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管理系统范文

时间:2023-12-04 02:22:14

网络管理系统

网络管理系统篇1

关键词:网络安全;桌面安全;制度保障;技术保障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管理要求不断趋向于智能化和计算机化,这对于加强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医疗工作效率,降低医疗运行成本,改善医疗服务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医保实时结算的实施,医院基本上都实施了HIS(医院信息系统),除此之外很多医院陆续实施了DIS(医生工作站)、LIS(检验信息系统)和RIS(放射科信息系统),有的医院还实施了PACS(影像存档和通讯系统),这就造成了医院信息系统的日益庞大,并且复杂交错。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会引起整个医院计算机系统的瘫痪,手工业务很难立即恢复,将引起医疗业务紊乱、甚至中止,给医院带来巨大的经济与形象损失。因此必须从多方面加强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1注重网络的整体冗余可靠性,运用技术进行保障,并定期检查维护

(1)必须确立一个正确合理的网络建设目标。

这其中包括,采用先进的网络骨干技术,保证网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满足医院各个方面的发展需要;进行必要的虚拟网络划分,控制网络广播风暴,控制不同的访问权限,检测网络中不正常的网络流量,保护网络不受侵犯,增加网络安全性;对整个系统进行完备的安全控制,在网络系统各层次采取有效的安全控制策略;通过高性能、高可靠、多技术交换设备,采用3层交换技术,提供QoS保证及详细的管理信息,对网络用户的变化、设备的配置等进行有效管理,对网络运行进行有效监控;还有,就是要保证网络有良好的扩展性,一方面能够横向扩展,支持更多的用户接入,另一方面能够纵向扩展,实现向先进技术和产品的升级。

(2)运用合理的网络整体构思和正确的解决方案。在这里,我们应用一个医院的实例加以说明。

医院网络一般分成院内骨干层和接入层两个基本网络层次。

骨干层::根据医院计算机中心的设计原则,以提高核心设备的可靠性、可用性为目标,网络交换核心共配置两台CiscoCatalyst4506全模块化骨干级路由交换机。医院的应用服务器与核心交换机直接相连,客户端设备通过第二、三层网络实现数据交换。其中,每台核心路有交换机配置两个电源和机箱风扇,提供电源的供电负载均衡和冗余备份。同时,每台交换机各配置两块管理模块。管理模块冗余配置,可以相互进行备份,具有容错功能。

两台核心交换机之间采用两条1Gbps链路,利用端口链路聚合(Trunking)技术连接。Trunking技术可以在扩充网络带宽的同时,更好地实现网络的冗余连接能力。此外,两台核心交换机各配置一块第三层交换模块,模块之间采用VRRP(虚拟路由冗余协议)实现网络层的冗余连接。

接入层:根据信息网络的设计所要求的可靠性、可扩充性,在接入层配置了CiscoCatalyst2950以太网交换机,提供客户端设备第二层交换10M/100Mbps以太网端口。

对于接入层到骨干层的连接,考虑到上行链路的负载以及网络链路高可靠性的要求,网络采用两条千兆以太网上连方式,每处配置2个千兆上连端口,分别连接到网络中心的两台核心交换机。其中一条链路为主链路,另一条链路为备用链路,采用生成树(SpanningTree)技术进行连接配置。当主链路出现故障时,备用链路能快速进行切换。

在该方案中,由于骨干层采用两全相同配置的核心交换机,并且每台核心交换机均采用双电源、双管理模块,采用Trunking技术进行互连,交换机的两块第三层模块可做VRRP;接入层交换机采用生成树技术与核心交换机进行互连,从而保证网络无论是从物理设备,还是从设备的物理层连接,或者从设备的第三层连接都能实现高可靠的性能。(3)有了安全冗余的网络结构,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同时需要多方面的技术保障。

其一,网络病毒的防范。在网络环境下,病毒的传播扩散非常迅速,必须应用适合于局域网的全方位防病毒产品。医院信息网络是内部局域网,就需要一个基于服务器操作系统平台的防病毒软件和针对各种桌面操作系统的防病毒软件。所以最好使用全方位的防病毒产品,针对网络中所有可能的病毒攻击点设置对应的防病毒软件,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防病毒系统的配置,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升级,使网络免受病毒的侵袭。

其二,采用入侵检测系统并加强漏洞扫描。入侵检测技术是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计与配置的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的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的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中利用审计记录,入侵检测系统能够识别出任何不希望有的活动,从而达到限制这些活动,以保护系统的安全。医院信息网络网络中采用入侵检测技术,最好采用混合入侵检测,在网络中同时采用基于网络和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则会构架成一套完整立体的主动防御体系。另外。寻找一种能查找网络安全漏洞、评估并提出修改建议的网络安全扫描工具,利用优化系统配置和打补丁等各种方式最大可能地弥补最新的安全漏洞和消除安全隐患。其三,IP盗用问题的解决。将IP地址和MAC地址相互捆绑,当某个IP地址需要进入网络访问服务器时,首先检查发出这个IP广播包的工作站的MAC是否与MAC地址表相符,如果相符就放行。否则不允许进入,切实杜绝非法进入。

(4)制定相关的维护制度、功能预案,进行定期检查和应急演练。

由于医疗工作的重要性和连续性,必须制定相关的制度和应急预案,切实保障医院信息网络的安全。对于日常情况,应根据维护制度安排具有良好思想业务素质的网络管理人员来定期检查网络的运行情况,保证线路设备正常运转,负责好网络的系统管理,确保网络的畅通和安全。制定功能预案,记录相关应急操作,确保在突况下有章可循。医疗单位还应根据自身特点,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在突况下有较好的应对能力。

2认真总结医院信息系统面临的桌面安全问题,运用技防与人防相结合的办法

医院信息网络的终端工作站,是医院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区域较多、而且面广,往往不易于管理。很多时候就是由于终端工作站的小问题,就会造成整个信息网络的大问题,并且还会影响到医患关系,产生医疗纠纷。

(1)我们要认真研究总结终端工作站所面临的桌面安全问题。

在医院这么些年的大规模信息网络应用中,我们发现桌面终端的主要问题有:擅自拆换硬件设备,擅自安装外接存储设备以及擅自进行网络共享等等。这些行为给医院信息系统带来的隐患是巨大的。擅自拆换硬件设备,常见的主要是内存、硬盘的丢失或掉包,由于医院终端计算机较多,往往不易发现,这就导致了医院财产的损失。擅自安装外接存储设备,主要体现在连接USB移动存储设备,进行计算机私用,因为一般医院出于安全考虑,是不安装光、软驱的。例如,打印私人的文档,复制游戏、电影、小说进行娱乐。这就造成一些医务人员的工作分心,有时会影响到医患关系,甚至产生医疗纠纷。另外,由于私人USB移动存储设备,往往带有病毒,这就会大大增加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再加上少数医务人员,利用网络共享,相互传播这些内容,就更加加剧了风险性,这对于医院的整体形象以及信息系统的安全是大大不利的。

(2)在技术方面予以对应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的解决办法。利用医院的物资管理系统,对每一台主机进行编号,详细记录主板、硬盘、CPU、内存等硬件信息,进行定期的抽查检测。对于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引进先进的安全管理软件,对客户端的硬件变更进行报警并记录日志,彻底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针对连接USB移动存储设备,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在CMOS中禁止USB端口,并对CMOS进行加密,杜绝USB存储设备所导致的病毒来源,从根源上解决客户端对服务器的安全影响。对于网络共享,可以应用一些桌面软件,例如美萍、PC-Security,对客户机进行控制,仅对合法程序给与正常运行,其余程序一律不能运行。这些软件还可以控制“我的电脑”,“InternetExplorer”,“控制面板”等,使之不能安装游戏程序,不能进行网络共享,杜绝非法操作。

(3)进行宣传教育,制定规章条例,强化制度约束。

医院信息系统的桌面安全管理,就如同一场矛和盾的较量。如何让这把盾更好的发挥作用呢?这就需要规章制度这一强有力的指挥棒了。根据医院信息系统的维护经验,我们认为,首先要进行全面的宣传教育,让每一位医务人员认识了解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做到人人心知肚明,主动提高自身觉悟。医院必须建立医院信息网络的使用规章制度和使用处理条例,让每一位医务人员充分了解自身的职责和操作规范,更好的使用计算机。对于违规人员,应根据处理条例进行严肃处分,并对相关科室进行处理,杜绝违规现象的发生。

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与桌面安全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它涉及了医院的方方面面,只有仔细考虑,严格论证,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与桌面安全,没有适用的通用方案,即使对一所医院,也不可能有最优的方案,只有较优的方案。为了更好的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必须一边分析研究,一边积极实践,逐步优化,才能探索出一条自己的路。并且通过建立现代医院的信息化制度和规程,把医院的实际管理与应用相结合,才能够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蔡立军.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网络管理系统篇2

原文

【摘要】

A网络设备制造公司为适应社会需求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建立基于Internet的多层分布式网络销售管理系统,与在全国各地的商保持时时互动,能够及时准确的做出对应的经营和市场决策。

在研究分析企业系统需求之后,采用C/S与B/S相结合的多层式体系结构,进行安全可靠设计,使系统稳定,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通用性和时效性,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完善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达到采购、客户、库存、财务、人事、供应商有机的统一。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商务企业资源计划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DCOM)

【ABSTRACT】

TheAnetworkequipmentsmakescompanyasthesocialneedinorientationdevelops,strengtheningthebusinessenterprisecompetitionability,establishingaccordingtoInternetmanylayersdistributetypenetworksalemanagementsystem,withbusinessagentinnationaleverylocalitykeepalwaysinteractive,canontimedoaccuratelytoshouldofmanagementwithmarketdecision.

Afterstudyingtoanalyzethebusinessenterprisesystemneed,adoptionC/SandmanylayerstypesystemconstructionthatB/Scombinetogether,proceedthesafeanddependabledesign,makesystemstable,havethegoodexpandingthesex,ingeneralusewiththetimelimitedefficacy,operatesimple,thefunctionisstrong.Perfectcompany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attainthepurchase,customer,stock,finance,personnel,suppliertounifyorganically.

【KeyWords】MISE-commerceERPDCOM

一、引言

设计对象:A网络设备制造公司

系统规模:具有完善企业内部ERP系统

1.解决方案的总体目标

建立一套完整的企业营销管理信息化系统,并逐步在下属商中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对企业的日常业务管理数据及在中国全国范围的商关于产品相关的数据进行计算机管理。

2.系统分析

目前,A公司已经在全国大部分省市拥有主要商,并通过这些分公司对区域内业务进行管理,而且采用了多级销售的营销渠道,但与其沟通的方式还主要运用邮件或传真。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同行业竞争的加剧,此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建立自己的Internet网络销售系统已经成为A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设计一个既能与企业内部的ERP系统集成,又能时时连接商、分销商的在线销售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供应链,转移市场核心,把握市场竞争的风险意识,把握客户需求、让销售拉动生产成为企业运营管理的关键。同时完善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达到采购、客户、库存、财务、人事、供应商的有机统一。通过电子化销售渠道管理,整合渠道管理、渠道供应、渠道销售、渠道服务,使企业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和控制庞大的销售体系中各方面的信息,拥有最快的市场响应时间,可以分析和利用市场的准确信息,从而及时准确的做出对应的经营和市场决策。

......

目录

【摘要】

一、引言

二、系统设计

三、系统实现

网络管理系统篇3

关键词:工业以太网;网络管理;拓扑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7-1918-02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Ethernet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MA Ke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 Xining 810008, China)

Abstract: The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Ethernet, is to maintain network running, and to make use of the various resources of network efficiently. Topology information of network is the foundation of other functions to be implemented in the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Collecting topology information fast, accurately, and showing the network topology to the network administrator by way of various methods are important. Then, system disposing, analysis of performance, localization of fault and safety management can carry on. In this paper, it talks about the architecture of industrial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main function of each module.

Key words: industrial ethernet; network management; topology

1 引言

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在工业以太网的研究工作中表明,新技术的介入和具有实时功能的以太网协议的产生,使工业以太网将逐步成为工业控制网络的主流技术。碰撞冲突产生的带宽问题和排队时延的不确定性问题,在理论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网络管理作为工业以太网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成为现阶段的研究热点。本文设计了

一种适用于工业以太网的网络管理系统。

2 工业以太网网络拓扑的拓扑结构设计

网管系统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见,整个网络管理系统由远程管理主机、本地管理主机、网络数据采集器和设备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本地管理主机模块是整个网管系统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3 网络管理系统结构

本文所涉及到的工业以太网网络管理,是希望能将现已经存在的企业信息网络和控制网络相结合,所以该网络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系统分为三个部分:底层数据通信模块,数据处理和业务模块和表示层。

1) 底层数据通信模块:底层为数据通信部分,负责实现使用SNMP协议与被管的设备进行通信,获取SNMP实体中MIB库中的信息。这里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方法,即把每个被管设备都当作一个对象,当对被管对象进行访问时,只要调用Advent Net SNMP API函数,便可获取相应的网络信息。

2) 数据处理和业务模块:负责对采集信息处理和系统的配置、轮询、日志、故障、拓扑的管理功能。如对采集数据需要及时显示,则直接传给表示层。系统配置主要是设置阀值和对被管理的设备信息进行配置。轮询查询的主要作用是实时监控被管实体的运行状态。日志是对用户操作以及程序运行时出现的异常给予记录。故障管理是对被设备的故障时发出的陷阱通知给予及时的接收处理。拓扑模块是对在被管实体实现拓扑发现,并用图形方式显示。

3) 表示层:在系统和用户之间建立一种通信方式,实现网络管理者对系统的访问。

4 系统功能

本系统将网络管理按功能分成六大模块:拓扑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用户管理和日志管理。下面分别对各个模块功能的具体描述。

4.1 拓扑管理

拓扑管理提供网络拓扑显示与多视图管理功能,用户能够在拓扑视图上清晰、直观的掌握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各层设备的运行状态,主要由拓扑导航图、拓扑树组成。拓扑管理是网络管理中的其它模块管理的基础,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内容。

在该管理模块中,根据配置,可以自动获取受控网络中的网元节点和网络结构,并呈现给管理员;同时系统会实时刷新网络拓扑,以发现和呈现网络变化。也提供手工刷新方式。在拓扑树节点、拓扑导航图上会直观显示网络元素和链路的当前告警信息,例如当出现连接断路时用红色虚线来表示。管理员可以添加、删除、修改网络上的节点。在该功能中还提供完善的图形、布局、查找操作。拓扑管理模块细分成7个模块(如图3),分别是:拓扑信息采集控制模块;拓扑信息采集模块;拓扑信息分析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显示模块;警告模块;MIB信息提取模块。

拓扑管理的工作流程是,首先拓扑信息采集模块根据拓扑信息采集控制模块提供的一些参数(比如采集范围、采集时间),利用前面所述的拓扑发现算法提供的方法采集到网络拓扑信息后,并保存到相应到拓扑结构数据库中。信息分析模块则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网络或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再交给显示模块进行图形化的显示。如果在采集拓扑信息过程中发现网络异常,则通过告警模块,以各种方式向用户告警。除此之外,还提供了MIB库的各个变量浏览,通过图形显示方式,将保存的树型结构的MIB变量的值显示给管理员。管理员直接利用这些值来提取相应的信息。

4.2 故障管理

故障管理是指实现对数据网内所有网元设备的告警监测和故障定位,配合管理其他功能进行故障排除和系统设备复测,还能收集和处理各网络单元的各种故障、告警及网络状态异常信息,能够以声、光等形式直观的提示维护人员。并具有各种分类统计和指导分析的功能。

实时接收网元上报的告警和通知报告,提供告警描述、级别、类型、时间、原因、位置、设备标识、告警处理建议等详细信息,提供告警自动和手工同步,确保告警的准确性。

告警级别分为严重告警、重要告警、普通告警、和轻微告警;提供告警的确认、反确认、清除;提供告警过滤、提供告警前转,可将告警发送到指定邮箱;打印和输出到文件。

网络管理员可自行定义告警级别,以及告警提示声音等。提供告警处理建议定制,系统提供缺省的处理建议,可根据指定的条件查询当前告警、历史告警、通知信息。

4.3 性能管理与配置管理

性能管理负责设备的性能监视和分析,从网元采集各种性能数据,经处理后生成性能报告,为维护部门和管理部门提供数据,以便指导网络规划、调整,改善网络运行质量。

配置管理模块主要是通过配置管理器对各种网络节点的配置属性进行配置、查询、修改。网络节点是指工业以太网络中的设备(网元),设备包含机架、机框、插槽和电路板,以及物理现场设备层的各种设备。配置管理包括对网元的物理配置管理和逻辑配置管理,物理配置管理是对设备、机架、机框、插槽、电路板和端口等物理实体的属性进行管理,逻辑配置管理可以对设备中包含的各种功能实体进行配置操作。

5 仿真实验

为了证明采用基于简单管理协议和快速生成树相结合的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本文使用JAVA语言做了实验。由于路由器的访问权限和安全性限制,实验是在依据真实数据模拟的网络环境中进行。根据得到的拓扑信息经过分析知道该算法的发现方法是有效的。本文通过与完全基于传统的生成树的网络拓扑更新方法相比较,结果如图4所示。

实验分别对2个、5个、7个节点发生变化执行。网络拓扑自恢复能力的量度C采用下式计算:

其中Cn代表n个节点变化时网络拓扑自恢复能力的量度值,Tr代表r个连续节点变化时拓扑从发生变化时刻到拓扑更新完成所经历的时间值。

6 小结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工业以太网的网络管理系统,并设计了各个功能模块的作用。并对前面讲述的内容做了仿真实验。

参考文献:

[1] Johnson D, Perkins C, Arkko J. RFC3775: Mobility support in IPv6 [EB/OL].(2004-06).

[2] Koodli R. RFC4068: Fast handovers for mobile IPv6 [EB/OL].(2005-07).

[3] Soliman H, Catelluccia C, Malki K E, et al. RFC4140: Hierarchical mobile IPv6 mobility management (HMIPv6) [EB/OL]. (2005-08).

[4] Devarapalli V, Wakikawa R, Petrescu A, et al. RFC3963: Network mobility (NEMO) basic support protocol [EB/OL].(2005-01)[2006-04].

[5] Keeni G, Koide K, Nagami K, et al. RFC4295: Mobile IPv6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EB/OL].

[6] Cisco Systems, Glenn M K, Solutions C, et al. draft-ietf-nemo-mib-02: NEMO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EB/OL]. (2006-10-21) [2006-10-25].

[7] 万夕里,蔚承建.公共无线局域网下的移动IP的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6,5(2):272-274.

网络管理系统篇4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积极构建“四双”人才培养模式,即双元——产学合作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双纲——理论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并举;双师——任课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双证——既发毕业证书,又发职业资格证书。

1)校企合作办学,学校引入企业推荐的优质核心课程资源,在专业教学计划修订中明确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实行“2.5+0.5”学制。

2)改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师确定以培养职业技能和操作技能为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减少了一些理论性较强且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率较少的内容,加大课内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在各理论课中也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落实,使得专业整体的实践课时量超过50%。

3)强化教师任课基本要求。承担专业核心课程授课任务的教师必须具备计算机行业相关中级资格证书,具有双师素质。

4)巩固和落实教师“双证书”制度,重视学生的职业资格证考试,将教学与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证考试有机结合起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引入“双证书”制度。教师通过实行“双证书”制度,将教学内容与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很快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课程改革

1课程体系设置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网络系统管理专业采取了两大特色举措。

1)逐步建立进阶课程体系。以“解决网络应用”的核心能力为依据,按照“岗位能力课程”的主线和“学网”、“组网”、“建网”、“管网”、“用网”的过程设置课程,使学生按“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的进度逐步深入掌握网络知识和技能,并自主选择强化某个方面的课程模块,兼顾其他能力的培养。

2)进一步细分核心课程群组,实行课程群组联动机制。我们将内容关联性较强、内在联系紧密、同属一个培养能力范畴的课程重组,重新划分为课程群组或基本模块,并交叉确定责任教师。以单门课程的建设带动课程群组的发展,通过课程群组的总体规划促进单门课程的建设,进而促使优质课程的形成,全面推动课程群组建设,逐渐形成课程群组联动机制,为申报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打下基础。

2课程内容整合

1)进行课程整合优化。例如,我们将原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和“操作系统及常见故障的排查”整合为一门课程;将“数据库基础”内容纳入到“企业级数据库的安装、配置设定及管理”中;将“网络安全设计”、“无线局域网络技术与安全”、“信息系统安全”整合为“信息安全技术”等。

2)拓宽专业技能课程。结合海南打造国际旅游岛、大力发展旅游信息化、推进海南“智能岛”建设以及海航集团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①,我们增设了“电子商务”、“无线网络与移动

技术”、“网页设计”、“无线网络与移动技术”、“Linux操作系统”、“JAVA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以及IT专题讲座。3)以重点课程和省级教改项目带动基础课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学院的首批精品课程之一,经过三个阶段的建设,其教学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改革与创新”教改项目已成为省教育厅2010-2011年度基金项目,计算机教研室正在着手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教与学模式,探索分层次教学改革模式,全面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

3重组课程教学及考核标准

教师可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参照计算机行业如Microsoft、Cisco、H3C、CIW等企业的IT行业认证的初、中级考试标准以及“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国家职业标准”,逐渐建立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标准。教师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采用笔试、实践技能考核、项目实施技能考核、岗位绩效考核、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厂商认证、技能竞赛等多种考核方式,客观并全面地考查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水平,逐步改变闭卷笔试的单一考试方式。

实践教学条件与校企合作改革

1加强校企在课程实践教学方面的合作力度

教师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同企业管理与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建设研讨,共同探讨和研究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环节设置。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教师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分析专业面向的职业领域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进行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将专业对应职业技能标准融入教学计划中,将教学内容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结合,将实践教学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教师合理安排各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块,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

2加大校企在实验实训软环境方面的合作

校企共同设计和开发教学、实训项目,共同编写实训指南。校内引进企业标准和企业文化,其生产性实训室按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建设,从而更好地开展以企业真实项目为情境单元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及项目实践,培养学生从初学到熟练职业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校内实训过程中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依据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及网络技术行业发展和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在两年的建设过程中投入近120万元人民币,初步建成了“计算机组装实训室”、“网络实训室”和“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三个实训室。“计算机组装实训室”的计算机设备全部是从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调拨,该实验室主要用于学生进行计算机拆机、装机实训;“网络实训室”配备了71台主流配置的教学用机以及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无线AP等网络设备,可以进行约16个实训项目;“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以高职高专国家职业技能大赛标准为依据建成,设备主要由网络和布线两个部分组成,包含了防火墙、路由器、三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机、交换机模块、网络培训实训装置、网络综合布线实训装置、操作台及铜栏工具箱等,能够开展8个大类的实训项目,满足了基本的人才培养需求。

3加快外实习基地的建立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目前已与海南百成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海南海航航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海南易建科技有限公司等签署校外实习基地签署合作协议,积极探索“校企共建、共管”的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机制,为学生实习和就业提供渠道。

教学团队建设

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在加大,“双师素质”教师逐年增加。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9人,兼职教师6人。专、兼职教师中,10人具有行业资格证书,占总人数的67%;双师素质教师占总人数的53%;具有硕士学位(含在读)及以上的有8人。为加强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形成教学主力军,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1)要求青年教师提升学历,争取在三年内使青年教师全部拥有研究生(含在读)以上学历;通过人员引进,争取三年内使教师职称结构合理化,以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为主,其中,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以上。

2)引导教师向“双师”素质方向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技能,力争“双师型”比例达80%以上。安排教师利用寒暑假到对口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与轮岗,从而形成“教学—实践—教学”的良性互动,积累实践教学经验;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核,获得计算机技术行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校内外实习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实践教学中边干边学,逐步提高技能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

3)定期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情况与问题;强化听课制度,开展教师互评和学生座谈会等活动,促使教师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4)建立一支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兼职教师队伍,改善现有教学团队的结构,以适应产学结合,利于团队发展。

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1建立督学制度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按一定程序报请海航集团,聘任海航集团各产业集团综合管理部(或人力资源部)总经理为学院各专业督学。督学代表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的举办单位,海航集团及各产业集团对学院教学工作、学生实习就业、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评价。督学按集团文件要求积极参与学院、系(部)教育教学工作、评估督导工作,参与教研室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督导工作,参与专业建设和制定教学计划,负责学院与相关产业集团协调工作,做好学生实习和就业指导工作。

2实施教学督导制度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聘任由系(部)主管教学工作的领导、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和资深教授等教学和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教学督导组,他们在教务部门的统一安排下,对教学秩序、教学水平、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教学督导按计划或随机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等进行听课检查和指导;参与教学常规检查,了解各教学单位和教学管理部门的教学安排情况;参加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发现日常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教学质量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定期提交教学情况分析文章,针对突出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为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决策依据;参与各教学单位的教学活动和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

3完善学生评教制度

改革以往以纸质问卷调查表进行评教的方式,充分利用网络教务系统,组织学生进行网上评教。评教观察点逐渐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语言组织表达、课堂管理、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基础上,增加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与帮助、师生关系、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因素,客观并全面地评价教师的工作,并将此作为教师评优和评奖的重要依据。此外,教师可通过开展学生座谈会及个别交流等方式,从多方面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4落实毕业生回访反馈机制

教师定期做好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回访,了解毕业生在单位的工作情况,通过与毕业生及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座谈,掌握毕业生在专业技能方面存在的不足。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和建议,教师需重新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使得培养的毕业生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结语

网络管理系统篇5

关键词:电力系统;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电力系统改革在不断的深入,已经由原来的工业体制转变为市场方向,随着网络信息系统的建立,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但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更新换代,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将网络信息技术更好的利用,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服务于电力企业,已经成为目前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电力系统信息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制度建设和信息化结构

在电力公司中,并没有充分意识到信息部门的重要性,有些电力部门甚至没有配备专门的机构,岗位和制度也没有规范的建立和执行。由于很多是在生产技术部门下,附属着信息部门,有的仅仅是设置一个信息化负责人员,造成了信息化结构和制度建设的不健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信息化建设必须由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通过专门的信息化结构来推动,以适应新形式下的需求。

2.电力企业的网络信息安全存在许多风险

2.1是网络安全结构不合理,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核心交换系统安排不合理,没有对网络用户进行分级处理,致使所有的用户对信息的处理地位都是相同的,即任何人都能对网络安全造成影响;

2.2是来自互联网的威胁,目前,大部分的电力企业的网络都与互联网连接,这样在方便企业内部员工进行信息浏览的同时,互联网上的所有用户都能访问,给电力企业的网络信息安全带来了很大的潜在威胁;

2.3是来自与企业内部的影响,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内部重要数据在网络上传输,这样为非法用户窃取企业信息提供了便利,造成企业内部信息混乱,破坏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

3.网络病毒的威胁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要求在调通中心、变电站、用户等之间进行的数据交换也越来越频繁,对电力控制系统和数据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提出了新的严格要求。而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普及,病毒和黑客也日益猖獗。在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来自外部有组织的团体、拥有丰富资源的威胁源发起的恶意攻击,攻破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网络,导致电力一次系统事故或大面积停电事故。

4.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低

电力企业作为重要的工业企业,其“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是非常明显的。安全管理体制不合理,导致企业疏于对管理人员的技术培养,最终导致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低下,即使网络安全出现问题,也不能及时修理。

5.电力企业的安全意识不强

电力企业通常重视的是网络的利用效率,在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工作学习的时候,只关注其运行的效率,疏于对其信息的安全性的保护管理,并且没有投入专项的资金和管理人员对网络信息安全进行定期的维护,甚至即使出现问题,也懒得去理,这样就导致了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一直处于被动的隐患状态。

二、电力系统信息网络安全技术应用策略

1.防病毒侵入技术

防病毒侵入系统能够有效地阻止病毒的进入,进而有效地防止病毒对电力系统的信息进行破坏。这种措施通常是在电脑上下载安全的杀毒软件,还应该安装服务器,对防病毒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保证其能够有效正常地运行。此外,在网关出还应该安装相应的网关防病毒系统。也就是说,通过在电力系统的所有信息系统中安装全面防护的防病毒软件,对各个环节进行防毒处理,并创建合理的管理体制,以起到对计算机可能出现的病毒侵入进行预防、监测和治理,同时还应该及时对防病毒系统进行定时的升级。通过上述的所有手段,这样才能有效地对即将侵入信息管理系统的病毒进行处理。

2.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原意是指建筑物里用来防止火灾蔓延的隔离墙,在这里引申为保护内部网络安全的一道防护墙。防火墙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性措施,实际上是一个或一组在两个网络之间执行访问控制策略的系统,它逻辑上处于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并由一组保证内部网正常安全运行的软硬件有机的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目的是保护网络不被可疑的人侵扰。其最基本的构建是构造防火墙的人的思想。它提供可控的网络通信,只允许授权的通讯。本质上,它是一种访问控制技术,也就是提供可控的过滤网络通信,控制进出两个方向的通信并且只允许授权的通讯。防火墙在网络边界上通过建立起来的相应网络通信监控系统来隔离内部和外部网络,以阻档外部网络的侵入。它用来防止外部网上的各类危险传播到某个受保护网内。保护安全网络免受来自不安全网络的入侵。

防火墙是一组由路由器、主机和软件等构成的有机组合,它是一种保护装置,用来保护网络数据、资源和用户的秘密。一个典型的防火墙由包过滤路由器、应用层网关(或服务器)、电路层网关等构成。如图1.

图1.典型防火墙网络构成图

3.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认证是指用户必须提供它是谁的证明,是与密码技术密不可分的。它是网络安全的重要实现机制之一。在安全的网络通信中,涉及各方必须通过某种形式的身份认证机制来证明他们的身份,验证用户的身份与所宣称的是否一致,然后才能实现对不同用户的访问控制和记录。身份认证技术是为主机或最终用户建立身份的主要技术。在网络中为了确保安全,必须使特定的网络资源授权给特定的用户使用,同时使得非法用户无法访问高于其权限相关网络资源。

在实际认证过程中可采取如口令、密钥、智能卡或指纹等方法来验证主体的身份。在广义的网络普遍采取CA(CertificateAuthority)即证书授权的意思。在网络中,所有客户的证书都是由证书授权中心即CA中心分发并签名,该证书内含公开密钥,每一个客户都拥有一个属于自个的私密密钥并对应于证书,同时公开密钥加密信息必须用对应的私密密钥来解密。数字签名是公开密钥加密技术的一类应用。

如今,随着电力企业信息网络的发展,在电力营销、物质采购、客户服务等领域,电力电子商务得到了迅速发展,并越来越成为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将来发展得趋势。而网上交易的安全性是当前发展电子商务的关键,在网上电子交易中,数字证书就将成为参与网上交易活动的各方的“身份证”,每次交易时,都要通过数字证书对各方的身份进行验证,因此研究身份认证技术对电力电子商务的安全就显得很有意义了。

4.虚拟局域网网络安全技术

拟局域网技术简称VLAN技术,VLAN 技术是将相关的 LAN 合理的分成几个不同的区域,促使每一个 VLAN 都能够满足计算机的工作要求。由于LAN 的属性决定其在逻辑上的物理划分必须在不同的区域哈桑,在每一个工作站上都有特定的LAN网段,每一个VLAN中的信息都不能和其他的 VLAN 上的信息进行交换,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信息的流动,并且有助于网络控制的简单化,从而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5.信息备份技术

电力系统的所有信息在进行传输之前,都应该进行备份,并且备份也要按等级进行,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对信息进行分级备份,将这些备份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并且还应该定期的对备份的信息进行检查,以确保其可用性和准确性,以此防止当电力系统信息出现故障的时候,因为数据丢失造成严重的损失。

结束语

对于电力行业来讲,电力系统信息网络安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有各种各样的因素会影响到电力系统信息网络安全,所以加强信息网络安全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不断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为电力系统信息网络安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和支撑,因此我们应该将各种技术充分利用起来,为电力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确保电力的正常供应,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马进.加载隐私保护的网络安全综合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2]张彤.电力可信网络体系及关键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3]高瞻.网格环境下的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4]徐.高校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12.

[5]王会.基于等级保护的党校网络安全体系的研究与应用[D].中山大学,2012.

网络管理系统篇6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发展方向

一、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认识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共同组成,硬件系统包括进入网络所用的设备,主机,通信处理机,本地线路。软件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和网络系统组成。而计算机网络组成主要又包括网络工作站、网络服务器、局域网交换设备、网络互连设备、传输设备、网络外部设备和网络软件等几个部分。

计算机网络管理是指网管工作站对网络进行监督、组织和控制网络通信服务以及信息处理所必需的各种活动的总称,目的是确保计算机网络的持续正常运行,使网络中的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并在计算机网络运行出现异常时能及时响应和排除故障,以保持网络系统的高效运行。

二、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在其网络规划时就应该充分考虑网络的可管理性,以此来设计相适应的网管系统,才能很好的为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营和发展提供服务或决策支持。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ISO/IEC7498-4中定义并描述了开放系统互连(OSI)管理的术语和概念,其组织这样认为:开放系统互连管理应该具备这样一些功能,具有控制、协调、监视OSI环境下的一些资源,这些资源保证OSI环境下的通信。那么从按照ISO组织的归纳,并从其功能方面来看,网管系统的各类功能可以这样去包括:失效管理、配置管理、账户管理、性能管理以及安全管理这五大方面里。

但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并且这些问题不是应用层的一个层次内的问题,如网络管理对象和管理信息的采集涉及网络分层体系中的各个层次的问题。而是一个大系统问题。如Manager与Agent的分工协同,集中式或分布式管理体制的选择,网络地址分配,网络系统结点的接入与撤除,管理信息库的组织,网络系统故障诊断,系统容错设计,网络系统性能的实时监测,系统访问控制等等问题,并且都涉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大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对系统功能、性能、结构有着致命的伤害。

三、计算机网管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

1、实现分布式网络管理    在面对跨平台连接的和交互的问题方面,计算机网管管理系统以后可以采用分布式网络管理,从而实现分布式应用系统,如OMG组织提出的CORBA是较理想的平台。对于分布式网管的具体机构是设立多个域管理进程, 域管理进程的作用就是负责管理本域的管理对象, 同时进程间进行协调和交互, 以完成对全局网的管理。对于网管工作站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还可以把分布式网络管理分成三部分:对等体式、层次式和网络式三部分网臂系统。对等体式的网管系统是指各个网管服务器之间可以根据需要相互交换信息,并通过某种方式合作而实现较大规模的网络管理。层次式的网管系统就是高层的管理者负责从其下层的网管服务器获取信息并管理一个尺度较大的网络系统。网络式的网管系统则是层次式和对等体式的结合体,其功能更强大,它除了同一层的网管工作站除了可以同其相邻层管理者交互之外。还可以同本层其他工作站交互以便获得更全面的信息,以此更好地完成本域管理工作。这样在分布式网络管理中,一方面可以起到减少中央网管负荷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网管信息传递的时延,以此来减少管理端网络拥塞和减轻管理站的负担。

2、实现集成网管式管理   

对于实现集成网管式管理,可能是比较容易的,它是基于网管平台的网管系统,以此采取了类似ISO系统管理相似的功能层次结构而发展起来,形成平台功能和网管应用功能两类。网管平台主要负责收集信息并且能够作简单处理,来提供各种网管应用所需的一些基础服务,达到对上层应用屏蔽底层协议的复杂性等。网管平台的集成目标主要体现在用户界面上协议和功能上。在用户界面上,它负责为各种网管系统提供统一的界面。在协议上通过为各类协议构建专门的协议网管模块,使各类协议为应用层提供相同的应用程序接口APII。在功能上主要提供一些通用的服务,以此来提高应用的利用率。

3、实现全方位网络管理 

实现全方位网络管理就是在一个操作台实现对各个子网的透视,对所管业务的了解以及提供对故障的定位和排除的支持,这就要求网络管理系统提供多种级制的管理支持,从而实现对互联的多个网络的管理工作。而在现今网络管理中,网络管理还不能尽如人意。如管理工具不能共享信息、协调工作,网络管理者必须学会每一种工具,人工解释跨工具网管功能含义,拥有不同类型网络的企业必须解决多种网管工具带来的问题。网络管理者要理解每种类型子网的 被管资源定义、资源行为以及与其它子网资源的关系等等问题。全方位网络管理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以建立起的各个专用子网的管理系统的不同情况,如单一的用户接口。一致的网络管理Vocabulary。还有是对所有子网一致的管理功能集,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全方位的网络管理系统。还可以直接建立一个全方位的网络管理系统。总而言之,全方位的网络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网络管理效率,以此降低对网络管理者专门知识、技巧经验要求,减少他们所犯错误,增加他们处理问题的灵活性。

4、其他的网络管理 

在智能方面的网络管理方面,可以针对网络的问题,如当网络管理和用户需求不直接联系时,当网络性能下降等网络运行性能变化时,就可以进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维护、诊断、排除故障及维护网络运行在最佳状态成为必然趋势。在web网页的网络管理方面,可以通过使用web浏览器在网络的任何节点上来监测、控制网络以及各子网的管理功能。

参考文献:

[1]劳帼龄.网络安全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吴永强.网络管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

网络管理系统篇7

本文通过研究分布式网络应用管理系统的概述,并且找出了分布式网络应用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分布式网络应用管理系统的研究可以更好的管理客户端功能以及系统关键技术,从而进一步促进网络管理系统的完善。

【关键词】分布式 网络应用 管理系y

【关键词】分布式 网络应用 管理系统

1 概述

1.1 研究的背景

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中的流量也日益复杂多变,这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宽带资源的发展。随着现在网络技术的进步,网络用户也面临了很多的问题。这就需要能够建立更好的分布式网络应用管理系统,从而进一步的促进管理系统的完善与发展。同时,完善的管理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国网络应用的可行性,从而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分布式网络应用管理系统的研究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就需要相关人员能够作出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完善网络应用管理系统。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本文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分布式网络应用管理系统研究,进一步找出促进网络发展的管理系统,同时也是为了优化产业结构。因为国内的网络应用性能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比较晚,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劣势,这也会使得分布式网络应用管理系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的研究能够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的推动网络技术的更新与变革。分布式网络应用管理系统研究是对管理系统的进一步改善,同时对于提高我国网络管理水平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

2 分布式网络应用管理系统设计原理

分布式网络应用管理系统具有一定安全性,同时他还是一个测量和监控的平台。在进行管理系统设计时候,可以通过与网络应用的特征库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进行数据包的识别和分类,这样也可以更好的区分出分布式网络应用管理系统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系统可以通过探测和跟踪动态来进行设计分配,这样直接采集网络中的各种信息来进行设计,从而使得分布式网络应用管理系统运行状况能够更加安全合理,这种设计原理通过利用一定的科技并且采用了一定的测量,从而使得原理更加具有可信性与可行性。分布式网络应用管理系统采用的是业界先进的分布式计算,可以很好的减少失误,并且能够使得应用管理器但数据存储和客户端等各项工作都能更加顺利。

3 分布式网络应用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海量应用数据存储、分析技术

网络技术的离不开数据储存可数据分析,可是在现在分布式网络应用管理系统中,由于数据存储和分析技术不到位,这就无法突破传统网络分析系统,也无法根据历史数据存储来进行更新,这样一来就阻碍对大量数据的处理,一旦数据不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就会使得数据进行积累,从而造成数据存储空间出现病毒,同时也会使得分布式网络应用管理系统缺乏完善性和科学性。

3.2 缺乏弹性分布式网络理论框架

在进行分布式网络理论框架的构建中,由于条例过于死板缺乏弹性,这就无法通过合理地利用灵活性来完善分布式网络技术。就是因为现在的分布式网络理论框架过于死板,缺乏弹性,才会使得一些数据在处理的过程中无法进行及时的更新,这样一来就会由于数据过多而导致网络技术缺乏先进性,同时,这也降低了大型网络中大量网管数据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从而使得网络应用的整体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3.3 系统关键技术不足

分布式网络应用管理系统就是由于缺乏关键技术,才无法形成自身的竞争力。在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的发展中,大部分的技术都具有普遍性,这些技术都传统而老套,缺乏创新性,如此一来就不利于形成自身的竞争力,这也是导致我国网络技术一直都无法达到新的高度的重要原因。系统关键技术不足,不利于技术的更新,也不利于网络管理系统的完善。

3.4 缺乏专业的网络应用技术人员

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就需要很强的技术性人员,可是,很多的网络技术人员都缺乏专业性的培训,这也使得技术性不强以及创新度不够。在平时的发展研究中,网络技术人员不能够及时的根据现在网络技术的发展情况而作出准确的,这样就无法更好的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从而阻碍了分布式网络应用管理系统的完善。同时,又因为网络技术人员缺乏一定的素质和责任心,所以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也缺乏工作的热情,这就更加阻碍了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4 解决分布式网络应用管理系统研究存在问题的对策

4.1 完善海量应用数据存储、分析技术

要想更好地促进分布式网络应用管理系统的完善,就一定要加强对数据存储、分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数据存储、分析技术是进行数据筛选的重要技术与前提,网络企业可以通过研发数据存储、分析技术更好地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能够保障数据的时效性,这也可以为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很好的机会。总之,完善海量应用数据存储、分析技术是管理系统发展的基础。

4.2 形成弹性分布式网络理论框架

当然,在分布式网络应用管理系统发展过程中,要根据数据的变更或者是其他突发状况对网络理论框架进行灵活的调解,抛弃传统的死板的网络理论框架,从而形成就弹性的行为模式,这样不仅体现了网络技术发展的科学性,同时还体现了技术发展的人性化。弹性的分布式网络理论框架可以更好的为网络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从而促进分布式网络应用管理系统的发展与进步。

4.3 完善系统关键技术

在管理系统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时展的潮流和网络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关键性技术,当然也要通过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技术核心,从而更好地促进分布式网络应用管理系统的发展。完善系统关键技术有利于形成独特饿的竞争力,这样也可以更好的促进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5 总结

分布式网络应用管理系统具有非常高的技术性,同时也是以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数据网络进行控制优化的过程。通过分布式网络应用管理系统的完善,可以更进一步的帮助相关人员了解网络运行的状况,这样才能够根据运行状况进行合理的管理与控制,分布式网络应用管理系统的完善可以保障整个网络应用的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带动网络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宗田.分布式计算环境的比较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13):26-29.

[2]陈志刚.分布式系统中一种动态负载均衡策略、相关模型及算法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2,23(12):31434-1437.

[3]严芬.分布式多层应用系统及其安全控制的研究与应用[D].扬州:扬州大学,2002.

作者简介

殷子江(1973-),男,辽宁省沈阳市人。研究生学历。现为武警辽宁省总队网络管理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及网络应用。

作者单位

网络管理系统篇8

关键词:通信技术;电力系统;网络管理;SNMP;TMN

中图分类号:S9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不断应用于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通信技术也逐渐发展成熟。现在通信技术已经涉及到了电力通信系统领域。为了满足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高效生产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习新技术,不断的促进通信技术的发展,使电力企业逐步的市场化,走向国际与国际接轨。这就是通信技术有了很多新的技术,更加完善的通讯设备和通讯系统,像是SDH、光纤环路、数字程控、ATM等新的技术,这些技术都不断地融入到电力通信网中,是网络日益变得现代化、市场化,整个网络变得更加的积极向上,不断的向前发展,面貌更加的日新月异。新设备的出现促进了通信网络向着智能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功能日益提高,配件变得更加的科学,应用变得简单明了,更加的方便。随着人们了解的深入,很多的新科技不断的浮出水面,市场上出现了跟种各样的配件、产品,功能强大,新的功能不断的提出,可选择的范围扩大,这就造成了电力通讯系统中设备种类的复杂化。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的发展,很多的旧思想逐渐地被淘汰,现在,电力系统与计算机应用逐渐的结合在一起,更加方便了系统的运行,还有出现故障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这就使得传统的通讯网络交换、传输等领域发生了变化,加入了计算机网络设备,像是路由器、网络交换、ATM等设备。还有一些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像是IP电话,这就对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网络的结合性要求非常的高。现在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更加的不易区分,很多地方都得到了应用。电力通信业务现在不断的发展,向着高速化数字化、大容量的用户发展,已经不再是那调度电话、低速率远动通道了,现在更加的合理化,科学化。像是在计算机的互联网、广域网、视频传输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电力通信的结构也不再单一,现在是多中心的网状网络,来保证电力通信网的发展与传输。

现在由于网络规模并没有形成很大,我国仍然处于发展中,电力通信系统的网络也是一个业务量不是很大的的网络规模。而通信网络的网域非常大,数量也很多,但是,这么大的网域规模,发展确实比较慢的。在通信网络的管理上,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方式,不分专业的统一管理,导致专业人才流失,使网络的发展处于一个不正常的状态。同时,这里的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要管理很多的设备,还有很多的细小的环节,这就很可能导致混乱,造成失误。每一位通信管理维护人员都必须管理包括网络中传输、交换、终端各环节上的设备,还包括电源、机房、环境等网络辅助设备,同时还要管理电路调配等网络业务。

1 电力通信系统的原则

1.1 TMN结构体系的广泛应用。TMN是国际电信联盟ITU-T专门为电信网络管理而制定的若干建议书,主要是为了适应通信网多厂商、多协议的环境,解决网管系统可持续建设的问题。TMN的优点在于其成熟和完整性,是目前国际上被广泛接受的体系中最为完整的通信网管标准体系;TMN的不足在于其复杂性和单一化的接口。

1.2 学习其他的网络系统标准。在接受TMN的同时,兼容其他流行的网管系统的标准以解决TMN接口单一的问题,对电力通信网管系统的建设十分有好处,尤其在强调技术经济效益的今天,这一点更为重要。另外,目前出现了新发展的网管体系和标准,例如对象管理组织OMG的CORBA体系、基于Web的网管体系、分布式网络管理技术等,这些新的技术都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1.3 使用TMN网管开发新的发展平台。网络管理是一个巨大、复杂的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特别是像TMN这样的系统,而综合业务及综合接入功能的要求又增加了系统的难度。每一种商用系统都为建设通信网络管理系统提供了一整套管理、、协议接口及信息数据库开发的工具和方法。

1.4 网络化的通信系统。网管系统互联组成网管网络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从长远来讲,电力通信网管应接受异构网互联的观念,即不同层次、不同厂商甚至不同体系结构的系统之间应不受阻碍的互联,组成一个具有广泛容纳性的网管网络。

1.5 接入口的综合性。TMN网管系统本身支持的标准接口有限,能够直接接入TMN网管系统的通信系统和通信设备的并不多,大量通信设备的接入依靠网管系统提供的转换机制,网管系统通过协议适配器这样的网管部件,实现网管对通信设备的接入。

1.6 使网络系统更加具有开放性。应用功能的设置应该能由用户来选择,用户的应用界面应该满足用户的要求。这要求网管系统除了具有根据用户要求定制的能力外,重要的一点是网管系统的应用功能接口应具有开放性,应能支持满足应用功能接口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在不改变基础系统的情况下不断推出新的应用功能、用户界面,满足用户的要求。

2 对电力通信系统的改革方案

2.1 因素分析。在选择网管系统方案时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决定,网络管理要求应是确定网管系统方案的首要因素。在完成监控功能方面,监控系统的实时性能、准确程度都较复杂的网管系统要高。

2.2 网络管理系统的内容。初期的网管系统一般只注重网络某些部分(如通信设备)的管理,其主要原因是通信网管系统在发展初期一般依赖于通信设备生产厂商。网元数据采集层,网元管理层,网络管理层。

2.3 网络管理系统的功能。一个完善的网络管理系统应具备如下功能: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

2.4 网络系统的要求。网管系统可采用IP级的网络实现系统中各硬件平台之间的互联,利用现有的各种管理数据网络的路由,组织四通八达的网管系统网络。数据服务器,网管工作站,浏览工作站,协议适配器,前置机,网管系统的软件

结语

由于我国信息的开发与应用起步都比较晚,导致很多的信息系统的发展也晚于其他的国家,发展的没有那么迅速,尤其是电力通信网络系统管理体系晚于公用网和一些其他专用的网络体系。现在,在电力通信管理系统中仍然没有非常具有真正规模的管理体系,网络的运行仍然依靠外力的监督,像是依靠通信监督系统和一些随同信系统和通信设备引进的网元、网络管理系统。但是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不断的发展,我国对网络的鼓励发展,网络规模还有管理水平的提高,电力通信系统的软肋逐渐的被重视,很多地方在电力系统中都不适应,这就要求电力通信系统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加强网络的建设。这就对从事电力通信管理的工作人员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使电力通信网络得到更好的发展,运行速度变快,管理更加合理,更加的科学。

参考文献

[1]汪晓岩.电力线系统模拟[Z].

[2]谭文恕.电力系统的通讯系统体系[Z].

上一篇:无线网络论文范文 下一篇:企业网络推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