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字典范文

时间:2023-02-28 08:52:37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范文第1篇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文字讹误字际关系引文脱衍

《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字典》)第一版存在一些字形讹误现象,学界对此已有讨论。第二版出版后,我们发现,原有讹误仍有少量沿袭。本文以下讨论的多数问题是一、二版共同存在的,其中“要”字头下误“”为“臼”和“”字头下误“”为“丽”是第二版中新产生的讹误。“暹”一词第一版误为“暹暹”,第二版误为“”,可谓矫枉过正,以谬易谬。其他还有一些属于第二版修改不彻底的问题。现分形近字误植、字际关系处理失当、笔形及结构讹舛和引文脱衍四种情况予以列举辨证,以期为字典的使用、研究和修订提供点滴参考。

一、 形近字误植

(一) “欲”误为“”

《大字典》丿部“川”字条义项③引《论语・雍也》: “犁牛之子U且角,虽勿用,山川其舍诸。”(一、二版同)

引文中“”系“欲”之误。同字典“U”字条下亦引此句,无误(一、二版同)。据《大字典》所附主要引用书目表,《论语》所据主要版本为四部丛刊影印日本正平刊本《论语集解》,经查该本此字作“欲”。其他如《论语义疏》《论语集注》《论语正义》等参考版本中,均未见此字作“”者。,音jué,与“欲”音义俱无涉。

(二) “坑”误为“”

丿部“川”字条义项⑤: “_,《广雅・释水》: ‘川,_也。’”(一、二版同)

经查《广雅・释水》,此条作: “、洫、畎、、、、沟、渠、川、渎、K、、科、`,坑也。”显然,被释词均为表示水沟、低洼之意的词,用以释义的词当然是“坑”而非“_”。王念孙解疏此条时首举《尔雅》“l,也”,并说“l与坑同。坑之言康也”;“康、坑、K、科、渠,皆空之转声也”。

_,据《大字典》,同“丁保见《玉篇・土部》。而“丁庇卸义: 一为乐器,也作“埙”;二为盂。与“川”字音义均无涉。因此,“川”释为“_”显属讹字。

(三) “”误为“”

丿部“睾”字条义项③: “同‘皋’。”谓今本《列子》作“G”,引杨伯峻集释: “刘台拱曰: ‘G即皋。’王肃曰: ‘G,高骸!”(一、二版同)

“高骸毕韵怠案甙p”之误。经查杨伯峻《列子集释》(1958: 16),作“高貌”,且其后版本亦如此(杨伯峻1979: 26)。“p、貌”为古今字,或此或彼,无关紧要,但作“骸痹虼竺不然。《大字典》先后两版均有此显误,令人遗憾。

(四) “右”误为“左”

乙部“”字条第二音项jué下义项①引《诗・小雅・车攻》“决拾既瑁弓矢既调”朱熹注: “决,以象骨为之,著于左手大指,所以钩弦]体。”(一、二版同)

经查朱熹《诗集传》,“左”实为“右”。朱氏此语,实出自孔颖达疏: “决,着于右手大指,所以钩弦开体。”再早还见于《仪礼・乡射礼》“司射适堂西,袒、决、遂”郑玄注: “决,犹]也,以象骨为之,著右大擘指以钩弦]体也。”后世诸书多有引述,兹不赘举。

这个意义的“决”,实亦作“i”,《大字典》“i”字条义项②释之甚明:

②射箭时钩弦的器具。一般用象牙制作,射者戴在大拇指上,用来钩弦,使弓体张开。《字汇・玉部》: “i,射者着于右手大指以钩弦者亦谓之i。”《礼记・内则》: “右佩i。”李调元补注: “i,即《诗》‘童子佩s’之s。s,i,半环也,即今之扳指,成人所佩也。”

又,韦部“s”字条义项①: “扳指。射箭时着于右拇指用以钩弦的用具,以象骨或晶玉制成。古亦称‘i’或‘决’。《说文・韦部》: ‘s,射决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韦系着右巨指。’”《汉语大词典》有“射决”条,释义与之略同。

可见,“决”即“i”,佩于右手大拇指是毫无疑问的。建议今后修订时改“左”为“右”,并指明“决”与“i”的关系。

另外,“]体”之“](G)”,通“开(_)”。据我们检索,《毛诗正义》及《诗集传》中均作“_”,《诗传通释》作“G”,注“_”;《诗传大全》亦作“G”,注“音_,与_同”。此二书均系对《诗集传》所做的笺疏。建议《大字典》修订时据实核校此字,甚或更换书证,将朱注改为孔疏。

此外,《汉语大词典》“”字条第二音项jué下释义:

钩弦用的扳指。《诗・小雅・车攻》: “拾既饮,弓矢既调。”陆德明释文: “,本又作决,或作抉。同。古穴反。”朱熹集传: “决,以象骨为之,着于左手大指,所以钩弦]体。”

其中所引朱熹集传同样误“右”为“左”,不知其与《大字典》之间有无承传关系。另需注意的是,这里所引《车攻》句“拾既饮”,“饮”为“琛敝显误,“”为“决”之异文(决或作,这从后引陆德明《经典释文》可以看出)。其中“”的写法与字头关联贴切。与之相较,《大字典》本条字头与书证的联系便显得稍有阻隔。

(五) “”误为“”

乙部“承”字条义项B13引《韩非子・五蠹》: “既畜王资而承敌国之。”(一、二版同)

经查“”字当作“g”。《大字典》“g”字条义项③同样征引上述语句,但作“g”,是。

《韩非子・五蠹》中此字作“g”,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诸子集成本及王奇猷点校《韩非子新校注》等为证。当然我们也发现,在现代点校本中也偶有误为“”者(王先慎2003: 452),有的则在正文中作“g”,注释中作“”(邵增桦1982: 47―48)。均属形近而误。

(六) “”误为“”

乙部“尹”字条引《说文》: “尹,治也。从又,丿,握事者也。,古文尹。”(一、二版同,但一版“尹”在尸部)

据《说文》,“尹”的古文作,一般隶定为“”。《大字典》巾部有此条:

说文・又部古文

同“尹”。《说文・又部》: “,古文尹。”

据《大字典》,此字还有以下异体: (见《字汇补》)、(见《改并四声篇海》)、(见《集韵》)、(见《字汇补》)、(见《康熙字典》)。GBK字符集中有“”字(其上从,不从臼),当即此字。上述“尹”字条中的误字“”实际也就是“”“”之讹。

现在回头看“”字。《大字典》有此字头:

yì《字汇补》五利切。

狸子。《字汇补・巾部》: “,《海篇》: ‘狸子也。’”清李调元《奇字名・兽名》引《篇海》: “,狸子也。”

可见“”“”究非同字,当予区别――“尹”字条所引古文隶定字形作“”“”均可,但不可作“”。

(七) “糸”误为“系”

乙部“丑”字条义项③引《说文》段注: “《系部》曰: ‘纽,系也。一曰结而可解。’十二月阴气之固结已渐解,故曰纽也。”(一、二版同,但一版“丑”在一部)

经查《说文》及段注,“系部”实为“糸部”。《说文》糸部包括“纽”字计收257字;系部仅有系、O(孙)、(绵)、(繇)四字。《大字典》误“糸”为“系”,很可能是受了下文“纽,系也”的影响。

(八) “庚”误为“赓”

“广”部“庚”字条义项B13:

B13续。《诗・小雅・大东》: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毛传: “赓,续也。”黄侃《春秋名字解诂补谊》: “古文赓从庚。庚亦续也。”

这里“赓,续也”甚可疑,因所引《诗》句为“西有长庚”,毛传当释“庚”而非

“赓”。经查《毛诗正义》,果为“庚,续也”。当然,“庚、赓”音同义通,故常通用。《尔雅・释诂下》: “赓,续也。”(宗福邦2003: 695,2193)也许是因为上述关系,再加下文所引书证中出现“赓”字,所以受到“感染”,造成了疏误。

(九) “”误为“淖”

水部“潮”字条义项①(第一版与此同):

①江河流向海。后作“朝”。《集韵・宵韵》: “淖,《说文》: ‘水宗于海。’隶作潮,通作朝。”按: 《说文・水部》“淖,水朝宗于海”清桂馥义证: “言水赴海,亦如诸侯之见天子也。《诗》: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笺》云: ‘水流而入海,小就大也。’”

其中所见之两处“淖”字均为“”字之误。

查《集韵・宵部》,字作;再查《说文》,其篆书字头作,隶定亦为“”。再者,《大字典》“”字条下释之甚明,可以为证(一、二版同):

同“潮”。《说文・水部》: “,水朝宗于海。从水,朝省。”徐锴系传: “,今俗作潮。”《集韵・宵韵》: “,隶作潮。”

以上释文中的3处“”及字头“”字,字形均准确无误。“潮”字头下的两处“淖”字显系“”字之误,当改。

(十) “”误为“臼”

革部“革”字头下释义(第一版与此同,唯“从卅非革之义”前多“按”字):

《说文》: “革,兽皮治去其毛,革更之,象古文之形。,古,从三十,三十年为一世,而道更也。臼声。”林义光《文源》: “从卅非革之义,廿十亦不为卅,古作,象兽头角足尾之形。”“(臼)象手治之。”

以上释义中的两处“臼”字均为“”字之误。查《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文源》等,均为“”。

,《说文・部》: “,叉手也。从、。”段注: “此云‘叉手’者,谓手指正相向也。此亦从、又而变之也。”《玉篇・部》: “,两手捧物曰。”又《勹部》: “,古作。”可见“”即“”(后作“掬”)的本字。

“革”之古文作,象两手剥取兽皮之形。其中象两手相掬之形的部件正是“”而非“臼”。

汉字中从“”之字甚多,如: c、e、d、W、爨,等等。但是,在《说文・部》却只有“”和“要”两个字头。“要”小篆作,释义为“身中也,象人要自之形。从,交省声”。《玉篇・部》亦有“”“要”二字,“要”下有“”“”两个异体。

《大字典》第一版“要”下引录《说文》及段注,共出现“”字6处,字形无误。而在第二版中,此6处均误排成了“臼”:

《说文》: “要,身中也,象人要自臼之形。从臼,交省声。”段玉裁删“交省声”三字,并注云: “上象人首,下象人足,中象人腰,而自臼持之。故从臼。”邵瑛群经正字: “此字俗作腰,隶作要。”

此段释文中“臼”字计有4处,另于字头下《说文》小篆说明及义项①中各有1处,均误。

(十一) “赏”误为“”

第一版口部“嗣”字条下义项②:

②继承人;后代。《书・大禹谟》: “罚弗及嗣,于世。”

这里所引《尚书・大禹谟》之句中,“”实为“赏延”之误。笔者曾经撰文指出这一错误(何茂活2007)。第二版中,“”得到了改正,但“”仍未改。具体如下:

②继承人;后代。《书・大禹谟》: “罚弗及嗣,延于世。”

《尚书・大禹谟》句,经查《尚书正义》,实作“赏延于世”。其后有孔传曰“嗣亦世,俱谓子。延,及也。父子罪不相及而及其赏,道德之政”。从文理上看,“赏”“罚”对文,文通字顺,作“当”则文意大谬。此例在《大字典》中至少出现了以下3次,但在文字上颇不统一。试看以下对比:

字头第一版第二版

嗣于世延于世

延p延於世p延於世

世p于世p延于世

可见第二版中,“延”字之误改得较为彻底,而“赏”误为“”的问题却被忽略了。另外“於”也应改为“于”,以体现文献原貌,同时保持字典内部书证的统一。

(十二) “”误为“卉”

第一版在以下几处误将“”(同“卅”)字排印为“卉”:

一部“F”字条:

同“F”。《集韵・祭韵》: “F,《说文》: ‘三十年为一F。从卉而曳长之。’亦姓。”按: 楷书作“世”。

一部“世”字条:

《说文》: “世,三十年为一世,从卉而曳长之,亦取其声也。”林义光《文源》: “当为~之古文,象茎及~之形。草木之~重累百叠,故引伸为世代之世。字亦作~。”

①古称三十年为一世。《说文・卉部》: “世,三十年为一世。”《论语・子路》: “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 “三十年曰世。”《论衡・宣汉》: “且孔子所谓一世,三十年也。”

以上两个字头下,共有三处“卉”字,均为“”字之误。,同“卅”。《说文》小篆作,释曰“三十并也”;而“卉”作,释曰“H之总名也”。二者形义俱别,不应相混。第二版中,“世”字头下的两处“卉”字均改作“”,令人欣喜;但是“F”字头下误字依旧,令人遗憾。

此外,第二版十部“”字条义项①(第一版与此同):

①同“卅”。《说文・十部》: “,三十并也。”《广韵・合韵》: “,今作卅。”唐韩愈《孔枘怪尽罚 “孔世八,吾见其孙。”

这里的“”字字形是正确的,但是所引《说文》释文“,三十并也”却并不在《说文・十部》,而是在“”部。《说文・部》只有“”“世”两个字头。该部紧随“十部”之后,因此《大字典》编撰者误以为其属于“十部”。这一错误见于第一、二两版中,当予纠正。有趣的是,前后两版中,“”字头下所录《说文》小篆字形后所注“说文・部”倒一直是正确无误的。

(十三) “暹”误为“暹暹”和“”

第一版u部“”字条释义如下:

shēng

〔〕旧称卜卦算命的瞎子。道光年修《榆林府志・方言》: “,音纤生,俗呼声者之能巫卜也。”清蒲松龄《蓬莱宴》第二回: “他若人间找,那里问奴家,问也是胡占卦。”路大荒《〈聊斋俚俗曲〉土语注释》: “,以卜算唱词为业的瞎子。”

这里有两处疑问,其一,字头既为“”,可是为何下面的词条中全无此字,而只见“暹”字?其二,既为叠字“暹暹”,为何读音为“纤生”(即xiānshēng)?第二版出版后,我们发现“”字之下的这段释了修改:

shēng

〔〕旧称卜卦算命的盲人。清道光年修《榆林府志・方言》: “,音纤生,俗呼声者之能巫卜也。”清蒲松龄《蓬莱宴》第二回: “他若人间找,那里问奴家,问也是胡占卦。”路大荒《〈聊斋俚俗曲〉土语注释》: “,以卜算唱词为业的瞎子。”

第二版将原来的四处“暹暹”统统改成了“”,这样的修改解决了上述第一个疑问,但第二个疑问依然存在。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做进一步探究。经过查检《大字典》所举的两种文献,发现这个词原来既非“暹暹”也非“”,而是“暹”。

清道光廿一年(1841年)刊刻的《榆林府志》,在其卷二十四《风俗志》“方言”部

分有一词条: “暹,音先生,俗呼瞽者之能巫卜也。”(李熙龄1841)其中与《大字典》引录不同者有三: 一是“暹”,二是“先生”,三是“瞽者”。其中第二点无关紧要,也许是版本不同所致,恕未详加考察;但第一、二两处,显然应当以“府志”所见的“暹”“瞽者”为是。

至于蒲松龄《蓬莱宴》例,经查《蒲松龄集・蓬莱宴》第二回“两地相思”有句: “他若人间找,那里问奴家,问暹也是胡占卦。”又,《蒲松龄集》(1986: 1698)所录路大荒《土语注解》有“暹――以卜算唱词为业的瞎子、日者”。《大字典》引录时除误认了词头字形,还删去了“日者”二字。其实“日者”二字可以照录。《汉语大词典》有“日者”条,解释为“古时以占候卜筮为业的人”。《史记》有《日者列传》。当然,字典编撰者也许是考虑到以“日者”释“暹”不够通俗,所以略去此二字,这倒也无可厚非。

根据上述书证可知,暹,实即“先生”,大概是为了与指称老师、长者、读书人的“先生”相区别而专造的俗字,犹如道书中的“p(天地)”之类。今甘肃山丹一带称巫卜之人为“算命先生”,称丧事上吹打、诵经的居家道士为“道家先生”,大概正可写作“暹”。《大字典》第一、二版对“”及“暹”的处理均不妥当。今后修订时,应做相应修改,并将“暹”一词及其注解移至“暹”字头下,而“”字头下只需注明参见“暹”及“暹”。

二、 字际关系处理失当

(一) “戟”误为“”

乙部“”字条第二音项zhuì下释义(一、二版同):

剑戟貌。《集韵・祭韵》: “,剑戟p。从反|。”

“”为“戟”的异体。《大字典》“戟”字条后第三个字头为“”,释义为“同‘戟’。《篇海类编・器用类・戈部》: ‘戟,亦作。’”

戟、二字,前者为通用规范字,后者为非选用字。《大字典》释义中除书证中的写法应予保留之外,其他应使用前者。也就是说本条中前一“”字当作“戟”。

(二) “丘”误为“邱”

一部“”字条(一、二版同):

同“邱”。明郎瑛《七修类稿・事物类・古图书》: “营邱,然字书邱为,惟兵字从,岂汉人忌邱字之文有相背之形,而借用兵字去其脚为邱耶?”

以上释义中,所有“邱”字均当作“丘”。理由如次:

图1营丘太守丞印

其一,经查《七修类稿》,这段文字系对一方古印印文的考释(印文如图1)。具体考辨文字为: “营丘太守丞印……此印盖隋以上者。营字不从,汉、晋印文多借用。字难识。有为营丘者。按《汉志》‘营陵’注: ‘或曰营丘。’然字书‘丘’为。惟‘兵’字从‘’。岂汉人忌‘丘’字之文有相背之形,而借用‘兵’字去其脚为‘丘’耶?据印则《汉书》营陵当误,而或曰者是也。”

这段文字主要是在考释“营、丘”二字的字形: “营”字本从“吕”而不从“”,但汉晋人多借用这一偏旁的写法;“丘”字本当作(H),但这里作“”,系“兵”字去“八”而成。

《七修类稿》对此二字的讨论是紧扣印文进行的,所论“丘”与“兵”的关系,与“丘”的后起字“邱”毫无关系。《大字典》将4处“丘”字均引作“邱”,致使文意龃龉,令人费解,并以此为据,将“”解释为“同‘邱’”,从字形上实难讲通。

顺带要说的是,有的点校本如郎瑛《七修类稿》(2001)误将“营丘太守丞印”之“丘”过录为“邱”,但其后诸“丘”无误。

(三) “”误为“董”

《广韵》上声第一个韵为董韵,而在《集韵》中与之相应的是韵。此二字在部分义项上可以通用,故为部分异体字。《大字典》在引述《集韵・韵》时,时而为“”,时而为“董”,颇不统一。如: “、、、”等字头下引作“韵”,而“、、、、、、佟”等字头下则引为“董韵”。建议今后修订时统一为“”。

(四) “橘”误为“桔”

丿部“川”字条义项④引阮章竞《迎春桔颂》: “万里东风古塞红,一川春花带雪开。”(一、二版同)

经查该句出自诗集《迎春橘颂》(阮章竞1959: 89)中的《万里东风古塞红》一诗,书名中的“橘”字并不作俗字“桔”。“二简”曾以“桔”为“橘”的简化字。《大字典》将此字作“桔”,很可能是因为袭用了其他材料。

(五) “壮”误为“”

土部“壮”字条释义(一、二版同,但一版“今为”前少“按: ”):

壮同“选薄!陡牟⑺纳篇海・士部》引《俗字背篇》: “眩音眩义同。俗用。”按: 今为“选钡募蚧字。

这里所引“眩音选敝语,显然有误。经查《改并四声篇海・士部》,有“选薄白场绷礁鲎滞贰G罢呶: “眩侧亮切。健也,天也。”后者为: “壮,音眩义同。今增于此,俗用。”可见本条中“眩音选敝前一“选弊值备奈“壮”。

三、 笔形及结构讹舛

(一) “”误为“”

丿部“”字条(一、二版同):

同“匝”。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第六章: “弱柳芙蓉,灵沼而氛氲。”按: 《降魔变文》“”作“匝”。

以上释文有两个问题。

一是所引“弱柳”句虽见于郑书,但郑书也是引述《降魔变文》。引述前的先导语为: “《降魔变文》的作者,对于骈偶文的使用更为圆熟纯练,已臻流丽生动的至境。”(郑振铎1938: 197)因此此处应表述为“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第六章引《降魔变文》……”。如此则下文按语才有来由,否则两不相干,徒生困惑。此外,按语中的《降魔变文》似乎也缺乏必要的限制语,似应指明其出处或版本,以使信而有征。

二是“”的字形不甚确当。据查检,《中国俗文学史》1938年初版及1954年作家出版社重印本、1984年上海书店重印本中,此字均作“”,其上从横,并不从撇;其后

如《郑振铎全集》第七卷(郑振铎1998: 173)及东方出版社版(郑振铎2012: 156)等版本中也都如此。

从字理看,此字作“”,实即“”的讹写。而“”是“匝”的异体。《说文・部》: “,周也。从反之而也。”(“之”篆作,“”为其反转之形)“”讹作“”正如我们日常书写中偏旁“、巳”不分、“c、束”相混一样。但是写作“”则显得缺乏理据,与“”“匝”之形就相去甚远了。当然最根本的依据还是文献所见的实际字形。建议今后修订时据实核校。如予修订,还应揭明其与“”的字形联系,将原来的“同‘匝’”改为“同‘’(即‘匝’)”。

另需注意的是,该字现收列于《大字典》丿部,如今后改订为“”,则应收入一部(“”在巾部,“匝”在匚部)。

(二) “”误为“丽”

鹿部“”字条引《说文》: “,旅行也。鹿之性见食急则必旅行。从鹿,丽声。”(第一版“丽”作“”,是)

上述引文中“丽”应作“”,一是因为《说文》中确乎如此,二是从“”字实际构成部件看,其上本来就是“”。至于“”的简化字“丽”,那是汉字简化时在“”的基础上稍加变化而成的。这里误用此形,当属排版疏忽。该字头下还有3次出现“”字,均无误(第一版中4处均无误)。

(三) “”与“”实为同字,字头重出

丨部有“”字条(一、二版同):

说文・自部

zì《玉篇》疾利切。

同“自”。鼻子。《说文・自部》: “,鼻也。象鼻形。”《玉篇・自部》: “自,鼻也。,古文。”

凵部有“”字条(一版在自部):

说文・自部古文

同“自”。《玉篇・自部》: “自,鼻也……,古文。”

对比以上两个字条,我们发现两个问题: 一是后者古文字字形与字头不符。该字形隶定为“”,《大字典》“”后第六字即为此字,兹不赘引。二是二者所举字形来源基本一致(均有《玉篇・自部》),但却分立为两个字形相近的字头,实无必要。我们推测这种情况的产生大概是因为分部编纂,相互之间未能协调整合所致。经查《大广益会玉篇》,此字“古文”作。GBK字符集中有“”,字形与之相合。因此建议今后修订时,将上述二者予以合并――字形采用后者,而释义形式依照前者。

四、 引文脱衍

(一) 误脱“”字

乙部“”字条(一版与之略同,但多《康熙字典》例,且字形有疏误,有两处“”字误为“”。“”同“殄”,与此形体稍异,音义迥别):

jié《字汇补》居竭切。

〔〕动貌。《通志・六书略一》: “,动p。”《字汇补・丿部》: “,,动貌。”

经查《通志・六书略一》,有“,居月切,也,动p”;王树民(1995: 247)点校《通志二十略》亦过录为“也”。据此似可认为《大字典》引文脱漏了“也”字,但其实“也”是“”的误字,其证有二: 一是上引《字汇补》,二是乙部“”字条及其所引《集韵》:

jué《集韵》居月切,入月见。

〔〕动貌。《集韵・月韵》: “,,动貌。”

显然,“”与“”为同字之异体,“”亦即“”。《通志》“也”实为“”之讹,整句为“,也(),动p”。《大字典》脱漏“”前之字,并错误断句为“,动p”。今后修订时当予改正。

(二) 误衍“所”字

乙部“了”字条义项③引《尹文子・大道上》: “然则是非,随众贾而为正,非己所所

独了。”(一、二版同)

经查《尹文子》诸版本,“独”前只有一个“所”字,并无叠字“所所”。如四部丛刊初编本、诸子集成本、民国丛书本《尹文子直解》(陈仲D1996: 37)等均如此。

通过上述各类共20余例的讨论,我们认为《大字典》在文字编校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容小觑的。今后如有机会修订,当予认真核校改进。根据以上讨论,我们对该字典乃至其他语文辞书的文字编校提出几点粗浅的意见,以供参考:

一是要注意区别形近字及形近偏旁,如: 亢与元,左与右,白与臼(p与海,臼与,与卓,糸与系,与卉,与也,与,等等。要特别注意区别在音、义方面均有联系的形近字(亦即通用字和同源字),如: 与董、庚与赓等。

二是要注意区别笔画繁多,容易误识、误书、误植的字,尤其是一些冷僻字,如: ()与、g与、暹与、与董,等等。

三是要注意防止上下文相关文字的“感染”。本文讨论的“糸”与“系”、“庚”与“赓”的问题也许就属于此类情况。这种情况既有可能发生在编撰过程中,也有可能发生在排印阶段。

四是在古今字、异体字、通用字(即部分异体字)、繁简字等字际关系的处理上,应努力遵循相关规范,加强字典内部的协调统一,避免相互龃龉。本文第二部分讨论的戟与、丘与邱、与董、橘与桔、壮与训奈侍饧词舸死唷

五是应注意处理好字典所用字形与现行中文信息处理所用汉字字符集之间的关系。比如本文讨论的“”与“”,《大字典》中二者并见,GBK大字符集中有前者而无后者,我们认为《大字典》中的后一字头可以删去。“”与“”,《大字典》及GBK大字符集中均有后者而无前者,我们认为前正而后误,当予调整。字符集中“”字的字形很可能就是根据《大字典》制定的,应随之订正。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字典》字形的确定关系重大,影响深远,务须慎重。另如“”的异体“”和“”,“”见于《康熙字典》,但却不见于《大字典》和GBK大字符集;“”见于GBK大字符集,但却不见于《大字典》。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在今后修订时也应予以重视。

六是改版重排时,应严格校对,防止产生新误。本文讨论的“要”字头下“”误为“臼”和“”字头下“”误为“丽”即为第二版排印之误。

因对辞书编纂的理论与实践缺乏深入的了解,对相关文字问题囿于己见,因此本文对《大字典》所做的指摘和辨证必有错谬失当之处,敬望学界同行尤其是辞书界专家学者予以批评。

附注

《汉语大词典》“3”释义为: “同‘g’。① 征兆。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下》: ‘张角始谋,祸未彰。’② 罪过。晋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下》: ‘罪深重,人鬼同疾。’宋李石《续博物志》卷三: ‘仁善圣明曰舜,残民多曰桀。’”据此则误“g”为“”,古已有之。《大字典》“”字条下未收此义项,不知是因为未发现此类书证,还是基于别的考虑。这里顺带提及,恕不详论,聊备修订者参考。

“长庚”或亦作“长赓”,参见宗福邦等《故训汇纂》,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3: 695。

《集韵》: “,H名。《说文》: ‘鼎也。’”明州本和述古堂影宋钞本中“鼎”作“鼎董”。参见《集韵》(述古堂影宋钞本),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00;《集韵》(明州本),北京: 文物出版社,1993(未标页次)。作为韵目及字头的“”字,诸版本无异文。参见赵振铎《集韵校本》,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上卷627页,下卷394页。

参考文献

1. 陈仲D.尹文子直解.∥《民国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民国丛书(第五编).上海: 上海书店,1996.

2. 丁度(宋).集韵.北京: 中国书店,1983.

3. 顾野王(梁).大广益会玉篇.北京: 中华书局,1987.

4. 韩道昭(金).成化丁亥重刊五音类聚四声篇海.明成化间司礼监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编辑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 韩非(战国)著,王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6.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整理.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7.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8.

8.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八卷本).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 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1990.

9.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 崇文书局,2010.

10. 何茂活.《汉语大字典》编校讹误摭谈.宁夏大学学报,2007(1).

11. 何晏(魏).论语集解.∥四部丛刊初编经部.上海: 商务印书馆,1922.

12. 孔安国(汉)传,孔颖达(唐)正义,黄怀信整理.尚书正义.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3. 郎瑛(明).七修类稿.∥《续修四库全书》编辑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4. 郎瑛(明).七修类稿.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15. 李熙龄(清).榆林府志.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刻本.

16. 林义光.文源.上海: 中西书局,2012.

17. 毛亨(汉)传,郑玄(汉)笺,孔颖达(唐)等正义.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18. 蒲松龄(清)著,路大荒整理.蒲松龄集.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9. 阮章竞.迎春橘颂.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20. 邵增桦注译.韩非子今注今译.台北: 商务印书馆,1982.

21. 王念孙(清).广雅疏证.北京: 中华书局,1983.

22. 王先慎(清).韩非子集解.∥诸子集成.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

23. 王先慎(清)著,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北京: 中华书局,2003.

24. 许慎(汉)著,段玉裁(清)注.说文解字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5. 许慎(汉)著,徐铉(宋)校定.说文解字.北京: 中华书局,1963.

26. 杨伯峻.列子集释.上海: 龙门联合书局,1958.

27. 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 中华书局,1979.

28. 尹文(周).尹文子.∥四部丛刊初编.上海: 商务印书馆,1922.

29. 尹文(周)著,钱熙祚(清)校.尹文子.∥诸子集成.上海: 世界书局,1935.

30. 赵振铎.集韵校本.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31. 郑樵(宋).通志.北京: 中华书局,1987.

32. 郑樵(宋)著,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北京: 中华书局,1995.

33. 郑玄(汉)注,贾公彦(唐)疏,王辉整理.仪礼注疏.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4.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长沙: 商务印书馆,1938(作家出版社1954年重印,上海书店1984年重印).

35.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郑振铎全集(第七卷).石家庄: 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

36.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民国学术经典文库.北京: 东方出版社,2012.

37. 朱熹(宋).诗集传.∥四部丛刊三编经部.上海: 商务印书馆,1936.

38. 朱熹(宋).诗集传.北京: 中华书局,1958.

39. 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主编.故训汇纂.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3.

汉语大字典范文第2篇

一、 “叙”为序次之“序”的本字

“叙”本义为序次。《说文・攴部》:“(叙),次弟(第)也。从攴,余声。”段玉裁注:“咎繇谟曰:‘天叙有典。’《释诂》曰:‘舒、业、顺、叙,绪也。’古或假‘序’为之。”《尚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孔颖达疏:“于是皆得次序,无废事也……于是得其次叙,皆无废事业。”《周礼・地官・乡师》:“凡邦事,令作秩叙。”郑玄注:“秩,常也。⒂檀我病J掠谐4危则不控选!薄豆语・楚语下》“重、黎氏世叙天地”“能道训典,以叙百物”,韦昭皆注曰:“叙,次也。”可见“叙”是次序之“序”的本字。

“叙”的次序义见于许多复音词中,如“次叙、叙次、秩叙、时叙、伦叙、九叙、代叙、叙齿”;由次序义又引申指按等级次第拔擢人才,相关复音词如“叙才、叙阶、叙擢、叙爵、铨叙”。因上述二义后多作“序”,故上述诸词又作“次序”“秩序”等,兹不赘列。《尔雅・释诂》:“舒、业、顺,叙也。”郭璞注:“皆谓次叙。”《书・皋陶谟上》:“叙九族,庶明励翼。”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注:“史迁……‘叙’作‘序’,‘庶’作‘众’,‘励’作‘厉’。郑康成曰:‘,厚也。庶,众也。励,作也。叙,序也。次序九族而亲之,以众明作羽翼之臣,此政由近可以及远也。’”又《书・皋陶谟上》“天叙有典”,孙疏将郭注“次叙”引作“次序”。《汉书・王莽传中》“《书》不云乎?‘序九族’”亦将“叙”引作“序”。凡此均可证明,次序之意本作“叙”,后作“序”。

序,本义为东西墙。《尔雅・释宫》:“东西墙谓之序。”《说文・广部》:“序,东西墙也。从广,予声。”段注:“攵部曰: 次弟谓之。经传多假序为。《周礼》《仪礼》‘序’字注多释为次弟是也。”今以“序”为次序字,“叙”之本义次序反而不为人所知了。

二、 “庀”是“匕”“比”的同源分化字

匕,《说文・匕部》:“匕,相与比叙也。从反人。匕,亦所以用比取饭,一名啤!倍巫:“比者,密也。叙者,次弟也。以妣籀作、或作、秕或作等求之,则比亦可作匕也。此制字之本义。今则取饭器之义行而本义废矣。”《说文解字句读》:“此言‘匕’与‘比’通。比叙者,比校而次叙之也。”可见“匕”义有二: 一为比并、次第之意;二为“取饭器”,近似汤匙。前者同“比”;后者亦作“a”“枇”,又称“啤薄

比,本义为“密也”(《说文・比部》),引申指“比次”“校也,并也”(分别见《广韵》质韵和旨韵)。《说文通训定声》谓“比”字“从二匕,会意,匕亦声……两两相并,故为合并、叙次之谊”。

庀,此字不见于《说文》。《汉语大字典》所录《集韵》“庀,治也”、《玉篇》“庀,具也”,所释当非本义,本义应为《六书故》所释之“比叙也”,亦即《正字通》所谓“叙也”。“叙”即“比叙”“叙次”,即“比校而次叙(序)之”之意。《文选・张衡〈南都赋〉》:“周召之俦,据鼎足焉,以庀王职。”李善注:“贾逵《国语注》曰:‘庀,由理也。’”[1]“叙”“理”“治”“具”之所以能够共同训释“庀”字,盖因四者语义相通,各自的意义及相互联系大致是: 次序―按次序整理―整治而使之有条理―按一定条理备置。

从语音方面来看,匕、比、庀三字准双声、叠韵,古音皆属脂部,声纽分属帮纽、K纽和滂纽。从形体上看,“匕”为初文,后二者为孳乳分化之字。从意义上看,均有比并叙次之意。据此可知三者为同源词。刘钧杰(1999: 125)以“匕、比”为同源词,说“匕是比的古文”,惜乎未能涉及“庀”字。

“匕”“比”“庀”诸词同源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它们相互同训的情况予以证明。如“匕”“比”“庀”同训“(相与)比叙也”,分别见于《说文・匕部》、慧琳《一切经音义》和《六书故・广部》;“比”“庀”同训“治也,具也”,分别见于《类篇》和《集韵・纸韵》。[2]

另外,从异文角度也可窥知其同源关系。如上所述,段玉裁认为《说文》“匕”条中的“用比取饭”之“比”可作“匕”。此外,《周礼・夏官・大司马》:“及致,建大常,比军众,诛后至者。”郑玄注:“比或作庀。郑司农云:‘致,谓聚众也。庀,具也。’玄谓致,乡师致民于司马。比,校次之也。”《庄子・徐无鬼》:“农夫无草莱之事则不比,商贾无市井之事则不比。”《诸子平议・庄子三》认为“比,通作庀”。

三、 “比叙”连文可证“庀”“叙”同义

“比”与“叙”为同义词。《说文・攴部》:“叙,次弟也。”《庄子・徐无鬼》:“此皆顺比于岁。”成玄英疏:“比,次第也。”二者同训,其义自然相同。颜师古《匡谬正俗》卷五“桓”字条:“东京赋云:‘迄于上林,结徒为营,叙和树表,司铎授钲。’叙,比也。军之正门为和,树表设牙形以表之。”这里释“叙”为“比”更足证明二者同义。正因为如此,古书中多有“比叙”连文之例。除上引《说文・匕部》“匕,相与比叙也”及《六书故・广部》“庀,比叙也”等例之外,再如《周礼注疏・遂师》“军旅、田猎,平野民,掌其禁令,比叙其事而赏罚”,《文献通考・韩柳文章谱》“取韩愈、柳宗元文章为三谱。……其一,悉取其诗文比叙之”等,其中的“比叙”均为依次排比之意。《汉语大词典》失收“比叙”一词,建议今后予以增补。

既然“比”“叙”同义,而“庀”又通“比”,“叙”实即“序”,那么“庀,(比)叙也”之训也便怡然理顺了。

四、 《正字通》“庀”字释义亿

《汉语大字典》“庀”下关于“叙”的义项源自《正字通》,那么我们有必要对《正字通》中的释义做一番检视和疏解。该书“广部”“庀”字释义为:“叙也,治也。《周礼》:‘庀其委积。’《左传》:‘子木使庀赋。’又,具也。《左传》:‘官庀其司。’又‘季文子卒,宰庀家器为葬备。’庀、比义通。《周礼・大胥》:‘比乐名。’郑司农读‘比’为‘庀’,谓录具乐官。”这一释义,实分三层意思:

(一) 庀,叙也,治也

该义项中,“叙”“治”同义。究其原因,乃因“叙”与“序”同,亦即按次校比,故与“治”字义近。《正字通》在这一义项下所举书证,一是《周礼・遂师》“庀其委积”,全句为:“凡国祭祀,审其誓戒,共其野牲,入野职、野赋于玉府。宾客,则巡其道修,庀其委积。”郑玄注:“巡其道修,行治道路也。故书‘庀’为‘比’。郑司农云:‘比读为庀。庀,具也。’”原句是在讲“遂师”(周代官职,地官之属,佐遂人掌管政令戒禁)的职责。委积,指储备的粮草。庀,有依序列置之意,故与“治”相近,这里可释为备办、料理。

第二个书证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子木使庀赋”,全句为:“楚掩为司马,子木使庀赋,数甲兵。”杜A注:“庀,治。”孔颖达疏:“庀训为具,而言治者,以下说治赋之事,治之使具,故以庀为治也。”“庀赋”即治理赋税之事。孔颖达疏以“治之使具”解释了“庀”为何既训“具”又释为“治”的原因。由此可见“庀”的“治”“具”之意归根到底来自于“叙”。“叙”指比叙、列置,是具体做法,“治”是抽象目的,“具”是最终结果,实质都是按一定的要求和次序整理备办的意思,用语虽殊,其实则一。《b梁传・哀公元年》:“系而待六月上甲始庀牲,然后左右之。”范宁注:“庀,具也。”杨士勋疏:“庀,具,犹简择。”《玉篇残卷》引刘兆曰:“庀,简核也。”“简择”及“简核”均为校比措置之意。

“庀,治也”或亦训为“理也”。《国语・鲁语下》:“夫外朝,子将业君之官职焉;内朝,子将庀季氏之政焉。”韦昭注:“庀,治也。”《玉篇残卷》引贾逵注:“庀,犹理也。”[3]《篆隶万象名义》也解释“庀”为“具,理”。“理”“治”同义,皆得与“具”比并为训。

(二) 庀,具也

“具”本指备办、供置之意。《说文・廾部》:“具,共置也。从廾,从贝省。古以贝为货。”段注:“共、供古今字,当从人部作供。”《广韵・遇韵》:“具,备也,办也。”备办之中自有治择之意,因此《类篇》《集韵》俱释“庀”为“治也,具也”。

《正字通》“庀,具也”义项下的书证为《左传》“官庀其司”及“季文子卒,宰庀家器为葬备”。此二例分别出自《左传》襄公九年和襄公五年,杜预均注为“具也”。“官庀其司”意为“督促其官属,各尽其责”;“宰庀家器为葬备”是说季文子的家臣收集整理家里的器物作为安葬的准备。可见“具”“治”之意仍然出自表示比并列置的“叙也”。

(三) “庀”“比”义通

关于这一点,《正字通》所引书证出自《周礼・大胥》:“秋颁学,合声,以六乐之会正舞位,以序出入舞者,比乐官,展乐器。”“比乐官”,《正字通》误引为“比乐名”。关于此“比”字,郑玄注:“比,犹校也。杜子春云:‘次比乐官也。’郑大夫读‘比’为‘庀’,庀,具也,录具乐官。展谓陈数之。”贾公彦疏:“杜子春云‘次比乐官也’,与后郑同。郑大夫以‘比’为‘庀’,录具乐官者,虽与后郑不同,得为一义,故引之在下也。”以上诸家训释中,郑玄及杜子春释为比校、次比;郑众读“比”为“庀”,释为录具;贾公彦则认为二者相通。王引之《经义述闻・周官・九比》引江慎修《周礼疑义举要》:“比者,简阅校计之意。”释义更为具体。

通过对《正字通》诸义项及其书证的解疏,可知“庀”的“叙”“治”“具”诸义是相互联系、相互发明的。《汉语大字典》将“治”“具”二义项分别诠释为“治理;办理”和“准备;聚集”,这无疑是准确的;但把“叙也”照录为“叙”,未加解释,很可能是因为未能弄清“叙”的真实含义。从方便读者、避免误解的角度考虑,建议将来修订时做相应改订。现试将这一义项改订为:“通‘比’。依序列置。《六书故・广部》:‘庀,比叙也。’《正字通・广部》:‘庀,叙也。’颜师古《匡谬正俗》:‘叙,比也。’按:‘叙’为顺序之‘序’的本字。《说文・攴部》:‘(叙),次弟也。’”

附注

[1]李善所引贾逵《国语注》“庀,由理也”,“由”通“犹”。《玉篇残卷》引贾逵注作“庀,犹理也”,可以证之。详参下文。

[2]另请详参《故训汇纂》“匕”“比”“庀”及“庇”字条。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主编《故训汇纂》,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3。

[3]《国语・鲁语下》“将庀季氏之政”,《玉篇残卷》误引作“将庀季氏元政”。

参考文献

1. 班固(汉).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2. 戴侗(宋)撰.党怀兴,刘斌点校.六书故.北京: 中华书局,2012.

3. 顾野王(梁).原本玉篇残卷.北京: 中华书局,1985.

4. 郭庆藩(清)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 中华书局,1985.

5.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 崇文书局,2010.

6. 刘钧杰.同源字典补.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9.

7. 司马光(宋).类篇.北京: 中华书局,1984.

8. 孙星衍(清)撰,陈抗、盛冬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 中华书局,1986.

9. 王引之(清).经义述闻.∥续修四库全书(第174册).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0. 王筠(清).说文解字句读.北京: 中华书局,1998.

11. 萧统(梁)编,李善(唐)注.文选.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2. 徐时仪.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3. 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 中华书局,2002.

14. 许慎(汉).说文解字.北京: 中华书局,2013.

15. 许慎(汉)撰,段玉裁(清)注.说文解字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6. 颜师古(唐).匡谬正俗.∥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21册).台北: 商务印书馆,1986.

17.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 中华书局,1990.

18. 俞樾(清).诸子平议.北京: 中华书局,1954.

19. 张自烈(明).正字通.∥李学勤主编.中华汉语工具书书库(第3册).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0. 赵振铎校.集韵校本.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21. 朱骏声(清).说文通训定声.武汉: 武汉古籍出版社,1983.

22. 释空海.篆隶万象名义.北京: 中华书局,1995.

汉语大字典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汉语大字典 虚假义项

从理论上来说,辞书义项应当都是准确无误的。但由于种种原因,辞书中的义项未必全部可靠,其中错误的义项,就是虚假义项,应当从辞书中删除。《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字典》)是当今最重要的一部中文大型字典,其义项的设立,广泛参考了古代辞书,因而比较完备,但同时也难免吸收了古代辞书中的一些虚假义项。对于这些虚假义项,应当在今后的修订中予以删除。本文依据《大字典》第二版举例说明。

一、

(一) yì《广韵》余制切。②短桨。一说为舵。《集韵・祭韵》:“ぃ楫谓之ぃ一曰(舵)也。”《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ざ去。”《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浮文o,扬桂ぃ张翠帷,建羽盖。”裴S集解引韦昭曰:“ぃv也。”《汉书・司马相如传》:“浮文o,扬旌ぁ!毖帐古注引张揖曰:“ぃ也。”清林则徐《中秋O筠尚书招余眺月有作》:“鼓そ《好身手,二十四桨可少休。”又用桨划。《淮南子・道应》:“璺俏ご者曰: ‘尝有如此而得活者乎?’”宋张励《题张公翊清溪图》:“の嶂圪清泻,乐鱼鸟兮放林野。”(《大字典》1262页左栏)

按:“ぁ毖怠(舵)”除《汉书》颜师古注引张揖、《集韵・祭韵》外,检《故训汇纂》(宗福邦等2003: 1085),还有如下2例: 1.《楚辞・九歌・湘君》:“桂兮兰ぁ!蓖跻菡戮洌骸,楫也。ぃ船旁板也。”洪兴祖补注:“ひ粢罚楫谓之ぁR辉也。”2.李白《江上吟》:“木兰之ど程闹邸!蓖蹒注:“《楚辞》: ‘桂兮兰ぁ!王逸注: ‘ぃ船旁板也。’《韵会》: ‘ぃ楫也。一曰。’”不难看出,“ぁ毖怠”皆本于《汉书》颜师古注引张揖之说。张揖此说是对司马相如《子虚赋》“扬旌ぁ敝小ぁ弊值慕馐汀!把镬ぁ币痪洌《史记》作“扬桂ぁ保是也,《汉书》“旌”乃“桂”之误。“”与“木”、“生”与“圭”俗书易讹混,故“旌”俗写可作“桂”,如北魏罗宗墓志“旌蜃光备”之“旌”作“”(齐运通2012: 14)。“旌”俗写与“桂”相混,加上“扬旌”一词典籍习见,抄手不察,就可能将“桂”误认作“旌”之俗字,从而楷正作“旌”,《汉书》“旌”字盖即由此而来。此处“文o”“桂ぁ薄按溽 薄坝鸶恰毕喽晕文,皆是偏正结构;而“旌ぁ辈淮剩且非偏正结构,与上下文失对。“ぁ迸狍S引韦昭释作“v也”,亦是。“v”“楫”一字,指船桨,“桂ぁ笔嵌源桨的美称,“扬桂ぁ奔淳俳盎船。张揖释“ぁ蔽“(舵)”,而“舵”安于船尾,非可扬之物,显非。张揖释“ぁ蔽“”,疑所据本“ぁ蔽笞鳌s”。“ぁ薄s”二字形近,俗书或讹混。如《玉篇残卷・舟部》:“舳,除陆反。《方言》: ‘舟后曰舳。舳,制水也。’郭璞曰: ‘今江东呼s为舳。’”《篆隶万象名义・舟部》:“舳,除六反。ぁ!薄蹲隶万象名义》的“舳”训“ぁ保“ぁ奔础s”之讹。《文选》卷一潘岳《西征赋》:“徒观其鼓ま轮。”李善注:“言欲轮,必先鼓ひ病9璞《方言》曰: ‘今江东人呼の轴。’”其中引《方言》郭璞注的“ぁ币嗍恰s”之讹。总之,“ぁ北静谎怠(舵)”,其训“(舵)”者,当是“s”字之误。《大字典》一说为虚假义项,当删。

二、

(一) è《广韵》五合切。①同“”。船动貌。《集韵・合韵》:“,舟动貌,或从及。”②船具。《篇海类编・器用类・舟部》:“,船具。”(《大字典》3258页左栏)

按: 《篇海类编・器用类・舟部》:“,五合切,音遏。船具。”此为《大字典》《字海》所本。“”训船具,此义晚出,可疑。杨宝忠(2005: 692―693)指出《篇海类编》是《详校篇海》的重排本,而《详校篇海》则是在《四声篇海》基础上删减而成,故三者可以互校。检《详校篇海・舟部》:“,五合切,音遏。船p。”与《篇海类编》释义不同,必有一误。又检《四声篇海・舟部》引《余文》:“,五合切。船p。”与《详校篇海》释义相同,可见其字本训“船p”,《篇海类编》训“船具”,“具”乃“p”形近之讹。“”训“船p”,盖是“船动p”之省,其字亦同“”。因此,“”字第二义项为虚假义项,当删。

三、

(二) zú《广韵》子六切。①衣服色泽鲜明。《广韵・屋韵》:“,好衣p。”《集韵・屋韵》:“,衣鲜明p。”②鲜白。《篇海类编・衣服类・衣部》:“,鲜白也。”(《大字典》3316页右栏)

按: 《篇海类编・衣服类・衣部》:“,子六切,音足。又音楚。好衣p。又鲜白也。”《详校篇海・衣部》同。《四声篇海・衣部》引《余文》:“,子六切,好衣p。又七六切,《博雅》: 好也。又将毒切,衣鲜p。又创举切,《埤苍》云: 鲜也。又曰美好p。”《新修玉篇・衣部》引《余文》同。《详校篇海》对《四声篇海》的音义进行了删减,而“鲜白”一义为《篇海》所无,当是“衣鲜p”之误。《大字典》“”字第二义项为虚假义项,当删。明清字书收字及其音义多本于宋元以前的字书,如果理清字书源流关系,则常常可以据早期字书校正晚出字书之误,此即其一例。

四、

(二) xī《集韵》虚宜切,平支晓。角上。《集韵・支韵》:“,角上也。”(《大字典》4180页右栏)

按: 述古堂本《集韵・支韵》虚宜切:“,角上也。”扬州使院本同。“角上”宋本作“角匕”,宋本是也,“上”为“匕”形近之讹。《说文・角部》:“,角匕也。”《篆隶万象名义・角部》:“,欣衣反。角匕。”《玉篇・角部》:“,欣奇、欣元二切。角匕也。”皆作“角匕”,是其证。《大字典》“”训“角上”为虚假义项,当删。

五、

(一) jiē《广韵》子邪切。③咏。《广韵・麻韵》:“,《说文》: ‘也。’”(《大字典》4275页右栏)

按:“”《广韵》训“”,周祖谟(2004: 下册169)、余永(2008: 165)皆校改作“”,是也。《说文・言部》:“,嵋病!薄队衿残卷・言部》:“,子雅(邪)反。《说文》: 也。”“帷薄爸”为同词异写。《篆隶万象名义・言部》:“,子邪反。。”《篆隶万象名义》是据原本《玉篇》删节而成,其“”字训“”,“”当是“”字之讹,“”应连字头读作“”,是其切证。故宫本《王仁d刊谬补缺切韵・麻韵》子邪反:“,。”(周祖谟1983: 459)《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麻韵》子邪反:“,。”(周祖谟1983: 557)二“”亦当是“”之讹。《广韵》之误,盖承唐五代韵书而来。《大字典》“”训“”,乃是虚假义项,应删。

六、 ~

qiào③隐。《玉篇・阜部》:“},隐也。”(《大字典》4445页左栏)

按: 《玉篇・阜部》:“~,七肖切。险也,隐也。亦作峭。”《大字典》引《玉篇》“}”乃“~”之误。《玉篇残卷・阜部》:“~,且醮反。《淮南》: ‘~法刻刑’。许叔重曰: ‘~,}也。’野王案: 此谓严∫玻山陵险}亦曰~,《太玄经》‘丰城之~,其崩不迟’是。《广雅》: ‘~,急。’或为峭字,在山部也。”《篆隶万象名义・阜部》:“~,且醮反,陵(})也,急也。”二书“~”皆不训“隐”。《玉篇》“~”训“隐”,“隐”当是“急”字之讹。“急”盖受“险”字影响增旁作“隐”。“~”训“隐”为虚假义项,应删。

七、

(二) bèn《玉篇》蒲闷切。起。《玉篇・鬲部》:“,起也。”(《大字典》4885页右栏)

按:“”训“起”,不见于他书,甚为可疑。胡吉宣(1989: 3147)将“起”校改作“”,是也。《篆隶万象名义・鬲部》:“,牙寸反。也。”“”为“”俗写。“麦”“走”二旁俗书形近易混,如《可洪音义》“”或作“”(韩小荆2009: 779),《龙龛手鉴・走部》“()”俗作“”,“K”俗作“”,“”俗作“”,皆其例。《玉篇》的“起”字当即是“”形之讹。如此,则“”训“起”乃虚假义项,当删。

通过以上诸例,不难看出《大字典》第二版中的虚假义项,皆是承袭古代辞书而来。中国古代辞书卷帙浩繁,保存了极其丰富的汉字形音义材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古代辞书的释义并不完全可靠,其中错误在所难免。古代辞书的释义错误,传抄或传刻失误是最主要的原因。根据失误责任的不同,又大致可分为他源性错误和自源性错误两种。他源性错误是由他书承袭而来,如本文例一、例五;自源性错误则由自身造成,如本文其他各例。对于他源性错误,我们需要找到错误的源头,分析错误的原因,从而纠正错误。对于自源性错误,我们要理清辞书的版本系统和辞书之间的传承关系,利用时代较早的善本纠正晚出本之误,利用源出辞书纠正后出辞书之误。《大字典》所吸收的虚假义项,大都有书证而无例证(即使偶有例证,书证与例证亦不合),且书证大都较晚(宋代以后),多为孤证。《大字典》今后的修订,应当对这部分义项做重点排查,充分重视和利用古代辞书的善本以及辞书之间的传承关系,找出错误的源头,根据善本纠正误本,根据源出辞书纠正后出辞书。相信通过这样的一番梳理,《大字典》中的虚假义项将会大大减少。

参考文献

1. 韩小荆.《可洪音义》研究――以文字为中心,成都: 巴蜀书社,2009.

2.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 崇文书局,2010.

3. 胡吉宣.玉篇校释,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 李国英.论字典义项误设.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4).

5. 齐运通.洛阳新获七朝墓志.北京: 中华书局,2012.

6. 杨宝忠.疑难字考释与研究,北京: 中华书局,2005.

7. 余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定稿本).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8. 周祖谟.唐五代韵书集存.北京: 中华书局,1983.

9. 周祖谟.广韵校本.北京: 中华书局,2004.

10. 宗福邦等.故训汇纂.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3.

汉语大字典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校补

中图分类号:H0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1-0182-005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是当世规模最大、收集汉字单字最多、释义最全的一部汉语字典。由于编纂以及修订此书的工程浩大,书中难免出现错误。作为《汉语大字典》的忠实读者,笔者在认真研读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或有一得之愚,欲效绵力于《汉语大字典》之完善,故为续貂。谬误之处,敬祈方家指正。

1.乏,贬

《汉语大字典・丿部》:

乏……⑥古代射礼唱靶者用以避箭的器具,其形略似屏风,以皮革制成。一名容。宋聂崇义《三礼图集注》卷二十引《三礼旧图》:“乏,一名容,似今之屏风,其制从广七尺,以牛革鞔漆之。”《周礼・夏官・服不氏》:“射则赞张侯,以旌居乏而待获。”郑玄注引杜子春曰:“乏读为匮乏之乏,持获者所蔽。”《文选・张衡〈东京赋〉》:“设三乏,司旌。”李善注引薛综曰:“乏,以革为之,护旌者之御矢也。”[1]40

《汉语大字典・贝部》:

贬,《说文》:“贬,损也。从贝,从乏。”徐锴系传:“当言从乏,乏亦声。脱误也。会意。”按:段玉裁以此字为形声包会意,改作“从贝,乏声”……(二)fá《集韵》扶法切,入乏奉。同“乏”。古代行射礼时报靶人用来护身的器具,像小屏风,用皮革制成。《集韵・乏韵》:“贬,射者所蔽。通作乏。”[1] 3867-3868

按:

《汉语大字典》认为“乏”、“贬”有“护身的器具”的意思。查《说文》:“乏,《春秋传》曰:‘反正为乏。’”徐灏笺:“乏盖本为凡不正之称,后乃专以贫乏为义。”《说文》:“贬,损也。”“贬”的本义是“减少,损减”。“乏”、“贬”的音义与“护身的器具”无关。其实“护身的器具”的本字应是“X”,“乏”、“贬”应是“X”通假字。

《说文》:“X,盾也。从盾,闵。扶发切。”《逸周书・王会》:“请令以鱼皮之@,乌之酱,鲛X利剑为献。”孔晁注:“X,盾也,以鲛皮作之。”朱右曾校释:“X,音伐。”

后代字书认为“乏”具有“护身的器具”的意思,概出自郑玄注引杜子春曰:“乏读为匮乏之乏,持获者所蔽。”王力《古代汉语》指出:“读为、读曰这两个术语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2]617例如《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泮读为畔。”“读为、读曰”为汉代训诂学家所创术语,并被后代沿用,主要用于传注中来说明假借字,郑玄认为“护身的器具”的义项是假借“匮乏之乏”来表示的,但此义项的“乏”本字应是“X”,所以此处应改为:“乏读为X。”《集韵・乏韵》因没有认识到此处的错误而认为“贬,射者所蔽。通作乏。”《汉语大字典・贝部》而据此认为“贬”同“乏”,亦应予以改为:“贬”通“X”。

2.但

《汉语大字典・人部》:

但,(三)yàn《字汇补》於店切。古指吹竽的人。《字汇补・人部》:“但,古不知吹人。”《淮南子・说林》:“使但吹竽,使工厌窍,虽中节不可听。”高诱注:“但,古不知吹人。”[1]166

按:

《字汇补》、《淮南子・说林》及高诱的注解都表明“但”在古代指“不会吹竽的人”,而义项释为“吹竽的人”,释义与例证矛盾。“但”在古代是指不会吹竽的人。

3.r

《汉语大字典・刀部》:

r,lóu(又读dōu)《广韵》落侯切,平侯来。又当侯切。①堤坝下排水灌水的小孔。《广雅・释诂二》:“r,裂也。”《玉篇・刀部》:“r,小裂也。”《广韵・侯韵》:“r,小穿。”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四・沔阳州》:“r河口在州西北六十里。r与穴同,盖水流分泄处。”②方言。小水道。如:r口;r眼。③割。《集韵・@韵》:“r,割也。”[1]371

按:

《汉语大字典・刀部》“r”的音义“①堤坝下排水灌水的小孔”,释义与文献不合。《五侯鲭字海・刀部》:“r,音兜,小裂也。”[5]30对照《五侯鲭字海・刀部》“r”的音义,“裂也”应该单独立项。另:据行政区划网:古渗地下河,古人称地下河为“潜”或“r”。[3]因系地下河出口,后发展成集,故名r河。古沔阳州即是今天的仙桃市,r河镇位于湖北省仙桃市西南部。“r河”是以水系命名的地名。所以,“r”还应分为lóu和dōu两个读音。

综上所述,《汉语大字典》中的“r”的音义应改为:

r,《广韵》落侯切,平侯来。又当侯切。

(一)dōu①堤坝下排水灌水的小孔。《广韵・侯韵》:“r,小穿。”②裂。《广雅・释诂二》:“r,裂也。”《玉篇・刀部》:“r,小裂也。”③方言。小水道。如:r口;r眼。④割。《集韵・@韵》:“r,割也。”

(二)lóu古称地下河为“r”。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四・沔阳州》:“r河口在州西北六十里。”

4.

《汉语大字典・木部》:

,《说文》:“,马柱。从木,n声。一曰坚也。”àng《广韵》五浪切,去宕疑。又五刚切。阳部。①系马桩。《说文・木部》:“,马柱。”段玉裁注:“谓系马之柱也。”《广韵・唐韵》:“,系马柱也。”《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解绶系其颈,着马。”《晋略・桓玄传》:“(刘)裕负刁逵搏进,不时输,逵缚之马,谧见而责逵释裕,代偿其负。”②坚。《说文・木部》:“,坚也。”③斗怼!段难 ず侮<景福殿赋>》:“飞鸟踊,双辕是荷。”李善注:“飞之形,类鸟之飞……今人名屋四阿碓也。”《资治通鉴・唐高宗总章二年》:“其门墙阶级,窗棂楣柱,P恚皆法天地阴阳之律数。”胡三省注:“,斜桷谓之飞。”④同“昂”。《字汇补・木部》:“,音昂,义同。”[1]1257

按:

《五侯鲭字海・木部》:“ [昂],音昂,《尔雅》云:飞 [昂]也。屋桷楼观斜者曰 [昂]。”[5]78可见,“ [昂]”的本义是“斗拱”。据《说文》,“”的本义是“系马桩”。所以,《汉语大字典・木部》“”的音义“③斗拱”当是“”的假借义,应补充“”通“ [昂]”。

《汉语大字典・木部》“”的音义“④同‘昂’”,引自《字汇补》“,音昂,义同”。此为《汉语大字典》误设义项,“音昂,义同”,按照《字汇补》的体例,是说“”的不同读音意义相同,不是说“”与“昂”义同。查续修四库全书本《字汇》:“,鱼浪切,n去声,系马柱。晋王谧缚宋武帝于马。又坚也……”查续修四库全书本《字汇补》:“又马洲,地名,旁有一p昂起也。又疑刚切。音昂。义同。”《字汇补》是在《字汇》的基础上补音义或补字,“”属于前者,第一个“又”后是补义(马洲,地名。旁有一p昂起也),第二个“又”后是补音(疑刚切,音昂),《字汇补》所谓“义同”,是说“”字读“疑刚切”与读“鱼浪切”(见《字汇》)意义相同。《汉语大字典》不明《字汇补》的体例,加上节引不当,故有此误。

《汉语大字典》还有同样的错误,例如:

《汉语大字典・齿部》:“[ [口]] [齿],(一)jiàn《正字通》居晏切。同‘ [口]’……(二)jiān《正字通》居闲切。同‘奸’。查《正字通・齿部》:‘[ [口]] [齿],居晏切,音涧。《易林》:‘[ [口]] [齿]啮啮,贫鬼相责。无有欢怡,一日九结。’又删韵,居闲切,音奸。义同。《正韵》及旧本阙不载。’”[1]5118

《正字通》是说“[ [口]] [齿]”有去声(居晏切,音涧)与平声(居闲切,音奸)两读,而两读的意义相同,并不是说“[ [口]] [齿]”与“奸”义同,《汉语大字典》显然误解了《正字通》的本意。[4]283

另:②坚。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残卷作“竖”。“竖”应是“”本义“系马桩”的引申义。

综上所述,《汉语大字典・木部》“”的音义应改为:(一)àng(又读áng)①系马桩。②竖。③通(áng)”。斗拱。

5.<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瓦.tif>

《汉语大字典・瓦部》:

《改并四声篇海・瓦部》引《搜真玉镜》:<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瓦.tif>,音接。《字汇补・瓦部》:<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瓦.tif>,足妾切。义阙。[1]1532

按:

《五侯鲭字海・瓦部》:“<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瓦.tif>,音接,连甍也。”[5]39

《汉语大字典》关于“<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瓦.tif>”字只有音,而义缺。查《中华字海》:“<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瓦.tif>,音皆,义未详。”[6]819包括《汉语大字典》在内的许多字书关于“<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瓦.tif>”字都缺义项,《五侯鲭字海》在这方面弥补了《汉语大字典》的不足,因缺乏文献用例,还有待于学界对“<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瓦.tif>”字义项进行进一步考证,以完善《汉语大字典》。

6.

《汉语大字典・日部》:

,lín《〈淮南子〉注》音林。〔〕想要知道的样子。《淮南子・m真》:“而知乃始昧昧,皆欲离其童蒙之心。”高诱注:“,欲所知之貌也。”[1]1627

按:

“”应同“”。

《读书杂志》:“,昧昧皆欲离其童蒙之心,而觉视于天地之间。《高注》曰:‘昧昧欲明而未也,欲所知之也。’念孙案:《说文》、《玉篇》、《广韵》、《集韵》皆无字,当为〔注同〕,昧昧一声之转,皆欲知之也〔《说文》云:ィ欲知之p〕。《文子・上礼篇》作昧昧懋懋,懋与古字通。”[7]777

据此可知“”同“”。“”,盖是“昧昧”经常连用而类化从“日”的结果,类化后的“”读音也从“林”声了。

《汉语大字典・木部》:“,《说文》:‘,木盛也。从林,矛声。’mào《广韵》莫候切,去候明。幽部。(1)同‘茂’。茂盛。(2)果木名,即木瓜。(3)通‘贸’。交易。”[1] 1348-1349

《汉语大字典》在“”下没有沟通与“”的关系,在“”下也没有“:欲所知之也”这一义项,均应补充。

7.[傅] [日]

《汉语大字典・日部》:

bó,《集韵》伯格切,入铎帮。暴。《集韵・铎韵》:“[傅] [日],暴也。”[1]1640

按:

《汉语大字典・日部》:“<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曝.tif>,同‘[傅] [日]’。《集韵・铎韵》:‘[傅] [日],或作<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曝.tif>。’”[1]1653

《正字通・日部》:“<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曝.tif>,讹字。旧注:‘音博,暴也’,误。”《正字通》之说可从,但“<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曝.tif>”究竟是何的讹字呢?此字应为“膊”的讹字。

《广雅疏证・释诂》(清嘉庆刻本):“膊各本讹[傅] [日]作,自宋时本己然。故《集韵》、《类篇》并云:[傅] [日],<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暴.tif>也。考《说文》、《玉篇》、《广韵》俱无[傅] [日]字。《方言》膊,<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暴.tif>也。燕之外郊、朝鲜洌水之闲,凡<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暴.tif>肉、发人之私、披牛羊之五藏谓之膊。今据以订正。<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暴.tif>与<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泰.tif>同。”[8]46此说可从。可见,“[傅] [日]”是“膊”的讹字,“暴(<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暴.tif>)”、“<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曝.tif>(<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泰.tif>)”是“膊”的异体字。

《集韵・铎韵》因不辨“[傅] [日]”与“膊”的关系,而在“<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曝.tif>”下直接说:“[傅] [日],或作<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曝.tif>。” 《汉语大字典・日部》予以直接引用,也应予以辨别。

8.[河] [辛]

《汉语大字典・水部》:

[河] [辛],“淬”的讹字。《字汇补・水部》:“[河] [辛],音未详。《谈荟》:‘砚神曰[河] [辛]妃。’”按:《说郛》卷三十一引《致虚杂俎》:“砚神曰淬妃。”《玉芝堂谈荟》误引作“[河] [辛]妃”。[1]1749

按:

杨宝忠说:“当是‘淬’字之误。”[9]250《汉语大字典》与此结论相同。此说可从。

但是,“[河] [辛]”还见于下面文献:《五侯鲭字海・水部》:“[河] [辛],水名。”[5]31清吴骞《拜经楼诗集》续编卷四:“十五夜[河] [辛]江舟中观月蚀作歌。”《五侯鲭字海》的说法是正确的,《汉语大字典》应补充这一义项。

9.<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番.tif>

《汉语大字典・田部》:

<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番.tif>,同“收”。《古俗字略・尤韵补》:“<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番.tif>,古收。”《改并四声篇海・田部》引《类篇》:“<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番.tif>,音收。”[1]2716

按:

《可洪音义》第二十五册《新华严经音义》:“利<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番.tif>,音香,经本作末利香。”敦煌写卷S.4624《受八关斋戒文》:“第六不得着花N、璎珞、<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番.tif>油、指(脂)粉涂身”。又P.2115.V《五脏论》:“射<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番.tif>(麝香),善除夭(妖)魅。”其中的“<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番.tif>”皆“香”字。

《汉语大字典》所引《古俗字略》、《类篇》音“收”的“<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番.tif>”,可能是“香”的俗讹,也可能是“香”的同形字,待考。

10.<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厢.tif>

《汉语大字典・疒部》:

<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厢.tif>,xiāng《玉篇》思将切。病。《玉篇・疒部》:“<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厢.tif>,<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厢.tif>疾也。”《篇海类编・人事类・疒部》:“<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厢.tif>,病也。”[1]2871

按:

“<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厢.tif>”应是“厢”字俗书。浙敦026《普贤菩萨说明经》:“东<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厢.tif>有九门,南<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厢.tif>有九门,西<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厢.tif>有九门,北<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厢.tif>有九门。”这里的“<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厢.tif>”字即“厢”字俗书。俗书“广”与“疒”常相混,如:“<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身1.tif>”同“<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身.tif>”;“广”与“厂”也常相混,如:“[广][金]”同“[厂][金]”。《玉篇》、《篇海类编》等字书中的释义“疾(病)也”,除字书外,查无其他文献用例,故疑为从“疒”而望形生义。

11.<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弟.tif>

《汉语大字典・舟部》:

<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弟.tif>,dì《广韵》徒礼切,上荠定。船。《玉篇・舟部》:“<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弟.tif>,船也。”[1]3264

按:

“<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弟.tif>”当为“梯”之换旁俗字。胡吉宣《玉篇校释》:“盖涉梯航为名。”[10]3546是也。“梯航”,古书常用词,指梯与船,水陆交通之工具,又引申指有效的途径。如唐吕温《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翘企圣域,莫知所从,如仰高山、临大川,未获梯航,而欲济乎深、臻乎极也。”明梁辰鱼《浣纱记・治定》:“而今应受天王宠,看万国梯航一旦通。”也是“梯山航海”的省语,谓长途跋涉。如唐玄宗 《赐新罗王》诗:“玉帛遍天下,梯杭归上都。”“<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弟.tif>”当为“梯”之换旁俗字,以其涉“航”字而类化。《全唐文(清嘉庆内府刻本)・陆》卷八百二十七:“扼咸镐之咽喉,导荆吴之贡赋。途路无梗,<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弟.tif>航若流。”

《玉篇・舟部》:“<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弟.tif>,船也”,应是讹误。《汉语大字典》也应予以改正。

12.萏

《汉语大字典・艹部》:

萏,(一)jiù《集韵》巨九切,上有t。药草名。《玉篇・艹部》:“萏,萏草,药名。”(二)dàn《广韵》徒感切,上感定。〔菡萏〕见“菡”。[1]3451

按:萏,查:《五侯鲭字海・艹部》:“<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萏.tif>,音臼,草也,又药名。”[5]40《五侯鲭字海・艹部》:“萏,音K,菡萏,《说文》云:‘芙蓉未实,即莲花蕊也。’”[5]49《汉语大字典・艹部》中“萏”的义项是对《五侯鲭字海・艹部》中的“<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萏.tif>”与“萏”的音义的合并。《五侯鲭字海・艹部》:“<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萏.tif>,音臼”、“萏,音K”,所以从字形分析上看,“<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萏.tif>”与“萏”应分立字头。《五侯鲭字海・艹部》处理“<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萏.tif>”与“萏”的音义是对的,《汉语大字典・艹部》应予以改正。

13.<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束.tif>,牛

《汉语大字典・足部》:

<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束.tif>,同“拧薄!都韵・觉韵》:“牛《说文》:‘谨也。’一曰善也。或作<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束.tif>。”[1]3977

《汉语大字典・女部》:

牛《说文》:“牛谨也。从女,束声。读若谨敕数数。”(一)chuò《广韵》测角切,入觉初。屋部。(1)谨慎。(2)善。(二)chù《集韵》叉足切,入烛初。ā#ㄈ)lài《集韵》落盖切,去泰来。好貌。[1]1124

《汉语大字典・女部》:

疲(一)chuò《广韵》测角切,入觉初。(1)同“拧薄#2)整顿;整理。(3)辩。(二)chù《集韵》叉足切,入烛初。同“拧薄ā!都韵・烛韵》:“疲ㄒ病;虼邮。”[1]1126

按:

《正字通》:“<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束.tif>,俗谱帧>勺:同疲非。《说文》本作拧O昵佰U注。”“<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束.tif>”、“啤焙汀拧蔽异体,“<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束.tif>”应是“啤庇搿拧倍形交互影响产生的俗字。类似的情况,如《汉语俗字丛考》:“‘<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凋.tif>’是由‘帱’和‘<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凋.tif>’、‘<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或.tif>’是由‘馘’和‘<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首.tif>’二形交互影响产生的俗字。”[11]206

14.r

《汉语大字典・u部》:

r,《说文》:“r,去也。从u,带声。”

(一)dì《广韵》特计切,去霁定。又底隶切。月部。①去,往。《说文・u部》:“r,去也。”《玉篇・u部》:“r,往也。”《大戴礼记・夏小正》:“九月r鸿雁。”李调元笺:“r,去也。北来则曰向,南去则曰r。”②避。《广韵・霁韵》:“r,避也。”③同“递”。《直音篇・u部》:“递,迭传也。迢递。r同递。”1.迢r,即“迢递”。高远貌。《玉篇・u部》:“r,迢r也。”南朝齐谢I《郡内高斋闲望答吕法曹》:“结构何迢r,旷望极高深。”《水经注・洛水》:“迢r层峻,流烟半垂,缨带山阜。”清顾炎武《孙征君葬不获执绋》:“遥凭太行云,迢r过夏o。”2.迭传;依次。南朝梁江淹《伤爱子赋》:“r高行之美迹,弘盛业之清猷。”唐王维《谢弟缙新授左散骑常侍状》:“陛下均平布政,中外r迁,尚录前劳,仍收旧齿,使备顾问。”

(二)shì《集韵》征例切,去祭章。①同“逝”。往。《集韵・祭韵》:“逝,往也。或作r。”《字汇・u部》:“r,与逝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凤漂漂其高r兮,夫固自缩而远去。”司马贞索隐:“(r)音逝也。”按:《文选・贾谊〈吊屈原文〉》作“逝”。②刀鞘。《字汇・u部》:“r,刀室。”《礼记・内则》:“左佩纷、刀、砺、小、金燧;右佩i、捍、管、r、大、木燧。”郑玄注:“r,刀@也。”

(三)dài《集韵》当盖切,去泰端。连。《集韵・韵》:“r,连也。”[1]4132-4133

按:

《说文》:“r,去也。从u,带声。”所以,音义(一)中的①、②应读dài。

音义(一)中的③“读dì,同‘递’”,应改为“读dì,通‘递’。”“迢递”并不是连绵词,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六引《考声》:“迢,远也。”《玉篇・u部》:“递,远也。”可见,“迢”和“递”单用和“迢递”的义是相同的。“递”与“r”本义不同,所以“迢递”与“迢r”中的“递”与“r”应是通假关系。

音义(二)中“读shì,同‘逝’”不可从,此应来自对文献的误释。《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凤漂漂其高r兮,夫固自缩而远去。”《文选・贾谊〈吊屈原文〉》作“逝”。这只能说明“r”与“逝”是异文,异文不一定是异体关系。其实,“r”读“dài”时,是“去”意,也就是“往”的意思。此音义应该删去。

综上所述,并参照《汉语大字典》本义在前、引申义在后的体例,《汉语大字典・u部》中的“r”音义应改为:

(一)dài《集韵》当盖切,去泰端。①去,往。②避。《广韵・霁韵》:“r,避也。”③连。

(二)dì《广韵》特计切,去霁定。又底隶切。月部。通“递”。1.迢r,即“迢递”。高远貌。2.迭传;依次。

(三)shì《集韵》征例切,去祭章。刀鞘。

另:“r”还有一异体字“<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带.tif>”。

《五侯鲭字海・u部》:“<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带.tif>,音r,同义。”[5]34

《汉语大字典・u部》:“<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带.tif>,(一)dì《龙龛手鉴》徒计反。同‘r’。《龙龛手鉴・u部》:‘<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带.tif>’,‘r’的俗字。(二)dài《改并四声篇海》引《龙龛手鉴》当盖切。同‘带’。《改并四声篇海・u部》引《龙龛手鉴》:‘<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带.tif>,与带同。’”[1]4147

《汉语大字典・u部》音项(二)中的:同“带”,此为《改并四声篇海》引《龙龛手鉴》之说,查《龙龛手鉴》为:“<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带.tif><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带1.tif>(二俗)r(正)”;无“<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带.tif>,与带同。”《改并四声篇海》引《龙龛手鉴》有误,《汉语大字典》亦应将音义(二)删去。

15.<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虫.tif>

《汉语大字典・豸部》:

<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虫.tif>,chóng《改并四声篇海》引《川篇》直弓切。虫,豸。《改并四声篇海・豸部》引《川篇》:“<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虫.tif>,豸也。”[1]4167

按:

《汉语大字典・虫部》还收一“<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虫1.tif>”字:<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虫1.tif>,同“豸”。《集韵・纸韵》:“豸,或从虫。”《太玄・坚》:“坚祸维用解<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虫1.tif>之贞。”司马光集注:“解<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虫1.tif>与豸同。”

“<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虫1.tif>”还见于下面的文献:

《篇海・虫部》引《余文》:“<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虫1.tif>,池尔切。虫、豸。”《详校篇海・豸部》:“<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虫1.tif>,澄浊,池尔切,读如致。虫、豸。”[12]72

《疑难字续考》:“以音求之,颇疑‘<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虫.tif>’为‘虫’的加旁俗字;<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虫1.tif>与豸相同。”[13]263

但我们从音义上判断:“<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虫1.tif>”、“<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虫.tif>”应是“虫、豸”二字常连读,从而二形交互影响而产生的俗字。“<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虫1.tif>”、“<E:\123456\江淮论坛201601\虫.tif>”二字可读为虫或豸,均有虫或豸两个义项。

参考文献:

[1]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纂.汉语大字典(第二版)[K].武汉,成都: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2]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行政区划网.r河镇[EB/OL].http:///html/show.php?contentid=153742010-02-01.

[4]张青松.《正字通》异体字研究[D].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论文,2011.

[5]精镌海若先生校订音释五侯鲭字海二十卷四书五经难字一卷首一卷[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部(第192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6]冷玉龙,韦一心.中华字海[K].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

[7][清]王念孙.读书杂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8][清]王念孙.广雅疏证[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9]杨宝忠.疑难字考释与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0]胡吉宣.玉篇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1]张涌泉.汉语俗字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2][明]李登.重刊详校篇海五卷[M]//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第23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汉语大字典范文第5篇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女族词 文化内涵 认知

一、关于汉字的造字法

从文字体系上来看,汉字是表意体系文字,通过考察汉字独特的造字法就可以看清这一点。

汉字造字法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不代表音成分的象形、指示、会意,一类是代表音成分的形声。象形是勾画出事物的形象特征,如“日、月”等。指事采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征性符号基础上加提示性符号,如“上、下 ”等。会意是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作为造字单位来组字,汇合它们的意义来显示所造字意义,如“析”,表示以斧(斤)破木。形声是以形旁和声旁组合的方式造字,形旁表示意义类属,声旁表示字音,如“肚、崩”等。由于汉字的这种特殊造字方式,使其与汉文化紧密联系并建立了一套科学、系统的既反映文化又与文化相依存的文字体系。

二、关于“女”族词

汉字“女”在《说文》中是这样说的:“女,妇人也,象形。”在甲骨文里,女字形像交手于胸前而端坐的人形,这正是温柔贤惠的女子形象。古代女子一般不出门,其生活空间主要是家中室内,而交手端坐是其室内的惯常姿态,故以此姿态之人形表示女子。“女”作为独体象形字与单音节词,有女子、女儿、雌性的、幼小、柔弱、星名、以女嫁人、出仕等意义。在“女”的语义系统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于“女”的认知可以分为具体和抽象两个层面。作为具体层面的“女”,人们的认知主要建立在生理学的意义上;作为抽象层面的“女”,人们的认知主要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意义上。基于抽象的认知心理,凡是和女人有关的思想、感情、精神等有关的词语,人们都习惯把它们和“女”联系起来。这正符合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认知语言学认为,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创造并使用的第一批词语多是表示具体事物,后来人们又用它们命名其它相似的具体事物,当人们从具体概念中逐渐获得了抽象思维能力的时候,就借助于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表达抽象事物。

《汉语大字典·女部》收字955个,用“女”作部首的字共683个。女部所收的字中,名词和形容词居多,也有一部分动词。这些合体“女”族字,在词汇层面上,绝大多数是单音节词,所以我们也称它们为“女”族词。

三、“女”族词的文化内涵

《汉语大字典》所收集的“女”部词中,按照它们所反映的不同文化内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反映婚姻制度

在原始社会的初始阶段——母系社会阶段,社会流行的价值观念是女尊男卑,氏族社会中没有明确的法律伦理道德观念,婚姻处于群居的群婚阶段。当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出现了两种形式的婚姻生活。早期是男子夜晚对女子拜访实行偶居,男女双方仍然以各自母亲的家庭为家庭,他们所生的子女由女性抚养,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发展到了后期,男子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已逐渐提高,他们对在婚姻中以女子为中心,男子向女靠拢的形式产生了不满,希望能以自己为中心,让女子归向自己。但是女子并不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中心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男子凭借自己强于女子的力量,用武力把女子抢到自己家中,强行结为婚姻。这种行为发展成了后来的“劫夺婚”的结婚仪式。

分析“妻”“娶”“婚”等字的结构特点,可以发现它们记录了这种历史现象。“妻”,在甲骨文里的字形左部像长发女子形,右部像一只手,整个字形像用手抢女子,这就是说,妻子是抢来的女子。古文字学家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上说:“上古有掠夺妇女以为配偶之俗,是为掠夺婚姻,甲骨文妻字即此掠夺婚姻之反映。”后来“妻”字所表示女子的长发变为“十”,“又”插入发中,即变成今天“妻”字形。“娶”亲的“娶”在早期的文献中只写作“取”,如《诗经·齐风·南山》:“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而“取”的本意并不是一般意义的“拿来”,而是:“抢夺”。《说文解字·又部》:“取,捕取也。”取的本意是捕获、抢掠,自然“娶亲”就是劫夺婚了。“娶”字是在“取”的基础上加了“女”字旁,这显然是在掠夺婚的影响已经消失,而娶亲的意义又很常用,需单独成词的情况下产生的。先秦文献用“取”而不用“娶”,说明掠夺婚的影响那时仍然存在。(甲骨文有一个“娶”字,但显然与后代普遍运用的“取”在人们的认识上存在差别。)又如“安”的本意是安定,“宀”为房子的象形,整个字形像一个女子坐于房中。清代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女有家,男有室,相安之道也。故‘安’从女在宀下,女归于夫家也。”

与婚姻有关的字还有婚、姻、媒、妁、娉、嫁等。婚姻牵涉到男女双方,但和男性比起来,家庭对于女性更加重要。女性在家庭中一方面承担着传宗接代生子育女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还得孝敬公婆相夫教子,从事家务劳动,所以女性在婚姻家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古人把这种对生活的认知反映到造字当中,就出现了一大批以女子为部首的反映婚姻家庭的字。

2.反映男女地位、价值

母系社会是女尊男卑时期,姓就是原始社会前期母系社会的产物。在母系社会里,妇女掌握宗族大权,社会地位比男子高,这一时期只有地位高的妇女才有姓,而地位卑贱的男子尚未取得拥有“姓”的资格。汉字“姓”由“女”和“生”两个部件组成,就说明了这种情况。《说文解字·女部》:“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人所生也,即人出生的地方,也就是说姓是表明始祖的。

《汉语大字典·女部》共收姓45个,如:“姜、姬、姚、??”等,这些都是中国最古老的姓。还有很多字原来并不是专门用来表示姓的,后来通过意义引申或改变读音虚化成了表姓的。认知语言学认为,一词多义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这是一词多义产生的认知基础和规律。因此,不管是原来就表姓还是通过引申而后表姓,都表明了人们认知的发展,同时也反映了女性在当时的地位。另外,从一些称谓当中,也能看出母系社会是妇女占主要地位,如:“姑、嫜、威”等。

到了母系社会后期,狩猎和采集经济为农耕经济所代替,男子在生产经济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社会地位超越了女子,社会价值观转为男尊女卑。这一价值观念经儒家文化强化以后,长期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也影响着语言形式。“奸”,通“?Α保?端滴慕庾帧罚骸凹椋?敢?病4优?痈桑?梢嗌?!币?抑?狻耙?弊只褂幸桓鲆焯遄帧?H”,同样以“女”为形符。《说文解字》:“?H,私逸也。从女壬声。”把男女之间不正当的关系一概归之于“女”,而丝毫不提及男子要负的主要责任。历史上的昏君亡国,不是由于君王的昏庸腐朽,而是“万恶淫为首”,“红颜祸水”。像这类表现某些不健康、不正当心理或行为的汉字还有:妒、嫉、嫌、婪、妨等等,就连男子嫉妒妻妾,也用女子字旁的“?u”表示。《说文解字·女部》:“?u,夫妒妇也。”《汉书·五行志中》:“刘向以为时夫人有淫齐之行,而恒有妒?u之心。”诸如此类的汉字体现了造字者心理上的偏见,反映了男女地位不平等、妇女人格遭到歧视的现实。

古代女人生活封闭,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不能像男子一样参与社会活动,只能在家的狭小范围里,她们的思想必然要受到束缚,因而世俗历来认为妇女见识短浅。人们把这种认知反映到造字中,就出现了这类以“女”为表义符号的词语。另一方面,处于比男性地位低的女性,在两性关系上也没有主动权,这些字,如:奸、?H等,实际上隐含着人们这样的认知:女人是的对象,从封建伦理道德的观念来看,女人是祸端。

3.反映女子的体态容貌

“女”是象形独体字,本义指女子。由于女子比较娇弱,力气小,所以“女”还有一个引申义:幼小、柔弱。通过形声的造字方法,造出了一大批与女子的形态容貌有关的“女”族字。《汉语大字典》描写女子容貌的字有123个,其中表示美貌的是115个,丑貌的8个。除此外还有描写女子肤色、体型等方面的字。如:“好”,《说文》:“好,美也。从女从子。”再如“姝”,《说文》:“姝,好也。从女,朱声。”反映女子容貌丑陋的词,如:“媸”,《广韵》:“赤之切,平之昌。相貌丑陋之意。”

为什么在描写女子体态容貌的词里,表示美、好的意义要远远超过表丑的呢?这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的审美特点。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最基本的经验是对人自身的理解。我们非常了解人身体的边界、组成部分、功能以及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这个经验反映到语言的各个方面,是客观世界与人身心互动的结果。在古代社会,人们以自身,尤其是女子作为审美对象,把女子姣好的容貌、柔美的体态作为美的标准,进而反映到了造字当中,如:“?Z、好、娇、?酢⑼瘛钡龋?际桥?由硖宀煌?课换蚰骋环矫娴钠?痢⒑每矗?辛成?谩⒚寄亢谩⑸聿暮谩⒔】捣崧?鹊龋??杂兄诙嗪鹤钟谩芭?弊鞅硪宸?爬疵栊磁?悦烂病A硗猓?谀腥ǖ纳缁嶂校?镅灾械恼庑剩?卜从沉四腥硕耘?缘囊?螅?芭??眉赫呷荨保??源τ谖?腥硕?卑绲拇邮舻匚弧?BR>

另外,“女”族词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人名用字,这在女部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汉语大字典》收字186个,其中很多是在女性名字中加上“女”旁作为专用。但在两千多年的古代典籍中,很难找出有男性性别标志的名字用字,这说明女性很受“优待”,但这种优待恰恰说明了女性在社会当中是作为个别来和其他“人”—“男人”相区别开来的。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一个汉字为什么要造成这样或那样,都可以在纷繁复杂的客观现实事物中当中找到根据,并依据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认知水平、科学生产技术水平等等。汉字的造字是有理据的,这从认知的角度可以得到充分的说明。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女”族词的文化内涵,并从认知的角度进行了诠释,实际上,词、文化、认知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贵元.汉字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

[2] 沈锡伦.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3]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4] 陈枫.部首“女”的文化义蕴[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

[5] 缑新华.《说文解字》“女”部字所反映的古代文化[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

[6] 田恒金.浅析汉字与文化的关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

汉语大字典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说文解字 汉语大字典 “女”部字

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是汉语言文化在语言世界的反映。而汉字自萌芽以来,经历了从古文字时期到今文字的不断发展、演变,这其中既有生活环境的影响,也有人们对精神文明不懈追求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而《说文解字》的出现,将文献传说中的合理因素与古文字实物材料相结合,汉字第一次有了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归类,适时的弥补了古文字学研究的空缺,因此成为古文字学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发端。不仅如此,其独创的540部首框架体系,成为后世字典编撰的典范,《汉语大字典》即为其中一例。

《说文解字》通过分析字形来解释字的本义,《汉语大字典》也是受其影响,充分利用《说文》中原有资料,同时纠正其中的一些谬误与欠完善之处,并根据时展与汉字的演变,增添了新的释义与补充。本文通过对“女”部汉字的构成及释义分析,探究汉字结构所反映的女性性别歧视问题以及《说文解字》对于《汉语大字典》形成的影响意义。

一.《说文解字》中的“女”部字的意义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造字时即已把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联系起来,生动形象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一些社会观念与文化,记录了汉族文化思想观念的形成。《说文解字》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著作,其反映的文化内涵很值得我们借鉴。

根据对《说文解字》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以“女”字为部首的字就有258个,构成了全书中的几大部类之一。“女”部中排名第一位的为姓氏,总共为十一个,据考证为中国最早出现的一批姓氏,体现了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地位的重要性。其后的反映婚姻、生育等的“女”部字无不与女性特有的身份、职能相统一,如“好”字,一个“女”字,一个“子”字,形象生动了女子以多生育子女为美好的意思,以及婚姻、生育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而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女性地位的变化,“女”部字也从反映汉民族始祖神之一的“女娲”变为祸国殃民的“姝喜”、“妲己”,以致后来亡了周朝的“褒姒”,汉字结构的变化见证了女性地位的变化,“女”部字由可敬可爱的神变为可憎可恶的女性形象,这种变化从许慎的《说文》中表现的十分明显。

二.《汉语大字典》中“女”部字构成及受《说文》影响

《汉语大字典》在汉字排序上虽然受到拼音字母的影响,不再以部首偏旁的排序为主要方法,但是其对于女性的解读及地位的转变明显受到《说文》的影响,汉字结构的变化也反映了女性地位在社会中的变动,如“娲”字,《说文》解释为“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而《汉语大字典》中的解释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帝王,她曾炼五色石补天。”显然,其释义是以《说文》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延伸的。

性别歧视也在《汉语大字典》中体现的愈加明显,“姓”“氏”等作为母系氏族社会制度产物,代表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崇高地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父系社会的逐步确立,“女”部字的构成也渐渐发生了变化,“奸”、“嫖”等主要是男人的劣迹的行为,被害人大多是“女”,却都从“女”部。而表达一些恶德的如“妄”“婪”等,这些本来与“女子”没有必然关系的品行,由于古代社会女性地位的关系,也被打上歧视的烙印。

三.结语

正如祝敏申先生所评价的,在中国古文字学史上,许慎第一次综合文献传说中的合理因素与古文字实物材料,勾勒出汉字古文字从萌芽、发展直到演变为今文字的历史过程,这是许氏对古文字学和整个中国文明史研究中最杰出的理论贡献。

综上所述,《说文解字》不仅从释义、部首排序等方面深刻影响了此后以《汉语大字典》为代表的各类字典的编撰,其540部首字成为汉字体系的核心和主线,将繁杂的汉字体系整合为一个有迹可循的整体;而且其反映社会观念、社会环境变化等深刻的内在涵义也为其后的字典编撰所继承,成为字典编撰的范例。

汉语大字典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释义流变 重复义项 《汉语大字典》

我国古代字书(包括狭义的字书、音韵书和汇集训诂成说的词书)的编纂源远流长,这些字书承担着保存、记录汉语汉字意义的重要使命。《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字典》)在保存、整理汉字字义上很好地保存了历代字书编纂源流并重、重视传承的特色。然而历代字书因其编纂的体例、目的、时代背景的差异,各自在释义上体现出不同的特点,更因其前后辗转传抄、鱼龙混杂,后代字书在编纂时,若不仔细辨别其变化发展的源流,合理地进行沟通、梳理,则有些本来是相同的释义就会被误认为是不同的意义,于是就出现设立重复义项的失误。新版《汉语大字典》即存在此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若干举例,分析并归纳古代字书释义流变的情况,并指出其对《汉语大字典》重复义项的影响。

一、字书更换文辞而致《大字典》义项重复

古代字书的释义,一般来说,是以继承和保存前代字书的释义为主要方式,尤其是对重要的、经典的字书(如《说文解字》)和古代经师、经传训诂成说的继承。但有时候,字书在编纂时,受到俗说、时解等因素的影响,会用同义字词更换前代释义文辞中的某些成分,但基本意义保持不变。如:

(1)穳。①禾秿。《玉篇·禾部》:“穳,禾秿也。”②禾聚。《广韵·桓韵》:“穳,刈禾积也。”《集韵·桓韵》:“穳,禾聚也。”(《大字典》第2827页)

按:义项①据《玉篇》释义设立。所谓“禾秿”是什么意思呢?《广雅·释诂》:“秿,积也。”《玉篇》:“秿,禾积也。”因此《玉篇》的“禾秿”也就是“禾积”,与《广韵》之“禾积”、《集韵》之“禾聚”同,只不过《广韵》、《集韵》在继承《玉篇》的释义时,改换了所用的文辞。《大字典》不辨其流变,误将等同的意义分立为两个义项,不妥。

(2)■。①禾穳。《集韵·混韵》:“■,禾穳也。”②禾租。《类篇·禾部》:“■,禾租也。”(《大字典》第2819页)

按:《集韵》与《类篇》是宋代官方纂修的两部重要字书,前后相距的时间并不太久,其间具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因此有所谓“姊妹篇”之称。因此,在同一个字下出现不同的释义,一般并非是字义发生变化,而是异辞同义。在这个例子中,《集韵》释“■”字为“禾穳”,即“禾聚、禾积”之义(“穳”字参见上条)。《类篇》释为“禾租”,与《集韵》之“禾积”不同。查《广韵》模韵:“租,积也。”《类篇》禾部:“……《说文》:‘田赋’。一曰畜聚也。……”比较《集韵》释义,可以推知《类篇》之“禾租”当即“禾积”之义,两书所释当是一致的,并无区别。

(3)襋。①衣领。《说文·衣部》:“襋,衣领也。”②衣襟。《玉篇·衣部》:“襋,衣衿也。”(《大字典》第3319页)

按:《大字典》引《诗·魏风·葛履》:“要之襋之,好人服之。”毛传:“襋,领也。”《说文》“襋”字之训当来自毛传。《广雅·释器》:“襋、衱谓之褗。”褗,即衣领。又《方言》卷四:“衿谓之交”。郭璞注:“衿,衣交领也。”《颜氏家训·书证》:“古者,斜领下连于衿,故谓领为衿。”据此,《玉篇》“襋”字下所释“衣衿”,亦“衣领”之义。《大字典》分立两个义项,重复,当合并。

二、字书简省文辞而致《大字典》义项重复

后代字书编者有时出于编纂目的、编纂体例的需要,或者为了求简,会对前代字书的释义加以删削。宋代新修的《玉篇》基本上就是在顾野王原本《玉篇》的基础上删减而来。有些释义,经过删减,似乎是变成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意思。但只要找到这些释义的源头,对其加以复原,就能明确地认定删减前后的同一性。如:

(4)袏。①有外襟的单衣。《方言》卷四:“(襌衣)有袌者,赵、魏之间谓之袏衣。”钱绎笺疏:“衣前襟亦谓之袌。……(郭璞)注:‘前施袌囊’者,谓右外。古礼服必有袌,惟亵衣无袌。”②衣袋。《玉篇·衣部》:“袏,衣包囊。”(《大字典》第3285页)

按:义项②本《玉篇》释义而立,然所谓“衣包囊”者。胡吉宣《玉篇校释》云:“为原引《方言》注文之删节。”显然并非一个独立的不同义项。从《原本玉篇》看,顾野王原书释义引证、辨析的材料极其丰富,到了宋本《玉篇》,删去了绝大多数引证及顾氏的按语,只保留简单的释义。从《玉篇》对“袏”字的释义,不难推测顾氏原本当是引用了《方言》郭注,而经过宋人删减,就变成了一个似乎截然不同的意义。

(5)虥。①同“虦”。浅毛虎。《广韵·产韵》:“虥,虎窃毛谓之虥。”也指兽浅毛。②猫。《玉篇·虎部》:“虥,猫也。”(《大字典》第3020页)

按:《尔雅·释兽》:“虎窃毛谓之虦猫。”郭璞注:“窃,浅也。”邢昺疏:“虎之浅毛者别名虦猫。”虥,《大字典》同“虦”,是也。《广韵》產韵士限切:“虥,虎窃毛谓之虥。”其释义即对《尔雅》文辞之简省。《尔雅》此条解释的对象是“虦猫”,是个双音词。而《广韵》释义的对象是单字“虥”,即“虥猫”之省。《集韵》產韵仕限切:“虥,虥猫,兽名。”仕版切:“虥,虎窃毛谓之虥猫。”在释文中指出是“虥猫”,不省,较《广韵》释义更加准确。又,《玉篇·虎部》:“虥,猫也。”亦《尔雅》文之简省也,然已对字义的理解产生严重影响,若不查《尔雅》原文,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虥”即是猫。因此,《大字典》不当独立《玉篇》释义。

三、字书增加文辞而致《大字典》义项重复

对于前代字书的某些释义,后代字书的编纂者认为不易理解,所以除了继承原有的释义外,还要根据自己的考察研究,增加说解的文辞,对前代释义进行进一步的诠释。这种情形,是字书编纂后出转精的体现。对于字书中这样的释义差异,不应当认为是又产生了新的意义。

(6)■。①羊群挤在一起。《说文》:“■,■■也。”朱骏声通训定声:“■,犹委积,羊相覆压也。羊性寒则散,热则聚。”②羊疫。《集韵·寘韵》:“■,■■,羊疫。通作渍。”清钱坫《说文斠诠·羊部》:“《曲礼》‘四足曰■’,当即此字,■与渍同。孔颖达疏:‘四足曰■者,牛羊之属也。若一个死,则余者更相染渍而死,今云其渍则知死也。”(《大字典》第3344页)

按:《大字典》为“■”字所立的两个义项,一据《说文》朱骏声说解,一据《集韵》释文,然《集韵》释义显然也从据《说文》而来,分立为二,显然不妥。《集韵》引用《说文》“■■”的同时,又加上了“羊疫”二字,是对“■■”的进一步解释,并非新的意义。《集韵》沟通了“■”与“渍”的关系,当是依据唐代孔颖达对《曲礼》‘四足曰■’的疏解。《说文·羊部》:“■,羣羊相■也。”桂馥义证:“羣羊相■者,如牛疫猪瘟转相染箸。”又,《说文·羊部》:“,羊相■也。”段玉裁据《玉篇》补作“羊相■■也”,注曰:“、■叠韵字,犹委积也。《夏小正》:‘三月羊’。传曰:‘羊月相还之时,其类然。’其■之谓與。”王筠在《说文解字句读》中赞同段氏、朱氏的说法,驳斥《集韵》道:“羊性寒散而暖聚,惮暑则互相登陟,如积薪然。《集韵》谓之‘羊疫’,殆不知物理而肊为之说。”其实,《集韵》并非“肊为之说”,而是沿袭了孔颖达的训释。总而言之,对于“■■”的说解,清人分作两派,桂馥、钱坫继承《集韵》的说法,而段玉裁、朱骏声、王筠则另为新说。《大字典》并存两派说法,固然不错,但却将其当作两个义项,分而立之,实为不妥。

(7)■。①疾病。《玉篇·疒部》:“■,病也。”②病渐加重。《正字通·疒部》:“■,病浸甚也。”(《大字典》第2869页)

按:《玉篇》等字书此字皆训为“病也”。胡吉宣《玉篇校释》此字下云:“■之言侵淫也。《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反之则生乱气相淫病焉。’王冰注:‘为侵淫相染而生病也。”胡氏注文即对“病也”之义的推源,为我们进一步明确字形、字义之来历做了很好的提示。《正字通》此字释作“病浸甚也”,用意与胡氏同,也是对“病也”的进一步解释。《大字典》不辨其间的关系,分立为二,可谓失审。

四、字书文辞讹误而致《大字典》义项重复

历代字书编纂的一个主要任务是继承、保存前代字书的成果。在此过程中,字书释义已经过“更换文辞”、“简省文辞”、“增加文辞”等种种变化,再加上历代传抄、翻印不断,因此各类脱衍倒夺的讹误现象必然是大量存在的。因此,前人在利用古代字书时格外重视古字书内容、版本的校勘整理。后来字书编纂时,对于将讹误的释义当作不同的意义而误设新的义项的情况,应当通过字书的校勘,一一加以清理去除。

(8)衭。①衣服的前襟。《说文·衣部》:“衭,袭衭也。”《广韵·虞韵》:“衭,衣前襟。”②裤子。《玉篇·衣部》:“衭,袭袴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马氏也来相帮,扯衭揿腿,强要奸她。”(《大字典》第3280页)

按:“衭”字,《说文》释“袭衭”,《广韵》进一步明确为“衣前襟”。《玉篇》释作“袭袴”,亦当是从《说文》释义而来。查《篆隶万象名义》衣部:“衭,方俱反,袭衭。”可知《玉篇》之“袴”字实为“衭”之讹。这样,《大字典》据《玉篇》设立义项②便无此必要。古时妇女多着裙装,《大字典》所举《二刻拍案惊奇》之例句,其中的“衭”字指的正是“衣前襟”,而非裤子。

(9)■。①同“鎎”。弩战。《龙龛手鉴·矛部》:“■,俗;正作鎎。弩战也。”②战。《篇海类编·器用类·矛部》:“■,战也。”③弩具。《篇海类编·器用类·矛部》:“■,弩具。”(《大字典》第2960页)

按:《龙龛》以为“■”是“鎎”的俗字,甚是,然其释义有误。《说文·金部》:“鎎,怒战也。从金气声。《春秋传》曰:‘诸侯敌王所鎎。’”《龙龛》释为“弩战”,显为“怒战”之讹。《篇海类编》又将《龙龛》讹误释义一分为二,作“弩具”“战也”,误甚。《大字典》不辨字书义项流变之讹误,导致设置了重复义项。

(10)■。①杯。《玉篇·竹部》:“■,桮也。”②笼。《玉篇·竹部》:“■,■笼也。”《集韵》:“■,笼也。”(《大字典》第3194页)

按:《玉篇·竹部》:“■,口各切。桮也。■笼也。”胡吉宣《玉篇校释》改作“桮■也,笼也”,认为“原作‘桮也,■笼也’,■笼二字误倒”。胡氏所言甚是。桮■,即“桮■”。《方言·卷五》:“桮■,陈、楚、宋、魏之间谓之桮■,又谓之豆筥,自关东西谓之桮■。”郭璞注:“盛桮器笼也。”可知“桮■”即“器笼”。《大字典》不辨《玉篇》释义之倒讹,分同一义项为二,导致义项重复。

五、字书保存古训而致《大字典》义项重复

古代经典文献的注释,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对于相同文献字词的释义,不同的注释者有不同的看法。古代字书编纂为了保存古训,经常把各家的不同说法都汇聚在一起,而少加梳理辨析。各家释义虽然不同,但是它们都是对同一语境下同一字词的解释,理论上来说,正确的说法只能有一种。因此,各家异说在字书中只能保存在一个义项下面,而不应分立为不同的义项。

(11)苶。①[苶然]疲倦貌。《庄子·齐物论》:“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成玄英疏:“苶然,疲顿貌也。”②忘。《集韵·帖韵》:“苶,忘也。”③止貌。《集韵·模韵》:“苶,止貌。”(《大字典》第3404页)

按:《玉篇》艹部:“苶,奴结切。《庄子》云: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集韵》“苶”字释作“忘也”,考其出处,来自陆德明《释文》所转引的崔云注释《庄子?齐物论》“苶然疲役”的释文。古代字书往往搜集保存前人的随文注释,而古注的随文解释并非都是字本身的意义——这点已经有许多学者指出过。因此,《集韵》此处只是保存古训,并非记录“苶”字本身的字义,故此义项不当独立。《集韵》又释“止貌”,来源不详,疑亦当是保存“苶然疲役”之古训。

另外一种情况是,字书编纂者在训释名物时,由于对这些事物的认识不同,会有不同的说解,或者在前代的不同的训诂成说中,根据自身的认识,择取其一。这种情况下,虽然对同一个字有不同的释义,但究其训释的对象来说,则是同一的。

汉语大字典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汉语大字典 大国大典 盛世丰碑 第二版

《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字典》)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权威的汉语字典。它从1975年计划编写到1990年八卷本全部出齐,用时15年;从1999年开始正式修订,到第二版出版,又用时10年。如果加上中间维护和修订准备的10年,一共用了整整35年。《大字典》初版的辉煌、二版的与时俱进,书写着盛世修典的历史,也是我国文化事业繁荣与发展的见证。

一、初版:字林典范,辞书丰碑

《大字典》初版八卷本1990年由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出齐,是一部改写了新中国“大国家,小字典”历史的字典。

《大字典》编纂出版工作由湖北、四川两省共同承担,于省吾、王力、吕叔湘等17位专家担任顾问,四川大学教授徐中舒任主编,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等几十所高校的三百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编纂工作,他们“十几年如一日,不分春夏秋冬,不避严寒酷暑,兢兢业业,辛勤劳动,战胜艰难,逾越险阻”,完成了艰巨的编写任务。《大字典》收字5.4万,注重形音义的密切配合,力求历史地、正确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形音义收录最完备、规模最大的一部汉语字典。在字形方面,于楷书单字条目下收列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形体,并简要说明其结构的演变;在字音方面,对所收列的楷书单字尽可能注出现代读音,并收列中古反切,标注上古韵部;在字义方面,不仅注重收列常用字的常用义,还注意考释常用字的生僻义和生僻字的义项,凡在古今著作中有书证并可据以确立义项的,都一一分列。《大字典》的出版一举结束了新中国“大国家,小字典”的历史,被誉为“共和国的《康熙字典》”。其以字典的形式反映了人类文明特别是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对弘扬汉字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第二版:与时俱进,再谱新篇

《大字典》第二版2010年4月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与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共同出版,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新的面貌,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将继续为国家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按照国际通行惯例,大型工具书应该十年左右修订一次,这是因为任何一部大型辞书都有着时代与历史的局限性,《大字典》也不例外。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原因和研究水平的限制,加上全书规模庞大,涉及内容极为广泛,编纂者的水平参差不齐,《大字典》在收字、字形、注音、释义、引证、体例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错误和疏漏。出版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对《大字典》提出不少宝贵意见;1990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日新月异,汉语言文字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新的研究成果,这些都应该反映到《大字典》中。

为了让这一巨著保持学术上的先进性与生命活力,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广大读者,1990年《大字典》八卷本出齐后,修订工作即被提上议事日程。四川辞书出版社设立了汉语大字典编辑室,专门负责《大字典》系列产品的开发和维护工作,穷尽式地搜集、整理《大字典》出版后专家学者和读者发现、指出的《大字典》存在的错误、疏漏之处,为《大字典》的修订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经过长期准备,《大字典》第二版修订工作于1999年正式启动。修订工作如何进行,出版社广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见,尤其是专家、学者的意见。这些意见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一是大修,即对第一版《大字典》进行全面、彻底、工程浩大的修订,对字头、古文字字形及其解说、注音、释义、引例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审订,大量增加音项、义项,更换书证、例证;二是中修,即对硬伤性、体例性错误进行纠正,力所能及地做提高性修改,如适当增加字头、增加义项、更换例证等;三是小修,即仅对已发现的硬伤性、体例性错误进行修订,其他不做更动。根据实际情况,经过反复斟酌,考虑到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最后选择了中修方案。

《大字典》修订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大字典》第二版先后被列为“十五”、“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国家出版基金首批资助项目。第二版的面世,让《大字典》这一品牌文化产品与时俱进,创造出新的辉煌。

(一)特色鲜明:青出于蓝。焕然一新

《大字典》第二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继续保留第一版“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特色,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全面贯彻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改正初版在收字、字形、解形、注音、释义、举例、相关照应、标点符号、部首、体例以及文字上的各类错误、不足,对诸多内容进行了提高性修改,用电脑激光照排取代铅排,使《大字典》这部有特色、有影响的大型汉语字典从内容到形式都焕然一新,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更加适合读者使用。

1、规模大――收字超过6万,总字数超过1500万。

《大字典》第一版收录了历代典籍文献用字,囊括了《康熙字典》的全部字头,是新中国成立后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虽然如此,仍然有一些古今典籍和重要工具书中的字被漏收。第二版主要增补了古今典籍和诸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字典》《古代汉语词典》《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等重要工具书收录而《大字典》未收录的字。如“”字,《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等均收,《大字典》第二版予以补收,并考证出是武则天时代的造字;还有《简化字总表》中未收录但已列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钣、欺、”等字。第二版收字总数达60370个。

2、内容新――与时俱进,更新内容。

近二十年来,汉语言文字学和辞书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修订时吸收了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①广采博纳,纠讹改错。《大字典》出版后,作为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常设机构的汉语大字典编纂处,一直在搜集、整理《大字典》出版后专家学者和读者发现、指出的《大字典》在收字、字形、注音、释义、相关照应等方面存在的错误、疏漏,聘请国内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出版机构的专家对各方面指出的错误、疏漏进行甄别、改正,并尽可能吸收其合理的建议,进行提高性修改。②对音未详字、义未详字和音义未详字等进行必要的内容增补。第一版中,约有5000个字属于音未详、义未详或音义未详的情况,第二版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前提下,对生僻字、音未详字、义未详字和音义未详字的内容进行适当充实完善,修改或增补注音、义项、例证等。③进行专项处理。第二版的专项处理加起来有800多项。如对字头、繁简字对照、古文字字形及其解说、注音、联绵词、异形词、引书格式、科技术语、数字用法、量和单位、专名号、人名、地名、相关照应、插图以及贯彻国家语

言文字规范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错误和疏漏进行纠正。近二十年来,国名、行政区划名发生了诸多变化,需要根据最新的资料进行修正。如苏联解体后新增了不少国名,1988年海南岛建省,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很多地方撤县建市,地名屡有变更。又如科技术语的调整,原来的“格林威治”一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经审定为“格林尼治”。对成组的条目,如生肖、星座、方位、各省简称别称等的释文格式、内容进行了统一协调。④补充附录,丰富信息。附录是辞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起到丰富信息、拓展知识的作用。第二版除保留第一版部分附录外,增加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国历史纪年表》等。这些都成了字典的有机组成部分,增加了字典的信息量,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知识信息。

3、使用易――改进编排,查检更便利。

与第一版相比,第二版主要做了如下改进:一是取新弃旧,统一字形。第一版新旧字形混用。第二版统一采用新字形,只对个别使用新字形容易混淆的字适当保留旧字形,这样既遵循了国家规范,也从语言文字使用的实际情况出发。二是取消第一版正文后的《补遗》,将《补遗》部分收录字头编入正文,使检索一次到位,减少了读者查字上的麻烦。三是改进和完善检索功能,查字更加方便快捷,如在每卷书脊上标示当卷部首目录,重新编制《笔画检字表》,增加了《音序检字表》。有了《音序检字表》,遇到诸如“凹、凸、”之类按笔画和部首都难查的字,查起来就方便多了。此外,还就全书字头编制了计算机检索软件,读者可利用计算机对书中的字进行检索。

4、形式美――采用激光照排,装帧设计庄重典雅。

由于条件所限,第一版采用铅字排版,版式相对简单,笔画多的字有些模糊不清。第二版最大的变化之一是采用电脑激光照排。出版社与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合作研制《大字典》第二版专用排版软件和超大字库,用激光照排取代铅排,字迹清晰,字形美观,体现了中国汉字排版技术飞速进步的时代特征,也为进一步的修订和建立数据库提供了便利。著名语言学家李行健先生曾感叹,《大字典》这样一部生僻字极多、古文字字形复杂的大型字典,“全书使用电脑照排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全书由装帧设计艺术家吕敬人先生整体设计,用中国元素展现汉字魅力,凸显中国气派。无论是封面的图案、文字、色彩,还是内文的设计,大气、典雅、和谐,处处都体现出《大字典》的文化底蕴与特色。

(二)社会反响:备受关注,广受好评

后出转新,后出转精。《大字典》第二版受到了出版发行界、学术界与读者的关注与好评,认为这部有特色、有影响的大型汉语工具书将对我国的文化建设和语言文字规范以及汉语言文字的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树立我国的文化大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也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2010年6月,中国辞书学会辞书理论与辞书史专业委员会研讨会在成都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大型辞书的修订与维护。《大字典》第二版专家审订委员会主任赵振铎先生、《大字典》第二版修订工作主持人之一的冷玉龙编审在会上介绍了《大字典》第二版修订情况,指出《大字典》第二版的重要特色。与会的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了《大字典》的修订工作,认为它为大型语文辞书的修订树立了又一典范。

三、幕后:文化坚守,薪火相传

在《大字典》这部皇皇巨著编纂、修订、出版的幕后,是无数人多年默默无闻的辛勤付出。伴随《大字典》这部巨著走完这35年历程的,是《大字典》的编纂、编辑出版队伍,专家、学者和编辑们。

《大字典》第二版的修订出版,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大家都怀着强烈的文化使命感与责任感,无私奉献于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国家重大出版工程项目。它的修订出版,不仅仅靠物质上的保障,更重要的是靠一大批有强烈事业心的人与他们所具有的精神。从审订委员会的专家到出版社的编辑,大家十年如一日甘坐冷板凳,团结协作,默默耕耘在字典领域。正是众多专家学者与编辑的呕心沥血、孜孜以求,正是各界人士的通力协作,保证了《大字典》第二版的顺利出版。

(一)集一流智慧,铸一流辞书――淡泊名利、一丝不苟的专家学者队伍

17世纪意大利历史语言学家、词典编纂者斯卡利格曾用幽默的语调诉说词典编纂之苦:“十恶不赦的罪犯既不应处决,也不应判强制劳动,而应判去编词典,因为这种工作包含了一切折磨和痛苦。”从中不难体会出字典编纂工作所需要付出的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

《大字典》这部集古今汉字研究之大成的皇皇巨著得以顺利完成,离不开专家、学者的努力和奉献。第一版主编,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徐中舒先生,常务副主编李格非、赵振铎先生以及其他众多参与其中的编纂、编辑人员为字典的编纂出版不辞劳苦,呕心沥血。副主编之一的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冉友侨先生,在第一版编成之后,发现这部字典新旧字形混用给读者带来了查检的不便,心中觉得非常遗憾,希望在修订时能够予以完善,病危之际还在关心着第二版的修订工作。他们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甘于寂寞、淡泊名利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参加修订工作的以从事过《大字典》编纂、编辑工作的人员为主,还从国内著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出版机构聘请、补充了一些中青年专家学者。为了充分保证修订质量,根据工作需要,第二版设立了专家审订委员会。

专家审订委员会成员有著名语言学家、《大字典》常务副主编赵振铎,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语言学家许嘉璐,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江蓝生以及李学勤、曹先擢、胡明扬、王宁、陆俭明、苏培成等20多位国内一流的语言文字学专家。专家们对修订工作给予了热情关怀和支持,在百忙中抽空审阅稿件,对解决重大疑难问题、保证修订工作质量起了重要作用。比如已故的胡明扬先生,当时已近九十的高龄,仍然非常认真地审订书稿,遇有不妥当的地方就认真批注意见,甚至高烧近四十度都还牵挂着稿子的事情。苏培成先生细到对古文字字形的笔画、前后引文的细微差别都能发现并提出疑问,有的地方,还特别附上标签,写上相关意见。专家们高度重视释义的准确性,对每一个义项都要反复斟酌,仔细推敲。如一个很普通的字“口”字,《大字典》列的第一义项是:“人和动物用来发声和进饮食的器官。”乍一看没什么问题,但是有审订专家就发现了问题:有的动物不用口发声,甚至根本不发声,这里的表述是欠准确的。后来编辑部采纳了专家的意见,做了处理。杨正业先生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解决了大量音义未详字的缺音缺义问题。曹先擢、江蓝生、汪耀楠先生对释义做了很多精细的考订和认真修改,并在做过修改的地方认真地写上修改理由。

在四川辞书出版社《大字典》编辑部,有一个专柜用来存放专家的审订稿以及交流信件,翻开任何一个专家的审订稿,都可以看到他们留下的墨迹,这凝聚着他们伏案耕耘的心血。

赵振铎先生曾说:“我八十多岁了,还来做这个工作,也不觉得

累,全是兴趣和爱好。”正是因为这种兴趣和爱好,所以赵先生的桌子上总是放着《大字典》第一版,经常翻阅,一旦发现问题,就马上记下来,书中贴了好几千条标签。这部批注过的工作本后来成了修订的宝贵资料。

正是这种对国家语言文化事业的关注和热爱,让这些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甘心奉献,不计回报。也正是他们的辛勤工作,保证了《大字典》第二版的质量,使其青出于蓝,后出转精。

(二)板凳甘坐十年冷,但求字典永留芳――团结奉献、甘于寂寞的编辑队伍

35年来,《大字典》编纂处的很多编辑从青春年少走向苍颜白发,他们把自己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共和国的这一重大文化建设工程。左大成、杨宗义、邵世强、诸定耕、杨广霜等老领导、老编辑退休之后也不忘《大字典》的修订,一直坚持审稿工作。他们的一生看起来平平淡淡,但他们那无私奉献、淡泊名利、团结协作的精神创造了辞书史上的辉煌。“辞书园地,默默耕耘,红颜变白发,功不可没。”这是赵振铎先生为修订工作业务负责人冷玉龙编审题的词,也可以说是对《大字典》全体编辑人员的评价。

当问及汉语大字典编辑部主任帅初阳编审这一生只从事过编辑行业是否有遗憾时,她用了简单的四个字:“青春无悔!”她说《大字典》体现了一种精神,她把这种精神总结为“五心”――信心、安心、耐心、尽心、细心。让帅初阳老师记忆深刻的是那些与同志们齐心协力为《大字典》的编辑工作忙碌的时光。酷暑严寒,去资料室查阅资料时,由于资料多、房间小而不透气,里面总有一股让人窒息的味道,担心吹散资料卡片又不敢开电扇,戴着口罩和手套,一进去就是好几个小时,出来时常常是汗流浃背。《大字典》里有大量的生僻字需要造字,为了把字造得规范、美观,编辑们经常来回跑照排部门,向照排人员反复解释、耐心指导。又如编制检字表,要把6万多个汉字严格、规范地按照音序、部首、笔画顺序排列,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但是,编辑们硬是知难而进,认真学习了《GBl3000.1字符集汉字字序(笔画序)规范》《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等国家标准。但这些国家标准还不足以涵盖《大字典》所收的众多汉字,其中难字、生僻字众多,有的字部首和笔画很难确定,这就需要编辑对这些汉字认真研究,创造性地类推、细化规则,依靠自己艰苦和创造性的劳动与有关计算机编程人员一起编出了当今世界上收字最多、读音最全的《音序检字表》。

为了保证修订质量,一般的书稿只三审三校、看一次清样,而《大字典》第二版校对了十二次,看了三次清样。1500万字的书稿,每看一道都会发现不同的问题,而对同类问题的查找与处理更是让人费心费力。虽然在修订中大量使用计算机,但不少仍需要人工处理,要在上千万字中将问题一条一条全部找出来,实在是非常费工夫的。找到问题很难,处理问题更是不容易:一条引文的核对,要找到某一个字在原著中的实际使用情况,经常要把原著来回翻几遍,同时还要比较多个版本,以求引文的绝对正确无误。

《大字典》修订过程中的专项处理有800多项。比如繁简字、古文字字形、读音、地名、科技术语、引书格式、异形词、联绵词、数字用法、量和单位、专名号、贯彻落实《野生动物保护法》、相关照应等等,每一项都由大量的细节问题组成。帅初阳编审把《大字典》修订的各个专项处理环节记录在一张纸上,随着环节的增多,这张纸竟有七八米长,工作的繁难程度可想而知。字典的行文,对普通人来说,可能就是一个普通的字头和一段普通的释义;而对编辑们来说,却是大量的考证、审核、推敲等工作,耗时耗力。在修订工作中,编辑们一直遵循着一条原则:精益求精,改正原有差错,不能增加新的错误。这无疑是一种很高的要求。用冷玉龙编审的话说:“做这项工作,甚至用一丝不苟都不足以形容我们的工作状态。可以说,那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点儿不能马虎,一点儿不能松懈。”

多年以来,参与修订的编辑们就是以这种状态工作着,可以说,《大字典》的修订就是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全部。这种状态要常年坚持下来并不容易,但坚持下来的编辑们都无怨无悔。“一个人一辈子能碰到的大事不多,一生中能参加这么大的国家文化建设重点项目是一种幸运。我们能为《大字典》的修订出一份力,为祖国的文化事业做贡献,是我们的荣幸和责任。”《大字典》的编辑们用这样朴素的话语评价自己的工作。

汉语大字典范文第9篇

形声字 声符 表意

一、声符表义的理论依据

传统的汉字构造说是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其中,形声字占全部汉字的80%以上,它既有声符表音,又有形符表意。有一类特殊的形声字,被先人学者发现它的声符也表意,我们称之为“亦声字”。

虽然,从汉字和语言的关系来看,这种对汉字构造的说明比较简单明了,也能够反映汉字的构造规律,可是仔细研究就不难发现这种对义符和声符作用的认识流于概念化了。还有一些未被许慎归为这类声符表意的形声字,其实它的声符也具有表意功能,如“捋,取易也。从手声”。《汉语大字典》中“”字的第一个意项也是“采,以指轻轻摘取”。因此,“”也具有表意功能。

对于声符具有表义功能的研究,广为人知的便是王圣美的“右文说”: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以为“右文”。古之字书,皆从“左文”。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之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梦溪笔谈》卷十四)可见声符具有表义作用,那么声符又是怎样表义的呢?是否所有声符都与字义有一定的联系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我选取《说文・手部》中的一些典型字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个问题做一个客观的探究和回答。

二、手部字声符表义解析

《说文解字》中的“手”部字有267个,以“手”做义符的字所表示的意义范畴包括手的组成部分:“掌”“拇”等;礼拜的动作:“揖”“攘”等;排挤的动作:“推”“抵”等;握持的动作:“操”“”等;抚摸的动作:“拍”“抚”等;摇动的动作:“掉”“摇”等;拔取的动作:“挺”“拔”等;打击的动作;举起的动作;手的状貌等。在这些构成字中义符“手”是自已结构中重要的构成要素,它决定了行为动作的运行范畴和某些特征,表示了构成字的某一语义特征。但是它并不是字义结构中的核心义素,而声符在一个构成字的释义中也是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的。这样的“形声字”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

1.形声字和声符字本义重合

(1)“供”与“共”

拱:《说文・手部》:“敛手也。从手共声。”《汉语大字典》中第一个义项:“抱拳或两手在胸前相合,表敬意。”

共:《说文・共部》:“同也。”《汉语大字典》中第一个义项:“共同具有或承受。”它的甲骨文形体是两手上举相合的象形,从“共”得声的字多有“向上”义,“共”之本义为“拱”。

(2)“捋”与“”

捋:《说文・手部》:“取易也。从手声。”徐灏注笺:‘’‘捋’本一字,相承增偏旁。《汉语大字典》第一个义项:“采,以指轻轻摘取。”《广韵・末韵》:“捋,手捋也,取也。或作。”

:《说文・爪部》:“五指持也。”《汉语大字典》第一个义项为:“同‘捋’。用五指握着条状物体向一端抹取。”段玉裁依《集韵》改“持”为“”,注云:“凡今用五指持物引取之曰。”凡从“”得声的字多有“抓,取”义。

(3)“援”与“爰”

援:《说文・手部》:“引也。从手爰声。”《汉语大字典》第一个义项:“引,牵引。”

爰:《说文・爪部》:“引也,籀文以为车辕字。”李孝定《甲骨文集释》:“按:(爰)字象两人相引之形,自爰假为语词,乃复制从手之‘援’以代之。”《汉语大字典》第一个义项:“引,援引。也作‘援’。”段玉裁注:此与《手部》‘援’音义相同。凡从爰得声的字有“引,牵引”义。

(4)“”与“昆”

:《说文・手部》:“同也。从手昆声。”桂馥义证:“通做‘混’。”《汉语大字典》第一个义项:“同,混合。”

昆:《说文・日部》:“同也。”段玉裁注:“从日者明之义也,亦同之义也;从比者,同之义。《汉语大字典》第一个义项:“同”。《玉篇・日部》:“昆,同也,并也,咸也。”凡从昆得声的字多有“都,同,混合”义。

(5)“换”与“奂”

换:《说文・手部》:“易也。从手奂声。”《汉语大字典》第一个义项:“对换,给人一种东西,同时向他取得另一种东西。”

奂:《说文・大部》:“取奂也。”《汉语大字典》第一个义项:“换取,后作‘换’。”朱骏声通训定声:“奂,疑即‘换’字之古文。”从奂得声的字大都有“交换”义。

(6)“扬”与“”

扬:《说文・手部》:“飞举也,从手声。”张舜徽《约注》:“扬之言也,谓手举其物而飞动也,引申为凡举之称。”隐含“展开”之意。《汉语大字典》第一个义项:“飞起,升高。”朱骏声通训定声:“按:举者本义,飞者假借。”

:《说文・勿部》“开也。一曰长也。一曰飞扬。”段玉裁注:“从勿者,取展开意。”朱骏声通训定声:“勿者,旗也,展开之象。”凡从得声的字多有“展开”之意。

2.形声字表达声符字的引申义

(1)“”与“褰”

:《说文・手部》:“衣也,从手褰声。”张舜徽《约注》:“……谓悬持其衣也。……经传皆以褰为之。”《汉语大字典》第一个义项:“用手提起衣裳。”

褰:《说文・衣部》:“绔也。”《汉语大字典》第一个义项:“套裤。”引申为:“用手提起。”凡从褰得声的字大都有:“撩起,提起”义。

(2)“”与“”

:《说文・手部》:“好手儿,从手声。”王筠句读:“古诗又曰‘纤纤素手’,则知秦汉间借‘纤’为‘’。纤者,细也。”《汉语大字典》第一个义项:“手纤细貌。”

:《说文・韭部》:“山韭也。”段玉裁注:“山韭,谓山中自生者。”《汉语大字典》第一个义项:“是一种叶纤细的野生韭菜。”引申为“细,小”,凡从得声的字大都有“细,小”义。

(3)“攘”与“襄”

攘:《说文・手部》:“推也,从手襄声。”邵瑛群经正字:“此即退让之本字。揖让之让,亦作此。”《汉语大字典》第一个义项:“退让,退让。”段玉裁住:“推手使前也,古退让字如此作。”张舜徽《约注》:“许以推训攘,凡以手推人或物,皆有排斥义,故引申为攘除,犹除殃谓之攘耳。”

襄:《说文・衣部》:“汉令:耕谓之襄。”《汉语大字典》第一个义项:“解衣耕地。”段玉裁注:此襄字所以从衣之本义,惟见之于汉令也,引申之为除去。凡从襄得声的字大都有“排除,攘开”义。

(4)“排”与“非”

排:《说文・手部》:“挤也,从手非声。”《释名・释言语》:“非,排也,人所恶排也。”即与他人意愿等相违背就会受到排斥。

《汉语大字典》第一个义项:“推挤。”

非:《说文・非部》:“违也,从飞下翅,取其相背也。”《汉语大字典》第一个义项:“违,违背。”引申为“分背”,凡从非得声的字大都有“背离,分斥”义。

(5)“抵”与“氐”

抵:《说文・手部》:“挤也,从手氐声。”《汉书・文帝纪》:“无知抵死。”颜师古注:“抵,触也,亦至也。”《汉语大字典》第一个义项:“排挤。”段玉裁注:“排而相距也。”

氐:《说文・氐部》:“至也,从氏下著一。一,地也。”《汉语大字典》第一个义项:“至,抵达。”引申为“抵触。”凡从氐得声的字大都有“抵触”义。

(6)“抉”与“”

抉:《说文・手部》:“挑也,从手声。”《汉语大字典》第一个义项:“挑出,挖出。”段玉裁注:“抉者,有所入以出之也。”

:《说文・又部》:“分也。”《释名・释言语》:“,也。有所破坏,裂之于始终也。”引申表示“分开,产生空缺”,凡从得声的字大都有“裂,挑选”义。

三、手部字声符表义的理论价值

“右文说”固然为声训开辟了一条新路,但由于局限于字形,仍然不能圆满的达到因声求义的目的。正如章炳麟在《文史・略例庚》中说“昔王子韶(即王圣美)创作‘右文说’,以为字从某声,便得某义、然以一致相衡,即令形声摄于会意。”对《说文・手部》267个字的初步考释让我们发现形声字中声符具有表义功能的字的确占据着很大一部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声符都能够表义或者与意义有着一定联系,因此我们试图以手部字为例对“右文说”的一些疏漏进行一个客观的补充。最大程度的不把复杂的汉字系统简单化,轻易断言“凡从某声,皆有某义”,而是尽可能的以一个更为审慎的态度来看待声符具有表义功能这一理论学说。

参考文献:

\[1\]汉语大字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88.

\[2\]\[清\]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

\[3\]\[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4\]\[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中华书局,1984.

\[5\]\[清\]王筠.说文释例.中华书局,1987.

\[6\]\[清\]王筠.说文句读.中国书店,1983.

\[7\]王玉心.汉字认知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

\[8\]周大璞.训诂学初稿.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9\]冯瑛.训诂学笔记整理.

汉语大字典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干 乾 义项 异同点 《汉语大字典》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3.057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ake "干","", "乾" words as the study object, in the system under the guiding ideology theory, comparative study of its meanings, to find the relations and distinctions of "干","","乾". Contrast the pronunciation of ancient, medieval, modern Chinese in three different periods, the last article for the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aracters", "干","","乾" inadequate interpretation of aspects of the note three words made additions and amendments.

Key words 干; 郑 乾; sens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aracters"

0 引言

“干”、“帧薄“乾”本是三个不同的字,各有其音,也各有其义。后来由于搞汉字简化,“帧保ǎ搿扒”()都简化成了“干”,这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在使用繁简替换时交叉错误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如在《光明日报》上也出现了“庄存与对于《公羊春秋》的研究整理未遵循干嘉学派‘笃学’的考据方法……”,①“干嘉”当作“乾嘉”。许多字典词典成于众人之手,难免会出现错误。如《汉语大字典》认为“天干”中的“干”是本字,“帧笔羌俳枳郑其实不确。基于以上现象,本文将综合多本权威字典词典把“干”、“帧薄“乾”三字的义项一一列出。用表格展示其异同点。最后对《汉语大字典》中三个字的释义的举例不当、义项漏收等提出自己的鄙陋之见。

1 “干”的义项确认

按照汉字研究的一贯原则和方法,笔者仔细翻阅了几本辞书中关于“干”的释义。

“干”收录在《汉语大字典》卷一第405页,总共有19个义项:

(1)盾,古代用来挡住刀箭,卫护自身的兵器。(2)触犯;冒犯。(3)扰乱;干扰。(4)求取;干求。(5)干预;干涉。(6)关涉。(7)岸;水畔。(8)量词。(9)江南把山垅之间的地段叫干。(10)通“涧”。(11)通“乾”。(12)通“矸”。(13)国名。(14)姓。(15)“乾”的简化字。(16)捍卫。(17)立;建立。(18)“帧钡募蚧字。(19)通“犴”。

“干”收录在《汉语大词典》卷二第912页,共计24个义项。此外,“干”在《故训汇纂》第681页,总共有148项解释,《汉语大字典》“凡例”中提到:“多义字一般按照本义、引申义、通假义的顺序排列”,“字典的义项排列应该有助于读者明白这个字所表达的各个意义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根据字义的类型,按照历史的顺序排列义项,就是在一个字头下面先列这个字最初表示的意义,然后按照本义、引申义的顺序排列,最后是假借义和通假义。国名、民族名、地名一般排最后”。按照上述原则,笔者将整合得到的17个义项进行如下排序:

(1)狩猎,进攻。(2)棍棒物,引申为量词竿。(3)触犯。(4)追求。(5)牵连,发生关系。(6)干预;干扰。(7)盾牌。(8)防卫;捍卫。(9)姓。(10)乾的简化字。(11)值募蚧字。(12)通“竿”。(13)通“帧薄#14)通“乾”。(15)通“岸”。(16)通“t”。(17)通“矸”。

2 “帧钡囊逑钊啡

“帧笔章荚凇逗河锎笞值洹肪硪坏409页,总共有24个义项:

(1)同“o”,筑墙板。(2)胁,从两腋下到胁骨尽处的部位。(3)草木的茎。(4)做弓、箭、箫等主体部分的材料。(5)躯干。(6)事物的主体或正宗。(7)才能、才干。(8)强 。(9)志节;器量。(10)事情。(11)从事某项活动。(12)谋求。(13)古代官吏雇的奴仆。(14)用。(15)助。(16)姓。(17)正。(18)安。(19)通“干”。 (20)通“乾”。(21)死;完了。(22)用同“擀”()。(23)井上垣栏。(24)通“管”,主管。

“帧笔章荚凇逗河锎蟠实洹肪矶第946页,总共有20个义项。“帧痹凇豆恃祷阕搿返686页,总计有87条解释。仍依上文所论“干”字整合、排序原则,笔者总结出“帧钡17个义项:

(1)筑墙端木。(2)胁。(3)事物的主体或正宗。(4)天帧#5)才能;才干。(6)强。(7)从事;主管。(8)事情。(9)谋求。(10)使…正,治理。(11)安。(12)草木的茎。(13)体,躯干。(14)n的异体字,表井边围栏。(15)姓。(16)通“”。(17)通“乾”。

3 “乾”的义项确认

“乾”收录在《汉语大字典》卷一第56页,总共有15个义项:

(1)冒出。(2)八卦之一。(3)因乾卦象征天,故指天。(4)指君主。(5)代表西北方。(6)代表男性。(7)干燥。(8)枯竭。(9)形容声音干涩嘶哑。(10)指拜认的亲属关系。(11)使对方难堪。(12)怠慢;表冷淡。(13)加工制成的干食品。(14)副词。(15)姓。

“乾”收录在《汉语大词典》卷一第784页,总共有25个义项。“乾”在《故训汇纂》第49页,总计有97条解释。仍依上文所论“干”、“帧弊终合、排序原则,笔者总结出“乾”的10个义项:

(1)八卦之一,乾卦。(2)天。(3)男性。(4)天子,君主。(5)西北方。(6)干燥。(7)枯竭。(8)徒具形式,表面的,虚假的。(9)副词,徒然,白白地。(10)姓。

4 “干”、“帧薄“乾”的异同

说明:一、二、三部已经将三个字的义项列举出来,为了更好地揭示三个字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对三个字的“义项”、“通假字”“音”三个方面作出比较。“干”、“帧薄“ 乾”音义异同表(表1):

4.1 对表格的简要说明

“干”、“帧薄“乾”三字在义项上只有一个交集――姓。但三者表姓氏时读音不同。“干”读音为“”,如宋代的干撸弧帧倍烈粑“”,如宋代的值莱澹弧扒”读音为:“”,如唐代的乾思彦,明代的乾思健。在通假字方面,三者也有联系。由于“干”字写法简单,音与“乾”相同,所以常被“乾”借用。“乾”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是高于“乾”的,因为“干”的义项有十七个,而“乾”只有十个,所以殖1磺借用。在读音方面,三者有共同的读音:古寒切,对应的现代汉语读音为。“干”与“帧庇辛礁鱿嗤的读音,即为古寒切,;居案切,。

4.2 与三字有关的复合词探讨

“干”

(1)【天干】天干和地支的合称。干通“o”,读音为:“”。所以“天干”应该读成:“”而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读的“”。

(2)【干将】古剑名。相传春秋吴有干将、莫邪夫妇善铸剑,为阖闾铸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干将读音为:“ ”。要与现在汉语中的“干将”(),表示能力强的将领区别开来。

“帧

(1)【旨摇竣僦鞒旨椅瘢坏奔摇!毒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女儿尚幼,未能旨摇!雹谥负苣芨傻娜恕G波《林海雪原》:“这个老旨椅蘅撞蝗耄有空就钻。”此处要补充的是,在江淮方言一带,“旨摇币渤S美葱稳菀桓鋈嗽诖理家务事很有条理和想法,常常用做形容词。如:“我们家孩子都很旨摇!

(2)【纸】()是指有能力的将领。与“干将”不同,干将是指一种剑的名字。

“乾”

【乾雷】()和【乾雷】()字形一样,但是两个不一样的词语,前面的读音为:“”,对应的意义是:无雨伴随的雷。后面的读音为:“”,对应的意义是:西北方的响雷。

5 对《汉语大字典》中“干”、“帧薄“乾”三字条的补

5.1 对《汉语大字典》“干”字条的补正

(1)③中“干扰”可以和⑤“干预;干涉”合并为“干涉”这一义项。③中的例证A.《国语・周语上》:“王事唯农是务,无有求利于其官以干农功。B.《淮南子・说林》:“辐之入毂各值其凿, 不得相通。犹人臣各守其职,不得相干。这两例中的“干”用“干涉”均能解释得通。为了使《汉语大字典》中的义项更加简洁明了,此处建议将③中“干扰”和⑤“干预;干涉”合并为“干涉”这一义项。

(2)③中“扰乱”可以和②中“触犯;冒犯”合并为“冲犯”这一义项。②中的三个例证:A.《左传・文公四年》: “君辱之贶,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B.《国语・晋语四》:“若干二命,以求杀余。”C.《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具呈诉辩,有干列禁。”三例中的“干”用“冲犯”均能解释。

根据以上1、2两点,笔者建议将③中的“干拢”合并入⑤,将③中的“扰乱”合并入②。

(3)⑦岸;水畔。 所举例证A.《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B.杜甫《有客》:“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此处用干的本义或引申义来解释,不妥。因为“干”和“岸”为通假关系,在意义上没有联系。

说明:本以为“干”与“岸”可能是同源字或者是古今字的关系。因为“岸”为水边高地,有保卫防卫的意思,而干也有此意。并且“干”()与“岸”()音相近。高鸿缙《中国字例》:“厂字本像石岸之形。周秦或加干为声符作为{,后又或于{上加山为意符作岸,故厂、{、岸实为一字。”②所以干与岸不是同源字或古今字的关系。故两者在意义上没有联系,“干”只是在“岸”中表声符而已。

(4)干,见母元部。竿,见母元部。见母双声,元部叠韵,属双声叠韵通假。例:《诗・{风・干旄》:“孑孑干旄。”“竿”表示竹的主体部分,即竹竿。《汉语大字典》中没有收“干”与“竿”的通假字关系,应当补收。

5.2 对《汉语大字典》“帧弊痔醯牟拐

(1)(二)③滞ā案伞薄4舜θ衔“帧蔽假借字,“干”为本字,这种说法是不确的。《别雅》卷四:“种Γ干支也。”天干配地支犹如树峙涫髦ΑR治主,枝为辅配。只是古代的时候,古人为了书写方便,会用字形相对简单而音又相近的“干”来替代“帧薄K以“帧辈攀潜咀郑“干”为假借字。

(2)第14个义项将纸馐臀“用处”,只有一个孤证:《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天生恁般逆种,与他说也没郑由他罢了。”并且引用的还是口语例,难以令人信服。虽然在《故训汇纂》中有两例:A.《文选・王俭〈褚渊碑文〉》:“率礼蹈谦,谅实身帧!B.《资治通鉴・齐纪九》:“高祖重其事郑絷维不许。”所给出的义项为“用处”,但其实是不确的。A例中的“帧庇Ω媒馐臀“根本”,B例中的“帧庇Ω媒馐臀“才帧薄2⑶以谄渌的字典中没有提到过“用处”这个义项,所以建议删除此义项。

(3)(二)①正。所举例证为A.《韩诗・大雅・韩奕》:“植煌シ健!保ㄍィ朝拜。方,方国。)B.《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后时年十岁,掷砑沂隆!笔紫刃枰认可的是所举的A、B是恰当的。但是“正”又是什么意思?如何来解释A、B两例,此处并未说明。笔者通过进一步的查阅此处的“正”由“使…正”引申为“整理、治理”。所以此处的“帧币申为“整理、治理”的意思。

(4)《汉语大字典》卷一410页(四)中认为“帧蓖ā肮堋笔遣蝗返摹!帧庇搿肮堋彼淙灰艚,但在意义上是有联系的,均有主管、从事的意思。《汉书・刘向传》:“显稚惺槭拢尚书五人,皆其党也。”注:“钟牍芡,言主管其事。”《后汉书・窦宪传》:“宪以侍中,内只密,出宣诰命。”注:“郑主也,或古曰‘管’字。从两个例子可知“帧庇搿肮堋痹谝庖迳鲜窍嗤ǖ模只是在不同时期是用的字形不同而已。

5.3 对《汉语大字典》“乾”字条的补正

⑧副词,表面地、表面地。此处举例不当。其一、《北史・尉景传》:“何须乾啼湿哭。”从对文的角度来看,乾与湿相对。而此处解释为表面地,虚假地。此例明显不妥。其二、《水浒传》第二十五回:“当下那妇人干号了半夜。”此处的“干”如果没有具体的语境的话,用⑧中第二个副词“白白地”也能解释得通。

所以笔者建议此处交代一下具体的语境,以免给查阅者带来不必要的困惑。具体语境为:潘金莲怕武松怀疑是自己害死了武大郎,所以假装哭了半夜。只有例子:《宋书・范晔传》:“晔干笑云罪至而已。”用“虚假地、表面地”来解释比较合适。

6 结语

上一篇:对外汉语教师范文 下一篇:上古汉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