血泊里的津田,也用生命模拟风筝飞翔的方式投入了蓝天的怀抱,寻找她在世间所得不到的保护和温暖。青春主体性的最终生成也就标志着青春内涵的成熟和成人仪式的开始。

四、特征层面

特征是被感受到的,感受到的特征是需要经过表达的,表达采取的方式以及呈现出的独特面貌便被理解为该作品的风格。也就是说,当我们尝试对作品的审美特征加以表达时,我们才进入到风格的领域。

(一)美国青春电影的狂欢风格

在美国的青春电影中,利用风趣幽默的形式来凸显青春个体存在的特定价值,可谓是畅快淋漓和耐人寻味的。透过这些表现,美国青春电影的风格是富有狂欢镜像的审美爆发力的、渴望着平等与自由的影像。

对于青春电影来说,既要争取最大量的未成年观众以获得最大的利润回报,又不能为迎合他们而完全不顾及社会的伦理规范和文化规约。其中有来自宗教团体等的压力,也有电影业作为既得利益集团,不会自己挑动力量积聚的自我意识。而青春电影面对的特殊矛盾来自青年文化社团与既有社会秩序之间的不同要求。青年本能地倾向于反对约束、毁坏秩序,社会机器则希望瓦解这些极具破坏性的力量,维持体制的稳定。所以,美国青春电影从风格上体现出了一种“狂欢”式的自由释放。

总之,21世纪以来美国青春电影的狂欢“释放”,用乐观和幽默的态度,获得了一种心理满足和精神超越。虽然,这种狂欢还带有“理想化与乌托邦”的意味,但它不应再被理解为青春个体对现实社会的逃避,相反是他们对现实的接近和挑战。

(二)日本青春电影风格上对传统模式的沿袭

日本的青春电影近些年以来,在特征层面上并无太大的突破,主要还是对于传统模式的沿袭,即:青春的“浪漫”和青春的“毁灭”。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日本又是在对传统模式的发扬上做得最好的,发挥了其本质的特征。

对“浪漫”模式的沿袭。这里讲的“浪漫”,是摈弃一切欲念的纯粹的精神恋爱,仅是在青春年纪中发生的令人难忘的爱情故事。这些影片的特点就是惯用倒叙的方式展开一段已经被尘封的恋爱故事,这种表达源于人类本能的怀旧情感,或者说是导演提供给观众一种怀旧的情境。如《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中朔太郎为了找到自己失踪的未婚妻律子,回到了初恋的地方,重新回顾了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历程,最后终于和未婚妻来到了他和初恋情人曾经向往过的地方,心灵在这里得到了停泊与救赎。

对“毁灭”模式的沿袭。大多数的青年人往往会处于对于青春的彷徨和不知所措中。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生存在一个相对安逸的环境中,没有战乱,没有灾难,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他们也同样产生困惑:生活目标和意义在哪里?成长的代价又是什么?这都是“青春主题”所要表达的电影话语。《玩偶》《天使之恋》等电影都在追问和探索着这些问题。可喜的是日本导演在这类电影的处理基本上都采用了光明的结尾,给人们,特别是正在彷徨和困惑的青少年们以信心与鼓励。

(三)台湾青春电影趋于与同性文化结合的风格

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性意识开始萌生,因此,在许多青春电影中不可避免的涉及爱与性的话题。但是在21世纪以来的台湾青春电影中,与其他青春电影关注的青少年男女之间的情感不同,更多地展现了同性之间的复杂情感。细心地留意便会发现,《蓝色大门》《盛夏光年》《少年不戴花》《花吃了那女孩》《渺渺》等许多青春电影大胆的表现出了微妙的同性情感。台湾青春电影与欧美主流化的同性恋题材电影不同,主要是将同性恋亚文化和青春亚文化融合起来,把台湾青春电影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使台湾电影在世界舞台上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后新电影作者在20世纪90年代对同性恋情的大胆探讨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21世纪青春电影创作,这也给青少年的情感启蒙涂上了重要的一笔。《蓝色大门》中孟克柔觉得自己爱上了闺蜜月珍,她天真地以为只要被男生吻过就不是同性恋,所以她问张士豪、问体育老师愿不愿意吻她,《蓝色大门》也因此被打上同性的标签。此后很多青春电影在题材的选择上也开始涉及同性情感。可是《蓝色大门》真的在探讨同性文化吗?有人认为,这只是性别认定的过程,是认识感情的过程,相对确切的同性关系而言,对于性别取向的探讨才是《蓝色大门》的高明之处。但是,毋庸置疑,目前台湾青春电影的发展趋势与同性文化的结合越来越密切。

五、结语

青春电影,长期以来都是属于电影类型划分的一个较为边缘化的类型。21世纪青春电影在电影美学上的表达,可谓是一种较为典型的范式,在知觉、故事、思想、特征四个层面上均有其特色。在现代工业体制下,和所有类型的电影一样,青春电影同样是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结合体,也就是说青春电影除了有美学上的表达需求外,也有商业上的诉求。青春题材在电影市场中相对小众,难以处于有利地位,但是如果能够把握好影片表达与受众需求的有效契合点,青春电影的前景还是非常明朗的。

[参考文献]

[1] 王志敏.现代电影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唐朝晖,方达.青春电影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32.

[3] 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76.

[4]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美学文艺学方法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553.

[5] 王光祖,黄会林,李亦中.影视艺术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305.

[6] 赵建军.美的代码与意蕴[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90.

[7] 邓晓芒.我们时代的精神生活[J].社会科学论坛,2003(11).

[8] 光.生存哲学――走向本真的存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190.

[9] 陈淘.美国青春片中性的政治学[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03).

有关青春的作文篇5

关键词:青春题材;致青春;传播特征;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153-02

赵薇导演的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讲述了上个世纪90年生在大学校园里面的青春故事。影片上映后取得了7.1亿元票房的传播效果,并掀起了国内青春题材电影的流行潮。即使在当下,探讨此类电影,《致青春》依然具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致青春”――校园文化风潮

青春题材电影毫无疑问地将故事的发生地和人物角色的设置等放置于校园生活中,“青春+校园”成为此类电影主要的传播背景。电影《致青春》是一部具有里程碑式的青春校园型影视文化作品,赵薇在这里意图重构并再现一个逼真的、具有年代感的、能够引发观众集体共鸣的青春校园生活场景。

《致青春》几乎是“复制”了上个世纪90时代南京的京南理工大学的一切,《新白娘子传奇》、游戏机、午夜广播“知心姐姐”、《红日》、阮玲玉海报等,无不带有那个年代南京大学生活的主要特征。在那段青春中,男生写过情书、耍过帅、打飞机、看毛片,女生在小回廊里喂蚊子等自己喜欢的男生……朋友们在伤心时一起哭泣,在高兴时一起欢笑,朋友难堪时想尽办法为她解围,朋友离别时在心底默默地为其祝福,最后的毕业聚餐时“泪如雨下”和慷慨激昂。

与《致青春》相似的校园故事是青春题材电影的核心所在,如2014年上映的电影《同桌的你》,令人倾羡初中、高中到大学时代校园的纯真感情,那时的感情可以不参杂半点的杂质。在现如今物质生活高度发达,这样的感情在成年人的世界显得那么难能可贵,这样青涩而热烈的校园情感生活,又是多么地令人向往与追忆。2015年上映的电影《何以笙箫默》,主要讲述的也是校园爱情故事,大部分情节采取回忆倒叙的方式,男主角由一张照片回忆起大学时代的赵默笙,在黄埔大学校园中对法学院法律系的大才子何以琛一见倾心,然后用非常与众不同的方式吸引以琛的目光,于是一段纯纯的校园爱情悄悄滋生。有人赞许这部电影中所表达出来的“不将就的爱情”理念,有人喜欢男女主角对爱情7年的执着追求,但也有人喜欢由大学校园里滋生的经受时间与距离考验的爱情,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结局。在2016年4月上映的最新电影《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一样都属于校园青春型电影。在电影中,大学校园的兄弟情谊是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所改变的,岁月可以逝去,但是兄弟情谊,那种在大学里为了室友兄弟两肋插刀的感情是在生命中所无法抹去的。

二、“致青春”――清新与残酷并存

电影《致青春》的成功在于它并没有完全沿袭《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中》中所表露出的“那些年体”的小清新格调,相反的,赵薇让该片上演了一出“残酷青春物语”。故事虽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青春校园,但在语言表达上带有着现代风格。影片在前半部分风格清新,仿佛构筑了一个童话世界。一次偶然的误会使郑微与老张室友陈孝正结为死敌,在一次次冲突与交往中,郑微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表面冷酷、内心善良的高材生,于是对陈孝正开始了一段死缠烂打的追逐战,而陈孝正也终于在她的强攻之下缴械投降,欢喜冤家终成甜蜜恋人。而在后半段,导演却打破了我们的种种预想:“以一种更为理性冷峻的笔触去摹写现实的种种苍凉与无奈。”陈孝正得到了曾毓让给他的公派出国留学名额,却迟迟不敢告诉郑微,感觉再次被欺骗的郑微只能选择痛苦地离开……多年后,郑微已蜕变为职场上的白领丽人,竟再次品尝命运的无常,带着悔意和爱意的林静和陈孝正同时回到她的生活里,她面临着残酷的抉择与内心挣扎。这种前后的反差更将青春的残酷表露无遗。当郑微终于了解到青春的意义后,她选择对往昔时光放手。而在青春中陪她一起走过的人们,各自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彼此验证着那句关于青春的领悟:青春是用来怀念的。

在青春题材电影中,这样清新与残酷的并存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在《同桌的你》中,男主角林一同学回忆与恋人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就为我们演绎出一种迎面扑来的“小清新”气息,初中时的他可以为了女主角打架挨揍,为了能够与女主角在一起共享高中时光,硬是从理科班转入文科班。看到女主受伤,每天接送她上学与放学,为了能够与女主上同一所大学,在冲刺时拼命努力的那种劲儿,让人们唏嘘不已。而女主为了男主角放弃了北大,放弃了心中的梦想“斯坦福大学”,这种曾经为了爱情“不惜一切”的“小清新”触动到观众青涩时光里那最柔软的地方。然而尾声部分,女主角却将另嫁他人,他对男主角说:“我们,最后还是输给了现实。”男女主角最后各自并非因为爱情而结婚的残酷现实又揪痛了多少人的内心。可以说,在这类影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青春恣意挥霍的莽撞、情感激荡的炽烈、怀疑背叛的煎熬、时间终结的残酷,可以看到纯真,甚至当年我们自己的影子。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类电影既有着台湾小清新电影青春叙事风格,又兼具着日韩残酷青春电影的创作手法。

三、“致青春”――追忆美好时光

《致青春》不仅引发了观影狂潮,更促使了80一代对自己青春的集体追忆。“青春”是生命中最美好时光的代名词。青春是人们永恒的话题,同时也是电影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因为青春虽然只有短短两个字,却表征着人们那段曾经最美好的时光,最快乐无忧的日子,最率真单纯的生活。不过纵使再美好的青春终将会逝去,成为曾经的最美。有人曾说再美也不过是曾经,有人却说就是因为最美的曾经才会成为每一个人心中那块最柔软的地方。

对于“青春”而言,每个人的解读方式是不同的。而在电影中,导演将青春故事的不同侧放大,使得观影者追忆着千差万别的青春滋味。纵观这几年风靡国内的青春片,不乏打动我们的佳作。2011年台湾作家九把刀执导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可以说是红遍大江南北,他将自己的青春爱情故事搬上了荧幕,用青春淡淡的味道,混着台湾电影独特的“清新”味道,俘获了大批受众的心。电影顿时炙手可热,产生了“那些年体”的流行,同样引发了当年的集体怀旧热潮。至今,“那些年”依旧成为人们不断提及的以回忆青春为主题的话题。该片不仅风靡台湾,甚至敲开了内地关于青春记忆的闸门。从此,在内地关于追忆青春的爱情电影犹如龙卷风一般向我们袭来。从2013年上映的电影《致青春》、《青春派》到2014年上映的电影《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再到2015年上映的《何以笙萧默》、《栀子花开》、《左耳》等,无一不会让人们去追忆人生那一段最宝贵的时光。它们或追忆青春年代的美好爱情,或缅怀当初校园中的青葱岁月,或怀恋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的匆匆那年。尤其是电影《致青春》,在影片前半部分“清新”风格与后半部分“残酷”风格的强烈对比中,凸显出了追忆青春情怀的必要。而电影《同桌的你》\《何以笙萧默》,影片文本中直接采用追忆青春的方式,由一个相爱时的“信物”开启了有关青春的记忆闸门。

四、“致青春”――流行文化传播

电影《致青春》使得全国掀起了“怀旧”的流行文化思潮。《致青春》“通过现在叙事时空中主人公对现实生活和情感的无力来衬托过去时空中校园青春的美好,不禁让观众带着强烈的怀旧情绪缅怀过去的美好时光和成长经历,与当下相比,青春才是永垂不朽和最值得珍惜的。”2010年以后的青春题材影片,是流行校园青春文化的传播主场。从《山楂树之恋》、《杜拉拉升职记》到《人在逋局泰濉罚再到《致青春》、《北京遇上西雅图》、《中国合伙人》等,都在中国曾掀起过观影热潮。这些电影让全国人很愿意跟随着这样有关青春的流行文化去追寻些什么:有人在《山楂树之恋》中追寻那“最干净的爱情”,追寻那现在几乎“濒临绝种”的无关的平凡中却带着令人感动于肺腑的爱情;有人在《杜拉拉升职记》中看到了一个女孩子从找工作的不易到刚进入职场中的种种“辛酸”再到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变成“职场白骨精”这一“蜕变”过程,从而引发自己的回忆。在这里,我们在“忙里抽闲”中消费着“回忆”,消费着“青春”,消费着“爱情”。

说起“爱情”,相信许多人最难忘却的莫过于初恋这件事儿,《致青春》讲述的正是青葱岁月里的那段初恋时光。很多人都看过泰国影片《初恋这件小事》,这部影片曾让不少少男少女们潸然泪下,也迅速让国内许多人一起开始回忆起自己美好的初恋,初恋这两个字在当年一下子就成为了 “红透半边天”的词语和话题。《致青春》,让初恋这个词再一次令人“刻骨铭心”,回忆“初恋”这一主题的流行文化。伴随《致青春》流行起来的还有“山羊皮乐队”的《so young》。这首歌甚至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阮莞刚出场时,就是响起了这首《so young》,与全校男孩子的起哄呐喊声一起,让观众对这个长发飘飘、面带微笑的娴静美女产生深刻印象。而阮莞也是要圆青春时想去听这个乐队的演唱会的梦想而香消玉殒了。所以当这部电影在国内票房大卖时,这首歌也在全国流行开来。流行音乐文化由青春电影而传播开来的例子不胜枚举,如随着电影《何以笙箫默》的播出后,那英的《默》流行开来,成为了一种时尚文化。而电影《何以笙箫默》主题曲《My Sunshine》,听起来诚如影片中男配角应晖所说――给人一种“初恋般的感觉”。同样,电影《同桌的你》让1995年老狼演唱的歌曲《同桌的你》再次流行起来。

辛夷乌曾说过:“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DD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青春存在的意义。这就是《致青春》留给的我青春寄语。”同样,这也是青春题材电影以其独有的传播特征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与人生感悟。

注 释:

聂楠.新世纪中国大陆青春电影的主题与表达[D].西南交通大学,2014.

绍杰.新世纪以来内地青春校园电影的叙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辛夷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M].朝华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

〔1〕韦小波.中国主流商业电影的审美与叙事研究[D].浙江大学,2012.

有关青春的作文篇6

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的开篇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或许中国青春电影的现状正是如此。

一、青春电影的“得”

青春电影并不是新兴的电影类型,国内这一次青春电影高潮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失恋33天》。该片精准地把握“光棍节”档期,用一种黑色幽默式自嘲的笔法阐述年轻人的失恋困境,同时抒写励志,不料却意外走红。几乎同时,《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着笔于校园里生涩的初恋,带点儿感伤,焕发出励志,以“小清新”的喜剧样式标新立异,引爆银幕。随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同桌的你》《小时代》等相继登场,掀起一场书写青春的电影高潮,风头甚是强劲,竟超过了国内同期上档的好莱坞电影,连央视《新闻联播》也破天荒地报道了这一现象。多年以来,国产电影一直被笼罩在好莱坞大片的阴影之下,这次终于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可以扬眉吐气了。

若仔细审视国内近几年热映的青春电影,其故事情节并不复杂,类似叙事结构的影片放眼世界也不算少,它们也称不上是电影家族中的上乘之作,但为什么会受到观众的追捧呢?答案很显然,它们有一个共同点:让观众从影片中找到可以产生代入感的地方,用感人至深的故事叩响、触碰人们的内心,让观众一次次在或温馨或感人或凄美的故事中“哭着哭着又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引发了观众对青春的无限遐想和感怀,让观众有了一种满足感,因为每一个人都曾经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青春。生活沉闷而无趣,偶尔放松一下,告别曾经年少轻狂的自己,“也是极好的”。

在电影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从国际上看,青春电影一直占据着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而在国内,青春电影一直未达到其应有的高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春电影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电影类型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逐渐在电影主流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涌现出一批在表现题材和艺术手法上都非常值得称道的作品。但是这一时期的青春电影不关注身外的世界,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带给观众的是现实的残酷、生存的严峻、存在的卑微、心灵的焦虑、个体的渺小,过于追求“残酷、苦涩的青春”,忽略了市场的需求,一度陷入叫好而不叫座、四处开花却不见硕果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成熟,凭借比以往更积极主动的产业意识和营销策略,青春电影开始跻身于当下电影市场的主流,甚至能和好莱坞大片一较高下。新生代导演也开始关注自身,尝试着以“成长”为母题来审视周边发生的一切,注重回归现实生活的个体中来,以都市青年男女的情感为线索、背景,在追求艺术化表达的同时尝试追求得到更多人的共鸣。电影人物的选择更为普通和平民化,主题选择也更加多元化。青春电影正在以更积极主动、更自信的态势走近观众。不经意间,国内青春电影的创作出现了一些积极的改变:从对社会的批判到给人以励志引导;从面对理想与现实差距时的慨叹到勇于为梦想而行动;从对青春残酷的无奈到对过往青春的怀念。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次青春电影的强势表现或许是我国电影产业未来整体回暖的征兆,和中国电影产业整体上扬的势头密切相关,但由此断定国内青春电影步入了成熟期还为时尚早,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青春电影迷失的“本”

一般来说,青春电影所传达出的情感是关于青春以及成长的感悟。在懵懂、狂热、莽撞和非理性中,青春阶段的情感生活、理想信仰与社会现实之间互相碰撞、交融,刻下了青年人成长的印记,显示出生命本身应有的蓬勃向上和活力。因此,生命情感的突围,以及这种突围和障碍之间的冲突是青春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因为这种突围有代价,而青春易逝、短暂且无法逆转,所以感伤、悲悯乃至凭吊的意蕴就更为浓重;因为这种突围有创伤,所以注重探讨生命成长中的两难处境,崇尚情感的安慰和人性的关怀,更重要的是从中找寻生命的意义,找寻生命再出发的力量和勇气。这是青春电影应坚守的本分和底线,但从当下电影的创作来看,显然它们做得还不够。

首先,大多数作品对“青春”的抚慰流于形式,披着青春电影的外衣上演着离奇的爱情游戏,过于注重展示“奇观情感”而忽略表达“质朴情感”,或将青春生活简化,故意疏远、放大青春生活本身,成为美不胜收、雍容华贵的视听盛宴;或将青春生活极端化,忽略了内容的丰富与充实而仅注重形式的炫耀和膨胀。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失恋33天》都或多或少地带有这种问题。

其次,有的青春电影背负了过多的物质和名利包袱,忽略对底层情感的演绎而偏爱对贵族爱情的描绘,充斥着过度的物欲和贪欲,没有多少实质性的现实生活内容,甚至超越道德底线宣扬自私自利,推崇“金钱至上”和“特权暴力”,如《小时代》就是如此。

第三,有的青春电影创作者急功近利,只垂涎于票房,放弃了对生命本质、绝对价值、终极意义的追求,也割断了与现实的真实性联系,青春电影成为一种自我封闭、自成体系的游戏文本。这种缺乏对内在思想价值的锤炼力度的电影,无思想、无深度、无意义、无景深,仅仅是一些轻松流畅搞笑逗乐的故事,一种令人兴奋而又眩晕的视听时空,华丽丰富但又一无所有,充其量只是消费文化时代的匆匆过客而已,是供人娱乐而不是供人享受的,是供人消费而不是供人阐释的。

总之,如果失去坚守的本分和底线,这样的青春电影只能说是冠以青春的名义,从青春开始,却叙说着与青春无关的故事。此时的青春或青春电影,不过是一些噱头、辅料,是企图拉拢观众的手段罢了。这种不接地气,掏空现实赚钱的败家行为,牺牲了青春电影应有的品位和底线,“赚了票房,却脏了灵魂”。如若看不到个体精神的自由振奋,看不到主体价值的自我实现,看不到人性和理性的自由表露,看不到青春生活的美好,反倒看到情感的自虐和自残,看到情感匍匐在物欲和消费面前的不自由,那么,这种青春电影不看也罢。

三、青春电影应有之“真”

当下的国产青春电影的逆势崛起值得肯定,但存在的问题同样不能忽视,我们必须放宽视野,将其放置到世界经典青春电影以及国内优秀青春电影的大格局中,才能看清其未来之路,才能有的放矢。

首先,青春电影应贴近生活。青春生活首先是一种生命现象,和现实真实性联系在一起。一切艺术创作从来都是日常客观现实生活的补足,“出于现实而高于现实”。离开现实这片土壤,也就失去了群众基础和力量支撑,只能博得一时喝彩,注定要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中。古今中外,历史上诸多现实题材电影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被个人记忆和时代记忆所珍藏,是因为它们契合了主流大众的现实表达和审美诉求。如《青春之歌》,影片以小人物(林道静)的情感矛盾、审美理想和生命追求为切入点,将小人物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命运、民族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展现出那一代人共有的生命特征和青春理想。而《小时代》则不同,表面上以几个都市“高富帅”的青春奋斗为线索,实际上青春个体围绕三角恋爱和情感游戏喋喋不休,拘囿在个人化的情感世界里不能自拔,即使涉猎到社会问题时也只是蜻蜓点水式的表层触摸,可以说这只是一场几个“高富帅”上演的滑稽闹剧,只能算是“自我青春”的宣泄,而非“集体青春”的表达。实际上,挣扎于底层社会的青年才是最需要被关注的对象,他们的情感、理想,所面临的重重压力,以及面对困难时乐观向上的心态,与《小时代》的无病呻吟相比,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其次,青春电影应有时代担当。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社会风貌,必然会在同时期的电影中留下独有的时代烙印。青春电影,它携带着青年人在青春期共有的生命特征和情感共性,书写着一个时代集体精神面貌,能穿越时空却让人似曾相识。即便是历经岁月的洗礼,青春的味道不但不会销声匿迹反而历久弥香,好比美酒,时间的流逝只会提升它的品质。真正永恒的经典青春电影,就像一点水,从中我们能看到青春的现实存在,更像一首久久回荡在历史长空的悠扬乐曲,在时隔数年后的每一次提起都会使人热泪盈眶、荡气回肠。因此,只有携带着时代温度和历史厚度的电影,才能在浩瀚的影视作品中傲然挺立。像《青春之歌》《中国合伙人》《阳光灿烂的日子》等青春电影都是当下较为成功的。而有些电影,对青春生活的表现就显得有些粗浅和鄙陋,如《青春期》《小时代》等。

第三,青春电影应重视艺术质量。艺术质量是电影的生命源泉。每个人的青春就是个人留给世界的一幅作品,自己的喜怒哀乐都雕刻在里面。一样的青春不一样的主人公,相同的故事模板不同的时代背景,一代代导演反复包装和演绎着一个个青春故事。虽然观众渴望从影片中接受青春的洗礼,但电影创作者不能一味地借用“青春”名头,应当用艺术标准严格把关电影质量,避免让青春电影走向同质化的死角。同时也要杜绝唯票房论,票房固然重要,但是票房不是电影的唯一。如果只在青春的现象层面原地打转,停留于浅尝辄止般的再现,而没有真正挖掘到青春期个体生命的普适情感和人性的根部,远达不到心灵慰藉和人性关怀的艺术境地,难免有一天观众会厌倦,最终注定要丧失市场。健康的中国电影应该包括两点:第一是商业性方面即票房利润指标,第二是艺术性方面即文化精神指标。例如,同样是表达青少年的情感,为什么国产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难以走出国门,而日本电影《情书》却能够征服全世界,我想最深层次的原因恐怕还是艺术质量方面的问题。

四、结语

青春电影负载着观众的情感和厚望,应该是有内容、有生活、有思想的,超拔世俗审美并引领时代价值。青年人从中能获取真实的情感体验,能找到与心灵的共鸣点,能发现人性的闪光点,能得到“正能量”的指引而减少“负能量”的辐射,能看到困境中的出路,进而能达到澄明与超越的境地。因此,情感和故事要真实,心态要健康,发展方向要多元化,是青春电影应有的走向。

当然,经典电影艺术的大量涌现,要有一个良好的电影生态环境,要有一个良性互动的电影创作消费体系,这需要创作者、观众和电影文化管理者去共同创造、培育。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我们要避免急功近利,拒绝以娱乐代替文化,防止拿票房压思想,要脚踏实地,身怀艺术使命和艺术敬畏精神,从细微处和小视角把脉生活节奏,以集体感和大情怀书写青春价值,从而实现电影艺术按捺浮躁、沉淀喧嚣、引领大众的社会价值。目前,我国青春电影的市场很大,但格局太小。青春电影市场成熟的主要特征应该是:有一大批可以经得起岁月反复检验的经典作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拭目以待。

有关青春的作文篇7

【关键词】青春小说;新词语;文化心理

青春小说又被叫做青春文学小说,以时尚、快节奏的故事情节,吸引了诸多青少年读者的注意力。近年来,许多青春小说在标题的拟构中使用了新词语,特别是网络新词语。网络新词语的使用即传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和价值观,也反映出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大众文化心理。本文以部分畅销青春小说标题为语料,研究作品标题中新词语的使用所折射出的青少年作者和读者的文化心理及其带来的影响。

1 网络新词语所折射的青少年文化心理

1.1 求新求异的心理

青春小说标题中大量网络新词语的出现,体现了青少年作者和读者求新求异的心理。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语言的革命性变革,网络成为新世纪以来新词语的最主要来源途径。大量带有网络色彩的新词语不断涌现,使得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求新求异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地释放,新词语成为青少年作家和读者的新宠。网络谐音词、旧词赋新意等新词语类型正折射出了当代青年求新求异的文化心理。

网络谐音词是伴随网络产生并被广泛使用的特殊词汇现象。由于网络谐音词更讲究简洁快捷,对于用语规范并不严格讲究,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网络色彩的,独特,幽默、风趣的谐音修辞手法[1]。青春小说标题中大量网络谐音新词语的出现表现出青少年作家和读者追求新颖,张扬个性的心理。青春小说标题中的网络谐音词主要有两种类型――方言谐音和普通话谐音。方言谐音词是指取代原词的谐音词语所谐读音为某种方言的读音,方言读音是连接谐音词语和原词的纽带[2],如《偶的酷学长》中“偶”是闽南方言中“我”的谐音;普通话谐音指取代原词的谐音词所谐读音为普通话的读音,普通话读音是连接谐音词语和原词的纽带[2],如《我们是吃“鸭梨”的快乐人》、《文艺风象・特集――男盆友》中的“鸭梨”和“盆”分别谐普通话“压力”和“朋”的读音。旧词新意是网络新词语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如《亲,前男友不包邮》,“亲”原是亲生的;有血缘关系或者婚姻关系的;关系好;感情深的含义[3],因不受交际双方性别,年龄等社会因素的限制,又具备迅速快捷的特点,成为网络新生称谓词,并迅速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青春小说标题中出现的网络新词语是青少年求新求异表达形式的产物,青春小说的读者大多为青少年,他们不愿受传统束缚,具有开放性,追求个性,容易接受网络新词语,因此可以获得更多青少年读者的喜爱,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1.2 诙谐幽默的心理

青春小说标题中使用网络新词语,给年轻的读者带来很多乐趣,也使新词语更富诙谐情趣,使其更能被接受并广泛使用,体现出青年人追求诙谐幽默的文化心理。青春小说标题中网络新词语的使用是作者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直接体现作者的价值观。诙谐幽默的网络新词语的使用,能够直接体现青春文学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亲切感,拉近作者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如青春小说标题《后宫记》等,“”为形象结构,最初在网络上流行,后经电影等媒体传播,慢慢流行开来。“”酷似一张窘迫的人脸的象形,用于表达郁闷、无奈等意思。这种极富想象力的新词语的使用,增加了青春小说标题的幽默感,达到俏皮、风趣的语言效果,营造一种轻松的语言阅读氛围,既是青年作家个性和创造力的表现,也是现代人追求快乐生活方式的体现,更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和购买欲,达到青春小说的商业目的。

1.3 从众从俗的心理

从众从俗心理(conformist mentality)指的是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4]。从众从俗心理是青春小说作者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体现了青春小说作者所处的社会语言环境,影响着他们对词语的选择和运用。如青春小说《那小子真帅》《那小子真坏》、《那小子真酷》、《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致我们的后青春》等作品。这些青春小说的标题往往采用相同的固定句式,并多为一部作品获得读者喜爱之后出现的跟风作品。这些作品标题表面看起来虽从众从俗、毫无新意,但却在保留原有句式的同时,增添了新内容,从而使作品标题更富表现力和流行特征,体现了作者的创造力。另外,青春文学商业化等因素对作者的从众从俗心理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仿拟的作品标题往往更能吸引年轻读者的注意力,这样便能节省宣传和推广的时间,提高市场推广效率。

2 网络新词语的影响

2.1 对青少年思维方式的影响

青少年的思维具有敏捷片面的特点,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常常是新事物、新观念尚在萌芽状态,他们已觉察到并付诸行动了。网络新词语的大量出现使青少年敏锐的思维和强大的接受能力得到进一步体现,他们通过使用网络新词语来表现自我,如“人”不叫“人”,叫“银”;“喜欢”不叫“喜欢”,叫“稀饭”。网络新词语的使用使青少年思维更富创造力,拓展了思维空间,突破了传统的思维禁锢。但同时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也具有片面性的特点,只考虑事物的表面现象,孤立片面的横向思考,既不考虑现实背景,也不结合事实,把事物片面化、单纯化,影响了对事物的深层认识。鉴于此,加强对青少年思维方式的正确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要引导他们在语言使用上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又要避免片面接受,随便拿来的思想。

2.2 对校园语言时尚的影响

网络新词语给校园语言时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由网络新词语发展而成的校园流行语处处透着新时尚的气息。漫步校园中,随时都可以发现网络新词语在校园中的盛行,如各大高校新生入学时使用的网络新词语标语“亲,欢迎参加外语协会”等。网络新词语符合现代大学生追求新异、求知欲旺盛的心理,很多网络新词语甚至是在校园中产生的,体现了大学生们的创造力。但是大学生正处在青年初期,其生理和心理发展还未完全成熟,如果对网络新词语的使用不加以规范,一些学生就会急于自我表现,片面地追求新鲜,这样很容易导致语言的低俗化,同时校园语言也是社会语言体系中的一部分,也势必将影响社会语言系统。因此,网络新词语的运用应当适可而止、适度而行,校园里更应如此。

3 结语

青春小说标题中网络新词语的使用不但体现了时代特色,也折射出青少年作者和读者求新求异、诙谐幽默以及从众从俗的文化心理,对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和校园语言时尚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我们能更深刻的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对于开展青少年心理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晓文.网络谐音语言现象的文化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2010(1):92-94.

[2]周建民,杨扬.论网络谐音词语在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特点[J].江汉大学学报,2012(3):30-35.

[3]许念一.小议“亲”[J].语言文字探索,2012(1):206-207.

有关青春的作文篇8

电视传媒作为引导青年、传承文化、创造时尚、多元包容的大众媒介,也肩负着为青年一代创作体验生命、抚慰心灵、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的作品之使命。

借助文化发展的契机和创新改革的春风,2012年1月1日,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应运而生。BTV青年频道将努力开创品牌媒体和价值媒体的双赢局面,不断丰富、深化和发展青年文化,树立在青年中的文化权威性,为实现“青年北京”、“青春中国”的目标而努力。

内容:青年成长坐标

作为全国第一家青年频道,如何开时代风气之先,反映社会、贴近青年,进而赢得青年话语权,“在荧屏上形成新风扑面”是频道建设的重点。为此,频道制定了“青年成长坐标、青春动感平台、青年节目伙伴”的发展战略,力争在信息传播、内容生产、价值影响三方面的开拓创新中引领青年文化。

频道将以“青年•国际”的频道定位,以具有“活力、时尚、青春、动感”的个性化频道形象感召年轻化、高品位的收视人群,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激浊扬清,在多元的社会价值体系中倡导主流文化和主旋律,大力生产能满足青年对新鲜感、好奇心、真实性需求的节目内容,从而在打造“关爱、快乐”的精神气质中为青年受众提供通往幸福与欢乐的新途径。

BTV青少频道原有的品牌栏目,如《最强阵容》、《军情解码》、《谁在说》、《北京客》、《北京青年》等,形态成熟、受众稳定,辐射资讯信息、知识传播、代际关系、时尚流行等内容,将继续成为BTV青年频道具有公信力的优质信息和内容生产的主力军。

本着继往开来的创新思路,在BTV青少频道原有品牌栏目的基础上,青年频道以年轻的心态、开放的姿态和青春的朝气推出了全新晚间黄金档青春节目带――“青春会客厅”,含《书香北京》、《青春风格汇》、《青年公益》、《青年榜样》、《青年电影手册》、《最强阵容》等几个栏目。这些栏目以时尚悦动、个性鲜明的新型节目形态和特点,调动青年灵感、拓展青年想象、启迪青年智慧、实现青年梦想,是作为全国第一家的青年频道对青春风格的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探索。如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公益精神唤醒青年社会责任感的《青年公益》,倡导“德行天下”、“从善如流”的文明意识,是冷漠浮躁中的温情暖意之风。又如励志类综艺节目《最强阵容》是2011年全国十大创新栏目之一,2012年将走出北京,走向全国,延伸频道的触角。BTV青年频道以讴歌德行、赞美生活为核心价值观的青春节目带必将成为青年的思想能量和精神动力。

品牌:青春动感平台

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BTV跨年大直播”、“环球春晚”等大型活动与品牌栏目与“青春节目带”一起,构成了BTV青年频道整体规划的“三驾马车”。在全球化进程中,这些以超强的国际化视角,反映北京的世界城市进程和追求,凝聚多元文化、传播中华文明的大型节目,不仅体现了频道的专业化、品牌化策略,也突破了频道的地域局限,为频道真正成为一个区域内的强势媒体提供了可能,为塑造具有无限发展空间且兼具升值潜力的频道品牌打下了基础。

不论是品牌栏目、青春节目带,还是大型活动,青年频道都将以“高品位、高价值、高影响”突出品质追求,在整体规划的框架内以精耕细作的精品意识打造节目。同时,以成熟栏目做群品牌产品、以青春节目带做群价值产品、以大型活动为强势频道资源群,构成集群节目生产模式,重视“益智、益能、益心”的核心效应,广泛调动青年的收视热情,强化对青年受众的预约收视。此外,根据新的节目考核评价体系,频道制定了市场份额、收视率和话语权相结合的生产考核标准,重视在最具生活张力和消费潜力的青年人当中引领潮流,主张意见,扩大影响。

BTV青年频道也将迎接全媒体时代和三网融合时代的挑战,推行全时段竞争策略,应用网络、手机、电视等各种终端增强信息的到达力。此外,还将利用社会知识力量和精英力量等多种形式的“内引外联”,以全谱系的竞争策略多方位提升品牌辐射力。在文化产业大繁荣的良好氛围里,青年频道还将进一步走向市场,成为北京电视台产业群、北京市文化产业链的一部分,乃至进而成为全国文化市场微观主体的一部分,从而打造自己的文化品格。

“青春、朱夏、白秋、玄冬”,冬去春来,唯青春有朝发之气息、充沛之活力、进取之锐意、绝代之风华――BTV青年频道将以最真诚的态度拥抱青春年华,力争成为青年的守望者、青年舆论的引导者、青年关注的社会和人生议题的设置者,担当起在青年中推行主流文化、振奋青年精神的媒体责任。

上一篇:呵护作文范文 下一篇:我的伙伴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