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心情感悟范文

时间:2023-11-14 01:09:36

春天来了心情感悟

春天来了心情感悟篇1

一、语言感悟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是游离了教学目标。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在课改初期倍受好评,曾经独领。究其成因,是应课标之新,符综合之创。“语文是文化的一部分”,当然是越丰富越好。于是舞蹈、音乐、美术一股脑儿涌入课堂,把这么多文化堆砌在一起,语文的个性没有凸显,反而大大地淹没了“语文味”的本位教学。殊不知“人文”有时候表现为一种情趣,一种精神,外显为一种氛围,但真正的人文内涵是以生命为根基,以文本语言为承载的。语文三维目标虽然是多元的,但就一堂课而言,主要目标是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前提下,学习、感悟和运用语言。显然,这种丢失承载的文本语言,“缘木求鱼”式的“人文”氛围,游离了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二是脱离了文本语境。有不少语文课,学生初读还不流畅,甚至读时还有停顿、颠倒的错误,增字、漏字的严重现象,教师就急于开讲,于是课堂上只能是多数人当观众,少数人当主角,教师讲得“痛苦”,预设的说写感悟学生几乎没有完成。也有的语文课,教师问题一个紧接一个,而学生是不假思索地抢答,望文生义地臆断。这些都不是感悟,脱离了感悟文本的基础——“读熟”,脱离了文本的阅读和语境的把握。

三是偏离了学习过程。有的教学过程似乎无懈可击,让优秀学生告诉后进生。认真解读,其本质上是一种优秀学生向其他学生的灌输。培养语文的能力主要是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的规律”。大多数学生没有亲自与文本亲密接触、与文字亲密触摸、与学习过程亲密探究,始终在听优秀学生说,教师评,仍旧是被动的接受者。

二、语言感悟教学的操作策略

1.合理确定语言实践目标

实际中教师必须着眼学段的“阶段目标”,着手“课时目标”,即课时的“语言感悟目标”。应该特别重视课时目标的确定:一是以“知识与能力”为主要目标,在其达成的基础上,渗透“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二是课时目标要重点突出具有鲜明的语言个性,容易进行操作和达成度的检测,切忌大而笼统,用到哪一课都合适。三是目标要少而精深,讲究一课一练、一课一得,循序渐进,切忌面面俱到。四是确定课时目标时,必须把文本语言的特点与学生的语文现状紧密联系起来。语言实践目标的确定,为整体把握语言的训练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使语文课堂教学的“语文味”有章可依、有的放矢。

如研读苏教版的低年级教材《世界多美啊》时,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设置语言目标与感悟活动的:第一步:考虑学情设目标。城市的孩子对小鸡孵化没有直观的感受,无法体会小鸡破壳的艰苦努力,更无法感悟体会文本的主旨,这是教学突破的重点目标。第二步:细究文本创情景。文中有“睡——醒——啄——撑——叫——站”等一连串描写小鸡出壳的动词;有“小鸡用小嘴啄蛋壳儿,他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的出壳过程。围绕这些关键词语,师生表演,体会小鸡啄壳的艰难。第三步:复述小鸡出壳过程。至此,感受语言“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体会文本的主旨,就“顺理成章”了。

2.正确设置语言感悟载体

感悟语言是建立在正确设置语言感悟载体基础上的,主要是通过挖掘文本中典型的有特色的语言,并以此为语言教学的载体媒介,引导主体去感悟语言和发展语言。何谓典型的有特色的文本语言?一是语言的亮点——文中写得精彩的优美规范的富含情理意趣的语言精品;二是语言的空白点——作者的弦外之意的点晴之笔或主旨所在的语言文字;三是语言的情感点——能引起学生学习兴奋的情感共鸣的语言文字等媒介。

如在教学“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这一具有想象空白点的句子时,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节目来说生动”设置语言训练,发展思维,一举两得!有的选择“顶球”,说“只见海狮越出水面,用嘴猛力一顶,红球就忽地往上一升,始终不能落下来”;有的选择“嬉戏跳水”,说“两只海豚亲热地靠在一起,飞上半空,一个漂亮的跳水动作”;有的选择“钻圈”,说“你瞧,一只海狮看准圆圈,用力越出水面,仿佛一道粗粗的白线,灵巧地钻过小圈,潜入水中。精彩的节目引得游客开怀大笑”。教师创设适合文本的语言情景,由“看”而“感”,由“思”而“悟”,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心中的“项目”,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中跳动着的喜爱之情,更可贵的是设置“描述”的语言实践,引领学生走出文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感悟,语言与情感在“空白点”处得到扩充丰富、延伸拓展,融为一体。教师抓住“空白点”,并以此“借题发挥”,使学生的语言得到了实践和发展。所谓“但肯寻花便有诗”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3.在激活积累中有效感悟

图式理论认为,阅读感悟的重要因素是知识背景,知识的感悟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上的,感悟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背景知识的丰厚程度。学生头脑中积累的相似知识越多,越有利于选择、匹配、激活相似知识信息,越有利于阅读感悟的深刻。“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积累语言文字,知识经验;同时要激活学生潜伏的图式系统,进入意义建构。

如教学《找春天》时,教师组织交流(课文语句内化为自己语言)。教师一问“春天在哪里”,学生语言飞扬——“春天在小草碧绿的脑袋上”“春天在早开的野花中”“春天在柳树的点点嫩芽中”“春天在小溪叮叮咚咚的流水中”“春天飞到我的身旁,悄悄地告诉我,春天来了,快脱掉棉衣吧!”教师二问“春姑娘还会飞向哪里”,学生尽情表达——“春姑娘飞过田野,田野里披上碧绿的新装”“春姑娘飞过花园,花儿露出五颜六色的笑脸”“春姑娘飞过树林,树木吐出点点新芽”“春姑娘飞过小溪,小溪叮叮咚咚奏起春天的乐曲”。教师在学生积累课文语言的知识基础上,以“春姑娘还会飞向哪里”组织感悟,激活背景中原有的语言积累,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同化和顺应语言过程,建构新的语言,使感悟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实现了对原有知识经验的深化和突破。

三、语言感悟教学的两个辩证关系

1.“感”与“悟”的关系

“感”是对语言的直接接触、理解和感受,是建立在“悟”的基础上的独特体验。整体性和形象性是“感”的基本特征。“悟”是觉察、顿悟和领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的,是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阅读材料以及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深层把握和体察过程,思想性和情感性是“悟”的基本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必然会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与体察过程。正确处理好“感”与“悟”的关系,就是要合理把握“感性、悟性、灵性”三个层面的教学。在“感性”层面上,教师教会学生用眼睛吸收语言符号,用想象将文字符号化为可感的画面,通过“你了解了什么”“你知道写什么”等浅层次问题来检查学生对文本的信息了解。在“悟性”层面是学生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中介,是“感知”基础上的进一步激思、动情、明理。通过提炼、概括、阐发、交流,通过“你读懂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等问题引发学生,潜心会文、披文入情,以传递情感、融通经验、唤醒表达,豁然领悟。“灵性”层面是学生产生悟性,开发灵气、鲜明个性的表现,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标新立异、坚持真理……通过“给你影响最深的是什么”“哪里写得好,为什么”“还有什么不同意见”等问题,引发学生对汉字思维内涵多样性、内容丰富性、阅读多解性、思维多向性的感悟。三个层次中,前者是基础,中者是中介,后者是归宿,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完善语言感悟的。

2.“语言目标预设”与“感悟过程生成”的关系

“语言目标预设”就是指“大气”地设置课时教学目标,建构以“语言感悟运用”为主的教学目标,以此实现“三维”目标的交融。在传统语言感悟中,一些教师挖掘不出语言载体中的语言价值,不能进行精密而大气的设计,往往跟着感觉走,进行盲目操作,效果当然不理想。因此,实际操作中,教师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文本,充分挖掘文本语言的“亮点”“空白点”“情感点”等,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与生活背景,开放性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整体预设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前后联系,滚动进行,多次反馈;形成训练群,有一定的层次,即语言的广度和深度;符合学生语言发展的规律,即大致经历“认识——理解——运用”的实践阶段,而其中的“运用”是关键,是一切语言感悟教学的立足与归宿。“感悟过程生成”就是指“灵气”地生成教学过程,教师敏锐地捕捉即兴创造的火花,关注细节,机智地生成教学,引燃文本与个体的语言,超越预设的目标。课堂伊始,适度陈述,提供感悟可能,试探着“我的起点对吗?”这是准备阶段。读悟阶段则反思预设是否符合学生实际,读文感知,或创设情景,或重组建构,或联系生活,或互动体验,随时生成,印证意义。最后是形成感悟和评估结果阶段,即引导学生练习运用,辅之于问题质疑,来表达语言,舒展灵性,升华情感,使“感悟教学”焕发勃勃的语文气息。“语言目标预设”是“感悟过程生成”的前提,“感悟过程生成”是“语言目标预设”的抓手。感悟生成的质量依赖于语言预设的质量,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螺旋上升的。这需要我们教师用较高的专业素养,弹性而开放地设计教学,灵活而机智地生成课堂,从而科学而艺术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学生真正“感悟”课堂上浓浓的“语文味”,成就语言的精彩!

春天来了心情感悟篇2

【关键词】感悟;引领;点拨;多元对话

在语文教育高扬人文精神的今天,一个源自远古至今弥香的新生命向我们走来。这就是感悟。感悟让学生主体地位受到尊重,让学生找回了话语权,勇于独立思考,对文本做出个性化的多元反应。而在学生与文本平等对话的教学环境里,因生命个体的差别,“前阅读”基础也各不同,加之文本存在的客观模糊性和多义性,使其多元感悟,显得众所纷纭。教师在开放的课堂里,必须重视学生主体性又要考虑文本对等性。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尊重他们的个性化感悟,另一方面还要善于引领、点拨,把握必要的是非尺度,把他们引上正确科学的感悟之路。

一、巧妙切入 引领感悟

阅读教学是教学双方与文本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师应准确把握“感悟”的切入点,科学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感悟。例如教学《捞铁牛》

师:面对黄河水冲走拴住浮桥的八只铁牛的情况,怀丙和尚说:“铁牛是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送回来”。这有违生活逻辑――水无倒流,怎么能把物体送回来?和尚一人就能让水把铁牛“送回来”,他是不是在说大话,吹牛,不负责任?

以上切入的问题辐射了整篇文章,统领了对整篇文章的感悟。学生要证实怀丙不是在说大话就必须潜心“会文”、“切己体察”,充分阅读、独立思考,与文本充分对话,才能完成与教师的对话,深刻领悟课文主要内容。这种领悟令学生尝到了悟意的好处,心灵深处在不知不觉中埋下积累的种子。

二、高质“对话” 潜心感悟

案例 《灰姑娘》

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师: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一定要诚实哟!

生:如果我是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

师: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生:因为有仙女的帮助,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师: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还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

生:不会!……

师:对极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的后妈没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没有用的,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生:她自己。

师:所以,孩子们,就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

生:要爱自己!

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师: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生: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

这是美国一所普通小学的一堂阅读课片段,教师在形式上搭建了对话的平台,让学生敞开心扉,与文本深层次地对话,从而生成了独特的理解、体验。首先问题的预设独具匠心,源于文本而又超越文本,这是教师与文本深入对话的结果。其次是教师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了深入对话。第一个问题是紧扣学生初步阅读的感受,直入学生心灵;第二个问题让学生置身文本之中,敞开心扉,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当学生回答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并在说明原因时,引导学生评价后妈: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后妈是人不是神,但不是坏人!这给学生以理性启迪。第三个问题激发学生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与文本“对话”。同时,教师因势利导:如果辛黛瑞拉就放弃了参加舞会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让学生通过熟读精思,潜心体会,领悟话题的外延和内涵,产生个性化的感悟:爱自己!

三、精准点拨 正确感悟

今天的语文课堂,在学生、文本、教师的对话中游走,往往会呈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景观。因此,教师要善于在课文价值取向和学生多元感悟这两极之间追寻张力。案例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程玲教《一粒种子>>

在学生说到“种子听见外面很热闹,就想出去”时,师问:“热闹”在课文里指什么?

一生说:“热闹”就是很乱。

师:乱’在课文里指哪些事情?

生:(齐读课文)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

师:它们在唱什么歌呢?

生:“春风唱:沙沙沙,沙沙沙,小种子,快长大!”

“泉水唱:哗啦啦,哗啦啦,我要流到小河里!”

“小鸟唱: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

师:这个‘热闹’是‘乱’吗?

生:这不是‘乱’是可爱的春天来了,大地醒了,在欢迎春天!

案例中教师就妙用了学生的误解:‘热闹’就是‘乱’。顺势而导:‘乱’在课文里指哪些事情?结果把学生的感悟引向了正确之路:这不是‘乱’,是可爱的春天来了,大地醒了,在欢迎春天!

春天来了心情感悟篇3

【关键词】多读 多比较 品味言语 悟感情

“文本细读”之“细读”,根本含义是立足于文本的阅读,也就是“充分阅读”,就是要对文本所蕴涵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尊重文本,从文本出发,通过细致的阅读和反复的阅读,注重细节的解读和结构的分析,对文本所蕴涵的深厚意蕴作出“丰沛的阐释” 。“细读文本就是要沉入词语。”“阅读要一字不宜忽,语语悟精神。”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们又如何指导学生走进文本,真正做到细读文本呢?

一、多读文,悟教法

细读的前提是多读,教材必须反复读,只读一遍两遍不会有什么感觉。朗读法应根据课文内容而灵活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课本中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字面上较易理解,字里行间的蕴含有时不可言传,而通过朗读,却使人心领神会,溢于言表,获得极大的满足。于永正老师执教《第一次抱母亲》时,头天晚上11点钟了,他还在捧着书,一遍一遍地朗读。第二天的课堂于是有了经久不息的掌声,甚至有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王崧舟老师备《草船借箭》,一口气读了13遍,才终于有了自己的感觉,精妙的教学设计才呼之欲出。于是有人提出了“课文背出来了再备课”的观点,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名师和一般教师是有很大区别的,公开课和家常课也是有很大区别的。但不管怎么说,老师要熟读课文才能在课堂上引领着、提示着、点拨着,有时还需要做解说。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

二、多比较,“淘金子”

教材中的文章大多选自某些书刊,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做过程度不一的编辑处理,有的属于文字的技术性处理,使之规范化、准确化;有的属于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方面的调整。即便同一套教材,前后版本也可能存在某些细微的改动。如果我们能发现课文与原文、不同版本或不同版次之间的差异,一定能从这些差异中 “淘到金子”。于是,我找来老舍先生《北京的春节》原文细心地读了几遍,再和课文对比读了几遍,找出课文中所缺少的语句。在原文的第一自然段里我发现了这样一句课文里没有的话“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我怎么也捉摸不透文章的文化背景,现在我一下子领悟到了老北京人对于过春节的盼望、渴望是我们现代人所无法想象的。“照老规矩,北京的春节从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一进腊月,北京人就要成天乐呵呵地准备过年了,谁能想象出他们对过春节的“急”?“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就是这么冷的天也依然阻拦不了北京人要过春节的欲望,谁又能想象出老北京人对过春节的“盼”?读着读着,我仿佛走进了那年代久远的老北京,看到了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到处都在忙活着准备过年,人们从心里发出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这也许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深度触摸才能产生出来的领悟。

三、品词语,悟情感

言语则是家的基石。只有细读文本言语,牢牢抓住言语进行品味、感悟和体验,才能使文本这株大树根深叶茂,才能使学生获得对文本意义的深度建构。文本细读的基础是文章的语言。细读文本,品味语言,用心体会,感悟情感——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这个耐心,当然更要有这个能力,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亮点,并且将自己品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以细读词语为例,我们应当反复琢磨、体味隐含在词句中的深刻的意义。如《老人与海鸥》中,“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一个“放”再加上放的是“饼干丁”,不是“扔”“饼干丁”,也不是“放”“饼干块”,一个“放”字一个“饼干丁”,多形象啊!完全把老人把海鸥照顾的无微不至,对海鸥那无私的爱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

四、读中悟,领会情感

细读文本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入情入境,体会其思想情感。课文《金色的鱼钩》中,有这样一句“我觉得好像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了起来:‘老班长,你怎么……’”当读得喉头酸涩的时候,当引导学生读得落泪的时候,还需要我们告诉学生,小梁的心情十分难过吗?还需要老师告诉学生,老班长吃鱼骨头是舍己为人吗?还需要老师分析什么是“失声”和“哽咽”吗?反过来说,如果学生读这句话时是轻松愉快的语气,教师就是作再细致的讲解分析,也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小梁内心痛苦而复杂的感情,也无法让学生真切感悟到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情怀。文本细读会是一种更新的备课,是一种备课理念上的更新,它将指导、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备课的新境界。

以上几点是我在文本细读上的一点尝试,在教学中应该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文本细读的方法。细读文本,是一个无尽的话题,也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中具体而需切实解决的问题。

春天来了心情感悟篇4

一、创造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感受美的兴致和激情

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悟开始的,审美当然也须从感悟开始,通过感悟形成表象,入境见形,从而激起美感,产生美的愉悦。美需要情感为中介,教学需要情感为纽带,这种纽带应首先由教师抛向学生。文学鉴赏只有在师生对文学作品从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的情况下,才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其美的内涵。因此,教师应致力于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手段,营造一种和谐、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和情境。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设置教学情境,可通过多种途径,如图画、音乐、幻灯、电影、录像等,将学生引入教材所提供的情境中,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还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在学习内容中所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都能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的知识信息的同时,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例如,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文字就很优美,且浅显、动人。作者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在教学中,教师不妨让学生们像老舍说的那样“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呢?即使是没有见过雪的南方人,这时眼前也仿佛出现了一片白茫茫的大地,手中仿佛触摸到了那冰凉的雪花。让学生随着文章提供的意象展开联想,具体地感知情境,这样的情感诱导,易于将学生带入文本创设的意境之中,较自然地获得审美感受。

二、重视诵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我认为,要体味作品的语言美,应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是感知语言的重要方式,是获取文章美感的途径之一。朗诵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中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景,写出了春草的柔嫩、春花的烂漫、春风的温暖柔和、春雨的细密、人们的喜悦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是通过触觉、视觉、听觉、味觉表现出来的,这是一幅幅充满春天气息、充满春的活力的画面。朗读时,对学生在停顿、重音、节奏、语速、语调上加以指导,就会让学生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眼前仿佛看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古诗词是讲究韵律的,有平仄、对偶、押韵等特点,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音乐美。感受这种语言美的方法之一就是朗读。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很多优美的古文,其用语的准确、生动、凝练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教师只有注意引导学生朗读,方能使学生体味其语言的优美。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应该注重朗读的作用。

三、强化典型场景、形象分析,在分析中挖掘作品的形象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的,而它又以形象教育读者,进而影响读者的整个精神世界。当学生有了审美感受、获得了审美愉悦后,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就是对审美对象的鉴别和评价能力,它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真善美的识别、对审美客体逐渐加深理解,并能给予审美评价,得到新的领悟。在分析课文时,教师要注意挖掘作品的形象美。

例如,在分析《春》一文中对“春花图”的描写时,教师可以抓住“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等语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想象那春花争芳斗艳的美景,再由“闭了眼”“仿佛”“满是”等词语展开想象,由春花联想到秋天的累累硕果,使人看到希望,加上蜜蜂“闹”、蝴蝶“飞”,衬托出花美、花香,“树上”“花下”,一幅五彩缤纷的“春花图”就充分地展现出来了。

四、注重整体感悟,在感悟中体味作品的思想美

写文章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我们阅读文章就应该准确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通过对作品中人物、事物、内容的分析,可以使学生在对作品产生体验的基础上,由情入理,把握作者思想观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感知形象,产生审美效应,启发学生把审美感受上升到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枣核》中美籍华人朋友的乡国之思、《背影》中真挚深厚的父子亲情、《热爱生命》中对生命的珍惜和执著追求,无不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启迪、美的熏陶。通过对作品思想美的体味,获得人生的启迪和顿悟,学生自然会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五、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充分领略作品中的意境美

春天来了心情感悟篇5

【关键词】生活性元素;小学思品教学重要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个基本特征。因此,从中体现了生活性元素在小学思品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万全区第四小学从事教学所积累的经验,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 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因素。因此教学时,我们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我在教《春天在那里》这一课时,首先安排课前先让孩子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去学校周边寻找春天。在课上我再播放散文《草》的录音,那优美的词句,那动人的意境使孩子的内心漾起了向往的感情,陶醉在那诱惑中,紧接着我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你发现春天了吗?谁来描述一下你眼中的春天?一层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观察与体会:“爸爸陪我去果园中找春天,学校周边的杏花都盛开了。”“我和哥哥去放风筝了,春天到了,放风筝的人也多了。”“我发现春天小蚂蚁都出来了。” “天气暖和了,人们穿的衣服越来越少了,说明春天来了。”…

最后我通过学生自己的寻找、观察、感受、交流体验到春天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学生在心灵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众所周知,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从中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最终实现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学《爱惜粮食》一课上,先让学生去了解家长种粮的过程,其效果最多是让学生脑中形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识,但是其结果并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因为学生没有亲自去体验。怎样让学生去体验这份辛苦呢?我就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模拟插秧活动。让学生抓一把鸡毛键子,弯下腰,右手把这些键子一行摆六个,人倒退着走,十分钟后交流这一活动的感受。有了这腰酸腿痛的真切体验,再来谈种粮的过程,学生就仿佛是自己参与了其中的劳动。这劳动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就深深地烙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比如教《认识好朋友》这一课,可以先安排学生介绍自己,再带学生到校园中玩找朋友的游戏。在“找呀找呀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鞠个弓,笑嘻嘻呀握握手…”的歌声中创造一个热烈的气氛,然后再讨论如何和朋友相处,怎样才能让伙伴们喜欢你?孩子们各抒己见,把游戏中的体会说出来,学生很自然地感悟出和同学相处是要谦让有礼貌,同学们之间要团结友爱,交朋友要互相帮助的道理。又如,在上《爱爸爸妈妈》一课之前,我组织了一个“小鬼当家”的活动, 让学生当一天家,从早晨买菜起,安排好一天的生活,洗洗碗筷,收拾收拾房间。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这一天的感受,再想想你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最需要什么。有的说,在理菜的时候最需要帮忙;有的说,在感到累的时候需要歇一歇;我就说:“是啊,你们的爸爸妈妈也和你们一样最需要这些,请你把自己最需要的给你的爸爸妈妈。”这种情感就是最真挚的,发自内心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作为支持者就必须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支架,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条件,引导儿童投入活动中。

体验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并在感悟中创造。例如教学《和春风一起玩》这一活动,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兴趣,在教学中我就组织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风力小玩具,亲自参与各种春天的游戏活动,在整个游戏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和直接体验感悟到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乐趣。他们也发现了风和风筝、风车、纸飞机等的关系,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利用风的力量,这种活动是学生感悟后的创造。可见,体验在品德在生活的教学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只是强化重视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

三、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在思品教学中,我们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而是怎么才能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亲自到生活中去挖掘,再到实践课上的认识。我在教学《课间活动守秩序》一课时,就首先从学生在课间十分钟悠闲地时间中可以自由活动,去做自己喜欢和开心活动。活动结束后,我随机了解:“你活动了什么?活动得开心吗?为什么?你愿意以后一直这样活动吗?”通过了解我知道学生每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行为标准,但有时学生在认识生活中遭受挫折,就会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阴影。例如思品课上讲了遵守社会公德,乘公共车时不拥挤,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可在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对老弱病残的人是视而不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因此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听听人们对自己的评价?这样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的知识,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春天来了心情感悟篇6

一、在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中,立足于人文意识的培养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性是它的本质属性,教学应以人为本,在阅读中渗透“美”的人文思想。阅读教学中,渗透美学的人文意识不仅可以弘扬文化传统,而且可以提高个体人格,使学生达到“善”的最高境界,因而在阅读中渗透人文意识是不容忽视的。

1、立足课堂,开启学生灵性,使其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进行师生的交流,教师要开启学生的灵性,使其热爱生活、感悟生活,从中发展个性,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

2、将语文课堂延伸到社会,引导学生从中审美、求知、求智。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将课堂延伸到课外,由老师对学生的延伸阅读进行指导,推荐大量的优秀作家和作品,激发学生的延伸阅读兴趣。如我们对鲁迅的《朝花夕拾》、冰心的《寄小读者》、老舍的《骆驼祥子》、朱自清的散文、刘墉的散文、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以及徐志摩、余光中、海子的诗歌等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对如何读这些书、怎样读进行指导,使学生开阔了视野,避免了学生盲目择书而带来的阅读弊端。

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意语感能力的训练

语感是言语主体与言语材料之间的一种心得活动过程,是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一种心理联结,所以必须重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注重以下三个策略:

1、创设开放式的语文阅读教学环境

语文学习过程应该是知识积累、能力培养的过程,更是学生主体热情体验、个性张扬的过程。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得到体现,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去主动探究、感知和领悟知识,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尽情施展才华的舞台。

2、引导学生主动感受体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积极的感受体悟,与言语对象发生共鸣。对于表达的独特之处,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感知、发现、创造,多角度、多方面地去看问题,使思维更加灵活而有广度,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如在教《项链》一课时,不是采用小说里告诉我们的办法,而是采用其他的办法:假如凭她的天生丽质,假如……又会怎样?课堂里学生思维活跃,有了许多有新意的看法。有个学生说:“玛蒂尔德踏踏实实,吃了很多苦,花了十年青春来偿还债务,这里就有她性格中诚实、坚毅的一面。”这就打破了传统的教参对主人公玛蒂尔德“受慕虚荣”单一苍白的评价,看问题也变得客观全面。

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倡导悟性培养

大量的经验积累是“悟”的前提,情感是“悟”的动力,想象是悟的关键,而如何掌握悟入方法,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倡导培养需要把握的策略。

1、整体悟入法

把文章作为一个整体的认识对象,从整体上去捕捉文章的情思意脉。具体操作程序大致为:营造情境——置身情境——情境交融——幡然领悟。

2、文眼悟入法

以文眼为窗口,由对文眼之领悟而达到对文章情思意趣的把握。

3、结构悟入法

教师指导学生从文章安排的结构形式中去领悟、把握作者的复杂心绪,领会文章意蕴,把对文章意蕴的领悟提升到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思考和领悟,才算完成“悟”的任务。可见由文之韵,可以领悟到人生之韵。

4、整体理解法

阅读教学要重视理解,语文阅读教学重要视文体感受和艺术分析,二者相辅相成,但必须避免抠字眼、钻牛角尖及“目无全牛”的肢解。例如朱自清的《春》,多数教师总是喜欢把五幅图来分析得句细字微,而很少通过吟诵去体会那美妙的意境。我们应让学生通过阅读去整体感知,体会春天那种清新、勃发的美,去想象春天那种朦胧、蕴藉、空灵之美,通过感受、品味、想象,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审美怀趣,培养整体感知能力。

四、在阅读教学中,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

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冬天之美》的第一段是铺垫,起陪衬作用,第二段详写。作者这样处理材料,不仅使文章轻重分明、详略得当,而且前后辉映、相得益彰。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己提出问题,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要写我国大城市的恶心之处?这个问题的难度并不大,因此我让学生细读课文,自己解决,多数学生很快就有了答案——写城市的“令人恶心”目的是为了与乡村的“使人感到清新”作对比,从而了解本文的文眼。从“热爱乡村的冬天”这句话领会到作品的第一段是铺垫,起陪衬作用。这样就能启发学生发现问题的积极性。

春天来了心情感悟篇7

关键词:导趣;读画;释意;悟境;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113-01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古诗教学是打开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扇窗。如何使古诗教学超越对诗的字面意思的肤浅理解,不再把作者的思想感情简单灌输给学生,引领学生主动融入诗的意境,领悟诗中的形象和情感,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的启迪、艺术的熏陶?朱熹的《春日》是咏春诗中的精品,诗人在诗中展现了春日的美景,表达了愉悦的心情。这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而且是一首含义深刻的劝学诗。通过教学,我总结出五字秘诀"导--读--释--悟--拓",它们是层层递进,缺一不可的。

1 导――激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进行诗歌教学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使课堂教学有趣、有序的顺利进行。教学《春日》时,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授课前我让学生咏春。学生从春字组词到说四字词语,到说诗句,学生的思维之门被打开,有的学生甚至背诵出朱自清的《春》,李叔同的《游春》。学生在文字间游玩的同时轻松走进春天,引出朱熹的《春日》。紧接着,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真实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当阳春三月,万象更新,万紫千红的系列美景影像映入学生眼帘时,学生已形象、直观的感悟到春天的美好。内心已是波浪起伏。

2 读――奠基础

读,是学生理解、感悟、思考的前提。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古诗教学更离不开读。古诗的美是读出来的。首先,我用课件出示古诗,让学生自由读,解决字词障碍;接着,我使用CAI配乐朗读,指导学生先明确停顿,再明确重音,后明确语调,让学生根据平仄的规律自读古诗,画出诗的节奏,和课件对照,如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了解诗的节奏后,我又让学生吟诵,初步入文、入境,读出古诗的韵味。再出示诗人的简介,让学生了解诗人。

3 释――明诗意

古诗不能串讲,要引导学生在品读中理解词语、诗意,走进诗的意境去感悟。教学《春日》时,为了让学生品出诗的意境,我采取了以下三个教学步骤:

3.1 抓字眼,找切入点。

我以"寻"字切入文本。我问:"寻是什么意思?你在诗中寻到了什么?"学生的思维被带到文本,通过读,他们知道"寻"是"寻找"的意思。他们寻到了:无边光景、一时新、万紫千红、春风、胜日。

3.2 建意象,学会补白。

学生寻到后,我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建立意象,由"万紫千红"想到百花齐放,由"春风"想到"春风拂面杨柳风",由"一时新"想到万象更新。学生在诗的字里行间穿行,对诗句内容进行补白,将对春天的认识转变成一幅幅立体的、鲜活的画面。学生在建立意象的同时,享受着春光,解决了词语的理解问题,初步了解了诗的含义。

3.3 释诗意,层层递进。

学生给诗补白后,我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用自己的话写下诗意,读给大家听。之后,我又说道:"你们发现没,这二十八个字中还隐藏了诗人的心情?再读,看你从哪句诗中读到了诗人的心情。"学生又置身文本中,有学生从"胜日寻芳泗水滨"读到了诗人的愉悦;有学生从"无边光景一时新"读到了的诗人的开心;有学生从"万紫千红总是春"读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我追问道:"要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可以通过哪些描写来表现?"学生说:"可以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来表现。"我马上予以肯定,要求学生通过诗人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来表现诗人的心情,并穿插到自己写的诗意中。学生纷纷补充了自己写的诗意。我又请了原来读诗意的几个学生来读出自己修改后的诗意,果然,个个写的完整而且精彩。

4 悟――赏意境

掌握诗意后,我决定继续加强学生的能力。我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读诗后的感受。在交流过程中,有学生针对课前了解到的时代背景,提出了质疑--作者不可能有机会去泗水滨寻芳。对照诗人简介,我们发现诗人朱熹是南宋人,"泗水滨"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一个学生根据课后注释说道:"泗水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一个学生补充说:"寻芳是指寻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指孔学的丰富多彩。"听后我倍感惊喜,学生居然悟出了诗背后的含义--"劝学诗"。我立刻补充道:"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种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5 拓――放思绪

有效的拓展能深化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在反复诵读古诗后,了解了诗意和诗的内涵。我又这样引导"诗人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美景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你们能吗?老师建议你们到大自然去走一走,写一写你眼中的春天。"学生纷纷响应,跃跃欲试。

春天来了心情感悟篇8

关键词:宗白华 生命 境界   体系 方法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可谓渊源深厚、气象闳远,到达了现代美学研究的颠峰。成长于新旧世纪交替、厕身于中西文化对流中的宗白华,其美学的形成显然离不开深厚的中西文化渊源。宗白华美学的哲学根基是生命哲学,它来自于对中西哲学智慧的汇合融通。正如有的论者所说:“宗白华的美学思想,深受中国古代美学和德国古典美学与本世纪初流行于西方的以狄尔泰、柏格森为代表的生命美学的影响,但他又是博采众长,熔中西古今于一炉,独具自己的特色。”

宗白华的美学究竟有无体系性?对这个问题学界的看法有分歧,这涉及到对宗先生美学价值的评判和美学地位的确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冯友兰先生在40年代曾说过,“中国真正构成美学体系的是宗白华”。[226]汉学家顾彬也感叹宗白华的思想和著作简直是个“无底洞”。还有学者认为,宗白华建立了“一个贯通古今中外,汇通文史哲,沟连艺术、宗教甚至科学的体大思深的体系。”现在看来主张宗白华美学有体系的学者居多,那究竟是怎样的体系呢?本文主要探讨宗白华美学的核心范畴和体系问题,宗白华的美学不是所谓的“生命美学”,也不是单纯的“境界美学”,而是生命境界的美学体系。他言“生命”离不开境界的创造,言“艺境”也离不开生命的情调,生命与境界合二为一。具体地说就是:宗白华是以宇宙的生命为哲学本体,以审美妙悟为根本体验方式,以艺术境界为价值蕲求,创造了“生命境界美学”的思想体系。

一、生命情调的美学本体

哲学中“本体论”(ontology)一词,源自希腊文的logos(逻格斯)和ont(存在)。从哲学来看,本体论关注的是“存在”的问题,关注“什么是存在”、“什么样的事物在第一义上存在”等核心问题。对于美学本体论而言,其关注的也就是“美是一种怎样的存在”,“美如何存在”的原理问题。美学本体论问题不完全等同于美学本质论,美学本体论包含了美学的本质追问,即关注“美是什么”的问题,同时还要关注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

宗白华美学以生命为本体。宗白华的宇宙观是将宇宙看成一个生命不断演进、生机浩荡互网的真实空间,其哲学、美学、艺术学体系是建立在生命本体论的基础之上,这已是学术界的共识。叶朗曾指出:“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就立足于中国古代的这种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

宗白华的生命宇宙观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20年代之前,他在《哲学杂述》(1919年)一文中论及德国生理学家杜博雷孟氏(e·dubois reymond)的著作《穷理之止境》与《宇宙七大谜》时,针对其中“生命之缘起物质” 的观点,提出质疑:“唯物派言,生命缘于物质,即是物质运动。但此说恐不能成立。因生命是有目的的,有意志的,物质运动是无意志的、无目的的,即此求生之意志,非物质运动所能解也。有生之物,能生有生之物,当未见无生之物,能生有生之物也。唯物派生命缘于物质之说,尚未得确证。生命依于物质运动,则有之,生命即是物质运动,尚不可说也。但此问题,乃哲学中甚大之问题,当别篇详之。”宗白华关于生命及其起源的自觉思考,当始于此文。宗先生认为生命现象应该缘起于宇宙间的生命运动,而非机械的物质运动。至此“宇宙即是一大创造万物的气生命场”的观念呼之欲出。在随后的《中国青年的奋斗生活与创造生活》等文章中,他正式提出了“日日进化,自强不息,这才合于大宇宙间创造进化的公例”[231]的观点。他在《清谈与析理》一文中也论及:“宇宙的构造和演进是从物质的自然界,穿过生物界,心理界抟扶摇而入于精神文化界。……自然与文化,是一整个的宇宙生命演进的历程。”

宗白华以生命为本体的美学,既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又在西方美学的参照中不断发展的。他的美学以生命意识和宇宙情怀为核心,以“气韵生动”即“生命的律动”为始终的对象,强调物我浑融,强调人与自然的生命统一,同时参照西方的文化体系,批判吸收西方美学合理的成分。他指出,中西哲学的形而上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即“生命的体系”和“唯理的体系”。唯理的体系是要了解世界的基本结构,秩序理数。生命的体系是要了解世界的意趣意味和价值。宗先生认为,人类生活中所体验的境界与意义,有三种表达方式,一是科学-哲学的方式,二是道德-宗教的方式,三是审美的方式:“在实践生活中体味万物的形象,天机活泼,深入‘生命节奏的核心’,以自由谐和的形式,表达出人生最深的意趣。”[233]审美活动与生命的旨趣、人生的价值密不可分,“美与美术的特点是在‘形式’、在‘节奏’,而它所表现的是生命的内核,是生命内部最深的动,是至动而有条理的生命情调。”[234]这与希腊古典美学命题——“美是丰富的生命在和谐的形式中”一脉相承。

宗白华的美学是建立在“宇宙生命论”的基础上,“流动的生命”、“生命情调”构成其美学本体。由于“哲学就是宇宙诗”,宗白华将从莱布尼兹到歌德的动感宇宙论、康德的时空唯心观、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柏格森的绵延创化说都看作“宇宙图画”。与此同时,他又把《易经》的生生之德、老庄的“道”化宇宙、气化哲学的和谐境界都视为生生不已的“宇宙旋律及生命节奏”,一同纳入宇宙生命化的理论之中。由此可见,宗白华世界观的核心便是将宇宙“生命化”,生命宇宙化,宇宙就是一生命整体,生命就在宇宙中一气沉浮,浩荡交融,生生不绝。于是美感生焉,境界出焉。宗白华的生命本体论既回答了美学的哲学基础是生命,也指出了美的本质是生命、生命境界(艺术境界也是一种生命境界的体现),美在生命,而审美意象、艺术意境等都是生命美的体现。

既然生命论(生命情调、生命精神、生生意识等)是构成宗白华美学的本体论和核心范畴。那么,宗白华的生命宇宙观如何与人生观、艺术观沟通一致呢?主要是通过“同情”之途径。所谓“同情”,就是以物我一气相通的生命视角来看待艺术、宇宙与人生。宗白华认为人类之同情能够“扩充张大”到普遍自然去,因为大千世界本然具有着精神化的生命。于是,宗白华如此表述他的生命“同情”观:“艺术世界的中心是同情,同情的发生由于空想,同情的结局入于创造。于是,所谓艺术生活者,就是现实生活以外一个空想的同情的创造的生活而已。”

宗白华以生命为美学本体,其浸染着宇宙情调的“生命”本体论要义有以下几个层面。

美在生命 中国生命哲学认为,宇宙间大化流衍,生生不息,物物绳绳相续,连绵不绝。中国人生活在一个充满生机活趣的宇宙中,中国艺术的主题都在于表现宇宙的盎然生意。在宗白华看来,在这种生命一体化的大境界中观照宇宙,就会发现天地有大美,美在于生命活力,在于盎然的春意,在于万物昂然精进的创造精神。天地之美寄于生命,美在于宇宙的盎然生意与灿然活力。艺术的使命则在于原天地之美,协和宇宙,参赞化育,以显露与天同样的创造,宣泄如宇宙生命同样的生意活力。

在宗白华看来,弥纶天地的生命本体是“道”,是“自然”。宗炳说:“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山水以形媚道,山水以外在的感性形象显示着宇宙的生命精神,欣赏者“澄怀味象”,艺术家“迁想妙得”,即在对审美意象的直观中发现、体味无处不在的生生意蕴,把握“宇宙里最幽深最玄远却又弥纶万物的生命本体”,宇宙生命与个体美感取得了统一。宗白华美学继承了中西文化中的“新自然观”,将自然生命化,认为自然是生命的载体,本身就是生命美的体现。正如方东美先生所言:“由此种新自然观看来,自然云云,略近于斯宾诺萨与歌德所谓之创造能生之自然,而非西方古典科学中之所造所生之自然。自然本身即是大生机,其蓬勃生气,盎然充满,创造前进,生生不已,宇宙万有,秉性而生,复又参赞化育,适以圆成性体之大全。”

宗白华没有直接回答美的本质问题,“但从他的整个美学思想来看,他把美看成了生命的自由表现。”宗白华以“鸢飞鱼跃”的意象来比喻和象征宇宙的生命本体和艺术的生命情调。宗白华在阐释艺境时说:“空寂中生气流行,鸢飞鱼跃,是中国人艺术心灵与宇宙意象‘两镜相入’互摄互映的华严境界。”“生气流行”,是视宇宙为一大化流衍的整体,“鸢飞鱼跃”,是推崇生命的气韵活力,这是宗先生的美学理想,也是中国人独特的世界观和艺术观。山静水流开画景,鸢飞鱼跃悟天机。中国古代哲人和艺术家善于从鸢飞鱼跃的生命意象来静观天地的大化流行,体悟宇宙的无限生机。《诗经》曰:“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在儒家看来,“鸢飞鱼跃”所体现的是圣人的修养之道。人为天地之心,圣人以德配天地,上下与天地同流。理学家也发现了“鸢飞鱼跃”的生命象征意义,他们要观天地生意,会宇宙生机。鸢飞鱼跃皆天趣,理学家可以在鸢飞于天、鱼跃于渊的自然感性中体会宇宙间天理流行之妙意。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美即在道——万物的生命本体。禅宗也认为,“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总是法身”,一花一叶,清风皓月,鸢飞鱼跃,生香活态,都体现了宇宙间的生命存在。

青春精神 万物一体化的生命哲学观和美学观,必然将审美对象生命化。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审美对象皆是生命的表现,沐浴在主体同情观照的生命光辉中,审美对象以灿烂的感性呈现,显示出生命力的美。宗白华说,“古代诗人,窥目造化,体味深刻,传神写照,万象皆春。”窥目造化,就是从天地造化中汲取创造的精神。传神写照,万象皆春,就是要在艺术的创造中体现内在的神韵,“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王微《叙画》),用万象感性的存在显示天地间无边的春意——生命的美。

宗白华美学既以生命为本体,在艺术上便提倡一种“嫩春境界”即生命的境界,在文化上呼唤“青春”的精神。“春”的确是中国人的艺术理想,如舒州清远和尚有一《延促自尔》诗云:“春日春山里,春事尽皆春。春光照春水,春气结春云。春客春情动,春诗春更新。唯有识春人,万劫元一春。”此诗叠用“春”字,表达了作者有一颗“识春”的心, 满怀春意的喜悦,春在旷劫如斯的花开花落,在刹那变灭的草际烟光。万劫元一春,宇宙间只有春的精神生生不绝。中国艺术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生命的情怀,它对中国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宗白华看来,艺术与人生、艺术精神与生命精神是合一的。从推崇艺术的嫩春境界到呼唤中华文化的青春情怀与美丽精神,是宗先生一脉相承的文化理想,他说:“我觉得民族中这种天真纯洁的‘青年气’,是永远需要的。”他在《论〈游春图〉》文中说:“如果我们把隋唐的丰富多才、雄健有力的艺术和文化比作中国文化史上的浓春季节,那么,展子虔的这幅《游春图》,便是隋唐艺术发展里的第一声鸟鸣,带来了整个的春天气息和明媚动人的景态。这‘春’支配了唐代艺术的基本调子。”他认为唐代艺术具有“春”的气息——无处不在、刚健蓬勃的生命精神,这正是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所在。

生生节奏 宗白华“生生气化的宇宙观”认为,宇宙是生命的存在,是一气化的世界。所谓“节奏从容的宇宙”,宇宙的呈现方式就是节奏感和音乐感。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万物荣枯随四时而变化,天地之“道”也是循环往复的运行,有其本身的节奏。《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有生命的节奏感。清学者戴震说:“生生者,化之原;生生而条理者,化之流。”(《原善》)他认为:“天之气化,生生而条理。”又说:“举生生而该条理,举条理而该生生。”在戴震看来,生命为天地大化之根本,而生命的节奏和流动是天地大化的具体表现。宗白华在《论格物》中引用了戴震的以上著述,显然受到他的思想影响,宗先生说:“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身就是节奏与和谐。人类社会生活里的礼和乐,是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一切艺术境界都根基于此。”由此可见,在宗白华倡导的“艺境”理论中,生命流行、生机浩荡的气化哲学思想是其基础和血脉,艺境论的哲学本体是生命,是宇宙间的生命精神。

宗白华认为,道“即是生命的节奏”,生命本体之美体现于中国艺术的节奏韵律中,因为中国人的根本宇宙观是“一阴一阳之谓道”,而“我们画面的空间感也凭借一虚一实、一明一暗的流动节奏表达出来。虚(空间)同实(实物)联成一片波流,如决流之推波。明同暗也联成一片波动,如行云之推月。”中国书画艺术体现出音乐般节奏的美感,中国画家“将全幅意境谱入一明暗虚实的节奏中,‘神光离合,乍阴乍阳’,以表现全宇宙的气韵生命,笔墨的点线……能自由表达作者自心意匠的构图。画幅中每一丛林、一堆石,皆成一意匠的结构,神韵意趣超妙,如音乐的一节。”中国书法、园林等艺术都是处理空间节奏的艺术形式,锺繇云:“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这个流淌着的美“就是势、是力、就是虎虎有生气的节奏。”

二、艺术意境的最高蕲求

“艺术意境”是宗白华美学的核心范畴。宗白华在晚年文集《艺境》前言中说自己“终生情笃于艺境之追求”,并且感叹“人生有限,而艺境之求索与创造无涯”,宗先生终其一生都在思考和研究艺境问题,“艺境”理论成为宗白华生命本体美学体系的核心范畴和光辉顶点。

在宗白华美学中,“艺术意境”与人生境界紧密关联,艺术意境论是建立在人生境界观的基础上的。宗白华认为,生命境界包含广大,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宗教、科学与哲学等,“这一切都可以反映在文艺里,可见艺术的境界是生命境界的反映”,[252]而且艺术境界本身是一个独立自足的形相创造,是一个有情有相的、圆满自足的小宇宙。

宗白华认为,人生有五境:功利境界、伦理境界、政治境界、学术境界、宗教境界;艺术境界介乎学术境界与宗教境界之间,它是“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艺术境界主于美。”这样,人生就有了六种不同的境界,分别是:功利境界、伦理境界、政治境界、学术境界、艺术境界、宗教境界。人生六境界主要就人生的六种生存状态和生命追求而言的。艺术境界介乎学术境界与宗教境界之间,实际上是三者并立的结构,而并非是说艺术境界高于学术境界而低于宗教境界,三者分别代表真、美、善的三种价值。艺术境界本质上也是一种生命的境界,它“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是心灵的具体化和感性化。

如第一章所述,宗白华认为艺境有三个层次:“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从直观感相的描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有三层次。”这三层次又称为“写实的境界”、“传神的境界”和“妙悟的境界”。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妙悟的境界,人生、宇宙、艺术是一体化的,是生命的“灵境”。

何谓艺术意境?宗白华说:“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宇宙(时空合一体)是中国画家、诗人的艺术境界。”音乐化的时空合一体是中国的艺术意境,它具有节奏感、流动感、超越性。这个命题包涵着丰富的意蕴,它道出了中国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中国艺术中,没有孤立的空间意象,任何艺术意象都是在时间中展开的,以时间的生命之流融汇意象”,中国艺术追求这种时空合一的充满音乐感的意境。

宗白华的“艺境”诠释,体现出丰富的理论蕴涵和启示意义,主要表现为:

其一,艺境以宇宙、人生、万物的灿烂感性(意象)为审美对象,强调情景交融。宗白华在《美学的散步》一文中说:“诗与画的圆满结合(诗不压倒画,画也不压倒诗,而是相互交流交浸),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艺术意境’。”他还说,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展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这是我的所谓‘意境’。”[259]艺境是情景相融互映的结晶,其中意象的创造是境界生成的条件。

宗白华指出,西方的思想体系强调的是“数”,中国的思想体系强调的是“象”。“象”是依靠“直感直观”直接欣赏体味世界的意味,他认为,“象”是自足的,完形的,无待的,超关系的,是一个完备的全体。“‘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260],艺术境界就是一个意象圆融的世界。

宗白华的艺境说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汲取。中国美学强调“境生于象外”,“象外之象”,“味外之旨”,即为“艺境”的本质。所谓“天外之天,水中之水,笔中之笔,墨外之墨。非高人逸品,不能得之,不能知之。”[261]前一“天、水、笔、墨”,具体指构图形象和笔墨技法,是实在的意象,是具体的法度;而后一“天、水、笔、墨”,是象外之象,是虚象灵境,是笔墨背后氤氲流荡的整体气韵,也是“无法之法”。绘画要超越有限的形象和技巧,追求无限的生机趣味和元气淋漓的境界,即所谓以形写神。在中国艺术中有两个世界:“一是‘可见’的世界,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画面、线条、语言形式等方面;一是‘未见’的世界,那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世界,是作品的艺术形象所隐含的世界。从广义的角度看,前者是‘象’,后者可以称为‘象外之象’。”画家要以整体性的心灵去体验山水,以山水的大块来还原山水的内在气脉,所谓“藏山于山,藏川于川,藏天下于天下”[263]澄怀观道,静以求之。绘画的气韵要从山水的“生活”(生香活态)中体现,以己意而化之,凭借自己的性灵去融会物象,铸造新的艺术意境。

其二,艺境论强调虚实结合,有无相生,以形传神,时空合一。其中虚实结合、时空合一是艺术境界说的重要方面。艺境强调时空合一。宗白华说,“我们宇宙既是一阴一阳、一虚一实的生命节奏,所以它根本上是虚灵的时空合一体,是流荡着的生动气韵。”宗白华曰:“无数空间有机的统一,化空间为生命的境界,以行游动作在时间中体验空间。空间成了万线律动的原野,由线文的力的方向,人的行动,画上线文,组合统一,引起空间高、深、远之感,在节奏中,园林空间之布置,与中画上空间之布局,同一方法与意境。”[265]在一开一阖、一推一挽的节奏中,化空间为有机统一的生命境界。

时空合一的观念来自周易和秦汉历律哲学,宗白华深刻认识到时空合一观对中国艺境论形成的重要意义。他在《中国古代时空意识的特点》文中说:“秦汉思想家又把音乐的五声配合四时五行,拿十二律来配合一岁的时间季节。在这个哲学思想里人们好像处在一个时——空统一的、音乐化了的、和谐的世界里。”中国古人将音乐的五声配合四时五行,拿十二律分配于十二月,“使我们一岁中的生活融化在音乐的节奏中,从容不迫而感到内部有意义有价值,充实而美。”[267]宗白华认为,中国人的“宇宙“概念来自农业文明,原本与庐舍有关。“宇”是屋宇,“宙”是由“宇”中出入往来。中国古代农人的农舍就是他的世界,他们从屋宇得到空间观念;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由宇中出入而得到时间观念。空间、时间合成他的宇宙而安顿着他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是从容而有节奏的,空间与时间是不能分割的。春夏秋冬配合着东南西北,这个意识表现在秦汉的哲学思想里。时间的节奏(一岁十二月二十四节)率领着空间方位(东南西北等)以构成我们的“宇宙”。所以我们的空间感觉随着我们的时间感觉而节奏化了、音乐化了。宗白华说:“中国人在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条理的。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就是一切现象的体和用。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最能表出中国人的这种‘观吾生,观其生’(易观卜辞)的风度和境界。”这是中国人把握与体验生命的最高境界。

其三,艺境论重视心物的双向交流,并强调对主体心灵世界的开拓。既使万物心灵化,又使心灵具体化,最终心物俱冥,物我同化。正如宗白华所说:“山川大地是宇宙诗心的的影现;画家诗人的心灵活跃,本身就是宇宙的创化,它的卷舒取舍,好似太虚片云,寒塘雁迹,空灵而自然!”他还称:“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

其四,艺境以表现宇宙的生命精神为最高蕲求,艺术境界的本质是生命的超越,指向生命的最高境界。宗白华认为:“我人心中情思起伏,波澜变化,仪态万千,不是一个固定的物象轮廓能够如量表出,只有大自然的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明晦,才足以表象我们胸襟里蓬勃无尽的灵感气韵。”艺术意境要创形象为象征,表现出心灵的意蕴和生命的精神。有学者指出:“中国艺术意境,流荡着勃郁沉潜的宇宙生命,跃动着超迈而莹透的文人心灵。”可谓一语中的。宗白华认为,艺境是“艺术家凭借他深静的心襟,发现宇宙间深沉的境地”,是艺术家主体心灵和宇宙诗心的和谐统一。由此可见,“宗先生所言的意境不仅是一种艺术境界,还是一种生命境界,这种境界体现了中国文化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传统”。

艺术意境根源于中国人的根本哲学观念,意境“是中国古人那广大和谐的宇宙生命意识的体现。”宗白华的意境论有一显著特征,“那就是他几乎从不在狭隘的诗学意义上使用意境这一概念范畴,把意境局于纯诗艺的创造和鉴赏的领域,而是涵盖着一切美的艺术和人生,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存在,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宗白华意在揭示艺境与人生的紧密联系。宗白华的“艺境”论浸染着浓郁的宇宙生命情调,其本质上是追求超越的生命境界。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宗白华的“艺境”论已经超越了艺术学范畴,而扩展为“生命境界”的范畴。

三、心灵妙悟的体验方式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的生命哲学产生了一套以直觉体验与宏观领悟为主的认识真理的方法。中国文化很早就对认识论中的“言、象、意”的结构作出探讨,认为言不尽意,意精言粗,觉察到理性的语言在认识功能上的局限性,语言不能完全到达对真理性存在——最高的生命本体“道”的认识,而只能假借“象”的功能和体悟的方式,所谓“立象以尽意”,“境生于象外”都是此意。这与西方文化以“语言——理性——真理”三位一体的以“逻格斯”(logos)为核心的认识论形成鲜明对照。西方逻格斯中心主义认为语言是传达宇宙真理的最佳途径,几乎可以达到准确无误的地步,逻格斯(logos)本身就是“理性”与“语言”的同一体。

中国哲学在对言和意关系的理解上和西方是不同的。“逻格斯”虽然不存在于中国语境中,但是与之类似的“道”对中国人来说却并不陌生。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就涉及了道和言说的界限鸿沟;《周易·系辞上》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也说出了言与意的难以统一,只能“立象以尽意”,通过意象的营构、直观顿悟的思维来认识“道”。中国思想家一开始就怀疑语言的这种传递意义和认识真理的作用,中国哲学与艺术追求一种“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儒家)、“得鱼忘筌,得意忘言”(道家)、“舍筏登岸,得月忘指”(佛家)的“无言”的体验境界,要超越语言而直接进入意义的内核。因此,中国美学的认识方式是体验的方式,它摒弃外在思辨,重视内在超越的心灵直觉与妙悟。

宗白华先生深刻地把握了中国美学这种取道内在体悟的独特认识方式,将其作为美学的根本体验方式和认识途径。宗白华的审美体验论包括了静照、同情、妙悟三个理论层次,静照是审美心胸的展开,“同情”是审美心理的深入,妙悟是审美境界的呈现。而“妙悟”理论最为深刻,但妙悟说又往往被研究者所忽视。关于审美妙悟的体验方法,宗白华借鉴了传统哲学与艺术论的术语,主要有“默而识之、默照、了悟、心印、现量”等,不一而足。

(一)静照与同情:审美心理的展开与深入

静照是审美心胸的确立与展开。静照,又译作“观照”,“即以无功利的寂静胸怀,凝神直观,历览万物,感受万物。”“美感的获取,都从静照开始,意境的创构,也从静照开始。”王羲之另有两句诗云:“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静照’(comtemplation)是一切艺术及审美生活的起点。”[298]静照的前提在忘求,“忘求”有忘我、忘知、超越功利的含义。忘我是失落了自我,成就一个审美的自我;忘知,就是屏弃知识的、逻辑的致思方式,同时以非功利的态度看待审美对象,体验万籁群品的动象。“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299]静照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灿烂的感性,更是生命的光辉;体验到的绝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形象,而是真实的世界。“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

“静照”说的理论基础在于中国哲学的虚静理论。老子说:“涤除玄览”,“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301]此时失落了具体的时空,归于刹那的永恒,来到一个逍遥自乐、光风霁月的世界。涤除玄览,澄怀味象,就是在虚静观照意象中体悟生命之道。中国艺术强调,在创作或欣赏时都需要达到虚静的心理状态——审美静观,与万物相吞吐,“横琴坐忘,殊有傲睨万物之容。”主体形成“静观寂照”的审美心境,主要表现在对日常自我的疏离,形成一个“审美的我”,恽南田说:“横坐天际,目所见,耳所闻,都非我有。身似枯枝,迎风萧聊,随意点墨,岂所谓此中有真意者”。[303]在审美的观照中,遗失了现实的自我(“目所见,耳所闻,都非我有”),迎来了一个精神的自我。换言之,自我与对象浑然一体,获得了一个物化的生命存在(“身如枯枝”)。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凝神遐思,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身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不亦臻于妙理哉!”超越自我的身体行为和知识活动,从而在静穆的观照中与自然的节奏妙然契合,获得审美的物化境界。

静照是审美心胸的展开,而“同情”是审美心理的深入。宗白华认为,美感的动机起于同情(同感)。宗白华说:“诗,本是产生于诗人对于造化中一花一草一禽一虫的深切的同情,由同情而体会,由体会而感悟。不但是汩汩的深情由此流出,许多惺惺的妙悟,默默的沉思也由此诞生。”宗白华的“同情”理论仍然是建立在宇宙生命本体论的基础上,同情是物我之间的生命交流,也是一己之生命汇入宇宙大生命的过程,纵浪大化,与物推移。因此,艺术的生活就是同情的生活,艺术世界的中心就是同情,所谓“诗者,天地之心”。人类以艺术创造来体现宇宙人生的生命创造精神,天与人同为一生命创造的历程,在宗白华看来,同情不仅是人类审美心理的深入,也体现了宇宙间生命的关联性。宗白华说:“艺术的起源,就是由人类社会‘同情心’的向外扩张到大宇宙自然里去。”不仅如此,“我们这种对于人类社会的同情,还可以扩充张大到普遍的自然中去。因为自然中也有生命,有精神,有情绪感觉意志,和我们的心理一样。”万物皆有生命,物我可以同感交流。从中可见宗白华深受理学家张载“民胞物与”的思想的影响。

因此可以说,“宗先生的同情是在自我与世界万物根本统一的存在基础上,以整个的自我生命与人生万物的交响合流,‘以一整个的心灵体验这整个的世界’。因此,这种同情的人生意识和生存方式超越了西方里普斯等人对审美体验的心理主义解释。”

(二)妙悟——审美境界的呈现

宗白华认为,东西古代哲人都曾仰观俯察来探求宇宙间的秘密。希腊及西方近代哲人倾向于运用逻辑的推理、数学的演绎、物理的考察去把握宇宙间的规律,西洋思想最后获得的是科学权力的秘密;而中国古代哲人却是拿“默而识之”的观照态度去体验宇宙间生生不已的节奏,如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庄子说:“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人的精神生命体合于自然的旋律。孟子说“上下与天地同流”,荀子曰:“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国人在体察天地节奏的过程中“本能地找到了宇宙旋律的秘密”。所谓“本能”不仅是一种观照宇宙的感性直观方式,还是指与西方逻辑推理的方式根本不同的“体悟”方式。

宗白华对中国美学中的独特体验方式有着深刻的认识,在他看来,美学的认识方式就是“默而识之”,是心灵的直觉,是心源的妙悟。这种审美体验方式,体验到的是最高的审美境界。“因为这意境是艺术家的独创,是从他最深的‘心源’和‘造化’接触时突然的领悟和震动中诞生的,它不是一味客观的描绘”,唐代张璪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原本就是一个关于“妙悟”的命题。“造化”与“心源”的接触,产生突然的顿悟,创造出艺术意境。意境与心灵的妙悟不二,所以宗白华认为妙悟的境界就是最高的艺术境界。

宗白华在谈及“意境创造与人格涵养”关系时说:“这种微妙境界的实现,端赖艺术家平素的精神涵养,天机的培植,在活泼泼的心灵飞跃而又凝神寂照的体验中突然的成就。”这说的其实就是妙悟的体验方式及其呈现的境界,艺术境界是一种体验的真实,是心灵的境界,“在这种心境中完成的艺术境界自然能空灵动荡而又深沉幽渺。”

宗白华在《古代画论大意》中谈到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一段名言:“六法精论,万古不移,然而骨法用笔以下五法可学,如其气韵,必在生知,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生知、心印的观点体现的是中国美学中强调妙悟的思维方式。宗白华也认为“气是天生的,贵于创造,‘发于天然,非由述作’。”

宋画家郭若虚认为气韵“必在生知”;董其昌也说“气韵不可学”,画家要“一超直入”;清画家恽南田曾说:“痴翁(黄公望)画,林壑位置,云烟渲晕,皆可学而至。笔墨之外,别有一种荒率苍莽之气,则不可学而至也。”南田认为天机不可知,气韵不可得,“笔墨可知也,天机不可知也。规矩可得也,气韵不可得也。以可知可得者,求夫不可知与不可得者,岂易为力哉!昔人去我远矣,谋吾可知,而得者则已矣。”气韵不可学的思想来自中国艺术理论的一贯主张,它彰显了中国人重视心灵妙悟、反对机械、知识、逻辑的体认方式,艺术创造方式是来自于心灵的体悟妙契。气韵不可学,而只能“生知”——以生命去沟通造化精神,只可“心印”——凭心源去妙悟世界。 天机为大化流行、浩荡宇宙的生命,气韵为绘画艺术渗透出来的的气化氤氲的精神氛围,它是宇宙生命在画面中的体现。绘画之本体——气韵,来自与宇宙的生机、造化的精神,虽然不可学(非关技巧、知识、摹仿),但却可以从源头——宇宙造化中去参悟(智慧妙悟)。关于如何妙悟气韵,宗白华说,为了达到“气韵生动”,达到对象的核心的真实,艺术家要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顾恺之说“迁想妙得”,一幅画不仅描写外形,而且要表现内在神情,就要靠内心的体会,把自己的想象迁入对象形象内部去,这就叫“迁想”,把握对象的真正神情,是为“妙得”。

宗白华在《古代画论大意》中还说过:“千笔万笔,只是一笔。一笔贯串全体,即意表现于全体,主观化为客观。由此一画,即个人用笔之贯串,产生意境。”[313]他认为中国书画“以线取形,线者具也。界为两物间之虚隙……于是化实为虚,足以寄意志情,笔笔踪迹,成为吾心之踪迹,同时,亦摄取了物之灵魂的踪迹,以融入吾心之踪迹。”这就是妙悟的创造,正如宋苏颂《魏公题跋》称:“书法犹释氏心印,发于心源,成于了悟。非口手所传。”

宗白华认为:“艺术同哲学、科学、宗教一样,也启示着宇宙人生最深的真实,但却是借助于幻像的象征力,以诉之于人类的直观心灵与情绪意境。”[316]在宗白华看来,艺术是一种无言之美,创造了无言的境界,艺术家以直观心灵、“默照”的方式来创造和欣赏:“艺术不只是艺术家的生活记录,且是艺术家对于宇宙人生的沉思默照,把握真际,启示真理。艺术‘真力弥满,万象在旁’,‘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默照”就是“素处以默,妙机其微”,是妙悟的心灵创造,艺术的境界呈现来自于主体灵魂深处的觉醒。“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予欲无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才是最高的直指本心的境界,这是依靠参悟和体验方能臻至的化境,而宗白华在耄耋之年对美的领悟,可谓深明此中腠理”。

宗白华借清画家李日华的一段画跋来说明:妙悟是“照极自呈”,是要“悟物之天”。李日华《六研斋笔记·三笔·跋宋马远画水十二幅》曰:“凡状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势;得其势,不若得其韵;得其韵,不若得其性。形者,方圆平扁之类,可以笔取者也。势者,转折趋向之态,可以笔取,不可以尽取,参以意象,必有笔所不到者焉。韵者,生动之趣,可以神游意会,陡然得之,不可以驻思而得也。”又曰:“性者,物自然之天,技艺之熟,照极而自呈,不容措意者也。马公十二水,惟得其性,故飘分蠡勺,一菊,而得湖海溪沼之天具在”,宗白华认为,“措意只能摄取一部或抽象概括,不能得具体的普遍,于个体中见全体,见典型。”而要深悟“物自然之天”,洞彻“更深一层的道”,要反映自然本相来,只能“照极自呈”——以妙悟取其真性。在李日华看来,妙悟不是技巧(笔取)、不是逻辑、理性(驻思、措意),也不是一般的艺术直觉和想象活动(神游意会),妙悟要超越一般的直觉体验,达到一种智慧的观照,达到心灵与对象世界合二为一,一切自在呈现,妙悟的境界是白云自白云、青山自青山的自在世界,是不为尘蔽、“湖海溪沼之天具在”的本然世界。如下图:

审美对象:形(外形轮廓)-势(生命气势)-韵(心灵韵味)-性(自然本性)

认识方式: “笔取”———“参以意象”——“神游意会”—“照极自呈”

             (符号传达)    (意象营造)      (直觉+想象)   (妙悟呈现)

宗白华还说:“艺术家对于人生对于宇宙有着最虔诚的‘爱’与‘敬’,从情感的体验发现真理与价值……伟大的艺术是在感官直觉的现量境中领悟人生与宇宙的真境,再借感觉界的对象表现这种真实。”宗白华借用“现量境界”一词来表达审美体验的境界。“现量”原本是古代印度因明学的术语,后来成为佛教法相宗表达心、境关系的一个概念,也是禅宗思维的概念。王夫之曾将“现量”引入诗学领域,用来说明审美体验与诗意象思维的基本性质。王夫之说:“‘现量’,‘现’者有‘现在’义,有‘现成’义,有‘显现真实’意。‘现在’,不缘过去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显现真实’,乃彼之体性本自如此,显现无疑,不参虚妄。”现量有三层意义,即:感性存在,直接证悟,显现真实。王夫之用现量来规定审美体验活动,在他看来,审美体验是当下的感性对象,是瞬间的直觉,摒弃理性与逻辑分析,取心灵妙悟之途径,最终呈现出一个真实的审美境界,显现一个本然的世界。现象学美学家杜夫海纳曾说:“审美经验在它是纯粹的那一瞬间,完成了现象学的还原。……对主体而言,唯一仍然存在的世界并不是围绕对象的或在形相后面的世界,而是……属于审美对象的世界。”

宗白华在这里也借助“现量”来表达艺术审美活动中,妙悟体验对审美世界的“还原”,主体与对象当下契合,瞬间圆成,妙悟与境界在生命的体验中的达到真实的同一,宗白华提出“妙悟的境界”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正是反映了“境界即在妙悟中”的思想。这种审美体验的独特方式以及妙悟的境界,成为宗白华美学最有启示价值的部分。

四、“生命境界美学”的体系建构

宗白华在西方人文学术思想的深刻影响下,立足于中国美学传统,高扬艺术的生命精神和文化的青春精神,追求生命自由、人性完满和审美超越,标举艺术意境和生命境界。宗白华美学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生命本体,妙悟体验,艺术境界,审美人格,文化理想。其中,“生命是宗白华美学思想体系的本体和灵魂,意境则是核心。”另外,审美妙悟构成宗白华美学的根本体验方式;人格理想是宗白华人生艺术化的精粹体现,它与生命境界密切相关;而文化批判与文化建构是宗白华美学研究和艺境求索的最终目标。针对这一美学思想体系,还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以下几点。

首先,从早年对罗丹艺术生命动象的热情赞美,到晚年对中国艺术境界探索的孜孜不倦,从早年认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到后来回归中国的生命哲学,高扬生命的精神贯穿宗白华的哲学与美学活动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宗先生走了60余年,尽管他对艺术意蕴的阐释和对生命精神的思考前后有变化,但生命本体的美学建构却始终未变。正如李泽厚所说:“这样一种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情思,从早年到暮岁,宗先生独特地一直保持了下来,并构成了宗先生这些美学篇章中的鲜明特色……宗先生……再三强调的中国美学以生意盎然的气韵、活力为主。”

其次,宗白华的美学体系以艺境为核心,并向两极做了延伸,一极指向人格理想,一极指向文化理想。正如一研究者所说,“宗先生将艺境的功能,归结为对宇宙人生的深层体验,对人生意义的价值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最终指向自由人格的建构。”宗白华艺术研究与美学研究的最终目标除了自由人格,还有文化理想,其文化观念是通过“文化批评“的方式体现出来的,并渗透在艺境理论和生命本体论当中。清画家布颜图曾说:“以素纸为大地,以炭朽为鸿钧,以主宰为造物。”宗白华在探讨中国艺术的空间境界后引用布颜图这段话来论证其文化理想,他说:“这是我们先民的创造气象!对于现代的中国人,我们的山川大地不仍是一片音乐的和谐吗?我们的胸襟不应当仍是古画家所说的“海阔从鱼跃,天高任鸟飞”吗?我们不能以大地为素纸,以学艺为鸿钧,以良知为主宰,创造我们的新生活新世界吗?”在宗白华看来,“艺术意境”已经不是单纯的美学问题,而是建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一个核心的价值问题。所以,在20世纪的中国学术史上,惟有宗白华孜孜不倦地“将艺境的求索与文化的批判结合起来,既为美学艺术学开拓宽阔深厚的文化背景,又为文化研究确立新颖独特的视角”。

上一篇:论文结论范文 下一篇:感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