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7 08:59:55

春天来了教案

春天来了教案范文第1篇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难题

1.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陈旧与单调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还普遍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依赖课本内容,缺乏学科的延伸与内容的拓展,课后练习往往也按照教材的内容操习,有些教师习惯了机械式的教学模式,农村教学基础设施也不完善,导致学生探究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

2.课堂教学的内容过于枯燥和乏味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过于注重记忆型的教学方式,特色化教学的内容非常少,而在课后的训练中也将重点放在了课堂内容的巩固上,无法真正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不能将语文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学习中。

3.农村小学生语文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受到生活条件的限制,我国农村小学生自身的语文基础水平参差不齐,而课堂教学中教师忽略了个体差异性,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很多教师学内容与教学节奏,却忽略了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引导,导致差距越来越大。

二、农村小学语文同课异构的设计对策

1.课前准备

备课组教师负责制定教学内容,同时要求授课的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与教学风格,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并在备课组内进行讨论,比如教学《春天来了》一课,在课前,两位以上的教师要对文本展开研究,将教材读透,并拿出各自的教学设计,或是参考优秀的教案进行集体的备课,也可以选择其中如“春天来了,来到了小鸟的家,鸟儿唱着动听的歌,来到了校园里,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等精彩环节,根据学生对内容的掌握加以改进。备课组还要在教师不同的优秀教案中组建专门的资料库,集合了音频、视频、图片,如春天来了燕子的叫声、春雨的声音、万物复苏的视频、柳条随春风摇摆的图片等,集中于一个资料库,完善资料并将其拷贝给每一个参与同课异构教学的教育者,实现资源共享,并为同课异构的开展打下基础。最后,教师组分别针对自身的教学设计进行交流与改进,着手施教工作。

2.施教过程

教师可以强抓朗读的训练开始教学,比如《春天来了》一课,先通过诗歌般的语言为学生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情况,同时发挥自身的语言运用魅力简洁而不失优美地引出课题,激起学生对《春天来了》的阅读兴趣,随后进行提问:“为什么作者要以春天这个季节进行叙述与歌颂?”继而引导学生展开课文的细读,包括搭配音乐自由朗诵、参照图片个别抒发、师生合作阅读等形式,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生字词的发音并保证拼音的准确,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作者对春天的感受与喜爱。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便捷性,深层次挖掘春天的特点与教学的亮点,比如“来到小河边”搭配河流流淌的背景声音,“来到田野上”提供一望无垠的广阔田野图片,“来到小鸟的家”播放小鸟清脆的叫声……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春天的美,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师可以以走出课堂的方式开展教学,教师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感受春天景色之前,可以先为学生提供各种视图,表现春天的特色,并结合农村特有的田园风光和乡间环境进行讲述,随后,展开户外的语文教学,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田野,走近小河,走入林间小道,增强自身对于春天的理解,有山有水,树木葱葱,田野无际,雨时纷纷,将春天呈现的美尽收眼底,并结合课文的描述融入其中,提高语文知识水平与能力。

3.说课评课

在结束了《春天来了》的教学以后,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扪心自问教学效果是否已经达到了预设目标,是否遵循了小学生的认识与学习规律,是否真正突出了教学的难点与重点等等,同时积极加入到其他教师针对《春天来了》的教学设计中,进行交流和评议,与讲师一起围绕有关教学的中心问题展开讨论,提出思考的建议与想法,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让所有对这一课展开教学的教师明确改进的方向。最后,通过备课组长进行小结,总结这一课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缺点,从而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做好再次实践与探究的准备。

在新课标的实施与推广背景下,同课异构模式在农村课堂上的使用与普及是必然趋势,有效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学形式,大大提高了教学有效性与学生的学习效率。

春天来了教案范文第2篇

刚接手三年级这个班时,我担任本班的语文课,一次上语文课堂活动课,要求孩子们说说你认识的风是什么样子的。绞尽脑汁地备好教案后,我忐忑不安地走进教室,但面对孩子们的时候,我觉着有些局措,不知该如何让孩子们准确地认识风。忽然,有一孩子大喊:“看,燕子!燕子!春天来了!”小家伙们顿时个个都竖起脑袋朝窗外望去,个个小脸都洋溢着快乐与兴奋的气息。“在哪儿呢?在哪儿呢?”“在那,我看到了!就在那儿,看呢!”

看到活跃的孩子们,我顿时感悟到:春天来了。我透过窗户放眼望去,是啊,春天来了,看,学校操场后面的桃花开了,粉红粉红的,远望就像一片美丽的云彩。再看校园中的树木,都绿了,我怎么就没觉察到呢?春天是多么美的季节啊。何不让孩子们出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换一种教学方式呢?想到就做。于是我放下精心所备的课对孩子们说:“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喜欢!”“那我们今天就到外面去找找春天,看看春天是什么颜色的,怎么样?”孩子们一蹦三尺高,冲出了教室,跑向校园的每个角落。原来,他们是这么地渴望外面的世界。

天蓝蓝,和煦的春风带来一种活力,孩子们一下子就散开找春天去了。自由观察后,孩子们将我一下子围住,争着告诉我,他们心中的春天,而他们明亮的眼睛,活跃的思维给我带来了一次次不小的惊喜。

“老师,瞧,小草绿了,是春姑娘将他们染绿的吧?那春天就应该是绿色的!”一位扎着两小辫的小姑娘天真地望着我,略带自豪地说。

“不,小草的颜色不都是绿的,瞧,那边的小草,绿中还带有黄呢!”一小男孩伸手指向远处小坡上的草地说。

“哦!是吗?那你是发现了一种新的颜色啊,那你认为这应该是什么颜色呢?”我启发道。“它应该也是一种绿,嫩嫩的,略带黄,应该是嫩绿?”他略有迟疑的告诉我,我微笑着点点头,表示认同。他兴奋地跳着去告诉伙伴:“我发现了嫩绿色!我发现了嫩绿色!”

“老师,我发现你的头发变成金色的了!”

“真的吗?”我不禁摸摸自己的黑色长发。

“真的!真的!”小家伙们都不约而同地点头表示肯定。

“咦,老师的头发成金色的了,怎么会这样呢?”“瞧,你的头发也成金色的了!”“看,你的不也是嘛!”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那你们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吗?”我顺势问下去。

“老师,我知道!一定是太阳光将黑黑的头发染黄了!那光一定是金色的!所以照在大家的头上都会变黄了。”

“那也就是说春天的阳光是金色的咯!”一位戴眼镜的小女孩歪着脑袋说,“春天是金色的!老师,我知道了,春天是金色的!”小女孩高兴地抱着身边的小伙伴又蹦又跳。

“有道理!”我竖起大拇指,微笑着表示认同。

“老师,老师,我觉着春天是粉红色的!”一个心思细腻的丫头小声地说。

“那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我摸摸她的头发,低下身轻轻地问。

“老师,你瞧!”她手指远处一片桃园,满园的桃树开着粉红的桃花,煞是美丽。“老师,桃树在春天开花,开的是粉红色的花,那一定是春姑娘的带来的粉色,所以我说春天是粉红色!”她一本正经地跟我解释道。

我震撼了,多么敏锐的感觉,多么奇特天真的想象啊。不就是要培养学生这种超凡的审美观察力吗?

当孩子们沉醉于大自然那美丽风光之中时,那风,那云,那草,那涓涓的河水,那踏上了脚印的泥土,那嬉戏的小鸭子……甚至环绕身边的空气不都尽显生命的本色、生命的多彩吗?这不也是我们所要赋予孩子的吗?

半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我正准备整队回教室时,孩子堆里又发出了争执声:“春天不一定是粉红的!”几个孩子嘟着嘴很不服气地对质着。

“你们又想到了什么?”

“瞧,那里有棵梨树,开着满树雪白的梨花,梨花是白色的,所以,那春天就是白色的!”

“不对,瞧,泥土是黑色的,阳光是金色的,桃花是粉红色的,我手中这小花却是紫色的,我想春天应该是彩色的!对,就是彩色的!”

“那我们可以用五颜六色、五光十色这些词语来形容哦。”

“对,对!春天的色彩是丰富多彩的。”又是一阵欢呼。

……

这样一堂毫无准备的课却是这么的精彩,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但从这样的一堂课中,让我感悟到:孩子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而这些想象里有着他们无穷的快乐。有些时候,请不要用固定的课堂形式去限制孩子的想象。放手让孩子去自主学习,让他们畅所欲言,让他们去观察发现,让他们展开想象,发挥创造力,这样的课堂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体会,更会让孩子们越发地喜欢课堂,喜欢大自然,喜欢生活中的一切事物。

春天来了教案范文第3篇

文/原京子图/秦好史郎

玛库和玛塔是一对双胞胎小熊。他们冬眠醒来,对即将到来的春天,充满好奇与期待。“春天到底是什么?”听了熊爸爸熊妈妈的描述,也完全不明白。于是,他们自己出去找春天了……

小牛的春天

文/图五味太郎

稚气十足的小牛出现在春意盎然的桃红色中,为我们带来了气象万千的四季景色。巧妙新颖的构思,妙趣横生的想象,让每个人都体会到生命带给我们的感动。作者用一头小牛的成长,串联起多彩的四季。

999个青蛙兄弟的春天

文/木村研图/村上康成

春天来了,999个青蛙兄弟从冬眠中醒了过来,他们一起去寻找还在冬眠的大懒虫。乌龟叔叔、蜥蜴、瓢虫……最后,他们竟然一不小心把蛇从洞里拽了出来。还好,青蛙妈妈及时出现,机智地把蛇重新哄入梦乡,青蛙兄弟们才得以逃脱险境。

春天的大扫除

文/维斯兰德/诺德奎斯特

这个童话的主人公是一头有点不同寻常的小牛,她看到了牛国外的世界,而且勇敢地走出去了。尽管她的好朋友乌鸦总是不断地提醒她:她只是一头牛。不过在小牛的影响下,乌鸦不知不觉地做了小牛的好帮手!

春天在哪里

文/葛翠琳图/章雪

本书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葛翠琳的名篇名作。作家用诗一样优美的文字讲述了小公鸡出发去找春天的故事,文字诵读时如同音乐,带着活泼的情调和春天的勃勃生机。

春天大扫除

文/小出淡图/小出保子

春天是全新的季节。暖洋洋的阳光让新的一年在这里开始,舒活舒活筋骨,伸展伸展腰腿,来一次彻底的大扫除是件不错的事情。三只小田鼠把家里的东西都搬出来了,还各自武装起来,要大干一场。

爱在左,管教在右:金韵蓉的亲子书

作者/金韵蓉

本书延续了金韵蓉以往细腻、感性的文风,从专业的心理学角度,解析孩子的心理,诠释有效的教子方法。本书涵盖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碰到的普遍问题及解决方案,还穿插了有趣的能量色彩学和芳香疗法。

创生记:我爱你,因为我创造了你

作者/徐哩噜

有身的日子,女人是一个有新生命居住的小星球。我们学习着、感受着、想象着、呵护着,用一半的时间去了解,用一半的时间去期待,直到新生的开端――没有人会比一个母亲更了解其中的神奇滋味。

打造天才大脑的0岁教育

作者/久保田竞

日本现代脑科学最高权威久保田博士及夫人的超英才育儿法,经典彩色插图本,适合老师和父母阅读,真正能让您学以致用的家教案例!风靡日本的脑科学育儿法,通过该方法的使用,越来越多的天才大脑正在诞生!

大忙人这样陪孩子,半小时胜过一整天

作者/雷・伯克

工作越来越忙,陪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孩子跟您越来越疏远……本书专为大忙人设计,书中的方法科学、简单、易操作。用这样的方法陪孩子,大忙人的陪伴质量立刻提升。

我从彩虹那边来:如何养育0至7岁的孩子

作者/帕特森&布莱德

本书缘起于一所学校的家长系列讲座,通俗易懂地介绍了华德福教育,简单明了地揭示出7岁前儿童的成长规律,试图解答你在育儿过程中的困惑,帮助你培养健康、快乐而有能力的孩子。

斯托夫人的自然教育 作者/斯托夫人

春天来了教案范文第4篇

一、读书破万卷,质从量出

老子曰:“少则得,多则感。”“语文主题学习”让老和学生共同回归了语文的根本:读书。我们不再仅仅抱着一本语文教材学习,而是广泛阅读,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积极拓展中外名著。教学中,结合“一米阅读”,让阅读效果看得见,检测有效,家长配合,运用读书笔记,积累好词好句,品析精彩片段,自由表达感悟,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随着读书的广泛和深入,学生的语感建立起来了,理解能力增强了,表达能力提高了,写作也能从容应对,能我手写我心了。

二、运用工具书,查阅字词

过去的字词学习,学生们依靠的是阅读全解和手机电脑,“语文主题学习”的字词整合教学,让学生们又翻开了词典这一工具书,亲自动手查阅,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教学中,我们把一个单元的字词教学通过整合在一节课内完成,小组分工合作,一人查一课,小组整合互讲,比比看谁读得准,比比看谁写得对,比比看谁用得好。课堂上,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大家都在认真查找,小组之间展开竞赛。当我把一堂专注投入的字词教学课做成美篇发到家长群里时,家长们纷纷赞叹:“这才像一节语文课!”“我们的孩子已多年不查词典了,太好了!”

三、主题学习,百花齐放

开展主题学习以来,教师们热情高涨,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放假前我们就把备课工作安排好,两到三位教师负责一个单元的备课。老师们认真研究,精诚合作,精心选择“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篇目并链接到课文中,认真制作课件,保证课堂教学的大容量、高质量。积极探索主题学习的多种课型,如主题阅读课、主题背诵课、主题写作课等。教学中,查漏补缺,扬长避短,积极进行教学交流,积累优秀的教案、课件,语文教学不再像过去传统的教学,随意而不系统,浅薄而不厚重,现在的语文不但丰富了,厚重了,而且语文教学轻松、愉悦,老师们如沐春风,课堂上百花齐放,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

四、活动丰富多彩,春意盎然

在“语文主题学习”中,活动尤其要跟进。在教学中,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小型活动在班内进行,如主题经典诵读、丛书阅读汇报、主题小报展出等。大型活动在年级中、在全校开展,如主题展版、“让世界充满爱”等主题读书报告、主题知识竞赛、主题演讲、主题写作比赛等。轰轰烈烈的竞赛激发了学生读书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变化让老师们感到惊喜。老师们说:现在的语文课堂气氛变活跃了,孩子们乐于思考,敢于质疑,一个个更加阳光自信了。老师们说:孩子们原来这么有才华,平时怎么就没看出来呢?是啊,明媚的春天来了,花儿们能不绽放美丽、能不吐露芬芳吗?

春天来了教案范文第5篇

一、在反思中不断改进教法,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当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呈现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是否得到了富有成效的训练,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我教得是否愉快,其成败得失的原因何在,还有什么困惑等等。把这些想清楚,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二、在反思中了解学生,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我总是习惯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写作。作文一旦布置下去,学生就没有再选择的余地,甚至连表达的思路、立意都无法选择。这样的作文,学习优秀的学生可能会按照老师要求的模式写下去,而“学困生”们总是要么写一些停留在小学生水平的假大空话,要么干脆不写。可是我在一次作文训练《老师,请你__》时,一位平时一写作文就睡大觉的学生写了一篇《老师,请你也多关注我》,针对教师只关注前面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不管他们这些所谓的“差生”这一现象,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表达自己的不满,希望老师的眼光能多看他们一眼。整篇作文可谓情词恳切,表达流畅,写的全是自己和所感、所想。我觉得这篇文章相比来说有创造性,真正做到了“以我手写我心”。原来,这些“学困生”并不是完全不会写作文,而是教师为了应对考试,要求学生为了高分跟着一些套话转,按照固定模式写。而“学困生”往往都有自己的个性,不愿跟着转。我就想,对于这些学困生,为什么不能划出更多的自由写作空间呢?他们也需要更多心灵表白,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出来。

于是,我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对于那些“学困生”,倡导他们自由写作,甚至可以让他们自己命题,尽可能让他们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在自由状态下表达内心的想法,然后加以适当的引导,让作文成为他们表现自己,张扬个性的一面镜子。

三、教学反思有利于语文老师的不断成长

教师要及时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记录下来,注意某些较突出的典型问题,并对它们进行探究、思考和改进,从而提高对这类问题教学处理的艺术。通过教学反思将教学中的成功和失败点滴积累起来,通过冷静分析、思考,提炼出自己的教学经验,使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历史地、全面地看待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的变化,再从自己的变化中来看待、思考教育,从而成为一名真正拥有丰富教学经验、教育思想和善于理性思考的教师。

朱自清的《春》这是一篇诗意盎然,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记得在教这篇课文时,学生还是刚刚进入七年级的新生,他们的身上还有小学生的稚气和活跃,因此,在教授这节课时,我先通过课堂激趣,让学生说有关春的名句,使学生热血沸腾,跃跃欲试,在这种激情高昂的时刻,让学生用朗朗的书声在多媒体配图、配乐下敲开了春天的大门,陶醉于美的意境当中。随之带领学生走进春天,去赏析本文的结构美――盼春,绘春,赞春;赏析本文的语言美――文中的比喻、拟人佳句;去和作者沟通心灵,领悟体验作者如何与自然,与生活对话,让学生在心灵互换中进行阅读和写作实践,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

我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行文的结构之后说:这篇文章景色写的太美了,有的生机勃勃,有的淡雅清新,有的激情四射,说说你最喜欢的字、词、句、段。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有的说我喜欢“闹”字;有的说我喜欢第二段;有的说……,在此我要求学生有感情的读,并说出你为什么喜欢?有的说一个“钻“字写出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多么形象生动,多么 充满生机,简直把小草写活了;有的说你看那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写出了花的颜色的鲜艳,生机盎然,真让人心醉,真让人断魂;更有一个同学被课文中写声音的一段所感动,摹仿起春天小鸟各种各样的叫声,于是教室里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仿佛闻到了花的香,感受到了春雨的滋润,那大自然的神韵,人的灵性,天籁人籁,汇成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的交响曲,真是妙不可言。

在分析“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句话时,我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和想象力,让孩子们回忆每当春天来到我们身边时,自己是什么样的感受。他们畅所欲言,课堂气氛很是活跃,同时通过咬文嚼字,深究一番,他们也嚼出了一些味道来:春天来了,春日融融,春水涣涣,山也变得明朗润泽了。通过这节课让我深深的感受到:由生活经验入手,启动学生的审美想象,放心大胆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就会比较自如地让我们收获课堂到春天的色彩,欣赏桃杏艳红、百花争妍的美。

春天来了教案范文第6篇

一、 语文课堂呼唤真挚的情感

笔者曾见过这样一种情况:一位老师在执教《台湾的蝴蝶谷》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前将各种颜色的蝴蝶(黄蝴蝶多一些)堆放在讲桌前,大声地说:“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许多蝴蝶,你们喜欢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喊道:“喜欢。”“那还不赶快拿去。”这一下学生高兴了,拿着五彩缤纷的蝴蝶喜笑颜开,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讲到蝴蝶颜色那一节时,学生因为有了真切的感受,读得都很投入。正当我们听课老师都在为这儿的阅读教学感到高兴时,谁知道教者话锋一转:“将你们手上的蝴蝶按颜色贴到黑板上(可能是为了体现文中专门写的这一节:谷中有一个地方都是黄色的蝴蝶……金灿灿的)。”学生很不情愿,但为了配合老师(啊!多么可爱的孩子),只得将蝴蝶贴到黑板上,贴好以后教师又兴致勃勃地领着学生阅读写黄蝴蝶美的这一节内容,接着就下课了。我看到学生眼巴巴地望着那些蝴蝶。此时教师教学任务已经完成,看也不看学生一眼,将蝴蝶收到塑料袋中,径直走了。

我认为,教师利用现场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语文的情感,使学生喜欢那蝴蝶,喜欢课文,喜欢宝岛台湾,很有创意,但是教师不应该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在情感上“狠狠”地欺骗学生,学生在课后终于明白老师根本不是真心将蝴蝶送给他们,而是把蝴蝶当做表演道具,不过是展示给评委的一个环节,那么还有那种欣赏美感受美的心态吗?他们会认为:唉,公开课上老师的许诺都是骗人的,这岂不与课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精神背道而驰吗?岂不有悖于“教人学真”的育人原则?如果教师将那些蝴蝶送给学生,也许学生能永远记住这些蝴蝶,记住这节课,记住这位老师,真切感受到课堂上真挚的情感。

二、 语文课堂呼唤真实的语言

笔者曾经听了一节语文综合实践课,老师上了《望月》之后,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月亮的美丽,学生有的背诵有关月亮的古诗,有的讲有关月亮的故事。这时,有个学生说“我画了有关月亮的画”,教师立即来了兴致,说:“你把它贴到黑板上,说说你画的是什么意思?”(可能事先有了准备)这个学生画了一位老人和他的孙子在望着月亮(同《望月》课文内容相似),老师问:“你说说看,你画这幅画有什么寓意吗?”学生回答:“我给这幅画命名为《盼归》。”老师很有兴趣地问:“为什么命名为《盼归》?”学生说:“老人青年离开家乡,现在居住在台湾,老人希望早一点回到祖国的怀抱,希望两岸统一。他在教育他的孙子。”教师表扬说:“你说得多好啊!同学们,表扬他!”于是,所有小朋友一齐抬手说:“棒棒棒,你真棒!”那个学生得意地坐了下来,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当时我注意看了其他学生,教师表扬这个学生时,他们脸上并没有什么喜色!我就问了旁边一位学生:“那个同学说得不好吗?”学生回答:“老师说好,那肯定好了,我们就表扬他了。这在上课前就规定了的。”当然那个学生说得很好,说出了我们华夏子孙多少年的企盼,但是这么小的学生真能说出这种话吗?真实吗?他真的能理解得那么深吗?我们过早地给他的语言贴上政治的标签是否合适呢?新课标要求学生读书有真切的感受就行了。让学生说一些事先准备的语言,这对培养学生真实的情感,做一个诚实的人,说心里真实的话都是不利的。笔者以为,教学这篇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去读有关月亮的诗,讲有关月亮的事,画有关月亮的画,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情趣就行了,没有必要进行不真实的拔高,我们要让教室里的声音都是孩子自己内心的表白。

三、 语文课堂呼唤真切的感悟

(一) 导悟的取向要真。一次低年级教学课上,内容是春天来了,教者在读完“冰雪融化,小草发芽,花儿开花”以后,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的答案可谓多啊,有人说天气暖和了,有人说闻到花香了,听到鸟叫了,我认为其实就可以了,学生已经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了,达到了教案设计的目的。没想到老师语锋一转,问了一个问题:“小草为什么发芽了,花儿为什么开花了?”小朋友瞠目结舌,连我们听课老师也不知如何回答,这是自然现象,根本没有必要在此讨论吧!这时有一个小朋友回答说(可能事先安排的):“因为小草和花朵是春天的好孩子,他们很听话,所以春天来了,他们就发芽,开花了。”老师表扬说:“你说得多好啊!小草、花儿是春天听话的孩子,你们也要做听老师和爸爸妈妈听话的好孩子哟。好不好?”学生齐说:“好!”听课的老师哑然失笑。课文本是让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感受春天的生机,居然最后引到了听话上面。听话的孩子固然好,但在这儿讲听话,好像离了主题,这恐怕不是新课程要的学生独特感悟吧。

(二) 感悟的时间要真。感悟,顾名思义是先感后悟,只有充分地感知,才能心有所悟,因此,要让学生感悟,首先应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自主阅读课文。笔者一次听老师教学《孔子游春》,教到“水是真君子”一节时,读完课文就让学生说说对孔子的话是怎样理解的,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这样的问题,对教师来说也不是一道浅显的题目,何况是六年级的小学生呢,他们要么答不出来,要么将书上的“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重复一遍,就书解书,没有新意,更谈不上感悟和拓展了。清代有一位学者说过:“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教师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经验背景,联系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领悟,而不是为了体现这个环节而领悟,急于去说去完成教学任务,甚至,我们应该允许学生对某些课文暂时不求甚解,让他们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逐渐领悟。

(三) 领悟的情感要真。我发现现在的阅读教学愈来愈“多情”。不少阅读课让教师上成了“风光民俗课” “地理常识课” “戏剧表演课” “多媒体展示课”……语文课丧失了其本质的“语言文字”特色,丧失了其独立存在的价值。笔者曾听过一节《碧螺春》的课,教者鼓励学生网上下载了有关茶文化的资料到课堂上来交流,谈感受,教者在课堂上更是用一套古色古色的茶具,一盒碧螺春新茶展示给学生看,表演了什么“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凤凰三点头”等茶艺功夫,让学生喝茶、品茶、谈茶、论茶,好让学生把感悟都说出来。认为如此一来领悟的情感就真切了。可是学生学到了什么?这里不是职业学校,《碧螺春》一文描绘了碧螺春名字的由来以及采摘、制作、品尝碧螺春的情景,是让学生从文本重点段落的字、词、句、段中得到文学的滋养,得到生活的体味,而不是要求用大量的时间去引导学生感悟茶文化,感悟茶道功夫,这样做必然减少了学生与文本的接触时间,当然学生所感悟出的东西也不是文本所期望的情感。

如何把握 “真实”?我们应站到学生的立场上去想,这样就会少一些功利,多一些真实,这样我们的课才会精彩起来,我们与学生,文本与学生的交流也会实在一些,效果会更好一些。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时候,“真实”应该成为语文情感体验的生命。

春天来了教案范文第7篇

2007年梁丰初中刚成立,我怀着满腔热忱来到这里,所任教的二年(1)班有个名叫王文正的学生,我上第一堂物理课时就发现这个孩子的特别之处,那就是头经常低着,做着小动作,可时不时地在老师提问后冒出一些很独特的答案。我课后了解到王文正在原来的学校里是公认的最不守纪、爱打游戏、成绩很差的顽皮学生,初一升初二全市统考的语数英三门功课的总分才一百多一点儿,于是,我就找机会跟他闲聊,鼓励他好好学,一定会把物理学好的,而且我还列举了以前相关学生的活生生的例子给他听,他的眼里流露出莫大的希望。另一方面,我还用自己真诚的妈妈般的爱心去感化他,课堂上经常关注他的一举一动,经常用身体语言暗示他认真上课,课间常常跟他一起整理凌乱的讲义和书本,看到他衣服领子没翻好就随手帮他翻好,课外活动时常提醒他注意安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经过一段时间潜移默化的爱心感召,王文正有了明显的进步,在第一次期中考试中物理考了91分,他高兴极了,放学一回家就告诉了爸爸妈妈,他的妈妈打电话给我表示万分感谢,因为他们一家本来已经想放弃儿子的学习了,现在又看到了希望……后来,经过两年的共同努力,王文正在2009年中考时考上了市区一所普高,其中物理获得了95分的好成绩。

再如2011届1班的朱衍阁,也是一个贪玩、不爱学习、有时还会跟老师顶嘴的孩子,身为班主任的我发现他很有主见且具有一定的号召力,所以就让他做班上的体育委员,经常找他聊天,苦口婆心地教育他要以班干部的特殊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当他稍有进步就及时表扬,慢慢地他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2013年寒假朱衍阁捧着鲜花来看望我,谈及他当初中考没发挥好,觉得对不起我,但进入职教中心后发展得不错,获得过自动化操控一等奖,并且已经在父亲的协助下搞起了与此相关的个企,3月1号将去日本进行机器人方面的进修,这次是来跟我道别的。这些都源于对初中物理的喜爱和对我的感激!

时光飞逝,岁月如歌,梁丰初级中学成立至今已有七个年头了,七年来我牢记“实”的校训,以踏实的教学态度和无私的爱诠释着园丁本色。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来梁丰初中的第一年,初二初三没有生源,要从别的学校动员学生过来,我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家长的思想工作一个接一个地做,终于招来了一百多名良莠不齐的初二学生,开设了两个班级。接踵而来的就是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对家长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我感受到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不能也不想让这些家长失望!因为赢得中考的辉煌,是家长们的期盼,也是对一年年含辛茹苦的老师的最大安慰与肯定。我一个人负责初二年级,教案、课件、讲义、实验事必躬亲,没有人能为我分担。为了新校的荣誉,为了孩子的选择,我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个教学任务;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有时光准备一个课件就要忙碌到半夜。对于讲义做到精选题目,每张必批,白天来不及常常带回家批,冬天则常常坐在被窝里批到脚发麻也得批……点点滴滴的小事,折射出我孜孜以求的跋涉脚步、事事争先的勤奋身影。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的付出没有白费,我在梁丰初中带的09届、11届、13届三届毕业生中考平均分都名列全市前茅,有多篇,多次开设校级和市级公开课,均获一致好评。撰写的教案在苏州市教育学会2012年度优秀教案评选中获二等奖,制作的课件在2014年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作品大赛中获三等奖,出的中考模拟卷在2013年苏州市中考模拟试题征集评比中获一等奖。2009年度被评为张家港市教育系统先进个人,2011年度被评为张家港市优秀班主任,2013年度再获嘉奖。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用辛苦与劳累获着幸福与快乐,可是,2013年三八妇女节体检时,我被查出宫颈癌前病变,医生说必须要尽快手术,这个消息给了我一个晴天霹雳,眼看要中考了,我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和三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怎么办呀?我要求医生:“能不能等中考结束了再手术?”医生对我说:“你难道不要自己的命了?”于是,我急得哭着打电话给刘校长,刘校长安慰我身体要紧,课务学校会想办法的,让我安心治病。我这才住进了医院,可是我的一颗心却永远惦记着我的学生和教学工作,我经常发短信鼓励孩子们迎接一项项接踵而来的考试。在我手术前几天,还回家把住院前没弄完的“苏州市中考命题比赛”弄好后把电子稿发给了花成教导,后来该命题获得了一等奖。手术后,当一批批的学生来医院看望我时,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我看到孩子们是那么懂事、那么可爱,我感到无比幸福!9月学校照顾我上了2个班的物理课,而2014年2月开学时,有位物理老师辞职,赵校长对我说中途找不到老师来,看能不能加上一个班,还在康复中的我二话没说,欣然答应了下来。

教育教学上我的责任心感动着每个学生,而生活中我的人格魅力同样吸引着我的学生们。爽直的我,用自己的快乐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尤其是我的学生们。我觉得,只有快乐地做事情,事情才会做得更好。课间,我在教室里和学生谈笑风生,我那爽朗的笑声让教室里洋溢着一份快乐与和谐。身为老师,我的职责是把握好孩子们的心灵航向,以言语给他们成长的力量,教育孩子,让孩子们学会创造,学会做人。我的教育格言是:“教师的最大幸福就是看到孩子们在成长!” 如今,我还是那么执着地追寻着属于我的幸福梦……

春天来了教案范文第8篇

一、熟读教材,了然于胸

古往今来,文人作文,皆是有感而发,有情而诉。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句子,甚至每一个字词,无不倾注了作者的大量心血。我们惟有熟读教材,方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心灵,才能真正做文本的知音。

例如,第五册《金子》一课,一看题目,立刻想到黄灿灿的金子,想到财富,也可能想到如“金子”般闪光的东西,如金子般的心灵,金子般闪耀的光点……课文写的是什么呢?是介绍金子,还是介绍拥有金子的人?

读完这篇文章,我在几处地方细细品位了一番:1.课文第一部分彼得是个怎样的人?也许会有人认为彼得是个贪财的人,因为别人都走了,只有他还在不停地挖?我以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彼得通过自己辛勤劳动,付出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来获得财富,让自己过得快乐,这和不劳而获、贪得无厌、只想发财的人有本质的区别,不可认为他是贪财的人。2.“这里没找到金子。”彼得若有所悟……这里的省略号很有内涵,正准备离开的彼得一定是想到了美好的未来,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才下定决心留下来的。他也许想到了以后他将怎样好好侍弄这块土地,也许想到了将来鲜花烂漫的愉快情景,也许还会想得更多。3.“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这里的“真金”不是真的金子,而是财富,也是发财致富的方法。彼得不仅找到了财富,更明白了一个深奥的道理: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获得财富。同时当生活的道路并不宽敞时,也许有另一条更美好的路在等你,当然无论哪一条路,都要有辛勤地付出。

成为作者的知音,这是我们课堂制胜的法宝。我们必须走进文本,平静地倾听文字的诉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研千遍而觅知音”,还课堂以本真的知识。

二、创设情境,走进文本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当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作为教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和对相关教学理论的学习,采用有效的策略使课堂教学具有情真、意切等特点,才能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

在《识字4》学习开始时,我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小昆虫世界”,在舒缓、轻松的音乐声中,让学生三三两两自由结伴欣赏、观察。那一朵朵鲜艳的花儿,那一只只可爱的昆虫,偶尔几声清脆的叫声,都给学生创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孩子们从视觉、听觉等多方位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乐趣,这时,学生还会不乐意去学习韵文、了解昆虫吗?学习生字时,我把生字卡片做成昆虫形,孩子们喜欢昆虫,愿意了解昆虫,爱屋及乌,也就喜欢学习生字了。快乐学习,能使学生自学不辍,并得到精神的满足。

三、设身处地,走进学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先要做到熟读教材,还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做学生的知音。引发畅想,给学生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畅想,就是敞开思路,毫无拘束的想象。古今中外人士一直强调想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形容想象甚至到了“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的程度。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教师包办较多,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而且求同过多,包办过多。课本就是“圣经”,教案就是“半径”,板书就是“圆心”。一说上课就是精心设计教案,精心设计板书,精心设计导课,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每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如此僵化的“精心设计”能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吗?教学中一旦一个环节出错,教师很难随机应变。所以要淡化“精心设计”,强化“潜心研究”。要潜心研究教材,潜心研究理论,潜心研究教法。

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使用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课堂上出现了许多笑话。

例一、有位教师在上一年级的课,问学生:“春天,花儿为什么开了?”

生1说:“春天,花骨朵睡醒了,就开了。”老师听了摇摇头。

生2说:“春天,花骨朵比赛开花,看谁鲜艳就开了。”老师听了还是摇摇头。

生3说:“春天,花儿睁开眼看一看,谁在摘公园里的花,所以就开了。”老师还是摇摇头。

生4说:“春天,小朋友活泼可爱,花儿高兴得开了。”老师还是摇头。

老师为什么摇头呢?因为他的标准答案是:“春天来了,花儿自然就开了。”

例二、有个专家对学生想象力搞测试,让学生用“家”造句。

低年级学生说:“宇宙是太阳、月亮、星星的家。”

中年级学生说:“学校是我的家,老师像妈妈。”

高年级学生说:“××街道××楼××号是我的家。”

听课者无不哗然。试想:在如此重重束缚之下,哪个学生还敢说?哪个学生还敢疑?长此以往,学生岂不要被培养成一个个只会制造标准答案,而没有自己思考的木偶人?所幸的是,不久后的今天,“让老师闭嘴”、“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的新课改精神便强有力的占据了语文课堂,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质疑,对部分的感知质疑,及对疑惑的解答,全由学生自主解答或小组内合作解答,学生把握课堂的权利大了,对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现在的语文课堂上,没有了师道尊严,学生便敢大胆发言了;没有了老师的大问小问,学生的质疑声反而多了;没有了标准答案,学生的回答也丰富多彩了。这样的课堂,老师轻松了,效率却提高了,学生思维也活跃了,谁能说这不是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功劳?

春天来了教案范文第9篇

一、 在评价中反思,变浮躁为踏实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课改中,教师要想快一些提升自己,寻找同伴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课堂教学之后,请同事评价,从评价中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既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又可以总结自己的教训,对于改进课堂教学和发展自我都是非常有好处的。在活动课的第一个环节,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我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进行“说春词”“对春联”“唱春歌”“画春景”活动。课堂上热热闹闹,可谓是“书声、歌声、欢笑声,声声入耳”,课堂气氛空前高涨。我使出了浑身解数,才把异常兴奋的学生拉回到课文中来。满以为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倡导的“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的要求,没想到评课时,一位同事提出了这样疑问:“这个教学环节,学生学到了哪些语文知识呢?”

是啊,这句话不亚于一个响雷震醒了我。语文实践活动课,是一种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语言,形成语文能力为内容,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为目标的实践活动。这个教学环节花了近10分钟时间,让学生表演、汇报,而并没有引导学生从活动中探究到语文知识,更谈不上提高语文素养了。这样的设计虽然没有走题――离开语文,但事实上只让学生了解到一些“关于语文”的内容。明显是浮躁的,热闹背后是空虚的。反思及此,我立即对这个环节重新进行设计。让学生欣赏春景(课件播放),然后让学生试着用上描写春天的美词佳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颂春景。同样,学生热情高涨,畅所欲言。“看到这满园春色,就想到我家门上的春联:‘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我一看到这洁白如雪的梨花,就知道春天来了,不是有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吗?”“春天是鸟语花香、万物复苏的季节,我看到清晨的朝霞映红了大地,绿叶、青草、野花正贪婪地吮吸着甘露。”“我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春雨染绿了柳丝,春风吹绿了小草,吹开了田野里五颜六色的野花。我真想投入它的怀抱里。”……孩子们精彩纷呈的描述为课堂增色不少。他们不仅用所学过的知识再现了春天的美景,也在表达过程中训练了语言能力。

二、 在感悟中反思,转被动为主动

在教学“吟诵春诗”这一环节时,学生激情四溢地吟诵完诗歌后,我让学生模仿古代大诗人也来创作一两句赞颂春天的诗。本以为这将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结果却使课堂一下子沉寂下来,学生冥思苦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想出令人满意的诗句。课后仔细想想,其实责任不在学生,而在于我自己,是我一下子先给学生套上了一个圈子――模仿古代大诗人的作品。试想,唐宋家之一的王安石在创作《泊船瓜州》时,为了“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一个“绿”字反复斟酌了好多次,我们的小学生怎么能在几分钟内想出什么绝妙的诗句呢?一个要求把学生逼到了死角。“没有精心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预设必须以学情为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哪一节课,教师都应该根据学情备课。在课堂上,有时候教师一句话说不对,就有可能让学生陷入困境。

感悟及此,我让学生在吟诵完描写春天的诗歌后,激励学生:“想不想也来露一手,用我们自己的诗来夸夸我们眼中的美好春色?”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各小组的同学有的低头沉思,有的交头讨论……不一会儿,就有学生举起了小手。

组①:两只燕子鸣柳枝,一群布谷促播种。

组②:花艳蝴蝶飞,花香蜜蜂舞。

组③:春天在哪里?在那流淌的小河里,在那嫩绿的小草里。春天在哪里?在那鸟儿欢快的歌声里,在那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里。

……

尽管孩子们的诗远不如古诗的意境美,但也真实地再现了他们眼中春天的美好景色,抒发了心中对春天的美好感受,表达出了对春天的美好愿望。其实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并没有大的改变,只是一句话的差异。但对孩子们来说意义却完全不同。他们感觉到限制少了,活动地位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学习的热情也就不同了。所以说,教师及时地对课堂进行回顾,在感悟中做反思调整,才能把预设转化为生成精彩的动力。

三、 在批评后反思,化尴尬为动力

在课堂上,教师要有灵活的教学机智,学会聆听课堂上的声音,少一些批评与否定。针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能迅速作出反应,并巧妙地予以解决,让授课与听课在思路和情感上始终保持一致。教师应变的最终目的,不在于使学生哑口无言,而在于开通思路,启迪思维,并让学生取得认识上的一致,使之心悦诚服而产生内化反应。

在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为了奖励课上合作好、表现优异的小组,我特意奖励优秀小组一本《小学生日记》,本意是想借这个奖励,让学生把活动延伸到课外。谁知,我刚奖励完,就听到有学生起哄:“一本作文选给谁呀?不如一人撕一张!”随即,那个学生被我批评了。但那一刻的尴尬,让我难以平静。著名的“德西效应”表明:当学生正对活动充满兴趣时,给他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他对活动本身的吸引力。我的奖励不正是这样吗?但在课堂上如果我有较好的课堂教学机智,随即引导那个优秀小组说说使用方法――和全班同学们共同学习,汲取日记写作的知识,自然而然地就会生成课后去观察身边的春天变化,撰写成日记。那样就不再是尴尬,而是水到渠成地产生新的学习动力。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通过对这节活动课前后的思考,我也进一步认识到教学的艺术是无止境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真正地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用心感受课堂上学生的每一个不同反应,不断地吸收新的教学理念用来反思自己的教学,长此以往,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绽放出绚丽光彩。

春天来了教案范文第10篇

要上汇报课,我和指导师商量后,最终决定上《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选择这样一个题材,对我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具体体现在:

1、这是一个战争题材,离孩子们的生活非常遥远,如何在上课的过程中调动起孩子们的体验,激发起他们对战争的痛恨,这是摆在我面前的非常棘手的问题。

2、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

[案例描述]

经历了多次的修改教案、磨课的过程,我决定运用朗读这把利刃,化解这些问题于无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我在设计中,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通过读书有所感悟,通过感悟促进内化。本课教学设计中,阅读形式多样,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通过自读自悟,想象画面,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着的感情,感悟作者对于战争的控诉、对于和平的期盼和对于战火中的孩子的怜惜。下面我抓住几个朗读片段,来浅议我是如何处理教材的。

片段1:品读诗文,享受春天

师 (板书:春天)孩子们,春天来得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遍地的鲜花开得灿烂多姿,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你觉得做什么事让我们感到最快乐最享受呢·(板书:我们 享受)

生1 我喜欢在这样的春天去野外走走,闻闻花香,和小蝴蝶们做游戏。

生2 我想去野外采许多鲜花带回家。

生3 我觉得风吹在脸上的感觉是最快乐最享受的。

师 还有谁和我们一样,也在尽情享受这春天这大自然的呢·(板书:和 一样)让我们一起走进一首诗歌。

(出示教师改编的一首小诗。)

师 自己读读这首小诗,读通顺,找找还有谁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享受大自然,又是怎样享受的呢·指名说。相机板书:大海、沙漠、夜空、草地

生1 有海鸥,它们伸展着在蔚蓝色的大海里自由自在地飞翔。

生2 有星星和月亮,在蓝得发黑的夜空里说着悄悄话。

生2 蜥蜴和甲虫在金黄色的沙漠里爬行。

……

师:是啊,大到天空中的星星和月亮,小到沙漠里的蜥蜴和甲虫,都在大自然中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让我们面带着微笑,一起怀着享受的心情读这首小诗吧。

反思:课堂伊始,我先和孩子们聊聊春天,唤起他们对春天的美好印象,在这美好的感情基调下,再读我根据诗歌改编的一首小诗,孩子们的表情美美的,眼睛里闪烁着幸福的光。

片断2:读出苦涩的画面

师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课文第1-4节,仔细阅读,边读边在脑海里过电影,你的脑海当中仿佛出现了哪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你可以用横线和波浪线分别把诗中有关的句子划一划,然后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也可以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出示第1-4节,学生自己读)

师 看到同学们读得那么投入,说明你们被这首诗深深打动了。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1我仿佛看到了巡弋的战舰和水雷不停地在蔚蓝色的大海上穿梭,海鸥们惊慌地四处飞翔。

生2 我仿佛看到了金色的沙漠里驶进了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硝烟弥漫,蜥蜴和甲虫们的快乐天地遭到毁灭。

生3 我仿佛看到了绿茵茵的草地上到处散落着地雷碎片,孩子们再也不敢来踢足球了。

……

(请生在说完后读相应诗句,相机加以点评和进行朗读指导)

师 刚才我们在字里行间看到了硝烟弥漫的战争把美好的一切都摧毁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真实的画面。

(出示图片)

师 大家都看到了,如果说大海、沙漠、夜空、草地所组成的就是我们的地球家园的话,那么战争会带来什么呢·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来形容你们自己的感受。

生1 战争带来了可怕的灾难

生2 惊慌失措

生3 死亡

……

(请生在说完后读相应诗句,相机加以点评和进行朗读指导)

师:是啊,我们所看到的一幅画面里是蔚蓝色的大海,金黄色的沙漠,蓝得发黑的夜空,绿茵茵的草地,洋溢着无忧无虑,而另外一幅画面里面却是巡弋的战舰和水雷,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频频发射的导弹,散落着的地雷碎片,充满了死亡的气息。这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诗人又是用哪些词语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呢·仔细读课文,找一找,拿出笔,在书本上作记号。

生:本来……可是……

(出示1-4节示红,师引读)

反思:我的朗读指导是在学生充分的朗读的基础上,并且有了自己的独特的体验后进行的,针对学生的朗读感悟、体验,因势利导,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形象,读出画面。根据学生实际对课文挖掘有一定深度,引导学生从简单的几句话中体悟到文本丰富的内涵。如此,学生朗读入情入境,教师指导润物无声。

片段3:把诗歌"读"在脸上

师 我们读诗歌要用心去读,要把自己放到诗歌中去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这篇诗歌你想怎样读呢·

师 孩子们不要急着读,我们要善于先酝酿自己的感情,来,我们一起来酝酿一下。

师 好,老师看到了你们在酝酿感情。那么,孩子们能把诗歌"读"在你们脸上吗·让老师从你们脸上"听"到读诗歌的声音。

生 ……

师 老师发现你紧紧地皱起了眉头,能告诉我你这种表现的原因吗·

生 因为我觉得战争摧毁了很多人的生活,我感觉心里很沉重。

(指名分节读课文,师趁机作朗读点拨,后两节可以师生合作)

师 我听出来了,你们现在对战争已经有了一种最真切、最直接的感受。读诗歌就应该带着这种感受,我们一起来读,注意情感的变化。

上一篇:桂林山水教案范文 下一篇:高中数学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