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护理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07 22:41:48

门诊护理管理

门诊护理管理范文第1篇

1激励护理人员树立自尊自重,克服自卑心理部分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缺乏正确的全面的认识,认为护理工作每天给患者打针、发药、三班轮转、工作单调乏味,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患者翻身、拍背、吸痰、导尿、端便盆等生活又脏又累,社会地位低,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自卑心理。根据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护理管理者在管理中须根据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不同层次的需要,充分利用物质、精神、信息等动力,不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自尊及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激励对于人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切内心要争取实现较好条件,包括希望、愿望等所产生的一种动力[2]。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对护理人员运用的最重要的心理护理理论就是激励理论。激励理论就是运用这种内心状态及职工心理需求,激发职工工作动机的一条现代化管理原则。目前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主要有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及公平理论。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通过举行一年一度的庆祝“5.12”国际护士节系列活动,如会议、演讲、巡回医疗、观看录像等各种形式,积极宣传党对护理工作的重视,职工家属对搞好护理工作的期望,充分认识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光荣感、责任感。

1.2开展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大力宣传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先进人物、事迹,用白求恩、赵雪芳精神激励同行,同时树立本院护理人员中的先进典型人物,认识到护理工作中的真正价值,增加自信心。1.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了防止“高效益、低道德”的现象出现,教育护士长和护理人员,时刻树立“在其位要谋其政,在其岗要负其责”“、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等观念,真正做到“一切为了患者,一切方便患者,一切服务患者”,使全体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普遍增加。

1.4讲究工作方法管理工作者对待自己的下属,防止用简单、粗暴、训斥的方法去处理工作中的矛盾,在开展批评或指出对方存在问题的同时,也要注意尊重对方,肯定其成绩,赞扬其长处,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使其对批评的改进意见容易接受,不易产生反感,避免逆反心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逐月进行护理质量考核,消除侥幸心理护理规章制度是构筑护理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护理人员价值观、道德行为规范、行为准则、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它以规则和制度的形式,对某一文化加以肯定或否定,明确禁则和允则,它是全体护理人员共同遵守的办事准则和行为规则,是关系到护理工作正常运行的保证性文化和支柱性文化[3]。因此医院要完善护理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护理工作管理有的放矢。另外医院护理部可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质量标准,并不断修订、补充,量化后逐月进行百分制考核;定期组织晨间护理检查和夜间查房;充分发挥院护理质量委员会的作用,每季度对全院的护理质量进行一次大检查,检查结果通报全院并和科室资金挂钩。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集体荣誉感,谁也不愿意因为自己侥幸的不执行标准影响科室,从而消除了侥幸心理。

门诊护理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门诊;应急预案;医院感染;行为礼仪;患者满意度;护理管理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门诊护理工作的优劣、服务态度的好坏、护理技术的高低不仅反映门诊护理管理水平,还会影响整个医院的声誉[1]。门诊护士是患者就诊时首先接触的专业人员之一,与病房比较,门诊患者流动性大、流量大、病种杂、高峰集中、候诊时间长,同时受诊断不确定的影响,患者情绪更易急躁焦虑,这些特点不仅要求门诊护士有丰富的医学基础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同时需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此做好门诊护理管理至关重要。有研究提出,按JCI标准实施护理服务和评估,对门诊护理质量提升有重要价值[2],但需更加重视员工资格及培训、公共设施及其安全性、信息管理等[3]。门诊护理管理的重点包括转化服务理念、沟通技巧、健康教育、创建良好的就诊环境等[4-5],但如何提升及培训未涉及具体内容,未见可借鉴的门诊护理管理规范。鉴此,笔者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6],于2015年3月对门诊护理进行规范及精细化改进,经9个月实践,效果良好,并顺利通过三级综合医院复审。具体措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编制床位3300张,注册护士1500余人。日门诊量约6000例次;门诊有护理人员63人(包括护士长1人,副护士长1人),男1人、女62人;年龄22~54岁,平均38.0岁;学历:大专26人,本科36人,硕士1人。护理业务范围包括导医、伤口/造口诊疗、门诊消化内镜中心及各专科(内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整形科等)治疗等。

1.2方法

1.2.1门诊护理管理措施改进前的门诊护理管理:按门诊护理常规,以科室为单位由门诊护理人员自行管理,管理标准各科自订。门诊护士长负责门诊相关行政管理,保证各科诊疗用品齐全,安全开诊。规范改进措施如下。1.2.1.1医院层面的准备工作成立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办公室,组建由院领导负责的院级内部审核小组,抽调部分骨干人员担任院级内审员,每一病区设1名内审联络员,完善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对照相关文件,解读《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对标准进行梳理与归类,并分解至各相关职能部门及科室,制定等级医院评审条款责任分工及目标。明确检查方式,包括查阅资料、跟踪核实、现场核查、访谈调查、模拟演练、考试考核几种形式。1.2.1.2门诊护理管理改进准备笔者依据医院及护理部的分工,从《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中筛选与门诊相关的条款进一步解读,整理待完善的资料及培训学习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包括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护理规章制度、护理工作手册、优质护理、护士绩效考核、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常规、护士在职培训教学记录、健康教育、应急预案流程、仪器管理、患者评估随访资料、院感职业防护、护理文化及科研。后续对15个资料的内容结合门诊工作性质进行补充及完善,完善的过程也是痕迹管理的过程。1.2.1.3完善门诊护理职责及管理制度①相关制度的修订及完善。修订及完善门诊工作管理制度、治疗室工作管理制度、发热门诊工作管理制度及门诊各诊区特殊工作制度等7项。②门诊护士职责的修订及完善。修订及完善门诊部护理人员工作职责,更新门诊各科护士岗位说明书,使每名护士明确岗位职责及工作质量标准。③门诊护士职业形象礼仪培训。邀请院外培训导师(中国形象设计协会职业资格认证高级形象礼仪培训师)进行职业形象礼仪培训,内容涵盖医院服务理念及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医务整体形象塑造、主动服务、医护服务用语、打造标准化医务服务之各窗口人员行为规范、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接待礼仪等。④操作常规的修订及完善。在上述培训的基础上,组织门诊各科护士对本专业操作项目进行梳理,修订操作常规,各常规中除操作程序和要求外,增加了护患沟通的比重,规定在每项操作前、中、后的告知、心理支持及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以期达到门诊护患沟通标准化、专业化,使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治疗内容、程序及作用,充分配合治疗,减少医疗纠纷。1.2.1.4安全管理①门诊查对制度管理。要求各科室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所有操作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为执行原则,如姓名、年龄、出生年月、年龄、病历号、床号等。同时制定并实施身份识别流程:执行各项操作前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或出生年月、门诊卡号如收到患者明确肯定的答复则执行操作;如患者提出疑问,立即复查,再次核对无误执行操作。特殊操作核对时让患者或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对有疑问医嘱必须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②门诊急救车配置及管理。为保障就诊患者突发病情变化时的急救,将门诊急救车、除颤仪进行重新配置:a.为保证急救效果,每层楼配置急救车,按就近原则使用。b.除颤仪使用规定。就近使用。以保证当医院内发现患者心脏骤停时3min内除颤仪到位。c.门诊大楼发生应急情况需紧急施救时第一目击者务必首先评估患者并给予必要的处置,立刻就近呼叫医生,同时其他人协助电话通知急诊科及门诊办公室,以快速启动急救反应系统,保证患者及时救治。急救车及除颤仪责任人落实到科室个人,以保障以上生命支持仪器随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护士长定期督查,同时将以上配置挂院内网予以全院公示,要求人人知晓。③门诊备用药品管理。门诊负责人反复与护理部质控人员、药学部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及护士沟通门诊各科备用药品种类及基数,整理出门诊各科备用药品清单,根据门诊药品管理特点制定门诊备用药品接班及管理登记本,便于规范门诊备用药品效期检查、基数管理、高危标识、药品存放等。1.2.1.5医院感染管理门诊患者具有流动性大、病情复杂、诊断待明确等[7]特点,感染管理难度大。鉴此,开展以“提高门诊护理院感管理的规范性”为题的PDCA循环。①原因分析。从人、法、料、环四方面因素进行问题分析。人:医护人员院感管理相关意识欠缺,不熟悉感染控制程序与规范,工作繁忙等;法:院感相关制度较零散,未进行系统培训;料:院感管理部门要求的配置或设施不到位、耗材使用不当;环:布局不合理。②制定改善计划并实施。a.整理各科院感控制规范并汇总,便于护士学习并遵照执行。b.与院感办沟通,联系厂家完善门诊各科洗手设施。c.培训门诊全部护士手卫生知识并进行考核。d.针对门诊各科布局问题,指定各科院感负责人开会,邀请院感办主任,讲解布局方面院感要求,并要求各科1周后上交本科室布局整改方案,方案经审核后各科启动布局整改工作并不断督促按计划落实。e.成立6S管理小组,确定各科负责人。组织全体门诊护士学习6S管理规范及要求,进一步改善门诊环境、物品、药品等管理。f.协同护理部每月对门诊各科进行院感质控专项检查,检查涉及门诊各科布局、物品管理、洗手设施及洗手依从性、正确性、废物分类及消毒剂的使用等方面,并对院感管理督查情况进行分析及总结。1.2.2培训及演练本次制定了门诊护理培训及应急预案演练计划。①培训计划。包括护理管理制度、门诊相关管理制度、护理安全相关管理制度、院感管理各类规范、各类文件、门诊医护人员须掌握的技能,如徒手心肺复苏及简易呼吸器的使用。②门诊应急预案及演练。预案包括应急预案、公共预案及专科预案[8-9]。应急预案:主要包括突发呼吸心脏骤停、癫痫发作、急性心肌梗死、低血糖昏迷等抢救预案及流程,其原则为诊区护士发现患者突发病情变化,就地救治、就近负责。公共预案:为门诊护士必须掌握的内容,包括停电、停水、火灾、泛水、失窃、地震、遇暴徒或冲突、患者跌倒坠床、职业暴露、信息系统故障等。专科预案:包括过敏性休克、误吸、人流综合征、术后出血倾向、输液反应、空气栓塞、肺水肿、低血糖、中心吸氧故障、中心负压吸引故障、用药错误、治疗错误、标本错误等。针对上述项目,每项编写详细的应急处置流程,集中全体门诊护士对所有预案进行专项演练,演练包括从第一目击者发现到在急诊医护的配合下,护送入急诊科进一步救治整个完整的过程。

2结果

改进前检查无菌物品管理、手卫生、空气质量、消毒液、医疗废物处理合格率分别为84.88%(73/86)、81.05%(77/95)、86.67%(39/45)、84.06%(58/69)、77.33%(64/75),改进后合格率分别为96.59%(85/88)、98.10%(103/105)、96.15%(50/52)、98.61%(71/72)、95.18%(79/83)。参与2次考核的50名护士,理论与综合平均成绩分别从89.1、83.8分提升到改进后的95.9、91.1分。门诊患者满意率从改进前的90.24%(抽查205份问卷)提升到改进后的93.41%(抽查167问卷)。规范化改进稳定扎实地实行9个月,顺利地通过了三级综合医院复审。

3讨论

门诊是患者同医院接触的第一站[10],就诊患者多,流动性大,病种繁杂,容易发生突发事件;门诊护理人员来自不同的科室,需要护士长更大的凝聚力才能将门诊各科集中为一个团队,在兼顾专科个性化管理的基础上尽量同质化管理。很多医院门诊被护理部认为非重点科室,而在护理部质控检查中,门诊常常成为盲区,导致院感管理、急救车管理、药品管理、操作常规,甚至岗位职责、着装方面等亟需提升与规范。门诊护理质量已成为患者选择就医最重要的指标[11]。本次研究中,笔者与全体门诊护士一起对门诊管理制度及布局进行全方位规范化改进,包括明确岗位职责、强化行为礼仪培训、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完善应急预案及演练、各项操作流程标准化、健康教育全程化、药品管理统一化等,使门诊护理质量显著提升,护士综合素质显著提高,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综上所述,9个月的改进实践,虽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短短9个月的实践不可能完全改善,还需要门诊全体护理人员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审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按相关规范,不断改进与完善,如门诊专科护理教育还需要从内容、方式上进行拓展和完善;门诊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还不尽如人意,还需加强培训及争取更多进修学习的机会等。总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改进,才能使门诊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使患者满意,社会满意。

门诊护理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门诊特点;护理措施;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000-01

门诊质量工作好坏。还直接影响医院形象。目前越来越多的患者都选择在医院门诊治疗,把门诊作为疾病诊治最快捷,最方便的首选方式,患者不仅要求门诊医护人员尽快解除他们的病痛。同时也要求优质护理服务和高素质医护人员的关怀,重视门诊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提高医院门诊护理质量的关键。因此,作为门诊护理管理工作者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并总结经验进行分析,探索解决方法。

1 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分析

1.1岗位多,工作杂,综合医院门诊护理一般设有咨询服务台、挂号室,检验室、抽血室、门诊手术室、输液室、换药室、急救室、观察室等,其主要护理工作是为门诊患者提高供医疗咨询、注射、门诊治疗与护理等,同时还包括门诊与主要各科室之间的护理工作协调。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加,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拓展。

1.2门诊病种多特点,由于门诊患者及陪伴家属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年龄段,年老体弱者,婴幼儿和抵抗力较低者,有一般急慢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极易造成患者和健康人的交叉感染。

1.3接待门诊数量多:综合医院门诊一般每天接待千人以上不同社会阶层的患者,门诊患者数量与护理质量之间存在矛盾。

1.4诊疗时间短:门诊患者要求接诊快,检查详细,诊疗正确合理,存在患者数量与服务质量矛盾,需要加强科学管理,依靠医院医护人员。

1.5应急变化多:门诊的人数病种疾病轻重缓急,难以预测,病人尽可能求不一,门诊护理人员必须随时做好应急准备和临时调度的潜力和能力,以应急门诊的变化。

1.6诊室多,门诊诊室几乎涉及所有临床科室,各科室派出的门诊医生流动变化较快,一次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是要求落实到提高护理质量上。通过各种管理措施,改善设施条件,装备新设备,合理布局,提高工作效率,克服不利因素。通过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改善于门诊服务质量要做好门诊导诊服务,简化就诊手续,合理安排。护士要不间断地保持与医生联系。

2 门诊护理工作存在问题

2.1 门诊工作的不稳定性:门诊就诊患者多、就诊环节多、患者流动性大、应诊时间短、候诊时间长,医务人员也相对不稳定。门诊护理管理具有分散性、繁杂性和不确定性。

2.2 门诊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一般:比如,有的护士在病区工作到一定年龄后,往往会被调整到门诊护理岗位,这部分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参差不齐。

2.3 门诊护理人员缺乏新的服务观念:多年来形成的患者有求于医生、护士的观念仍然存在。特别是门诊护理人员往往是坐等患者,主动欠缺,也很少考虑门诊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感受及心理需求,没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2.4 门诊病人投诉增多:随着相应医疗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医疗过程逐渐透明化、规范化,患者感觉看病花钱就应该获得等值的医疗服务,患者由原来的被动接受服务变为选择服务,而医务人员虽然了解相应的法规制度,但仍然重视不够,有时会忽视患者的权益,有的医疗服务还存在缺陷,导致门诊患者不满意,投诉事件增多。

3 门诊护理工作管理的措施

3.1门诊管理者的素质要求:门诊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对护理管理者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护士长应关心、爱护、尊重护士,做护士的知心人。护士长的思想觉悟、业务技术、工作能力以及管理艺术都直接影响整个门诊的护理质量。因此,门诊护士长不仅应该是一个护士长,而且还应该是学术上的带头人、技术上的排头兵,同时,又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建立良好的护护、医护、护患关系及与兄弟科室、辅助科室、后勤供应、器械维修等系统的关系,使各方面均处于良性运转状态,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护士长必须胸怀坦荡,待人诚恳,知人善任,能妥善安排工作,充分利用人才资源,集思广益。

3.2门诊护理工作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要求高:门诊护士需要极具爱心、细心、耐心,不仅要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作者,还应该是多元化角色,必须要苦练基本功,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完善护理技能,掌握运用各科新业务、新技术的精湛技能,要定期培训,组织学习,科室交流,向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让患者对每一名护士做公正认真的评价。门诊护士是医院护理的重要一环,是具体体现医院优质服务的窗口。目前正处于一个改革的时代,门诊分诊护士要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进取的精神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只有从这一高度去认识,才能把本职工作做好。树立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其能以热情、诚恳、宽容、积极的态度和端庄的仪表去接待患者,使患者感到亲切、信赖。

3.3加强门诊制度建设:门诊部作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窗口,由于门诊就诊对象的特殊性,医院应从规章制度建设着手,先建章立制,制度上墙,流程明示,表示明确、清楚,要以文化创新为牵引,强化硬件设施,美化服务环境、优化流程管理,视患者为亲人,着力贯串医院“人性化服务”的主题。我们应该通过一些措施制度的建立和落实,让服务行为达标、服务规范达标、服务素质达标,使医院全体医务人员能以敬业的奉献精神,全面改变门诊的服务流程,达到优化服务流程,优化服务环节,提高医院的服务品质和员工的服务素质,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方案,满足患者需求。

3.4门诊护理服务措施:医疗体制的改革使提高了人们对医疗服务的希望值,患者不仅对医疗技术水平而且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有了更高的要求。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帮助老人、重病号、孕妇、行动不便的患者挂号、交费、取药等一条龙服务;要求门诊导诊分诊护士掌握各科的专科知识、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常见化验单正常值与危机值;遇到前来咨询的患者,要做好健康宣教、咨询工作,同时提高分诊准确率。要掌握并熟悉医院专科专家的坐诊时间及特色专长,电话联系专家,指导需要看专家门诊的患者挂号,并保持诊室一医一患的就诊秩序,保证急诊患者的绿色通道通畅。

参考文献:

[1] 史承明,谈门诊护理管理措施 全科护理2010.3(727、728)

门诊护理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耳鼻喉;门诊;护理管理

门诊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门诊护理管理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及品牌,因此提高门诊护理管理水平与护理质量对医院来说意义重大[1]。基于此,本文为了进一步分析耳鼻喉门诊的护理管理方法与效果,选取我科门诊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24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门诊接待的240例耳鼻喉患者,按照不同护理管理方法将其分成常规组与人性化组,各120例。常规组男62例,女58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32.6±6.1)岁。人性化组男61例,女59例;年龄18~51岁,平均年龄(32.3±6.0)岁。常规组与人性化组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即安排专人在导诊台轮流值班,为患者提供咨询、指导等门诊常规服务。人性化组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内容主要包括①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热情接待患者,主动向其介绍医院环境与就诊流程,在候诊区放置健康知识宣传册,以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识,进而提高其依从性;②强化心理护理: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其抗压能力,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之排解压力的方法,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③优化就诊流程:简化就诊流程,设定就诊流程标识牌,对急症患者设立优先就诊通道并全程陪同,制定应急预案,及时解决突发状况;④强化护士的培训:合理安排时间,为护士组织座谈会、交流会,以进行疾病知识、操作技能的培训,培训完成后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继续培训,直至考核合格;⑤强化感染管理:预防并控制好就诊区域的感染,做好各种器械的消毒、杀菌工作,及时清理患者的分泌物,要求护士严格按照无菌标准进行各项护理操作。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护理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观察指标包括护理管理水平、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管理水平与护理质量对比

人性化组的护理管理水平与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患者满意度对比

常规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7.5%,人性化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3%,人性化组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3讨论

耳鼻咽喉患者的病种较多,发病时常伴有疼痛,且其交叉性、阻塞性的特点较为明显[2]。大多数患者发病突然且变化较快,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导致在就诊时难以保持平和心态,容易与护士发生口角。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就诊流程复杂、医院感染等因素也均会导致门诊护理管理质量下降。因此,有必要对耳鼻喉门诊护理管理的难点进行全面分析,并采取相应、有效的对策切实执行,以提升门诊护理管理质量。为了探讨耳鼻喉护理管理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全面分析了其护理管理的难点,再有针对性地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护理管理难点主要集中在于①患者依从性差:患者对医疗专业术语不理解,对自身疾病缺少正确的认识,导致其依从性较差;②护士服务水平低:护士的操作技术参差不齐,在不了解患者病情的情况下,可能存在重复操作而增加患者疼痛,产生护理纠纷;③感染风险大:耳鼻喉患者通常需要借助器械治疗,治疗期间患者与护士均会与器械产生接触,因此容易出现感染[3];④患者不熟悉诊疗流程:由于患者对医院的环境、诊疗流程等不熟悉,就诊期间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一旦护士未和患者保持有效沟通,则会诱发护患纠纷;⑤护患配合难度大:患者通常对自身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导致其在就诊时常出现不配合医护人员安排的情况;⑥护患冲突多:患者就医心切,容易在就诊时乱插队,尤其的对急症患者而言,更容易因此紧张、焦虑而与护士发生冲突[4]。人性化护理管理方法实施后,我科耳鼻喉门诊的护理管理水平、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都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对比之前的常规护理管理,(P<0.05)。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管理在耳鼻喉门诊中表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闵芳.耳鼻喉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2):167-168.

[2]郭雨.人性化管理在耳鼻喉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9):179-180.

[3]陈莉.门诊耳鼻喉患者护理中的常见问题与护理对策分析[J].今日健康,2016,15(1):262-262.

[4]胡轶,李亚莉.耳鼻喉科门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医学信息,2016,29(11):266-266.

门诊护理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门诊护理 质量管理 医疗服务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231-01

1 我院门诊护理设置

我院门诊护理设有门诊客服部、导诊分诊处、输液室、门诊手术室、换药室、急救室、观察室等。其主要护理工作是为门诊患者提供医疗咨询、注射、门诊治疗与护理等,同时还包括门诊与住院部各科室之间的护理工作协调。随着目前医疗的发展和社会及患者的需求,医院门诊部的设置、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拓展。每天都要接待大量不同阶层、不同疾病的就医患者。为此我们应客观评价门诊护理工作在社会中的位置,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2 我院门诊护理特点

由于门诊患者及陪伴家属来自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所以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极易造成患者和健康人之间的交叉感染。为此,门诊护理人员必须合理安排和积极疏导患者,配合医生尽快对门诊病人做出明确的诊断,及时分诊救护。对那些应急变化多、病种与疾病轻重缓急程度很难预测的患者,门诊护理人员要随时做好应急准备和发挥临时调度的潜能,以应对门诊的突发变化。根据门诊医生流动性大的特点所以门诊护理人员必须通过各种渠道,耐心向患者讲清门诊医生轮换的性质和意义,尽量得到患者的理解与支持。要切实为患者缩短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取药时间长等问题,做好门诊简化就诊手续,合理安排门诊科室布局,从而改善门诊服务质量,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患者的满意度。

3 做好门诊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措施

门诊护理安全是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在法律与法定的范围之外对患者的心理或功能上的损害或障碍。由于门诊护理工作量大,患者多,护士在工作的过程中,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减少医疗纠纷,确保患者就医环境与患者的安全,是当前门诊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的工作重点。

3.1 加强门诊导医服务工作

导医护士要善于观察患者行为、动作、表情,主动搀扶老弱、活动不便患者,佩戴标有“为您服务”字样的红绸带,负责引导性工作,介绍相关知识,为急危重病患者实行导医全程陪同就诊,建立绿色通道,尽量满足患者合理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3.2 增强护理队伍建设,培训护士专业技能

引进先进的设备与技术,打造一支专业的,具有综合实力的高素质护理队伍。加强门诊护理队伍建设要在护理人员选拔的过程中,挑选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较强责任心的护士,再通过岗前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是提高门诊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转变传统的护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把职业技能,服务质量与工作表现同个人利益与医院发展紧密结合,达到提高门诊护理整体水平,保证服务质量护理队伍。

3.3 转变观念,提高服务意识

医院对门诊护理实行人性化管理理念,提高门诊护理人员的福利待遇,加强人文化关怀,让护理工作者有归属感。从领导层面上,关心与尊重护理工作者在一线工作中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加强护理工作者的思想教育,转变传统的病求医的观点,尊重患者,不但从专业技术上对患者进行护理,还要从心理上对患者进行人文上的关怀,满足患者合理的需求,让患者在医院有安全感,对护理者有依赖感,从一线窗口树立“以人为本”的医院形象。

3.4 调整医院门诊结构,合理布局,提高门诊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通过设立“一站式”的服务中心,开设特殊服务通道,方便患者就医。门诊通过合理的布局与设置,方便患者的同时,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根据患者的就诊顺序,把导医咨询、分诊、挂号、候诊、专科接诊、科室检查、划价收费、门诊治疗及取药有机的联系起来,尽可能的设置在同一区域内,这样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节省时间,同时也方便门诊护理管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建立健全门诊护理岗位责任制,护理工作标准,通过“一站式”的服务,满足患者多样化的需求,简化各个流程,减少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对特殊患者设立特殊服务通道,对无人陪伴的老人,有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实行全程跟踪服务,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融入到实际的工作之中。

3.5 加强护患沟通,减少医患纠纷

加强护患沟通是和谐护患关系的有效手段,对维护正常医疗关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作为门诊护理就要作到以下几点:首先,尊重患者,被尊重是患者精神上的需要,作为一线护理工作应尽量满足其需求,在护理过程中,要有主动性、目的性,阐明治疗的意义,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紧张的心理状况,乐观面对;其次,站在患者的角度理解患者失控的行为。患者在就诊的过程中因病痛折磨难免情绪失控,出现焦虑与烦躁的现象,护理工作者应给予理解,多给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开导,消除顾虑,缓解心里压力。最后,具有同情心,护理工作者的关怀对患者减轻或消除病痛有一定作用,热情,和蔼,亲切,体贴是作为护理工作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

4 结语

近年来,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工作压力增大及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了门诊医疗,门诊日常服务的需求逐渐扩大。因此,门诊手术、体检、输液、注射、保健、健康咨询、社会医疗等服务业务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在我院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着门诊患者数量多、人群复杂、疾病种类较多、工作人员少、岗位多、工作内容繁琐、诊疗时间短、诊疗环节多、不确定因素多、医护人员流动性较大、门诊护士年龄较轻等特点。细化门诊岗位、优化门诊服务态度和接诊流程、开展门诊优质护理、加强护理工作的管理水平是提高门诊护理质量的关键。此外,我们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多一点诚恳、多一点关心、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细心、多一点同情心、多一点理解,才能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为医院赢得更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董瑞馨;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实用医药杂志;2011年04期.

门诊护理管理范文第6篇

【摘要】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护理工作的第一线,是面向社会的主要窗口[1]。当前门诊护理工作的核心是以病人为中心,建立完善的服务流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优化门诊服务理念,因此门诊护理管理成为重中之重。现就我院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针对存在的各种护理问题积极寻找对策给予解决,已初见成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门诊护理管理护理工作

一门诊护士长的素质要求

门诊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对护理管理者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护士长应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团结协作精神,善于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有开拓创新的精神,能运用科学创新的思维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应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

二 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是做好门诊护理工作的基础

门诊就诊病人有年老体弱者、婴幼儿和抵抗力较低的病人,有一般急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病种、轻重、缓急程度难以预测,病人要求不一,门诊护理人员必须随时做好应急准备和临时调度。因此,要培养护士良好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其能以热情、诚恳、宽容、积极的态度和端庄的仪表去接待病人,使病人感到亲切、信赖;同时要培训护士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才能针对不同的疾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三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护士行为

牢固树立“服务第一”意识,把追求服务质量放在首位,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护理管理体系。同时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礼仪及语言规范化培训,实行首问负责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定。

四 加强护士业务知识的学习

门诊护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门诊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文化修养,以适应护理发展的需要。

五 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1 转变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以从病人医疗、护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出发,以病人满意为前题,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2 增加护理服务岗位,保证一医一患就诊,保护病人隐私,加强就诊病人管理。为病人提供安全、温馨、有序的就诊环境。

3 建立新的服务模式,转变服务功能,做到: ⑴简化和规范就诊流程,提高就诊效率;⑵增加服务内容,提供不同层次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⑶将门诊的服务延伸到院前的就诊预哟、健康咨询、心理咨询和院后的电话随访、电话健康教育等。

六 改进门诊的设置与流程,不断完善便民措施

不断建立完善、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门诊就诊模式,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缩短排队候诊时间,尽量减少病人无效等候和避免不合理的就诊流程,为病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从而提高效率。我院门诊推出一系列便民优质服务,如:在护士站备有老花镜、针线包、拐杖、开水、茶杯、轮椅等,醒目的就诊程序指南,在候诊大厅设立电脑触摸查寻系统,电子大屏幕滚动所有检查项目、医保知识和药品的明细价目等,还增设了健康咨询及免费测血压、测体温等服务。

七 维护就医环境与秩序,提高服务质量

设立门诊导诊台、咨询台,为病人提供全方位服务,对年老体弱、危重病人及特殊病人推车接送,全程陪护,尽可能方便病人。加强导诊分诊,维持就诊秩序,同时加强对门诊环境卫生的检查监督,使病人能在一个清洁、安静、有序的环境中就诊。

八 加强安全意识、法律意识的学习

随着社会法治进程的加快和医疗市场的推进,病人由原来的被动接受服务变为选择服务,在就诊过程中稍有不如意就有可能发生护患纠纷,因此,护士必须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同时加强服务意识,杜绝护患纠纷的发生。

九 重视巡查调研,搞好协调工作

护理工作体现的是一种团队精神,团结协作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充分了解每个护士的特点,运用凝聚力建立一个有干劲的科室,发挥集体作用[2]。通过日常的巡查了解护理人员工作状态、候诊秩序、环境卫生、患者人数以及健康教育等情况。及时全面地掌握门诊的动态信息,以便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监督检查护理人员对规章制度及护理核心制定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3]。注重协调科室与科室、病人与科室间的关系,处理问题既要考虑病人利益又不失原则,掌握好协调的度,使病人满意、科室接受、维护医院和患者的共同利益。根据说话对象不同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内容应有针对性。做到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分清是非,善于倾听意见、善于化解矛盾和分歧。

十 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细致观察患者的心理需求

我院患者大多数来自农村,理觖能力、接受能力较差,而且大多数病人腼腆,同时工作族患者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强,所以门诊就诊患者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心理护理在门诊护理中日显重要,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如:对首次就诊患者做详细的环境介绍,对门诊可提供的服务做详细说明,在交流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一言一行、耐心讲解、态度和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

总之,随着医院的发展和病人的需求,门诊护理工作必须规范化、系统化、全面化。只有不断改革创新、适时调整和不断扩展,才能保证护理服务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我院的综合竟争力。

参考文献

[1] 肖先福,刘援增,崔晓东;新世纪医院管理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年10期

[2] 任晓波,许兴丽,袁慧云,等.“管理年”医院门诊护理管理模式探讨.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5(5):335-336.

[3] 王兴荣.加强门诊护理管理的措施.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69-71.

门诊护理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门诊护理管理;优质服务;导诊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及医疗需求的变化,病人的维权意识、健康意识、参与意识明显增强,满意度标准也显著提高。门诊是医院对外服务的第一窗口,导诊是患者就诊时的基本需求。所以,加强门诊护理管理,提高导诊服务质量,既打造了门诊优质服务品牌,也提高了医院声誉,强化了医院市场竞争力。

1 打造门诊优质导诊团队

1.1加强专业知识及边缘学科知识培训,提高门诊导诊护士综合素质

1.1.1进行职业礼仪培训 选出科室礼仪培训负责人,从站、坐、行、拾物、微笑姿势及护患沟通的方式方法对全体分诊人员进行职业礼仪培训,树立大家良好的职业形象。

1.1.2注重专业知识培训 实行互动式教学,每月组织一次专科知识培训,由分诊护士制作幻灯片,如"护患沟通、如何正确预检分诊,健康教育、突发疾病的应急预案"等知识轮流讲课;动员各分诊人员积极参与院内各项学术讲座;增派优秀分诊护士到上级医院进行实地培训,拓展思维,扩大更新知识面。

1.1.3开展急救技能培训 门诊分派护士轮流到急诊室学习;建立导医培训示教室,配置"电脑、示教床、模拟病员、轮椅、平车"等设备以用于训练或带教练习使用[1],要求导诊护士人人掌握"徒手心肺复苏、平车轮椅的搬运和转送患者"等操作;同时请各科室的专家进行本专业急重症救治的培训,提高导诊护士对各科室常见急症的急救技能。

1.1.4开展计算机技能培训 对导诊护士进行门诊信息系统培训,培养护士配合医生良好的接诊与处理能力。培训项目包括:门诊电子叫号系统的使用、保养以及基本的故障处理,网络预约等[1]。

1.1.5开展普通话、英语和手语的培训 培训导诊护士多语言交流沟通能力,为异地人、异国人、聋哑人营造和谐温馨就医环境,打造国际化导诊服务水平。

1.2提高门诊导诊护士法律意识 定期聘请医疗相关法律专家开展讲座,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①增强护士的责任心,明确工作中的职责范围;②也能做到自我保护。同时,为了能更好的适应当前的门诊护理工作,科室还组织护理人员系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安全管理条例》《护士职业法》等[3]。

1.3提高门诊导诊护士待遇,调动工作积极性 提高导诊护士待遇,尽量同工同酬,增加护士的主人公责任感和归属感,调动工作积极性,为优质护理服务起促进作用。

2 重视服务质量,提供优质服务

2.1良好的服务形象 导诊护士着装整洁,化淡妆、头戴统一发网、佩带胸牌,以规范的姿势、亲切的微笑、柔和的语言为患者提供细微、体贴的服务。

2.2高能力的服务水平 实际工作中,导诊护士运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通过视、触、嗅、听取得患者的第一手资料,予以准确分诊;患者侯诊时,导诊护士认真观察患者病情,注意表情、体态、言语等,对病情发生突然变化的患者,以其敏锐的观察能力、熟练的急救技能配合医生积极救治,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更多时间。

2.3使用电子信息系统 导诊护士掌握门诊电子系统的相关知识并熟练运用,简化患者就诊流程,缩短患者侯诊时间,减少交叉感染,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2.4多语言交流 门诊每项标识下有英文注释,导诊护士以多语言交流沟通能力接待特殊患者,使其消除陌生、感觉亲切,增加对护士的信任、对医院的信任。

2.5开展便民服务 门诊设寄物台及自助服务区,包括自助挂号、自助打印、自助购物等服务;免费为患者提供"一次性水杯、轮椅、血压计、公用电话",配备手机公用快速充电器、纸、笔、老花镜、意见薄[2];成立"门诊护送队",对病情危重、年龄较大、行动不便者由护送队工作人员送到诊区,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细心、爱心和责任心,享受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2.6落实健康宣教 患者在候诊过程中,导诊护士主动为其开展相应疾病的健康宣教;门诊和相应科室也共同印制精美的健康宣传手册和单病种健康教育处方[2],为其免费发放,使患者认识疾病、了解疾病,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满意度。

2.7宣传预约挂号 导诊护士积极为患者宣传门诊开展了"电话、现场、网络、术后、诊间"五种预约挂号方式。患者可通过预约挂号实行分时段就医,消除排队难、排队久的苦恼,也可及时了解医生有无停、换诊,为患者准确、有序就医提供便利,提高患者满意度。

2.8做好传染病防控 在门诊大厅设发热预检分诊台,配备两名导诊护士执行"发热预检分诊工作",在各大传染病流行期间,护士主动为患者及家属讲解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并发放相关资料;针对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患者,由一名导诊护士经传染病专用通道护送患者到感染科发热门诊就诊,保证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三个重要环节落到实处。

2.9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设立"院长接待日" 门诊每星期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每月设立院长接待日,代表医院积极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找出门诊工作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门诊护理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导诊服务质量,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反映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而且也将给特殊的服务对象以最直观和深刻的印象。所以,管理者加强门诊护理管理,打造门诊优质导诊团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导诊服务,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医院社会影响力及提升医院整体形象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艳平.门诊导医培训之探索[J].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6).

[2]刘三玉.优质服务在我院门诊的有效落脚点[J].医学信息,2014,27(6):470.

门诊护理管理范文第8篇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代表了医院的形象,也是影响病人选择就医的主要因素之一。儿科门诊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对就医环境、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本院儿科门诊的现状,将其护理管理的要点浅析如下。

1 合理配置

护理人力资源由于儿科门诊空间小、患儿多、医护人员有限,使得就诊及治疗等候时间较长,导致社会满意度下降,因此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尤为重要。

1.1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排班 儿科门诊工作量有着较为显著的季节性与时间性,每年的6~8月份、11~1月份为就诊高峰期,时间上也有一定的规律性,本科在排班上执行弹性排班,根据实际门诊量的多少灵活增减班次人员,以尽量减少病人等候时间,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度。

1.2 合理搭配护理力量 由于患儿血管细、不配合,使得静脉穿刺难度加大,这就对护理技术特别是静脉穿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长在排班时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技术水平等方面综合考虑,将护理人员新老搭配,合理排班,使各班次力量较均衡,以减少因技术不过硬而导致的护患纠纷。

2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儿科护士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不但要有饱满的热情、无私的奉献精神,更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而且还要有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善于总结工作方法,儿科门诊属综合内科,病种较多,同时还担负着接收儿科急诊的重任,这就对护士的综合业务水平、护理经验、应急能力等有很高的要求,为此我科每月都安排业务学习,每位护理人员也都积极参加业余学习,遇到急重症抢救病例,要认真讨论总结经验以提高抢救水平。

3 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杜绝差错

事故儿科门诊环境嘈杂,病人及家属多,治疗任务重,护理人员容易产生烦躁情绪影响工作,护理人员应加强责任心,严格“三查七对”,遇到有疑问的医嘱不可盲目执行,应找医生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认真把关,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4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是治病这么简单,而是无论就医环境、服务态度,还是医疗水平、护理技术、医疗费用等各方面要求都很高,因此要求医护人员要加强服务意识,根据不同病人及家属要求,采取相应的服务措施,尽量使病人满意。

5 分析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

认真分析容易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积极改进,努力使病人满意,避免纠纷的发生。常见的纠纷原因有以下几种。

5.1 护理人员自身原因 由于护理人员技术不过硬或心理素质差,输液采血没有做到“一针见血”,引起患儿家属不满导致护患纠纷。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也是引起护患纠纷的常见因素,如解释不耐烦、态度生硬;告知不详尽、遗漏或延误治疗等。

5.2 病人的原因 患儿家属要求高,由于各方面原因无法完全满足病人需求;也有极少纠纷原因是患儿家属酒后导致。

门诊护理管理范文第9篇

1.1门诊科普课程设计的基本范围

根据门诊患者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大课堂课程设计。门诊患者就医通常有陪伴。70%的患者在诊区候诊2小时左右。我院就诊患者中外地患者占60%以上,且农村患者的健康知识缺乏较城市患者严重,二次就诊的患者健康需求较少,因此,门诊科普课程设计应把握基本方向,提高就诊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①结合就诊患者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授课内容,内容多为季节性常见病、多发病,包括科普知识、自我保健、疾病预防、专题讲座和健康指导。如乳腺的自我保健、高血压的健康指导、流感的防控、骨质增生与酸性体质、小儿发热的处理以及家庭急救常识等。教育内容侧重普遍性,简明扼要、通俗易懂。②授课的时间:根据门诊患者和家属流动性大的现状,选择在午间患者等候时间进行集中教育,教育形式包括医务人员讲解、急救演示、伤口处理、PICC自我维护操作,并邀请患者及家属进行现场演练。每次时间在30分钟左右。③在世界艾滋病日、糖尿病日、无烟日等与医疗相关的日期配合医院整体安排进行相关主题科普宣传。

1.2门诊健康大课堂管理方法

医院首先由护理部、门诊部及科护士长组成活动的领导小组,具体由各门诊护士长负责,明确小组及各成员的职责。要求根据医院门诊分布特点每周开展一次健康科普大课堂活动,根据门诊科普教育课程的基本方向制定年授课计划和月计划,于月末将下个月的计划张贴在门诊各宣传栏内并在医院的大屏幕上滚动播出。同时护理部建立健康大课堂活动登记、统计制度,并制定和发放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问卷。

1.3授课护士培训

以往门诊的健康教育方式是以护士被动地接待咨询为主,表现的形式是分散的个别指导,患者问则答,每名护士每天要回答患者上百个问题,且多数问题是重复的,遇到不清楚的问题就让患者去问其他护士或找医生,门诊部每月接到患者投诉1~2例。针对上述情况护理部要求每名护士参加大讲堂授课,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分散指导为有针对性地集中指导,并对授课护士进行健康授课的基本功训练,包括理论和技能培训。理论培训包括:疾病护理常规、健康教育理论、授课技巧、患者就诊流程等;技能培训包括伤口处理、管路固定、急救技能等。课前进行试讲并集体备课,收集制作的PPT课件和要发放的健康大课堂相关宣传资料并存档。此外门诊护士除参加护理部举办的护士培训和考核外,护理部为门诊护士举办一期基础生命支持课程(BasicLifeSupport,BLS),18名护士参加。

1.4保障开展门诊健康大课堂可持续性

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和患者需求不断改进活动质量。活动结束后由活动小组成员发放测试问卷评价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活动领导小组成员按分工职责参加每次的健康大课堂工作,并于课后对护士的授课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每年组织一次经验交流会,总结和交流各门诊健康大课堂工作开展情况。

2开展门诊健康大课堂效果

2.1护士熟练掌握了护理知识和技能,提升了科普授课能力

医院门诊护士72人,平均年龄38岁。门诊护士大专及以上学历占81%,比全院平均水平低13%;主管护师及以上占89%,比全院平均水平高55%。门诊护士工作经验丰富,但多数护士身体状况欠佳,且缺乏进取心。开展门诊健康大课堂后门诊护士工作职责和管理内容有了改变。咨询工作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众多患者共性咨询的问题得到归纳,科普的知识宣传或宣教得到较为广泛的落实,同时护士主动学习的热情提升,能熟练掌握护理技能,多次成功抢救候诊患者,得到医生和患者的好评;护士在授课的同时得到锻炼,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在门诊护士中营造出比知识、比技能、比服务、比奉献的氛围。2014年门诊护士对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8%。

2.2增强了患者和家属的疾病防治意识及患者满意率,门诊就诊秩序得到了改善

患者及家属的候诊时间得到合理的利用,有效改善了门诊候诊秩序,同时增强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防治意识。2008-2012年和2014年共发放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2199份,每年患者的年龄和文化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2009年和2010年门诊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与2008年相比均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1年、2012年和2014年门诊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显著提升,与2008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患者对门诊护士的投诉仅1例。说明随着门诊健康大课堂的不断深入开展,门诊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也不断提升。

3体会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坚持在门诊开展健康科普大课堂难度大,对护理管理要求高。医院门诊诊区涉及多个科室,护士平均年龄38岁,高年资护士比例大,大专学历偏多;但门诊护士大多数是从事病房工作多年,工作经验较丰富,由于上夜班困难或身体状况欠佳等诸多因素被调入门诊。门诊的护士工作内容简单,分诊、维持秩序是主体工作,久而久之失去了进取心。因此,门诊健康科普活动是机遇更是挑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解决方法极其重要。整合资源,科室病房与门诊是个整体,本科生护士发挥知识创新优势,年资高的有多年临床经验的护士发挥他们善于沟通的长处,制作课件,集体备课。让护士体会到健康科普要通俗易懂、让患者感兴趣、授课时间短、需要学习者参与,它不仅包括了知识和技能,还要授课者结合患者的感受讲解或穿插小故事情节。因此,采取集体备课,诱导式授课方法,将主要的健康行为尽可能流程化,将知识点变为容易上口的短句,采用反示教方式,如心肺复苏的操作课,护士指导家属或患者进行模拟人的操作,又如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形象化,使用挂图和食物模型橱窗展进行授课,门诊科普健康大讲堂生动,让门诊候诊患者愉快且有收获地度过等候就医的时间,是护理管理的有效探索与实践。

(1)近年来医院不断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门诊护士更加珍惜目前的工作岗位,自愿利用午休时间开展门诊健康大课堂活动,积极配合医院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理部充分调动这部分护士工作积极性,创造一系列方便条件,积极发挥护士在疾病健康指导方面的作用,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在门诊开展健康科普活动是优质护理服务的拓展。在医院门诊开展健康大课堂活动推动门诊的优质护理服务,2014年患者对门诊大课堂的授课内容、方式等的满意率为96.4%。这项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门诊候诊秩序的管理,患者或家属个别咨询量减少。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增加,发挥了护士在普及健康科普知识中的促进和先导作用,也是密切医患关系、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同时为患者提供了保健知识和技能,使患者养成健康行为习惯,对防止疾病发生或复发、提高生活质量是非常有意义的。

(3)下一步医院将在门诊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江涛等研究结果表明,青壮年(40岁以下)更偏爱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短信、邮件等方式接受健康教育,而中年人(40~60岁)较喜欢通过知识手册和专题讲座的形式接受健康教育,老年人(60岁以上)偏好专题讲座,所以医院将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如开展多样性、连续性、互动性的康复操和患者沙龙以及开通微信公众号,扩大健康教育的范围,使健康知识普及到更多的患者。由于健康大课堂这种口头健康教育的内容不容易被患者记住,所以我院下一步将用知识手册和健康课堂相互补充和强化,以推动《科学素质纲要》实施,配合科普健康大课堂活动在门诊诊区建立科普园地,开发资源、利用好空间做好服务创新,以此来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门诊护理管理范文第10篇

1.1健全的制度

①一级管理为各护理单元的护士长和监控护士,二级管理为护士长组成的消毒隔离质量监控小组,三级管理为护理部。其中一级管理负责检查和督促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情况,监督和关注与科室相关的医院感染问题。二级管理负责对各科进行检查,并严格按照消毒隔离的措施和规范进行评分,并及时纠正,对于存在严重医院感染隐患及问题要及时报告护理部,护理部负责对整改情况进行调查。三级管理负责随时抽查和监督消毒隔离措施的实际落实情况,每月对医院感染的重点问题进行护士长例会,共同分析和探讨,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②落实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护士长的管理职能,每个科室要对消毒隔离措施有明确的分工,将医院感染的控制和监督情况落实到人,明确监控护士对每个护理操作和护士的职责,并严格控制和及时处理医疗废弃物,做到通过制度约束人。③加强重点部门的管理:护理部门要根据科室情况和医院感染的操作控制规范进行早日周到的安排,制定具体的消毒隔离措施,专项专管落实到人,将消毒灭菌关严格把控好,加强各环节的监管,确保灭菌物质的合格,同时做好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将护理管理工作扩展到输液反应、病区感染性疾病的传播等方面,并及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控制,加强重点环节和重点部门的质量监控。

④严格手卫生制度:提高门诊护理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手部卫生是防控医院感染的重要保障,而且是最经济、简单、有效地防止病原体传播的措施,但日常工作中由于洗手设施不完善、门诊护理人员工作量大等原因导致洗手不及时或缺乏自觉性,往往是操作前洗手比例减少,而且戴手套连续操作后不及时洗手的情况,因此要加强对护理人员手卫生的高效监督和随机抽检,以提高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

⑤预防为主:要针对全员所有工作人员和患者进行医院感染防控教育培训,在护理工作中,预防耐药菌株、感染性疾病等在院内传播的重要手段是采取相应的预防感染措施,是预防为止流行病传播的重要方式,因此实施标准的预防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必要手段。

1.2加强各类物品及药品的管理

①室内物品管理:为避免室内器械、空气、装备、物品等的污染,应严格按照医院感染要求管理室内物品,如对敷料、呼吸机管道、室内空气等进行消毒和定期通风管理。

②一次性物品管理:要对一次性手套、静脉留置针、鼻塞等一次性消耗品进行分类处理,使用后分别放入损伤性和感染性垃圾桶,使用一次性物品前要对物品保质期和合格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污染和怀疑污染等情况应停止使用。

③加强病房管理:实行严格的“一桌一布,一床一套”制度,定时对室内空气和病房进行清洁,保持室内湿式清扫,如果发现污染应及时进行消毒和更换枕套、床单等,并在患者出院后进行终末消毒。

④抽出的药液和无菌液体要标明使用时间,使用不得超过2h,对启封抽吸的溶酶超出4h要停止使用,对酒精和碘酒等物品要每周灭菌2~3次。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比较3年来感染的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合格率及患者感染率情况,显著性水平a=0.05。

2结果

2.1不同时间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合格率:2011年监测平均合格率为91.17%,2012年为94.16%,2013年为98.78%,经比较,3年来平均合格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2不同时间医院感染率比较:2011年医院感染率为14.25%,2012年为12.26%,2013年为0.51%,经比较,三个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小结

医院感染不仅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经济压力增加、预后较差,同时对医院医疗质量和医院声誉造成影响,因此在医院中要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管理,其中护理管理则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途径。有研究认为医院感染主要是由于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不足、医院感染链的存在、侵袭性造作、抗生素不合理使用、住院时间及环境因素以及患者自身等多方面因素造成,而护理管理则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部分,在医院感染中药抓好各科室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做好防控医院感染的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①加强门诊护理部的协同作用;②充分发挥门诊护士长的带头和管理作用;③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考核与培训;④完善各项管理措施,控制医院感染。总之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医院感染正在逐渐成为一门专业学科,与门诊护理管理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要在门诊护理管理中不断融入更多与医院感染相关的内容,从而让医护人员更加关注防控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上一篇:行动导向教学范文 下一篇:工程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