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对联范文

时间:2023-02-22 18:23:16

春天的对联

春天的对联范文第1篇

最后一丝寒冷静悄悄地走了,也带走了寂静,她知道春天到了。屋外,一声声惊心的鞭炮声清晰地传入她的耳朵,一阵阵爽朗的笑声却被无情地挡在了门外,一段痛入心扉的回忆从记忆的湖底浮现……

“爸爸,爸爸,你要去哪儿?”女孩胆怯地拉住正要上车的男人,而旁边一个女人跪在地上失声痛哭。女孩仍在天真地央求着男人不要走。然而,男人毫不犹豫地推开了女孩。一股呛人的汽车尾气模糊了女孩的视线,她静静地蹲在地上,眼睛空洞无神,昔日的笑容渐渐如雾般消散,她的快乐就像贪玩的孩子游荡在天际,一直不肯回来。

她很快抑制了自己的回忆,无声无息地走到屋外。妈妈正满面红光地张贴对联,嘴里喃喃细语:“这对联啊,就像是春天的希望,春的快乐,春的所有祝福……”但她,依旧是冷漠,不带一点色彩。她倚着墙边无表情地望着远处,远处有一群打闹嬉戏的孩子。忽然,一个小女孩注意到了她,连蹦带跳地向她这边“飞”来。风儿吹开了云层,躲在云后的太阳露出来了,阳光刺得她睁不开眼。她眯着眼,就那么一瞬间,她似乎看到那小女孩身边怒放着一朵灿烂的光辉之花,那么耀眼,那么美丽,活生生一个天使!女孩走到她的身边,喘着粗气,傻乎乎的,大大咧咧地笑道:“姐姐,和我们一起玩爆竹好不好?”女孩根本没看到她寒冷的眼光,抓住她冰凉的手就向远处跑去。

她就这样生生地被拉着,不由自主地跟上小女孩的步伐,小女孩回头问:“姐姐,你的手好冰哦。嗯……没关系!姐姐别担心,让我来帮你捂一捂!”女孩紧紧握住她的手,笑盈盈地迈着步子,轻快,洒脱。她的心里忽然感到一丝温暖,但很快被心中的冰雪淹没。小女孩递给她一根小小的鞭炮,她用香头点燃了漫不经心地随手扔了出去。少时,响起一声炸雷,心被惊得“咯噔”一下,她忐忑不安地听着自己的心跳:“奇怪,我的心怎么会被惊住?”她反复思索着。一阵欢呼打乱了她的思绪。“姐姐,你真是太棒了。知道吗?我们都不敢呢!”话音刚落,小女孩就热情地挽住她的手臂。那一刻,她觉得被一种精神裹挟着,嘴角不由得上扬。

她笑了,开心地笑了,灿若桃花一般。她不再惊讶自己的笑容,她仿佛明白了,是这个天使般的小女孩给她送来希望与温暖,一点点融化她冰一样的心。她站在那群孩子中间,看着他们纯真欢乐地嬉戏,不由得愉快起来,嘴角都印上了朵朵微笑,给这春天的门框贴上一联生动的诗句。

原来,微笑就是一副春天的对联,它预示着新的开始,新的旅途,给了我们温暖、快乐和希望。

(指导老师:丁锋)

点 评: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过春节过的是什么?是心情。如何给孩子一个好的心情,这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怀。这就是文章要表现的主题。文中的“她”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却陷入失去父爱亲情的忧伤,这种亲情的失落,又被同学用友情来弥补,在另一小女孩的体贴下,“她”化悲为喜,和其他孩子一样感受春天的希望与温暖。本文说明,在当今,对于那些单亲家庭子女,用社会的关爱和同学朋友的真挚友情来化解他们心中的孤独和烦恼,很有必要。

春天的对联范文第2篇

春风微微,拂动那柳儿的翠色。轻轻阖上眼,静静倾听,沉寂中,一股悠悠的声音由遥远的湖畔传来,微不可察。敛了心神,便知——这是清风拂柳的细响。

春雨绵绵,润泽那花儿的丽色。悄悄伸出手,细细感觉,空寂中,一抹浅浅的澄澈由高耸的天际落下,微乎其微。驱了杂念,便知——这是温雨跳动的触感。

这一切都在雪融的悠然清澈中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春日的天地格外迷人。

放眼望去,树笔直地挺着他那深棕色的躯干,努力地将自己的胳膊尽力向远处伸展,伸展——悠哉游哉的伸了个懒腰,好不惬意!金子般的春光倾注在枝头叶间,疏影斑驳,色调明丽。

回眸近处,向往光明的迎春花已绽开了盈盈的笑颜,细细嗅来,还能闻到一股草木独有的却又泛着花儿微甜的芳香。草丛中不知名的小花,也多睁开了她们慵懒的眉眼,追随阳光而去了。

这正是一幅“桃李争春天地宽,绿满川原山滴翠”的美景!

侧耳细听,一种蓬勃的声音便入了耳,那不是虫儿的聒噪,也不同于清风的柔和,那是含蓄着迸发的活力和满怀的喜悦,以清脆柔亮的声音传导着,传给草木,传给清风,传给春天。——那也仅仅是春日的一只鸟的心声罢了。

天空是清浅的但又湛蓝着,偶有飞鸟掠过,只留下了一抹浅淡的倩影。这抹影承了清风,迎了光明,却如烟火般美丽而易逝了。世人都说“黄莺鸣脆柳,紫燕剪春风”,这难道不是鸟儿对春日到来所做的欢欣之举么?

风雨之柔和,草木之苏醒,鸟儿之欢欣,为的是什么?

不过是,春天到了;仅仅是,春天到了。

春天的对联范文第3篇

“冰融雪化初春到,花开草长春风来。”走出门,就和春姑娘撞了个满怀,一阵凉爽、舒适的春风向我袭来,风中还夹杂着一点淡淡的草的芬芳,令我心旷神怡。好奇的我想一探究竟这芳香从哪里来,于是向四周望去,哇!草坪上嫩嫩的小草把它那尖尖的小脑袋从湿润的土里探了出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树木也抽出了嫩芽。穿着雪白衣裳的梨姑娘正在享受阳光浴;一朵朵桃花绽开了笑脸,舒展开自己美丽的容颜,让人神清气爽;路边的野花千姿百态,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一只只展翅欲飞的蝴蝶。真是让人赏心悦目呀!

“严霜寒雪送冬去,柔雨暖风迎鸟来。”抬头往上看,小雨滴纷纷落下来,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把天空打扮得更加神秘了。不一会儿,雨停了,一阵温暖的微风吹过,我就像躺在棉花糖上面,软软的,暖暖的。千姿百态的洁白的云儿在天空中变化着,变化着,像一个个正在表演变形术的专业魔术师一样。小鸟们成群结队地从天空飞过,一会像一字,一会像人字,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太阳公公也露出了笑脸,一缕一缕金黄的,温暖的阳光在云端跳跃着,构成了一副唯美的画面。

“池塘水绿风微暖”。你看,湖面清澈起来,颜色鲜艳,大大小小的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有的在吐着泡泡;有的在练游泳;有的在吃东西;还有的在玩“叠叠乐”……真是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啊!湖畔边的杨柳垂下头,散开高高的发髻,取下头上的蝴蝶结,让绿绿的长发垂近潺潺的流水里,静静地梳洗……小湖仿佛也被她的头发染绿了,一切都显得十分具有生命力。

“春暖花开万物苏,云开雾散梦想圆“我们在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里,也仿佛变得成熟懂事了不少!新的一年新气象,新的生活新梦想,去年的梦想实现了,今年又有了新的努力方向。春天是个潇洒的才子,作出绝美的对联,描绘绝美的景象,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我们放飞希望,实现梦想。春天是个美丽的姑娘,处处遗留着她,让我们充满活力,欢乐四处飞扬!春天,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真希望“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花永开“啊!

春天的对联范文第4篇

【关键词】集句联 艺术感染力 陶冶情操 杭州西湖花神庙 颂春之歌

集句联就是从古今文人的诗词、赋文、碑帖中选取两个有关联的句子,按照对联中的声律、对仗、平仄等要求组成联句。既保留原文的词句,又要语言浑成,另出新意,给人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艺术感染力。同时,集联还可使人自然地联想到所集的原作,无形中给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艺术空间,这对陶冶情操,交流心灵,大有裨益。

集句联可集同一作者的不同诗文,也可以集不同作者的诗文,既可以集同时代作者的诗文,也可以集不同时代作者的诗文。

杭州西湖花神庙的一副对联就是典型的集句联。

海棠开后,燕子来时,良辰美景奈何天。芳草地,我醉欲眠。楝花风,尔且慢到;

碧懈倾春,黄金买夜,寒食清明都过了。杜鹃道,不如归去。流莺说:少住为佳。

这副对联用了8个典故,有:

1.宋朝王诜《忆故人》:“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深院。”

2.明朝汤显祖《牡丹亭·曲名《皂罗袍》:“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3.《宋书·陶潜传》:“我醉欲眠,卿可去。”

4.蒋捷《解佩令》:“楝花风,尔且慢到。”

5.梁栋《念奴娇》:“碧海倾春,黄金买夜。”

6.黄机《临江仙》:“寒食清明都过了,客中无计留春。”

7.潘文虎《为被虏妇作》:“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家在浙江东畔住。”

8.辛弃疾《霜天曉角》:“明日落花寒食,得且住,爲佳耳。”

上联大意:春分是春天的顶峰,海棠花开,燕子飞来,良辰美景怎安排?醉眠芳草怡情怀。棟花风,请你慢慢吹来。

下联大意:寒食一过,花开不再,春宵一刻金难买!杜鹃说归去来,黄莺说分分秒秒君须爱。

上下联虽是集句,但浑然天成,特别是杜鹃和黄莺的对话,竟是妙绝,令人击掌赞叹。全联集春天特有的意象海棠、燕子、楝花、杜鹃、黄莺来写花神,嵌入春天特有的节令寒食、清明等,内涵丰富,引人联想,把春天山花烂漫草长莺飞的美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同时又含着作者浓浓的惜春恋春之情。此联最大的特色就是吸收了传统的诗词曲等典故,运用了叙述、描写、呼告、对话的手法,营造热烈而又略带伤感之春景,令人心驰神往,是一曲优美的颂春之歌。

春天的对联范文第5篇

“对联我也会!”我对爸爸吹牛说。“那你说说你了解多少?”爸爸笑着问。“我知道贴对联要从右往左贴。”“哦?那你知道怎么对对联吗?”我摇摇头,这个我确实不知道。“我来告诉你最基本的知识吧。”爸爸说,“第一,上下联字数要一样;第二,上下联词性要相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词义要相近或者相反;第三,上下联的音韵要相对。”“简单!我也来对!”我叫道。“好啊!”爸爸说。

于是,我们选了一个上联:《游子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它们都是文学作品的标题。《游子吟》是名词人物加动词,我翻开《唐诗三百首》,很快就找到了《西施咏》。《乡愁》表示思念家乡,我随手乱翻,突然看到了《闺怨》。这个倒是能对上,但凭什么妇女都得怨呢?这也太消极了,换成陆游的《春思》吧。诗人在深情地思念春天,和《乡愁》真是天生一对呀!我接着往下找,发现《腊梅咏》比《西施咏》更好,就把它放在了《春思》的前面,这样腊梅不就成了一个思念春天的人吗?

我在《唐诗三百首》里没有找到能对上《静夜思》的,就和爸爸上网查。先是找“思”的近义词――念、忆、想,可是没有合适的。我随手输了个“叹”,这回运气不错,找到了《月下叹》《花下叹》,因为前面提到了春天,还是《花下叹》更好些。最后一个《荷塘月色》最难了,前两个字是地方,后两个字是风景或者事物,还得跟春天有关。四个字的古诗名本来就不多,前两个字是地名的更是屈指可数,最头大的是,我不知道哪些词是地名,比如《子夜吴歌》,我还以为子夜是地方呢,差点闹了个笑话。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沧浪烟雨》,我问爸爸:“‘沧浪’是地方吗?”爸爸说是。我还没来得及兴奋,爸爸就说音韵对不上。我倒!

最后,我的对联对成了这样――

《游子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

《腊梅咏》《春思》,《花下叹》《沧浪烟雨》

小朋友们,你们能对出更好的下联吗甲

春天的对联范文第6篇

可春天究竟在哪里呢?

小迷糊很着急,

东奔西跑地找春天。

家家门前贴对联,

大红灯笼高高挂,

倒立的福字多喜兴,

哦!春天是这般红通通。

腊梅最先吐芬芳,

水仙如玉扑鼻香,

春卷美味飘满街,

哦!春天是这般香喷喷。

灿烂烂的焰火冲九霄,

鞭炮声声似如雷,

锣鼓喧天龙狮舞,

哦!春天是这般闹哄哄。

人人脸上喜气扬,

合家欢乐庆团圆,

走亲串友齐拜年,

哦!春天是这般乐融融。

桃李争妍阳春月,

蝴蝶纷飞舞姿醉,

嫩草探头微微笑,

哦!春天是这般美洋洋。

春天来了,她是一年的开始。

小迷糊又要背起小书包,上学了。

哦!春天就是那抓紧大好春光

努力学习的孩子们!

春天的对联范文第7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响应这一基本理念,近几个学期我们对作业的设置进行了改革,让学生在轻松完成家庭作业的同时,把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

1心灵不设防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课改之后,课堂上更多地体现了人文关怀。如一次在推荐学生阅读赏析了《认识父亲》后,学生被文中深情打动,心中涌动的对父亲的感激与赞美之情,急于诉说。这时推荐给学生的作业便是:一句朴实的话语、一个真诚的祝福、一首感情至深的诗、一段情深意长的歌、一篇真情实感的文章都可以给父亲带来莫大的慰籍,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其一,用文字的形式赠给自己伟大而又坚强的父亲。学生此时心扉完全敞开,在不设防的状态中,认真地做了这项作业。不少同学还在日记中记下了自己送给父亲的礼物,有的写:"爸爸,为了这个家,您不分白天黑夜的劳作,您辛苦了!" 有的写:"爸爸,祝您永远快乐、健康。"写诗的更多:"如果父亲是山,我就是山中的一棵树,山树通合,树了解山,山了解树,山保护着树,树则万分感激山。""父爱如石,擦亮我的心灵之镜;父爱如火,照亮我的夜行之路。"这类作业让学生学会了感恩,学会了与家人亲朋的交流,同时,更注重了学生对材料的多元反应,而这些收获都是在学生心灵不设防的情况下得到的。

2放长线钓大鱼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学习就有多广阔。"放松学生紧绷的神经,让他们步入社会,走进大自然,自由地去寻找、去感受,他们会收获语文学习方面更多更鲜活的东西。"周末了,放下你手中的书和笔,走上街头,看看琳琅满目的商店名称,摘选几个,看哪些店名好,为什么?""难得下一场雪,何不雪中漫步,感觉冬的诗意。"等等。这类作业似乎看上去不像作业,但学生喜欢,收获也颇多,因此我们戏称为"放长线钓大鱼"。2013年的春天似乎来的特别迟,学生特别期盼春天的到来,其实他们不知春天在不知不觉中已来到了人们的身边。为了给学生补上这观察感受的一课,周末,我们就让学生去寻找春天,他们走入田野、走入果园,走在乡间小路上,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春的气息,于是学生不由自主的写道:"我找到了春天,春天在偷偷钻出泥土的小草上;春天在淡绿柔软的枝条上;春天在哗哗流淌的河水中;春天在新翻泥土的清香里";"放羊的伯伯乐了,整天赶着羊羔满处跑,任由它们嚼出一嘴的新绿。那些放风筝的孩子,大呼小叫的拉着线飞跑,整个田间都洋溢着春的气息";"我们不仅从人们的铁锨上、锄头上、大粪车上找到了春天,而且从他们灿烂的笑容、欢快的语调、轻盈的脚步、美滋滋的心里,也找到了春天呢!" "无心插柳柳成荫",学生笔下流淌出来的这些文字不正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重视学生对生活、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吗?

3一石激起千层浪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凡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学起来会精神愉快、乐此不疲。作业也是如此,若设置得当,学生就会在兴味盎然中完成,在心情愉悦中学语文用语文。一天早晨,天降春雨,学生们都趴在窗前观雨,教室内热闹非凡。看到这种情景,我们立刻意识到这正是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好时机。于是,我们让学生以《春雨贵如油》为题做诗。谁想好了谁就写在黑板上,四个小组开展竞争。游戏的方式一下子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教室里人声鼎沸,不到十分钟,黑板上就已满满的了。有"春雨贵如油,小草露出头,鸟儿停树梢,农民乐悠悠";有"春雨贵如油,农民不用愁。庄稼绿幽幽,丰收在前头";有"春雨贵如油,行人遍地走,牵着哈巴狗,来回走一走";有"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秋雨凉嗖嗖,冬雪飘悠悠"等。在学生兴趣正浓之时,我们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生活中的新鲜事最应记录一下,作为资料保存起来,以便今后随用随调。学生心领神会,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这次作诗的见闻感受。且有许多学生意犹未尽,又搜集了许多描述春雨的诗句、文段推荐给大家共赏。没想到,"游戏"这粒小石子竟然激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小小浪潮。

4欲擒故纵巧布置

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因此,课改之后,我们把死板生硬的读读、背背、抄抄、写写稍作改变,以新颖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进行自我和相互挑战。"改编课本剧"、"为课文配图画"、"今天我推荐"、"走进诗王国"等都是教师设置的善意的"陷阱",布置时故意不以作业的形式出现,而通过新颖的形式诱导学生在不知晓的情况下完成老师预定的作业。学习《木兰诗》一文时,背诵是重点,但是单纯让学生背,他们会感到枯燥乏味,于是,先出示了概括诸葛亮一生功绩的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简单介绍对联特点后,布置学生也为木兰题一幅对联,男女开展对抗赛,看巾帼与须眉孰胜孰败。求胜心切的学生,一遍一遍的读课文,读顺了,读透了,对联自然也出来了,有"好木兰,替父从军战沙场;奇女子,屡建功勋回故乡。"有"穿战袍,上沙场,一心只为替爷征;驰千里,回故乡,爷娘姐弟喜若狂。"有"织布女,有所思,家中无兄替爷征;帝召见,封尚书,明堂辞官还故乡。"等等。这种作业,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形式,且进一步沉淀、精炼了语言,此时他们已将课文背的滚瓜烂熟,却不知这正是老师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巧妙设局,欲擒故纵,形式的改变带来的是效果的显现。

春天的对联范文第8篇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词一直以来都令我着迷,特别是词中庭院给我的感觉。他词里的那帘,那窗,那小楼在他眼中是那么的有感情。

一首《捣衣子令》

深院静,小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词中“深院静,小庭空”把‘深’、空’、‘静’、三个字都体现出来了。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深;一种“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的空;一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静。是的,整个院子,整个庭院都有着深、空、静的气息。在这个庭院里,远处的砧声夹着风声飘来,打破了诗人的睡梦,砧声越来越来响亮,风声越来越凄厉,生活在这样的院子里,词人的心会好受吗?在此,就让我们一起去揣摩一下词人的心境。

《喜迁莺》晓风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梦回芳草恩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这首词是写在一个暮春早晨,词人在深院中等待舞人归来的相思之情。其中“寂寞画堂深院”中的‘深院’一词的意境让人耐人寻味。院外,晓月初坠,夜云淡泊,院中莺散,花落,人盼。词人独自休床而坐,默默无语,可能是因为院太深,留给人联想的空间太大,主人公从户外、户内逐渐转到朦胧的睡梦中。词人情意绵绵的先梦回芳草尔后又留待舞人,这可能也是因为庭院太深,让他觉得天远了,地也远了。同时,又因为院中莺声破梦,余花散乱,使原本就无法独眠的词人更加的寂寞、愁怅、孤独。晓月坠,清晨的残月落下了,为什么,为什么舞人还没有回来,还没有回来。宿云微,夜里的云朵也变得稀薄了,为什么,就看不到舞人的身影。在此,我们可以看出晓月中既有词人的期盼,也有他无边的愁苦。“我寄愁心与明月”,但愿明月能让舞人体会到,且与自己一起分担这份愁,同时也多么希望舞人也知道我的想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希望她能赶紧来到院中,同时希望她也能体会自己此时的心情是多么的矛盾和挣扎难受。

词人想,庭院太深了,深得连啼莺也飞了,残花都飘了,那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境竟然在自己面前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这个院如此的深,深得连舞人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深得连鸿雁也害怕给他传信了。看着院中的“片红”,想到自己还可以等待,即使等待的结果是茫然,是徒劳,但词人还是会坚持,因为他坚信庭院的‘深’会有尽头,亦如自己相信心上人会找到回家的路。即使等待希望会有许多哀伤,但为了她,自己愿意等,在深院中静静地等待,因为只要有等待就会有希望。

小楼昨夜又东风,是的,如今的确楼房何以与当年的楼房相比,以前的车如流水,如今的物是人非,以前故国的雕楼玉砌与如今西楼的寂寞梧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虞美人》风回小院院庭芜湖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一句“风回小院庭芜绿”,风吹拂着小院里的杂草,柳树刚刚发芽,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孤独的一个人在院子里站着。那种“人面不知何处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让他切身体会到了什么叫风景依稀如旧,只是朱颜改的滋味。那种只有在春天里才有的盎然却带不走词人心头的愁云。庭院的‘静’更是将这一切都囊括进来,这一动一静,一内一外,把他从一个国君一下变成一个俘虏,从天堂坠入地狱的一切都表现出来了。虽然在这个静院中春天是荡不起欢乐的,但是他还是寄语了希望,或许他也相信一年之际在于春。庭芜在春风中荡漾,显得是那么的平静。他把庭院的‘静’中孤独、寂寞、悲伤、屈辱都寄予在这个春天里。

他希望深院中的那份期盼可以在春天来临时,在这个静院中慢慢实现。在院中他一个人“凭着栏杆半日无语”,想着曾经的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奢侈生活,如今“天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惨境,那种院中的静就更加突出来了。也许那种现实的孤寂与往事的不堪回首让他彻底失望了,再加上庭院的静,那种静得春天没有了生机的感受,那种静得让自己在年轮中,满白发,年老体衰的感叹。他痛苦着,不仅希望很渺茫,而且连他的人生、理想、复国的抱复似乎注定只能在院中消逝,最后他的生命也在静中慢慢逝去。

窗是心灵的窗户,绿本就是一种希望的象征,“绿窗冷静苔音断”,本是写一个女子的相思,在一片寂静清冷的窗下,得不到一点爱人的消息,在想去睡觉时,又朦朦胧胧进入梦乡,可见他还在等待,或许也是一种无奈的挣扎。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沈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词中体现出的是庭院的‘空’。“往事只堪哀”,触目皆伤,是说起往事就悲哀,而不是想起悲哀的往事。“秋风庭院藓侵阶”一句道出了院中很少有人走动,显得格外的空。其实这里的空不只是空间上的空,还有词人的心空。古有“古之秋者,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最后一句“空照秦淮”,暗示出了那个玉楼的影子,此时月也正空照在秦淮河上。那繁华的玉楼也是空了,更别说这个与之有着天壤之别的小院了。

看着秋风一浪一浪的叠起,让长满了苔藓的台阶更加的清晰可见,词人自知如今身为一个亡国奴是无人来看望的,可他却偏逞强地说“终日有谁来”。在庭院中稀少的脚步让词人从失望中又看到期望,在期望又绝望,极度孤独中的他打发时光、排遣苦闷的最好办法大概就只有借助回忆了吧。

摘要:李煜的词中‘庭院’一词是通过深、静、空三字给我们呈现出来的。在这三个字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孤独、寂寞、惆怅的庭院,院中的帘、窗、小楼三个景物又把词人的心迹略显纸上。它们呈现出来的意境让人幻想联篇,词人后来的生活大都可以用这三字来概括。

关键词:庭院;深;静;空

或许,曾经所有的一切都在空院中消失尽了。空得让金锁沉埋于废墟之下,空得让壮志消沉于荒凉之中。“庭前春逐红英尽”,庭院的空让春色随红花飘零到了尽头,亦如自己的生命也在复国无望中慢慢走到了尽头。最后,才明白原来一切都是空。或许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禅理让它明白了。空得让曾有的复国愿望也烟消云散。他望着台阶上稀少的脚印,想着希望的渺茫,生命的短促,都在这空院中鲜明地显现出。庭院的空旷,空荡得把院中的一切都携走了,什么都没有留下,如今的穷酸都让风给带走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一个亡国奴,受一天辱。这种生活又何尝不好呢。认命吧,在绝望时还与命运抗争什么呢?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雨又下了,春又将远行了。或许思念、孤独、无奈只能在雨中洗涮,而帘又是最好的保护伞,为自己遮住了往事与现实,帘外是现实,帘内是“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也许,庭院中的深,让他“梦里不知身是客……”或许也只有李煜一人才能写也出那样的词来。于是也只有他才配有: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的感叹。

庭院的深、静、空似乎都离不开一个月字。《喜迁莺》中的“晓月坠”,《虞美人》中的“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浪淘沙》中的“凉天净月华开”,《捣衣子令》中的“声和月到帘栊”都是与月有关。而月本身也能给人一种深静空的感觉。由此可以看出深、静、空的庭院成了词人寄托孤寂,释放忧愁的乐园,那也成了词人苟且活着的精神支柱。深,静、空的庭院让词人在有限的语言里蕴含着无限的情思,那里有词人对季节的敏感,词人对温暖的怀念,词人对自由的渴望

深、静、空的庭院给了词人一个归宿,而它也只能在词人笔下才可以充满生机。在此时庭院不仅仅是一个庭院了,还成了词人的一个寄托。

‘庭院’一词大都是李煜后期之词,不用说国被俘后对他是一桩极其惨痛的人生经历。随着这种人生境界的大转变,他的词变得沉痛,苍凉。也许在庭院里听到的“春花秋月,风声雨声,落红残照“都只能让他觉得生命的无限悲伤。庭院里有着“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悔恨,有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愁怀。本;割地求和,颐和园又搭天棚”、“垂帘廿馀年,年年割地;尊号十六字,字字欺天”等对联。

2.“不战、不和、不守,古之所无;唔死、唔降、唔走,今也罕有”“唔”(音m)是广东方言,意思同“不”(也有人将“唔”直接写作“不”)。鸦片战争爆发后,力主禁烟的林则徐被革职查办,清政府派叶名琛任广东巡抚,后又升任两广总督。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时,叶名琛听到英舰进犯的消息,竟认为是虚声恫吓,不做丝毫备战结果导致英军直抵广州城外。英军炮轰广州城甚至一度攻入城中,他反而上报朝廷打了胜仗。面对英军长达一两个月的围攻,叶名琛既不与英军谈判,也不积极备战,当英国全权专使额尔金两次发出通牒要求让城时,他还忙着扶鸾降乩,寄希望于神仙庇佑,最终导致1957年广州失陷。当时有人写下这幅对联,对他进行辛辣的讽刺。

三、讥讽军阀和汉奸

1.“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此联据说是袁世凯死后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所写。一般来说,对联讲究字数相同,对仗工整,此联却完全没有达到这样的基本要求。有人奇怪前去询问,学者大笑着说:军阀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当上大总统后又废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民主精神,把总统权力提高得如皇帝一般。不仅如此,他还一意孤行废除共和,。袁世凯这样胡作非为,对得起中国人民吗?此言一出,大家才明白老学者其实是借用这副对联对袁世凯进行无情的鞭挞。

2.“昔具盖世之德,今有罕见之才。”这副对联是1940年南京伪国民政府主席就职之际,邀请灵谷寺长老为其书写的一副对联。表面看起来,此联妙语连珠,对赞誉极高,如“盖世之德”压倒一切,没有人比得过,“罕见之才”指稀少、难得,但是细加琢磨就会发现,“盖世”属于“该死”谐音,“罕见”又和“汉奸”音近,这副对联通过谐音表达了对大汉奸的鄙视和诅咒,观看者无不捧腹称绝。

四、描写诗人、学者和名臣的风范

1.“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此联是郭沫若先生生前为《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的一幅画像所书的一副对联,不仅写出了《聊斋志异》的内容,刻画出了蒲松龄先生借鬼妖之事讽喻现实生活中的贪官污吏、不畏强权的风骨。

2.“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这是陕西韩城司马太史祠评论史学家司马迁品格和成就的一副对联。上联通过刻画司马迁不畏犯上为战败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最终触怒汉武帝而获罪宫刑的史实,赞扬他的刚正不阿和浩然正气;下联则描绘了他在遭受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打击之后,依然立志发愤、隐忍苟活,最终完成通史巨著《史记》的事实。司马迁在写作过程中不因“尊者”、“权者”而讳言,不以成败论英雄,据事直书,不仅以科学的态度为后人留下了这样的鸿篇“信史”,还为后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精神财富。

3.“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举人出身的左宗棠是清朝名臣,鸦片战争后积极参加洋务运动,创办了福州船政局,是洋务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光绪元年(1875年)被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击溃阿古柏军队,收复伊犁地区,巩固了西北边防。这是左宗棠少年时自题书斋的一副对联,充分显示了左宗棠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五、提供历史观点

“子孝臣忠,决战早成三字狱;君猜相忌,偏安还赖十年功。”

这是杭州岳坟前的一幅对联,是近代文学家刘大白所题。联中的“君相”指的是宋高宗和秦桧。秦桧谋害岳飞早成共识,许多对联反映了这一观点,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羞姓秦”,还有一幅撰写于秦桧夫妇跪像的对联:“唉!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联语模拟秦桧夫妇的口吻对骂,进一步反映出民间对秦桧夫妇的谋害忠良的唾弃和嘲讽。刘大白的对联却提出了宋高宗是杀岳飞主凶的观点,对此前人也有论断,明朝文徽明的《满江红》就曾有“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何能,逢其欲”的诗句,揭示了宋高宗害怕收复中原迎回二帝而杀害岳飞,秦桧只不过是他的帮凶。更难能一见的是,此联还从忠孝方面点出了岳飞被害的文化心态――忠君思想。

六、进行爱国和励志教育

1.“琵琶琴瑟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此联据说是十九世纪末一位青年才俊所写。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后,先后占领了天津和北京,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急忙屈膝求和。在议和会议召开之前,有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的代表阴阳怪气地说:“听说你们中国有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叫做对联……,现在我出一上联,看你们能否对出下联!”他故意环视四周,然后说:“我这上联是:‘琵琶琴瑟王,王王在上’,请对下联吧!”八国代表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发出一阵狂笑。面对帝国主义的挑衅,清政府代表团中的一位秘书豁然站起,两眼圆睁,不卑不亢地说:“外国人能想出上联,中国人就能对出下联。下联是:‘魑魅魍魉死小鬼,鬼鬼犯边’。”此联不仅文辞严谨,而且内容犀利,一下子威震帝国群魔,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应有的尊严。

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此联广为人知,上联中“破釜沉舟” 指的是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命令兵士砸破锅灶、凿沉船只、只带三天口粮,誓死与秦军决一死战,结果大败秦军攻入咸阳的故事;下联中“卧薪尝胆”指的是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的故事。两者都说明只要下定决心、不怕吃苦不怕牺牲就能取得成功。

对联作为我国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流传上千年,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仅从历史方面进行一些浅显地解读和运用,作为具有深厚生活基础的文学艺术,还需我们进一步发掘利用。

参考文献:

[1]《对联趣话》,彭友元、朱家玉、张少华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2]《名联谈趣》,梁羽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3]《中国名胜楹联鉴赏》,吕选忠、丁毅信、朱巧玲、李爱玲著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版。

[4]《中国对联故事总集・民间卷》,唐麒、江桂苞编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

春天的对联范文第9篇

关键词:广集对联资源;简祈对联家族;剖析思想内涵;话文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099-01

新编语文教材中,有的篇幅里首次出现零星的对联教学的教育,虽然它不是重点训练项目,但令人耳目一新,可以说是教材改革中的另一个新亮点,初次教学似乎不知所措。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有关对联教学的体会与践行。对联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式,对联能力的培养,是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感悟语言、驾驭语言、积累语言和学习运用语言的活动,更切合各人的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感悟、积累语言的兴趣,养成主动学习语言的习惯,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进行习作教学。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何使对联教学活起来,我作了如下尝试。

1.广集对联资源,让学生领略"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宝"

我对教材中出现相关的对联教学作了如下设计:

个别读:雪里江山美 花间岁月新

女生读:风流人物数当代 大好春光看今朝

男生读:四海皆春春不老 九州同乐乐无穷

前两排读:稻花钢花科技花万花竞艳 农业牧业工商业百业兴隆

朗读之后,我因势利导创设置疑:"同学们,你们过春节时贴对联吗?如果还能记住对联的话,你们还能背诵吗?"激情的说。话音未落,同学们纷纷举手示意背诵。

生甲:日月潭碧波凝翠台湾骨肉日日思归统一扬子江热浪含情大陆同胞天天翘首望团圆

生乙: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生丙:歌乐山下悟道 渣滓洞中参禅

生丁:看洞中依然旧号 望窗外已是新春 ……学生跃跃欲背,兴致浓厚。同学们,我佩服你们非凡的记忆力,可以说,你们达到了过目成诵,你们在平时日常生活中也收集记录了一些对联,我对你们的做法表示赞赏!"我兴致勃勃补充说。下面,我就对联有关内涵及其作用等与同学们总结汇报一下,望同学们喜欢并给予掌声。我继续补充。同学们趣味盎然,掌声如雷,趁机饶有兴致滔滔不绝地总结式地讲解了起来。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别称门联、联语,新春佳节贴在门侧的又叫春联。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通常以书法条幅的形式,直接题写或悬挂,粘贴在中堂、门壁、楹柱上,是我国人民最为喜闻乐见的艺术品种,是一束艺术奇葩。作为独特的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在中国灿烂的文化艺术宝库中占据一定的地位,而且在世界丈化艺术殿堂中也放射着异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联艺术和中华民族其它文化艺术一样,对联艺术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有着悠久的历史。"

2.简析对联家族,诠释对联结构

同学们,刚才你们都踊跃举手背诵各自对联,可是你们对对联以及结构又知多少呢?"

我迫不及待地对同学们说。这时有几位同学举手示意欲回答。怕课堂时间不够,便抢先解释说一一中华楹联源远流长,种类颇多,如果按应用范围划分,有以下几种:

春联:也称节日联,多用于元旦、春节。还是应用范围最广的对联。

喜联:也称庆贺联,用于祝贺婚娶生育,建房迁居。

寿联:祝寿题赠用联,也可自寿。

挽联:哀悼死者专用联,也有自挽。

交际联:也称赠言联,用于酬赠交谊、立身修养。

杂联:包括谐趣联、讽喻联、灯联、谜联、器皿联等。可以说,对联是一种小型的文学样式。它有时像诗,有时又像词;它有着诗一样的韵味,有着词一样的意境。但它毕竟不同于诗词,有着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亦可以说是小对联大蕴含。

对联虽形式多样,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然具备以下特点:(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然相同,不多不少。(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不能重复。

3.结合课文相关对联,剖析其中思想内涵

"同学们刚才你们背诵的几幅对联,你们能够真正理解它的内涵吗?"我又侃侃而谈。

3.1 歌乐山下悟道 渣滓洞中参禅。歌乐山、渣滓洞是反动派囚禁革命前辈的地方。"悟道"、"参禅",信仰宗教的教徒静坐深思领悟佛理奥秘,这里说的是领悟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谛。这幅联语指革命者在敌人的监狱中时刻不忘深入体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决心将革命斗争进行到底。

3.2 看洞中依然旧景 望窗外已是新春。这幅对联运用了一语双关的表现方法。"依然旧景"仍然是老样子,指渣滓洞还是黑暗统治的老样子。"已是新春"已经是春天到来的景象,指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革命的春天已经到来。这幅对联表达了革命者对大好革命形势的无比喜悦之情。课文中这些对联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从字面看,没有一处革命的词句,没有一处可以被敌人抓住把柄,但在当时当地,大家能领悟到这些对联中所蕴含的欢呼革命大好形势,赞颂革命者,抨击反动派的内涵。

4.教师要适时利用对联教育资源

春天的对联范文第10篇

菜花,亭亭玉立,明丽自然,淡雅清净。它没有香味,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异味。色彩单调,因此也就没有斑驳。平常得很,就是这种黄色。但普天之下,除去菜花,再也见不到这种黄色了。

今年春天,因为忙于搬家,整理书籍,没有闲情栽种一株白菜花。去年冬季,小外孙给我抱来了一个大旱萝卜,家乡叫做灯笼红。萝卜鲜红可爱,本来想把它雕刻成花篮,撒上小麦种,贮水倒挂,像童年时常做的那样。也因为杂事缠身,胡乱把它埋在一个花盆里了。一开春,它竟一枝独秀,拔出很高的茎子,开了很多的花,还招来不少蜜蜂儿。

这也是一种菜花。它的花,白中略带一点紫色,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它的根茎俱在,营养不缺,适于放在院中。正当花开得繁盛之时,被邻家的小孩,揪得七零八落。花的神韵,人的欣赏之情,差不多完全丧失了。

今年春天风大,清明前后,接连几天,刮得天昏地暗,厨房里的光线,尤其不好。有一天,天晴朗了,我发现桌案下面,堆放着蔬菜的地方,有一株白菜花。它不是从菜心那里长出,而是从横放的菜根部长出,像一根老木头长出的直立的新枝。有些花蕾已经开放,耀眼地光明。我高兴极了,把菜帮菜根修了修,放在水盂里。

我的案头,又有一株菜花了。这是天赐之物。

家乡有句歌谣:十里菜花香。在童年,我见到的菜花,不是一株两株,也不是一亩二亩,是一望无边的。春阳照拂,春风吹动,蜂群轰鸣,一片金黄。那不是白菜花,是油菜花。花色同白菜花是一样的。

一九四六年春天,我从延安回到家乡。经过八年抗日战争,父亲已经很见衰老。见我回来了,他当然很高兴,但也很少和我交谈。有一天,他从地里回来,忽然给我说了一句待对的联语: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他说完了,也没有叫我去对,只是笑了笑。父亲做了一辈子生意,晚年退休在家,战事期间,照顾一家大小,艰险备尝。对于自己一生挣来的家产,爱护备至,一点也不愿意耗损。那天,看见地里的油菜长得好,他心里高兴,才对我讲起对联的。我没有想到这些,对这幅对联,如何对法,也没有兴趣,就只是听着,没有说什么。当时是应该趁老人高兴,和他多谈几句的。没等油菜结籽,父亲就因为劳动后受寒,得病逝世了。临终,告诉我,把一处闲宅院卖给叔父家,好办理丧事。

现在,我已衰暮,久居城市,故园如梦。面对一株菜花,忽然想起很多往事。往事又像菜花的色味,淡远虚无,不可捉摸,只能引起惆怅。

人的一生,无疑是个大题目。有不少人,竭尽全力,想把它撰写成一篇宏伟的文章。我只能把它写成一篇小文章,一篇像案头菜花一样的散文。菜花也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

上一篇:端午节对联范文 下一篇:重阳节对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