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公园范文

时间:2023-11-18 03:44:41

劳动公园

劳动公园篇1

在沈阳铁西劳动公园里,乘凉休闲的多是曾经的下岗工人。如果你说出了某厂某人的名字,就会有人激动地询问:“??是你什么人?想当年……”工厂,依然是这个城市人们热衷的谈资,伴随着昔日的辉煌、失落和留恋。唱歌的、跳舞的、打球的、卖呆儿的,他们曾自豪地倚工厂而生,也曾陷入“我们想创造一个世界,但最终这个世界崩溃了”的绝望,如今,临近退休或已退休的人生结点,终让他们有心情在这里享受轻松与惬意。

体面的歌者

劳动公园的围墙早已拆除,四周林立的高楼让这片有水有树的地方显得格外珍贵。人们可以就近从临街的任何一处进入园内。我站在约定俗成为正门的东门前,石头上“劳动公园”四个字鲜红抢眼,里面所有的景观都烙着劳动印记:五一广场、题目为《劳动创造未来》的劳模浮雕、劳模大道、振兴湖、工人山、劳模墙、劳模塑像。

一对穿着朴素的中年姐妹腼腆地请我帮忙拍照,绿柳映衬着她们脸上的红晕,画面漂亮。我问要不要与塑像合影,她们说谢谢,不用了,外地口音。“那边的花好看,去那边。”吸引她们的是风景。

吸引我的,则是一个人的歌声,“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

唱歌的人叫张庆秀,穿着蓝白条相间的POLO衫,米色长裤,白色皮鞋,手执话筒,表情投入。你不必刻意欣赏,稍稍驻足聆听,眼前就会产生画面,情不自禁哼唱,仿佛旁边伫立的机器人之父蒋新松塑像都沉浸其中。

1956年出生的张庆秀曾在沈阳地毯厂上班,“企业黄了,下岗了,再找工作。”如此轻描淡写仿佛当年的阵痛未留任何疤痕。张庆秀是个乐观的人,唯一感觉遗憾的是当工人时没有机会好好发挥自己的歌唱才华,“换个单位,没多久又黄了,哪有心情唱。”下岗再就业在他身上屡次上演。

还有两年,张庆秀就能拿到退休金,儿子也长大工作,穿干净利索到劳动公园唱歌,就成了他最大的快乐。“穿得好赖很重要。瞧我这身,说是市委办公室的也有人信。”张庆秀目前给一家公司当保安,上一天歇一天。歇一天的时候,他就带着播放器、音箱、话筒,骑着电动车来这。“我这一天,三脱四换的,下午再来我就换一身别的衣服,不重样。”他手下还带着十几个歌手,都是工人出身,他也要求他们“收拾立整点”。

张庆秀问我是否喜欢唱歌,我说偶尔去KTV,“同一首歌,铁西挺大那个KTV,你要是去那,搜《我爱你中国》,就有我的版本。”唱歌,让这个辗转各行业打工的劳动者找到了久违的自豪和体面。

哀伤吉特巴

细数过劳模塑像,我沿着劳模路继续行走。这里太过热闹,音乐欢快节奏鲜明,舞者兴奋动作潇洒,他们跳的是近年来沈阳流行的吉特巴。男舞者特地把头发和皮鞋弄得油光崭亮,女舞者大都保守怕晒,帽子、太阳镜、口罩、披风、手套,至少戴两样,有时会刻意露出珍珠项链,或者高高盘起的头发,裙摆四散,即便穿牛仔裤也会是喇叭形带蕾丝边。大多数人的年龄在50岁左右。观众比舞者多,但面无表情,极少鼓掌。

苗条的陈大姐只跳了40分钟就要离开。我问她为什么不再跳会,她说自己还要上班。陈大姐是一家国有企业的正式工,但企业雇佣了很多临时人员,挤对得她们没活干,工资扣除保险只剩下500多块钱。好在单位不需要她早八晚五守着,陈大姐就给一户人家做钟点工,一个月有1500元的收入。

陈大姐只摘下太阳镜,她说自己年轻时挺好看,现在被生活折磨得没了模样。我看得见她的眉眼和皱纹,那里有曾经的青春靓丽,如今却残酷地融进了生活的苦楚艰辛。他的丈夫是公交司机,脾气不好,儿子在读高中,学习成绩一般。三口人住在50平方米的老式楼房。单调贫苦的生活容易勾起矛盾,去公园跳舞是最直接的导火索,所以她捂得严实。“我就喜欢跳舞,如果连这点权利都不给我,不如死了算了。”陈大姐说当年不少职工下岗,没少有女工陪人跳舞。她同情但坚决反对,舞蹈,即便是交谊舞,在她心里也是高贵的。只要有空,陈大姐就会来劳动公园跳一会,“有时也会被认出来,可能是一个厂子的或者邻居,但谁都不说破。”

与现在在这里的苦中作乐不同,曾经的劳动公园珍藏着陈大姐浪漫甜蜜的回忆。某个傍晚,她从劳动公园附近路过,被坏人拦住,幸好她现在的丈夫出现,英雄救美,就此结缘。丈夫那时在沈阳重型机器厂上班,技术工人,收入不错,会买门票带陈大姐到劳动公园里泛舟。陈大姐的家人都认为他有发展,好几个爱慕者不战而败。“当时追我最凶的那个,现在在工商部门上班,还是个领导呢!”唏嘘而已,并无遗憾,“他秃顶,大肚子。我老公就脾气不好,但身材还挺健壮。”陈大姐说这话时也许是害羞的,因为她不停地用手拽帽沿。

“我就盼着退休,退休的话工资比现在高,就不干钟点工了,也不想买房子,铁西房价噌噌涨,太贵了,买不起。跳舞,想跳几个钟头就跳几个钟头。”听了这话,我突然觉得这欢乐的舞蹈有些哀伤。

坐着等待退休

除了唱歌跳舞,劳动公园里还有许多健身器材,篮球场地和兵乓球案子供人们消遣娱乐。一起玩的人之间,有的相熟,有的陌生,但都会聊聊退休工资,聊聊儿女,也有人聊改革,聊拆迁,聊修路,时而爆出粗话。若我这样的生面孔靠近,他们会警惕地打量,然后有人中断群聊:“别净唠那些个臭氧层子话。”

有一位坐树底下乘凉的老师傅始终没吭声,蹙着眉头晒太阳。他也许在看热闹,也许在准备运动,也许根本是在卖呆儿。

老师傅曾是沈阳化工厂的职工,做配料,觉得对身体不好,就调去车队。没想到后来车队对外承包,他没有钱承包,就稀里糊涂下岗了。具体哪一年,他记不清,只记得当时政府鼓励他们不等不靠。

他还有四年才退休,现在每年要交将近7000元的养老保险,这是沈阳市职工自己交养老保险的最高一档,退休工资也相应最多。这部分钱由他已嫁人的双胞胎女儿负担。他已经不工作,之前在一家纸箱厂打工时,戴着手套操作不当,被机器绞断了食指、无名指和小指。厂长承担了医药费,并愿意赔偿,让他开价。这个老实巴交的下岗工人开了个自认为的大价“一万块”。厂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让他写个收条,他说自己吐口吐沫都是钉,决不反悔。厂长欢迎他再来上班,他说打死也不去了,看见机器心里哆嗦。后来有人给他出主意,打工伤官司,大概能获赔六七万。老师傅放弃了这个权利,尽管从法律上来讲他那个显失公平的收条无效。

“我现在每天都来劳动公园,就这么干呆着。手废了,心也废了。”孩提时,他也几乎每天来这里,他喜欢[堂

距] [堂距]水。“门票好像是一毛钱,不过我不花钱,附近小孩有几个花钱进公园玩的?”在他的记忆里,劳动公园并不属于劳动者,他们迎着太阳,成群结队地上班,一下班,就按响车铃,晃动饭盒,涌回当时最好的住宅区工人村。“白天职工宿舍空无一人,闲着乱晃的,就会被当作坏人。唉,我现在也闲着乱晃。”隐忍与自尊纠结在他的内心,所以,他只卖呆儿,不与人闲聊。

也许,四年后,他除了领到退休金,还能拿到拆迁补偿,那是一笔大价。老师傅等着靠着。

接近中午,一位老大娘带着个约四五岁的小男孩来找老师傅,“姥爷,那墙上有你名字吗?”“有我就好了。那都是全国劳动模范。”“你劳动得不好吗?”“好,我劳动得好极了!”

劳动公园篇2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到大连劳动公园游玩。

听说大连劳动公园有展,我最喜欢了,当然要好好看看了。一到大连劳动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争奇斗艳。有:黄色的、红色的、粉色的、白色的、橘黄色等等,引来一群群小蜜蜂在花上翩翩起舞。接着,我看见了用铜做的十二生肖的动物。我数狗,就在狗的旁边照了一张相,同样,爸爸妈妈也在鸡和蛇旁边照了相。然后,我又看见了喷泉,喷泉像一个少女甩着自己的长头发,有一些人还到喷泉旁边玩儿,弄得裤子都湿了。最后,我们来到了玩儿游戏的地方,看见一个孩子在玩儿阿拉伯船,这个游戏很惊险,要连续翻好几个跟头呢!我们一家三口玩儿了滑翔飞船这个游戏,就是坐在船上,它拉你一个来回,速度也很快。我坐在船上,等开动的时候,我和妈妈吓得哇哇大叫,直到下来心还是不平静。

这一次去大连劳动公园,不但让我饱满了大连的风光,还增长了许多见识。

劳动公园篇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主线,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重点,以贯彻落实“自治区实施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为目标,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为目的,提高用人单位劳动管理水平和树立用人单位诚信形象,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更加注重各类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为维护我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推动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___创造良好环境。

二、创建目标

通过在全区各类企业中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在工业园区包括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息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和产业聚集区等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活动,达到落实政策法规、完善规章制度、健全协调机能、严格劳动标准、规范用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保障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形成维护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长效机制。

三、创建标准

(一)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标准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自治区《劳动法》、《工会法》、《自治区劳动合同管理办法》、《自治区集体合同条例》等法律、法规。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2、全面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用工行为规范,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依法履行劳动合同,签订、变更、续签、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程序合法。同时,按规定向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劳动合同用工登记手续和按时报送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统计报表。

3、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工时、休息休假制度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对实行特殊工时制度依法进行年检审批,没有违法使用童工和不依法支付加班加点工资现象。

4、按国家和自治区工资支付规定,依法建立健全内部工资支付制度,并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依法为职工参加各种社会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无拖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现象。

5、劳动保护措施和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建立了安全生产群众监督网络。内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健全、措施有序、落实到位,无重大伤亡和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

6、依法建立工会组织,支持工会开展工作,保证工会依法履行维权的基本职责。

7、建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按照《自治区集体合同条例》和《自治区工资集体协商指导意见》,在保证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签订、续订内容具体、标准量化、秩序规范、操作性强的集体合同和专项工资集体协议,保证职工工资收入随企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8、建立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职代会各项职责落实。企业规章制度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向全体职工公示。实行厂务公开制度,厂务公开工作及时、全面、真实。公司制企业董事会、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能够较好地履行职责,发挥作用。

9、工会教育职工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保障企业正常运营秩序;引导职工爱岗敬业,积极参与企业

文化建设并认同企业文化。通过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等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为促进企业发展献技出力。

10、建立健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有效预防和调解劳动争议,没有发生因劳动保障问题引发的。

(二)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创建标准

1、园区内企业全面达到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创建标准。对不具备单独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条件的小企业,通过签订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加以覆盖。

2、园区建立三方协调机制和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对园区内企业调整劳动关系带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开展协商,预防和调解劳动纠纷,及时化解矛盾,园区内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突发性事件。

四、活动内容

(一)开展《劳动法》、《集体合同规定》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办法》等劳动关系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对劳动关系法律法规知识进行宣传,通过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广大职工群众、劳动者及用人单位了解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二)建立指导督促企业签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工作目标责任制。巩固和完善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规范劳动关系双方权利和义务。重点是推动改制重组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签订工作。

(三)督促、引导建筑、商贸、餐饮、服务等行业的用人单位合法用工。依法与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四)加强劳动合同基础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要将劳动合同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管理制度。从现在起到20__年上半年,对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合同管理制度情况进行清理规范,建立劳动合同管理台帐。强化劳动合同制度运行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对劳动合同签订、变更、续签、解除和终止登记及备案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并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五)积极促进企业按规定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及时签订、续签、重签综合集体合同或以工资分配为主要内容的经过工资集体协商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通过进一步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提高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

(六)加强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管理的监督工作。促进企业的工会组织和职代会,积极参与本单位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的建立和管理工作;监督本单位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对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要做好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以保持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的平稳履行。

五、组织实施

(一)开展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

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创建活动,是加强和推进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管理工作,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地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自治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已成立了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并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自治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创建活动的具体实施。各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也应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本地区的创建工作。

(二)开展创建活动的总体安排和评审程序

创建活动由各地、州、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具体组织实施。创建活动从20__年下半年开始,每两年组织一次评选。在评选新的自治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的同时,对已经荣获称号的单位进行一次复验。

评选“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由用人单位注册地的地、州、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评选“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由工业园区所在地的地、州、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自治区直属企业由自治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经各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确定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候选单位名单,上报自治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由自治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联合公示,表彰决定,颁发荣誉证书和牌匾,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公布。

评审程序包括自查、申报、审查、评审、公示、命名、表彰、复查八个步骤。

1、自查。申报企业和园区应对照创建标准和条件进行自查、自评,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及时整改完善。自查、自评情况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经无记名投票,职工(代表)综合满意率达80以上视为自查、自评合格。

2、申报。申报企业和工业园区在自评合格基础上向地、州、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提出申请,报送自评报告。具体为职工(代表)民主测评情况,经职代会审议通过情况,劳动合同签订、履行情况和集体合同文本审批情况等材料。

3、审查。各地、州、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采取一定形式对申报单位进行审查考核。主要审查考核情况是否属实,制度是否健全,运作是否规范。各地、州、市的审查情况,应书面报自治区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4、评审。考核后,由办公室提出初审名单,交领导小组审核,初步确定命名企业与工业园区。

5、公示。将初步确定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名单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

6、命名。经公示未发现问题,颁发“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牌匾,并予以命名。

7、表彰。按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表彰奖励的具体办法,对获得“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称号的企业和工业园区进行表彰。

8、复查。被命名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在创建中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或经复查不符合标准的,经各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审核后,报自治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批准撤销其荣誉称号,收回牌匾,并向社会公布。

六、方法、步骤

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20__年11月15日前):制定方案,分解目标任务。根据本方案的总体要求,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具体实施方案,各项目标要量化,具体内容要明确,实施方案要有操作性。

(二)第二阶段(20__年11月至20__年2月):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各地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可开设专栏、专题,进行系列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有关劳动关系法律、法规知识,报道活动的进展情况以及各方面的典型。各地要抓好本地典型的培养、总

结、推广工作,大造舆论声势,通过宣传更新职工群众和用人单位的观念,吸引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和参与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推进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三)第三阶段(20__年3月至20__年12月):进行试点,以点带面。各地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要根据本地实际,先选择一个县(市、区)和工业园区进行试点,通过总结试点经验,实现以点带面。

(四)第四阶段(20__年12月至20__年2月):检查验收,总结表彰。在这项活动的后期,要采取自查、互检和考核评比等形式,对各地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情况进行评估验收。通过深入企业查看有关材料,实地考察等,了解掌握活动开展情况。对达到创建标准的单位,按规定给予表彰,对工作开展不利的给予通报批评。

七、表彰激励

(一)被评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内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可据此作为劳动保障监察年审的重要资料,对年内无群众举报的,可直接发放年审合格证。

(二)凡没有被评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的,企业不得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开发建设___奖状”。企业经营者不得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开发建设___奖章”。

(三)凡没有被评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的,企业经营者不得评为各级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好领导。

(四)凡没有被评为选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的,企业工会不得评选为“模范职工之家”,不得参加各类先进工会的考核。

八、几点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的创建活动作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的重点工作来抓,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创建评选工作。

(二)突出重点。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要抓重点、促全面、求突破。各地在创建活动中要紧紧抓住进一步贯彻落实《劳动法》、《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办法》这一主题,通过加强和推进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管理工作,推动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的全面开展。

(三)严密组织。各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组织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评选活动要严格标准,不下指标,不搞照顾。同时,要大力宣传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的典型经验,推动创建活动健康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形成“用人单位关心职工权益,职工关心用人单位发展”的良好氛围。

劳动公园篇4

一、园区基本情况

新区位于市城区南郊,辖县乡、高坪镇,总人口25922人。与市主城区仅一江之隔,是市城市建设七大组团之一,省重大产业项目,市、县共建产业园区。按照“产城一体,相融发展”的思路,与成都置信集团联合打造。项目占地面积30.89平方公里,总投资200亿元人民币。规划分为四个产业功能区:一是新城综合区,以打造商业、住宅、公共设施、服务设施、景观环境等城市功能为主;二是新兴工业区,以发展总部基地、无污染的一类工业、创新科技园等高端产业为主;三是新城公共区,以发展商业中心、文化体育中心、综合医院、金融邮政、交通站点、城市公园、商务酒店、soho办公、生态住宅等功能为主,是衔接新区和河东新区的城市轴线;四是集中工业区(包括工业配套),以发展制造业为主,同时建设产业园区配套的居住和公共服务设施。

工业园管委会坚持诚信招商、服务留商、工业立区的发展理念,园区基础设施“硬环境”和政策服务“软环境”得到了较大提升,成为县吸引外来投资最集中的产业聚集区,省小企业创业基地最成功的示范区和投资环境最佳、文明程度最高、社会最和谐的工业园区。

二、取得的成绩

自新区成立以来,新区党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工作,根据省、市、县对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工作的具体要求,成立了相应机构,确定了专门人员,落实了专项经费,在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通过三年的努力,目前园区内93%的企业均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机制;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0%;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87%;88%的企业建立了职工技能培训制度;100%的企业做到了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94%的企业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入驻企业都建立了工会组织;企业厂务公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覆盖面逐步扩大,职工民主管理形式灵活多样,职工的诉求表达机制健全,诉求表达渠道畅通;企业业主把和谐劳动关系视为企业发展前提,重视职工劳动权益的保障,劳动纠纷能够得到及时解决,截止目前园区内企业未出现拖欠职工工资的现象,没有发生一例因劳动关系纠纷而引起的职工群体上访事件。同时,工业园结合“和谐”的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和谐、和谐工业园区的建设。目前和谐理念深入企业,劳动保障得到落实,园区内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三、主要工作措施

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劳动关系工作的各个方面,如何持续稳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的创建工作是创建工作的着力点,工业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委、管委会的决策作用和三方机制协调作用,对创建工作进行科学布署;并充分依靠县劳动局、县总工会的具体业务指导,使创建工作不走弯路。总之,工业园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做到了按照标准,结合实际,有组织、有计划、有落实。

(一)领导重视、思路明确、部署统一

一是成立了“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建立健全了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构,由三方协调部门的负责人担任首席代表,坚持开好了每一次协商会议,进一步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按照要求,召开了新区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工作于2013年2月在新区全面启动。

(二)深入摸底、标准统一、目标明确

首先,我们对当前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认真摸底调查,对园区内企业的状况包括企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以及工会组织、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情况、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等情况做了基本情况的摸底调查,根据摸底情况对企业进行了分类指导。二是对照“创建标准”和“创建细则”的要求,把创建工作的内容放在建章立制上,着重督促和抓好企业工会组建、职工民主管理建设和职工诉求表达机制建设上,使“创建标准”更加适合于实际,易于操作。三是分组深入企业进行现场工作指导和帮助,采取走访座谈、查验资料等方式,详尽地了解企业实情,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完成,为此加速了企业达标的进度。

(三)分工协调,步调一致,齐抓共管

一是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创建工作中的推动作用,工业园按照基层工会标准化,在园区内全面开展了基层工会标准达标活动,目前已建立的15家企业工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并经县总工会验收合格;三是工业园加大惠民行动实施力度,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针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首要任务,把促进和谐作为第一责任,切实解决失地农民零就业家庭就业、失地农民生活特困救助、医疗救助和特困教育资助、鼓励失地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园区内企业吸纳当地失地农民就业。同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帮助和推荐百名失地农民实现了就业;四是企业全面推行劳动合制、定期培训制、集体协商制。开创了上下联动,分工协调,齐抓共管的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的新局面。

(四)分段实施、统一要求、有效推进

近年来,根据创建工作要求,我们经历了摸底调查、动员宣传,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报送总结材料,回头看、补充完善,总结评比、迎接上级的全面验收等五个基本阶段。在摸底调查阶段中,确立了先行试点做好示范的15家企业,对整体工作起到了推进作用;在动员宣传阶段中,集中精力做好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工作,以示范企业为典型,大力宣传示范企业的基本工作制度和创建工作的做法,在试点企业基础上,引导园区企业严格对照“创建标准”和“创建细则”,展开扩面工作,目前已完成工业园92%以上企业按照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达标;在总结初验阶段中,认真总结经验,把创建工作中存在的不够完善、不够规范的问题作为重点,在查找中整改,在整改中提高,在提高中交流,搞好回头看工作和补充完善工作,扩大创建工作的社会影响,营造工业园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的活动氛围,有效推进了达标工作。

根据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的标准,新区自查得分96分,符合“创建标准”和“创建细则”要求。

四、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新区在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必须清楚的看到我们面临的新形势和上级的新要求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和集体合同签订率还未达到100%。二是企业业主素质参差不齐,工会工作运行机制尚需进一步创新和开拓。三是建立健全规范完善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五、下步工作

今后,我们将继续围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活动,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继续做好职工就业培训和贯彻实施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是第一部独立调整劳动关系合同的法律,直接关系到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利益的实现和利益平衡。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劳动合同法》的学习培训工作,督促企业实行好劳动合同制度。

(二)进一步加强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达标工作。把建立健全制度和明确职代会职责、职工代表素质培训放在首位,试点扩面,总结经验,扩大职代会制度覆盖面,在引导职工参与,实行企业有序管理,实现企业和谐“共建共享、共享共建”上下功夫,营造工业园良好的和谐劳动关系环境。

(三)加快工会组织建设工作,推行工会工作者职业化工作。针对工业园发展方向和我们面临的现状,加强基层工会工作创新,做好维权工作,有效摆脱工会干部对企业业主的依附性,更好地履行工会组织的职责,促进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整体推进工业园和谐劳动关系的工作。

(四)坚持培训、考核,建立激励与惩戒机制。工业园管委会将继续加强对园区企业进行政策法规、创建知识的培训学习与巩固提高,保持创建工作的连续性,加强对创建工作的考核和管理。对创建合格、已授牌的企业,每年年检一次,两年复查一次,对出现反弹的企业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者以及出现重大劳动争议或的企业,取消其“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称号;对未授牌的企业,要指导创建,合格一个授牌一个;对新进园区的企业,建立台帐,并要求入园后三个月内开展创建工作。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对劳动关系和谐的企业,通过与奖励扶持政策挂钩,建立长效激励与惩戒机制。

劳动公园篇5

再过几天就是“五一”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共同庆祝劳动节和青年节的到来,首先请允许我们代表公司、共青团组织向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同志们和青年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节日的祝贺!

火红的五月,迸发着激情。每一年的“五一”和“五四”都是值得我们纪念的日子,因为它赋予了我们作为一个劳动者应有的权利和自豪;赋予了广大青年要勇于肩负社会责任的历史使命感。灿烂的五月,散发着热情。广大员工的辛勤劳动把我们的输油家园装扮的绚丽多姿;青年团员的蓬勃朝气使我们的输油家园活力四射。在节日的氛围中,我们在“团队、家园、旗帜”的感召下共同感受××家园的温馨。

此时此刻,我的心中充满感动,××公司所迈出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所有员工汗水与期望。实施专业化管理以来,从实现五个全面提高到向七个突破的奋斗目标迈进,百里输油干线上不论严寒酷暑奔走着我们的巡线队员,环保前沿氧化塘的蓝天碧水倒影着水质化验员的身影,交接油计量队员工用自己实际行动兑现着稳控输差的诺言,为节约成本西一联的青年突击队奋战在清砂一线,滨海大站的青年团员硬是把“全国青年文明号”的桂冠捧回了输油家园。

作为输油家园的一员我因为你们感到骄傲,作为输油家园的管理者我为你们感到自豪。800输油员工出于对输油家园的热爱,出于对“团队、家园、旗帜”理念的信仰为家园建设无怨无悔的付出着、奉献着,家园的成长、壮大都写下了你们耕耘的诗篇,“天津市劳动模范”、“大港区环保先进企业”、“三大消防先进集体”、“油田公司标杆单位”、“油田公司先进职工之家”、油田公司“青年文明号”等等一个个先进个人、优秀团队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璀璨、更加靓丽!

今天,借“劳动节”和“青年节”即将到来之即,公司工会和共青团组织对那些在家园建设中表现突出的优秀个人和团体进行表彰。在此,我要求大家认真向他们学习,树立学习先进,勇于创新的意识。

劳动公园篇6

再过几天就是“五一”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共同庆祝劳动节和青年节的到来,首先请允许我们代表公司、共青团组织向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同志们和青年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节日的祝贺!

火红的五月,迸发着激情。每一年的“五一”和“五四”都是值得我们纪念的日子,因为它赋予了我们作为一个劳动者应有的权利和自豪;赋予了广大青年要勇于肩负社会责任的历史使命感。灿烂的五月,散发着热情。广大员工的辛勤劳动把我们的输油家园装扮的绚丽多姿;青年团员的蓬勃朝气使我们的输油家园活力四射。在节日的氛围中,我们在“团队、家园、旗帜”的感召下共同感受××家园的温馨。

此时此刻,我的心中充满感动,××公司所迈出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所有员工汗水与期望。实施专业化管理以来,从实现五个全面提高到向七个突破的奋斗目标迈进,百里输油干线上不论严寒酷暑奔走着我们的巡线队员,环保前沿氧化塘的蓝天碧水倒影着水质化验员的身影,交接油计量队员工用自己实际行动兑现着稳控输差的诺言,为节约成本西一联的青年突击队奋战在清砂一线,滨海大站的青年团员硬是把“全国青年文明号”的桂冠捧回了输油家园。

作为输油家园的一员我因为你们感到骄傲,作为输油家园的管理者我为你们感到自豪。800输油员工出于对输油家园的热爱,出于对“团队、家园、旗帜”理念的信仰为家园建设无怨无悔的付出着、奉献着,家园的成长、壮大都写下了你们耕耘的诗篇,“xx市劳动模范”、“大港区环保先进企业”、“三大消防先进集体”、“油田公司标杆单位”、“油田公司先进职工之家”、油田公司“青年文明号”等等一个个先进个人、优秀团队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璀璨、更加靓丽!

今天,借“劳动节”和“青年节”即将到来之即,公司工会和共青团组织对那些在家园建设中表现突出的优秀个人和团体进行表彰。在此,我要求大家认真向他们学习,树立学习先进,勇于创新的意识。

劳动公园篇7

为进一步完善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功能,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人保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在人保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同时,为了更加有利于我县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工作以及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建设的指导意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平台就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加强我县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自2011年起,我县按照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的要求,在各乡镇(街道、场、办)及县工业园区建立了12个劳动保障事务所(站)。虽然这些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在服务企业改革发展、服务群众、改善民生、化解就业矛盾、促进社会充分就业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平台建设仍存在体制不明确、职能不完善、人员配备不到位、管人与管事相脱节、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有效解决当前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首先要规范名称。将乡镇(街道、场、办)及县工业园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统称为“县×××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以下简称劳保所),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网络统称为“县×××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行政村和园区企业设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协管员”。其次,明确任务职能。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主要职能包括:开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和咨询;开展就业失业登记,建立完善人力资源信息台帐;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做好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工作;开展创业服务,协助做好小额贷款贷前调查、贷后回收工作;开发就业岗位,落实就业优惠政策;协助办理各项社会保险参保手续,负责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缴费、信息登录、养老金待遇审核等工作,协助落实开展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协调劳动关系;承担人保行政部门安排的其他事项。

二、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按照“一乡(镇)一所”的要求,设立12个乡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即2个镇、6个乡及兴安街道、新篁办事处、红桥垦殖场、工业园区劳保所。各乡镇(街道、场、办)及县工业园区劳保所为正股级事业机构,接受所在乡镇(街道、场、办)及县工业园区党(工)委、政府的领导,同时接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业务指导。所长由县人保局党组和各乡(镇、街道、场、办)及县工业园区党(工)委共同任命。同时,设立7个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由各相关乡镇(街道、场、办)劳保所直接管理和监督,居委会应给予积极支持。

三、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加强专职人员队伍建设,是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保证。各乡镇(街道、场、办)及县工业园区现有劳动保障员按原先核定的劳保所事业编制到岗到位。今年每个乡镇增加1-2名农保员,实行垂直管理,具体负责新型农村和城镇养老保险工作所需人员通过“三级联考”公开招聘解决。每个社区劳保站用公益性岗位配齐2名劳动保障员。按照各行政村设一名协管员的要求,采取“由所在乡镇进行推荐,县人保部门实行全员聘任”的方式,在全县各行政村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管员队伍。根据有关政策,按照每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给予经费补助,其经费从就业资金中列支;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实行经费补助同工作绩效挂钩。人保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考核办法,加强协管员队伍的管理。同时,加强对基层平台工作人员的政策、业务和服务技能等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进一步明确有关要求。各乡镇(街道、场、办)及县工业园区要高度重视基层公共人保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积极配合人保部门推进公共服务平台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落实工作责任,提供办公场所,完善硬件设施,改善保障条件,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各劳保所站要建立统一的标识、统一的业务流程、统一的办事程序、统一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开发使用统一的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逐步推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财政、编制部门要大力支持、相互配合,切实解决好基层平台的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问题。人保部门在抓好基层人保服务机构组建整合工作的基础上,要明确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完善工作人员职责和工作考评考核机制,定期进行督查,对服务好、群众满意、工作成效显著的基层工作平台和业绩突出的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督导和批评,对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的人员予以辞退,不断完善和提升基层工作平台建设和服务水平。

劳动公园篇8

关键词:产业集聚;农村;就业;新疆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073-04

引言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民经济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乎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新疆县域产业集聚发展的状况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征分析,结合伊宁县实际,得出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关键在于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程度和潜力。产业集聚区内的产业集聚成长、发展对用工的需求,其本身如同一个巨大的劳动力吸纳市场,在给城镇人口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农村人口,并通过劳动力的转移实现人口城镇化。

伊宁县以农业发展为主,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的较大比例,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伊东工业园区的建立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同时,劳动力的集中反作用于工业园区发展,促进产业集聚,有利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伊东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同时对劳动力数量、素质及所掌握技术也有新的要求。通过对新疆伊东工业园产业集聚与农村就业的现状分析及互动问题的研究,促进地区产业的有序协调发展及农村就业增长,有助于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及理论依据。

一、产业集聚与农村就业的互动问题的研究

(一)产业集聚相关理论综述

关于产业集聚的理论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与之相关的一些理论也逐渐出现在学术领域,在理论综述之前,先对产业集聚的含义做简单整理。比较公认的产业集聚定义是指特定产业及其相关经济活动在特定区位的集中。通常认为,产业集聚出现在产业革命之后,是工业化时期的典型现象[1]。

随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特色产业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新疆特色产业主产区的建立,商品供应基地的建成,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带的形成,优势工业区的进一步发展,吸引、带动了一大批企业,进入特色产业优势产区、商品供应基地、特色产业带、优势工业区,出现了在空间和地理上的产业集聚现象[2]。

(二)产业集聚与农村就业互动机理

产业在某一区域的聚集会引起其他区域劳动力向这一区域的集中,同时劳动力的集中又会进一步促进产业的集中[3]。在中国宏观区域经济格局下,具有能源资源优势的区域依靠资源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在当地集聚,并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4]。企业集聚对劳动力的需求可以通过劳动力在两部门的流动来满足,这些又强化了工业的地理集中、更高程度的专业化和经济发展[5]。

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产业就业关系的变化状况。产业集聚区的成长可以创造各地竞争优势,同样对就业空间的拓展、就业层次的提升、就业结构的改善产生积极的效应。在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聚区发展好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略有上升,农民工就业稳定,如广西制糖业、新疆屯河番茄、山东寿光蔬菜等产业集聚区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县域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增加了区域内就业门类,扩大了就业容量。产业集聚区内的产业集聚成长、发展对用工的需求,其本身如同一个巨大的劳动力吸纳市场,在给城镇人口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农村人口,并通过劳动力的转移实现人口城镇化。因此,扩大县域产业集聚驱动城市化进程,从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之对劳动力的巨大吸纳能力成为现实[6]。

二、伊东工业园区概况

(一)地理位置及范围

伊东工业园区位于伊宁县城以东30公里,地处伊宁县青年农场北山坡一带,在218国道以北,距离218国道约12公里,距伊宁市43公里。近期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可控制面积35平方公里。

(二)伊东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情况

伊宁县是全疆人口大县,总人口41.7万人,农业人口3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1.36%,少数民族34.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2.53%,农村劳动力18.5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8.5万人,由于地处偏远,人多地少,信息闭塞,大量劳动力沉淀在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伊东工业园区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2007年创造就业岗位4 997个;2010年创造就业岗位7 000个;2011年创造就业岗位7 947个。

(三)工业园区发展优势和发展方向

伊宁县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地表水径流量43.36亿立方米,拥有耕地100万亩,草场470万亩,盛产粮食、油料、甜菜、亚麻等农作物。县境内已探明具有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有煤、金、铜、锌、石英砂、石灰石、花岗岩等20余种,尤其是煤炭资源最为丰富,已探明储量100亿吨。伊宁县位于伊犁河谷中部,半环抱伊宁市,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在县境内,设有两个客货站点,围绕铁路规划的9条铁路专用线位于园区核心地段。另外随着伊宁飞机场改造工程的实施,伊宁县周边将形成公路、铁路、民航联动发展的对外交通框架,可满足大运量货流和人流进出要求。便利的交通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流动提供了条件,促进县域产业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集聚。

园区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和集中—集聚—集群的轨迹发展,重点打造产业关联度强、辐射带动能力大、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企业所需专业技术员工,提升劳动力素质。

三、伊东工业园产业集聚和农村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伊东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及农村就业的现状

伊东工业园自2005年启动规划建设以来,累计投入资金3.4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实现了道路、供电、通信、网络、供排水和场地平整等“六通一平”条件,成立了统一负责园区行政综合管理及服务工作的伊东工业园管委会以及负责园区整体开发建设、筹融资、投资经营服务的园区开发公司,并在全县形成了“一园三区”的产业布局。一园:伊东工业园;三区:核心区、城南产业区、维吾尔玉其温工业长廊。累计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0亿元,初步形成了农牧产品精深加工、新型建材、矿产资源开发加工、煤电煤化工、仓储物流大产业聚集区。

2007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8.6 %;实现工业增加值3.78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39%,实现税收3 780万元,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32.3%,创造就业岗位4 997个。

2010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 4.24亿元,同比增长25%,伊宁县开展历史3个月约6 000人的农民工大培训活动,涉及工种10个,伊东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组织企业举办用工招聘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提供劳动就业岗位7 000个。

截至2011年,园区实现工业企业总产值11.5亿元,同比增长16.1%,工业增加值4亿元,同比增长15.4%,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35%,税收收入604.65万元,提供劳动就业岗位7 967个。通过发展以上优势产业,预计到2015年末,工业企业从业人数达到2万人,形成以新型建材及矿产资源开发加工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聚区。

由此可见,伊东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增加了区域内就业门类,扩大了农村就业容量,促进伊宁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产业集聚区如同一个巨大的劳动力吸纳市场,在给城镇人口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农村人口,并通过劳动力的转移实现人口城镇化,农村劳动力流入又进一步增强了伊东工业园区产业集聚效应,两者为一种正反馈机制。

(二)伊东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及农村就业的问题分析

伊宁县总人口41.8万人,属农业大县,农村人口12.35万人,少数民族34.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2.53%。2011年末,伊东工业园区企业用工现状,园区内41家企业现共有员工7 967人,其中少数民族员工3 311人,占总用工人数的41.56%;大中专以上员工3 252人,占总用工人数的40.82%;初中以下员工4 713人,占总用工人数的59.16%;35岁以下员工5 168人,占总用工人数的64.87%;特种技工502人,仅占总用工人数的6.3%。

伊东工业园区虽然在依赖资源、交通、能源等优势条件下,园区工业生产总值呈逐年递增状态,但是由于园区内主要产业都是依赖区外要素推动的,而不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因而,园区内的各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分工和共同地域文化背景之上的相互认同和协作关系,也没有形成上下游产业和支撑产业的相互关联效应,更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动力,企业用工人员对高新技术知识的匮乏不利于园区产业发展。

园区企业所用员工民族员工比例较大,学历和专业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受民族传统思想及长期以来靠农业生产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形成其计划性差,“温饱即富”的想法普遍存在,同时也影响到学习专业技能及汉语水平的提升,导致与企业骨干或负责人语言沟通不畅。由于培训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脱节形成县培训机构所培训的员工不是园区企业真正所需要的,产生“培训多,培训期短,使用少,企业依然缺工”等结构性缺工现象。

四、加快园区产业集聚促进农村就业的对策建议

第一,伊宁县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特色的产业集聚发展规划。在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时,既要考虑本地资源禀赋特点和产业发展的前景,又要考虑区域聚集资源的能力和技术创新潜力,要加强集群中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培育完善的产业网络体系,建立企业间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协调机制。

第二,注重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在新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号召之下,努力提高产品的精深加工,推行循环经济。注重生态保护,目标长远,优先发展新兴技术产业,保证发展的可持续。

第三,结合企业缺工情况及应聘者所处位置实际情况,进行技能培训,并在伊东工业园区周边召开招聘会,尽量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的同时促进就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第四,优化企业用工结构,增加企业员工上岗技术培训,适当提高员工工资,保障工休日及其他福利待遇,进一步增其对企业的依赖度和向心力,促进园区企业健康发展。

第五,引导企业加强宣传教育,包括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企业文化,同时引导企业员工加强“双语”的学习培训,促进交流和民族团结。

总结

通过对伊东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及农村就业现状和问题的研究得出伊东工业园区的发展增加了区域内就业门类,扩大了农村就业容量,促进伊宁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园区企业转移的同时又进一步增强了伊东工业园区产业集聚效应,两者为一种正反馈机制。伊东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园区内的各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分工和共同地域文化背景之上的相互认同和协作关系,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动力,企业用工人员对高新技术知识的匮乏不利于园区产业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素质偏低,不符合园区用工条件等。本文及时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促进地区产业的有序协调发展及农村就业增长,有助于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及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 胡晨光.产业集聚的集聚动力、效应与演化——基于集聚经济圈的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2009,(6):58.

[3] 刘杰.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良性互动的政府功能研究——以江苏产业集聚发展问题为例[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

报,2006,(12).

[4] 金祥荣,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 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J].经济研究,2003,(8):74-82.

[5] 范剑勇,王立军.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阴[J].管理世界,2004,(4):22-29.

上一篇:义务劳动范文 下一篇:劳动部范文